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范文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

第1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范文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适稍对路的人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更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其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主要做法是持之以恒抓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团体协作精神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有利于让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得到社会的承认。

一、酒店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酒店现状

    星级酒店规模继续加速扩大。2006年全国新评星级酒店1370家,截至2006年底,全国星级酒店总数达到13378家,同比增长11.260k。其中五星级酒店298家,四星级酒店140家,三星级酒店4993家,二星级酒店6027家,一星级酒店660家。广东和浙扛两个省的星级酒店数量超过了一千家,分别达到1275家和1089家,位居全国第一、二位,扛苏、云南、北京分列三至五位。四、五星级酒店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总数的61.56%,青海、宁夏、西藏尚役有星级酒店。

    经济型酒店成为发展热点,上海、北京、扛苏经济型酒店的数量居全国前三位。国内品牌发展态势良好,如家、锦扛之星不仅连锁店数量位列全国一、二位,而且通过在美国、香港上市加速扩张。国际品牌也将大规模增加,据了解,美国经济型酒店晶牌格林豪泰(green tree)将以长三角为重点,未来3到5年在国内铺设近200家酒店;美国另一经济型酒店品牌速8 (super8)也将在未来巧年时间在中国开2100家连锁店。

    (二)酒店发展趋势

    全国高档酒店建设将迎来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待评、在建、待建(2007底前开工)高档酒店(相当于四、五星级)总计1107家,其中相当于五星级次的酒店就有554家,大大超过目前全国五星级酒店的总量。从地区分布看,东、浙江、北京、上海、安徽分别以155家、146家、97家、86家、82家位前五位,它们之和占全国总数的51%。

    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加速进入。截止2006年底,有37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0个酒店品牌进入中国,共管理502家酒店。世界排名前十的国际酒店管理均已进入中国。管理酒店数量位居前五位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是温德姆、雅高、喜达屋、万豪,管理酒店的数量分别为159家(包括110家速8的经济型酒店)、69家、43家、37家、31家。而且在未来几年,国际酒店集团管理的酒店数量还将迅速增加,比如,洲际酒店集团最新的全球发展,在中国拓展的酒店数量将占其全球发展总数的三分之一。

    如此大好的形势下,酒店业发展不断成长,酒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数来说,不断在增加,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对人才需求从质量上来说,要越来越高。这不仅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也是与世界接轨的需要。要与企业联系,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但却有一个现象许多酒店人才流失严重:旅游酒店业最适合的流动率在8%左右,然而天津市旅游酒店人员流动率达到了23.95,部分酒店人才流失率竟达到了45以上。当前,每个酒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必须面对员工流失问题。而员工流失率偏高,又是各酒店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同时,员工流失率偏高也给酒店带来了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集中表现在:员工的流失给酒店带来成本损失;员工的流失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员工的流失使酒店业务受损;员工的流失会极大地影响士气。

二、酒店员工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酒店员工流失及其原因

    (1)酒店行业准入条件低。这应该是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入职人员什么人都有,许多人于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酒店这个行业并不适合自己,思想的不稳定就会辞职。这同样也会影响到酒店其他同事的情绪。

(2)一直以来的传统就业观念。认为服务员工作就是低人一等,且服务员长期以来不受尊重所以一有机会就会离开。还有的认为酒店工作吃青春饭的行业,不够稳定。这一些的观念都会员工不安心。

    (3)酒店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不够舒适。节假日一般工作又累又辛苦,有时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许多年轻的员工不喜欢这样的工作。

    (4)工资待遇也不尽如人意。工作又累又辛苦但工资却不高,这也是员工轻易辞职的原因。

    (二)酒店的用工情况分析

    目前星级酒店紧缺的专业人才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宾馆酒店总经理、各部门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才;第二类是技能级别较高的餐厨、服务等技能型人才;第三类是具备较强“补位”意识的服务型人才,这类人要能弥补酒店各个部门之间的服务空白点。

三、酒店管理专业职业道德的全方位养成教育

    (一)所有上酒店管理专业老师包括非专业的英语、会计老师,必须认识酒店、了解酒店,才能更好地在上课过程有意识指导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时间长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就会有所加强。另外,经常带学生在参观酒店的同时也不断学习酒店的各种信息,收集酒店行业信息、行业行为规范。对酒店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们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

    (二)酒店工作对礼仪、礼节方面要求是相当高。曾经有一位资深人力资源部经理说过:“我宁可聘请一位会笑的初中毕业生,也不愿聘请一位不会笑的哲学博士。”所以我们课程除开设的音乐、礼仪、形体课之外,我们还要求学生统一穿酒店管理班专业服装,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每天定期组织站位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的站、立、行微笑等方面与酒店行业的行为规范相适应。

    (三)通过内容鲜明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职业理念、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进行全方位养成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在酒店班召开的“酒店文化”主题班会上,学生通过自编自演的话剧来反映两种不同的服务态度,对企业的影响和在顾客中的不同反响,从而让学生自觉认识培养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服务身边每一位同学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另外,我还把酒店岗位的晋升讲给大家听,让大家明白每晋升一级需要什么样的准备,这样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四)从学生刚入校,每个学期我们都开设相关职业道德课程,还包括各种的讲座、酒店经理人专题、毕业优秀学生汇报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成功人士的事例能够给予学生很大的鼓励,学生有了信心和信念,学习态度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纪律性比以前大为改善。

    (五)英语是酒店工作很重要的一门技能,因此我们也把英语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个内容。学习英语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因为中职学生在初中基础差,学得费力就不想学。当学生去到五星级酒店见习一个月回来,就会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他们看到五星级酒店员工之间,从来不叫中文名,都是英文名,而且在员工宿舍,员工通道到处都满贴了英语单词以及英语宣传画,加上酒店多种形式的英语培训,为学生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为此,我要求学生每晚自修课期间都必须让英语成绩优秀的同学带读并辅导其他同学,加强酒店英语的学习以及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甚至应同学的要求从音标开始补起。在辅导过程中,形式灵活多样,采取集中辅导与分组练习相结合,猜单词游戏,背中英文菜单,同时也邀请外语老师现场辅导,并拿出一部分班费对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虽然我们要求学生自愿参加,但是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在教室认真学习,效果也很明显。

    (六)酒店是一个对清洁卫生要求很严格行业。我们要求学生把宿舍、教室当作客房,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只需持之以恒那么就一定会有效果的。

第2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教育策略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的开展,中职学校的办学数量和办学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教育规模也不断扩大。中职学校为国家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为维护社会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职学校的大规模扩招,每年的中职毕业生数量都在大幅度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各大高校大学毕业生也开始降低了就业期望值,转向基层就业职位,进一步加剧了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形式。在上述种种原因的作用下,如何开展好中职生就业指导教育已经成为许多中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中职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重点

1.重点培养中职生的专业技能

从中职生的角度来说,若自身能具备一项好的职业技能,其就业会更具有优势。专业技能作为中职生实现职业目标的根本,若中职生想要成功地在社会找到立足之地,并且想拥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就必须先要具备一技之长,练就一身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本领。

2.重点培养中职生就业意识

由于中职生的年龄普遍较小,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同时也容易受到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首先,表现为中职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常常眼高手低,缺乏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知。其次,表现为中职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没有认清就业形势。再次,表现在中职生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常常因为攀比而产生嫉妒心理,也常常因为就业受挫而产生自卑心理,对就业失去信心。最后,表现在社会客观因素方面,如一些岗位只招男性,导致女中职生的心理负担过重等。

3.重点培养中职生从业素质

经过对教育实践的观察和研究,本文总结出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理想与就业实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职毕业生在面对择业、实习、就业的不同阶段时,没有形成正确的从业观念和从业行为,存在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许多中职生在岗位实习期间,对待社会、对待工作以及对待同事等方面的态度问题相继显现出来。

4.重点培养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发展方向的规划,主要由自我发展概念、职业兴趣、职业意象以及专业和工作的相关程度等内容组成。由于中职生的自身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大部分中职生的学习还停留于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知识灌输上,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很窄,对新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许多中职生还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一个整体的规划。

二、中职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策略

1.如何培养中职生的专业技能

培养中职生的专业技能需要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专业实践机会。首先,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建设一个或多个与就业指导教育一致的技能实践基地,为学生构建模拟就业平台,组织中职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或进入企业完成实地工作体验。把就业指导教育落实到位。其次,加强就业指导教育的改革力度,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职业介绍、性格测试等内容;在方法上,可以采取技能授课、求职技能训练等形式。

2.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就业意识

中职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明白岗位无贵贱之分。其次,要让中职生认清就业形势,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建立广泛就业的创新观念。再者,中职学校要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推销的公关观念,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求职技巧,善于表现自身的长处,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就业优势。最后,还需要强化中职生的主动就业意识,通过就业信息指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进而避免就业的盲目性。

3.如何培养中职生的从业素质

中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综合能力的涵义,职业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能力等。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素质教育让中职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上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为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同时,组织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承担社会工作,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4.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中职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平台,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训与指导,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成长背景以及心理特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其次,中职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种与就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创业培训活动,让学生在创业设计的过程中学会为自身设置合适的职业定位,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进而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必须以培养专业技能、就业意识、从业素质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内容为重点,只有重视和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不再为就业而感到迷茫,才能使中职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让其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寻找到立足之地,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巢燕.对中职院校开展全程就业指导的探析[J].职业,2012.

[2]白静.如何做好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工作[J].职业,2011.

[3]史志洪.中职生就业创业意识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关于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愿景的调研[J].职业技术教育,2010.

第3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是国家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是未来会计工作的后备军。他们是否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关系到会计行业的未来。会计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应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道德决策能力的提高,关键依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来实现,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各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注重专业技能,忽视职业道德教育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注重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智育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会计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并片面的以应付各种社会会计考试为导向,缺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人格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未真正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学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中,主要强调会计理论知识,侧重学历教育,“考证”成为会计专业学生教育的侧重点,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造成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专业知识高于职业道德的修养和追求,片面追求实用性和自我专业价值,容易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识不够

会计教师对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才、发展会计事业负有重要职责。会计教师和其他教师一样,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但在给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最为常见。道德教育的目的与归宿本应是让学生自主养成现实生活中的“德性”。通过强制性灌输固然可以让学生经济高效地了解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但却不可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就不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将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信念,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此外,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缺少相关社会实践经验,导致在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上教学效果不佳,缺乏说服力。

(三)会计专业教材建设大多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目前各大院校会计类专业都很重视教学资源建设,有些学校自己编写和出版教材,这些教材中都很少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现有的政治思想品德教材又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单一、脱离专业等问题,而专门的配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依据。此外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这些专业技能课程,专门开设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少之又少,即使开设了课时量也是主干课程的一半或是三分之一。

二、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改革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改革现行的会计学科课程体系,增设会计职业道德课。针对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缺少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缺陷,高校应调整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增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新问题需要解决,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在为社会培养会计人才时,应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加强会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作为高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人格,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自身人格的完善会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会计理论教学过程中,避免枯燥的说教和灌输,要将系统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相结合。系统讲授是职业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道德理论到专业知识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对职业道德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学习和吸收。在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把职业道德原则的规范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让学生领会与理解,能够使其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学校也应加强师资培养,为教师提供时间和机会进行进修和社会实践,加大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力度。

(三)完善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丰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由于各高校在专业培养方面只重视会计理论和技能的培养,所以针对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材是少之又少。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材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高校应结合会计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道德困境和典型案例,共同研究编写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以供各高校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时选用。编写教材要从会计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重点突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职业性,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利于塑造会计人员的优良品质,提升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规避职业风险,更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高校作为会计职业教育的首要环节,必须有计划地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乐君.浅谈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企业家天地,2009(10).

第4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范文

所谓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的方法。[2]这种方法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接受锻炼考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从而达到知行统一的教育方法,它是职业道德教育一个较好办法。

二、运用实践锻炼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在的在校高职生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有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里,抗诱惑能力低,运用实践锻炼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认知

职业道德认知是指对职业道德的含义、重要性以及职业道德价值、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和理解。它是认知者、被认知者以及职业道德情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也是个体对社会道德刺激加以综合认知的过程,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运用实践锻炼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就是教育者设计好各种实践活动,让受教育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懂得职业道德给我们工作、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从而带来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理解,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

职业情感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时所产生和确立起来的内心情绪的体验,是人们面对某种职业道德现象时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的感情。它是一个人从业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情感。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没有情感,职业道德认知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正所谓爱之切行之坚。因此,运用实践锻炼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创设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随着实践不断深入,刺激、感动会逐渐帮助他们克服缺乏道德情感,使情感由较微弱到强烈、不稳定到稳定,使道德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最终由情感将知、信、行连结起来,实现三者的转化。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职业道德意志是指在实践职业道德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以及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它对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起推动作用。运用实践锻炼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向学生提出具有适度困难的任务,并适当地给予某些帮助和支持,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积累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提高自制力和抗诱惑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职业道德信念是人们将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有机结合的对于履行一定职业道德义务的真诚的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是知、情、意三者的“结晶”或“合金”,是推动个体产生自觉职业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运用实践锻炼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动的经验和富有感彩的体验,只有当学生亲身体会按一定的职业道德要求行动给社会、他人带来好处,并且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才会更加坚信社会、行业所倡导的职业道德要求的正确性,最终把它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五)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巩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是指人们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职业道德行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使学生的职业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动、习惯。运用实践锻炼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就是教育者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情境,让学生经过反复的实践锻炼,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理解和选择能力也会渐渐增强,从而自觉把其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

三、运用实践锻炼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机制

职业道德教育是以外在的教育引导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需要有可靠而有力的外在保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思过去职业道德实效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运作机制,没有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因此,需要建立起一个协调、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建立职业道德教育实践锻炼领导机制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社会实践领导机构,机构的构成可以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招生就业工作处、社科部、实训基地主要负责人及各系部主管社会实践的领导组成,明确各自分工,形成合力。各教学系部也建立相应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对本系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统筹安排与落实,使实践锻炼朝着既定目标有序地运行。

(二)保障机制

1.规章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道德实践活动时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专业特点,制定出完整的行政规章、组织制度、操作程序、行为守则,如学习纪律、劳动纪律、工作要求、岗位要求等,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等。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确保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运行。

2.队伍保障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可以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实践锻炼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搞好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作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在实习、实训中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

3.资金保障

由于资金的短缺,经费的不到位,使不少高职院校在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时往往处在“社会实践,我想爱你不容易”的尴尬境地。因此,学校应加大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经费投入。同时,也可以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得到企业或政府的支持。对于经费的管理,要合理确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方面的经费投入项目,列入预算,确保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4.基地保障

实训基地是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平台,学校首先从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入手进行建设,使其能充分满足实训环节的需求,努力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与学校所在地有实力的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得以经常化、制度化和有效化。

(三)评价和奖惩激励机制

1.建立一个综合的评价机制职业道德教育评价就象“指挥棒”,为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为被评价的对象指明方向。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以试卷考试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重大缺陷:“重视知识考查,忽视能力和行为评价;重视笔试评价,忽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忽视其他各学科教师的综合评价;重视教育者评价,忽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3]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评价机制。评价的内容由单一的课本内容改为从班级考勤、课堂常规、实训中行为表现等方面考查学生的职业道德表现;评价主体应从单一科任老师到教师、师傅、班组、同学评价,评价方式由一张试卷评定法改为将试卷、小论文、实习和群众评议等按比例考核,对职业道德课做出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道德评价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2.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墨子曾说到:“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其有利且易为也,不可胜计也,我以为则无有上说之者而已矣;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燃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4]这就告诉我们奖惩是使人达到良好的品质的教育方法,学校应通过规章制度的安排,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道德教育奖惩激励机制,对那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学生可以从学业评优、继续深造、就业推优、岗位轮岗、职位提升、各种评奖荣誉等方面综合考虑,给学生应有的回报,对那些职业道德不好的学生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改恶从善。[5]职业道德奖惩制度的运用要及时、合理、适度,不能滥用。

四、运用实践锻炼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长期性原则

人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从全局出发,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从学生入校开始到学生毕业的三年时间里,每个学期都安排有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在校生活,并形成一个逐步改善的循环体系,从而使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发挥其功效。

(二)主体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是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是在教育者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自主建构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就不成其德育过程,而是单纯的自我修养、自我教育;没有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也难以发挥作用。”[6]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职业道德实践活动时,首先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教师扮演的是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其次,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其自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启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教师在其中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做自己学习和行动的主人。

(三)与专业相结合的原则

当前,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论是什么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通用的、共同的、一般的职业道德,忽视了行业的自身特点,这也是职业道德低效的一个原因之一。职业道德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适用范围上都有着鲜明的职业特点,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孕育一种认识企业、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的意识。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实践活动时,必须结合本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要给学生介绍本专业的职业规范、职业纪律、职业禁忌,要结合本专业实际。比如,对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道德,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重点进行“服务周到,及时准确”的教育,对营销专业的学生重点进行“公平竞争”、“童叟无欺”教育,对财会专业的学生重点进行“不做假账”的教育。这种做法“更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更贴近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7]

(四)阶段性原则

一个人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由低到高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学校的职业道德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根据高职生年级不同建立分阶段的教育目标,采取阶梯渐进方式,由浅入深,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首先,对于所有的学生首先要做的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惜岗爱岗,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做到团队合作、敬业乐群、吃苦耐劳,这是职业道德弘扬层次;最后要做到服务企业、奉献社会、创新进取,这是职业道德追求层次。

五、运用实践锻炼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形式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规范学生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勤工助学活动学校应以“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为宗旨组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可以解决经济困难的学生的燃眉之急,同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职业责任感等良好品质。

2.“三下乡”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学校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三下乡”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既可以炼就真本领,提高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过硬的团队精神。

3.职业道德社会调查活动学校可以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社会进行实地参观、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企业对其职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以及员工职业道德现状,对照自己实际,找出差距,明确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5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在向社会提供财务信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工作的灵魂。会计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影响。作为专门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职业道德的受重视程度却不容乐观。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入手,在分析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加强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到: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体现了国家层面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目前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无论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方面,普遍存在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足的问题。经笔者对云南省8所知名度和生源率均比较好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调查(包括5所公办高职院校和3所民办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上仍以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操作技能培训作为重点,而会计职业道德在教材内容和日常教学中仍处于次要地位,普遍存在“课本上有多少则讲多少,没有则不讲”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出,高职院校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受到重视的原因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未受到重视的原因,本文认为应当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国家层面

1.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缺少实践体系的支撑,在引导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未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随着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的相继出台和实施,会计职业道德在法律层面得到不断完善,也为高职院校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但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未制定配套的实践体系支撑,相关的法规和准则规范与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没得到很好的衔接。如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举办的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在比赛科目的设置上主要以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等技能性科目为主,而未设置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比赛科目。这就导致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在引导高职院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因未得到很好衔接而存在导向力不足的问题。2.考评机制缺乏全面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会计类证书成为评价会计专业学生业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而这些证书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如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试等,考试内容主要以考察会计专业知识为主,对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内容考察比重较低。这就导致学生潜意识中不自觉的将学习重点放在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而忽视对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学习。

(二)学校层面

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生源问题。随着学生数量的下降以及本科院校的扩招,给高职院校的招生带来较大的压力,抢生源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为提高本校生源,各高职院校普遍将“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作为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宣传指标。为提高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各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导致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均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重点,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三)教师层面

一方面,从思想理念上,会计专业教师对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内容重视程度不足。在日常教学中,会计专业教师普遍存在“课本上有多少则讲多少,没有则不讲”的现象,教学方法也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导致学生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太抽象、缺乏实用性;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经历了2007年—2009年招生规模快速扩大的时期,这就导致高职院校中年轻教师占比较大,其中不少是毕业后就进入学校从事教学的。这些会计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未深刻领会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四)学生层面

会计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近年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能够顺利就业,在校学生普遍将主要精力都放在考证和专业技能学习上;同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明星的各种绯闻炒作”,无不在一次次的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这些都导致学生从潜意识里轻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三、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实践体系,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1.国家有关部门应当丰富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实践体系,使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规范与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之间能够得到更好的衔接。如国家教育部门可以在组织举办的会计职业技能大赛中,设置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比赛科目,或者组织举办会计职业道德辩论大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增强对高职院校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导向力。2.国家应建立全面的考评机制。一方面国家可以考虑逐步为会计从业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另一方面,对于会计专业职称证书的授予,国家可以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环节主要考核专业知识,面试环节则主要用来评价申请者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两者均合格后方可授予会计职称证书。从而使会计专业学生意识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二)明确教育目标,转变教育理念

1.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相关要求可看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单纯的为社会培养只懂技能的专业性人才,而应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纠正为提高学校生源,以就业为导向,片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错误做法,明确教育目标,转变教育理念,切实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2.高职院校及会计专业教师应转变过时的教育理念,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课程体系方面,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必修课程,系统地讲授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知识,帮助会计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和信念;在专业课教学方面,要求在专业课教学中不能仅仅讲授专业知识,而应将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期末考核方面,进一步提高平时考核成绩的比重(目前占总成绩的比重一般为20%,建议提高到40%~50%),平时考核除了考勤、课堂表现和课外作业等考核以外,还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如:诚信、纪律意识等)进行考核。

(三)营造崇尚诚信的校园风气

高职院校应重视崇尚诚信的校风建设,通过营造崇尚诚信的校园风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崇尚诚信的校园风气:(1)加强考风建设。学校可以尝试采用“无人监考”的方式,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监考,自己即是监考官又是考生,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成绩固然重要,但诚实守信更是做人的根本;(2)学校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诚信积分档案,设定最低标准,并与学生的档案及毕业证挂钩;(3)标语宣传,实现潜移默化教育。可以在校园、教室等场所悬挂崇尚诚信的标语;(4)宣誓教育。在会计专业学生入学和毕业时,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宣誓,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建立会计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制度

当前高职院校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实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对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相应培训,以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缺乏会计工作经验,对会计职业道德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如通过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分批派遣会计专业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或“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进行短期进修。

(五)创新教学方法

会计专业教师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学时应积极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一改过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古板枯燥的现象。通过教师设定项目案例,学生采取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总之,高职院校开展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改变当前的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上述对策是笔者在会计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课题组.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J].会计研究,2001(1):38.

[2]陈小云.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7(11):212.

[3]陈祺戴,蓬军,马正凯.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J].财会通讯,2005(9):90.

[4]柳一群,何晓民.加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8(5):139-141.

[5]曾向红,汪燕芳.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新思考[J].财会月刊,2011(3):107.

第6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民族职业学校学生 职业道德 社会实践 培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民族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教育的具体内容。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呢?我认为,职业道德教育除了课堂上的纯理论灌输以外,更应重视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并作为一种主体途径贯穿于始终。下面谈谈学校课题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研究以来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上好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

认真上好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的理论依据与必要前提。民族职业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列入重点教学内容,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理解从职业的道德准则,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挑选了那些政治素质好、职业道德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职业教育课教师,并确定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重点。我们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适应各种职业活动的道德要求内容与体现具体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内容。这样就便于学生联系自己专业的特点来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一改纯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学生存在的一些情况,采取“实例介绍”、“专题讨论”、“集中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针对问题讲,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大大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喜闻乐见,而且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另外,我们还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于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形成了一种全员负责、多渠道渗透的职业道德教育氛围。这样政治课上的理论教育就不会显得苍白,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能自然形成。因此,认真上好职业道德课是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的理论依据和必要前提。

二、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主体途径和重要方法。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出现了招生难、办学难等一系列问题。社会需要专业人才,如果不培养一大批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出路又在哪里呢?对此,我们有目的 地带领一部分学生深入工厂、车间进行实习锻炼,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分析企业及用人单位广阔的前景,并每年在全校各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题班会、学生就业前家长会、岗前教育会等专题教育,使学生改变了模糊的认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学校还开展了对外加工业务,如机械加工专业为社会加工机械零件。这既是专业实用技能的大表演,又是职业道德的再学习,通过客户的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意识,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注意职业道德的养成,真正体味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还把学先进和增强职业道德结合起来。

首先通过优秀毕业生事迹现身说法,以此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这些身边的人和事都激励和鼓舞着学生。

其次,我们还把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有位同学拾得身份证、户口低保证及有三万余元住院费的收据的小包,交还了失主。我们便利用他的现身说法,开展宣传、表彰,并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针对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内心实际写心得体会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职业情操,使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目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我们坚持从实践中狠抓职业道德教育,既贴近学生,又灵活多变,打破了单纯 凭课堂灌输的理论模式,深得学生喜爱,因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独特作用和意义

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能使校园稳定、秩序井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还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洞察真伪、分清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遵纪守法,讲求社会公德,形成良好的校园风貌。

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还能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有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如学校李季同学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服装专业技能大赛获得第三名,这些事迹都和他们脚踏实地地学习和工作是分不开的。根据专业特点,焊接和机加工学生在上实训课时,必须穿工作服、绝缘鞋,无论是否本人操作同组同学必须同时在操作者周围观看,不得离开机床或焊机,以练习学生的站功和蹲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7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范文

【论文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教育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加大改革力度,从而使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如下趋势,一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由于生源、经费等问题,发展后劲不足,举步维艰。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继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要性。而作为其重要教育内容之一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所从事行业的知识、技能,还应具备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及职业纪律、作风等基本素质。

一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现在的德育教材,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理想、道德情操等,而对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首先要求有所忽视,忽视了“90后”职校生的主观需求、个性特征,教材内容条条框框较多、要求多,从而形成了“热衷于对这些职业道德知识与符号的记诵和逻辑演绎,使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智慧,而是枯萎的职业道德语言和知识气泡”的不良现象。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职业道德教育大多还采取过去教师台上讲授、学生台下听课的传统模式,只把职业道德看做是一门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管理,完成教学任务及考试。教学中,像传授其他自然知识一样,学校把职业道德当做客观的职业世界的真理,要求学生去记忆和掌握一些抽象、僵化的职业道德概念、规范规则,而对现实的职业道德现象和问题弃而不理。

第三,很多中职学校对职业教育首先不够重视,普遍存在轻视德育工作,认为谁都可以上课的倾向,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青黄不接、捉襟见肘的窘境。

第四,由于目前中职学生招生问题较为突出,生源渐趋减少,这就使得不少中职学校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甚至出现报名即可录取的现象,这也导致了不少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浓,职业道德教育更趋严峻的状况。

当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问题不少,但总体来说还在不断完善、发展,我们应继续加大研究力度,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不断锐意创新,探索新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理解思路,增强责任感,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成熟,取得成就。

二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绝不能远离学生或脱离学生,要提倡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要把学生作为平等主体,进行充分的交流及对话,一定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要以加强和改进职校生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实施职校生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引导职校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与学会发展这基本目标,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个性特长、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等培养为重点”。笔者所在学校目前正在开展的“四有一忠”素质教育(四有指有文化、有素养、有责任、有纪律,一忠指忠于企业)与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成才,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1.真正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

目前,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虽一再被提起、强调,但很多中职学校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还未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应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并加快培养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队伍,要不断选拔、培养、充实职业道德教育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工作素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力度,提升从事职业道德教育人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改进教学方式,变单纯授课为互动式、体验式教学

针对“90后”中职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长期以来被冠以“差等生”的代名词,自尊心饱受伤害、学习兴趣不浓的实际状况,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关爱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在教学中,应广泛使用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式,把枯燥的概念、知识融入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知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3.职业道德教育应以生活为基础

职业道德教育不是空中楼阁,生活必然是其基石,高德胜曾指出:“生活与德育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道德是无法进行的‘无土栽培’”。我们在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中,要引导学生认知体验、感受生活,学会正确辨别生活中真假、美丑、善恶,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更应强调向社会学习,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自己体验对现实生活中身边人和事的感受,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4.职业道德教育应贴近专业岗位,有的放矢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社会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他们的专业又各不相同,而每个专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会有所侧重。因此,在首先教育中应学会取舍,针对不同专业及行业的特征,适时增删教学内容,反复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我国已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思想,特别是自2005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理清思路,锐意改革,求真务实,在不久的将来,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王浪.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困境与抉择[j].职教论坛,2011(10):9

第8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观念;师资;校园文化;评价

作者简介:王贤纲(1973-),男,辽宁大连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编号:NGJGH2010005;主持人:张佳文)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071-03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职教育提出“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要求。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守的,符合自身职业特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它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表现,寓于一般社会道德之中。简言之,职业道德就是人在基于一定职业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待自己职业的所有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和态度。高职学生目前虽然是学生身份,但是他们在走入社会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然而,从目前来看,高职生在工作中存在着不遵守工作单位规章制度、工作态度不认真、私心重;不是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工作不做,自己范围内的不是自己当班也不做等现象,这些情况严重的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就业以及今后发展,为此在高职学生中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由显突出。

一、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存在问题

(一)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落后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严重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推理能力,从而导致高职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当他们面对道德冲突时,更是难以抉择。从目前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看来,学校并没有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道德问题进行教育,更不用说为学生在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什么可用之策或者解决问题的思路了。

(二)职业道德课程针对性不强

现阶段,我们的职业道德课程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首先,教育内容比较落后、陈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基本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缺少鲜活的案例,不能为学生提供什么解决问题的思路。再次,教材内容体系比较死板、陈旧,而且更新时间很长,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另外,高职院校提供的职业道德教育岗位实用性和针对性都不强,因为职业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所采用的教材基本都是通用的,没有与行业道德特点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与其说是职业道德教育,不如说是“一般社会道德”教育,对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基本很少涉及。虽然这种教育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但是它脱离实际,内容抽象,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与自身价值观相冲突的问题时,这种道德教育基本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更不能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所以,学生对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满意度都不高,评价性也较差。

(三)由于职业道德的教育理论不够成熟

我们都知道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而理论的成熟程度和先进程度直接制约着实践的成效与水平。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根本源于指导理论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高职院校教师对职业道德的学理探索远远不够,对职业道德的本质精神没有摸索清楚,从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第二,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学生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到位,从而导致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

(四)职业道德中师资建设需要改进

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也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养成。然而,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中的部分教师难以实现社会对自身人格塑造和职业道德的超越,从而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在人格塑造上逐渐失去师德的尊严,而流于平庸。这部分教师不仅失去了学生的尊重,同时还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不良的影响。高职院校中还存在部分德育工作者仅把职业道德教育当成任务完成,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强,上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为了课时酬金,他们不尽自己的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不仅有违教师本分,自身的职业道德也值得怀疑。有些德育工作者在学生心中已无任何示范性可言,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这部分教师的所作所为,学生开始形成“职业道德就是让人说一套做一套”的错误认识。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言传身教,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相信教师所讲授的职业道德知识,而不会形成逆师心理。

(五)职业道德评价体系需要改进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评价学生形成职业道德的程度没有一个合适的衡量标准。德育工作者一般根据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识记来评价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掌握。即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这些评价标准比较片面,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综合量化指标。同时,由于企业对人才的考察与学校对职业道德考察的侧重点不同,从而导致学校教师忽视对学生行为和能力的评价,忽视其他各科教师的综合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些评价弊端导致现行的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导致学校的评价结果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评价要求,学生在校表现甚佳,但在走上社会后道德败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对策

(一)更新教学观念,突出高职特色道德教育

要改革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从教学理念入手,高职院校必须改革职业道德教育的传统观念与传统方法。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增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生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受到情操的陶冶,从而逐步树立起健康、正确的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其次,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要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综合性。我们都知道,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涉及到很多诸如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一综合性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必须选择综合性的教育方法,方能取得明显效果。再次,要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开放性。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职业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它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影响,并能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时,要有效吸取社会上成功人士、企业先进工作者、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等一起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主体开放性。同时,教学内容不能光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还要借鉴资本主义国家职业道德教育的成功案例,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另外,教师不能将教学局限在常规教学课堂之中,还要利用图片、展览、电教以及现场参观等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实现教学手段开放性,总之,高职院校必须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尽量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有针对性,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找准切入点,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课程教学

高职院校开设了很多专业,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职业特点,所以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要与专业特征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首先,高职院校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任课教师可以结合本专业发展的历史,列举杰出人物在专业领域内的敬业奉献精神,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勤业、敬业和乐业”的良好理念。其次,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授本专业的职业纪律、职业道德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极为有利。当然,任课教师要找准本课程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点,有的放矢,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要,选取典型的道德案例,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职业道德感等,让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心灵的洗涤。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提高

师资建设对职业道德开展的效果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职院校相关部门要加强教师的在岗培训,大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为人处世、课堂教学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去教育学生,为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学校要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去社会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强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再次,学校可以从企业中挑选出品德高尚的一线员工来学校任职,充实职业道德教师队伍。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定期安排教师参与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科研活动,以此增强教师的理论素养。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学生生活

高职院校的学生能歌善舞,动手能力强,所以他们在校时社团活动比较多,学校可以因势利导,在这些活动中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心理辅导课,及时排除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为职业道德教育奠定心理基础。其次,学校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社会上的劳动模范,以及学校中的优秀生为广大学生做专题讲座,结合这些人的亲身体验对学生开展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职业道德教育。再次,学校可以与社会搭起桥梁,让学生为社会献爱心,如为青海玉树大地震中的灾民捐钱捐物,奉献爱心。总之,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的良好品德,以及团结、向上的奋斗精神。

(五)通过企业文化,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精神文化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包含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哲学等内容,还包含了企业道德文化等内容,对企业、对个人都具有强大的凝聚和导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可以汲取当地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将之引进职业道德教育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社会企业的认知,增强他们对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了解,还可以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搭建桥梁。在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中,企业文化成了文化熏陶的活生生的教材,企业中 “为社会服务”、“共同协作”、 “确保安全、保证质量”、“创新”等思想无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起着促进的作用,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具有企业特色的课程与讲座,介绍优秀企业的发展史和发展战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孩子中收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了解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规范和发展理念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为他们的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改革评价体系,创新职业道德改变

学生的职业道德是否形成,不能只依靠班主任的片语只言,要将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来判断。特别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其次,不能只注重总结性评价,那样得到的评价信息不够全面。学校要实现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要更加注重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样得到的评价结果才具有可用性,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从根本上改进职业道德教育。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多对学生采用表扬和鼓励性语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要从多方面综合入手,这样才能收到明显实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尚荣,陈霞.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探讨[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周敏,雄仕勇.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陈玲,王妮.近年来我国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述[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2007(06).

第9篇: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范文

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无论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机制、还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教育水平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调查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对总结出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十分有意义。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道德教育 实效性 归因分析

1.当前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现状调查

1.1 调查基本情况

1.1.1 调查的范围基本情况

笔者调查对象大多是盐城市区内的职业技术学院。本论文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度,真正把握当前我国高职生思想现状,还对其他省份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调查,他们分别分布在东部、西南、中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这些区域的职业技术学院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基本和盐城区域的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结果一致。

1.1.2 调查的方法

本论文的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主要内容涉及:高职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高职生对本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目前职业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形式及满意程度和高职生对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的认可程度等四个方面。除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外,笔者还多次深入学生中面对面的进行个别访谈。

1.2 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1.2.1 目前高职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目标所决定的,是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同时也是适应高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当今,应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充分调动职业道德主体的高职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最终将职业道德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素养。

调查显示,当前高职生职业道德素质不容乐观。当问到“目前对你吸引最大的是?”有42%的同学选择“经济利益”,这个数字着实惊人,由此看出高职生的功利性很强。在问到“如果让你去竞争学生干部,你会?”,43%的同学选择“别人贿选我也会”。有46%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毕业生在求职时在个人简历中弄虚作假的现象”。50%的同学“先私后公”。

1.2.2 高职生对本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

笔者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有60%的同学认为“高职院校有必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深受高职生的青睐。问到“目前你所在院校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所处的状态”,57%的同学回答“较多”;在对高职生问到“你认为目前受到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你的帮助大吗?”,有51%的同学认为“帮助不大”;而高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加强和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修养,由此我们得出了也正和笔者调查问卷第26题中问道“你对贵校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取得的成效满意吗?”的调查结果有51%的同学选择“不满意”,即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

1.2.3 目前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途径的形式及满意程度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必将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途径等形式的不当有关,通过问卷调查,在问道“贵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是:”,有76%的同学的回答是“课堂灌输法”,对于职业道德教育,光主要靠传统的方法显然是不够的。正像樊蔚所说: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灌输职业指向鲜明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寻找工作或创业做准备。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若不当或不够全面,必将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问到“你觉得现行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枯燥乏味吗?”,53%的同学认为“枯燥乏味”。当问到“现行职业道德教育教材能引起你的学习兴趣吗?”,有64%的同学表示“不能”。

1.2.4 高职生对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的认可程度

学生关于职业道德的接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否则,会使教育活动都失去实际的影响力和存在的现实意义。从表7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出高职生对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的认可程度很低。在问到“你对道德课教师的水平:”时,有54%的同学选择“不太满意”。在问到“你对所在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满意?”时,只有49%的同学选择“不满意”。问到“你觉得目前道德课教师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有29%的同学选择“工作不负责任,无敬业精神”,还有31%的同学选择“教学方法死板,照本宣科”。

2.当前影响我国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归因分析

通过对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基本情况的调查和调查数据的分析,笔者对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职业道德教育理念落后

我国早期的一些教育观念不够全面,很多地方不够科学,这些影响到了职业道德教育观念的落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传授时,只注重传授和学习,要求学生能记住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和准则,这样,学生只能成为乘装知识概念和行为规范的“容器”,所以当前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落后的局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传统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很难满足当下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各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很难适应区域性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系统性

纵观职业道德教育的历史,大体上看,相当一部分高职学院开设此类课程并没有统筹规划,而是只在某些班级开设选修课或等到学生临近毕业才开设就业指导。在高职生的课程体系上一般包含在政治理论课程中,最常见的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但都是内容极小的部分。此外,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也只限于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针对不同专业而进行细分,这样就致使大多数高职生对本专业的职业道德内容不够了解。受传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的影响,过去的高职教学体系中的职业道德课程基本上是以制度性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为主,不能将理论知识点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与就业形势日趋多样化的现实、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失去了有效的载体。另外,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单靠职业道德课一方面是完全不够的,还应该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全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每个学科教学的目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二是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3 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示范性缺失

我国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力量任然比较薄弱,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培养和进修体系。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也清楚的显示,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54%的同学选择不太满意,有10%的同学选择不满意。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够好,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笔者调查问卷中问道“你对道德课教师教学水平:”,选择“不太满意”的同学占49%,选“一般”的同学占30%。

2.4 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的考核主要侧重理论知识,以书面形式考核高职生的道德认知来评定其科目的成绩。教育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往往忽视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发展规律、思想变化过程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调动起高职生学习职业道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法呆板、单一也束缚了学生潜能的发挥,教育评价往往注重书面成绩,出现以“分数看道德”的荒唐局面。由此看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式陈旧、呆板、机械、单一。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高职院校能够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笔者认为必须认真探究增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课”实效性的评价办法和基本策略。

2.5 社会、学校、家庭及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严重冲击了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对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的冲击可以说是外部影响因素。当前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和交流更加紧密,更大地增加了高职生接触不良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价值观念等信息的机会,因此有不少高职生不注重个人职业生涯品牌的树立,崇尚金钱,见利忘义,把职业道德抛在脑后。

学校是育人之地,但高职院校也不是与外界完全孤立的,他与社会联系紧密,因此,社会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也会随之侵入高职院校。人们都说教师应该是最伟大的职业,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高职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更长远的,受益终生的。同时职业道德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智慧和创造力。此外,家庭环境的负面作用对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影响相当严重。

此外,网络的盛行,也使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了负面影响。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不确定性。互联网上传递的一些腐朽的思想,不良的信息冲击着当前高职生的思想,使他们信念单薄,理想缺失。由此可看出,互联网的消极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接受度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

课题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SJB880136);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教科研立项重点课题(YCFY1003)。

参考文献:

[1]樊蔚.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与对策.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116.

[2]李雨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教育・科研,2009,(6):37.

[3]何成蓉.高职学院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浅析.成都大学学报,200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