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危机管理模式范文

危机管理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危机管理模式

第1篇:危机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危机管理 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34-01

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大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频频爆发,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有关危机预防及处理的方面的工作,一直是我国高校管理中的重点。实践大学生危机管理意在建立一个专门管理大学生危机的统一体制,负责危机信息的收集,判断各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评估危害风险,同时积极主动的协调学校各院系、各部门采取行动应对发生的危机,以及危机发生后把损失减小到最低并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以维护学生和教职人员的安全与利益,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1 大学生危机的定义

1.1 大学生危机的分类

(1)由于大学生危机的产生具有不同的原因及后果,因此可据此将各种危机分为以下三类:管理决策危机、灾变性危机、信誉危机等。比如水、电、火危险物品引起的事故;或者集体性生活问题如食物中毒,宿舍内疾病交叉感染等;或是自然灾害印发的危机,如洪水、地震等。

(2)从危机产生及影响的范围来划分,还可以将危机分为两类,即内部危机及外部危机;而从其性质等来看,又能将其分为人为危机和非人为危机。

1.2 大学生危机的特性

(1)突发性。危机在爆发前虽多有征兆,但人们往往无法知晓其发生的确切地点、时间,同时危机一旦爆发,往往会超过学校控制力和师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具有突发性。

(2)紧迫性。危机爆发时的突然性,往往触及学校预案所不及,使得事件紧迫,让学校管理层来不及防备。

(3)不确定性。因为信息的来源、环境的区别、人们的应对心理等因素往往造成危机的不确定性。比如危机的状态、影响力和对危机的回应等,往往都表现出不确定性。

(4)非程序性。由于危机的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等,使得学校管理层在处理危机时,往往给予人工判断而缺失科学指导,使得危机处理具有非程序性的特性。

(5)效果双重性。事情都是双面的,而危机也是双刃剑,只要处理得当,很可能会带来新的机会。

2 高校应对大学生危机管理的现状

2.1 大学生危机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高校的危机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危机管理存在思想误区,通常把大学生危机管理当成应急处理,没有制定过危机应对方案或者成立相关危机管理机构,对大学生危机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大学生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大学生危机管理还处于一种应急机制状态,一是管理机构缺乏,即出现危机了以后,在临时成立危机处理领导小组,缺少科学的预案和应对方法,使得危机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二是危机应对机制建设落后。由于缺少危机意识,使得多数高校危机预防机制不完善,在危机出现时往往显得手忙脚乱,力不从心,加大人力财力的浪费,更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危机的进一步扩展和蔓延。三是缺乏心理干预。加强心理干预,能在发生危机时使受到校园危机极大影响的相关人员,所受到的心理创伤得到及时平复,高校秩序和形象也可以尽快得以恢复。然而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心理干预。

2.3 大学生危机管理培训力度不强

在我国多数高校中,缺乏对师生进行专门危机意识教育,导致危机发生时,学生和老师反应过激,不知所措,不能自救,管理者不能科学应对危机。现在各大高校注重的是课堂专业知识的教授,从而忽视了对师生进行应对大学生危机知识的教育和危机应对实践性操作的培训,使得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面对危机不能有很好的生存能力和应对能力。

3 大学生危机管理的建议

为科学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本课题组认为,针对危机事件在不同阶段有不一样的特点,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原则。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管理,不能刻意隐瞒和回避;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尽最大努力保护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二是快速反应,广泛参与原则。一旦危机爆发,管理者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将危机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同时,要尽一切力量动员一切刻意动员的力量,做广泛的调动全校师生职工的积极性参与危机解决。三是权责明确,依法处理原则。处理危机是,要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同时,还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科学地制定危机处理方案。同时,为了使危机管理有序进行,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

(1)科学制定危机应对计划。由于危机突发性、紧迫性等特点,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科学地提前制定各类危机处理应急预案和计划,从而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2)强化危机意识的有关教育和培训。为提高师生,尤其是学校管理层之危机意识,学校应制定相危机意识教育培训计划,将危机意识教育和培训纳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大力开展危机处理模拟实践,从而提高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3)完善管理措施。通过完善管理措施,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危机管理的科学化、常规化。在管理的过程中确认情况、危机等级评定、初步处理、联络相关者、管理指导、信息处理与等。其中,确认情况主要包括确认学生的安全情况、确认受害情况等。危机等级评定主要是根据危机的具体情况,把危机分为若干等级,根据不同等级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初步处理即最先接触危机的人员(主要是学生辅导员)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联络相关者主要包括联络系统利用、情况上报、根据不同情况联络其他相关者(如学生监护人、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社会治安管理部门等)。管理指导主要是指危机处理流程中各领导环节的指导程序和方针。信息处理与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筛选、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信息、对媒体的信息等。

(4)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一是在危机发生时,要及时告知全校师生发生了什么和应该怎么做;二是学校必须积极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如法律、信息等部门沟通,让他们了解最新情况,并参与危机处理;三是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家属都必须被通知到危机程度和他们家人当时情况;四是必须及时按照合法正常程序将实时信息公布。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虚假消息的扩散。

(5)建立有效善后机制。由于危机具有效果的双重性,所以学校管理层应抓住机会,除科学有效妥善处理好危机,及时做好经验总结,汲取教训以为,还应该建立有效的善后机制,制定科学的善后计划,迅速恢复正常的学校日常工作和教学科研秩序。同时做好危机处理信息整理、归档工作,建立完备的危机处理档案,为以后的危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从而有效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第2篇:危机管理模式范文

1.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施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36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0例,排除肺功能障碍者、活动性消化道大出血、严重贫血、休克、严重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过敏体质等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6例,女性患者194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33±6.8)岁,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反酸、嗳气、上腹痛、腹泻、黑便或者便血等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研究方法:干预组从缩减、预备、反应、恢复4个阶段对风险问题进行管理。(1)缩减阶段:缩减管理属于前馈控制,为4R理论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过程,因为只有当各种安全隐患被清除后,风险管理才是最有效的。执行风险评估,即结合文献数据及工作经验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判断,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其制成风险事件的量化评估表,对每项进行赋值1分,包括操作前:是否完善相关检查,就诊环境准备及个人防护,了解一般情况及无痛胃肠镜诊疗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麻醉风险评估,有无禁食禁饮,有无麻醉前用药,是否备好吸氧设备、监护仪、急救设备和药品,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签署知情同意书。操作中:是否正确,是否建立静脉通道,是否给氧及氧流量是否正确,是否进行心电监护,物、剂量、速度是否合适,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是否正常后开始操作,术中护理配合,是否严密观察患者反映,急救措施是否及时有效。操作后:术后指导,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共20分,得分越高,风险越高。针对各风险评估因素,制定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并针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用戴明的PDCA循环模式进行质量控制。(2)预备阶段:即在操作前的准备。包括术前肝肾功能、血常规、血压、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排除禁忌症,准备安全可靠的就诊环境,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有无痛胃肠镜诊疗的禁忌症,进行麻醉风险评估,监督患者禁食禁饮,确保无麻醉前用药,备好吸氧设备、监护仪、急救设备和药品,对患者进行年龄、体重、情绪、心肺疾患、过敏史评估,对患者检查原因、疾病状态、检查方法、检查期间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不良反应、预期效果等详细记录,确保患者及家属心中有数。(3)反应阶段:即操作中的反应,一旦发生风险,迅速从正常状态转换到紧急状态,并对其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识别其起因、范围、严重程度等,确定风险事件类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按照三级补救流程处理无痛胃肠镜检查风险。三级补救流程根据补救人员的不同及风险事件的严重性,分为现场自救、现场他救和事后补救。如严密观察受试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三参数以及呼吸、意识变化。如果发现受试者出现呼吸急促、喘气、痰堵塞,应立即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血氧饱度下降时,应及时调换受试者、清除口腔分泌物,按压胸廓、面罩给氧或加大氧流量;出现心率过慢,应酌情静脉注射阿托品0.3~0.5mg,在结肠镜检查中出现肠穿孔,立即协助医师退镜;对于心搏骤停患者,立即协助医师退镜,并同时进行持续胸外心脏按压,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通知麻醉科、ICU等科室急会诊;对于大出血患者,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采取一系列镜下止血措施或协助医师退镜,同时急请胃肠外科医师会诊。操作后注意观察受试者有无咽痛、异物感或腹痛、腹胀等情况,对受试者进行健康指导,给予心理护理支持避免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4)恢复阶段:是指风险问题被控制后,对组织的恢复工作。包括护理人员的恢复及系统的恢复。①护理人员的恢复:已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后会产生担心、不安、惊慌、恐惧、委屈与无奈等一系列情绪变化,这些负面隋绪会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影响其工作和休息,为护理安全埋下隐患[2]。采用非惩罚性、保密性、时效性、专家分析、针对性使其身心尽快恢复至正常状态,通过对风险发生的原因等进行分析,对护理人员进行再培训、再教育等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应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的能力。②系统的恢复:将组织系统恢复到风险事件发生之前的状态,并总结经验教训,针对风险处理过程中已暴露的内部管理问题进行调整和改革,避免重蹈覆辙。3.评价指标:护理风险评分、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判定是否出现异常,血压水平按照<90/60mmHg或>140/90mmHg为异常;呼吸<12/min或>20/min为异常;心率>100/min或<60/min为异常;动脉血氧分压<90%为异常。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数表示。干预前后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检验水平为a=0.05。

二、结果

1.两组护理风险评分比较:见表1。3.并发症: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共3例,对照组10例,两组经卡方检验χ2=4.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2.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3.并发症: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共3例,对照组10例,两组经卡方检验χ2=4.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讨论应用4R危机管理理论有助于规范管理体系,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将风险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处理方法[3]。胃肠镜室护理工作中没有注重风险管理,潜在风险会演变为现实事件,只有通过有效科学的风险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在常规胃肠镜检查基础上的创新,但因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该项手术对呼吸循环造成的抑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可有效降低临床风险[4]。本研究针对无痛胃肠镜检查人员配备、设施局限和操作前准备不足,操作中和操后风险,以4R理论风险管理流程为主线,将系统管理和分阶段具体实施步骤相结合,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干预组的护理风险评分降低,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4R危机管理理论的管理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对风险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并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

第3篇:危机管理模式范文

Abstract: The 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library crisis management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library services quality and reputation, even to the school's overall image. Based on th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the crisis, the university library crises are graded, and appropriate early warning and response are made,providing a new management model for crisis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关键词:危机管理;高校图书馆;危机预案

Key words: crisis management; university library; crisis pre-arrange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153-01

1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危机管理领域的著名学者森培尔对危机的定义是:“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管理就是对危机整个事态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害和负面影响,甚至把危机变机遇,变不利为有利。图书馆危机,是指由图书馆内部和外部的某些非常规因素引发对图书馆的不利影响,并阻碍图书馆正常发挥服务功能的非常态状态。

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是一种特定的危机管理,因其服务和用户的特殊性,具有以下特点:①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人群是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用户群体相对固定,危机类型也相对固定;②高校图书馆人员密度大,而读者的自救能力较低,如发生流行性疾病等自然性危机事件,传播速度快,范围大;③高校图书馆用户文化程度高,思维活跃,交流广泛,对非常规事物有着超常的热情,一旦图书馆发生危机事件,负面影响可能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迅速对外扩散,难以控制;④高校图书馆隶属于学校,危机的影响会波及到学校整体。

2高校图书馆危机的来源

高校图书馆的危机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来源于自然危害、社会环境、设备故障和管理漏洞四个方面:①自然危害导致的危机事件。主要包括水灾(海啸、洪水、暴雨等)、火灾(持续的高温干旱、雷击、受周边火灾牵连、战火等)、尘灾(强沙尘暴、严重工业污染等)、风灾(飓风、龙卷风、强台风等)、雷灾(严重雷击、避雷设施缺失或不合格)、地质灾(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虫鼠灾及疾病灾(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等)。②社会环境引发的危机事件。主要包括大规模、暴力事件(由于信仰危机、心理危机、人生观受挫等问题引起的在图书馆公共场所自我伤害或相互施暴)、恐怖袭击(或犯罪分子对图书馆发动攻击,出现爆炸、劫持人质等紧急情况)、政治劫难(由于政治原因,出现大规模焚毁或销毁书籍、关闭馆舍等情况)等。③设施设备造成的危机事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安全危机(设备障碍、病毒感染、黑客入侵、数字文献长期保存问题、人员误操作等)和其他设备故障(馆舍、水、电、暖等设施因维修不当或长期没有维修发生事故等)。④管理疏忽引起的危机事件。主要包括图书馆制度不严密或执行不规范引发的危机(读者与馆员的冲突、用户偷窃或污损图书等)、工作人员问题(渎职失职、专业素质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等)、领导作风问题、资金短缺造成的文献和设施不足、管理不善引发的火灾、保安疏忽造成的歹徒入侵事件等等。

3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分级模式及预案制定

高校图书馆的危机事件不仅对图书馆物质财产和人员造成损害,也对读者生理或心理上造成损害,进而造成对图书馆信誉和声誉上的危机,甚至损害学校的整体形象,可见图书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当前,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实践多为笼统的规章,危机发生时全体工作人员和读者无法迅速的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做出正确的避险措施。

为更好的进行图书馆危机管理,可以对图书馆危机进行分级管理,比如参照天气预警的方式来对危机进行分级预警。根据危机的强度和频度对危机进行划分。强度是指危机的损害强度,包括对图书馆人员、财产和声誉的损害。频度是指危机影响的持续时间或发生危机的次数。按照强度和频度把高校图书馆危机分为四个层次,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进行预警,根据事态的发展,预警升级或降级,颜色可能发生变化。危机发生时,图书馆迅速对危机可能产生的强度和频度作出判断,发出不同颜色的警报,各相关部门根据既定的图书馆危机管理预案,迅速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组织学生进行避险活动。

①强度小,频度低。这类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用蓝色警报进行预警,主要是相关部门及时控制事态。比如有读者在馆内大声喧哗,影响别的读者的正常使用。工作人员进行劝阻即可。②强度小,频度高。这类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大,但由于频度高。控制不力可能导致事态升级,这种情况用黄色警报进行预警。比如恶意损坏图书事件。③强度大,频度低。这类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但频度低,控制及时可以将损害降低,用橙色警报。比如“河南信阳师范图书馆卖座事件”。④强度大,频度高。这类危机的损害最大,并且频度高,很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用红色警报。比如“非典”时期的控制。

要想在危机发生时进行及时准确的警报,并采取正确相应对策,高校图书馆必须在危机发生前做好危机预案工作。只有预案考虑周全,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相应对策做出详细的说明,在危机发生时才能做到依据行动,有条不紊,及时控制局面,最大程度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图书馆危机预案主要可分为危机控制管理、风险评估、危机预防、危机准备、危机反应与灾后恢复等六大部分。应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可分为危机指挥组、危机报告组、危机抢救组、危机恢复组、危机新闻组、持续服务组等,明确各组人员及职责,一旦危机发生,根据危机具体情况,各小组人员马上采取相应的行动。

同时,预案的制定还应注意相关与其他危机处理部门,比如公安、消防、卫生部门相互协调,以及取得学校和其他文献保障部门的互助合作。

参考文献:

[1]刘兹恒,刘雅琼.国内外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述评[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9.

[2]郭太敏,范亚芳.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类型、特点及对策研究[J].新世界图书馆,2008,5.

[3]蒋彤.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中的参考咨询服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8.

第4篇:危机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重大变革,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的改革也迫在眉睫。简单地说,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基本职能,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的一种非营利性的社会机构,而社会效益则是体现行政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重要因素,只有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勇于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才能全面促进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因此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模式是指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活动时所要遵循的管理规范、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的基本要素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无外乎人、财、物这3个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学术界一般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具体到一个单位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则主要通过对单位员工的管理,如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培训激励机制、绩效考评制度等具体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公职人员,逐步创造“服务型”管理体制,出色的履行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职责。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以高素质的员工为中心,把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单位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这是对严格规范管理的升华。

在现阶段,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单一落后,工作效率低下,对员工不能融入人文关怀,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造成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浪费。此外,人们对事业单位的职能认识有明显偏差,认为事业单位是政府的辅助部门,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就可以“吃铁饭碗”,衣食无忧,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是简单的劳资管理,不用创造效益,没有经济风险。所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是造成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缺陷的根本原因,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背道而驰。

2.财务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在我国公共服务事业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如教育、卫生、城建、文化等行业,实现单位建设与发展的各项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虽然没有自负盈亏的压力,但由于事业单位对国家财政的依赖性较强,这在不同程度上不仅造成了国家财政的巨大压力,更弱化了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但是,公共管理部门是一个系统浩大的组织体系,要管好用好有限的国家财政资金,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的新要求,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成本核算不健全,缺乏理财理念,资金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不高,甚至会滋生等犯罪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要加强财务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就要逐步建立一整套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依靠完善的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促使事业单位的各项建设和工作能够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发展的道路。

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新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应该涵盖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大到单位财政资金预决算的编制与执行、财政专项资金的规划和审核、政府采购物资的招标、生产建设项目的预算与评估,小到日常办公经费、生产经费等票据的审核报销等等,都应该进行明确的规定和管理,准确查明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财政资金能够用到实处,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防止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流失。同时,依靠强有力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防范于未然,从源头上防治现象的滋生。

3.资产管理。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完成政府管理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在以往的资产管理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状况令人堪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没有成本核算项目,购置费用直接在经费支出中列支,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可不计提折旧,即在财务报表上并不反映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净值,因此从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不出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的程度越来越大,形成了资产总量虚增,账实不符的现象。

由于缺乏规范科学的制度监管,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购买、管理、核算中不按制度规范要求处理,有意识的规避政府采购招标,存在账外隐形资产、变更资产项目内容,私设"小金库"等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重购置,轻管理,资产清查落实不到位,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更有部分单位还存在随意出售、转让、核销资产等违规行为,且处置金额较大,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流失及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给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二、完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的途径

现代科学管理普遍认为,要加强事业单位的管理,就必须从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这三个方面入手,结合事业单位整体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单位特点的管理模式,并随着单位建设发展的现状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发挥人、财、物三项资源的最大价值,真正达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稳定、健康发展。

1.健全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人才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公职人员。而培训,不仅是提高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职业素养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创建“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实现单位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建立切实可行员工培训体系,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固有的员工培训观念,将现代先进的人员培训理念融入进来,通过培训的途径,不断增强员工完善自我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本领,充分调动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危机意识,出色的履行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责任。

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将员工培训本人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对症下药,要在现实的工作中提出培训要求,不能为培训而培训,避免出现培训针对性不强,分类业务培训差,在职培训不规范,培训效果不佳的状况。

2.营造奖惩结合、科学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 ,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服务体系,员工的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不同,工作任务的挑战性和承担的责任大小也不同,因此员工的绩效考评很难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考核。目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评尚处于自发或半自发的状态,考核标准和程序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从而造成了绩效考核连续性差,考核手段不科学、结果导向性不强等现象。由于许多考核均采用内部封闭式考核,考核主题单一,缺乏民主参与,并没能依据员工的实际业绩惊醒客观合理的评价和激励,基本上还处于“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仅起不到奖惩结合的激励效果,反而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奖惩结合、科学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应该是从奖惩机制的制定入手,实行高效率的动态激励模式,克服员工的惰性心理,以正能量的考核激励模式充分满足员工参与挑战和获得成就感的心理需求,主动激发自身潜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

3.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会计内控与监督是国家通过立法赋予事业单位的,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长久以来,人们对它寄于厚望,但在实际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一直不尽如人意,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偷税漏税、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层出不穷。

要建立严格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监督体制,就要彻底转变事业单位原来那种重核算轻监督的思想,充分认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制约、参与、预防、反馈的职能作用,逐步推进和完善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会计监督体系,与审计、财政、税务部门加强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同时还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事后监督、会计检查的监督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事前预测、会计控制、检查分析、总结评价的方法体系,提高预防风险的能力和本领。

落实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关键在人。不仅要强化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明确责任主体,监督其履行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领导责任,还要有强有力的措施保证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不出现“顶的住站不住,站的住顶不住”的局面。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处在利益的交叉点上,因此,必须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要求其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公平地对待各方;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道德观。

4.完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信息体系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在新形势下,依靠电子信息技术构建的一整套管理系统,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桌面走向网络,实现政务公开的新型载体?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能及时?迅速地获取单位经济管理运行及实时变动的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做到有效地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其中,可区分为不同的系统软件模块: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等。借助经济管理系统内部各个软件模块之间的相互结合,才能使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大幅度地提高事业单位的数据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实现事业单位短期业绩提升和促使事业单位长期稳定发展?

三、结语

事业单位是服务国家社会公益,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极为密切,是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很有必要。先进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对于实现国有资源的最大效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社会服务的优质运转,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第5篇:危机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立式磨;使用;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Q172.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由于传统磨粉设备存在着颇多缺点,因此,经国内外研究的不断深入,立式磨诞生了。随着立式磨在我国各行业中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其生产工艺已经十分成熟,每小时的生产能力达到几吨,甚至几十吨,加工目数在60-550目间。较传统磨粉设备而言,具有十分显著的优点,如稳定性高、生产过程环保、生产性能高、劳动成本低、能源消耗少等,由于这些优点,立式磨在化工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立式磨的正常运行,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操作的正确性,并加强立式磨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因此,本文重点就立式磨的使用、管理及其维护内容进行了探讨。

一、立式磨的使用

立式磨集物料的粉磨、输送、选粉、烘干、及金属分离和重矿石分离等诸多优点于一身。正常情况下,通过短期工艺调试就可平稳运转,但是,如何优化工艺运行参数,保证质量,确保安全,提高产量,降低能耗,提高运转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立式磨管理和操作的中心问题。在实际操作时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运转中要密切注意碾压力、风量、压差、投料量等工况参数的控制。使立式磨的优点和性能充分得到发挥。

立式磨在使用前应先进行试运行及调试,以确保立式磨的内部质量,将机械设备隐患及时排除,同时,对立式磨的安装质量进行检验,并在现场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各方面经济技术指标均满足合同规定。然后,立式磨即可正式使用了。

1、开机前的准备。先对分离器减速机、磨辊、磨机、主减速机等部件是否加注油进行明确,确保转动部件不存在卡死及金属摩擦等现象。此外,还应对加压装置的工况进行检查,如高压油站及管路是否漏油、蓄能器是否有规定压力的氮气冲入等等。

2、开机的顺序。首先,将油站启动,抬起磨辊,而后开启分离器电机,慢慢调整转速至所需转速。将主电机启动,对磨机空运转时是否存在异常声音进行检查,而后进行投料,在磨盘形成约50mm料层后落下磨辊,再将液压油泵开启,给磨辊加压,待磨辊向磨盘加压正常后停止加压油泵电机。在生产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控制仪表,发现压力下降,立即开启加压油泵电机。

3、立式磨运行过程中的操作及控制。当立式磨稳定运行时,无需进行操作即可长期运行,若某参数存在变化时,才需要对相应参数进行调整,以确保立式磨能够继续稳定运行。因此,此过程中要求生产人员必须对设备仪表进行密切监视和控制,并进行设备运行记录的填写。

4、停机过程。正常停机时应先停机喂料,观察限位弹性头与限位螺栓之间的距离,当它们刚接触时应立即将高压油站旁路卸荷阀打开,而后关闭主电机,并将分离器转速缓缓降至零,将高压油泵电机开启,将换向阀手柄扳到抬辊状态,确保两磨辊同时抬起,待到位后将高压截止阀关闭,最后将油站电机关闭。紧急停机则是由于正常运行过程中磨机出现了预想不到的情况,如磨内存在铁块或机械故障等,为防止产生更大的损失而不得不进行紧急停机。紧急停机应先关闭主电机,停止喂料,然后抬辊,将分离器电机停止,然后再将油站电机停止。

二、立式磨的管理与维护

对于立式磨而言,其管理、维护及保养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液压、调整、及紧固方面。

1、常规巡检

在对立式磨进行常规巡检时,应防止因不当而导致意外停机,定期对立式磨的易损零部件等进行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更换,从而确保立式磨的正常运行。

(1)日检。日检时应对立式磨的总体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不正常振动及噪音,地脚螺栓是否存在松动的情况,减速机在不在正常范围内;应对磨机进行检查,观察油泵运行正常与否、油温及油压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冷却水畅通与否;每天还应检查磨机分离器等设备运行零部件的点,并根据制度来加油;对关键设备地脚及联接螺栓松动与否进行检查。

(2)周检。重点对立式磨液压油缸的密封性、液压站油位及所有密封进行检查,进磨时对磨辊衬板及辊套等的磨损情况进行观察,有必要时可翻面进行使用,对分离器叶片的磨损状况进行检查。

(3)其他检查。对立式磨磨机两个磨辊的及磨损状况、磨盘磨损件的紧固状况、衬板及风环等其他部位的磨损情况、液压缸漏油情况、出风管磨损状况、锁风喂料机的磨损情况、所有密封等进行检查,必要时设法进行更换或补焊。

2、立式磨的维护保养

(1)分离器。其处于磨机的顶部,属于低阻回转型分离设备,具有较高的选粉效率、可靠的运行、易于调节产品细度等优点。分离器主要包括电机、减速机、转子、三角皮带、皮带轮、主轴、轴承、壳体以及出风口等零部件。在启动前及运行过程中,应对电动机及减速机等连接螺栓进行检查,看其紧固与否;并对各个点的油量状况进行检查,确保油质满足要求;对传动三角带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其松紧程度适宜;对电动机电流波动状况进行检查,若存在波动应立即寻找原因;对电动机转速进行调整,并对仪表及实际转速值进行控制。

(2)上壳体。该部件为固定件,需更换组件为壳体的衬板、磨辊门密封毛毡、上风环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更换与否。

(3)磨辊装置。该装置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辊套磨损情况、轴承情况以及轴承测温装置的检查。

(4)磨盘装置。维护保养时应加强对刮料装置、磨盘衬板以及挡料环等方面的检查。

(5)传动装置。在维护保养时应重点针对稀油站、电动机以及减速机等装置,维护保养过程中应根据说明书进行。

(6)液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了工作油缸、液压站、液压管路以及检修油缸等装置,维护保养应重点放在工作油缸、液压站及检修油缸方面,具体过程应根据说明书来进行。

(7)系统。应注意对管路及连接处进行检查,避免渗漏情况发生,并对油质量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油质不合格,应立即进行更换。防止油箱底部存在积水,对泵轴的密封状况进行检查,确保压力损失小于0.1MPa,根据规定对冷却器及其内部管路进行清洗。每隔三个月对双筒网式过滤器进行清洗,有必要时应对滤芯进行更换。此外,还应定期对仪表的可靠性进行检查,一旦有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使用立式磨前,必须先对操作人员及管理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制定相应的立式磨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以进一步提高有关人员的重视程度,将本职工作深入到每个环节的每一细节中,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以确保立式磨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从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篇:危机管理模式范文

1.1一般资料

我院药剂科共涉及医护人员13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8名,年龄24~50岁,平均为(31.93±1.08)岁。

1.2方法

结合以往调查可知,影响医院药剂科在急救危险品管理方面的水平主要表现存在于3方面:(1)急救药品有效涉及标志不清楚。结合实际可知多数药品有效期均直接打印的最小包装上,而部分急救危险品多为散装,缺乏具体标示,导致医护人员在判断药物有效期上存在难度;(2)储存问题。多数药物均放置在玻璃瓶中,在强光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对其质量造成影响;(3)医护人员未对该方面工作加以重视。为此综合性管理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完善药品登记情况。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求对应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药品登记。包括药物剂量、生产厂家、有效使用期限等。并严格按照存在条件进行存放,在出库运用于临床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再次对各方面信息进行核对;(2)强化药品检测。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对检测过程质量加以控制。并落实急救危险药品管理责任制,针对每种药物的管理落实的具体医护人员上,并进行双人双锁。以周为时间单位,针对药物有效期进行核对,并结合医院使用情况及时对各方面储存数据进行更新。及时购置将要使用完的药物,确保各类急救药物能正常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并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进行使用;(3)对医护人员专业素养进行提升。医院需定期组织药剂科医护人员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学习,确保其充分掌握各类急救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并指导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其以更加严谨态度从事日常管理工作;(4)针对药品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药剂科需要结合医院急救药品使用情况对自身管理制度持续进行完善;(5)完善对新急救药品管理工作。针对购置的新急救药品,医护人员需要对药品性能、储存条件等进行详细了解,并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医师。

1.3观察指标

针对实施前后2年时间内药剂科急救药品未及时补给以及未在有效期内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百分制针对科室医护人员各类急救危险品了解程度,操作规范性进行评定,并随机在实施前后各1年内抽选100例患者针对服务满意度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各方面数据进行统计,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则以%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前2年时间内,共计有23例急救药品未及时补充,18例急诊药品的有效期内进行使用,而在实施后2年时间内仅出现2例药品未及时补充,3例未在有效期内使用。实施前,医护人员急救危险品了解程度评分为(82.02±1.98)分,操作规范性为(83.31±1.33)分,实施后对应评分为(94.52±2.01)分,(96.23±1.78)分,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为98.00%(98/100),实施前为82.00%(82/100),实施后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药剂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一样,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均存在有重要作用[2-3]。急救危险品与常规药物不同,其在救治病情较为严重患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受到药剂科对该方面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较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急救危险品管理潜在有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临床各方面救治工作[4-6]。综合性管理侧重从以往管理中潜在的问题出发,从各个角度入手对管理模式进行完善,进而达到对急救危险品管理质量提升的作用[7-8]。本次研究中,我院将综合性管理模式运用于药剂科急救危险品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前后对比可以发现,在该管理模式下可有效降低药品未及时得到补充以及未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情况,且医护人员操作规范性以及对各类药品了解程度均得到提升,进一步表明该管理模式在药剂科急救危险品管理中的有效性。

作者:于莲 王桂春 单位: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参考文献

[1]胡国红.精神科新的入院安全告知程序在开放病房的运用[J].医学信息,2010,5(6):1587.

[2]郑文领,纪阳.谈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810-811.

[3]庆华.精神科开放病房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做法与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6):93-94.

[4]蒋惠珍.浅谈精神科护理中的告知程序及应用实践[J].医药前沿,2012,2(2):350.

[5]陈红艳.告知程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327-328.

[6]莫婕.精神科护理中的告知程序应用实践[J].健康必读,2013,12(3):289.

第7篇:危机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现代化管理思维;模式

为了能够让网站在当前能够更加高效安全地进行运行,不断加强对网站的管理,转换对网站管理的思维,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当前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对网站进行管理。在新媒体时代下,只有对网站进行了严格管理和监督,才能保证真正地网络安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去运用网络,通过政府的网站公众,可以对相关政策进行及时准确地了解,同时通过网站信息资源共享能够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是指我们不再只限于报刊、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而是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以手机软件和数字电视等形式向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与我们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近些年来,新媒体发展御风而行、一日千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1]。传统的媒体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而新媒体则是指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体,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它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快,传播的手段更加先进,二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传统媒体比如广播电视台,它有着非常深厚的市场基础,受众数量非常的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一定的可信度,发展较为成熟,而新媒体发展迅速,内容非常的丰富,二者融合发展能够扬长避短,更好地推动整个媒体行业的进步和发展。相比较传统媒体,新媒体通过网络平台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控制权,新媒体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使新媒体具备了充分的即时性。

二、新媒体时代下政府网站现代化管理必要性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也已经慢慢地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不断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对于政府来说,政府网站管理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政府网站管理的好坏不仅仅代表了政府的形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民众与政府沟通的重要媒介[2]。首先,政府利用网站对外进行信息,在民众心目中政府在官网上的信息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为了能够提高网站上信息的质量,政府在信息之前就需要非常谨慎和认真,这样才能够保证网站在民众心目中的可信度,这就要求政府对网站进行现代化管理,让信息的内容能够更好更好地调动民众的阅读热情,更加地贴合民众的生活,满足于人民生活的需求。政府通过网站进行信息的公布之后,增强了政府信息的透明性,在样不仅仅能够加强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而且能够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有利于廉政建设。其次,政府门户网站是民众与政府进行沟通重要的桥梁,一方面是对政府相关政策和决策进行公布,让民众能够及时地了解,另一方面,要想保证民众和政府之间沟通的畅通,这就要求政府网站进行有效地管理,设置对外的窗口,让民众有发声的地方。民众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向政府反映民生,让政府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真实生活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相关决策有了更多地参考意见,通过加强网站上面互动栏目的建设,不断丰富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让政府更加了解公众的需求和难点,同时也让公众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办事流程更加的清楚,这样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提高了政策实施的效率。最后,加强网络现代化管理能够提高政府工作运行的效率,政府门户网站服务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政府、企业和民众,而且服务的内容是各种各样的,更重要的是不受空间的限制,这样就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相关信息,这给政府的工作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强的便利性[3]。通过政府网站,相关部门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样就保证了获取信息能够更加全面,在进行相关决策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会更加的全面,做出来的决定更加的准确。

三、新媒体时代网站现代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政府网站安全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政府要制定相关的网站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能够保障网站安全运营。对于网站的管理,建立具体负责人制度,如果网站在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只要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反映,相关的负责人就会立马进行处理,及时地处理好出现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4]。政府各个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府网站的建设,着重加强全局性、宏观性和权威性政府信息的,为公众和企业能够提供很好的工作生活的指引,政府网站要及时准确地公布政府的信息,为公众和政府之间的交流搭建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2)提高政府网站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想使得网站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地运营,人才是关键。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对政府网站工作人员进行招聘的时候,提高工作人员进入的门槛,加大考评的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5]。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在职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定期地进行学习培训,随着时代变化如此之快,政府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政府网络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政府网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网络的安全意识。这不仅仅保障了政府网站的安全运行,而且对于提高网站工作人员管理网站的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3)加强网站平台管理。在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黑客、木马等攻击和手段给网站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政府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来防止网站被攻击,政府应该不断优化网络结构,不断完善网站管理平台,让网站的操作运营都在自己的规划之中,通过研发出更好地网站运营系统,为政府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让政府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安全的平台,保证政府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安全地进行。建立岗位责任制,在网站出现相关的问题时,能够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明确职责分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工作的高效性。(4)开展多元化服务。由于政府网站是政府和民众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为了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政府应该在网站上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而不应该局限于向大众公布信息,让政务更加透明化,而更应该公开政府办理事务的时限和办事地点电话等信息,提供在线申报和办理状态查询等服务,这样的服务开设不仅仅节省了公众在办事的时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让政务更加透明化,增加了公众对政府的信赖度,同时政府可以开设一些热线电话服务,这样能够及时准确地解决公众的疑难,这样能够增加公众对于政府政策的理解,让公众对于政府颁布的政策不再局限于字面意思,而是通过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懂得如何去遵守相关规定。政府还可以在网站上建立共享制度,网站应该不断在信息资源,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信息资源共享,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信息资源的匮乏。

四、总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电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物品,利用相关网站接受信息和信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政府网站对于公众重要性。由于新媒体的存在,信息的交流不再局限于空间,打破了距离的限制,使得全世界各个角落不同思想进行交流成为了可能,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加安全有效地工作和生活,让政府更加高效地工作,加强网站现代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双.新媒体时代网站的现代管理思维及模式[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6):55.

[2]徐翠娟,洪石.关于地方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44-145.

[3]刘铭.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安全管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8):199-200.

[4]李晋升.关于地方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新闻研究导刊,2015,(8):257.

第8篇:危机管理模式范文

摘要:近年来济南市进入城市的快速发展期,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的大规模建设,济南市居民的居住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不同交通方式支持下的济南市的城市形态,以及影响城市形态的地理、经济、人口等因素,以济南市为例探讨城市形态的演进对居民居住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形态;居住模式;济南

一、与城市形态和居住模式相关的概念

(一)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成,是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着一个城市内在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特征。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因此,城市形态可以分为显形形态与隐形形态。

显形形态是城市平面和立体形状的表现,是一个城市居住、交通、中心区、建筑等在一个城市中的整体组织形式,其直观地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点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隐形形态则是指文化、传统、民俗等抽象的、可以呈现于人的多方面感知系统的因素。指城市的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狭义一般指城市物质环境构成的有形形态,事实上它们也是城市无形形态的表象形式。城市形态不仅包含三维的空间概念,还是一个随着城市历史的演进不断叠加的过程,是四维的。

(二)居住模式作为城市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城市的建设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居住模式是指居民的居住方式,包括住宅形式、建筑风格、出行距离等。在城市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居住社区类型变得多样化,需求与发展目标也同样多样化,住宅建设成为一种商品与服务进入市场。

二、济南市的城市形态

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四周与德州、滨州、淄博、莱芜、泰安、聊城等地市相邻。济南得名于古济水之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依次为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地理景观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济南就已建立城池。自明清以来,济南一直是山东省省会。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泉水众多,被誉为“泉城”。1904年济南市第一个自主开辟商埠,工商业得到长足发展,迎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成为当时黄河下游最大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济南更是借着大力发展经济的各项有利政策,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安居乐业,人口数量有较大幅度地增长;随着购买力的增强,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变,城市的交通状况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考验。这些引起城市的迅速成长,城区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开始大规模改造和建设。

三、城市形态与居住模式的关系

《城市形态》一书的作者凯文·林奇在书中对城市作了大量的论述,他用“纹理”一词来形容一个城市的总体特征。他认为纹理可以用来形容不同元素相联系的密切程度,纹理的要素可以是各种活动要素、建筑形式、人或者其他特征,并且列举了几种不同的纹理类型,例如居住纹理、活动纹理、控制纹理等等。作者还认为有三项基本要素与城市肌理密切关联,那就是居住密度、纹理组织、交通模式,通过凯文·林奇所作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化对城市形态及居住模式的理解,交通可以看作是城市肌理的主要脉络,而建筑则可以看作是城市的细胞,在大规模更新建设过程中,不宜采用简单的拆建方式,应该在尊重原有的肌理结构的基础上有机更新,力求保持城市原有肌理的特色。

中国城市的居住模式是以邻里单位来组织的,50年代是完整模仿邻里单位以及苏联的居住街坊模式,到了60年代是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理论,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广,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居住的要求从对量的需求发展转变为对质的需求,在我国大城市居住空间组织方式也同样需要质的飞跃。建立在社会科学领域成果基础上的社区理论把居住置于整个社会网络中,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居住空间在组织结构上不再沿袭邻里单位的树形结构,居住模式中工作、居住、交通、游憩等各项职能空间也不再被割裂,居住空间的构建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城市居住区通常是根据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路网结构划定的,因此现代城市路网间距一般形成城市住宅区用地单元的规模。

下面以济南为例,以不同出行方式为轴分析城市形态的演进引起的居住模式的变化。

(一)步行时代

步行时代以人的尺度限定住宅区规模的,传统街区中通常将人眼能够观察人物的距离130~140米作为街与街之间的距离。这一时期的交通方式极不发达,以步行出行为主并有马车及人力车等出行方式,出行距离以步行所能达到的距离居多,人们的生活半径相对很小,一般为3~4千米,再加上经济不发达、人口数量不多等因素导致城市也相应较小。同一个小区内居住人口不多,居民间的交往和建立交往圈并组织社会邻里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可能性都很大。这种小规模的居住小区不仅可以增进居民的交往,加强居住空间的邻里感,也顺应了住宅商品化以后的市场机制制约下的开发模式。同时小规模居住小区建设有利于将多种职能空间有机分散在居住空间附近,形成居住空间与其他多种职能空间混合布局。

济南的老城区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与这一时期的出行方式、经济实力、人口数量等相适应。老城区形态遵循许多中国古代城市的模式。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三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杜,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可以看出那时的城市平面形状大多是方形,道路垂直相交。又如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规划家管仲在他的《乘马》中对城市形态也相应提出了“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见解,强调城市形态应充分结合地利条件、视城市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必强求形式上的规整。这两种城市规划的思想在济南城中都有所体现,济南市的城市平面形状基本上是方形平面,在城墙四边开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墙所包围的区域就是城区。城墙的外围有护城河包围,在四个城门的位置相应的设有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座桥。由于城内大明湖的关系,四座城门并不对称,验证了管仲“因天才,就地利”的思想。

受到出行方式和城市形态的影响,老城区内人口密度较高。人口居住密集区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首先,人们争相居住靠近西门的城西郊,这里有泉水充沛、风景优美的趵突泉群,取水方便,航运便利。其次,由于济南依山而建,南部是低山丘陵地带,大量的木材、柴禾、山货等都经由南门运往城内,所以城南郊也成为人口密集地。这时的居住形式是以院落平房为主的街坊制,街道纵横贯通,房屋错落有致。人们常聚于泉边赏泉品茶、谈天说地,邻里关系十分融洽。南门护城河一带因趵突、黑虎两泉水汇入,常年水暖流清,又因靠南城墙便于晾衣,是济南妇女最常去的洗衣地点。洗衣涤物成为妇女们的一大乐事,人们生活其乐融融。

(二)公共交通时代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济南市全市总人口472万人,建国以来平均每年递增率为1.33%。由于人口数量增加、人口密度增大,又由于新的交通方式的出现使得更远的出行距离成为可能,城市开始逐步向外扩张。形成了以泉城路中心商务区为核心,沿着交通要道生长的城市形态。济南市的地理位置南有坵陵北有黄河,城市只能往东西两翼发展,形成了东西长、南北短的平面形式,交通要道也沿着东西向发展。由于人口增长,原来的住宅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为了缓解人们居住的紧张形势,政府开始沿着交通要道兴建新式住宅小区。

甸柳庄小区是新建成的小区之一,小区建筑是多层单元楼,建筑面积在五、六十平米左右,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功能分区较原来的平房更加明确了,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和上下水,卫生状况大有改善。由于急于完成从无到有的过程,建筑外形并不十分考究,以简单实用为准则,基本是反映内部功能结构。在个体居住条件提高的同时,城市原有的邻里制被打破了,居民被拆迁到原来城市的外围。由于距离工作地距离变大,人们不得不承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班,疲劳程度进一步增加。由于搬进了独门独户的住宅,住户之间的互相干扰减少了,在邻里纠纷减少的同时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了,过去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不复存在了。

(三)综合交通时代

今天济南的建成区面积已10倍于老城区,截止2005年末,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597.4万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前望尘莫及的私家车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购车的门槛越来越低,全市私家车以每天新增300辆的速度递增。原有的交通运输能力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上下班高峰经常出现严重的堵车现象。由于市区内用地紧张,不少单位开始往城市外围搬迁,居民居住地距离工作地点更远,而城市外围客流量有限不能支撑良好的工交运输,更加大了私家车对城市道路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这时济南市的城市形态是“一城两区”的形式,基本上呈同心圆模式增长。“一城”为主城区,“两区”为东部高新产业城区和西部大学城城区,东到邢村西到长清仍然沿着东西向发展。快速路系统“三横五纵”,适应济南城市东西带状布局结构,在原规划两条东西向快速路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东西向快速路,将城市快速路系统由“两横六纵”调整为“三横五纵”。“三横”指济青与京福高速公路连接线及其西向延长线,工业北路—北园路—无影山中路及其西向延长线,经十东路—二环南路及其西向延长线。“五纵”指二环东路、顺河街高架路、二环西路、大金路和济微路,并在城市东西方向强化了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线路,以有效引导城市功能布局的形成。同时,通过规划互通立交和拓宽城市出入口,使快速路与高速公路有效衔接,加强与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的联系;更加突出公交优先发展策略,着重考虑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开展了加强轨道交通的策略研究。

这一时期,私家车和城市的扩大的出现使出行距离进一步加大,住宅区沿着交通要道延伸的现象十分明显。在经十东路的带动下,东部的交通和环境都有相当的改善,加之东部为今后是政府所在地,还要修建奥体中心,将成为新的政治、文化、体育中心。东部地价大幅度的上涨,由每亩不足十万涨到每亩几十万,迅速翻了几番。住宅开发也突飞猛进成为商品房市场价格的领军。中润世纪城,黄金时代等住宅小区虽价格昂贵但人们仍争相购买,显示出东部新区对人们的吸引力。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优美、景色秀丽,也成为大型居住区追逐的对象。随着离山体的距离越来越近,住宅密度也越来越低,山脚下是低密度别墅区。

济南市确定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北园大街是我市按照BRT(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的第一条城市主干道,该工程东起二环东路,西至二环西路,全长12.7公里,道路红线60米。目前,北园大街的规划初步完成,全线准备建设高架快速路和地面BRT(快速公交)系统。其中,高架快速路按6车道设计,地面中间2个车道为

BRT专用道,4个车道为社会车辆机动车道,两侧各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带。北园大街快速公交的建成无疑将大大带动北部房地产业,现已有开发商开发的住宅小区预计与北园大街同时竣工,北部的地价和房价由原来的低价转向与东部持平,将成为济南市新的住宅开发基地。

这时的住宅不仅是为解决简单的居住功能,尤其是高档住宅小区,小区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物业管理到位。由于地价原因,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开发密度,建筑层数越来越高,经常有2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居住面积大大增加,功能设计更加人性化,增加了采光和通风,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不仅关注了套内空间的设计和技术的提升,也注重了建筑的形象,外形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感,能较好的和城市环境融为一体。小区内一般配备幼儿园、医院、活动中心等公建设施,一个小区成为一个小的生活单元,人们购房可以不再过多的关注与城市公建设施的关系,而将注意力转向小区内部建设是否齐全。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四)展望

从济南城市规划展览上获悉:从现在起至2007年,是“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宏伟蓝图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到2007年GDP达到2100亿元,形成城市新的框架格局,实现城市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基于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功能性、治本性和可行性原则,今后5年,济南市将集中力量搞好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进行,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突出泉城特色,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力争到2020年把济南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随着城市结构的改善和城市形态的进一步优化,济南市居民的居住模式也必将得到改善,向着生态和人文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程道平.《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科学出版社.

第9篇:危机管理模式范文

有人说过,未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不会尝到当老师的真正滋味。这句话简单地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辛劳。我是一个新班主任,也是一个新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陌生。如何管理班级,如何教育学生,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令我一度不知所措,但当我第一次面对这些学生时,他们脸上稚气的表情与纯真的笑容感染了我,我自信可以教好他们。经过半个多学期的摸索,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最大的感触就在“用心”二字。用心,虽然只有两个字,要真正落到实处却是一件十分庞大的工程。

一、 班级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用心

一个班级给人的第一印象好与不好就在于班级的卫生情况。初一的学生心理还未成熟,责任感还没有完全形成,故卫生管理制度要细化到个人,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出现问题可以很快找到责任人,这样学生也无法推卸责任。另外,再安排卫生委员和劳动委员监督每天的值日情况,并且在刚开学时,我每天都做检查,以促进学生养成按时、认真值日的习惯,等他们养成习惯后,就可以自己管理自己了。

另外,选择优秀得力的班干对班级管理至关重要。在开学初,我对班里的学生不甚了解,只是根据初步的观察确定了临时班委,再在日后的观察与了解中进行调整。我发现有几个学生成绩虽然不是很突出,但在同学中间有一定的威信,并且有爱表现的特点,我把这几个学生添加到班委会中,让他们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同时起到自己管自己的作用。初一的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爱引人注目,好出风头是普遍的特点,针对这一点,我在班里实行班长值周制,以此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班里的违纪现象,事实也证明这一做法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效果显著。

二、班级管理要用心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需要法律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一个班级也同样要有明确的指航灯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我参考了大量资料,和班委会共同讨论制定了一套班规。班规的内容也是尽量做到细化,涉及学生的衣、食、住、行、学。衣,即要求学生衣着打扮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食,即学生在食堂的用餐秩序,要求学生排队买饭,珍惜粮食等;住,即住宿生在宿舍内的规范;行,即学生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团结互助,讲究文明礼貌,遵守课堂纪律等许多内容;学,即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包括上课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作业认真完成等。为了促进班规的施行,我把班规贴在了教室的公告栏上,并且规定违反班规者,在家庭联系本上写500字的错误说明书。我又利用班会课强化了班规的内容,明确了学生在班里该做与不该做的事。有了班规,学生们有规可依,有据可罚,经过两个星期的施行,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写说明书的人也越来越少。

三、了解学生要用心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中的家长。班主任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管理好这个班集体,而要做到真正的了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要了解他们需从家庭和个人两个方面着手。一开学,我就班里几个“重点对象”进行了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环境、家长态度,获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家庭这个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今后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如班里有一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喜欢在上课的时候随便讲话,在第一次教育他的时候,明显可以感觉到他的叛逆。在家访中,我了解到他家教严格,并且他个人有着崇高的理想。我从激发他对理想的追求出发与其谈心,在愉快的氛围中,赢得了该生的信任。他说了一句话深深感动了我,他说:“老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凭着这样平等的沟通,这个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不再违反班规,而且还积极地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成为得力的小助手。

另外,通过家访还了解到班里有许多学生是单亲家庭,这些学生一般不是学习成绩差,就是行为习惯差,从小到大经常被老师批评,而我感受到他们缺少的是爱。对他们我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愿意自觉遵守班规,愿意和我亲近,从不和我对抗。我还设了一本家庭联系本,请家长督促学生在家按时完成作业,并且通过这个本子和家长进行交流,如果发现学生情绪上有所波动,我会有针对性地在家庭联系本上写一些鼓励的“悄悄话”,有时学生也会把一些心烦的事告诉我,我都一一给予指导、解答。通过这个小本子,加强了我和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对班主任工作更好地完成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四、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