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的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公共危机中政府、媒体、公众的信息诉求
(一)公共危机过程中政府的信息诉求
政府是信息传播的主导者,政府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决策过程中,既要对危机事态的形势有全局性把握,又要在公众间树立自身良好形象。这样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政府在所获取的信息中进行有选择性的筛选,甚至是屏蔽。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危机的发生除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以外,有的是与人为因素有着联系的,然而,当危机的发生与行政人员的不作为有着密切关系时,为了维护政府自身形象,就需要防止传媒和公众了解到不利于政府自身的信息。此外,政府还可能对信息”视而不见”,在突发性公共危机尤其是自然灾害型公共危机发生前,往往会出现种种先兆,出于社会稳定和多方面的考虑,政府很可能暂时不作出反应。而灾害发生之后,出于控制风险和减少损失的考虑,政府也可能选择对此类信息的控制。就此而言,政府所获取的信息与其职责往往难以匹配,所以,政府仍然具有很强的信息诉求。
(二)公共危机过程中传媒的信息诉求
媒体承担者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工作 ,在信息传播中始终处于信息传递者的关键位置。媒体所报道的信息受到各方的利益与需求的制衡。所以,在公共危机条件下传媒的信息诉求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首先,从传媒的职业道德来讲,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是传媒信息诉求的基点。其次,媒体不仅要有及时报道,还要通过深层分析来引导公众。如果在危机中,信息的传播产生了负面效果,那么,形势将会更为恶化,潜在的危害性会更为严重。在国内外多次公共危机过程中,传媒都扮演了公共利益和公共理性捍卫者的角色。所以,媒体在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无论是从自身职业道德还是对于公共危机的引导与疏通,都对信息有着更为重要的诉求。
(三)公共危机过程中公众的信息诉求
在公共危机的条件下,公众会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危机发生的地方,当危机的危害性可能涉及到公众自身的利益需求时,公众往往会存在着一种恐慌心理,而这种恐慌状态下人们是极为不理性的,对现实的危机事件存有错误的判断,这种错误的判断是更为可怕的,所以政府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讲,应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公众,从而避免公众恐慌心理。但是,这种信息的传播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将所有的信息传递给公众,政府要向公众传递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处于应对危机的考虑,可见,公众的信息需求也极为紧迫。
二、公共危机条件下政府、传媒、公众的信息互动模式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两种取向,一种是向良好状态中前进,有利于事物的解决,另一种则是不利于事物的解决,走向了更为恶劣的状态。而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同样有着这样的两个方面。
(一)政府、传媒、公众合理有效的互动模式
信息传播是指信息的传递、接收、反馈、与沟通的过程。因此,合理有效的信息互动模式是建立在三者进行有效沟通基础之上的。即公众可以通过媒体了解到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后续发展状况,其次,政府可以将应对危机的措施传达给公众,最后,公众关于此次危机的疑问与诉求也可以通过媒体传达给政府,并且得到及时回应。要做到这三点,这应该是政府、传媒、公众三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政府能够注重实效。在危机发生过程中,时间就是关键。按照国际社会公认的标准“公共危机发生之后的24小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黄金生命线,也是媒体报道的黄金时期”。在危机发生之后,能够抢到引导媒体,掌握公众的舆论导向。这样可以极大地控制危机的社会负面影响。其次,政府能够秉持自己的理念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利,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切实立足于减少危害,控制事态,防止危机加剧这些目标上。最后,政府还要对传播的信息有所筛选,有所保留,这是顾全大局的表现。防止公众恐慌事情的发生。
媒体则能按照自身的职业道德标准行事,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关注着危机发展态势,并给予新闻报道。正如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所言“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媒体在危机前线能够随时报道事情发展态势,将信息及时传达给政府,以便决策,同时能够将政府的有效应对措施传播给公众,使公众在危机面前不恐慌,更理性。
公众则是不惊慌,不听信谣传,关注政府权威性报道,并及时反馈公众的信息诉求与质疑。如果能够提出有效的应对危机措施,可以通过媒体传达给政府,要及时反馈民意。这样才会形成应对危机事件的良好机制。
危机中总是有着不能顾及甚至不能预测到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就会产生另外一种信息互动模式,即政府、传媒、公众的恶性互动模式。
(二)危机条件下政府、传媒、公众的信息恶性互动模式
在公共危机的条件下,恶性信息互动模式的形成是由于政府、传媒、公众之间没有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政府的作为不被民众所了解,因而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媒体无法及时得到政府应对危机所采取措施的有效信息,致使在信息传播传播过程中滞缓,而公众得不到权威信息就会影响到其基本价值观念,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分析其原因,应该是公共危机的主体三者存在不一致性。
政府的危机应对机制存在不合理。首先是政府自身固有的内在缺陷。由于政府权力一经确认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且政府的有限理性和结构缺陷往往导致政府利己性的一面。这种利己性会造成公共利益的扭曲和异化,损害整个社会利益,给媒体和公众的公共危机沟通带来障碍。其次是政府对媒体传播能力的估计不足。传媒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当今社会的每个角落,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公众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大大加强,这就要求政府势必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
媒体缺位。在公共危机中,媒体往往出于自身商业利益考虑,过分渲染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在政府的控制和干预下,媒体集体失语或仅仅成为政府的“传声筒”,对公共危机事件关注不够或准备不足,信息传递滞后。
公众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危机面前,理性程度大幅度下降,集体行动困难,公众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进而产生无序混乱状态,不能有效向政府传达信息诉求,政府获得信息渠道单一,影响有效决策,所以导致危机事件难以快速平息。
三、基于信息互动模式分析应对危机管理策略
根据上述的分析,政府在应对危机时应采取有效策略,其主要针对媒体和群众两个方面。
(一)政府应对媒体的制度安排
媒体在公共危机的条件下,其作用的发挥是极为重要的。正常情况下,大众对于媒体的报道有一定的鉴别能力,然而,在危机状态下,公众的这种鉴别能力会大幅度下降。如果媒体能及时、有效的做出正面引导,既可以抑制大众的恐慌心理,还可以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如果媒体所做出的报道产生了负面效应,那么就会引发更为严重的恶果,甚至会产生骚乱。所以政府在对待媒体的策略与管理时,要将媒体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媒体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
一类是权威大型媒体。这类媒体的特征是不仅具有完备的新闻采编、报道实力和渠道,而且是政府信息最为密切的新闻载体,政府要与这类媒体建立稳固的合作渠道,危机一旦发生,政府要首先保证该类媒体的采访通畅性,对所采访获得的信息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公众介绍,切不可瞒报、不报、误报之类事情发生。此外,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要达到一定数量,以示政府对待此事的关注和政府处理危机事态的决心。
二是非权威性大型媒体。这类媒体虽然与政府关系不是甚为密切,但是具备报道危机事件的先进水平与能力,在公众中间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对于这类媒体的管理,政府应该研究一套有效地策略,控制信息供给,加强信息监管,有选择性的对危机事件给予报道。对权威性媒体的报道起到辅助作用。该类媒体可以对权威性媒体报道事件深入挖掘,此外,要慎重选择播报内容。
三类是非权威性小型媒体甚至个人。这类媒体的特点是规模小、行动效率有限,对事态的把握程度不够,报道易出现错报、误报的事件,在危机过程中其危害性也是很大的。政府在管理这类媒体过程中,要加强监管与引导,使其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以利于公共危机的顺利解决。而对报道中的谣传事件给予严肃处理,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政府应对公众的策略
政府对待公众采取的策略要根据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做到有针对性的处理问题。
在公共危机来临之前,为了避免公众的恐慌,应该不要给予公众正式性公告,但也不是坐以待毙,要对危机所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全面考率,然后拟定应对方案,其宗旨是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化。如果对公众的生命有危害性的,要将公众舒缓到安全地带,其间要注意秩序的稳定以及公众心理的考量。不要给公众造成恐慌无措的心理阴影。
在公共危机发生时,由于公众处于一种非合作状态下的集体行动。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公众之间不能达成一致同盟,甚至很可能造成秩序的混乱与不安,在没有权威性报道时,由于信息上的障碍,他们陷入了“囚徒困境“ 。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要极为谨慎。具体要做到:第一,保证自身公共政策不能失范。第二,要坚决做到以民为本。第三,政府应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促使相应民众自救组织的出现并加以有效利用,公众在危机面前也是有理性的,与公众的配合对于危机的解决至关重要。第四,政府在报道危机信息时,信息的内容要注重选择。
一、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1.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将激励机制应用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不但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而且能够使得他们对自身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为更好的完成工作奠定基础。当前事业单位的薪酬待遇等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其工作主动性。通过激励机制的制定,还将进一步激励职工自身能力,对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2.能够吸收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制定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职工实施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通过提高激励措施,将有利于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使得事业单位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同时,在针对既有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实施激励措施还能够使得职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
3.能够优化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事业单位的功能在于为社会提供服务,通过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实施激励机制,不但能够吸收更多的优秀职工加入到服务队伍中,而且能够给职工提供更多的提升空间,使得单位的人力资源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快速发展。
二、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工资分配方式不够灵活。目前,单位工资分配方式不够灵活,限制了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激发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利益驱动能力较弱。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虽然有一定的调整,但是其主要以当前财政情况及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有政府人事部门进行审批,这使得工资分配模式较为单一,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效果。二是自主分配权不够充分。完全统一的工资分配方式容易产生平均主义现象,同时也使得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容易受到行政干预,导致其激励机制灵活度不足。三是人力资源调节能力不太足。当前事业单位工资调节作用力度不足,人才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不能从微观层次对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导致人才流失的现象。
2.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当前,公路行业绩效考核虽已进入了初步探索实施中,但尚不完善,以绩效考核促激励提升作用尚不明显。如考核目标不明确,形式化明显,考核指标单一;量化指标不足等问题。例如,只是简单的德、能、勤、绩等指标,考核得到的结果对实际工资分配、利益影响不大。
3.行业内存在的特性问题。当前作为老牌事业单位,公路行业虽在探索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了一些方法措施,如在养护工作一线实行计量支付,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因配套的考核机制不到位等问题,计量支付落实有些不到位,设计预期实现的激励作用未真正发挥出来。若要实现有效激励需配套相应考核机制,同时监督落实机制也需跟上。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措施建议
1.建立以职工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体系。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基本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实际的环境下,各个层次的需求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事业单位在制定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激励的出发点必须以职工的实际需要为基础,要确定在整个行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优势需求。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体系就是要满足职工的优势需求,从而为其工作提供足够的动力,最终满足激励机制制定的初衷。
2.制定并完善薪酬制度体系。在制定和完善薪酬制度体系时,首先可以通过拉开档次的方法使得“平均主义”的工资分配体系形成梯度工资水平。采取优绩优酬的方式打破存在的平均主义局面。其次,对在工作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实施工作创新的职工,要给予对应的物质奖励,使得职工意识到只要有创造力就能够获得回报。通过这种鼓励创新的方式能够提升整个单位的创新能力,实现激励机制的作用和价值。再次,要使用多种分配方式和奖励形式相结合的激励方法,例如除了采取传统的工资、奖金、措施之外,还可以使用不同层次绩效奖励荣誉激励、提供学习培训机会、职务晋升等方式,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基于按劳分配与按知分配的基本原则,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知识存量需求、工作难以程度等进行再分配,在整个单位内部形成一种重创造的工作作风,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单位目标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而在档案管理部门,由于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所以对档案的管理也存在着制度上、管理上、开发利用上和资金投入上的各种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广大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从实际出发,适应当前的形式,在现有的条件下解决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以改变当前在档案管理上的各种弊端。
1 档案管理工作被忽视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创新,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下的档案管理也收到了冲击,所以,当前,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忽视。无论是大学生档案,还是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在管理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归结于在企事业单位中很多人甚至一些领导者都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抄抄写写的保管事物性质的工作,不是单位的重要工作。只要保证不丢失、不泄密,能查档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在对于档案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不足,使档案的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这一点尤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表现比较突出。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灵活性,造成了其跳槽率也很高,所以,档案的管理也存在着更多的问题。好多人员误认为反正自己也不是国家干部,档案没有什么用,所以造成了自己的档案被忽视,这样,企业对员工的档案管理也会产生忽视的现象,而放在人才的档案虽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由于员工的不重视性,其档案得不到更新,也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2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企事业单位中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但是在档案管理这方面的还比较分散,缺乏一些信息资源的整体性。在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考核标准等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严格的管理模式。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误认为只有公务人员的档案才是重要的,自己的档案无所谓,这一点在非公有制企业表现尤其突出。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在企业里也往往会成为一个冷衙门,没有人重视其地位,有的则直接归属于人力资源部门或办公室部门,这就使得各个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制度忽视,造成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也正是如此,造成了档案管理人员也是人浮于事,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十分混乱。
3 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职业的准入资格
所谓的职业准入资格是指从业人员进入某种职业领域时所具备的基本条件、程序以及要求。准入资格对于进入某种职业领域内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没有制定这样的准入资格。现在大多数档案部门从业人员都是非专业出身。文化知识水平都不高,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思想理念和思想意识都相对落后。
这样一来,造成了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基础上的不足,后期提高更是不足,对于高考的学生来说,很少会去选择档案学来学习,因为这样会限制他们的就业,这样就使得每年专业毕业的学生远远赶不上用人单位的需求。最终导致了人员的不足。所以,从总的来说,还是要从国家层面重视专业的发展,及基层的发展,加强准入制度,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专业人员进入到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来。
4 档案开发利用率不高
档案管理长期以来都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状态,一直被人们认为其管理的工作是保密性质的。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档案信息被更快更多的收集起来。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让档案信息完全可以被开发利用起来。但是由于受到过去思想的影响被整理收集的信息被搁置起来,未能及时开发利用,造成了信息的浪费。
其实,在档案的开发上,还是有许多可利用之处的,比如许多私营或外资企业就比较重视档案的管理,他们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档案馆,有利于员工和兄弟单位参观与学习,这就是在档案管理上一个很好的利用模式。
5 档案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档案管理部门在很多企事业单位中不受重视,认为其不会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致使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足。资金短缺就不能引进更好的设备。同时也给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带来了阻力。一些企事业单位虽然为档案管理部门添加了计算机这一硬件设施,但是后续没有资金的加入,致使一些软件无法引进和更新。令档案信息无法被高效快捷的开发利用。
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的管理不但要有纸质档案,还要与信息档案相结合,并由其注意档案的备份工作,防止信息丢失。这样,都需要我们的主管部门,对档案管理进行投入,以便于有利于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并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紧紧地与时展的需求联系起来。档案是社会信息的一个载体。是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依据。它的信息无论是对某个单位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协调索引作用。因此,在新的时展中我们更要重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应该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档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爱曾.医院人事人员档案管理刍议[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11)
[2] 耿洁.如何做好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 办公室业务. 2016(06)
[3] 张庆华.人事和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10)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08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速迈进,我们高校的管理变革也在快速地推进,因此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也在朝着规范化、复杂化方向转变,我们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里老师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繁重,科学化,有效地管理计算机实验室,是保证实验室能够高效、稳定运行,使得教学和科研工作都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
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着高校教学、科研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等诸多任务。组织和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工作和高校学生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上机任务。为了保证教学实验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本人依据我校计算机实验室日常的工作状况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就我们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以及维护工作提出了一点点自己的看法。
1 确定高校实验室功能并制定管理方案
1.1 参加上机实践课的老师和同学务必做到“专机专用”。“专机专用”指的是在上机课时,老师有专门的教师机使用,除了老师本人其他人员不得任意使用教师机。对于学生,每个实验室的计算机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则顺序安排好上机编号,每当学生们来上机的时候都要按照自己的学号对应机器编号入座,这样才能保证在机器出现问题后,能快速地根据实验室的登记录本以及课程表查找出是哪个班级、哪位同学在上机过程中发生的。有了专机专用的制度后,每次上机课的老师带领学生进入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员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问题。如果是可以及时处理的问题,就在不影响同学们上机课的同时处理好。如果是系统硬件或其它的复杂问题,可在上机课后,根据实验室登记本记录的情况再作处理。
1.2 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上机习惯。学生是高校的主体,高校在各个方面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计算机实验室更不例外。当学生第一次踏进计算机实验室上机课之前,我们就应该把计算机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告之每一位学生,包括每个班级的同学都一定要按照次序进出每个机实验室,按照实验室里指定的计算机编号入座,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开启和关闭计算机。进入实验室之后,首先检查计算机能否正常的运行;由学习委员把有问题的计算机情况填写到实验室的登记本里。开始上课后,每位学生要保持实验室内的安静并维持实验室内的卫生。有其它问题,及时反馈实验室管理员。通过上述几点制度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上机习惯。
2 当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计算机实验室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由于教学体制的本身因素,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被细化成了数、理、化多个单一职能的教学实验室,因此,难免不会造成实验室管理者工作量的不平衡,专业课老师之间也相对缺乏相互沟通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实验课的实际效果,大大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另外,由于当下实验室管理者的薪资普遍不高,因此很难挽留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好的优秀人才,造成如今的实验室管理者素质普遍不太高的局面,从而恶性循化,既然没人好的人才自然也管理不好我们的教学实验室。再有就是实验室的建设大都是以单项课程或单一实验为目的,很少可能会为了提高学生自我创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而综合性的安排一堂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实验课程。实验室承担的主要工作,依然还是传统性,以老师讲课和操作为主,学生被动性接受的实验课程,缺少了提升科研的成分,必定造成功能单一和综合性难以突显的局面。
2.2 计算机实验室没有做到系统化维护。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之初,都会配备当时比较先进的计算机,但由于没有系统化的维护,很多机器用了不多久就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损坏严重点的导致无法使用。(1)没有确定系统化的计算机维护制度;(2)实验室卫生环境恶劣,空气污染、灰尘满屋,导致计算机线路板容易老化和损坏;(3)学生上机使用不当,计算机硬件频繁更换,局域网故障频繁发生;(4)学生存储不当,计算机软件及系统文件经常会被无意删除,导致系统难以正常运行;(5)网络管理维护、软件升级不及时,导致计算机经常会中病毒、感染木马程序,对校园网也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3 加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3.1 建立健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必需要做到‘有章可循、违规必究’的原则,只有完善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所以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科学化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包括《实验室管理者工作规章》、《计算机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员工作职责》等,并根据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3.2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工作者专业技能。要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因为就是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者,因为有必要定期对管理工作者进行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提高管理工作者的技术和能力。同时应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做到“赏惩分明”,对于工作积极性高,业务能强的管理工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优秀管理者的待遇,充分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自觉认真、科学有效的做好本职工作。
3.3 加强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项还是要对计算机设备的管理。所以在实验室建立之初,管理工作者就要做好对于计算机实验设备的详细登记和备案,对于原始的资料和数据要妥善保存,制作详细的计算机设备清单。以利于日后对于计算机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以及报废管理,报废设备再利用管理等工作的开展落实。
4 加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设备维护措施
4.1 计算机日常维护。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就是指在课前和课后都要对计算机进行日常检查和保养。上课前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对所有计算机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故障要及时处理好,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进入课堂后能够正常使用;课后要对计算机系统以及电源等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保养工作。
4.2 计算机系统维护。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维护日常维护,从而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硬盘保护卡(还原卡)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还原,从而保证计算机的数据不丢失,不被修改。在操作过程我们将硬盘的空间按使用的要求来划分成为若干个分区,只对系统盘进行保护,设置为每次开机还原;而对于非系统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不还原或定期还原。这样既保护了系统,又能保存学生的实验数据及一些重要文件。
4.3 计算机的定期和不定期维护:(1)对于计算机机箱内部的除尘清理;(2)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如内存、风扇、显卡、硬盘等;(3)检查各连接处是否正常,数据线有无破损;(4)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
参考文献:
[1]李俊青,彭菊萍.论软件类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管理[J].科学大众,2007(4).
[2]陈怡帆.浅谈高校开放公共计算机类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2).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后勤面向市场、主体多元化,亟需提高维修项目的投资效率,本文将从立项、设计、招标、施工,至竣工结算的全过程探讨高校维修项目的造价控制,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全过程管理;高校维修项目;造价控制
国内大多高校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目前房屋设施设备陈旧、老化严重,房屋修缮在高校后勤服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维修项目长期依赖国家财政支持,耗用资金多、资金浪费严重。而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后勤面向市场、主体多元化,亟需提高维修项目的投资效率,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建议高校从维修项目立项、设计、招标、施工,至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实施造价控制,以提高维修资金使用效率。
1 立项阶段的造价控制
将高校的总体发展战略与校园的规划建设有机结合,对于不能重建的教学楼宇,要前瞻性地进行修缮改造,使其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对需修缮项目分清主次、轻重、缓急,确定修缮时间和顺序;同时要考虑到学校的经济实力及实际偿还能力,来确定维修项目规模、投资额度、装修标准等。对多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佳维修改造方案。
要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的误差应在±10%范围内。该阶段维修项目造价控制的重点是分析资金预算构成合理性和不可预见费用预估。因预算编制与项目实施存在较大时间差,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成本和建材价格会发生变化,所以,要进行合理区分,划分估算的静态、动态部分,并有针对地及时调整由上述因素引起的资金投入偏差,确保投资决策与造价控制的预期效果。
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费约占维修项目总费用的2%,却对项目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0%,可见设计阶段是维修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
2.1控制建设标准、材料和设备的选用
高校工程应体现学府氛围,不能太过豪华,维修方案应坚持“结构安全、满足功能、节能适用、外观大气”的理念进行设计。
2.2实施限额设计
与设计单位协商,进行限额设计,根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概算。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设置各子项设计限额,并按限额及时调整,使得设计概算不超过规定的投资额度。
2.3注重施工图会审,提高施工图质量
施工图会审是减少设计变更的有效途径。施工前由高校组织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召开澄清会,对图纸、设计呈现的问题予以讨论,并纠正设计中的缺陷和失误。避免因图纸设计质量问题导致施工中出现过多的设计变更,使得投资增加。
3 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3.1“阳光招标”,择优选择施工方
依据我国招标投标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2000年5月1日的国家计委第3号令),教育类工程的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均须公开招标,须在媒体上招标公告,并公开、公平、公正地评标定标。
一般来说,高校在国家招投标法的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适合本校的维修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如规定100万元以上的工程必须实行公开招标,10万元至100万元的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10万元以下的采取议标的方式来确定承包方。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要择优选择那些报价较低、工期较短,资质好、信誉好、业绩好的承包商。
3.2提高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防止“不平衡报价”
施工方在投标报价时利用“不平衡报价”对日后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部分报低单价,而可能增加的报高单价,以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效果。
所以,高校后勤处应精准编制工程量清单,对照图纸重点审核量大、单价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的编制;另外对于图纸不明确部分,通常采用暂估价的形式编制工程量清单,待项目实施时依实调整。
3.3加强合同审查,严格合同管理
定标后,正式签订合同前,应加强对施工合同的审核,保证合同条款的严密性,防止施工单位随意增加工程造价。重点审核施工合同是否完整,合同条款是否背离招标文件,工程款支付条款是否清晰,与工程变更相关的条款是否严谨,结算审核方式是否符合程序等。
4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4.1科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造价的关键,因此要科学选择施工方法和机具,以及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提高工效、降低消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严把质量关、避免返工、缩短工期,以节省费用开支。
4.2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审查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并详细测算其价款,对于金额变动较大的,须由校领导会签。设立登记备案制度,记录设计变更的内容,避免结算时重复算或漏算。
完善现场签证管理制度,实施限额签证,并明晰签证权限。签证单须准确记录签证原因、时间、位置、尺寸、人材机数量及价格等信息,且必须由后勤处、监理方、施工方和跟踪审计四方的签字和盖章,才能作为竣工结算的依据。其中,要重点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隐蔽工程被覆盖后难以复核,是偷工减料、高估冒算的高发区,须及时跟踪每一道工序,认真做好其工程量和使用材料的验收记录;还可以用录像机或照相机拍摄施工现场实况,作为竣工结算的依据。
4.3抓好材料与设备采购工作
材料和设备费用往往能占到维修项目总造价的60%,是项目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为控制造价的重点。学校应从政府的信息、主要市场、生产厂家了解并掌握可靠的建筑材料、设备市场信息,并参考学校往年项目资料,做好材料、设备采购工作。
具体来说,需自行采购核心材料与设备,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选择生产厂家,最好选择生产与施工一体化的厂家,材料设备的供应及相应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均由厂家来负责,既可降低造价,又可保证工程质量;对用量较大的主要材料,一般通过询价的方式选择供应商,比较后择优;而对于施工方购买的材料,要对其价格与质量摸底调查,防止出现购入材料质量低劣、或进价高报等现象。此外,对个别需校方认可价格的设备材料,实行价格签证,由两人及以上共同签字确认。
5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结算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和最后关口,工程决算经审计后,转到财务部门办理结算付款。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集中在工程结算的审查上。
审查原则是坚持现场查看核对、准确计算工程量、正确套用定额项目、材料分析不重不漏。
具体来说,审查分部分项工程量及预算单价,查看工程量项目是否与定额项目内容一致,有无重列或遗漏;审查各项费用及利润税金等费用项目是否齐全,费用标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审查工程变更、材料差价等方面发生的费用, 判断工程变更是否与签证记录一致、材料价格是否与签证价、市场价相符。
参照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设计变更签证单、工程联系单、价格核定单和竣工图纸等工程资料,现场查看对照,客观准确地审核工程结算价,来进行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王秀琴.“双全法”在高校基建投资控制中的应用与研究[J]. 建筑技术,2012,43(9):834-837.
[2]陈圣飞,胡婷.高校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探讨[J].财会月刊 ,2011,(9):74-75.
[3]沈中友,余嘉.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投资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0,(8):100-101.
[4]陈圣飞,胡婷.论高校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1,10(29):50-51.
[5]王振国.A大学教学办公大楼修缮项目成本管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6]彭凌.高校房屋设施维修改造项目的造价如何控制[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2002,(2):28-29.
[7]金世玉.高校基建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探索[J].经济师,2007,(8):121-122.
[8]朱军.关于高校基建工程造价控制办法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1,37(26):235-237.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概念
全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是指全球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对全球的经济活动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我国因为在2001年12月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来往更加密切,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相比于其他国家,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好的效果。
二、金融危机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影响
1.降低投资增幅,加大管理难度
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打击,这不仅增加了房地产经济管理难度,也延缓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本来就存在一定的泡沫,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使得这一泡沫进一步破裂,房地产业进入低迷状态。
2.失业人口增加,住房销售量下降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它的发展受挫,导致很多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裁员,从而使得我国失业人口大大增加。经济学人信息部(EIU)根据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进行的研究报告估计,2014年中国的实际失业率超过了英国的6%和美国的6.2%,加上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减员,失业人口的数量就更加庞大了。失业就会导致大众购房能力下降。再加上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市场秩序的进行房价哄抬,也使得大众的购房信心受挫。所以从全国来看,住房的销售量是下降的。
3.资本外流,行业景气受挫
近些年来,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以及中国人口红利的下降,我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已经逐渐下降了。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外资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不看好,所以出现了很多外资撤离资本的情况。与此同时,不止外资的投资信心不足,我国国内投资商对国内房地产投资环境也不看好,甚至转移资本向国外其他行业投资。很多房地产企业由于急于转移资本,就抛售楼盘,导致房地产行业景气受到影响。不仅让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困难,也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房地产经济管理工作中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创新房地产金融产品
我国房地产泡沫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破裂时,我国的房地产信贷产品证券化链条太长,掩盖了背后的风险,以至于让人们疏于防范。所以,只有在经济活动中,对原有的房地产金融产品进行大规模的创新发展,才能在可控风险的范围内,预防金融危机的再次冲击。抵押贷款债券化如今已经成了房地产行业金融产品的主流特征,经济管理机构在进行管理工作中,必须不断调整和发展全新的金融产品,必须在央行的帮扶下做好对不规范放贷行为的监控和管制,这样才能使高高在上的房价有所回落,才能确保创新的金融产品更加符合大众需求。比如,绿地集团在2015年4月13日的国内首款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产品――绿地地产宝。这款金融产品前期推出时就市场效应浓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凸显除了新产业格局。并且,因其安全性高、门槛低、收益率吸引力,“绿地地产宝”一经上市,半日之内就销售一空。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这是绿地在金融业务方面的首度触网,是对搭建连接个人投资者与中小房企资源配置平台的积极探索,是对房企自主试水资产证券化的大胆创新,也是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顺势而为,更是为发展普惠金融所作的大力尝试。与此同时,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通过将旗下交易所、第三方支付平台、财富管理公司等进行整合,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事业部, 全面启动了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业务。
2.加大房地产信贷管理力度
房地产信贷作为我国银行贷款中比例较高的一项,一直以来在信贷里作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存在。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和信贷风险太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央行和银监会作为银行的管理部门,必须通过政策法规对银行信贷活动进行严格的规定,避免不规范信贷活动对金融风险的加大。而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就更加要做好房地产信贷的科学管理。
3.扩大融资渠道,搞活房地产经济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房地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就更加离不开庞大资金的支持。而房地产业在发展中想要获得足够的资金,就必须扩大自己的融资渠道,多方面接受资金汇入。在我们国家,房地产业主要是通过贷款、企业垫资和销售款来进行融资的。这样的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不但不利于经济管理,也不利于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2014年3月1日,我国首部金融地方性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审议通过,并正式施行。《细则》中规定当“单笔借款金额300万元以上”、“借款金额1000万元以上”、“涉及的出借人30人以上”等时,借款人应当向管理部门报备。在这一细则的颁布下,也正式宣告了民间借贷的合法化,房地产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拥有了新的融资渠道和借贷方式。
4.理性引导消费,降低税收抑制房价
房产属于不动产,因其保值增值性良好,使得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人们对于房地产投资普遍看好。正是由于这种盲目乐观,导致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的发生。很多消费者在没有看清市场现状的时候,听从舆论的引导,盲目从众投身炒房热潮,不但抬高了房价,还使房地产业泡沫更加严重。为打击和抑制不正确的投机需求,加快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中低收入人群需求,就必须做好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一直是我们所提倡的,盲目消费和过度的超前消费应该坚决予以抵制[4]。2008年11月5日修订通过,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对与资金密集型企业的税负有了很大程度的减轻。房地产企业应该把握好享受税收政策的福利,减少在建楼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并降低房屋售价。
关键词:税务信息化;委托-关系;信息不对称理论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2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以信息化为突破口推进税务改革是当前税务工作的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明确地将税务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并加以明确。要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实现征收方式向现代化、信息化的全面转变。通过税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信息的集中度,实行集中征收,走“科技加管理”之路,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征收运行机制。
概而论之,按照实践层次而言,浅层次的税务信息化表现为载体的革新,即利用计算机提高信息存取和交流的便利性,实现“人部分被机器替代”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效率层面的革新;而较深层次的税务信息化表现为管理方式革新,即对征管形式、征管内容等进行创新,即实现更深层次的税务征管形式和内容创新,具体表现为组织架构和业务运行的革新。我国当前已经初步建设成了载体革新,而在实现管理模式革新上却仍然存在层层障碍。当前,在税务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有基于委托关系和信息不对称关系下的问题,本文尝试对其进行解读,并在文末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人才的缺失和观念的偏移——委托-关系角度的解读
作为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委托理论的基本内容乃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体或者群体,在某种外显或者隐含之契约的制约下,作用于其他的行为主体,这种作用的方式包括指定甚至是雇佣等,在这个过程中后者也从前者手中获取一定的决策权,最终后者凭借其在质和量上的付出而被前者给予相应的回报,也即前者所付出的成本。前者即为委托人,后者则是相对于委托人的所谓人。
委托-理论所示的委托-关系在经济学研究中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其常常表现为个体的或者群体的行为主体以授权者的身份和地位委派其他的非授权者的个体或者群体的行为主体在授权者的授意下为授权者的利益进行工作,同时授权者给受委派者一定限度和范围内的权利,因被委派者的工作效果的不同而由授权者付出相应的成本,这样一种委托-的关系的运行都是在各种外显或者隐含的契约制约下进行,其中所谓的授权者即为委托人,被委派者即为人。
税收对范围及于一定区域一乃至个国家地域内的宏观经济起着重要的基础性的调控作用,是其所调控的这一范围地域内的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在物质上的坚定依靠。税收作为一个过程性的概念,有着一套完整的自下而上的运转系统,在底层,由基层的税务机关进行信息的收集、记录、汇编然后报送给上级机关,而上级机关则在此一基础上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整个税收工作中,直接处理纳税人纳税事务的是最基层的税务机关,这些基层税务机关即可视为受到上级税务机关的委托,作为上级机关的“人”,相对的,上级机关即为“委托人”。
委托-关系中,如何最大化的控制委托人的成本付出乃最为核心的内容。这种成本的付出不仅包括可见的资金投入,也在于相对难以量化的工作质效之上。就目前而言,在税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中面临着最为棘手的两个问题,一是人才的匮乏,二是偏移化的税务信息化观念。
1.人才的缺失
随着税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税务人员中具有专业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就目前我国税务系统的人员状况来看,仍有部分税务人员,尤其是基层税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有待提高。而负面效应更明显的体现在税务部门中具有信息化专业技术的人员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远远没有满足税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据有关部门测算,专业计算机人员应占税务干部总数的10%以上,才能满足税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然而,我国税务人员,尤其是基层税务工作人员不仅计算机专业人员欠缺,税收专业人才亦相对缺乏。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国税局为例,全部税务人员共4100余人,可是在信息部门工作的人员只有100人左右,尚不到总数的2。5%①。因此,在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税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欠缺,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观念上的偏移
本文所称的税务信息化观念上的偏移,伴随至今为止的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所谓的“唯信息论”和与之相对的“信息无用论”就是在信息化建设开始之初观念上的偏移最具体的外在表现。时至今日,上述两种传统观点趋于没落,观念偏移的主要落脚点开始体现为对硬件配备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管理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在这种观念偏移的作用之下,机关单位纷纷大力购置用于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但是因基层税务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不强,使得对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的高投入无法有效转化为高产出,导致优势资源的明显的闲置。尤其是在基层的税务机关单位中,这一弊端相当普遍,因为缺乏有组织对软件应用的技术性培训,使得代价甚高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成为纳税情况的存储器,无法发挥对涉税信息的深入分析的功能,由此带来的恶果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难以有效的获得第一手数据,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者来说是一种重大的打击。
3.委托-关系下的负面效应
但是由于基层税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工作人员,加之基层税务人员观念存在偏移,在学习并对管理软件进行应用的层面上参与度不高。则首先软件开发的投资不足,没有获得数据、资料来源的有效工具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使用、操作软件的技术人员的匮乏,导致基层税务机构对企业整体纳税情况的评估和对税源变化的因素分析缺乏依据,从而导致无法对纳税人的税务活动做出准确的评估,继而最终影响税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使得形成委托-关系的链条断裂,存在有微观不经济的现象。
这种负面效应首先出现的是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信息的重复搜集以及信息的沟通不畅,进而导致征税能力的差异日趋明显,以至于信息可能促成了信息优势者设租行为的产生。而在当前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信息交流日趋频繁的前提下,在纳税人的生产行为日趋多样化的前提下,税务系统缺乏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不仅不利于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对于税务工作长远稳定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二、税务系统内外的信息割裂——信息不对称角度的解读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对微观不经济现象的一个有效地论证,主要论证了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双方或多方对于与活动相关的信息的获得成本、持有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区别,导致交易结果在博弈的前提下没有实现最优。而具体到税务信息化建设这一命题,其重点在于税务系统内部和税务系统外部两种信息不对称。
1.税务系统内部的信息不对称
税务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管理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但目前在信息化建设中人为割裂了税务管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近些年来,软件开发管理混乱,部分省市税务局自主开发了一些税收征收管理软件,这些软件数据结构、业务流程、软件运行平台均不一致,给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集成带来困难。这种情况既造成设备和资源浪费,增加系统维护的难度和加大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量,同时也很难适应税收业务的发展需要,无法对涉税数据进行统一的挖掘分析和充分利用。
2.税务系统外部的信息不对称
长期以来,由于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的欠缺,使得税务机关内部仅了解其所管辖的纳税人信息,而不能实现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即使在同一地区,国、地税机关也缺少有效的信息协调、沟通机制。此外,在政府机关普遍推行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中,税务、财政、国库、审计、工商、劳动、公安等政府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管理和监督机构,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日渐高涨。但由于部门间在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一直客观存在,并日益成为制约政府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增加了税务机关甄别纳税人涉税信息的难度,形成了信息割据格局,使得行业之间的信息互不融通。继而出现了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我国税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1.税务信息化观念之革新
对原有的旧式的税务信息化观念予以革新,产生新的税务观念之内容,是税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观念的革新表现在对税务信息化认识的层面之上,其核心乃是通过对计算机的有效应用使税务业务流程能够有所更新。其中,为方便上层的管理者能够直观明确的获取基层的信息数据,有必要对管理层级进行扁平化的组织,同时尽量尝试新的征管模式,以真正实现税务信息化对税收工作的质的推动作用。上述对策足以为整个税务信息化持久、良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目前税务信息化人才的缺失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不利的局面势必影响委托-关系而对税务信息化的建设带来负面的效果,因此,怎样既合理又有效的提升税务人员的信息化业务水平将成为解决当前困境的最直接的方法。信息化是方法,人的合理使用才是重中之重。
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需要在税务人员的考录上着手,这就需要大力大范围的招录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人才,同时紧抓技术培训,从而使得税务人员能够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更有效的为税收信息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强化对现有税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技术的培训,更新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结构,辅以相应的考核,保证现有税务工作人员与信息化相适应,推动税务信息化系统的优化和高效运转。这一对策将有利于解决委托-关系之下面临的人才缺失的问题。
3.在一体化的要求之下进行有效整合
在早期的信息化建设中,因为具有偏差性的认知以及缺少合理的统筹和有效的规划,多平台多种类的现象在我国税务信息系统中普遍存在,其直接后果就是增加了工作的成本同时降低了工作的效率,甚至在更为广义的层面上给税务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是故怎样整合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税务信息一体化的建设,是当下面临的主要困难。面对这一局面,第一,需要在应用系统各平台内有效的实现内部资源的高效互通,在更为宏观的上一级层面上对现有税务系统予以有效整合,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对作为三大主体的税务部门、税务信息设备、税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对税务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共享;第二,加强与其他相关政府机关部门的业务合作,包括与税务机关存在信息共享关系的海关、国库、工商等机关部门,税务机关与相关机关部门之间信息渠道的通畅对于税务信息化的建设而言意义重大。这种部门之间的信心共享和交流对于多部门相互协同合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现有数据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最终,这一对策对于税务系统内外信息不均衡的难题来说是一有效的解决途径,并将促成协同运转的信息化系统的真正建立。
注释:
①栾斌.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参考文献:
[1]中国税务学会.税收信息化研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2]葛元力.流程再造理论在税收管理领域的应用[J].税务研究,2003(2).
[3]高莉.税务信息化的“集中”和“整合”[J].税务研究,2006(1).
[4]童丽珍.关于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
[5]卢凤云.税收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J].财政税收,2006(11).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邯钢集团;应对策略;
作者:张继德等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目标成本管理成为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对于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目标成本管理在今天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当今的产业环境性质所决定的。如今,商业企业必须面对全球性的竞争环境,适应快速变化及特有规则(吴雪林,2005)。企业传统的利润规划以及成本管理是为温和的竞争环境而设计的,无法适应现今快速变化并且愈加复杂的商业竞争环境,而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则能够更好地达到现在所面临环境的要求。
目标成本管理起源于美国,成功应用在日本。以日本本田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以质优价低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欧美产品竞争,表现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欧美市场上节节胜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国内外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企业的生存压力日益加剧,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调整对策,还是沿用老一套粗放型的成本管理办法,内部经济责任制不落实,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不断减弱。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企业开始探索使用目标成本管理,先是机械工业企业扩展了目标成本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实行全过程的目标成本管理;到了90年代则形成了以邯钢经验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成本管理。
我国的许多企业,如邯郸钢铁公司、美菱集团、郑州卷烟厂等应用了目标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管理之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产品成本大大降低,公司财务状况得到改善,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但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运用目标成本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和认真分析,探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为即将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企业提供参考。
二、我国的目标成本管理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内涵
众所周知,目标成本就是企业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扣除目标利润,以此来倒推出产品的成本。目标成本管理是以实现企业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目标成本的分解、落实、控制和考核等手段,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王永连,2010)。目标成本管理分为两个阶段:(1)确立阶段发生在产品开发循环的产品规划以及产品概念阶段,主要在于设立目标成本;(2)达成阶段发生在产品开发循环的产品设计积极生产阶段,主要为了实现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管理的这两个阶段与产品开发循环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我国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特征
1.目标成本的计算采用倒扣法
在目标成本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进来,而倒扣法是运用最频繁的方法。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通过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减去期望利润来确定成本目标,价格通常由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决定,而目标利润则由公司及其所在行业的财务状况决定。采用倒扣法计算目标成本时,既要考虑到正工序和逆工序的问题,又需要上下级之间不断进行商讨,因而其计算步骤比较复杂。
2.侧重于成本的事中及事后控制
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企业为了达到控制产品成本的目的,必须经过严密精细的过程,这表明成本的前馈控制依赖于成本企划。产品的设计成本不同于成本企划,后者的运作过程不仅需要精密的论证,更需要各种制度和组织结构的保证。然而,在我国的部分大型生产企业中,仅有设计成本的描述,由此可见,我国的目标成本管理对成本企划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我国的目标成本管理是以职能式的组织结构为导向的,其过程和作用与成本维持相类似,是一种在生产中控制成本的事中成本控制体系。
3.对目标成本的分解过程进行多次商讨
为了更好地明确责任,使各级成员围绕目标成本而奋斗,在确定目标成本后,应对其进行自上而下的逐级分解。在目标成本的分解过程中,企业需要将各种产品的工序、实际能够降低成本的潜力纳入考虑范围,并进行不断的探讨和修改。我国企业采用正工序核算,逆工序挖掘的方法来确定产品成本,以避免出现虚高的不合理指标。为了保证成本指标的科学性,在制定目标成本时,企业上下级之间必须充分交换意见,进行多次的商讨,这样才能够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指标的分解体系。
4.与责任成本制度的结合
企业将责任会计与目标成本的确定、分解、控制等过程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将目标成本管理转化为责任成本。在我国的目标成本管理模式中,责任成本制度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将目标成本纳入责任会计系统,以目标成本为基础编制责任预算,根据核算目标成本的发生情况,明确各部门对成本管理的责任,对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为奖惩制度提供客观依据。这种结合方式体现了企业内部责、权、利的统一,使目标成本管理的推行与实施有了可靠的基础和切实的制度保证(韩磊,2012)。
(三)邯钢集团的目标成本管理案例
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邯钢集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方法。这套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在我国得到推广,很多企业将其与自身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得我国目标成本管理有了更好的发展。邯钢集团是将自身经营模式与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取得经济效益的典范,本文对此进行相关论述。
1.邯钢成本管理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钢铁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对建设规模进行降温,引起对钢材需求的减少,导致其价格下降,但其成本则由于物价上升而相应提高。这种情势给一些钢铁企业带来了很大影响。例如,在1990年邯钢这个老厂的税前利润从上年的7900万元下降到100万元,已经濒临亏损的边缘。我们常说,成本管理是企业谋求高经济效益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改善成本管理成为像邯钢这样的企业所关注的中心,是顺应邯钢生产特点之举。邯钢经验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中国,出现在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决非偶然,乃特定的时代和行业背景所促成(韩季瀛,杨继良,1998)。
2.邯钢经验的主要内容
邯钢目标成本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成为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制。在实际运作中,采取模拟市场价格核算和逆生产流程的“倒推法”进行考核。
(1)模拟市场核算。模拟市场,就是指邯钢在确定内部转移价格时,是通过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来进行“模拟”而形成的,“模拟市场”的目的是为了全公司齐心协力地得到更高的利润,而不是为了对内部单位作出最佳的“外购抑自产”的决策(韩季瀛等,1998)。其具体过程为,首先确定钢材的市场价格,然后扣除税金和目标利润,得出的结果即为钢材的目标成本。因而,全厂应挖掘的潜力也就是实际成本与计算出的目标成本的差异。班组再把指标落实到人,形成一个由十几万个指标组成的以保障全厂目标利润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此体系是一个严密的责任网络,厂内各部门和个人与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有密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目标成本的测算就是以市场价为基础的,而市场价格客观存在,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如果企业员工对下达的相关指标有疑问,无需找厂长讨价还价,可以直接去市场上进行核实(王世定等,1997)。
(2)实行成本否决制。其基本观点,一是不讲客观、不搞分析、严格考核;二是实行彻底的成本否决权。这表明,成本指标具有重大影响,如果分配给分厂、班组或个人的目标成本被突破,就算其他指标都完成得很好,工资和奖金也要受到影响。因此,“成本权威”就在邯钢集团内形成,除此之外,邯钢集团还将成本作为影响、诱导和矫正人的行为的杠杆(刘小明等,1998)。成本考核不仅与奖金挂钩,实行成本否决权,而且也与职工升级挂起钩来。由于成本考核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促使各厂把成本当作重点中的重点来抓。为了正确评价各个责任单位的经济效益,总厂每年要从综合奖中拨付500多万元专门用于降低成本奖和增利奖。
3.邯钢成本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1)实行这一管理方法,促进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比如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成本意识等,大家普遍感到生产的责任具体了,他们把本职工作同市场、效益紧密联系起来,使国有资产的管理与效益真正落到实处。(2)促进了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机制,成本指标层层分解,把公司承担的压力逐级传递到了工段、科室、班组和个人,使分厂吃公司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状况彻底改变。(3)促进各项专业管理的加强。随着模拟市场核算覆盖面的扩展和核算指标的完善细化,企业内部各种物流,包括产成品、半成品、原料、能源、劳务、资产,都以价值形态参与流通和管理,实现了向“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转变,带动和促进企业全面改善经营管理。(4)促进了“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企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贯彻效益决定分配原则,把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全体职工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国有企业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除此之外,邯钢集团的目标成本管理还有效促进了产品成本的降低和效益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种开发、企业的技术进步、产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各项指标的改善等。邯钢集团的管理经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闯出一条成功之路。
三、我国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重视目标成本管理,不断改进目标成本管理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国虽有部分像邯钢集团一样能够成功应用目标成本管理的企业,但是无论从目标成本管理的现状或是其结果来看,必须关注它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1.全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标成本管理通常被认为是企业财务和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其他职工只关注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而不会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中来。在员工培训方面,企业并不太关注,很多员工不能在工作中发表自己的建议,只能被动地接受,因而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这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降低,并进一步导致各个环节中的生产成本显著上升。
2.成本竞争意识不强
目前,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持续的优势并占据有利地位,必须重视对竞争对手成本变动情况的分析,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认真核算竞争对手的成本。企业只有通过竞争对手与本企业产品的比较分析,正确判断双方的优劣形势,才能真正地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竞争意识薄弱是我国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然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是永远的法则。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必须积极提升其竞争意识。
3.目标成本管理范围具有狭隘性
在我国企业的目标管理中,很多企业只重视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而对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产品分销商等企业外部价值链的分析有所忽略;只关注生产环节的目标成本,而很少分析经营、销售等方面的目标成本,这导致目标成本管理脱离了外部环境,降低了其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王永连,2010)。近年来,正是由于观念上的束缚,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甚微,甚至制约了企业技术的进步,妨碍了企业的发展。
4.目标成本管理粗放
企业通常会把成本管理的重心放在显性成本和费用上,缺乏对隐性成本的有效控制。此外,企业对非财务方面的信息有所忽略,只重视财务方面的相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成本不仅包括人工、原材料等显性成本,还包括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所造成的损失即隐性成本,忽视隐性成本可能导致企业成本核算一定程度的失真。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它包括人、机、料、法、环五个主要因素。本文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新视角分析了我国目标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
1.人员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很多企业把成本管理主体确定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和少数专职成本管理人员,而企业各生产车间和部门组织的职工工作范围则被限制在生产领域。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缺乏成本意识,不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广大的管理群体,因此,难以真正取得成效。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人员的成本竞争意识淡薄,有待加强,企业只有重视竞争对手,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并与之进行比较,方可制定扬长避短的策略以争取竞争优势。
2.方法制度方面的因素
我国的企业在目标成本管理的核算方法方面还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核算的环节还不完整。当前,我国的众多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注重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考虑不多,对企业的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这可能会导致企业投资和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其次,核算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大多数企业只考虑看得见的成本,未考虑隐性成本,这可能使得成本核算的结果与实际成本不一致。目前,我国企业正面临着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些隐性成本,找到并剔除导致成本提高的动因的关键问题。
四、针对目标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
(一)鼓励全员参与管理
事实上,目标成本管理与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息息相关,无论企业制定的目标成本控制措施多么科学与合理,要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最终都是要通过全体员工的积极贯彻与执行才能实现。所以,企业上下要对成本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者,都要不断增强对目标成本管理的认识,明确每个组织和个人在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使他们真正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使他们更好地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
(二)正确树立成本竞争意识
企业不仅要加强自身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更应该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成本变动,并对其变动的原因进行认真的探讨和分析。在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断降低,顾客在购买产品时主要考虑产品的价格,企业若能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产品就能够赢得更多客户和市场。由此可见,重视研究竞争对手的成本,树立起成本的竞争意识,是促使企业有效地进行产品改良,逐步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方法。
(三)扩大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范围
为了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现代企业需要进一步扩大目标成本管理的范围。因此,企业除了要分析生产成本,还应对产品的研究、开发、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过程进行控制,使其囊括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整个价值链。此外,企业应当把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纳入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范畴,即对整个行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和整合,放眼全局,对各种潜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全盘的分析和管理。这样,企业就能够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增加企业价值的目标。
(四)创新目标成本管理方式
企业在核算成本时不仅要包括劳务费、原材料及燃料费用等有形成本,还应当包括市场的开拓、员工工作积极性、产品质量等一系列的隐性成本。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企业计算目标成本时,往往只考虑一些有形的成本项目,而一些隐性成本项目则经常被忽略。事实上,一些隐性成本,如企业的规模、地理位置、产品的复杂性等也可能会对目标成本产生很大影响。企业若想对目标成本管理的形式有所创新,必须足够重视隐性成本。
【关键词】成本控制 国企二级单位 财务管理
一、引言
国企所属二级单位是我国国企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国企所属二级单位中有大约30%的企业经营处于亏损状态,表明其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国企二级单位与大型国企进行比较,结构相对简单,生产规模相对偏小,因此优秀的成本控制工作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现代市场经济竞争。
二、成本控制在国企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最终的目标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和为股东创造利润,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要严格服从于企业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的利润进行谈论,一般企业利润是企业 收入减去企业所耗费用剩下的部分,而企业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成本,因此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是其获得更多利润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国企所属二级单位因为融资相对困难、经营规模较小、控制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其内部控制能力较差,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就会相对较大,因此加强成本控制对国企所属二级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企二级单位成本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隐性成本的控制
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企业中隐性成本的管理,隐性成本一般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并且隐藏在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比如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失误为公司带来的损失或信息传递失真,使企业经营效率下降,从而间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等。但是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中,一般难以在财务账本上发现隐性成本,其控制的方法也比较复杂,造成国企所属二级单位在成本控制范围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容易忽视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而只注重某一环节的管理。
(二)忽略显性成本控制中的一些重要环节
企业显性成本是企业支付给本企业以外的个人或组织的货币额,其主要体现的是企业在实际应用的成本,并且可以直接进行计算。 但国企所属二级单位在实际运营中,对显性成本控制的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采购成本不能有效降低;存货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量过大;存货管理不规范导致账实不符和信息失真。因此国企所属二级单位要切实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并降低这些显性成本,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四、提升国企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能力的措施
(一)引进财务管理理念,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要引进和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要从战略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职责要严格落实,并规范成本会计基础工作。要建立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和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的财务预算和财务规划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做好企业发展各阶段的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要对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定期进行绩效考核,采取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最终提高国企二级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对隐性成本的控制
1. 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隐性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例不断提高, 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的范围就必须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内容,不能只局限于生产制造领域,要对企业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内产生的成本进行控制,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制造和销售以及售后服务过程。
2. 实现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成本的制定和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制定过程应以市场为依托,包括市场信息、行情以及对市场上各类产品的比价、需求趋势,再结合自身企业的资源状况、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销售市场的调查,最终测算出企业本期销售目标的收入,制定出量化的产品销售利润目标,然后将制定的目标利润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执行部门,进行科学地控制和考核,使企业效益得到最大化。
3. 采取全过程控制
全过程控制主要是企业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控制,一般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需要对未来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对比,找到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的方法或预案,必要时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事中控制的重点是对正在实施运行的计划实施过程控制,这是控制工作的重要部分,它主要包括物料采购成本控制、物料库存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事后控制主要是对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之前制定的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加强对企业显性成本的控制
加强对企业显性成本的全面控制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国企所属二级单位极易忽视的而且比较重要的存货成本控制提出相应的对策。
1.与大型国企联合采购
当国企所属二级单位与大型国企实现联合采购后,首先在采购方面上,依靠大型国企的实力,就增强了自身谈判价格的实力,能够获得像大企业一样的采购规模优势;其次在管理方面上,当实行联合采购后,可以在联合的同时,学习和吸收大型国企对于产品的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并且企业可以将对于同类产品的管理工作统一实施,再由相关企业一起平摊费用,这样既有效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工作,也为企业节约了不少的成本;在运输方面,可以与大型国企合并批量货物的运输,减少单位产品负担的运输成本, 从而降低了存货成本。
2. 加强存货数量信息追踪分析,提高存货控制管理能力
要掌握更多的存货数量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存货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一般国企所属二级单位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其对市场信息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导致国企所属二级单位的库存经常会出现不足或过多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加强存货管理,包括对相关存货硬件、软件的投资和管理。
五、结束语
成本控制是所有现代企业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对于国企所属二级单位尤其如此,笔者建议国企所属二级单位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注重隐形成本和显性成本中存货成本的控制,并不断拓展成本控制的范围和过程管理,从而为我国国企所属二级单位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章兴利.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