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管理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环境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 环境管理概念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和发展的角度入手,运用相应的管理方式,管理人类生活的不妥行为,调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减少人类损害环境的活动,来维持周围环境的正常运转,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个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2 环境管理的发展进程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环境管理开始逐渐形成并且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随着时间推移,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内外学者现阶段对环境管理的概念与内涵的认识越来越逐步深化。
1974年墨西哥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研讨会时,环境管理的概念被首次正式提出,此次会议形成了三个共识:①应满足全人类的几本需要;②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发展,但不能破坏环境的正常运转;③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环境管理。1975年在休埃尔所著得《环境管理》一书详细的阐述了环境管理,书上写道“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为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施加影响”。我国学者刘天齐主编的《环境技术与管理工程概论》一书中,对此进行了如下论述“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达到既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的关注重点。如何加强环境管理的制度,已经不容忽视。
3 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现阶段我国主要实施的环境治理手段是“谁污染。谁治理”。环保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明确的独立行使的职能,在政府系列中相应地位,导致环保部门很多工都无法独立行使和完成,对于环保部门的相应工作很多都变成了“面子工程”。
(2)政府对环境管理的分工不明确;环境管理部门存在职能重叠的现象,环境管理受到区域划分和区域管理的影响,很多环境问题不能得到改善,有些环境问题不受区域控制,例如酸雨、河流污染、大气污染等。
(3)环境管理的落后和缺乏;我国几本上形成了区域制度的管理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推进污染集中控制、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但在这些系统上都没有完全的系统化。很多都是从微观的环境问题制定的微观制度,不能够在经济结构调整、能源发展战略、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政策中的体现出体系化的环境管理手段。
(4)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包括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四个层次。法律制度上存在局限性体现在强调社会公平,无法兼顾裁决结果的经济可行性;法律手段是对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作出惩罚和赔偿,大多数情况下的环境问题是无法弥补的,它不能够很好预防环境问题,导致大多数企业只在乎实行末端治理。而且,我国的法律还不能够完善,存在很多的立法空白。
(5)环境治理成本高;环境管理成本主要包括组建机构、增加人员、购买装备、上下联络、左右协调、开展监测、法律诉讼等,这些政策的责任或多或少落在了执行环保员工上,但各个环保部分的环保经费是有限的,所以在整治很多学企业和部门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管理,环保部门不能长期下得进行管理和控制,对此,我国环境的整治会花费大料的人力物力,这与我国有限的财政支持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对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监督数量庞大的污染行为,必然不能达成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
4 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行政管理手段;积极多得建筑环境管理机构下的管理模式,执行迅速,执行范围广,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同时,政府部门给与其相应的法律地位,保证环保部门的运行。在环境部门的职能归属上作出详尽的明细,明确各部门政府对环境管理的分配,明确管理方案和管理制度。
立跨区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也要加强国际环境管理的交流和建设。
(2)创新和改革环境管理制度;根据我国现有环境的问题,以及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积极引入发达国家治理环境方面的方法。例如建立排污权制度,排污权交易是近年来备受各国关注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最主要体现在: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建立合法的污染排放权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这样的硬性方式来强力的控制排污对环境的污染,这种方式也大大得改善了国家环境管理的财政问题,同时克服了依靠行政手段控制环境污染的缺陷,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现状带来了有力的解决手段。
(3)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现阶段我们在环境管理和控制上是大大不足的。正对我国现阶段的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管理的法制建设刻不容缓,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环境管理的制度,坚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1.打造专业队伍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等广泛应用于档案信息的采集、组织、加工等后,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档案知识外,还有对计算机网络等知识运用纯熟。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对现有业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含量,业务水平,使之成为全能的档案管理人才。特别是以往沉淀下来的传统档案纷繁复杂,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所以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配备一支高精尖队伍,加速实现传统档案到电子档案的转换。
2.加速传统档案数字化转换进程
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者要正确对待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关系,毕竟许多网络档案信息的主要来源除了在网络系统中自动生成的电子文件外,还有很多是传统档案数字化转换而来的,因此,加快传统档案资源数字转换进程,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成为当下档案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档案部门要针对现有档案数量及结构,结合利用者的需求状况,有计划的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让现有档案实现网上传阅,使利用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更多自己所需的档案信息。
3.不断转变观念来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工作也由原来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为如今更适应经济发展的网络方式。对于社会福利求助,基层民主政治、消防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变。打破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积极研究档案资源,改变档案工作中的职能、性质及管理方式,让档案管理工作对领导层的决策起着积极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民政档案管理机制,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体制步伐。从传统的借阅式档案利用方式转变成现今的网上共享浏览,从原先单一的档案收集方式转变成为多渠道模式,档案管理工作都需要紧密结合工作中新的改革方向,以此实现档案管理在方法、内容及服务上的创新。
4.不断加快信息化来促进档案管理数字化水平
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档案工作也应跟上信息化的步伐,档案工作信息化是衡量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档案管理的信息数字化,直接影响着档案部门的工作。档案信息系统的集成,为日后有效利用档案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机关的电子档案管理实行同步,让文档一体化成为现实,对于文书档案进行数字化的录入,对于长久保存方便查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5.增加信息服务的意识
在网络发展迅猛的今天,档案部门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社会和公众需要更加先进的信息汲取方式,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一定要增加服务社会、公众的意识,及时迅速的转变思想,增强服务意识,迅速把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使得档案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
6.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相关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能够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上级领导应对档案部门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能够对国家颁布的相关档案法律法规进行学习,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可以按照档案的类别,比如档案归档、借阅与利用、保密制度等,来进行相关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了解,并汇编成册,让各部门各岗位人员都能学习到。在进行考核过程中,可以加入档案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起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
7.注重反馈渠道
档案信息反馈方法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反馈工作主要是通过档案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所以做好档案信息反馈工作主要做好下面二点,一是强化对档案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工作的能动性;二是加强对信息使用者的宣传工作,通过信息使用者反馈出更多更好的建设性意见,从而提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关键词】 经口腔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溃疡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29
经口腔气管插管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采取的最为常用的人工开放气道方法,然而病原微生物往往是通过口腔侵入患者体内造成机体感染。经口腔气管插管后使得患者无法正常咀嚼、吞咽和进食,使口腔长时间处在开放状态,造成患者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从而使口腔局部黏膜的抵抗能力及自净作用下降,给细菌在口腔内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1]。病程长、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往往会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这便增加了口腔感染转移到下呼吸道并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简称VAP)的机率。可见,做好口腔护理工作,积极预防并减少口腔并发症对降低VAP的病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并住院,接受经口腔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80例,本研究排除入院前已有口腔感染者。所有入选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为21~79岁,平均年龄(51±4)岁。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并且两组患者在其性别、年龄、所患者疾病、慢性健康状况和急性生理功能评分及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原因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口腔护理均针对患者个体的口腔状况选择使用合适的护理液。对照组护理:以常规口腔护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治疗组护理:除了常规口腔护理所必备的用品外,还要备以注射器一支(50 ml)、吸引器、生理盐水,采用生理盐水对患者口腔进行冲洗。
治疗组方法:抬高患者床头至15~30°,让患者头偏向一侧,用注射器抽取冲洗所用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牙齿表面、舌面、颊部、硬腭、咽部从不同方向进行冲洗,同时将口腔内液体用吸引器吸净,吸引力要适中。舌苔黄厚的患者,采用双层纱布对舌板包压,从舌根部向舌尖缓慢地边刮边吸,勿刮吸患者舌根接近腭垂的部位,防止引发恶心或呕吐。一侧冲洗完毕后,将插管移至相反口角处,采用相同的方法冲洗口腔另一侧,以吸出液澄清为冲洗标准。在冲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防止患者出现呛咳、缺氧、呕吐等现象,SPO2保持在90%以上[2]。对两组患者护理完毕后,对牙垫清洗干净,更换系带和胶布,确定气管插管的深度,并固定插管。护理前后对患者有无溃疡、口臭、疱疹、真菌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口腔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下。治疗组:口臭3例,占7.5%,真菌感染2例,占5.0%,溃疡及疱疹4例,占10.0%;对照组:口臭17例,占42.5%,真菌感染10例,占30.0%,溃疡及疱疹16例,占40.0%。上述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无法正常咀嚼、吞咽,从而不能进食,再加上患者的口腔长时间内处于开放状态,使分泌的唾液量减少,造成口腔黏膜处于干燥状态,使得口腔内黏膜的抵抗能力及自净作用降低,从而滋生大量细菌[3]。用于危重病人治疗的常规药物(如:解痉药、抗组胺药、抗抑郁药、镇静药、利尿药及大量使用的抗生素等)均可引起患者口腔黏膜干燥,危重病人焦虑及紧张的精神状态也可引发口腔黏膜干燥。通常来说,病程长、病情危重的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极低,使口腔更容易受到感染,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后不能实现口腔清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工作。一些在平时口腔卫生程度较差或采用紧急经口腔气管插管的患者,其口腔内的致病细菌是危重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根本原因,另外,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也可引发患者口腔感染[4]。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病情严重患者的唾液所具有的免疫能力也产生了变化,如唾液分泌量减少及唾液中IgA的含量降低,IgA的含量降低后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免疫能力,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综上所述,这些因素均增加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感染的可能性。
有关经口腔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方法在国内并没有科学有效的操作标准,相关报道也较少,这主要是由两种不同观点造成的:一种观点认为口腔冲洗法更加优于擦洗法;另一种认为口腔擦洗法更加优于冲洗法。有关国外的研究表明,多数护士往往倾向于采用泡沫棉签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然而泡沫棉签不具有擦洗的功能,不能有效除去寄植在患者牙齿上的牙菌,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该护理操作是无效的,故许多专家仍建议对患者口腔每天进行至少一次的口腔擦洗(包括无牙的患者)。此外,Fitch、Norman等报道也认为取采口腔擦洗对提高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并提倡使用儿童牙刷[5]。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长时间处于开放状态,口腔分泌物增加,再加上导管为口腔护理形成了障碍,传统的护理方法不能有效清除齿龈槽、牙间隙及舌苔处滋生的病原微生物。而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冲洗法能够利用水流在口腔内形成的冲击力将口腔清洗干净,特别是口腔干燥时,分泌物等附着牢固,不易清除,冲洗法则能够将其变松,同时利用吸引器将其清除。冲洗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对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及预防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4.
[2] 刘雪,徐仲漩,李丽.洗必泰在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8,7(3):74.
[3] 邱海波.ICU主治医生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8-190.
[4] 霍利先.重症脑损伤患者径吃管插管的口腔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5(4):90-93.
关键词:当前环境下;煤矿机电;管理策略;研究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oal mining technology also had the very big enhancement, various kinds of hardware, coal mining equipment has changed greatly, especially coal min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of mechanization simply cannot b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But coal electrical machinery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also exists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is problem,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current environment; Coal electrical machinery; Management strateg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TP2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煤矿开采工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机电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发展的更快。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当前的环境下,对此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煤矿机电管理水平的进步,但是实践中我们看到煤矿机电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问题
据调查显示,煤炭行业一般具有收入低、作业环境恶劣以及安全风险系数比较大等特点, 因此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流动性也相对比较大,进而导致机电操作和管理队伍不够稳定,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作业团队。同时,煤矿企业很少在引进优秀机电管理人才上投资,导致很多的优秀大学生或者技工人员因环境、安全以及工资待遇方面的问题而不愿向前。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煤矿企业找不到优秀的电管理人员,无奈之下只能自己培养,从而让造成机电管理人员奇缺。在煤矿机电管理人员逐渐流失以后,煤矿企业只剩下经验不足的年轻技工或者素质不高的一些老员工在从事着实际操作管理工作,久而久之,整个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人员专素质将不断的下降。
管理人员培训和工作落实不到位
除了机电管理人员短缺外,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培训也不够到位。煤矿机电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而且企业还有定时给他们进行安全和技能培训, 虽然有些煤矿企业已经花费了很多的资源去做这件事情,但收效并不好,就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培训方式上相对比较落后,培训方法和内容上枯燥、单一;培训之后的考核也不严格,基本上人人都可以通过,只是形式摆设而已。从实践来看,即便是通过了培训考试,也要在实践岗位上锻炼很长时间才能熟练操控和管理相关机电设备。如果将这些新培训的员工加入到煤矿机电操作和管理的一线,那么安全隐患将非常的大。此外还存在着机电设备运行监察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安全监察队伍中,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例行检查过程中,很少真正的是自己动手去亲自的检查开关和各类装置,尤其在翻阅记录资料是更是少有问津;实际上也很少有管理人员真正的了解相关机电设备的运行机理, 导致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却难以被发现。由于煤矿企业的专职或专业监察人员比较少,生产线有相对较长,因此在煤矿企业的监察中采用的多是抽查方式,随机性很大;再加上机电监察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出现监察力度不够、业务工作执行不到位等现象也并不鲜见。
现役机电设备老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多数煤矿机电设备的服役期限已经到期,尤其是那些生产时间相对比较长的煤矿,安全设备与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原本已经该退役的机电设备还在服役。这说明当前环境下,煤矿机电管理和安全问题不太受到重视,很多的生产设备已经不具备安全条件,应当淘汰和更换。由于利益 的驱使和资金的管理问题,多数煤矿企业还是将精力放在了生产任务上,对于陈旧机的电设备更新换代并不重视。在这些必须退役的机电设备当中,以主提升机单线的制动、高压开关老化以及高压开关的保护不够周全等隐患较多。对于地质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的煤矿而言,断层处无碳柱比较多,开采设备和机电设备的损坏程度也就比较大,必然会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此外,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也不够不健全,尤其是新煤矿标准的出台,要求矿井至少要有十七种 以上的机电管理制度,可是实践中却很少有煤矿矿井符合条件,制度和规定也只能是一种形式。虽然有些矿井也制定了一些制度,但由于该制度只是表面,却没有配套的考核管理机制,最终导致机电管理秩序混乱。
加强煤矿机电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重视和管理制度落实
针对当前我国煤矿企业存在的机电管理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其中包括对机电管理优秀人才的吸收和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相关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的人力资源的培养,企业应当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煤矿企业更是如此。笔者建议煤矿企业在人力资源建设上多下功夫,这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同时教育和经验交流,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技能。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培训和重视,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否则将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创新和落实,笔者认为,一项制度能够真正落实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加强机电管理制度的落实,显得至关重要。
加强机电管理标准化和制度化
除了要加强人才引进、陈旧设备更新换代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外,还要使具体的管理过程标准化和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对机电管理工作加强改进和完善,杜绝或减少管理问题的在此发生。笔者认为,除了宏观上的思想重视和制度落实外,最重要就是要加强煤矿机电管理的标准化和制度化。通过建立和健全机电管理标准化的管理组织,可以有效的提高煤矿企业全体机电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责任标准化意识,进而保证其可以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去开展机电管理工作。所谓机电管理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就是要确保煤炭企业的矿井机电能够安全的生产,尤其是地方一些比较小的煤矿更应该逐步的完善机电管理标准和具体管理制度,从而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同时,对于一些煤炭企业而言,有必要成立一个标准化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一个标准化的建设目标,还要注意具体措施规程的实际可操作性以及完成时间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全面落实“三抓”制度,即形式上要狠抓质量升级,作业线上要狠抓达标的头面,机房、机道以及点上要当狠抓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健全机电管理标准化执行奖罚制度,平时可通过开展机电管理标准化活动进行竞赛,在整个企业中树立一个标准化管理的样板机电区队,进而使煤矿企业机电管理中的机道、推动机等管理电标准化能够得到全面的开展。
结语:总而言之,煤矿机电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当前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制度管理,才能保障我国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平.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电信息,2011(27).
[2]王宏.浅谈当代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
[3]杨效民.简论当前环境下煤矿机电管理的策略和方法[J] .世界家苑,2011(09).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生成绩;管理;方法
学籍管理就是对取得学习资格的学生,比如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停学,退学,奖励与处分,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而学生成绩管理就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环节的效果评定的管理。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不仅涉及到了成绩方面的管理,还涉及到了学籍方面的管理。科学地管理学生成绩,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一、实行资源共享
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将高校各管理部门的数据信息围绕相关业务建立应用性的网络关联,做到衔接紧密,共享资源。这样有利于高校统一管理学生,有利于高校节省管理费用,有利于学生各种信息的查询。
(一)入学编号统一
不少高校学生基本信息在学工处电子档案中有一套编号(即学号),而教务处根据学生的入学情况和班级情况也有一套编号(即考号)。学生在填制各种表格及证件时有时要用学号,有时要用考号。学生弄不清什么时候该用考号,什么时候该用学号。
在新生入学编班后,教务处根据学生的年级、系别、专业和班级统一编制一个学号,输入教务成绩管理学生基本信息库中。此库通过与学工处的电子档案库建立相应的关联和数据转换,使学工处的电子档案库共享教务库的学生编号和基本信息,这样既使学生发生了学籍异动,也可查出其异动的源目的专业和源目的班级。这个学号还可与财务处、后勤管理等部门建立关联,实行学生在校各编号的统一。
(二)收费库资源共享
有些高校学生重修(补考)交费额要到教务处查询后,填制重修(补考)清单上财务处交费,学生毕业派遣费等也要到学工处查询,填制缴费清单后上财务处交费。学生办理各手续要跑遍各相关管理部门,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给各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对于上述繁琐的事务,利用网络建立数据关联可以简洁、方便地解决。学生重修(补考)交费额在教务处规定了学生未通过学科的学分收费标准后,教务管理系统组建学生未通过课程的重修(补考)库。此库通过网络与财务处建立关联,实行资源共享。按学分计,交费了的科目财务处网上就会自动删除,此信息也可通过网络反馈。学生参加了重修(补考)成绩合格后,重修(补考)库里就会自动删除信息。同样,学生派遣、后勤管理等部门的费用也可与财务收费库建立网络关联。学生可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欠交费额和已交费额,使学生明了地直接上财务处办理各种手续。
二、准确地录入各种信息
利用现代信息管理可以将繁重的成绩录入任务分散到各院系、教研室或任课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网,快速、准确地录入各种学生信息。
不少高校学生成绩信息是由一个或两个专人来录入和校对。这样完成全部的工作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少选修课、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成绩还不能进入学生成绩档案。不仅给学生的毕业审核增加了难度,而且还不能及时提供重修(补考)学生名单和学生学期成绩通知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成绩信息查询。
利用校园网将学生所学课程中的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课程的成绩,直接授权给各任课教师,由他们在网上直接录入。对于学生毕业必须审核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这种特殊成绩,可以利用选修课成绩录入的方法来录入,采用必修课管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和毕业审核。各年级各专业的重修或补考成绩,也可以直接授权给各系、部教务员录入,各种原件上交教务处存档和审核。教务处只要将各学期的专业教学计划、学期教学任务录入教务管理系统,其资源可以与成绩管理里的学生学期课程资源统一,教师录入成绩时不需要再录入其课程,而只要选其学期课程就可以了。教师录入学生成绩信息也很方便、快捷。
三、信息查询
网络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让教师在网上查阅各种信息,还可以让学生查阅到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这样既方便院系教务工作的沟通,也方便院系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
(一)成绩查询
教师成绩录入提交后,学生输入自己的考号及密码就可看到自己某学期及全部学期成绩,未通过科目的学分情况,做好重修或补考的准备,教师可以看到自己整班学生成绩,打印班级各学生的学期成绩通知单。系部教务也可及时掌握重修(补考)学生信息。
(二)成绩分析
成绩全部录入后,利用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快速地算出学生及格率、单科排名、班级排名、系部排名。有利于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可行性分析,也可为学校评定奖学金、评选三好学生及优秀毕业生等提供依据。
(三)信息
充分利用校园网、教务处及系部可以网上教务工作信息。如:请求开通某学期成绩录入通知、考试时间安排、考场安排、会议通知、学习文件等等。以养成教师和学生在网上查询信息的习惯。
(四)教务信息权限管理及安全
为了有效地管理学生成绩,设置各级权限至关重要,每位教师都要设置自己上教务成绩网的密码。教师在网上只能录入自己所授课班级学生成绩,打印所授课班级成绩表,对其他信息只能查看。系、部教务员可以打印班级学生成绩总表、学生各种排名及课程分析。学生成绩有误需要更改的,统一上教务处办理相关手续才能更改。
网络信息化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也要维护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止黑客的攻击,造成数据的丢失及更改。教师也要妥善管理好自己的上网密码,防止学生获息后更改成绩。
关键词:景观生态;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2003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对区域、流域、海域等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该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确立。对土地利用规划战略进行环境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及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框架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之前,我们下来了解一下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
1.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战略评价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阐述。
1.1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战略评价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农业生态环境的退化、城镇生态环境的退化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退化。在对农村土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由于评价手段的落后,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以及草场退化等问题,除此之外,更为严重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锐减、耕地质量的退化和耕地数量的减少以及农业水资源的严重短缺等;其次,城镇生态环境的退化。对于城镇来说,因土地利用规划战略评价手段的落后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主要表现在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地表水的污染和地下水的水位下降等,除此之外,还有比较明显并且越发严重的城市居住环境的拥挤、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等。
1.2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意义
对土地利用规划战略进行环境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和作用也决定了对土地利用规划战略进行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归结起来,其意义主要应有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不足的克服以及对“环境问题,从前端抓起”原则的体现等几个方面。首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不足的克服。对土地利用规划战略进行环境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由规划方案的不合理而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建设项目的协调效应与累计效应作出评估;其次,对“环境问题,从前端抓起”原则的体现。对土地利用规划战略进行环境评价可以帮助决策者作出更加客观全面的决策,以更好的避免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这种环境评价方法还可以实现对建设项目进行环保型设计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土地利用规划战略进行环境评价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所谓景观生态学方法就是指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为核心内容,并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时间动态和空间累及特征进行描述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在较大规模的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较多,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为了理解和阐述的方便,我们以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大连森林公园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番解释。通过对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大连森林公园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中效果的分析,我们知道,这种环境评价方法有利于区域景观格局以及功能的有效改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会带来人类对景观的干扰和胁迫。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效果应持两面态度,技能看到其优势与促进作用,也能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并对这些不利方面进行积极的避免。
3.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框架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充分运用呢,方法的掌握是关键和核心。对于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框架这一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历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基于最小斑块单元的景观指数数据采集分析、战略景观格局的识别分析以及不同替代方案的景观比较分析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阐释。首先,历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对相关图像等的数字化处理,对不同的土地变化以及景观指数等进行统计,这种方法较为基础也比较常用;其次,基于最小斑块单元的景观指数数据采集分析。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在最小斑块单元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其大小来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化行为景观指数的的系统分析;第三,战略景观格局的识别分析。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将遥感图像与规划方案结合起来,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景观格局的影响作出准确评估;最后,不同替代方案的景观比较分析。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对不同政府机构提出的规划方案,通过景观组成、战略格局分析以及土地利用统计等的分析,来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出比较合理的方案与方法。
4.结语
鉴于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中所具有意义和价值,有必要将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中进行较为充分的利用。不过,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景观生态学方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不足,在具体进行运用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正确的认识态度。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景观生态学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及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框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在具体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要加以规避。
参考文献:
[1]龚黎君,刘双良.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J].中国房地产,2011,23(6):158-158.
[2]王娟,崔保山,卢远.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J].地理科学,2007,27(4):549-554.
[3]王燕华,朱志玲,郑敏.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以同心县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6):116-120.
【关键词】 Y型静脉留置针; 输液护理;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2-0082-02
The Study of Risk Management Vupon PICU Pationts Using Y Typ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Veins/LIN Xiao-ying,CHEN Chun-hua,ZHONG Hai-ying,et 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2):82-8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PICU children’ nursing care who used Y typ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Method:We selected 50 children randomly as the control group who used Y typ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but without using the risk managemen,and 50 children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o used Y typ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with using the risk managemen,counted the usage of Y typ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and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risk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by appling the risk management of FMEA.Resul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indwelling catheter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nger,but the complication such as indwelling needle shedding,obstruction and exosmosis were reduction.Conclusion:FMEA risk management can reduce the infusion nursing risk of Y typ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improve the effective use of indwelling needle and reduce the medical cost.
【Key words】 Y typ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Zhanjiang 524037,China
静脉用药是PICU作为治疗、抢救患儿的重要手段,针对PICU患儿这一特殊群体,病情危重,治疗用药多,静脉通道不易建立等,除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外,外周静脉输液患者仍占大多数,针对PICU患儿这一特殊群体,病情危急、治疗用药多等因素,易导致留置针留置时间不长,发生留置针脱出、打折、阻塞、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如何保证静脉输液通道的有效使用,是PICU护士必面对的重要护理问题。笔者所在医院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改进方法,提高留置针的有效使用率,尽量减少静脉留置针引起的不良反应,前瞻性护理工作模式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减少并发症。本文通过运用FMEA风险管理方法对50例患儿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中的运用,提高护理安全性,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减少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静脉炎等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抽取50例PICU患儿用应24G 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未应用FMEA风险管理方法为对照组,年龄1~3周岁,女性患儿22例,男性患儿28例。2013年1-6月抽取50例PICU患儿用应24G 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FMEA风险管理方法为观察组,年龄1~3周岁,女性患儿18例,男性患儿3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抽取脑炎患儿使用甘露醇等药物治疗5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两组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飞玛”24G“Y”型头安全型留置针、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预冲式导管冲冼器,3M透明敷料、3M无纺透气胶带。
1.3 方法
1.3.1 操作者均为PICU护士,受过专业的留置针穿刺技术及留置针维护培训。操作前,护士应保持镇定、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如颞浅静脉、手背静脉等,避开关节部位、及不完整的皮肤[1]。用注射器吸取5 ml生理盐水连接留置针排气,进针速度宜慢;与皮肤呈15°~30°、见针座尾部有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平行血管进针0.1~0.2 cm[2],此时停止进针,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固定针翼,左手拇、食指持针座平稳向后退出针芯的1/2;退出针芯后看见透明的外套管内血液回流顺畅,推入约0.5 ml生理盐水,确保穿刺成功,左手复位、右手持针翼将软管送入血管,也可右手持针翼将软管送入血管的同时左手将针芯完全退出,送外套管时动作应缓慢柔和、力量均衡,避免穿破血管。
1.3.2 对照组50例患儿使用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护士按操作常规进行静脉导管的维护。
1.3.3 观察组50例患儿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采用FMEA风险管理方法包括留置针的评估、患儿合作程度、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冲封管等管理方法,采用小组分析讨论的形式,根据分析讨论的内容进行原因分析,改进流程,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及护理质量标准,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提高风险意识,针对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并进行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护士、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护理制度与护理工作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的管理活动[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是系统性、前瞻性的分析方法。用来评估系统和流程中容易发生失效的原因和将造成的后果,找出系统和流程中最需要改变的环节,以预防失效的发生,其实是对固定流程性操作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猜测,而不是等失效发生造成不良后果才行动的方法[4]。
张志平等[5]研究报道从不同的风险因素对儿科患者进行评估,如患儿配合度、护士相关技术水平、健康宣教等方面评估并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李鸽等[6]2008年研究报道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常见的风险种类为静脉留置针脱落、堵塞、静脉炎,对其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结果通过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护士风险意识,使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大大的降低。廖冬梅[7]对357例Y型留置针输液研究报道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静脉炎等,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提高留置成功率,减轻患儿多次留置穿刺的痛苦。国内外学者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对策研究较多,并已有效应用于临床,但对于PICU这一特殊的患儿群体的输液风险管理及其Y型留置针等相关风险的评估及对策等针对性强的研究较为少见。
PICU病房收治的主要是急危重症患儿,患儿病情危重,变化快,病死率高,护理工作难度高,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属于高风险工作环境。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在PICU病房广泛使用,具有减轻因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安全迅速、便于固定、减少患儿痛苦等优点,并能较长时间维持静脉通道,尤其在抢救患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又减少了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但静脉留置针输液是一种有创治疗,存在风险因素。随着医疗服务走向市场,风险管理在医疗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风险管理方法在我国医院有广泛的运用前景[8-9]。
在PICU患儿Y型静脉留置针护理中根据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程序、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前瞻性临床工作思维,分析PICU患儿Y型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存在主要护理风险及其可能的原因,及时发现并制定护理标准和制度,实施相应的各类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可确保PICU患儿在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过程中的安全,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寿命,确保PICU患儿准确、及时地完成输液计划,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大大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风险管理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可以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思维,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在护士培训中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淑英,.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要点[J].青岛医药卫生,2007,19(2):142.
[2]计惠民.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19(11A):75.
[3]姜小鹰.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5-98.
[4]彭刚艺,陈伟菊.护理管理工作规范[M].第4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107.
[5]张志平,李继红,韦弘.风险管理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4):873-874.
[6]李鸽,陈巧巧.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839-7840.
[7]廖冬梅.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常见并发症及临床护理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124-125.
[8]钟华荪,张振路.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21-330.
作者单位:518020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内一科
杨碧芳:女,本科,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的预防性护理方法,以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4年6月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前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停止时间早于对照组,疼痛、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前臂血肿恶化,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前臂血肿;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22
临床实践中,绝大多数冠脉介入术(TRD)都是经桡动脉穿刺方法进行的,这种方式血肿、动静脉瘘、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少,术后即刻就可以拔除鞘管,压迫止血,患者术后当天可下床活动,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给患者及医护人员带来很大便利,住院费用明显降低;术后不需要卧床,减轻患者痛苦和家属的照顾压力,患者耐受性高。因而深受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欢迎。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并发症,其中上肢动脉损伤后果较严重,可并发前臂血肿,如果处理不及时,血肿持续恶化可诱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等重大并发症的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使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不良,以肌肉和神经急性严重缺血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严重者可致上肢或手部相关功能障碍。鉴于此,本研究对我院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及时有效的止血减压,有效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4年6月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13例。年龄50~78岁,平均(63.64±7.24)岁。血肿发生时间为术后10 min~6 h,平均时间(1.03±0.68)h;手术臂围比非术侧增粗25~70 mm,平均增粗(45.34±12.65)mm。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治疗方法、血肿发生时间、臂围增粗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均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TRA)或冠脉介入术(TRD)[1]。(2)并发前臂血肿,呈前臂或上臂进行性肿胀。(3)因穿刺点压迫不良而引起的前臂血肿者。(4)患者意识清楚,积极配合。(5)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2)精神异常者。(3)恶性肿瘤者。(4)妊娠及哺乳者。(5)因穿刺点压迫不良而引起的前臂血肿者。(6)不同意接受研究者。
1.3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压迫止血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3.1局部穿刺点及前臂血肿的观察患者术后回房,护士向手术医师或送患者护士了解穿刺过程、介入过程是否顺利。协助过床,局部加压止血,注意桡动脉穿刺处气囊压迫松紧度,术后4 h内每15~30 min严密巡视观察穿刺术口及其周围有无疼痛、出血、血肿,指端末梢血液循环、温度、颜色的变化。指导患者手术当天禁术腕抓握、撑床、使用勺筷、刷牙等用力动作,手腕部制动,3 d内避免术侧肢体输液、测血压、提重物。术后前4 h 每2 h放气2 ml,后酌情可以每小时放气2 ml,直至放气完毕,次日晨取下加压带术口换药。如患者手指发绀,诉手部肿胀发麻,提示压迫过紧,影响静脉血液循环,需提前适当放气3~5 ml;如局部渗血,提示压迫过松,需充气3~5 ml加压止血,并减慢放气速度。如患者术肢进行性肿胀明显,感觉障碍,张力增高,手指发白,诉手部麻木刺痛,即需警惕前臂血肿的发生,及时报告医师,及时进一步处理,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及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1.3.2前臂血肿的护理发现前臂血肿后,(1)立即标记测量张力最高处臂围并与对侧比较,界定肿胀范围,用笔做好标记。(2)注意血肿与穿刺处的关系,马上徒手加压张力最高处并通知医师。(3)准备血压计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张力最高处或整个前臂,防止血肿进一步扩大。(4)冰敷局部可以使前臂血管收缩,减少出血。用一装有500 ml注射液的软袋冻冰,外用包布包裹冰敷前臂内侧、外侧及垫于前臂下3个方向交替,患者诉太冰时适当停止5~10 min。(5)嘱患者患肢制动并抬高10~15 cm,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6)肿胀、前臂周径持续增大,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给予重新加压包扎。(7)每5~10 min观察1次前臂和手的颜色、肿胀程度、触摸前臂质地软硬度、活动度、皮温、有无感觉异常及桡动脉搏动情况,及时询问患者的感觉,以判断血肿出血是否停止,并做好护理记录。(8)暂停低分子肝素等加强抗凝的药物,加强降压药,降低血压。(9)如果血肿逐渐增大,患者感觉疼痛加重或皮温由高逐渐变低,桡动脉搏动由强变弱或触不到搏动,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1.3.3心理支持前臂血肿可使患者前臂高度肿胀和疼痛难忍,患者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担心病情的发展和住院日的延长。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述造成前臂血肿的原因,告知患者只要配合治疗和护理,会很快痊愈,以增加其信心;勤巡视,勤观察血肿的进展情况,有好转时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说明前臂血肿不影响介入手术的治疗效果,只要配合治疗和护理,会很快痊愈的,安心配合治疗护理,血肿很快能得到控制。使其能够以稳定的情绪配合后续治疗的进行。
1.3.4健康教育专业医师应给予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正视疾病。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手腕部位制动的重要性,避免患者手腕部位过度活动,可试用夹板将患者手腕部位固定,减少因手腕制动不良而造成的出血症状。
1.4评价标准
1.4.1肿胀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前臂肿胀程度[2,3],以肿胀百分比表示。测量方法:肿胀程度=(术肢臂围-非术侧术肢臂围)/非术侧术肢臂围×100%。
1.4.2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和疼痛、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QR)表示,进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前臂肿胀程度比较(表1)
3讨论
股动脉相对粗大,穿刺容易成功,术中不易发生痉挛,但不易压迫止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等血管并发症相对较高[4]。长时间卧床制动,增加患者痛苦,甚至有发生肺栓塞导致猝死的危险。因此,近年来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桡动脉表浅,易压迫止血,无需强制性卧床,减轻了患者痛苦,避免了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其局部无静脉和神经,减少了穿刺点的并发症[5,6]。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却仍不可避免,因此,加强精心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肿胀程度,防止前臂血肿持续恶化,从而有效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李梅玲等[7]报道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前臂的肿胀、快速判断、及时对症处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时消退肿胀前臂,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这与本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显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一旦并发前臂血肿,就要及时予以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尽早消除患者前臂肿胀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前臂血肿持续恶化,最终诱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总之,加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并发前臂血肿患者临床护理服务,可及时缓解患者前臂肿胀、疼痛程度,有效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蓉,张亮,马晓彦,等.冠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穿刺处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5):160.
[2]章锡林,汪靖,胡剑平,等.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诊疗常见问题的观察与处理[J].安徽医药,2010,14(1):60-62.
[3]邓志红,程丹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3):242-243.
[4]王强,刘珍,吴金飞,等.桡动脉与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术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396-1398.
[5]黄颖梅,袁园,,等.1例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2):190-191.
[6]谢静,祝鹏,宋大坤,等.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并发急性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11):40-41.
[7]李梅玲,芮开香,潘立群.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并发前臂血肿临床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北方药学,2012,9(9):111-112.
方法: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观察组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两组均采用VAD化疗方案2个疗程以上,评估周围神经病变的毒性反应。
结果:观察组发生率 90.3%, 对照组发生率35.7%, 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VAD化疗方案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毒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VAD方案化疗 周围神经病变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02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025-0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类恶性血液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15%,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浆细胞的恶性克隆增生、M蛋白血症、感染等。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们采用VAD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有32例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严重的周围感觉异常,患者主诉四肢麻木,刺痛、肌肉无力、感觉迟钝、反射活动消失。不能接触热、冷、硬物体。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8―2012年我院血液科住院MM患者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5―72岁,中位年龄58岁,均采用国内统一的MM诊断标准,IgG型23例,IgA型4例,轻链型2例,不分泌型3例。按WH0的MM分期系统分为I期8例,Ⅱ期16例,Ⅲ期8例。所有患者入院前心,肝,肾功能均基本正常,患者及家属均签订化疗同意书,均既往无周围神经病变。
1.2 治疗方法:32例患者依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采用VAD方案化疗2个疗程或以上:即长春新碱0.5mg/d(或长春地辛1~2mg/d)第1~4天缓慢静脉注射,维持8h,;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10~20mg/d第1~4天静脉滴注,维持8h;地塞米松40mg/d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28d为1疗程。
1.3 毒性反应评价。根据国际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制定的国际统一疗效标准进行[1]。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事件通用命名标准(NCI CTCAE)(第3版)观察不良反应,WHO不良事件分级标准评定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无症状为0度;感觉异常和/或腱反射减退为I度;严重感觉异常和/或无力为Ⅱ度;不能耐受异常或明显运动障碍为Ⅲ度;瘫痪为Ⅳ度。
1.4 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行X2检验。
2 结果
毒性反应。观察组毒性反应发效率90.3%,对照组毒性反应发效率35.7%,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MM患者年龄大、耐受性差,病程又长,加之患者及家属对于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周围神经反应毒副作用表现极为恐惧及焦虑。首先护士应深入病房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换位思考,理解、关心、安慰、支持患者,对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作好合理讲解,告知患者和家属用药的目的和存在的问题、风险并请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介绍本病区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和疑虑。
3.2 用药前的评估。用药前需评估患者用药前的状况并建立患者基本资料档案。教会患者对毒性反应程度的自评方法及疼痛控制的管理方法。
3.3 护理观察。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与患者加强沟通与交流,告知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表现,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以便尽早处理。用国际肿瘤协会对不良事件的标准命名确定患者的神经病变分级,制定神经毒性评估表,以确定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为医生调整剂量或是否停药提供依据。
3.4 饮食护理。治疗期间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不进食冷饮及凉食,大量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钾、镁的食物,主要有鱼、肉、禽、蛋、牛奶、粗粮、豆类、谷类、绿色蔬菜、花生、鱼肝油、新鲜水果(香蕉、草莓、橘子、葡萄、弥猴桃、柚子、西瓜)、紫菜、蘑菇、虾米等。
3.5 生活护理。嘱患者勿接触冷水、热水、暖气管、锐器,保证患者保暖,尤其是四肢,天凉时戴手套、穿棉袜。穿鞋要大小合适、透气,不剪过短指甲。每日给予功能锻炼,以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反应性。可鼓励患者经常活动肢体、揉搓指、趾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病情严重者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如伸展肢体、收缩肌肉等,逐渐过渡到下床活动。肢体的功能恢复应循序渐进。如感觉异常明显时,活动时要有人陪伴,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如摔伤、划伤、烧伤、压伤等)。症状加重时,及时汇报医生。
3.6 皮肤护理。协助及指导患者经常温水擦洗皮肤,每晚温水泡脚,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无碎屑,减少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尤其是活动受限的患者,按时协助翻身,防止压疮。
3.7 药物预防。
3.7.1 B族维生素能促进血液循环,辅助叶酸制造、血流形成和糖类代谢,有助于人体感知,并使脑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帮助神经组织行使正常生理功能,有助于神经递质达到营养神经的效果。
3.7.2 弥可保为氰钴型维生素B12的同类物,是细胞合成核苷酸的重要辅酶,参与体内甲基转换及叶酸代谢,促进与甲基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也参与三羧酸循环,对神经髓鞘中脂蛋白的形成非常重要,可使羟基酶处于活性状态,从而参与广泛的蛋白质及脂肪代谢。能促进红细胞的发育与成熟,为完整形成神经鞘脊髓纤维和保持消化系统上皮细胞功能所必须。用法:500ug,口服,3次/d;或0.5~1.5mg肌内注射,1次/d。
3.7.3 注射用氨磷汀(Amifostine,阿米福汀)的化学名为s-2-[(3.氨基丙基)氨基]・硫代乙醇磷酸酯,目前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全新的抗癌辅助药物,能在不影响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的前提下明显减少化疗相关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减轻化疗药物所造成的骨髓、心脏、耳及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的细胞保护剂。用法:注射化疗药物前用氨磷汀300mg/m2溶于9g/l NaCI注射液50ml中,在每次化疗开始前30min静脉滴注,15min滴完。
3.8 出院指导。周围神经病变的好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出院时症状未完全消失,故我们需做好出院前的宣教,可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快;预防感染,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以避免交叉感染。告知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血常规、骨髓象、血清免疫球蛋白,血尿β微球蛋白等,若出现新症状或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诊。
4 小结
化疗药物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副反应,尤以植物类抗肿瘤药物多见。如VAD化疗方案中的长春新碱或长春地辛。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化疗药物在神经细胞和细胞器中蓄积有关。此毒副反应是可以预见及控制的,一般随化疗结束,药物排泄后1~2个月缓解或消失。本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护士与患者经常密切接触,可及时获取临床第一手资料,协助医师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使医生及时应对,有效的预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化疗顺利进行,护理工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