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

第1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关键词】危机管理;政府公信力;管理机制

一、政府公信力的涵义与现状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通过展示政府的目的和通过实际作为赢得公民的普遍性信任而拥有的一种权威性资源。近年来, 由于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 政府公信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确处理公共危机事件能影响到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目前,我国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并不理想,这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度和美誉度,减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联性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信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影响公共危机管理的效能。公共危机管理实施的绩效也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在公共危机爆发后,政府通过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号召和影响公众,使政府和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政府部门可以采用先进的、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运用合理的危机管理机制来维护公众利益。

三、公共危机管理下政府公信力出现的问题

(一) 危机管理理念的缺失

危机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以长远的、战略的眼光出发,考虑好各种可能出现的困境,以防危机爆发出来束手无策。危机管理理念的落后,对危机认识不足,会导致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不当,从而影响政府公信力。

(二)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管理机制的建立是维系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表现在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建设不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设不健全、社会参与程度不广泛、公众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危机管理状态下,这严重阻碍了政府公信力建设。

四、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方法研究

由于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我国的政府部门应当改变传统的危机管理理念,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建设,从而有效的预防危机、处理危机,最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一)以人为本,深化政府服务理念

政府的行为必须以人民至上的理念为先导, 要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在危机管理状态下,政府各部门应当明确自己的基本职责,转变公共危机管理的传统理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真心实意的听取民众的意见。在危机管理状态下,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来,通过和公众合作的方式来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二)健全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1、完善政府危机预警制度建设。在危机爆发前政府部门应加强预警和预防。首先,要建立完备、有效的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 、咨询系统、决策系统。其次,要完善危机指挥系统和应急机制。再次,政府可以加强对公众进行反危机宣传和训练。

2、完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建设。由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建立危机管理决策机制能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效能。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包括了危机信息处理机制和决策支持机制。在危机管理决策中,通过运用危机信息处理模型、危机信息知识储备仓库、信息技术平台、决策模拟运行系统来改变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危机管理状态下,要正确的处理危机,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及时准确的做出决策,快速的采取措施。只有完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建设,才能有效遏制危机的快速蔓延并及时处理危机。

3、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设。在公共危机状态下,透明的政府信息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应当及时公布公共信息,从而减少公众在危机中及时获得信息的成本。在信息发达的现代,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微博政务并积极的开展和公众的信息沟通,使信息公开机制更加的规范和合法,使政府在危机管理状态下制定出合理的政策。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有助于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同时能确保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全面性,也有利于形成政府和公民对公共应对危机的合作管理格局。

4、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设。在公共危机状态下,公众的积极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在危机过程中,公众会产生抵触情绪,让公众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有利于危机的合理的应对和处置。危机管理的完善需要政府部门提高危机管理中系统化的管理模式,需要公众团体、企业、媒体等的广泛参与。在危机管理状态下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政府必须以公共导向为前提、以主导实施公众介入为手段,致力于多方协作、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

5、完善公众监督机制建设。政府应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危机管理监督过程中来,提高公众预防危机的意识和增加应对危机的能力。完善公众监督教育机制,保证公众监督渠道的畅通,使公众的监督信息得到及时的沟通。公众监督机制的完善应当改变传统危机管理的理念,健全危机管理应急系统,通过整合政府优势资源,从而扩大公众参与的力度和范围,最终遏制和消除危机。

总之, 公共危机管理状态下政府公信力, 要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理念为导向,逐步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最终实现政府公信力的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 邓旭峰.公共危机多主体参与治理的结构与制度保障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1(3):51-55.

[2] 王慧,洪瑾.公共危机管理与公信力关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95-97.

[3] 周红.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的基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

[4] 林爽.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8).

第2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论文摘要及时科学的卫生应急决策是卫生应急管理的核心。通过分析卫生应急管理的内在特征以及理性决策的特点,描述了理性决策在卫生应急管理中的普遥适用性,论证了卫生应急管理决策的动态系统和决策内涵的层级变化以及动态理性决策在卫生应急管理中的适用性,构造了卫生应急动态决策系统,提出了强化决策主体专业化倾向和完善决策支持系统是实现动态理性决策的关健环节,对目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决策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已引起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这四类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共卫生事件备受关注。一般意义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闭。因为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很可能同时也对当事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同时也可能是公共卫生事件。

    “管理就是决策”,应急管理就是应急决策。及时科学的卫生应急决策是卫生应急管理的核心,也是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决策,一些研究者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等因素,认为理性决策在卫生应急决策中具有局限性,不应作为核心的决策方法,本文即从理性决策和卫生应急管理的内在倾向性分析出发,来论证理性决策在卫生应急决策中的普遍适用性以及优化。

1理性决策

    最早关于理性的论述应该说是隐藏在哲学理念中。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指出,自然真理“隐藏”在事物之中,唯有人的“思想”而不是“感觉”才能获得它。赫拉克利特所指的“思想”其实就是“理性”。

    18世纪的哲学家们将“理性”从认识论引申到其他领域,认为凡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就是理性。后来的经济管理学者们认为个体人的决策行为应该是合乎理性的,决策者在决策时可以获得完全的信息支持,个体根据完全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按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标在既定方案集中选择决策方案,获得最优结果。这种完全理性假设是传统管理科学的逻辑起点,但超越现实的完全理性假设显然是绝对和理想化的。于是,有限理性、过程理性、渐进理性、适应性理性等理论紧随而出,其中以赫伯特·西蒙等为代表的有限理性最具影响力。享有“决策之父”之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取决于理性,理性是有限的,理性决策就是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较令人满意的备选行为方案。比较其他各种“理性”流派,论述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理性的实质就是基于某种原因的逻辑性分析。

    有限理性为人们决策提供了一个更契合实际的参考点和新的思维框架,同时也为管理决策指出了一条通途,有限理性与决策的藕合机理始终是管理学研究者乐此不疲探讨的领域。根据对“理性”概念的历史分析,可以认为理性决策是一种有明确的决策目的,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够对决策对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决策方法,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理性决策实现的要素有:明确的目的性,信息的完整性,推理的逻辑性,决策的客观性。同时分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特点,理性决策依然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决策的主要决策方式。

2理性决策在公共卫生应急决策中的适用性分析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具有内在特殊属性,适用于理性决策,现分析如下:

    (1)决策者身份的特殊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公共决策者、政府,这和私人决策是不同的,应该更加重视强调程序性、合法性、合规性、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决策者在决策的时候,虽然也受到普遍意义上的个性气质、心理特征、偏好习惯的影响,但是理性客观依然是公共决策者的核心要求。

    (2)卫生事件特定的目的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牵涉到人们的健康,而健康很多情况下具有不可逆转、不可弥补的价值,这就要求决策要有更高的成功概率。而理性决策在众多的决策方法中,由于其逻辑的推理性具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3)执行决策的约束性。决策的执行力往往取决于决策的可操作性。应急处理中的约束因素,如人力,财力,地理方位,信息管理、技术等都要充分了解和评估,而不是主观臆断。

    (4)决策者知识和认识的限制性。当前公共卫生事件的起因可以说纷繁复杂,有毒物质的威胁、传染病的快速传播、水和空气的污染、工业事故、自然灾害、意外或者故意制造的卫生安全事件、环境灾难等,作为安全管理者很难对每一种情况都很熟悉,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对客观危害的分析和评估,经验和直觉往往和现实会有偏差。

    (5)决策目标的确定性和统一性。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影响到决策目标系统各要素的权重分配,而公共卫生事件的目的性很确定和统一。人民的健康总是第一位的。这也符合理性决策的一个必备条件。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和新异性。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卫生疾病的发生已经不再是稳定的和容易预见的。人口的激增、工业化的普及、迅速的城市化、恶化的环境、药物的滥用、生物世界平衡的破坏等,特别是微生物世界的平衡,“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出现的传染病即以空前地、每年新增一种或者多种的速度被发现。现今有近40种疾病在一代人以前是不为人所知的”。这些都对决策者提出了挑战,决定了决策不能是随意的、主观的,必须进行科学分析、理性推理、参考咨询、统筹择优。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特点符合理性决策的适用条件和需要,理性决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决策的水平,进而决定了应急管理的水平。

3动态理性决策框架设计

    决策大师西蒙在指出“决策即是理性”的时候,同时认为理性是有限的,应该在理性决策前加一个限定词。作为卫生应急理性决策,决策过程绝不是静态和一劳永逸的,根据卫生应急事件的特点,动态理性决策方法就是对理性决策的补充和优化。

    卫生应急决策作为一种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具有高度的动态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具有明显的动态特性,是阶段性处置结果和突发事件发展趋势的动态博弈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系统动态作用机理有利于提高决策准确性和事件处理效率,发挥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

3.1基于决策目标变动性的框架设计

    “应急动态决策行为具有比较明显的程序非常规化、目标动态化以及信息稀缺性等特征”。由于时间、资源的限制,卫生应急管理决策者们往往可能需要在决策的程序和步骤方面有所调整,虽然决策的核心方法依然是理性分析、科学决策,但在决策的具体方式就要有所优化和完善,强调动态性和调整性。

    在卫生应急管理系统中,目标系统是核心,信息系统是关键,综合智囊系统,管理者作出决策,然后付诸实施,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丰富认识,根据实施过程和结果,把信息反馈到信息系统,管理者根据信息的变化调整决策目标,再次综合智囊系统,进一步作出决策调整,形成一个如图1所示的动态循环系统。

 

3. 2基于决策内涵层次性的框架设计

    “突发事件本身的随机变化与动态性质决定了应急决策的资源调度是一个动态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在卫生应急的实际决策过程中,常常面临着比过去复杂得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重大的问题需要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稍有不慎就会失去转危为安、化解危机的良好契机,使管理陷人被动。在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的不同时段和阶段,决策的内涵也是不断变化的。根据决策内涵的变化,决策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卫生应急管理的决策非常注重及时性和即时性,层次性和递进性。

    突发事件初期,无法尽快确定一个比较明晰的决策目标,决策者总是尽快控制局势,及时救助,防止事态的恶化,决策强调要“快,’;到了“事件处理层”,随着信息的增加和深人了解,进人事件的实质处理阶段,这时的决策要求就强调“优”,决策内涵也相应发生变化。到了应急事件处理的后期的“改进提升阶段”和“追本溯源阶段”,工作要求就要强调“实”和“真”,工作重心也相应调整。如图2所示,应急管理决策在不同层次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决策要求也是不同的,它是一个动态递进的过程。

4完善卫生应急动态理性决策系统的途径

    虽然动态理性决策是卫生应急决策的必然选择,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也影响理性决策;而且无处不在的媒体效应使恐慌疑惑情绪的传播比卫生事件本身传播还要快,决策者有时也难以获得客观全面的信息并难免不受舆论情绪的影响。因此,实现科学合理的对应急事件的理性决策,还必须优化整个决策系统。从各个环节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图3是卫生应急管理的动态理性决策系统分析图。如图所示,明确决策目标系统,优化决策主体系统,完善决策支持系统,强化决策保障系统是实现动态理性决策的重要环节,其中,优化决策主体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是保证理性决策成功的关键。

4. 1强化决策主体专业化倾向

    中国的管理学专家这样来给决策下定义:“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国外关于决策的权威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从两种定义的比较可以看出,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或领导者,同时也是决策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着决策的水平,应急决策的非程序化和时间的紧迫性,未来决策的复杂性决定了应急决策的专业化倾向。

    决策者的心理倾向、经验气质、人格魅力、知识智慧总会影响到决策过程,作为卫生应急管理的决策者,要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不仅要通晓卫生知识,还应懂得管理学的理论,学习教育、经济、传播、统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历史、人文、地理、环境、自然科学。只有这样,才能视野开阔、观察敏锐、善于明辨是非。否则,对问题的有关知识一无所知或残缺不全,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做出迅速准确的决策。这些都决定了卫生应急管理的专业化倾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科学及时地处理卫生应急事件有待于专业的卫生应急反应机构的设立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设有专门的卫生应急反应机构和负责人,负责以各种形式集中处理疫情信息,突发卫生事件信息的获取、诊断、病例管理、控制、风险评估、舆论沟通、组织分析、评定、检测以及,同时协调已经发生或者潜在的卫生事件的应对事宜。

4. 2完善决策支持系统

    理性决策的前提就是信息准备。现在所有流动的要素中,信息应该是最快的,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提高群体性事件应急决策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决策者在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能够成功实现理性决策的关键环节就是及时、客观地获取信息。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有信息系统和智囊系统。信息系统建设既要强调信息的搜集提供,也应该根据管理科学,设置相应的参数和处理程序,在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的同时提供相应的智能决策结果。实现通讯指挥调度、医疗救治资源管理、医疗救治情况分析、健康随访分析、公共防治分析、物质保障分析、防治隔离分析、政府文件管理、疫情动态分析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的信息采集、信息统计、信息分析、信息展现等功能。进而在完善数据处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全国疫情、化学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环境相关卫生事件、群体卫生事件预普及反应系统等。此外,理性决策的时间要掌握合理,理性决策并不是充分考虑后的决策,而是及时科学的决策,因此,智囊团的作用也很重要。卫生专业人员,决策者,安全官员要科学沟通,智囊团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的作用,为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4. 3融合辅助决策方法

    动态理性决策过程并不排斥其他决策方式方法,其中直觉决策就是动态理性决策的一个可选补充。虽然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迥然不同,直觉思维不是以充分的信息为基础、按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但直觉思维也绝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主观臆断、盲目决策,而相反,直觉是在认识过程中,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在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状态下,未经逻辑推论而突然跃出所产生的认识上的飞跃,它不仅是基于现实观察的结果,更是人脑在既往经验和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判断。“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的有关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并多少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

    在充分肯定严密的逻辑推理是获取最优化决策结果的合理方法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卫生危机中的一些微观决策或者即时决策是纯理性的方法所较难解决的。事实上,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利用超理性和反理性决策方法的次数,远较用纯理性和有限理性决策为多”。这种理性决策的优化模式—“超理性和反理性”的思想基础就是直觉。直觉在理性决策中的补充应用就是决策者基于知识、经验和能力,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源的前提下,凭借直觉或灵感来对头脑中即存的理性解决方案做出选择的过程,是理性决策水平得以飞跃的重要条件。

5小结

第3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关键词:全面危机管理;商业银行;运用

一、全面危机管理的内涵

实行全面危机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危机管理要覆盖全面的危机因素;二是强调这些全面的危机因素应站在机构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整合。这种汇总和整合本质上强调的是针对危机重叠的处理及针对危机相关性的处理和组合投资多样化分散危机的效用。根据全面危机管理框架,全面危机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 企业 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危机,使之在企业的危机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商业银行导入和运用全面危机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危机管理战略必须与银行的业务战略相适应。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商业银行未来的全面危机管理首先将从完善危机管理战略人手,通过三个主要环节制定和实施危机管理战略。一是根据银行的危机偏好,测算特定业务战略所需的资本金数量。二是根据所需资本金数量建立相应的授信限额体系,通过控制该限额体系的执行,进而将业务危机控制在银行确定的危机偏好内。三是对各条业务线进行危机调整的绩效考核,评估和优化危机战略的实施效果,以平衡危机、收益和增长三者间的关系。

二、全面危机管理的优点

(一)可以大大改进危机——收益分析的质量。全面危机管理便于各级决策人员在决策时都对更广泛的危机状态加以考虑,同时,全面危机管理体系也可帮助解决各业务单位分散的决策者之间合作、协调的问题,并且在理论上可使各层次做出质量更高的危机管理决策,产生更大的 经济 效益。

(二)全面危机管理体系可以使数据收集、测量与处理更加一致。促进审计与监督,使人们在操作中更不易产生错误,防止难以察觉的欺诈行为出现,改善对分支机构的控制。

(三)全面危机管理也可帮助商业银行向其持股人及潜在投资人提供更好的危机信息。银行可以更充分、精确地报告其危机状态,让人们了解银行的危机动向、资本配置及危机防范的措施,使投资人做出更有根据的决策。这样可以增强投资人的信心。

三、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缺失现状

(一)全面危机管理理念滞后。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往往将危机管理与业务 发展 看成是相互对立的,认为危机管理必然阻碍业务发展,业务发展必然排斥危机管理,局部利益至上的本位主义导致危机管理偏好和业务发展政策的过度波动。在这一理念影响下,一部分基层行的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被割裂开来,不能妥善处理好危机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二)业务战略与危机战略不匹配。多年来,商业银行在强调以效益为目标的同时,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但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扩大业务规模与提高效益的关系、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表现为经营发展政策更多地注重规模、效益,而危机管理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管理人员素质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危机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表现在全面危机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危机管理为主,对市场危机、操作危机等重视不够;缺乏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实施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危机,反而容易产生新的危机。

(四)危机管理方法较为落后。目前,商业银行在危机管理方面仍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危机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危机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危机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危机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危机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商业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难以形成危机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到危机管理决策的 科学 性,也为危机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五)危机管理部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由于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原因,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头管理。危机管理部门并未能总揽全部危机管理工作,对于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危机管理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结果一些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常会由于危机管理系统不能与业务发展同步,导致产生一些不合理的额外危机,甚至是出了危机才去制订相应的危机管理程序。

四、商业银行全面危机管理的有效导入与运用

(一)树立理性、稳健和审慎的危机管理理念。商业银行因危机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缺乏危机控制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商业银行全员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十分重要。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所有人员对危机的敏感和了解,并将危机意识贯穿于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商业银行各级管理层应认清防范危机与业务发展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危机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危机点,衡量业务的危机度,从危机管理中创造效益。要在各级管理层中树立危机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倡导在安全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才是正确经营之道的理念,改变过去那种重规模轻质量、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做法。必须在员工中大力宣传危机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危机意识,使危机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并贯穿于每个分支机构和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中,贯穿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危机管理的有效施行,要求商业银行树立新的经营指导观念:一是危机观念,转变目前重规模扩张、轻资产质量管理的现象,扭转以很大的资金风险换取相对微薄的利润的经营局面,以危机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心;二是资本约束观念,加强资本充足性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质量,发展中间业务,减轻资本占用压力,形成多元化的收入和盈利结构,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三是成本效益观念,克服不顾成本追求规模指标导致的经营成本偏高、资产质量低下的现实,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四是危机管理关口前移观念,从侧重于事后监控向全过程、全覆盖的危机管理转变。

第4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关键词]出口型企业;危机监测;危机评估;危机预警;危机预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025-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进入2l世纪后增长更加强劲。然而,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供应紧张、人民币升值、环保成本提高、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型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许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各国的进出口贸易。如我国2009年出口贸易下降16%,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大量研究表明,出口贸易与GDP成正相关。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发现,出口每增长10%将带来GDP增长1%;潘苏和谭砚文(2007)更指出,出口每增加1%,GDP将增长0.33%。按照美元兑人民币年平均汇率换算,2005年至2009年,我国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率分别为33.33%、38.31%、37.56%、33.01%和24.48%。由此可见,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能否有效防范和应对出口型企业危机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出口型企业的危机来源和分类

企业危机的警源研究是企业危机预警研究的基础。出口型企业既有一般企业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分别研究一般企业和出口型企业的危机来源和分类。

(一)一般企业的危机及其分类

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种类繁多,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企业危机进行分类。1.二分法。Stallings和Schepart(1990)按照危机情境中相关利益主体的态度将危机分为一致性危机和冲突性危机。Hwang和Lichtenthal(2000)根据危机发生的紧迫程度把危机分为突发性危机和渐进性危机。周永生(2005)基于企业危机的诱因分析把危机分为战略性危机和运营性危机。2.三分法。Gonza-lez-Harrero和Pratt(1995)根据危机的生命周期将危机分为风潮型危机、攀高型危机和循环型危机。汪宇瀚(2006)按照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将危机分为直线式危机、传媒式危机和矩阵式危机、信用危机和连锁危机、系统危机和非系统危机。3.四分法。Shrivasta-va和Mitroff(1987)根据外因和内因、人为和天然的划分原则将危机分为外在环境造成的人为危机、外在环境引发的天然危机、内在环境造成的人为危机和内在环境引发的天然危机。Rosenthal、Charles和Hart(1989)按照危机发生和终结的速度将危机分为龙卷风型危机、泻型危机、长投影型危机和文火型危机。沈灼林和何俊德(2002)基于企业陷入危机的原因将危机分为突发性危机、组织危机、职能危机和战略危机。4.五分法。佘廉(2008)根据企业运行机制的不同而将面临的危机分为商誉危机、产品危机、财务危机、财产危机和人才危机。5.六分法。朱磊和朱峰(2004)根据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将危机分为产品危机、财务危机、人力资源危机、信用危机、公害危机和突发事件。

(二)出口型企业特有的危机类型分析

出口型企业除了要防范一般企业可能存在的危机之外,还要预防出口型企业可能遭遇的特殊危机。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出口型企业的危机主要有:来自政治方面的危机,包括政治动乱、迫害外侨等;来自政策方面的危机,包括贸易壁垒、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来自法律方面的危机,包括反倾销、知识产权、贸易合同风险等;来自金融方面的危机,包括利率变动、汇率变动、信用风险、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等;来自财务方面的危机,包括赊销、应收账款逾期、结算风险等;来自产品方面的危机,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减少、产品存在缺陷、货运风险等;来自市场方面的危机,包括国际市场需求变动、市场竞争风险、上游市场变动、经济滑坡等;来自人力资源方面的危机,包括劳动力成本增加、核心人才跳槽等(Fink,1986;索光举,2009;杜漪、樊文英,2009)。这些风险或危机因素与我国出口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截至2006年12月,我国出口型企业海外累计未核销应收账款已超过1000亿美元,而2007年则累计达1300亿元美元,年增长率达到30%。根据英国ABC公司的统计数据,欧美出口型企业的应收账款一般控制在0.25%-0.5%,而我国出口型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比例高达5%,甚至更高(郑岚、刘万岚,2007)。

三、企业危机预瞀系统的理论发展

企业危机预警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如FitzPatrick,1932)。危机预警主要包括危机监测、危机评估、危机预警和危机预控。许多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成果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出口型企业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

(一)企业危机监测

出口型企业既要关注一般企业可能遇到的危机,又要关注出口型企业自身可能遇到的特有危机。在进行企业危机监测时,一方面要确定危机监测的对象和范围,另一方面要收集到比较全面、系统、完整的危机信息。具体来讲,一是要收集那些清晰明确的企业危机信息,二是要收集那些可能引发危机的信息,三是要收集那些已经发生和处置的危机案例,四是要收集国内外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应对危机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措施、经验、教训等。综观企业危机监测的研究,肖东生(2000)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以警源判断、警兆分析和警度预报作为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危机监测系统。蔡定萍(2002)、张延波和彭淑雄(2002)等从财务安全运营监测和财务风险变异性监测视角出发,选择营运能力类指标、负债和偿债能力类指标以及盈利能力类指标分析企业的警源及其警度,以此及早诊断危机讯号,将危机消灭在萌芽阶段。宋之杰、高晓红和赵之友(2003)根据灵敏性、全面性等原则,以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作为监测模型的指标变量,对企业经营结果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测。沙勇忠和徐瑞霞(2009)根据元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元搜索引擎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结

构框架,将危机信息的收集、监测和处理提高到一种新的水平。

(二)企业危机评估

危机评估是企业危机管理的一种制度化安排。危机评估的最终目的是防止和矫正危机诱发因素的发生和发展,保证企业处于一种安全、健康、有序发展的状态。从经验来看,危机评估的内容,一是强化危机评估和积极应对意识,设定和公开危机信息的标准和等级;二是明确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危机责任,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三是定期、持续地开展企业危机评估工作,积极主动地防范和处置危机。危机评估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无论是危机实际处置者还是理论研究者都是在学习中前进的。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邱林、王洪昌和张志功(1998)基于多目标规划理论建立了企业危机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企业危机警度预报方法。唐葆君、邱菀华和孙星(2009)根据熵理论构建了一个新的企业危机评价模型。它首先利用最小判别熵选取企业危机预警特征值,然后提出极大熵聚类算法对预测结果进行分类,以判断企业的危机状态。宋鹏、梁吉业和曹付元(2009)应用邻域粗糙集模型对企业危机预警备选指标进行属性约简,得到利益相关者重点观测和预警建模所需的预警指标,发现邻域粗糙集约简明显优于经典粗糙集约简,能够以较少的特征变量实现较高的分类精度。综上所述,出口型企业的危机评估研究必须整合各种相关研究成果,并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提升企业危机评估的智能化和准确性。

(三)企业危机预警

企业危机预警研究最受关注和重视,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朱磊和朱峰(2004)通过对企业警源的确认、预警指标系统的设立和警度的划分建构了危机预警系统;王战平(2006)根据企业危机频发、异变迅速等特点并基于功能、架构、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和系统等构建了企业危机预警系统;朱怀意、孙东川和沈小平(2002)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战略构建了危机预警系统;任华和徐绪松(2003)基于企业内外部资料搜集和处理构建了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模型。孙星、邱菀华和唐葆君(2005)基于综合模糊评价法建构了既能求解企业危机等级又能预报企业危机的理论模型;吴世农和卢贤义(2001)、左小德和程守红(2008)等运用Fisher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周敏和王新宇(2002)、李晓峰和徐玖平(2004)、杨淑娥和黄礼(2005)等运用神经网络法,通过对企业财务危机指标的约简、财务危机知识的神经网络动态学习与推理、财务危机的预测和评定等功能进行集成,来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动态预警;彭静、彭勇和欧阳令南(2008)基于支持向量机,刘国光、王慧敏和张兵(2005)基于Meron模型,王智宁、吴应宇和叶新凤(2009)基于Pulic智力资本评测模型分别研究了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理论模型。上述研究成果为我国出口型企业危机预警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企业危机预控

危机预控是指在确认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或刚刚发生但尚未造成损害并发出预警之后,为了阻止事件的发生,或限制事件的发展,或避免和减轻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而采取的防御性、控制性、保护性措施(林鸿朝,2008)。从时间上看,危机预控是衔接危机预警和紧急处置的中间环节,是危机预警的后续措施,也是危机来临或升级、扩大后的紧急处置的必要准备。从目的上看,危机预控是为了阻止危机的发生,或限制危机的发展,或避免和减轻危机所可能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措施。从内容上看,危机预控主要采取的是预备性、防御性、保护性措施,如调动各种应急资源、加强危机管理的日常工作、采取有效的避险措施等。目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对危机预控的认识却不足、意识不强,预控方案和措施与危机处置与实际往往差距很大。因此,企业界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术界的外脑作用,学术界也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去研究现实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王铭霞和王金桃(2005)根据危机的发生过程和管理流程构建了包括预警、预控、处理、总结和恢复等子系统的企业危机预案系统;陈国华、张新梅和金强(2008)根据应急预案的适用对象不同构建了由应急行动指南、应急响应预案、互助应急预案、应急管理预案等组成的应急预案体系;张新梅(2008)指出,为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有必要对应急预案进行绩效评估,并通过评估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出口型企业危机预警系统的建构

客观地说,我国出口型企业的危机预警与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基础性理论研究较多,专业性实证研究较少;二是一般性企业危机管理研究较多,出口型企业危机管理研究较少;三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较多,企业整体危机预警研究较少。为推动我国出口型企业安全、健康、顺利、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研究危机信息的传播结构与传播过程,结合危机形成、爆发、发展和扩散的机理,分析危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传播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厘清影响企业危机的主要因素,分析企业危机的预警目标、预警原则、预警模型、预警方法和预警过程。必须在大量分析出口型企业危机诱因和危机案例的基础上建构企业危机预警系统,为我国出口型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有效应对各种危机提供管理工具。必须从预警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及其具体工作环节人手,系统研究企业危机警源监测系统、危机警讯评估系统、危机预警预报系统和危机处置预控系统(见下图)。必须通过企业危机管理,强化企业危机防范意识,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创新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事实表明,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可以确保危机处置效能。本文试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和建构我国出口型企业的危机管理系统。

企业危机预警系统致力于从根本上防范危机的形成和爆发,是一种对企业危机进行超前管理的系统。预警系统是对预警对象、预警范围、预警指标、预警信息等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贺正楚,2003;朱磊、朱峰,2004)。企业危机预警系统主要起到评估预警信息、发出危机警报、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根据组织是一个封闭系统的观点来看,企业危机预警系统包括危机监测分系统、危机评估分系统、危机预警分系统和危机预控分系统,是企业危机管理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的观点来看,企业外部必须要有涉及面更广的企业危机研究机构和企业危机预警系统,以便与企业内部的危机预警系统相链接。本文建构的出口型企业危机预警系统及其网络全模型认为,在企业外部的危机预警研究机构包括企业行业协会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国家商务部企业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国务院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危机

研究中心。在这个层面上,行业协会危机管理研究中心要发挥组织、协调、联络的作用。

(一)企业内危机管理系统

根据危机管理过程理论,企业内部危机管理系统主要由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处置系统和恢复重建系统组成,而危机预警系统则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危机监测分系统。危机监测分系统主要由信息搜集和危机案例两个部分组成。收集的信息包括企业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前者涉及到政治、经济、政策、科技、金融、市场、竞争对手、公共关系、社会、文化、种族等方面,后者涉及到企业生产与产品、营销与市场、研发、财务、人力资源、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对出口型企业来说,外部信息中的国外信息搜集尤为重要。从危机防范和危机处置的成功经验来看,收集以往的危机处置案例是危机信息收集不可缺少的部分。

2.危机评估分系统。危机评估分系统主要由危机信息识别和危机分析评估两个部分组成。在危机信息识别环节,主要是从获得的众多监测信息中识别出真正隐含危机的信息,剔除非危机信息,实现去“正”存“危”功能。危机信息被识别后,要根据企业危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有关模型科学评估企业是否存在警情,并分析警情的表象和内在根源,预测警情的未来发展趋势。

3.危机预警分系统。危机预警分系统主要由危机预警决策和危机预报两个部分组成。危机管理决策者主要根据危机类型、警兆情况、危机警度、预测损失等因素进行危机预警决策,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危机应对策略预案。危机预报警主要是判断危机指标是否突破了危机警戒线,根据预警判断结果,参照预警制度,决定是否发出警报、警报级次、报警方式等。

4.危机预控分系统。危机预控分系统主要由危机预控和危机预案两个部分组成。危机预控涉及到危机预案策略、预控方案选择机制与程序、危机预控的组织实施等内容。危机预案策略库汇集了各类危机的预先控制与处理策略方案,科学合理的预控方案选择机制与程序有利于保证预控方案的最佳选择和优化实现。

(二)企业外危机管理系统

企业外危机管理系统主要由行业协会企业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商务部企业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国家应急管理办公室、各省应急管理办公室等组成,是企业危机管理必不可少的支撑网络。

1.行业协会企业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根据我国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危机管理能力、危机管理水平、危机管理研究能力和危机管理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和局限性,各行业协会要承担起危机管理研究总协调人和资源整合者的责任,下接企业集群,上联国家商务部企业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国家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各省应急管理办公室,横向与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企业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交流合作,推动我国企业危机管理上档次、上水平。

2.研究机构企业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机构”主要指各大学的研究机构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这是企业危机管理研究最有能力的组织,我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谐社会建设等都需要这股强大的专业力量。因此,各行业协会要积极主动地牵头整合这些资源。

第5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一种新思路。需求侧主要是指凯恩斯提出的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理论,即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它们是决定经济短期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供给侧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即从提高产品供给的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的不均衡,扩大有效供给,削减过剩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以下四点。首先,着力化解产能过剩。近日,财政部了《关于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许多重工业行业,例如钢铁、铝、水泥等,产能大于需求将成为常态,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做到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危机。其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打出一套“组合拳”,这样企业才能有更多资金去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目前我国面临严峻的楼市库存压力,“空置”的住房可供2.2亿人口居住,因此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最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信用违约要依法严厉处置,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首先,管理会计的规划职能主要体现在管理会计提供的数据与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制订短期的或者长期的计划。其次,决策职能是管理会计的核心职能之一,管理会计主要以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的方式参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料,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做出科学的决策。再次,管理会计根据事先编制的预算,实时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发生的实际经济活动进行同步计量、记录和报告,及时将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对比,确定偏离程度,计算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确定相关责任。对于不利差异提出改进措施,并在必要时对预算进行修订。最后,评价职能主要表现为评价与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事后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以便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管理会计的职能相互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循环。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计划的基础,而计划既是预测和决策的综合反映,又是经营目标的具体化,是进行控制、考核的依据。

管理会计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新常态的显现,行业间以及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注重管理会计的运用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展开,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消耗问题,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中石油为例,中石油建设实施的资金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公司层面的流程和信息平台的统一,通过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融合发展、协同管控和约束机制,提高了总部层面对资金运行的综合掌控能力、计划管理能力、运行保障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执行把关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中石油用全球视野构建的资金管理运行体系,使资金管理这一重要的企业价值管理手段在中石油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提升,提高了中石油资金运用的效率与效益。

管理会计在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管理会计能促进企业创新。管理会计能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协调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关系,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让企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推进精益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在互联网时代,海尔集团创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人单合一”的双赢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尔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创新是把利润表转化分解成每个有自的经营个体,甚至到每位员工,其管理会计创新强调以人为核心要素的核算体系,把传统财务报表转化为每个人的四张表:损益表、日清表、人单酬表和流程表。管理创新为海尔企业经营管理和效益带来积极变化。目前,海尔的库存周转天数平均是5天,应收周转天数为4天,营运资金周期达负的10天。在该模式下,员工可以根据自己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分享与所创造的价值相匹配的收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会计能促进企业规划、决策能力的提升。管理会计提供的数据与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制订短期的或者长期的计划,同时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管理会计主要以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的方式参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料,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做出科学的决策。利用好管理会计的规划和决策职能能有效促进企业规划、决策能力的提升。

第6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关键词:流程银行;银行业务;风险控制

如何推进和实施流程银行建设,克服部门银行的弊端和缺陷,进一步全面提升经营效率,增强风险管理与内控能力,是当前中资银行共同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之一。为此,应着力做好经营管理标准化、合规管理的流程嵌入,以及银行业务与现代IT技术有效融合三个基本问题。

1 运作基础:经营管理标准化

流程银行的效率取向、安全取向和运营动态化,要求流程银行的业务操作与决策管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高效化和风险的全程监控。其运作基础,是实现和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使商业银行的基本营销元素和决策管理元素经过标准化改造后,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进行模块化重组和运作,促进和实现高效、安全运营。

所谓经营管理标准化,是指商业银行在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基础上,参照服务行业标准化管理的一般原则、方法、理念,通过制定体系化的标准文件,使其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均有统一的标准可供遵循,实现业务运作与管理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从而达到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差错发生,防止出现风险的目的。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标准化不是一个新命题,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使命。当前,适应流程银行建设需要,以业务流程走向和风险制约关系为指导,丰富和完善标准化内容,实现“事事有标准、办事循程序”,不仅与流程银行建设目标并行不悖,而且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和互动作用。

一是结合流程银行的程序性分工特点开展标准化工作,可以使商业银行员工牢固树立工作标准观念和协作观念,为流程银行的建设和运营奠定思想认识基础。二是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使银行现有基本业务条块清晰明确,从而为界定和优化流程,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提供良好基础和切入点。三是通过标准化工作,促进营销与决策管理要素的标准化、规范化,可以适时应客户和市场需求,组成适宜的营销模块和管理决策模块,较好地以产品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周到性,应对客户需求和挑战,满足流程银行建设的效率取向需要和运营动态化需要。四是通过标准化工作,以业务流程走向和法律规范为指导,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操作标准和管理规范,明晰和固化各层级的岗位职责和制衡关系,可以满足流程银行建设的安全取向需要。五是通过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乃至最终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认证,构建起“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往复的规范服务、防范风险、提高效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质量管理模式,可以发现已有业务流程的不适宜、不完善之处,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满足流程银行建设持续优化的需要。

2 风控基石:合规风险的嵌入式管理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明确指出,“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可见,合规管理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架构中具有风险控制基石的地位和作用。联系当前实际,要求流程银行建设必须随流程落实内控,对合规风险实施嵌入式管理,着力解决和纠正因有章不循、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执行不力等导致的合规失效问题,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形成与有效。

所谓合规风险嵌入式管理,是指以流程和岗责为基础,在业务流程的相关环节中落实法律、法规、准则、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有关要求与规定,着力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和人员执行力,系统提升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使内部相互制衡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与其发展战略相匹配。

(1)嵌入式合规管理的建设路径是流程程序性嵌入,即在流程构造工作中,同步将法律、规则和准则的相关要求,解读嵌入于业务流程的相应环节,强化岗位约束,树立岗位权威,约束、引导和激励银行各层级员工不断强化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做善于风险自律的理性“银行人”,实现合规对具体业务的全流程风险监控与管理,保障合规管理的执行政策水平和执行力。

(2)嵌入式合规管理的实现手段,首先是构建业务合规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守规监督考核制度三位一体的制度管理体系,明晰相关业务的风险提示、准入条件、限制条件、禁入条件、预警信号、问题与危机处理要求、退出条件与退出方案,使合规要求与相关业务线条、运作单元和岗位职责形成映射关系,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运作与管理实现“操作循制度、过程可控制、结果有考核”,为建立长效的遵章守制机制奠定基础。其次是充分运用电子化工具,对规范、成熟和重复特点的作业要求,尽可能以电子化手段固化于相关核心业务系统程序和管理决策系统程序之中,强化客观性,提高效率。

(3)嵌入式合规管理的效能维护。要求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对法律、规则和准则,持之以恒地加以跟踪和解读,及时对现有之“规”加以充实和更新,特别是明晰新出台法律、规则和准则的要领和尺度,并及时将其“翻译”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作业要领、规程和建议,供业务部门操作遵守和参考,保证合规之“规”的时效。

第7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关键词:废旧物资 管理 风险 体系建设

油田废旧物资是指在油田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寿命终结、工艺技术进步、新标准的实施;或由于日常保养维护不到位而遭损坏等形成的物资。这些废旧物资,或可通过修复、降级使用;或可通过调剂使用,彻底报废的还可以进行变卖以回收部分资金,因而还存在着较大的使用价值和一定的残余价值。而金融危机下的国际国内形势更是要求我们要“节约挖潜,降本增效”,故而严格控制废旧物资的形成,加强废旧物资的管理与回收、利用,已迫切地需要引起重视,并尽快加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

一、油田废旧物资管理现状

(一)缺乏具有指导性的内部控制管理手册

随着油田不断的开采、开发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废旧物资的形成量也越来越大,但油田废旧物资管理并未纳入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油田所属各单位的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管理模式不尽相同,较之常规储备物资管理而言,其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与不完善,没有切实可依据的管理流程图与RCD,使实施废旧物资管理的操作性与遵循性相对较差,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废旧物资管理的相对粗放与薄弱,与之相伴的则是废旧物资的安全与风险问题。

(二)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的局限性

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是油田节约挖潜、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对废旧物资的修旧利废主要是基于油田所属单位内部,修旧利废的程度、深度、广度取完全决于所属单位自己,影响了修复物资在油田内的调剂和节约挖潜的深入开展。而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位主义,另一方面是相关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第三是相关调剂部门对制度的贯彻、执行不到位。

(三)废旧物资形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油田废旧物资处置不及时会形成二次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携油污、泥沙等废旧物资形成的二次污染。从井下提上来的废旧物资,诸如油管、抽油杆等携带泥沙、油污等堆放在废旧料场,经风吹日晒后,油污滴落渗入地下,形成无法清理的二次污染。

2、不可降解的废旧物资包装物形成的二次污染。废珍珠岩保温材料、盐棉、矿砂棉等不可降解的油田废旧物资,堆积在各废旧料场,并呈逐渐扩大的态势。

二、缺乏内部控制与系统管理的风险与分析

今年我们运用内部控制的思路,就油田所属单位的废旧物资的管理情况进行了拓展性的审计调查。根据审计调研情况和审计目的,从审计角度给废旧物资的管理设置了回收、入库、存放与管理、出库、处置、修旧利废、制度建设、机构设置等8个审计流程,并在对流程的审计过程中发现了废旧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与漏洞。

(一)油管管理

1、管理缺陷

回收:(1)计量方式是数根数或估算吨位,没有任何单据。(2)在磅秤计量的基础上按携带泥污的程度扣一定比例的除污率,范围可以是2%,亦可以是60%,完全由废旧物资管理员核定,缺乏科学规范的计算依据。

油管的修复发出与回收:(1)以双方的收据为依据,收据的形式、内容不尽相同,有部分废旧料场不做帐务记录。(2)油管修复发出与回收数量不符。

处置:废旧物资存储量很大,但数量不明确,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2、风险分析

(1)物资风险。

①管理风险。废旧物资分布在几个料厂、存储量很大,而岗位设置不到位,岗位人员配备不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管理行为缺乏有效监督。

②丢失风险。废旧物资回收无押运人,无监磅人,无重新计量,存在路途丢失或被盗的风险。

③真实性、准确性风险。估算的随意性,使统计数据失去了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的价值。

(2)人的风险。

①被伤害风险。料厂分散,管理力量薄弱,如发生偷盗情况,料厂看护人员有被伤害的风险。

②联合舞弊的风险。废旧物资数据的准确性无从考量,加之利益的诱惑,给联合舞弊创造了平台。

③绝对权力隐患。估算的随意性,无监督(重量、除垢率),使废旧物资管理员很轻易地就能决定基层单位废旧物资的回收数量。

3、存在问题

①岗位设置不健全。庞大的废旧物资管理仅设置一个专职管理员,远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且违反了内部控制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

②主管部门执行力不够。废旧物资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处置,但只下达了处置计划,并未完全履行处置义务。

③制度建设滞后。对废旧物资的管理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根据油田废旧物资发展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缺乏切实可操作的依据。

(二)修旧利废

1、油管修复与结算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及漏洞

(1)修复费用与结算费用不符。

(2)结算费用与修复内容不符。

(3)结算内容与预算内容不符。

2、风险分析

(1)成本的真实性、准确性风险。

①小金库的风险。利用修旧利废资金支出转移资金。

②调剂成本的风险。修旧利废资金量的自主性,使其具有调剂经营成本的作用,盈存欠补,旱涝保收,存储资金。

(2)法律风险。

①合同的真实性风险。

第8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并非单一体系、单一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44200多个乡镇以上监管部门,2273个县级以上质量安全检测机构,100多万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合作社,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共管共治。从“快监管”模式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看,监管、检测、生产三大实体领域均存在诸多亟需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一)监管体系建设推进较快,但适用工具相对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后,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目前100%的省,63%的地市,48%的县,97%的乡镇已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仅全国的乡镇就已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5万余人。按照《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4年底,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将实现全国行政区域全覆盖。按照法律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将对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但事实上,主要的监管压力在于县乡两级,特别是县级政府的农业部门。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一方面县级专职监管人员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推进制度措施落实的工作方式和工具手段还很落后。主要表现在4个主要方面:(1)农业标准信息的下行通道很不通畅,缺乏数据全面、更新实时的权威数据库,基层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特别是生产企业不能及时掌握标准法规和政策动态。(2)质量安全监测数据还不能快速传递交互和多维度智能分析,传统的人工计算会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较难早期发现。(3)监管执法和督导巡查缺乏合适的信息平台和适用的执法取证及数据传输设备,基层执行部门与省市管理部门间“管办脱节”,不能做到整体协同。(4)应急管理方面既缺乏对舆情的实时自动监测分析,又缺乏能即时调度监管队伍的指挥系统,以至于“记者干着质检的活,微博干着媒体的活,有关部门干着跑龙套的活”。(二)检测体系设备配备较强,但检测能力相对较弱《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已进入二期,两期总投入将达到140亿元,建设重点之一是县级质检站。截至2012年底,国家共对1739个县安排了建设资金。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火焰分光光度计等大型精密仪器得以在县级质检站配备,基本具备了对蔬菜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等高毒农药、动物尿液中盐酸克仑特罗、孔雀石绿、重金属等危害物质的定量检测能力。但客观上讲,检测体系目前尚有3个问题较为突出。(1)投资建设的多,实际运行的十分有限。截至2012年底,在1739个县级质检站建设中,完成建设任务的有845个,其中完成项目验收的329个、通过计量认证的169个、通过资质考核的51个,可出具公证数据的仅有20%。(2)能熟练使用精密仪器的检测人员严重不足。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调查显示,全国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中,平均每家机构专职检测人员不足4人,每2.5个机构才有1名高级职称检测人员,每7家机构才有1名研究生学历检测人员。(3)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严重滞后。尽管《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对人员培训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但目前看,基本上属运动式、临时性和个案性,还未建立系统性、持续性、全员化的培训机制,现有检测人员检测技能很难与危害物质的发现、技术方法的更替、仪器性能的升级保持同步。(三)对生产企业监管要求多,但帮助服务相对较少从监管部门职责看,核心就是要监督生产企业,使其生产销售的农产品中农药、兽药、重金属、保鲜防腐添加剂、生物毒素、致病性微生物以及其他化学物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对生产企业而言,就是要对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上述物质进行全面管控,并将具体操作和合格证明记录在案。尽管生产企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但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挂钩”县乡政府政绩的大背景下,监管与被监管间已无界限,在质量安全责任上政、企其实是一体的,政府只有尽责才能免责,企业只有不出事政府在政绩考核时才能不丢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管部门只有组织力量帮助企业管控好质量安全风险,才能规避自身被问责的风险。从现实情况看,企业层面的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技术性强、专业性强、需要分解落实的规定繁杂,目前仅有少数国有大型农业企业才设立有专门的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质量安全,绝大多数生产企业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现阶段迫切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深入挖掘社会力量,引导帮扶生产企业落实好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3]。

二、信息时代质量安全“快监管”模式框架

质量安全监管就是对风险隐患查找、确认、处置、预防的过程。在质量安全持续高压态势下,对监管部门而言,需要的是主动监管而不是被动应答,其关键是看监管行为由谁启动以及如何进行。因此在质量安全问题上,迫切需要改变过去媒体发现、中央发起、逐级推动的工作方式,建立多点交互、中央统筹、整体协同的“神经网络式”监管模式。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围绕“规范生产防范问题、全面监测查找问题、全程追溯定位问题、快速反应处置问题、应对舆情消除问题”的工作思路,在现有监管体系、检测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三大实体基础上,围绕提升监管部门、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管理能力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省市架构、县乡配备,平台支撑、社会运行的方式,建设三大功能集群,构建质量安全“快监管”新模式。(一)建设“省为枢纽、县为单元”的“快监管”决策功能集群该功能集群包括风险监测、应急管理、执法监管、舆情监测4个核心功能模块。1.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协作系统,使监测数据能快速交互,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能快速发现。监测是发现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的“眼睛”,要对庞大的即时监测数据进行快速运算处理并作出预判,则需要借助信息系统这个运算“大脑”。要构建可与国家标准相同步的样品信息、判定标准、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出限等基础标准数据库,在确保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监测方案在线编制、监测任务批量定向下达、检测结果批量上传、监测结果的自动判定和多维度智能统计报表,以帮助省市决策部门快速发现质量安全趋势性和苗头性问题。2.集成应急管理决策指挥系统,使监管资源能快速调度,监管任务能快速部署。“快监管”的核心在于对质量安全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快速反应、快速布控。要保证省内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快速协同反应,就需要构建信息化决策指挥系统。决策指挥系统是“快监管”模式下质量安全监管行为的“神经中枢”。该系统要对区域监管体系内的相关部门、人员实行组织化管理,同时集成即时通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短信(彩信)群发系统和手机端应用,实现区域内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各部门和人员间的点对点交流、集体会商和即时视频会议,使监管体系扁平化,切实提高快速反应能力。3.建设质量安全移动执法监管系统,使执法信息能同步交互,巡查督导成为常态。常态化的巡视检查是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该系统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构建服务器端管理平台和移动终端应用平台,实现生产主体备案、产地位点精确定位、现场执法取证、日常巡查督导、对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综合评价和绩效管理等基本监管功能。同时,还要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实时查看执法巡查人员的工作位点、工作状态和巡查路径,保证本区域监管人员真正履职尽责。4.集成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及手机端应用,使媒体反应能实时掌控,突发事件能快速应对。随着人民群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公众对消费安全的内在需求和关注度越来越高,质量安全问题在社交网络和自媒体下越来越表现为极易发酵性和极易传播性,任何一个微小问题都有可能快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件,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农业产业链条,严重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因此,及时掌握舆情,做到“耳聪目明”至关重要。该系统一方面要能实现对质量安全舆情的全网监测,同时也要能对监测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自动生成舆情传播趋势图供决策参考。要充分考虑各部门人员的地域分散性,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发手机端应用软件,实现舆情及其分析报告向区域内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实时定向推送,以促使各部门监管行为的“自启动”。在运行逻辑上,首先是各级监管部门通过风险监测系统、舆情监测系统(包括公众举报)、移动执法监管系统发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线索,通过应急管理决策指挥系统上报上级监管部门。上级监管部门在应急管理决策指挥系统组织会商形成决议,并通过该系统分派地县级监管部门办理。地县监管部门通过追溯系统定位问题源,并通过应急管理决策指挥系统以及移动执法监管系统(呼叫中心),通知乡镇监管机构巡查。乡镇监管人员使用移动执法监管系统,对照标准信息应用系统内的标准数据,对辖区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巡查督导,并将巡查信息上传执法监管中央端。在检查现场则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和便携式打印机将违规记录打印输出,双方签字确认,完成执法。(二)建立“行政引导、市场运营”的“云检测”服务功能集群加快检测机构特别是地县级检测机构建设运行,是当前的当务之急。要通过该功能系统,使检测机构从实验室认证、人员培训、技术交流、检测运行管理、社会委托业务接入、试剂耗材采购等检测运行支撑工作实现全面信息化和专业化。1.建设检测实验室运行管理系统及“云服务”平台,使检测过程规范受控,检测运行快捷高效。通过检测实验室运行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区域检测机构从样品登记一直到报告结果的流程、数据和资源运行情况十分必要。国内外经验表明,检测实验室运行管理系统是规范检测流程,提高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省部级检测机构由于检测任务量大,网络、服务器等基础条件较好,可采用本地部署的方式。“云平台”是不需要软件、硬件建设,基于互联网即可开启应用的实现模式即“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对于地县级中小检测机构来说,由于业务量小、预算少,“云平台”较为适合。该系统要以检测任务受控和提高效率为目标,除了实现任务可追踪、数据可溯源、审核可掌控等基础功能外,还应考虑目前普遍存在的因标准数据初始化工作量大、基础配置多、操作繁琐而出现的建而不用、资源浪费现象,使用专业的标准数据服务软件自动生成基础标准信息等数据。同时要充分挖掘检测数据价值,实现检测数据的多维度自动统计报表,为委托检测单位质量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2.建设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培训系统,使新知识新技术能快速传播,检测人员的整体检测技能能快速提升。对管理部门、检测人员、生产人员的质量安全量化培训是《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具体要求。目前虽有“全国检测技能大比武”等组织形式,但基层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生产企业更需要需求驱动、随时发起、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培训系统要采用O2O(OnlinetoOffice),即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导流线下的运行模式。线上主要解决需求收集、课程、线上报名、视频同步、课件上传下载等问题;线下主要解决课程编制、场地安排、师资聘请等问题。检测技术培训系统应可适用于质量安全监管和生产管理培训。线下培训时,要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线上同步播放,供不能参加线下培训的人员学习。3.建设面向全国的检测接入系统,使生产企业与检测机构能快速对接,产地准出检测能快速落实。产地准出检测是实现食品全程监管,确保产品安全的重要一环。正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企业原料检验查验和食品出厂检验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一规定势必倒逼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产品检验。然而目前一方面检测机构及其检测能力不透明,另一方面检验检测技术性强,检验机构数量多,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均面临巨大的搜寻成本和沟通成本。而通过检测接入系统则可以实现生产企业检测需求与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无缝对接。4.集成交流协作、物品采购、实验室认证等服务,使机构建设能快速推进,技术难题能快速解决。重点实现文档上传分享、在线问答、检测人员及检测机构空间展示宣传、在线专题讨论、检测能力规划与实验室认证、标准和仪器使用测评等社区服务功能。要同时充分考虑检测机构购买和支付特点,搭建电商交易平台,借助现有物流配送体系,向全国检测机构特别是地县级检测机构提供小型设备和试剂耗材的选型配送服务,使各级检测机构试剂耗材和标准样品能快速补给,检测成本能大幅降低。(三)建立“政府扶持、社会服务”的生产企业“安全链”托管功能集群生产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帮助扶持生产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管理好安全风险,对于保障全国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借鉴欧盟于2003年建立的旨在促使农场生产符合产地环境要求、食品安全规定、动植物卫生标准的“农场咨询系统”(FarmAdvisorySystem,FAS),以及从补贴咨询服务机构入手帮扶农场生产合规的做法,推进3项服务。1.建设农业标准信息应用系统及数据共享服务,使标准法规动态能实时获知,农业标准能快速“落地”。农业标准化,标准是核心;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是基础。然而从实际操作看,由于标准制定部门多,标准信息分散,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快捷、不准确,查找标准难、选用标准难、更新标准难,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主动推送数据内容,既涵盖全文标准和法律法规,又涵盖项目指标和检测方法,数据准确有效、更新实时全面、查询便利精准、推送快捷多样,可以让标准使用者无需网上搜寻即可实时获知标准信息的数据系统。该系统应能实现4个核心目标。(1)信息内容要能包括国家的农业食品标准全文以及项目指标数据,同时涵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产食品分委会(ISO/TC34)等国际组织标准,以及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数据。(2)要实现全库数据的主动推送,国内标准之间引用关联关系要清晰,历次版本及修改信息要完备,项目指标与检测方法关联配套,可多角度便捷查询。(3)要有交互功能,一方面要能实时统计各标准的使用频次数据、使用者的地域和行业分布数据,便于主管部门对标准的实施应用情况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开展标准化绩效评价;另一方面要能实时收集使用者对标准的反馈意见,便于向有关部门反映以及时修订标准。(4)要能提供开放接口(API),供各农业相关部门官方网站调用标准数据,通过多点辐射,最大程度推广应用标准。2.建设基于产品营销的生产档案采集管理与追溯系统,使生产信息能全程透明,产品销售能优质优价。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但鉴于目前政府层面的信息化追溯系统,一方面定位于责任追究,另一方面也无上位法依据,同时又需电脑、标签打印机、标签等硬性投入,而且可追溯产品尚不能优质优价,生产企业缺乏加入的积极性。因此,当前应转变建设思路,从产品营销和生产管理服务的角度进行设计。该系统应在可追溯农产品宣传营销平台作保障的基础上,重点实现对人、事、时、地、物五大关键要素的全程管理,实现全过程信息透明。要通过该系统实现“两个预警”:一要能在生产节点对药物的违规使用情况进行自动预警;二要能在准出节点对药物检出及超标情况进行自动预警,以帮助生产企业快速定位问题,改进管控措施。3.集成质量安全管理托管服务,使企业生产合法合规,质量安全源头保障。要挖掘、引导和鼓励专业咨询服务机构、质量标准研究机构、风险评估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开展质量安全帮扶行动,重点帮助生产企业解决5个问题。(1)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围绕企业农产品品种,重点针对重金属、农药(兽药)、添加剂、污染物、多发病虫草害等开展全面风险诊断,集成整合国家现行标准法规,遵循良好农业规范框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规范,重点包括风险管理表、日常检查表、各环节生产操作规范等。同时组织对农场员工开展全面质量安全管理培训。(2)指导记录生产档案,协助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定期开展技术巡查。(3)利用区域检测资源,协助开展产品产地检测。(4)定向监测企业质量安全舆情,协助开展分析研判和定向推送。(5)借助第三方可追溯农产品运营平台,从产品品质、安全角度协助企业做好产品宣传推介,扩大销路。

三、运行保障机制

第9篇:危机管理决策与处置范文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难点

从风险控制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可以分为道德风险和非道德风险。所谓道德风险,本文将其界定为中小企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损害银行利益,从而导致的信贷风险。所谓非道德风险,本文将其界定为中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风险,不同的中小企业经营目标取向和管理者才能有差异,风险收益也不会一样。非道德风险是可以预测的,也是可以通过融资制度的设计去分散并控制的。

中小企业以下几个特点也是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难点:

财务信息不透明。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刚刚起步或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财务报表不够完善或财务数据与实际不相符,甚至部分中小企业还没有财务报表,导致金融机构难以真实掌握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销售收入、现金流量、盈利能力等重要财务数据,对中小企业贷款决策缺乏相关真实财务数据支持。在莱商银行随机抽查的20户典型中小企业中,2户无财务报表,2户固定资产、销售收入等重要财务数据与实际差距较大,5户企业报表相对真实,11户企业有两套报表。

企业管理决策机制不规范。大部分中小企业为家族式或合作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的“三会”制度,企业的相关决策行为依靠个人意志,没有形成相关决策的流程控制记录或决策文件,企业决策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难以根据企业决策行为及时做出信贷决策。

核心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大部分中小企业较大型企业而言,在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品牌价值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依托大型企业生存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市场条件变化、行业景气指数下降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受到的不利影响也会首当其冲。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

目前全国各城商行在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中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控制融资额度,不以融资需求为唯一标准

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增加,意味着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向间接融资体系的转移。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完全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作为决定贷款额度的依据,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状况和经营状况。一方面,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可以预见的收入流来估计其还贷水平并确定贷款额度;另一方面,银行可以根据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数量确定一个贷款上限,只要融资总量没有超过自有资金的量,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就不会承担主要风险,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就可以相对放松。

采用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

抵押物不足和难以获得信用担保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固有特征,应考虑以替代的方式解决担保问题,这样既可以满足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控制的要求,又适应了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

群体担保。由于族群关系、社区关系的存在,中小企业及其经营者往往存在一个关系相对密切的群体。由这些群体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能有效减少监督成本甚至交易成本。这一方面是由于如果中小企业恶意逃债,而群体代位赔付,将导致中小企业及其经营者失去群体的支持,这是极其高昂的成本;另一方面,同一社区的成员常常十分了解各自的信用状况,人们会对加入者的信用状况做出谨慎选择,往往有意识地排除信用不好的人,降低了银行的筛选成本。

诚信激励。银行通过授信额度、利率定价等手段对及时归还本息后的借款人和勇于承担担保责任的保证人给予其一定让利,这也有助于鼓励中小企业的还贷行为,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

根据实际服务对象设计不同的贷款方式。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根据不同中小企业特殊的现金流状况、支付频率,为其设计特殊的贷款方式及还款方式。在满足了中小企业特殊交易性资金需求的同时,也便于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

强化信贷经营管理人员的尽职意识,提高履职水平

不管是道德风险还是非道德风险,其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人”,强化信贷经营管理人员的尽职履职意识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根本所在。抓住“人”这一风险管控的核心,建立一支尽职意识强、履职水平高的信贷经营管理队伍,再通过这支队伍反作用于“他人”――即中小企业,就能够切实提高信贷经营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尽职水平,实现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可防、可控、可化”。

莱商银行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探索

莱商银行在多年的经营管理中,不断探索、完善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尤其在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构建起了“防点、控点、化点”的风险管理体系。

创新服务,丰富贷款方式

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提高放贷效率。莱商银行总行对分支行采取扁平化管理和差别化授权经营模式,授予分支行与当地经济和其管理能力相匹配的权限,各分支行全程负责对贷款客户的推荐及业务办理,在权限范围内自主决定信贷资金的投放,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提高了信贷管理的责任意识。

因企制宜,采取多样化的贷款方式。如对家庭作坊式的小型企业,莱商银行采用了“微小贷款”模式,将贷款直接发放给企业主个人,以其家庭资产承担无限责任;对贷款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采取了小企业联保的方式;对部分优质企业,直接发放信用贷款。

推行评级授信,有效掌控风险。莱商银行对有贷款需求和已发生贷款的中小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按其法人代表的信誉、资产状况、经营规模、发展前景等综合情况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按照不同的等级确定不同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实行差异化的利率,努力简化中小企业的贷款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创新理念,完善信贷服务体系

放宽贷款准入条件。坚持“支持有多大、发展有多快”的信贷支持理念和“在发展中转化信贷风险”的风险控制思路,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如金融危机中,莱商银行逆势而为,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客户,仅2009年就新增中小企业客户800余户,新增贷款无一发生不良;全行贷款收息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创新信贷产品。开办适合区域经济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信贷品种,加大信贷投入,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如徐州分行先后推出了“工程机械按揭贷款”等7款信贷产品;针对徐州产业集聚发展的特点,开发了“财富通”,即一款集电话支付、刷卡收单等功能于一体的终端服务产品,配置在徐州主要专业市场,受到中小企业客户青睐。菏泽分行建立了“联保组担保”、“联保加担保公司担保”等多种形式,先后开发了“联保贷”、“循环贷”等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设法帮助企业度过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面对众多中小企业出现的资金紧张局面,莱商银行以攻为守,多方引入资金,给予办理贷款展期或注入合理信贷资金支持,扶持一大批中小企业度过了生存危机。如2009年,面对菏泽郓城县纺织行业面临的困境,菏泽分行主动帮助分析市场、研究对策,

“能拉一把就决不推一把”,短短三个月就投入3个多亿的款项,所有受资助的纺织企业,没有一个倒下,也没有一个发生信贷风险。

强化信贷管理责任意识。建立“全员控风险”的风险管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