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降本增效方案范文

降本增效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降本增效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降本增效方案

第1篇:降本增效方案范文

关键词:降本增效;管理方式;思想误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14-02

一、企业降本增效的背景与意义

1.企业降本增效的背景

在2007―2009年所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信用危机不断地扩大导致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此次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经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全面地防御,且制定了非常有效的救市方案。现阶段,世界的经济局势逐渐稳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繁荣与发展的背后,经济危机仍有爆发的可能,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不能忽视。

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经济危机必定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国内的公司将会出现倒闭或破产,特别是主营进出口业务的公司。按照中国金融部门作出的调查报告显示,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中国的公司整体经营情况显著变差,以2008年对企业做的调查数据为例,选择企业自身情况“良好”的公司领导者的人数比例为31.2%,“正常”的领导者人数比例为49.8%,“较差”的人数比例为19%,其中选择“较差”的人数比例达到了19%,这一数据是六年内的最高数据。中国政府部门在经济危机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政策措施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倡公司进行“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2.企业降本增效的意义

企业推行降本增效的措施非常有利于公司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在进行降本增效的过程中企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公司进行降本增效的目标是:降本与增效,不过要清楚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增效。但是,企业也不能为了增效而过分地降本,采取不科学、不合理的降本方式,这样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少的企业仅仅在表面上降本,但是实际上没有取得增效的目的。因此,研究如何让企业在科学、合理的降本措施下稳定、持续的增效,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降本增效的错误管理方式

对于企业的降本增效改革里面,阻碍其顺利开展的关键问题就是错误的管理方法。这样会使企业达不到增效的目的,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破产或倒闭。

1.采取最大限度的降本来实现增效的目的

近几年来,中国连续发生“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辣椒油”、“地沟油”等事件。其所涉及的公司和企业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也证明了公司不可以简单以为降低成本就能增加公司效益,这是错误的降本增效管理方法。所以,公司要是过分地重视产品成本的降低,就会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甚至对消费者造成财产或生命的损失。如果采取这种管理方式企业最终就会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审判。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企业要认识到降本增效的关键在于形成长期的降本优势,而企业降本的真正价值也是体现在其长久性上,就是指降低成本而不影响质量。

2.以不变的标准评价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

很多的公司对于自身降本增效的效果评价仅仅停在表面上,根本不关注市场的环境情况以及公司内部的运营状况。例如,在世界范围内发生金融危机时企业的各方面的投资成本降低就会使企业产品的成本减少以及公司的营销市场相对减少也促使营销成本降低,但是这样的降本我们不可以理解成降本增效。因此,公司在对其成本进行评估时,还要顾及到公司所有活动的相对成本,且要加入时间对相对成本影响的因素。公司应该建立动态的成本分析制度,根据市场环境以及公司内部经营状况,来正确地评估自身产品的成本变化情况,并找出相应的影响因素,以确保公司的产品拥有长期的成本优势。

3.过度的控制投入以最大化的降本效果

很多的公司只是片面地最求降低成本,为了降低成本而过度地控制对产品的必要投入,极大地束缚了公司的健康发展进程,这种只看到眼前利益的管理方式,最终必然会让公司失去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要想长期地确保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不被竞争对手所超越,关键就是要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且能够持续保持。公司实力的扩充、生产技术的改革、产品工艺的改进、市场营销网络的拓展以及企业接纳新思想的态度等管理理念较任何其他的降本方式都更拥有长期性。所以,公司要想长期地占据成本优势,就要保证其在技术革新工作中的资金投入,实现技术专长,生产企业的特有产品,这样才可以促使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科学的降本增效措施

1.深化内部人员对降本增效的认识

首先,公司的高层必须对降本增效工作非常的重视,唯有如此,公司各个部门的领导才能全面地执行降本增效的思想,降本增效工作才可以推行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过程。

公司在深化高层管理人员对降本增效的认识以外,还应该在公司内部开展各种相关活动,对员工宣传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的思想及方法,鼓励职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节约成本,杜绝一切形式的资源浪费,让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深入员工的思想,作为公司的文化精髓。

2.完善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

企业的每个部门之间要全面的配合,共同完成公司的预算管理任务,把生产经营的所有过程都归到预算管理的职能范围,对于没有预算的资金流动要严密监督与控制。依据不同花费的性质、多少以及范围制定预算管理制度,确保按照预算资金的申请、核实、批复以及支付的流程。对于非生产类别的资金支出要严格管理,科学、合理地设置非生产费用预算支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3.细化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制度

企业要将降本增效的制度进行细化处理,以增强制度对实际生产指导的可行性。对于某些细节的过程不可以通过量化指标规定的,应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以及培养,给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式让员工拥有节约的意识。公司要针对内部不同的岗位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实践,提出不同员工、不同岗位的指导性意见。例如,企业内部应关于员工怎样节省电能、水资源、纸张以及食堂的饭菜等制定出细化、可行的方案。

4.提高销售管理水平,减少库存成本

公司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公司的产品质量,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完善产品的服务体系,同时利用现有的资源强化公司的销售网络布局,努力扩展良好的市场,增加产品销量。另外,建立并完善企业的物流管理制度,要很好地利用现有的物质配送网络,进行销售―配送一体化服务,增加企业的生产、销售效率,减少产品库存所需的成本。

5.优化资金管理,降低企业财产损失

企业要在强化生产、销售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公司资金资产的管理力度,调整资产组成,优化资金管理,改善企业资金的运作效果。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措施,加强对回款与支出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债务数额,减少企业资金风险,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可靠。优化企业资金管理方式,对企业资金采取集中管理策略,尽量减少企业资金的回收周期,改善资金的运作效率,以减少资金周转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和出现的损失。同时,企业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处理好企业产品生产与产品销售的紧密联系,防止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及数量的误差过大。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依照市场化的原则,在适合的时机,逐步稳定的进行企业并购扩展进程,降低企业资产投资损失的风险。

6.重视技术革新,实现降本增效的持久性

企业发展的动力就是技术的革新,技术是企业前进的基础和保障。企业要想长期地实现降本增效就要重视自身的技术创新与改革,要鼓励员工进行工艺的改进,同时还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包含另个部分,第一,执行技术兴企、技术创新的管理理念,按照员工的不同岗位要求,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岗位技能培养,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善生产的科学性,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第二,企业要建立并完善科技革新制度,在产品的生产工艺以及流程中紧跟市场的潮流,及时地使用新手段、新技术、新科技、新能源等,关键要控制好企业产品的质量、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环节,还要建立企业自己的科研创新平台,实时的更新企业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流程。另外,企业还要有针对性地对限制公司降本增效的生产过程进行重点的技术改造,建立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投入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的质量。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降本增效对于公司来说是重要且烦琐的过程,企业在降本增效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就能够让企业稳定、长期、健康发展,如果急于求利或者过分地强调降低成本就会让企业遭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时会危及到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进行降本增效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企业确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持,才能在降本增效工作中取得胜利。切不能过于追求利益,目光只看眼前,要去掉他们在思想上的偏差,这样才可以取得长久的效益。对于企业来说,降本增效工作不仅涉及到公司的领导层,同时也是公司所有员工的责任,只有在企业所有人员的集体努力下才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企业的管理层作为企业发展方向制定者,在降本增效过程中要起到带头和表率作用,给各个部门指明正确的方向。员工作为企业的生产者,也是降本增效的实际执行者,他们需加强岗位技术及节约意识的培养,满足公司对员工的新要求,在降本增效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只有企业上下思想统一、方向正确,降本增效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企业才能长期、稳定地实现效益的增长,处于市场竞争的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第2篇:降本增效方案范文

【关键词】 成本管理;降本增效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只有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成本进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才能占领市场。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挖掘潜力,强化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笔者现就制造企业如何实施成本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 开展宣传,树立全员降本增效意识,

公司领导重视降本增效工作,通过简报、内部报刊、网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员工正确认识企业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市场形势,公司降本增效举措,推广、实施优秀成本管理办法,增强员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降本增效为出发点,从我做起,从岗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精打细算,降低消耗。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与企业共渡难关,充分调动职工降本增效积极性,形成公司上下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人人关注降本增效的浓厚氛围。

二、严格考核,细化 “降本增效”指标

为了全面实现降本增效工作,公司每年根据各单位生产情况,下达降本增效指标。针对各机加工单位、毛坯单位、技术中心、采购供应部、运输销售部、机动分厂各责任部门,从自身实际出发,成立对标挖潜、降本增效专项工作小组,层层分解指标,制定有效的保证措施,并要求对完成情况进行落实,签字确认,避免指标流于形式。公司技术中心负责对各单位涉及工艺、技术、材料代用、质量方面降本增效的落实。设备工程部负责对各单位涉及能源、设备维修方面降本增效的落实。财务部负责公司降本增效工作方案的制订,对各单位降本增效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组织对各单位降本增效的确认,总结、考核。并要求各单位明确主管领导、联系人、责任人,建立完善的原始记录,确保责任部门便于落实。公司每月要求各单位上报指标完成情况,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使降本增效指标落到实处。

三、全员、全过程管理参与降本增效工作

1、设计阶段,依靠科技创新,优化设计、工艺

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重新审核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公司技术部门以产品面向生产率高,节约能源,污染小,无金属损耗、成本低为开发研究重点,不断提高图纸质量,降低图纸差错率,通过优化设计、优化生产工艺、材料代用等方法降低毛净比,改进传统的编程工艺,利用公切边、套料等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材料,提高钢材等各类材料的利用率,实现降本增效。

2、降低采购成本

在工业企业中,原材料所占成本一般占整个成本的50-70%。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对于降本增效工作意义重大。制定原材料供应计划,合理组织原材料的采购运输,防止停工待料,避免材料积压,降低材料消耗。 公司采购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存货零库存管理模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联盟,资金支付采用商业信用、对材料适时储备等形式,降低采购成本。同进利用盘活库存积压,加快库存周转速度,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采取替代性原材料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3、生产过程全员、全过程控制

生产机加工单位根据全年降本增效指标,层层分解,对生产成本、期间费用进一步细化分析,加强对项目过程的成本控制,细分到每一个生产班组,每一道工序,开展班组成本核算,落实责任,奖罚分明。使每一位员工都能自动自觉地控制成本,对每一道工序把好质量关,减少资源耗用,废品和返修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毛坯制作单位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毛净比,提高各类材料的利用率,控制可控费用,严把生产过程,提高毛坯及产品的一次交检合格率,提高产品质量、合同履约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4、修旧利废,变废为宝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活动,增强了员工的成本意识,充分发挥了每位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了修旧利废工作的开展。如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边角余料,毛坯单位对长期不用的余料进行有效再利用,通过改变切割技术、方向,使闲置钢板变“废”为“宝” ,增加钢材利用率;同时加强对钢屑、各类有色屑的回收,增收节支;通过回收炼钢用的样勺、砂斗、模具等进行改制、拆卸重新利用;自主完成“老旧报废设备”维修改造任务;对报废汽车等废钢进行切割清理送往毛坯制作单位再利用;对于资金耗量大的进口刀具,利用收集废旧棒铣刀和其它废旧刀具,进行加磨、开刃处理后用于粗加工,等到精加工时再换上新刀,有效节约了资金,降低了生产成本。

5、合理降低运输包装费用

公司运输销售部门通过优化包装、涂装工艺,提高包装材料利用率,回收旧的包装箱进行再次利用,降低了包装材料。同时加强对车辆日常的保养、维护,降低维修费用,降低百公里油耗,加强对车辆日常的保养、维护,降低维修费用,核算运输运费通过对产品的分解运输,尽量采用铁路运输的方式,达到降低运输费用的目的。

6、降低能源消耗和修理费用

设备工程部、机动分厂加强对能源消耗合理控制,杜绝水、电、油、气等能源“跑、冒、滴、漏”现象。提高机床利用率及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设备机台的正常运行,加强对管件等材料的回收利用,降低维修费用,达到降本增效目的。

7、 严格控制可控管理费用

公司根据管理费用特点将管理费用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可控费用中的五项分为重点可控费用。分别为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公务用车费、维修费。对于重点可控费用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要求财务部门按单位、按项目进行分类核算,严格按预算进行考核,不允许超支,鼓励节约,并且与单位责任人的奖金直接挂钩,实行奖惩制度。同时对于重点管理费用实行集中管控,部门负责的双向管理模式,由公司办公室负责全公司办公用品的采购、电话费用的管理、车辆的统一安排调度,减少公车私用,降低油耗,根据使用单位下达费用,统一管理,互相监督。

制造型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化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3篇:降本增效方案范文

关键词:企业;降本增效;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企业降本增效的意义和作用

降本增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眼睛向内、苦练内功,狠抓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对于应对国内建筑业萎缩的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加强管理、降本增效放在生产经营战略的突出位置,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抓好成本核算与分析等基础性工作,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成本管理与控制,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2.企业降本增效存在的问题

2.1采取最大限度的降本来实现增效的目的。近几年来,中国上海发生“莲花河畔景苑倒楼”、“上海轨道交通董家渡透水坍塌”、“浦东临港一在建厂房发生坍塌”等重大事件。其所涉及的公司和企业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也证明了公司不可以简单以为降低成本就能增加公司效益,这是不正确的降本增效管理方法。所以,公司要是过分地重视产品成本的降低,就会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甚至对需方造成财产或生命的损失。如果采取这种管理方式企业最终就会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审判。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企业要认识到降本增效的关键在于形成长期的降本优势,而企业降本的真正价值也是体现在其长久性上,就是指降低成本而不影响质量。

2.2以不变的标准评价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很多的公司对于自身降本增效的效果评价仅仅停在表面上,根本不关注市场的环境情况以及公司内部的运营状况。例如,在接下来几年房地产业迎来萧条期,工程住宅建设逐渐萎缩时,我们作为工程监理企业的各方面的投资成本降低就会使企业产品的成本减少,但如果降低成本同时降低了产品质量,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及市场竞争力相对减少,这样的降本我们不可以理解成降本增效。因此,公司在对其成本进行评估时,还要顾及到公司所有活动的相对成本,且要加入时间对相对成本影响的因素。公司应该建立动态的成本分析制度,根据市场环境以及公司内部经营状况,来正确地评估自身产品的成本变化情况,并找出相应的影响因素,以确保公司的产品拥有长期的成本优势。

2.3过度的控制投入以最大化的降本效果。很多的公司只是片面地追求降低成本,为了降低成本而过度地控制对产品的必要投入,极大地束缚了公司的健康发展进程,这种只看到眼前利益的管理方式,最终必然会让公司失去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要想长期地确保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不被竞争对手所超越,关键就是要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且能够持续保持。公司实力的扩充、生产技术的改革、产品工艺的改进、市场营销网络的拓展以及企业接纳新思想的态度等管理理念较任何其他的降本方式都更拥有长期性。所以,公司要想长期地占据成本优势,就要保证其在技术革新工作中的资金投入,实现技术专长,生产企业的特有产品,这样才可以促使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企业降本增效的途径

3.1靠现代化的管理降本增效。要降本增效,必须抓住管理这个纲。各部门要将实行成本目标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强化成本核算,在采购、合同评估签订、人事管理(招聘、培训、使用、辞退)、服务质量、财务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把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的行政费、差旅费、办公费等每一项费用细化到部门(项目)、公司成本中,使成本核算进经营部、事业部(项目部)、到人头。对影响成本的各种消耗进行系统控制和目标管理,防止各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达到合理储存、使用物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之既保证生产的合理需要,又减少资金占用;变成本的静态控制为动态控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使降低成本落实到每个职工的具体行动中。在这方面要根据承担的工作性质不同,核算每个人头的费用基数进行控制考核,每只铅笔、每张稿纸都必须从具体费用中列支。要加强资金管理,控制支出节约费用。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建立企业“内部银行”,通过推行模拟市场核算来降低成本,控制费用来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用款无计划、开支无标准,多头批条和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从而造成在资金使用上不计成本的做法,严格加强对资金的控制,使全体职工感受到目前市场竞争的压力,变由几个人算帐为人人当家理财。

3.2靠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降本增效。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入,是大部分企业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经济损失的多发事件,要做好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加强分类指导,梳理应收账款基本情况,摸清实质存在的问题,分析应收账款成因及合理性,明确回收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其次,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应收账款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初步建立应收账款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完成指标体系的建立。

3.3靠加强合同管理降本增效。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要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效果,加强合同管理是先决条件,首先,应明确经营管理部为合同管理牵头部门,配备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建立健全合同台账,对正在进行的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及时的补充梳理总结。其次,加强合同评审,发挥合同评审的实质性作用,对项目参与度设定安全等级划分,对建设方提出的不合理条款及时予以洽商,不为中标而中标,规避合同潜在经营风险。其三,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工作流程,明确责任,职责清晰,加大对已签订合同的服务费用的收回力度。其四、对于所属分公司及业务中心签订的合同进行深化管理,制定所属分公司、板块公司合同管理办法,同时要求其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定期、不定期予以检查审核。

3.4靠深化改革降本增效。深化企业改革,不断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提高职工素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精干高效的运行机制,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各部门要把深化改革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工作。首先,要改革人事制度,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体现“肯干、能干、干好”的用人原则,实行招聘与聘任制相结合的人事制度,优化劳动组合,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做到“能者上、庸者让、差者下”,增强企业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危机感,从而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倡一专多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动全体干部职工投入到降本增效的工作中去。其次,在科学测定确保最佳成本目标所必须的劳动量的基础上,相应改善劳动组织,核定劳动定员,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减少因非生产性人员过多和窝工、怠工、劳动量不足造成的消耗,做到向苦、脏、累、险和高技能岗位倾斜,进而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增加有效劳动时间,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量和工资成本,按生产经营实体需要,对职能科室进行精简合并,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备管理人员,改变人浮于事的局面,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3.5靠优化结构降本增效。一个企业的产品是否受市场欢迎,能否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是降低成本的基础前提。只有产品品种多,产品结构合理,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才有稳定的市场,只有产品结构合理,才能加速产品扩散,实行多元化经营,加快市场渗透,提高市场的相对占有率,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所以公司各部门在生产经营中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真分析、审时度势,及时改变生产经营战略,同时公司还必须不断创新、优化产品结构,采取“你无我有、你有我多、你多我精、你精我转”的策略,增加服务项目,追踪世界发展潮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使产品市场逐步扩大,最终成为行业龙头。

结束语:综上,企业在降本增效过程中要确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才能确保企业稳定、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降本增效方案范文

【关键词】闲置资产;盘活方法;降本增效

一、引言

以自由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企业寻求发展之路,建立在新兴技术应用、结构调整、增强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这造成了大量闲置资产的产生。较多的闲置资产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将会导致企业有价值资产降低,同时还会增加企业生产生本,使得闲置资产成为阻碍企业在竞争激烈市场环境中发展的包袱。所以,加强企业闲置资产盘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此,笔者将在下文中重点讨论如何盘活闲置资产,推动降本增效工作。

二、企业闲置资产及其形成原因

所谓闲置资产就是在企业内部已经停用一年以上,并且在后期内使用几率较或已经被新购置的具有同类功能作用的资产所替代下来的资产。综合企业生产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被归为闲置资产的资产,对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再有什么贡献,反而可能会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包袱。但在此笔者需要说明两点,其一,被企业是为闲置资产的资产并不是毫无使用价值,其相对企业来说没有使用价值,但对其他企业来说,它可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所以企业闲置资产是相对来说的。其二,闲置资产不等同于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是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挂账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各类有问题的资产。闲置资产,并非不良资产中的一类,其还有一定的价值。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企业产生大量闲置资产呢?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企业结构调整,导致大量闲置资产产生。市场经济体制落实并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受其影响,企业要想良好的发展,依旧沿用传统的生产经营结构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企业结构调整就成为必然情况。而企业结构调整,就是企业发展方向转变的表现,那么以往用于促进企业发展的资产就变成了闲置资产。

其二,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企业资产升级。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良好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对此,企业为了推动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展开的动作就是资产升级,将功能全、应用性强的先进技术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代替以往应用的生产技术。这势必会造成大量闲置资产的产生。

其三,市场处于饱和状态,造成企业产能过剩。市场环境多变,影响因素诸多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寻求更多的利益,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投资,生产大量产品。但因市场饱和、竞争者的加入,致使产品销量不佳。如此,便会造成企业产能过剩。为了降低损失,企业不得不将部分资产转为闲资产。

三、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有效策略

1.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

在现代化的今天,只有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企业管理者才能够从现代化的特点出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合理的落实闲置资产管理,做到精细化规划闲置资产使用方案、科学化控制闲置资产的运用、合理化监督闲置资产落实情况,从而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

2.优化闲置资产管理

大量闲置资产有效盘活,对企业来说是百里而无一害的。那么,如何实现企业闲置资产盘活,提高其使用率?优化闲置资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精细化、合理化、科学化落实闲置资产管理,灵活运用闲置资产,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以此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节能减排,合理运用闲置资产

为了真正意义上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应当遵循“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的原则,合理运用闲置资产,以促进企业发展。具体的做法,就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闲置资产进行调拨利用,通过置换、修复等手段来提高现闲置资产的利用率。再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合理的利用闲置资产,这必然会提升闲置资产的使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推动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束语

面对我国市场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尝试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经营技术,但这些策略的落实,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大量闲置资产的产生,这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要想真正意义上推动企业发展,通过有效手段,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降本增效,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岚.企业经营过程中闲置资产盘活方法探究[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1):107-108.

[2]孙立新.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强力推进提速增效[J].商场现代化,2007(24):362-363

第5篇:降本增效方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146-01

近期煤炭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需求疲软,建筑、钢铁、电力等下游行业对煤炭需求量持续减少,导致煤炭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还包括,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高库存、高产量造成供求失衡的格局;进口煤炭量高速增长,且价格具有优势,对国内煤炭市场冲击明显。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煤炭企业怎样创新发展、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效益,实现稳步发展。

1.创新--企业不断创新增效,才能增强企业活力

1.1 增强企业职工及科技人员科技创新意识

一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创新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正内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开展工作。二是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宣传力度,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工程技术人员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让科技创新渗透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岗位。

1.2 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网络“平台”。制订了一系列专门的奖励措施和办法,鼓励科技人员及广大职工在技术上、管理上、制度上进行创新,面向基层抓创新,建立起全员创新的活动网络,各基层单位建立了“三结合”创新小组,结合实际确立研究攻坚课题。矿对每个创新项目从立项、实施、验收、考核、评议、奖励等实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全年设立了200万元的科技奖励基金,每半年奖励一次,把员工的创新能力与待遇挂钩,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在降本增效工作上,坚持技术、管理创新,引导职工度难关、降成本。首先创新技术,求实增效,促进节能降耗、提升经济效益。注重把合理化建议、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降低无效消耗。其次创新管理,求细生金。从细处着手,形成事前预测、过程控制、事后总结交流的成本管理模式,挖掘深层次效益。实现了日清日结一整套的经营创新管理体系。每年解决生产、经营管理过程难题100多项,确保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1.3 加强人才培养,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选好用好人才是企业发展中非常必要的。创新靠的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要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吸引机制,开辟人才竞聘“绿色通道”,吸引、凝聚和造就大批优秀各类大学华业生加入煤炭行业,为煤炭企业自主创新增添后劲。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机制,完善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成果奖励、分配激励政策,做到用感情爱才、用事业育才、用待遇聚才、用机制引才。企业建立多层次、多形式人才培养机制,善于引进、培养和挖掘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工作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加强横向联合,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提高科技创新的层次和水平。

2.降本--企业开源节流、深挖内潜、减少支出

2.1 要从当前形势任务教育入手

开展“度难关、求发展”形势任务教育。紧扣形势发展,利用宣讲材料、大讨论、演讲等载体向职工讲形势、讲任务、讲困难、讲希望,让每一名职工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了解,讲明企业在销售上、资金上面临的困难,在统一思想上下功夫。当前,市场“严冬”等因素给企业带来一系列成本压力。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做好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同时明晰了今后的工作重点与任务,鼓励员工勤俭节约,与企业共渡难关。适时开展降本增效“金点子”征集、“我为企业献一计”等活动,坚定职工信心,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同时,采取评先树优等形式,积极营造比贡献、讲业绩的氛围,坚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制定节电、节水、节材措施。改正工作中不节检的问题如身边的一些小事,随手关闭电脑打印机等一切电器设备,尽量晚开灯,白天利用自然光,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办公设备设置省电模式。生活用水严格节水制度,杜绝跑、冒、滴、漏。做到节省每一分,积少成多。

2.2 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

按国家方针政策制定企业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方案,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对物资计划、采购、供应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物资管理体系,合理把握物资材料的实际需要量。进一步规范材料管理,严把领用审批关,详细记录每种(项)材料、设备配件名称、数量、单价、金额、使用地点、用途、投入依据、投用日期、使用周期、控制目标、控制措施。

2.3 推广应用四新技术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新工艺,围绕矿井灾害治理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广应用技术已成熟的成果项目,使之较快形成生产力,促进矿井成果转化,从应用技术上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3.增效--发挥大企业的优势,提高效益

3.1 科学合理组织生产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寻求新办法,抓住影响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制约生产的重点问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针对目前煤炭产销形势和实际库存,制定科学合理生产计划任务方案,加大生产布局调整,动态跟踪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严格“三量”考核。企业每月要对进尺进行全面梳理,确保采面正常接续,增强生产后劲。

3.2 严把煤炭质量关

加强市场分析与运作,认真收集市场信息,准确把握市场变化,拓展市场,努力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同时,加强煤质管理,优化产量比例构成,适当增加优质煤量,并开展源头煤质控制活动,下达责任指标和考核办法,严把煤质源头关,保证煤质均衡稳定。

第6篇:降本增效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型隔膜泵;下箱体;强度分析;有限元;ADINA

中图分类号:TH323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大型隔膜泵作为固-液两相介质输送的核心设备,在冶金、石油化工和长距离管道输送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大型隔膜泵动力端主要由下箱体、曲轴、连杆和十字头等关键部件所组成。其中,下箱体的轴承支撑由于受到大吨位曲轴反作用力以及下导板座承受十字头的正压力,使其在下箱体板材的局部焊接位置容易生破坏。因此,为保证大型隔膜泵在用户现场正常、稳定、安全的运行,在下箱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强度分析,以确保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大型长距离管道输送用隔膜泵动力端下箱体(工况活塞力为140T)进行强度分析与校核,得出最大应力值及其位置等参数。并对下箱体结构进行改进,以达到优化结构、降本增效的目的,其分析结论对隔膜泵下箱体及其相关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大型隔膜泵下箱体强度分析

2.1下箱体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根据下箱体的实际受力情况定义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如下:根据隔膜泵曲轴吨位(140T)将其对轴承支撑的反作用力加载到轴承支撑的内表面; 将十字头正压力均匀分布在下导板座上;对下箱体底板处定义全约束。

2.2下箱体强度分析与校核

为实现下箱体结构的优化,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现对下箱体进行结构改造,两种改造方案分别称为改造方案一和改造方案二,改造方案一是将下箱体中所有厚度为40mm的金属板材改为为厚度35mm;改造方案二则是将每种厚度的金属板材均减薄5mm。上述两种结构的下箱体强度分析结果分别如图2.5~2.8所示。两种改造结构的最大应力和安全系数汇总如表2.1所示

结语

1根据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长距离管道输送用大型隔膜泵动力端下箱体进行强度分析的结果表明:隔膜泵下箱体的最大应力出现在轴承支撑与金属板材的焊接位置附近,这与用户使用现场的损坏位置相一致。

2根据对不同结构隔膜泵下箱体强度分析与校核结果可知。原有结构和两种改造结构的下箱体均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但改造方案二所使用的金属板材厚度较其他两种结构更薄,生产制造成本更低,因此采用该种结构制造下箱体可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3采用抽取中面的方式对构成下箱体三维模型中的金属板材进行前处理,以及通过赋予二维单元厚度的方式来定义不同的金属板厚等方法降低了有限元分析的计算规模并提高了求解效率,缩短了产品的设计研发周期,对其它同类产品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凌学勤. DGMB、SGMB系列往复式隔膜泵在氧化铝工艺流程中的应用[J].有色设备,2003(2).

[2]李大磊, 赵玉奇, 张志林.SolidWorks高级功能与工程应用[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降本增效方案范文

一、赵矿公司2013年-2015年综合成本构成情况

为进一步全面加强成本管理,以节支降耗为重点,降本增效工作逐步细化和深化,并对重点成本项目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公司成本管理水平,对赵矿公司2013年-2015年各成本费用占综合成本比重较大的项目进行了对比,分析表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赵矿公司2011年综合成本总额55260万元、2012年综合成本总额57400万元, 2012年与2011年比较看,成本增长2140万元,增长幅度为3.87%;2013年综合成本总额50096万元,2014年综合成本总额47555万元, 2014年比较2013年成本总额降低2541万元,降低幅度为5.07%;2015年综合成本总额37179万元,2015年比较2014年成本总额降低10376万元,降低幅度21.82%,不难看出赵矿公司综合成本从2013年开始呈逐年降低趋势,降低幅度较大的年度是2015年,这对于生产区域越来越大、开采深度越来越深、生产过程越来越长、地址条件越来越复杂的“老矿”来说,这样的成本降低幅度是历史未有的。

二、针对自身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加强成本管理,采取超强措施降低成本,2015年取得新突破

赵矿公司以节支降耗为重点,降本增效工作逐步细化和深化,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为公司降本增效奠定了基础。在降成本工作推进的深度、速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强,继续推行超常举措、硬性措施。

1.强化材料定额管理。严格控制材料费支出。以市场化精细管理软件为平台,实现内部提质降本增效。一是加强经营“三按”管理,强力推动基层区科预算、定额控制和费用承包。二是继续实施井下集中修、发、储循环管理,坚持周转材料和设备结构件不上井,坚持废旧支架“拼接改”和旧坑木复用,最大限度的压缩材料投入。三是抓好现场经营管理考核标准的落实,强化设备、配件的跟踪管理和动态平衡,杜绝丢失和浪费。2015年加强“拼、接、改”力度,发挥井下“十调”现场调修、调剂作用,改进井下1500辆矿车轮对的油封堵,节省成本近200万元。

2.加强用电管理,减少电费支出。大力推进“躲峰填谷”和节电工程的落实,优化井下排水方案,搞好水仓清挖工作、利用废弃巷道建设蓄水闸墙,提高蓄水能力,建立制度并严格考核,最大限度实现谷段排水,实施对水仓扩容改造工程,封堵散水,减少漏水量。安装喂水泵、高效节能泵,提高躲峰排水能力,用电峰谷比保持在1:1.58以上,2015年节约电力成本200多万元。

3.推进减人提效工作,降低人工成本。一是积极探索减人提效的新途径、新方法,大力推进劳动力“四个转移”,加强劳动组织和劳动纪律管理,特别是加强优越工种的治理整顿,充实到生产一线。二是加大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努力提高生产效率,推进减人提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是通过各种承包制,调动各单位自我压缩用工,提高劳动效率。四是推动机关机构改革,推行岗位兼并带,将冗员充实到基层单位,实现既定减员增效目标。2015年减人提效工作发挥成效,节约人工成本8367万元。

4.严格控制费用性支出。一是严格财务预算管理,刚性执行财务预算政策,全方位压缩和减少各项费用开支,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费用,减少费用支出。二是依据生产工作面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租赁设备、设施数量,努力控制设备租赁费。三是组织对闲置设备和废旧物资的处理,明确界定留存、售卖、修旧利废等不同种类,对让售废旧物资实行“招投标”,确保效益最大化。2015年节约设备租赁费27万元、设备修理费359万元;实施通讯网络设备设施及资费使用管理的暂行办法,加强差旅费、招待费、通讯费、办公费、餐饮费管理,费用实现了3年连降。

5.努力降低运输成本。改变开拓矸石和洗后产品倒运方式,大幅度降低了产品倒运费109万元。

6.努力降低后勤管理成本。积极组织更衣室改造工程,4900多名员工实现刷卡洗澡,供水耗电量下降40%。实施水源热泵,每月节省费用30多万元。每年节省标煤5400吨,节省人员16人。半年可收回成本。

7.努力降低其他成本。2015年年初取消712暗井,减员27人,年节省费用223.1万元。自主安装了七水平老泵房的部分设备,节省外包费用200万元。

第8篇:降本增效方案范文

相对大多数私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与管理水平均较为完善,因此,其经济效益能在企业良好的运营管理下持续有效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团队力量强大、管理制度完善、运营能力不凡等缘故,另一方面因为国有企业具备国有资本优势、国家支持优势、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问题,造成目前国有企业运营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竞争优势不断缩小等问题。因此对国有企业而言,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可以为持之以恒做好成本管控,并进而为企业提高效益和加强市场生存及持续发展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降本增效范畴窄,重眼前,轻长远

凡提到降本增效,多数企业给人的传统思维和普遍做法就是节约、节省,观念仅停留在狭隘的“减少支出”上,只是一味地强调不花钱或少花钱,偏重于对显性成本的使用和控制,对其他隐性成本的动因分析或管理举措相对较少,这种做法在特定情况下或是在某个特殊时期,确能产生短期效应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过度压缩必要的成本支出,必将降低服务和产品质量,造成企业信誉度下滑,发展迟滞甚至丧失竞争力。

1.2 组织结构不合理,效能发挥不理想

由于市场的变化和业务发展需要,多数企业会采取在一定时机扩大生产规模或是业务重心调整的模式,以获取更多的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为此,企业自然会根据管理要求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在此过程中,机构设置是否科学,人员配备是否合理,职能发挥是否完全,预期实效能否取得,已成为各个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并成为影响管理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1.3 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打折扣

当前很多国有企业片面追求产值和销售收入,只强调简单的计量和核算,忽视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对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控制体系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控制体系;另一方面规章制度做得全面规范,在执行和考核上大打折扣或者没有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对成本核算、控制与考核有章不循,强调灵活性。

2 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效率的举措

2.1 转变思想,立足发展大局,加强沟通协调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自身良好发展和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坚定“思想引领行动,态度决定一切”的原则,基于本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梳理业务,凝聚焦点,按部就班地开展一切工作。首先,要强化培训,灌输理念,从本质上转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增强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其次,降本增效,人人有责,要立足发展大局,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每一个部门做起,小事不放过,大事不糊涂,齐心协力,积水成河,聚沙成塔。再次,在日常履职尽责的过程中,要围绕本企业的总体目标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相互配合,沟通于行,交流于心,勤于传递思想、观点和信息,经验共享,责任共担,和谐有序地完成任务目标。最后,要打破常规,勇于实践,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低效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创新管理手段和模式,丰富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以某家石油公司旗下S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为海上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专业服务的船公司,自2014年以来,石油行业遭遇“寒冬”,国际原油价格呈断崖式下跌,油田勘探开发业务萎缩导致船舶作业量和服务价格持续减少和走低,S公司船舶出租状况从近十年来的供不应求直降至2016年的砥砺前行。该公司持续开展了“三横三纵”矩阵式全员培训方案、主题教育、履职讨论、经验交流、专题征文,寻找最美在一线等活动,以“全面提高工作标准” 和“质量效益年”活动为引领,边总结边提高,边梳理边整改,边学习边完善。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做到了以高标准的工作作风和执行力推动了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益工作,活动开展取得了实效。

2.2 精益求精,优化组织结构,消除后顾之忧

企业管理者为使组织更具竞争力,必须致力于开发新型组织结构,目标是通过打造一个精干的、灵活的关注重点的组织来提高敏捷性,即砍掉哪些不能带来附加价值的部分,如卖出业务单元、关闭分公司、竞聘、裁减冗员或提前退休、遣散等方式进行精简规模。这些重大决策和部署,必须基于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同行业和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而定,必须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为避免这种做法给员工产生的潜在消极影响,企业须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通过事先为精简规模后的工作环境做准备,如事先设法和员工充分探讨,安排员工参与到过程实施中,重新内部安置与分流到社会经济补偿相结合、再就业援助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给予员工观点和意见的充分考虑,保证员工利益不受损害和队伍平稳,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足够尊重和诚挚善意。

S公司优化驻外各办事处职能,由以前为特定的船舶提供岸基支持,调整为靠泊该地区的所有船舶服务,提升了管理效率;将部分派遣制员工由劳务公司采用分包进行管理,完善了用工与分配制度改革;在确保安全和满足船舶最低配员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调整了营运状态下的船舶配员方案,并及时减少了非营运状态下配员数量,管理效果立竿见影。

2.3 制度落地,强化绩效管理,提高执行能力

制度是一个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是约束企业全体员工达到预期目标的统一行为准则。作为一个企业,应基于企业的业务范畴、发展规划和管理需要,根据效率实现情况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适时组织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规章制度,既要合法合规,令人敬畏,又要科学实用,操作性强,同时更要以人为本,彰显企业特色和文化,唯有如此,方可激发全体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力求实效,终达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制度一旦出台,企业全体员工在制度面前均应人人平等,并坚决贯彻执行,任何人不得享有特权和优势,否则再好的制度如果最终没有落实到日常的管理行动中,或是在执行过程中因人而异,打了折扣,就只能成为摆设或失去公信力,因此降本增效方案能否落实,管理目标能否实现,完善制度是根本,强化执行是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S公司对照同行业最好水平,为积极推动核心战略实施,以落实月度及年度工作目标为导向,不断完善并优化KPI考核机制,确定各单位的考核指标、考核基数和奖惩办法,引导各单位的努力方向,以调动全员积极性,从根本上触发员工活力。同时,建立荣誉和奖惩机制,并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促进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3 结语

本文通过总结国有企业在新常态下降本增效工作的现状。认为当下国有企业降本增效工作在概念的认识上普遍存在范畴窄,重眼前,轻长远的误区,在组织结构的管理方面没有按照企业生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设置,效能发挥没有实现最大化。同时,部分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员工执行力没有达到预期要求。

第9篇:降本增效方案范文

关键词:油田企业 区块成本 管理模式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80-02

经过多年的开发,我国东部老油田已处于中、后期开发阶段,油气产量逐年递减。越来越多的低效井、井组、区块投入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工作量大幅度上升,油气开采的效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居高不下的吨油成本已经成为制约胜利油田发展的瓶颈。因此,探索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努力改变油田开发成本管理现有的体制和模式,由追求单项指标最佳及年度的配产和预算目标的实现,转化为追求区块的长期开发效果最优,树立“在油田的经济寿命期内成本最低、效益最佳”的经营目标,推动“优化开发效果活动”的持续开展,逐步建立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

一、区块成本的影响因素

“区块成本管理”就是以区块为成本管理的主体,着眼于降低区块开发投入,提高区块产量和效益,分析优化各区块产量、成本、措施结构,做到油藏开发与成本控制相结合,通过建立运行机制、完善经营制度、制定区块考核标准、优化运行程序,油藏、经营和生产等部门协调统一、配套联动、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实现由油藏管理向经营油藏的转变。同时,以区块效益为中心,明确采油矿、管理区和班组的管理责任,落实管理标准,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

对油田生产经营活动而言,影响原油成本的因素很多,且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从大的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勘探工作的质量。勘探工作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勘探工作成效的好坏。勘探工作质量越好,意味着一定勘探投资情况下获得的原油地质储量越多或获得一定的原油地质储量所消耗的勘探投资越少,从而使投资在原油生产成本中的摊销相对较少,相当于降低了原油生产的总成本。

2.开发方案设计、施工及其技术经济论证工作。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工作好,设计的开发方案多,选择用于施工的方案是最优的,且管理科学,用于油田开发的投资就相对较少,从而使原油生产成本中的折旧费相对较少,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原油生产的总成本。

3.自然条件。包括石油地质储量的品质及其所在地的自然条件。一般地,石油地质储量品质越好,储量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及其外部环境条件越好,用于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及其生产性耗费相对较少。

4.技术水平。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原油生产有较大的影响,虽然并不是技术越先进,其成本就一定越低。但我们选择技术装备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生产的需要和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纯技术的先进性,所以总是选择最适宜的技术,即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又合理的技术。

5.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包括生产管理、物质管理、定额管理、财务管理等。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水平对原油生产的影响是明显的。例如,生产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对原油生产费用的高低产生影响;物质管理水平高低决定着同等情况下物质消耗的多少;定额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既对某些消耗产生影响,也会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生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则决定着筹资成本的高低,并对财务管理费产生影响;机关管理及一般事务性管理工作的状况决定着管理费用的耗费的多少等。所有这些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决定着各种耗费的多少,并最终直接或间接影响原油生产成本的高低。

6.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包括物价上涨因素、利率变化等,例如,在相同条件下,物价上涨会使成本上升,利率变化会对财务费用产生影响,所有这些均会对原油成本产生影响。

二、区块成本管理模式构建基础

1.区块成本核算体系。区块划分遵循的原则是:一个油(气)藏为一个区块;若干相邻且地质构造或地质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油(气)藏为一个区块;一个独立集输计量系统为一个区块;一个大的油(气)藏上面分成几个独立集输系统并分别计量的为一个区块,可以分为几个区块;采取重大、新型采油技术并工业化推广的区域为一个区块。以某采油厂的A采油矿为例,目前该矿下辖分两个油田区块,每个区块又可划分为不同的更小的油气生产单位,其中甲油田区块包括三个油气生产单位(管理区),乙油田区块四个油气生产单位(管理区)。

区块的成本可以通过汇总该区块上的单井直接计入费用和区块共同费用来实现。其计算模型如公式1所示:

C区块=■C单井直接成本费用+C分摊内部二、三级劳务+C分摊辅助单位管理费用(公式1)

式中,C区块――区块总成本;N――区块油井总数量。

其核算流程如图1所示:

其中,内部二、三级劳务,指作业大队、准备大队、特车大队、集输注水大队、热采大队、水电大队、监测大队、地质所、工艺所、技术检测站等为油藏经营管理单元提供劳务的单位,月末按照内部定额、实际工作量,由提供劳务方(各辅助单位)与接受劳务方(各油藏经营管理单元)双方签认进行内部劳务收入结算,按照内部劳务成本分类计入到区块开发单元成本。

辅助单位管理费用,包括厂机关费用、分公司分摊费用、辅助单位管理费用等,上述费用可以按照不同的分摊依据(如产量、工作量等)和标准,分摊计入到区块开发单元成本。区块开发单元生产成本分析如表1。

2.区块成本效益评价。区块贡献是用于衡量区块产出扣除区块所属单井直接成本和队、矿间接费用分摊后对于区块间接贡献大小的指标,可通过区块贡献是否是正值判断区块油气生产是否有效。其计算模型如公式所示。

E区块=Q区块油量*P-C区块(公式2)

式中,E区块――区块贡献;Q区块油量――区块原油产量;P――原油价格。

若E区块>0,则该区块油气生产有效,产出除弥补区块成本外,对弥补间接成本有贡献;若E区块<0,则该区块油气生产无效,产出不能弥补区块成本,对弥补间接成本也无贡献。

实践中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可采用成本费用利润率来反映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耗费与获得的收益之间的关系(见公式3)。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x100%(公式3)

该比率越高,说明区块为获取利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区块的获利能力越强。通过这一指标不仅可以评价区块获利能力的高低,也可以评价区块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成本效益分析表如表2所示。

三、区块成本管理模式构建方案

按照油藏经营的理念与方法,建立以有效控制吨油成本为主线的管理模式,即:“以区块作为基本管理单元,以吨油成本作为管理对象,以区块寿命期内成本最低作为经营目标,以对区块吨油成本的影响作为合理性的衡量标准,以对降低吨油成本的贡献作为奖惩依据。”在这一模式下,将配产与预算直接落实到各区块,按照“在区块寿命期内吨油成本最低”的要求配置产量、编制预算,根据对吨油成本的控制程度进行考核奖惩。

1.以区块作为基本管理单元。以区块为单位编制中长期开发方案,依据区块的开发方案实行配产和预算,将落实开发方案的权限统一下放到区块,在区块这一平台上,将各专业的人员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2.以吨油成本作为管理对象。吨油成本的基本模型如公式4所示:

d=e/t(公式4)

式中,d――吨油成本(元/吨);E――成本投入(元);t――原油产量(吨)。

这一模型揭示了在当前原油产量逐年递减的情况下,油藏管理应立足于成本控制和减缓产量递减,努力使成本降低的幅度超过产量递减的幅度。

将吨油成本控制模型与成本的源头控制、分级控制、分类控制和动态控制结合起来,能够提高控制的针对性,尤其是在成本的动态控制中,通过目标吨油成本与实际吨油成本的对比分析以及实际吨油成本的趋势分析,可以评判成本控制的当前水平,寻找成本控制的增效点。

将中长期的吨油成本作为对区块的考核指标,通过规划和考核中长期的吨油成本,将储量和投资纳入一体化管理,将储量、产量、成本、投资和效益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实现储量和产量的一体化、成本和投资的一体化、预算与配产的一体化、年度计划与长远规划的一体化。

3.以区块寿命期内成本最低作为经营目标。无论是中长期开发方案,还是年度配产和预算,都要以实现区块寿命期内成本最低为目标,而不再以年度成本最低为目标。

由追求单项指标最佳和年度的配产、预算目标的实现转化为追求区块的长期开发效果最优,树立“在油田的经济寿命期内成本最低、效益最佳”的经营目标,推动“优化开发效果活动”的持续开展,逐步建立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

4.以对吨油成本的影响作为衡量标准。无论是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还是预算的编制、产量的配置,一切经营行为,均以对寿命期内吨油成本的影响作为合理性的衡量标准。此做法的运用,能够提高成本切块分解的科学性,提高预算管理的目的性,也能够通过提高指标的细化程度,提高目标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操作性。

5.以对降低吨油成本的贡献作为奖惩依据。将吨油成本控制运用到经济核算、经济评价和考核奖惩,可以使核算和评价工作更好地满足管理和提高效益的需要,使奖惩与效益真正地联系起来。建立起区块最终效益的分工负责机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把权责利三者结合起来,确定其应负担的责任系数,同经济效益挂钩,依据吨油成本的影响设定责任系数,进行效益评价和利益分配。

单位签订的经营承包责任书,与单位绩效工资挂钩,按月检查验收,按季考核兑现;设立降本增效专项奖,按照经营承包责任书的规定兑现奖金,有效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建立这种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四、区块成本管理模式的保障机制

实施区块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但是区块成本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内部管理活动,并不具备自行机制,它的有效运行有赖于一定的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针对每个油田具体情况,为符合油藏经营管理以及区块成本管理的要求,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采油二矿的高青油田辖区的高北管理区属于稠油开采区,整个产量占二矿全部产量的17.1%,因而制定相应的与稠油开采有关的管理制度,如生产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核算管理制度、成本分析制度、考评制度等一系列成本管理制度,确保区块成本管理有章可循,顺利实施。

2.组织保障。为了满足区块预算管理的需要,每个区块都成立了预算组,各管理区的预算组包含了生产、技术、经营等各部门专业人员,负责区块的年度预算、月度预算的编制、分解工作,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此外,采油矿成立专项成本控制项目组,主要是对生产运行进行保障以及对作业费、水电费等专项费用进行控制,以控制主要生产费用的发生额度,降本增效。

3.人员保障。人才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是否拥有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一种管理模式最终能否成功的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一方面,采油厂加强各专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将区块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保证油田员工具备实施区块成本管理模式所需的基本能力,保障区块成本管理模式得到深入贯彻;另一方面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计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把恰当数量、专业、学历和能力的人才安排到适当的位置上,保证油田整体和各职能部门有出色完成职责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