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教学实践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伴随着夏日的灼灼烈日,我跟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党支部赴晋支教团从北京一路前往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在那里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把这次社会实践当做了自己一个追求的圆满,因为这次活动的意义对我来说影响深远巨大。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是运城市新绛县北张镇示范小学,是位于春秋时期晋都的一个并不很发达的小地方。而在这七天里,我们的任务便是义务担当小学生们的老师,把地大精神发扬到这里,把我们学到的知识或多或少地传达给这些纯净的灵魂。
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也能有机会参与一次支教,因为这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从小养尊处优的我从没有住过乡下,也未曾体味过我国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而这次我们学院党支部开展的支教团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在出发之前我便告诫自己一定要珍惜这次出行,不能给孩子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最宝贵的经验都交给孩子们。因此在出行前,我认真仔细地整理出了教案和资料,计划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来进行授课。
七月七日中午,我们踏上了旅途。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出行。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和另一位同行的小伙伴还出了岔子,没能和大部队一起赶上火车。出于不能给队伍添麻烦的心态,我们立即改签火车票,但不幸的是,只有16个小时的站票了。天不遂人愿,支教的一开始便遇到了坎坷,也算是给自己长了教训。
还好,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赶到了小学,也没错过我们的"开学典礼".当看到这些小孩子们的第一眼时,我的一切疲倦和委屈也就全部烟消云散了,剩下的,是满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的条件并不优越,至少要比我上小学的时候还要落后10年的样子。说实话,一开始我十分不能适应当地的生活:满屋的苍蝇蚊子,一日三餐尽是馒头,让人作呕的卫生间……我不禁开始感到惭愧,毕竟我没受过的苦,这些比我还要小上十多岁,生活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社会的孩子们却天天都要尝。
慢慢的,我发现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一切"不好",并渐渐地爱上了北张。我因这儿的蓝天白云而爱上了它,我因我们支教团团结的协作而爱上了它,我因孩子们无邪的笑脸而爱上了它。一直不敢妄自以老师自居,但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喊出老师好的那一刻,我却还是自豪又骄傲地答应了。既然站上了讲台,何不把最好的自己献给这些干净的灵魂?
关键词:体育教师;反思性;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45-02
1.前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提高教师素质的研究,以从原来注重对教师教学理论的构建和教学技能的训练转向注重对体育已有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以及教学能力习惯的研究。波斯纳(GJPosner)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少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总结他们教学的知识、技巧和经验来实现,并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所谓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过去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的活动过程,他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对新的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以达到促进学生进步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目的。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在实践——实践+反思=教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就反思性教学实践对体育教师素质提高的作用及体育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基本类型、基本方法的一些实践探索谈一些思考。
2.反思性教学实践对体育教师素质提高的作用
2.1反思性教学实践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的自我教育。体育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合理性的过程,我们体育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费紧张参加上级进修的机会比较少,让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促进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素质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2.2反思性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修养。教师理论修养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育老师都会形成对教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必然有某种教学理论的支撑,但我们很多体育教师把自己当成学校里一个从事体力活的老师,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都不会加以分析思考;而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迫使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学生的表现会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讨论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和教育理论相吻合,能找出他们的不一致。教师反思性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加强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有效途径。
2.3反思性教学实践能有利于体育教师成为复合型反思型体育教师。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浪的推动下,从体育学科的性质定位来说,新课程已经跳出了单纯的学科范畴,走向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学科,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要用"三维健康"的观念来衡量,仅仅是经验型的教师或只会训练不懂的教学的体育教师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反思型的教师,需要复合型的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反思,把自己和学生的交往看成是一种平等交往对话的关系,能够把自己从一个课程的实施者向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转变。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促使成为反思型复合型教师。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谋,合作伙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者。研究性学习、创造性教学、学科之间的整合等融入体育学科才能成为可能。
3.体育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
反思性教学实践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可分为四个环节:
基本流程为:确定内容——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实际验证。
3.1确定内容。教学反思的起点是教学问题,这个阶段主要确定反思的内容,发展教师的问题意识。体育教师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感受,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收集其他渠道的信息,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
问题的来源:
来自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如"体育课堂教学中到底怎么来处理学生快乐的情感体验和刻苦锻炼身体精神的培养两者的关系问题""新课程下学生的校本学习内容的选择问题"等等。
来自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困惑:"高中学生体育学习的追求与动机问题"、"高中女生请假特别多的问题"、还有"在游戏竞赛中怎样引导学生看待胜利和失败问题"等。
来自自己的教学改变现状的问题:"我任教的学生学习态度如何评价问题"等。
3.2观察分析。反思的内容一旦确定,就要进入观察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体育教师既是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首先教师围绕所要反思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观摩研讨向专家请教等形式广泛的收集信息,特别是关于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然后用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决这问题的经验教训。
如:针对"大部分女生到了高中阶段就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的分析:
女生到了高中阶段就不太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是不是由来已久的普遍性问题?
女生到了高中阶段就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与他们的身心发展、锻炼的内容以扩体育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没有联系?
优秀的体育老师或老教师在探索这问题时,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并有什么经验?这些经验是否可以值得学习?
自己探索这问题,教学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
3.3重新概括。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育活动中的思想,积极主动的吸取信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新的实施方案,力图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3.4实际验证。这一阶段是将以上提出的假设和新的教学方案付之与教学实践,并根据实践的结果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合理,并将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新一轮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内容。
从以上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流程中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更是经验型教师走向反思型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
4.体育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基本类型
4.1教学活动前的反思。这种类型的反思主要是在课前准备阶段,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教师的智慧技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能否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看能否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和方法。从目前体育教师课前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思"代替"我思",不考虑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二是一些所谓有经验的老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的经验,习惯化的思维使他们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经验,恁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方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体育老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过去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考虑:
自己和他人以前在教学上教学定内容时曾遇到过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采用什么策略的方法来解决的?其效果如何?
根据所教班级实际,学生在学习这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
范例:这是本人教学中的一堂课为例来看
应该反思的原因初始情况和可能会遇到的情况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内容分析和教学主题设计教研员要求以排球为器材开一堂课
学生情况高一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好,体育学习兴趣高,但排球基本技术没学过,基本属于零起点确定学习内容:正面双手垫球主题:自主学习,成功体验
教学目标的设计目标过高,可能难以达成,学生兴趣不大目标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的有关知识98%的学生能说出排球垫球的几种姿势和排球垫球的部位,75%能向下垫球反弹后能正确姿势去垫球
教学组织上教学器材的分发和回收问题,以住自己多次的球类教学课中,学生分和收器材出现乱哄哄的场面。采用围住圆圈滑步,教师叫号,学生往圆圈中央拿球和放球
教学策略以往自己在教学发现:学生初学者如果采用对垫等形式,学生很多时间都用在捡球上方法一:一个人一个球方法二:双手垫反弹球方法三:一抛一垫
创新之处如何让学生也来体会排球扣球的滋味方法:用网袋装好球,系在竹棒上,学生举的高度可以自定,跳起来击打体会扣球的感觉
4.2教学活动中的反思。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验证,教学活动中的反思主要指向课堂教学,主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必须具备驾驶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这一阶段的反思强调解决发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你是如何机智的处理这些问题的?
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出现争议时,你怎么处理?
当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无法完成你所布置的任务你将如何来处理?
在教学中如出现意想不到的定数时,你将如何来调控等?
4.3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这一类型主要是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它包括对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当学生在学习某些教学难点出现课堂气氛沉闷时,你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的?
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教学环节没有按照计划施行?为什么?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令你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
假设你再教这个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做怎么样的更改。
5.体育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基本方法
随着反思性教学实践功能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开始注重了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要提高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效率,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现总结出体育教师可以采用的五种反思的方法。
5.1反思总结法。反思总结法是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欲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要我们勤于动手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中各种经验或教训,既可以减少自己盲目探索[的工夫,又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反思习惯。反思总结的内容是十分广泛,可以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灵感感悟和自己对教材、学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总结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也可以反思他人的宝贵经验和经验教训,还可以总结反思教学实践中关键事件。关键事件是指自己认有对自己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事,可能是一堂成功的或失败的课,出可能是一次师生矛盾的冲突。要对关键事件的的反思,首先要对关键的事件进行如实的记录,要善于关注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以便为事后回顾反思提供原始的素材。
5.2对话反思法。对话反思是通过现其他老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操作程序:(1)先由一名老师围绕研讨专题上课,其余老师带着问题听课,(2)再由的执教的老师阐述自己教学设计的内容,以及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3)由执教老师和其他老师展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4)执教老师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并写出反思性总结。
6.结束语
在体育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师要从课程的执行者成为体育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学活动上要从主导管理者向引进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转变。这角色的转变就赋予了体育教学新的内涵和价值。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自我教育得以成长,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的提高,我们的体育老师才能真正的向专家型和老师迈出了一步。总之教学反思实践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教育;电工;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M1-4
《电工基础》作为中职电子电工专业中较为重要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主动性及积极性相对较低等问题,在较大程度上限制着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更为先进科学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可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有效性及教学质量。
一.中职《电工基础》探究式教学阐述
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实践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进行情景创设及课堂教学优化,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提出、分析及解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实现教学内容的感知、理解、掌握及运用,最终实现知识获取、技能培养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探究式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学模式,其本质是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及获取过程,而非单纯的就已有的知识进行灌输式教学及刻板的牢记,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任务在传统的接受知识的基础上转变为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来提升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而教师的主要任务也由知识传输变为为学生发现知识、能力提升创造条件及提供帮助。
二.中职《电工基础》探究式教学实践
1.、探究式教学目标的确立
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将培养中职生的关键性的能力选作整体教学目标,立足于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核心地位,采用多种教学策略重点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中,为确保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要结合《电工基础》该门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中对该课程提出的教学要求,立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细化制定出该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充分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及电工基础规律等理论性内容的建立及形成过程,在相关定理定论的推理衍化过程中实现理论性内容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及质疑能力;采用小组合作探讨学习、个人独立学习等方式,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专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及利用信息等能力,提升学生对信息时代的适应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优秀的电子专业人才。
2、探究式教学策略的践行
课前准备阶段。在教学实践开展之前,首先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研究制定,而教学目标要综合教学大纲及教材,但又不可完全的局限于教材及教学大纲,综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进行灵活安排,例如在准备阶段中就电工电子的装接失败案例进行汇总,以提供给学生进行案例探究分析。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自疑自学,充分发挥出新编教材所具有的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及可读性、趣味性强的优势,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进行探究性预习。最后是导读提纲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联系实际进行导读提纲的编写,让学生依据提纲进行教材自学、提纲上题写的问题的解答,使学生在阅读、思考及练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初步掌握,自我提升质疑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
课堂教学阶段。首先是教学情景的创设以便教学课题的引出,以教学情景的创设优化,为学生创造和谐有利的外部学习环境,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采用语言来描述情景、实验演示情景、多媒体技术再现情景等,烘托教学氛围;其次是以设计方案的优化启发引导教学进展,教师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资料及信息,让学生以个人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内容分析、联想、归纳总结等,协助学生实现问题解决方案的设立。然后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以激励性的探究实现方案有效性、正确性的验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条件,让其自己动手就自己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采用丰富的资料、直观实验及严密推理等进行或支持,如三相负载的星形及三角形连接方式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可操作性的实验验证材料用途,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课后点评考核。就每堂课、每周课等教学阶段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就探究式教学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学生所获取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的采用专业术语及图标等加以规范化、系统化及概念化,使学生在知识、规律的总结过程中,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转化,如电路连接的形式,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焊接电路,测量电路参数,分析参数,总结出几种电路形式的特点。课后评价是就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表现、能力发展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认定,可以采用随堂测试评定及书面测试评定相结合的方式,随堂测试评定即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综合评定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发展状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鼓励纠正;书面测试评定多以单元训练、学期等为周期对学生的学习开展状况及能力提升状况进行综合考核,重视学生行为能力的考核,可采用学生自评、相互评价及教师评价等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课后的考核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使教师及时的获取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成果,同时实现问题及不足的及时改进优化。
总结
中职《电工基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具备着灵活性高、学生参与度强的显著优势,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前准备、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重视课后学生学习效果评定等,可显著的提升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靳永彬;中职教育教学方法探究[J];《商情》,2011年第33期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结对小组),对学生大量进行组内讲——组内评——组内总结——组间讲——组间评——组间总结——全班讲——全班评——全班总结——教师点评。具体做法是:小组内先统一意见,再与结对小组统一意见,然后将结论拿出来进行全班品头论足,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同时,搜集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结合书本知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并尽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把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以此来推动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教学工作中还缺乏经验,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有“偷懒”现象,导致自己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感觉到吃力,越来越感觉到学习的枯燥。我采取的办法是放大他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尽量多的鼓励,并且让同学来帮助他,慢慢的恢复他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放眼明天,脚下的路依然曲折,肩上的胆子仍然沉重,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了共和国的明天,我还要做我能做到的事情。
作为教师这个职业,学习和工作总是分不开的。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反之亦是。教学相长,这一为教师们所认可的教学基本原则,个人认为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学习教学。教师在年龄、学识、经验以及性情上的优势,不应是教导学生的资本,而应是向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向学生学习教学实践真知的前提。由于教师个体在知识、情感、能力、品德上的成熟,就为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现象、困惑提供了可能,也更具有理性。本学期本人以此为依托,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教学方法,在与学生互动中充实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丰富理论。在与学生教学交往中增长教学技能。
学要活用。学习是一种能力,运用更是一种能力。作为实践性很的教学工作,只知道是什么肯定是不够的。而学习所解决的问题只是知道什么,知道什么并不等于就能解决问题。而运用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所学到的别人的理论、经验、体悟等等,甚至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体会都是死的,是已然的东西。教学中的问题却是活的,是多变的,是此一时彼一时的,要学以致用,就必须要学以活用。本学期在阅读、理解大量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同时,时时与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本结合,以人为本,以教为本,以发展为本,据时而变,据情而动,努力在每一个不同的情势下找到最切合的方式方法。大多收到了意想中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 主体性
一、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首先,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动员全体学生参加教学活动。保持积极地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性地位确立的重要保障。只有学生始终对语文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比如说,视频观看。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是整个课堂学习的重要切入点,是学生能否学好本堂语文知识的关键。然而,在这一时段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视频的方式引出课堂话题。利用简短的教学视频,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来。
其次,教师应适当介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介入要适当、适时、合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不应该亲力亲为,适当的给学生留下个人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也不应该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教师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及时的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凸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出现问题时,也不要过于按照教师自己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解决问题,要询问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习惯背景。当时马致远正处于年轻气盛,渴望功名。然而元朝统治时期实行政策压制,对于汉族士一阶级进行打压,不许汉人考取功名,因此,诗人终身不能得志。学生通过教师的背景介绍,来增加对诗歌的认识,发表学生的自我见解,试着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第三,教师在评价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时要遵循科学、开放的评价准则,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主体性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采用鼓励式的方式,对于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奖励,而对于较差的学生也要进行激励。教师要让学生也才参与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评价工作中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评价,有利于建立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还能进行师生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学生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评价工作,让学生之间彼此讨论研究,并做出最后总结。学生还可以提出在语文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与建议,教师也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更好的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与研究活动,也就更好的凸出了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
第四,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多元化。除了以上的几个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还可以在语文的教学方法上入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多方面改造,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培养初中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展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者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对师生教学的束缚,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本基础知识的课程中,教师可选择记忆与联系并存的教学方法,另外,学生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总结与归纳。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归纳与复习的过程,语文知识包含许多琐碎的知识点,因此,只有学生在不断地总结中,反复复习语文课本,才能学好语文。除此之外,还要求师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初中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总的来说,就是要求学生自主建立初中语文知识复习资料,定期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总结,上课认真听讲,学会做笔记。勤于问人,善于思考等。例如:根据实际情况说明了,大多数初中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上课记录的笔记都比较有技巧和方法,记录的内容较为完整。因此,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学习和复习资料。
第五,寻找体现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要求教师能够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教师完全占用课堂时间的传统教学方法,抛弃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形成更加科学健康的初中语文教育方式,这有利于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做学习的主人。在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就可以适当指导学生掌握初中语文的方法和技巧。如,首先让学生泛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写作背景;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遍初中语文文章,要求学生要逐字逐句的细读文章,对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品读文章。学生多次初中语文文章,细细品味文章的精彩之处,学生在初中语文时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初中语文感悟。也可以写初中语文感悟,总结初中语文技巧和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从整体上看,学生就在语文课堂上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汨罗市五中:何如先
转眼间,又放寒假了,回顾这个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今在此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来年教学水平更上层楼。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中,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本校及进修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进一步地完善自我。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这些学习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不断地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认真搞好本职教学、教研工作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自己这几年的一些教学经验及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堂及教学实际,力求让我的美术课堂为学生开阔视野贡献自己的那份力量。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课堂上认真传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注意发掘有美术天赋且有意踏上艺术道路的学生,提高其欣赏及艺术感悟能力,为汨罗书画协会的组建和兴趣小组的成立打下较为良好的基础,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自己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在下半学期的宣传工作中,按时上岗,尽职尽责,为老师和同学们搞好服务。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期来的工作,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方面还有所欠缺,课堂教学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全面,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关键词:教师信念;教学行为;信念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4-0066-05
收稿日期:2012-05-24
作者简介:程晓玲(1962— ),女,山西榆社人,心理学、教育研究双硕士,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高等教育研究。
亚瑟?康博斯指出“也许一个人在教育上成功或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对于自己本身相信了什么”[1]。史蒂芬?詹姆斯也告诉我们“脱离实践的信念是毫无生气的”。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之源,正确积极的信念能点燃人的激情,激发人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勇气。教育是培养人的神圣事业,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导者,是教育系统的关键要素。作为教学“活灵魂”的教师信念培育,对于教学实践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一、良好的教师信念是推动教学实践创新的关键
对于信念的理解,心理学认为它是“人们赖以从事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自觉行动的激励力量”[2]。也有学者将信念界定为“人坚持某种认识的正确性,并经常用来支配自己行动的个体倾向”[3]。因而,教师信念可以理解为,在教师对于教育或教学的某种正确认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支配教师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良好的教师信念是教师关于教与学的价值观念的认识,是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精神追求和动力来源,是推动教学实践创新的关键。
1. 教学创新需要良好的教师信念的推动和影响
美国学者Richards指出,教学实践的首要源泉是信息、态度、价值观、期望值、理论修为、教学设想等等[4]。信念作为一种行为指南,会通过情感和意志的作用,指导并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其教学深受教育信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它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表达和教学机智落实到教学行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产生积极作用,促使其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它是由教师组织,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并控制学生掌握知识信息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直接和最集中地反映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价值的实现[5](P173)。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或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在教师信念的推动与指导下对其的再创造与再理解。积极的创新对于科学呈现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转换与内化,教育价值的体现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创新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它来自于教师对于教学的期待,是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的一部分,本身已经包含在良好的教学信念之中。
2.学习信念养成需要良好教师信念的带动和作用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学生的‘学’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6]。信念是理想和抱负在学习目标上的自觉体现,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也是决定学生努力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最终的学业成就有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学习信念一旦形成,一方面会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选择合理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保持高昂的学习主动性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从而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效能感,提高学习质量。
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学习信念形成和发展的主渠道。其中,教师信念对学生信念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主要是指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刻的影响。学生的许多学习行为,往往是教师行为习惯的类似再现。教师自身认可并奉行的信念不仅决定其知觉和判断,左右其思考和决策,而且影响自身在课堂上的言辞和教学行为,其治学态度和道德品质最终也影响学生的信念,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对他们将来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3. 师生关系维护需要良好教师信念的引导和呼应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也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还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5](P139)。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可以唤醒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感,使教师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可敬,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激励其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工作;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形成健康的人格。
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自教师对于学生的积极信念。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信念决定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师生人际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教师信念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因为真正的教育是信念的感染和灵魂的召唤,在信念的感召下,教师的知识能力、教育态度、师德修养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挥,能热爱、尊重并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发展。
二、教学实践创新是教师信念的来源与归宿
“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行为更多地应该是自发的、真诚的、内源性的,而不是出于外在强制和纯粹基于个人私利的,是高度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7]。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效果,影响着教师信念的丰富和发展,是教师信念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财务会计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247-02
一、财会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
我们通常讲的理论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采用传统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是照本宣科,严重缺乏培养实践能力过程。而实践教学对会计实践当中的案例解析、实际操作发生的问题从实际角度出发,教育和引导财会专业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从实际实践当中来,不但提升了教学理论同时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实践理论,教学当中使得学习的认知和理论不断升华,在实践当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这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理念的导向按照一定的教学方法以及步骤,选择相对应的实践材料以及相对应的组织实践教学,不断地拓展学生获得知识获得能力,在实践教学当中不断改善和提升财会教学的效果。
二、如何强化会计学科创新实践教学
1.培养财会核算能力
财会人员最基础的能力就是严格的审核、准确的会计核算、准确的财会记账以及编制报表,核算能力是在校学生应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我们所学习的会计理论都是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当中,具体的活动规律当中提取升华书本理论知识,而那些鲜活的生动的案例是具体的实践运行规律,都能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教师实践模拟教学的过程当中,直观地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参与到模拟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教师与模拟实践的学生完全可以同步进行实践,实践教学过程结束,达到学生模拟实践学习,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培养模拟教学核算能力的过程,促使学生不断的把财会技能基础知识有效的融化到自己知识的体系。对于在实践当中记账凭证的填写,教师完全可以放手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记账凭证登记,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实践的机会。
2.不断提高财会教学质量
我们的教学如何在学生这个主体当中发挥更佳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学习的实践当中更加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当中积极的参与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就是教育最终的理想目标。具体到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高会计核算的能力,不断调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有效的相结合,充分在实践前、实践当中、实践后整体过程当中,不断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案例的实践操作彻底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不断的提高分析和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财会学习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我们在倡导财会创新分析解决财务发生问题过程当中的有效方法,让学生成为解决财会问题的当事人,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身临其境融入到实际案例里,学会解决的实际状况下的问题。
3.财会实践过后总结方法
财会实践教学不仅在实践前、实践过程当中让学生亲历亲为,实践以后还要不断总结,分析案例整体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案例方法是否合理或者更加有效,我们实践教学的事后总结,结合案例的结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财会发生的问题相对处理能力。同时教师在做案例分析和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当中要给于工作上的评价和概括总结,促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更佳的分析方法,从而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过程,学生更要积极主动加入到总结和分析工作当中来,个人总结与小组讨论通过教师的综合指导和评价,结合学生的总结,不断改进财会学科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的实践能力,加快提升财会学生在现在社会实践当中的运用能力。
三、总结
在现有的会计实践工作当中,案例教学要渗透在整个教学当中,实践是我们社会经济必须不断发扬改进的教学方式,在会计学科培养建设当中意义非凡。它能够使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断扩展,也能促进我国高校在教育改进过程当中不断的有实践教育意义,有更多的创新意义,又为我们国家培養出来跟多的实践性人才,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在企业一线为企业服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在高校期间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作者:杜丹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验;实践性;知识;获得
1968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首次提出了“学习型社会”这一理念。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作为教育推广的目标。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教师队伍。广大的基础教育教育工作者,为培养大量的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培养。在目前终身学习的环境下,研究中小学教师学习的问题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如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这些知识既来自教师自己个人经验的积累、领悟,也来自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扩展。通过课堂观察与访谈,对初任教师与经验教师掌握的实践性知识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更为透彻,也能更为灵活地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相比之下他们的教师教学能力也为出众。中小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获得实践性知识。
1.树立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
正确理解教育的目的。如:如何实施和评价教育行为,怎样检验教育成果等。教师的教育理念是积淀于教师个人心智中的价值观念,通常作为一种无意识的经验支配着教师的行为,通过教师的行动得以体现。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仅受教师个人学习经历,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也与教育理论的学习分不开。如今,教师们更应该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考察,教学研究活动等方式,及时掌握教改动态及发展趋势,树立先进的、切实的、正确的教育理念,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2.促进中学教师教研活动的展开,提高教学效率。
中学教师的学习重在提高能力,通过开展多种教研活动,获得大量教改新信息,启发思路,取长补短。教师们通过在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与同行交流思想,活动后的总结,能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应该注重同业间的交流学习,去同类型学校进行观摩,或者参加所在学科举行的研讨会,在与同业中的优秀人才的交流中吸收有利于自己的知识,从而获得进步。积极投身教学科研活动,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科研活动往往是对自己熟悉的一些领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参与者深入地学习,教师在参与科研活动的同时,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还解决了问题。
同时,教师能更好的认识自我,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性格特点有更为客观的评价与了解,从而能扬长避短,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3.加强对学生的感知和了解,提高对课堂的控制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人生导师。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会将一些人生信条,人际交往原则,道德标准,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人相处公平、公正;行为举止适度得体,把握分寸。在课堂管理中,学习对学生群体动力的把握。关注学生,有效地与学生沟通,用自己的热情和激情感染学生。还可以通过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制定课堂管理惯例等来营造积极上进的氛围。
4.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反思是从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思熟虑地思考。“在行动中反思,以行促思”。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预测,调控和批判,同时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总结能力。教师应经常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成长。
5.理论联系实际,改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机智。
深刻理解和把握理论性知识,并结合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思考,逐步改善教学策略。深入了解学科内容、研究学科教学法、把握教育学理论,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教师要对所教科目及其目标有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规划教学活动,提高对特殊案例的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