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周期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顺周期性现象广泛存在于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中,其自第二版巴塞尔协议颁布以来开始受到关注,并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其被认为是促进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和蔓延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探讨顺周期性的定义、表现和成因,尝试提出解决顺周期性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顺周期性 启示
顺周期性现象广泛的存在和表现于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中,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会受到广泛的关注。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转化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商业银行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现象被认为是促使此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原因。
一、顺周期性现象的定义
顺周期性,又称为亲周期性(procycality),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官方标准。所谓顺周期就是指新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在经济紧缩时期,多配置资本防范风险,而在经济繁荣景气的时候,配置较少的资本,获取利润,使得经济周期的加剧波动现象(Allen and Saunders 2003)。上述定义是目前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从本质上讲,商业银行顺周期性体现了金融通过和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实体经济的放大效应。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的通过信贷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的繁荣;在经济下行甚至经济危机出现之时,商业银行的资本紧缩,信贷收紧,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甚至造成经济危机。
二、顺周期性现象的成因
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顺周期性现象的研究成果较多,且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各自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对此问题提出了见解。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角度有银行信贷理论、公允价值计量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理论等。在实证分析方面,采用的方法有最小二乘法、EMM法等。归纳起来,其研究角度可以大致划分为两大类,即顺周期成因的内因说和外因说。总体来看,比较主流的学术观点比较认同顺周期性成因于银行内部,在实际的市场运行中,又通过外部因素的作用,加剧了这一现象的产生。
(一)商业银行本身信贷行为产生顺周期性
信贷功能是商业银行最为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这个信贷行为本身就可能产生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普遍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看好,同时,由于经济的繁荣,企业用于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价值也会相应提升。因此,综合考虑之下,商业银行倾向于对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以获取利润;相反,在经济下行时期,此时企业在总体上经营状况不佳,利润降低且前景黯淡,由于市场波动,企业此时用于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价值也会相应下降,此时商业银行会倾向于收紧贷款,以避免在风险提升的环境下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银行信贷行为所引起顺周期性是商业银行本身所决定的,由于银行本身也是企业,其逐利和风险规避的特征使得这种现象很难避免。商业银行信贷所引发顺周期性是经济学界较早发现和着手研究的方面,在顺周期性成因研究中居于较为基础的地位。
(二)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法促使顺周期性现象产生
商业银行中,对资产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历史成本法和公允价值计量法两种。银行本身交易账户中所持有的短期金融资产、衍生品等,一般均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法。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交易账户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被认为是造成银行本身产生顺周期性现象的重要原因。因为公允价值计量会使得资产的价格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大幅波动。当经济繁荣时期,资产的公允价值大幅上升,银行本身的财务报表状况则大幅改善,此时,银行资本充足率上升,因此便有条件去释放更多的信贷和流动性;相反,在经济萧条时期,银行本身公允价值部分迅速下跌,为了改善财务状况,银行不得不出售一部分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然而这种行为则会导致市场上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这个角度上,公允价值计量也带来的顺周期性。
(三)金融加速器理论与顺周期性
金融加速器是指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放大作用,银行金融加速器理论引发顺周期性主要是从企业融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企业融资主要有内源融资、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三种方式,其中后两种方式是外源融资,其融资成本是依次上升的。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本身的财务报表状况改善,对银行方面释放的信号是本身内源融资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此时无论是本身进行内源融资还是贷款,其融资成本均会下降。相反,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此时不得不依靠外源融资,而银行方面则会在判断企业财务报表的基础上,为了防范风险,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从而最终使得整个经济更加萧条。
(四)资本监管理论与顺周期性
为了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其中以巴塞尔协议为代表,金融监管当局会制定一系列的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迄今已有三版,均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作为核心指标。应该说,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对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顺周期性问题。在经济上行时期,银行本身资本质量提升,更容易达到监管标准,因此信贷和释放流动性方面,不会面临太大压力;相反,在经济下行时期,由于资产质量下降和信贷风险上升,银行会更加趋于保守,才能更加稳健的使本身资本充足率不落到监管标准之下。同时,第二版巴塞尔协议中内部评级法,是银行广泛采取的风险评价方法,这也被认为是产生顺周期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顺周期性现象带来的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顺周期性现象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在应对这一现象时,应采取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会计准则和银行监管标准的实际情况,从整体上对顺周期性现象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Allen, Linda, Anthony Saunders, “A survey of cyclical effects in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models”, BIS working papers, 2003, 20-23.
[2]谈俊.《银行顺周期性文献评述》,金融评论,2012,3:113-126.
[3]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会计研究,2009,11:23-29.
作者简介:
关键词:顺周期效应;损益表波动性;公允价值会计
一、研究背景
关于这场金融风暴前因后果的热议一直持续数年,风暴中心讨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构建整个金融体系的金融工具如何估值?这个基础问题决定着金融危机中的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命运,因为激烈争论涉及的基本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会计”对于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对某些人而言“公允即邪恶”,应用公允价值会使金融机构暴露于变幻无常的市场风险之中;对于另一些忽略来自金融市场信号的人来说,公允价值描绘出的金融前景模糊不清极具危险。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给全世界经济造成数以万亿美元的损失,而且学术界、实务界和监管部门爆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空前绝后的激烈辩论,焦点集中在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并导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黄世忠,2009)?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对经济危机中公允价值角色的思考,将有助于发展和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与实务。
二、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研究综述与内涵
2008年金融危机中,最早指责公允价值会计的是AIG首席执行官MartinSullivan。他声称“mark.to.marke盯市会计”(公允价值)迫使企业按当前市价处理不准备出售的资产,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导致了恶性循环,引起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丧失信心,由此引发的贷款利息上升使得存贷利率倒挂。MartinSullivan的观点在理论上得到延伸和金融界一致认可,最终升级为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应当予以废止。葛家澍、窦家春(2010)的观点是,公允价值会计并非也决非是引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金融危机真正根源在于银行错误的信贷决策、风险控制的不严密和监管不力的金融监管机构,中止FASl57转移目标嫁祸于公允价值会计。当然公允价值会计也需要加以改进完善。顺周期效应(Procyclicality)和反周期效应(Counter-cyclicality)是用于表述经济数量与经济波动相互关系的经济学专业术语。经济周期与顺周期效应实质上有着很大区别,经济周期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自身产生的周期性变化,顺周期效应则是金融行业实务的不完善或监管方法不当造成放大了金融市场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程度(赵光毅等,2010),只有被放大了的波动才具有顺周期效应。综上所述,公允价值会计所附带产生的顺周期效应及其所引起的系统风险已引致了广泛关注,只有当公允价值会计不但反映而且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时才具有顺周期效应。为此,本文以公允价值会计是否扩大了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数据的波动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作者认为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会计使得损益表具有一定的波动性,金融危机中完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具有传导效应。作者并不认为应该取消公允价值会计,反之应支持继续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同时应设置清晰的逆周期资本监管规则。
三、公允价值会计对损益表波动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时,对公允价值变动的计量使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减少。本文拟对经济发展的周期变动做出模拟,以探索在完整的经济周期中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报表波动性的影响。本文模拟应用完全公允价值模式(FFV)对损益表波动的影响,对所有的损益表项目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了得出经济环境变化对银行损益表的作用,本文对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应用完全公允价值模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图中可见在四种经济周期中,按完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得出的银行损益表都产生了波动。但是在正常周期中,资产、负债双方的公允价值估值产生的银行损益表波动与股市、房地产市场、利率市场的剧烈波动经济周期相比,显得较为缓和符合我们的预期,房地产和利率周期中银行损益表波动较为显著。可见公允价值会计的确反映了经济体本身的波动,换个角度来看,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反映出的银行损益表的波动性,只有小部分来自于经济体自身的波动。来源于经济体自身内生性的这类波动性,需要通过会计确认和计量来反映。正常周期中经济波谷的数据与预期有些不同,预期经济波谷时银行损益表应小于经济平稳时的数据,而表中的数据恰恰相反,呈现出反周期的波动性。
四、结论与启示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重创了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都堪称史上之最,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原有金融监管理论和监管体制的深入思考。金融监管理论对金融监管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本文对金融监管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金融危机爆发的特点,借鉴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改进经验,提出金融业监管要探索中国模式,而这一模式的基础是稳健高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
【关键词】
金融监管理论;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改革
一、引言
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或其机构对金融机构所实施的各种监督和管理,包括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对金融机构内部组织机构、风险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达标性的要求,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及过程。金融监管包括金融监督和金融管制两方面。金融监督侧重于复杂的日常行为,而金融管制则侧重于具有同一性规范的编制。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经济学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金融危机、特别是1997年的由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金融自由化理论不断受到批评。另外,监管代表说的主要观点是,把金融监管看做是广大投资者及储户对金融中介实施监督措施的代表。
(二)功能观的监管理论
所谓功能观的监管,即指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金融监管体制,即一个给定的金融活动由同一个监管者进行监管。功能观金融监管的概念主要是来自于有关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点”学说。金融中介功能观大大地拓展了金融监管理论的视野,从而把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监管激励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监管经济学研究都是经验研究,而不是系统的、理论的,直到拉丰、梯若尔《政府采购与监管中的激励理论》在1993年的出版:将激励问题引入到监管问题的分析中来,将监管问题当作一个最优机制设计问题,在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信息结构、约束条件和可行工具的前提下,运用相对比较成熟的完备合约方法,分析双方的行为和最优权衡,并对监管中的很多问题都尽可能地从本源上内生地加以分析。
三、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理论的变革
(一)加强审慎监管,预防系统性风险
审慎原则是金融监管的核心价值,但传统的监管理念体现为微观审慎,注重对特定金融机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缺乏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的关注。
(二)对顺周期性金融监管的反思
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主要体现在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顺周期性和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顺周期性两方面上。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即在经济发展繁荣时期,在金融形势景气时期,资本充足率要求应相应增加。
(三)薪酬激励机制的变革
自危机爆发以来,针对金融业高管薪酬的评论和争议不断。二十国集团(G20)和金融稳定论坛(FSF)一致认为美国金融机构的高管为了领取高额薪酬,置股东和社会公众利益与不顾,追求高收益同时具有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放任金融风险,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理念变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在全球金融监管政策选择的大国博弈中,我们必须要把握两个基本事实:一是任何一国的监管体制都必须与其经济金融发展和开放的程度相适应,尽量做到风险的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而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在现代市场条件下无论风险管理工具如何先进,都不能避免因为机构内部原因或市场外部的变化而遭受风险事件的影响,这是由其高杠杆率、高关联度和高对称性的特性所决定的。
五、后危机时代下探索金融业监管的中国模式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监管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对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监管,是典型的一级多头的分业监管模式。但是,随着金融业混合经营模式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和监管理念难以适应金融风险管理的要求,通过借鉴各国的金融改革经验,我们应该要总结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监管模式。
(一)形成一个中心指导
可持续发展金融监管目标的中心应是促进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金融业在低碳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探讨金融环保机制、经营策略、激励考核体系,从业务流程与政策上把好项目关,完善惩戒机制。
(二)强调宏观审慎监管
危机的爆发表明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实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因为单个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并不能够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单个金融机构可以将自身的风险转嫁到别的金融机构上,或者将风险产品分割打包出售,但是整个市场上的系统性风险是不可转移和分散的。正是由于缺乏一个机构在宏观上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才导致此次危机具有如此大的规模,破坏力堪称历史之最。我国应吸取教训,在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下植入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六、结论
西方各国普遍认为市场价格信号是正确的,因此金融危机前主流的金融监管理念是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少监管或者不监管。同时,西方各国还认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也没有必要,因为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会自动淘汰没有必要或不创造价值的金融创新,因此能在市场上经营的金融创新产品都是“好”的。正是这样的监管理念,导致了危机前金融监管的放松及金融监管功能上的重叠交叉与缺位并存,进而引发了波及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在危机过后,人们对原有的金融监管理论及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迅速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改革方案。我国应在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金融发展的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1]金夏中.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4)
【关键词】 顺周期效应;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盯市会计
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理论界、实务界和金融界对公允价值的质疑和激烈辩论。辩论的焦点主要围绕公允价值是否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其顺周期效应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虽然国际经济已将进入后危机时代,但金融业仍然面临着资本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伴随着去杠杆化的趋势,其被迫出售资产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因此,为避免顺周期效应的再次发生,深思这些问题,理清其脉络,不仅有助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些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关乎着公允价值未来的命运和金融改革的方向。对此,我们应当思考:顺周期性是否是公允价值的必然属性,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文献回顾
葛家澍、窦家春(2009)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属性,但当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要求”。陈琼(2009)指出:“公允价值会计的许多争论是源于没有弄清公允价值的概念和目的……现实中不存在最优的会计准则,因此准则制定者不得不根据环境进行权衡”。徐玉德(2009)认为:“现行会计规范中缺乏对公允价值使用的有效控制、实务界的不正当使用,直接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实施效果,但它并非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于永生(2009)研究发现:“对于金融工具,全部按公允价值计量是提高金融机构财务报告透明度,改革当前金融工具财务报告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顺周期效应他还指出:“顺周期效应应归因于财务报告与金融资本监管政策的关联性,而不是公允价值会计本身,采用废止公允价值的方法来应对该问题不是一个恰当的策略”。对此,黄世忠(2009)通过银行的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分析了顺周期效应的产生机制,通过资本监管、风险管理、心理反应分析研究了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plantin etal (2008)研究分析了历史成本和盯市会计(marking-to-market)的优劣,认为:“历史成本在信息反应上是无效的,虽然盯市会计在信息反映上是有效的,但却增加了无关的干扰因素从而加剧了价格的波动”。allen and carletti(2008c)和plantin,sapra,and shin(2008a)也指出是市价会计加速或放大了顺周期效应。在plantin,sapra,and shin(2008b)中他认为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同时wallison(2008)明确指出:“公允价值会计不仅在经济萧条时造成资产价格的非理性下跌,而且在繁荣时期也自造资产泡沫,具有鲜明的顺周期效应的特征”。
以上的研究文献表明:学术界虽然对于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对于公允价值到底是否是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却非常模糊,当然对于顺周期效应到底是否是公允价值的必然属性也没有回答,因此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和发展的指导作用也有一定的局限。
二、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的含义
到目前,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已基本确定公允价值并非金融危机的根源,但同时也指出了公允价值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把公允价值和顺周期效应联系起来,潜在的认为顺周期效应就是公允价值会计的必然属性,二者是紧密相连的,这也是公允价值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但是仔细分析不禁会质疑: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直接相关吗?公允价值会计必然要伴随顺周期效应的产生吗?
(一)公允价值
对于公允价值的含义,截止到2009年,fasb在《sfas157》中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所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exit price)。iasb也在2009年了《ifrs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exit price)。asb在《财务报告准则no.7——购买会计中的公允价值》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而不是在强迫或清算拍卖交易中,交换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所使用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中对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由上可知,虽然各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其中都同时包含了几个要求:自愿的交易;公平的交易;有序的交易和基于市场的交易。
自愿的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完全了解相关信息,出于自身意愿的情况下进行的交易。它是存在于交易双方的一种判断行为。当存在活跃市场时,市场价格就代表了双方自愿的价格;当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双方可以根据成本、交易费用、预期收益等状况进行权衡定价。所以,此时的价格不一定是公平的。公平的交易是指交易价格能正确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真实价值的交易。因为有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这里的公平并不是价值在交易双方的等值转移,即绝对的公平,这里的公平应该是近似或者相对的公平。有序交易是指计量日现在的情况。它意味着市场参与者意欲交易的资产或转移的负债已经在市场上存在相当一段时间,而这种交易是按照惯例的,正常的商业活动所进行的交易,而不是被迫的或者抛售的强迫交易。所以在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时,由于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和错用盯市会计(mark-to-market)所使用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严重偏离了其内在价值,这时的价格已不能称作是公允价值,只能称作估计价格或者现时市场价格。金融机构在最低资本监管的压力下进行的资产出售也属于被迫交易,而不是公允价值所要求的有序交易,因此交易的价格信息就不符合公允价值的概念和范畴。
(二)顺周期效应
顺周期效应简单的讲就是在市场活跃时,市场价格往往导致资产的价格被高估;在市场缺乏流动时,市场价格往往导致资产的价格被低估,甚至严重被扭曲。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市场处于流动性不足,许多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依据盯市会计确认了大量的资产减值损失,但迫于金融资本监管的要求,资产的大幅度缩水便引发了追加保证金和抵押资产的压力,如果这些金融机构无法从市场上迅速获得短期资本补充,就必须被迫在非流动市场上低价出售其所持有的次贷产品和其他资产,在传染效应的作用下,其他金融机构就会根据这个较低的价格出售他们所持有的资产。此时,众多投资者甚至金融机构必然会发生恐慌,造成大量的更低价的抛售,进而使得资产的价格出现新一轮下跌。接下来又会在资本监管的要求下,引发资产价格再一次下跌的恶性循环:资产价格下跌计提跌价准备资本监管要求更多的保证金资产大量抛售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这就是所谓的顺周期效应。
三、顺周期效应的产生与传导机制
(一)顺周期效应的产生机制
1.公允价值与盯市会计的区别。盯市会计指在计量金融资产时采取逐日盯市。由上面对公允价值的分析可知:当存在活跃市场时,可以通过市场获得持续性的价格信息(盯市会计)反应资产和负债的内在价值,此时运用盯市会计就能近似地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但此种情况并非绝对,因为在市场活跃时期经济的繁荣可能会增大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和杠杆比率,从而会刺激资产价格的上涨。所以即使市场活跃时盯市会计也有可能不能代表资产的公允价值;当市场处于非流动时,此时资产价格的确定方法是根据模型确定的(mark-to-model accounting),关于这一问题,在sfac no 7中,fasb也指出,通过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确定的现值并不符合公允价值定义,与公允价值不一致,但它同时特别强调,“会计中初始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使用现值的惟一目的,是估计的公允价值。但笔者认为这种“伪公允价值”既不是公允价值又不是盯市会计。由此可知,公允价值和盯市会计是有区别的,公允价值的范畴应该大于盯市会计,所以利用盯市会计并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
2.盯市会计—公允价值的滥用。在金融危机中,市场处于非流动状态,金融机构的管理层仍然运用盯市会计替代作为资产的公允价值,此时的价格信息已经不是公允价值信息。仔细分析顺周期效应的脉络就会发现,这其中并不是公允价值与监管政策的原因,而是管理层对公允价值的错误运用,即盯市会计与监管政策的原因。当市场不存在该资产或相关资产的参考价格时,准则要求运用估值模型确定资产的价格。那么当市场中的投资者出现心理恐慌时,即使我们假定模型是正确客观的,这些估值参数却不可能是客观真实的,当然也不可能是公允的。所以运用相应的估值模型确定的价格信息最多只能称作是估计价格,并且这个价格还可能会严重偏离资产的价值,所以它也不能称得上是公允价值。当市场上一部分投资者均如此报价时,剩余投资者就会利用这个价格信息作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出现传染效应。此时金融机构的管理层仍然利用盯市会计计量金融工具就会导致投资者的心理恐慌甚至是“羊群效应”。纵览整个过程,管理层对会计政策的不恰当运用才是顺周期效应的一个重要根源。
此时应该用怎样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去客观真实地计量这些资产的价值,金融危机前各国准则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规定,对于盯市会计也缺乏明确的概念和应用条件,因此造成了准则的真空,使得金融机构在缺乏相应市场时运用盯市会计,造成资产价值低估甚至无从着手。从这个角度上说,顺周期效应应该是会计准则的一种经济后果,而不是公允价值的后果。
(二)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
1.金融衍生品链条过长。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放大和金融工具无限创新,金融衍生品链条过长有一定关系。在这里引用“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的传导放大机制来解释顺周期的传导放大机制。“牛鞭效应”原指因企业销售链中各级销售商的人为放大作用,使得厂商面临的需求量已经远远大于顾客的需求量。当次贷危机爆发之时,由于金融市场中衍生品过于复杂,投资者发现他们已经看不懂企业的报表信息,这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严重下降;二是投资者心理更加的恐慌。顺周期效应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随着金融衍生品链条不断变长,顺周期效应就会越来越大。这种放大效应并不是各个链条环节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乘甚至是以指数的形式弥漫全球,使得顺周期效应的影响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并最终使次贷危机演化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2.投资者的心理。投资者心理对于顺周期效应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羊群效应”(herd effect)深刻地解释。所谓的“羊群效应”主要指所有个人的理性行为所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在市场处于非流动状态时,市场上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这使得许多个体投资者很难对某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形成合理的预期,只得通过“引导原则”(guiding principle)观察周围个体的行动,并实行盲目跟从的行为。最终所有个体的行为和预期将趋于一致,同时抛售自己的资产,使积聚的系统风险爆发出来,引发资产的盯市价格大幅度“跳水”,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甚至崩溃。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许多的个体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资产价格出现下跌时,正是同时做出了同样的心理反应和行动—大量抛售资产,才产生了“羊群效应”,并最终出现了顺周期效应,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注入了极大的破坏力。
3.监管政策的呆板。金融行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金融系统的稳定不仅关乎着这个国家内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着这个国家经济的有序运行。因此,每一个国家都把金融系统的稳定作为金融监管的第一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对金融的监管,主要是通过资本充足率来实现的,以防止金融机构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确保对存款用户的支付能力,从而起到稳定经济的目的。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数字,并且无论是在经济繁荣期还是衰退期都是保持不变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当市场处于非流动时,许多金融机构依据盯市会计确定的资产减值损失全部计入了当期损益,金融资本大幅度“缩水”,致使自己为了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被迫低价抛售资产。顺周期效应正是通过这一呆板的监管政策进行传导的。
据以上分析,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经济问题,从某种角度也是会计计量—盯市会计的问题,而不是公允价值的原因。因此,从顺周期效应的产生机制和传导机制综合来看,公允价值和顺周期效应并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顺周期效应并不是公允价值的必然属性,它只是管理层不恰当的运用盯市会计、准则的真空、投资者心理、监管政策的呆板等一些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给我们的启示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应根据国情谨慎推行公允价值
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推广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范围可以增加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帮助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做出决策。但是,鉴于目前还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并不能随时获得持续性的价格信息,相应的公允价值与顺周期的影响仍然存在,在引进公允价值时要谨慎选择,不能盲目追求,更不能一步到位。另外,公允价值在理论上的研究应该及时跟上经济的发展,根据形势的变化综合权衡经济的需要、可靠性与相关性,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修订,并将其和历史成本进行具体有效的结合,以达到为经济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目的。
(二)对我国会计准则及时进行完善,预防后危机时代顺周期效应再次出现
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的金融和实体经济影响不是很大,但也应该看到对公允价值会计带来的冲击。因此,应根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认真反省本次金融危机给公允价值会计带来的影响,及时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从而预防后危机时代出现类似问题,服务于未来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要认清公允价值和盯市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既不能盲目地在任何情况下均将盯市会计作为公允价值,也不能不加区分地只运用盯市会计确认金融工具的价格。在市场活跃时运用盯市会计具有一定的公允性,这时可以将其作为参考确定金融工具的价格,但是当市场流动性不足时,就应该舍弃市场价格,更多地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属性或者以摊余成本信息为基础的估计价格。为了增加估值的准确性,对摊余成本信息在其期间内可以进行平均化处理,对其相关的估计参数也可以选择特定时点或者特定期间加权平均的参数。此时的特定时点或者特定期间应该能代表金融资产公平价格的时点或期间。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允许部分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按摊余成本计量。另外,还应该对活跃市场进行界定,以使准则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
2.明确公允价值的地位,理清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目前在我国会计准则中虽已经引入公允价值,但不仅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全面、不准确,而且在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也不相同。突出表现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同时作为计量属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交叉重叠,比较混乱。这虽然在目前能增加信息的有用性,但这些仍未凸显的潜在缺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必然会造成实务中具体操作的困难和混淆,在企业财务报表中成为管理层利润操纵的工具,也增加了报表使用者分析报表的复杂度。因此,准则和理论界应该进一步探讨公允价值的含义,并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逐步明确公允价值的地位,理清它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增加准则的简明性、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3.明确市场处于非流动时资产价格的计量问题。我国金融资产的计量分为市场价格、同类相近市场价格和估值模型价格三个层次。当公允价值计量按估值模型确定时,人们不禁质疑:此资产价格在多大程度上代表资产的公允价值?这个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对此,准则应当明确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另外,在进行三级估计时如何运用模型确定资产价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仍不明确,具体操作也缺乏详细的指南,可操作性比较差。对此,fasb、iasb和imf关于相关参数(假设、信用、风险、利率、汇率等)的选择、相关估值模型的确定以及这些模型和参数的披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措施都值得我们借鉴。
4.改进减值测试的方法和扩大减值测试的期间跨度。在减值测试的方法上可以剔除流动性这些非信用风险因素的影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资产在市场流动性不足时其价值被严重低估,从而能够减少资产减值的计提,避免顺周期效应的发生。当减值测试的期间较短时,市场处于短期流动性不足就会计提大量的资产减值;当市场恢复活跃时又会大量的恢复资产的账面价值,这样不仅会造成公司在市场流动性不足时的困难,也会造成企业利润表明显的“假象”波动,给投资者造成双重打击(流动性不足时的打击和利润表波动的打击),导致投资者心理的恐慌。但是,当扩大减值测试的期间时,就会避免市场暂时性流动不足的影响,从而避免顺周期效应的发生。
(三)在后危机时代,调整、强化金融监管,加强与会计的协调
众所周知,从监管的层面改变、强化监管的措施并加强与会计的协调是应对顺周期效应的重要措施,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可以在金融系统中引入许多逆周期措施,确保金融系统更加稳健。如:动态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制度、改变以财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单一的资本监管、改变减值损失计提方法、设定杠杆比率限制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fasb、iasb、fsb、fsa和imf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出的措施全面且深刻。
对顺周期的应对并不单单是会计计量的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只有二者进行协调,从更高、更广的视角去看待会计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才能在总体上促进会计的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度过后危机时代,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 allen,f.,and e.carletti.2008a.mark-to-
market accounting and liquidity pricing.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45(2-3).
[2] allen,f.,and e.carletti.2008b.shoul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rk-to-market? banque de france 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1-6.
[3] 于永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9(9).
[4]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j].会计研究,2009(11).
[5] 陈旭东,逯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9(10).
[6] 葛家澍.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问题——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公允价值计量》[j].财会学习,2009(1).
[7] 陈琼.公允价值会计争论述评[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12).
【关键词】 品牌生命周期;品牌衰退;周期延长策略
一、我国品牌生命周期现状分析
我国民族品牌的缺乏竞争力很大程度上由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以下缺陷:很多企业把大量资金用在了“表面功夫”上,花费巨资在主流媒体上打广告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却对产品的缺陷视而不见。秦池、孔府宴酒等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错误的品牌战略是不可能长期打造国际化品牌的。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是影响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根本原因。与国际化品牌相比,由于自身研发力度不够和不科学地引进外来技术等原因,我国民族品牌的技术创新还很不成熟。与很多外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上做的比较欠缺。在与外资企业谈判时,经常存在着忽略很多对自己未来不利的条款漏洞;商标注册不及时;商业机密保护不到位等现象。一部分国内企业忽视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在企业并购时,犯了“求资饥渴”,分不清外资企业的并购动机,盲目地选择战略发展合作伙伴。出现了许多国内品牌的流失。
二、品牌如何走出品牌衰退的误区
1.企业应重新树立品牌的概念。国内很多企业对品牌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认为品牌就是名牌,越出名越好,谈到做品牌就简单理解为狂轰滥炸做广告,没有把知名度和美誉度、忠诚度结合起来做。没有扎实的品牌基础,知名度越高品牌泡沫就越多,引爆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就越大。产品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广告迅速扩大,以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三者高度统一为基础的名牌,则不是靠广告在几天之内能造出来的,而是由产品质量和口碑的相互循环实现的。品牌的核心是具有能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质量,建立品牌的第一要素是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出消费者“用得放心”的产品。建立品牌的第二要素是依靠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与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即具有不断地开发产品的实力,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变迁,才能保持品牌的价值增量与企业成长,保持旺盛的品牌生命力。建立品牌的第三要素是靠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同度。建立品牌必须以客户价值的增量为基点,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品牌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2.重视品牌的延伸,把握适当时机。忽视核心主业和核心竞争力,在主业尚未做大、做强、做实时,就盲目涉足并不熟悉的行业,战线拉长加大,使人、财、物和管理各方面资源分散,结果顾此失彼。这是很多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品牌延伸既可能带来助力,也可能产生阻力。品牌延伸是指一个品牌涵盖不同产品的过程,也就是品牌所代表产品不断增加的过程。品牌延伸可以借助于已有品牌的影响力迅速将新产品推广上市,这是品牌延伸的魅力所在,但若延伸的不当则可能损害品牌形象,降低品牌价值,在品牌延伸时应注意品牌延伸的三要素:一致性,有限性,时间性。品牌延伸时应注意产品定位与品牌定位的一致性,品牌延伸的有限性是指品牌延伸是应注意产品种类的适度,要注意品牌延伸的节奏控制,也就是延伸的时机选择。当品牌已获得社会的承认,产品已处于市场成熟期时才可引入新的产品,否则不看时机一味延伸会造成企业的资源分散使品牌进入衰退期。
3.培养危机管理意识,增强危机公关能力。就前面的实例看来,三株、南京冠生园在危机始发阶段,如若能将负面报道控制在一定的区域或范围内,不让事态恶化和扩散,并积极地与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直接沟通,比如召开新闻会,用户恳谈会,通过一系列的积极的、正面的、有创意的危机公关活动,化解危机,在未得到最终裁定之前决定收回涉嫌有问题的所有在销产品,向世人昭示企业在处理此类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和诚意,从而变危机为动力,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在消费者心目中重塑品牌形象和信心。这样做,当然会让企业承受经济损失,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把坏成好事的有效途径,消费者对企业有了高度信誉感,不需要花更多时间,损失都会补回来,甚至收益更多。不仅如此媒体对企业品牌形象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一个品牌的兴衰与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很大的关系。不仅如此,国外知名品牌往往能借着危机事件进行公关造势,变不利为有利。
任何一个品牌是不可能仅仅靠一个创意或一则神话来取得成功的,品牌的创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维牌、保牌、固牌的工程将更加复杂和严峻。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日益恶劣的企业生态环境中,永葆品牌长青不倒,不再重蹈先烈们的覆辙,是中国品牌值得关切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理论综述
本文通过对都当前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局对金融监管的改革性文件进行研究,在写作的过程中,针对目前金融危机发生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出对金融监管的改革仍要继续,特别是对此国内外的文献研究较少,监管当局还没有完全认识到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性,由于各国利益立场的不一致,目前一些正在实施的比较激进的金融改革方案已经被搁置,要想提出一个被各国都接受的折中的方案,就必须就改革方案的设计言之有理,并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六部分来讨论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的改革,进一步强调了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一、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中的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在国内仅有李妍与李文泓两个人研究过,它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现如今对于单个金融主体的稳健与安全的监管并不足以完全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主要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从微观审慎监管的层面来看,在金融机构的一致行为之下,微观审慎监管更能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但是相比之下,宏观审慎监管则影响着金融系统的稳定,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有两种即分业经营模式与混业经营模式,其中分业经营模式是把各金融机构按照某一特定的行业与领域进行业务经营,而混业经营就是把各金融机构监管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进行分散金融风险,第一种模式的系统风险性较大,且相互之间的关联性非常的小,第二种模式可以理性的分散金融的风险,但是很多金融机构同时采用这种经营模式,则会导致整个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二是对于整个金融系统来说,其内部的关联性在不断的加强,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使风险进一步加大。针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第一是整个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定价以及信贷供给,这使借贷双方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二是期限产生以及转化的形式的流行性风险较大,比如银行对批发型融资越来越依赖;三是信用证与股票等在市场上的资金价格与长期均衡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四是金融系统中杠杆率的水平变动;五是对于并未进行审慎的金融监管局的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在金融监管的宏观层面上对货币以及财政政策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金融系统中顺周期性的主要内容、表现及改革的方向
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顺周期性的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贷款损失拨备以及顺周期性的公允价值会计这三个方面,其中顺周期的资本充足率主要体现为对资本在经济上是否充足的要求,在经济滑落时要收紧,由于此时银行并不能获取股权融资,所以不得不收紧资产,进而减少信贷造成的信用萎缩,在经济上升时,资产的风险不高,波动的不是很明显,从而对资本的要求并不高。对于顺周期的贷款损失拨备来说主要表现为会计在确认贷款计时拨备是应该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在经济上升时,贷款的信用风险并未完全体现,所以产生的拨备计提就少,在经济滑落时,贷款的信用风险就成分表现出来,这时拨备的计提就多,对银行的资本要求就高,银行需要为提高拨备留出更多的空间。对于顺周期性的公允价值来说,主要表现为在进行金融的公平交易的过程中,要求交易双方对交易的规模与过程中的数量进行清算,如果交易双方在交易的过程中并没有缩减经营的规模,则不利于交易的顺利进行,公允交易的顺周期性主要体现在当资产上升时,公允价值有助于资产的上涨,当公允价值下跌时,导致公允价值资产的减少。对于金融资产的顺周期性的改革方向主要为:第一,建立逆周期性的资本机制。第二,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贷款损失拨备。第三,不断改革公允价值的会计使用。
三、金融系统中的激励机制
在金融危机之前,主要的观点认为,薪酬激励机制应该属于微观主体的行为,并且应该由市场进行决择,监管部门不应进行干涉,因为过度的干涉可能会对市场造成扭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大家才认识到,如果激励机制设计的不恰当,会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造成金融动荡。因此现在薪酬问题已经成为金融监管讨论的主要问题。通过金融危机的经验,我们必须对薪酬激励机制进行改革,理由有以下三点。第一,薪酬机制如果对短期财务业绩过度重视,会导致高管过度投机。第二、激励机制与股价挂钩,容易导致金融机构更注重市值最大化,对金融体系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第三,目前的激励机制由于金融机构利润的滞后性,不能做到收益与风险相互匹配。解决薪酬激励机制问题,可能出现以下几点。第一,市场的流动性导致人才流失。第二如果各个机构在限制薪酬的行动上步调不一致,,先进行改革的机构可能会处于劣势。第三,人才的能力是很难评估的,所以确定最佳的薪酬方案也很难。因此,薪酬激励机制要改革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薪酬决定机制,二是薪酬结构。薪酬决定机制方面,对于高管的薪酬应增加股东大会的发言权,一般职工的薪酬由薪酬委员会制定,委员会应有其独立性。薪酬结构方面应该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对于职工的业绩评估应该分为财务和非财务两个指标。第二,监狱金融行业的管理风险可能会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体现,所以奖金应合理的延迟发放,并制定追回机制。第三,业绩奖金可以采取股票或者和股票挂钩的形式发放。
四、金融安全机构的处理措施
政府对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的手段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金融机构在处理金融危机时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资产方采取分担金融机构资产损失的措施、负债方采取对存款保险金及金融机构的发债进行担保、股本权益方面对优先股和认股权证以及普通股等进行国有的转化,国有化的过程是政府求助大型银行的杀手锏,国有化的过程不仅仅具有产权的意义,同时还具有重要的金融监管手段,在此次危机中,发达国家的安全网措施发挥的淋漓尽致,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创意,但是政府在进行使用安全措施时,并没有统一的救助对象,在这次危机中政府所产生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政府的监管机制与处理机制不完善,造成监管当局在不清楚资本有多大缺口的情况下,就对资本进行补充,这是美国进行测试的主要目的,又由于跨国公司的处理机制不足,导致了对母国以外存款者的保护力度不够,所以应对跨国机构的处理机制上加以完善和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完善各国之间的金融监管局的合作,二是接受本国的金融监管。对于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处理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点好处,一是可以缓解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可以缓解金融机构与存款人的信息不对称,三是可以缓解金融机构中政府的动态的不一致。完善此处理机制不仅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破产率,也可以降低处置的成本与难度,有助于缓解金融机构之间的动态不一致等问题。但是如果政府不去救助这些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在破产之后则对政府的监管与社会经济的稳定产生很大的危害,所以政府应该对这些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拆,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降低金融风险。
五、金融系统中的信用评级机构
在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评级机构起到的作用被广为之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利益上的冲突。评级机构在对信用评级时,会收取被评级单位的费用,有的还会想被评级单位提供咨询,告知其如何提高其本身的评级。第二,信用评级对证券化的产品评级有缺陷,容易形成误导。例如,有些产品在刚刚发行的时候具有AAA评级,但是在金融危机后,该信用证券产品被降级到了不建议投资级,而这种下调的评级情况对公司或者国家为信用主体的时候却很少出现。第三,当有些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对于信用评级过于依赖,当评级机构对某个信用主体或者某债券评级进行下调时,容易造成其参与者的统一行动,这样就会造成某些系统性风险。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评级机构亟待进行改革,其需要改革的方向有以下四个。第一,需要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管理,就是加强其监管力度,保证评级机构具有安全的政策和措施用来管理和披露这些利益冲突。第二,要把信用证券产品同其他以国家为信用主体或以公司为信用主体的评级分离开来。第三,要加强对评级方法、对评级模型和评级涉及的基本假设等相关事项的披露要求。第四,对于某些监管机构以及某些金融机构来说,需要对这类信用评级减少依赖。针对评级机构还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的。第一,该类信用评级做出后,在其使用方法上就会出现排他性还有非竞争性,从而使其具有公共产品的一些特征和特性。通常来说的公共产品,例如国防、公共交通、治安等,其生产成本由消费者共同承担,但是信用评级的成本却不能由信用评级的对象来负担。所以,信用评级虽然是公共产品,但是却有其特殊性,这就使评级机构有了自己特殊的商业运营模式。第二,虽然信用评级的及时性还有准确性一直受到外界的一些质疑,但是评级机构在市场上还是有其非常特殊的地位。特别是标普等大牌机构,其意见还是有相当的权威性,对评级的上调或者下调都会对市场的运行产生快速的影响。有时候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监管部门和投资部门很难自己对信用主题进行评估其信用状况,而不得已把一些评估工作交给评级机构来委托其进行,但是在同样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股票市场上,把经济分析师和股票分析师等职业却达不到评级机构的地位。
六、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
此次金融危机之前讨论监管理念的主流理论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其核心假设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要做的选择是效用最大化。经济人有其偏好,首先是公理化体系,其具备传递性和完全性;其次,选择还有不确定性,核心是期望效应函数。把假设具体化到市场上极为有效市场假说。即资本市场反应了证券的价格和相关的信息。该假说对金融监管的意义在于,市场的参与者是具有理性,并且所在市场是有效的,监管的目标是排除掉市场的非有效的因素,让市场的机制得以发挥作用,少监管或者不监管。通过对金融危机的观察,有几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假设和其理论并不相符。第一,个体经济人的行为有可能不是理性的。第二,就算个体理性,集体不一定理性,例如混业经营的例子。第三,市场纪律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控制风险的承担行为。第四,有些又大又混业的金融问题不能通过市场的而放心的进行解决。第五,金融的创新不仅能创造价值,也会存在缺陷。第六,金融消费中会存在欺诈行为和非理,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可能自己根本就不了解。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借助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论证即个体行为有时并不满足经济人,有效市场的假说也不一定能够成立。行为金融学给监管带来的启示是,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当被改正。具体体现为一下几方面:第一、抑制过度投机。第二、限制市场准入制度。第三、对金融创新应加强监管。第四、增强对消费者的保护。第五,对投资人进行适应性监管。
综上所述,由于金融危机发生后不管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仅是挑战,也是促使本国与跨国机构的监管机制不断发展与进步推动力量,本文主要从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中的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系统中顺周期性的主要内容、表现及改革的方向、金融系统中的激励机制、金融安全机构的处理措施、金融系统中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对金融监管进行的理论综述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有关金融监管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揭示出对金融监管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们不难发现金融监管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为了防止下一次金融危机造成更大的损坏,进行对金融监管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冠.试论全球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4).
[2]童阳,曾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启示[J].东方企业文,2011,(10).
[3]杨亮芳.英国金融监管创新的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05).
论文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调控
0 导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稳定与效率,客观上需要建设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否认金融监管,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这种监管是建立在对尊重市场自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审慎的监管。同时要求有更为深入广泛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应更多的从宏观角度对金融进行管理,尊重市场的调节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对市场的不完备进行补充。
1 金融危机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1.1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评析
2007年引爆于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危机持续升级,影响逐渐加剧,最终演变成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此次危机爆发于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创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论和人才最丰富发达国家——美国,而且起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危机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的危机。然而,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等人根据有关金融危机的标准研究,通过将此次危机的资产价格、增长和政府债务等指标同二战以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一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危机和以往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
但是在客观忽略资产价格泡沫极度膨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监管的宏观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埋下重大隐患。泡沫一旦破灭,积聚的风险迅速释放,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1.2 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危机爆发后,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刻反思。为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变革在所难免。综合G20、FSB、BIS和IMF报告文件来看,金融监管改革目的是保证金融稳定,防止类似的危机的冲击,预防系统性风险。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块:
(1)增加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同时改善流动性和缓冲机制,缓解资本监管顺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3)增强会计准则实效性。
(4)改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
(5)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妥善处置。
(6)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遵循统一监管标准。其他方面还包括对冲基金、信用评级公司和证券化等方面的监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渐付诸行动并进行了效果评估,有些改革尚处在讨论和研究阶段,监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然,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对于保证单一机构安全,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存款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微观监管的固有弱点表明了其不仅强化了顺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保证单个金融机构安全的同时却有可能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因而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随着此次危机的爆发显着上升。“宏观审慎监管”目前尚无明确定义。据已有的文献来看,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相对“微观审慎监管”而言,金融监管当局从金融体系而非单一机构的角度实施监管,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念,维护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宏观审慎监管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目标、最终目标、风险性质的对待、机构间风险暴露相关性的重要性和审慎控制的实现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依然处在成型阶段。为维护金融稳定,总的改革趋势将向立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将体现在逆周期性监管政策工具的选用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2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良
2.1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总得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统一监管体制时期,人民银行履行统一监管职能。
第二阶段为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过渡时期。1992年10月证监会的成立标志分业监管的开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标志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明确分工,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1998年后的分业监管体制时期。
其中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即分业多头监管的格局形成。为加强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监管网络,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会签署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席会机制。然而监管联席会已长时间没召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定期召开金融旬会来加强监管政策协调。
2.2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
尽管我国目前分业监管有利于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传染效应,但如同大部分分业监管模式一样,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存在不足。钱小安认为我国监管体系不足体现在监管重复与监管空缺并存、监管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机制较弱等方面。根据引发此次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方面的缺失,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稳健的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来源,发出风险警示。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分析平台,一方面整合各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同时整合分析宏观部门和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而目前,我国并没有搭建这样一个平台。
其次,系统性风险防范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由于缺乏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集团)有效监管,致使这些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程度。
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不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先进监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完备的金融监管政策工具。而无论是在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监管政策,还是在行业维度上的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控政策,我国都存在不足。
2.3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构建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分析提出了我国在金融监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未来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中,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总得来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赖于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搭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组织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协调机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观审慎分析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构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一环节的构建大体可分为四步。首先确定平台,即明确微观和宏观数据整合分析的职能的具体承担部门,可以是“一行三会”当中一个也可以新建一个部门。其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平台构建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得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特别加强微观和宏观数据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其三,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即从金融体系宏观层面又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微观层面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加大各行业微观层面风险评估对金融体系宏观层面风险评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国应完善包括逆周期贷款损失拨备和逆周期的信贷政策等在内的各种逆周期监管政策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杠杆倍数的检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过度承担。完善相机抉择机制,有效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从行业维度上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立法,完善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工具,有效监管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危机处理机制,设计多层次的应急处理监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最后,合理架构组织,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组织结构铺排,各部门政策协调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关键因素。首先,系统性风险信息的获得、预警机制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设定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并加强沟通协作。其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组织架构设定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组织安排,首先是确定宏观审慎分析平台,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总的召集人;其次是三会要加强对各自监管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意识;其三,要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同宏观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施部门要加强同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并有效执行,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3 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的联系
在金融监管中,有一项监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银行监管。这是由于:首先,银行业在金融体系占主体地位。其次,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部门。因此,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必然在宏观的金融监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机制改革中,基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约束监管机制。但在当前的新的金融运作形势下,对于资金的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导致雁行的信贷减少,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总投资的下降,这自然不是金融监管希望的结果。
但是在新的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下,政府实行货币调控政策则可以利用这样较为完整系统的机制来进行整体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在有效引导国民经济向更好的发展方向上进步,还可以在这一较为拔高的视角上有效的规避一些金融风险,更加有效的将我国经济引导至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4 结语
关键词:顺周期效应;资本监管;贷款损失拨备;公允价值。
一、引言
金融系统顺周期性是专家们在描述金融系统稳定性时结合控制论的“正反馈机制”概念提出的。金融稳定论坛(2009)认为顺周期性指在时间维度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形成的动态正反馈机制,放大了经济周期中的繁荣周期和萧条周期,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导致并增强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系统顺周期性”迅速成为了国外相关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对“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认识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普林斯顿大学的Markus Brunnermeier等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李文泓(2009)、谢平(2010)等的研究成果也与Brunnermeier的相吻合,将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分为三个方面:资本监管顺周期性、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和公允价值计算顺周期性。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主要表现在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经济繁荣周期放松,允许更高的杠杆率以支持经济扩张,鼓励了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经济萧条周期收紧,保证金、抵押品可抵押价值占本身价值的折扣将上涨并制约着银行的信贷供给。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原因是:会计准则要求以既成事实为基础,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作为依据进行贷款资产恶化时的计提拨备,由于时滞效应,规则使得金融系统在经济繁荣周期鼓励并增加了对企业的信贷供给,在经济萧条周期计提拨备的增加又迫使金融系统减少对企业的信贷供给。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主要表现为:准则促使金融系统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放大,资产价格的迅速下降使得信息更加动荡,并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抛售行为,加剧资产价格的下跌。
二、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机理分析
1.资本监管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自《巴塞尔协议Ⅱ》实施以来,其框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备受质疑,主要包括资本要求不充分、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效应、内部评级不合理和外部评级缺乏可靠性等。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资本监管顺周期性问题进一步凸显,由于资本监管顺周期效应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使《巴塞尔协议Ⅱ》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资本监管顺周期性的特征成为了舆论批评的焦点。《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为银行信用风险资本的计量提供了内部评级法和标准法两种方法。而基于上述两种方法的信用风险资本计量方式使得资本监管顺周期性随着风险敏感性的提高而增强(FSA2009a)。
据李文泓(2009)研究表明:基于内部评级法(IRB)计量的资本监管顺周期性根源是IRB计量监管资本要求时使用的PD、LGD、EAD和M等风险参数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获得波动性特征。各参数关系见下式:
当经济周期处于繁荣阶段,借款人财务状况良好,偿债能力提高,PD下降;抵押品可抵押价值占本身价值的折扣下降,LGD随之下降;而经济繁荣使得贷款承诺的提取比例降低,信用转换系数随之减少,EAD也就降低。PD、LGD、EAD都降低时,风险权重减少,计量得出的监管资本要求也就降低,支持银行增加信贷供给,并助长经济的繁荣周期。经济周期处于萧条阶段时,情况完全相反。此时,银行难以获得融资,将被迫缩减信贷供给,甚至减价变卖资产,将加剧经济萧条周期。
基于外部评级法计量的资本监管顺周期性主要表现在经济周期的变化使得外部评级具有一定波动性。外部评级法顺周期性的强弱取决于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评级,为了避免评级结论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呈现周期性,现有的外部评级组织往往不愿意频繁变动评级结论并采用“跨周期评级法”,由于跨周期评级考虑对象为整个经济周期,评级时期的跨度更长,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周期变化而产生的波动性,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当经济受到消极冲击袭击或者金融危机发生时,评级机构往往会调低评级,由于风险权重系数的陡然增加,监管资本的要求也会随之增加,银行根据审慎经营原则将会减少信贷供给,资本监管产生顺周期性。如果评级机构对经济形势过于消极误判而采取跨级次下调评级,将造成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倍数化扩增。
2.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确定的依据是对贷款分类的结果和贷款损失概率的历史统计,由于银行监管制度强调审慎经营原则性和具有前瞻性,贷款风险分类结果本身就具有顺周期性。Bikker and Metzemakers(2002)通过对29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8000家银行近10年的年度数据分析表明:将GDP增速低于3%阶段的拨备比率同GDP增速高于3%阶段时相比,前者多计提的拨备在60%以上。根据FSF(2009)通过对美国国民银行1987-2008年的拨备比例与GDP增长率两组数据研究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该结论支持了贷款损失拨备具有顺周期性的说法。
现行会计准则要求以业已发生的损失作为计提基础,确认贷款组合发生恶化时的计提拨备,这种后顾式的计提方法加剧了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由于后顾式计提方法具有滞后性,在经济繁荣周期,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并未完全体现出来,拨备计提往往保持在较低水平,促使银行增加信贷供给,对经济繁荣周期起到推动作用;在经济萧条周期,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充分暴露,拨备计提力度明显加大,受到利润和资本的限制,银行不得不缩减信贷供给,客观上加剧了经济衰退周期的波动性。
3.公允价值计算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市值计价,也叫盯市原则。针对具有良好流动性二级市场的资产或金融工具,采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二是模型估值,也叫盯模原则。对于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差或严重缺乏的资产或金融工具,依据以资产定价理论为基础的模型进行估值。当金融体系平稳运行时,公允价值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因市场变化产生的收益和损失,而不会引起资产及收益等账面价值的大幅波动;但在金融体系受到负面冲击袭击时,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将产生顺周期效应。IMF(2008)通过对16家欧美等国大型金融机构2006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其结论支持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金融体系受到负面冲击袭击时产生顺周期效应的论断。
公允价值计算的顺周期性主要表现为:在经济繁荣周期,资产价格持续上涨,金融资产以远高于成本的市价入账,银行在获得超额账面利润的基础上会继续增加信贷供给,进一步提高杠杆率以助推经济繁荣周期;在经济萧条周期,资产价格下跌导致资产缩水,市场信心的丧失引发投资者抛售行为,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以持续并加剧经济萧条周期。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持有大量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抵押类证券,造成许多金融机构出现大量未实现且不涉及现金流量的“高额账面损失”,盈利水平和资本充足率水平受到严重影响。投资者被迫变现资产的情况使得市场价格无法反映资产实际价值,金融机构则根据盯市原则需要不停地减计资产,这一行为又反过来强化投资者的消极心理预期,并加剧市场的抛售行为,形成了“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抛售-价格继续下跌”的恶性循环现象。
三、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影响分析
1.形成系统性风险。在金融领域中,系统性风险指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微观经济体的行为。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对系统性风险起到放大和加速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和公允价值计算的顺周期性三个方面。经济处于繁荣周期时,由于现有金融系统的监管资本计量规则、贷款损失拨备计提规则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支持银行拥有较高的资本杠杆率,鼓励银行增加信贷供给,基于高杠杆率的信贷扩张大大减弱了系统性风险爆发时银行的危机应对能力,成为了金融危机的“潜伏帮凶”。经济进入萧条周期后,基于审慎经营原则,银行开始控制信贷供给,而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将迅速蒸发银行的“超额缓冲”并侵蚀银行的核心资本,资本“防火墙”的瓦解可能造成金融机构破产,并成为引爆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
此外,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将迫使银行采取收缩流动性,由于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该行为会造成并强化市场投资者的悲观预期,由此在市场中产生的“羊群效应”将增强市场波动性、加剧市场震荡。Brunnermeier等在系统性风险自然属性中提到的偿付能力、流动性、保证金比例、缓冲保证金、资产价格螺旋式变动的影响、总流动性的扩张与收缩和抵押品可抵押价值占本身价值比例的变动等都与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密不可分。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存在于各种系统性风险计量规则之中,而系统性风险的计量结果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危机应对和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所以,缓解并消除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效应将对系统性风险的客观评价与危机防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 加剧金融经济周期波动。金融经济周期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Mishkin,1999)。根据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方向和波动特征,金融经济周期被划分为复苏、高涨、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由于金融系统顺周期性而出现的非对称“摩擦”将会放大金融冲击,并导致经济出现剧烈波动,延长了经济萧条阶段并阻碍复苏进程。“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是金融经济周期最重要的两个传导机制,而前者从银行角度分析货币冲击的效应,即以银行中介为传导冲击的渠道,又称“银行中介”机制。金融经济周期中的银行经营资本支出呈现出顺周期性特点,但企业对外源性融资渠道的依赖程度却有逆周期的特点。
当经济受到负面冲击袭击时,银行准备金就会受到影响,基于审慎经营原则而采取信贷紧缩措施,银行信贷资金减少。在经济萧条周期,银行和企业之间产生的非对称摩擦将使得负面冲击被进一步放大并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客观上支持了紧缩性信贷政策,银行超额准备金受到影响,为了满足监管资本计量要求和准备金规定,防范“挤兑”和落入“流动性困境”,银行将减少信贷供给。因此,由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引起的非对称摩擦容易形成经济负面冲击的乘数效应,加速并增强金融经济周期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机制。
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助推了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现象和与经济萧条阶段的“恐慌性抛售”现象,造成信贷周期的波动并增强了金融经济周期。“信息不对称”和“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存在,负面金融冲击在金融体系中被无限放大,影响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并造成融资难现象。
3.促进宏观审慎监管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是相对于微观审慎监管而言的,监管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监管内容侧重点在对金融机构的整体行为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力的监管,同时关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各国金融监管当局认为只要确保单个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就能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爆发。由于金融体系存在“合成谬误”问题,即对于单个机构来说是理性的行为,一旦变成金融机构“群体性行动”,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原本被忽略的宏观审慎监管受到理论与实务界高度关注,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成为了各国监管当局的共识。长期以来,宏观审慎监管缺少具体内容,G20韩国首尔峰会上形成的宏观审慎监管基础性框架使其实质化。通过实施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缓解并消除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成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主要方向。主要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有监管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贷款拨备规则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差异化要求,此外,会计准则的修订、衍生品交易与集中清算和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等也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进行金融监管改革时关注的焦点问题。
如何缓解金融系统顺周期性,部分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机构也采取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加拿大采用的杠杆率指标有效削弱了银行系统顺周期性,这成为加拿大银行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所受冲击较小的一个重要因素(Armstrong et al.,2009)。而西班牙央行从2000年开始就实施了动态拨备制度以提高拨备前瞻性,其实践表明,动态拨备制度对顺周期的缓解作用明显。以上这些都是监管当局在实施宏观审慎监管以应对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有益尝试,对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综述[J],金融研究,2010,(2):1-17;
(2)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7):7-24;
(3)李文泓,罗猛.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2):147-157;
(4)Brunnermeier, M., A. Crockett, C. Goodhart. and H. Shi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Monetory and Banking Studies, Geneva, 2009:18-35;
今年市场最有共鸣的,主要是这么三条。
第一条关于房价。周天王说:“周期20年轮回一次,中国本轮房地产周期1999年开启, 2017年上半年附近,中国的这次反弹会结束。2019年房价会是一个低点。” 很多人纷纷感觉到了房价目前已经进入成交淡季,有些价格也开始松动,无数中介又开始岌岌可危。
第二条关于债市。周天王说:“我奉劝大家,如果想发债最好发五年的,2018年之后就能够感到我说的话的意义。” 目前债市调整不断,一些资质良好的债券也陷入兑付危机。很多发债的上市公司后悔没有发行更长时间的债券。
第三条关于商品。尽管2016年商品火了一把,但在周天王眼中,商品的行情八成是昙花一现。今年以来,各路商品D然哑火,做趋势类的资产管理公司也都纷纷回调10%以上,有不少都回吐了2016年的大部分利润。
周天王的原话是:“对2017年全年而言,目前我仍然没有找到类似于2016年商品这样的机会。全球2009年以来的中周期,2017年结束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个与之有关的预言是,“2017年至2019年商品将二次探底。2017年之后,商品将再次下探,其二次探底的价格当在2015年的低点附近。”
知名经济学家高善文有句名言:“解释过去头头是道,似乎有理;预测未来躲躲闪闪,误差惊人。” 预测或寻求周期中的规律,似乎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不过,诺贝尔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也指出过,几乎没什么方法能准确预测未来几天或几周股市债市的走向,但也许可以通过研究,对三年以上的价格进行预测。这似乎在说,展望到稍微长一些的周期,准确度或者规律性更高。
不得不承认,如果真的拥有这个思维,并从中捕捉到1~2个机会,人生的财富之路确实会变得轻松许多。
周期理论究竟与财富怎么发生关系呢?有哪些周期理论相对靠谱呢?周天王深度研究的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就是目前周期理论中最长的周期理论,简称“康波”。很多大大小小的周期理论也包含其中,融会贯通。
康波最早是1926年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他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 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 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
在周天王看来,目前我们正处于自1982年开启的第五次康波之中。1991年进入繁荣期,若将美国繁荣的高点作为顶点,则2000年或2004年为康波繁荣的顶点。2004年之后,康波已经确认了从繁荣向衰退的转换。一直到2025年,都是第五次康波的萧条阶段。
而经历了2008年的一次康波冲击之后,2015年之后康波或向萧条转换,而第五次康波衰退向萧条转换的位置,应是一个资产价格的长期低点。
从这个思维上而言,财富管理的另一条路线,就是捕捉周期中的机会。比如在2008年买入各种大类资产,或者在2015年上半年做股票,下半年买入房产。踏准节奏后,财富之路豁然开朗。
有个经济学家朋友讲过一个笑话,说在牛市中,他不小心给一个散户说了一只股票,后来他发现自己说错了上市公司名字,他提到的其实是另一家名字相似的公司。没想到没过多久,他又遇到了这个散户。这个散户看到他无比激动。原来,另一家公司比他知道的那家涨得更多。他不由得感慨,在牛市中,股票其实没太大差异。就好像在房子上涨周期中,你买一二线城市任意地方的房子,彼此的差距也并不很大。差异最大的是,是否能在合适的时间买入。
看康波似乎过长。不过,距离较近的周期有“朱格拉周期”,这个周期是设备更新周期,一般运行时间为10年左右;还有个叫“基钦周期”,这是一个生产的库存波动周期,是短周期,一般运行时间是40个月,也就是3年左右。不过在金融危机期间,“基钦周期”的运行时间变为13~16个月。在这两个周期的背后,是“人口周期”以及运行时间为18年至20年左右的“基建周期”, 这4个周期叠加构成了一个康波。
除了以上提到的包含在康波中的4个较短周期外,还有两个较有名的周期。一个叫库兹涅茨周期(房地产周期),长度为18年,包含两个中周期,其中衰退期是3~3.5年; 还有一个叫熊彼特周期,根据创新产业的发展与衰退为周期。熊彼得的三周期嵌套理论认为,每个康波分为6个中周期,在一个中周期里,还套着3个短周期。
对于这些周期深度研究者而言,一个有些相似的理论是江恩的时间法则。该法则中,重要的循环周期也有短期、中期与长期。循环周期系统里提到比较多的是30年与10年。
在江恩看来,一个新的历史低点将出现在一个历史高点的10年之后,反之,一个新的历史高点将出现在一个历史低点之后。同时,江恩指出,任何一个长期的升势或跌势都不可能不做调整的持续3年以上,其间必然有3至6个月的调整。因此,10年循环的升势过程实际上是前6年中,每3年出现一个顶部,最后4年出现最后的顶部。
当看到那么长周期的时候,很容易让人想到,人生的财富轨迹就是康波。毕竟,康波一个循环是60年,一个人的自然寿命也是60年。财富思维于是变成了如何去运用好这些周期。
周天王说, 第一次机会过去了,是在2008年。而近期的一个大机会在2019年,那时候,正好所有的资产都处于低位,是改变财富机遇的好时候。最后一次在2030年附近,能够抓住一次你就能够成为中产阶级。而房地产周期20年轮回一次,2019年房价会是一个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