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注释的不准确性。如《伤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的“称”的注释是“相当”,猛然之间我还在纳闷怎么是“相当”呢?不是“两方面差不多”的意思吗?经学生讨论,此处“相符、符合”的含义更恰当。再如《马说》一文中“策之不以其道”的“策”的注释是“用鞭子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句的翻译是“用鞭子打马却不用鞭打马的正确方法”。怎么读怎么别扭,如果将“策:鞭打”引申为“驾驭”或是“驱使”,句意就通畅而明了。《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的注释“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中“缊袍敝衣”的注释是“破旧的衣服”,但细致推敲,它的解释应是“名词作状语,穿着破旧的衣服”。
在网络上搜一搜,关于注释不准确的讨论不计其数。注释是学生学前预习的一个重要参考,尤其在文言文学习中,它将辅助学生疏通文言大义。而教师不可能在备课时先去求证课下每一个注释的准确性,在教学前去纠正注释的失误之处。因此,这种只停留于表面的、似是而非的、不到位的、不准确的解释不仅不能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目的,反而会妨碍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习。
2.注释的回避性。还记得那次关于“豁然”解释的争论,《桃花源记》中的“豁然开朗”的课下注释是“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因此在练习中,相当多的学生将“豁然”解释成“突然的样子”,而答案却是“开阔明亮的样子、开阔貌、开朗貌”。开朗是开阔而明亮的意思是为学生所熟知的,学生在已知基础上断定“豁然”的意思是“突然地样子”。 在讲解这个练习时,学生争论激烈,各持己见,只好通过权威词典来寻求正确答案,没成想却导致了更加激烈的讨论。《辞海》中“豁然”既有“倏忽、顿然”的含义,也有“开阔明亮的样子、开阔貌、开朗貌”的意思。在讨论中,一个写了“突然”答案的学生说:“一千个读者还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呢!更何况我的判断还有根据,为什么说我的答案是错的?”
这种争论在教学中曾多次出现,例如《马说》中的“不以千里称也”的“以”,《伤仲永》中“自为其名”的“其”等等。
正因为那些需要注释明确的地方,教材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才有了上面学生的反问。注释的回避性为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问题,加重一线教师的教学负担,导致教学内容混乱和不确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容易陷入困境。
3.注释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是相对于多元性而言的。人们一直关注词语在不同语境下产生的歧义,其实在相同语境下词语也可以产生歧义。正像第二点中谈论的“豁然”的解读,这样的情况在初中六册语文教材所涉及的词语中并不是个例。再者,课下注释不是只涉及词语的解释,还有一些观点的解释,例如《与朱元思书》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自富阳至桐庐”的歧义解读,课下注释认为是作者笔误。当时就有学生提出了另一种看法:文学作品不应该纠缠于其表述的准确性,也许当年作者就是从富阳到桐庐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是为了体现作者感受到的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并非实指。这能说学生理解错吗?反倒是编者似乎过于纠结于一些表述形式。
纵观初中语文六册教材,课下注释没有一个是给出过两个及以上解释的。难道注释就一定是唯一的吗?通过上例,学生就予以否认,课下的注释是可以有多种理解的。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一直在强调开放型、探究型、独立自主型的学习方式。但语文教材作为学习的载体在这一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注释作为语文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应该为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尤其是文言文的注释。注释的多元化解读必将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那位“不怕文言文学习”的语文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质疑注释、引起学习兴趣,在学生面前经常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我在教学中也常说这两句话,却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而是为了给注释中出现的问题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
初中语文教材的注释是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扫清障碍的,但现行语文教材课下注释中的种种问题却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带来了困难,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对语文教材的权威性产生质疑,看轻语文教材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降低语文学习效率。
一、自主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永恒法则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它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我们知道课前的预习是学习的法宝,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课前不主动预习,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这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重重困难。
自主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融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目标设计的参与者,思维发展的体验者,学习活动的实践者。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这把金钥匙?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导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兴趣
提倡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比较零乱,不能系统化。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指导阅读方法,强调文章的重难点,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去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的解决,先学后教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地理解课堂有合作,显得热闹就是高效,这样往往是本末倒置。尤其在提出问题时,教师应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就是独学,然后带着自己的答案去和组内同学交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答案,最后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由老师解答。
例如,我在上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独立学习课文,把自己不能理解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勾画出来,然后提出来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解答。这样既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又提升了他们学习的能力,比老师“满堂灌”的效率好得多。所以不论是课前的学习任务安排,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不能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一点是实现高效学习永恒不变的法则。
二、 合作学习――体现双赢思维,千金难买三人行
学习的实质是合作学习,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体现了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合作学习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应要求学生全员参与,由小组长负责管理,避免个别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讨论,而坐在一起聊天,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但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双手做。因此,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达到有效。
(2) 以“要求人人都能进步”为教学宗旨
从我个人的课堂教学看,小组内合作学习后,经常发言的往往是那些表现积极,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相反,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组内的好学生,表现积极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依赖性,心里想着反正有你来回答,我很安全,这些学生基本上在课堂教学中参加而不积极参与。
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了思考进步的机会。然后教师对组内成员,根据每人的特点分配任务。在课堂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知识资源达到共享。
所以,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每个人的思维各异,百花齐放,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体现了双赢的思维。
三、探究性学习――创造奇迹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是探究的准备,也是探究的中介。
曾几何时,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时间长一点就好像是抢占了学生的宝贵时间,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充分肯定就好像是不尊重学生,教师潜心设计几个问题就好像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点明文本的思想意义就好像是缺失了人文精神……于是,语文教师变得畏首畏尾,语文课堂变得热闹肤浅,语文世界变得杂草丛生。若没有足够大的定力,想辨明方向,还真有点难。
我们语文界的大师们是不会迷惑的。因此,我喜欢听大师做报告,看大师上课。在那次“中语泰斗长白行”高峰论坛上,我所知道的属于老前辈级别的专家来了一大半。主持人说这是一次语文界的群英会,一点也不夸张。欧阳代娜、吴心田、张富、申士昌、史绍典、陈日亮来了,他们分别做了报告,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建议,谈认识,充分阐述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本色观念。虽然刘国正先生没空到现场,但他委托苏立康教授宣读了他的论文《漫话“传统”》,在文中,他充分肯定了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因为正是这样的传统,培养了犹如珠峰一般高大的语文巨匠不下数十辈。至于改革改什么,刘国正先生明确指出,是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养和增进学生的语文能力,达到一定学段的合格程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是学生应掌握的语文能力。从刘国正先生的这篇论文中,我体会到了他对语文传统教育的尊重,以及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清醒认识。无论怎样改革,都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这样,才不会失去语文的本真特点。
几位特级教师上的课,做的报告更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是让我的头脑比过去清醒了不少。胡明道、余映潮、陈钟、钱梦龙、唐江澎、赵谦翔,他们用讲课和说课的形式共同来诠释了本真的语文课应该是怎样的。我觉得他们的课有明显的共同之处。
首先,都是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过的:对课文“了解与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借语言文字,而且单只凭借语文文字……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特级教师们是深通此道的。如,胡明道老师在讲《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大臣和官员,一组为皇帝,让两组同学互相探究对方言行的心理,这就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揣摩那些有代表性的言行,深入到语文内部去阅读文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童话中的人物性格。余映潮老师和赵谦翔老师都是讲的文言文,他们都把朗读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设法让学生的朗读渐入佳境,这应当是进入文本最直接、最常用的方式。如,余映潮老师在讲《与朱元思书》时,一开始是让学生用声音表示已走进了美文,做过一个趣味活动后,让学生有韵味、有起伏地读,读出层次感。在学生弄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再让学生读,读出陶醉感。赵谦翔老师讲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学生已学过,赵老师就要求学生读好、背好,再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语言背后的信息。陈钟老师和钱梦龙老师在提出一些问题时,都是要求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如,陈老师在讲《百合花开》一文时,让学生找出了杂草说百合的两句话,让学生判断:哪句要读得狠一点,毒一点?学生如果不仔细阅读文本,势必会认为是后一句,其实不然。钱梦龙老师在讲小小说《睡美人》时,帮助学生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时,提出言必有据,手不离书,也是引导学生要养成与文本亲密接触的习惯。在这些特级教师的课堂上,无论安排怎样的环节,都是从文本出发,再回到文本。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其次,都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刘国正先生在《漫话“传统”》一文中提到:学习语文绝不是轻而易举的,非下苦功不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这是无可代替的。我觉得特级教师就是特别能把握教学规律的人,因此,也是教学特别有成效的人。你看胡明道老师用比较巧妙的方式训练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余映潮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训练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还训练学生写鉴赏性的文字。可以说是语文能力训练贯穿始终。陈钟老师则安排了不同层次的品味语言的训练。钱梦龙老师主要设计了提炼概括方面的训练。唐江澎老师训练了学生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赵谦翔老师则训练学生字斟句酌、推敲语句的能力。特级教师们上的这几堂课,让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语文训练的重要性。没有扎实的语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成为水中月。
特级教师们在谈自己的课时,也都强调了语文教学自身应具备的特点。有的教师说,语文教师应时时追问:我是在教语文吗?
我是在教语文吗?如果我是想方设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如果我是通过文本,自然而然地体现人文教育色彩,我就是在教语文。
我找回了本真的语文,我要让语文的世界繁花盛开。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拓展;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30-02
关注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不难发现,其结构由原来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色的模式转变为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延伸的新模式。拓展延伸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精心设计拓展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竞赛的重要内容,成为评判一堂课“亮点”显现的尺度。不少教师趋之若鹜、竞相仿效,确实使课堂焕发出一定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冷静分析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由于受教师教学观念、文化素养和自身价值观的影响,拓展延伸在悦耳动听旋律之下战栗出若干不协调音符,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
1.拓展脱离文本。语文教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一直以来是争论的焦点。新课程明确语文教学的要义,即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是工具性、人文性如何理解、如何体现、如何统一,让教师非常难把握,语文似乎要承担很多东西。但事实上,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语文似乎又承载了很少的东西。由于对语文本质属性认识的含混不清,造成教师拓展延伸设计时非常盲目。一些教师认为语文要突出人文性,但对人文性认识又有偏差。因而教学中脱离文本现象比较严重,过多地进行拓展延伸,出现了不该拓展的也拓展,使得拓展范围无限扩大。如教朱自清的《背影》,教师设计这样的拓展题:作者的父亲攀过月台买橘子一事,从维护交通秩序的角度,你是怎样看的?引起了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讨论。这是典型的拓展脱离文本思想情感的体现。试想,文章要表现的是父爱之深情,这样的拓展除了削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对美好情感的体悟,还有何价值可言?又如《明天不封阳台》一文,教师用不到20分钟时间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拓展题,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请你谈谈人和自然不和谐的具体内容,如果让你给有关部门提建议,你该如何说呢?最后,还出示了有关自然遭破坏的图片,以及一些作家写的相关文章的精彩段落,而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段落分析根本没有涉及。过度的拓展,使教学游离于文本之外,也使语文课成为了一堂环境保护课。再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教学,教师借助多媒体,谈了许多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而对文中精彩的描写、精准的语言没有作任何说明。这样的拓展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对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也没有好处。
2.拓展的无价值倾向。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教师在拓展中没有体现拓展应有的价值,让人感觉是为拓展而拓展,失去了拓展的有效性。如教师在教学《窗》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一道拓展题:“文末说,他看到的是一堵光秃秃的墙,请问此时,文中人物有怎样的心理?”此题结合文本让学生思考,对于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和作品情感,是有很大益处的,可是,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那堵光秃秃的墙真可恶,比墙可恶的还有那个病友,他竟然敢骗我”、“那堵光秃秃的墙,我要拆除它”等。对于这样的答案,老师竟然没有作出评判。其理由可能就是新课程注重学生个性体验,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殊不知,尊重学生个性体验是有条件的,如果不置可否,一概承认学生观点,只能混淆学生的是非标准,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学生的体验,更需要教师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只有教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的建构,才有学生能力和情感的提高和丰富。那么,有效拓展如何进行呢?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语言上的拓展。语文的本质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因而语言训练应该是教学的重点。语言训练既可提升文中语言的品味,也可进行拓展运用训练。如梁衡的《夏》中,写到“春之色”、“秋之色”的句子,教师可以进行拓展语言训练,“夏之色”为如何呢?这样既让学生感悟作品,又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又如《绿》中,“那醉人的绿呀,我若挹你以为带,我将赠给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学了这样的句子后,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通过练习提高语言能力;再如,学习了诗歌《乡愁》之后,让学生学习仿写一段诗;学习了冰心的诗之后,让学生学习写一首小诗等。这些都是很有效的语言拓展,对学生语言能力提高有重要作用。
2.思想情感上的拓展。这种拓展可以向同题材的文章延伸。如学了《背影》可以找一些写父爱的文章进行对照;学了《明天不封阳台》可以找一些写保护环境的文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文章的内涵。可以向原著延伸。如学了《生命的意义》让学生课后学习《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在更广阔的背景和视野下把握选文内涵。学习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指导学生学习《水浒传》,进一步理解鲁提辖疾恶如仇的性格以及产生的根源。这样的拓展可以在对比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是极为有意义和价值的。
构建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师教改有所作为的天地。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不同课型﹑不同文体、不同知识内容的课堂教学中作出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在坚守优良传统经验的过程中,稳健前行,锐意创新。
语文教师课改关键要"以学定教"设计恰当的目标,优化教学策略,在启发、调动、组织学生的环节上下功夫,为学生积极搭建提升语文素养的展示平台。学生热烈参与的状态,不应该是"造"出来的,应该是自然的流露。课堂教学力求在"预先设计"与"自然生成"有机结合,多些"自然生成",少些矫揉造作,呈现返璞归真的原生态风貌。
设计探究问题需要具有匠心。譬如有些教师运用"我读句子,仿佛看到(听到)了"句式进行联想体验训练,这个环节很出色,但学生答案是早已写好的、"程式化"的,小组成果展示便缺少了即时的、相机的、动态的课堂精彩。又如,执教《天上的街市》为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根据课文"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文句,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些珍奇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瑰宝";这样贴合课文情境的问题设计,较之另起炉灶的想象训练岂不更妙?
我们的教师不仅仅是提供舞台让学生简单地读读、说说,议议,要扮演好教师的导演角色,对学生的分组活动、展示抢答要适时介入,驾驭调控好课堂。
课改要处理好"自主"与"合作"的关系,"合作"要建立在"自主"前提之下,不能让"合作"排除了独立思考,不能把"讨论讨论"变成了口头禅。
课堂教学关注大多数学生,课堂不能把后进生当作"看客"变成优秀生的展示场。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课堂教学要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当作教学内容任务对待。
语文教师应该在课改中学会思考,善于反思。对于一堂课,我们的教师应该多想想学习什么内容,为什么来学,怎么来学,用哪种有效办法达到目标;对于小组"预习、研讨、展示"这样的形式要多加反思:"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这个环节?这个环节到底能达到什么效果?""这个环节是否仅有热闹的形式,而偏离了学科的本质任务?"多一些这样的思考,我们的课改不会舍本逐末,我们的课堂教学方能不断优化。
不少"课改"公开课,因为过于强调合作与展示的形式,片面追求课堂的活跃,上成了数理化的习题课、艺术表演课、才艺展示课、思想品德课、说理辩论课等"假语文课"。这一点应该值得我们警戒,防止学科课改误入歧途。
其疗救的医方是多读一读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时下很多教师为应试而教,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长期发展考虑略少,建议我们的教师闲暇时多翻翻新课标,用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解读新课标,不断修正课改中诸如"假合作""假语文"之类的问题。
二、将文本解读进行到底
"假语文课"的出现,语文不姓"语",根本在于抛弃了教材、脱离了文本。
深入加强教材研读是语文教师的备课任务。像《与朱元思书》这样的美文,执教者应该达到背诵的烂熟程度。"热爱自然,退隐避世"的课文思想不是标签符号,不能结论式生硬呈现,不能没有教师自己的理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字里行间渗透着的作者心神愉快,闲适自由的心情,不仅学生包括很多教师都缺少这方面的文字感悟体验能力,这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反复研读教材,才能深入开掘教材。在教材不熟、搞不明白的情况下,旁逸斜出的拓展延伸没有什么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要依着、靠着、扣着教材,各种活动落脚于教材语言文字的理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赏析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之妙。课堂少些造势,多些语言文字的揣摩、咬文嚼字的推敲。
教材为本,强调学生多读课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文本,咀嚼精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读不讲,读不熟不讲。学生不读两三遍课文,教师不去讲解。某种程度上,语文课堂的"读"可以代讲、赏、练。在揣摩语言的诵读中,每一遍读书应有不同的任务与收获,读懂、读透、读深、读出形象,读出感情,读出意蕴情趣。学生读不出文章内蕴时,教师适当点拨启发。学生阅读课文不多、粗糙的问题,希望有关教师注意。
三、语文课上出"语文味",表现出"语文美"
《苏州园林》有"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我们语文课的理想追求,语文应该上出美感。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增加"美的熏陶",还要了解作者避世归隐的山水情怀。执教者完全可以把作者吴均与陶渊明等人比较一下,把中国文人避世归隐、寄情山水的情怀放在一个高层面上来审视,这样文章的"思想"底蕴也就显现了,挖掘教材便有了深度。美文美感便有了落脚点。
语文情感派教学代表、特级教师于漪一直批判把语文教学等同理科做题的机械训练思想,反对鸡零狗碎的训练把富有人文情怀的美文肢解得毫无感情与思想。这个方面我们教师应该注意。
语文课堂应该是通过文本媒介实现师生情感共鸣、体验交流的舞台。教师设计教学要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以教师的热情点燃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以情激情,善于"煽情"。
四、重视语文学科的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问题
语文能力贵在日积月累。学生日记不是周记,天天写磨成烂笔头。日记应该是"照着生活写"(孙犁语)。日记写作应该有自己的观察体验,抒发真情实感。教师的日记批阅以一周一次为宜。学生批阅日记"这样的感受我也有,身同感受"批语,便带有鲜活的生活体验,我们应肯定这些具有新鲜生活气息的日记语言。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要正常化,规范化,序列化。应该重视作文的讲评,特别是方法技巧的专项讲评;没有讲评的作文训练是不完整的。
教师可以运用墙报、宣传栏、手抄报、校报等多种渠道,为学生语文创作提供发表交流园地,营造和谐健康的语文教育。
一、从一节公开课说起
《谈生命》是笔者上的一节公开课。最初的教材分析中是这样描述的:
作者通过描写“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之丰富多彩,同时也提示了生命的生长、壮大到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痛苦和幸福相辅相成的一般法则,表达了作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全文感情基调高亢乐观,许多语句庄重、精辟又富含哲理,是作者几十年人生体验和感悟。这几句是专家们的分析,但感觉抽象而笼统,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显然,教师以己之“昏昏”如何能使学生“昭昭”呢?经多次修改后表述如下:对一个抽象的人生哲理进行感性阐述,这样的文章很多。这种哲理阐释往往过滤掉深刻和复杂,只以一种简单、理想化的面目示人。本文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冰心笔下的生命,是积极向上、充满生机、健康充实、理想味十足的生命,这里缺少生老病死、生离死别的残酷拷问,也缺少男欢女爱、吃喝拉撒等世俗生活对人生的真实消磨。另外,生命状态的丰富多彩,也多多少少被遮盖了。这种文章,我们更多的是享受语言,而不是沉浸于思想。
初中学生很喜欢文质兼美的散文,本文如行云流水一般,节奏感强,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配上美丽的图片更易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通过图文声三者结合,能把优美的文章在学生大脑中转化成具体可感的画面。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指导学生利用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进行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自由畅谈。教师只能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最初的学情分析对学生所学内容没有清晰的理解,缺乏足够细致的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指导学生利用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进行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中,“如何尊重”,又“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等等,都是不清晰的。认真思考分析后表述如下:
当前初中学生大多喜欢快餐式的肤浅阅读,对于思想深刻的、有关生命人生的内容普遍缺乏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图片资料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初中学生人生经历非常有限,对文中的许多生命的过程缺少直观的感受体验,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本文教学的重点不放在对生命本质的深层挖掘上,而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如朗读、改写、仿写等方法让学生走进作品诗意的语言世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是教师处理教学内容的直接显现,没有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质量、效率何来?王崧舟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显然,经过修改后的分析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更准确了。
二、追求语文味的本色课堂
公开课的经历让我对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更加痴迷,语文味也成了我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咬文嚼字,余香满口
语文是有味道的,语言是有味道的。语言在表达的词语意思之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义”。《谈生命》一课中有这样的设计:请运用下列所给词语,尽量用自己的话复述春水东流的过程。这个问题的设计侧重对春水东流过程的理解,忽略了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作者在描述春水东流过程中运用了大量表现春水情绪、情感状态的词语,如“快乐勇敢、享受、愤激、怒吼、心平气和、心魂惊骇、只想休憩、只想睡眠”等,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来写春水,这显然别有深意。作品如何表达的显然要比作品写出了什么更富有语文味。
于是,在《斑羚飞渡》中,我这样设计第一对斑羚飞渡部分的教学:在下面语段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看谁填得准确、生动。先独立思考,填好了,参考一下课文。看看哪些填对了,哪些填错了;哪些虽然与课文不同,但也很精彩。
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 )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拔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 )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 )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 )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 ),半大的斑羚( )悬崖边缘,纵身一( ),朝山涧对面( );……
这样的练习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创造性和趣味性,更紧扣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学生通过对词语的填写、比较、品味,感受到了课文词语运用的准确与精妙,更深入地辨析了一些同义词语的细微差别以及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语言风格。
语文课堂教学如果只讲思想意义、艺术形象而不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不归结到语言文字的学习,这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如果只重视语言文字,而不要求学生进行语言练习,这也不是完整不完美的语文课。
(二)不疑处见疑,细微处品味道
《谈生命》中写完春水为什么还要写小树呢?这一问题增加了语言品味的深度、思维的深度、课堂的深度。语文味不只是遣词造句的品味。《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写山一段,写山,写树,写泉,写鸟,写蝉,写猿,写作者的感慨,可结尾处却是“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写到作者的感慨文意似乎已明,主旨也已突出,又以写树结尾似乎画蛇添足,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课堂上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作者乘舟由河流进入了山里,写景上按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还是暗示了人生中的明暗交织?……最终没有找到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这给我们留下了悬念,它开启了学生大胆质疑、深入思考的大门。这应该是语文的味道——谋篇布局的味道。
细节描写是语言运用的较高阶段。作品的感人力量往往表现在细节上。语文教师就应该准确抓住这些细节,从细腻的文字中咀嚼出语文的味道。《台阶》一课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抓住细节,可以揣摩人物特点和内心情感。老师在读这篇小说时,被第24小节中的细节描写深深地吸引住了。朗读此节并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
生:“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说硬了硬了。再隔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说实了实了。又再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说全冻牢了。”
师:父亲所用的工具、动作、语言,这些细枝末节,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作者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并加以细腻的刻画,这就是细节描写。在细腻的刻画中,父亲的形象也就生动鲜明了。
在语文教学中,离开字词句去高谈阔论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表现。无论哪一种文体,无论什么样的风格,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训练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一字未宜疏,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由语言的引导走进作品的境界,由作品的境界来体悟语言表达的技巧。这才是充满语文味的本色课堂。
语文的味道还应该有很多。语文还应该有很多种味道。行文至此,我突然感到这两句的味道也不一样吧。
参考文献:
[1] 王崧舟.《好课三味》
[2] 管然荣.《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