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垄断市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粮食经济市场结构粮食流通体制
Abstract:Thereformofthegraincirculationsystemscore,isabolishes“thetwotracksystem”,raisesenterpriseseffectivenessofoperation,realizeswiththemarketabilitymethodtothefoodproductionsupportandthesafeguardwhichexpendstothegrain.Inaspectsandsoonmarketmainbody,marketsystem,marketmechanism,marketrule,enterprisestrategy,governmentfunctioncarryoninstitutionalandthemachinabilityreform,establishestheenterprisecompletemarketmanagement,thegovernmentsuitableregulationmovementsystem;Theestablishmentoperatesindependently,selfrestraintstateownedgrainenterpriseoperatingmechanism;Andnecessaryestablishmentmarketabilityfarmerbenefitprotectionmechanism,foodsecuritysafeguardmechanism;Grainindustrialproductionguidancemechanismandgrainenterprisestateassetinflationproofingandappreciationmechanism.Ourcountrygrainmarketchoicecompetescompletelythemarketmechanismmaynottake,isalsonotrealistic,thegrainmarketmechanismsrealitychoiceshouldbemonopolizesthecompetitivemarket,themonopolycompetitivemarketbyefficiency,betweenissituatedbetweencompetescompletelywithmonopolizespurely,maydisplaycompetesandmonopolizestwoaspectsthesuperiority.
Keywords:GraineconomyMarketmechanismGraincirculationsystem
粮食走向市场化,用市场解决市场中的问题,实质就是要提高粮食经济发展的效率。粮食经济的市场化首先应实现粮食经济制度的市场化。
粮食流通问题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对粮食消费的保障。在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市场规则、企业战略、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体制性和机制性的改革,建立企业完全市场经营,政府适当调控的运行体制;建立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粮食产业化引导机制和粮食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是粮食市场的结构设计的重点。
1.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价格弹性小
εP=需求变动%/价格变动%=ΔQ/ΔP·P/Q=LimΔQ/ΔP·P/Q=dQ/dP·P/QΔPo
粮食如果涨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量不会减少很多,如果降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也不会增加多少。粮食的价格比较低,即使上涨一倍,人们对需求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因为这笔支出在人们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涨价不会影响个人总的经济状况。粮食保护价格在一定时期可以促进粮食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使用这个政策也起到了作用,但它只能是一种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
粮食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比重比较小,价格弹性就小。粮食作为商品,从长期看,其价格弹性就大;如果是短期,价格弹性就小。粮食涨价,短期看,人们会注意节约粮食,但不会节约得太多,从长期看,这种节约对粮食需求量可以进一步减少。时间长,消费者就有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他们的爱好和技术条件去使用替代品,其价格弹性就大。反之其价格弹性就小。
2.粮食定价时必须考虑产品的价格弹性
不能把价格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如果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就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这个时候应当提高价格,提价不仅不能增加总收入,还能因产量减少总成本支出,从而使企业的支出相对稳定。粮价连百价,粮食价格每涨0.01元,全社会商品价格涨0.20~0.26元,导致粮食经济的马太效应。
恩格尔系数的研究告诉我们:当社会人均达到2000美元时,人们对粮食和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变化,已趋近等于零,粮食和食品的支出相对稳定。
粮食行业的社会特征和垄断方式,决定了完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的弊端:高价格。完全竞争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完全垄断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产量不足。完全竞争的企业,它的产量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来说,是最优的,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产量未达到最优,企业产量不足,再增加产量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生产效率低。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并不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规模经济未被充分利用,缺乏竞争,缺乏技术创新和强化企业管理,资源浪费。
粮食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一是行业中的企业数量比较多;二是进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长期看,企业的经济利润会趋于消失;三是各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
3.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
市场结构是影响粮食流通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市场结构,是指由于市场主体(在微观经济学中称为厂商)数量的多寡和行为的差异而导致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类型。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由于需求曲线的差异,市场供求均衡点与价格的决定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按照竞争程度这一标准,从厂商数量、产品差异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等方面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完全竞争、纯粹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我们假定厂商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独立生产或经营单位。厂商对自己的决策承担风险和享有利润。我们将会发现,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和市场均衡点是不同的。
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
强控制价格的能力弱
少卖者的数量多
大产品差异程度小
大进入市场的障碍小
3.1完全竞争市场。现代经济学规定,具有以下特征的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他们单个的交易量在供求总量中占很小的比重,因而任何单个的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只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②任何厂商都可以自由地并且非常容易地进入市场;③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是同质的,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④生产和经营某种商品的所有资源都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3.2纯粹垄断市场。微观经济学将垄断定义为一个厂商控制一个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市场下,不存在产品相近的代替品的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又没有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对手在纯粹垄断市场结构下,厂商与行业(或市场)是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行业中唯一的厂商就是垄断企业,这个垄断企业也就构成了一个行业或市场。
3.3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是所谓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又叫不完全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微观经济学对垄断竞争市场有如下的假设: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卖者和买者,以致于某一卖者(或买者)可以忽视其他卖者(或买者)的行为对自己利益的影响;②卖者(厂商)的产品存在着差异,但同属一类产品,相互间有着密切的技术替代关系(指它们都满足同样的需求)和经济替代关系(指它们有类似的价格);③一个生产集团中各个厂商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④厂商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或退出市场(生产集团)。
当垄断竞争厂商和其生产集团在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时,除了原来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外,新厂商也会进入市场。竞争的结果使价格下降。价格从短期内大于平均成本下降到长期内等于平均成本。同们当厂商在短期内出现亏损时,价格会因为厂商缩减生产规模或退出市场而提高,一直到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为止。
4.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认为,不同市场结构,经济效率是不同的。这种经济效率上的差别,源于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竞争程度越低,经济效率也就越低。因此经济效率最高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其次是垄断竞争市场,再次是寡头市场,效率最低的是垄断市场。
一个行业到底适合何种市场结构,取决于对如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行业对社会化程度的要求。有些产业或行业,如钢铁、汽车工业等,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高。在这些行业,保持一定的产量规模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一些达不到社会平均规模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或兼并,而新企业的进入往往因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约束而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这些行业适合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相反,对另外一些行业(如服装、食品加工业等)来讲,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低,社会需求变化较快且呈现多样性特征,企业进入的障碍较少,因此适合于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结构。二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不同最终体现为产权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分配关系的差异。显然,在一个倡导公平与效率兼顾或共同富裕的社会里,不会允许垄断者对大部分行业的支配。而在一个单纯强调效率及允许收分配差距无限扩大的社会里,垄断者对经济生活的支配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国粮食市场选择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首先,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纯粹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频繁而剧烈的市场波动。粮食生产周期较长以及粮食消费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无法容忍粮食市场过于剧烈的波动。其次,市场交换关系在我国粮食流通中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粮食市场的发育尚处在较低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放任市场对粮食流通的调节,必然会引发过度的市场投机行为,其结果是少数人从中渔利,而广大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则深受其害。1993年粮食经营和价格放开后粮食市场出现的混乱局面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第三,完全竞争市场对经营者(厂商)行为和市场信息的传播等方面有极其严格的假设和要求。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市场的效率将大打折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要求现在达不到,恐怕将来也达不到。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也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
粮食市场选择纯粹垄断结构也是不可取的。首先,垄断必然会导致低效率。垄断者的供求均衡点往往较大幅度地偏离最佳交易规模,从而无法协调粮食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目前我国国有粮食企业主宰粮食市场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垄断市场结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粮食企业很难灵敏地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无法使粮食市场达到平衡状态。其次,垄断者会通过调整垄断价格,占有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获得高额利润,从而侵犯消费者利益。我国粮食的消费者价格与生产者价格之间差额(即购销差价)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了一般的商业利润。近年来在粮食定购价上升的同时,销价上升幅度更大,农民认为“吃亏”,消费者感到“不划算”,而财政负担过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垄断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流通不畅和低效率。
粮食市场结构的现实选择应该是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从效率上讲,介于完全竞争与纯粹垄断之间,可以发挥竞争和垄断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通过适度的竞争,可以使粮食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市场上数量有限的粮食经营者以及对进入粮食市场设置一定的条件或障碍,可以避免市场过于剧烈的起伏动荡和过度投机。垄断竞争市场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经营者数量的多少以及政府对进入粮食市场的管制程度。政府往往需要根据一定时期的粮食安全形势和市场发育状况在效率与公平或稳定之间做出某种权衡。但从改革的方向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市场稳定”应该成为确定市场结构的基本原则。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并充分考虑到垄断竞争市场的运行特点和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的特点我们认为,作为改革取向的中国粮食市场结构的雏形,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市场上存在较多的经营者,且经营者之间公平竞争。但为避免过度竞争和垄断,经营的数量和每个经营者的规模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每个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都对自己的盈亏负责。政府对每个经营者实行同样的待遇和政策,经营者效率的高低唯一地取决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三是价格唯一地由市场决定,政府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对市场的干预而不是通过直接的价格管制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冯志强.《中国粮食经济问题研究》[M]香港:世界文明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2(11)
[2]冯志强.《中国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0)
[3]李晖、李林《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J]武汉:现代商贸工业,2008(02)
[4]郑士贵.《论中国粮食市场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管理科学文摘,1998(11)
[5]陆文聪.《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农业结构变动效应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7)
[6]黄伟俊.《我国现阶段粮食市场的流通渠道结构和功能分析》[J]北京:商业研究,2000(07)
1.缺乏学习主动性,很难调动学习积极性
从高中应试教育和高压中走出,学生更倾向于社会实践、社交和个性释放,学习积极性下降;部分学生走进教室是迫于教师考勤的压力、应付考试,或仅仅是听从学校教学安排,而非自己想听课、想探索未知。这种被迫式、无意识的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仅做知识点的讲解,未能引导学生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导致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记忆知识点,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丧失。
2.数学基础差,排斥定量模型分析
三本院校生源基础知识架构不健全,知识水平相对偏低;而且历届招生情况显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文科学生偏多,这部分学生中多数数学基础较差。然而微观经济学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以及公式、曲线,这对三本院校学生形成了很大挑战。由于数学成绩不好,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和潜在的自卑,高估微观经济学的难度而产生惧怕和排斥心理。
3.理论知识薄弱,缺乏自信
三本院校录取分数线较低,虽然存在一部分学生发挥失常,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业方面是不尽人意的。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是出于高考成绩带来的心理阴影,二是出于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微观经济学与高中知识点虽然联系不是特别紧密,但是对数学和逻辑思维的要求,会让部分学生缺乏自信。
4.轻理论、重实践,注重实用性
互联网使用率的提高,为学生了解外部环境和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便捷通道;学生早熟的心理、对工作实践的渴望以及实用主义心态,使他们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性学科较为关注,而对理论性基础学科嗤之以鼻。而微观经济学理论较抽象,且大多建立在多个假设前提和理想的经济环境的基础之上,比较抽象,无法对现实中比较特殊的经济现象给出具体的解释。这与三本院校学生追求实用性和重视实践性的观念很难同步,若部分教师仅仅解释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就会加剧这种矛盾。
二、教学实践与探索
根据三本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在讲授微观经济学时需要对方法和形式做出一定的调整。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和对其他三本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师及学生的访谈,对三本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作为改善微观经济学教学成果的实践与探索。
1.绪论部分,重点激发学生兴趣
大多教师不重视第一节课的教学,认为绪论不重要,简单带过而直接进入均衡理论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没有目的性而简单接受纯理论的灌输。而第一节课对该课程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在这部分讲授中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对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微观经济学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是他们以后会遇到的。例如,可以连续用几个现实中比较典型的且学生应该知晓并感兴趣的经济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类似于饥饿营销。然后告诉学生微观经济学可以让他们做出最优的行为决策,防止吃亏上当等等并加实例证明。从教学经历看,对于这种会对学生自身产生影响的内容,他们很乐意听且愿意互动。从而让他们知道,微观经济学不是高深莫测的学科,而是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且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学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简化微观经济学内容,为学生树立信心
对于学生基础薄弱、排斥模型和定量分析以及缺乏自信的特点,在教授过程中要经常鼓励他们:经济学不需要任何专业基础,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起点,大部分定量分析只需要中小学水平即可,通过学好无需起点的微观经济学等等,通过这类激励,让学生重拾信心。教学实践效果显示,这种方式对学生是有效的,但需要用后期教学内容证明,所以也要求教师在讲授时要深入浅出。在微观经济学中,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较简单,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为学生树立信心。然后由易及难,逐渐深入,效果较好。此外,鉴于微观经济学的课时量和学生的基础不够,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宜过高,不能苛刻要求学生掌握所有微观经济学内容,建议选择核心章节重点讲授。
3.增加案例教学和课堂练习
案例教学能够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在案例的选择方面,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或者当下的热门话题和新闻,总之应该是学生关心的话题和现象。如此才能拉近微观经济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讲解机会成本时,可以以学生进大学读书为案例,与学生互动,计算他们读大学的机会成本;算出的机会成本很高时,再让他们思考如何从学校获得收益、做出最优决策等等提高学生积极性。讲到资源配置时,就可以以学生复习期末考试的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分配为例。在此基础上引申到企业,再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例,逐层深入。如果时间允许,理论和案例讲解结束之后,及时跟进课堂练习,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考查方法,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担心。
4.多做情境模拟,让学生身历其境做决策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的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并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说明如果采用既能看到又能听到并经过讨论交流最终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方式教学,将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在经济学中有部分内容类似于生活常识,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直觉做出判断与决策,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让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体验和决策,在互动中引着学生进入理论部分。对于供求定理和均衡价格的讲解,可以分别让学生扮演供求双方,模拟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在讲解消费者行为理论时,让学生进入自己是消费者的情景,去感受效用的变化,让他们自己做决策,引导他们进入消费者均衡。从生产理论到成本收益理论,让学生转换角色,以厂商的身份作判断,模拟生产过程,正确理解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和成本、产量。把学生口语化的表述与理论结合,然后提升讲解相关理论和曲线。在市场结构理论方面,为学生设定场景,分别模拟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让学生了解各种市场的特点和价格决定因素。其他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模拟相应场景,即使是让极个别学生模拟,其他学生观看,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语
铁路体制中的“三低”与“三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贡献非凡。尤其是六次提速,无论在经营理念还是运行机制上,都有重大突破。提速为经济发展带来正的外部性――扩大了运输能力,造福了地方经济,带动了产业发展。
然而,不能不看到,与国民经济的要求相比,铁路发展仍然滞后。从货运来说,全国每天有28万辆左右的请求车,而铁路装车满足率不足一半,大量货物不能及时承运,对国民经济产生了瓶颈约束,造成不利影响;从客运来说,春运期间一票难求,服务行业脸色难看,雪灾面前运力难堪,引起社会的诸多不满。
深入分析,中国铁路体制存在“三低”、“三高”问题。“三低”是指市场化程度低、对外开放程度低、经济效率低;“三高”是指服务价格高、产业进入壁垒高、不良贷款率高。
三低之一是市场化程度低。时至今日,铁道部仍然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支配企业行为,铁路的运输资源基本上由铁道部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配置。在这种情况下,铁路运输市场必然是供应高度短缺。近几年煤炭、钢铁、电力等涨价,都与铁路运力紧张有密切关系。
三低之二是开放程度低。我国的铁路建设,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铁路运输由国家预算内投资,近年每年只有500亿元-600亿元左右,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对社会资本开放不够。在铁路总投资中,国有资本占97.5%,集体、私人等民间资本不到2.5%。
三低之三是经济效率低。据铁道部的统计,全国地方铁路80%亏损,即便处在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广东,广铁控股的四家地方铁路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是差强人意,僵化的体制阻碍了铁路企业效率的提高,反而利用垄断牟取部门利益。国家审计署称,某铁路局“采取化整为零等方式逃避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管理”,并“违规挪用更新改造资金建设楼堂馆所”。只要铁路运输仍有“瓶颈”,只要还可能出现“煤荒”、“电荒”,铁路的垄断就会花样翻新,而垄断的存在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避风港”。
三高之一是服务价格高。早在计划经济时代,铁路就有“铁老大”之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铁路部门官商作风依然严重。价格上采取计划经济的方式,不论距离多长,所有客运价格均由铁道部制定;而且,客运票价几乎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铁路建设成本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均实行统一价格,违背价格一般原理。
三高之二是进入壁垒高。尽管这几年迫于资金压力,铁路投融资体制看似有所松动,但因利益集团的阻力和信息不对称,市场准入中的“玻璃门”现象仍然严重。
三高之三是不良贷款率高。据国家开发银行资料,截至2005年3月末,国开行合资铁路不良贷款项目有5个,贷款余额64.5亿元,共欠息3.3亿元,占全行不良贷款率的40%。铁路行业不良贷款率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
铁道经济的四大特征
改革铁路,必须厘清铁道经济的特点。那么,铁路有哪些经济特征呢?细分析,有四大特征:
首先是外部性。铁路作为公共基础领域,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的外部性凸显四个效应:一是带动性。铁路通过提供日臻完善的基础平台,形成对客运、旅游和城市发展等的持续需求;二是通过铁路提速,城市藉此可以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各城市之间,利用铁路的提速,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合理分工、合作竞争的发展格局,避免城市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是形成市场一体化。良好的运输经济能实现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打破市场分割格局,形成一个开放有度、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统一高效的大市场;四是能产生正的外部性,铁路经济属于网路经济,通过协调、互补,形成国民经济的共赢、多赢。
其次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不仅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简单地说,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所带来的经济节约性。铁路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铁路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而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由于铁路的经营规模大,因此规模经济显著。范围经济是指如果增加产品的种类或拓宽经营范围而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如组建铁路集团就是发挥范围经济效应。范围经济要求将密切相关的业务有效地聚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才能有效节约市场交易费用。
第三是准公共性。铁路是准公共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并存的产品。这种特征决定了铁路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还必须把社会效益作为重要的目标,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响应公众要求,扩大公民参与机会,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避免不正当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
第四是固定成本高。铁路投资期长,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很大,固定成本高。据统计,我国铁路固定资产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总额的10%。一方面,其高额的固定成本阻碍竞争对手的进入;另一方面,铁路的回报周期长,也使得企业进入谨慎。
首要的是解决结构性问题
铁路改革,首要的是解决结构性问题。中国铁路发展滞后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建立起现代市场结构。经济学家肯尼斯・W・克拉克森在《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一书中指出:“市场结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结构决定了行业厂商的行为,这种行为又决定了产业绩效的好坏。”从微观经济学来说,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中国铁路明显属于完全垄断市场结构。虽然就整个运输市场来说,铁路又与公路、民航有一定的替代性,但是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完全垄断是指特殊产品的唯一生产者。也就是说,一种产品的购买量完全由一个卖者控制,价格完全由垄断者说了算,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最有利的价格。因此,中国铁路属于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完全垄断,排斥了竞争,造成了资源不流动,无法形成现代市场结构。
那么,如何打破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呢?就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优化产业结构。问题在于,在目前的结构中,民营企业无法进入。因为,存在深度“进入壁垒”。正如经济学家肯尼斯・W・克拉克森指出的:“进入壁垒与垄断力量相联系,要使垄断力量在长期内持续存在,就必定需要找到某些排斥别人进入市场的办法。”一般说来,构成深度“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资本量、资源的控制权、专利和技术等。如前所述,铁路的高额固定成本阻碍竞争对手的进入;另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关铁路的信息被内部化,在运输供求关系和管理机制尚未市场化的情况下,内部的结算关系代替了市场交易关系,真实成本被掩盖。
破“垄”而出的八条政策建议
那么,铁路改革如何破“垄”而出呢?在此,笔者提出八条政策建议:
――铁道并入大交通。适时将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负责所有交通的公共管理职能,即包括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和空中交通的管理。铁路方面,则负责铁路公共管理,负责公平竞争性政策的制定。
――加速铁路资产重组。对负责铁路运营的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将企业资产进行重组,通过兼并、联合,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发展,发挥范围经济效应。同时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企业高管的选拔及其人财物的管理与上级机关脱钩,由企业自主决定。
――发展混合所有制。民营资本进入铁路的壁垒较高,因此混合所有制是可行的方案。混合所有制,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形式。它是推动铁路改革的有效财产组织形式,有利于打破“一家独大”的僵化格局,真正建立产权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法人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铁路建设监督管理。从国家审计署的统计数字看,我国用于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有1/3是效益比较好的,有1/3效益一般,1/3是基本失败的。建议设立铁路建设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资委、审计署、铁路系统及多种经济性质的企业组成,对整个铁路建设实施监督管理。
――向社会资本开放客运。铁道部的文件规定:只允许民营资本控股货运公司,相对利润率较高、重要性较大的客运公司仍必须由国家控股,允许民营资本通过包租的方式经营客运列车。这条规定使民营资本进入客运行业成为“鸡肋”,要向民营企业开放客运公司!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中介组织是指那些本身不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市场活动中接受委托,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提供经纪、咨询、等服务,承担相应责任并能沟通企业、政府、社会各阶层之间联系的组织。在铁路改革中,可将非行政执法职能,如票务监督,划归相应中介组织。
――定期举办价格听证会。与公众相比,铁路拥有技术、业务成本等信息优势。但同时,应看到铁路属于公共服务行业,因此,价格的构成上应充分透明。举办听证会有助于形成公民参与决策的渠道和机制。通过听证会,铁路的价格形成应越来越多地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消费者的利益诉求,从而保证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
――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铁路系统运用特许经营权制度、公开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来参与铁道运输,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只有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才可以从根本上优化铁路的公平与效率。
下面,本文从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两方面来阐述笔者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影响微观经济学学习效果的因素
1.教学内容繁多。微观经济学的开设一般在大二的上学期,大二和大三往往是专业课安排比较密集的两年,这无形中使得花费在微观经济学上的学习时间变少,加之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理论性强,内容繁多,以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第六版)为例,16开的课本369页,而开设课时一般为54学时,这就意味着每一次课平均要讲授13页。因此,按这样的进度,即使老师能完成任务,学生也很难在每一次课后掌握所学内容,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期末考试结束,也不是很清楚微观经济学的大致框架结构。
2.假设条件太强太多,学习中易于混淆。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偏重于理论性学习,因此,假设条件非常强,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混淆概念。比如说,在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下的分析条件是有很大差别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最强,它要求产品完全无差别,这在现实经济中是不存在的,现实的产品中或多或少都是有差别的。
3.学校对课程要求的高低程度。微观经济学在我们院历来是作为考试课来考核的,因此学生学的都比较认真,课堂气氛也比较好,学生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提问,当然,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如果学校把这门课定为考查课来考核,可想而知,学习效果会是如何。笔者讲授过其他作为考查课的课程,刚开始几堂课学生学习的还比较认真,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这门课上,因此,期末考核时,结果不是很理想,一样的学生,一样的老师,但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学习是一环扣一环,一步落下,步步吃力。如果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标准提高,那么学生就会认真扎实地学习每一堂课。
4.案例更新及时与否。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模型多[3],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因此单纯的理论讲解,起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对于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本专业的最终学习目的都是要应用到实践中的,鉴于以上两方面,一定要重视典型性案例的分析,同时也要及时更新案例。如果我们一直用很多年前的案例来分析经济学理论,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由于那些事件发生的时间比较久远,会和现实世界有些脱钩,最终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5.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强弱。由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可知模型多,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掌握,需要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微观经济学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最多的是对导数的运用,只有掌握了导数的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才没有障碍。
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针对以上影响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因素,特提出一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1.学校要合理安排课程。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1)从学校方面来看,要合理安排每一门专业课。因为对于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比较多,因此科目安排的时段合理恰当,是很关键的。(2)从老师的角度看,老师也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课程的讲授有不同的偏重,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根据本专业的要求来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更深入、更数学化一些,使学生不仅掌握经济学的知识,而且要知道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及推导过程;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则不要求掌握得太深,只要能把这些经济理论讲得明白透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就达到了这门课的学习目标。
2.熟记假设前提。对于每一种理论的学习,都有它的假设条件,如果连假设条件都搞不清楚,自然不能进行理论分析。因此,学习微观经济学,就要转变观念,既要能够在假设的前提下学习理论知识,又要能够运行理论知识来分析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正是由于现实的情况复杂多变,所以我们不可能把所以的条件都分析在内进行研究,因此,有了这些假设条件,才能使得分析简化,并且把分析结果作为现实分析的一种参照。因此,熟记假设条件才是学习一门理论知识的前提。
3.对学生要高标准和严要求。从现实的角度讲,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一般都是在大二上学期开设,这对于一个二十左右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人生还没有好好地规划,根本无法确定自己大学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就业,即使就业,也未必就一定能从事和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相符的职业,对于一门将来不知道对自己是否的科目,学习的兴趣自然减弱。所以鉴于这些原因,建议学校对这门课高标准、严要求,尽量让这些迷茫的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对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我们学校是作为考试课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这样,学生必然更重视这门课的学习,而且,从每年的考研率来看,这门课的学习效果还很不错。
4.教师要及时更新案例并采取多样化教学。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的专业理论性强,对老师的讲授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使这门课讲得生动,成为众多老师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方法有三:(1)穿插一些典型性的案例分析,使枯燥的理论在综合运用于案例,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取传统板书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并且可以节省大量课堂上作图的时间,尽量使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里身心愉悦。(3)有些案例也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课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这样不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讨论,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收集资料的能力。现在正被众多老师推崇并在学习的翻转课堂,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方法。
5.打好数学基础。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基础是边际函数,也就是高等数学的导函数,因此,在大一的时候一定要打好高等数学的基础,这样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就会轻松很多。其实,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发现,学生不是没有掌握经济学的知识,而是把导数解错。因此,一定在踏入大学的一刻起,就让学生意识到高等数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轻松。
关 键 词:企业个性化;竞争;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2-0075-04
个性化竞争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进入工业经济社会,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市场商品供给量虽然极其丰富,但却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市场供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大众化消费时代,一个企业为一群消费者服务;在个性化消费时代,一位消费者有一群企业在为他服务,在弘扬个性、倡导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个性化发展受到经营者和决策者的重视。产品个性化、营销个性化、品牌个性化、文化个性化、企业形象个性化、企业管理个性化等,将成为每个力求上进的企业的目标,企业选择市场个性的同时,市场也在选择企业个性。因此,追求个性化竞争,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人类社会正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逐渐过渡到服务社会;而随着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服务的内涵与特点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规范化的、标准化的市场服务转变为个性化的、人性化的市场服务。个性化市场并不是现代人的新的创造,在早期的市场,就已经有“手工定做”这种雏形,只不过这种手工定做在工业时代由于缺乏竞争力而被大规模的机械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进入到工业经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变化,消费心理日益成熟。现代化大规模生产虽然在数量上极大地丰富了市场供给,却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弘扬个性、倡导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个性化发展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受到经营者和决策者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个性化发展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企业制胜之本是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特有的,在个性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他人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企业的成功要建立在个性化发展中,才能获得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力。企业个性化是一个整体,包括产品个性化、品牌个性化、营销个性化、文化个性化、企业形象及管理个性化等。各部分个性化内容,既互为条件彼此联系,又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最终促成竞争企业的个性化的形成和实现。中国正从大众化消费时代进入个性化消费时代。“别人买我也买”的大众消费已转向“别人买我不买”的个性消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大众化消费的时代即将结束,这将引起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化和个性化。而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化和个性化就是企业追求个性化发展的直接原因。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个性化消费时代获胜,就必须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优势。
一、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个性化竞争
企业生命周期是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衰亡的过程。[1]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生命系统,它遵循“由生到死”演变的企业发展自然规律,但也可以实现一个生命周期与另一个生命周期的延续,企业具有再生能力。企业生命有着自己的演进轨迹,发展是企业生命的本性,发展所需要的是动力,演进轨迹是一种导引的方向,也是一种约束,意义在于保证企业的更好发展。如杜邦公司活了200岁,历经风雨沉浮愈加发展壮大,稳居美国乃至世界最优秀企业之列,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潜能。但是,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公司的平均寿命是六年,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存活不足一年。事实上,具体企业的寿命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限量的。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是企业个性化发展。纵观长寿企业,究其原因在于个性化发展能使企业具有再生能力,显示出无穷的活力。
企业的生与死是企业生命运动过程的一对矛盾,两者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统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企业生命具有相对性、延伸性和转换性,企业的死亡并不一定就是企业要素的完全消失,实际上往往是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的再配置,正因为如此,一个老产品、老企业的死亡就意味着一个新的生产要素集合体的再生,它生产出一个新的产品――个性化的产品,运作了品牌的个性化、营销的个性化、管理的个性化、形象的个性化、文化的个性化等等,意味着社会资源重置以及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重构。它可以通过转型、创新等方式实现再生。
《企业生命周期》一书阐释了企业“老化”的本质。认为“灵活性”和“可控性”及其关系是企业成长与老化的关键因素。[2]“老”意味着企业对行为的控制力比较强,但缺乏灵活性和变革意向,也就是缺乏个性和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还有来自外在的环境要求,如顾客的需求、竞争者的压力等,顾客要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个性化社会时代的特征也给企业提出新的课题。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企业生命的短暂或长久或再生,是由消费个性化和社会个性化所决定的。企业遵循个性化发展轨迹,个性化竞争优势明显,就有活力,就能创新,生命就长,就能再生;否则,企业个性化竞争优势不足,缺乏活力和创新能力,生命就短暂。
二、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个性化竞争
产品生命周期是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新产品在引入期就是独特的个性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会引起竞争,相互仿造,进入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就是个性竞争走向共性过剩的生命历程。印证了企业个性竞争理论形成的一个方面。
产品有限,惟有品牌才无限。[3]当第一代产品进入衰退期,即着手研制下一代新产品,反复淘汰,类似波浪一样,始终是一浪推一浪向前发展。产品的有限显而易见,而品牌则是一条不断上扬的抛物线。产品有限的生命周期必然从属于品牌可能无限的生命过程。就是说,产品类型同一,富有个性的延承。如可口可乐、汉堡包的品牌可能是无限的,“品牌已从以往识别产品的战术性工具转变为企业战略性资源。”[4]它们的产品或者企业其它的各个方面,都在富有个性地代代相传。
要看到产品的个性却不是孤立于其同类产品的共性而独立存在的。产品的一个个性的开发是从其所具有的共性为基础的。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一个产品的成长必然经历“大众化共有”即共性普遍存在的一个时期,为了竞争中获得生存,只有突破这种共性,获得产品新的亮点才重燃产品的新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相对于共性就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不断突破开发的过程。企业生命周期基本上是建立在产品生命周期之上,企业生命周期随产品生命周期的脉冲而运动,产品生命周期只有产品更新,企业生命周期才能更加旺盛。
三、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企业个性化竞争
企业个性化竞争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让顾客感知企业产品、品牌、服务、营销、文化、形象等独特的差异性而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使顾客对本企业提供的特定的产品产生偏好和忠诚,甚至不惜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使本企业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变小,企业可以攫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获得经济利润(超额利润)。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竞争是在不同的线上进行的,根据是否有许多或者有几个企业,和它们的产品是否一样的不同来定。存在四种主要的市场结构形式和竞争类型:完全竞争――某种标准产品的许多卖者;垄断性竞争――某种差别产品的许多卖者;寡头垄断――或者是某种标准产品,或者是某种差别产品的少数卖者;垄断――某种没有接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单个卖者。
企业通过产品个性化、营销个性化、品牌个性化、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管理和形象与文化个性化等个性化竞争方式,来确立和加强自己的市场地位,寻找到自己的稳定的目标市场,结果自然破坏了完全竞争的局面,使市场结构向着垄断竞争的趋势发展,最终甚至可能导致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微观经济学的企业个性化竞争分析,就是对产品差异的市场模式进行分析。个性化竞争的市场形态有可能是垄断性竞争市场,也有可能是寡头垄断市场,甚至是完全垄断市场。本文仅对垄断性竞争市场模式下的企业个性化竞争的绩效进行分析,因为这种市场模式是比较现实的市场形态,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因素,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比较普遍和常见的企业个性化竞争市场形态。既分析个性化竞争企业超额利润是如何产生的,又分析由于产品优化变异、个性化程度增强而使超额利润进一步增加。
(一)个性化竞争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决策――经济利润的产生
市场中引进了产品差异(个性化)的因素,就造成有些消费者喜欢某些企业的产品,而不喜欢其他企业的产品。每一个企业生产了它自己独特的产品样式,它就获得了某种有限的垄断。只有一个)津啤酒的生产者,只有一个衫衫西服的生产者,只有一家《时代周刊》的出版者。虽然如此,这些企业中的每一个都面临着与对手的竞争――因此称之为“垄断性竞争”。产品差异产生的效果,就是给予“个性化”企业在制订其产出的价格方面具有有限的影响――在非常有限的意义上说,企业是一个“价格决定者”,因为有些消费者有限地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以满足他们对于特殊企业产品的偏好,所以垄断性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与完全竞争市场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就是由于差别产品的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产品完全同质,需求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每个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因而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需求曲线。
在短期,垄断性竞争企业来不及改变生产规模,新企业也来不及进入这一行业,每个企业都只能在原有生产条件下为追求最大利润而生产,因而厂商的均衡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此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如图A中,MC与MR在E点相交,这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企业决定生产OQ1的产量,因为垄断性竞争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它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OQ1产量对应的市场价格是OP1,总收益扣除总成本后的部分,即矩形P1ACB的面积为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图A 个性化竞争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决策――经济利润的产生
从长期看,在垄断性竞争市场,如果企业产品的个性化减弱、替代性加大,超额利润的存在会吸引新厂商加入,厂商数目的增多,单个厂商的市场总销售量的份额减少,使原企业的需求曲线下移,一直到超额利润的消失。
企业超额利润是否消失取决于企业个性化的保持和强化程度,产品的替代性大小,此外,还取决于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的大小,产品需求交叉弹性越小,则表明企业和产品的个性化越强,使得需求曲线不受影响,从而保持超额利润。
(二)产品变异从而产品个性化加强――经济利润的增加
由于垄断性竞争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替代性,垄断性竞争企业控制价格的能力就受到一定限制,需求曲线较平坦,企业自由斟酌定价幅度较小,因而价格竞争利益不大,这使企业更着重于产品个性化、品牌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等非价格竞争,以形成产品差别,影响市场均衡。产品变异就是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产品变异是指变换产品的颜色、款式、质地、做工和附带的服务等来改变原有的产品。产品变异会影响产品成本和产量,但关键是要看经过变异,能否形成较大的需求从而好给垄断竞争企业带来更大的超额利润。如果经过变异之后,在新的均衡条件下超额利润高于原来均衡时的超额利润,这种变异是优化的变异,如图B中,某产品在变异之前,其需求曲线为d1,边际收益曲线为MR1,平均成本曲线为AC1,。MR1=MC1均衡时的价格P1,对应的销量为Q1,这时垄断竞争企业的超额利润为矩形P1A1C1H1的面积。经过产品变异,成本明显较前提高,这时新的平均成本曲线为AC2,边际成本曲线为MC2,边际收益曲线为MR2,需求曲线为d2,销售量为Q2,这时企业的超额利润为矩形P2A2C2H2的面积。比较新旧均衡时的超额利润,也就是比较矩形P1A1C1H1与矩形P2A2C2H2的面积,如果矩形P2A2C2H2的面积大于矩形P1A1C1H1的面积,说明这产品的变异是优化的,否则就是不利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个性化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个性化。企业个性化是综合性的,它体现在各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企业个性化在诸多理论方面均有论述,如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创新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需求理论、CIS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市场学理论等,都论述到企业个性化竞争。实践也证明,个性化是企业发展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走个性化发展之路,企业才能展开有效的竞争,只有在这一竞争中,才能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地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使企业成长曲线呈平稳上升态势。企业制胜之本是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特有的,在个性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他人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企业要在个性化发展中达到成功,才能获得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力。企业必须坚持全面创新,才能有真正的竞争力,其实,创新也好,时尚也好,潮流也好,都与个性同在。追求个性化发展,就是追求创新。从实践上看也好,从理论上看也好,企业只有走个性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企业的个性化发展,不是单独地创造新产品和新品牌,也不是单独地创新管理和企业文化,而是一个追求个性化发展和永续创新的综合体。企业个性化发展,就是要面对消费者,创新“产品”,即“制造快乐,销售快乐”。
――――――――
注释:
[1]胡美琴,李之旭,骆守剑.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管理周期匹配下的动态竞争力模型[J].当代财经,2006,(1).
[2][美]伊查克・爱迪思著,赵睿等译:企业生命周期[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张冰.品牌将死吗?[M].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4]王红斌.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品牌整合[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5).
[5]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并且,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论述了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性问题,即“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涉及的就是今天的微观经济学所说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国富论》看作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从19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在价值论上的分野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在“价值由什么决定”的论争中,微观经济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阿弗里德·马歇尔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和提升,使微观经济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1890年)看作是微观经济学的代表作。
微观经济学虽然在19世纪末就已经比较成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就已经完善了。随着西方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分析工具的使用,微观经济学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获得了许多发展,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这些发展及其成果大大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微观经济学在20世纪的发展。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发展消费者行为理论也叫需求理论,主要是解释单个家庭(消费者)在面临一组约束条件时如何对商品组合进行选择;它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试图找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论述需求曲线为什么一般向右下方倾斜(需求规律)。解释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先后有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和显示性偏好理论。基数效用论产生于19世纪,是需求理论中的古典理论。
虽然在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就观察到效用的不可测性,提出了序数效用论的思想,如埃奇沃思(Francis Ysidro Edgeworth)、安托内利(G..Antonelli)、费雪(Iving Fisher)和帕累托(Vil—,埃奇沃思(1881年)和安托内利年)甚至在19世纪80年代就使用了无差异曲线的概念,但是,序数效用论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则是得益于斯卢茨基、希克斯(John R.Hicks)和艾伦(Roy George Douglas AIlen)等人的贡献。
斯卢茨基的贡献是提出了后来被称之为“斯卢茨基方程”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这位前苏联数学家、统计学家兼经济学家在1915年7月的意大利《经济学家杂志》上发表《关于消费者预算的理论》一文,第一次提出了商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实际收入不变,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用价格较低的商品的消费替代价格较高的商品的消费,从而引起对价格较低的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被称作“剩余可变性”,希克斯后来把它称作“替代效应”;另一个是货币收入不变,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实际收入增加引起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这被称为“收入效应”。斯卢茨基进一步认为,这两个效应是独立的和可叠加的,二者的代数和就是“价格效应”。即价格效应一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这就是斯卢茨基方程,后来又称之为“价值理论的基本方程式”。斯卢茨基还进一步认为,收入效应可以是正数——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也可以是负数——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而替代效应则始终是负数。
斯卢茨基方程的意义是从理论和方法上完整地解释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什么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完整地证明了为什么存在需求规律。
有的西方学者认为,斯卢茨基在1915年发表的这篇文章最终给出了序数效用函数的假设。[1](蹦∞希克斯在帕累托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系统化了序数效用论,使之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篇主要是论述基数效用论(包括需求弹性理论)的,这种需求理论在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1939年)出版以前一直是最权威的理论而受人敬仰。还在20世纪年代前期,希克斯就对这种基数效用论提出质疑。
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希克斯认为,马歇尔的需求理论是从最大限度的总效用观念出发,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达到所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必定与其价格成比例的结论。希克斯就此提出疑问:这种被消费者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效用”是什么?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确切基础?他认为马歇尔对这些问题没有进行透彻的论述,而帕累托对此做过有价值的讨论。
希克斯从埃奇沃思和帕累托那里接过无差异曲线分析,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的预算线相切来确定消费者的均衡条件,用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取代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且讨论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推导了“收入一消费曲线”和“价格一消费曲线”。
由于序数效用论不以效用数量的衡量为基础,它用两种商品的变化量之比来间接衡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这就克服了基数效用论“效用如何计量”的难题,从而使得序数效用论成为被普遍接受的需求理论。
无论是基数效用论还是序数效用论,都是研究消费者如何使其偏好或效用最大化。但是,消费者的偏好是观测不到的,能够观测到的只是消费者做出的选择。那么,有什么办法说明观测到的消费者需求行为是否是由于偏好关系或效用函数的极大化而产生的?有什么办法能够从消费者的实际选择行为推论出他的无差异曲线而不是依靠他公开声称的偏好?保罗·萨缪尔森(1938年和1947年)发现的显示性偏好理论就是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
显示性偏好理论的优点在于,研究者不必知道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也无须知道每一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的效用大小,只要知道消费者对有关商品组合的选择行为就可以了。根据显示性偏好理论,一个消费者之所以在两种商品(或商品组合)A和B中选择了A而不是B,只有两个原因:要么他偏好A,要么A比B便宜。如果A不比B便宜而消费者仍然选择A,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消费者对A的偏好一定大于对B的偏好。为了给出显示性偏好理论精确性的证明,萨缪尔森和于泽(H.Uzawa)等人又进一步提出了显示性偏好的弱公理和强公理,这就是一致性公理和传递性(transitivity)公理。
序数效用论以无差异曲线已知为前提。如果无差异曲线未知或不确定,则无法确定消费者均衡。显示性偏好理论可以用来确定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需求曲线。
显示性偏好理论不但用来替代偏好理论作为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础,而且还被用于证明竞争性均衡的存在性和稳定性,这种分析技术还在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厂商行为理论的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把单个厂商生产者)也看作是一个理性的行为者,其目标也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厂商的行为和消费者的行为一样,都可以用一套最优化方法来进行分析。于是,厂商均衡条件(或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或利润最大化条件)以及围绕这个条件展开的产量理论、成本理论和收益理论,成为微观经济学中厂商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世纪厂商行为理论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成果:一是各种各样的“厂商管理理论”(man—的提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认为厂商的目标(实际上是企业经理的目标)不一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这些理论也可以称作“非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理论。
二是对“理性人假说”的批评和修正。
“非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理论起始于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对厂商决策行为的经验研究。1939年霍尔和希契在对38家企业定价决策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价格理论与企业行为》的研究报告。L31该报告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是:企业并不按照“MR—MC”
的原则来做出价格决策,也不一定根据市场需求圃来定价,因为企业很难获得关于单个产品的需求曲线的信息;企业对其产品定价实际上使用的是“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根据产品生产所耗费的平均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幅度,这个利润幅度相当于一个行业内部的平均利润或正常利润。霍尔和希契认为,在“成本加成定价法”流行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只是一种偶然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经常追求的目标。1946年,莱斯特(Richard Les—通过对美国南部430家企业的调查研究后发现,企业的产量决策和用工决策一般并不考虑“边际成本”或“边际产品价值”变动,因为企业难以估计这两个变量。这项经验研究成果也证明企业并不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行事。
贝利(A.A.Berle)和米恩斯(G.C.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1932年对厂商(企业)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本书得出的一个重要认识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大公司在生产部门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些大公司里,所有权和控制权分别掌握在股东和经理手里;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和非竞争的产品市场,企业经理将拥有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外目标的空间。
在贝利和米恩斯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非利润最大化模型”。在这些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鲍莫尔的“销售最大化模型”、彭罗斯等人的“企业成长理论”和威廉姆森的“管理斟酌决策权理论”。
鲍莫尔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行为、价值与成长》一书中提出“销售最大化假说”(sales maxi—。[41在这本书中,鲍莫尔把在某种利润约束条件下追求销售总收益最大化看作是寡头垄断者的典型目标。这里的利润约束是指企业股东认可的最低利润水平。鲍莫尔认为,企业之所以追求利润约束下的销售最大化,主要是因为销售量与经理人员的薪酬存在正相关关系,其次是因为销售量下降会使得企业丧失一部分客户和分销商,降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
“企业成长理论”
归功于彭罗斯和马里斯的开创性研究。
这种理论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看作是一种“公司经济”(corporate economy),也就是公司企业主导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公司管理者(经理)拥有斟酌选择公司追求目标的权力,这就使得这种经济成为一种有管理的经济,而不是完全的市场调节的经济。这种“企业成长理论”关注的是“企业扩展的时间路径”
。在动态过程中,经理们通过把企业成长作为追求目标来满足其权力、称霸(domi—、威望(prestige)的本能,而诸如企业安全和职业成就的动机诱导经理们把“企业的评价率”
’s valuation ratio,它是企业股票市值聊与其资产账面价值是的比率,即铆/是)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资本市场通过兼并和接管机制对这种评价率的高低施加约束,如果评价率低于某一水平,企业将被购并。企业面临的这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可以形式化表述如下:
。一U。(g,口) …….£.u≥可 ……其中,U。是管理效用函数,即企业经理的目标函数,g是企业的成长率,可是对企业的评价率,可是资本市场约束,当u<面时,企业将被购并。给定一个成长一评价函数(即U。),其中钉和一定水平以上的g负相关,经理们将面临着图所示的斟酌权衡:
矿’
/…一凇{i\成长喾图1企业成长模型一评价曲线在A点以前,企业成长率g和评价率u正相关,在A点以后,g和曰负相关。企业经理对成长率和评价率组合的偏好可以用无差异曲线I来表示。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约束,最优点将是最高的无差异曲线I。与成长一评价曲线相切的切点B。
如果评价率不能满足资本市场约束条件口≥百,那么,最优的成长率将由受约束的最大化解(百,虿即C点给出。显然,C点的成长率要高于B点的成长率。
“管理斟酌决策权”
理论是威廉姆森在1964年出版的《斟酌决策行为经济学:厂商理论的管理目标》一书中提出来的。[7¨管理斟酌决策权”是指公司经理们追求他们自认为有利可图的目标的能力或权力,而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程度将决定着这种斟酌决策行为的范围。
威廉姆森认为,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大公司中,经理们有一种支出偏好(expense preference),这种支出偏好通过某些企业支出如营销支出、职工报酬支出来获得满足。这些支出会给经理们带来正价值,因为通过扩大这些支出有助于实现经理们追求薪酬、威望和权力的目标。虽然这些目标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些“非金钱目标”(non—pecunia—,但是这些目标决定着经理行为,从而影响着厂商行为。
理性人假说是关于厂商行为和消费者行为的一个基本假说,微观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假说基础上的。自1947年开始,西蒙.Simon)在一系列论著中反复强调经济当事人的理性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而不是理性人假说所暗含的完全理性。∽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观效用论是建立在这样三个前提条件之上的:(1)可供选择的对象是给定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2)每种选择结果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指主观而言);目的是为了使一个给定的效用函数的期望值达到最大化。西蒙认为,这些假设条件并不一定与我们想要知道的实际经济选择过程相一致;通过放松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假定可以得出“有限理性论”。
西蒙所说的“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经济当事人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理性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西蒙认为,虽然经济当事人总是期望实现最优化,但是他们事实上做不到,因为经济当事人的行为要受到获得有关选择机会的信息成本和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无知的约束,他们实际上只能追求一种比较满意的目标或满足水平,只追求实质性与程序性的理性。有限理性理论假设可供选择的对象不是一个固定的数集,而是存在一个产生各种方案的过程;假定不知道结果的概率分布,而把这些情况的估计程序纳入分析结构;寻找那些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这种不确定性假定人们不知道其概率分布;也可以不作效用函数最大化的假设,而只设想一个令人满意的策略。有限理性理论是这样一种选择理论和决策理论:假定经济当事人希望达到某种目标,并且为此竭尽他(或她)的心智,但是在描述决策过程时又把人们头脑的实际智能考虑在内。西蒙强调,要把经济学和管理学建立在一种关于现实的人的行为描述的基础上,必须用“有限理性”来取代完全理性。
萨金特(Thomas J.Sargent)进一步把“有限理性”概念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91他假定经济行为人确切地知道行为的规律本身是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他们努力寻找实现理性预期的方法,但是他们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因此,宏观经济模型不一定要建立在理性预期和最优化假设之上。萨金特认为,在有些情况下,基于理性预期假说的模型得出的预测很难与观察到的实际结果相符,而有限理性理论可以修正理性预期模型得出的过于严格的预测。
三、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证明在市场经济中,虽然每个人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其结果却会增进社会利益,即个人利益和社会(或公共)利益可以得到和谐协调。这就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表达的思想。在斯密看来:“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有最大的价值。确实,一般说来,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促进的公共利益是多少。……他所追求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而他在这样做的时候,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去实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实现圃的目的。……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通常会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的社会利益更大”。[10]㈣23¨‘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告诉我们,分散的市场经济不但没有造成混乱,反而导致经济运行有秩序并且资源配置是最优(有效率)的状态。
在亚当·斯密以后,西方主流经济学都着力证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正确性。19世纪下半期,瓦尔拉斯(Leon Walras)在其《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1877年)一书中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这个理论证明,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下,总是存在一组价格(或价格向量),使得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恰好相等,即存在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瓦尔拉斯把这个结论称作(一般)均衡价格决定定律,后来被称作“瓦尔拉斯定律”(walras’s 1aw)。当一般均衡存在时,各类市场既不存在超额供给,也不存在超额需求,每一个市场都可以自动出清,所以,瓦尔拉斯定律又可以表示为:只要效用函数是连续的、严格递增的并且严格拟凹的,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上的超额需求的价值之和等于零。在一般均衡存在时,市场交易者都能获得最大化满足,即效用最大化。瓦尔拉斯写道:“在自由竞争支配下的市场中进行多种商品互相交换是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所有一种商品、多种商品或一切交换商品的持有者,都能获得他们欲望的尽可能大的满足。”[11]佃168’
但是,在对一般均衡理论的证明中,瓦尔拉斯是通过假定模型中的方程式(供给方程式和需求方程式)的数目等于未知数(待决定的商品市场的价格)的数目而得出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的。这个结论无法通过数学方法来验证,因而不能使人信服。因为如果未知数的数目和方程式的数目相等,这个方程组可能无解。我们不能责怪瓦尔拉斯的数学水平不高。客观的情况是,在他提出一般均衡理论时,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的数学工具——集合论、博弈论、拓扑学等,还没有出现或没有运用到经济学中来。
瓦尔拉斯之后的60年里,对一般均衡理论感兴趣的经济学家都力图证明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这些经济学家包括帕累托(Ⅵlfredo Pareto)、希克斯(John Hicks)、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麦肯齐(L.Mckenzie)、阿罗(Kenneth J.Arrow)和德布鲁(Gerard Deberu)等人。尤其是麦肯齐的《论Gra—的世界贸易与其他竞争性体系模型的均衡》
年)一文、阿罗和德布鲁合作发表的《竞争性经济中均衡的存在性》(1954年)一文和德布鲁的《价值理论:经济均衡的公理分析》(1959年)一书,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给出了形式化和公理化的证明。这些证明是简洁的并且是有力的,从而确定了一般均衡分析的标准框架。此后,德布鲁和其他人还证明,一般均衡虽然不是惟一的,但是均衡的数目是有限的并且必然是奇数的。
那么,当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存在时,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是否就是帕累托最优呢?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进一步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如果存在竞争性的一般均衡,那么这种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如果存在完全竞争,并且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函数都是凸的,那么通过初始资源禀赋在个人之间的再分配(再配置),每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瓦尔拉斯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说明,如果经济是完全竞争性的,分散的市场经济可以达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这种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说明,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一种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来实现。个人要做的只是通过市场交易或通过政府进行某些初始资源总量的再分配(再配置)。第一定理是实证的或描述性的,它说明了完全竞争的分散的市场经济的结果如何。第二定理是规范性的,它说明了要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德布鲁、舒比克(Martin Shubik)和斯卡夫.Scarf)等人后来进一步证明,如果把市场经济中的均衡点的集合称作“核”(core)的话,那么,竞争性均衡必然位于核中;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的核配置的集合将收敛到竞争性均衡配置;如果经济是一个足够大的经济,核和竞争性均衡在极限上是一致的。
四、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经济学中流行的市场结构理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理论。早在年,埃奇沃思(F.Y.Edgeworth)就试图对完全竞争下一个系统而严格的定义;[12]到年,完全竞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全部确定,并成为此后经济分析的标准模式。
根据完全竞争理论,由于一个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买卖双方都拥有完全信息,每一个厂商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厂商进出一个市场是自由的并且是无成本的,所以在这种市场上,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并且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重叠。这意味着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和单个消费者完全不能控制价格,价格由这个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来决定,他们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当完全竞争市场处于长期均衡时,产品的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市场是完全出清的,不存在供给过剩或短缺。因此,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类型,它可以保证资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
年,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分别对完全竞争理论提出挑战,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或垄断竞争理论。[13][143张伯仑指出,现实中的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型的,许多厂商出售的是有差别的产品而并非是无差别的产品,这就使得有差别产品的生产者就是这种产品的部分垄断者,这种生产者面临的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说明单个厂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扩大或减少产品产量来改变其价格,他对产品价格有一定的垄断权。在长期均衡状态下,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浪费性竞争。
以1982年鲍莫尔等人出版《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为标志,[15]西方经济学家们又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这种理论可以看作是对完全竞争理论的发展。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是指来自潜在竞争者的竞争压力,对正在市场上的供给者“在位厂商”)的行为施加了很强的约束的那一类市场。一种市场要成为可竞争市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进入自由,退出无成本,市场在均衡状态下无超额利润,在位厂商之间的定价和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不论市场上是仅有一个垄断者还是有许多竞争者,可竞争市场总是具有这些特性;来自潜在进入者的潜在竞争,而不是在位厂商之间的竞争,对在位厂商的均衡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
完全竞争理论强调的是一个市场上在位厂商之间的现实竞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竞争的程度取决于在位厂商的数目;在位厂商的数目越少,这个市场的竞争程度就越低或垄断程度就越高。
与完全竞争理论不同,可竞争市场理论强调的是潜在进入者的潜在竞争压力对在位厂商的行为从而对市场竞争程度的作用,竞争的程度取决于进入这个市场的障碍的大小。
可竞争市场理论假定潜在进入者具有这样的特性:(1)与在位厂商一样,潜在进入者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相同的生产技术,为同一个市场提供生产。(2)潜在进入者进入一个市场无需负担额外的成本,也就是不存在斯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障碍。(3)在进入一个市场之前,潜在进入者可以暂时把在位厂商的价格看作是不变的,并用这个价格来计算其进入利润。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只要市场是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的,不论一个市场上在位厂商的数目是多少,来自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同样可以约束在位厂商的行为,从而保证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是有效率的。当市场上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厂商时,潜在竞争的约束使得在位厂商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当技术经济特征要求一个市场由一家厂商来进行生产(自然垄断)时,在位厂商将按照财务可行性的原则实行按平均成本定价。潜在进入者的竞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可竞争市场理论的解释是,在可竞争市场上,潜在进入者可以采用“打了就跑”(hit—and—run)的策略。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既不存在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障碍,也不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劣势或歧视,如果在位厂商囡的定价行为提供了一个(超额)利润机会(这时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潜在进入者就会迅速进入这个市场,并在在位厂商做出反应(例如降价)时毫发无损地退出这个市场。因此,潜在竞争是悬在在位厂商头上的一把达摩剑。在潜在竞争压力下,为了防止进入真的发生,在位厂商——无论是寡头垄断厂商还是完全垄断厂商,就必须制定一种正好收支相抵的“可持续价格”(sustain—。因此,在可竞争市场上,一个可持续的市场结构或均衡的产业结构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相同的经济绩效。
可竞争市场理论得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垄断不一定会减少社会福利;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位厂商定价的“可持续性”和拉姆齐最优性是一致的,所以,在可竞争市场的垄断均衡中,总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能够实现最大化。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市场是可竞争的条件下,自由放任政策比政府管制(regu—能够更有效地保护一般公众的利益。根据传统的垄断市场理论,一个市场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时,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消费者的利益是受到损害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却认为垄断不一定是有害的,甚至可能是更有效率的。但是,可竞争市场理论并不认为无约束的市场可以自动解决一切经济问题,也不认为所有的管制和反托拉斯行动都是不应该的,都是有害的。因为现实经济中的市场与可竞争市场还是有或大或小的差距的,市场改革的方向是取消进入市场的障碍,取消对在位厂商的人为保护,使得潜在进入的压力真正对在位厂商的行为形成有效约束。
关键词:双寡头垄断 定价 博弈
前言
在经济学中,根据竞争状况的不同,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以及寡头市场。由于规模经济、原料供给渠道有限、限制性价格策略、产品专利权、政府特许权等原因,产生了寡头垄断。在此类市场中,某一行业只存在几家厂商,并且每一家厂商都在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占有较大份额。这些厂商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关系。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很难单独确定,任何一家厂商的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厂商的产量、销量和利润等,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决策相关性非常强。
从某种意义上讲,双寡头垄断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一方面,寡头垄断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质。较高的进入壁垒阻止了中小企业的进入,可以保证大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双头垄断又不是完全的垄断,相互依存的两家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保护消费者利益。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本文模型是以博弈论中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为基础。根据相关理论并结合市场、双寡头垄断企业的特点,有如下假设:
双寡头企业都是理性的,均追求利润最大化;两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差别(虽然实际上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或多或少存在差别,但是不管产品是否完全相同,双寡头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产品差别不是影响本文结论的主要因素);两家企业可以独立地确定自身产品的价格,并且市场倾向于选择定价较低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同一、稳定的市场状态下,市场对该行业(非企业)产品的总体需求量恒定。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情形下
当两家寡头企业彼此了解对方的支付向量并且同时采取行动时,博弈过程比较简单。
为简便起见,令A、B企业均保持价格不变时收益为(0,0),以此为基准、结合假设得:当两寡头企业都降价时,收益小于价格不变时的收益,为u1。一方降价另一方价格不变时,降价方收益增加为u2;不降价方收益减少为u3。列表如下:
其中,u10,u3
上表可以用支付矩阵表示为:
可知A‘=B‘。
因为u10,a2
(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情形
上面建立的模型情形比较简单,现实中两家企业行动可能并不同步。在博弈之前,先对将要出现的符号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博弈中,局中人为企业A和企业B;θ代表某种市场状态,θ=θ0表示市场需求疲软,θ=θ1表示市场需求旺盛,假设企业A获得的市场状态信息比企业B丰富,则企业A知道θ的取值,而企业B只知道θ的概率分布为:p(θ=θ0)=1-β,p(θ=θ1)=β;G={m0,m1}为企业A的行动集合,m0代表企业A保持产品价格不变,m1代表企业A采取降价行动;H={c0,c1}为企业B的行动集合,c0表示企业B保持价格不变,c1表示企业B采取降价行动。
具体的博弈过程:
第一阶段:企业A了解到θ的取值(θ0或θ1)后,选择g(θ)=mi(i=0,1),mi∈G。
第二阶段:企业B观察到信号m0或m1后,在对θ的类型形成一定的推断后,选择自己要采取的行动c0或c1。最终,得出企业A、企业B的支付函数。
用博弈树表示如图1所示。
求解该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1.t=2:
如果博弈进入I21,企业B观察到m1,形成对θ的基本推断,即p(θ=θ1)|m=m1=ζ1、p(θ=θ0)|m=m1=1-ζ1。企业B选择c1的充要条件是:
ζ1v1+(1-ζ1)v3≥ζ1v2+(1-ζ1)v4
ζ1(v1-v2)+(1-ζ1)(v3-v4)≥0
因为v1
若进入I22,企业B观察到m0,形成对θ的基本推断,即p(θ=θ1)|m=m0=ζ0、p(θ=θ0)|m=m0=1-ζ0,企业B选择c1的充要条件是:
ζ0w2+(1-ζ0)w4≥0
因为w2>0,w4>0,所以上述不等式恒成立。对于ζ0∈[0,1],都有c(m0)=c1。
综上所述,c(m)c1。
2.t=1:
如果θ=θ0,max{u(m1,c1,θ0),
u(m0,c1,θ0)}=max{w3,v4}=w3;
如果θ=θ1,max{u(m1,c1,θ1),u(m0,c1,θ1)}=max{w1,v2}=w1
综上所述,m(θ)m1。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情形下,当观察到企业A采取降价行为时,企业B也会同样采取降价行为。
(三)结论
以上两种情形下的博弈模型证明,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两家寡头企业的降价行为是同步的或者是一方紧随另一方降价企业其后的。
实例分析
一般而言,暑假期间学生购买手机、电脑、数码产品的可能性增加,可以认为市场需求相对旺盛。表1是暑期开始(以2010年7月5日为例,其余日期与本日相比波动不大),国美(无锡地区)三种品牌手机价格情况。
表中,降价比率=(原价-促销价)/原价×100%。在七月份之前(以2010年6月5日为例),苏宁多数同品牌手机(诺基亚、索爱、三星)保持原价(如表2);但随着国美暑期降价促销行动的展开,苏宁的同品牌同型号手机也开始采取降价行为(如表3),而且从降价比率来看,随后跟上的苏宁整体降价幅度比国美还要高。
结论及寡头企业发展建议
(一)注重信息情报的收集
上述博弈模型说明,掌握市场信息获取的主动权有利于掌握行动的主动权。如果在对手对市场行情还没有清晰把握时,企业能依靠信息资源优势作出正确判断,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企业应通过公开渠道(如互联网、杂志、行业出版物、展会等)、非公开渠道(如与商、供应商、顾客等建立良好关系以取得有用信息),合法地收集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状况的信息情报。
(二)避免双寡头企业恶性价格战的发生
由于企业之间相互依赖,一方在采取降价行动之前,应当充分考虑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应及对策;站在企业角度讲,可以考虑同类产品制定同种价格,并保持价格稳定以达到双赢。加强双寡头企业之间的合作。寡头垄断企业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资金、技术、资源支持,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可以相互学习、合作创新。
(三) 采取非价格措施提升企业竞争力
提高产品质量。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所以企业要不断完善诸如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这些“特性”,从而保证企业盈利、消费者满意、社会认可。
树立品牌忠诚度。良好的品牌忠诚度是企业的一项巨大无形资产。品牌忠诚度的培育需要资金、精力、时间的持续支出,尤其对于实力雄厚的双寡头企业,它们之间面临长期的博弈和较量。企业应该在提升服务质量、差异化营销、科学化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品牌忠诚度。
加大创新力度。寡头企业资金相对充足,应该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重视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结论
现实市场是复杂多变的,本文的博弈假设限定以及博弈过程不可能与实际完全吻合,因此本文结论并非具有绝对的普遍适用性,还应依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模型构建的创新,预测双寡头企业的定价决策并为企业定价及经营提供一定的参考,才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东,梁东黎.微观经济学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5
2.李华威,杨舟.中国移动通信双寡头市场结构及企业行为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5(14)
3.于维生.博弈论与经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AP是大学先修课程的简称,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在美国高中设立的一个教育项目。旨在为成绩优秀、天资聪颖的高中生提供机会,允许他们在高中时期提前选修大学的课程。1989年,美国大学委员会首次开设AP经济学。为了AP经济课程与考试的设立,委员会调查了200多所高校的经济学系,依据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课程内容,确立了AP课程大纲及课程内容。每4ˉ6年还会跟踪调查这200多所高校,随时更新或调整课程内容,保证AP经济学能充分地代表大学经济学课程,AP考试能准确地衡量学生的经济学知识和技能。在美国高中,大约一半的学生选择高中经济学,只有百分之一的学生选择AP经济学(2001)。
在潞河国际教育学园工作期间,我先后担任了Aˉlevel经济学和AP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了解并研究两种课程体系下的经济学课程,体会西方经济学理论在英国和美国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考试要求及对学生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下面在比较两个课程的基础上,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内容比较
Aˉlevel经济学根据难度分为两个层次:AS和A2,在内容上具有连续性。AS阶段的课程内容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经济问题、价格机制(市场)、市场失灵和政府调控、国际贸易、劳动力以及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问题等。A2阶段涵盖更深层次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知识,包括厂商理论、市场结构、效率概念、劳动力市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失业问题、宏观经济目标的相关性和宏观经济政策及政策冲突等问题。
AP经济学根据内容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内容上相互独立,相应的有两门独立的考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同一年中,学生可以只参加一门考试或两门都参加。每门考试都各有一个分数。微观经济学包括经济学基本概念、产品市场、价格机制、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及劳动力市场等。宏观经济学包括商业周期、国际收支账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通货膨胀和失业、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与生产效率、国际贸易和外汇市场等。宏观经济学难度高于微观经济学。
从教学内容来看,Aˉlevel经济学与AP经济学都涵盖了基本经济学知识,通过学习,学生将对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彻底的理解,只是在个别知识点上存在差异。比如AP经济学中包括收入分配、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而Aˉlevel不涉及这些内容。关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AP经济学强调寡头之间的相互依赖,重点介绍博弈论知识,通过博弈论说明寡头厂商更愿意进行非价格竞争。而Aˉlevel经济学在此部分不涉及博弈论知识,通过介绍弯折的需求曲线说明寡头厂商更愿意进行非价格竞争,殊途同归。
关于宏观经济学,流派林立,同一问题,各方观点不一。AP宏观经济学主要考查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从新凯恩斯主义角度出题。Aˉlevel宏观经济学侧重学习和考查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其次,Aˉlevel经济学以英国经济为背景,涉及英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AP经济学以美国经济为背景,涉及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学生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二、考核方式比较
Aˉlevel考试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每年5-6月和10-11月在全球统一组织,成绩分别在8月和次年2月公布。而AP考试由美国大学理事会在每年5月份统一组织。
从考试安排来看,Aˉlevel与AP都包括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Aˉlevel要求学生在60分钟内完成30道选择题,每道题四个选项,题目相对较难;AP要求学生在70分钟内完成60道选择题,每道题五个选项,题目相对简单,但阅读量很大,常常有学生做不完。关于非选择题部分,Aˉlevel以论文和案例分析形式考核学生,重视学生的英文表达和写作;而AP强调对图表的学习和应用,重视用图表分析和表达观点,辅以语言描述。在实际的模拟中,AP考试题量大、时间紧,学生压力大,获得好成绩很不易。
三、培养目标及对学生的要求
Aˉlevel和AP经济学的培养目标除了介绍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外,Aˉlevel侧重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瞬息万变的经济现象,全面辩证的评价能力;并能以恰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利用统计数据或图表等。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自我表达的能力。所以在非选择题部分,会出开放性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要求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得出不同的结论。AP经济学侧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观察经济现象、提出假说、检验假说、理论化,强调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所以,AP经济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根据A–level和AP经济学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考核方式,若要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是学好经济学的重要条件。此外,A–level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和思辨能力,而AP经济学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学术态度。
四、对我的启发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A–level经济学虽然是英国高中课程,有详细的大纲和推荐教材,但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完全涵盖考点,需要教师整合多种资料备课。AP经济学没有详细的大纲,需要教师根据AP考试委员会的要求自己设计大纲,并通过审核。但多数推荐教材能涵盖考点。
其次,在A–level经济学教学中,主动性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例如小组讨论、辩论、角色表演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再次,国际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极高,一方面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因为A–level和AP经济课程难度相当或高于国内大学一二年级经济专业课,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另一方面是较高的英语水平,教师不但要熟练阅读英美原版教材和参考资料,而且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法基础,能批改论文作业,纠正语法错误,还能写出流畅的经济论文范文。此外,还需要教师了解英美的经济背景知识,甚至英美文化。
【关键词】古诺模型;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古诺均衡
1.背景及意义
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在1838年出版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一书中最先提出的。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因此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1]古诺模型揭示了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市场均衡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厂商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判断。古诺所提出来的反应函数这一概念反映了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的基本特征,以后的许多更符合实际的理论模型都是在古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实际生活中寡头市场非常普遍,而产量决策又是厂商决策最主要的内容,因此,古诺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2]
两企业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有:产品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在经营某种产品,并且这两家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存在差异即产品的同一性;两家企业都是以产量作为决策变量;某企业在选择其产量时,假定其他企业的产量不会因它的决策而变化。[3]为了能简洁地说明问题,不妨设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企业甲的成本函数为:,企业乙的成本函数为:。
2.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古诺模型
假设:两家企业都知道对方的产量决策和成本函数。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两家企业都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来做产量决策的,他们都知道对方企业的产量决策和成本函数。我们要探讨企业甲和企业乙如何通过自主调节到达古诺均衡状态。在这里我们假定双方都有意愿实现古诺均衡状态,从而减少因相互博弈造成的效率损失。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不妨设企业甲和企业乙成本函数相同,即,所以甲、乙企业的边际成本都为:。
当企业乙产量为,企业甲的反应函数为:;
当企业甲产量为,企业乙的反应函数为:;
企业甲和企业乙的反应函数实际上就是他们企业所面对的需求函数,由反应函数我们可以得到甲、乙企业的利润函数,如下:
企业甲的利润为:
企业乙的利润为:
由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我们可以对求导并令导数等于零,可得到:
联立解得:
所求得的和就是古诺均衡状态下甲、乙企业的最优产量。因为完全信息条件下甲、乙企业都知道对方企业的成本函数,自然也就知道古诺均衡状态下甲、乙企业最优产量,所以完全信息条件下两企业可以通过均衡状态下的产量决策很快进入古诺均衡状态。
与完全垄断相比较,我们需算出只有企业甲完全垄断时的最优产量和最大利润。
完全垄断下企业甲的产量设为,由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可得:
解得最优产量为:
此时最大利润。
可见寡头垄断的总产量大于完全垄断产量的原因是每个厂商在选择自己的产量时,只考虑对自己厂商利润的影响,而忽视了对另一厂商的外部负效应。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问题。[4]
3.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古诺模型
假设:两家企业都知道对方的产量决策,但不知道对方的成本函数;在不知道对方企业的成本函数的前提下,企业在决定产量时都会假设对方的成本函数同自己企业一样。
虽然两家企业都不知道对方的成本函数,但因为在做第一次产量决策时是假设对方企业的成本函数同自己企业一样,所以对每家企业来说,他们在做产量决策时可以看成是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古诺模型。
他们最后所决定的产量其实就是他们各自所认为古诺均衡时的产量。则可得企业甲第一次产量决策为:
企业乙第一次产量决策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企业所得出的古诺均衡并不一定就是实际产品市场的古诺均衡,除非这两家企业的成本函数恰巧一样。
而此时企业的产量决策与他们的成本函数密切相关。两家企业都可以通过分析对方企业的第一次产量决策来得到对方企业的成本函数,由可以推得,由可以推得。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古诺模型,可以求出均衡状态下两家企业所应生产的最优产量。
由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我们可得:
联立解得:
所以甲、乙两家企业在经过第一次产量决策后知道了对方的成本函数,从而可以推得古诺均衡状态下的最优产量决策,并重新对第二次产量决策进行调整,在第二次产量决策后实现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古诺均衡状态。
4.总结
以上介绍了经典的寡头市场模型——古诺模型在两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并通过分析比较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古诺模型,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自主调节达到均衡状态。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企业可以通过直接推算出均衡产出来达到均衡状态,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在假设条件下需通过第一次产量决策后才能推算出均衡产出,从而通过第二次产量决策时来达到均衡状态。这一设定对帮助企业获得最优产量和最大利润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企业相互博弈过程中带来的效率损失,更快地达到均衡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旭平,林勇.古诺模型的演化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2]金娥.实例分析古诺双寡头竞争各模型[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年6月.
[3]周惠中.微观经济学》(第2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