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传统文化市场需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市场需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市场需求

第1篇: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市场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我国文化产业面对的机遇

第一,我国文化产业可以利用外来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才优势对国内文化资源和市场进行整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我国文化产业可以利用市场准入扩大国外文化产品的进口,丰富和活跃我国的文化市场,加深对文化产业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的创新。

第三,引起文化市场行业布局、地区分布、所有制结构的良性互动,必然要求文化市场管理由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法制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这将有助于我国文化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四,我国文化产业可以利用国外的广阔市场,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二、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第一,文化资本方面的冲击

国际文化资本可以以合资、参股等方式将大量资金注入,许多国内文化产品尤其是传统文化产品的版权将经过一定的市场转换而为外国公司所有。更应引起注意的是,许多很有市场前景的文化资源原来并没有为我们所重视,这样,国际资本完全有可能以极低的价格获取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

第二,文化资源方面的冲击

我国文化资源的开放将加剧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我国文化资源的争夺,强化中国文化资源的有限性,限制我国文化产业对本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例如,美国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利用能力很强,它把生产空间拓展到了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中国,利用中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创造本国的文化产业利润。

第三,文化市场方面的冲击

我国文化市场的主要矛盾,是市场需求空间巨大而产品制作、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加入WTO后,会使我国文化市场充斥着外国的文化产品,这必然使我国文化市场受到强烈的冲击。在我国的文化市场中,我国文化产业虽然有着地缘优势,但是却有着经济、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劣势。因此,我国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

三、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对策

1.增强文化产业的资本实力

为解决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本来源问题,我国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拓宽文化产业的资本投入渠道,形成多途径、多形式的筹资机制和投入机制。具体说来,逐步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2.提升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利用能力

文化资源要想在今天发挥作用,就得经历一个现代的转换,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活动。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厚,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累积了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转化为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创造出新时代优秀的文化产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从而在全球文化产业竞争中占有独特的优势。现在的问题是,我国文化资源虽然很丰富,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较低,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也较低,不仅没有深度开发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很少能走出国门与国外的文化产品展开竞争。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我国文化产业缺乏发掘能力、制作包装能力和市场拓展力。因此,我国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把中国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包装,使之转化为全世界亿万人都能享受的文化商品。

3.增强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对于文化产业,应强调个人的创造力,强调个人的灵感、理念、技能是创造价值的核心。同时,只有把创意和产业更好地结合起来,才有助于使人类的智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达到最大限度的融合。一方面,政府应从制度方面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资产,是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政府应从法律方面完善对于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要加强院校中专门创意人才的培养,利用其他教育机构及网络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与外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4.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

我国必须加快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门用于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以推动文化产业朝高科技方向转型。

5.增强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不同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准确而迅速地把握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生产出适合国、内外文化市场需要的产品。建立稳定而广泛的销售网络,以实现文化产品的快速流通和扩大文化产品的覆盖面。采取更加灵活的销售方式。可采取商品快递服务、电子商务、送货上门等销售方式,大大节约消费者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逐步建立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社会形象,使优秀的文化产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6.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

一方面以资产为纽带,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形式,有序推进集团化建设;另一方面已成立的集团要加快整合的步伐,加快资产重组,加快内部改革,加快职能转换,加快制定规划,尽快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力量。

7.推动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产品的出口

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成为文化出口强国、大国的出路主要在于结合中国文化特色,开发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形成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文化商品名牌。

8.制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一个好的规划,对于一个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需制定好全国和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力量对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价值评估,同时,对国际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作出全国的和各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区之间有着极大的文化差异性和经济不平衡性。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资源和经济基础,所以制定规划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找准发展文化产业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张洁燕,曾宪初.论经济的新增长点——文化产业[J].经济学动态,2004(4).

[2]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OL].“文化研究”网,2003-6-2.

[3]金元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OL].“文化研究”网.2003-6-2.

[4]陈立旭.论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OL].“文化研究”网,2003-8-7.

第2篇: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1平面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1.1高等教育发展所需。

近年来,设计学科在我国多所高等相继成立,使设计教育呈现规模化发展。刚刚起步于市场化阶段的设计学科,教学方式由技能型转化为素质型,使教学师资队伍不足,办学条件也存在一定差别,一些学校为迎合市场需求盲目扩招对业界发展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传统工艺美术型教育相对于市场需要而言已严重滞后,导致学生毕业后需要边干边学,市场开拓设计能力严重不足。而在教学内容中采用美术、装饰技巧的教育也是导致设计方法单调的原因之一。教育内容和结构都应对固步自封模式进行一定的改变,结合社会和市场需求实施一定程度的改革。

1.2绿色设计与人性化设计所需。

新世纪设计主题是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设计中体现了人类精神,强调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对资源充分利用。从意念到表现上为设计带来新的生命内涵,审美观念随着时展而改变,设计作品不仅对实用功能完善,在需求上得到满足,也适应现代审美潮流,对美的情调的追求。通常盲目的视觉刺激行为会导致视觉灾难,人类受困于色彩强烈的呆板图形中。所以在视觉上采用绿色设计观念,使平面设计保持视觉秩序,避免受到视觉污染,对设计作品与人类的协调不断完善。承担保护传统、唤起民族精神的重任,并在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和心灵情感。

1.3时展所需。

教育的姗姗来迟使市场对设计来不及等待,文化市场充斥了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在发现国内外企业的很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别时,才突然感到设计师不足,社会不断增大了很多设计需求,而在数量和质量上,合格的设计人才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市场经济受工业文明影响,对人类产生的危机使更多良知的人被唤醒。并成为未来人类的自救方向。在平面设计上具有对伦理性和道德性维护的职责,正确价值观通过良好的设计也成为未来的体现。

1.4传统文化设计所需。

不管在形态还是形式上,现代设计观念在艺术发展的角度也是源自中国传统的视觉造型元素。很多现代平面设计流派都源自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现代绘画风格,而在这些近现代派绘画中也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针对形态上改造具有中国地域特色旧有造型元素,不仅使现代设计观念得到传递,更使载体的现代信息受到旧有元素的传递,与现代设计功用相符,进而在使用上从而摆脱元素局限与语意偏差。

2平面设计教学中制约传统文化渗透的因素

2.1传统文化原貌被汉字改革所改变。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是一种最简单的设计元素,采用的设计手段既复杂又丰富,设计成恒定单纯的产品,并使其构架更为完美、内涵更为丰富、影响更为深远、用途更为广泛。设计的“单元产品”联结方式多样,同构能力开放而递增。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最完善的视觉平面信息记录体系。

2.2多元化存在的文化艺术与共生的多种艺术对传统文化传播产生制约。

中国曾经历殖民文化的洗礼,历史叙述完备且文化传统悠久。在理论上尽管对多元化存在的文化艺术与共生的多种艺术所承认,但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多种艺术获得的传播权利。在对多元化文化艺术承认的共识中,采用西方价值观对文化艺术因素理解判断。这个观念通常不明确,而在话语之中渗透的无意识因素。因介入的文化机器及复杂意识形态的引入,对中国艺术肯定和否定的现实可靠基础都已失掉,艺术设计理论应基于对情感的重构。

2.3西方国家误解扭曲传统文化对平面设计教学效果产生制约。

建设本土语言设计理论,应采用质疑策略,也就是利用分析识别西方理论与本土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发现超文化的元语言局限。质疑策略对中国本土设计语言重构的重要步骤,用于说明第一世界误解扭曲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在本质上就是知识、权利的共生体。中国平面设计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教育者只有对西方话语施予的语言暴力被动接受。不管对民族传统贬低或抬高,都难免成为西方式标准。所以,对于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工作者而言,应对西方误解扭曲中国传统文化正确看待,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作为重要责任。

3平面设计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一是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习传统文化理论。丰富文化知识的全面掌握、民族感情的培养等内容都是艺术设计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人文精神和高层次艺术感觉的培养。作为艺术设计重要分支的平面设计,也是文化设计。因此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非常必要,只有才能传承传统文化,使艺术感觉得到培养,进而使传统文化情感得到渗透。二是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并提高重视程度。平面设计通过发明的造纸和印刷术有了艺术表现空间,也促进了传播传统文化和文明进步。民族性的保持不能忽视民族文化精华,吸收他民族文化精华也不时消解民族个性。应充分吸收他民族文化精华,使民族固有文化得到完善和发展。提倡继承吸收应具有创造性,不可盲目照抄照搬。三是平面设计教师要将培养者、促进者角色扮演好。学会合作,加强教师之间交流,以获得良好效果。与学生采用平等姿态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要做到全身心参与,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在心理上给学生支持,为学生创设良好氛围。四是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传统的艺术平面设计教育模式比较封闭,学生在封闭训练中,难以结合社会企业所需及时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而德国的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却注重校企合作,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教学及企业实习等方式,使学生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加强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企业作为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应深入企业了解所需专业技能,以明确学习目标。经常参与企业的设计开发,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

4结语

第3篇: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据表明,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自1979年的387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17175元,整体上提高了44.4倍,年均增长比为14.32%。[5]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演变先后经历了由“粗放型消费”阶段向“集约型消费”阶段迈进,最后进入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舒展型消费”阶段。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我国文化消费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变化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支出、文化耐用消费品支出、教育费用支出、书报杂志支出及游园、看电影等在公共娱乐场所的消费支出尤为明显。根据《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的分析测算表明,在“十五”至“十一五”的近十年时间内,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和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全国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已从2000年的264.07元增长至2009年的826.88元,文化消费年均增长指数达到113.52;全国乡村人均文化消费也从2000年的186.72元增长至2009年的340.56元,文化消费年均增长指数达到106.91。[6]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将会实现质的飞跃与突破。尽管我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全都呈现出增长态势,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区域文化消费极不均衡现象十分严重,城乡之间的文化消费需求差距也越来越大,同期全国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增长远远高于乡村人均文化消费增长。有数据表明,自2000—2009年近十年的时间内,全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从1.41扩大至2.43,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差距扩大了71.68%。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我国中部和西部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差距扩大态势十分严重。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西部整体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扩大到了82.14%,而中部整体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也扩大到了76.90%。[6]其次,与发达国家文化消费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仍然存在文化消费规模偏低、文化消费总量不足、文化消费结构有欠优化等问题。据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总量约为9370亿元,其中用于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费总量仅为4685亿元左右,而用于发展性和智能性的教育支出占到文化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7]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偏低,文化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居民文化消费市场需求仍然不足,文化市场发达程度不高。

制约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发展的原因分析

制约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发展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说,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到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其次,我国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供求矛盾制约着文化消费的发展水平。许多文化古迹、革命遗址、旅游胜地和民间传说等文化含量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并不高。地方性的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少年宫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太慢,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特别是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文化设施更加简陋;不同文化系统、产业的程度和规模有明显的差距。此外,由于创新性不足,当前我国文化产品本身与文化市场需求之间没有真正接轨,文化消费品的数量与质量与消费者之间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期待之间存在脱节,能供城镇居民消费的中高档文化产品相对较少,文化产品价格的虚高和文化市场的不规范使文化消费市场无法真正满足消费需求。同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各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各不相同,各地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文化消费也极不均衡。除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外,我国广大地区的音乐会、文艺演出、各种博物、科技展览、文化讲座等等,不仅数量上较少,而且在档次上也偏低。最后,相对于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城镇居民欠缺文化消费传统,居民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文化消费欲望不强。我国城镇居民宁愿将较多的财富用于交通通讯和居住方面的消费,而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比重相对较少。

第4篇: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川北大木偶也称为杖头木偶,是现阶段世界上最大的木偶。其源于民间艺术,最早出现在清朝初期,主要是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所在地,到现在已经都300多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研究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工作。

【关键词】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工作的基础构成部分,主要包括风景和人文景观两方面。后者包括了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俗、现代建筑、饮食、购物、文化艺术以及体育娱乐等。川北大木偶作为特别的川东北文化,在划分资源的时候,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旅游资源,才是发展中的最大问题。

一、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问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与南方的旅游行业融合度不够。由于之前的发展过于注重物质化旅游资产,忽视了文化资源,川东北大木偶现阶段还没有融入到南充旅游行业中。第二,四川地区实施的木偶艺术投入的资金较少,演出经费较少。第三,没有后劲。现阶段,从事大木偶舞台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具有木偶制作技术和丰富舞台经验的青年人较少,各种技能都存在失传的危险。第四,创造能力没有提升。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大木偶的更新速度受到的限制较多,新的素材和器材都在研究中,一个新剧本的编排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新元素的要求。第五,市场缺少地位。影视和演唱会的出现影响着南方市场,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受到影响。第六,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出现脱节。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创新,导致演出成本提升,演出效果降低[1]。

二、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的方案

(一)提升宣传工作,做好文化推广工作

文化的流传需要有效的宣传工作,南充对于川东北地区以往文化的宣传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要提升对川北大木偶等文化的宣传,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发挥媒体的重要性。提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川东北文化的传播,提升游客对于南充文化的接受率。第二,在不同行业中进行宣传,利用A级旅游区导游等人讲解南充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遗产等,以此为游客提供更为生动丰富的南充文化。第三,提升在网络上的宣传。

(二)注重文化创新,促使文化和旅游的结合

依据地质文化、山水花草等构成完善的景观系统,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平台。其中就有构建完善的文化传播座谈会议,其主要是传播研究专家的观念、南充文化的特点、旅游建设的需求以及城市建设的要求等等,并且与当地的学校进行有效合作,注重青少年时期的文化培养工作,以此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2]。眉县所在的区域属于周原,出土的青铜器非常多,对历史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使其物质和文化得到有效保存,需要依据现阶段的高科技技术和人类智慧,更好地改善传统文化,以此为旅游产业提供有效的附加价值,创造额外的价值。我们可以发现,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南充,结合川北大木偶、灯戏等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开发,并且结合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向旅客展现川东北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特点等,以此促使传统文化和旅游的有效结合。

(三)政府支持,企业唱戏

四川区域的大木偶剧团现阶段并没有能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平台,政府或者其他部门可以依据这一单位空出来的舞台,以川北大木偶为主要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现阶段的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经典的戏目,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固定在一个区域演出,促使其成为南充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政府补贴,以此保住常年在外的表演团队,更为南充旅游经济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保护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升旅游工作的有效性,增加旅游经济收益,更好地进行地方宣传工作[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川北大木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偶,发展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要想继续发展和传承川北大木偶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将其融入生活中,真实地展现人们的生活形态。让其与旅游行业有效结合,以此更好地展现川北大木偶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实现有效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许学术 单位:四川省大木偶剧院

参考文献:

[1]蒲静,陈万洪.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Z4.

第5篇: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关键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促进作用;钻石模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两项最重要的任务,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发展文化事业对于文化产业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具有紧密的联系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

位,都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文化事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其性质与任务决定的。同样,文化产业也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置于优先位置,这是由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这一点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一致的,担负着共同的责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效益追求不同于其他行业,社会效益始终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产业来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事业涵养。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是随着文化的发展逐渐和现代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从历史上看,文化产业大多是从传统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的,尤其是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产业市场主体都源于以前文化事业体制内的单位和个人。大力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可以培养和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产业拓展文化市场,可以促进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3.文化产业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水平的提升。从国际经验看,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是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条件和支撑的。一方面,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激发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欲望,引导了文化消费的潮流和方向,并直接提升了文化消费水平和扩大了消费群体,从而间接地提高了人们对于公共文化的消费期望,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健康的文化产业也会带动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及其宣传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文化事业的产品和价值追求。

4.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回顾、反观世界文化产业的基本发展历程会发现,最初的文化资源和产品往往属于纯粹公共文化产品,但是,随着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上升,有的文化产品逐渐具备了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文化事业是典型的精神生产,离不开物质的外壳,文化产业成果可以为事业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为事业服务,并且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部分产业内容会转变为事业建设内容。

二、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文化资源方面。文化事业范畴内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资源要素的驱动作用和要素竞争机制,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初级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竞争优势。

2.产业资金方面。文化事业范畴中各种事业单位既是公共文化提供的主体,虽然主要从事的是文化事业,承担公益性任务,但是也利用事业投资积累的资源,凭借自身在一定范围内的规模和垄断优势,进行产业经营活动,成为文化市场竞争的主体。他们这些泛财政意义的投资,在文化市场上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在某些投资结构上甚至占有绝对的多数。这些政府间接投入的资金,借助于文化资本要素的驱动作用和投资驱动机制,缓解了文化投资不足的难题,带动了社会资本的进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初、中级阶段的主要动力和竞争优势。

3.产业环境方面。文化事业范畴内的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通过加强公共文化供给,提高文化行政效率和水平,加强行业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加强行业信息和公平市场准入,鼓励文化交流和合作,会极大培育文化市场需求,大大提高文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公共环境。这些效果会通过文化产品的纽带和供给推动、消费拉动的作用机制,给产业市场的供给主体带来持续动力,给产业市场的消费主体打开消费的闸门,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最重要的外部驱动因素和长久竞争优势。

4.产业人才和科技支撑方面。文化事业范畴内的各种文化人才既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产业发展的活跃力量,各种文化教育和基础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人力资源保障,各种文化科研院所和重大科技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这些影响通过文化创意劳动和文化科技的动力要素,以及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和版权保护交易机制,驱动着文化产业进入以科技和创意为核心竞争力的最高发展阶段。

第6篇: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现状: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以形式多样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树立良好形象。2010-2012年,浙江共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项目389起,总计5231人次。其中,向境外输出演出项目135个,派出演出人员3955人次;输出展览项目61个,派出展览人员410人次。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有效展示了浙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开放、文明的良好形象。不断开拓与欧洲、南美、西亚、北非等地区的文化交流,辐射面逐步扩大,同时,交流的领域也逐步拓展,除新闻、文化领域外,教育、科技、卫生、旅游等领域也广泛地与国外开展交流与合作。浙江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整合包装,打造了中国丝绸文化展、“彩蝶女乐”民族音乐会等具有中国风格、浙江特色、符合国际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精品,形成了“欧洲・宁波文化周”、友城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和品牌,以品牌性、周期性文化交流活动深化与海外的文化关系,提升了浙江文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多种渠道的有机结合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近30年来,浙江不断拓展分布于全球五大洲的海外宣传窗口,构建了以省级主要媒体为主体,市县级媒体积极参与、各类载体有机结合的外宣传播网络,成为增强国际话语权、营造于我有利国际舆论环境的主阵地。一方面,传统媒体不断加强与国外媒体的合作,积极提升海外落地率。其制作的节目不仅得到了很好的收视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有效推动了浙江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另一方面,网络媒体、手机报、网络书店等新兴传媒“走出去”步伐加快,作为一支新生力量着力开拓新渠道,不仅实现了浙江移动新闻产品首次在海外落地,与日本最大的移动通讯公司NTT合作开展手机漫画业务也是国内出版集团与国外通信运营商的首次合作。此外,浙商近年纷纷涉足海外传媒市场,成为传播中国和浙江文化,帮助海外人士了解、认识中国的重要渠道,对树立浙江良好国际形象,传播中国和浙江声音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高度的契合性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增长。在“走出去”过程中,浙江不断加强对国际文化市场的研究,深入了解国外受众的文化需求、消费习惯和审美情趣,找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契合点,积极打造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市场推广和出口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2年浙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其中,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32.3亿美元,出口31.8亿美元,进口0.4亿美元,贸易顺差31.4亿美元;出口占全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比重的11.8%,位居全国第三。文化服务进出口8亿美元,同比增长78.1%。文化出口市场已遍及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德国、日本、巴西、阿联酋、尼日利亚等国家。

困境:前进之路绊在哪?

尽管浙江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首先,浙江对外文化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量虽逐年增长,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较小,结构也不合理,“走出去”的发展步伐有待加快。其次,仍缺乏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型跨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种不够丰富,缺乏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强势文化品牌以及高端文化创意、经营管理、国际营销和翻译等外向型文化人才,导致文化产业自主创新、综合运作、市场推广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文化企业走出去,“走出去”的市场要素有待培育。另外,在持续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工作协调不够、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参与文化“走出去”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经常性的紧密协调机制,存在各自为战现象,“走出去”的各方合力有待加强。

思路:前进之路如何走得更好?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当前文化“走出去”中政出多门、资源分散、职能重叠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文化宣传、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整体效果。因此,要强化组织领导,将文化“走出去”作为区域发展战略加以谋划,建立工作责任制,制定落实相关措施。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宣传、外宣、商务、文化、新闻、广电、出版等组成的部门会商机制,定期研究审议文化“走出去”重大项目实施情况,确保计划顺利推进。要统筹规划、协调部署、组织督促和把握导向,做好文化“走出去”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健全完善信息和宣传服务工作。

壮大企业主体,提升“走出去”的整体实力。文化企业是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的主力军,应在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走向国际文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要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与具有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跨国文化企业合作,实现本土化经营。建立和完善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在投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文化中介营销机构,加强与国外文化中介机构的合作,减少中间环节,打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渠道。同时,加强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等优势文化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和建设,吸引国际知名文化企业入驻,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浙江文化的海外认同。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只有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才能赢得国际竞争,构建自身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着力打造“浙江”牌,使其成为浙江历史和现实的体现,成为浙江文明和精神的象征,让境外受众在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或接触到浙江文化产品时,能清晰地辨识属于浙江的特征,从而对浙江文化从了解到认识、从熟知到认同。要充分利用浙江经济发展优势、人文资源优势、人缘地缘优势,把深厚的文化资源变成文化“走出去”的现实优势,形成国内外有影响的浙江文化品牌群,并不断创新文化品牌的内容和样式,挖掘和推动品牌在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上的极大丰富,使其更具对外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7篇: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对外开放 国际比较

中国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年轻的产业,随着各国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全球文化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中国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面临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对外开放的政策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如果政策制定的好,中国就有可能抓住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如果政策制定的不好,中国就有可能错失全球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本文选取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成功的国家,总结其文化开放的政策,探讨其对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借鉴意义。

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国际经验

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一国产业的对外开放政策分为自由和保护两种,美国对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政策的管理代表了文化产业政策中自由的极端,而加拿大和法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则代表了保护的极端,其他文化强国,比如英国、日本和韩国,虽然对文化产业的保护程度不同,但基本都认同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认同保护民族文化的意义,因此认为政府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护本国的文化产业发展。

美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模式。发达国家占据了全球文化产品市场接近90%的市场份额,而这其中美国则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事实上的全球文化霸主。因此,分析美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尤其是美国推动文化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政策,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文化产业的成长阶段,美国政府曾强势干预文化产业,并为其打开国际市场保驾护航。以好莱坞为例,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政府通过减少税收、支持性汇率、政府采购等方式大力推动好莱坞进入许多欧洲和拉美国家,并占据垄断地位,但这种类似托拉斯的寡头垄断被明文禁止在美国国内形成,以此保护国内的中小电影企业。

随着美国文化霸主地位的确立,美国在文化领域开始奉行由市场主导的自由经济政策,其对外文化产业政策以自由主义为特征,没有设立管理文化产业的专门部门,而是将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等同看待。在文化贸易领域,美国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和出口实行贸易自由化,政府则专注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维护文化企业的商业利益。

在文化投资领域,美国政府对外资的限制很少,因为没有将文化产业同国家安全联系起来,所以对外资的投入额和比重都没有明确的限制。由此,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资本纷纷投资美国文化产业,很多知名的美国文化企业实际上并非美国人所有,比如哥伦比亚公司由日本索尼公司所控制,福克斯则是澳大利亚默多克集团的子公司。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企业也纷纷投资海外,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充分利用了海外的资本、劳动力、资源从事创意、投资、制作、营销等环节。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将文化组织清晰的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上述对文化的低度调控和约束只适用于营利组织,对非营利组织,美国政府仍会采用多种政府工具加以扶持。

加拿大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模式。受美加特殊关系的影响,美国文化在加拿大的市场需求很大,为了保护本国文化产业和国家文化安全,加拿大提出了文化的概念,并将文化产业管理和立法的权力集中在联邦政府。各省政府为了保护本省的特色文化,有时也会制定一些政策。无论是在文化贸易领域还是在文化投资领域,扶持本国文化产业和限制美国文化都是加拿大文化产业政策的特色。

在文化贸易领域,文化例外是加拿大政府保护本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工具。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以加拿大和法国为代表的部分欧洲国家强调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认为关贸总协定过于注重商业层面的考虑,不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并最终在谈判中取得成功,对文化特殊性的强调使得其保护了视听服务和其他文化行业。同样是通过文化例外条款,加拿大政府也将文化市场排除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之外,并长期对本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艺术生产等文化产业进行税收优惠、资金补助和准入限制。对文化产业的保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其政策毕竟违背了WTO的原则,因此时常遭到其他国家的指责和报复。美国就曾以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为由将加拿大告到WTO,最终WTO判定加拿大败诉,要求加拿大取消反渗透进入税,并取消对杂志的邮费补贴。加拿大之后对国内政策进行了调整,但美国指责这种调整仅是形式的改变,而没有改变具体内容。以邮政补贴为例,加拿大取消了国内杂志的优惠邮寄费率,同国内外杂志享受同一费率,但加拿大政府将邮政补贴直接支付给了国内杂志出版商。

在文化投资领域,加拿大规定外资不得控股文化企业:最高拥有电视22%和报纸25%的股权,且不得控股电影发行公司和图书出版公司。对文化产品中加拿大内容的比例也有严格限制,规定各类电视节目中至少60%应为加拿大内容。①联邦政府成立了加拿大声像认证办公室,对声像内容进行打分,总分10分,高于6分才被认定符合加拿大内容条件。加拿大企业在加拿大人拥有75%以上股权的杂志和拥有80%以上股份的电视台作广告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优惠,并且严格禁止在本国发行的外国杂志上做广告,违者处以重罚,这就为外国杂志进入加拿大市场设定了隐形的门槛。

欧洲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模式。美国文化虽然源于欧洲,但欧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为了限制美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欧盟出台了多项措施保护和扶持民族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广播电视领域。通过“无国界电视”政策,欧盟规定成果国的电视电影节目可以在同盟内自由流动,且同盟内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或播放量需要在50%以上,并鼓励欧盟内部视听企业之间的整合。随后,媒体计划的颁布,提出了成员国之间多项跨国影视合作计划,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帮助等手段,为提高成员国的视听产业的发展和参与全球化竞争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共同抵御美国的文化扩张。

从单个国家看,法国代表了政府主导的文化保护,英国代表了市场主导的文化自由,德国则代表了中间的道路。法国一直拒绝采用文化产业的概念,认为对文化遗产和价值观的保护是法国文化政策的首要任务,而对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充满抵制。法国的对外文化政策同加拿大类似,采取了极端的保护主义策略。在文化贸易领域,法国规定电视台进口的欧盟以外国家的节目比例不得超过40%,从而保证欧洲节目的比例至少占到60%,而法语节目的比重需要达到40%。在文化投资领域,法国对外资在视听服务的股权比例有明文限制,通过直接出资和税收减免大量补贴法国电影,并通过配额限制欧盟以外国家的电影在法国市场上的数量。尽管凭借文化例外,法国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不过法国也很早就意识到,最好的保护不是抵制外国文化的入侵,而是积极地走出去,向世界展示法国的文化遗产,传播法国的文化理念,扩展法国文化的影响。法国鼓励留学生来法学习,并在学成之后回国,促进法国文化和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同时法国驻外使馆还建立了留法学生和校友网络,定期或不定期的向他们传播法国的博物馆、美食、演出的信息。法国还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原法属殖民地,积极建立法语的海外教学网,其中约2/3的学生是外国学生。

德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虽然也注重保护本国的文化产业,但除了欧盟内部的限制性条约,德国没有限制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专门规定,仅通过反垄断的相关法律限制外资的规模。对企业规模的控制客观上限制了国外文化企业在德国的独大,为德国国内文化企业的成长争取了空间。德国十分注重文化的公益性,对文化产业提供了大量资助,并重视版权的维护:广播电视机构的主体是非盈利的国家电台,由国家负责拨款,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教育意义;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建立了统一的遗产管理机构,遗产管理的费用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

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之一。“一臂之距”是英国文化产业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保持距离和适度分权两层含义,意指英国政府要管理文化而不办文化,对文化产业进行资金、政策的扶持,但不干涉文化企业的运作。这一原则被综合运用于英国文化产业管理和实践的多个方面,包括对外开放的过程。英国鼓励文化产业率先在国内做大做强,形成伦敦戏剧、曼彻斯特音乐、布里斯托尔电视和数字媒体等有特色的比较优势,然后走出国门,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主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法律规章和理论研究的完善和推进,并成立专门的顾问团为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咨询和信息,但并不直接介入企业的决策。

亚洲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模式。同北美和欧洲国家近百年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同,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加上文化的同源性,对日本和韩国的考察或许能为中国提供更丰富的政策建议。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韩国相继提出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并将文化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扶持。文化产业在日本和韩国又被称为内容产业,以突显对原创的重视,与此相适应,日本和韩国都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日本明确提出要用十年的时间将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在被称为失落的二十年中,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文化产业大国,世界最大的动漫制作和出口国。总体而言,日本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和个人是文化市场的主体,政府只负责制度的构建和平台的搭建。在对外贸易方面,韩国政府推行优先培育国内市场,借助国际市场提升的发展战略,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率先实现成本回收,然后出口国际市场,实现盈利;重点支持游戏动漫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亚洲和美洲市场的产品;集中资金支持出口项目,设立出口奖励制度。文化产品的出口也带来了其他相关产品的出口,来自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韩国文化产品出口每增加100美元,将带动韩国电脑、手机、服装等制造业产品出口增加412美元。

完善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建议

中国是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在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传统文化的资源开发不足、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没有完全展现、监管部门的职能不明确和行政监管比重过大等问题。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国外的经验并不必然适用于中国,但通过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过程中,无论采取法国和加拿大式的政府主导政策,抑或采用美国的市场主导政策,还是采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都要清晰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角色,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范围,避免政府的缺位、越位和错位。政府作为决策者,负责制定文化产业的对外发展战略、政策,并营造文化产业良好发展的环境,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日本的“内容为王”和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通过明确两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具体实施路径,带动两国在细分的国际文化市场中后来居上,体现了政策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在具体行业选择上,对公众思想会产生潜移默化作用的、对社会舆论影响较大的视听行业建议谨慎开放。在具体支持政策上,可以考虑实施财税优惠,搭建投融资平台,培养文化专业人才和开展理论研究等,尤其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属创意产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企业的融资难,产业链发展不健全、创新性不足的困境。

区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对外文化开放适度强化市场导向。诚然,文化因其兼具意识形态的属性和产业属性这双重属性,并不适宜完全的市场化。在国内市场发展中,保留部分文化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护民族文化不受外来文化侵袭,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即便是对文化产业最为开放的美国也保留了对公共文化的资助,这不仅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受众和专业人才。但文化终究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中华文化的走出去是向世界宣传中国,宣传中国文化,是将一种思想装进别人脑袋里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很难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取得成功,因此在文化产业领域采用百花齐放的思想是合适的。文化产业的对外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遵循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英国、韩国都是很好的范例。

增强文化自信,发扬中华文化。文化要走出去,本民族首先要有自信心,重视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德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法国对法语的重视都是很好的例证。当然,保护传统文化不代表因循守旧,而是要继承创新,在理解中华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上,重点用中华文化的方式来介绍里面所蕴含的普世价值,突出创新、爱与奉献等人类的根本性问题,其他民族的人才容易接受。伦敦戏剧和法国电影能够打破语言和时间的界限而经久不衰也部分得益于其对人性基本问题的宣扬。中国杂技剧《花木兰》用3年时间走到7个国家,打破杂技剧海外演出的多项纪录,原因之一就在于主题上是一种普世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国内的文化或者表演形式。

优先培育国内文化市场。由于文化折扣的存在和文化认同感的缺失,文化产业在国外的盈利性可能低于国内。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不论是美国、法国、英国等传统文化大国,还是新兴的文化大国如韩国和日本,其文化产业在走出国门之前,在国内的消费都已经渐成规模,依靠国内市场收回成本,打开国际市场获取利润是常见的模式。②另一方面,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迫切、文化消费支付能力越来越强劲。因此,优先培养我国国内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水平是可行的,而且潜在的市场空间巨大。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C790166)

【注释】

①任一鸣:“加拿大文化与文化政策”,《国际观察》,2011年第3期。

第8篇: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或许是承载了太多老北京的文化印记,有关天桥演艺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发社会各界近乎苛刻的审视目光。

与以往不同的是,天桥这次不再是剧场入驻、演艺中心建成等硬实力的展现,而是一个体现文化软实力的天桥演艺指数上线。

对这个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手段的产物,西城区有着较高的预望,希望藉此对西城区演出市场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动态发展变化进行监测,以此掌握辖区演出市场综合水平和市场活跃度的走势变化、运行状况,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行业自律乃至公众消费等提供参考。

对于传统演艺业而言,天桥演艺指数绝对算得上是新生事物,而这个新生事物到底会在天桥乃至北京的演出市场激起多大的涟漪,又能否一炮走红?显然,演艺市场从认识到认知,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市场需要一张“睛雨表”

“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政府对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引导。”投资运营天桥演艺指数的北京嘉乐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奚大龙直言,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以天桥、天坛组成的首都演艺核心区是中国文化中心和先进文化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桥能否从北京过去的草根文化标志上升为中国未来的主流文化符号,在西城区政府引导整合社会力量建设天桥演艺指数,恰恰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

在奚大龙看来,国家级演艺剧团和作品的数量、演艺剧场的规模,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场次等,都决定了演艺指数必然在北京产生,而首都演艺核心区集聚了全市30%的剧场资源,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占北京近半的规模,基于这一区域市场活跃度形成的指数代表的将不仅仅是北京,更是反映中国演出市场的风向标,如今这个具有惟一性的文化符号冠以天桥的名字,就相当于奠定了天桥演艺区在国内演出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了这个可能让天桥再次声名鹊起的理由外,其实,对于政府和有意投资文艺演出业的资本而言,不管有没有演艺指数,北京的文艺演出市场都需要重新的梳理和引导。

自“十一五”《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的文艺演出业中心以来,北京文艺演出市场迅速成长,市场整体活跃度不断升温,文艺演出不仅在传播先进文化、开展艺术教育、提升全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成为繁荣文化市场、促进艺术生产的重要经济力量,北京文艺演出市场初步形成了以演艺核心区为主,以保利剧院、人艺剧场等其他剧场为辅的发展格局。

市场的火热迅速点燃了各路资本的热情,天桥和天坛演艺区作为演艺核心区相继公布了数百亿元的投资计划。与此同时,大量由社会资本投资的特色小剧场群几乎在一两年内遍布了京城各个角落。

但问题是,北京演出市场缺乏的不仅仅是剧场,而是优秀的剧目和演艺人群,更缺乏对消费者需求信息的准确掌握,投资者们看到的是文艺演出消费存在的巨大市场供给缺口,却往往会忽略了快速建成的剧场能够最有效地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对优秀演艺作品的选择空间也极其有限,由于大量的演出院团均从国有事业单位改制而来,以往更习惯于迎合政府的宣传需求,真正的市场创新从近几年才刚刚兴起,此前对于一些并不具备市场基础的传统剧目,不管有多少人喜欢,都会不吝场次的反复上演,而消费者真正喜欢的作品却因为投资可能面临的风险而少得可怜。

尽管也有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到院团建设和剧目创作领域,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视,文化市场陡然升温,整个文艺演出行业的上下游并没有快速地反应过来,信息的不对称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一个区域到底需要建多少剧场,需要建什么样的剧场,不同类型的剧场适合在哪些区域建设,哪些剧目最受市场欢迎,什么档期上映经济效益最好等,信息的统筹整合已成发展的必然。

奚大龙认为,天桥演艺指数的出现恰恰能弥补文艺演出行业市场活跃度评价动态性的不足,但并非是填补演艺领域和市场的空白。“以前相关的行业协会也收集了相应的数据,会年度发展报告,但这种总结式的报告并不能适时反映整个市场的动态发展,更缺乏对行业发展规律、趋势等方面的深度解析,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的消费活动,也难以指导投资者的决策行为。”

就像是一个实时反应市场的“晴雨表”,无论是站在政府、投资者、业内人士、消费者等任何角度评判,天桥演艺指数对演艺行业动态评价指标的形成,都会让捆绑在文艺演出产业链上的不同利益方获取有益价值。

天桥演艺区的一大卖点

市场需求确实存在,而指数的创设能否兼顾到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则是其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据了解,天桥演艺指数分为演出市场动态指数和演出市场宏观监测指数。演出市场动态指数反映的是纳入统计范围的各大演出场所每天的演出剧目、票房收入、观演人数等演艺要素的动态变化情况;演出市场宏观监测指数反映的是每季度、每半年、每年整个演艺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演出种类、演出剧目、观众喜好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下,指数权威性的体现则有赖于纳入统计范围的演出场所数量以及其在行业中的权重体现。奚大龙告诉记者,指数运行的初期,根据歌舞剧、话剧、戏剧、音乐剧等七大类别,将分别纳入以天桥演艺区为核心并扩大到西城区范围内的各20家样本剧场,包括人们熟知的天桥剧场、德云社、北京评剧院、北京音乐厅、北展剧场、民族文化宫等,待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将逐步将样本剧场扩大到50个,基本上可以覆盖北京大中小型的各类别演出场所。

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顶层设计,若政府直接出面运作不成问题,但换作第三方机构操作,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政府和剧场能否真心实意地参与其中?“这主要看是否能够建立一个有关各方互利共赢的机制。”奚大龙说。

尽管未直接投入指数平台建设的资金,但西城区政府的态度早已经表露无疑,自2013年西城区对外设立天桥演艺指数以来,在多个场合天桥演艺指数已经成为西城区对外推介天桥演艺区的一大卖点。

采访中,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坦言,天桥演艺区将在政府官网上开设专门频道,动态指数和年度发展报告将由天桥演艺区定期,成为演艺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天桥演艺指数的建设已经是西城区政府创新演艺机构服务模式的重要体现。

“其实,20家样本剧场能够积极参与,不仅有政府背后站台的原因,剧场自身也有较高的积极性。”奚大龙告诉记者,各个演出场所都拥有演出场次、剧目票房等方面的详细数据,但仅限于对自己的评价,缺乏不同场所之间的横向比较,更缺乏对行业发展、行业趋势、消费者行为等规律性的研究,而指数运营机构在索取样本剧场数据时便已经明确,将为样本剧场提供相应的服务置换,这使得样本剧场更乐意分享数据。

在行政管理之下,演出剧场往往被动地向政府提供数据,而在天桥演艺指数设计的互利共赢机制之下,变成了主动提供数据换取个性化服务,由此也为天桥演艺指数的成功运行奠定了基础。

不会重蹈“商业指数”

实际上,为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设立指数并非天桥首创。

数年前,东城区为引领北京商业发展的风向,曾经投入数百万资金打造“王府井商业指数”,但运行数年之后,因长期缺乏服务的买单者,独力难支的指数无奈以失败而告终。

天桥演艺指数如何避免重蹈“王府井商业指数”的覆辙?不同的投资基因被认为是天桥演艺指数能够持续运营的最大理由。曾经与“王府井商业指数”有过接触的东城区某商场负责人向记者直言,“王府井商业指数”完全由政府投资,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未来能否盈利,导致对市场化的研究过于滞后,从开始便注定了失败的结局。而天桥演艺指数的设立是社会资本出于市场需求的自发投资行为,对未来肯定有明确的市场预期。

“社会资本投资同样有很大风险。”奚大龙告诉记者,现在谈指数的盈利还为时过早,但与王府井商业指数相比,两者最大的不同是,政府出资的公司只能做“王府井商业指数”一件事,而作为民营资本的嘉乐世纪公司,本身从事的就是文化产业的咨询服务,投资做天桥演艺指数已经使得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大大提升,相当于为公司盈利增加了一个新利器,带给公司的无形增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投资本身。“即便做指数赔钱,公司也能从其他方面挣回来,政府投资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奚大龙表示。

也有研究者将关注点聚焦于两者的投资规模,认为这是左右指数成败的重要因素。“做指数不是投资越多越好,指数从上线到成熟会有一个较长的培育期,这个期间需要合理地安排好投资时序,政府投资往往会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铺开摊子干很多事,最后有可能什么事也做不好,而民营资本往往会从小而精做起,逐步扩大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一位看好天桥演艺指数的PE机构对记者分析称。

而对于PE机构做出的乐观判断,奚大龙则认为指数的成败与其反映的行业特殊性密切相关。在奚大龙看来,商业指数涵盖面太广,变化度太快,很难捕捉到详细的信息,即便准确捕捉到,分析的成本也会非常高,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等新兴商业渠道的发展,即使能纳入大量的样本商场,也未必能够真实反映市场的客观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分析得出的数据未必市场真的需要,其权威性就会让人怀疑。

相比之下,演艺指数的类别比较容易区分,在一定的时期内变化的辐度也较小,且至今还没有可完全替代的新兴渠道,只要纳入的样本剧场有足够份量和相应权重,就有可能是市场需求的真实反映。”

第9篇: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关 键 词 :审美文化 产业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转贴于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龙潜等.经济知识与审美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