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范文

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

第1篇: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江苏省;风险投资;政策建议

参考各国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处于风险投资的初期阶段的国家,要想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必须采用以政府为中心的国家风险投资的发展方式,加强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推进或支持。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公平竞争

风险投资能够强且有力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立健全风投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对风险投资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许多风投实施的较为成功的发达国家都出台了许多关于风投法律制度,来保障本国风投业的发展。我国的风投处于起步阶段,现行法律都没有考虑到风险投资运行的规律与特点,没有切实对知识产权有所保护,更关键的是,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有许多地方又与风投运作规则相违背。正因为这样,我国需要制定一部体现“鼓励、支持、保护”原则的专门规范风险投资活动的法律。制定专门的法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我们目前可以先制定一些暂行条例。首先,修改现行《公司法》等法律中与风险投资运行相违背的部分;其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关法律,对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最后,房款对民间企业和民间资金创办风险投资机构的限制。

(二)实行政策扶持,加大支持力度

参考国外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我们就会发现,即便是类似于美国这类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的国家,它的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也要依靠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可见,政府的支持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首先,地方财政应当增加高科技产业发展专项拨款,从而降低风险投资家的投资风险;其次,政府应制定出对风险投资提供经济补助的政策;最后,通过制定政府倾斜采购政策为高科技的产业化开辟初期市场,使政府采购成为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三)优化税收激励,促进风险投资

税收政策这一宏观调控工具对生产和投资都很敏感,对其合理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江苏省针对自身情况已制定了《江苏省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办法》。但与风险投资发展较好的美国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对此,建议税收政策应该更激励“上游”的风险投资和长期稳定的风险投资并向高风险的初创期倾斜。与此同时,“马太效应”也存在于江苏省的风投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众多省份一样区域发展状况不均衡的问题同样出现在江苏省。这就导致了,江苏各地的财力差距很大。而拥有越大财力的城市,就越有能力吸进外地的风投资金。根据《江苏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15》的统计,2014年风险投资资金数量排名居前四的机构数量占全江苏机构总数87.85%。而排名最后的宿迁只占0.21%。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建立专门投向江苏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特定风投基金;给予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允许各地因地制宜的制定更适合有效的税收奖励政策来吸进风险投资。

二、拓宽风险资本来源,培育多元化风险资本主体

目前,江苏省风投资本的来源渠道较少,仍是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国有投资公司。要促进江苏省风险投资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风险投资资金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多元化风险资本主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放宽对养老基金及金融机构的限制

养老和保险基金虽然受国家的控制比较多,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但其规模庞大,具有长期性,来源稳定,符合风险投资的对风险资本的要求。目前,我国实行较为严格的限制来保证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虽然在近年来已经对养老金的投资领域已经慢慢逐步放宽,但仍不允许养老金进入风投市场。江苏省可以借鉴风投较为成功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可以承担风险的范围内,一步步允许养老金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参与风险投资,达到优化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大型企业集团的资金实力

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风险投资产业的过程中,工商企业在风险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力量。江苏省在发展风投产业的过程中,也可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优质民营企业等企业集团进入风险投资领域。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不光可以增加风投资金的来源,而且可以使企业接触到风险投资产业。企业也可以以此来不断更新自身技术,跟上科技进步步伐。

(三)引导个人进行风险投资

就目前现状而言,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水平仍逐年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投资途径仍较为匮乏,居民急切需要更多合理的投资途径来经营资产。如果允许调动这一部分资金的积极性,允许其投入风险投资行业,无论是对个人投资还是对风险投资业而言都是好事。所以,在个人投资者拥有雄厚财力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其开办私人风投机构,与公司采用类似运行方式进行风投活动。

三、在鼓励风险投资的同时,给予风司以支持

(一)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

高风险,高收益是风投的最显著的特点。因此,在保障高收益的同时,尽量降低风险,是风投机构最关注的一点。而这与风投的人才的自身素质息息相关。进行风投活动要涉及知识范围非常广,它要求风险投资家不但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知识基础、金融投资实践经验,而且要懂得企业管理理论且有敏锐的发现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变化的能力。然而,结合江苏省目前的实际现状,适合风投业发展的全面型高素质人才十分紧缺。若该情况不加以改善,人才的匮乏势必影响风险投资机构对于风险资本的管理能力。因此,引进风险投资人才,建立起人才培育机制,对于发展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产业有深远的意义。要想扭转江苏省目前风投人才紧缺的现状,仅是依靠风险投资机构自身是不够的,需要靠政府的力量一起来解决。首先,必须建立风险投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正规的教育来大量培养风险投资复合型人才;其次,建立岗位学习机制,通过进行实践来造就人才;最后,建立激励机制,通过采用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调动创业激情,创造多赢。

(二)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建立起完善的体制

风险投资并不单纯的只是风险投资机构向风险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风险机构还需要给予风险公司促进资金转化为创新技术过程中的全方面的帮助。这些年来,风险投资在我省的迅速发展,对风险投资机构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风险投资机构在管理、组织形式和对风险企业的支持能力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江苏省在风投金额增长的同时,并没有产生对被投企业强大的支撑作用。所以,江苏省不应只是把关注点放在风投金额的提升,而应从源头出发,着力改进风投机构的体制,提升风投机构的支持力。

(三)对风险投资企业的投资项目的行业进行引导

近年来,相对于新兴行业,江苏省的风险投资很大一部分都投向了传统行业。一般来说,传统行业的创新能力远比不上新兴行业,所以,这对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会造成的负作用。虽然,投资项目阶段分布和规模分布表明,在鼓励发展天使投资等政策的引导下,江苏省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不断前移,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逐步增加。但江苏省政府仍应继续采用政策配套等方法,鼓励并引导风投机构将风投资金更多的投向拥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新兴行业,从而来提高风投对于江苏省的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四、培育风险企业,形成健康的投资接收主体

根据江苏省科技厅于2014年的调查显示,高达19.03%的风险投资机构认为缺乏好项目是推进风险投资发展的困难所在。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优质的项目源供应不足,致使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成为了造成风险投资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因此,江苏省应着眼于对风险企业的发展,以形成良好的投资接收主体。培育风险企业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加强宣传教育,帮助风险企业摆正位置

自1992年我省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成立以来,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中的巨大作用已经日渐表现出来。因为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仍在初步阶段,江苏省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对它认识远不够充分。一些企业因为需要资金就盲目的选择风险投资公司,仅仅把眼光投入在大笔资金上,而不关注自身的创新力的提高。对此,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摆正自身与风险投资机构的位置关系。使高科技企业深刻认识到:最好的吸引投资的方法是保持技术与产品的先进性,打造可行的项目计划。这也恰恰要求企业不光要努力引进风投资金,同时也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思考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可行方案上。

(二)帮助风险企业完善制度体系

风险企业的制度科学性和管理有效性,对风险投资是否可以成功以及其效率的高低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有采用合理的体制来作为其进行风投活动的保障。一方面,要保证风险投资者可以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并对其进行监督。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多向高科技企业投入资金,企业之间进行参股和合并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风险投资的主体。在许多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国家通过发展风险投资业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就以发展较好的美国为例,早在2000年,硅谷就有1000多家风司。反观江苏省,截止2014年,整个江苏省也只有589家风司,且主要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风险投资业的落后成为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面对知识挑战,不仅要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大力推广风险投资,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才可以使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更为稳健的发展。

作者:高珺 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申嫦娥.我国创业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0,11:12-14

[2]梁池香.我国风险投资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创业经济,2008,09:29-30

[3]常向阳,袁靖宇.关于江苏加快发展风险投资的几点思考[N].江苏大学学报,2002,06

第2篇: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范文

摘 要 近年来,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国家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复审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如何维护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做好复审工作为出发点,首先,对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研发费用的核算和管理是复审的重点;其次,提出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的对策,对其核算的内容及其费用的归集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按排企业研发工作流程的方式分析了企业对如何从内部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核算工作,并总结了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核算规范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新技术 财务复审 对策

一、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存在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规定

通过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后,企业再次提出认定申请的,按初次申请办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期满前三个月内企业应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到期自动失效。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须提交近三个会计年度开展研究开发等技术创新活动的报告,并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的近三个会计年度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由此可知,企业想要永久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必须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复审的要求规范企业财务核算。

(二)当前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几年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情况来看,审查专家组对研发费用的比例的合理性和配比情况较为关注,对很多企业提出以下问题:第一,研发费用中人员人工支出占当年支付给职工的支付比例,与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相差较大;第二,研发费用中各明细占研发费用总额比例过低或高,较为异常。

二、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的对策

(一)重视并深入分析复审问题

能否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关键是被审企业如何做好复审答复报告和如何进行复审答辩;被审企业在收到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问题后,必须重视问题,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成立复审答辩小组,对复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从复审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存在上述提到的第一个问题“研发人员工资比例与人数比例不配比”,主要是因为计入研发人员工资取数来源于财务研发费用专项核算,当年支付给职工的支出取数来源于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很多企业在做研发费用专项核算表时与现金流量表未统一核算口径,导致两个表核算的内容出现漏项或多项的情况,例如研发费用专项核算表核算的近三年的研发人员工资只计入了研发人员的工资,研发人员奖金、公积金、社保及其他补贴没有计入;但是现金流量表核算的当年支付给职工的支出包括所有奖金、公积金、社保及其他补贴。

上述提到的第二个问题“研发费用中各明细占研发费用总额比例过低或高,较为异常”,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做好研发费用的规划。

(二)真实、合理做好研发费用各明细支出比例的规划

从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情景来看,研发费用各明细支出都有一定合理区间,超出或低于这些比例,会引起评审专家组重点观注。例如研发人员人数占总人数80%这个比例就是异常,因为法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数占10%以上就是合理了,该企业研发人员占80%,而销售人员、实施人员、职能部门等人员仅为20%,对一般企业来说较为异常。因此财务在进行研发费用核算之前,应该首先了解和确定各研发费用明细比例的合理区间。下面,我们看一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规范中,与比例有关的规定:

1、科技人数规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2、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规定。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3、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4、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另外,根据复审经给来看,研发费用各明细有以下合理区间:(1)“研发费用―直接投入”,不要超过研发费用比例的60%;(2)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不超过公司当年总折旧的25%;(3)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以上各科目费用占比企业实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建议不要偏离太大,否则容易被视为异常,会引起评审专家的注意,从而增大了抽查或专家答辩的可能性。

(三)规范各研发费用核算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研发费用核算时,应当按照以下划分标准严格归集、分项核算,做到核算口径一致。

1、人工费

在界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时,首先必须明确研发人员的构成主体,其中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以及在本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的前三种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其所发生的人工费主要指从事研发活动的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薪酬。其中包括研发人员的基本工资、资金、津贴、各种补贴、年终嘉奖、加班工资以及其他与人工费用相关的支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人工费不包括发放给研发人员的福利费、社会保险费等职工薪酬;对辅助人员发生的费用应该按照不同研究项目使用辅助人员的时间,采用合理的比例进行分摊,例如各研究项目可按照工时分摊辅助人员的工资薪酬。

2、直接研发费

直接研发费用是指直接应用于研发项目的各种购置费、检验费等,其构成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研发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各种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另一类则是试验研发成果而发生的各中调试费、检验费等。

3、间接研发费

间接研发费是指为进行研发而购入的机器设备和无形资产以及各种长期待摊费用的折旧与摊销费用。此类费用主要包括用于研发项目的各种仪器、设备、固定资产、专业技术以及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修理发生的相关费用的推销。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租赁费不做为间接研发费用进行账务处理,而将该部分间接费用做为直接研发费用处理。

4、设计费用

设计费用是指企业从外部购入的,为完成企业新构思或新产品研发的新工序、新技术等方面的设计费用。

5、装备调试费

装备调试费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费用,但对于发生的常规性大规模、商业化、批量化的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费用不能计入装备调试费用内核算。

6、委托外部研发费

委托外部研发费用是指企业出资委托中国境内的其他企业或专业机构进行研发新项目,其取得的成果归委托企业所有,所研发的项目也与企业经营业务有紧密联系。

7、其他费用

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办公费、通讯费、高新技术研发保险费等计入研发费用中的其他费用项目中,但此项费用不得超过研发费用总额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认证、评审、验收以及评估、注册研发成果所发生的费用也可以计入研发费用的其他费用项目里。

三、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做好财务核算日常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证或复审是否通过,需要公司各部门密切合作,各部门工作人员要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沟通,将工作中模糊的工作理念摒弃掉,使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更加透明化、合理化,以支撑企业财务核算。

(一)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1、资质管理部门职责

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复审,策划研发项目,预测高新各项指标数并审核及预警,填报报表及进行网上申报。

2、财务部职责

建立并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专账账套,实时监控研发费用各科目是否超过目标值,确定高新技术服务收入,提供专项审计所需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

3、人事部职责

每月更新企业花名册及科技人员花名册, 填报研发人员工资明细表,提供企业员工执业资格清单及社保部门出具的近一年参保证明。

4、业务部门职责

策划研发项目,配合提供著作权或专利申请所需信息及对已结题的研发项目编制相关资料。

(二)规范高新技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流程

各企业根据的实际情况,应该规范高新技术企业日常管理流程(见下图),以支撑财务对研发费用的核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束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为企业带来较多的税收优惠,因此维护好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企业想要永久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必须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复审的要求规范企业财务核算,这要求各部门同力合作,尤其是财务部门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核算工作管理。

参考文献:

第3篇: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物要素;企业研发;预算控制

一、引言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业。它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另外,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可执行15%(认定前25%)的优惠税率,税率降低10个点,税额减少40%。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科技转型、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市场价值、提高企业资本价值。

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

17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规定, “企业应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计入的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应针对研发费用下设专项专帐,并且要将研发费用列出名细帐,台帐并列入财务帐套中,做到报表,帐本与凭证的一致性。同时,《国税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中也明文规定,对于企业没有研发费用单列,没有设立研发帐户,或是企业的研发机构与生产经营部分不分离的,研发费用完全是从生产费用剥离出来的企业,不能对研发费用准确、合理、分科目的核算与安排的,划分应用科目不清楚的,不能认定,若以认定通过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并取消资格。

从高新认定与审查的相关文件与政策可以看出,国家是重视研发法投入,同时也在积极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的投入,并能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要求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更加的合法、合理、精细化、规范化,能科学的归集与整理研发费用,并绝对要与生产费用相分离。当然,同时也要符合会计准则、高新认定办法、财政文件、加计扣除等的不同要求。

综上阐明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研发费用归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真实、有效、完整、合法的核算出研发费用并能及时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对高新认定企业或是复审企业都致关重要。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三年,三年后仍要复审,这期间财政、国地税等部门还要联合审查,抽查高新技术的各个要素的完成情况,研发费用的专帐实施情况,要做到有证可依,有帐可查,帐则清楚,科目精细,一目了然。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审计的问题

(一)研发费用的核算与安排与实际的研发项目不相符。研发活动也就是研发项目的设立,应是早于研发费用的核算的,因为只有项目的设立后,才会有研发活动而产生的研发费用,而大多数的企业基于各自的原因,或是重视不够,或是项目安排的冲突等问题,为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而设立了研发活动,往往是一种形式,企业的财务与企业的研发中心不能有效的结合与统一,研发中心依技术与市场需要而设定的研发项目,而财务却是以当年可能或是已经产生的销售额结合本身的专利技术为基础来预算或是划分研发费用,从而设定研发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实际研发活动发生的过程不统一。企业的研发费用按新会计准则要求列入管理费用,所以一般企业应在管理费用下设研发费用,设置二级科目“技术开发费”。这样的分类年底再来回顾这个项目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本年发生的总费用是多少,各个项目发生的费用是多少,各个项目下的材料 、人工、动力、检测等费用的具体发生额等情况,可以合理的计算出项目的成果转化程度与投资收益的多少。但是很多企业不能区分研发过程中费用支出与成本支生,而是采用一篮子的方法,导致研发费用核算不明确,科目核算不精准。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数额与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不相同。高新技术认定通过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而研发费用的认定依据依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部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而定的。当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认定时,依据的是国家税务总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虽然两者的认定与划分研发费用的依据前提是相同的,可是适用的情况又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二者研发费用的认定口径不一致,但是最终的原则并不冲突。

(四)研发费用的预算与控制制度不完善。研发费用的产生是研发活动的过程中,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也会在每个项目设立前,针对研发费用做出预算。预算出材料、人工、设备、检测等费用,但是在实际发生过程中,却没有一个预算方案、监控制度来管理与完善费用的支出,这样就会导致企业项目在立项时的备案书,与企业结题后的验收书,在财务预算与实际支出方面相差过大。

参考文献:

第4篇: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范文

Abstract: The shortage of funds has long-term hindered the high-growth i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high-tech enterprises. With actively widen and innovation various financing channels, the government should guide to encourage and support the priority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financing ways through polic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high-tech enterprises financing way and efficiency influence factors, this paper use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different financing ways of financing efficiency,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conclusion puts forward several policy proposals that giving priority to encourage enterprise internal financing,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fund support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efficient financing way, which based on building a diversified financing system.

关键词: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模糊综合评价;政策建议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high-tech enterprises;financing way;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policy proposal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020-04

0 引言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小规模性、弱势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其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致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应有的高成长性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例如:黄刚(2006)、王凤荣(2006)等认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融资体系是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主要途径;叶红雨(2006)、刘勇(2007)等提出知识产权证券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指出证券化融资是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张玉明(2006)等通过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源的探索,指出加快完善债权融资体系是今后的努力方向;鲍金良(2010)指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成熟阶段应积极利用创业板上市的融资平台,充分吸收风险资本和公众投资;刘绮涛(2010)也认为,创业板的市场推出是高新技术融资的主渠道与制度创新平台。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近年来通过“火炬计划”、“863计划”加大对向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这些观点的提出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都对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资金与科技的融合始终处于一种小规模、低效率的运行状态,资金短缺依然是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这表明基于科技创新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政府势必会进一步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给予资金支持等适当的扶持或优惠政策。我们认为,政府的资金支持政策制定应当充分考虑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优先发展高效的融资方式,从而实现资本资源的有效配置。

1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方式及阶段性特征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与其所处成长阶段有着密切联系。随着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的数量随着技术发展逐步减少,而投资项目的规模逐渐增大,资金需求愈来愈大;与之相反,投资风险会随着技术发展而逐步下降,如图1所示,风险结构由技术风险逐步转向为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融资方式也会随之多元化。

具体来说,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内源融资主要包括天使资本的投资、创始人自身及其他公共投资、还包括企业经营本身的盈余资金;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府政策性融资三大部分。其中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或债券形式向社会筹资,也包括引入的风险投资基金和民间借贷;间接融资是以各种方式向银行贷款为主;政府的政策性融资主要涉及政府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财税扶持和各项专项基金。总体而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表1所示。

①初创期。企业刚刚设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厂房设备,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同时这一阶段技术尚未成熟,风险最高,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极小,主要靠创始人资本和天使资本进行融资,或直接通过民间借贷融资,可能会引入部分风险投资基金和政府的专项基金支持。

②早期成长期。由于产品初入市场,风险依然较强。虽然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年度净收入,但远不足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还需要风险投资基金等进行资金支持。

③高速成长期。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高速成长,积累了一定的信誉度,技术风险大幅下降,风险逐步转为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但新兴企业上市公募资金难度较大,企业自身盈余和银行借款是其主要资金来源,还可能通过股权转让获得部分资金。

④壮大期。企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盈利额剧增,不确定性风险降到最低,市场竞争愈加强烈。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包括发行债券,公开募股,商业信用等。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以内源融资为主,是最基本的融资方式,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利用外源融资来扩大再生产。外源融资中,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此外,在银行贷款较难的情况下业主经常会考虑民间借贷,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民间借贷和政府专项基金也在此次评价对象的考虑范围之内。

2 影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各融资方式效率的因素分析

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各种融资方式的效率进行评价,需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下针对融资成本、资金使用率、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自由度和融资风险等五个典型因素进行说明。

2.1 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影响不同融资方式下融资效率最重要的因素。融资效率与融资成本成反比的关系,即融资成本愈高融资效率愈低。显然,内源融资的融资成本最低,因为从企业自身盈余筹资,不发生任何取得成本;与之相反,股票融资的融资成本最高,原因是利用次方式融资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政府专项基金由政府部门无偿划拨,融资成本比内源融资略大。通过风险投资基金融资中间融资费用也较少,总体而言融资成本不大。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民间借贷的利率依次递增,融资成本随之依次增大。

2.2 资金使用率 资金使用率主要评价资金到位率和资金投资利用率两个方面。从资金到位率的角度来看,内源融资直接留存企业盈余,资金的到位情况最好。民间借贷和风险投资基金分别由民间个人和机构直接投资,省略了中间环节,资金到位率也较高。其次是银行贷款和政府专项基金。证券市场经常会出现股本募集不足和债券认购不足现象。从资金投资利用率角度来看,同样是内源融资的资金投资利用率最高。由于民间借贷的利率很高,企业一般会慎重选择,所以资金投资利用率同样较高,同理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的资金投资利用水平相当。因为有政府相关部门把关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管理,政府专项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投资利用率也相对较高。股票融资因为没有还本付息压力并且大量资金长期存放银行闲置,资金投资使用率最低。

2.3 融资机制规范度 融资效率和融资机制规范度成正比,融资机制愈健全,融资效率愈高。我国资金市场整体成熟度不高,证券市场发展较晚,民间借贷和内源融资近乎无规可依。银行贷款机制相对完善,政府的专项基金次之,债券融资和风险投资基金相对股票融资规范程度略好。

2.4 融资自由度 融资自由度是指资本受法律,规章制度和体制等的约束程度。融资效率与融资自由度成正比,自由度高,融资效率就高。一般来讲,内源融资来自企业内部积累,企业可以自由决定资金的使用,自由度最好。而风险投资基金由风险投资机构直接投资,风险资本家直接参与风险企业管理,融资自由度最差。债权融资方式中,民间借贷附加条件较少,企业的自由度基本上不受影响,而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在资本在取得时,往往附加较多的约束条件,资金使用明显受限。政府专项基金是国家专门用于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和技术创新的资金,受限程度仅次于风险投资基金。

2.5 融资风险 考虑融资效率还需考虑融资风险的大小,融资效率与融资风险负相关,融资风险小,融资效率越高。内源融资风险最小,而政府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股票投资均可以分担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并且出资者是不以控股为目的投资,所以融资风险也较低。债权融资方式虽然可以产生杠杆效应,但有较大偿还本金的压力,因此随着利率的增高,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民间借贷的融资风险依次增大,融资效率逐个降低。

3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效率评价

由于融资方式的效率评价过程中存在模糊性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客观地对影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汇总评价,避免了财务指标法过于单一的不足。

3.1 模糊综合评价 第一,建立因素集。用U表示:U=u1,u2,u3,…,un,这五个因素分别是:u1为融资成本;u2为资金利用效率;u3为融资机制规范度;u4为融资自由度;u5为融资风险。

第二,建立权重集。用A表示:在这里,我们使用德尔斐法,即专家评议法来进行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确定过程从略。结果如下:A=(0.30,0.25,0.20,0.15,0.10)。

第三,建立备择集。用V表示: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简洁、直观,我们只选择两个评价结果建立对融资效率评价的备择集:V={效率高,效率低}。

第四,确定不同融资方式下各影响因素的隶属度。根据前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如表2所示。

第五,由以上条件得出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不同融资方式的因素评价矩阵:

R内源融资=■ R风险投资=■

R银行贷款=■ R债券融资=■

R股票融资=■ R民间借贷=■

R政府专项基金=■

第六,将单因素评价矩阵分别与模糊权重进行模糊变换,即可以得到模糊综合评模型:

B内源=AOR内源=(0.30,0.25,0.20,0.15,0.10)

O■=[0.705,0.295]

同理:B风投=[0.585,0.415] B银贷=[0.555,0.445]

B债券=[0.450,0.550] B股票=[0.325,0.675]

B民间=[0.455,0.545] B政府=[0.655,0.345]

3.2 评价结论 按照隶属度取大原则,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通过内源融资、风险投资基金、银行贷款和政府专项基金进行融资的方式效率比较高,而根据其模糊分布得出:内源融资效率>政府专项基金融资效率>风险投资基金融资效率>银行贷款融资效率;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和民间借贷融资的效率相对较低,根据模糊分布可得:民间借贷效率>债券融资效率>股票融资效率。

4 提高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的政策性建议

根据上述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的融资方式的效率评价的结论,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4.1 建立健全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多元化融资体系 从融资效率评价结论上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首先依靠内源融资方式“自力更生”,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从融资特点来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非成熟阶段仅靠内源融资的局限性很大,还主要充分发挥外源融资的优势。因此,政府应促进其融资方式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使内外源融资渠道相结合以适应和最大程度满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和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加快建立健全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其具体构建体系如图2所示。

4.2 全面加强政府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应当积极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内源融资高效的优势,引导其不断自我完善,以实现其内部资金的良性循环。如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校企联合,公派技术骨干进一步深造,鼓励中小科技企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获得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通过政府有效监督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帮助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实现品牌效益。另一方面,政府专项基金对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贡献不容小视。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和扩大支持覆盖面,如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创业基金,技术创新基金等的预算,制定用资金奖励科技型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贡献的机制措施等,使更多具有潜力的企业能够得到政府的财税扶持。但政府在给予资金支持时还要充分重视区域差异,做到适度适量。此外,应尽量整合政府的各类支持政策和资金,形成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合力支持,从而带动社会其他力量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

4.3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现民间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从评价结论来看,民间借贷方式融资效率整体偏低,但从其效率的影响因素上分析发现民间借贷市场潜力巨大,导致其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是制度不够规范。因此政府在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方面大有可为,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活跃民间金融机构业务往来的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制度,加强政府监督,鼓励互助借贷市场和限制民间互利市场,充分挖掘民间借贷的潜力,使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有效服务。此外,政府要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机制,帮助处于初创期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取得担保贷款,从而保证其对资金的需求。

4.4 加快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而言,风险投资基金为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融资机制,较好地解决了逆向选择的问题。这是由于风险投资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天然的有机联系决定的。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制还存在基金规模较小,风险投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缺乏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等问题。政府应促进加快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以形成资本来源多元化的融资格局,高效的公司管理运作机制及有效的风险退出机制,使其更有效的为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融资服务。

4.5 政银联合改善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体制 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在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目前来讲,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性,又缺乏必要的担保,商业银行可予以提供的贷款规模非常有限。因此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在大力发展其他中小银行和建立政策性银行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考虑建立政府专项信用担保基金,以及通过允许向中央银行贴息再贷款的方式鼓励商业适当调整贷款利率结构,切实降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利息负担。

参考文献:

[1]秦汉峰,黄国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01(7).

[2]王岚,王树恩.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及出路[J].科学管理研究,2006(1).

[3]叶红雨.基于知识预期收益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问题探索,2006(9):42-46.

[4]王凤荣.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金融支持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5.

[5]黄刚,蔡幸.开发性金融对广西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支持模式初探[J].改革与战略,2006(5):81-84.

[6]刘勇,梅良勇,王娟娟.知识产权证券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5):11-13.

[7]张玉明,王浩,袭奢超.资本结构理论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J].科技管理研究,2006(3):50.

[8]杨茜.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5).

[9]戴淑庚.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创新[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0]鲍金良.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平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3):52.

[11]刘绮涛.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93):142.

[12]高山.基于DEA方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J].会计之友(下旬版),2010(3).

第5篇: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范文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是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需要。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不仅反映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水平,也体现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对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企业诚信建设,提高税收执法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健全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工作的制度

(一)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预申报制度。每年年初,拟申报企业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进行自我评价。认为符合认定条件的,填写《区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预报表》(见附件1),经当地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同意后,报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收到企业的预报表后,及时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研究确认当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具体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列入名单的企业,需在省科技厅规定的申报截止时间前60天,将书面申报材料分别报区科技局、财政局、地税分局、国税局进行初审。

(二)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联审制度。在收到企业上报的书面申报材料30天内,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区科技局、财政局、地税分局、国税局成立联审工作组,对申报的企业实行点对点的审核,技术方面的审核以科技部门为主,财务方面的审核以财政和税务部门为主。经区相关部门联审后,提出初审意见,加盖部门公章确认。对初审合格的企业,报经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领导小组同意后,推荐申报到市相关部门再审;对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企业,一律不予推荐上报。

(三)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年审制度。为做好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三年一复审工作,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3月份左右对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品及技术性收入比重、科技人员比例、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情况等重要指标,按复审要求进行年度审查。年审采取现场考核、材料考核和财务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或委托中介机构,通过第三方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绩效评估。

(四)建立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协作制度。主管税务机关在收到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申请后,应按分工协作的原则,由税务部门负责企业研发费认定的申请受理、审核及税前扣除,科技部门负责协助主管税务机关做好研究开发项目所属技术领域与加计抵扣政策的相符性和研究开发项目在本省相关行业技术先进性的鉴定,以规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税前扣除及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

三、全面落实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工作的各项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办、科技局、财政局、地税分局、国税局等部门组成的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初审管理工作,对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核实有关举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科技局),负责具体日常管理工作。

(二)落实政策。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认定(复审)当年起可依照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缴纳,并在同等条件下,科技部门在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推荐安排。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第6篇: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应

风险投资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源于美国,而最初的投资对象就是高新科技企业。七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壮大,风险投资行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而我国企业到风险投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有许多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引入了国外大量的风险投资资金,使得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国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对风险投资有了充分的了解。许多力图使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其市场价值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们,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能力差的现实状况,不断地寻求与风险投资的联姻。其中不乏成功的例证。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技术创新则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线和灵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环境中,高新技术企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综合竞争的实力,确保其核心技术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甚至是垄断地位,确保企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惟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技术创新,坚持其核心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不断地吸收引进新的技术成果,始终站在核心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而技术创新是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和极大的风险性,涉及到企业管理和技术更新的方方面面。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大的技术储备

高新技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说到底就是技术实力的竞争和人才的比拼,要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首先要有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良、能吃苦耐劳的科技人才队伍,人力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根本。要有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人物,不但要对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谙熟于心,对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了如指掌,明确企业自身核心技术在行业竞争中的发展方向和优劣态势;还要宏大的战略眼光,具备行业技术发展的前瞻性,能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走向,以及市场消费和需求的走向。在企业管理的决策、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起顶梁柱的作用。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才能确保企业的核心技术具有时效性和鲜活力,才能确保企业的技术创新改造,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有强大的技术储备,有不断创新的技术成果和不断更新优化工艺水平,就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为市场所欢迎的优质产品,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高新技术企业通常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技术好、融资难的两难境地。特别是创新企业,有技术,有人才,有市场,有订单而缺少资金,缺少将这种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和丰硕成果的物质动力。由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所存在的局限性,以及银行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其对贷款安全性的保证,使得银行对具有投资风险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需求,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资金缺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普遍障碍,这种阻碍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处于创新创业阶段的企业,往往存在规模小、起点高、资金需求量大、融资条件和能力不足等特点。以我们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例,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大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而目前的资本市场现状和金融机构的不支持、不作为,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阻碍。这类企业的发起人大多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市场不熟悉,对资本市场的特性和操作流程不了解,对融资贷款的难度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企业的发展缺乏长远可行的规划,不具备银行等金融机构所认可的抵押物品。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处于创新创业阶段的企业往往由于资金缺乏或资金来源不足,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瓶颈,导致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往往中途夭折,甚至胎死腹中,企业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而技术创新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往往无数次失败才能换来一次成功。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成果是以高投入为代价的,是需要雄厚的资金来支撑和维系的。

三、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互动关系

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储备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其中以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为重中之重。没有资金的支撑,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米之炊,企业家的美好愿望也只能是黄梁美梦。所有传统义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大都不具备随心所欲地进行技术创新的条件,企业融资的路也越来越窄,融资成本也越来越高。而风险投资正是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较大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可以说风险投资在其起步和发展过程中,把投资的目光集中在创新创业型、有高成长性和丰厚的预期回报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期成功后获得较高的商业回报的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者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和高新技术企业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不仅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且通过更深入的参与企业管理,全方位的向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发挥风险投资者的自身优势,在企业管理模式、技术创新改造、人力资源调配、市场开发运作等诸多方面与企业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由此风险投资者和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良性互动关系,而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也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全面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其别是技术创新能力的保证和提升,更为风险投资者所看重。这从风险投资的基本投资模式就可以看出。风险投资通常采用的模式就是通过对有相对高成长性、市场前景利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帮助企业发展壮大,达到一定规模后上市获利或转让股权获利。而高新技术企业都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成长性、高收益回报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险投资同样具有投资的获利属性,同样遵循投资获利最大化的原则和理念,风险投资者既是投资者也是投机者,他们的这种投资行为可以看成是一种博弈,他们看中的也就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高获利能力。

四、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有相关研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自引进风险投资后:每增加100万元科研开发,技术专利的申请数量增加约0.62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增加23.15亿元;而每增加100万元的风险投资,技术专利的申请数量增加0.06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增加4.82亿元。风险投资者很清楚高新技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是高新科学技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不能落后,必须创新甚至超前。他们懂得一个非常浅显而又现实的道理,在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落后就要挨打,就意味着被淘汰。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才有可能在行业市场中形成垄断性经营,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困境,解决了企业生存问题后的企业家们所思考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布局,首当其冲的选择是如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去占有更多更大的市场份额,而能做出的唯一选择就是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加速技术创新改造,加大企业的战略性技术储备,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将企业做大做强。这就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也是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互动的、良性的、互惠互利的。当整个资本市场处于良性有序竞争,整个法制环境处于健全合理时,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就会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五、结束语

纵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成长历史,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赖以生存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坚持不懈的对企业的核心技术进行创新改造,保持技术的鲜活力,在行业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这就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效应。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也应当是一种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利好体现,有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可以证明,这种影响对企业的发展而言,不但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龙勇,时萍萍.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7).

[2]陈治,张所地.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推动效应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3.(1).

第7篇: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 企业竞争力 技术创新能力 对策

1、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提升企业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展开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研究。Jian Cheng Guan等从学习能力、研发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技术创新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指出技术创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1]。孙冰等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关键要素[2]。杨显奇阐述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4个构成要素,即知识产权管理、科研人员的引进和培养、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对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参考[3]。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系统中一支重要力量,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浪潮的激荡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否有效开展,与竞争优势形成休戚相关,而竞争优势的形成又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企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特点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既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机制灵活,面对高新技术企业间竞争力日益加剧的情况,能够表现出更加强的竞争力,突出表现在:

2.1 不具有可模仿性

中小高新企业从企业组织结构、文化形成条件和技术独特性等因素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是其它企业很难模仿到的,哪怕是被其他的竞争对手猎取到一定的技术方法,也没有办法把它的竞争力完全克隆。

2.2 积累期限长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的竞争力,往往需要企业的长期积累,因为每一项产品和技术的研发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企业竞争力的产生,也需要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去实现,是一个反复循环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个因素的情况及掌握度,根本无法复制,长时间的实践获得的成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更大的增加了中小高新企业的复制难度。

2.3 价值效用强

对于中小高新企业来说企业竞争力是有着长期的战略意义的。企业的竞争力越强,竞争优势就越突出,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满足客户的价值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技术投资、创新技术经过战略市场定位和科学有效的开发,必定带来高的效用和价值,这一基本要求原理是每个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创立阶段必须确立的起步点。

3、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安置就业人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被形象地称为“就业机器”。中小企业在很多国家中都占到企业总量的95%以上,他们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美国中小企业比例为99.7%,对GIDP的贡献率为48%,容纳就业人口占就业总量的53.7%。在日本,这—组数字为99.5%、57%和73.8%。我国也不例外,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在工业产值中,中小企业实现税利占40%,就业人数占75%。在新增就业机会中,90%属中小企业。尽管如此,中小企业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国外千人拥有小企业共49家,我国仅有9家。因此,从长远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是显赫而举足轻重的。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在信息技术、工业设计、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传统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新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具有高度技术密集性、高度创新性、高投入性、高收益性、高风险性、高速度、高难度、高竞争性、高渗透性、高战略性等特征。高新技术的实用化和商品化就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4]。

4、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最早开始了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此后各国学者广泛开展了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形成机制、测度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目前,学术界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和评估,已发展出各种评价指标体系。黄鲁成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应该包括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3个最基本的部分。周明、李宗植从创新产出、研发资本存量、人力资源投入、知识溢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5个方面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2]。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4.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高新技术企业一般都是具有高风险的,因此技术创新活动是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发展的关键。企业想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并且求得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不断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5]。

4.2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性推动着企业的技术创新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的生存发展,从而进行不断的创新。企业面对市场竞争越强,就会迫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是市场的需求,而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市场的复杂化促使着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不断的加强,从而也推动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

(1)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迫使企业为了最大化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开发更多种类丰富、品质良好的产品和技术。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比其它企业具有非常强大的抗压力,面对剧烈的竞争,更加能够突出高新企业的竞争力,实实在在的实力来面对市场的考验。

(2)竞争能改变企业管理层的创新观念,增长技术开发者的才干。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使市场的参与者树立起新的技术创新的观念,从而又推动了企业采取新的措施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增加人才储备,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3)竞争使得企业加快了收集情报、资料的速度,更好、更准确的掌握高新技术开发的方向、任务和要求,准确的瞄准市场的方向,收集市场的信息,做好高新技术创新的前期准备。

创新能力已经变成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力量,竞争最根本的就是技术实力的竞争,创新能力实质上是决定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未来是否具有竞争力。假如中小型高新企业不能够不断地创新,必然会被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所摒弃,所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着重于技术创新,建立更高效能和效率并且消耗更少的生产经营系统,以此来增加产品的功效和附加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增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6]。

5、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发展主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在带动技术进步、促进国际贸易、稳定经济增长、减少失业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在目前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融资困难、技术设备落后、创新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缺乏技术创新人才、信息不畅、创新风险大、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管理效益较低、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与激励机制等问题,阻碍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6、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推进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的生力军,然而动荡复杂的竞争环境,使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解决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增强创新能力,才能保证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长期平稳的发展。

6.1 模仿创新方案

面临如此紧迫的压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由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力量薄弱,而创新需要许多的沉没成本[6]。因此可以施行模仿创新的方案。即模仿先进的技术,并不断的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技术改造,从而实现低风险、低成本的创新方案。

6.2 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

这套机制首先包括有一个高效的技术创新组织机构,合理的企业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存量,挖掘生产潜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促进技术进步,同时创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效率以及创新的成败与效率都息息相关[7]。其次,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6.3 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大创新的资本投入

在企业的资金投入中,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因此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不能显著的表现出来。这普遍存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中,尤其是对于风险较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想要融资是相当困难的[8]。因此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各种融资渠道,除了传统的从银行借贷之外,也要充分利用政府或其他创新基金。

6.4 强化企业领导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企业领导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企业决策人起着关键作用。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应体现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创新为龙头,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思想。在走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定要认识到只有创新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获胜,树立与推进技术创新相适应的现代意识[9]。

6.5 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是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

企业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搜集能力和利用能力。企业要有较高的取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把握相关的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把握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先进性与新颖性,在错综复杂的市场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和潜在要求,保证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

除此以外,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还必须提高企业创新管理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产品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合作战略和集群创新战略,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技术创新良好的法律环境。

7、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竞争力提高乃至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自身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度有待提高。因此要提升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必须加大对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强创新环境建设,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建立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外资等在内的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努力提升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形成有利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Jian Cheng Guan,Richard Yam,Chiu Kam Mok,Ning Ma.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nes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based on DEAmodel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6,170(3):971-986.

[2]孙冰,林婷婷.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89(01):23-29.

[3]杨显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J].情报探索,2011,(11).

[4]侯跃全.浅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上海轻工业,2006,(2).

[5]黄坡,陈柳钦.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M].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6]李明智,王娅莉.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6).

[7]孙强等.高新技术企业特点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管理论坛,2007(1).

第8篇: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范文

今年2月初刚刚登录深交所中小板的浩宁达(002356.SZ),最近就实现了其期待已久的“高新技术”梦。公司4月14日晚间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已经被认定为深圳市2009年度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

浩宁达证券事务人员向《投资者报》证实,近日已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为三年。也就是说,公司将自2009年起连续三年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从而有助于公司降低税负。

无独有偶。上市已久的大冶特钢(000708.SZ),同日也接到湖北省多部门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不过,与浩宁达不同的是,由于大冶特钢已自2009年起三年内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减半按1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浩宁达和大冶特钢只是上市公司中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代表。事实上,许多上市公司和为上市而战的公司都在为高新技术企业而战。因为一旦成功,企业所得税就减少10%,从而直接提升利润。但受此政策吸引,一些技术并不先进的公司,甚至技术早已被市场淘汰的企业,也堂而皇之地享受高新技术税收优惠。

高新技术带来10%税收优惠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4月联合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对高新技术企业有一些规定指标。

其中一项重要规定是,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三项要求:一是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二是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三是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而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要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与这些门槛比,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优惠待遇更值得企业兴奋,即企业所得税减免。

税收优惠给公司业绩带来多大好处呢?比如东力传动(002164.SZ)就受益明显,该公司2008年9月被认定为宁波高新技术企业,而且其控股子公司宁波东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效期为三年,2008年至2010年企业所得税减按 15%计征;除此之外,该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宁波东力齿轮箱有限公司从2006年6月起为中外合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2009年为所得税减半征收第二年,企业所得税减按12.5%计征。

这样的税收优惠对公司业绩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年后公布2009年中报时,东力传动的所得税就比上一年减少了380万元,同比减少29%,是对净利润增幅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而东力传动当期的主营业务收入现营业总收入为2.57亿元,同比增幅仅为2.2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达到4757.90万元,同比增长28.64%。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众多从截至去年3月底的数据看,深、沪两市公司、子公司、参股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公告的上市公司共计351家,约为2008年全国新认定总数的2.2%,占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21.9%。

而且,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上市公司分布呈现出“深强沪弱”格局,沪市获认证的上市公司119家,占沪市上市公司总数的13.7%。深市获认证的上市公司232家,占深市上市公司总数的31.4%。

为减税虚假申报高新

尽管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属于企业无形资产,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意义重大。除了使企业所得税减免10%之外,高新技术企业还享有高级人才引进政策。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就明确表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的外省市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经市人事局批准,给予《工作居住证》,享受本市市民待遇。持《工作居住证》工作满三年的,经用人单位推荐、有关部门批准,办理调京手续。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还是申报其他政府专项资金的必要条件。在申报国家和地方各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的时候,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甚至在一些项目中是必备标准。

因此,许多企业为得到这一称号而不择手段。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就首次曝光了虚假高新企业的逃税现象。审计署首次抽查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116户企业,竟有85户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占比高达73%,这组数字突出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审计专家林炳发看来,企业获得高新企业认证,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直接成为企业的可分配利润,这对企业是巨大的诱惑,导致我国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铤而走险,通过各种门路来获得高新企业认定。而高新企业逃税问题的主要问题出在认定环节上。

去年底在创业板上市的温州公司金龙机电(300032.SZ)的高新技术资质就遭受怀疑。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要求,公司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10%,大专以上人员不得低于15%。但在金龙机电招股书中,公司现有员工121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140人,技术人员116人,占比分别为11.5%和9.5%,显然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只能算是劳动密集型公司。但资料显示,2008年12月26日,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2008年第四批高新技术企业,2009~2011年按15%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9篇:高新技术企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7-0071-02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推动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1]。十二五规划强调把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放在显著位置,鼓励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的税负水平与其他行业比较,税率相同但绝对金额却是巨大的。新所得税法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据其行业特点制定了相关税收优惠减免政策。但是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忽视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必要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的特点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各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无疑是我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享受到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条件。具体言之,高新技术企业有以下特点:一,一般是先有研究成果,而后再建立企业以实现技术的商品化;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多是中小型企业或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公司;三,创新和人才是企业的生命力;四,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高投入、高风险。首先,从我国税收政策得知,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不多,大都体现在税率优惠和税额的定期减免上,并且企业只有在符合相关的限定条件下才能享受到税收优惠[2]。例如,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据统计,我国2011年有21682家高新技术企业,共缴纳7813.8亿元利税[3]。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之一是“在中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因此新开办的企业在第一年不能享受到此项优惠。其次,如果企业每年度的研发费用、高新业务收入、科技人员等指标比例如果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当年度则不享受15%税率的优惠政策。再次,税收优惠多是事后补偿,即先盈利后优惠,利润多减免多,这对业绩不佳的企业而言,无法起到激励作用。

2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2.1不健全的税法环境无形增加企业税负

我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法措施,一是出自全国统一适用的规定,二是来源于部分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规定。这些税法措施是基于前法规条例的修正补充而形成的,或者是在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内的权衡变通下加以规定的,分散在各类文档规章中,缺乏全局统筹,导致内容冗余冲突,削弱了税法的权威公正性[4]。此外,税法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力度较弱,倘若不借助专业的税务机构和税务师,纳税人想合理筹划税收优惠政策将是困难的。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这样的税法环境十分不利,因为企业不得不在承受技术风险、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下,额外承担法律风险:纳税筹划错误,将触犯法律;除了支付原本高额的研发等成本费用外,还会在无形中为不健全的税收法律环境买单。

2.2有利于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市场竞争全球化下,资本的趋利性和信息传播的高速性展露无遗。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都大大加剧了高新技术行业的市场竞争[5]。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通过创新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差异化,从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额。但是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产品和市场的变动日新月异,导致创新优势在下一秒中可能就会被对手赶超,所以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方式之一就是不断降低成本。其中,税收是构成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部分,合理合法地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例如,苹果公司2012年报告利润为342亿美元,却通过复杂的技术细节与爱尔兰政府的特殊协议,仅仅缴纳了33亿美元,税率只有9.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沃尔玛去年为244亿美元的会计利润缴纳了59亿美元的现金税费,税率高达24%。虽然苹果公司因避税手段存在道德瑕疵引发了一场风波,但是我们从中可知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纳税筹划而产生的利益空间巨大。

3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思路

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对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过渡性措施作出明确规定:企业的税收筹划是要充分利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来合法避免企业经济利益流出。在充分认识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和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后,其具体的纳税筹划思路如下。

3.1新税法下选择有利的组织形式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国际上通常分类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我国对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实行差别税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只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公司制企业则实行双重征税,即公司按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又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因为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大部分只适用于公司企业,所以高新技术企业选择公司这一组织形式更佳。此外,企业是设立子公司还是分公司,也是纳税筹划的关注点。在享受税收优惠方面,分公司可以享受到总机构的优惠政策,而子公司可以享受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分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由总公司汇总缴纳,有助于实现总公司盈亏调节[6]。而作为高风险、高投入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初期阶段亏损的概率高,组建分公司显得更为有利,可以获得和总部收益盈亏互抵的好处。

3.2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筹划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方法》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分为6%、4%、3%三档最低标准。但是相关数据显示,一般规模以上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民营企业更低,这说明与其他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高。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分为两种类型: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明确单位间的合作形式是合作开发或是委托开发。合作开发一般情况下是合作双方对研发费用各自加计扣除。委托开发中委托方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受托方同样享受技术转让所得的优惠政策[7]。所以选择后者纳税筹划空间较大。

3.3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年限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高新产业由于其技术水平的创新性、先进性,不仅需要巨额的研发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而且需要与之匹配的高端仪器和先进设备。例如,2012年中国电信的电信设备采购合同就已经超过人民币40亿元。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重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年限的最优选择。具体思路如下:一是企业尽量延长折旧年限并在税收优惠期间采用年限平均法。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加速折旧可以递延缴纳税款,但是如果企业处于税收减免期间,加速折旧反而导致多缴税。二是盈利企业可采用加速折旧法。加速固定资产价值的回收,使折旧费用浅议,利润后移,企业从而获得时间价值[8]。三是确定折旧年限,对于亏损企业有较大意义。因某一纳税年度亏损税前弥补不足,纳税人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折旧年限,降低折旧费用抵税效应的消极影响。

3.4合理选择债务融资渠道

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权益方式融资和负债方式融资两种,从财务效益角度考虑,资本成本的差异是两者的区别所在,而所得税的存在正是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薪水的基本税率从33%减少到了25%,但负债融资仍能取得良好的税收挡板作用。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支付的利息可在税前计入费用,进而递减企业的税前利润,使企业获得节税利益。但需要注意负债占比,因为伴随高负债比例的将是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9]。高新技术企业在成立初期,由于其产业特征而不可避免地需要融入大量资金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对公司融资行为进行企业所得税筹划,有助于节约税款,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

3.5高新技术企业转让定价的纳税筹划

转让定价通常是关联方利用投资地区税收政策的差异进行税收筹划的常见方法。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所以产生了因地制宜的税收倾斜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种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特区内[10]。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对于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深圳对于2008年1月1日以后注册成立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国家“二免三减半”所得税优惠政策后2年内,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形成深圳地方财力部分50%予以研发资助等。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企业不管是出于税收筹划的目的,或是为了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入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特区和税收示范城市内都是良好选择。

4结论

企业税收筹划是合理合法运用税收政策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竞争力。我国大力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之相呼应地实施一系列的税收倾斜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在理解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后,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最佳纳税筹划方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每一家企业急需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