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扎实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法治”创建,明确创建目标,丰富创建内容;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基层法治创建,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二)深入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和行业依法治理。司法所要贯彻落实中、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积极开展法制政府创建活动,推进行业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依法治理,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
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一)组织规范我镇的法制宣传活动。各部门年初要制定本部门的宣传计划报司法所,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专项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如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开展各个专项法律的宣传日、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
(二)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微薄等宣传媒体,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推进法制宣传阵地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板报、墙报、宣传栏、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党校等传统宣传阵地作用;逐步建立公共场所公益性法制宣传阵地,进一步推动法制宣传阵地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四)大力开展“警民亲”、“法制宣传进万家”等活动。紧扣“警民亲”、“法制宣传进万家”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做好法制宣传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熟练运用群众熟悉易懂的语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潜移默化培育群众法制观念。
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六五”普法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一)切实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完善我镇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健全工作制度,明确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和工作机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根据“六五”普法规划部署,通过认真细致的座谈调研,决定在村、街社区、上社区、东街社区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以点带面,推进“六五”普法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司法所要配齐配强法制宣传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加大普法骨干培训工作力度;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普法志愿者活动,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普法志愿者管理制度和台账,组织开展普法志愿者培训。
工作制度
XXX街道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及区委相关会议的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快推进全民守法进程,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成立了XXX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为使该办公室工作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制度以供执行。
一、主要职责
(一)传达、贯彻和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
(二)制定普法教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创建的阶段性工作计划及年度工作要点。
(三)贯彻普法规划,研究安排全街道普法工作,推动解决普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协调、指导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和法治文化公共服务等相关工作。
(五)安排部署法治创建工作,研究、落实推进各层次、各领域依法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六)推进法制新闻宣传工作,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社会宣传。
(七)安排部署普法教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创建工作的阶段性或年终督导检查工作。
(八)通报普法教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创建工作评议考核情况。
(九)负责培养、总结和推广各社区和各部门在普法宣传、依法治理、法治创建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
(十)其它需要办公室研究推进的事项。
二、工作程序
(一)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实行主任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主任会议由办公室主任召集,各位副主任参加,各社区、各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取各社区、各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各社区、部各门。
(二)各社区、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办公室主任会议议定事项的进展情况,要及时反馈办公室。
关键词 法治甘孜 甘孜藏区 习惯法
作者简介:武雪萍,四川民族学院政法系,讲师。
“藏族习惯法是从藏族原始社会的习惯、禁忌、图腾崇拜及特定的宗教信仰发展衍生而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指藏民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确认或制定,并通过部落组织赋予其强制力或法律效力,由藏区各部落强制保证实施并靠盟誓约定的方式调解部落内外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规范。”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为甘孜州藏族习惯法,它作为一种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对于解决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矛盾,维持当地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在我国法律多元化的背景之下,那些彻底消除藏族习惯法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在充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效力至上的前提下,对于甘孜藏区习惯法中先进的部分予以吸收,加快法治甘孜建设的步伐。
一、 法治甘孜建设现状
(一)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法治甘孜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力争通过三年的法治甘孜建设行动,依法治州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州公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普遍提高,宪法和法律权威得到普遍尊崇和维护,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各种社会活动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法治甘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三)工作任务
(四)实施步骤
(五)工作要求:
二、建设法治甘孜与甘孜藏区习惯法的冲突
(一)冲突的原因
建设法治甘孜与甘孜藏区习惯法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首先,甘孜州地域广阔、交通不便,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造成甘孜州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牧区,执法机关与执法人员相对不足。当地人民在发生矛盾纠纷时,由于法院较远,案件审理需要一定的时间还要缴纳一定的案件受理费用,此时当地习惯法的便捷、易操作的优点便凸显出来,这就使得习惯法成为许多当地人解决矛盾的首选,继而造成了国家法在甘孜州部分地区适用程度低的现状。
其次,国家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规范。而甘孜州地区习惯法是本地区人民在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其实施是依靠人民内心的认可。当国家法“自上而下”的作用于甘孜州地区时,当地人民会用习惯法的思维来审视国家法,比较其异同,当国家法与他们所认可的习惯法不一致时必然会发生冲突。再次,国家法具有普适性,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平等的遵守法律,不因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籍贯、学历、民族等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而甘孜藏区的习惯法只适用于甘孜州地区,其形成与当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密切相关,具有地域性特征,这也使得具有地域性的习惯法与具有普适性的国家法在适用的过程中必然有所冲突。
最后,甘孜州地区习惯法根植于当地人民的内心,其多数内容都是由习惯演变升华而来,传统性特征突出。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西方先进法律文化对中国法律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家法具有浓厚的现代化烙印。建设法治甘孜的过程从一定程度是就是要对当地传统的习惯法进行改造,而深深扎根于当地人民心中的习惯法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建设法治甘孜发生冲突。
(二)冲突的表现
三、 建设法治甘孜与甘孜藏区习惯法冲突的解决
首先,加强甘孜州地区的司法建设。甘孜州面积大、海拔高、交通不便、人口较少且居住相对分散,甘孜州司法机构设置应充分考虑这样的现状,增加法院、检察院的派出机构,在偏远乡村、农牧区设立司法机构及人员,方便当地居民打官司。同时司法机关应充分考虑甘孜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当地人民经济收入相对偏低的现状,在当地可适度的减免诉讼费用,使当地居民打得起官司。在甘孜州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司法工作者队伍,不仅有利于提高案件处理的质量,也有利于化解案件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从而推进法治甘孜建设。为了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了、用得上、靠得住”的司法工作者队伍,甘孜州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探索与部分民族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一批法学(藏汉双语)专业人才,这批人才必将是未来法治甘孜将设的主力军。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刚才,城管局、海事局、城厢镇等3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讲得很好,希望大家学习借鉴。郑市长对下一阶段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部署,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我完全同意。会上还下发了太仓市2015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和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项目安排。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推进依法行政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目标。规范高效的行政管理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行政机关的整体法治意识和执法水平直接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成效。推进依法行政,要善于依法调整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让法律真正成为政府治理的准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依靠法律法规来保障行政行为规范化、公开化、法治化,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推进依法行政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来越繁重,面临的矛盾问题越来越复杂,更加迫切地要求政府加强自身建设,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用法律管权、依法律办事、靠制度管人,从根本上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政府全面提高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防止和减少行政权力的缺失或滥用,进一步促进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三)推进依法行政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们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转型升级关键期、深化改革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群众诉求多元复杂,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承担的任务依然艰巨。与此同时,群众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普遍增强,通过法律渠道寻求权利救济的行为不断增多,借助媒体、网络等载体对政府依法行政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只有严格依法行政,善于用法治思维考虑问题,用法律手段推动工作,用法律武器化解矛盾,才能有效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我们要率先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太仓特色、群众认可的现代化之路,需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太仓的创新实践,着力构建法治政府、法治市场、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建设先导区,才能更好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处理好依法行政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前,我们一些干部有个思维定势,似乎认为依法行政是一件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工作,难以立竿见影,这是不合时宜的。依法行政既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政府工作的起码要求,要把依法行政上升到地方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发展环境和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来理解认识。一些同志担心,强调依法行政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妨碍经济建设,影响发展速度,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当前政府在履行自身职能时,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的权力导向型向规则导向型转变,执行好规则,通过严格依法行政来引导、规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是用长官意志和简单的行政命令来干预经济社会;二是从注重创造财富向注重创造环境转变,提供好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三是从注重微观干预向注重宏观调控转变,协调好矛盾,更加重视事中、事后监管,依法公平处理矛盾纠纷。
(二)处理好依法行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法治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基本准则。要秉承法治思维,在太仓各项改革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自觉践行法治原则,自觉遵守法定程序,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好各方合法权益。通过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改革行为,让各项改革举措沿着法治轨道推进,才能使改革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提高全社会对改革的公信度和参与度。
(三)处理好依法行政与提高效率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依法行政程序复杂,条条框框太多,束缚了政府的手脚,影响了行政效率。要全面辩证地看待效率问题,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看效率问题。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遵守法定的操作规则,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避免了推诿、扯皮和拖延,实则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些事情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看起来效率很高,但因为没有坚持法定程序和原则,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得不偿失。如有些问题的处理,遵循的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依法处理,不严格按政策办事,结果造成相互攀比、缠访闹访,最终却难以做到案结事了。房屋征收拆迁等问题的处理,也存在类似情况。从总体来看,严格依法行政只会提高行政效率,而行政效率的提高又会促进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进,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四)处理好依法行政与提升服务的关系。依法行政和服务群众在社会治理中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背景下,我们既要建设法治型机关,也要建设服务型机关。服务群众是基础,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可以提高群众对法律的遵从度,更加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同时依法行政树立了责任政府、诚信政府、透明政府的形象,更好提升了政府为民服务的水平,也创造了条件让群众监督政府工作。
(一)着力加强法治思维,抓好“关键少数”作用。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关键少数”。与“关键少数”对应的当是“基础多数”,与会同志是我们太仓的“关键少数”,并能起到带动和影响相应的“基础多数”的领导作用,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二)着力强化规则意识,注重制度刚性约束。现在社会上目光都盯着
公务员,公务员曝光率极高。一旦违法,不仅自己工作生活受到影响,还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我们公务员大多手中握有大大小小的权力,行政执法人员也有很多处于执法一线,权力的使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利益,要心中有法,敬畏法律;要学法知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要依法行使职权,不越权、不乱作为,也不能不作为,要定规矩、明底线、划红线,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让每一位机关公务员习惯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中干事。(三)着力抓好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需要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法制工作和行政执法队伍。要强化学习培训工作,使法制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综合能力与新形势下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职责任务相适应。要善于借力使力,整合法制办、市政府法咨委成员、有关律师等组建市级层面法律顾问委员会,要扩大区镇、部门法律顾问覆盖面,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涉法事务处理等方面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同时要切实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只有群众内心拥护法律,全社会信仰法律,法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法律权威才能真正树立。
1.统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制度,代区政府起草了《市区人民政府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报送市政府、区委和区人大,并及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以考核为抓手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按照《2019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方案》对全区各部门、乡镇街进行了考核,评选出先进乡镇街3个,先进区直单位5个,先进个人10名。
2.切实推进行政裁决工作。充分发挥执法协调小组作用,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制定了《关于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的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全区裁决事项梳理工作,严格对照省政府、市政府文件精神,梳理了我区8个部门10项行政裁决事项,印发《区行政裁决事项基本清单(第一批)》,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
3.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制定了《实施方案》,严格实行全区范围内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或直接涉及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直接关系公民人身、重大财产安全的事项外,原则上都要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截止目前,基本形成我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待市级目录清单公布后及时公布。
4.积极开展案卷评查。采取部门自查和集中评查方式,对全区执法机构2019年度办结的138份行政处罚案卷、113份行政许可案卷进行了评查,重点检查了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执法案卷。从检查结果看,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案卷质量逐年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明显提升。
5.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资格管理和培训考核制度,加强法制监督平台运用和管理,积极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申领和更换工作。上半年,年审执法证件967本,办理行政执法证件21本,参加市局组织的执法人员培训12人次。
今天,我们召开的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暨“法治六进”活动动员会是贯彻落实自治州依法治州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法治六进”活动的一个重要会议。刚才,县委副书记、政协党组书记、政法委书记薛桂英同志作了《*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开展“法治六进”活动的实施方案(试行)》说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振良同志宣读了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关于成立“法治六进”工作组及督导组的通知》,大家要高度重视,按照有关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下面,我就开展好“法治六进”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法治六进”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确立的治国基本方略。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是在总结、借鉴多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和谐社会需求,坚持学用结合、侧重法治实践,将学法用法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深入落实“*”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县委十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紧紧围绕自治州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地大势强、富饶秀美、平安和谐”目标和“三县四分天”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产上档次、二产上规模、三产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构建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需要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法治六进”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推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法治六进”各项工作。突出重点、区别不同对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法治六进”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一要突出宣传教育这个重点。加强法治建设,宣传教育是基础。要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落实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律知识年度考试等制度,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党校的培训计划,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知法、用法。要抓好各族群众的普法宣传教育,围绕宪法这个国家根本大法,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各族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现代公民意识,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要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普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作用,继续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着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广播电视部门要承担起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通过开办法制栏目(专栏、专报)等,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在公共场所建立固定和流动法制宣传教育设施,同时,利用便民服务场所、法律服务热线等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使各族干部群众了解“法治六进”的主要内容,创造有利于“法治六进”活动不断深入的舆论氛围。
二要突出法治实践这个重点。推进法治实施,促进依法履行职责,是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要求。要紧密结合实际,以“法治六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以“依法履责、依法行政、依法办理、依法管理”为重点的法治实践,使各部门、各单位及所属人员日常工作的过程,成为依法履责、践行法治的过程。要量化法治实践的标准,加大对执法机关执法水平的考核和检验,把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法治进机关”活动的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健全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等,促进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办事。
三要突出基层普法这个重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要坚持重心下移,把加强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结合开展“法治进乡村”、“法治进社区”、“法治进单位”等活动,大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依法维权、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和落实,不断提高群众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的能力、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有效化解和缓解各种社会矛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涉法难点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六进”的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遵法守法意识。
三、加强领导,不断提高依法治县工作水平。依法治县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确保“*”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法治六进”活动,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实效性。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通过制定可行的工作标准和量化指标,建立评估激励机制,将长远的目标阶段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法治六进”活动更加务实,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照自治区、自治州的部署,自治区将对“法治六进”活动每年组织一次抽查,每两年组织一次检查。自治州将对“法治六进”活动每年组织一次检查,每五年进行一次验收。从今年起“法治六进”活动实施情况,要纳入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目标考核与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每年要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对“法治六进”工作进行一次自查,“法治六进”督导组要定期对各单位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原则上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要加强对“法治六进”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为“法治六进”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1、结合市人事调整实际,提请市政府及时对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强化对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全市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持续稳步推进。
2、抓紧起草并提请市政府审定制发《市2013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明确2013年度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年底,代市政府起草2013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配合做好向省政府,市委、市人大报告工作。
3、认真落实《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综合目标考核工作,科学制定《市县市区依法行政考核细则》和《市市直单位依法行政考核细则》。
4、积极配合省法制办做好市县法治政府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对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指导,推动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把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关,着力提升制度建设质量
5、认真做好对市政府及其办公室拟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及时反馈修改意见,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率达到100%。
6、对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进行备案审查,审查率达到100%。及时将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向省政府备案。
7、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修改或废止。
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8、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继续做好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试和办证工作,对新入职的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试率达到100%。
9、落实对企业检查批准备案制度,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到企业检查行为进行批准登记和备案。
10、持续推进行政执法违法与错案责任追究制,对发现的行政执法违法和错案及时移交市监察局进行责任追究。
四、提高行政复议规范化水平,依法化解行政争议
11、认真落实《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着力在完善办案制度、规范办案程序、增强办案能力、提高办案质量上下功夫,有序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
12、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确保行政复议案件依法受理率达到100%,法定期限内办结率达到100%。在办案过程中,充分运用实地调查、听证审理、调解和解等方式,提高办案效能。
13、积极履行行政应诉、复议答复职责,行政应诉出庭率达到100%。
14、扎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年度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准确报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数据及分析报告。
五、认真履行法律顾问职责,妥善办理涉法事务
15、依法、及时、客观提供法律意见,切实为市政府重大决策、重大民商事行为等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法律服务。
16、加强对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法律顾问工作的指导,配合省法制办做好市县政府法律事务工作培训。
17、认真履行市行政审批改革、市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市“三违”治理工作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为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把好合法关。
六、加大政府法制宣传研究力度,增强依法行政意识
18、以国务院及省、市政府法制信息网为基础,认真做好政府法制信息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基层政府法制工作动态。加强同日报、秦楚网等市主流媒体的联系沟通,不断拓宽政府法制宣传平台。
19、积极运用讲座、考试、会议等方式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政府法制业务培训及新颁布的法律知识培训等。适时组织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培训。
20、围绕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认真组织开展理论与实务研究,做好2013年度省政府法制研究课题的申报、撰写工作。
七、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法制服务水平
21、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以及省、市“学习贯彻十,争创发展新业绩”会议精神,严格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岗位意识,努力营造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全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期增长目标安排为18%,力争完成38.76亿元。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全体财政干部要进一步认清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切实履行“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职责,理清工作思路,落实关键举措,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全力促进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以财源建设为中心,确保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加强财源建设,支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加快推进企业发展。狠抓收入征管,进一步加强个别税种的清理清查,扎实推进依法治税。强化收入质量考核,完善市镇(区)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各镇、各部门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坚持以统筹兼顾为根本,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支持加快发展与转变方式齐头并进,支持“三重一大”项目和“五城”建设,重点保障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支出需要。继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不断加大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农业环保等方面投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三)坚持以绩效管理为目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透明的预算制度体系。深入推进财政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财政资金科学分配。强化预算执行,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断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安全性、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深化预算执行分析,研判经济运行走势,密切关注政策影响,积极提出应对措施。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进一步扩大“拨改投”范围。扩大财政资金投放规模,放大财政资金银行存放效益。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南连辽宁、西接内蒙古,北邻黑龙江、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相望,处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等河流的发源地,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条,具有水量丰沛,流程长,落差大,冬季封冻等特点,主要通航河流有第二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和嫩江等5条河流,现有航道里程1708.41公里、通航里程1621公里,基本处于自然状态、等级低、通畅性差、配套设施缺乏。在国家深度融入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战略的大格局背景下,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扎实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开放发展为总目标,把实现互联互通作为必须破解的瓶颈,加快通道建设;省内各沿江市县也纷纷把发展沿江经济、开发资源、开展水上旅游等作为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扩大对外开放,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战略举措提上日程,这些对发展水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战略和“四个交通”建设,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实施《航道法》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吉林省航道管理局站在了历史新起点,迎来了崭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适应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和配合国家推进图们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吉林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内河水运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自觉当好先行官,不断提升航道服务能力和水平,拉长短板,努力推进吉林港航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坚持加快发展,推进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
必须清醒认识到吉林省水运发展供给不足滞后于其他运输方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一是加快实施现已启动的“十二五”计划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图们江防川码头建设、鸭绿江苇沙河码头附近河段航道,图们江防川码头至土字碑段航道疏浚工程,以及完成图们江航政船、鸭绿江测量船验收交船和图们江绞吸式挖泥船、鸭绿江反铲式挖泥船开工建造工作;二是加快启动“十三五”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关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三是加强外部沟通协调,研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顺畅、快速高效的外部协调机制,尽早完成拟建项目外事、边防等协调手续,为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二、主动超前谋划,做好配合国家推进图们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一是超前做好图们江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事宜的资料收集整理、课题调研等工作,为外事协商谈判及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材料,并投入人力、物力保障;二是主动当好参谋和助手,协助外交部和吉林省图们江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好三方联合调查工作方案的起草制定和外事谈判等工作;三是做好图们江界河航道码头建设、航道疏浚、物资保障等“中朝俄三方联合调查”水路交通保障后续工作,确保工程和工作质量、进度。四是做好图们江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研究,提供可操作层面的意见建议;开展防川区域图们江岸线规划和防川港规划研究。
三、全面科学论证,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明确思路和原则。总的思路是根据吉林省水运现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运的实际需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快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及支持系统建设,加强航道管理与养护,科学确定目标,不断提升吉林水运促进沿边、沿江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旅游业发展及国防建设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重点把握的原则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建管养并重、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人为本、注重效益,依法推进、兼顾国防”;二是明确目标和任务。根据资金可能,计划到2020年,投资建设鸭绿江集安长川至安子哨段31公里六级航道;建设鸭绿江三道沟航道管理养护船舶越冬基地;建设图们江图们城区段界河航道码头建设工程;建造航道管理与养护船舶22艘;三是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在提前做好水运建设项目储备及航道养护与应急抢通申请材料的编报等工作基础上,积极做好水运建设、航道养护、应急抢通等建设和补助资金的沟通申请汇报工作,多方面、多途径争取和落实项目经费。
四、深化改革创新,为推进加快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一是积极应对和做好交通运输部关于界河管理体制改革以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相关工作,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未雨绸缪、慎重推进,确保不因改革影响工作,保障良好的工作秩序,实现平稳过渡的同时增强职工危机意识,主动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适应改革发展需要,赢得主动;二是完善决策机制和优化工作管理机制。确定今年为“规范管理年”,不断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进一步理顺内设机构职能职责,梳理并制定完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保证执行、以制度监督执行,提高执行力和行政管理水平,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达标准”的目标;三是推进项目管理规范化。继续推进和完善二级管理体系,强化落实各分局工程项目的管理主体责任及机关职能处室的监督、指导、协调责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要求,在做好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的基础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编制局规范化管理手册,加强航道建设养护及船舶建造工程的质量、进度、资金、安全、廉政控制,打造优质工程,锻造优秀管理队伍,树立水运工程建设管理的良好形象。四是加强人事管理科学化。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和交流力度,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逐步完善能上能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干部选拨、使用、交流和激励机制。
五、狠抓依法管航,提升港航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
认真落实法治交通建设的有关要求,增强“以法治航、依法管航”意识,加强执法队伍正规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港航管理水平。一是做好《航道法》宣贯工作,制定宣贯实施方案;同时加强自身学习培训,使干部职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切实保护好、利用好有限的航道资源,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二是加强航道、航标的日常巡护、维护工作,保持和改善航道通航条件,保护航道安全,维护航道完整和畅通;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造成航道损坏、阻塞、碍航等情况,要及时进行应急抢通,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三是加大港航执法力度。加强对航道及航道设施巡查与保护,对各种侵占、破坏航道及航道设施的行为依法处罚;加强行政审批服务,做好临(跨)、拦河等设施建设航道影响论证的审查工作,严把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审核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四是落实“智慧交通”的发展要求,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按照厅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统一部署安排,加快推进局办公信息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数字航道的建设,提升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强化责任落实,抓好安全和维稳工作
安全稳定是事业发展的前提保障,发展必须安全。一是认真落实新安全法和省厅“平安交通”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要求,完善局安全工作的目标责任体系、制度体系、监督落实保证体系,实施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网格化管理;二是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明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强化监督,确保生产无责任事故;三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和提高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保持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有效预警和防控安全事故发生;四是抓好信息安全管理,严格制度落实,进一步规范航道水文资料、勘测图纸、数据信息等资料档案成果统一归口管理,规范借阅、使用、归档,严格计算机和存储介质使用管理,防止资料丢失和失泄密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