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纪检培训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成立区加强规范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同志任组长,教育、纠风、监察、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公安、民政、农林、审计、编制、物价、工商、文化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研究解决加强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治理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研究和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积极主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二、明确责任,落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归口管理工作
全区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技能类培训机构统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凡未经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备案,任何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不得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移交和归口管理工作,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事业单位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逐步移交教育部门管理;原其他部门、行业、企业批准设立的培训机构,统一归口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
三、分工协作,积极做好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清理整顿工作
各部门、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要对所办学校或培训机构的资质进行核查,对达不到相关标准或办学中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认真进行清理整顿,并及时向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移交手续。对于经工商、编制等部门登记有“教育培训”、“教育咨询”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超出审批范围非法办班的,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符合要求的,各有关部门要将举办者及法人信息、办学培训情况信息和原审批文件等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坚决清理整顿和取缔各类违法违规举办的学校和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兴趣班、提高班和特长班。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街道办事处作为清理整顿工作的主体,要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坚决做到出现一家,查处一家,取缔一家。区政府将定期组织开展清理违法违规办班集中整治活动,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宣传、纠风、监察、工商、公安、民政、物价等部门参与,坚决清理各类违法违规办班,在全区营造和谐有序的教育氛围。
四、建章立制,确保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依法办学
建立和完善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依法办学的长效机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与指导,增强学校依法办学的意识,建立完善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年检和公示制度,整合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资源,对不符合举办条件的,实行退出机制。建立学校依法运行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教职工和学生合法权益,确保学校稳定和健康发展。
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必须严格按照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批准的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进行,准确清楚地公布学校名称、办学层次、办学类别、办学地点、收费标准、证书发放等事项,确保宣传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要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亮证收费。公办学校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学费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并按规定使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要依法建立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和法人财产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任何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不得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
未经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或备案,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从事下列办学行为:设立校外分支办学机构和校外办学点;与不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机构联合办学;以联合办学名义,将高层次学历教育安排在低层次学历教育学校或非学历教育机构进行;学历教育学校内设非法人机构对外签订办学协议或开展联合办学;出租校内场所和设施供其他机构或个人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非我区审批的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在我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在我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允许其在我区依法规范办学,其办学资质及办学行为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未在我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视为违法违规办学,坚决予以清理整顿和取缔。按照《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文化教育培训学校审批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市教法发〔2009〕20号)精神,民办文化教育培训学校不得跨区县设立分支机构,各区县教育行政机关不得跨区县审批设立民办文化教育培训学校分支机构。
五、分步实施,确保规范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各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要对所举办的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和办学行为进行自查。
要做好各部门、行业、企业批准设立的培训机构移交工作;对经工商、编制部门审批且登记有“教育培训”、“教育咨询”业务的、超出审批范围办学的,要对办学资质重新进行登记,重新规定其业务范围。
为加强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机构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审批与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区实际,特提出以下规定:
一、财务管理
1.按规定提取风险保证金。培训机构的风险保证金为20万元人民币,举办者应当在领取办学许可证后15日内缴至审批机关指定的帐户存储。根据我区实际,2010年2月28日之前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风险保证金采取逐年提取的方式进行,2010年提取5万元,以后每年提取2万元,保证金额度达到规定的20万元后不再提取,办学保证金在办学终止,并进行财务清算后退还培训机构。2010年3月1日以后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风险保证金收缴按《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审批与管理规定》执行。
2.培训机构应聘请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财务人员担任会计和出纳,会计和出纳不得兼任,法定代表人、校长与财务人员之间实行亲属回避制度。建立相应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3.培训机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报区教育局备案。
4.培训机构提供的单项培训项目收费达到1000元以上(含),并且教学时间累计达到7天(或56课时)及以上的,应当与学员(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签订培训合同。如由用人单位组织员工集体培训并支付培训费的,可由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委托培训合同。培训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培训的目标、内容、时间、师资、证书、收费、退费、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等事项。
5.培训机构收费、退费应遵守和执行《价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培训机构收费退费管理暂行办法》。
二、师资队伍
6.有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策观念强、思想品德好、熟悉教育工作、有组织管理能力的管理队伍。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其他单位在职人员不得作为培训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校长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5年以上教育管理工作经历,年龄不超过70周岁,身体健康。公民不得同时兼任两个及以上培训机构的校长。
7.有一定数量与培训项目和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熟悉教学业务的专兼职教师。教师应当具有教师资格或任职条件。聘请外籍人员作为教师或管理人员的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资格证》,相关人员必须取得《外国专家证》。
8.教职工工资待遇应不低于国家有关规定,并且按每年12个月计算,其他福利待遇发放另外计算。以后逐年提高教职工工资待遇。
9.培训机构必须与聘用的专职教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为法定劳动年龄内的专职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
三、场地条件
10.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稳定集中的办学场地和教学用房,办学场地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11.培训机构必须设置在安全区域内,周围环境无污染,无严重噪音,教室环境卫生清洁。不得设在住宅小区内,也不得使用民用住宅、地下室等不适合办学的场所;办学场地应当符合消防和房屋质量安全要求,有食堂的应符合食堂卫生标准;教室和办公室应设在一处。早教机构设置必须远离饭店等餐饮场所。
12.培训机构租赁办学场地的,租期不得少于3年,不得租赁转租的场所。面向全日制中小学学生举办文化教育类的培训机构,不得租赁全日制中小学的场地办学。
13.有与办学范围和规模相适应的教学设施设备,有一定的图书、杂志、报刊等资料。
14.培训机构办学用的教室每生使用面积不得少于1平方米,教室内有标准的黑板、讲台,室内采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5.培训机构不得设置分校,不得跨县(市)区设置教学点。如需跨县(市)区办学,按设置新的培训机构的程序办理。
四、招生办班
16.培训机构应由有完善的办学章程、教学计划和教材,并按教学计划开展培训。
17.培训机构招生广告和简章,应填写《市民办学校招生广告(简章)备案表》,在前报区教育局备案。凡在市级媒体的,报市教育局备案。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和简章应与向审批机关审查备案的材料相一致,同时须刊登广告备案号。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应当客观、真实、准确,载明学校全称、学校性质、培训项目、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地址、收费标准、证书发放等有关事项。
18.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学生注册登记制度和学生学业成绩档案,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五、安全管理
19.培训机构必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防治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
20.培训机构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有条件的要配备保安人员或实行门卫管理。切实担负起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的监管责任。
21.培训机构严禁使用(包括自行配备和租用)车辆接送培训对象。
六、奖励与处罚
关键词:职业培训;技能鉴定;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01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特点决定了只有拥有高标准的职业技能水平,才能在就业市场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求得更加优秀的就业机会,因此需要关注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主要表现就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参与职业培训、接受技能鉴定的证明,也是就业过程中的重要职能资格证明。
一、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目前我国受市场经济的深入影响,对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专业水准的企业人才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推进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使我国人力资源行业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我国企业的人才技能水平,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为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增加保障。
(二)提高我国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社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将我国市场带入一个人力资源竞争的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当国际化的企业竞争将人才竞争的影响带入我国市场经济中时,就决定了我国市场要面临国际化的竞争环境,国际化竞争中对企业人才水平的关注极高,因此我国只有选择增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才能拥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才能以此为资本同国际上的企业进行市场竞争。
(三)全面提升我国专业型人才的技术水平
扩大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职业技能的培训提升工作中,可以使人才的技能水平得到直接提升,如果能够将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更大力度的推广,就可以使我国更多的劳动者接收专业水平的培训并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必然能够起到对整体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推动,使整体人才的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二、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开展中的问题
(一)参与培训的劳动者数量不足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的加大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推广力度,虽然已经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效,但从参与培训的劳动者数量上来说,仍然不足以满足当前我国企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这说明仍然有一大部分劳动者并没有参与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
(二)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专业化程度不足
个别职业或技能在培训与鉴定工作开展中缺少专业性支持,在培训内容、方法上的不足产生对劳动者的误导,影响其专业能力的提升,而技能鉴定专业化程度不足直接导致许多资格证书缺少实质性价值。
(三)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与我国专业人才需求方向不统一
目前得到推广的许多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与当前我国的专业人才需求不并不统一,这使得部分行业的专业人才供过于求,而部分专业的专业人才数量则不足,使我国的行业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当前的职业培训与技能技能鉴定工作进行全面调整。
三、发展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法律体系
由于当前我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存在许多不符合专业标准的现象,而从事这些非专业性的职业培训所技能鉴定的机构通常都不具备合法的职业培训资格,因此要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就应当从法律手段进行完善和强化,严格控制这些非专业性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行为。有关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法律体系完善主要包括一些职业培训机构的合法经营许可、技能鉴定资格的合法登记等等,培训机构只有在符合这些基本法律标准的情况下方可实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行为。
(二)扩大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影响范围
通过各种支持政策鼓励劳动者参与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实现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当前我国参与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人数比例仍显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当能够各种优惠条款与扶持政策的支持,促进劳动者参与职业培训积极性的提高,才能达到工作影响范围扩大的效果,从而实现我国整体人才专业水平提高的目的。
(三)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专业体系
当前我国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专业化水平不足,极大的影响着我国职业培训对人力资源市场专业化水平提升的效果,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体系就是要求根据我国的专业技能评价体系对各项培训内容、鉴定标准进行专业性的审核,对于专业性不足内容或标准进行革新或摒弃,而选择符合职业专业标准要求的培训内容、鉴定标准来完成培训和鉴定工作。其中专业化技能评价体系是支撑完善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基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应当对各种专业知识、职业要求进行详细、全面、明确的分析,再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技能培训评价体系。
(四)调整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重点工作方向
根据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专业人才需求方向,进行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调整,实现与我国专业人才需求的统一,是实现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效果有效提高的主要措施。首先应当对我国目前的职业人才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其中的专业人才供需情况进行有效统计;其次针对调查分析结果对我国当前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最后提出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人才需求方向相统一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规划,并付诸实施。
四、结束语
我国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已经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面对当前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能够针对性调整、专业化完善,才能保持其为我国提供有效专业人才支持的积极作用,最终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媛.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几点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2012,15:140-141.
一、工作环节
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包括以下六个基本工作环节:信息收集建库、编制下达计划、组织培训鉴定、提供就业服务、补贴资金申请核拨、考核验收。各工作环节均必须通过“*省农民工培训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进行操作,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
二、信息收集建库
信息收集主要包括农民工就业情况的登记建库和用人单位农民工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评估建库两项内容,这是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的基础。
(一)农民工就业情况的登记建库。
这项工作由地级以上市统一组织,*年12月底前完成,今后每年下半年完成抽查更新一次。工作步骤:
1.下发通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用工申报,并组织街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向辖区内所有用人单位发放、回收“外来流动就业人员基本状况登记表”(省厅统一样式,见附件1),指定专人审核、汇总上报;
2.市、县组成劳动保障监察、就业服务管理、劳动关系、劳动工资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按不少于5%的比例对辖区用人单位进行一次抽样检查,通过查验企业工资发放表、劳动合同、缴交社会保险凭证和与企业农民工座谈了解等方式,核实修正用人单位自报情况;
3.市、县劳动保障部门根据用人单位用工申报和抽样检查情况开展用工登记和就业登记,核发《*省就业失业手册》;
4.将经审核的登记表和就业登记情况全部录入信息系统和“*省就业失业管理系统”(两系统可切换操作),建立农民工信息库;
5.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台帐,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技能、培训意愿(培训工种、等级、培训机构选择等)、所在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及时更新其参加培训和就业变化情况;
6.运用省厅确定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定点企业资料,及时跟踪分析企业用工和培训需求情况。
(二)用人单位农民工培训需求信息收集建库。
这项工作由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牵头组织,职业介绍机构和培训机构参与,定期不定期收集评估培训需求信息。工作步骤:
1.组织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向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派发“农民工培训需求信息反馈表”(省厅统一样式,见附件2)并负责回收汇总审核上报,用人单位定期自报,每季自报一次(可报盘);
2.向定点培训机构发放“农民工重点培训工种信息表”(省厅统一样式,见附件3),并由其每季自报一次(可报盘);
3.公开征集,动员各类职业介绍和培训机构广泛收集上报用人单位培训需求信息;
4.将培训需求信息表录入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
5.评估归类,对培训需求信息进行归类,评估确定每期重点资助培训鉴定的工种和用人单位。
三、编制下达计划
这项工作由各级‘百万工程’与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工作步骤:
(一)各市领导小组根据省的总体计划要求,综合评估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制订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规划(*2010年),于*年8月底前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编报年度计划,每年2月底前各市将当年农民工培训计划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下达计划任务,省厅会财政厅于每年3月底前下达当年全省农民工培训任务,各市于4月底前分解下达到各县区和承担培训任务的用人单位及定点培训机构;
(四)各市县每季度要根据收集的用人单位培训需求信息,制季度分期培训的实施计划,确定每期重点培训工种、培训人数、承担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编发培训目录(包括培训工种、等级要求、承担机构和用人单位等);
(五)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各市每半年要组织一次培训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写出评估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六)各市县要留存上述分期实施计划和评估报告供省检查。
四、组织培训鉴定
这项工作由各市领导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按分工参与实施。工作步骤:
(一)认定定点培训机构。
1.由各市根据省厅《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办法》,响社会公布定点机构认定条件和申请办法。
2.各县区接受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的申请材料,加具初审意见报市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组织考察复审、认定公示、发认定通知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将认定结果录入“农民工培训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通过系统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各市按省规定建立定点培训机构管理挡案,加强日常管理,及时记录定点培训机构承担培训和监管情况,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二)培训实施。
1.确定培训方式。有培训任务的用人单位或行业按规定选择自主培训、校企合作培训或委托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如与定点培训机构合作要共同制定),明确推荐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名单、培训工种、培训目标、培训地点、培训时间、课时安排、用人单位补贴标准和个人负担费用等,报所属劳动保障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2.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并向用人单位和承担培训的定点机构出具同意培训函;
3.用人单位和定点培训机构按计划组织培训;
4.对不具备条件或不履行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其农民工由同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到定点培训机构培训,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将承担的职工教育培训费缴交到政府有关部门指定的银行帐户,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名单和培训工种,由所在单位根据岗位需求推荐;
5.农民工自选培训。持有所在单位或拟接收单位同意接收和同意培训的农民工,可到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自主选择政府规定的自选补贴工种报名参加培训。
6.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农民工重复参加同一技能等级培训;对已安排培训的农民工不报到的,两年内不得再安排其参加培训。
(三)培训管理和监督。
1.定点培训机构要建立农民工培训鉴定就业工作台帐,指派专人进行管理,及时、详细地登记学员参加培训的情况;
2.加强学员考勤登记,对缺勤l/3培训课时以上的,给予除名,两年内不得参加政府补助培训(因病等特殊情况除外);
3.每期开班的第一课,农民工培训办要派出工作人员讲授《*省农民进城务工指南》,并检查开班情况;
4.培训验收。每期培训班结业后,定点培训机构应向农民工培训办上报“培训计划执行情况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不少于全年培训班次30%的比例抽查现场验收,填写“农民工技能提升资助培训验收表”收表,并将考核验收情况录入信息系统;发现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组织复核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5.对年培训后农民工考取证书比率低于90%、缺勤课时超过所有学员应出勤总课时10%的,对弄虚作假骗取补贴资金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鉴定发证。
1.定点培训机构应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组织学员申报技能鉴定,备齐申报材料报技能鉴定机构;
2.开展初级职业技能和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的,将材料报县(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中级及以上的,将材料报市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省定点培训机构的技能鉴定报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用人单位或行业按规定报批;
3.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确定鉴定时间,鉴定时间一般应在结考试后15天内;
4.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鉴定考核后,为通过鉴定的农民工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及时将鉴定结果反馈定点培训机构,并将鉴定情况录入信息系统。
(五)续签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推荐农民工参加培训前,应与该农民工协商一致,签订培训就业协议(可与拟接收的同一班次的农民工集体签约),明确农民工参加培训后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的权利义务;’
2.农民工参加培训并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所在用人单位或协议接收单位应按已签的培训就业协议在1个月内与其变更并续签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违约责任;
3.用人单位按规定办理用工登记,为接收的农民工办理就业登记,所属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跟踪督办。
五、提供就业服务
从*年起,全省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要全部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鼓励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和民办经营性职业介绍机构参与提供免费服务。工作步骤:
(一)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大厅开设或指定农民工专门服务窗口;
(二)求职登记的农民工按要求填写求职登记表(全省统一样式,见附件4),留存身份证复印件;
(三)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为登记求职的农民工提供指导,开具推荐介绍信(一式三联,农民工、招聘单位和服务机构各存一联),招聘单位见工后,填写同意或不同意接收的回执,由农民工个人交服务机构留存,对未按规定交回回执的,应说明理由并经服务机构核实后,确定是否再提供推荐服务;
(四)就业服务机构定期举办招聘会或开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的,应向农民工发放入场卷,由农民工在入场卷上填写个人简况,凭票入场求职,服务机构留存入场卷;
(五)加快推进输出、输入地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联接和远程可视见工系统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劳务派遣工作,逐步提高农民工组织培训就业比例;
(六)社会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全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应先向劳动保障部门上报免费服务计划,经批准后在经营服务场所公布免费服务承诺,按计划提供免费服务的,可申请职业介绍补贴。
六、补贴资金申请核拨
这项工作按《*省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中央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操作,具体由各级农民工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受理补贴资金申请,组织核实并提出初审意见,经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批,会财政部门核拨。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每年要编制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技能鉴定资金预算方案,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安排资金,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七、考核验收
这项工作由各级农民工培训领导小组组织,具体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工作步骤:
(一)建立培训质量验收考核体系。
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的考核指标包括:1.完成省下达的年度培训任务情况;2.地方财政按省下达任务安排预算资金情况;3.培训效果指标: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比率达到90%以上;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率不低于80%;4.职业介绍指标:农民工职业介绍成功率不低于30%;5.资金安全有效使用情况。
(二)考核验收。
1.日常考核:省厅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全省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管理系统,随时查阅各市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指正,受指正的市在7天内回复意见并整改;
2.每年3月份,省厅农民工培训工作办公室会同省财政厅采用全面检查或重点抽查的方式组织验收,之前各市组织自查并上报自查报告;
3.省可根据情况随时组织实地检查;
4.省建立季度通报制度,各市要于每季度后10日内上报上季度情况。
(三)奖惩办法。
1.对考核验收合格的,按年初省下达的计划划拨省补贴资金;超额完成任务且工作效果好的,适当增加当年和下年度省补贴培训指标;工作突出的,给予全省通报表扬(抄送同级政府)。
2.对考核验收未完成省下达任务,或未达到培训、鉴定、职业介绍考核指标的,相应扣减当年补助资金,同时减少下年度省补贴指标安排;并在全省通报。
【关键词】医师;教育,医学,继续;专业能力;少数民族;问卷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本院2014—2016年招录的107名住培医师和54名带教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在参照文献[26]基础上设计《民族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性评估——住院医师/带教教师调查表(初稿)》,设计中强调民族地区文化背景和培训环境元素,并在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基础上确定调查表,包括知情同意书、住培医师和带教教师基本信息、对培训的认知、培训的满意度[7]及要求等。满意度评价采用5分制,非常不满意计1分,不满意计2分,比较满意计3分,满意计4分,非常满意计5分[89]。1.2.2调查方法采取住培医师/带教教师匿名填写方式,无须填写姓名等信息,以保证调查公正和客观。对住培医师采取集中填写方式,讲解目的和意义,统一收回。对带教教师由科室领回调查表,组织填写。汇总所有调查问卷后进行统一整理、分析。
1.3统计学处理应用
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107名住培医师中侗族35名(32.71%),苗族43名(40.19%),其他29名(27.10%);男52名(48.60%),女55名(51.40%);学历:硕士研究生4名(3.74%),本科生103名(96.26%);非编制人员69名(64.49%),编制人员38名(35.51%)。54名带教教师中男38名(70.37%),女16名(29.6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名(35.19%),主治医师35名(64.81%);学历:硕士研究生3名(5.56%),本科生51名(94.44%)。
2.2对住培的了解程度
2.2.1住培医师107名住培医师中对住培制度的态度:认为十分有必要43名(40.19%),有必要41名(38.32%),有一定必要21名(19.63%),无太大必要2名(1.87%)。对培训政策了解程度:十分了解13名(12.15%),基本了解74名(69.16%),有点了解20名(18.69%)。对培训各阶段培训内容了解程度:十分了解14名(13.08%),基本了解62名(57.94%),有点了解31名(28.97%)。61.68%(66/107)住培医师认为参加培训对自己临床能力提高帮助很大,38.32%(41/107)认为帮助大。认为通过培训对临床住院医师专业的发展十分有帮助者占40.19%(43/107),有帮助者占35.51%(38/107),有一定帮助者占22.43%(24/107),仅1.87%(2/107)认为无太大帮助。2.2.2带教教师54名带教教师对住培制度的态度:认为十分有必要者占77.78%(42/54),有必要者占18.52%(10/54),有一定必要者占3.70%(2/54)。对培训政策了解程度:十分了解者占29.63%(16/54),基本了解者占66.67%(36/54),有点了解者占3.70%(2/54)。对培训中各阶段培训内容了解程度:十分了解者占25.93%(14/54),基本了解者占61.11%(33/54),部分了解者占12.96%(7/54)。
2.3对培训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观点
2.3.1住培医师(1)对培训内容的看法:107名住培医师中认为应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者占71.96%(77/107),应侧重临床实践者占13.08%(14/107),应解决基层医疗问题者占10.28%(11/107),应加强理论学习者占4.67%(5/107)。(2)对培训结业考试后内容看法:认为培训结业考试应侧重临床实践病例考试者占40.19%(43/107),认为类似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内容者占32.71%(35/107),应加强临床技能考试者占19.63%(21/107),应开卷考试者占7.48%(8/107)。(3)对能较好地提高临床诊治能力的教学培训方式:认为是示教与实习者占44.86%(48/107),认为是病案分析者占27.10%(29/107),认为是情景模拟与问题导向者占16.82%(18/107),认为是视频教学者占11.21%(12/107)。(3)对规范化培训制度规章制度:认为有必要者占97.20%(104/107),认为有一定必要者占2.80%(3/107)。2.3.2带教教师(1)对培训内容的看法:认为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者占81.48%(44/54),应侧重临床实践、加强理论学习、解决基层医疗问题及对付执业考试者分别占7.41%(4/54)、5.56%(3/54)、3.70%(2/54)、1.85%(1/54)。(2)对培训结业考试后内容看法:认为培训结业考试应与临床实践病例考试为主者占57.41(31/54),采取闭卷、开卷、临床技能及类似执业医师考试者分别占14.81%(8/54)、11.11%(6/54)、9.26%(5/54)、7.41%(4/54)。(3)对提高临床能力的教学培训方式:认为是示教与实习者占48.15%(26/54),认为是视频教学者占29.63%(16/54),认为是病案分析者占16.67%(9/54),认为是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问题导向者占5.56%(3/54)。(4)对制定规范化培训规章制度:认为有必要者占90.74%(49/54),认为有一定必要者占9.26%(5/54)。
2.4住院医师对医院培训基地的满意度
107名住培医师对带教水平的满意度最高(4.32分),其次为培训内容、培训制度及管理(分别为4.14、4.08分),生活条件满意度最差(2.84分)。见表1。2.5带教教师对医院培训基地的满意度带教教师对培训基地的基地设施、培训内容、规章制度及管理、教学方式等方面均较满意(3.85~4.09分)。见表2。
3讨论
3.1对培训政策的了解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98.13%(105/107)住院医师和100.00%(54/54)带教教师认为住培制度有必要。81.31%(87/107)住培医师和96.30%(52/54)带教教师了解培训政策。71.03%(76/107)住培医师和87.04%(47/54)带教教师对培训各阶段内容基本了解。98.13%(105/107)住培医师认为参加培训对专业发展帮助很大或有所帮助。2/3住培医师认为参加培训对临床能力提高帮助很大,对晋升、专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表明民族地区住培医师对培训政策的认知度高,基本了解培训政策,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12]。但仍存在认知的盲区和误区,尚需建立更有效的政策宣传与交流平台,尤其是建立互联网、微信权威的信息平台,促进住培制度的持续发展。
3.2对培训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观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71.96%住培医师和81.48%带教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应理论结合临床实际;40.19%住院医师和57.41%带教教师认为培训结业考试应测重临床实践病例;教学方式应以临床示教与实习为主,兼顾视频、情景、问题导向、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这些反馈信息可为民族地区培训基地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整改的科学依据。
3.3对培训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住培医师和带教教师对培训制度及管理、培训内容、数学方式、培训效果及带教水平均较满意(3.94~4.32分);住院医师对基地设施评分为3.43分,对生活条件满意度最差,仅为2.84分。总体而言,基地住培取得了一定成效,医院重视基本技能培训和带教教师带教,住培医师表示临床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尚有待于改进和提高。因此,应取得政府支持,加强基地设施建设,提高住培医师对培训的认知;建立以带教资格确认的带教教师培训及考核制度;建立民族地区住院医师培训教学和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住培激励机制,给予优秀带教教师一定的经济奖励和精神鼓励,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先进评比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倾斜,以提高带教教师的带教积极性[1315],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住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Z].20131231.
[2]胡滨.国内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3,27(8):480482.
[3]高欢,陈安民,王华.我国专科医师培养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23(6):404405.
[4]刘冬莹,沈彬,金惠民.专科医师培训工作重点问题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1961198.
[5]黄红,许铁峰,李宏为,等.上海市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7):514516.
[6]蔡永琴,马宏伟,于浩天,等.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的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9):887889
[7]刘梅,翟帅,程钰钦,等.江苏省某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满意度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12):919921.
[8]高丹红,涂师平.对我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调查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4):2327.
[9]石景芬,王星月,王旭阳.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对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和培训管理的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3638.
[10]张勘,许铁峰,胡天佑,等.上海探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J].中国卫生人才,2010(3):2426.
[11]唐檬,陈英耀,刘文彬,等.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认知态度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1):5557.
一、目的和目标
(一)目的:社区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培训是非专(职)业人员的群众性普及培训,通过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初级救生技能的培训,提高社区居民个人及组织在突发灾害、意外事件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二)目标:年全镇完成250名救护员的培训任务;应对突发事件现场初级急救知识普及培训2100人次。
二、培训对象与内容
(一)培训对象
1、对红十字会专兼职干部、各村(居)委会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教师、学生进行广泛培训。在完成救护员培训的基础上,对社区居民开展避险逃生知识的普及培训。
2、根据上海市红十字会文件的要求,重点对从事高危作业、易发意外伤害行业、服务行业和社会上需要培训的人员普及培训。
(二)培训内容
根据红十字会提供的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定位要求,培训内容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各有侧重。
1、红十字救护队员(取得初级急救员证书)培训内容:
(1)创伤救护技术,主要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伤者四大救护技术。
(2)徒手心肺复苏,主要包括: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术(CPR),气道梗塞急救法。
2、现场初级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内容:以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术(CPR),气道梗塞急救法为主。
三、培训措施与办法
(一)师资队伍
师资培训工作由市红十字会承担,通过培训、考核获得上海市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师资上岗证书。
(二)初级急救救护员
1、培训目标
通过现场初级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受训人员掌握基本救护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作为非专业的第一目击者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伤害时能自救互救,以减轻痛苦、减少伤残,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
2、培训标准
(1)理解现场初级急救原则,明确救护目的。
(2)正确报警、呼救。
(3)基本掌握现场初级急救技能: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伤(病)员。
(4)基本掌握心肺复苏的理论与操作。
(5)基本了解意外伤害、灾害事故的避险逃生技能。
(6)能指导社区居民了解现场初级急救内容,能辅导社区居民学习现场初级急救技能。
3、培训课时:16学时。
(三)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普及
1、培训目标
通过现场初级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社区群众掌握基本救护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在遇到意外伤害或突发事件时,能做出正确处理。
2、培训标准
(1)理解现场初级急救的意义和重要性。
(2)正确报警、呼救。
(3)基本了解意外伤害、灾害事故的避险逃生技能。
(4)知晓现场初级急救概念:学会心肺复苏的操作,了解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伤(病)员的正确方法。
3、培训课时:8学时。
四、培训步骤
第一阶段:年4月—5月宣传动员,招募志愿者。
第二阶段:年5月—年8月,完成初级急救员取证培训(拟培训人数250人)。
第三阶段:年8月—年9月,完成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拟培训人数2100人),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并了解现场初级急救知识和技能。
第四阶段:年10—12月,结合培训情况,从优秀的初级急救员中招募志愿者,进一步完善社区红十字救护队。应对突发事件作准备。迎接市、区红十字会评估验收。
五、工作要求
1、设立红十字救护培训管理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培训管理工作。
2、保证红十字救护培训工作专项经费。
3、设立培训基地,依托社区学校、文化中心等作为红十字救护培训基地。
4、做好救护培训的资料档案收集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和受训人员数据库,按规定向区红十字会办公室上报月报表和相关培训信息。
5、初级急救救护员和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普及培训评估验收,以区红十字会统一下发的培训证书为准,并随机抽查10%人数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估依据。
在区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制订培训计划,并认真动员、组织举办红十字救护队员(取得初级急救员证书)培训班,举办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切实保证培训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关键词】 铁路;培训基地;专业化;建设
《2011年上海铁路局职教工作要点》提出:“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各职培基地专业分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整合优势,按照“一个职培基地形成1-2主干专业,一个专业由1-2个职培基地承担”的思路,对职培基地的专业分工进行细化完善。”
2012年全局职工队伍建设会议提出:“以上海职工培训基地为依托,建成1个模拟仿真系统与全景实物设备相结合的以高铁为主的综合培训基地,完成其他5个职工培训基地的专业化建设。”
职培基地专业化建设作为上海铁路局加强培训能力建设的创新课题,也是职培基地定位发展的重大机遇,有必要从建设的意义出发,对专业化建设的内涵、途径进行探讨,分析建设困难,提出对策建议。
一、 职培基地开展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一)适应铁路技能人才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按专业领域培养技能人才。
2011年12月,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讲话:“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人才培养规划,加强铁路关键技术领域人才培训,加快培养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铁路人才队伍,为铁路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铁路企业专业繁多,一段铁路运营包括轨道、路基、车辆、供电、客货运输服务等多个方面,高铁建设成为铁路未来建设的发展趋势,铁路技术的现代化,安全运营管理的精细化,必然促进铁路各专业工种技术含量的高速扩张,技能人才队伍的大量需求,分专业开展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职培基地的当然使命。
(二)适应铁路新形势下职教工作纵深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整体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打造素质精良的骨干人才队伍。
专业化建设的主旨就是由一个职培基地主打一到二个主干专业,赋于职培基地专业人才建设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统筹规划专业工种人才队伍建设宏观设计,又可以集中教学教研力量精心打造培训项目体系,开展全员规范培训,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职培基地专业分工后,专业领域技能骨干人才队伍培养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骨干人才培养,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职培基地深入开发,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与时俱进,策划科技含量强、内容层次高的培训项目,而且成为促进基地学科发展、专业进步、品牌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专业优势显著、教育管理精湛的职培基地是培养生产一线人员的基地,也是优秀人才成长的摇篮,一定能够为铁路输送源源不断的素质人才资源。
(三)适应职培基地自身发展功能定位的要求,有利于建设和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又避免资源重置的浪费。
上海铁路局所属六家职培基地,由于自身的历史沿革,专业方向、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不能适应铁路高速发展带来的职工队伍建设新形势的要求。对职培基地进行新的分工定位、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提高职培基地的办学能力是职教工作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铁路职工教育办学主体由多元构成,人事、职教处、专业处室、基层站段、职培基地等,站段与基地、基地与基地存在着设备重置、项目重复的问题。2012年,全局职工队伍建设会议明确了在职教工作中人事、职教处的主管地位、业务处室专业管理地位、站段基层管理地位,“…职工培训基地层面,作为路局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全局教育培训网络中承担主体职能…”,建立“1+5+X”局内培训网络格局,五家职培基地与综合培训基地优势互补,推进专业化建设,强调职培基地和站段“功能错位、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分层划分管理职责,明确了职培基地在职工队伍建设中的地位,科学统筹站段与基地的培训分工,基地的专业分工,有效避免了资源重置的浪费。
二、 职培基地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职培基地推进专业化建设是立足铁路人才培养的大量高质特征和基地实践现代职教理念,谋求自身发展提出的命题。职培基地要树立前瞻意识、压力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科学的职教发展观,推动职培基地走以基础建设、规模扩张为支撑的外延式发展和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相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
(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各职培基地教师队伍存在来源渠道窄、学历层次参差、专业结构不合理、素质和师德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
一要培育和引进高素质的专职教师。加强专职教师的培养,专职教师是基地教学力量的中坚,要重视教学基础能力的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同时,要持续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知识发展的要求。积极延揽高层次的教学领军人才和不断引进后备教师,构筑相互衔接、结构合理的专职师资人才队伍。
二要构建齐备优良的兼职师资库。要拓宽选人视野,完善聘任制度,促进铁路与地方、基地与专业部门、基地与现场之间的人才交流。一方面,基地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鼓励专职教师拥有校外学习、研究和教学的经历,丰富兼职教师资源,优化基地师资结构。
三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要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形成激励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和职务评聘制度倾斜措施。建立教学名师评选办法,优秀专兼教师纳入路局人才培训计划,努力培养具备承担重点教研项目的团队,引导专兼职教师心无旁骛、潜心育人,保证教师队伍技术素养和道德追求的不断进步。
2.深入推进教学创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要巩固教学的基础地位,健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到政策措施激励教学,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
一要建立主动适应铁路发展的专业化建设机制。增强“主动适应、主动服务”意识,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大胆探索适应铁路人才需求趋势,符合路局职教工作发展要求,适合基地专业发展规律的建设机制。完善路局职教部门、专业部门指导机制、充分采纳基层站段意见,集思广义、强化专业。健全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外部资源的共享利用,充分提高专业办学条件。
二要构建完善培训项目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要探索适应铁路技能人才需求,促进职工队伍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思想品行全面发展的培训体系。依法合规,依照需求导向,开发适宜新职、技能提高、骨干人才培养的项目体系,精心打造结构合理、质量上乘的课程体系,大力研发精品课件和教材,通过培训体系建设推动专业化建设快速发展。
三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职培基地大多延续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知识的传授,也不符合成人教学的规律,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要推进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加实作培训课程,增强职工培训的直观性、生动性、实践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教学研究和文化建设,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专业化的职工培训基地,应具备人才培养、教学研究、技术服务和文化传承四个功能。
一要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着力引导和鼓励专业教学的研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执行力,建立完善教研工作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教学创新、队伍建设、人才推鞠的学术氛围,为专业化建设积蓄能量。
二要拓展技术交流和服务。健全实践育人机制,落实师资到站段实习计划,提高教学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同时,基层也成为基地培训输出和育人实践的主阵地,探索与基层站段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开展合作培训模式,能够促进师生技能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要树立优良学风校风。职培基地的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塑造着学员的人文素养,要重视基地人文环境、校园精神等文化建设,形成对职工有凝聚作用、以学员有陶冶作用、对企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淀良好的教风学风,提升教学质量。
(二)以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柱,整体提升综合办学能力。
职培基地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路局的不断投入,教学和生活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铁路大规模、素质教育培训和基地专业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要挖潜扩能,提高办学容量。充分利用既有设备设施资源,摸清家底,对维护较差、利用率较低的设备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有条件的,可以新建生活和教学设施扩大办学能力,对于教学设备要及时增添和维护,提高教学利用率。
二要完善实训设施建设。为培养技能人才和素质人才,职培基地要配置专业实训设施,实现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等功能。实训设施的建设要本着先进性、实效性、共享性、逐步推进的原则。
三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了职教手段的创新。专业化建设应有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仿真模拟课程,促进利用网络技术,共享教学资源,开展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提高职培基地专业化的技术含量。
(三)加大领导和保障力度,形成专业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路局和基地对专业化建设的要求都非常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路局职教部门、专业部门和职培基地要分层负责,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统筹力量,整体推进专业化建设工作。职教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引导各基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各职培基地要切实履行好专业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制定实施细则,及时帮助解决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基地领导要有战略眼光,深刻理解专业化建设的内涵,培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驾驭能力,加强与专业部门和站段的协调合作,发挥领导重视、制度保证、全员参与的作用,推动职培基地专业化建设稳步发展。
三、 职培基地专业化建设中存在困难和对策
职培基地由于各自的发展沿革,普遍基础较弱、经验不足,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有:
1.师资力量薄弱,人力资源缺乏。师资数量短缺,学历层次、技术层次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专业化发展的后劲。
2.专业部门投入不够。基地专业化建设要依靠专业部门的专业指导,这已经引起专业部门的重视,由于目前铁路安全运营形势的紧迫,专业部门难有过大的精力投入。
3.教学基础设施薄弱,离专业化要求差距较大。
未来职培基地专业化进程发展中,路局要进一步加大职培基地财力、物力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实训基地,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提升职培基地综合实力。特别是要加大人才投入的力度,路局人事部门要在人才政策上予以倾斜,赋予基地优质教学人才资源,基地要积极拓展兼职教师队伍,聘任名师专家,补充人才结构。在管理机制上,要加强专业部门的指导,指定专业科室专人辅导基地专业化建设工作,职培基地也要主动适应专业化建设需要,与专业部门积极协调,增加专业培训规模,提高专业培训质量,提升专业办学能力。
职培基地专业化建设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专业化建设成果一定能够助力路局职工队伍建设战略,真正为铁路高速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
作者简介:
六年级学生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但是对自己本身个性的认识不是很清楚。
一般心理特点
1、重视叙述理由
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六年级学生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
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更大范围的论证能力。
2、记忆力迅速增强
六年级学生的短时记忆力不低于成年人。记忆准确率也比较高。记忆力增强,使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迅速增加,孩子可以进行比较复杂地推理和运算。记忆力增强也是辨证思维的一大前提。
3、对报刊感兴趣
六年级学生一般都关心报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讨论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追踪社会热点,崇拜偶像,表现出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心和浪漫色彩。
六年级学生应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在参与社会事务过程中,逐渐理解自己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地位和角色,开始确立理想中“我”的位置,他们开始明白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大部分学生懂得应做适合自己能力的事情。
4、学会讨价还价
班级选班干部时大多数人会立即表态:“我可不愿意当班干部,累死了”,“选上我也不干”。如果真选上了,他内心会很高兴,而且会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需要什么东西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其它手段与对方达成交换条件,“换取”所希望的东西。
六年级学生容易短时间失去自信,这是进入青年期的心理恐慌。要正确理解自己的身份、位置、任务和将来的作为,把生活目标与这些有目的的行为结合起来,把“力所能及”作为自己的行为座右铭,不要因为困难太多而失去进取的勇气。
六年级学生马上要进入中学,学习压力很大。生活方面也不那么随便,受到更多的约束。城市六年级女学生中大约有一半都出现了月经现象,心理活动更复杂。这些都表明,六年级学生实际上已开始进入青年时期。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获取“一份辛勤一份收获”的愉悦感;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及友谊观,克服不良的小团体意识,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适当态度;进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主题:独立
第一学期建议,掌握学习要点
1、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课程增加,六年级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占有许多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显得十分重要。
2、主动扩大知识面
除了主要课程之外,六年级学生还应涉猎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作为以后学习的基础。有精力的学生可以对接触到的新知识进行主动的钻研。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疑难题目,不要轻易地寻求一个答案就放过去。
六年级学生注意社会新闻事件,对于社会动态、自然灾害、交通环境等都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对历史上一些重要时期和名人轶事也比较关心,有些学生可以运用查阅的资料写作,正面评论社会事件,对此,老师、家长应积极提高帮助。
3、学会合作
六年级是小学生活最后一年,所以这些学生是小学生中的大哥哥、大姐姐,集体观念比较起来应该最强。在家里也是小大人,应该理解大人做出的选择,同时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应该懂得集体合作的意义。
第二学期建议,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让六年级学生敢于承担责任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前面提过的力所能及。整理房间、擦拭家具用品、清洗衣物等内务应该主动及时地做好。购买粮食、维修电器、劝阻成年人吵架等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力范围,不要勉强去做。
为了指导孩子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事情让他做一做看,判断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可以让胆大的孩子收敛一些,另方面可以让胆小的孩子增强自信心,在许多事情上并不比别人差。另外,也让孩子明白,通过多次训练,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尝试做新的事情时,失败是难免的,不过多次失败会伤害自尊心,应注意保护孩子的积极心态。
耍心眼儿
五年级后半学期开始,学生们变得伶牙利齿,能说会道,学会耍心眼了。
六年级学生懂得一些游戏规则和行为准则了,有时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者制造假象迷惑家长或老师。六年级学生也学会指挥比自己小的孩子做事。坐在一边等着让小同学给自己买吃的,或者让人家做事,自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指挥。(班主任 banzhuren.cn)也有的故意小同学之间打架,在一边看热闹。这是受社会不良现象和电视动画片影响,开玩笑寻求刺激带来的行为结果。喜欢指挥别人,凌驾于他人之上,也许表现出领导才能,但是如果孩子总是出坏主意,让比他小的孩子做事,就要注意引导,必要时严厉制止,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集体做坏事
六年级形式的团体意识很强,在集体活动中可以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但是由于不能清楚地区分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常常为了团伙的利益冒险做坏事。根据对几百名儿童行为的跟踪调查,发现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特别事假期成帮结伙的很多。在9——12岁的小学生中帮派意识很重,一些家庭条件好、身强体壮、喜欢支使他人的男孩子;模样漂亮、家里管教很松、有钱有物、行为自由散漫的女孩子都永远成为帮派的小头目。十岁左右的孩子价值观念本来就不稳定,加上小头目的胡乱指挥,使孩子们手足无措,心理偏激,经常盲目做事。一些胆小的孩子害怕受欺负,故意加入一个团伙给自己壮胆,但在团伙内又不敢说话,盲目服从。
[关键词]支农政策 培训 建议
近年来,通过培训,农村人员执行财政支农政策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本领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农政策得到宣传和贯彻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但离上级的有关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在培训过程中尚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需要解决。
一、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存在的不足
1 培训对象思想认识不到位
参加培训的一些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农村财会人员轻视和忽视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没有把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这项战略任务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对参加学习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以被动应付,对新形势下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缺乏主动的认识和积极的学习,影响培训效果。
2 培训对象文化程度偏低
调查中发现,财政支农政策的培训对象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农村财会人员,初中与小学学历约占到50%,大约50%的人员在45周岁以上。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其系统地掌握财会专业知识和支农惠农政策,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比较困难。
3 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培训工作中,一是未建立健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未明确培训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农村财务主管部门(农业部门)、乡镇政府、培训业务承担部门(各地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职责分工,职能部门的协作关系未充分发挥。二是相关的制度体系不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不建全。主要是各地都刚开始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二、加强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建议
1 加大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宣传力度
一要提高领导者和受训者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搞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关系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二要彻底纠正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中的模糊认识,提高学习和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增强村干部和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的责任感及学习的紧迫感。
2 以教育培训制度的制约性促自觉性
有的学员一提学习就感到厌烦,不想学,不愿学,学习时也心不在焉。究其原因:有村干部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怎么学素质提高也不大;有的认为农村工作忙,没时间、没精力学;有的认为现行体制下,村干部在政治上发展空间不大,所以学习动力不足,劲头不大。要改变这种状况:l、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将村干部学习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如实记入干部信息库,并将培训情况纳入干部人事档案。2、将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纳入到干部培训范畴,干部学习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3 培训工作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相结合
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2005]第26号)规定:各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而在调查中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重点对象——农村财会人员,大部分是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无证上岗的会计人员,少部分持有农经部门会计证书。对于农村中无证上岗的会计人员(因历史原因由农经部门管理),建议财政部门制定针对农村会计人员实际情况的相关政策,对参加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农村会计人员由承担支农政策培训机构组织考前辅导,财政部门单独组织考试,考试合格的农村会计人员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一措施有利于调动农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人员进行后续的跟踪管理,有利于对农村会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也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健康规范发展。
4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培训对象中来
大学生村官具有学习能力强,文化基础扎实的特点,通过对他们进行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短期培训能够和经验丰富但文化程度较低的村工作人员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大学生村官的加入,能够给财政支农政策的培训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在短期培训结束后的长期工作中,大学生村官能够起到指导和提示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也有利于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5 不断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