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第1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集团公司 规章制度 管理体系 内容体系

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管理的难点。在集团公司转变管理模式的大背景下,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从企业整体角度来看,规章制度的集合是一个内在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内容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其中,规章制度内容体系是制度建设的本体系统,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是制度建设的保障系统。鉴于此,我们认为规章制度建设应从体系入手,一方面要强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优化内容体系。

一、强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

规章制度建设是集团层面的涉及全局性的一项工作,强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立制度建设组织体系。

首先,建议成立以公司级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公司制度建设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为制度建设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集团公司规章制度体系的规划、建设、评价、改进决策,对规章制度计划和制度报审稿进行评审。

其次,建立、完善规章制度的二级管理体制。所谓二级管理体制,即由一个职能部门对公司制度建设进行统一归口管理,加强公司层面制度建设的统筹管理;而各个职能部门行使对本职能领域规章制度的垂直监督与管理的职能。通过这种二级管理体制,将有利于实现制度建设与集团公司总体目标、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形成制度的合力。

在分工方面,运行管理部是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归口管理部室,负责规章制度年度计划的汇总,组织对编制的规章制度进行专业评审、报批,组织对已的规章制度进行定期评价和修订完善,组织并参与规章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和反馈工作。有关职能部室是本系统规章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系统有关规章制度修编计划;组织本系统规章制度的宣贯工作,按集团公司要求对本系统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评价;会审、会签其他部门相关规章制度。

第三,建立规章制度建设工作联络网,明确各单位第一责任人是本单位规章制度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职能管理部门均设立规章制度建设联络员负责本部门规章制度建设工作的沟通、协调。

通过以上措施,建立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

2.宏观层面,做好规章制度建设的规划工作。

规章制度建设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各层管理人员,因此,在宏观层面我们认为要做好规章制度建设的规划工作,通过系统的规划,推动集团公司整体规章制度的建设。建议以年度为时间单位编制规章制度建设的规划。规划工作既要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也要兼顾集团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年度规划也可作为制度建设监督、考核的依据。具体操作中,以职能部室为单位,结合部室职责编制本部室的规章制度建设年度计划;由集团公司制度建设管理委员会综合、平衡各部室的制度建设规划,形成集团公司的年度制度建设规划。

3. 微观层面,对构成制度生命过程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

在制度的微观管理层面,涉及到对具体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管理。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要经历起草、审核、会签、颁布、实施、宣贯、监督、评估、修订等阶段。制度生命周期管理就是要对构成制度生命过程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并实现制度生命的更新或延续。这里,我们认为可借鉴管理手册,对每个环节制定工作流程,提出具体要求,尽量细化。

二、优化规章制度内容体系

制度内容体系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每个层面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层面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对于内容体系的宏观层面,主要考虑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如何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相适配。不同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意味着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重点是不一样的,必然会体现在不同的管理职能上,并最终落实到规章制度里面。根据公司章程,集团总部定位于战略规划、资本运营和决策中心。集团公司管理的重点是战略、财务、人力资源和投资等方面,制度建设要与这些管理重点相匹配,才能有效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各职能部室在制定本部门规章制度时要结合集团发展战略,体现管理重点。制度建设管理委员会对规章制度评审时,从宏观层面也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评审。

对于内容体系的中观层面,主要考虑构建支持集团各项职能管理的制度集合,并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某一项职能,需要建立若干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分层级的制度集合。各职能部室首先要结合部门职责,从内容体系的要求出发,规划本部门的制度集合。因此,中观层面的制度内容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职能管理的制度集合,力求做到不遗漏、不重叠。若干项职能制度集合组合在一起,就形成集团公司的横向分类、纵向分级的制度内容体系架构。

对于内容体系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指构成制度内容体系的基本单位---单体规章制度。单体规章制度内容建设我们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从形式上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这里可借鉴管理手册对行文要求、条目表达等方面提出具体、详尽的要求;另一个是各职能部室要从内容上对单体规章制度进行优化,每个规章制度都应包括目的、基本原则、使用范围、必须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相应配套措施等方面,使单体规章制度更具合理性和可执行性。

综上,通过强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和优化规章制度内容体系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集团公司的管控职能,推进集团公司系统管理的思想。

参考文献:

[1],企业管理基础.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9

第2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规章制度;建设;规范;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规章制度建设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长期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加强规划、有序推进、逐步完善是建立科学化、规范化规章制度体系的重要措施,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对进一步提高油田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管理现状

(一)制度管理情况

2008年初大庆油田上市与未上市部分实行重组整合后,为了加快推进一体化管理进程,实现规章制度统一管理,通过出台《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明确了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管理的基本原则、制定权限与管理层级;确定了业务管理机构及职责;规范了制度内容的要素、文本格式和管理程序,从制度上保证了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的统一、有序管理。

(二)当前油田公司制度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油田公司实行规章制度集中统一管理以来,围绕制度的清理、整合和制修订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油田公司现存的规章制度总量大、内容多、范围广,时间跨度长,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度层级多、数量多的问题有待改进;二是油田重组整合后,上市与未上市制度一体化建设工作有待深化;三是制度立项过程缺乏统一规划;四是制度审查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的基础管理建设工程要求和当前大庆油田制度管理工作实际,油田公司将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开展规章制度优化完善工作。

二、规章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规章制度建设应当确立“以大力推进制度创新,逐步优化制度体系,逐步提高油田规章制度规范化水平为目标,重点完善核心业务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为油田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的指导思想。

(二)工作原则

油田公司总部规章制度建设应当实行“统一管理、层次审查”,即:由油田公司企管法规部组织对规章制度实行统一规划、合规审查;主责部门组织专业协调性审查。具体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规范性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严格履行管理程序,保证规章制度的立项、起草、、执行、更新维护及监督检查等符合管理标准和业务要求,保证规章制度合法合规。

1、系统性原则。通过对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的系统整合,消除规章制度之间的交叉、重叠、矛盾、冲突等问题,保证规章制度体系优化、内容完整、程序简约,各项业务管理相互配套、有序衔接。

2、时效性原则。根据国家法律、环境和业务发展变化,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补充制定、修订或废止规章制度,保证规章制度符合业务发展需要。

3、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油田生产经营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业务管理内容、管理机构与管理职责、管理程序和管理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规章制度执行力。

三、规章制度建设的目标与程序

(一)工作目标

规章制度建设应以现行规章制度体系为基础,重点建立与完善油田生产与管理领域的核心制度,为创建一体化、简约化、持续改进的油田公司制度管理平台创造条件,保障油田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与高效运行。

(二)审查程序

依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如下制度管理主体程序,即:“有关部门制度立项-立项部门按职能范围起草制度―制度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性和冲突性审查―油田公司企管法规部进行结构完整性和合法合规性审查―油田公司规章制度分管领导确认审定方式―油田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或由相关业务分管领导组织集中审议)―油田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按照行文程序予以”。

四、规章制度建设的具体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机构与人员责任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作为规划任务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保证制度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同时,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应当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油田公司企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工作中还要严格落实业务人员责任,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重点,推进油田规范化、一体化管理

制度建设的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的战略部署,围绕“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三大战略任务和挖潜增效、拓展市场、扭亏解困等重点工作,认真分析本部门、本系统在履行职责方面的工作缺失或薄弱环节,通过优化与完善相应规章制度的内容,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其中,重组整合前对同一业务重复规定的两个制度,除两个法人经营上的特殊需要外,原则上都要整合为一个制度,重新行文,过时制度要及时予以废止,以加快推进大庆油田上市与未上市业务一体化管理的进程。

(三)积极宣贯,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公司机关各部、室应当针对本部门负责解释的新规章制度,就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制度执行者及管理对象进行培训。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制度,重点做好相关部门间的职能协调;对专业性较强的制度,要在本系统内开展培训活动,保证各级执行者全面掌握新的规章制度。

第3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风险预控;安全工作;落地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185

1 传统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与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的关系

(1)发电企业生产环节较多,设备种类繁杂,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高温高压设备、易燃易爆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资,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问题复杂,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传统电力安全管理是以安全目标、安全组织机构、安全规程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基础的综合性安全管理,其按照“事前预防”、“事中应急”和“事后调查处理”三个维度进行管理,并通过安全检查和安全奖惩实现安全管理的闭环控制。

(2)随着发电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以往安全管理模式已经逐渐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发电企业对安全绩效的更高追求,导致发电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绩效的改进出现“瓶颈”,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发电企业必然选用更加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更加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风险预控安全管理体系就是基于“本质安全”理念和“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思想而建立的新的管理体系,不但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的精华,与传统安全管理的方向一致,没有对现有安全管理方法进行全面性地颠覆,不需要做全面、大幅度的转变。

(3)风险预控体系建设是以风险管理为灵魂,以闭环管理为手段,以持续改进实现体系的不断更新,通过技术与管理的综合措施管控风险,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风险管理目标,进而实现人员无违章、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环境氛围好的目标。风险预控体系建设既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客观要求,是在传统管理体系基础上的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补充与完善,实现的是管理的提升。

(4)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就是实现“人、机、环、管”的和谐统一和本质安全。人的本质安不仅指人的知识、技能、意识素质,还包括人的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首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择与任用机制,基于人的生理、技能等因素,搭建稳定的人员结构,以保证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其次,开展长期的人才综合培训战略,一方面是业务素质的训练与提高,另一方面是价值观和思想的引导与培养;其三,实施人文管理,将人员管理的重心由传统的行政命令向情感管理、文化管理转变,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策略。

设备的本质安全就是质量的可靠性。设备质量是关乎安全表现的最基础条件,设备质量直接影响生产管控的策略与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质安全的进程。其次,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实施设备改造和设备替代,提高设备和系统可靠性。

环境的本质安全就是应用科学的、先进的隔离闭锁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控制危险源,降低风险,同时,使人员能够远离危险源,不承担风险,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可靠。

管理的本质安全是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枢纽,是将人、设备、生产环境、生产技术统一协调的纲领。管理是多层面的,包括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等等。开展科学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深入认识企业发展全过程中人、设备、生产环境、生产技术等要素的本质和相互关系,建立和完善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使之具备本质安全的特质,达成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均衡发展与协调。

此外,对于发电企业的生产系统,生产技术认识与技术控制是伴随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工作,安全的最终绩效是要以技术能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生产技术的本质安全就是组织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条件下,应用科学的安全技术,运用系统理论,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管理,对隐患进行技术认识和超前的技术控制和消除,保证安全局面的稳定。

2 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不能有效落地的原因

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作为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在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大南湖电厂推行三年以来,还没有完全和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有效结合,呈现出“两张皮”现象,成了一种管理上的负担,究其原因,主要是被动运用了体系,没有主动去做。

(1)个别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认真学习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相关知识,不能把风险预控体系建设重要性的理念灌输到员工中去,致使部分员工一方面认为风险预控体系建设是一套新的管理体系,内容繁杂而难懂;另一方面在思想上不重视,把体系建设当做一种负担,甚至认为只是安监部或者是安全员的事,没有将体系建设和日常生产工作有效结合。

(2) 职责划分不够清晰,造成体系建设任务分工不能有效落实。首先,安全监督体系和保证体系职责分工不明,两个体系在职责履行、执行中还不能完全到位,特别是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设备管理、定期工作、技术监督、可靠性管理、缺陷分析、事件分析等工作不能有效纳入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当中;二是职能处室之间存在推诿扯皮,针对体系建设过程中新的管理内容和要求,没有结合实际工作去学习、理解、消化和吸收,反而推三阻四,致使体系建设不能有效推进。

(3)职工素质参差不齐,新老安全管理文化还不能有效融合。一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职工,对新的安全生产管理念不易接受,加上不能有效掌握自动化办公系统,影响了体系建设和落地;二是一些年轻职工,工作时间短,对存在的风险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对现场较复杂的故障不能及时进行分析解决,技术技能不能满足现有的安全生产需要,不具备承担体系建设的重任。

(4)规章制度杂多,制定随意性大,造成体系文件不能有效落地。集团公司下发的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制度本身比较多,加之企业本身的补充规定和细则更是又多又长,延长了记忆和掌握的过程、遵循和落实的时间;而有的部门在编写体系文件时,没有结合企业工作实际,直接套用其他单位的管理制度,导致执行上扭曲和不到位。更有甚者,随意制定规章制度,产生了一个将军一个令的现象,使制度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员工无所适从,体系建设相关制度无法有效落地。

3 解决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工作不能有效落地的方法

风险预控体系建设解决了传统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但是如何在大南湖电厂有效落地,如何与传统安全生产管理融合在一起,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每一位职工都应该认真思考、努力完成的工作。

(1)公司领导分别挂帅,任务逐级进行分解。制定年度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将风险预控体系各项管控要素分解、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工作目标,落实到各级领导、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和员工岗位。同时,将体系建设情况与干部职工绩效奖励以及年终评先相挂钩,使各级人员能够高度重视风险预控体系的建设,营造企业主要负责人亲力亲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干部员工人人重视的氛围。

(2)加强各级人员培训,提高对本安体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聘请专家讲课,驻厂指导以及到其他单位学习等方式,让全体员工知道并且做到风险预控体系的各项要求,对照《火力发电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级标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体系文件,将安全生产工作全部纳入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中,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生产各系统、安全管理各环节、工作各岗位更加完善可靠,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3)完善安全技术体系建设,为风险预控体系落地提供保障。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要按照风险预控体系建设要求,把技术监督工作贯穿于工程设计、设备选型、技术改造、运行、检修、试验工作的全过程,从源头控制隐患和危险源;通过修订、完善技术监督标准,健全技术监督台帐,提高各项技术监督现场诊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根据设备、技术发展和岗位变动,及时修订运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技术管理工作,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第4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一、开展国有企业效能监察的目的与意义

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效能监察是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有关业务事项或活动,监督检查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或下属单位执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及其履行职责情况,发现管理缺陷,纠正行为偏差,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自我完善,提高企业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督工作。通过开展效能监察,能够及时发现各类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改变制度缺失、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等现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建立健全制度并督促落实为着力点,促进公司建立长效机制,从而促进企业运行的自我约束,促进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二、开展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作用

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主要有预防、发现、监督、促进、保证和服务等六个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谈谈与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关系密切的发现、促进和保证作用。

发现作用。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其中一个监察内容就是企业各业务流程。通过分析企业的规章制度,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是否有偏离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促进作用。通过开展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查处失职、渎职行为,挽回因管理粗放、工作失误、制度执行不到位而造成的资产、资金流失,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保证作用。开展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国有企业的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还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秩序、管理行为正常开展,从而为企业经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开展国有企业效能监察的途径

效能监察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也是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发现、堵漏、预防、警示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将不断得到提高。标准与制度是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依据和标准。依托效能监察,促进督促、协助和检查工作的落实,同时,根据效能监察的情况,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实现有序管理,按制度办事,从而将制度落实到位,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生产经营管理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一)促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抓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弱点和热点问题,分层实施。工作中,要把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企业改制和结构调整、大额资金运作等重大事项作为重点来抓;把经营管理中可能涉及到的违规操作等薄弱环节作为重点来抓;把职工普遍关注的、反应强烈的问题作为热点来抓。只有分清主次,才能对症下药。

选题立项要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科学性。调研选题是效能监察重要的前期准备,其实质是寻找效能监察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选题方向是否正确、针对性如何,直接影响效能监察工作的成效。因此,选题立项时,必须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单位、业务部门和有关业务领导的意见,确定当年的效能监察项目和主要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二)加强制度建设

跟踪督查是效能监察工作的关键环节,查问题、抓整改是跟踪督查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效能监察工作成效大小的重要指标。纪检监察部门应发挥跟踪督查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业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在抓好整改的同时,更应从管理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管理,提高效益,保证生产经营健康有序进行。

(三)完善制度与规范流程

第5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制度是提升企业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优势的保证。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是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预防各种管理风险的有力保障。对于烟草行业而言,加强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建设,对于保证行业竞争优势,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

(一)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企业作为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遵照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人力资源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涉及招聘、用人和管人等各个环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如果处理不当,轻则产生劳动纠纷、劳动争议,重则发生矛盾冲突,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企业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带来伤害。制度制定者必须熟悉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在遵守和落实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前提下,制定出台相关制度。

(二)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制度体系建设如此,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也不例外。在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采取架构式的思维框架来考虑制度设计,按照“紧急制度优先,次要制度逐步部署”的原则,逐步推进。在具体的制度出台前,要充分调研,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充分预测可能遇到的任何问题;制度实施前,要严格按照规定履行程序,做到按程序、按秩序办事;制度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制度执行落实情况,适时对相应条款进行修订,以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企业与员工价值双赢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任何显失公平的制度,都会极大损害员工长远利益,最终也会伤害企业的长期利益。制度体系建设要找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结合点,通过员工岗位职责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以及企业文化导向与员工价值观一致等实现企业、员工的价值双赢。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影响因素

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时,除了遵循以上一些原则外,还必须考虑一些影响制约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具体灵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正确的、操作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国家的经济政策、劳动政策、劳动力市场现状、科技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等。

(二)企业内部因素

主要包括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管理基础、企业文化、价值取向等。

(三)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

企业的经营战略和?l展规划是制约人力资源制度的综合因素,集中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思想。人力资源制度就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设定了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的规模、技术状况,从而也确定了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程序

(一)调查分析

在制定制度前,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调查分析,包括企业内外的各种情况、收集各种数据等,力求基础数据周密准确。

(二)收集资料

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各种有关制度规定方面的资料,如地方的政策法规、行业内的规章制度、企业内及兄弟单位的相关资料等。

(三)组织编写

在组织编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让当事人参与。制度草案可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对于重点当事人,还可以个别征求意见,并认真记录和总结。第二,注意已有的习惯。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工作习惯。在达到管理目标的原则下,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流程和习惯,可以有效地保证以后制度的执行。第三,简明扼要。制度的编写是为了执行。对于文字撰写,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四,可操作性。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就失去了制定制度的意义。在制度中,明确说明某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具体要求等。

(四)执行落实

除了制度设计、编写上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外,制度执行时的严肃性、公正性乃是保证制度能够落地的重要一环。经济人本性、机会主义倾向和有限理性决定了人有为自身利益而破坏制度的本性。在制度执行落实过程中,员工往往更关心制度执行的公正性。企业管理者在执行、落实制度时,要更加注重其公正性。

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持续完善

制度制定很难一次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的发展,还要进行不断地修订和充实。

一是应势而谋。根据社会、时代的发展进步,适时对制度体系进行完善调整,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顺势而为。随着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等各方面的管理也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管理要求。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对相应规章制度进行调整,顺应企业发展形势。

第6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管理

作者简介:潘智敏(1979-),男,安徽铜陵人,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工程师;朱红英(1967-),女,安徽无为人,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高级政工师。(安徽 铜陵 244000)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56-02

企业的进步与发展要靠科学的制度体系作保障,企业风险的防控和应对需要健全的制度体系作支撑,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培育需要制度“落地”来助力。近年来,铜陵供电公司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巩固发展基础,通过创新工作思路,丰富载体形式,在制度建设方面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一、制度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会发展到今天,制度已是现代企业最基础的软设施之一,成为企业正常运作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

管理现代企业,首要的工作便是建章立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少制度也就谈不上管理,企业也如同一盘散沙,杂乱无序、寸步难行。当今社会已高度开放,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国内企业所面临的是全球性的挑战,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优胜劣汰已成为社会公认的不二法则,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要沉下心来,从建章立制做起,建设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断夯实管理基础,进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球框架内成为相互博弈的最后赢家。

可见,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无可非议,但究竟做得怎么样,通过一些观察和调研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制度建设还不够扎实有效,制度执行力还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层面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企业虽然常把制度建设挂在嘴边,但真正下功夫去抓的却不多,制度建设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完成停留在了口号上。制度建设必须要站在为企业谋发展的高度来推动,企业领导更要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知,把制度建设当成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务必求得实效。如果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这项工作就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

2.规章制度混杂无序

制度体系本身应该是一套科学合理的组成结构,但是由于各种阶段性工作要求,从而滋生出一些名目繁多的细化型制度,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制度体系就会变得庞杂。针对同一工作,原本一项制度即可涵盖,但却存有多项制度,让执行者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制度的贯彻执行,因此,制度体系必须要定期修订完善,确保规章制度能够满足公司管理的实际需求。

3.制度实用性不强

制度要本着简洁实用的原则,让人一看就明、一读就通,可操作性强。可是实际中,真正实用的条款却廖廖可数,造成了主次不分、逻辑不明,这样的制度就不利于贯彻执行,最后制度难免被“束之高搁”。

4.制度条款不严谨,存在漏洞和风险

规章制度在制定过程中,由于起草人员水平、审核人员把关等因素影响,可能造成制度质量不高、条款不严谨,存在漏洞和风险。目前,供电企业对依法治企工作越来越重视,反复强调要从严依法治企,制度就是依法治企工作得以推进的重要保障。如果制度条款不严谨,那么执行中就存在管理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5.制度执行力不够

制度建立以后,关键就在于执行。电力企业的一些安全事故往往都是由于规章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反之,如果都能按章办事,那么很多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原因,规章制度执行后必然会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有所约束,也可能会改变以往的行事规则,让人感觉“麻烦”或“不舒服”,从主观意识上便不愿遵循。

综上所述,企业制度建设中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看起来很棘手,但只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加以重视,那么所有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二、加强制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近年来,铜陵供电公司从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实抓、实用、实效”为原则,统筹谋划规章制度建设,从实践中总结出“四化四提升”,丰富了制度建设的内涵,强化了制度的渗透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1.规范化流程,提升制度管理水平

该公司结合上级要求制定了《铜陵供电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该《细则》对规章制度管理的职责分工、起草、审查、宣贯、督察与评估等作了规定,明确了建设应遵循合法性、全面性、实效性和一致性等原则。规章制度按其重要性分为核心、重要、专业三个级别,各级制度出台须经过相应层次的审批流程。该《细则》还对制度名称、格式等要求作了详尽描述。制定规章制度管理流程图(图1),对制度起草、会签、审查、签发、执行等以流程图的形式进行固化,清晰展现规章制度的全过程管理脉络。该《细则》出台后,为规范和指导规章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程序化建设,提升制度建设效果

为全面建设公司“三集五大”制度体系,铜陵供电公司专门制定制度体系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对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将此项工作分为适应性评估、制修订、名录和成果上报四个阶段,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相关要求。根据各部门梳理情况,制定公司规章制度制、修订计划,以正式文件进行下发,明确责任部门、制修订原因和完成时限,公司层面根据方案将此项工作纳入月度重点工作进行督办,对进展情况定期进行通报,要求各部门按时按质完成相关工作。具体执行过程中,对过时的、重复的、与上级规定相悖的、条款不严谨的制度进行重点修编。制度制、修订工作完成后,按时现行有效制度名录。公司形成了每年现行有效规章制度名录的常态工作机制,涉及公司电网建设、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等多个方面,从而为公司经营管理和决策制定提升依据与支撑。今后,该项工作将形成常态机制,每年初下达制度修编计划,修编任务完成后现行有效制度名录。

3.创新化平台,提升制度渗透力

一是编制规章制度试题库,由各管理部门从所分管的制度中提炼出核心条款,这些条款是其他部门所需重点掌握的,编制成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三种类型试题,将制度试题库纳入年度应试范畴;二是以试题库为基础,将制度核心条款编制成“一问一答”模式,分为电网建设、生产、营销、行政、政工、综合六个篇章,编印成《铜陵供电公司规章制度问答手册》,作为全员学制度的典型教材;三是建成运行“制度大辞典”项目。为实现规章制度信息化管理,着力提升制度管理水平,铜陵公司经过近一年的项目建设、后期录入等工作,建成了“制度大辞典”管理平台。该平台汇集公司所有现行有效制度,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非常便捷地查询所需制度,支持关键字查询,实现全文搜索,可以直接查询到相应条款,用户无需登陆即可对相应制度进行在线评价、交流感想,同时可随时将感兴趣的制度加入关注,方便用户调阅,该系统自动对热门制度进行排名。同时,“制度大辞典”将所有制度试题库收集在内,用户可随时根据岗位需求组成制度试卷,进行在线测试,促进全员学制度意识。“制度大辞典”系统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证书。

4.多样化宣贯,提升制度执行效果

第7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工作环境;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41-01

一、主要做法

(一)提炼安全文化理念,形成全员认同的安全价值体系

1、提炼培育安全理念,统一全员安全价值共识。发动职工在挖掘历史资源、探索铁路安全规律、把握青藏铁路安全特点的基础上,征集段徽、段树、段花、段歌及段、车间、科室、班组、岗位安全文化理念,提炼形成了西宁机务段安全文化理念:责任如天、心系安全;安全目标理念:使安全发展成为信念,使执行标准成为习惯,使精益求精成为追求,使严格管理成为共识;安全工作理念:关注安全,体会安全;安全职业理念:行为规范化,作风严谨化,管理精细化;安全核心理念:人人生产安全、人人享受安全;安全效益理念:安全就是效益、事故就是损失,安全是财富、平安是幸福。2、强化思想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把安全教育贯穿各生产环节的始终,时刻绷紧安全教育这根线,形成了逢会必讲安全的惯例。开展“安全在我心中”、“安全责任大如天”等安全风险管理宣传教育,诠释“安全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千万家”的责任理念;通过事故案例教育、事故责任人现身说法、将职工“两违”陋习拍摄成DVD进行晾晒等方式,强化职工遵章守纪的自律意识。

(二)强化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完善规章制度,夯实管理基础。结合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制度为支撑,修订完善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安全风险关键点控制措施》等21项技术规章制度及措施。完善了全段各岗位工作标准,建立了安全生产防护体系,形成了主管领导全面抓、部门干部重点抓、安全员具体抓的联动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进一步界定了管理职责,明确了管理职能,夯实安全管理基础。2、解决关键问题,强化过程控制。以无隐患管理为目标,通过分系统、抓关键,加强日常管理,强化作业过程控制。每月召开安全例会,评价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风险控制过程中暴露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研判,制定问题对策表,明确补强防控措施,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限期整改。3、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优化各岗位作业流程为基础,以落实基本规章为依托,进一步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采取全员参与编制、岗位验证实效、逐级审核修订的方式,确保作业流程各环节标准科学、准确。

(三)强化制度落实,规范全员安全行为

1、强化干部考核问责,促进干部履职尽责。修订完善了《干部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干部包保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通知》、《安全综合管理一体化考核》等制度、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干部应该负什么责、负责到什么程度和不负责怎么办等问题。2、加大违章处罚力度,规范职工标准作业。本着“严是爱、松是害”原则,见违必纠,不放过任何违章违纪行为。不定期针对形势任务和安全目标,不断修订完善《违章违纪分类考核办法》,与“百安赛”“百趟赛”“驾照积分”“安全公里”“等级司机”等职工切实利益相挂钩,加大违章违纪处罚力度,职代会闭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引起职工高度警觉,进一步规范职工标准作业。3、建立激励机制,促使职工作业行为自觉。本着“奖励为主、处罚为辅”原则,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大力表彰奖励成绩优异职工、高额度奖励安全立功人员、广泛宣传奖励技术攻关人员和合理化建议人员,极大鼓舞了职工立足岗位保安全的积极性。

(四)优化工作环境,营造职工爱岗敬业氛围

1、改善工作环境,创造舒心宜人工作条件。按四面八块包保原则,对段内厂区卫生包保到各部门,每天保持卫生清洁干净,每周检查评比。对花草树木由段绿化队统一管理,定期修剪、施肥、灭虫、浇水,精心呵护,职场环境优美、整洁,各类环保全面达标,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创建“花园式”机务段,创造优美的环境,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2、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段筹建了职工综合活动室,健全文体活动场所,成立文艺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足球队及书法、摄影爱好小组,定期举办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创造“舒心宜人,温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条件,达到栓心育人的目的。3、营造和谐氛围,激发职工内在工作动力。坚持把慈母心、夫妻爱、儿女情融入现场安全宣传和安全管理,把职工全家福和亲情寄语粘贴在职工更衣柜上,并面向职工家属征集安全风险管理主题书法、漫画、剪纸等艺术作品,装裱揭挂在职工间休室、学习室、食堂等处,时刻提醒着职工“把安全带上岗,把幸福带回家”。

二、几点启示

通过两年来安全文化建设,使安全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了安全运输生产,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注重合力形成是抓好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不是哪个部门一家的事。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都要把文化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完善落实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立足自身特点,发挥独特优势,努力形成安全文化的建设合力。

(二)注重务实创新是抓好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不同的管辖范围、地域特点和时间节点,对文化建设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入分析本部门文化建设的现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握需求点,找准切入点,切实在方法创新、载体创新上下功夫,求实效。

第8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基层水利服务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接纳、吸收新型的服务思想,完善服务体系。同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也需要逐步朝着科学性和主动性的方向发展,以全面提升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质量。

1当前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1服务思想落后

服务思想是基层水利服务工作人员在工作态度和工作形式上的重要指导依据,同时,基层水利服务部门作为政府机构,需要以服务思想为指导,优化服务模式[1]。但是,部分地区存在服务思想落后、服务模式陈旧等问题,以至于基层水利服务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不利于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优化完善。

1.2人才储备不足

现阶段基层水利服务体系逐步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相关单位配置大量的互联网人才。先进的人才储备能不断推动服务体系的完善,并能及时发现现行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并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但是,部分水利服务机构对先进人才的储备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而且缺乏人才培养机制,这就使得机构内部的人才资源匮乏,同时使大量人才对水利单位失去兴趣。

1.3资源投入过少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水利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增加资源投入。虽然我国各地区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资源投入力度有所增加,但是仅仅局限于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在服务人员的薪酬和福利制度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却十分有限。水利部门资源投入过少,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服务人员的要求,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2]。

2深化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2.1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

政府部门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引导服务体系的构建,部分地区在区域发展规划策略中明确提出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其中,并对工作方向和工作思路等作出明确要求[3]。同时,水利服务建设成为政府部门的主抓方向,由相关领导亲自督查实施。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在工作人员的薪酬和基础建设资源方面增加投入力度,进行合理分配,科学引导水利服务的发展方向。例如,对河道内泥砂淤积较严重的区域,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源投入,鼓励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实现对水流的引流、存储等,充分利用这些水资源用于农田的灌溉,全面拓展水利服务的渠道,提升基层水利工程的服务质量。

2.2深入推进水利服务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方面来深入。首先,加强水利服务设施的建设,这些设施是水利服务体系中的基础设施,是水利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建设服务工作,设置专门的站点服务,这样可以使用户快速地享受不同类型的水利服务。此外,基层水利服务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水利服务工作培训,提升服务团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服务质量。对此,相关机构可以制定完善的工作奖惩制度,并落实到位,以全面督促水利服务工作的开展。

2.3提高水利服务的可持续性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该服务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持续性的水利服务工作方案,这样才能确保水利服务体系能长久的得到落实,并逐步推广应用。

2.4加强信息化建设

基层水利服务是一项服务型工作,重在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也应该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水利部门结合水利服务工作的特点,开发、购置专门的服务软件,从服务缴费、数据查询等多方面实现在线操作,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可以让相关机构的管理工作更加全面高效。

2.5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

人才资源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力量。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人才储备和培养工作的重视。就目前水利机构的人才管理情况来看,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和信息化人才等都处于短缺状态。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而且要求各项人才对整个服务工作流程熟练掌握。同时,适当引入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加大对信息化软件的开发设计,并确保其能成熟地运用到整个水利服务体系中。新型先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能全面提升服务工作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应从成长性和创新性方面提升工作队伍的素质[4]。

第9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措施;执行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引言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保证财务工作合规、合法、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纲要》,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财务制度建设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公司系统分层的、实用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保证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进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这和企业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2.财务管理是价值形态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财务管理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纲要》,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财务制度建设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公司系统分层的、实用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措施

1.学习、掌握国家和上级有关规章制度,促进本单位制度创新

近几年,财政部、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相继出台了很多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基层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依据和指导,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规定的精神和原则,对照本公司实际,查找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不足,健全和完善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

2.注重全面规范会计工作和企业经营行为

制度建设一是突出“全面”二字,制度建设要考虑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避免出现制度真空;二是突出“规范”二字,用制度规范各项会计工作,用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用制度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3.体现强化管理、细化管理要求

根据强化管理、细化管理的要求,制定修编各项制度,对资金管理的组织机构、现金流量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加强票据及印章管理、对账管理、资金报表管理等,建立预算咨询制度及预警机制。

4.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标志,通过制定修编预算管理制度,对相关预算指标进行考核,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整合和导向作用。

5.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如何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修订财务管理制度时,就需要注重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原来的管理制度中对财务指标的考核规定得比较简单,只有“考核结果与单位奖金挂钩”的内容,但具体操作中,如何考核,如何兑现,不容易操作,为此,需要制定《财务指标考核办法》,对预算完成情况规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奖惩额度,使财务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四、如何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

1.做好财务管理制度的宣传贯彻工作

要把相关制度贯彻到基层单位,甚至每一个职工,让广大职工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用制度规范企业职工的行为,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2.领导带头执行财务制度,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制度之上

公司领导以身作则,模范遵守财务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层干部严格执行、认真把关,使财务管理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3.严格考核

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以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4.处理好内部控制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不执行规章制度,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出问题,但长此下去总有一天是要吃亏的,所以,要处理好内部控制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统筹安排,合理分工,使各项工作协调进行。

5.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及时发现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结语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并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怡,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J].新疆财经,2011.

[2]徐小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