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

科学思维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思维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思维的知识

第1篇: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

【关键字】微时代 政治教学

如今网络无处不在,而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的盛行,昭示着我们身处在一个“微时代”,深受着“微熏染”。在这样的新时代下,笔者对如何提升现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魅力和效果有了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学设计从微处突破

当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大量涌入我们的生活时,教育的“微”时代也即将来临。“微”意味着隐微细小,生活很多时候也是细微琐碎的组合,如同课堂。其实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引人入胜、环环相扣是很难的,但是有时一个小小的片断却可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如能从微处入手,设计课堂情境时角度小而新,也许能达到以小博大、以轻博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科学设置既贴近学生又值得探讨的小角度问题和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比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一课时,由于学生刚从高一升入高二,又由于刚接触哲学比较抽象陌生,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能让学生深刻体会“身边处处有哲学”这一观点,笔者结合学生此刻思想中比较关注的分班、选科、和新同学相处、排座位等问题,设计了一组情境,由生活中的现象请学生探讨如何看待自己的选择、成绩、座位排列等问题,学生一下子由课堂回归了生活,在不知不觉的互相探讨交流碰撞观点的过程中,观点得以明晰,感受了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等哲理,从而很自然地回归了课本观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观点认知从微处提炼

在“微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记者和网上的主角,原本微小的个体力量能够迅速集结扩张,成为极具能量的“微动力”。在课堂中,每个学生就是一个“微”个体,让这些个体充分发表观点,再从这些“微”认知中提炼升华观点,也将彰显无穷微动力。而反观当前的政治课堂,很多学生上思想政治课有着 “无可奈何”的感觉,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枯燥抽象,是说教课。课本的观点不能很好地由学生自主提炼和深刻领悟。这其中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还是教育中的“微动力”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本观点与学生生活有效整合呢?我们不妨借鉴微博等网络活动的特点。大凡被疯狂转载的网络热帖,都是因为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群众的参与意识是以内心感受为动力的,因此找准思想共鸣的兴奋点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课教育也是一样,教育者只有经常深入学生,多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和真实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真正找到思想共鸣的兴奋点。为此在课堂中要多设计一些让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境和活动,活动探讨的内容也切忌空洞缺少思维性,应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微”处入手。

三、知识梳理从微处拓展

如今网络上最流行的信息传播方式就是通过微博微信,用最精炼的词汇来表达最高深的观点,并且将这些观点以最快的速度给自己的听众和朋友圈。在政治教学中,我们不妨也利用这种精炼简单的方式来梳理传播知识,这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比如“微专题”就是强调围绕主干知识的一个中心词,从细微处入手对知识进行拓展,在整理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的覆盖面,但求知识的分析和拓展深入而透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知识的整理过程中,教师围绕“消费”这样一个非常小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从小处入手,层层击破,符合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原则,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知识整理中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从微观层面的梳理达到了宏观知识把握的效果。

四、价值引领从微处熏染

1.要延伸教育课堂。传统的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素质差异的影响,这种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抓好课堂教育的同时,可以把教育延伸到比赛场、活动场、班集体,利用各类间隙,采取多种方式,因势利导加强教育引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课与学校教育、班集体教育能有机配合和融合。

2.要借助社会大环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大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要多让学生接触社会,通过组织参观、实践活动等形势,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活,感悟真谛。

3.要用好网络大平台。在“微时代”,微博、微信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如果学生不加分析地接受,将给学生的思想信念带来冲击,造成认知偏差。因此我们要用好校方官方网站、微博、贴吧,发挥其主流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利用微博成为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在更多正能量的“微”熏染中,学生才能在价值碰撞中反思和升华。

参考文献:

第2篇: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

“一图值千字”,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图片使用到了色彩、线条、各种维度变换、视觉感应、引发想象等多种大脑技巧,能够充分激发人的右大脑皮质层,并使左右脑协同作用,从而开发大脑更多的潜能。图形经常比词汇更具有感应力,更简练、形象,也更易于触发更广泛的联想,从而增强记忆力、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图式―探究―合作”教学模式,“图式”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用“图”来引领地理教学,建立“立体―图式”教学知识思维网络结构体系,另一方面用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彰显地理教学特色;“探究”式教学、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的原理、过程及规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共同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彼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将个体融入整体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通过合作交流分享成果,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及思辨能力。

学科组文化建设对教师形成、优化教学模式发挥了哪些促进作用?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特征并结合学科本质特点而创建的,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并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科组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就是学科教学文化的建设,可以说学科教学文化是学科教学的真谛和精髓,对教师形成、优化教学模式起着重要的引领内化、启迪思考、创新实践等作用。

通过文化建设,使教师对学科思想、学科思维方法、学科本质、学科特点、学科教学策略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最新的脑科学发展、技术发展等提出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最终形成并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在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中,您获得了哪些指导和提高?

自参加学习以来,我始终带着“六心”而来,即一份对教育的恒心执著坚守,对新课程改革的痴心追寻,对教育科研的聚心追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汇心研究,对教育管理的精心探索,对学习的慧心无限渴求。六心合一,追求卓越。

学习中,我研读了28本教育教学专著,撰写了100多篇教育教学的博文。通过刻苦学习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新领域,使我对教育使命、教育规律、教育的未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教无定法,但须得法。通过工程学习,不断探索实践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的、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模式,以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每节课我都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原有知识储备、原有信息量,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路、完善思维脉络、培育创新精神,实现高效课堂。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满腔热情,还需要不断地交流、思考、反思、归纳、总结,形成独特的科技教育的育人风格和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用心去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用创新思维去点拨学生的思路”“用创新方法让学生深入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使科技教育真正实现“心与心的碰撞”,不断激发“创新思维之花”,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总之,通过培训、考察、论坛、研修,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视野更加开阔、教育教学思维更加灵动、教育教学实践更上一层楼。

您认为,青年教师怎样在学科组中学习、发展和提高,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

青年教师是学科组的未来和希望,是学科发展动力的源泉,是学科组建设的生力军。青年教师在学科组中,要深入学习和践行学科文化,理解学科教学的真谛和本真;要深入学习本学科的学科知识,真正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思维能力等,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从而为“如何教”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勤备课、听课、评课、议课、赏课、析课、磨课,汲取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及时撰写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从而不断自我剖析和自我校正;要勤于参加各种教研和培训等活动,不断汲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丰盈教育教学经历;要勤于总结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水平。

第3篇: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

作为一类神秘而非经验的知识,原始知识源于宇宙或自然的神秘力量,表现为一种“神启”或“天启”。相对于神秘知识,个人既非知识主体,更构不成知识客体,只是显现和表述“神启”或“天启”知识的工具。就其反映对象而言,原始神秘知识也不是对“神”或“天”的奥秘的全部甚或部分反映,充其量只是为人类认识某种自然现象提供可能或有限的线索。此外,一般人理解这类神秘知识,还往往需要借助于那些被认为能够更好地感知启示的人――巫的帮助。

原始知识得以传播的途径一般有两种:即时性的“仪式”与历史性的“神话”。借助于前者,“巫”得以向所有仪式的参与者传达由“神启”或“天启”构成的原始神秘知识;后者则为神秘的启示所包含的知识脱离或超越具体的仪式场景提供了可能,使得神秘知识以一种简化和直接的方式传播。各民族史诗,如《荷马史诗》,其主体部分即是人类早期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寓言等。《伊利亚特》被理解为“一部在人类文明刚刚崭露曙光时期神话与传说的杂糅体”;汤因比在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解释中引入了“神话线索”,并结合相关神话与传说探讨了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玛雅文明、安第斯文明和米诺斯文明以及诸多子文明的起源。此类知识的合法性、真实性端赖其神圣起源,即波普尔所谓的“知识的神圣起源”。声称自己的表述来自神启,或者凭借神的名义起誓,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原始知识成就其知识威权的有效手段。

在人类社会早期,原始初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曾经积累起大量的经验,却未能获得“知识”的名分。原因在于此类经验能够与某种神秘力量建立起联系的可能性是有限的,也只能在个体之间,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借助于口耳相传的方式实现传播。相对于这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神话知识则在人类初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意义。原始知识为人类初民提供了一种解释世界的模式,既对各种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尽管这类解释往往是歪曲的、虚幻的,但其毕竟为人类实现与自然的沟通,实现人类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与协调,客服人类的恐惧,提供了一种可能。在关于原始教育的研究与描述中,缺乏对人类社会早期知识状况的充分重视。基于原始知识的基本构成,需要对“仪式”作为教育形式的价值进行更多的研究,“青年礼”、“成人礼”等重大仪式见证着人类社会早期个体成长的重大事件。相对于其他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所构成的知识体系而言,仪式文化和神话传说所构成的原始神秘知识,更有可能成为原始社会教育的主体内容。

原始知识在为人类初民提供一种解释世界的模式的同时,还始终面临着一种自身难以克服的危机。一方面,面对不能把握的源于神秘力量的启示,作为原始知识分子的“巫”其对神秘力量的叙述,准确地说,是转述,只能采取类比、想象、隐喻或拟人的手法;其表述原始知识的语言往往充满歧义和即时的情景化表述,难以满足人类清晰解释世界的愿望。另一方面,原始社会末期,生产经验的积累和人类获得生活资料能力的提升,在为人类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导致人类社会出现贫富分化、财产私有、压迫奴役等现象。这些新的社会现象是原始知识,是那些“神启”或“天启”难以解释的。所有这些现象为一种新类型知识――形而上学知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求。

相对于原始社会各部落彼此封闭,信奉多神论,各自拥有自己的种族图腾或崇拜圣物而言,奴隶社会以及此后的封建社会在抛弃“泛神论”的基础上,主张“一神论”或“本体论”的知识生成基础,强调人类社会权威来源的一元化。这一知识诉求得以满足的前提在于,对万事万物的本源实施一种基于逻辑的抽象思考,思考的结果导致形而上学知识的诞生,该类知识直接指向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存在的依据。前希腊时代或希腊时代的哲学家(爱智者)关于世界本源的思考;苏格拉底借助于“苏格拉底方法”终生追求知识与智慧,引导那些依据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神圣启示而自以为拥有知识的人,在经过对话式的辩论之后,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在探索真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于怀疑精神的知识探索之路,为后继者指明了方向;柏拉图著名的“理念论”提出和“两个世界(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划分;亚里士多德“形式与质料”的提出和“三段论”的运用,都是对世界本源以及万物本质实施形而上学思考的结果。

在哲学家对现实世界实施形而上学思考与探索的同时,基督教的诞生以及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成为形而上学知识诞生的另一重大来源。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一批中世纪早期教父哲学家援用柏拉图的理念论,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经院哲学家运用新柏拉图主义,建构起以《圣经》为核心的庞大的基督教神学信仰体系。概言之,相对于原始知识诉诸神秘力量赢取自身的合法性而言,形而上学知识更多地依赖个人对世界本源以及人类信仰所进行的形而上本体论思考结果。形而上学知识反映的是人类对世界本体的认识。世界本体存在于个人的感觉世界之外,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于逻辑,而非感觉。真正的知识是抽象的,绝对的,终极不变的。神学知识隶属于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系,上帝成为世界的唯一本源,记载上帝言行的《圣经》成为人类唯一可以信任的知识源泉。理性成为人类信仰上帝的工具。

形而上学知识直指事物本体,体现为哲学思考和神学信仰的皈依。造就献身于世界本源问题思考的世俗学者和神学经典解释的神职人员(包括神学家),成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传授形而上学知识,成为古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特征。关于学校的诞生原因,学校的出现,当然需要具备较为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但一定历史时期知识的类型、总量、性质以及与社会民众的关系,也应该成为促成学校诞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学校教育的内容,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所办“阿加德米”、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伊索克拉底所创办的雄辩术学校、芝诺和伊壁鸠鲁开办的哲学学校等专门学校,古罗马时期的初级教义学校与高级教义学校,中世纪时期的修道院学校和中世纪大学,无不以探究世界本源的形而上学世俗知识或神学知识作为学习内容。形而上学知识为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成熟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为从本体论角度建构教育思想体系提供了基本模式,人性问题、灵魂问题、世界本源问题、神学信仰问题及其形而上学知识提升了人类教育理论的抽象水平。

以中世纪晚期阿拉伯世界实用知识的传人为起点,一种新型的以强调知识的实际功用、强调经验、观察和实证在知识发现过程中的价值为主要特征的科学知识日渐成熟和成型。此后在世界范围内所开展的全球探险活动,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势力增强等,均促进并见证了了科学知识的成长过程。在思想领域,培根、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萨和莱布尼茨对科学知识价值的诠释,对科学研究手段和方法的探索,导致科学知识逐步自形而上学知识的重重压制与封锁中突围出来,并在19世纪取得根本性胜利。科学知识成为最有价值的知识,科学研究范式得到推广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论日益成熟。

相对于形而上学知识观,科学知识观主张科学知识是真正的知识,科学知识源于观察和实验,是经过逻辑证明且符合认识对象本质的知识。科学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科学知识的表述需要借助于假设、概念、符号、数据、范畴和命题。科学知识在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工具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社会和自身的能力。

在科学知识成长的过程中,专业科学研究者逐步取代神学家和形而上学的思考者,成为新的社会知识精英。科学知识逐步进入社会核心知识体系,服务于科学知识传播、发现与探索的机构取代神学院和哲学学园等,成为主导性的新型教育机构。

科学知识观取代形而上学知识观,是人类知识领域的一场革命。“我们发现了科学。我们被科学炫目的光芒深深打动,因而为了科学知识而轻易抛弃了宇宙的故事……我们追求‘科学定律’,把‘故事’和‘神话’贬为儿童和部落民族的专利”。基于观察、实验和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知识占据了知识王国的霸主地位。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起点的现代科学知识体系历经18、19世纪的发展,至20世纪获得飞跃式进步,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宇宙科学、海洋科学和能源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裕的物质财富和便捷的生活服务。然而,科学知识在促进人类文明与知识进步的同时,却也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科学在排挤与贬斥形而上学知识的过程中,将关乎人类信仰的人文知识体系一并毁弃,最终导致关涉人类生活意义、幸福与信仰的神学知识、历史知识和神学知识日渐难以承担呵护和抚慰人类心灵的职责。

科学知识对西方教育所产生第一次大规模显著影响集中在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梅兰克顿、蒙田等对以形而上学知识建构的古代教育进行了强烈抨击。此后,夸美纽斯致力于探索上帝缺席条件下人类教育的艺术,以自然为师;模仿自然,遵循自然成为包括卢梭在内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摆脱古代教育桎梏的突破手段。斯宾塞“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呼声,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的传播,对西方教育界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科学课程在与古典课程与宗教课程的争论中逐步赢得有利地位,科学知识成为教育内容,教育世俗化、教育科学化成为现代民族国家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在现代教育制度构建的过程中,旨在传授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实科中学、研究型大学、综合中学、多科技术学院等新式学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出现。科学思维方式也渐渐成为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裴斯泰洛齐以简化和还原的方式探求人类教育的基本要素,体现了对教育本质本体论思考的结果。赫尔巴特将教育科学的构建基于心理学基础之上,主张教育学科的研究决不可仅仅依赖于哲学观的演绎以及经验描述或反思的方法论,应该借鉴自然科学的实证性方法从事教育研究,要针对不同的教育问题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用哲学方法从事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用科学方法开展教育事实问题研究。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将开展学校教育实验确立为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现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杜威主张,教育科学研究应借鉴甚至直接运用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方法。教育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包含基本的科学特征,都应该寻求系统的探究方法。“根据这个观点,我认为科学表明有各种系统的探究方法,当把这些方法运用于一系列事实时,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事实,并且明智地、更少偶然性、更少成规地控制这些事实”。数学统计方法的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借鉴、教育实验研究方法的推广、教育测验与心理测量运动以及教育调查运动的兴起,均在较大程度上强化了20世纪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化和实证化趋势。

后现代知识观的成型是在质疑科学知识观的过程中完成的。无论是18世纪卢梭就科学进步的非道德含义所做出的分析,还是19世纪德国思想家狄尔泰所提出的“精神科学”概念,都直接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提出质疑。20世纪的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哲学也都对科学知识的普遍性价值和中立性特征提出质疑。享有“知识社会学之父”的舍勒强调所有知识无不受制于认识者的社会阶层和意识形态,不存在所谓客观中立和普遍有效的知识体系。曼海姆提出“社会决定的知识”概念,主张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其价值与意义须被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才可以被发挥,被理解。波普尔认为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都是“猜测性的知识”,可证实性并不能赋予知识以可靠性,更不能赋予知识以真理性,要求以“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作为区分科学知识与形而上学知识的标准。

在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哲学批判科学知识观的基础上,福柯和利奥塔尔则从一般知识论的层面上,对科学知识观提出质疑,并最终建立起后现代知识观。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思想家福柯在注意到知识转型及其社会实践意义的同时,还提出著名的知识-权利、知识-话语理论和“被压迫知识”和“被压迫知识的反抗”等概念和命题。利奥塔尔在对现代社会人类知识转型作出分析的同时,努力从整体上廓清当代人类知识形态的转变,并运用“后现代知识”指称至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呈现的新的知识状况。利奥塔尔将此种新知识的主要特征概括为:知识总量决定于可被转译为信息的数量,知识体系中那些不能被翻译为信息的东西最终面临被抛弃的命运,可译性成为知识存在的先决条件,“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谬误推理”成为知识实现合法化的手段,知识的异质性得到尊重和宽容;知识实现了自身“商品化”的过程;面临知识大网,每一个人均可以行使自己的知识权力。

概括来说,后现代知识观的基本立场包括:人类知识形态的多样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历史条件和多元化的文化形态,决定了人类知识形态的多样性。每一知识形态应该获得同等的尊重;人类知识表现出历史条件性特征。不存在抽象纯粹的知识,只存在带有具体历史烙印的知识;知识并不是对于其认识对象的“镜式”反映,任何知识都是认识主体对于认识对象性质的一种假设,一种局部认识,一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或修正的认识;知识的陈述方式是多样化的,描述性陈述、规范性陈述和叙事性陈述都是有效的知识陈述方式。受后现代知识状况的影响,20世纪中期以后作为教育思潮与教育实践的后现代教育日渐成型,伴随着对教育现代性的质疑和批判,个体知识、地方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本土性知识在教育实践中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批判主义教育学、新教育学和被压迫者的教育学无不体现了对现代教育学的批判与反思。

依循人类知识变迁历程,从知识维度解释或再现人类教育历史变迁的动因、形式、机制和模式,可尝试做下述思考:

首先,破除“依附论”,注重教育内容层面的知识变迁史研究,梳理外国教育史学科的自身逻辑。教育史观的“依附论”主张教育为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所决定,教育历史的性质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决定,人类教育的历史等同于人类社会的历史。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知识状况,寻找人类教育活动不同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人类教育历史不同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自身逻辑和发展规律。相对而言,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更直接地受社会知识状况的制约,强化知识观变迁史的研究,将原始知识、形而上学知识、科学知识和后现代知识具体化到相应历史时期的人类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之中,以知识的逻辑展示教育历史的逻辑,彰显人类教育活动自身的历史轨迹,如此才可能更为客观地理解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其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出现的反差。

第4篇: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科技活动; 培养; 体验;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24-002

近年来以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竞赛,推动了高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在高职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发明、创造、创新等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些活动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遵循创新教育的原则,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目的。本文就在辅导高职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

一、辅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重在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最佳切入点。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它的任务就是探索未知、未来,而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

创新作为一种思维,怎样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辅导过程中,应把研究引入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尽早地进入研究、发现和创造领域,不仅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可以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训练,使得高职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接受,而是教师指导下以发现为基础的学习过程。

要让学生在通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中,不仅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更能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正是在这种深刻的感受和体验中激发了他们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激情。

在辅导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时,不仅对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予以鼓励,而且要让每个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从中得到一种满足和能力的证实,进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并能够主动去思考、探索新的问题,进而提高学习的层次,从学会变为会学。

二、辅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离不开学生们不断地涌现新的想法,新的观点,新的思潮,而这些就是创新的基石。

人类科学的进步就是一个不断否定旧理论和提出新观点的过程,而学生的年轻就注定他会有一个开放、喜欢探究和充满活力的大脑,为他们取得成功提供条件。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辅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我在辅导教学的实践中采取如下几方面来培养和实施。

⑴寻找创新思维的起点。就是寻找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突破口的诸多信息,这些信息会引起学生思考,会推动思考不断深入。辅导教师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与寻找思维起始点,学生的学习便易获得成功。因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寻找思维起始点的快慢差异上。

⑵适度建立思维接力点。学生面对大量的信息,不会筛选、整理、剖析,抓不住有用的信息,把握不住问题的实质,又由于学习研究过程中不会适时设立思维接力点,会造成一知半解,随意凑合,应付了事的情况,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针对学生的上述思维特点,在辅导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思维之间适度建立接力点,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抓住关键,把握重点。要循序渐进,不断加大思维难度,当问题抽象,学生具体经验少时;当问题涉及面广,学生知识能力存在缺陷时;当问题内部结构复杂,学生综合能力差时,需要增设思维接力点。

⑶增强思维的点面扩展以及之间的联系。对已建立的各思维接力点之间需要连接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这种联系方法是点与点、面与面之间以及点面扩展的网络化。围绕在同类中寻找不同点,从失败中寻找希望点,将每一个思维接力点都纳入有效的思维控制范围内,形成有序的思维网络,使各接力点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从而提高思维的效率。

⑷变换思维的审视角度。在原有的思维方法不能求得问题的解决时,应及时变换思维审视角度。变常规思维为突变思维,直线思维为平面思维,收敛思维为发散思维,一般思维为极端思维,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总之,正面突破不了就来侧面或者后面进行突破。

⑸设计一些开放性课题。新颖的问题往往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找寻诸多的适当答案,使得学生找出以前没想到也不敢想的各种奇妙的好方法,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实践与探究。

3.辅导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创新体验。体验,也叫体会。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联合国倡导的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能够记住,做过的方能明白。所以体验到的东西才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体验也被视为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的核心。

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主体性和互动性。仅仅通过阅读教材陈述性知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不会得到很大的改变。而创新的体验就是让学生自己来感知世界,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体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成为必要和可能。

在学生参加的创新竞赛活动中,几乎每件作品都是合作的产物,很多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已经超越了单纯参加比赛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每一种创意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得到创造的体验。让学生在冲突中学会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应付困难和危机中增强了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正是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质所在。

4.辅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应重视与实验教学结合

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教师辅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时,应尤其注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合作,并且提出一些激发思考的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论点相矛盾的观点的事实,或者组织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讨论,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要让每个做实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他们各自对某种问题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小组交流,辩论,分工与合作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而面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实验者要学会整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期间,定期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实验,小创新,小发明以及实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操作,如制作方便工具、日常生活器件等。真正做到“in life,by life,on life”。

5.辅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认识误区和影响因素

目前有相当部分学校在辅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时,存在认识误区,会影响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和深入。

对研究课题求专求深,盲目追求教给学生很多的知识。学生的创新本质不是靠知识传递的,而是本来存在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高深的知识,而是要把他们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其实创新能力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用恰当的方法把它引导出来。但是,目前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都对创新存在神秘感,认为创新是少数人的专利,因而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往往是对少数学生进行的,成为了学校应赛活动和功利。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连续性活动。创新潜力的挖掘和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可以肯定如果没有持续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是很难造就一个人创新素质的。所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需要长期坚持,确保其连续性。

离开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用已有的知识去充斥学生的头脑,忽视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承受者。正是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使人的创新能力长大后逐渐消失。这也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弊端。

对于培养创新素质而言,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比最终的结果更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和辅导教师只看重结果,看重比赛得奖,而轻视学生的探索过程,完全忽略了科技创新活动的育人功能。

总之,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富有活力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和普遍的东西。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更多的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通过辅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倡导学习之风、研究之风、创新之风,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学生通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不仅在掌握与人沟通技巧、培养合作精神等方面受到锻炼,而且培养了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也使得创新思维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比最终的结果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孙迎春.创新教育与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析[M]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

第5篇: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各高校不断引进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纷纷开设此类课程,高职院校也紧随其后。但是自1999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以来,传统的经济学教学受到了巨大挑战,许多学生认为《经济学基础》难学且用处不大,教师花费大量精力讲授经济学理论和模型而收效甚微。一方面,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急待提高;另一方面,学校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经济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外,人们认为大学生必须要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经济思维,经济学是必修课程。基于经济思维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经济学不仅是高职院校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很有必要作为通识公选课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为了突出经济学思维方式的重要地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把《经济学基础》公选课的课程名字改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并对课程内容做了调整,强调经济思维。教学内容除了源自《西方经济学》等教材外,还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等通俗易懂的经济学读物。

一、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内涵

一般而言,理论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知识总结与升华,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思维和方法。经济学不仅是关于资源配置,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它也是分析人的理性选择行为,解释和理解经济现象,探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1]。

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学称之为资源的稀缺性,而人们的欲望或者说需求是无限,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需求之间必然是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人们进行选择的过程也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基于此产生了经济学中的两大基本概念:机会成本与理性选择。

(一)机会成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佳选择的学问。选择意味着放弃,意味着付出代价,确定了某一选择,便会产生相应的机会成本。因此,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资源所带来的潜在收益。比如读大学是有机会成本的。上大学所花费的学费、书费仅仅是一部分成本,还有更重要的时间成本,即把读大学的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可以挣到的工薪。学费加上书费加上工薪就是读大学的机会成本。

(二)理性选择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类的欲望又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欲望之间充满矛盾,因此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就产生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或者称之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理性选择问题。当下的理性选择就是在承认人类自私的前提下,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发展经济的外部正效应,积累正能量,避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现象。

当然,除了机会成本与理性选择之外,《经济学》中还有很多重要原理,比如边际递减、贸易原理、“看不见的手”、消费者剩余等等。在讲授这些经济学原理时,通过综合运用假设前提、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等经济学的各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二、高职院校经济学公选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经济学基础》一般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经济学通识公选课的院校数量有限。即便是为数不多的开设经济学公选课的院校,教学设计也是沿用《经济学》专业课内容,只是限于课时数,删减压缩了专业课内容,没有改革与创新,更没有突出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综合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目标没有针对性

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职业学院或技校合并而来,二是普通专科转来的。前者在教学目标上偏技能化和实用性,后者教学要求的理论性和系统化过强,他们都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不相吻合[3]。

高等职业院校《经济学》教学的知识目标要求过高,学生们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大量的经济学概念、原理、规律,并没有真正理解与掌握经济学原理。能力目标欠缺,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逻辑分析能力也不达标。另外,高职院校对经济思维能力的重视不够,学生不具备经济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编排不科学

教学内容和结构不合理。国家历来重视本科教育,为此集中了大量优秀的人才,组织编写了很多优秀教材。但是,对于高职教材建设却较薄弱,导致教材建设滞后,没有对路教材。

(三)教学与考核方法不科学,理论知识偏多,经济学思维方法训练少

《经济学》本身抽象,不具有技术性和操作性。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照本宣科的向学生讲授各个章节的知识,较少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忽视了对学生经济思维和逻辑能力的训练。学生上课忙于记笔记,习惯于死记硬背知识点,仅限于掌握结论,通过考试,不去探究经济学原理的形成思路,很少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经济学问题,也不会用相关原理分析经济问题,指导生活。学习状态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

考核方式不科学。一般只用期末考卷作为评价尺度,不注意考评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况和平时学习成绩[4]。因为课堂表现、作业等不计入考核,学生平日很难做到自觉学习和理解经济理论,也不会运用经济理论来解释日常经济现象,很难形成经济思维习惯。

三、高职院校经济学公选课课程改革的措施与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

为了突出经济学思维方式的重要地位,也为了使课程名称更符合授课内容,即注重经济思维的培养,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把《经济学》公选课的课程名字改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教学目标就是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分析经济现象,培养经济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5]。

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掌握实用的概念和原理,比如机会成本,比较优势等;在能力目标上,要求学生能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日常经济现象。比如航空公司如何根据弹性理论进行市场营销。[3]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主要包括:理性人假设、机会成本、需求与供给、边际递减规律、比较优势、博弈论等。(2)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这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公选课的重点培养目标。(3)具备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把理论与经济现象和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对概念原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具备观察和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3]。

(二)教学内容编排合理

第一,授课内容不仅参考国内外著名经济学类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而且充分利用经济学类通俗读物,比如王福重的《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保罗?海恩等编著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聊职院经济思维公选课教师团队充分利用这些著作,整合资源,集体备课,编制校本教材,精心准备教案。另外,学校还从国内著名高校聘请经济学教授给学生举办经济思维讲座,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与经济思维公选课教师团队一起全程听课,课下与教授一起探讨公选课的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聊职经济思维公选课教学内容没有深奥的理论或者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从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出发,从分析经济现象、社会问题中学习经济学的道理,告诉学生经济学家是怎样思考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基于高职学生基础薄弱,专业不同,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内容相对宏观部分较简单,具体教学内容以微观经济学为主。另外课时数量也有限,目前只开设了16个课时,未来计划增加课时。所以聊职院校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公选课教学内容以微观经济学为主,重点讲解上大学的机会成本、理性人分析、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2]、供给与需求、效用论、比较优势、博弈论等。

第二,注重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针对高职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经济原理时普遍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讲解原理时,应注意实行案例教学法。比如讲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先提问学生,“人在饥饿时为什么不会一直吃馒头,永不停止?为什么感觉第一个馒头最好吃?提出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并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6]。每节课都可以选用一些案例和学生关心的经济话题,比如春运期间火车票票价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

首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综合运用“案例法”、“讨论法”等教法,提高教学效果。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强调课下作业。要经常布置一些经济学的热门话题和真实案例。比如美国1990年针对游艇、私人飞机等这类物品通过的新的奢侈品税带来的结果。让学生课下查阅有关资料。既考核了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又锻炼了他们学以致用、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践,并随时整理,相互讨论交流[3]。

其次,实行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穿插相应的统计资料、图形分析,比如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另外播放相关的视频影像资料。比如讲博弈论时,赏析电影《美丽心灵》,让学生了解“纳什均衡”理论的创立者约翰?纳什的生平,可以大大增强授课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

第6篇: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生;求异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一、何谓求异思维

所谓的求异思维是不苟于传统的或一般的常规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各方面来思考一个问题,这种思维常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都是运用这种求异思维的典范。

二、求异思维的培养

1、以疑问求结果,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启动思维,俗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教师设置的种种疑问都能有效地燃起学生思维的火星,激起学生思维的热潮,引起学生求异能力的萌发。

如教学“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内容时,先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上帝”享有权利的理解,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享有的权利如何?然后以教材中的“顾客是‘上帝’”漫画为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你认为生产商和经消商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如此对待“上帝”会对上帝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又会对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这种质疑,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集中到分散。由此,学生的思维被激起,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展现。

2、以结果求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技能、思维技巧的训练与培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传授吸取知识的方法,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例如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这节时,在针对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所掌握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去年夏天,我们发现三明河西的广告牌,晚上时间只亮一部分,而且是间隔亮的。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另一部分的灯坏了?学生七嘴八舌,有不少同学认为这是为了节约用电,并说明了理由。接着,我又提出:这符合我国建设什么类型社会的要求?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什么发展观相适应?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违背这种社会要求的行为?应该如何克服?学生们纷纷抢着回答,使课堂教学进入了。

如讲“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个问题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也许效果会好些:①按“劳”是怎么体现的?②“多种”分配方式体现在几方面?③为什么是按“劳”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或按需分配?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所有制形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种“求证”式的问题,有助于对学生思维过程的高度调动,求异的能力得到升华。这种以“求证”来获取问题的方式,学生既可以较完整地掌握知识,又掌握了“求证”的方式方法。

3、以事例求体验,养成学生发散思考习惯

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保持心情愉快,在潜意识中不知不觉接受知识,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教学“诚信是金”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设置“失约”的情境:小刚想谋一份工作,与某公司张经理约好上午8:30在经理办公室面试,时间超过半小时,小刚姗姗来迟到了经理办公室,张经理对小刚说本次面试取消,我不需要一个不守时间的员工。小刚说:不就晚了一会儿吗?要求学生用幽默的语言、灰谐的动作,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演出来。通过观看形象的表演,认识到“失约”不只是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在检测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为一名中学生,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做起,自觉培养践约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进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讲诚信的陋习,如借别人的钱物不还、欠交作业、迟到、撤谎和考试作弊等。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帮助纠正不良习惯,尝试从这些小事做起,自觉磨砺意志,培养诚信的优良品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学生亲身参与了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将课堂教学和自己日常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由这件事联想到那件事时,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使学生养成一问多思、一问多答、一问多解、此问联系彼问的习惯,善于进行广泛的联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4、以疑惑求解证,唤起学生探索欲望

课堂中教师要善于针对教学内容制造“矛盾”,设置悬念的场面,这样暂时能凝固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形成一种疑惑感,诱发其探求的欲望,唤起其求异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如讲“学会理财、合理消费”这节时,教师可以用一个事例引入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有位小伙子准备2007年5月1日结婚。可他近段时间却非常焦虑,原来是他丈母娘要他拿出10000元聘金,否则婚事以后再说,此时他仅有6000元。2007后正值社会掀起炒股热,他考虑再三决定开户买股票,以搏回那差额的聘金。”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债券?什么是基金?他这一搏能搏回那差额的聘金吗?这一连串的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激情,思维的大门被打开。当然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债券等知识学生也就迎韧而解了。

5、以好奇求否定,培养学生批判精神

好奇心是学生探索欲望的动力源,只有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一题多问,以最新颖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教育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提出不足之处,进行质疑,培养学生能挑战教师的问题能力。

第7篇: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工程制图;空间思维;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1、2014年吉首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专项,(编号:2014JSUKG21);2015年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2、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吉首大学2015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编号:2015JSUJGA03)

工程制图课程是吉首大学规划设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该课程的专业有园林、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等。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的基本能力,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为进一步强化空间思维与构建能力的培养,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工程制图课程的实训内容、实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旨在为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规划设计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工程制图课程特点

1.1教学内容多,实践性强

工程制图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表示空间几何要素和空间形体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方法的科学,是研究用投影法,并根据制图标准和规定画法及工程技术知识来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包括图示方法、图解方法、专业图纸的绘制与阅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一部分内容都配有大量的实训练习。

1.2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

工程制图学科的思维特征是不断地完成“空间平面”、“平面空间”的动态思维转换的过程,并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地画图和读图达到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建立了空间思维,再“从空间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空间”进行反复研究和思考,才是学好工程制图课程的最有效方法。

2存在的问题

2.1实训内容多,课时少,实训效果不理想

土木工程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只安排了30个学时的实训课时,在制图基本知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章节的大作业只有4学时的实训课时,学生不可能在这么少的课时内完成作业,因此导致了学生的大部分作业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这样就造成了老师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学生画的图不合要求,经常需要反功,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2.2实训内容设置欠合理,重点不突出

在课时安排上,画法几何部分用大量的课时讲授图解问题,这部分内容难度大,习题多,经研究这部分内容与工程图的联系不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解法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实践基础,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内容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另外实训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不紧密,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基础不扎实的问题。

2.3实训教学方法陈旧,达不到预期目标

工程制图的教学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基本上还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先讲理论知识,然后布置习题集上的习题,再对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枯燥呆板,没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3改革方法

3.1结合专业教学重点,调整教学课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工程制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投影法的理论做指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工程图,因此投影理论是制图课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制图教学的根本,应强化这部分教学。因此在调整教学课时的时候,一是考虑画法几何部分增加图示方法的讲授和实训课时,对图解方法课时进行压缩;二是增加专业制图实训练习课时,结合专业教学重点,引入专业图纸进行教学与实训。

3.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在讲授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时,采用先播放小视频再进行现场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空间思维。在讲授截交线和相贯线时,利用实体模型和solidworks制作三维模型进行教学,在形体的表达方法部分,对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处理方法进行视频演示,在建筑施工图章节,先播放建筑外形及内部Y构的视频,再对照着轴测图讲解施工图。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将复杂的空间问题直观地展现出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也有明显的改善。

3.3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程制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教学要求,必须引入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讲授建筑施工图时,传统教学方法是采用的一幢虚拟的建筑,一套虚拟的图纸为案例进行讲授,布置的作业也是习题集上的一套图纸的抄绘,学生的思维被固定化,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鉴于这种情况,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引入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比如在讲授建筑施工图时,以学校的教学楼和实验大楼为例进行讲授,可以到实地现场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在提高了学习兴趣的同时,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4实施效果

通过在工程制图课程中采取以上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师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质量评价中,工程制图课程被评为优秀,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有了一个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的一个转变;三是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从期末考试结果来看,三视图和轴测图的作图题目失分很少;四是学生绘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徒手绘制草图,也能够用作图工具绘制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图样。

5结语

第8篇: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美国教育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俗话说:“授人以鱼,供一餐之用;授人以渔,则享用不尽。”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外在的知识量不断增加,知识是传授不完的,最应该注重的是孩子的主体性,使他们的个性潜能全面发挥出来。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自主学习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1.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和自律性。学习者只有对某项事物具有内在的探求动力,进行充分的感情投入和积极的情境体验,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与掌握该项事物的规律。也就是说,学习者要自主地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合适的材料,自主地进行过程评价,自主的进行观察、思考、想象、创造等一系列活动,才有可能驾驭学习过程,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2.学习者的依赖性和互动性。自主学习并不是指完全不受干扰、自我封闭、自发的学习过程,而是和其他各种学习方式一样,时刻与周围的环境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整个学习过程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发生变化并不断调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充分激发其自身的内在动力,又要尽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内外动因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

1.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绝不仅仅代表学生独自学习,更应该把它看做是一种学习态度,不仅仅是一种没有老师指导的外部的学习形式,正如Little(1990:7)指出,自主学习基本上是一种对学习过程和信息内容的心理反映(psychological reaction)。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师赞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而且他们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满足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样逐渐改变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的传统角色,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

2.课外的自主学习。课外自主学习常见的形式有:预习功课、课后完成家庭作业、选用参考书、课外阅读等。学习和掌握英语仅仅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学生阅读量和知识面的扩大离不开教师正确地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纸杂志,促使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和录像片,这不仅是因为大部分电影或录像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某个侧面的缩影,而且在于通过观看片中演员的表演,学生可以了解和学到许多与目的文化有关的非言语交际的方法和手段。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尤其如此。成功的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的兴趣昂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是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一堂课,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要明确,而且应该是一致的。否则,课堂教学将事与愿违。教师精心安排的活动,如果不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愿望相联系,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愿望的基础上,结合阶段性教学目标计划和安排课堂活动,不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的快乐,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并及时地加以肯定,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2.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组织好学习活动。托兰斯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励。对教师来说,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比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权威中走出来,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拿我来说,每次我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热情地给予他们知识上的启发和心理上的支持。平时与学生碰面,也经常报以慈祥的微笑、温和的目光,适时鼓励的语言。课堂上对于少数调皮的喜欢随便讲话的学生,可以不动声色地走过去,轻轻地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膀,这时尽管教师没说一句责备的话,但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以上这些方式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支持、鼓励、肯定、赞扬、欣赏和信任,而且这样的环境最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课堂氛围和教师的心情也有关联,我留意过凡是哪一天自己心情不好,紧绷着脸进教室,那一堂课学生也会显得没精打采,课堂气氛也是死气沉沉,课堂教学效果很差。因此,教师要努力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把生活中遇到的烦恼、痛苦、悲伤放在脸上、带到课堂上,而应该做到在任何时候都要以积极乐观、热情饱满的情绪面对学生,感染学生。

3.充分展示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性格和教学风格能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起到引导的作用。热情、幽默、宽容、关心他人的老师往往容易获得学生的好感和喜欢,这种对老师的喜欢也会自然地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学生往往由喜欢一个教师进而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学科。在工作中细心留意身边的同事就不难发现:凡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些共性:他们对学生亲切(congeniality)、事业心强(devotion),又具有幽默感(humor)、思想开明(liberal-mindedness)等,这些恰恰都属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当然,教师最重要的个人魅力还是其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始终对学生、对教学抱着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用爱心、真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4.教师理念的更新和角色的转变。学习者自主性的提高并非意味着教师是多余的,完全放任学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自主”与“学生自主”同样重要。另外,教师自主还是学生自主的前提和保证。只有教师愿意牺牲个人的宝贵时间和精力,主动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方法、接纳新的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掌握系统的学习策略、充分领会“自主学习”的精髓,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在高三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感觉试卷的讲评是一项相当重的任务,阅读理解题完全由教师逐题讲解,势必枯燥无味,往往会使学生听觉产生疲劳,从而削弱课堂教学效果。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直接把任务留给学生,由他们自行解决阅读题,这样做既节省时间,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个个思维活跃,人人都有机会发言,这样做不但教师轻松而且学生轻松,同时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第9篇:科学思维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办公设备使用与维修;课程教学

办公设备是一种涉及到光、机、电、磁以及静电摄影等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它的种类繁多,技术更新非常快,已经成为人们提高办公效率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各种办公设备的生产厂家以及销售办公设备的公司数目庞大,与之对应的,这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一些大中专院校已开设了《办公设备使用与维修》这门课,但由于这门课所涉及到的技术多且难度大,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能迅速适应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一、校企结合,互利双羸

校企合作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校企结合培养出来的劳动者熟知企业文化,懂得专业技术,具有良好的文化、思想素养和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一方面,学校受经费的限制,即使花钱购置了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用的办公设备,但这个行业的技术发展非常迅猛,所以过不了几年就落后甚至被淘汰了。比如,模拟复印机是前几年一直盛行的办公设备,但近年来已经被数码复印机取代。若学生仍然用这些办公设备来进行实操训练,毕业后显然跟不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相反,如果能让学生直接到企业去实习,那么他们所接触到的办公设备就是最先进的,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

另一方面,企业招聘办公设备方面的技术人员,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时间大约是1~1.5年,这中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所以,企业可以利用自己在设备、技术上的优势,通过派专员到学校讲课,或者让学生直接到企业来实习,然后把其中优秀的学生招聘到公司就业,可大大缩短公司对新进人员的培训时间,相应地也降低了公司在培训方面的成本。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际

首先,办公设备种类繁多,要一一详细介绍,显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在大多数《办公设备使用与维修》教材中,主要的办公设备有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大部分办公设备公司也是主要经营这些办公设备的,所以在课程安排上,还是以这四种设备为主。

其次,在介绍每一种办公设备时,围绕“种类、性能指标、基本结构、基本原理、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顺序介绍,注意结合目前市场最先进的办公设备,在讲解工作原理时,要注意归纳,将难于理解的内容简单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第三,《办公设备使用与维修》这门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所以在介绍每一种办公设备时,都必须尽量与实际结合起来,一是现场演示或展示所讲的办公设备或相关的零部件,二是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设备或更换零部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授课内容,穿行

大多数办公设备都融合了光学、机械、电子等技术,所以其性能指标、结构原理、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都有一些必然的联系,所以在给学生讲解每一种办公设备时,不能独立地介绍,应穿行。具本地讲,就是在介绍一种办公设备时,要和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不会忘记前面所学的内容,而且对所讲过的内容理解更深。比如在介绍其技术指标时,对分辨率的概念,就可以将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的分辨率联系起来讲解,并注意辨别他们的异同点;再比如,在学习每一种办公设备的工作原理时,可以以方框图的形式比较着介绍,各办公设备的工作过程方框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熟悉了工作过程方框图后,再学习其基本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效果会好得多。

四、授课方法,灵活多样

办公设备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工作原理难于理解,所以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教师要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由于办公设备的结构是紧凑而复杂的,其工作过程看不见、摸不着,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其工作过程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能将其工作过程用电脑软件形象逼真地摸拟出来,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现在的音像书店关于办公设备方面的光盘比较多,其中有一些内容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所以在教这门课的过程中,教师很有必要准备一些这样的光盘,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结合光盘中所讲的内容来介绍。这样可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知识更全面。

第三,在讲解的过程中应把握好进度。如果进度过快,学生的思维很可能跟不上,这样会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地、反复地提问并检查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如电源部分电路的工作过程、复印机的充电曝光过程等,可用通俗的语言归纳出来,再教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

第四,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实训中,教师都可以采用“生本教育”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6~8个人,课前将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交给学生,先让他们在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阐述对问题的看法,所有组都发言完毕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调动起来了,从而达到学习、理解、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

五、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虽然办公设备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学校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大批量换代的办公设备,但是可以购置少量的、最新的、可供课堂演示用的办公设备。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对此认识不足,在实习用的办公设备方面投入少,甚至将为学生实习购买的办公设备放到其它部门去用,使得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得不到保障。

许多专业(如电子信息、计算机、通迅、文秘等)的学生毕业后,工作中都要和办公设备打交道,所以在这些专业中不仅很有必要开设《办公设备使用与维修》这门课,而且要根据具体的专业调整授课内容,增强实习和实践环节,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操技能,毕业后多一些就业机会,更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