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大分时代”;语文学科知识;重构设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2-0015-05
2008年,江苏作文由60分升到70分,高考语文总分变为160分(理科) /200分(文科);2013年,北京高考新方案出台,语文总分由150分增至180分。 2014年,随着各地高考、各高校自主招生新方案的推出,2017年高考“大分语文”宏图出现在了我们视野。
从百年语文教育史看,语文学科知识主要有两个经典建构取向:一是语文学科的“语言形式”类知识取向,二是语文学科的“文化内容”类知识取向。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这两类知识属于语言运用的“形式工具”。语文“大分时代”,我们应该本着“精要、好懂、有用”的理念重构语文学科知识,做到语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做到教学内容与考试方向的完美统一。
一、“大分时代”要重构“语言形式”类知识
近年高考语文命题过多依赖命题人的经验,试卷的设计水平不一,难易程度相差较大,因而距离命题科学性比较远。“大分时代”,语文命题要实现科学测量,将更多地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科学的命题技术,而最容易被科学测量的应该是“语言形式”类知识。
“语言形式”类知识从理解与运用的层级上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小类:第一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文字学、标点符号等语言基础知识;第二是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口语交际学等语言运用类知识;第三是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单项或者综合阅读鉴赏类知识;第四是写作手法、文学评论等文章学方面的知识。
1. “语言基础”类知识。“语言基础”类知识是最基础的,如考查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字形与字义、标点符号使用、基于具体语境的词语或者成语运用、基于相关语境的语病辨析等。这是每个中国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知识。相应的,高考也应将其列为必考的内容。比如“词汇学”,顾黄初先生当年曾强调:“有目的地讲解有关汉语词汇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能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分时代”,这类知识考查的面相应的将会扩大,考试的实景将是“面大量广”。以标点符号使用来说,高考多年不考,标点符号在中学也不教学。其实,用好标点符号也是一门学问。2014年相当多的省市考查了这方面知识。比如2013年浙江卷中,李清明的散文《牛铃叮当》中标点符号运用就非常活泼――
【高考材料】
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这句中使用的十处标点非常规范。同时,也因为使用了标点符号,使得行文语言简洁明快,清新亮丽。而中学生标点符号使用如何呢?答案是――相当混乱,缺少规范。而如果语文学科建构了这一类“学科基础知识”,不仅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知识,辨别使用;语文学科教学更能接地气、看到希望。试想,连最基础的语文知识都不熟练掌握的人,怎能幸福地生活在汉语语言的世界中?因此,重构这类知识的益处在于,一则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可以丰富相应的语文学科知识,二则课堂学习与语文考查实现了协调一致,可以大大促进语文学习的深入开展与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
2. 语言运用类知识。第二类中,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口语交际学等是语言运用类知识,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块。这一块是阅读与写作等项目开展的最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学生语文生活质量与水平的关键要素。从2000~2014年高考看,许多省市将考试的内容指向了这个领域。如2013年浙江高考的第5题――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画上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
①位置自如 ②笔墨淋漓 ③景象变幻 ④丘壑深邃
“景象变幻”为什么要与“梦中之山水”搭配?“丘壑深邃”为什么要与“地上之山水”搭配?而“位置自如”为什么不能与“地上之山水”搭配?“笔墨淋漓” 为什么不能与“梦中之山水”搭配?要解答这一问题,就涉及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综合运用的知识与经验。
而在教材中,我们在什么地方专门训练了学生运用这种知识解决问题的呢?在语文教材中,除了课文中天然存在的使用范例,还有没有具体的章节对这块知识进行专门的推介?教材中还有没有相应配套的运用类设计来训练学生?――没有知识系统性可说,没有训练针对性可言,也缺少与文本阅读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导致语文学科至今“教学效果很差”“收效不大”,学生“语文水平低”。广大一线教师的应对策略主要依靠参差不齐的民间或者各省出版社出版的高三或者初三“一轮语文复习用书”,或者依靠历年积累的高考语文试卷和高考模拟试卷。事实上,无论是“复习用书”还是高考命题,在知识考查的布局上,都没有连续性可言。
“大分时代”,这一类知识的考查,将会是“试卷创新”的重点。从2000~2014年的高考命题来看,这一块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考查经验,再加上修辞学、逻辑学、语用学、口语交际学等语言运用类知识的专门学习后,这方面的考题将会以更新的面目出现。而考题的解答,一定是建立在语言运用类知识相当扎实的学习经验上的。
3. 阅读鉴赏类单项知识。第三类阅读鉴赏类知识,是当前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应该确定的知识,也是“大分时代”教学与考试的“重头戏”。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阅读鉴赏类知识在语文学科课堂上从来就没有解决好。表现手法、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阅读鉴赏类知识,在当下教材中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具体训练系列。这一块知识,对师生来说就是一团“糊涂浆”。
而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阅读鉴赏类知识,在当下考试格局中一旦试题涉及,常常被定为“D”“E”“F”类能力层级。就高考来说,高考语文试卷一旦出现这类题目,考生得分率非常低。以江苏省2007年高考现代文命题为例,当年考查的是张笑天的哲理兼抒情散文《上善若水 》,其中第13题是这样的――
【高考命题】
⒔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参考答案】
⒔ (6分)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007年江苏考生共54万人。此题6分,全省考生平均得0.27分,得分率仅为4.50%。而针对《上善若水 》设计的阅读题目共有23分,此年全省均分仅8.5分,得分率仅为36.96%。如果以此评价江苏省中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水平,可以说是“全省不及格”。当年命题者以为出了个好题目,但考试结果一公布,命题者却又责怪高考考生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一线教师没有有效地、针对性的训练云云。其实,这就是语文学科知识“缺席”带来的“大悲剧”。从语文学科知识看,这个题本身就存在语文知识问题。按语文知识体系来说,散文“不以描写见长”,根据文章看,在“表达方式”上其“见长”的就只指向“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这“一种”。而“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这“一种”特征又怎能说是“哪些特色”呢。其二,“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是有许多结合“方式”的。但“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知识,“命题者”认为有“托物言志”、“借古喻今”、“虚实结合”等。可教学的现实是,中学语文教材没有在这方面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也不能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经验来创新与丰富。而且“虚实结合”什么时候成为“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的,中学教材里“教学要求”中什么地方有交待的呢?――只有命题者知道。
所以,当一线教师都从没建立这种“方式” 知识时,学生又能从什么地方学来呢?学生在考场上只能凭借可怜的“答题经验”来应对试题,只能凭借柔弱的“大胆假设”来推测答案。语文学科知识“缺席”,使得学生在考场上只能任由命题人“戏弄”,任由阅卷人在阅卷时“宰割”。
4. 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当语文学科知识大量进入中高考试卷,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考查增多,有关语文学科知识的考查必将成为“一个时代”的新领域。
当下,我们的高中学生缺乏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高考阅读鉴赏上命题题型单一,综合考查的力度不够,只是局限于琐碎的手法与情感分析;其次,高考命题依赖的材料太过“文学化”,视野不够宽(受制于整个语文教科书的文学偏重倾向)。有的省语文卷,六七道大题全是文学类,很少涉及其他鉴赏领域。这不利于培养现代复合性、综合性人才。
其实,就语文学科来说,除了文学涵养,还应该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随着“大分时代”到来,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一定是高考命题的重大领域,也是高考分数大量增加的部分。
“大分时代”, 阅读鉴赏类综合知识的考查不仅仅是考查单项鉴赏知识,还将会有意识地考查高中学生读书的广度与深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当下,有些省在这方面已经有“大胆”的尝试。如2013年四川卷第20题的考查就有“风向标”的示范作用。
20. 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分)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这道题可以说是考查综合运用阅读鉴赏类知识的新题。从所给出的曹雪芹、贝多芬及大卫・科波菲尔这些作家及音乐家的范畴来看,这种考查首先符合考试大纲对文学类知识的强化;其次符合新课标对学生文学修养的考察,是对中学生普遍以电子媒介为阅读基础方式的适时纠偏和强调;第三从考察的范围来看,中外作家都有,还涉及音乐领域,并且是将“排比和反问”等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阅读面一同考查。“大分时代”,类似的考察读书情况的命题,肯定会增多。
5. 文章学类知识。当下中学作文教学,就系统知识传授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线崩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几乎人人喊打,又人人参与。我想,未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者不会对这种“残酷的现实”充耳不闻。高考作文一定会回归理性:讲究知识经验,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
作文分值如果增加很多,比如考生面对的是分值为100的作文题,教师作文教学怎能在“知识领域”里“小放羊”“望天收”呢?对于大分值作文来说,围绕写作知识、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开展扎扎实实的学习与训练,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对于“大分作文”,如果作文总分是100分,最有可能是一道70分的大作文,加一道3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写作”。这样,大小作文各有分工。大作文注重综合能力考察,小作文则指向应用或某一方面写作能力,一二百字,很灵活。这就更需要丰富的写作知识与作文设计技巧的强化了。
面对“大分时代”的挑战,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围绕以下几项展开思考或者重构:语音知识与语音练习;文字知识与字形训练;词语知识与词语运用训练;语法知识与语病辨析、句式变换;修辞知识与修辞鉴赏、运用;逻辑知识与逻辑训练;标点符号知识与相关训练;文章知识与篇章结构训练;作文设计知识与写作运用训练……
二、“大分时代”要重构“文化内容”类知识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因此,读书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还表现为接受文化熏陶,开阔阅读视野。
事实上,读书状况最能体现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内涵。而当前高考格局下,语文课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扩展性读书很少,导致学生学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文化类书。这样,语文素养、文化修养从何谈起?虽然高中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可是受制于高考内容却很难实施。“大分时代”是通过读书获得的丰富文化素养,理所当然要在高考中考查。因此,“大分时代”通过多渠道重构“文化内容”类知识迫在眉睫。
所谓“文化内容”类知识,是指语言运用中,涉及语言内容方面比较多的“形式工具”知识。这一类知识扬州大学王乃森教授认为可分为四个小类:文体常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古今优秀名句等。
1.“文化常识”。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就是说,“文化常识”的考查,已经成为国家意志。
从内容上看,“文化常识”涉及天文历法,年龄称谓,古代辞格等。仅“人物”称谓类知识,就是干扰文言阅读的棘手问题。比如“太监”,有的书上称“公公” 、“仁獭保 有的书上称“ 裙佟薄“ 中人”、“ 中官”,有的书上称“寺人”、“宦寺”、“ 阉宦”、“ 阉人”、“阉狗”等,这些称呼涉及较多的特定文化内容的理解。传统文化中的这方面知识,台湾当作国学上重要的一级进行教学。
2014年北京、江苏、广东等省高考放弃考查语音、语病,转而考查传统的诗句对仗、称谓文化等久未谋面的“稀客”。其实,这便是“文化常识”涉及的范畴。考查方向转变,依据的就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文体常识”。 “文体常识”当下又称为“文章体式”,王荣生教授主张“按照文体样式”开展阅读教学。其目的就在于强化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让学生习得文体方面的知识经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从这方面看,“文体常识”就是非常好的考查载体与方向。
“文体常识”,按照时代可分为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以《师说》为例,这是古代“序跋类”文体中的“赠序”。那么,“赠序”的起源、性质、内容、名篇便构成了“文体常识”。而“书信”等现代应用文也有着“文体常识”,比如书信的类型、标题、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标准信封填写等。
2014年高考考查中,“文体知识”或者“文章的段落结构常识”已经进入重点考查的视野。我们看2014年的全国大纲卷中对叶紫的《古渡头》的阅读考查――
(1)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选择题,略)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
(3)作品是怎样叙述人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在三个表述类题目中,有两个考查了“文体常识”。也就是说,学习与鉴赏作品中有关篇知识,将成为“大分语文”考查的新重点。因为这方面的“文体常识”恰恰可以考查考生“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因此,“大分时代”语文学科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文体常识”,增强学生“文体常识”的意识。
3.“文学常识”。“大分时代”, “文学常识”将作为重要的语文学科知识出现在教学与考试的视野。因此,重构“文学常识”的格局,非常必要。
“文学常识”在2000年以前有所考查,但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大部分省市不予考查。江苏自2008年以来,已经在文科加试中有所考查。“文学常识”可以分为国内和国外,或者可分为古代与现当代。新课程改革以来,“文学常识”基本被公开的课堂教学忽略。其实,“文学常识”不仅仅是记住作者的朝代、国籍、代表作等“作者简介”,如“梅村体的代表诗作是《圆圆曲》,作者是清代诗人吴伟业”。文学常识更多的是指文学分类,各种历史典故,作品特征,作者人格与创作风格,甚至作者的文学习惯。以韩愈来说,诸如他的“古文运动”、“古文风格” 、“诗歌成就”等内容,“推敲”、“惧高”、“谏迎佛骨”的掌故,“文道合一,以道为主”、“学习先秦两汉古文”、“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写作主张等。
“大分语文”时代,“文学常识”可以怎么考查?最能说明这方面综合考查的,当数2014年的北京试卷的第7题――
7.“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③题。
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烟笼寒水月笼沙
B. 明月楼高休独倚
C. 一夜飞度镜湖月
D. 夜吟应觉月光寒
③《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联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情西施”。她所写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2分)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这道题目,可以说是考查“文学常识”的典范。没有一定的诗歌鉴赏文化知识,考生完成不了第一小题的诗句选择;没有一定的古代互文等修辞文化常识,考生不能确定第二小题的答案为“A”;没有古典小说《红楼梦》的阅读感受,考生是确定不了“多情西施”所写的“冷月葬花魂”。因此,“文化常识”与“文学常识”的综合考查,是“大分语文”的新方向、新题型。而要做好这方向的应对,就要在“大分时代”重构语文知识体系。
关于 “文化常识”。 在2000年以前也有所考查,受到相当的重视。而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大部分省市不予考查。江苏的文科加试偶有考查。而这一块在台湾的高中课堂上非常重视,几乎每一课都设有专门的“国学常识”(也包含大陆所说的“文学常识”)。同时,每所学校还专门开发基于古代作品学习的中国文化教材。 “大分时代”,如果语文学科要突出国学的地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方面的考查内容将更加丰富。
4.“古今优秀名句”。从2000~2014年高考来看,这方面的考查已经得到了师生与社会的认可。熟记“古今优秀名句”,的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对于“名句名篇”的背诵,国家规定考查64篇。就篇目看,有的省市将其缩小为40篇。且各省赋分也不一,6分至8分。我们看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出现的常见名句名篇的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此题在名句情境开展考查,用相关情境唤醒学生对名篇的记忆,考查形式非常利于考生在考场上思考。“大分时代”,“优秀名句”考查的“量”将要扩大,考查的“面”也要扩大,比如将指定中学生阅读的名著中的经典名句列为考查内容、比如将分值增加到10分,也未为不可。
当然,上述谈到的“文化内容”类知识,有的是与“语言形式”类知识交叉的,如文言句式知识、词类活用知识。由于这类知识在理解上往往又与内容分割不开,所以列入“文化内容”类。“文化内容” 类知识细化到中学语文课程中,应该有以下诸项:
文言知识与文言语感训练;文学知识与文学知识积累训练;文化知识与文化积累训练;三类文体阅读与阅读训练;名著阅读知识与阅读训练;语言交际知识与语言表达训练。
综上所述,当语文学科进入“大分时代”,重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是语文学科的新课题、新任务。语文教师就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上述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研究、整理,形成校本教材,合理布局在中学各学段、各个学期中,并用专门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在课文阅读、写作实践等语文活动中,还要注意加以渗透、巩固,以达到借助文本阅读活用基本知识,借助写作夯实基本知识。再加上教学评价、教学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明确的考查内容与方式促进,课堂就能够相对完整的建构起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而“大分”的语文考试改革,能否破解语文教学改革难题还尚待检验。但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重构知识体系,让语文学科知识进入课堂,应该是最好的应对。
参考文献:
[1] 王乃森等.语文知识系统的重构与阐释[J].中学语文,2007,(12).
[2] 顾黄初. 要重视词汇教学[J].语文战线,1978,(5).
[3]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3-16.
[4] 江苏教育考试院.2014年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1.
为提高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推进校园大课间健身活动的开展,最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启动“送培到基层”公益活动。该活动计划用2年时间,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为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培训4万名“啦啦操”教师。
2014年5月底,短短两个月,在全国“啦啦操”委员会支持下,共派出专家180余人次,重庆、无锡、沈阳、郑州、南宁、徐州、满州里、蚌埠等40余个地市共完成中小学“啦啦操”教师培训8600余人,其中5568名教师考取“啦啦操”二级教练员和二级裁判员证书;陕西省还将“啦啦操”骨干教师培训增列入“国培计划”。
“办法总比困难多”,总结第一阶段“送培到基层”活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合作编创出版了9套“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解决了教材问题;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制作了内含“操作指南、文件、视频、课程PPT”的工作包;建立了实时交流的微信群;完善了网上证书核准系统。
Abstract: Training is a teaching method which focusing on students grasping and gaining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through practical training. As a tool discipline, language course in vocational schoo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actical teach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doing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training teaching in language courses of vocational school.
关键词: 语文;实训;教学;问题;原因
Key words: language;training;teaching;problems;reasons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43-02
0 引言
语文一词,最早是由教育家叶圣陶提出来的。“语”主要指话、说或语言,“文”指文字、文章、文学等,简单地说,语文就是指“语言和文字”或“语言和文学”[1],是文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教学科目,也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实,指实际;训,“训练,指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和技能”[2]。实训,主要指职业学校教师依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或利用实际生活工作场景,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工作中,或者直接通过实际训练,以获得新知识,使学生掌握从事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的教学方式或手段。是一种以实际练习或者实践为主要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在高职学校的课程教学中,尤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而广泛的应用。
可这种较为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和高职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实际教学中,常不受待见。语文教学中基本不用实训教学,多还是沿用近似普通中学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传授类似高中或大学的文化知识为主,授课中习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本位,课程内容主要是不同的知识点,强调训练学生思维及方法,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掌握,教学内容的把握主要是堂下堂上练习,相当多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和学生生活、职业技能学习、专业实践及社会实践联系不大,自然也不注重语文教学和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结合,教学上并不注重安排实训,不注重实训教学。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以下几点:
1 语文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被普遍认同
语文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和使用语文的情况随处可见,这些情况正好可以借鉴在语文教学上,通过主动的积极地创设或利用实际生活、工作的场景,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用于生活和工作,掌握所学或获取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应用综合能力。校园里,不难发现,从不愿意作文的学生,却为一次班长或学生会干部的竞选演讲不厌其烦地请教老师;时不时逃课的学生,却为了晚会的节目一次次主动请教老师更正发音,练习朗读,如何编写串台词,设计海报,这些事实的存在,不仅证明语文课程教学实施实训教学的可行性,也证明了语文实训教学是让学生容易接受并欢迎的教学方法。但是,和专业课不同,在高等职业学校,语文实训在语文课的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尤其是决策层面。相当部分的职教同仁狭隘地认为通过实际训练掌握的技能指职业或专业技能,和语文无关,殊不知,语文能力,其实也是技能,是一种通用技能,直接影响着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现高职学校无一例外都很重视实训,却只是针对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强调不仅仅要通过实训获得职业能力,也强调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所有专业实训由学校统一安排,统一计划,统一组织实施。检查评价制度也相对完善,专业实训的成绩直接和学生毕业挂钩。而对语文课程的实训,没有任何具体的要求,不作统一具体安排,全是由教师自己决定,同学在生活中实际用到语文,需要语文教师跟踪指导,正好是典型的语文实训,一般也把语文教师排除在外,偶尔想到语文教师指导一下,也不算正常工作,不计算工作时间。可见,语文课程的实训在高职学校普遍没有得到重视。
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进行模式的建立应先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软件技术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和专业带头人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然后,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实施以软件为主,职业成长模式和高等职业教育法相结合,实践项目为载体,课程内容开发与软件技术开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通过研究,建立典型的任务组。通过对国内软件市场、软件行业、软件公司、资讯科技相关业务以及企业IT部门的研究、数据调查分析,以及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深入采访,对国内需求的软件人才方向和趋势予以充分的掌握,确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的发展方向。
(2)采用典型任务完成法,形成行动领域。在实践的工作场所,利用典型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之上,确定培训目标。
(3)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来确定学习领域。要深入分析工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对区域行动进行详细的解析。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利用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高中教育的规律,对“职业教育法”综合运用过程,建立一个操作系统的课程。
(4)使用课程项目的方法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以实践为载体的学习,必须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对学习分解的项目进行认真设计,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学习,对能力和专业素质的研究,打破固有的研究方式,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进行学习等领域的研究。
(5)以行动为导向的方法,可以使得教学实践取得发展。利用行动导向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行动中对知识的主要特点进行掌握;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境的信息,进行规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设计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工学结合”课程实施
在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中,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企业培训相结合,最终实现人才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前三个学期主要是在学校机房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完成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并让每个学生完成一些小的技术项目,使学生具备从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四个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以学校和企业软件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完成专业核心课程。
第五学期组织学生成立项目团队,并分配学生一些中小软件外包项目让学生完成,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初步形成,并在知识的运用与实践中实现“准软件人才”的转变。
仪器分析作为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实验检测出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信息,因此在医药卫生、工业、农业、资源开发等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应用于分析检验,更加苛刻的分析要求也使我们对物质的分析更依赖于仪器;同时,企业对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掌握现代化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这对我们仪器分析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操作技能的掌握与否以及是否具备独立运用仪器完成分析任务的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和持续的发展潜力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仪器分析课程教学难度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仪器分析是将物理、化学、电子技术等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相对于化学分析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更加复杂多元;同时,各种分析方法的知识体系又相互独立,其原理、操作方法各不相同,因此理解掌握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另外,由于课程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种类繁多、设计精密,仪器采购及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不可能像化学分析那样具备充足齐全的教学设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利用相对紧缺的教学资源更为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仪器基本原理,熟悉仪器基本结构、操作方法并能够利用仪器解决实际检测问题,对任课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除了以上的客观情况外,不同任课教师的“教”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也使得掌握这门课程的难度加大。例如在一些学校,仪器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不是同一个老师完成,往往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不能够很好的相互衔接;一些担任实践教学的年轻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不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层次不齐,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造成了他们对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到位,从而也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虽然很多学生喜欢做实验,但不知为何做实验,为什么要这么做实验,最后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通透,不会举一反三等。另外,现有的一些仪器分析教材在编写上存在知识点分散、知识层次性不强,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自学复习造成了困难。
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只知道有这样一些仪器,但对这些仪器可以用来检测什么物质,怎么检测全然不知。这样的培养结果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在职业道路上的成长深造是十分不利的,也违背了我们培养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初衷。面对这些确实存在的问题,仪器分析的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必须的。
二、仪器分析课程的改革创新举措
通过对分析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进入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他们都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在学校花了三年时间都没学明白的知识到了工作中几个月就能搞懂,经过一年半载的磨练,他们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职场高手。这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理论和实际之间缺乏衔接,因此结合现有的条件和自身的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创新和尝试。
(一)打破理论和实验课程设置的明显界限,遵循学生的接受规律设计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喜欢动手,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学习认知规律,在每个新知识的理论讲述前进行一次感性认识的实验。例如,在讲述色谱部分的知识前,先完成植物学家Tsweet(茨维特)发现色谱现象的实验,让学生首先有一个感性认识:色谱可以分离混合物,形成不同颜色的色带;之后在讲解色谱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混合物可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分离,同时找出该实验的缺点,从而引出现代色谱仪器,进入下一个实验内容。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理论”这样的循环模式,由易到难,每个实验都能紧扣一个理论知识点,每一个实验现象又能被理论充分解释,层层递进,重点各不相同,真正将理论和实践做到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理实一体项目化的课程设计,我们将仪器分析课程分为4个教学模块分类教学,15个项目训练各有重点,从而到达30个教学重点一一学习,60个知识难点全部掌握的知识目标的实现。
(二)以经典的实验教学教会学生使用仪器,以实际的样品测定教会学生应用仪器。在现有的这些实验项目中不乏一些非常经典且具有示范效果的实验,从中选择一些与理论有比较强联系又有具体操作内容的实验,让学生掌握并熟悉最基本的仪器操作,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仪器、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例如,在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教学中,选择几种不同颜色的溶液,让学生测定这些溶液的浓度。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掌握吸收曲线、最大吸收波长以及标准曲线等这些基本知识点,并在实验中熟悉仪器的操作、掌握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在具备了这样的基础后,就可以结合仪器的实际应用领域以及当地各类企业的生产情况,选择一些与实际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应用型实验,以常见的实验设计思路教会学生如何针对某个样品的具体检测项目,应用某个仪器完成分析任务。通过几个这样的实验,学生不仅巩固了仪器的操作,更多的是对理论部分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建立实验条件、完成实际样品分析检测的技能。
关键词:课程标准 STS知识 教育内容 教育目标 分析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它是教师进行STS教学、也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几乎都涉及到了对STS化学知识的学习要求。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前言部分提出: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重要。
在课程性质中化学课程标准又明确写到:化学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该部分明确提出化学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它能为了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化学学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可见,化学学科在体现人文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实施建议一部分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化学与生活”模块应该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课程标准也强调说: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写要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要求中针对STS教育目标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目标领域广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既有对学生针对STS知识内容方面的学习态度、科学精神方面提出的要求,例如在提到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学习内容时,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的:在知识内容方面要求学生能够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方面要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并且要求学生能够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二、学习内容宽
在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中不但涉及到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还有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内容,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例如在《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化学对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讲,在《化学与生活》模块中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在《化学与生活》模块中涉及到了化学与健康的学习内容。具体包括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常见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常见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涉及到了生活中的材料的学习内容,具体的在生活中的材料内容中包括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水泥、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生活中常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三、学习目标水平适度
由于STS知识的综合性,再加上在校学生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与社会的接触不是太密切,与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接触的机会不是太多,因此,在学习目标水平上基本设定为“认识”“了解”“列举”的层次要求。这样便能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涉及到的葡萄糖的应用时课程标准是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利用葡萄糖的哪些性质来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葡萄糖是否含量超标和解释怎样利用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来实现工业制镜和制保温瓶胆。因为学生在学习葡萄糖性质时重点学习了葡萄糖的还原性这一特点。
1 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
1.1 精短教学
微课教学模式主要针对某个重难点进行专业讲解,教学内容特别少,通常只有一个知识点。所以微课的上课时间十分简短,通常控制在5~10 min之内,比传统的45 min一节课少了0.5 h。微课教学模式虽然只讲解了一个知识点,没有系统的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但有利于重难点的讲解,使学生更好理解、更易消化。此外,这样精短的教学模式避免了传统长时间教学给学生来的疲劳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抵抗情绪,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2 情景教学
在短时间内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情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微课虽然内容少、时间短,但是它通过相关人员及专业老师的参加和多种资源的支持,能够很快的构建一个完整的微课虚拟学习空间。同时,教师在参与构建微课学习情景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许多经典的微课教学案例,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案例取长补短,学习经典案例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参照案例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这会使教师自身的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制作更加适合学生的微课课件。只有教师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升。
1.3 便捷教学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主要以视频为载体,教师和学生通过在线观看和下载观看两种方式对微课课程进行观看学习。学生和教师共同观看的方式可以打破以往老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模式,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师生之间能够更好的就知识点展开讨论。此外,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利用便利网络,通过下载的方式,将微课视频下载到移动设备上,随时观看。这样不仅使老师提高了老师上课的便利性,还能够让学生随时温故学习。
1.4 趣味教学
微课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局限于课本,只要是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都能够通过微课进行分享,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在知识范围之内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此外,在微课课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发挥自主创造的能力参与进来,这样课程的设置会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也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和学生共同研发制作课程的过程中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且做到“教学相长”。这样的微课教学模式使教学课程的制作过程不再枯燥,有趣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高质量完成的教学任务。
1.5 信息传递快
微课教学采用网上视频教学模式,利用了互联网传输快的特点进行信息共享,教师能够直接在网上获取资源制作微课课程,并且在制作完成后第一时间上传到网络。学生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在在线观看或下载观看的方式?ψ钚碌奈⒖慰纬探?行学习。快速的信息传递能够让老师和同学快速的进行知识补充学习,这种短时间的小规模学习方式特别适用于高职企业管理课程。
2 高职企业管理课程微课教学注意事项
2.1 充分利用平台进行资源共享
微课学习主要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这要求教师准备充足的视频课程,便于学生观看学习。由于教师时间、精力及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教师不能在短时间内准备大量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视频。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在各个平台上面寻找适合的课程视频,给学生观看学习。同时,各职教师之间可以利用某一固定平台进行资源共享,逐步创立一个专业的资源共享平台。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大家寻找资料的时间与精力,也能保证资源的专业性与准确性。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行下载需要的资源,这样就有效地利用了网络平台,极大了提升微课教学的效果。
2.2 细化微课选题
由于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为:精短教学,所以微课课程的选题不宜太过宽泛。所以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切忌选择过多的教学内容,不然很难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得不偿失。
微课精短教学的教学特点,难以让单独的微课课程形成完整的系统,课程也缺乏结构性。教师可以通过多个教学视频叠加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细化知识的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
2.3 避免微课形式单一化
虽然微课课程的学习是通过视频进行的,但是一些微课视频的制作形式特别单一,具体表现为:幻灯片式播放教学、内容单一只有文字、图片的添加并不符合知识主题等。微课教学模式想要在高职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只有极具创意的微课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优化自己微课课程的制作。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添加适当的图片、影音,使微课富有活力,能够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点。
3 如何制作高职企业管理课程微课
3.1 高职企业管理的理论课制作
高职企业管理微课的理论制作主要是通过录屏的方式进行,教师将PPT放映的课堂内容利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保存。保存之后再利用配音软件对其进行配音,这样包括视频和音频的微课就完整的制作了高职企业管理的理论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自主学习相关的理论课程。
3.2 高职企业管理的实践课制作
高职企业管理的一些实训操作项目,主要通过摄像软件进行摄像,保存课程内容。教师在进行此类课件制作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实训场地,方便摄像,同时在进行实训操作时一定要注意细节,一边操作一边对实训项目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观看时才能理解实训项目的内容。制作微课时对设备没有硬性的要求,相机,手机等具有录制功能的设备均可,但教师在摄像时要保证摄像设备的完好,这样才能保证录制的视频清晰可看。
3.3 制作微课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高职企业管理课程本身的特点,一些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就要求教师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这样的微课制作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对操作者的要求相应要高一些。制作此类微课的教师需要有处理视频、音频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微课的后期处理质量,同时,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内容,完美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
【论文摘要】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架构,构建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是深化法学本科教学改革、丰富和发展法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必然要求。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饺法学教学做到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完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不断革新法学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管理,以追求教学质量得以全程检控;同时将法学课堂延伸至社会,调动全员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推进法学本科的教学改革。
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教学模式是本科教学有效实施的依托,故本人拟就法学本科教学导人全面质量管理(rQM)理念,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能够提升法学本科教育质量,推进法学本科的教学改革。
一、构建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契合时代要求,深化法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及历年的工作要点,可知高校本科大学生的教育质量要求。①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高等教育的普遍性,也具有法学教育自身的特质。因此,在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在遵照高校本科大学生教育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司法部《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设想》对中国法学教育提出的发展目标,可将法律人才的质量目标具体化为培养“高素养、宽基础;懂法律、通经济;有专攻、能应变”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如何培养呢?正如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质量工程”启动视频会议上强调指出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本科教学是关键。
目前我国的法学本科教学,更多的是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近几年也普遍了多媒体教学,然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地点——课堂,且没有形成体系化;同时对学生自学能力、实际应用法律条文的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力度不够。因此,对法学这种教学模式予以改革和创新,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rQM)理念和架构,以契合社会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这种研究和实践不仅必要,而且急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二)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应合法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法学教学理论弄口实践予以丰富和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几乎所有法学院系都开始了对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化、简单化和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端。而我国学界对适应时代需要的法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也方兴未艾。此时学者们普遍认为,要通过教学实践方法,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学模式具体可由案例式、辩论式和法庭模拟式三种小的模式共同构成。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网络科技广泛应用,有学者提出多媒体教学模式,认为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成果,对“PTP”(即讲授—技能训练—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同时,学者们普遍认为,鉴于我国的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步入学科化和学院化的模式,以及没有传授成熟的系统职业技能的传统和模式,在我国人世和司法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出复合型法律人才,我国的法学教学模式宜对美式案例分析法进行移植与改造,将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有机结合,引入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法律诊所模式、情景教学——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同时引入双语教学——渐进式综合型双语教学模式;更有学者认为法学专业实习是法学教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认为应构建起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如果说,之前学者对法学教学模式的探索,都是对个别的、单一的教学方法的思考,从近两年开始,有学者开始把视线转向对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的整合,比如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对法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提出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科研式教学方式、交流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及思考着如何创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法学素质的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综上可见,关于法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领域,都是契合着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而展开,并且呈现出教学方法的运用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教学场所由以课堂为唯一朝以课堂为点,向课堂外全方位辐射发展的趋势。
应合法学教学模式上述的这种趋势,在法学教学模式中导入全面质量管理(TOM)的理念和架构,就是试图建构一种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教学模式。因为在统计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全面质量管~(TQM),其经典理论和模式的一些基本精神,就是突出强调以顾客为焦点、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团队方法、以人为本以及系统原则等,而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要使法学教学做到以学生为本,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有的放矢完善教学内容;持续改进,不断革新法学教学方法;实施过程管理,以追求教学质量得以全程检控;同时将法学课堂延伸至社会,让全员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
二、对法学全面质量管理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
(一)洞悉需要,完善教学内容
满足顾客需求和让顾客满意的顾客观,是全面质量管理首要的—个核心理念。而顾客,既包括外部顾客,也包括内部顾客。基于教育这个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学生既是提供给外部顾客的“产品”,同时其在内部层面上,又成为教育的直接顾客。因此,强烈关注学生的需要,必然也是法学教学活动展开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以学生为本,施行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内在需求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才能既令内部顾客——学生满意,同时又使之成为令外部顾客满意的“产品”。
一、 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分析
意义互动就是不同主体在其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基于各自的理解而展开其意义解释进而促进相互问的意义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意义控制即在意义互动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一方对另一方所施加的信息意义制约,这一制约主要表现为对意义域的控制。意义域包括意义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具体到教学信息意义的广度就是师生对内容或问题的理解范围,它表现为知识或经验联想的丰富程度、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学信息意义的深度则是指对课堂教学内容或问题理解的层次,反映教师、学生内心体验的强度,深层次的理解,伴随着的强烈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主要表现为作为知识代言人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意义的制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其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学生则通过接受方式对教师教学信息意义做出自己的理解,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教师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直接相关。由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意义传递的结果大都有其必然的标准答案与规则,这种教学信息意义沟通是学生以教师为中介间接地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教学信息意义,学生意义的建构是被教师加工与过滤的知识信息,于是他们不需要作太多思考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思考。可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处于教学信息意义发生与控制的中心,而学生处于受控点上,教师作为教学信息意义中介的作用实质就是控制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要求的代表自然而然地要按其所掌握的社会标准来评价学生从而赋予学生社会标准的意义。同时也赋予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及结果以标准的意义,对于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言行进行干预从而构成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控制。
(2)课堂教学的计划与安排控制。教师事先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决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过程等,教师决定学生接受什么指示,如何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等,这说明教师拥有教学信息的选择分配的权力。
(5)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方法的控制。教师按预定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的轨道。尽管教师口头上要求学生自我建构,但学生的思考对象仍然被限制在教师自己的教学信息意义范围内,教师赋予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标准化的教学信息内涵形成对学生的意义控制。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控制及应用分析
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规则与纪律的约束,以规范其行为、完成教学信息传递的一种控制策略。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课堂教学的规则控制。首先,教师根据社会性要求及品德教育目标对学生言行进行或褒奖、或批评、或惩罚性的干预从而形成规则控制。其次,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既定课堂教学,也往往要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和规则控制。在一些教师看来,如果学生能遵守规则与纪律,则无疑能促进教学信息的接受。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对课堂教学规则、教学信息传递秩序及纪律的维护上,约束纪律、询问、提醒、指令、评价等行为主要是围绕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表现展开的。
(2)课堂教学的时间及教学环节的控制。首先,教师掌握、控制着课堂教学的时间。其次,教师掌控着课堂教学环节的控制。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环节有一种规范与权力控制,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对信息传递媒体通道的控制及课堂教学信息效果的预测等。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利用出勤情况、教学活动组织过程、检查作业、小组活动成员的指定及分派任务等环节进行规范控制。
(5)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时与教师所处空间位置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空间。比如,课堂教学空间作为教室空间的基本形式,体现了教师的空间控制。在学校里无论是教室的划分,还是在这些教室中的空间安排,都体现出比较严格的控制。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座位一般呈现传统的秧田型,这种空间构成有利于教师的系统讲授及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成为一种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方式。
(4)教师互动对象的选择控制。教师对与其互动对象的选择存在着差异性,教师更多地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及人际地位高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与成绩差的及人际地位低的学生进行信息互动较少。这种差异现象尽管有其客观原因,即受互动时间及互动对象人数的限制而使互动机会不可能太多,但教师究竟将这些有限的互动机会提供给哪些学生,并如何与其互动则说明了教师在对学生不同期望下的一种控制。
三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规范控制,既可以防止学生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有助于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可以避免出现妨碍课堂教学的意外情况,为自己的教学信息传递减少一些变数或不稳定因素,教师从而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同样如此,在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下,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或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另一方面教师使学生对相关教学信息意义的理解、范围与层次使其与既定的教学信息意义相一致。可以说,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便于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确定无疑的标准化的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传递教学信息的效率。
课堂教学控制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着教学信息从目标、内容到手段、途径的传递活动。因为教师拥有规范控制的批评、奖励、惩罚以及对评判的标准手段,所以,教师实际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这种师生问的教学信息意义交流也被严格要求按课堂教学逻辑来进行,教师对学生的信息接受持单一的预期反应,即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结果学生对教学信息意义的建构实际也被决定了,这样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意义建构也仅限于教师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自身,于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下,教学信息接受的某种强迫性也就存在着,而这正是学生缺乏接受课堂教学信息的积极性的深刻原因。
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信息控制有效性的策略分析及应用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教师要不要控制,而在于教师如何在依据社会要求,同时不至于以牺牲学生的信息意义建构或创造性为代价来实现其对学生的有效控制,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控制策略。
(1)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有意义建构的可能。教师应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出价值选择,选择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最大价值的,而远非最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内容 ,激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及深刻的情感体验 ,发展学生的能力,保证学生以最积极的姿态充分接受教学信息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成为可能。教师必须还思考时间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信息接受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展开意义建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模式;反思与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1-02
1.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
首先,是对实践参与的反思。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实践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和组织安排等方面的影响,通常只能选择一些优秀学生来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广泛性,也很难真正使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服务于每位学生。其次,是对实践教学时间的反思。很多高校在开展实践活动方面存在随机性和偶然性,对于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时间安排上,缺乏一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难以确保所有班级都能够开展,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最后,实践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也有待提升。很多学生在参与完实践课程后通常只是了解了做了什么,却难以真正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而受到一定启发,教学缺乏足够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深度也有待拓展。
2.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
一是提高师生的协同效应。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要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想要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外因,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内因,外因是基础条件,而内因则是重要依据。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全面协调发挥两者的重要作用,协调师生的主导和主体功能,才能实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与目标。
二是科学有效地结合理论与实践内容。保障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手段,就是科学有效地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并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实践为方法来开展。对于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紧围绕具体的知识点与相关理论,并充分体现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与目标。同时,还要根据理论内容的变化对实践教学内容做出灵活的调整,并结合高校教学活动安排的变动情况,制订出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案与计划。通过科学合理安排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使理论教学任务与目标得到全面完成,并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的开展应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对理论知识点、教学进度、难度和重点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进而使实践教学效果和优势可以得到全面发挥。
三是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创新是提高实践活动质量与效率的重要理念。主要体现在应积极突破传统实践教学的约束,并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实践教学时间,使教学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进而获得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课外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显著提升。另外,课外活动的设置需要投入的社会资源和经费以及相关保障比较多,所以教师应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与把握,并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实施对策,创新实践活动手段。
四是注重保障与监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的开展,高校和社会应给予其一定的资源保障,并创造出优良的教学环境。因此,通过合理的监督与管理能够使现有资源真正得到全面充分的利用,进而在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不断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高校思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并结合当前实践教学现状,对实践活动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创新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分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认知需要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从而为未来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晓静,黄方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11):54-55.
[2]杨桂华.高职思政课的学生定位分析[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