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范文

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

第1篇: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书面;表达能力;提高;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142-01书面表达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激活灵感、整理思路、规划结构、遣词造句、写作技能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表达观点、情感和进行想象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应运用以下方法。

1.合理安排结构程序,夯实写作基础

英语书面表达是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约定俗成的语言结构和词汇运用组合而成的,确定合理的写作程序,能够在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上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从训练的结构程序优化入手,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维,提高整体综合运用能力。

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从强化英语基础的词、习语、句,以及语段的训练入手,遵循学生的识记、理解规律和水平。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如下环节:(1)训练学生的扩词组句能力。教师尽可能地多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组合有效信息,高密度操练,帮助学生提高连词成句、一句多译的能力。例如,在以"My good friend"为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拓展延伸的方法进行训练,鼓励学生讨论要点,派代表板书,如,I have a lot of good friends.Marry is my best friend.We ge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and we often go home together,etc.(2)培养学生的语句组合筛选能力,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对表达信息进行综合性的筛选,以形成有机的联系整体。(3)掌握适当的语句连接词,像表示时间顺序的如:after a while,from then on...first,then,强调总结的,如:in deed,in fact,in a word,in conclusion later on等。(4)注意培养学生列写作提纲和整体运用思维,以此优化写作结构。

在平时的词、短语和句子翻译训练教学中,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写作训练有机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阅读、学习与积累经典名句有机结合,鼓励学生根据对学习材料的认知情况做改写、缩写、总结中心思想和仿写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语》的8A Unit1"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教学中,教师可先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列出各自朋友的相关特征,然后模仿课文表达形式,从发现朋友的性格特质、朋友对自己的影响等方面全盘考虑,最后以"My good friend"为题进行写作训练。

2.背诵课文,默写精彩段落

背诵课文是中国人学习语言的传统方法,它不但可以加强记忆、积累语言材料,还能定型语式、句式和行文模式。将背诵用于英语教学,效果显著。默写精彩段落,更是一种使学生长久记住单词、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由组长负责检查,并向教师汇报检查结果,教师采取抽查与对小组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将其落到实处。默写可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经过长期坚持,我所任教的班级写作水平有较大提高。

3.强化过程指导,范文模仿引路

提高书面表达水平,平日多欣赏背诵范文和优秀习作,是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最佳办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凡是书面表达成绩高,写的技能较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语法基础知识牢固,词汇、语法较为丰富,句型掌握熟练,课外阅读量大,语感较强的学生。也是老师注重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语言输入的结果。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好材料,赏析文章结构、意群、中央句、写作技巧等。在阅读时,还应培养学生精读和泛读的能力,通过广泛的阅读输入大量信息,扩充词汇量。 加强对写作过程的指导。书面表达写作过程包括审题、列出要点、提笔成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照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审题阶段,我们重在挖掘题材,根据所给材料,展开构思。在写作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紧扣材料主题,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完整的语言表达。在写作修改阶段,重在指导学生检查词汇是否用错,要点是否齐全,语法是否正确,语句是否流畅,格式是否正确,拼写是否规范,字母大小写、标点是否正确,字数是否合适,书写是否规范,卷面是否整洁。

4.注重批改,把问题讲清说透

第2篇: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少数民族;教育管理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群体中的优秀代表,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言语沟通等不同,已经逐渐成为高职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的稳定、民族矛盾的协调。如何在新时期和新媒体时代有效教育、引导、管理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1.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较强,容易受到不正当宗教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渗透和利用

由于长期受到民族传统、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在心理上意识到自己是本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并跟传统宗教联系在一起。特别到了不同传统文化的地域后,这种表现更强,不仅自己热爱、尊重本民族,而且要求别人也要尊重。顺则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反之,则易产生消极对抗、自卑的情绪。

1.2少数民族大学生小团体意识较强,和其他普通大学生融合较慢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独特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而的原生环境中,他们己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生活习俗,他们进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活中就会产生种种不适应,难以在较短时间融入到全新的大学集体生活,进而经常和本民族的学生聚集,形成较为固定的活动群体。他们甚至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团体,这些团体的活动多数以高年级学生代表召集,多数汉族学生也很难进入到他们的团体圈子中,使得交际圈子小,造成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接触不多。

1.3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力和汉语水平较弱,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新疆等地民、汉教育质量差距很大,三十年来,包括实施双语教育的最近十年,这种差距没有根本的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根本问题就是语言,从小学到高中都学自己的母语,到大学不管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全部是汉语的,虽然有一年预科可以学习汉语,但到专业课阶段,还是有很多词汇我们根本听不懂,预科不能完全解决我们的语言问题。

1.4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特殊照顾”心理,依赖性比普通大学生大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增大,各个高校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上都采取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定要有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来保证其正常运行。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的特点,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其中不乏对特殊少数民族学生的照顾政策,如加分、降低标准、奖助学金倾斜等。更有甚者,少数民族学生希望学校在成绩核算、奖学金评定、特困补助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

1.5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途径较多,还没有形成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大学的人数逐年增加,由于这些学生的加入,使内地大学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每个学校根据其学校的特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都有其自己的经验,但是由于在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和联动机制。

2.高职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中面临问题的应对方法

2.1进行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教育,防止不正当宗教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渗透

每个民族的意识都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较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很有必要。(1)坚持用宗教观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宗教观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宗教,认识宗教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2)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无神论教育。各个高校对无神论教育要有足够的重视,需要举行一些以科学无神论教育为主题的校内调研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对外公开教学活动、校内优质课评比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以促进科学无神论教育的育效落实。(3)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平台抵御非法宗教向学校渗透。信息时代,“微”力无边。高校必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通过建立目己的官方微博,创立公共微信账号,大量转载相关的视频和文章,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正面的观点,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4)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先入为主做好民族观和宗教观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进校初期,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三个离不开)、中华民族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自立自强自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养成教育等,并进行监督检查。

2.2开展带有民族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少数民族学生的参加,加快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融合

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能歌善舞,参加文娱活动非常积极,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上寻找支点,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发挥其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校园文化建设框架中专门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纳入其中,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校园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真正体现出文化建设的内涵,调动各族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培养他们对其他民族的认同和接纳的意识,激发各民族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少数民族学生深刻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归属感和集体感。

2.3加强汉语教学和就业引导,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首先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有关,正如滕星教授所言:“语言更深层的影响是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这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是高校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其次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引导,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专业基础薄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很多单位,特别是与少数民族打交道的单位还是非常愿意招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在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习好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样促使学生去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

2.4重点关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淡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照顾心理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首先要重点关爱,第一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帮助和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的情况。第二可以积极开展学业援助。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底子较差的情况,学校要在教学计划和学籍管理规定方而进行适当调整,采取分段考核的方式,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加强主干课程的学习,提升他们的课程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要严格执行学校纪律,要以法律纪律教育为抓手,结合特殊时期教育和常规管理,发挥常规管理中校规校纪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法律、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少数民族学生违反校级校规以后不能放宽处理尺度,做到同汉族学生一样。同时在管理中要善于抓特殊时期、抓特殊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2.5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培养以及管理的研究和交流,建立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和联动机制

2.5.1建立联动管理机制

少数民族学生的大量增加,地方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政府需要多次组织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建立起了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联动机制。

2.5.2搭建共同教育平台

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法制意识,民族宗教部门领导每年参加高校组织的民族年系列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司法部门安排法律工作者经常到校向少数民族学生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卫生部门落实人员到校宣传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复合式管理,实现“五位一体”的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建设目标,即把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的建设者和促进者,民族团结进步的倡导者和维护者,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国家职教思想的践行者和受益者,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推动者和守护者,为国家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滕星,王铁志.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273.

[2]王斌,彭松林.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5).

第3篇: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范文

(一)受调查者英语口语学习现状

受调查者在经过一年的以教材为本的口语学习之后,本文对其现状进行了了解。在被问及“课堂活动参与是否积极”时,有48.53%的受调查者表示“不太积极”,41.18%的受调查者表示“一般”,5.88%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积极”,4.41%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不积极”;在被问及“课外是否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时,85.29%的受调查者选择“否”,只有14.71%的受调查者选择“是”;在被问及“是否满意现在的口语水平”时,42.65%的受调查者表示“不太满意”,32.35%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不满意”,25%的受调查者表示“一般”,没有人选择“非常满意”。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参加课堂活动不积极,课外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对自身的口语水平不太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因此,我们认为,要切实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口语水平,必须要了解大学生需要什么,社会对大学生有什么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受调查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需求分析

在被问及“是否希望提高口语水平”时,91.18%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希望”,在被问及“希望达到的口语水平”时,61.42%的受调查者选择“能够自如地用英语与他人交流”,24.29%的受调查者选择“能够与外国人无障碍地交流”,还有12.86%的受调查者选择“能够应付课堂提问和口语测试”。在分析受调查者学习英语口语的原因时,35.96%的受调查者表示“有利于以后找工作需要英语面试,满足就业需要”,25.84%的受调查者表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给我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24.72%的受调查者表示想“通过提高口语能力来提高英语听、读、写能力”,还有7.87%的受调查者表示学英语口语只是为了“通过口语期末考试”。在被问及“最希望从口语课堂中学到什么”时,38.71%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纠正发音”,34.41%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学习常用的英语句型”,21.51%的受调查者表示希望“增加词汇量”。在学习困难方面,有29.79%的受调查者表示口语学习的最大障碍是“词汇量小”,26.60%的受调查者表示最大障碍是“没有使用、练习英语的环境”,另外,有24.47%的受调查者选择“发音不准”,17.02%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勇气开口”是口语学习的最大障碍。

(三)教学单位和社会企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需求

通过了解,本文发现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对受调查者的英语口语需求不明确。因为学院衡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主要是依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而很少提及对口语水平的要求。对于英语角,也因为各种原因,并无很多人问津。关于社会企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需求,本文与学院应届毕业生有过交流。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在工作或实习期间应用到英语的应届毕业生。经过交流,我们发现,工作中需要应用到的英语“只要能够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可以了,对于语法和词汇的要求并不一定要做到100%的准确。但是,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反映,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的了解是有必要的,这对工作中顺畅地与外国人交流是很有帮助的。并且,还应有一些交际的策略能力。从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就业处我们了解到,面试要求用英语介绍自己的用人单位表示,英语面试主要是测试面试者能否用英语顺畅地进行交流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是否有信心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有效交流,而不太注重语言词汇选择的准确性、语法的正确性等要求。

二、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大学生对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并不满意,并且希望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不同的学生所学英语口语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水平并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以教材为唯一内容而进行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使教师和大学生明确大学生自身、教学单位和社会企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具体需求。

特别要强调社会企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有效交际的需求,因为很多在校生并不能完全知晓或意识到社会对英语口语的需求,不知学习英语口语到底有什么用途,在迷茫别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一方面进行特别讲解和训练。

(二)改变以教材为唯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以课堂活动多样化的形式激发

和鼓励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这里的需求是指包括大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需求、教学单位和社会企业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需求,即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和有效交际策略,使英语课堂教学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

(三)教学单位应明确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需求,并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第4篇: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202-02

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重笔试训练,轻听说能力训练的现象,往往英语考试能取得好成绩,英语四、六级考试都能通过,但英语的口语水平很差,在英语交流中即听不懂,也说不上。

这次调查对象是2002级及2003级本科生240名,他们分别来自嘉兴学院各个不同专业。调查内容大学生对英语听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目的、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的学习状况、对英语听说教学的态度、英语听说学习心态。除去误填和不规范的填表,对210份调查表做了分析、归纳。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基本认识,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动机,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途径等方面。

1数据与分析

1.1大学生对英语听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从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英语听说能力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努力提高听说能力尤其重要。有2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觉得用英语听说无处可用,无需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对英语听说缺乏清醒的认识,我们应对此加以正确的引导。

1.2大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目的

从表2可以看出,为了通过英语考试的人最多,这类学生学习上缺乏积极性,更没有持久性。其次,为了个人前途,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这样的学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这类学生具有的是表层的学习动机,容易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就具有综合型学习动机的学生而言,他们有深层的学习动机,目的明确,因而学习积极主动,能努力做到全面发展。当然也有少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1.3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

从表3看出,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也有一部分的学生能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创造的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广播、英语角等并未被学生充分利用,所以应该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英语学习创造条件,营造一种浓厚的课外英语学习氛围。

1.4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的学习状况

从表4看出,88%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还是非常努力和比较努力的,只有少数学生不努力,说明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听说学习中还是比较刻苦。

1.5对英语听说教学的态度

表5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听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对此持有肯定的态度;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可能与他们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重视读写能力培养有关。

1.6英语听说学习心理

从表6可看出17%的学生对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抱渴望心理。在课前能对课本中有关听力口语的操练进行准备,在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听说活动,与老师配合默契。1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厌倦,更不用说对听说加以特别的关注。19%的学生对英语的听说存在畏难自卑心理,怕讲错、怕被人笑话。42%的学生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认为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对自己以后的事业、前途有好处,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但学习上又存在不少困难,词汇量少,辩音能力低,又不知这样去做,心里充满矛盾。

2问题与对策

2.1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英语听说能力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1过分注重应试教育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从总体上还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迫使教师不得不将应试教育摆在首位;许多学校将“应试”当成了教学的指导方针;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四、六级统考不合格者,不能拿学位证书,不能毕业。校外用人单位也相应规定没有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者,不予聘用。在这种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应试”,只有顺利通过四级考试,才能顺利毕业,才能顺利拿到学位证书,才能在求职时不会因为没有英语四级证书而受到冷落。很多大学生在他们刚刚踏进大学校门时,很想努力提高英语交际水平,然而由于应试教育,他们只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背单词、学语法,做试题上,对于听说训练,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2.1.2听说训练无保障

对大学生来说,听说训练极其重要,需要在练好听力明白他人意思的基础上多用英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然而,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没有专门开设口语课,有的高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或硬件设施不全,听力课未采用面授。即使开设了听力课,由于缺乏系统教材,加之听力课时较少,学生在课堂上的听力训练极其有限。而应试的压力使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听听力、练口语,结果导致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哑巴”英语。

2.1.3学生心理素质差

传统的外语教学强调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而忽略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学习者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往往比认知因素更大。语言学习中常见的情感因素有焦虑、抑制、自尊、动机、移情、忍耐性、冒险性、外向型和内向型等。

学习口语,自身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当老师要求用英语回答问题时,大多数大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用英语表达,这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当自尊心受到一定的威胁时,有些学习者会加倍努力,保持一种活跃而敏捷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能促进学习动力的增强,是一种积极因素。而有些学习者由于自我意识太强,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担心出错等原因而过度紧张,这样会极大地阻碍学习。完全缺少焦虑与焦虑过强都不利于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又要使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

2.2提高听说能力的对策

听说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系统配合,即教师的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提高学生对英语听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要端正思想认识,摆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位置,寓应试教育于素质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本,应试教育是末,如果把应试教育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忽视素质教育,那就是本末倒置。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英语综合素质,使自己的听说能力也达到一定的水平。

2.2.2培养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

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学习目标,使学生因达到近期目标而产生满足感和兴奋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要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成立英语角、校园英语广播,创办校园英语学习报,组织英语兴趣小组,举办英语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比赛。

2.2.3改进教学方法

在口语训练方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了解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使自己的交际语言在不同的场合都恰如其分。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角色转换,即把自己从以往的“课堂中心”这一位置上退出,努力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可能的多用英语交流。

2.2.4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中学生所接受的信息约20%来自听觉,约80%来自视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可大大增加学生的视觉和信息接收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2.5主动寻找英语交流机会

课堂上的听说训练毕竟有限,要想提高听说水平,就要主动寻找机会,多与外教、外国留学生和其他外国人进行英语交流。还可以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等。

2.2.6坚持不间断训练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坚持训练是必要的,因此,对于那些希望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学生来说,坚持每天练习尤其重要,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学会用英语交流。

参考文献

[1]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

[2]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P:48-51.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4]Ellis,Rod.Thestudy of secondlan guageacquis ition.Oxfordu niversity Press,1994.

第5篇: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习兴趣;大学生;教学经验

1.引言

“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是一种最活跃、最现实、最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心理因素。②我国的学者对学习兴趣做了大量的研究,潘寂(1980:76)在《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体现了个体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它能够激发学生不断探索,获得更多的相关文化知识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且含有令人愉悦的情绪意向”,认为兴趣能够形成探究事物的内驱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燕国材(1987:15)指出“凡是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兴趣都称为学习兴趣。李洪玉、何一粟(1999:343)在《学习动力》一书别强调兴趣的动力性作用,“兴趣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2001:87)认为学生越对教师的教学感兴趣,注意力就越能为教师所吸引,就越能了解和理解有用知识的内容;而对有用知识的内容了解和理解得越深,又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在大学的教学经验,对大学的汉藏大学生进行有关英语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来发现他们在英语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大学汉藏大学生关于英语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相同和不同点,同时可以让汉藏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英语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他们之间的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大学全日制非英语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学大一、大二学生各60人,各年级藏汉学生各30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样本114份,有效回收率为95%。

2.2研究工具

漳州师范大学张珊编制的《英语学习兴趣问卷》。①该问卷包括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方法、策略三个维度,共16题,都是正向的选择题,每题都有四个选项,选项分别用字母A、B、C、D来表示。此问卷的再测信度为0.818,同质信度为0.912,信度较高,说明问卷是可靠的。同时,问卷的结构和合理。

2.3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测量方式,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当场回收问卷。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了描述统计、卡方检验。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英语学习兴趣的基本概况

调查结果显示,藏汉大学生对英语极其感兴趣的分别占23.7%和12.7%,比较感兴趣的分别占50.8%和47.3%。不感兴趣的分别占18.6%和21.8%,相当不感兴趣的分别占6.8%和18.2%。以上数表明,大学藏汉大学生对英语学体上有较高的兴趣,汉族大学生比例略低于藏族大学生。经过卡方检验,P=0.165,表明藏汉大学生在英语感兴趣上没有差异。

3.2藏汉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内容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藏汉大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感兴趣的比例分别是35.6%和64.2%,对听与说感兴趣的分别占40.7%和20.8%,对词汇感兴趣的分别占8.5%和1.9%,对语法感兴趣的分别占15.3%和11.3%。以上数据表明,藏汉大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知识、听和说比较感趣,对词汇和语法的关注点相对比较低,而在这两项中,汉族大学生更倾向于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知识,而藏族大学生更注重听与说。同时,藏汉大学生对词汇与语法都不太关注。经过卡方检验,P=0.018,表明藏汉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内容上存在显著差异。

3.3藏汉大学生英语学习在学习目的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藏汉族大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为了考学的需要,在4个选项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9.7%和60.0%,藏汉族大学生的选项按照所占比例高低排序分别为“就业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及“家长老师的意愿”。通过卡方检验,P=0.165,表明藏汉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目的上不存在差异。

3.4.藏汉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兴趣阻碍因素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藏汉大学生一致认为影响自己英语学习兴趣的最主要因素来源于学生自身的问题,这部分学生分别占58.9%和46.2%,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分别占28.6%和21.2%,排在第三位的是教材问题,分别占10.7%和15.4%,排在第四位的因素是教师能力问题,分别占1.8%和17.3%。通过卡方检验,P=0.031,表明藏汉大学生在影响英语学习兴趣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3.5藏汉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在遇到英语学习问题时,藏汉大学生选择自己努力解决的分别占到26.3%和49.1%,请教同学的分别占28.1%和20.8%,选择请教老师的分别占到33.3%和17.0%,而行径置之不理的则分别占12.3%和13.2%。通过卡方检验,P=0.063,表明藏汉大学生在遇到英语学习问题时所采取的策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6藏汉大学生在英语兴趣提高方法上的差异

调查显示,为了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藏汉大学生一致认为教师开展课外英语活动是有效方法,分别占47.3%和46.2%,藏族大学生依次选择正常上课(25.5%)、老师多表扬鼓励(16.4%)和多媒体教学(10.9%),而汉族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多媒体教学(32.7%),其次是正常上课(11.5%)和老师多表扬鼓励(9.6%)。通过卡方检验,P=0.022,表明藏汉大学生在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方法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7藏汉大学生在英语水平提高途径上的差异

调查显示,藏汉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水平提高途径比较一致地选择学校英语课堂,分别占54.4%和38.5%。在其他途径选择上有一些区别,汉族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英语网站(30.8%)和生活中接触会英语的人(26.9%),藏族大学生则倾向于选择生活中接触会英语的人(35.1%)。卡方检验表明,P=0.006,表明藏汉大学生在英语水平提高途径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4.结论

(1)在学习英语感兴趣方面几乎是没有差异;(2)在英语学习的目的上没有差异;(3)在英语学习策略方面没有差异;(4)在英语学习兴趣的内容上的差异显著;(5)在关于影响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上存在着显著地差异;(6)在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方面存在显著地差异;(7)在提高英语水平的途径上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张珊.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调查分析[D].漳州师范学院,2012.

[2] 蔡婕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77-79.

第6篇: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学习行为

一、建立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模式面临的问题

1.英语教师群体问题

伴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认知得到了普遍发展,积极地尝试借鉴现代教育理论改革自身教学体系。但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改革仍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缺乏对教学实践环节的具体革新,大大削弱了大学英语改革的实际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错误地量化了英语教学知识的现代化,一味地扩展网络英语教学辅助课程,却忽视了这些移动式英语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的真正效果,其结果非但不能真正发挥英语教学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偿失。

2.大学生群体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态度极大地影响了大学英语移动教学模式的发展。从相对传统、禁锢的高中教学阶段,转移到宽松、自由的大学学习环境中,学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学习路径,不知道如何参与移动教学模式,就容易出现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其参与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整体心态,进而影响其学习行为;同时,在接受大学学英语移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宽松自由,缺乏明确的教学管理,在自制力相对较差的条件下,学生极易产生懈怠感,从而出现逃课逃学等不良行为,极大地削弱了大学英语移动教学的教学效果,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自身发展。

二、建立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加强学生学习行为管理的相关策略

1.英语教师群体改革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创新移动教学内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设立的成功,首先离不开新鲜实用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针对移动学习模式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移动学习碎片化的特点,精简提炼教学内容重点,以片段信息、单一主题、简单内容为设计要点,提高英语移动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融合社会热点,以吸引学生关注为目的,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大学英语移动教学模式。(2)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移动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设立,完美地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英语学习需求。但同时,也因其灵活、便利、随时随地的教学特点,为英语学习的管理带来了一定挑战。为此,教师有必要加强对整体教学模式落实情况的监管,以有效的评估办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督促其自主参与英语移动学习。

2.大学生群体的改革策略

(1)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提高英语移动学习效率。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充分利用了移动网络的交互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充分利用移动学习的交互性,积极参与移动社区的知识讨论,善于利用移动网络探索、发现、解决自身的学习问题,不断提高英语移动学习的效率。(2)加强自我管理,实现英语移动学习目标。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直接影响了最后的学习成果。为了全面实现参与英语学习的目的,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掌握高效实用的英语学习方法,大学生群体有必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控制能力,加强对自身学习行为的监督管理。学生可以通过设定学习计划并基于自身奖励的方式,刺激自己完成学习目标。

三、总结

我们不难发现建设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强化对学生学习行为管理的重要意义。只要英语教师积极践行移动教学模式,加强监管建设,完善教学体系,配合学生的高效利用,就能有效地推动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建立,实现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目标。

作者:青丽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英语自我效能感 影响因素(归因) 提高途径

大学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间,而英语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语言工具之一。近年来,随着英语在各行各业应用的不断推广,对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四、六级考试形式的改革(将逐步由笔试变为机考)又大大增加了考试的难度,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self - efficacy)理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某一活动的关键,又根据舒尔克和日尔曼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和人们的成就有直接的正相关”,可知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活动中表现出适当的自信,会取得更多的成功,而自我效能感的低人则表现出不够自信,影响其自身能力正常的发挥,降低他们取得成功的概率,所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关键。

一、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Ban2dura,1977)。而英语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于自己英语运用能力的自我判断, 表明个体对于英语运用的自信程度即人们对于自己能否完成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自我判断,是自我效能感在英语运用中的具体体现。它实际上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英语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其研究的并不是一个人过去学习英语的能力, 而是判断他将在未来学些什么; 换言之,英语自我效能感并非描述个人使用英语的能力, 而是对自身这种能力的知觉判断。

二、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学习英语的成败经验

英语学习的成败经验指经由实践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个体主要是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关于自身能力的认识,因为靠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靠,所以它成为自我效能最强有力的信息源。学生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很大的。成功的英语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相反,多次失败的英语学习经验会降低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不断的成功会使学生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失误而降低,而反复失败则会削弱自我效能感。而且甚至会泛化到类似的情景中去,如果学生通过多次成功已经建立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那么,偶尔的失败不会对其自我效能感产生多大的影响。

2.别人的替代性经验

这是学生通过观察旁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他对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不相上下的同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遭遇了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有取得成功地希望。这种观察学习对于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通过两种认知过程实现的。一种是社会比较的过程,给予同学比较的方式,参考其表现判断自身的效能。另一种是提供信息的过程,学生可以从同学的表现中学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这些都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影响观察学习的诸多因素,都可能对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发生作用。

3.他人的评价劝说和自我规劝

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缺乏体验基础的研究说服,在形成自我效能感方面的效果是脆弱的,人们对说服者的意见是否接受,往往要以说服者的身份和可信度为转移,此外,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他人的劝说或自我劝说的鼓励作用很大,但如果言语说服与个人的直接经验不一致,也不大可能产生说服效果。

4.成败的归因方式

归因( attribution)是指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推论。归因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如果学生把英语学习中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好,难度小,则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如自身的能力不足时,也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5.情绪和生理状态

班图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研究表明,焦虑水平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烦恼、疲劳则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当人处于过度焦虑或恐惧状态下,会产生恶性循环,对英语的恐惧加剧,学感不断得到加强。因此,当学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 容易降低其对英语自我效能的判断。

三、提高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因为目标就好比方向,方向错了,走得越多越快就离成功越远。据戴维克等人的研究,人们的成就目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目标,指向外界,人们的活动目标是为了取得外界良好的评价;另一类是掌握目标, 指向任务本身,人们活动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和发展自身能力。研究还表明掌握目标可以使学生持久的维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克服困难坚韧的意志和行为,以此获得最终的成功。因此,学生应确立重在提高自己英语学习能力的学习目标,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可以训练的且能逐步增长的个体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英语学习上,不断地克服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样能够减少挫折感的产生, 提高学习英语的内在兴趣, 从而提高英语的自我效能感。

2.不断地实践以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来自于不断实践所获得的成功体验,所以成功体验是获得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从实践中获得的不断的成功体验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英语自我效能感,并且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所以要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通过不断成功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自身的进步中体验到成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成功的积累。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体验到成就感,这是提高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关键。

第8篇: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范文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正确把握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充分认识理工科大学生的群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英语教学;策略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人才,这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理工科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和外语沟通交流的能力。

一、理工科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普通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层面,但由于他们有着自己特殊的专业知识结构、认知思维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向,因此具有其特殊性层面。主要表现为:

(一)长于逻辑思维

由于理工科内容相当抽象,几乎由抽象概念组成,逻辑推理也相当抽象,许多理工科大学生不仅习惯抽象逻辑思维,而且擅长抽象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水平较高。相比文科大学生,理工科大学生更善于计划、组织和安排学习,善于在遇到困难时寻找原因。由于这些差异,理工科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也与文科学生有着较大的不同。如描述同样一个事实,理工科大学生可能会原原本本地把事实用规范的词语精确客观、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而文科大学生则会觉得理工科大学生的说法太呆板乏味,缺乏生动性,他们就会把事实描述得更生动、形象。理工科大学生在语言学习策略上一般偏好逻辑思维和分析,学习方法多以模仿、记忆、训练和实践为主。

(二)过于偏重理工

理工科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绝大部分课程是与其专业有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必修的人文课程却不多。并且不少理工科大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教育,尤其是那些与专业无关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缺乏兴趣。他们关心的是如何迎合企业和社会的专业需求,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专业知识的拓展,把自己所学的实用性专业视为看家本领,即使参加实践活动,也只是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团和活动,而把人文学科看成是浪费时间和不必要的学科,看成是消遣娱乐的学科。这就使得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及文化修养明显不足,致使跨文化交流存在一定障碍,更谈不上地道地理行英语说写。

(三)比较严肃内敛

总体上看,理工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谦虚、克己、忍耐,处事认真、严肃审慎、比较保守,尊重传统观念和行为标准,很少追求刺激而做危险的事。加上我国基础教育分文理科培养学生,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性格内向,课堂上不懂的东西不愿意请教老师,宁愿自己解决也不愿求助于别人,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有些理工科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磨练以及社会交往的阅历,对人际交往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不能理性地把握人际交往的内涵,表现出社交恐惧甚至拒绝社交的心理倾向。这使其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受到较大制约。

(四)普遍务实近利

理工科大学生价值取向日趋务实,重视自我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发展。一些学者对理工科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理工科大学生希望能听懂日常交际英语,并且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排在第二位的是阅读能力,相当部分人甚至只将学好英语当成找工作的“敲门砖”,普遍存在一些急功近利思想,看重考证(如英语等级证书等),忽视英语基础功底的培育,学习方法也缺乏科学性,甚至有不少学生寄希望于“速成英语”、“捷径英语”之类,英语学习还停留在单词的识记上和考试的应付上,还不能驾驭英语。

二、基于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策略

(一)突出重点目标,增强教学实效性

长期以来,理工科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聋哑英语”现象,即多数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读写译能力较强,而听说能力却很弱。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的听力基础往往较差,这直接影响了理工科学生学习英语听说的兴趣;另一方面,理工类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习惯于在头脑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善于将这些问题表达出来与其他人共同探讨,这一点决定了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更不用说是英语的表达。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自然就成为了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目标。因此,在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构建一种以听说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训练教学体系,以实现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全面协调提升,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

英语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主渠道。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方法极为重要。首先,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传授主要由教师通过某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先体验、先理解而后再从中找出结论。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激发学习积极性。如采用趣味导入法,运用本节课有关的故事、诗词、俗语、笑话、歌曲、名言警句、设置悬念、时政热点、小品表演等方式导入新课来激发学习兴趣;实行课堂活动激趣法,通过讨论、表演、发言、演讲、英语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关系,调动内在学习动力;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把声、色、形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引起共鸣。另外,在课堂教学组织中,要鼓励学生多回答问题,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即使学生说错了,也不生硬地加以否定,而是以商量的口吻,委婉地加以否定并告知学生正确答案。“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素质综合性

培养21世纪人才,教师必须转变单纯教授知识的观念。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面普遍狭窄,甚至对基本文化常识也知之甚少的情况。在理工科大学生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选择一些经典的英语人文知识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多阅读外国人文著作;另一方面建议学校开设一些基础的人文学科课程和讲座,规定学生必须阅读的人文书目,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经典的人文著作,引导学生建立各种协会、社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好网络、橱窗、板报、广播、校报等文化宣传阵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以提高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不断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四)重视课外活动,提高语用参与性

大学课外活动是大学英语课堂的有益补充,并使大学英语教学得到延伸。重视、设计和开展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是有效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几种方式值得推行:一是开通英语广播电视。通过校园广播电台或校园有线电视定期播放英语节目,或者在已有的广播电台和校园电视台中固定一些时段专门播放英语节目。二是开展“英语寝室”创建活动,学生宿舍不但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读书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可以宿舍为单位组成英语课余学习小组,除制订英语学习计划、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之外,还可将每天晚自习之后至熄灯睡觉前的一段时间(每晚约半小时左右),固定为同寝室学生练习英语会话的时间,如此日积月累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三是规范“英语角”活动。“英语角”活动是学生自主训练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可以推广天津理工大学的“英语角”活动机制。它是由各专业学院来主导、以学生班级(社区)或学生社团为基础、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的“英语角”活动机制;由校团委和学生处适时组织“英语角”活动经验交流会、优秀(或星级)“英语角”活动单位或活动项目评选、“英语角”优秀辅导教师或优秀组织者评选等活动,以促进“英语角”活动蓬勃发展。四是组织英语竞赛类课外活动。适当的英语竞赛类课外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应按照“紧贴第一课堂、紧贴学生实际”的原则,对英语竞赛类课外活动进行顶层设计,使此类活动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然而,此类课外活动也不宜过多过滥,否则会适得其反。总之,要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英语环境,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让英语逐步成为校内师生之间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

(五)积极帮助引导,增进学法适用性

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必然与他学习英语的态度(坚持性、勤奋程度、主动精神等)有关,与他追求的学习目标与水平有关。很多理工科大学生只是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自己在学校里学习英语的唯一目标,这是非常不够的。应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将提高以听说能力为重点的综合运用能力作为追求目标。另外,英语作为外语,没有母语学习的环境与时间优势,又由于英语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践性、习惯性等特点,有时花相当多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练习,也难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为此,还必须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积累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让他们掌握较多的有关学习英语的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用英语思考的习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大学生提高英语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学习 教学方法

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过分注重应试教育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从总体上还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迫使教师不得不将应试教育摆在首位;许多学校将“应试”当成了教学的指导方针;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四、六级统考不合格者,不能拿学位证书,不能毕业。校外用人单位也相应规定没有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者,不予聘用。在这种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应试”,只有顺利通过四级考试,才能顺利毕业,才能顺利拿到学位证书,才能在求职时不会因为没有英语四级证书而受到冷落。教师的教学也是围绕学生的考试进行,缺乏创新性。

(二)听说训练无保障

对大学生来说,听说训练极其重要,需要在练好听力明白他人意思的基础上多用英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然而,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大学阶段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没有专门开设口语课,有的高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或硬件设施不全,听力课未采用面授。即使开设了听力课,由于缺乏系统教材,加之听力课时较少,学生在课堂上的听力训练极其有限。而应试的压力使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听听力、练口语,结果导致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哑巴”英语。

(三)学生心理素质差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当老师要求用英语回答问题时,大多数大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用英语表达,这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当自尊心受到一定的威胁时,有些学习者会加倍努力,保持一种活跃而敏捷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能促进学习动力的增强,是一种积极因素。而有些学习者由于自我意识太强,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担心出错等原因而过度紧张,这样会极大地阻碍学习。完全缺少焦虑与焦虑过强都不利于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又要使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

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学对策

(一)对于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较高的学习兴趣,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语言天赋的学生,对他们英语能力的要求应达到“较高要求”的目标,在教学模式上应采用“课堂面授+自主学习”的方式,实际运用法教学对他们利大于弊,教师只需适当引导以开阔其视野;阅读应以大量泛读为主,少量精读为辅,另外适时开展英语四、六级的后续教学,通过开设专门的翻译、写作、文化、口语等选修课来提高各项语言技能,真正做到大学英语学习的不间断。

(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他们首先要加强英语学习意识的教育,教学模式应采用“教师讲授+适当的语言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精读、泛读相结合,精读不宜太难,然后再把听、说、写揉合进去,尽量让学生就同一语言材料从听、说、读、写不同角度反复进行实践,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做到读中有听,读中有写,读中有说;听了能说,说的能写,读了能写,写了能说,反之亦然。其次,把输入与输出相结合。较系统的语法知识学习仍有必要,教师应作一定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语言输入,根据授课内容提出不同的如:词汇、语法、结构、篇章、背景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跟教师一起思考、分析、预测、寻找答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实践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提高其学习效果。

(三)对于基础较差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应采用“教师授课+教师辅导的语言基本训练”的教学模式,首先加强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的学习,先打好基础。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应以传统的教学法为主,因此教师的讲授应占主导地位;到了高年级再逐步按“教师讲授+适当的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改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

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要端正思想认识,摆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位置,寓应试教育于素质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本,应试教育是末,如果把应试教育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忽视素质教育,那就是本末倒置。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英语综合素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引导。

(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学习目标,使学生因达到近期目标而产生满足感和兴奋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要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成立英语角、校园英语广播,创办校园英语学习报,组织英语兴趣小组,举办英语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比赛。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英语训练方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能够表达出来。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角色转换,即把自己从以往的“课堂中心”这一位置上退出,努力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可能的多用英语交流学习。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坚持训练是必要的,因此,对于那些希望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坚持每天练习尤其重要。

(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信息约20%来自听觉,约80%来自视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可大大增加学生的视觉和信息接收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2008,(3).

[2]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2).

作者简介:

王薇,女,(1979-),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在研项目:《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研究》。

李静,女,(1981-),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学。

注:本文为安徽新华学院教研项目论文。项目名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及策略研究》,编号:2012jy030。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对自身学习策略的评估以及课外英语学习时间的利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此,有针对性地实施适合不同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学习 教学方法

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过分注重应试教育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从总体上还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迫使教师不得不将应试教育摆在首位;许多学校将“应试”当成了教学的指导方针;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四、六级统考不合格者,不能拿学位证书,不能毕业。校外用人单位也相应规定没有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者,不予聘用。在这种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应试”,只有顺利通过四级考试,才能顺利毕业,才能顺利拿到学位证书,才能在求职时不会因为没有英语四级证书而受到冷落。教师的教学也是围绕学生的考试进行,缺乏创新性。

(二)听说训练无保障

对大学生来说,听说训练极其重要,需要在练好听力明白他人意思的基础上多用英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然而,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大学阶段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没有专门开设口语课,有的高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或硬件设施不全,听力课未采用面授。即使开设了听力课,由于缺乏系统教材,加之听力课时较少,学生在课堂上的听力训练极其有限。而应试的压力使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听听力、练口语,结果导致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哑巴”英语。

(三)学生心理素质差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课堂气氛沉闷。当老师要求用英语回答问题时,大多数大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用英语表达,这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当自尊心受到一定的威胁时,有些学习者会加倍努力,保持一种活跃而敏捷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能促进学习动力的增强,是一种积极因素。而有些学习者由于自我意识太强,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担心出错等原因而过度紧张,这样会极大地阻碍学习。完全缺少焦虑与焦虑过强都不利于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又要使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

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学对策

(一)对于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较高的学习兴趣,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语言天赋的学生,对他们英语能力的要求应达到“较高要求”的目标,在教学模式上应采用“课堂面授+自主学习”的方式,实际运用法教学对他们利大于弊,教师只需适当引导以开阔其视野;阅读应以大量泛读为主,少量精读为辅,另外适时开展英语四、六级的后续教学,通过开设专门的翻译、写作、文化、口语等选修课来提高各项语言技能,真正做到大学英语学习的不间断。

(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他们首先要加强英语学习意识的教育,教学模式应采用“教师讲授+适当的语言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精读、泛读相结合,精读不宜太难,然后再把听、说、写揉合进去,尽量让学生就同一语言材料从听、说、读、写不同角度反复进行实践,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做到读中有听,读中有写,读中有说;听了能说,说的能写,读了能写,写了能说,反之亦然。其次,把输入与输出相结合。较系统的语法知识学习仍有必要,教师应作一定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语言输入,根据授课内容提出不同的如:词汇、语法、结构、篇章、背景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跟教师一起思考、分析、预测、寻找答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实践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提高其学习效果。

(三)对于基础较差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应采用“教师授课+教师辅导的语言基本训练”的教学模式,首先加强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的学习,先打好基础。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应以传统的教学法为主,因此教师的讲授应占主导地位;到了高年级再逐步按“教师讲授+适当的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改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

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要端正思想认识,摆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位置,寓应试教育于素质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本,应试教育是末,如果把应试教育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忽视素质教育,那就是本末倒置。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英语综合素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引导。

(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学习目标,使学生因达到近期目标而产生满足感和兴奋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要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成立英语角、校园英语广播,创办校园英语学习报,组织英语兴趣小组,举办英语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比赛。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英语训练方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能够表达出来。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角色转换,即把自己从以往的“课堂中心”这一位置上退出,努力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可能的多用英语交流学习。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坚持训练是必要的,因此,对于那些希望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坚持每天练习尤其重要。

(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信息约20%来自听觉,约80%来自视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可大大增加学生的视觉和信息接收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2008,(3).

[2]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2).

作者简介:

王薇,女,(1979-),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在研项目:《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