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所见袁枚范文

所见袁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所见袁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所见袁枚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 移动互联网 手机 中学生

前言:新媒体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者群体之一,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校园文化受到了新媒体的巨大影响。校园文化在传承文化理念,启迪学生心智,培养人文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新媒体信息与校园教育培养目标脱节,缺少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现代文明思想引导。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学校提高对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建立学生喜爱的传播体系外,新媒体本身也应该利用手机等新媒体技术在提升信息传播速度同时,使学生通过手机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新型校园文化。

新媒体手机信息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手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使用手机的人数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有很大程度提升,人手一台手机的高普及率能使得信息的终端接收人群正在逐渐扩大。另一方面,手机的传播速度很快,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给用户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方便了海量信息的传送。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与手机结合,真是如虎添翼。

新媒体手机信息对中学生的影响

①新媒体信息平台建设多样性、内容多样化与泛娱乐化、庸俗化并存,在方便人们学习工作、增智增识的同时削弱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热情,严重的可能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②新媒体身份虚拟的特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同时也给非法分子钻空子网络诈骗提供了机会。③新媒体信息交流活跃、多元价值观交锋频繁,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受到干扰。④新媒体在一定程度缓解了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的缺失,同时身在闹市无人问的孤独等不良心理倾向增多。

根据对所在中学高一和高二年级的调查,100%同学拥有至少一部手机,81%的同学开通了QQ账户,近100%的学生利用微信、QQ进行话题讨论和评论。约占68%开通微信的学生主要关注的对象是同学和朋友,学生使用微信经常关注家人和老师的不到一半。调查显示,83.3%的学生认为新媒体的出现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传统生活习惯,仅有16. 7%的学生认为新媒体并未影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中的大多数虽然仅在学习后有限地使用新媒体,但用于娱乐和聊天的占了多数。

加强对网站经营者的管理:新媒体信息的制作和作为商业行为,需要在工商局注册登记并且取得相关许可资格证之后,才能够从事与信息相关的活动信息,应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规章制度,构建良好的手机信息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受众者的合法权益。监管部门应建立新媒体信息内容审查制度和内容分级制度,对于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新媒体内容予以全面推广,否者予以全面禁止,实施固定审查与适时抽查制度[4]。

建立网上专用标志制度: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方法和优势,严厉打击网站虚假信息或广告的行为,凡是在网上进行经营性信息活动的企业或个人,都需要在网页显著的位置自动展示营业执照的专用标志,增强受众与信息商之间的信任程度。

健全市场竞争机制:目前,我国新媒体手机信息信息产业市场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虽然我国针对新媒体手机信息产业市场做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没有找到具体的实施细则,还需要对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完善,建立严格的故意违法退出制度。

建立不同年龄段的分级传播制度:我国现阶段已经实施了手机的实名制政策,可以考虑在技术上制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分级传播措施,针对中小学生手机适当一些公益信息,例如减小和应对雾霾措施、尊老爱幼、励志向上的案例等积极健康信息。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其传递健康向上的信息、抵制不利于学生发展负面因素,将我国悠久的文化礼仪从中小学生群体扩大至整个社会。

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媒体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传播的信息越来越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供应商在进行手机信息创意时,要注入新的理念和文化内涵。利用我国手机的实名制政策,在技术上制定针对年龄段的分级传播,适当一些公益信息,例如应对雾霾、尊老塾住⒗志向上等积极健康信息。传递健康向上的信息,促进我们的校园和社会更加阳光美好。

参 考 文 献

[1] 杨雅萍, 新媒体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J],读与写杂志,Vol.13, No.8, 2016,8:81-82.

[2]李璐,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及传播策略分析――以手机广告为例[J].品牌(下半月),2015,01:40-41.

第2篇:所见袁枚范文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职学生;艺术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201

1前言审美教育狭义地讲是对人们进行艺术教育。广义地讲是通过自然界、生活中、工作中一切美的事物对人们的思想、认知、外形等行为进行美化的活动,从而影响人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态度,也就是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各职业院校普遍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而忽视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职业核心能力的低下使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很难大幅度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才能得到提高,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直接有效的手段。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1)舞台表演类艺术可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提高自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舞台表演类节目一般至少需要几个到更多的人配合,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表演技法,也能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

(2)美术类艺术由于其天然的教育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坚忍的毅力。美术类艺术一般都需要一个理解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独立的思考、感悟,才能表现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通过美术类艺术的训练,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3)学生在学习艺术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锻炼创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任何艺术创作,都是一个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通过艺术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受能力,从而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创作热情,增强动手能力。

通过艺术教育,使高职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教育呢?可以从审美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保障入手。

2课内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应同中小学、中职的美育内容有承接关系,保证学生的学习是连贯性、整体性的。但是有别于中小学和中职的基础美育教育,开设内容更有深度,加强学生对艺术的宏观认识。以提高学生对优秀艺术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优秀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加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在实际的实践课程中给学生以直接、深刻的影响。

(2)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审美教育尤其要重视教育内容的健康,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优秀的艺术经典进入课堂,加强滋润心灵的美育内容,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能对艺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甄别挑选非单纯的感官刺激而是能滋润心灵的经典艺术进入课堂。经典的艺术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由于其具有强烈的影响人心灵的感染力。通过对经典艺术的鉴赏学习,提高学生艺术的鉴别能力,欣赏能力。

(3)加入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内容。加强地方艺术的教学内容。地方艺术是本地文化的缩影,它真实地反映着当地的文化和民俗习惯等,是当地人民生活的写照。它来源于生活,并强烈的影响着生活。加强地方艺术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艺术,增加对故乡的认同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艺术,戏剧、美术、曲艺、音乐都有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点。这些艺术形式有些经过有序的传承,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活力,有些由于各种原因,传承困难,加强地方艺术内容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多的了解这些艺术,发扬这些艺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本地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一项两利的事情。甄选地方代表性的艺术进入课堂,加强学生对地方艺术的认同感,从而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4)加入我国传统美学教育。我国的艺术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自成体系,这除了有艺术创作的客观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国美学思想的影响。我国的艺术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含而不露、意境幽远的艺术

欣赏习惯,例如诗中的“空灵说”、画中的“逸格”等。加入我国传统美学教育内容,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祖国艺术。

3课外实践教学

筛选社会上的美育资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基地进行走访,建立课外实践教学基地

31参观地方艺术基地,加强对地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进行校外艺术实践课,组织学生参观地方艺术基地,通过身临其境的考察,感受地方艺术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体味艺术的魅力,这种生动立体的参观考察,进一步理解地方艺术,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真实的艺术环境对心灵的冲击中强化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32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是我国优秀艺术的集结地,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可以近距离接触我国的经典艺术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艺术的熏陶,提升艺术的品位。艺术经典的强大冲击可以使学生产生对祖国由衷的自豪感。

33观赏高水平的音乐会

观赏音乐会和简单的听CD是两种不同的效果。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对观赏者是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学生通过观赏音乐会可以获得巨大的精神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鉴别音乐的能力。

34成立校园艺术团队

乐队、舞蹈队等校园艺术团队的组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增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同学的业余时间脱离了游戏、网吧,培养了健康的娱乐方式。

4艺术教育的保障

(1)利用现有艺术教师,或者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经过培训上岗,保证教学质量。学校的艺术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兼职教师应当相对稳定,非艺术类专业毕业的兼职教师要接受艺术专业的培训才能上岗。

(2)学校提供教室和艺术活动室,配备必要的教学器材。加强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支持和辅导艺术教师利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努力提升艺术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将优质艺术教育资源输送到课堂。

(3)保证艺术教学的课时量,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艺术类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案)进行教学,开设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艺术课程。

参考文献:

[1]孙荣春大学美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2]陈丹新时期高等院校美育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第3篇:所见袁枚范文

1.设计与媒体艺术类专业实验室特点

设计与媒体艺术类专业一般注重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强化基础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训、实验与实习(社会实践)教学结合互动、“综合教育”与“个性培养”结合并进的育人模式,追求“高素质,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

与此相对应的实验教学也与其他理工科类的实验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实践性是美术院校设计与媒体艺术类专业很重要的专业特征,实践教学贯穿于美术人才培养过程始终,形成由实训、实验和实习环节构成的强调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基本技能实训课、工艺技术实验课、设计表达实验课、综合创新实验课。

2.实验室功能

实验室拥有资源、人才、场地、环境等优势,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较好的物质条件和理论支撑,主要功能体现在“实验教学、科研创作基地和对内对外服务”三大方面。这三方面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构筑高校实验室成为满足实验教学要求、科研创作气氛活跃、对内、对外服务功能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孵化基地。

(1)实验教学方面

当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构成高校教学工作的两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支撑与实践,还是理论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实验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不足,无法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就会使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实验操作训练,对今后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产生不利影响,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因此,美术院校实验室要突出实验教学实训环节的作用,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实验教学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

(2)科研创作基地方面

实验室在为师生提供科研创作环境方面,可以有较好的便利条件,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提升实验室整体功能,完善实验室服务质量,能够吸引师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创作活动。生动活跃的科研创作氛围,既是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效果的检验与实践,又是激发学生创新热情与求知欲望的孵化过程。通过科研创作,将理论联系实际,学校联系社会,使学生真正接触到社会所需,引导学生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来。

(3)对外开放服务方面

实验室拥有设备、场地、人才、技术等优势,在教学辅助(培训)、技术支撑、设备维护维修、实验室开放运行等方面,能够为师生以及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高校实验室应当以师生以及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实验室各种服务功能。实验室的对外开放服务,不仅能够为实验室营造自我造血功能,减轻高校办学过程中实验室设备维修维护,耗材使用,成本支出等经费负担,又能服务校园乃至区域经济、创意文化的繁荣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实验室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当前形式下,国家、各级政府以及大专院校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如何把握当前有利的发展机遇,建设现代化实验室,是全国各大专院校的重要课题。

二、设计与媒体艺术类专业实验室的发展现状

1.设计与媒体艺术教学实验中心发展现状

我院设计与媒体艺术教学实验中心的发展是伴随着艺术设计学科发展而来的。艺术设计学科在2001年被确定为天津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随后于2002年4月,成立了“艺术设计实验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实验中心逐步形成了艺术设计大学科平台基础上的结构合理、优势集中、资源共享的实验室教学和科研体系,构成了实验中心统合下各实验室交融互动的教学、科研与设计开发架构[1]。2005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学实验室”,在国家、地方政府“十五”“十一五”规划对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大以及学院的统筹规划下,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不久前,我院艺术设计专业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同时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及动画专业又被天津市教委评选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巩固了在我市同类学科的领军地位,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此外,随着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将“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和“现代艺术实验中心”通过整合,统合为“设计与媒体艺术教学实验中心”,因此,新实验中心应当乘势而上,打造成与品牌专业相匹配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思路,争办国家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实验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实验室承载功能不足。随着新形式下的学科发展,现有的实验室从规模、结构、技术工艺、材料、承载功能、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配置情况等方面适应不了教学要求,所以,客观上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改造、整合现有资源,提升实验室承载功能,并新建一些与学科发展过程中新专业建设相配套的专业实验室,来更好的服务于实验教学。

(2)专职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欠缺。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得不到良好的利用和相关的管理和维护,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有些专业实验室,存在一些危险系数很高的化学用品或者机械设备和工具,操作不当,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同样需要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监督或者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配备不齐,造成实验室管理和开放运行方面的局限,影响了实验室功能的拓展和实验教学的支撑作用。

(3)实验室开放不足。实验室的承载功能不足和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缺乏,必然造成实验室的开放不足,以至于对“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成影响。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实践动手锻炼,对大型的高端设备了解不足,缺乏整个创新设计到产品实现的整个制作流程,视野得不到扩展,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

三、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几条措施

1.优化实验室结构和配置,提升实验室承载能力

随着学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按照新形式下“建立以学科大类为基础设置的多学科共享、宽口径的公共实验教学平台,或公共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2]的要求,结合我院“国际知名、国内位于前列的高水平美术学院”的总体建设目标,实验室建设应充分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探索新形势下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新思路,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的需要,体现专业实验室为学科服务,学科为专业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保障的宗旨,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协调发展,打造实验室在学科、专业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使其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成果显著、优势突出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美术学院创意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设计开发的重要平台。实验中心在后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应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调整和新建一些专业实验室,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设计与媒体艺术教学实验中心

在实验室建设规划中,融合了大学科下的各专业实验室,形成学科专业覆盖面较宽、实验技术条件较为先进的全院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

2.紧跟时展变化,建设现代化实验室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专业实验室简易、过时的设备以及制作工艺流程已经满足不了新时期下的实验要求,离现代化实验室标准存在很大差距,与学科的发展无法匹配,客观上要求建设部分具有现代化标准的高端实验室。通过购置一些主流的实验设备,搭建现代化的实验环境,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制作工艺、操作流程和实验手段,保持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相一致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水平,我们才不至于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脱节,才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3.完善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效能

新形式下的实验室建设,要求有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伴随着我院学科发展与建设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数量逐步增加,实验室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场所,环境,设备和管理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借助于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可以对所有的实验室采用可视化网络群控系统,即,所有的实验室场所通过安装视频监视控制系统,由网络汇聚到主控中心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和控制,整体上达到统一管理、维护、控制等功能。既可以减少管理维护方面的人力成本,还能够使实验室设备得到实时的管理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资产浪费和损耗,使实验室环境管理运行安全有序,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在设计与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的框架下,实验室要实现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就必须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团队。管理队伍的建设,应该从集约化,多层次,高水平等方面做出相关要求,通过引进专业人才,补充急需实验岗位,逐步建设一支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的高素质的管理和实验教师队伍,为实验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人才保障。在一些具体的条件下,应灵活、合理安排实验技术人员,比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精简实验室、工作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的管理和维护人员;涉及到危险化学用品和危险系数高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下,增设实验技术指导教师或实验技术管理人员;而其他有些共享性稍弱,专业性强的实验室可以阶段付专业理论教师或实验教师全天候使用和管理,直到该专业课程结束或者课题结束。

4.拓展实验室对外开放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创意文化繁荣发展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随后,天津也出台了相应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使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向文化强市的目标迈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将成为支撑中国第三增长极的重要创新极[3]。

我院具有百年办学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科研、创新能力强,实验室应当提升对外开放能力,结合社会所需,充分利用实验场地,科研创新能力、高精尖大型设备和其他资源等优势,为社会或者企业机构提供设计创新、创意产品研发、制作和产品包装等服务,使实验室参与到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创意文化发展进程中来,着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搭建学校、企业、社会交融互动、共利互赢的环境,达到共同发展和进步。

四、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的几个结合

1.将对内服务与对外服务结合起来

实验室的第一要务是满足本学科范围内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教学与实践操作要求,即严格意义上的“对内服务”,广义上讲,满足本校其他学科范围内具有共享性的实验教学与实践操作要求,也可称为“对内服务”,除此之外,将剩余的空闲时间向在校师生、社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个人或团体提供设备使用、场地使用、技能训练、技术服务等形式的对外服务,都可称为“对外服务”。

对内服务与对外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可以使资源得到广泛共享,特别是大型精密等高端实验设备和仪器,通过提高利用率,为社会提供急需的资源,使其内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挖掘其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服务的潜力,可以有效减少其使用成本,降低设备折旧率,提高使用效益,减少国有资产的浪费,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2.将服务效果与服务效益结合起来

实验室开展对外开放服务,就应当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好了,实验室服务效果才能体现,当然,应当将服务效果与服务效益结合起来,根据服务内容和项目,适当的收取服务费用,可以对实验室耗材,易损件及必备工具进行及时补充,可以保证实验室设备设施正常运转所预留的流动资金,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国家投资和学院投入资金的有效补充,是缓解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资金压力的有效途径。

将服务效果与服务效益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促进实验室的健康发展,使实验室建设与服务步入良性循环,以更好的为教学、社会服务。

3.将提升服务能力与提升社会影响力结合起来

我院具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在国内外影响力较高。应当利用当前有利条件,提升实验室对外服务能力,适当的走出去,参与到区域的经济、创意文化繁荣发展中来,是提升实验室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在开放条件下,实验室积极拓展对外服务,融入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潮流中,及时跟进当前流行趋势,才能有效地与社会和企业接轨,通过吸收和引进先进的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思路,保持实验室的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活跃度,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形成社会品牌效应,打造实验室高端服务形象。

五、结束语

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宽、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在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中应本着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和集约管理的原则,全面提升和优化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条件,全力拓展实验室功能,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实验室综合效益,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多功能、多层次、高水平、高效益、开放式的实验室体系,更好地为学科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创意文化繁荣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范敏,蒋志华.美术类院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7-19

[2]天津市高等学校优秀实验室评估标准(试行).天津市教育委员会,2004

[3]天津市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第一批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Z].天津: 津政发〔2010〕1号, 2010年

作者简介:

第4篇:所见袁枚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员工退出机制;探索

近年来,虽然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在大步前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改善。一是基础管理相对薄弱,因为当下煤炭市场基本面较好,所以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导致人力资源创新管理没有运行新机制;二是管理体制落后,整体运行还达不到闭环管理;三是某些方面还停留在人为管理阶段,而未进入制度管理状态;四是员工退出机制没有得到完善,无法使企业发展及时补充新生力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加大管理创新力度,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培训开发、绩效激励和员工退出等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而使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达到最优状态。

一、员工退出机制的内涵

煤炭企业员工退出机制的建立,是战略发展的需要,为了煤炭企业早日实现人才与开发、岗位与能力、绩效与薪酬等整体规划,和谐开发的必经之路。通过制度建设,结合绩效考核,使那些达不到要求的员工依据不同差距采用降职、调岗、培训、离职、解聘、退休等措施,让那些不能同企业共同发展的员工直接或间接地退出,实现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通常认为退出就是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实际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退出之间还存在着缓冲带,如上所述的降职、调岗等,而直接裁员和解除劳动合同是最下策,这样做虽然能够解决和减轻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但由此会引发员工的家庭矛盾、产生激情上访等一系列后遗症,等于把问题推向社会,直接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而且这些问题出现后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因此,通过员工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能够更好、更快的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这也是国有煤炭企业为了提高队伍的市场竞争力而必须进行的有力决策。

二、建立退出机制必要性的探索

过去一段时间,国有煤炭企业在煤炭市场处于低谷时期,曾经通过减员增效来改善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窘况而被动的局面,于是就掀起了一股下岗、裁员的风潮,造成企业隐性失业明显化,这是国有煤炭企业一次集体的人才退出,频繁的员工流动,造成人才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也就是说缺乏科学的员工退出机制,同时也为社会增添部分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建立和完善员工退出机制,使企业员工处于合理流动状态,企业就好比一间房子,员工的招聘相当于一扇打开的窗户,退出机制相当于另一扇打开的窗户。员工只有招聘,而缺乏退出机制就没有流通的空气,如果长时间下去,房间的空气 就不会新鲜了。员工退出机制是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决策、和谐有效的退出机制,有利于企业的活力与动力,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索营造一个能进能出、能者上、庸者下的考核、激励、竞争的氛围,最根本的结果是引入退出机制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他们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为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供动力。

三、完善退出方式,消除潜在危害

国有煤炭企业员工退出机制的主要途径:一是实行员工的提前退休计划。员工在取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提前退出工作岗位,享受退休待遇,就像依法破产企业一样,将年龄调整到科学合理,并被企业与员工都能接受的阶段;二是通过实施公开、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并根据员工的考核结果做好退出机制的缓冲工作。这一环节如果做得好,就可以从退出机制中获益,如果做得不好,不但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到员工士气和忠诚度。三是实行轮岗转换退出机制。以不断加强培训转岗的管理为抓手,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应当具备的执业标准能力,以及满足岗位任职上岗条件的具体情况,对员工不符合要求和落聘的员工实行岗位退出,进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使员工在正规、有序的流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四是对已经达到所任职位年龄高限的中层管理人员,计发一定额度的离职补贴,然后退出中层管理岗位等方式。

四、实现退出机制,提高绩效留人才

成功的国有煤炭企业除了要留住核心员工外,还要有方法使那些对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员工退出组织。企业为了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必须对绩效考核结果不佳、无法满足和胜任工作需要的员工进行调整,员工所在岗位也早就不是“铁饭碗”了,如果不能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环境,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退出机制能使员工感受到竞争压力,从而激发原动力,使企业的发展充满生机。退出机制建立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考评结果所反映的员工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程度,显示了国有煤炭企业今后的发展状态是否有持久力。而引进退出机制则能使员工通过暂时的离岗去进修学习,从根本上解决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局面,规避了员工的职业通道逐渐变窄。退出机制的实行真正有效地避免了各种问题的发生,留住企业所需要的有用之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人力资源保障。

综上所述,人员退出的途径是多样的,但是国有煤炭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用工实际制定适宜的员工退出机制,前提条件是必须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避免走入误区。

参考文献

[1] 李文武.企业人才退出机制的构建[J].经济与管理,2007(4):53-55.

[2] 洪 琳.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性[J].厦门科级,2007(02):46-48.

第5篇:所见袁枚范文

【关键词】美育 泉州刻纸 闽南文化 校园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8-02

泉州刻纸是中国剪纸的一个主要流派,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因社会需求量的增多,一张图样可以刻镂出百十张成品而出现的一种剪纸形式,是剪纸艺术在社会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反映出造纸工艺的进步,人民审美追求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

1.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学校开展美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文化资源,特别是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始终都是学校开展美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开发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美育资源,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间。”笔者所处的泉州市不仅仅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保存地、核心区和富聚区,也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城市,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全市现有各级非遗项目565项,其中有刻纸等5个项目入选世界非遗,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基本建立。面对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笔者十分重视这一宝贵的地缘优势,并以泉州刻纸为龙头,以丰富多彩的校园传承活动为载体,在传承和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中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深入挖掘泉州刻纸艺术的美育价值,潜移默化增进学生的审美品味和人文素养,增强他们传承和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泉州刻纸校园传承的多元化对营造学校美育氛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共同体框架下开展泉州刻纸多元化校园传承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共同进步。既保证了泉州刻纸校园传承的多元化实施,增进了泉州刻纸校园传承的美育功能;也使泉州刻纸校园传承成为学校美育工作的新载体,成为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建设的新平台。

2.1教师是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的决定性因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配齐、提质、整合”三个方面都明确提出培养美育师资若干项改革举措。可见,开展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成败与否,教师必然起着决定性因素。在配齐师资队伍上,笔者所在学校不仅拥有一支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艺术教师队伍,同时还主动与李尧宝刻纸传习所、传承人建立共同培养师资队伍的新体系,切实提升我校美育师资的业务水平。

另外,我们在开展泉州刻纸校园传承全过程中也始终重视学术团体和专家的参与和引领,重视整合各方资源来充实美育教学力量。比如成立闽南民间美术教研基地,与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保护办、闽南文化保护中心、大师工作室等建立密切联系,多渠道征得他们在专业上的指点和扶持,拓宽教师参与民间技艺学习的空间,也为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奠定坚实基础。

2.2学生是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的落脚点和聚焦点。

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学生的各种学习态度始终都会对泉州刻纸校园传承的美育融合产生极大影响。学生在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的参与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往往是隐性的,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这一重要的隐性作用。在泉州刻纸校园传承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需求,及时改变传承教学融合美育的教学方向,以求最大化美育教学效果。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决定了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的多样性和生动性,我们应当遵循这一规律,有节有序地推动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的全面铺开与个体擢升,最终保证将泉州刻纸校园传承提升到向美育教学的方向迈进。

2.3教育科研是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得以持续实施的保障。

在泉州刻纸校园传承开展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对如何提升到美育教学的思路陷入迷茫,甚至会感觉传承教学工作难以开展下去,当各种问题都聚集在一起并变得相当明晰时,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及时将校园传承和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的方法来提高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向着更加有科研型的深度发展。比如我们曾经在2011年以优秀等级完成《泉州刻纸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研究,课题结题后的几年内,笔者所在学校又于2015年再次入选全国传统文化校园传承优秀成果汇编等等,面对众多的校园传承成果,我们始终在思考,技艺和人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应当把校园传承从单纯的技艺传承提升到对整个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层面上来,重视把对技艺的学习提升到形素养的高度上来。泉州刻纸校园传承的真正内涵并非是要在学生中培养新一代的刻纸传承人,而是希望通过适当的刻纸技艺学习和尝试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这些技艺背后的人文精神,并渐渐把先辈所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融入自己成长的生命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我们再次承担省级研究课题《传承技艺 提升素养――校园非遗传承美育目标培养与实践途径的研究》,我们希望借助新的课题研究来引导学生在全面掌握刻纸技艺的基础上,能懂得更加深入地领会刻纸艺术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以达到预期的美育目标和效果。

可以说,通过多次的课题研究后,我们已初步形成把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教学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学术高度,进一步完善、优化和再拓宽了与美育的融合。对于学校,提高到课题研究高度必将给学校在美育教学研究上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美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对于教师,课题研究的开展必然要对教师进行美育教学的科研提出新的挑战,有利于在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上进一步对教师进行自我提升。对于学生,必将在老师更深入的科研成果中拓宽学习内容,进一步习得更为精华的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2.4研究性学习是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的生动载体。

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在掌握泉州刻纸技艺基础上拓宽对闽南文化的学习,是引导学生把单纯对民间技艺的学习上升到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层面,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生动载体,也是我们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文素养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习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自我建构,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身边的本土文化,是学生自我成长及提升人文素养行之有效的方法。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要适应美育教学的要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泉州刻纸校园传承是一种普及性教育,而不是要培养更多新的传承人,传承教学重在技艺背后的那些人文教育。在学校传承教育中,各种民间技艺自身只是一种媒介或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它来使学生们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接受民间技艺学习中,进一步领略传统文化艺术的奥妙与人文内涵,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这些技艺背后所蕴藏的人文精神,并逐渐把先辈所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融入自己成长的生命中。

泉州既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最为熟悉的家乡,众多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为同学们以泉州刻纸为龙头进一步拓宽到对更多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贵资源。笔者本人巧用闽南文化专项研究性学习,让家乡的自然景观、传统文化、人文资源悄然走进了学生心中,增强了学生对泉州刻纸从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有研究的理性认识,拓宽了他们对泉州刻纸以外的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视野,同学们纷纷撰写了《闽南调查》、《泉州古街巷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闽南文化对泉州传统民居的影响》等多篇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服务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美育教学得以呈现。

3.社区、家庭也是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不可忽略的校外资源。

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要融合美育,如果仅仅局限于校内的自我传承,不和社会互动,不懂得去挖掘潜在的学生家庭和社区资源,校园传承要融合美育必然无法真正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理解与帮助。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关于探索构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上也明确指出:“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推进美育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教育与宣传、文化等部门及文艺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可见,对于学校之外的学生家庭和社区,同样也是我们进行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所不可忽略的校外资源。

首先,家庭和社区能为学校美育教学提供相关的资源建设。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互动和联系,给学校美育工作提供更多获得校外资源建设的机会,提高校园传承中美育活动的社会实效性。

其次,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要引起校外广大民众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家庭和社区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最佳平台。我们要重视与学生家庭、社区建立友好联系,争取为泉州刻纸校园传承有机融合美育教学提供更多由校内走向校外的机会,提供更多向社会展现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引发更多的社会民众、职能部门能和我们一起共同开展泉州刻纸校园传承与美育教学的大融合。

对于当前在学校开展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我们都知道其意义深远,也清楚运用校园传承来增进美育教学是一件不断发展变化的活态化教育。为此,深入开展泉州刻纸校园传承融合美育的教学研究,探究泉州刻纸校园传承增进美育教学的有效措施,就具有更加显著的现实意义;泉州刻纸校园传承有助于学校在参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中进一步发挥美育功能,有助于引导学生能够在一种更为广泛的文化情境中,逐渐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认识和热爱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泉州刻纸校园传承的美育价值。

参考文献:

第6篇:所见袁枚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网络课程;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0-30391-02

"Multimedia"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Curriculum Resources Exploration

ZHANG Ya-ming1,LIU Zhi-guo2

(1.Shijiazhua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35,China;2.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Abstract:The multimedia technical application will cause the computer to enter the family,artistic and life each aspect,thus enormously affect people's life and the production method.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level of lesson,we will establish the network curriculum of .This article from the network curriculum of teaching goal,the teaching superiority as well as will construct the question to its resources storehouse which in the process will meet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the research.

Key words:;the network curriculum;resources storehouse

1 前言

《多媒体技术》是面向高等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课程,其内容包括多媒体制作概述、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动画制作技术、视频处理技术、Authorware多媒体创作工具、多媒体软件与使用等7部分。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容量光盘的出现,高速通信的实现,给计算机的多媒体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使计算机进入家庭、艺术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以多媒体技术为理论基础的实践性课程――多媒体制作技术的研究涉及到许多学科和众多领域。从对信息处理,数据压缩到多媒体著作工具,音、视频,动画技术等。该课程体现制作中所涉及的方法、技术与实践,将实践性与实用性结合在一起。

2 《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的教学目的

《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地操作技能、动手实践的能力为目的,主要讲授各种媒体素材特点及其制作技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达到独立、熟练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制作软件,开发或制作多媒体软件产品的技能。此外,除了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交互,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的同时,还可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网上资源的搜寻知识与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与能力。因此,《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3 《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的教学优势

3.1 一定程度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网络课程的内容能反映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能体现对年轻一代教育问题上的共同价值理念。如学会学习、终身教育。因此,网络教学包含众多有实际价值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理解教育,强调相互依存、重视和谐合作的实践态度的培养;环境教育,增强对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美学教育,补充贫乏的美学观念,培养对于美学的鉴赏与批评的能力等等。教育的多功能作用,都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得以同时实现。

3.2 为学生营造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个性

在新世纪中,知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创新与创造成为日常工作的主要基调,把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索、反思与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网络是一个优秀的教育递送媒介,教育信息贮存媒介,在提供创新环境与创造性学习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中,通过网络提供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首先可以就某一感兴趣的内容(如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自主学习,并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其次,学生可在网上与同学、教师相互探讨,着手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可以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创新观念、想法,为《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增添有利的新资源。这样,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其协作能力、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并使之具有面对新问题的勇气和自信,从而使个性得以全面的发展。

3.3 体现课程自身的开放性、动态性

网络动态和开放的特点必须影响到网络课程的动态和开放,这个特征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网络课程将不是合格的网络课程。动态、开放可以使网络课程得到不断地充实、完善,能随时做出调整来满足各方面需求。课程自身的动态和开放是时间、空间以及内容上的开放,还表现在:各个知识领域的相互关联;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动态及开放性组织;学习过程组织中的平衡。这种开放、动态性充分体现了时展的特征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将知识以课程的形式进行新的组合或分类,构建网络课程结构,体现课程间的关联性,充分表达教学过程中人的活动,使网络课程体系走向有序化和人性化。

4 《多媒体技术》课程资源库的设计

能否提供一个组织良好的教学资源库以及提供灵活选取的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师备课时利用组装工具方便地组装各种教学资源的效率,并且能够影响学生使用本教学软件的效果。

4.1 《多媒体技术》资源库信息特征

信息资源由信息、人、符号、载体四种最基本要素构成,其中信息是信息资源的源泉,但信息并非都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换言之,只有经过人类开发和组织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信息资源则是以网络和多媒体机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多媒体制作能力为宗旨,由教育者和参与教学设计的技术人员采集与共同开发,在自主的教学系统中使用的信息。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库则根据网络赋予的优势和网络学习者与教育者使用网络的需要而建构。我们把基于Internet网络的《多媒体技术》教学信息资源划分为三大部分:

(1)为传播者提供的素材资源;

(2)为受传者提供的教材资源;

(3)为通过超链接实观远程登录共享资源而提供的信息检索资源。

4.2 目标学习者的了解与调查

目标学习者的了解、调查主要为了设定课件制作的总体方向。课件为什么人设计?学习者对本课程的基础?学习者的计算机使用技术?学习者使用什么类型设备进行学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网络课件制作之前所需要调查、了解的。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使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更加适应于学习者。

《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的学习者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使用技术;具有通过网络独立获取和筛选资源库中信息的水平;并使用普通的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学习。

4.3 《多媒体技术》资源库的素材获取

《多媒体技术》资源库的构建,主要是以专业教师们在长期授课过程中所积累的优秀案例、学生的优秀作品、及各种素材和教师们的优秀教案、教学课件、本课程的教科书作为该网络资源库的主体内容,而一些出色的的多媒体网站,如: /(宇风多媒体)、/aw/(Authorware爱好者)、/(5D多媒体)、/(奥古多媒体)等则作为本素材库构建的有益补充。

4.4 资源库的结构

(1)优秀案例:根据课程模块分别展示不同的精彩案例,供学生模仿制作。

(2)学生作品:展示历界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之后所制作出的优秀作品。

(3)素材库:分模块提供不同的原始素材,为学生练习操作提供方便。

(4)教学课件、教案:提供该课程教学时所使用的课件,授课教师及学生均可使用。

(5)讨论交流: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通过互相探讨、交流,创新思维、提高技能。

5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的开设,将是一种新的尝试,旨在更合理、更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并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协作、探索、创造能力,以及勇气与自信的全面提高。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主要为了学习者进行教学内容以外的,更广泛地搜索、学习有关多媒体技术资料。

参考文献:

第7篇:所见袁枚范文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员工思想

面对员工思想多元、新媒体蓬勃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和形式更加丰富的实际,亭南煤业公司从去年以来,在巩固发挥传统主流媒体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加强员工队伍思想引领,搞好为企业和员工服务,把握舆论导,传播凝聚推动企业发展的正能量。本课题以此为研究对象,期望进一步推动亭南煤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融合发展,做到紧跟时代、紧贴实际、服务企业、服务员工,促进企业更加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一、何为企业思想工作

企业员工思想工作的实质就是为员工解决思想问题,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企业的主体是人,思想是指道德层面,态度、责任、精神、人格等,政治是立场、观点是否党、政府一致,是否符合法律等。如何引导员工正确看待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遵纪守法;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乐观、自信、创新工作,敬业爱岗,全身心投入工作,参与企业建设就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开展企业思想工作的渠道及方式

(一)传统方式:开大会开小会,说教宣传,树典型、立样板,以点带面。

(二)新的方式: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广开言路,利用一切方法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团结员工,凝聚合力,推动企业发展。

(三)人们习惯把报纸、广播、电视等称为传统媒体,而把在新技术支持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互联网、手机通讯、触摸媒体等称为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以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介质优势,为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

面对新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主动积极利用网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如亭南煤业公司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建立公司内部网站、组建微信群,及时上传公司方针政策、图片及视频新闻。可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自身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是受网络限制和缺乏信息源,而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益的补充。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新媒体提供鲜活的内容和素材,传统媒体具有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主"的网络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活水”。

四、当前形势下,新媒体对员工思想工作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正面临着发展转型的关键期,部分企业因煤价下滑、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企业进入了生存发展的抉择期,各种矛盾凸显,员工群众思想波动大,各种诉求有意无意中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表达。实践证明,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阵地的制高点,失去新媒体,宣传思想工作就失去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思想建设的战略要地。没有正确的舆论引导,煤炭企业改革发展、走出困境就增加了更多的变数。

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改变了之前传统媒体单向传播形式,改变了只有专业人士才可以传播的情况,使得普通民众在新媒体上享受到了真实有效的“发声权”。如果说, 论坛 上的发帖、转帖是普通民众典型的网络媒体传播行为。网民不仅仅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者,同时也是舆论形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六、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利用人人都有手机的便利条件,让每名员工都个人都开通博客、微博、微信,加入企业建立的QQ、微博、微信群。并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工作,广开言路,信息公开,重大问题提交员工大讨论,及时全面收集员工信息,积极解决员工发现的问题,一切变得透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举办诸如征文、微博摄影、口号征集活动,每年的先进评比都要在网上进行,网上投票。

七、以新媒体提升员工思想工作

(一)利用新媒体增强员工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如何增强员工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增强工作效果,一直是员工思想工作者探索的重点。说,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创新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新媒体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可视媒体、电子读物,以数字化为载体,实现新媒体良好的可视性、互动性、包容性和便携性,实现人机对话,互动交流。使员工思想工作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畅所欲言,实现心与心的交流,避免单纯的说教,有效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和说服力,产生思想共鸣,言语共振,行动同步,达到增强工作效果的目的。

(二)利用新媒体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水平。要紧紧围绕新媒体特点,注重在提高宣传质量上下功夫,在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上想办法,注重做好结合文章,不断更新宣传技巧,及时掌握新的话语方式,避免模式化、概念化、套路化,让员工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特别要把握好时、度、效,研究透怎么宣传、什么时候宣传、宣传什么,引导广大群众明辨是非,分清主次,区分本质和表象。通过努力,在新媒体空间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广大员群众,为企业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八、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发展

第8篇:所见袁枚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依据园林树木多媒体的教学需要,探索了一条洒盖学习领域“控制导向轮”、课件制作“突出实用轮”、课件运用“高效使用轮”、课堂内客“学以致用枪”四位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应“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园林树木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习园林主要树种识别方法和观赏、应用的要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有效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很多劣势,明显的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但“一剂良药不能包治百病”。如果不能为多媒体教学找到科学合理的应用方式和表现形式,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笔者在长期一线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园林树木多媒体教学“四轮驱动”模式,可以明显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

一、“四轮驱动”模式的含义、内容和特点

多媒体教学在高职专业教学中已经很普及,但有些教师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屏灌”、课堂教学变成了“放电影”、授课内容变成了“教材搬家”等等,经常造成教师、学生、多媒体、实践应用相互分离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如果把多媒体教学比作运行在教学改革道路上承载课程的一个“车体”,多媒体教学就有“独轮车”型的、“双轮车”型、“三轮车”型和“四轮驱动”型的。显然,“四轮驱动”模式,应该是最佳模式。所谓“四轮驱动”模式,即学习领域“控制导向轮”、课件制作“突出实用轮”、课件运用“高效使用轮”、课堂内容“学以致用轮”四位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一)学习领域“控制导向轮”

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合适的“内容载体”就是“学习领域”,构建以学习领域为典型代表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课程,已经成为我国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目标对教学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高职园林树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特点和应用形式必须依据其在园林专业学习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来源于园林工作过程的园林树木课程内容和所选内容序化的学习情境进行设计。这意味着传统学科体系下的园林树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必须“更新换代”。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园林树木课程在园林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和相匹配的园林树木课程标准制订的基础上,改变学科体系下多媒体教学按照教材中树种科属分类顺序和结构设计内容的传统,按照以不同绿化场地类型进行选择和配植设计树种的应用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模式从学科体系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成功转变。将树种的学习依据城市道路与广场绿地树种的

识别及应用、居民区绿地树种的识别及应用、单位附属绿地树种的识别及应用、城区公园树种的识别及应用、特殊要求的树种识别及应用5个学习情境的内容和排序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同时,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时机和表现形式设计在每一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链条之中,作为“行动模式”中资讯阶段的重要形式。可以说,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是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主导因素,应称之为学习领域“控制导向轮”。

(二)课件制作“突出实用轮”

1.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术要突出实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软件和如何应用,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应用的目的,突出简便、经济、实用的原则。不要过分追求课件形式的华美和技术运用的充分而哗众取宠,最终忽视了教学本质的东西。我院的园林树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以往的经验采用了Powerpoint2003的制作技术。Powerpoint2003能够制作出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与一体的演示文稿,很适合园林树种的识别和应用的演示。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对色彩的选择、字体字号的选用、动与静、图片与文字、无声与有声的结合等方面都始终以突出简约和实用为根本原则,避免华而不实、画蛇添足。

2.多媒体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突出实用。第一,图片资料源于工作实际。大量来源于实践的素材并精挑细选是制作高水平多媒体课件的前提和保证。笔者制作课件的应用对象主要是就业区域在京、津区域及辐射河北范围内的学生。多年来一直利用实习、考察和业余时间辗转以上各地采集和积累树种图片资料。再把采集到的涵盖几百个树种的几千张第一手图片资料,经过精心筛选应用在多媒体课件中,而且始终坚持不断的采集、丰富和更新。通过尽量应用教师亲身采集到的图片资料制作课件,既可利用教师的专业能力,收集专业视角的图片资料,又可结合实地讲解树种的应用特点,容易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和身临其境的感受,实现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的效果。第二,课件的所有的文字资料力求精炼、实用。所用文字均经反复推敲,图片资料科学匹配,突出重点、要点,绝不搞教材搬家、“对屏宣科”。第三,课件容量适当。经多年的体会,就园林树木而言,每2个学时的授课量一般以重点介绍4个树种、应用50一70张幻灯片 为宜。

以上称之为课件制作的“突出实用轮”。

(三)课件运用“高效使用轮”

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如何高效的使用非常重要,否则“费力不讨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课前要充分考虑同学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基础,精心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第一,扬弃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完美的结合。如每次进入新课内容时不急于操作课件,而是从生活中与课程相关的故事或历史的典故等内容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小组讨论、辩论、问题启发和实物观察、演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加强互动;课堂内容将要结束时留有学生问题反馈时间和布置既能结合课堂内容又有实际意义的作业来巩固所学,增进理解。第二,注意动态语言的合理运用,机下留“情”。多媒体课件属于静态语言形式,需要教师通过语言、表情、体态变化和各种动作的动态语言来有效的展示。一般情况下,多媒体讲台都为教师配有一把椅子,倘若教师始终坐在椅子上或立于电脑旁讲课,特别是在大教室班级容量较大时,教师的动态语言难以发挥,必然弱化师生情感的交流。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坚持在同学中自然走动授课,同时安排课代表在教师提示或暗示下配合教师操作多媒体。通过走动式的授课,配以亲切自然的动作、语言,时时在同学身边,大大拉近了和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同学的信任感和亲切感;另外,也容易使教师很好的把握课堂氛围和了解同学的学习状态。

通过以上方式,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并合理控制了多媒体讲课的节奏,很好的提高了多媒体教学效率,以上称之为课件运用“高效使用轮”。

(四)课堂内容“学以致用轮”

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过程应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进行,与工作有直接的联系。虽然园林树木多媒体教学是最接近实践教学的方式,内容表现直观、形象,同学容易理解,但在实践应用中很多同学也往往还是不知所措。笔者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主要从三点做起:第一,配合多媒体课堂教学应用标本、实物演示和现场教学、实训;第二,对每一学习情境的多媒体教学,最后安排一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同学自己制作课件、公开演讲的机会;第三,在园林树木学习情境的设计中,通过完成包含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在内的完整的工作过程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工作任务一般是对实际绿化环境设计适宜的树种或改进设计方案,其中多媒体教学内容是科学决策环节的重要基础。根据以上方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的巧妙结合。

以上称之为课堂内容“学以致用轮”。

二、关于“四轮驱动”模式运用的讨论与思考

(一)“四轮驱动”模式是提高多媒体教学效益的有机整体

园林树木多媒体“四轮驱动”模式是四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四轮”不可偏废,才能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在园林树木多媒体教学设计和运用过程中,要“跳出”多媒体来设计,“跳出”多媒体来运用。

(二)创建多谋体网络教学环境,发挥多谋体教学的更大效益

没有网络支持的课件犹如没有高速公路的高档汽车一样难以发挥作用。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的世纪。网络教育以多媒体、超文本的方式,表达各种教学信息,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反复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要求搭载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要更加丰富,课件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能提供良好的导航功能和交互功能,提供更多的检索、查询方式,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和在线帮助等等。网络化是对包括园林树木多媒体教学在内的所有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必然要求。

第9篇:所见袁枚范文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所见》这一首古诗的意思是:放牛的孩童骑在黄牛的牛背上面,牧童嘹亮的歌声在道旁成阴的树林中激越回荡。突然间看到了树上正在鸣叫的蝉,想要抓住它,于是立刻闭着嘴巴,一声不响地站在那棵树旁。

3、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