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国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国学 国学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87-02
引言
我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华夏文明优秀智慧的结晶,学习并发扬国学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必然使命。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门的不断开放,民众的传统价值观正遭受冲击,拜金思想、未富先奢、人情冷漠等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强烈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在这种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国学的教化意义被人们重新认知,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新课改以来,国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却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之现状,对中小学国学教育采取行之有效之举措显得尤为必要。
一、什么是国学
随着当前 “国学热” 的日渐兴起,冷静、客观认识自己的传统,准确定位国学概念尤为重要。章太炎于上世纪初给“国学”下的定义是“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1]。张岱年也提出了类似的“国学”定义。“国学是中国学术的总称。总起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2]。当前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国学教育,就是指与上述阐释之国学相关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民族技艺的传承发展。
二、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学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力图用国学经典来重塑中小学学生的人格,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优秀传统,这是一种正确的抉择,但当下中小学的国学教育之乱象,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1.课程选材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安排随意性强目前的教育体系尚未正式纳入国学教育,课程选材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有的学校直接把《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经典原文直接拿来作为教材使用,这种零散化、随意性地实施国学教育的方式很难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传统价值观。此外,从学理的角度出发,国学教育不仅应包括传统经典阅读,还应该包括更为丰富的中华民族的民粹类内容。但调查发现,不少学校在课程安排和内容的选择上比较随机、随意,由语文教师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国学课程资源就是“儒家经典”,于丹讲述《论语》,学生就跟风赏《论语》,易中天《品三国》,学生就被安排读三国,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映射出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弊端,指出了其症结所在。2.对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结合起来国学到底该教什么,该如何教,这不仅仅是教学层面的问题,还关乎人们对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根本看法,也就是传统之于当下和未来意义何在[3]。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及其家长,老师和校长们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因此,制约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国学教育的价值与作用认识不足。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尽可能烙印在学生心灵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之中,这是国学教育的目的之所在。但部分学校仅仅让学生咿咿呀呀诵读文句,忽视对文句的精神实质进行适当点拨和教化,忽视将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最终没能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结合起来。
3.师资水平限制发展,没有细分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就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实际情况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国学经典内容没有一个深入精辟的理解,有的教师甚至将国学中的精华和糟粕混为一体,比如有的学校把《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大段文字,不加分析和筛选就让学生去诵读,结果里面的一些宣扬君君臣臣、因果报应、命运天定的东西也成天让学生挂在嘴边;也有一些教师自己对国学经典内容相当熟悉,却不知该如何向学生传授,这 样的师资力量一定意义上就限制了国学教育的发展,而师资是小学国学教育的主导因素,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成败。
4.对国学经典的曲解或附会解释导致失去本真国学教育能否很好的施行,国学的注解是否合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分国学经典因缺乏相关资料,教育者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深入考究,经常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对材料做出解释,而这样往往导致文章被曲解或附会。如《论语・里仁》有,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有很多人仅按前半句理解为“父母健在,不出远门”。正确完整的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去处和理由”[4]。这里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还有“床前明月光”里的“床”,并非指睡觉的床,而是井栏;“天子呼来不上船”,船指“衣襟”,上船就是见驾前系好衣襟。
5.对国学教育缺乏深入研究及政策支持,教育主体之间未形成教育合力
国学教育要收到良好成效,有赖于良好的学校教育,但也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目前的国学教育有关部门在原则上是提倡支持的,但却无相应的制度措施,各部门或学习各自为战,由此造成中小学国学教育在人力、财力的重复和浪费。家庭对国学教育是持赞成态度的,但是家长们鲜有对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深入精辟理解的,更不用谈如何能向孩子们讲述清楚、塑造孩子们的人格,从而是成中小学国学教育主体之间不能形成教育合力,造成国学教育的单向化倾向。
三、我中小学国学教育可持续发展之对策
一、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称谓的“双轨制”
“健康教育”这一称谓在我国属舶来品,其对应的英语表达为“Health Education”。由于“health”这个单词既可译为“健康”,也可译成“卫生”,基于认识的不同,翻译时常将“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混同使用。学校健康教育最初的称谓也是“学校卫生”或“卫生教育”,有汪有龄1901年译介日本三岛通良著《学校卫生学》为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如20世纪30、40年代各省市成立的专业机构中,有13个省市称“健康教育委员会”,10个省市称“卫生教育委员会”。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名称亦是如此,1935年成立了“中国卫生教育社”,1936年成立了“中华健康教育学会”。又如高梅芳先生在《推进中国卫生教育之曙光》一文中提到:“世界卫生教育权威者瑞纳教授之来华,给予我国卫生教育上的若干影响。教授为有名的健康教育建设者,首创美国之健康教育运动,在近代学校卫生之发展史上有着极大的功绩。”在这段话中,作者称瑞纳教授为“世界卫生教育权威者”及“有名的健康教育建设者”,可见当时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是常用的同义词。也偶有“健康促进”“卫生健康教育”之称,如“南京市婴儿健康促进会”“《我们怎样进行低年极的卫生健康教育》”。称谓上的“双轨制”延续至今,只是“健康教育”的提法日益为大家接受和使用并逐渐占据上风,中国知网显示:2013年以“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命名的文章分别为3433篇、22篇。
二、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历史脉络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新旧中国两个历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⒈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萌芽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萌芽于19世纪中后期近代新式学校的兴办,如1881在天津水师学堂的章程中已规定“遴派官医一名住局”,“如学生偶有患病,在堂医治,准父兄前来看视,医药由局预备”。“官医”即我国早期设置的校医。江南水师学堂则规定:“学生遇有疾病,由学堂官医诊治发给药费,疾重验准给假回家,痊日来堂,不给药费”。学堂供给学生三餐,“夏月澡水亦由学堂备办”“学生房内洒扫添灯等事,均由听差伺应”,反映学校已有这些卫生工作的安排及要求。1898年我国岭南学堂正式将学校内医务人员称为校医,学校编制中设校医职位。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每百人应有食堂、浴所、养病所”“学生所用几案椅凳,务与学生之身体相配”“学生因困于疾病应于剔退出学”等。
这一阶段我国的健康教育基本上以学校为阵地,以学生为目标,以校医为主力,如1915年颜福庆会长在“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上就有“中国医生从此登上了中国卫生教育的舞台”之语。次年中华医学会卫生部、中国博医会卫生部、中国青年会卫生科,联合成立“卫生教育联合会”,组织卫生教育工作,也以学校为主要目标。
⒉学校健康教育的形成与兴起
学校健康教育成型于20世纪20年代,具体表现在健康教育的意义渐渐被教育界和卫生界所公认,围绕此问题进行的工作和研究也日益增加。如1922年葛资博士主持在庐山举办学校卫生夏令营;许多学者致力于撰著、编译学校卫生及健康教育书刊。步入20年代中后期,学校健康教育发展加快,重要标志是:
⑴各地学校健康教育机构的成立。1928年春,中华医学会内成立卫生组,其章程要求“为促进各学校教员之卫生知识,开展教育工作,实施有系统之学校卫生”。1929年冬,北平市成立了学校卫生委员会。1931年南京市成立了健康教育委员会。1933年北平市成立了中小学健康教育委员会,建立健康教育研究会。1934年9月教育部组织中小学卫生教育委员会,制定中小学卫生教育实施方案。1935年中华卫生教育社在镇江成立,倡导卫生教育工作。1936年卫生署召开学校卫生技术会议,并成立“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等。
⑵学校健康教育列入教育部门颁布的法规。官方以法规的形式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正式课程,标志着学校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方面以1934年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最为典型。该课程标准中有:健康促进、疾病认识及预防、学校环境卫生、乡村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5个部分,共49个子项。
⑶高等健康教育专业的设立。早在1931年中央大学就设立卫生教育科,学制四年,其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为“培养学校健康教育师资”。
此外,这一时期有关学校健康教育的论文日益增加,一些刊物还发行了健康教育专刊,如《教育杂志》1926年发行了“性教育专号”,《教育丛刊》1934年第1期为“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专号”;《公共卫生》1935年第2期为“健康教育专号”等。在这些专号中,约90%的篇幅均论及学校卫生教育,可见当时国内的学校健康教育仍然是健康教育的基础。
如前所述,此间虽已正式使用学校健康教育一词,但“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混同使用的情况仍十分普遍,20世纪30年代各省市所称的“健康教育委员会”和“卫生教育委员会”在职能及开展活动方面几乎完全相同。故而在研究这一阶段的健康教育工作时,可将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作等量齐观。
关键词:国学国学教育学校德育弟子规新三字经中华传统文化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清末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原称“中学”,后改称“国学”。它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的发展在二十世纪,西学的影响下,明显受到了巨大冲击。明清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经世致用”思想兴起,国学一词才因西学而被提出,“国学”被中国传统学者视为“国魂”。清王朝被成立民国以后,各种西洋新思潮传入中国,在和的影响下,全盘西化派鄙视其为“国渣”,许多中间派因此称其为“国故学”,维护传统文化派称其为“国粹学”;学衡派昌明国粹,发扬中国文化,却往往不以国学自居。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越来越为更多的人认识、认同,国学发展开始复兴。社会和谐需要校园和谐,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国学教育。中小学加强国学教育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一、国学教育能增强学生的道德礼仪修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东西,对于做人,对于成才,都非常有益。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称号,不是现代人争来的,而是中国古人用自身的高素质高文明换来的,这一点,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交口称赞,也是世界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第一印象。但可悲的是,有些中国人正在败坏这一称号,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人的印象是低素质,没教养!这是何其可悲的事。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却在下降——见义勇为少了,看热闹的多了。失信现象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人为地罩起了一道心灵阻隔的“安全屏障”。
现在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即使父母不惯着,也往往自己惯自己,再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几乎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要求于人甚多,要求于己甚少;无宽容心,不饶恕人;精神空虚,没有支柱;行为随意,任意妄为;不讲公德,满身痞子气等等。这些方面,几乎每位老师都有感触,常常摇头叹息,牢骚满腹。这样的学生,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处。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加强国学教育应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历史使命和重要形式。
在德育方面,我校引入了传统国学教育,以期尽最大可能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成健全的人格品质。我校前阶段组织学生学习了《弟子规》及《新三字经》,《弟子规》中的内容,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都是讲述做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要得体、要讲信用等方面的内容。平时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光讲尊重父母、热爱人民,他(她)不会有明确的概念。但你告诉他(她),父母叫你时要赶快回应,出门时要给家人打招呼,孩子很快就能掌握。等到有一定理解力了,他(她)会知道,这就是尊重父母。学习了《弟子规》及《新三字经》之后,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与入学前有了很大区别,比以前更懂事。以前,在做了错事,受到父母批评时,很多孩子总有打断父母说话,大声为自己辩解的习惯,而现在他们学会了先听父母说完,再发表不同的看法。
所以,国学传统教育可以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做一个“孝父母、尊师长、爱朋友、知礼仪、懂孝道、有爱心”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提升学生的基本道德礼仪修养。
二、国学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催其奋发
国学内容中不乏出现叙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描述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这对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有很大帮助。如《新三字经》中关于国情国史及历史重要人物的句子有:
“我中华礼仪邦讲文明国运昌华夏史似长河五千年豪杰多三字一句,句句押韵有力,朗朗上口,仿佛在唱着一首历史长河的歌,历史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学生读了怎不感动?怎不催人奋发?
三、国学教育能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
经过观察和了解,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我国一些地方在一些小学、初中陆陆续续地已经开展了好几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直接参加文化经典诵读的少年儿童已达200多万人,受影响的成年人超过700万人。而且也召开了三次全球性的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据报道,在开展国学教育的地方,有的重新开起了体现古典精髓的《弟子规》、《新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经典的启蒙教育;我们要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结晶——经典书籍的研习,开展中华文化经典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构建。近年来,我校都在大力开展国学教育,利用班会、级会、讲座、印发书面内容等形式进行,一些班级在每天的早读都安排十分钟读国学内容。这既能活跃校园气氛,又能促进国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
四、国学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辅助手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形式多样,但国学教育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教育很多都是重才轻德,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做人的思想言行却得不到认同,为什么呢?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成为了每所学校不可回避的课题。我们发现《弟子规》当中的道德规范与学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有很多方面都不谋而合,而且三字一句,易于记忆,贴近生活,对德育工作很多枯燥的说教起到了指导作用。
物理学泰斗杨振宁先生,曾在初中时抽出两个暑假,背诵了5万余字的《孟子》。但当时杨振宁并不能完全理解。数年后,杨振宁很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慨:“每过十年,我对《孟子》都会有新的理解。”
总之,国学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形式来进行,而是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逐渐养成;才能让学生在深刻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扎下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地、终身地学习,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一、美国选择自主性教育的原因
每一个国家教育都是与历史息息相关的,不能割裂来看。同样的,美国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大。“杜威教育理论成为美国教育精神的基础,即是尊重个人的能力和性格,因材施教,不强逼学生都要成为同一样的模式。” [1]杜威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导性,他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杜威主张现代教育的教学过程应该以儿童的实验经验活动作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即教学过程就是做的过程,杜威强调说:‘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保持的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应该认识到,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从包含着从做中学的那些情景开始。’” [2]
从这些教育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选择自主性教育有其渊源和完善的理论支撑。在具体的操作上,美国各界政府都注重教育政策的颁发,来引导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
二、自主性教育在美国的具体体现
“在中小学的基础学科教学中,他们强调用‘发现’‘探索’及归纳、推理的学习方法取代现行的教师讲、学生练的做法;他们希望通过制作影片、读物、动手活动等,代替过去单一的教科书;他们依据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思想,重新强调学科中少数中心的概念,强调学科的结构,强调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等,以这种重学习‘过程’的教学取代过去重学科‘成果’的做法,不是强调学生学习科学‘是什么’,而是重视让学生掌握科学‘为什么’的过程。”[3]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提出一个问题或提供某一个道具,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对于学生的发言,虽然大多想法比较幼稚或者知识上缺漏,也大多用鼓励性的评价,而不会给出过多的勘误,只是在思维上给予鼓励和引导。在课业的布置上,美国可谓是相当具有特色。“Project是美国学生的主要功课作业,即使在小学学前班,也着手制作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内容分别是:学前班――探究海洋世界;一年级――介绍动物栖息所;二年级――介绍园丁的手册(包括植物光合作用);三年级――介绍动物的生命循环;四年级――介绍美国本土居民(印第安人);五年级――介绍美国某个州(政治、经济、文化等)”[4]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作业形式充满着活泼性与探究性,对比中国,教师是绝对不敢把如此大的问题让一个小学生回答的,而且也认为学生解决不了。然而美国不同,它充分地信任学生,给学生充分地探索空间与思维空间。
三、自主性教育给美国学生带来的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在自由中学生更多的是兴趣性学习,充满更多热情与主动。在给予学生自由的同时,可在学生身上形成自由带来的心理机制。而在自由的基础上加以强化,实施主动性学习,实行进一步的深化,最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强的人,不仅自立自强,而且能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变得更高尚。”同时,自主性教育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它还会激发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抛弃条条框框与固守的观念,学生更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一步步地深化与练习中,学生的创造性也慢慢形成。“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5]可见,美国的自主性教育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总的来说,自主性教育对美国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对美国的教育充满浓厚的兴趣,希望借鉴其中的优秀教育理念与实践提升本国的教育。最近中国在教育上也大刀阔斧地改革,力图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与压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也从另一侧面看出,美国的自主性教育充满着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梁建峰.美国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2]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62.
人们不禁要问,这两个孩子,怎么会如此冷静和专业呢?其实这就得益于美国的生命教育。正是这两个儿童从小接受的生命教育,才有了这样的一幕。美国中小学开展的生命教育,让学生关注死亡,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均衡、健康发展的人。通过营造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和平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生活。所以,当紧急情况出现时,学生的表现才会如此出色。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并且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基本普及。发展至今,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成绩斐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认同和效仿。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形式因地而异,如印第安纳州通过互联网及电子传媒推动生命教育;life Skill Ministry是另外一个专门训练青少年生活技能的机构,用来帮助青少年远离犯罪、贫穷等。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死亡教育、品格教育、个性化教育、挫折与逆境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健康教育。
1.死亡教育。美国的死亡教育最早在大学开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并逐渐扩展到中小学。在美国,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进行大众化、普及化的生命教育。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死亡相关的知识,正视生活中的死亡,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避免轻生和自杀。美国一些小学校开设别具一格的“死亡课”,让从事殡葬行业的人走进课堂,跟孩子们讨论人死之时会发生什么,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情景剧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模拟“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
美国生命教育的基点是死亡教育,主要以实际生活的体验或情感活动为主,通过探讨“死亡的本质”,促使学生反省与自己、他人、自然的关系,感受死亡的本质,思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1960年代开始,死亡教育逐步成为美国学校的常见课程,从小学到中学,都通过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等形式开展死亡教育。通过这些课程,系统介绍和探讨死亡的生理过程、对人的心理影响、自杀的原因及预防等知识,希望帮助学生增加对死亡的认识,正确地对待死亡这一过程,加深学生的思考,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2.品格教育。为了改变青少年精神缺失的状态,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品格教育,并在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六种核心价值观,分别是可信赖、尊重、责任、公平、关爱、公民的职责与权利。这六个方面的价值观,其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共同生活。品格教育中的尊重就是要尊重和宽容他人,不伤害他人;关爱包括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责任是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奉献社区,为营造美好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品格教育强调尊重、关爱、责任,同时强调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美国纽约州还专门设立了道德品质主体活动周,如“勇气周”“诚实周”“友爱周”。华盛顿州通过设置青少年“荣誉墙”,每年把30名荣誉青少年的名字刻在墙上,用以表彰。在培养公民职责方面,加州的一些学校通过设立听证会、学生议事会,同时学生还经常参加乡镇、城市等事务会议,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美国通过开展品格教育,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尊重生命的理念,从而产生关爱生命的体验。
3.个性化教育。美国的文化多元非常强调教育的个性化,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个性化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组成部分,非常强调培养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信心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主体的共同努力,为个体发展能力提供条件,以便培养有创造性的个体。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个性化教育体现在暑假学校。在这里每位学生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参加学校的科技课程。比如物理学科,从加工材料做起,锯、剪、焊、接、电脑编程等基本技能在这里就可以学会,短短的暑假就可以学会多种技能。美国对于生命个性的培养体现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层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教育学生不迷信权威,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来寻求真理;在教学方面,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创造轻松的范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小学阶段,注重表现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借助于轻松的课堂气氛,自由的教育氛围,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讨论,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个性。在中学阶段,让学生主动依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独立学习,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重视考试成绩,从而塑造学生的独立个性。
4.挫折与逆境教育。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面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学生时期的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形成的,因此希望通过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和独立能力。美国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开展了挫折教育,鼓励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去努力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些州立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明确规定:学生必须有一周不带分文,独立谋生才能毕业。美国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不论家境多好,学生在12岁后就必须做家务,比如送报、割草等,家长同时也会支付一定的“报酬”,体现按劳索酬。家庭和学校通过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
5.生活技能教育。生活技能教育是在1971年由联邦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发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美国以学校为基础的生活技能教育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要求不同。但无论哪个阶段,学校都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兴趣和具备的能力,并使之与社会的要求同步、融合。
在小学阶段的生活技能教育,主要是实施职业认识教育,在这个阶段,通过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概念,培养职业的兴趣,从而对课程和职业之间的关系有初步认识。在中学阶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别为职业探索阶段、职业抉择的开始阶段和职业预备阶段。通过职业兴趣了解的不断深入,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从而让学生了解职业的意义,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通过生活技能教育使学生了解职业的真正意义,增强生命个体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从而更加深入了解生命的价值。
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与死亡教育结合进行的,目前在美国有36个州将其作为必修课。美国教育界认为,死亡教育在中小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它最好与健康教育结合进行。
[关键词]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教育建议
目前,我国关于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研究存在与西方相关研究求同多而求异少的问题。我们在调研与实验的基础上,参阅其他研究成果,试图归纳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
1.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倾向存在差异,显示出各年级归因倾向各异的特点。归纳起来,小学生倾向于将成功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高和自己刻苦努力、运气好,较少归因于临考前的“抱佛脚”和心境好等原因;倾向于将失败结果更多地归因于心情紧张、他人帮助少、临考前不抓紧时间复习等。初中生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不紧张等,较少归因于自己长期努力学习;更多地把失败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质量差和自己没有长期努力,较少归因于运气和心境等。高中生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高、教师教学水平高、不紧张等,较少归因于运气差和他人帮助少;更多地把失败结果归因子能力低、没有努力、紧张等,较少归因于他人帮助少、考前没有加强复习等。
通过比较中小学生不同年级水平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差异发现,年级或学生年龄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除临时努力因素外,对其他各种原因的知觉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中小学生对于学业成败的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归因倾向。但是,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与西方学者研究结果不同。
2.中小学生明显地意识到学业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
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与成功的期望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韦纳的研究表明,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会影响成败期望的继续。学生如果把学业成败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原因,那么对现有结果改变的期望就不高;如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则对改变结果的期望就高。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生明显地意识到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无论是成功结果还是失败结果,中小学生都愿为获得成功而付出努力。这显然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结果。此外,在是否愿意努力上,性别差异显著,男生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3.中小学生对学业成败的情感反应较敏锐
在归因过程中,情感因素做为一种动力因素,对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发和推动作用。韦纳与其同事们的研究证实了每一原因维度都能与一组特定的情感反应相联系。我国学者根据西方的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学生情感表达的方式和特点,对中小学生与归因倾向相联系的情感反应作了比较性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学生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之后,更多地产生了欣慰感、自豪感和对教师、他人的感激之情;在失败后更多地产生了内疚、自卑和对教师及他人的怨恨。另外,对情感反应的性别差异检验发现,在成功结果上,女生的欣慰感明显高于男生;在失败结果上,女生明显地产生了更多的自卑和怨恨。
二、我国中小学生归因特点成因分析
1.中国人的“自谦”人格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贯强调谦虚是一种美德,提倡人们崇尚谦让。中小学生从小就受到这一传统思想的熏陶,因此,把成功结果首先归因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然后才是个人的努力及能力。我们的一些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2.归因中的“自利性归因偏差”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趋乐避苦的欲望,它能做为一种动力而激起人的行为。中小学生把学业成功归因子自己的刻苦努力、心境好等内部原因,而把失败归因于他人或自己运气差等因素,这是为了保护自尊心、消除焦虑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防御机制(或自我防御归因),也是建立在动机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归因偏差。而这种“自利性归因偏差”又与“自谦”的人格交织在一起,因而具有我国学生归因的特点。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因为它代表了我国学生的一种特殊的归因倾向。
3.对突显刺激的过度反应
突出的刺激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常使之对其做出过度的反应。这种过度的反应又往往使得人们把最突显的刺激看成最有影响力的刺激,从而产生归因偏差。一般来讲,学生对于学业失败的印象较深,因而往往高度重视学业失败的原因。对于学业上的失败,教师、家长总是要给予批评,批评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学生的智力状况、努力程度等方面。学生又把教师、家长的这种评价和暗示做为对自己学业成败进行归因的线索和凭借,因而往往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不努力等。
4.在失败面前敢于承担责任
中小学生能够觉察到学业上的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这表明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敢于承担责任,并意识到自己只要作出努力,采取一些改进学习的策略,失败的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在失败之后所做的“努力”归因,对今后奋发学习具有激励作用,是对学习有责任心的具体表现。
5.各年级归因倾向不同
由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在知识状况、成熟程度、发展水平等方面各异,因而在学业成败的归因上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认为,出现这些差异是与他们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尤其明显的是初中生的归因倾向与小学生和高中生的归因倾向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初中时期是个体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是依赖性与独立性、幼稚性与自觉性并存交错的时期)。而高中生积累了多次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趋向于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对自己学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着比较固定的认识,因此更倾向归因于内部、可控制因素。
6.个体对自己活动结果的预先性认知(期望)
如果学生对未来的学业成绩抱有希望,那么,他就会充满信心,为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而加倍努力。研究发现,中小学生明显地意识到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这一点显然与志向水平的研究结论不一致。然而,归因理论在期望研究的分析上取得了新进展,它确认认知因素是期望增减的主要条件。更确切地说.学生对学业成败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与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具体来讲,把行为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对于朗望的改变就小;而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则对期望的改变就大。相对于成功结果,中小学生更倾向于把失败结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因而改变失败结果的期望值就高。
7.在归因过程中把情感因素做为一种动力因素
情感因素对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发和推动作用。中小学生获得学业成功后,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和他人的帮助,从而对其产生感激之情,然后才是欣慰与自豪。对于学业上的失败,尽管学生产生自卑与内疚,但并不失去信心,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失败状况就可以改变。因此,面对失败,不抱怨他人,较少产生怨恨,表明他们对学习有责任心。这也正是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另外,由于归因中的“自利性归因偏差”的影响,学生更易接受成功后的积极情感,而较少接受失败后的消极情感,即成功后的情感反应更强烈。
三、教育建议
1.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
每个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方式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学生首先评估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对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结果做出主观评价。这个评价是依赖于个体已形成的内部标准、志向水平、社会常模等信息而进行的。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生活经历,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家庭教养、社会地位和性别等条件不同,因而以往曾经出现过的行为结果、归因、期望和情感都可以被重复、改变、放弃或更新,从而形成个体独特的归因方式──与归因有关的信念体系。这个信念体系是对行为结果归因的前提,并影响随后的行为、归因、期望和情感,也影响已有信念体系的维持和改变。所以,对有不同归因倾向的学生应加以区别对待。
学生在学校中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主要通过测验、考试、竞赛等活动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反映出来。在成功或失败结果出来以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失败后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造成恶性循环;有的学生则奋起直追,坚持不懈,直到最后成功。许多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并不是在智力水平上,而是在学习积极性上。他们各自的学习积极性与其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知觉有密切的联系。
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尽管他们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学习成绩却很差,似乎学习上显得无能。事实上,这些学生常常把考试不及格或学习成绩差归因于自己能力低、脑子笨、力不从心。由于这些学生习惯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这种稳定的不可控的原因,因而感到自卑,陷入对自身失望的状态,认为自己难以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成功不抱期望,随之放弃努力。如果偶尔得高分,他们也会觉得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不难理解,这种学生不是真正没有能力,他们表现出来的无能是因其缺乏信心造成的。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学生就会形成关于自己学习成败原因的一系列信念,这些信念反过来又会影响其学习行为。学习好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只要肯努力就能学习好;学习差的学生认为自己没能力,努力也没用,只好碰碰运气和求得别人帮助,这也是学校中许多“后进生”的症结所在。因此,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归因,不论其正确与否,都影响着自己的行为。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针对学生不同的归因特点区别加以对待。尤其是对“后进生”,教师如果强化他们学习能力低的信念,则只会加深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无助感,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教师如能引导这些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努力因素,并创设一定情境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他们就会逐渐改变原来消极的归因方式,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确信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进而增强其自信心。
2.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从教师的评价和自己的体验中获知自己的学习结果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逐渐形成关于自己能力水平、努力程度和自己在学习中能否成功的信念。这是教师的评价给予学生行为表现的具体反馈。教师的情感和随后对学生采取的态度、行为,以及先前给予学生的信息,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能力、努力程度等进行归因的线索和凭借。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也会形成关于学生学业成败原因的信念,这些信念将影响教师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和态度,并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机会。在课堂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是不同的。教师有的时候对某些学生存有一些偏见,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倾向,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学业上成功可能性的信念,甚至影响其个性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予学生以适当的评价,避免产生不良影响。教师有可能不知不觉地通过以下3种途径给学生提供能力低的信息:1)在简单的任务中,成功了给予表扬,失败了却很少批评;2)学生不需要帮助时,教师过分地帮助,这样学生会认为自己能力低;3)教师对学生的失败表示同情或无可奈何。
3.把握好教材和考题难度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而且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其中,把握好教学内容和考题难度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因为教学内容和考题的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做出不切实际的归因,并影响其随后的期望、情感和行为。如果教学内容或考题太难,势必使学生重复失败体验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差,尤其是经过刻苦努力后仍旧失败,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差,他们就会在学习中丧失自信心,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如果教学内容或考题太简单,学生很容易获得成功,他们就会沾沾自喜,认为用不着努力也能学好,最终得出自己能力强的归因,从而减弱学习的刻苦性,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依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适当地把握教学内容或考题难度,做到难易适中,既使学生感到力所能及,又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持续稳定地发展。
4.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众所周知,归因理论将内在的认知过程与外在的行为表现、主观状态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归因对后继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动力作用。这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改变个体的自我归因,就能改变其后继行为。也就是说,归因的变化可以引起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则对行为又有直接的影响。简言之,归因的变化可引起行为上的相应变化,而这种新的行为又会改变归因。根据归因理论,人们在活动中由于错误的、不精确的归因方式会表现出不良的情绪、期望和行为,如果采用一系列干预法,纠正或改善不良的归因方式,随之能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在成就背景中,学生会利用各种信息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归因,这种归因会引起期望和情感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学习动机和成就行为;新的行为又会引起新的归因,从而形成良性或恶性循环。因此,归因训练的意义是重大的,它预示着人们的不良归因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大量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由于归因影响人们的期望、情感和随后的行为,因此,必须对学生错误的归因方式进行矫正。例如,有的学生习惯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能力低,教师就应明确指明他们的失败是因其努力不够造成的,训练他们在失败时更多地归因于主观努力程度方面。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避免产生自卑心理。再如,有的学生把学习失败归因于教学质量差、教师有偏见等外部原因,这是一种防御性归因,是为了保护自尊心。针对学生的这种防御性归因,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从学生归因于教学质量差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主观努力因素归因,让学生认识到努力程度对学习成功的重要性。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归因训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讲,要让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强、做了努力等),以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如运气差、考题难等),使其相信自己以后经过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的归因倾向进行引导、鼓励和强化,使其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
劳动技术课程;劳动体验学习;生涯教育
张德伟,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世界劳动教育的两大源流
从教育史的角度来考察,自学校教育这种正规教育形式产生以后,教育就与生产劳动分了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割裂状态一直延续到了近代职业教育产生以后。虽然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和职业直接相关的,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相对而言、作为双轨制中的旁轨而出现并演进的,所以一直到19世纪末近代教育终结时,普通中小学仍然实施的是与生产劳动不甚相关的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而将劳动教育引入普通学校之中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时期的事情。
从世界范围看,在普通中小学中引入劳动教育有两个源头:一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沿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理论和实验实践的谱系发展开来,创立了“劳作学校”模式和“做中学”模式;二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关系的学说,创立了“统一劳动学校”模式。虽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点上,这两大理论体系具有共同性,甚至在新型学校直接针对旧学校的传统教育这一点上,两者也有共同点,然而由于这两大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所以世界上中小学中的劳动教育可以说有两个源头。
二、世界劳动教育的两个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将劳动引入学校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创造了多种劳动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重视劳动教育与经济、生产、职业的关联及其效果,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比较典型的有苏联及其后的俄罗斯在中小学中实行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德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技术教育、法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二,不特别注重劳动教育的经济效果,侧重于其人格陶冶功能,不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而将劳动教育寓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比如,日本主要在社会科、技术与家政科、“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特别活动等课程教学和劳动体验学习等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
(一)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劳动教育――以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为例
在德国,各州普遍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其劳动技术教育不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训练,而是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奠定基础的“职前普通教育”,具有“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性质,[1]各州“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走上社会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就在普通学校里实行了基本的技术经济教育。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关于在主体中学建设劳技课程的建议》,主张将劳动技术教育引入主体中学之中,在主体中学开设劳技课,其“劳技教学”“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这样,劳技课就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自此,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大体经历了学科建立阶段、学科调整阶段和学科改革阶段三个阶段。
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小学阶段(1-4年级,有的州把5-6年级视为小学的延续),各州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作“常识课”,即劳技课程包含在常识课之中。例如,巴伐利亚州小学各年级常识课每周4节,其中2节为史地、自然常识,2节为手工劳作[2](另有资料表明,该州小学1年级的劳作课为每周1课时)。其中的“手工劳作”就是劳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有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巴伐利亚州和勃兰登堡州小学劳技课的设置情况如表1、表2所示。[1]
在中学第一阶段(综合中学、实科中学、主体中学的5-9或10年级),开设劳技课,各州劳技课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综合技术课”“劳技课”“劳动―经济―技术课”等30多种。各州劳技课的基本目标在表述上不尽相同,其相同部分可以归纳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劳动、经济、技术教育,使他们具备适应目前及将来生活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有责任心地、高度负责地从事生产和劳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环境的行为;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使他们有能力在技术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谋求发展。[1]其课程内容各州也不完全一样,其相同部分主要有:自我服务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家政、营养与烹饪、纺织品材料与加工等;技术及职业准备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金工、木工、电子电工等;经济学、信息学、环境科学方面的分支专业等。[1]巴伐利亚州、勃兰登堡州和柏林州中学劳技课的课时分配情况分别参见表1、表2和表3。
表2 勃兰登堡州技术和社会经济教育概况
学段 小学 中学
中学第一阶段 中学第二阶段
1-4年级 5-6年级 综合中学 文理中学 实科中学 文理中学高中部
形式 含在常识课中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技术、信息或经济课作为选修课
课时/周 2 2/2或4 2 2/3 2
表3 柏林各类学校劳技课课时分配情况
学校类型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10年级 形式
主体中学 4 4 8 8 必修
实科中学 0/4 0/4 2/4 2/4 必修/选修
综合中学 1/4 2/4 2/3-6 2/3-6 必修/选修
在中学第二阶段(10或11年级-12年级),有的州(黑森州、不莱梅州、勃兰登堡州等)也开设一定的劳技课,如表1所示,巴伐利亚州的部分完全中学在11年级开设劳技课;再如表2所示,勃兰登堡州的文理中学高中部将劳动技术作为专业开设选修课。
德国开设专门的劳动技术课程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比如,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对于在主体中学中设置劳技课提出的建议期望,劳技课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了解当代生产、服务等领域内各种职业的基本特征,并为其今后能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3]441969年,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对改革主体中学提出的建议期望,主体中学7-10年级的劳技课要担当经济―劳动世界的入门指导的任务。[3]441987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指出,学校劳技课教学的任务是使所有年轻人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随时可能出现的与劳动、技术、家政、经济等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3]45这些意见比较充分地说明了德国劳技课的独特作用。
(二)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劳动教育――以日本的劳动教育为例
与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的劳动教育不同,日本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劳动教育是另一种模式。
二战后,日本确立了智、德、体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因此劳动教育在日本没有十分显著的位置。然而,日本的中小学开展一定的劳动教育是确切无疑的。1947年制订、2006年全面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作了如下规定:为了实现“完善人格”等教育目的,要实现“重视(教育与)职业和生活的关联,培养尊重劳动的态度”等教育目标。1947年制订、2007年重大修订的《学校教育法》对劳动教育也相应地作了规定:义务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关于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尊重劳动的态度和适应个性选择未来出路的能力”;高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在发展、扩充义务教育的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基于对在社会上必须履行使命的自觉,适应个性,决定未来的出路,提高普通教养,掌握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笔者以教育与经济、职业、劳动的关系为线索,考察日本现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要领,发现日本的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时间课程和活动课程,三类课程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
社会、地理历史、公民学科。小学“社会”科:参观、调查当地人们的生产和贩卖工作;参观、调查和查询当地人们生活所需的饮用水、电、燃气的确保和废弃物的处理;调查所在县(都、道、府)的主要产业的概况(3、4年级);调查和查询日本的农业与水产业、工业生产、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社会的状况(5年级);调查和查询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日本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人们的生活状况(6年级)。初中“社会”科:在“地理领域”,认识日本国内产业的动向,概观其特色;考察以产业为核心的地区,把握其区域特色。在“历史领域”,理解古代日本列岛农耕的扩展与生活的变化、中世纪农业等各种产业的发展、前近代产业与交通的发展、近代日本的产业革命与近代产业的发展、现代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与国民生活的提高。在“公民领域”的“我们与经济”单元,教授“市场的作用与经济”“国民生活与政府的作用”等内容。高中“地理历史”学科:“地理B”科目中设有“现代世界的系统性地理考察”单元,教授“资源、产业”等内容。高中“公民”学科:“政治与经济”科目中设有“现代社会的各种课题”单元,教授雇用与劳动、产业结构变化与中小企业、农业与食材等问题。
家政、技术与家政、“家政”学科。小学“家政”科:了解在家庭中支撑自己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的是工作,能做自己分担的工作;想方设法快乐地饮食;学习烹饪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衣服的穿着和整理以及房间的整理、整顿和清扫的方法;制作生活上有用的物品。初中“技术与家政”科:在“技术领域”,设有“材料和加工技术”单元,对“利用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能量转换技术”单元,对“利用能量转换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生物培育技术”单元,对“利用生物培育技术的栽培和饲养”等进行指导;设有“信息技术”单元,对“关于数码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在“家政领域”,设有“饮食生活与自立”单元,对“日常食物的烹饪与当地的饮食文化”等进行指导;设有“衣、住生活与自立”单元,对“衣服的选择与整理”“住居的功能与居住方式”等进行指导。高中“家政”学科:“家政基础”科目中设有“生活自立和消费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与健康”“被服管理与着装”“住居与居住环境”等内容。“家政综合”科目中设有“生活的科学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生活、衣着生活、居住生活的科学与文化等内容。“生活设计”科目中设有“饮食生活的设计与创造”“衣着生活的设计与创造”和“居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等单元,教授衣、食、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方面的内容。
道德。小学:感知劳动的美好,为大家而劳动(1、2年级);知道劳动的重要性,不断地为大家劳动(3、4年级);理解劳动的意义,知道服务社会的喜悦,为公共发挥作用(5、6年级)。初中:理解劳动的尊贵和意义,具有服务精神,致力于公共福祉和社会的发展。
综合学习时间。小学: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社会体验(志愿活动等)、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初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职场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高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就业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实习、调查与研究、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
特别活动。小学:在“班级活动”中,理解清扫等值日活动的作用和劳动的意义;在“儿童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初中:在“班级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加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斟酌出路的适应性和利用出路信息,形成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出路和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高中:在“班会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与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理解出路的适应性并利用出路信息,确立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和决定出路并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要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4]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日本劳动教育都是“隐居”在其所在课程之中的。其所隐居的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关于劳动的内容仅是其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课程改革时引入“劳动体验学习”以后,日本表现出日益重视劳动教育的动向。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是指“让学生在一定的期间体验实际社会的职业,期望(达到)多样化教育效果的学习活动”。[5]日本在1977年、1978年修订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将劳动体验学习引入了中小学之中。当时,日本强调实行劳动体验学习的背景大体是:其一,过去的学校教育陷入了“偏重智育”之中,学校“填鸭式地”教授大量的学科内容,而实行劳动体验学习,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弊端;其二,伴随生活环境的变化,儿童们制作物品、培育生物的场合越来越少,因此希望学校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制作”和“培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6]此后,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关于劳动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不断加强。“现在,作为儿童们直接体验活动的一种,各地都在实施劳动体验学习”。[5]从实施主体来看,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主要有三种:(1)以学校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2)以行政机关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3)以地区的组织和团体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5]日本中小学在“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和特别活动中实行的关于生产、劳动的体验性活动基本是这种劳动体验学习。
三、当代劳动教育的新趋向:
通过生涯教育实施劳动教育
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国的教改趋向呈现多元化态势。从宏观上看,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改趋向莫过于生涯教育(Carrer Education,亦译为“生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推行生涯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的倡导。马兰倡导生涯教育,最主要的是为了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消除“学术与职业之间的藩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马兰倡导的生涯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教育”。美国学者萨珀认为,不能把“生涯”作狭义的专门职业或者职业指导来理解,应该从广泛范畴和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人生全部生活之中来把握人的作用,人的作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多样化的,这样应当把“生涯”理解为人的生涯发展。[7]那么,生涯教育就是促使人们在人生的各个生活阶段,掌握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生涯发展的教育。在美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场生涯教育改革运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生涯教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美国的生涯教育主要有四种模式,即以学校为基础的模式、以家庭为基础的模式、以雇主为基础的模式和以地方寄宿制为基础的模式。[8]其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是以学校为基础的生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把从幼儿园到中学后的职场或大学的期间分为四个阶段:(1)从幼儿园至5或6年级的生涯认知阶段;(2)6或7年级至10年级的生涯探索阶段;(3)11-12年级的生涯定向阶段;(4)中学后教育阶段。[9]这样,美国的生涯教育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各个生涯阶段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和接触劳动世界,探索和参与职业生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定向作准备。美国中小学实施的生涯教育有多种形式,包括组织生涯教育活动和把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结合起来等等。
生涯教育在美国肇始以后,逐渐传播到了西欧、美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等。生涯教育在被“嫁接”到输入国的教育体系中时,其内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日本自上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以来引入生涯教育后,其生涯教育成为自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重视与社会和职业的关联的指导理念,在实践中正在采取适应学生发展阶段的系统性生涯教育政策。[10]但实际上,日本的生涯教育几乎被当成了培养学生“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有效手段。
应当指出的是,生涯教育和劳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只是由于生涯教育具有面向职业生活和劳动世界的特点,因而与劳动教育发生了交集,这样,生涯教育只能说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傅小芳,周俪.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2):35-40.
[2]姚静.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10):26-29.
[3]萧枫.各国学校的特色教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4]文部科学省.小学校学指бI案[EB/OL].http://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news/080216/002.pdf.
[5]m地孝宜.地域M主Г巍盖禾弪Y学のg践と抗[J].国立オリンピック念青少年t合センタ`研究o要,2003年,第3号:225-232.
[6]高.学校教育における「作I活印工韦猡囊馕丁―その二つの教育C能を分析して[J].横浜国立大学教育o要,1985年,第25号:89-104.
[7]崎尚子,家城子.アメリカの家庭科教育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にvする研究――教科分析を中心にして[J].富山大学人gk_科学部o要,2006年,第1第1号:139-147.
[8]李亦桃,周谊.浅谈美国的生计教育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3(9):14-20.
关键词: 国学基础类课程 高师院校 教育价值
国学是传统文化之根本,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精华之所在。自清末西学东渐以来,国学地位不断饱受挑战和打击,以至于有一蹶不振之象。然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一股对于国学重视和研究的潮流却悄悄兴起,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在这种国学热的影响下,各地有关国学的各类教学机构和研究院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绝不是以社会上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热情便能完成的。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不仅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还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完成。正如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说:“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①只有在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渗透,才能让国民不忘传统,才能让民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因为高等师范类院校有着为国家教育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高师院校中开设国学基础类课程,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它不仅是维系民族团结的向心力,更是民族屹立于世界数千年而依然不倒的精神源泉。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现代生活。”②
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在国学当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需要通过国学的教育和传承来实现。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大学是一国青年教育之根本,是国民素质养成的摇篮,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研究学问的主要场所,更是传承文化、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推进国学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能够最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让传统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高师学生是当今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将国学教育推行至高校在校学生可以让传统文化能以更快的方式传播,也能以更深远的方式进行传承。国学课程的开设,并不仅仅是某部国学经典的学习,而是要通过国学课程的开设和传授引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让传统文化理念通过大学校园传播到整个社会。
另外,高师学生将来是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只有在他们的身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积累,将传统文化传至整个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我国高校师范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面向将来的中小学教师,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目的便是为将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或大学教师。从这个方面来说,高师学生的身上背负着为国家教育下一代乃至下数代的神圣使命,如果连他们都没有很好地接触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甚至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将来整个国家教育的前途堪忧。所以,只有从教师后备力量的培训基地——高师院校开始,增设国学基础类课程,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审美情趣首先通过高师学生来传承,再通过他们继续传承到中小学学生中去,这样才能从教育的根源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高师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对于高师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获取国学中古代文学及文化类相关的知识是他们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及从教能力,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显得尤为必要。
1.国学是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和提高的基础。中文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深入接触过经典的原典作品,只靠从教材上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今在研究生以上层次的教育和教学中,原典的精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中文专业,其他文科类专业的导师也都非常重视研究生对于原典的深入理解和剖析。但在本科阶段,目前高校中文学科课程设置中课程越设越多,导致专业越分越窄;各类概论、通论设置过多,导致学生只会用教材上面的观点应付考试,而很少读甚至不读经典作品,以致空疏学风日盛,踏实作风渐衰。
正是由于高师院校中大部分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传统国学原典接触过少,导致基本专业知识不够牢固,知识面既不深厚,更不宽广。笔者通过对数所师范院校文学院的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甚至连四大名著都没有通读过,更遑论对其他经典原著的阅读。而且即便有部分学生对于四大名著有所了解,对于其中的基本梗概和重要细节也没有印象,透露出当今中文专业学生对于原典的精读、细读远远不够的现实状况。
反观我国近现代优秀的学者、文学家,他们无不具有良好的国学功底,如鲁迅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朱自清著有《经典常谈》,闻一多著有《古典新义》等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著作,其他如巴金、老舍、冰心、茅盾等人,也都具有深厚的传统国学功底。国学经典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精练含蓄的语言表达,细致传神的描段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精神沉淀造就了国学经典作品的浑然天成,使其既覃思深致,又简约易懂。加强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让中文专业的学生从整体上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和把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作为将来的中小学生语文教师,如果缺乏国学根底,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不仅无法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而且无法满足日常教学。在当今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国学基础的教育和启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经明确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从小学教材中的识字启蒙诗《一去二三里》,到高中教材中《左传》、《论语》的选篇,人教版、高教版等主流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学经典作品在中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递增,包括古典诗词、古典散文、杂剧戏曲、明清小说在内的国学经典作品几乎占到部分年级课时的百分之五十。如果教师对于这些国学经典没有透彻的认识和了解,深厚自身的国学底蕴,就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因此,面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比例增大的实际问题,在高师院校中文专业中增设国学基础类课程,是提高高师院校中文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高师学生的师德养成
师德是教师教育的灵魂,良好的师德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这就意味着,要想将高师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教师,单纯教会他们高深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师德培养,让他们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具备良好的师德。对于高师院校学生而言,在大学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师德,是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师德教育可以让高师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明确教师的职业职责,加深对于教育和教师职业的理解。
当前的高校师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师德课程如《教师职业道德》、《师德修养》等对学生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然而这种仅仅希望通过一两门课程的道德学习便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想法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相当不负责任和危险的。因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是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现的,单一途径的教育很有可能变成纯粹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这样不但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还很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漠视乃至反感。所以,高师院校一定要通过多个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
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除了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使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前人的智慧外,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师德教育的压力。因为中国古代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教育,它是“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③比如,《论语·述而》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孔子的教育中,作为知识的“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德行的教育则占了三个方面。《论语·述而》中也将德行列为孔门四科之首。
另外,在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学习当中,不仅可以学到孔子、荀子、朱熹等古圣先哲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理念,而且可以学到很多中国古代教育家的优秀品德,从而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树立产生积极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论语》中孔子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及“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及教育中“身教”的重要意义。又如通过《礼记·学记》的学习,从中领会教学相长的思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另外,古代师生之间交往的佳话如孔子对学生的接济、对生病学生的探望,以及朱熹带病教学等典故也都可以在专门的师德课程之外引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师德教育。
注释:
①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42.
②袁行霈.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关键词 中小学 阳光体育运动 SPARK项目
一、美国全国性体育教育运动——SPARK项目
(一)SPARK项目简介。
现如今,肥胖已经发展成为许多国家新一代的流行性疾病。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与健康有关的体育课程应运而生。美国也不例外地进行了课程改革,其中发展得最好的可以说是SPARK课程。1989年6月,一个研究小组从“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获得了一笔研究经费,开始改革、实施和评价小学的体育教学。该研究小组从当时已经比较普遍的学生肥胖问题入手,提出通过运动、玩耍和积极休息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致力于促进学生终身健康的科学研究中,这个研究项目就是SPARK项目。 SPARK项目主要由3大板块构成,第一板块是学校体育活动,SPARK立志把学校的体育活动从“温和状态”提高到“活跃状态”,其宗旨便是要学生做运动的主人;第二个板块是把教师变成体育活动的引导者,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善体育教学的质量;第三个板块是培养校外体育活动能力及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
(二)SPARK课程的特点。
SPARK作为一个非官方的研究项目能得到美国联邦教育部的推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其独特性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1.SPARK项目的内容创新性。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做了调整,开设了山地自行车、溜旱冰、瑜伽等,代替了部分传统的体育项目;2.SPARK项目的终身体育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3.SPARK项目的自主选择性。学生可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适合的水平参与运动,使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长盛不衰;4.SPARK项目计划的综合性。计划包括健康教育计划、小学短休假计划、步行或骑车上下学计划等。SPARK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学校体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
二、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改革——阳光体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大的进步,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对青少年体质调研的结果显示,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素质连续20年下降,城市肥胖学生明显增加,部分农村学生营养、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民族的未来。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开展了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改的基本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2007年,“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简称阳光体育。阳光体育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具体说来,就是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课外活动形式。
三、如何解决阳光体育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一)体育教师的培训不够全面,思想落后。
对广大体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以拥有一支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是体育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从美国SPARK课程对教师进行培训的体系可知,对教师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培训评价等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完善的培训系统加上教师的自主成长,造就了风靡全美的SPARK课程,为美国体育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培训体系还需改进,还需要扩大视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促进体育新课程的实施。
观念決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SPARK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体育课堂的主导者和课程的实施者,还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与学生一起锻炼,体验学生的角色。我国由于教师培训不到位,对新课标理解不透。需及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加快角色转变的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目前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
(二)课程的开展受阻。
SPARK项目的优势之一就是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适合的水平参与运动。我国中小学的选课受到学校体育资源,即器材、场地和教师条件的制约而难以实现,短期内的投入也很难满足需求。新课程呼吁体育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将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可弥补开展某些运动项目的局限,希望在将来,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体育教学内容完美融合,交相辉映。
(三)课程的开设应从小学抓起。
SPARK项目最先是在美国小学体育教学获得了极大成功,后来逐渐把研究领域扩展到3~6岁的幼儿和中学阶段。研究显示,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4~8岁。在这个时期学习运动技能,可用较少的时间和力气轻松地掌握和提高。但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的质量不高,领导不重视,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都是放羊式教学。这是阳光体育处于停滞状态的一个原因。因此,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的检验力度,这样才能使阳光体育真正发挥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四、小结
我国体育教育存在的弊病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解决的,这是长期对体育教育的不够重视造成的,美国SPARK课程的成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国的阳光体育教育方式是在美国SPARK课程的的基础上适应中国小学生的一种教育体制。但是由于我国体育教育的实际状况加之教师培训力度的欠缺、资金投入的有限,使得阳光体育教育在我国的实行举步维艰。只有国家重视起来、教师行动起来才能让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丰富起来。结合我国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吸取中西方体育教学经验的精华,克服我国体育教育中的痼疾,全面提升我国的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