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区垃圾分类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垃圾分类理念不断深化,分类实践模式逐步成型
多年来,西城区始终坚持“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广泛参与,街道具体组织、居民积极参加”的基本原则与工作方式,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垃圾分类与减量活动,促进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从理念到行动、从不可行到可行,实现了垃圾分类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一)以开展“四个分类”为抓手,着力推进垃圾分类规范管理
“四个分类”是垃圾收运处理的全程工作新模式,是指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环节管理。由西城区最早提出并实施,并于2010年列入北京市政府工作内容,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新标准。西城区狠抓并以试点推进此模式,主要在于加强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体系建设与创建活动,使之形成一个闭环链条与工作模式。
1.抓住分类投放环节。为做好源头分类工作,西城区加强了新创建达标试点小区的硬件设施建设,通过政府采购为居住小区的居民每户一次性配备了2个户用垃圾桶和730个家用垃圾袋,袋的颜色与桶的颜色相对应,便于居民前端分类。在为居民免费发放桶、袋的同时,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和宣传手册,告诉居民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为从源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抓住分类收集环节。在做好居民家中分类的同时,又为新建达标小区配备了三种颜色的120升或240升的院内分类桶,并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公示牌(栏)和展板,以及用于分类装运的垃圾车,同时根据要求每80-120居民户配备2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对居民进行宣传、指导和对厨余垃圾进行分拣。
3.抓住分类运输环节。为扎实做好垃圾分类运输工作,西城区始终坚持将厨余垃圾送到西便门的厨余垃圾专用清洁站;可回收物交由有资质的回收公司;其它垃圾由物业运至附近的密闭式清洁站。对于厨余垃圾,西城区环卫中心还专门成立了由120余人组成的北京市裕远达清洁服务中心的分类运输队伍,分别与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进行对接。
4.抓住分类处理环节。送到西便门两个专用清洁站的厨余垃圾,先由市环卫集团运往马家楼垃圾转运站,再转运至南宫垃圾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生活垃圾则主要由市环卫集团负责运送到安定垃圾填埋厂、门头沟鲁家山垃圾处理厂和阿苏卫垃圾处理厂处理。
截止2016年底,在西城区457个封闭式小区中,已经开展垃圾分类达标的小区有371个,占81%;有21.3万户居民、62.8万余人参与;共设有垃圾分类指导员2070人;仅2016年,371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就收集清运生活垃圾23.44万吨,厨余垃圾1.66万吨(占比7.08%),完成了年初与市政府签订的《2016年工作目标责任书》。
(二)积极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
宣传发动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更是关系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的成败。十几年来,西城区始终坚持宣传先行,广泛发动社会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促进垃圾分类理念与行动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物业、进家庭。
1.坚持每年与社会公益组织签署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协议,由专业老师就垃圾分类现状、规划和目标等进行讲解。“十二五”时期,仅在辖区15个街道、社区和学校开展宣传培训就达630余场次,对8万余名社区物业人员和居民进行了宣传培训,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品20万余份。
2.坚持每年组织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和学生开展“垃圾分类一日游”活动。 “十二五”时期,仅集中组织参观就达80余次,参加人员3000余人。通过参观垃圾处理厂和再生资源回收厂,有效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3.引入绿色啄木鸟、联众公益、绿芽等社会公益组织深入垃圾分类小区,采取入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折页和《致居民的一封信》等形式,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和组织环保图画展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用自身行动为实现辖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出有益贡献。
(三)加强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精品小区试点工作
从2014年开始,西城区在推进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率先提出了以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为目标,探索垃圾分类精品小区的建设思路,并就垃圾分类精品小区设立了三个标准:一是精品小区的厨余垃圾(绿桶)纯净率达到80%以上;二是精品小区的居民参与率达到40%以上;三是精品小区要有一支由居民组成的垃圾分类宣传队伍。精品小区推行三年以来,全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居民参与分类的意识逐步提高,分类小区物业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全区统一制作了“垃圾分类精品小区”牌匾,达标后由物业结合本小区情况自行挂牌,接受居民监督。截止2016年底,全区共有30个小区发放牌匾,成为垃圾分类精品小区。
(四)强化部门沟通协作,不断探索和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新模式
垃圾分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协作、街道推进一直是西城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导方向。多年来,西城区不断强化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促进市政市容、园林绿化、环保、环卫之间的有效配合与互相监督,形成了前端垃圾分类、中间分类运输、后期分类处理模式与管控机制的一体化、常态化、标准化。
1.建立了垃圾分类管理案件移送城管查处机制。街道、社区和居民发现小区物业不按要求收运垃圾,出现混装混运和不分类等情况时,及时上报区市政市容委,由区市政市容委核实后,填写案件转移单发至城管,由城管对不按要求实行垃圾分类的居住小区,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一条,对相关物业等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2.形成了西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标准。借助开展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标准化试点契机,由区市政市容委起草并实施了《西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对垃圾分类内容、各部门职责、分类与处理流程等进行了规范。同时,与区房管局协调沟通,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小区建设的标准化中,强化对物业的年终评比和考核,督促物业主动履职,使垃圾分类工作形成常态化、标准化。
3.推进了园林落叶资源化处理新模式。从2012年开始,西城区在朝阳区东坝改造、修建了全市首家园林垃圾处理厂。同时,积极协调园林和环卫部门,每年对全区的园林落叶进行统一收集、统一堆放、统一运输、统一资源化处理。连续3年,每年清运和处理园林垃圾和落叶10000余吨,有效推进了垃圾减量化。
从2010年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开始,西城区已连续6年完成了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任务。2014年,西城区生活垃圾总量593326.54吨,2015年为593229.57吨,同比减少了96.97吨,减幅0.02%,年度垃圾总量开始出现负增长并保持至今。
二、垃圾分类虽见成效,深入推进还需居民广泛参与
垃圾分类是一项典型的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工作。就西城区而言,后端硬件保障工作已经到位,由专门的运输单位,设定专门的运输路线,坚持每天对各个小区分类出来的厨余等垃圾进行单独运输,最终送到市里的处理场所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应该说,政府承诺的保障是过硬的。曾有人大代表质疑小区分类出的垃圾是否最终到后端,与其它垃圾又混在一起填埋,并为此打车跟踪运输车辆到处理厂,当亲眼所见处理流程才终于消除了疑虑。然而,前端的居民⒂牖方谑贾詹痪∪艘猓真正能做到在家里进行源头分类并长期坚持的少之又少,形成大家都觉得应该干,但很少有人能从我做起的怪圈。因此需要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源头上促进广大居民的广泛参与。
一是“破窗效应”影响大局。常言说,没有奖罚就没有管理。目前,对垃圾分类还处在政府倡导、公众自觉参与阶段。一些居民能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从家庭做起,源头分类,但也不乏一些居民怕麻烦、图省事,不管是其它垃圾还是厨余垃圾,全都扔到垃圾桶里。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前端垃圾混乱投放,直接影响后端的分类处理。另外,目前垃圾分类还没有像日本等国家那样采取的是一种强制措施,对不进行分类的居民没有处罚,对做得好的居民也没有鼓励,时间一长,参加分类的居民的积极性受到了伤害,政府几经努力宣传发动取得的成效付之东流。
二是后端处理和居民需求还有距离。居民怎么分取决于后端怎么处理。目前,小区居民分类主要是将剩菜剩饭作为厨余垃圾分出来进行堆肥处理,另外一些有价值可以再利用的进入了回收体系。而一些低值的再生资源,由于没有回收渠道,或成为城市乱象,或滞留在居民家里,比如旧衣服,八成新的成衣可以捐赠给民政部门,稍旧一些的衣服却没有处理渠道,卖废品不收,扔到垃圾桶可惜,送人没人要,只好长期占据在家里,这种情况很多家庭都存在。虽然现在有“衣衣不舍”等企业开展了旧衣服回收业务,但覆盖面还不广。再比如废旧床垫、废旧家具的乱丢乱弃等。做好后端处理渠道的对接,以保障促进参与,也是推动垃圾分类广泛开展的必要手段。
三是垃圾分类主责单位推动力不够。《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垃圾分类责任人进行了明确,实行物业管理小区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未纳入物业公司行业管理考核,使垃圾分类这项工作成为一项软指标。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的物业公司比较支持垃圾分类,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丰融园小区的北京麦斯顿物业公司。该物业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总部将垃圾分类作为一项指标每年进行考核。而有些物业只看经济利益,不愿承担社会责任,对推行垃圾分类或推卸责任或敷衍了事。实践来看,物业履职好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四是垃圾分类的工作站位还需进一步提升。从垃圾分类的结果看,垃圾分类的意义在于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加大再生资源利用,打造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从垃圾分类的过程来看,意义在于培养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参与文明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政府推动社会治理的平台。由此可见,垃圾分类过程的意义与结果的意义同等重要,甚至于过程大于结果的意义。垃圾分类绝不仅仅是环卫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城市管理部门的事,而是需要政府各个部门共同推动的事。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着力加强软环境的推动,要把宣传发动、意识的培育同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垃圾分类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三、系统工程亟待统筹解决,多措并举方能破解难题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到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蔡琦市长在大乘巷教师楼小区调研垃圾分类时也提出:要落实总书记要求,加大对居民垃圾分类的宣传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垃圾分类要作为社区的基础工作来抓,抓源头分类;要抓好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两个环节;要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要巩固现有垃圾分类小区运行体系,提升工作水平;要做好示范工作转化,从点向连线成片转变。遵照领导要求,西城区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在不断总结提炼以往好的做法的基础上,坚决落实上级指示要求,坚持从建设生态城市大局出发,从垃圾源头着手,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完善激励惩处政策,促进辖区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垃圾分类靠的是居民参与,说到底是居民生活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养成需要从认知、到参与、到坚持的过程。这就需要宣传工作跟上,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利用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理念,营造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氛围;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宣传工作常态化。街道、社区、物业将持续开展社区课堂讲座、组织居民参加“垃圾分类一日游”、聘请志愿者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组织居民自觉自愿擦洗垃圾桶等各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广大居民宣传普及垃圾减量与分类知识,动员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二是培育组织,形成互动。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形式,扶持更多的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中来,并根据各公益组织的特点,从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培育鼓励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实现居民教育居民,推进垃圾源头分类。
三是完善政策,形成激励机制。研究制定西城区垃圾分类奖励措施,并列入财政预算;对活动经常、效果显著的社会公益组织给予资助,对垃圾分类开展好的小区物业给予奖励,对积极参与源头分类,并形成带动效应的居民给予表扬;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意见,促进垃圾分类指导员真正发挥作用。
四是落实责任,健全管理。落实物业公司对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对物业的升级评定中,使垃圾分类作为物业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落实垃圾分类案件移送机制,对不执行垃圾分类的企业单位,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本着以教育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给予执法保障。建立街道、社区考核评估制度,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基础工作进行考核,将地区垃圾分类开展的情况作为街道城市管理水平的指标,定期进行监督与评估。
此举正好被站在垃圾桶旁边的老人郑清秀看到,老人嘴角微微动了一下。当年轻夫妇转身离开的时候,郑清秀叫住了他们,并弯腰将刚才那几袋垃圾掏了出来。
老人告诉这对夫妇:“这三个是垃圾分类的专用桶,生活垃圾不能随便丢掉。”随后,老人将垃圾袋打开,用手一样一样地将垃圾归成几个小堆,放进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
郑清秀是清水苑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她指指胳膊上的绿袖标,告诉记者,这就是她的工作:“自己挑垃圾,也告诉别人怎样分垃圾。”
不顺畅的推广之路
据了解,自2010年北京市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北京市已采取加强源头分类收集及中间转运环节的分类方式,在1800个试点小区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涉及16个区县、101.85万户、300多万人。
清水苑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宋淑贤告诉记者,清水苑小区是2012年9月5日刚被确立的新一批垃圾分类试点之一。目前,小区只有4号楼4单元为试点单元,其他的单元不在试点范围内。
“这个试点单元是由街道和区里商议后选定的,考虑到这个单元的居民基本都在机关单位上班,素质相对高一些,垃圾分类相对容易推进一些。”宋淑贤说。
至于其他单元何时能开展分类工作,宋淑贤表示,会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等试点单元有了成效之后,再推动多个单元进行垃圾分类。
事实上,垃圾分类在北京已有多年历史。早在2000年6月,住建部就已确定北京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北京在垃圾分类方面已探索多年。
“绿袖标”郑清秀表示,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和她这几个月的宣传倡导,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了意识,也会主动配合。而一部分居民因为自身传统观念,要他们改变生活习惯,仍然比较困难:“老年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很多年轻人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特别是现在出租房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宣传和执行起来会比较困难。”
外来流动人口成为小区垃圾分类的难点,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东四块玉小区也有着同样的困惑。小区物业副经理耿丽鹏告诉记者,有些租户并不配合“绿袖标”的工作,有的租户刚被指导员的辛苦和热心行为打动,却没几天就搬走了。
有着7栋住宅楼、400多户居民的东四块玉小区目前垃圾投放准确率已经达到70%,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5%。值得一提的是,该小区2003年就安装并运行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
据耿丽鹏介绍,该小区每天会进行30公斤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通过设备运行工作,这些厨余垃圾被加工成花肥,当花肥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再免费分配给小区的居民使用。
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市容管理科负责人孙治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东城区140个分类小区中,目前有4个小区安装并运行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其他的136个小区由小区安排专业队伍每日进行厨余垃圾的上门收运,日产日清,从而保证各小区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环节的有效衔接。
尽管东四块玉小区在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好效果,但困难依然存在。
耿丽鹏告诉记者,小区的垃圾处理设备每年需要近4000元的费用,这些费用都由小区物业自己承担。她希望区政府能加大对小区物业的扶持力度,“因为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部分是由居民完成的,另一部分就是物业做的”。她认为光靠“绿袖标”和物业公司的一腔热情,对实现垃圾分类来说不是长久之计。
老旧小区或成新问题
根据《北京市2010~2012年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折子工程》要求,东城区分别在这三年开展了45个、63个、32个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建设工作。其中,2012年的小区建设任务已经提前完成,目前共有140个小区达到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居住小区标准,占东城区居住小区个数的60%,共涉及居民7.02万户、20.67万人,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总数达到了694人。
数字很光鲜,但不能忽视数字以外的现实。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被定为垃圾分类试点和已经达标的小区都是一些配套成熟、管理完善的小区,而那些老旧小区还没有享受垃圾分类的资格。
在离清水苑小区不远的新中西里小区,记者看到,该小区破旧不堪,每个楼道口前面放着一个脏旧的大垃圾桶。记者向该小区的一位居民询问是否有分类垃圾桶时,这位居民表示没听说过这种垃圾桶:“谁管我们这啊,小区连个物业都没有。”
在几个老旧小区里,记者向多位居民询问,是否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不太清楚,如果有分类垃圾桶的话可能就知道了”一类的回答,对垃圾具体的分类及如何划分等概念都不明确。
对此,孙治中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并联合区房管局小区办对小区物业经理定期开展培训和参观活动,树立和推广如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等优秀物业小区试点,注重发挥物业公司在分类小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物业公司配合好、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无用功让热情崩溃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小区居民关注的焦点是:分类后的垃圾究竟进行怎样的处理?垃圾运走后,没有分类的垃圾和分类后的垃圾最终会不会混合在一起?
北京清华规划院副院长梁伟曾就此问题表示:“我认为末端处置方式是决定性的。如果只是简单填埋,市民垃圾分类做得再完美,那么每当看到垃圾车将不同的垃圾倒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感觉肯定是崩溃。”
对于部分居民对垃圾混装等问题的担心,东城区相关部门也在进行着多方面的努力。
对此,孙治中认为,目前东城区已在全市率先将分类小区建设和维护情况纳入城区网格监督系统,即区城管委与区城管监督中心合作,聘请了区监督中心90名网格监督员进行达标分类小区的日常检查工作,各监督员对相关问题直接拍照上传,检查结果纳入全区考核评价,实行“周检查”、“月通报”、“季评价”、“年评比”制度;从2012年10月17日起正式开始检查,目前共检查出问题144件,结合市级检查结果,按照街道属地进行排名与通报。
除东城区以外,北京市其他区域的生活垃圾分类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推进,尽管垃圾分类的推广之路走得不是很顺畅,但是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以东城区为例,据孙治中介绍,2012年1~10月东城区生活垃圾产量为38.96万吨,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0.45万吨,同期减少1.13%。东城区不仅达到北京市折子工程中规定的“年度产生量增长率3%以下”的要求,且逐月呈负增长趋势。
涉及到家家户户。为打造宜居生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性工作。市持续开展了10年创建活动,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想实现乡村管理水平的新提升,需要更加注重乡村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今天召开动员会主要目的就是前一阶段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基础上扩大试点,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刚才,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知识竞赛活动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惩处;市创建办主任宣读了市创建办关于进一步推进乡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意见》各相关县(区)有关单位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下面,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识要提高
乡村人口逐步增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越来越难。生活垃圾每天都在发生,垃圾填埋场容量有限,并且选址、建设都有很多制约因素,仅靠原来的垃圾简单堆放或填埋的方式处置根本不能满足乡村发展的要求。因此,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使生活垃圾尽可能减量化、资源化成为当务之急。但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对市民生活习惯进行一种改变,年初酝酿这项工作的时候,大家也有畏难情绪,觉得垃圾分类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国家还没有完全解决到位,中国的大城市还没有做好,来做这件事难度更大。实际上,垃圾分类处置中国早有先例。大家回忆一下:70年代以前,每家每户都把塑料纸等能回收的东西全都变卖,把玻璃瓶等能利用的东西反复利用,把餐厨垃圾直接用来养殖或堆肥。因此,推进这项工作我有基础的关键是要下决心全面推进。
每个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是1.21.5公斤。按市区70万人计算,据有关数据显示。每年发生的生活垃圾达30余万吨,一年的垃圾可以堆成一座小山,珍贵的土地资源被白白占用。如果垃圾处置不掉,乡村的周边到处堆放,形成垃圾围城。专家介绍,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生活用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现在很多怪病大多都因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土壤和饮用水引起。前几年,市政府通过绿化、导气、排水等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对西郊庞庄垃圾堆放场进行了封闭改造,实现了山体绿化。目前,许繁路仍有一个垃圾堆放场,一些乡(镇)垃圾到处可见,这些问题怎么办?最好的方法是从源头上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能回收的进行资源回收,能燃烧发电的作为能源再利用。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就是把能够利用的都利用起来,如塑料纸、书报纸、玻璃、金属等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回收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主要是解决垃圾抛洒对土壤、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因此,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是一件大事,要从根本上解决垃圾问题,就要做到垃圾分类处置,从源头上治理。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把这项工作抓好。
二、目标要实现
全市集中力量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宣传工作,前一阶段。对垃圾分类的意义、好处、做法进行了全面宣传,宣传部门、创建部门和新闻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宣传效果非常好,群众认识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市民对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少群众给市长信箱写信、网络上发表意见,批评我说:垃圾分类只见宣传、不见行动,只听打雷、不见下雨。原定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宣传,仅开展了9个小区和单位的试点。为响应全市人民的期盼,经过研究,决定扩大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制定三步走工作目标,用35年的时间,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处置分类化。第一步,9个试点的基础上,去年年底扩展到111个单位和小区;第二步,从明年起扩大到乡村建成区(含主城区和新区已建成区域)所有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2001年以来新建的住宅小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率先实行垃圾分类,新建住宅小区由于基础条件较好,要全面普及垃圾分类收集;第三步,2012年到2013年,乡村建成区所有单位、小区、门店都要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工作得到全面普及。为什么要用35年的时间?这是根据工作的推进力度、群众的接受水平,来估计完成目标的时间。工作力度到群众的认识提高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就是举手之劳;如果工作跟不上,磕磕碰碰,就只能用5年的时间。为什么去年试点111个单位目标具体,后期目标讲得不具体?也是为了留下工作空间。市创建办要做好调查,根据扩大试点情况,确定明年的具体目标,明年的目标实现后,再稳步推进2012年和2013年的工作。力争用35年时间,把三步走目标落实到位。
三、措施要落实
以下6项措施要认真把握、切实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要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
1.搞好规划。市发改委在制定年度计划、中长期发展计划时。已建小区要根据需要合理增设分类场房,新建小区要一步规划到位,要预留垃圾分类就地分解场房的空间。市城管局要修订完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操作方法,进一步细化规划建设和宣传推广的责任,要不断改进操作方法,对不按规定规划要求进行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收集、运输、处置的行为进行依法惩办。
2.规范运作。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要规范、处置工作要规范。分类收集的终端处置和源头分类要有机结合起来。可回收的集中起来变卖成钱,厨餐垃圾送到制肥企业变成肥料,可燃垃圾送到电厂发电,有毒有害垃圾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3.加大投入。市、区县两级财政和物业管理单位都要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建设垃圾分类存放的场所。
4.强化监管。一要强化宣传教育。这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具体化。要从源头抓起,培养每个居民、每个单位职工的自觉性,一家一户内、一个单位内人人动手,通过举手之劳来实现垃圾分类。源头分类非常关键,垃圾分类收集的关键和核心在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住宅小区要监管到每个楼道;每个楼道要监管到每个住户;每个单位要落实到每间办公室。要逐户、逐单位监管,看垃圾分类设施是否到位、各项措施是否到位、源头分类是否到位。要探索新的措施,如新闻媒体、宣传单位,包括城管监管人员,发现混合投放垃圾的可对所在社区或单位曝光批评。
5.大力宣传。要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宣传。通过年历年画、执法车辆、电子屏幕、各类会议进行宣传;通过课堂宣传,推广“小手拉大手”活动;坚持单位、社区定期宣传。要搞好属地宣传,深入到小区住户、机关单位,逐户居民、逐个单位面对面的宣传,把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各类设施规范、处置的方法、操作的流程等宣传到位。通过广泛、深入、耐久地宣传,达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意义群众知晓率100%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主要方式群众知晓率100%市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行为形成率100%通过普及宣传、深入宣传,农村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行为形成率也要在35年的时间达到50%以上。
以《条例》为契机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
记者:《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北京城市管理工作有何意义?
孟令华副书记(以下简称孟书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已近三个月,这是关系我市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各类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按照全程管理、系统衔接、科学分类、适应处理的原则,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解决了生活垃圾管理中责任不清、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解决了设施建设落地难和建成后投入使用难的问题;同时,明确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
从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到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再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每一步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更应以《条例》为契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工作。
记者:《条例》在垃圾减量、分类方面有什么具体规定?
孟书记:《条例》确定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规定生活垃圾的产生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丢弃、抛撒生活垃圾,必须承担减量分类的责任。这也是在法律上首次明确垃圾分类是全体市民的责任。
《条例》在垃圾减量方面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要求控制生活垃圾产生。比如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过度包装,促进源头减量;二是要求畅通废品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目前全市已有近4300个回收站点,覆盖了16个区县,回收站点的社区覆盖率超过了70%,今年拟再建300个;三是要求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如餐厨垃圾处理就采取这个原则,目前全市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750吨,今年集中处理能力将达到2200吨/日。有条件的可自行处理,但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无害化处理措施。集中处理的,采用焚烧、生化、卫生填埋等综合处理方式。
在垃圾分类方面,《条例》首先明确了分类标准,按照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对建筑垃圾、园林垃圾、果蔬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其次,要求设立分类管理人,保障源头分类的组织落实。分类管理人由物业企业、村委会、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等担当。第三,要求实行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监管,防止乱丢、乱倒。第四,要求实行垃圾排放登记制度,掌握源头数量。第五,要求强化社会公众的参与和自我管理。要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所属街道和乡镇组织居(村)委会设立分类指导员,宣传、指导公众正确分类。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工作都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让“周四垃圾减量日”深入民心
记者:以“周四垃圾减量日”为主题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已有两年,是北京市近十年来以政府为主导的,最深入民心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对于推动全市垃圾处理有什么作用?
孟书记:从2010年开始,我市开展了“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以此活动为载体,重点是宣传倡导垃圾分类宣传工作,2010年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2011年我们和各区县共开展了100多场。宣传活动往往都结合文艺演出,不仅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文化享受。这些活动营造出了良好舆论氛围,参与这项活动的群众人数不断增加。与区县合办的主题活动,既提高了区县领导的认识,又对乡镇、街道和社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摘 要:推动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当前“垃圾围城”困境的重要环节。南京市在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存在设施设备配置不合理,垃圾分类与收运、处理相脱节,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法规滞后、约束缺位,宣传不力,缺乏整体社会氛围等诸多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做好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应健全组织机构与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垃圾分类办法;完善政策法规;合理运用经济杠杆,调整垃圾收费机制;奖罚并用,激励居民实施垃圾分类,并对违规行为加强监督与管理。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R123;X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0-0089-04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垃圾围城”成为现实的发展梦魇。以南京为例,目前全市每天产生约5000吨垃圾,生活垃圾主要运往水阁、轿子山、天井洼3个垃圾填埋场处理,而这3个填埋场只剩1-2年的容量。几年之后,垃圾运往何处?已经成为摆在眼前的严峻问题。经验表明,破解“垃圾围城”之困,首要的是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实现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是其中至为关键的基础工作。201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南京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于2011年12月正式启动这项工作。受南京市城管局的委托,笔者采用实地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南京市垃圾分类试点状况开展了深入调查,对当前实施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南京垃圾分类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1年底,南京市正式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首批参加试点的包括聚福园、海棠园等8个居民小区。试点阶段,对生活垃圾实施四分法,即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厨余、有害和其他垃圾等四类。环保部门组织专车每天两次定时到试点小区收运厨余垃圾,并送到轿子山填埋场进行生物堆肥实验。其他各类垃圾仍按原来的方式收运和处理。蹲点观察表明,试点以来居民分类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垃圾分类率和分类投放率分别达到70.8%和77.5%,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
(一)设施设备配置不合理
分类垃圾桶不统一,标识不清。由于全部更换为分类垃圾桶的成本过高,非政府财力所及,目前试点小区的原有垃圾桶与新置的部分分类垃圾桶混合使用,采用在垃圾桶上贴宣传画或文字标识的方式对垃圾桶的用途进行区分。垃圾桶不统一,既影响了社区美观,同时也给居民投放垃圾增添了麻烦。特别是在夜晚等视线不佳的时候,居民丢垃圾时需要仔细辨认桶上的标识才能进行分类投放。部分居民看不清标识,就乱投乱放。
垃圾桶配置数量存在随意性,缺少配套垃圾袋带来垃圾桶清洗问题。调查发现,有些小区每个单元配一组垃圾桶,有些则整栋楼配一组垃圾桶。究竟多少住户配一组分类垃圾桶为合适,没有经过科学测算。社区工作人员反映,目前放置的垃圾桶数量超过了实际需要量,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配备垃圾桶时没有发放配套垃圾袋,绝大多数小区在垃圾桶使用中都不套袋。由于厨余垃圾气味大,易招蚊蝇,垃圾桶需要每天清洗,但是很多社区并没有可供清洗垃圾桶的公共水龙头或地点,造成保洁员工作的不便。
缺少与垃圾分类相应的转运站。目前所分的四类垃圾中,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仍然按照过去的办法进行收运;有害垃圾由于缺乏专门的处理技术,往往滞留于小区;而厨余垃圾由于临时资源处理中心尚未规划建设而直接运往填埋场,运输成本很高。
垃圾末端处理技术不成熟,设备设施滞后。分类垃圾的末端处理,尤其是厨余垃圾的处理是当前工作的瓶颈。南京尚未引进厨余垃圾末端处理设备,试点期间的厨余垃圾主要运往轿子山填埋场进行生物堆肥,但是该处理设备尚处于试验阶段,不能大规模投入使用。末端处理能力不足制约了垃圾分类的进一步推广。
(二)垃圾分类与收运、处理相脱节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收运和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因此,只有当分类出的垃圾可以专法处理时,分类才具有意义。现在执行的垃圾分类方法是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厨余、有害和其他垃圾等四种类型。但实际上,除了厨余垃圾实行了单独的收运措施之外,其他各类垃圾仍在沿用以前的收运办法,垃圾收运并未真正按类分流,造成垃圾分类与垃圾的收运、处理相脱节。
(三)工作机制不健全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构不健全。尽管南京市政府成立了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其工作机构为市垃圾分类办公室,各试点区也分别成立了区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但是这些机构都是临时组成的。人员来自城管、环卫等多个部门,都不是专职人员,能投入垃圾分类工作的精力有限。二是相关主体责任不明确,缺乏规范的工作流程与要求。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不明,物业公司的职责不清,导致执行情况差异很大。有些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主要靠社区居委会推动,有些则由街道委派给物业公司包干。机制不健全造成各试点小区往往自行一套,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
(四)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目前实施垃圾分类的经费来自政府临时拨款,南京市市、区两级财政共划拨了50万元用于在试点的8个居民小区、共32万人口中推行垃圾分类。如果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需要经费之巨大可想而知,单纯依靠政府买单是不现实的。推行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如果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将无以为继。
(五)法规滞后,约束缺位
南京尚未出台与当前实施垃圾分类相对应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于政府、物业公司、居民等主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履行哪些义务并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存在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此外,由于没有强制性要求居民实施分类的法律依据,当前对居民行为只能以引导和激励为主,面对不执行分类的居民除了口头督促之外,往往无计可施。
(六)宣传不力,缺乏整体社会氛围
现在采取的主要动员手段是入户宣传或是通过在社区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小范围内进行宣传,电视、报纸等大型媒体介入较少,试点小区之外的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很低,造成垃圾分类的总体社会关注度和支持度不高。
二、境外成功经验
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先进国家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利用,在实践中积累了颇为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其成功经验包括:
(一)制定科学、清晰的垃圾分类方法
垃圾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比利时将垃圾分为纸张、纸箱、塑料、金属包装、玻璃以及无回收价值的废弃物等几大类,日本则将垃圾分为可燃、不可燃、大型垃圾、其他垃圾和电子垃圾。再如我国台湾地区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厨余和其他垃圾。无论垃圾如何分类,其最终目的都是从垃圾中分离出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对这部分物质进行回收、加工与再利用,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因此,这些国家或地区往往依据自身垃圾处理技术与能力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垃圾分类方法。
当前,在许多地方,如何处理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北京市为例,随着城市扩张,北京的垃圾产生量正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因居住区的延伸,对垃圾焚烧场、填埋场地点的选择难度越来越大,由选址所诱发的邻避冲突正呈加剧之势(据《新京报》11月2日)。对此,实施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提高回收再生率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和居民不是不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总是无法自觉履行,以致于“垃圾分类”虽然喊了多年,效果却并不显著。客观而言,对不少人来说;将其长期以来养成的旧习惯改掉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北京市朝阳区在垃圾分类上的一系列做法值得借鉴。比如,为小区添置接受不同类型垃圾的大压缩箱,全程密闭操作;对垃圾处理站进行改造,全部升级为密闭式垃圾分类清洁站,区财政承担改造费用。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朝阳区市政市容委还为每户居民免费发放“两桶两袋”,其中绿色垃圾袋用于放置厨余垃圾,白色垃圾袋放置其他垃圾。同时,小区公共区域也分别采用绿桶和灰桶,收集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这些公共垃圾桶一旦装满,将被密闭转运至社区附近的垃圾站清理。
垃圾分类,之所以开头难,难就难在打破居民现有生活习惯,对不少人来说,将其顽固的习惯改掉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朝阳区的上述做法启示我们:垃圾分类处理,需要各级政府带头,通过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加大财政投入,把工作做到“家”,做到居民的心坎上,将推广分类带来的不便减到最小,才能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响应和支持。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2019年6月25日,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将入法。
2、垃圾分类顺口溜
垃圾分类我先行,四色要认清:
红桶最有害,灯管请给他;
蓝桶可回收,变废为宝贝;
绿桶装易腐,肥料来灌溉;
(一)以市容环境综合考核为抓手,全力打造最干净城区
巩固街道今年在市容环境综合考核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一是继续坚持市容环境考核工作日常化,做好街道环卫、绿化、爱卫监督管理工作;二是持续加强街道服务外包合同履约监管力度,做好对清扫保洁、绿化养护、爱卫消杀、垃圾清运等作业单位的日常监督、考核工作,督促各单位不断提高作业水平和质量;三是推进环境卫生、爱卫消杀综合治理,牵头组织对辖区内“三不管”地带、无物业管理或物业管理薄弱小区开展以环卫、爱卫治理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理卫生死角、乱堆放杂物和积水,疏通沟渠,加强卫生保洁,以卫生促健康。
通过以上举措,力争以更好的市容和卫生环境迎接下一年的考核,在巩固今年成绩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二)继续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体系规范化
继续探索街道城市管理体系的创新,建立__街道城市管理工作体系,实现统筹落实城市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凝聚街道城市管理部门的整体合力。通过城市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建设,明确工作标准,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监督工作过程,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打通“末端管理”环节,切实解决影响城市容貌和市民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借助__街道微信公众号,打造城市管理互联网+模式,促进__街道居民积极主动参与自治,努力打造宜商宜居的美丽__。
(三)三防及地质灾害工作
一是在汛期来临前全面排查辖区易涝易淹、老旧住宅围墙、存在地面坍塌隐患区域,将存在问题纳入三防应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在汛期前完成整改;二是组织三防办工作人员、社区专干、物业管理单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讲座,提高基层一线人员应对各类地质灾害时的应对及初步处置能力。
(四)垃圾减量分类工作
一是继续组织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宣传活动,通过活动提高辖区居民分类减量意识与习惯;二是逐步完善小区分类设施硬件,引导条件较完善的小区配置旧衣物回收箱及分类垃圾桶等设施,扩大街道分类小区覆盖面。
(五)宜居社区创建工作
2016年,我办计划根据宜居社区创建指标要求,结合向西社区实际情况进行逐项比对,对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逐步落实,争取2016年成功通过宜居社区考核。
(六)养犬登记工作
一是选取辖区养犬数较多的小区继续开展养犬宣传活动进社区进小区的活动,提高居民文明养犬意识,降低宠物被遗弃率。二是联合执法队加大对无证养犬或饲养禁养犬的查处力度。
(七)一楼门楣招牌设置核准
根据区城管局安排,2016年“一楼门楣招牌设置核准”事项将交由街道办事处实施,城管科将落实有关对接工作,一是做好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设立专职办理窗口,切实加强我街道户外广告设置的管理和监督;二是将相关办理指南向辖区居民广为宣传,并定期组织便民服务,为居民和商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一、垃圾分类的历程回顾和概念解析
(一)北京市开展垃圾分类的简要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前,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基本上是一个概念。记得小时候,牙膏皮、桔子皮、墨鱼骨等各种可循环利用的物品都可以卖给废品收购站或药店。据北京环卫集团考证,北京日报早在1957年就有“垃圾分类,利国利民”的报道,这是在正式刊物上最早出现的垃圾分类的概念。
1996年,北京市西城区大乘巷社区在环保组织的倡导下,开始推动以废品回收为主要内容的垃圾分类。2000年,住建部确定北京等8座城市试点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进入政府主导层面,开始“可回收”、“不可回收”两分法的推广。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到2008年圆满举办,北京的垃圾分类一直围绕实现奥运承诺开展工作。
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引领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入新的阶段。面对激增的人口,城市每年需要拿出500亩土地用于垃圾填埋,城市运行不堪重负,同时面临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意见》中首次明确了采用“焚烧发电、生化处理、卫生填埋”三大成熟主流技术进行综合处理,将垃圾处理结构优化为4U3U3,彻底改变主要依靠卫生填埋处理的方式。
2013年,为改变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同时确立了“全程管理、系统衔接、科学分类、适应处理”的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原则。按照大类粗分的标准,将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三类。《意见》后,在朝阳区“三街两乡”先行开展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试点,取得了明@效果。2010年以来,在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到2015年,先后在3759个小区建立了规范的垃圾分类投放站点,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车,入户发放分类垃圾桶、垃圾袋,在社区招募“绿袖标”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2万余人,宣传、普及和现场指导居民投放垃圾,垃圾分类覆盖人口达到800万人,占比达到可推行垃圾分类小区的80%。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北京市在2011年创新性地制定了代表国内地方立法先进水平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12年3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施行。
(二)对垃圾分类概念的解析
首先,上位法中生活垃圾概念缺失导致垃圾分类方向不明。按照我国固废法中的定义,垃圾为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于生活垃圾则没有明确的定义。参考其他国家对生活垃圾的定义,则包含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技术路径和政策思路。比如德国,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家庭垃圾和其他城市生活垃圾两类。家庭垃圾包括普通家庭生活垃圾、大件垃圾、生物垃圾、可生物降解的庭院和公园垃圾、可回收物(包含玻璃、废纸、纸板、轻质包装材料、金属等);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包括街道清扫的垃圾、餐厨垃圾、市场垃圾、其它混合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不包括矿产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以及二次垃圾(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继续处理的垃圾,如飞灰、炉渣、破碎物、淤泥、动物残留物等,不包括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可作为原料或产品的垃圾)。日本对生活垃圾的定义是指日常家庭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家庭垃圾)以及商业活动场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商业垃圾),不包括工业废弃物以及法律规定的具有传染性、有毒性、爆炸性等特性的有毒有害的废弃物。
其次,城市管理体制分割导致了对垃圾分类的狭义理解。长期以来受政府管理体制的局限,垃圾管理表现为各自为战的“碎片化”状况。生活垃圾处理由环卫部门负责,废品回收由商务部门负责,危险废物处理由环保部门负责,装修垃圾由住建部门负责,电子垃圾由工业部门负责,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的执法由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循环经济政策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负责,如此等等。环卫部门发起的垃圾分类工作,多年来在环卫部门的职责范围内打转转,分出厨余垃圾几乎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部。一方面,厨余垃圾的分出率仅有5%左右(开展垃圾分类小区的平均水平),高投入低产出,财政绩效不佳,垃圾分类效用饱受质疑;另一方面,进入终端处理设施的垃圾中几乎没有可用之物。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垃圾分类标准,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就已经达到了资源化率70%的水平。相对于2016年北京市每年872万吨的生活垃圾清运量,20万拾荒大军每年分拣出约500万吨的再生资源,而这部分贡献并未计入垃圾分类效果。
最后,“两网融合”是对垃圾分类的理性回归。从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垃圾分类概念的国际接轨来看,垃圾分类的主要内容和突出矛盾在于再生资源回收。同时,要从根本上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出路在于循环经济政策方针的落实。从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国际市场原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低迷,疏解非首都功能力度加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低、小、散、乱的经营难以持续,需要及时构建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避免可再生资源流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从战略上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北京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的改革措施中,明确了将原来由商务部门负责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职能划转城市管理部门,职能上的一体化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创造了条件。垃圾分类应是对包含再生资源在内的所有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由环卫部门推动的以分出厨余垃圾为主要内容的垃圾分类系统与商务部门管理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的“两网融合”是新时期垃圾分类的应有之义。
二、垃圾分类的问题表现和路径解析
(一)北京市垃圾分类的问题表现
垃圾分类知易行难。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早,先后经历了以废品回收为主的“二分法”,到以厨余、可回收、其它垃圾的“三分法”实践,以及由试点突破到提高覆盖率的管理目标的调整。从环卫部门自身原因来看,一是没有摆脱“放几个分类垃圾桶”的纠结;二是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瓶颈”始终没有突破;三是“政府推动有余,全民参与不足”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片面追求垃圾分类达标覆盖率,进一步造成了考核标准的偏差,使垃圾分类流于形式,脱离了其应有的社会基础。
从问题表现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垃圾分类关系民生保障、关系城市环境、关系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站位不高、抓手不足、措施不严;二是垃圾分类宣传“最后一公里”环节没有解决好,物业公司等单位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还存在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方法的情况;三是在社区收运环节存在混装混运问题。分类收集车辆配备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挫伤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四是再生资源市场低迷,回收人员减少,回收网点严重萎缩,各级分拣集散中心尚未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快递包装、电子垃圾快速增长,给垃圾分类提出了新的课题;五是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不完善,约束性不足,执法难度大,考核体系不够配套,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二)垃圾分类的路径解析
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需要从路径上明确垃圾分类的三大关系。
一是明确垃圾分类目标和手段的逻辑关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目标,垃圾分类是手段,不能为了分类而分类,本末倒置。北京市在“十三五”时期环卫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垃圾处理的“金字塔”体系。处在顶端的是减量化,即减少垃圾的产生,往下两层分别是再利用和资源化,前三个层级涉及循环经济的范畴,主要措施包括限制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净菜进城、不剩餐、旧货交易、废品回收和垃圾分类等。再往下是热回收,也就是垃圾焚烧或进行生化处理,最后一级是无害化。垃圾分类中的干湿分开,是对后两级垃圾处理的直接支持。
二是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联动的结构关系。以法治为基础,在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中,要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社会宣传动员等手段,打造垃圾分类的环境基础,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协同、市民自觉,最终养成全民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在形成行为改善和环境改善良性互动的同时,p少社会整体成本。从其他城市的经验看,采用积分奖励等经济手段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前期阶段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长期实施将面临效用递减和财政保障的困难。
三是认同末端决定前端、循序渐进的时空关系。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需要时间。特别是终端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生化处理设施需要加快建设,如果只有单一的填埋工艺,垃圾分类难免重蹈覆辙。此外,正规的再生资源收集、分拣、打包、转运、资源化利用等设施需要明确空间布局并加快建设,正规的运营队伍需要及时形成。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萎缩,正是正规企业进入并替代“拾荒大军”的时机,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制定精准的财政补贴政策。
三、垃圾分类的思路探究和措施建议
(一)垃圾分类的思路探究
垃圾分类作为典型的公共管理问题,是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关系中的城市文明,并与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法治精神、环保意识、自律意识等密不可分,是一个综合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必须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家庭、个人等各个主体的积极性,缺一方而不可为。在当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环境短板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更要坚持首善标准,加快构建全行业、全领域、全过程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社会与市场合作互动的工作机制。坚持“两大原则”、立足“三大属性”、紧扣“四大环节”,通过突破难点、落实责任、建立互信、持之以恒,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提升首都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1.坚持“两大原则”,科学制定管理思路
一是“末端决定前端”原则,即前端垃圾分类方法取决于末端设施的处理方式。北京市生活垃圾有机质多,含水量大。一直以来,垃圾分类的技术路线是“资源回收、干湿分开”。近年来,随着末端处理设施的建成投产,北京市已经基本可以实现干的垃圾进行工业化机械再分选后,有价值的东西再利用,剩余部分焚烧处置;湿的垃圾主要是生化处理,转化为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到“十三五”中期,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1.82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达到6350吨/日,基本满足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二是“习惯决定效果”原则,即分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分类习惯。垃圾分类是文明进步、公民意识提升的结果。很难想象在环保意识不强、习惯于胡乱丢弃的环境中,垃圾分类能够推行下去。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好的社区都离不开居民的积极配合,自觉分类;少数市民未能很好地支持配合分类,根源还是“怕麻烦”、“图方便”的惰性思维,缺乏自觉意识和内在动力。因此,提升市民的分类意识,要突出抓好宣传发动工作,要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从娃娃抓起,提高垃圾分类知识、方法和流程的知晓率,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是基础性的工作。要采取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抓好领导带头、机关示范,发挥居(家、村)委会、社会组织、环保志愿者等的指导作用,把活动做深、做细,不断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变“要我分”为“我要分”。同时,要加大政府投入,配套完善垃圾分类各环节相应的基础设施,最大化方便居民群众,最便捷地完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