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文学素养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人文素养 重要目标 培养方法
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是“文”与“道”的有机统一,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学科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或是将丰富的人文内涵置之不理,或是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乎学生文学素养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和启发性的阶段。作为我国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对于文学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好语文和人文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的春天才会最终到来。
一、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是推动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的第一个台阶,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人文素养甚至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试想一下,如果文明进步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那么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发展、社团组织的发展都会成为压制、残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野蛮力量。基于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先在高等教育中加强了人文素养教育,近年来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从小学生就开始抓起,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学生的头脑、陶冶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其精神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股强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要从民族的下一代抓起,以情感教育和优秀文化的传播来保证学生拥有强大的精神竞争力。
二、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
一般认为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文知识的修养通过学习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而获得,人文精神的修养是在获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应体现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反映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等。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的那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精神;《将相和》中蔺相如所表现出来的博怀和宽宏大度。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拓展“人文素养”的外延,即人文素养应包括审美素养、心理素养、礼仪素养、人格素养等。目的是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的思想意识、健全的人格魅力等。
三、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挖掘名篇,积淀人文素养
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在悠久的历史洪流中,我国的文学作品多如牛毛,在这些名家名篇之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可以以古鉴今地逐步沉淀小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诵读诗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小学教学过程中切实可行的一种手段。诗文,特别是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的经典,哲学的哲学,是经过多少朝代的大浪淘沙而积淀下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其中所富含的节奏、韵律,精美的词语、句子,无不给人以美感。我们从《诗经》、《论语》以及唐宋诗词、古文、《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以及四大名著中精选再编入手,供学生诵读。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或自读,或集体读,或朗诵,或书写,或吟唱,朗诵比赛等各种形式进行学习。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品德变好了,性情温和了,情趣高雅了,讲话写文章语言优美,思如泉涌。
(二)情感熏陶,迁移人文素养
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贴在文章上的标签,需要学生遵循一定的路径才能有所体会。在挖掘名篇内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将其中饱含的审美情趣还给学生,并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由于情感教育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以情施教,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进行必要的迁移,并以之感染学生,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无声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声,记于心,文中的人、情、景、物跃出纸面,学生多方面地感知了教材,不假思索地感受到了文章所写事物的美的熏陶。如《燕子》、《阿里山的云雾》两篇课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中所描绘的“春天花开草长,万木齐发”的景象,“赶集似的聚拢来”欢快热闹的气氛,“千山万壑,全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的美丽景色都很自然地出现在眼前。当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受到了情感文化的熏陶,为什么那些读书读的多的人,其言谈举止跟别人不一样呢?道理就是如此。
(三)语文实践,提高人文素养
1.早间诗文诵读活动
利用每天早晨的十分钟开设古诗文诵读活动,请有较好朗读技巧的同学来领读,每周再做一次简单的朗诵汇报。这样的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强学生的欣赏水平,使学生广泛涉猎各种文体的优秀作品。
2.开展语文活动比赛
比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调动学生不断自学、不停探索的精神。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书画比赛、作文大赛、故事讲演大赛、课本剧表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比赛中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
3.开展人文科学讲座
祖国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利用讲座的形式请一些领导、老师或者是学生家长来讲一讲自己游览过的地方,说一说自己对某一部作品的理解,这都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好办法,也能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到祖国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
(四)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关键是在实践中去培养,人文素养的高低最终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学生影响最直接、最大的是校园环境。良好校园内人文环境包括人际交往环境、自然环境和活动环境。
1.墙壁文化
校园内的走廊、楼梯拐角、教室内的墙壁都是文化展示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墙壁文化,将学生的手抄报、诗文作品、画作等展示在墙壁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知识正在被重视。将一些名言警句、江山图画、历史文物、外国文化等,用图画加文字的形式表现在墙壁上。只有当学生感受到四季的美、人性的美、艺术的美,才会让学生对自然现象充满天然的惊奇与求知欲,才能使他们不断地学习,做一个符合现代要求的有人文素养的人。
2.广播空间
校园广播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地,利用校园广播,通过新闻解读、名人轶事、歌曲欣赏、校园新诗等内容来彰显人文精神。这些自由的广播栏目,要贴近学生生活,以传播人文观念为主,介绍一些有意义的多元文化,将人文精神扎根在孩子们的内心。也可以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参与其间,争当校园广播台的主持人,争当校园文化的传播者,从而在积淀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丰富了课余生活。
3.课堂传播
课堂教学是沉淀人文性的重要工具,课外中的很多内容都是讲述人文精神的材料,教师在传输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把握“文笔解读”这一工具,落实“人文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得课堂常规教学与上“人文性”教学达到两者统一,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共同建构完美的课堂。
4.图书传情
要制定学生的读书计划,用鼓励的原则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体会读书的那份闲情和雅致,从中体会人文精神的宗旨。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并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让读书的氛围回荡在班集体之中。也可以随时组织学生去学校图书馆读书,进行图书馆的打扫,让学生感受富有书香的环境、感受书籍的滋润,体验书中的爱与博大精深。在班级里开展班级读书会的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还可以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和读书方法。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但当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碰撞时便是两种思想。广泛的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从挖掘名篇,拓展人文素养的宽度;情感感染,挖掘人文素养的深度;优化校园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高度;开设实践活动,渗透人文素养精神这四方面入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意义深远的历史任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开展多元化、实践性的教学,将人文素养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苏维平.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J].教育革新,2008,(12).
[2]倪仕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新课程(小学版).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115-01
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有着浓郁的人文色彩,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是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把握好人文和语文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成果,是促使社会进步的第一步。人文素养是社会文明的指向标,可以有效地衡量社会文明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人文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进步相违背、有偏离,那么经济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军事的提高都会变成摧毁人类的破坏力量。基于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首先从高等教育入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人文素养。最近几年,人文素养的侧重点发展为小学生,旨在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思想文化方面的精神食粮,还可以增强其民族精神、爱国精神,促进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高速发展。我们要通过对社会环境的优化一起培养当下学生的民族精神,采取文化传播和情感交流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精神力量。
二 小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
1.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
很多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知水平仅仅停留在了解的状态,没有系统地理解掌握。但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就是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因为人文知识是学生建立正确价值理念和人生观的立足点,所以,对人文知识粗略了解或是只看表层都会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不利影响。
2.有助人为乐的习惯,但存在一定的嫉妒心理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形式是用短故事来教导学生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和同学一起玩耍,乐于和人沟通,可以主动帮同学解决遇到的困难,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做到助人为乐。但当学生看到其他的同学取得好成绩时,有些同学会表现得很不高兴,这就是嫉妒心理的表现。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必须时刻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动态,有效地改变课堂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心理素质差,情绪波动大
学生经常会出现诸如焦躁、抑郁、恐惧等不良的情绪,这会对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形成很多阻碍。如果学生容易焦躁,就会导致无心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的学生在考前容易焦躁,害怕考试发挥不好,导致复习过程中过于急躁,有时还忍不住去了解其他同学的状况,不能静下心来对知识系统地复习,使得考试结果不如人意。如此的恶性循环,很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
1.有效地挖掘教材,揭示人文内涵
小学语文包含着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内容,它们包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道理,传递着浓浓的爱和美好的情感。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必须深入教材,准确提取出教材中的人文品格。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是童话、寓言,内容浅显,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让学生感受生活,用真善美的眼光看世界。
2.鼓励学生体验生活,开展课外活动
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接触课外的世界,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人和事,鼓励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行教学,比如:诗歌朗诵、演唱、辩论、续写故事等,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张扬个性,在不同的环境中找到自信,在多彩的活动中彰显人文色彩。
3.课前优秀语句分享
老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课前的5分钟来进行共享。可以请每个同学收集自己感觉比较喜欢的标语、语句或是段落,然后一起探讨这句话讲述了一个什么小道理,让学生都发表见解,最后由老师总结,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正确的人生方向迈进。
4.充分利用广播
现在几乎所有的小学都有广播设施,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站发挥作用,在校园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的广播内容不必要讲述人生大道理,只需要每天讲述一个有意义的故事,或是表扬某个品格高尚的学生,引导学生多做好事,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潜意识中提高人文素养。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文素养教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应不断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渗透,真正让学生从小就喜欢在人文的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沈新春.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感悟[J].考试周刊,2013(7)
[2]郭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更新观念,创设民主的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人文关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师生的交往活动也应当充满尊重、宽容与关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课文,领略课文中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摆脱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和课文说“我不理解”“我认为应当这样”,还学生质疑权和商榷权,让学生有更多的勇气和胆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课文进行二度创作,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体悟人文精神。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让学生变为被灌输的容器,而应该让学生以生活体验来理解文章。建立平等对话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中,才能与教师、与作者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精神共鸣,而原来机械式的学习也才能回归到诗意的、审美的语文教育。
二、利用好语文教材,仔细品味,透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本中佳作连篇,几乎每篇中都包含着人文精神,如果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发挥,把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有意的熏陶。日积月累,无疑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养成良好的人文习惯。
1、反复品味,激活情感体验,透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叶圣陶说过:“辞的情味,可从好几个方面去辨认,有的应从字面去推敲……”可见语言蕴含的情味。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只有在反复品味中才能体验。
课堂上对美文佳作进行讲析时,抓住精彩段落、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只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人文性有了感同身受的认识后,才会油然而生认同心理,进而被其中的人文精神所感染。
2、多读、熟读,在联系延伸中培养人文素养。
佳作美文,往往渗透着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或者热爱祖国;或者热爱人类;或者热爱大自然;或者热爱人类文化与文明……;虽然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人文性却是明晓的。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懂得了什么是爱,怎样善待生命,如何关心他人他物以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谈感想,然后形成书面文字,使人文精神深留学生的脑海中。如学习了《藏羚羊的跪拜》后,教者启发学生思考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结果学生们所叙述的都是母羚羊对自己孩子的母爱,这时,教者就为学生揭示了课文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对“爱”的渴望,不光是母爱,还有对一切自然生命的热爱。这样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认识上的欠缺。
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在扩展阅读中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把握好课堂资源外,更要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课外资源,如课外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1、引导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以语文课本为扩散点,开展扩展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扩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的感受能力,人文精神也必将厚积而薄发。这样的学习既是我们语文课堂的延伸,又是孩子们培养阅读习惯、感受文学魅力的契机,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在大量阅读中获得了发展。看的东西多了,积累在“肚子”里,能慢慢地发酵。在适当的时候,它会自然地通过言语倾吐出来。
2、鼓励学生体验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就可由文章内容灵活地进行扩展:可以用画面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关注旅游广告语;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父母游览了哪些旅游胜地;还可以以亲近自然的形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进行一次对话,把想对大自然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把收集到的一些有景点特色的广告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和家庭、社会、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发展、张扬个性,燃烧起创新的火花。?“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在课堂上做到亲切、温和,课下多与学生谈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学生就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不但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不讽刺、挖苦学生。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自己要进行具有指导性的范读、板书之外,要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字”的训练。对于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字音方面的差错,要马上给予指出,并要求学生将正确的读音标识在课本上。对于学生由于普通话不标准,出现“z、c、s”和“zh、ch、sh”混读的现象,也不要视而不见,可以采用请其他同学提、自己查字典等方法予以纠正。虽然在教学中耽误了一点时间,却没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梗阻,并且养成了细致认真的阅读写作习惯。
语文学科的知识范围广博,语文自然是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活的时空涵盖着历史的时空,范围极其广泛。语文是作者对生活的反映,是在微观上较为清晰地表现生活的。要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使学生融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及语言美一体化的语文学习环境之中,让他们愉快地诵读、充分地咀嚼、自由地讨论、优美地欣赏,使之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老师不当裁判,不轻易地下结论,不做具体分析,只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引导,或只发表一家之言,而应更多地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想象,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寻找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教师只是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要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进行扶持。?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发展学生个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实际,全面了解和发现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不同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才能见效。因此,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创设想象力驰骋的天宇、创造力萌发的摇篮。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当前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在语文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根据本人的多年实践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悉心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语文课教师,要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各年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中的位置及目标要求,明确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例如在语言文字训练的作文方面,一年级,学生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二年级,能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并能写留言条;三年级能写出内容较具体的片断;四年级能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五年级能写出有中心、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并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便达到了小学阶段的最高目标,教师要为完成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
语文课实践着素质教育,在智育中,语文课教学是主要阵地,在德育中,语文课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动力,语文课还渗透了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等,它直接或间接地发展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交流活动,是师生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三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化教学过程对于语文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言,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在问题和情境之中,教师去努力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1.研究学生,准确放矢
研究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实际,是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关键,因为语文课不仅要解决学生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学生信不信、愿不愿意学的问题。只有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更着重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研究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接能力和思想品质的不特点,了解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要找准教材与学生的结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变式”导课,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恰当地破题导入,不但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预备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变式”导课,激发兴趣,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之中,为学习课好铺垫,为体会中心渲染气氛。我常采用启发谈话,实物图片演示,实际操作,讲故事,学格言,设疑等形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好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学生时期是人的大脑容易疲劳的时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着力于美的课堂设计,创设一种动静结合,张弛相挤的氛围,将学生引入学习佳境,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致。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景艺术,通过图像,画片,音乐,表演等手段进行情景渲染,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向往,精力充沛,兴趣浓厚地接受教育。如九册课文《桂林山水》,我在讲授时,一边播放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的录相,一边用优美的音乐配合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漓江畔,有好些小船在等着我们,现在我们一起承着小船,轻轻地摇荡在漓江上,这就叫‘荡舟漓江’,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舒缓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加上教师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像一涓小溪流入学生的心田,这些信息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强烈的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4.善于组织讨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主要靠学生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在语文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组织讨论。善于组织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习环境,实现自我教育;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讲解的单向、单调,把知识强加于学生等弊端;有利于活跃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5.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所谓“全”,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在教学上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在知识传授上要因材施教。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各有所得。我在教学中多给后进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通过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信心,逐步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四、把期末成绩评价改为随时评价
一、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语文学习是一个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平时的说话课、阅读课、写作课都是在教授学生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在反复循环的听说读写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越来越多,语感越来越强,语文素质自然不断提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每一次听说读写的教学契机,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忽视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教师不能总是埋怨学生,而要从自身找原因,改进教学方法。以“说”和“写”能力培养为例,许多学生愿听、愿读,也能听、能读,但是在“说”和“写”方面明显欠缺。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说”的机会。如在《她是我的朋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小女孩(小男孩),你会怎么想?将“说”变成一种反思与交流,启发学生自然而然地去说。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并主动写作。写作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贵在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续写等训练。如学完《桂林山水》一课时,学生可以将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记下来,写写感悟,再尝试进行类似的景物仿写,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二、注重学生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
情感充沛对于语文学习与创作是极为必要的。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师本身要饱含情感色彩,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渗透教育。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因素,通过深入阅读达到自我情感教育的目的。如在《挑山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挑山工勇往直前、脚踏实地的精神以及劳动人民艰辛朴实的情感,并试着用文字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其次,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独立、完整地形成情感体验。如在《难忘的一天》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难忘的事,引导学生自由阅读,找到并反复体会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体会“我”当时复杂的心情,感受从“紧张”“激动”再到“平静”的心理过程,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我”的心情。最后,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学生的情感培养营造环境。如在《渔歌子》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听边唱,优美的旋律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情境中,给学生美的熏陶和感受,感受古诗词以声传情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
一、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应语文素养培养的构建。
1.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看,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展开。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2.传统课程的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开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也就无从开展。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体系构建
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体系构建,不可能完全脱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
1.学生主动性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
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地去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会使语文教学程式化而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3.师生互动关系的最终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激发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三、实施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具体途径
诚然,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还有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
1.培养学生主动性的实施途径
以人教版5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诠释。这样就能通过预设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精力集中,同时也可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2.改善教师讲授模式的实施途径
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建立,应本着了解、实用为标准。如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教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出圆明园的一些背景资料,以及该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就显得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对教师讲授模式及内容进行创新,进而满足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建华.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2).
一、更新观念,创设民主的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做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人文关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师生的交往活动也应当充满尊重、宽容与关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课文,领略课文中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摆脱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和课文说“我不理解”“我认为应当这样”,还学生质疑权和商榷权,让学生有更多的勇气和胆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课文进行二度创作,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体悟人文精神。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让学生变为被灌输的容器,而应该让学生以生活体验来理解文章。建立平等对话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中,才能与教师、与作者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精神共鸣,而原来机械式的学习也才能回归到诗意的、审美的语文教育。
二、利用好语文教材,仔细品味,透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本中佳作连篇,几乎每篇中都包含着人文精神,如果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发挥,把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有意的熏陶。日积月累,无疑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养成良好的人文习惯。
1.反复品味,激活情感体验,透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叶圣陶说过:“辞的情味,可从好几个方面去辨认,有的应从字面去推敲……”可见语言蕴含的情味。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只有在反复品味中才能体验。
课堂上对美文佳作进行讲析时,抓住精彩段落、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只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人文性有了感同身受的认识后,才会油然而生认同心理,进而被其中的人文精神所感染。
2.多读、熟读,在联系延伸中培养人文素养。
佳作美文,往往渗透着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或者热爱祖国;或者热爱人类;或者热爱大自然;或者热爱人类文化与文明……;虽然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人文性却是明晓的。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懂得了什么是爱,怎样善待生命,如何关心他人他物以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谈感想,然后形成书面文字,使人文精神深留学生的脑海中。如学习了《藏羚羊的跪拜》后,教者启发学生思考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结果学生们所叙述的都是母羚羊对自己孩子的母爱,这时,教者就为学生揭示了课文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对“爱”的渴望,不光是母爱,还有对一切自然生命的热爱。这样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认识上的欠缺。
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在扩展阅读中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把握好课堂资源外,更要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课外资源,如课外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1.引导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以语文课本为扩散点,开展扩展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扩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的感受能力,人文精神也必将厚积而薄发。这样的学习既是我们语文课堂的延伸,又是孩子们培养阅读习惯、感受文学魅力的契机,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在大量阅读中获得了发展。看的东西多了,积累在“肚子”里,能慢慢地发酵。在适当的时候,它会自然地通过言语倾吐出来。
一、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努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采取多种形式去读课文,使阅读效果更好。初读,将课文读正确,整体感知全文;再读,将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中词句;研读,将课文读出感情,谈独特的理解与感受;练读,将课文读入心,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层次的读中,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放胆做画学语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乐学、爱学语文。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注意让儿童在规范中学语文,打下学好语文的基础。这并不与在“玩”中学习语文相矛盾,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个性”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中张扬才不会使学生走上发展的歧途。所以,教学决不能从统得过死转向放任自流,一定要严把“度”这一关。在听、说、读、写几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如:个别同学站起回答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有意见可以举手提出;朗读或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有规范,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3.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文本,教师要深入钻研文本,在较长的故事情节中理出一条主线,理清脉络,长文短教,突出重点,然后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行教学,体现阅读的整体性,从而提升阅读的品质。
4.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说读写的训练,紧紧扣住文中的词句进行语言文字、情感朗读、感悟内化的训练。从而体现出以阅读为主、读中感悟的语文学科特点。
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力地引导学生统揽全文,把握文章整体的规划感与美感。加之,在教学环节中也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受能力,使学生感受文章是简洁流畅的,体现出扎扎实实学文本,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特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注重语文教学知识的拓宽延伸,让课堂丰富起来,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的乐趣所在,将“玩”引入课堂,使学生对这种活动的动机和兴趣逐渐迁移到语文学习上,从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探求语文教学进程中,我力求将“讲堂”转变为“学堂”,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是“玩”中学语文,但我们决不是追求形式主义。这里倡导的“玩”是一种形式、一种途径,“玩”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1.语文教学课前要精心预习,课堂要有效引导,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单元的求知过程,通过多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语文时,教师先后采用课件展示,读文绘画,上台讲解,演示说明,接读强化等外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阅读实践之中。这种求知是心灵与文本的对话,教师的点拨和指导,独具匠心的设计与组织,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形式多元化的求知过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课堂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表达空间,营造一个争先恐后、畅所欲言的喜人场面,使语文知识得到拓宽延伸,让课堂丰富起来。
教学语文,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用“从那个词语或那个句子读出了什么”,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点拨学生,既告诉学生品读的重点是词和句,又没有限定固定的范围,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没有用自己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以开放的理念,设计了开放的问题,营造了开放的氛围,自然也开放了学生的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1.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发掘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开掘。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进行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去联想、想象,去生动的再现课文内容,大胆的延伸课文内容,合理的再造课文内容,就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教学创新活动的。“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扩大认知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因此,加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去联想、想象,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新能力的体现或实现离开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教师应大胆的延伸课文内容,合理的再造课文内容,就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教师要会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过程、交往状态,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