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范文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第1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范文

1引言

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促使了科学技术的前进,使社会的经济繁荣到达一个巅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工业文明。但工业文明是在牺牲大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环境为代价的。自从进入21世纪后,人类在自身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上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为了可持续发展,在享受经济迅速发展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因为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总所周知,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就必须承担起更多的在环境保护上的社会责任,就必须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在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使用特定的方法、以特定的形式来记录这些企业与环境相关的活动,而这个通过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就可以实现。绿色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了重视,其中研究的重中之重就是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2014年10月我国境内上市公司约有2 584家,并且这个数字在不断的增大。显而易见,如今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研究上市公司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很强的现实和指导的意义。所以本文在分析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列举研究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2绿色会计的定义、本质、要素及产生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一门将传统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会计学门类。是将会计学与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特定的方法,对企业给社会环境资源所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基本属性上,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

绿色会计有几个本质特征:第一,绿色会计具有多重计量的属性,其中不仅包含货币计量还包含非货币计量。第二,因为绿色会计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所以绿色会计既要符合传统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绿色会计计量核算的内容又有别于传统会计。第三,绿色会计的中心是和环境有关的成本支出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第四,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是绿色会计的对象。第五,绿色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这和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第二层次的划分。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分别是资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目前对绿色会计核算对象要素的分类,既有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成本的“三要素”论,又有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收入、绿色成本的“四要素”论,还有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权益、绿色收入、绿色费用、绿色利润的“六要素”论,本文主要四要素论为主。绿色资产是指企业因过去环境支出或其它环境事项所形成的,同时由企业掌控或支配的资源,预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保护未来环境的资源。绿色负债是指企业因过去环境事项形成的需在未来支出环境费用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绿色收入主要包括自然资本和环保基金。绿色成本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为降低产品在其使用周期内产生的环境破坏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绿色会计的产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二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猛,这使得自然资源处于长期被过度开采的状态。同时地球人口的急速增长也让资源的需求量猛增,引起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可开发利用资源日益减少。这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也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间的协调性。以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改变以经济为中心的传统会计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绿色会计诞生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研究生态环境的成本与价值以及提供生态环境变化的会计信息。

3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

近来的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0%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巨大的阻碍。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除此之外,最大障碍就是环境和资源问题。当下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旱灾水灾等等,大气污染尤其突出。中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者,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在本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韩国和日本媒体一再声称他们遭受中国雾霾的“入侵”,欧洲和美国媒体也经常提出外国人因为大雾逃离北京的争论。我国水污染问题也相当严重,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2013年底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7 860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 052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左右,是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再加上淡水资源不停的受到污染,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多且严峻。

通过上面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认识,清楚地意识到以破坏环境来取得经济发展的模式,必然会导致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坚持走破坏环境谋求发展的道路,只会自食恶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化为泡影。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目标的指引下,新的经济理论快速发展,人们认为应该要将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由此绿色会计诞生了。

我国的绿色会计起步相对而言比较晚,一开始国人一味地追求物质经济的发展,完全漠视资源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环境的恶化和可持续发现战略的提出,人们渐渐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同时也加强了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例如:中国会计学会将绿色会计列入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2001年6月,经财政部批准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等。在葛家澎等一批知名会计学者的带领下,有大量的学者投入到绿色会计研究工作中,使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成熟。

虽然我国在绿色会计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和美国、日本等这些发达国家还是不能比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绿色会计准则,政府监督力度不够,对破坏环境的企业的惩罚显得过轻,这也是致企业破坏环境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许多企业尚未引进绿色会计这个概念,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等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战?在较长的时间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了一些绿色会计的苗头,但尚未发展成熟,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宣传教育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4我国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政府相关机构、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所关注的披露的绿色会计信息有所不同。一部分信息使用者的关注点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环境活动上;而另外一部分信息使用者,例如投资者和债权人,他们的关注点可能在企业环境活动在资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带来的影响上。由于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方向不同,因此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关于环境活动对财务影响的信息,二是企业环境活动关于环境绩效的信息。

尽管这几年我国在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的制度性建设方面进步是显著的,但作为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上市公司,在披露相关信息时仍是半遮半掩。如2014年3月兰州市的多位市民向媒体反应,其家中的自来水有一股浓烈刺鼻的气味,很难闻,喝起来还有种涩涩的味道。直到4月,兰州市唯一的供水企业威立雅水务公司才证实,在饮用水中检测出苯。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造成了一些市民疯狂抢水和小区大面积停水。说明虽然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的方针是正确的,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是坚决的,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监督管理不到位和企业披露自身负面信息不到位的问题,仍需不断地深入和加强上市公司在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

(1)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总体比例不高。国家虽然制定了对煤炭、钢铁、冶金、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相关信息披露的规定与实施办法,同时也始终坚持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作为绿色披露的主体的上市公司,在披露绿色信息时总是采取不积极的态度, 主动信息披露的企业只是少数,非重污染行业主动披露绿色信息的更是寥寥无几。

(2)对需要进行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我国政府部门如环保局、证监会等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管理松散,很少要求上市公司在企业年度报告中提及关于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像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的上市公司都是环境敏感行业,也很少主动做这些事,就算披露也是无关紧要的信息。

(3)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有待加强。由于缺少绿色会计行为规范标准和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绿色会计核算的对象及其披露的形式无法统一规范,这就使得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很低。非货币化的方式是上市公司在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时用的最多的方式,主要表现在陈述企业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措施等,而关于环境活动的财务信息相对而言较少。信息的量少,直观数据的支持度不高,披露的规范性差,不能用数字精确的反映环境活动给企业财务带来的影响,使得外部信息使用者无法准确理解企业相关的数据。

(4)绿色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绿色会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可是我国当下基本由会计、财务、审计人员组成了绿色会计人员,缺少相应的环境环保等方面知识,这就造成了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不能被有效的实施的局面。

5完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绿色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是一系列绿色会计制度的基础。没有这些法律法规的压力,企业内部的绿色会计是不可能产生的。现在我国虽然有一定的环境的法律法规,但是关于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基本没有,所以在《会计法》中增加绿色会计的一般规定,保障完善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的公开有特殊性,范围广泛,各有关部门要共同促进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和完善。

建立上市公司环境报告数据库,将各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或用会计数据的方式,将公司关于环境的活动、交易和事件都原汁原味地存储到环境事项信息库中,通过互联网公布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的这种方式,使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得到提高。同时,环境事项数据库的建立也可以使有关监督部门、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和其他组织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有一个全面、连续、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第2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正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企业报表基本上没有单独反映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指标,如何确认和计量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也无章可循,企业普遍很少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而且也很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信息披露不充分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对披露的内容的认识还很不到位,披露的内容很不全面,很少有企业对自己相关的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披露,或者只披露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不提其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或忽略其应该承担而未承担的责任。总之,我国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还相当匮乏,远远不能满足有关各方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

(二)信息披露形式单一

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中,会计基础型披露形式居于次要地位,而非会计基础型披露形式居于主导地位。并且,从会计基础型披露形式来看,其主要是在会计报表内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但不单列社会责任项目。这样,文字叙述较多,比较性数字信息太少,使利益相关者获取的信息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比如,部分企业采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介绍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而没有通过运用具体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披露,尚没有纳入到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这反映了我国披露水平较低,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强化会计基础型披露模式,而把非会计基础型披露模式作为一种补充和完善。

(三)社会责任会计项目加列

所谓社会责任会计项目加列是指:对企业所发生的社会责任项目,在会计上并不列示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而是将该项目归入某个传统的会计科目内。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排污费直接列入管理费用;因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而交纳的罚款,因此而造成的停业损失或因此对他人造成的损害赔偿等,均列入营业外支出;为承担社会责任而进行新设备的投资或固定资产的构建,都作为一般的固定资产支出处理;将“在建社会责任工程”列入“在建工程”项目;将“社会责任无形资产”列入“无形资产”项目;对于矿产资源产品生产企业所交纳的矿产资源占用和补偿费,通过计提基金等方式计入各期间费用;对社会公益和社会福利事业的赞助和捐赠,列入营业外支出;利用“三废”生产产品而得到的税收减免,体现在少交纳的税款之中;因较好地承担社会责任而得到的各种奖励和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之中。上述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企业虽然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是,相关的信息却无法在会计报告中体现出来。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事项纳入常规的财务会计事项进行核算,这是目前我国社会责任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但不利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和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 也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四)定性披露多、定量披露少

虽然多数公司基本上能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但是定性的结论多、定量的分析少,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较少,过于简单,导致信息的可比性不强。同行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比较基础不一致,使项目指标缺乏可比性,以及所披露信息的可理解性降低。所以,企业应较多地进行定量披露,适当地进行辅的定性披露,使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使用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尽可能做出各种有关正确的决策。

(五)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连续性差

由于企业自愿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动力不足,往往是根据有关政策、社会影响、企业形象宣传等短期因素进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披露对整个市场健康发展和对企业自身品牌、形象树立和价值提升的重要影响,因此,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往往是一种短期、临时的行为,缺乏常态性。很多企业,在政策要求或市场反映比较明显的时候,披露了企业有关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产品质量、消费者和职工利益保护、捐赠与慈善活动等等信息,一旦政策或市场没有要求,企业就不会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或者相关方面的信息就会不完整。这就造成了在进行社会责任披露实证研究时,缺乏连续性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六)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

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企业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因为会计信息披露要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企业往往不愿意单独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范围要比传统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范围要大得多,更希望利用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作为披露工具,因此进行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是社会责任会计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七)与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上不健全和完善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要力求做到使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和所获得的社会责任收益相匹配,但大多数企业由于承担社会责任而发生的费用一般大于从中获得的收益,至少在近期内这种匹配是很难真正实现的。因此,面对企业的局部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如果不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企业一般只会选择维护其自身的局部利益,而不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的。所以,有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督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主动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

二、 解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建议

根据对以上种种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我国企业在进行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应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一定的创新,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第3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公司治理中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

我国在制定会计信息披露相关制度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很容易使上市公司有机可乘,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一些上市公司高估资产、虚假包装的情况很常见,这种现象会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为了获取到更大的利益,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只重视对财务方面信息的披露,却忽略掉了对其它有价值的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2.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

为了确保上市公司对外部宣传的信息更加真实,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出了相关规范,随之而来的是相关证书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的会计制度根本不能适应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我国对现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关法规层出不穷,很难统一进行管理,很容易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统一性。

3.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时效性发挥的作用也开始逐渐显现,如果投资者获取到的信息缺乏时效性,则会影响其正常的投资决策。而上市公司如果不及时向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投资信息,将会构成欺诈交易。因此,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上市公司来说提供时效性的会计信息是很有必要的。

4.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对会计信息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企业管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向公众或者投资者提供虚假的信息,不仅影响投资者的正确判断,同时还与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相违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投资顺序,会使投资者的利益遭到损害,因此始终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

二、公司治理中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

1.有关法律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制定上有关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例如我们熟知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证券法》、《公司法》等都为会计信息披露的实施提供了大致框架。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与会计信息有关的业务、工具等开始不断涌现,很容易造成现行的法律法规与之不相适应,在对会计信息进行认定时还仍然是一片空白。再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由多个部门出台的,增加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这也是造成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

2.利益驱动

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所有者都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追求利益,公司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进而造成会计信息失去平衡。一些公司在上市之前,为了获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发行股票的过程中开始打造自己的财务,将有利的一面在投资者面前展示,隐藏那些对于公司不利的信息,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公司股票的价值,但是却使会计信息的披露失去了真实性。

3.监管力度不完善

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披露应是以公开透明、公平执行、易于操作为主要目的。再加上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行使本部门权力的监管部门却很少,监管部门缺乏权威性,由于我国的监管部门分散比较零散,很难团结一致来共同管理证券市场。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法律规定了会计事务所是公司制要负86.4%的责任,使责任人的责任风险大幅度降低。这些因素很容易造成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在对公司进行审计监管过程中,影响审计报告的准确性。由此不难看出,监管力度不完善也很容易引起会计信息披露的虚假行为。

4.治理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因此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设置机构较多、股东大会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内部审计、股权结构不合理、监事会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等。这些不合理的现象都会造成公司财务出现混乱,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三、公司治理中应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措施

1.提升证监会的管理力度

为了提升中国证监会的权威性,在理清证监会和其他监管部门业务的同时,还要尽快赋予证监会的监管功能,使证券市场尽快认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要将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管权力向证监会转移,使证监会成为全国唯一的证券监管机构。其次,要不断扩大中国证监会的规模,虽说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比较成熟,也建立起了规模强大的证监会。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更需要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证监会。

2.不断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监督机制

在公司治理中,首先要对公司内部的经济活动加强监督,严格把关,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应积极抵制不合规范的财务事项,在工作过程中要及时纠正不合规范的会计行为,为了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合法性,财务人员对有疑问的经济活动要及时提出质疑;另外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的监督制度,主要包括有重大事项决策审批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等,对于公司内部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提升公司内部人员守法遵法的意识。

3.健全法制,严格执法

首先,为了使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得到提升,要不断完善会计法规,应根据经济的需要,在原来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对会计法规进行改进和完善。其次,由于我国的执法力度比较弱,在惩治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时,其惩罚力度较小,极易滋生会计造假的行为。对于执法机关来说,应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进而降低会计信息披露的造假行为。

参考文献:

第4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范文

1.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及现状

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对金融工具的披露和列报中要求提供能增进理解资产负债表表内和表外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重要性的信息,帮助评价与这些金融工具相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确定性。除了提供关于特定金融工具余额和交易的特定信息外,鼓励企业提供关于金融工具的使用范围、相联系的风险、所服务的经营目的的评述。国际会计准则还规定当不能以足够的可靠性确定公允价值以致遗漏揭示公允价值的信息时,应提供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公允价值之间可能产生的差额的信息,以便帮助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做出判断。除了需要说明遗漏的原因和与其价值有关的金融工具的主要特征以外,还需提供这些工具的市场信息。

2.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及现状

在金融工具的立法方面,我国曾经长期处于“金融压抑”的时代,对金融工具采取了限制的政策。最近几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我国才重新制定了新的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列示和披露做了详细的规定。新会计准则第15条到17条中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披露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信用风险;第19条到24条中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披露金融资产的重分类,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作为担保物的金融资产,每类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详细信息,与违约借款有关的信息。这些规定使金融工具的披露更加全面,更加具有相关性,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第42条中规定了金融工具的市场风险包括货币风险、利率风险和其他价格风险。这些规定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金融工具的风险情况,从而对金融机构的未来状况做出预测。

二、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1)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我国三大上市银行对金融资产的投资应该说是专业投资,然而却因持有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支持债券导致重大损失。其实,在2007年03月次贷危机的迹象已经出现,但是金融机构并没有把握住这种迹象,并进行适时的披露,而投资者们也没有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即将发生的损失加以慎重考虑,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造成金融危机爆发以及迅速蔓延难以遏制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投资者没有认真关注美国金融机构披露的信息,另一方面是美国金融机构对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够及时,而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会加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

然而,金融机构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常常是间隔一段时间披露一次,其中披露的时间通常按月、季或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披露,殊不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金融市场就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信息披露方式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2)金融机构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

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本意是为了降低金融机构各种投资的风险。然而,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却扮演了放大风险的角色,其高杠杆功能的滥用成为风险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不透明、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无疑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复杂金融工具价格的变幻莫测及交易盈亏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性,如何监控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和风险令人深思。毋庸置疑的是,提升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必然更真实地呈现衍生金融工具的全貌,给投资者更好的判断基础。为此,加大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力度,披露充分的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金融机构的会计信息披露中,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披露采用的都是固定的格式,对衍生金融工具等特殊业务往往无法详细的反映;信息的披露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的衍生金融工具难以准确披露;金融机构的会计信息披露只能记录货币化的信息。也就是说,衍生金融工具的权利与责任并未实际发生,收入也尚未实现,按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确认标准,完全不能够充分的反映未来的财务活动,不能及时揭示衍生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不能反映衍生金融工具未实现的损益。

(3)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对未来的预测

在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现在的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实际是对历史交易的计量,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基础,而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确认趋势,是如何对未来的交易进行确认。金融业创造的衍生金融工具实际是透支和规划未来。现在的经济生活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不确定性更大。然而,在决策的过程中,不确定性是影响投资者判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金融危机的关键就在于,不确定性本身就放大了,现在就标榜未来好,但未来的事情能够把握的又有多少。

会计信息应该包含现在和未来这两个时间点的交易和事项,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反映金融机构过去经营结果的会计信息及其因果联系去推测金融机构的未来。可以说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前,房地产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都是比较稳定的,那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这在相当程度上说是对未来预测,但是公允价值的确认一般采用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计量、用折现率调整法确定公允价值、用期望现值法或其他估计方法这三种方法来确定,而这三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市场的稳定。

2. 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金融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信用扩张,宏观调控力度不当、创新金融工具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20世纪末,美国金融业迅速发展,金融机构实现业务多样化。然而,诸如远期、汇率买卖等金融产品交易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利润已经变得很微薄,金融机构为了增加利润就不断创造出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然而,在创新过程中,所有的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都没有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特征加以重视。这种风险体现在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强烈的表外特性,当金融机构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后,资产负债表仅能记录表面上的资产和负债信息,而很难揭示出隐含的风险;场外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始终缺乏足够的报告制度和严格的披露制度,致使监管者、信息使用者及其他机构很难对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和交易情况进行准确评价。因此,大规模的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一开始就隐含了巨大的市场风险。更严重是,美国历来崇尚自由,所有公司和投资者都认为,金融机构能够在政府的引导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约束下有效控制内部风险。

三、改进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 制定和完善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依据

金融业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建立在投资者的信心基础上的。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无疑会增强投资者对金融系统的信心,从而减少金融动荡、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合理的信息披露也有利于风险的及时释放,避免风险累积造成金融动荡。而严格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大大提升披露的合理性,这就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有规范、统一的会计法规来约束。制定和完善一套高质量、可理解和具有实施效力的会计法规,可以将各国会计法规与国际会计法规融合,产生高质量的法规,同时促进法规的使用和严格运用。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透明度,提供高质量、高透明的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帮助世界金融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做出稳健的经济决策。

2.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1)加强对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监管

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大多是政策和法规强制要求披露的,其本身缺乏自愿披露更多、更透明信息的动力。因此,要提高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加强外部监管力量对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使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发生巨大变动时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

(2)改进金融机构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金融机构可以将会计信息与计算机网络联网,通过网络采取多样化方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类综合及明细的会计信息,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信息使用者在信息需求与使用上的差别。信息技术革命为会计信息披露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来传输会计信息,通过图像表述、文字表述、语言表述等多种形式来丰富会计信息的表达方式,由原来单一的方式转变为在线的多样化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全面、生动的信息。

3.细化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内容

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极大地推进了国际金融市场扩展的进程,这使得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交易手段的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对其使用和创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信息披露不够,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缺乏透明度,使金融工具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扮演了放大风险的角色。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对其使用和创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披露。金融危机的爆发,一部分原因是使用了复杂金融工具。所以对于复杂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要力求通俗易懂,尽可能减少一些生疏的专业俗语,避免使用难懂的语句词汇或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让信息使用者能读懂和理解信息的内容。

4. 加强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预测性

利益相关者在掌握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同时,还要借助现有的信息去分析和预测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状况。从决策的角度来说,信息使用者能通过借助现有的财务信息去预测金融机构未来的信息才是最相关的,因此,未来的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应增加一些对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预测性信息。但是,会计人员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预期并进行披露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而对未来信息的预测多数是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做出的。

因此,金融机构应该注重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使他们提供的预测性信息具有可参考性,可以采取以下方式:①注重会计人员在职培训。②鼓励会计人员自学。③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5. 加强对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内部控制

(1) 实施跨部门监管和跨国监管的协调

跨部门监管和跨国监管的协调可以促成平等竞争的金融环境和健康的金融体制。在多数国家里,金融机构是由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很多不同的部门组成的,这些部门又是由不同的国家机构管理和部门监督的。显然对这类管理和监督进行统一和协调是必要的,这可以有效地控制金融机构逃避管理和监督。金融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应对金融全球化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种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实施跨国监管协调有助于监管制度和监管法规的统一,也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各国的监管水平和效率。

(2)金融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金融机构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合理、有效地设置会计机构;②根据金融机构自身的具体情况,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工作;③明确财务人员的信息供给主体的地位,强化披露财务信息的内部监督;④加强内部审计,设置内审机构,对会计业务进行日常的内部审计监督;⑤监督人员在金融机构中行使其职权财产保持高度的独立性。

第5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新会计准则,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2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会计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这些会计信息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使用者的决策,因此会计信息披露要真实可靠、披露充分、及时披露、公平披露。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则是由一系列的原则、规则与制度构成的,它不仅要告诉发行人以什么形式在什么时候发行怎样的信息,同时,也告诉发行者市场效率理论、对政府在资本市场中的行为尺度的评价、对投资者保障的立法模式的理性平衡和选择。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遵循价值规律,从而减少市场泡沫。会计信息披露对行业监管、公司自身稳定、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社会资源做优化配置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其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影响决策的重要信息。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广大投资者和相关信息使用者关注的焦点。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起源与发展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伴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委托关系的形成而产生的。早在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政权结构中,已经有了两权分离的思想,并且出现了公开财务的行为。

17世纪,法国大量企业破产倒闭,爆发了严重的债务风险,因此,法国出台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法典《商业大法》,要求企业必须同时向债务人披露相关会计信息。这标志着国家开始以法律的形式介入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1680年,世界第一个证券交易所——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创立。到目前为止,全球证券市场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是证券市场兴起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600年,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的股权所有者更加分散,并且随着交易复杂程度的提高、会计信息生成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所有者对了解会计信息、直接监督企业经营的需求也相应地提高了。但当时信息披露的要求基本来源于簿记形式或公司会议记录中,以成文法形式体现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还没有出现。直至1711年英国发生了南海事件,急剧膨胀的投机现象引发了英国股市的全面崩盘。于是,1720年诞生了《泡沫法》,通过实行许可证制度,禁止公司自行发行股票。这是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的雏形。

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信息和投机引发的纽约股市大崩盘,使人们意识到信息披露的重要性。1933年,美国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为一个独立的管制机构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美国联邦证券法规由SEC负责实施,SEC作为监管证券市场和管理信息披露系统的唯一法定机构,直接对国会负责,每年须对全国证券市场情况和对证券法的执行情况向国会提交书面报告。同时,美国会计师协会被授权制定会计准则,填补了自律性行业规范和相关法律之间的空白。至此,包括行业自律性规范管制、准则管制、法律管制的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形成了。

二、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许多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则大多借鉴国外的经验来设计。1990年,随着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证券市场飞速发展,相应的证券法律体系也随之形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1998年,我国颁布了《证券法》,明确规定了证券发行和证券交易等行为的具体法律责任,同时也规定了信息披露的内容及规范。另外,关于信息披露的规范还有会计规范和审计规范,如《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虽然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框架渐与国际接轨,但在具体的细则规范方面,还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

(一)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包括了证券立法、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等方面。然而在证券立法中,只有一部《证券法》规定了证券市场中各种单位或机构所有的市场行为,不能明确各种不同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一些公司有可能利用制度上的漏洞进行会计造假行为。在会计规范方面,我国规定各种报表实行统一内容与格式,在证券市场飞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的年代,原有会计准则跟不上市场的需要。在审计规范方面,我国制定审计准则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民间组织,并不能保障审计的完全公平性、公正性。

(二)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规范

由于某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他们会尽量不披露这些有关的信息,甚至也不充分披露与关联企业的交易信息、企业财务指标、资金投向及利润构成、重要事项等。另外,一些公司为申请上市,不惜铤而走险,利用虚假会计信息虚增企业利润,骗取股东和社会大众的信任。

(三)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而现行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会计信息造假者处罚过轻。如《证券法》规定,对已经上市的造假公司仅处以募集资金的1%~5%的罚款。这对所募集的资金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因此,为了能够上市,一些企业因自身动机蓄意造假会计信息,一些注册会计师片面追求利益作出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某些政府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包庇企业的违法行为,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流于形式。二是对连带责任者不追求其责任。公司上市涉及各种利益主体,包括企业本身、中介等关联企业,还可能涉及地方政府,因地方政府有可能向拟上市公司提供虚假的纳税证明等帮助其上市。法律责任模糊及过轻,无疑会影响到监管制度的落实,影响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影响及展望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及内容。其中,35号《分部报告》和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两项信息披露准则更是与国际会计准则高度趋同。《分部报告》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区分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在附注中披露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分部利润(亏损)、分部资产总额和分部负债总额等。此项信息的披露,不仅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并且有利于债权人等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金融工具列报》要求企业应在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充分反映金融工具的真实价值,增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指导信息使用者合理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作出正确的决定。

新会计准则还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非货币资产交换、所得税、收入、债务重组、合并会计报表等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之,新会计准则更强调资产负债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未来会计信息的披露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新的方法和技术改变信息的披露方式、披露内容和披露积极性。

(一)信息披露方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网络的广泛应用,电子化的会计信息披露将会迅速发展。传统以书面报告形式的信息披露,格式僵化,披露内容有限,在讯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早在1995年,美国SEC就对《证券法》进行补充解释,明确规定电子招股说明书具有法律效用,同时电子邮件公告牌、互联网站等也都属于合法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1996年,美国已建立了电子数据收集分析与检索系统,所有法定披露信息都采取电子化的方式。

(二)信息披露内容

随着股份制企业和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在提高。为了能使信息使用者更全面、正确理解会计报表内容、企业财务状况、或有事项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表外信息量将不断增加,包括企业会计政策、有关预测性信息和辅助信息、分部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等。另外,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而且金融产品具有高风险性,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因此,必须对这些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尽可能地减少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失误。同时,非财务信息包括企业背景、经营业绩、管理部门分析讨论、前瞻性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竞争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等,也将得到广泛的披露。早在2002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奥克斯利提交的《2002年公司与审计的责任、义务和透明度法案》和萨班斯提交的《2002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统一为《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法案明确规定,增加信息披露的内容,如内部控制报告及评价、重大的表外交易与关系等。

(三)信息披露的主动性

目前一些上市公司把股东及债权人的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负担,而不是把它看成一种义务,他们被动地披露一小部分的信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筹集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将会自愿地披露一些对自身企业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同时也起到宣传本企业、吸引投资者投资的作用。

总之,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以来,其规范效果逐渐呈现。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更有使用价值,同时提高了上市公司业绩的可预测性,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和降低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春和.会计信息披露及监管问题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12:13-58.

[2]李传宪.浅议企业会计信息年的内容设计[J].会计之友,2009(5)下:66-67.

[3]王纯,应小陆,丁小云.美国、加拿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J].企业经济,2007,324(8):161-164.

第6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范文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巴塞尔协议

一、引言

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对外信息披露义务。实际上,这也是上市银行维护自身健康发展、改善投资者关系的必然。而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商业银行创新不断加快,这也使得其满足投资者知情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信息披露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信息是各类经济信息的重要来源,对于投资者了解银行经营状况、资产质量等有重要意义,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要求也日益规范。不过,尽管我国银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发展程度仍相对滞后,信息披露起步也较晚。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对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提出建议。

二、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是指将相关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并生成对人们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是各类经济信息的重要来源,对于投资者了解银行经营状况、资产质量等有重要意义,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透明经营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监管要求,近年来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水平逐步提升,披露标准越来越规范。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目前的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是缺乏详实完整披露,比如存在缺少资产与负债结构信息披露的问题,这两类资产负债结构的失衡,会加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造成流动性问题。鉴于此,资产负债结构信息的不足是当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首要问题,它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对银行的风险情况作出评估。再比如,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缺少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合,一般主要依靠单一的财务经营数据。

二是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如,当前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需要加强,银行会计工作者将信息加工成数据并对外公布,这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银行会计信息应反映其资产质量等情况,但有些银行可能提供误导性的财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比如不按照五级分类标准划分资产,或者以贷还本掩饰资产质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三是对会计处理差异较大。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需要提升,这一要求需要企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不过,银行会计信息可比性不强,尤其是在在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中更为明显。此外,会计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我国现行关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要求多,也由诸多部门和机构,但彼此之间存在不统一、不衔接的地方,处理的灵活性较大,银行也会选择性地披露,从而影响了信息披露质量。

三、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银行内部的内在机制不健全的因素,比如披露动力不足、管理水平确实存在差距等,也由外部监管机构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相关准则标准不规范,监管有效性需要加强。

一是披露动力不足,我国的银行行政色彩浓厚,存在企业本身的治理结构及委托关系,信息披露可能对于管理层存在一些问题。

二是风险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面临业务和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风险评估起步晚,尚未形成市场风险等的计量模型,定量管理信息能力较差。

三是商业银行的差异化会计处理问题普遍存在,银行新业务与会计规范发展不同步的情况较多。比如理财信息披露实际上就给给银行的会计核算带来了大的挑战,其会计处理和补充规范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银行实务自由度较大,躲避监管的问题存在,对自身财务状况也产生影响。

四、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政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的侧重在于安全性、效益性与流动性。当前,加强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受到密切关注,也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为进一步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情况,本文从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优化银行股权结构,股份制改革应当深入,可以引入更多的战略投资者,优化银行股权机构、提升管理水平。要完善银行管理层的任用机制及绩效评价机制。要强调发展质量,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二是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在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流程,即要针对各项业务风险制定实施识别、计量和控制风险的制度、程序和方法。目前主要面临信用、市场和操作等风险,应建立量化模型,持续进行监控。应构建和完善风险评级体系,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实际上,有效的内部评级系统应该包括评级对象的确定和对评级结果的利用等诸多方面。

三是完善信息披露规范。目前会计报表及附注是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表现,在银行金融创新实务中,差异化处理方式不利于统一监管,因此要适应新形势下变化,持续改进和完善相关会计准则,不断规范新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不断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四是要加强披露监管。要更新监管理念,金融监管是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确保银行业的健康运营。我国监管是严格限制市场准入、强化管制,国外对银行的限制少但监管规则更细,未来我国监管理念也应该不断完善,提升银行自律意识,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和监管效率。要促进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比如组建联合巡视组。参考文献:

[1]胡突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巴塞尔原则及对我国的指导意义[J].会计研宄,2001(09).

[2]李冰.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金融会计,2009(2).

[3]李慧萍.关于增强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思考[J].投资研究,2004(6).

第7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范文

摘 要:本文就当前中小企业板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而谈,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完善策略。

关键词 :中小企业板 会计信息披露 问题 对策

1、简述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

企业采用间接或直接的方式将可对使用者决策产生影响的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进行公开报告的行为即称为会计信息披露,对于会计信息披露而言,真实可靠性就是其质量的重点,质量的决定条件则取决于披露的对象彼此公平与否及披露充分及时与否[1]。首先,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而定,将会计信息提供给信息需求者;其次,基于中小企业受到规模及成本制约的特性,进行会计信息公布时应以实用、简明为主;另外;鉴于中小企业的灵活性较大,且会计信息的提供重点在于公司的管理者及政府机构,因此需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并保证与国家相关规定相符;最后,除上述特征外,将清晰性与可比性作为次级质量特征。

2、中小企业板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 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作为中小企业板会计信息披露中最基本且危害程度最高的一项内容,真实性既是中小企业板所需要的,同时也是中小企业板所缺乏的。首先表现在中小企业板的相关会计人员在制度、法规方面缺乏具体的了解,职业素养无法跟上实际需求,在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其次表现在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多以家族的形式进行经营,财务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之间往往存在这较大的利益牵扯,导致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从自身利益出发,蓄意伪造虚假会计信息,如虚报产值、隐瞒利润等;另外,中小企业板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使第三方参与审计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减;最后,虽然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结果的前提在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材料,但企业向外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却难以保证,致使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也无法得到确保,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鉴证作用[2]。

2.2 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中小企业板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不仅应满足决策者对相关会计信息的需要,将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过程及相关经济活动的信息进行披露,同时还应注重对社会公共效益的影响。但在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为强调局部经济效益而仅仅将历史信息作为会计报表信息进行披露,对信息的可靠性进行过分的强调,而忽略了如何为使用者提供具体价值更高的会计信息,也使公共效益无法进行可靠计量[3]。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所应用的财务软件多为市场上购买的通用软件,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部分特殊业务的核算无法得到满足,同时,上下级之间未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导致会计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对各级间会计的信息的一致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3 会计信息披露缺乏规范性。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还应对会计信息的披露保持严谨、严肃的态度,维持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但在当前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随意对利润分配进行调整、蓄意减少对重要数据的披露等不规范行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同时也使企业对于未来信息的掌控力大大缩减,使企业面临的风险与隐患进一步加深。

2.4 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合理性。当前的中小企业在会计报表的选择上通常采用传统报表的固定格式,而忽略了将企业自身特点融入其中,造成了会计科目设置的不合理,导致许多特殊事项无法得到准确的记录。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会计报表中所提供的信息所反映的大部分均为前段时间的财务状况与财务指标,均属于历史信息,导致近段期间企业所产生的收益与损失无法得到及时的反映,决策者在这样的会计信息引导下对财务资料的理解便容易产生偏差[4]。经济变化的需要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日益攀升,企业的会计信息结构也随之日益复杂,但现实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相应的客观要求,形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短板。

3、改善中小企业板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措施

3.1 巩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在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将企业资产与个人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清晰的划分,在确保公私分明的同时,也对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会计工作形成了一定的保障。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时,应做到谨遵法律法规,坚守职业道德,而不应一昧遵从管理者的要求。同时还应设置相关的会计机构,由具有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进行规范操作,管理人员应做到对会计工作的不参与、不干预,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2 强化会计职能的控制,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企业可对自身规模与业务量相结合进行参考,并采用集中核算的方式对核算工作进行统一办理,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制定相应的凭证格式,对每一笔业务的操作程序需确保其流程的完整性。除此之外,企业上下级之间可采用一致的财务软件系统,使所提供的会计数据具有上下一致性,使会计信息在内外系统的整合得以实现。

3.3 建立健康环境,保障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为保障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与可持续发展,企业可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打造良好的文化理念,将企业共同利益作为主要导向,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促进相关员工的积极性增长,同时建立起相关的会计规范体系,在无形与有形之间促进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稳步上升。

3.4 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培训,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合理性。中小企业应从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培训的方向着手,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并对其专业水平进行不定期测试,以确保会计人员在专业水平不断进步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敬业精神与钻研精神,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摒除墨守成规的传统思想,使会计工作能够与时俱进,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合理性。

4、小结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情况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只要从根本上找出问题存在的关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关的整改,不断从各个环节对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修补与完善,才能够使企业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变迁,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跃邻.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与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0):11.

第8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策略

以网络环境为基础所建立起的会计就被称为网络会计信息体系,而网络会计信息披露是以现在的网络技术为依托进行的,这是会计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改变了人们对会计领域的现有认知。在有关会计信息和传递领域上取得了革命性的变革。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也急需会计界人士尽快解决。

一、会计信息披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信息披露基础设施有待增强

在网络信息披露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对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把基础设施分为网络基础问题和信息基础问题。网络基础问题主要表现在宽带网速偏低,网络的覆盖范围小,并且会计信息披露资源缺乏,网络信息披露的发展和网络环境发展不同步,两者之间缺乏互动性和联系性等因素上。信息基础问题主要表现在买卖双方在商品交易时缺乏第三方的介入,缺乏必要的诚信,造成双方交易失败。网络信息披露在国际交易中没有标准的服务代码和国际标准,这阻碍了网络信息披露的发展。

(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安全性忧患

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依赖电子计算机的完成,现在网络环境非常的复杂,会计信息披露很容易受到来自网络上的攻击,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其危险性,比如说会计信息的内容会很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会导致一些含金量高的信息泄露,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网络信息披露内部存在风险

网络信息需要很强的保密性和开发性,所以,网络信息披露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为了能高效的工作,会设置统一的密码和工作口令。由于这些工作人员掌握着很多有价值的重要信息,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技术水平过硬,还要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其实这也是网络信息安全所存在的忧患。

(四)网络信息披露有关的法律规范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对网络信息披露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保护,一些法律的调整不能符合网络信息披露的需要,网络信息披露的信息数据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在信息交易的过程中有时存在违法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大大阻碍了网络信息的发展。

二、在网络环境下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系统的提升

(一)加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数据的控制

在网络环境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数据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我们可以运用分散式和授权式这两种方法。所谓分散式和授权式就是运用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手段,对信息数据运用网络服务器统一管理,并且把每天处理完成的数据信息自动存储到相应的信息库,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授权式就是在我们需要使用数据库中的信息的时候,服务器会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决定你是否允许访问数据库,这样能大大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

(二)加强技术的安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加强了会计信息数据的保护工作,其中应用了静态数据安全处理和动态数据安全处理两种。静态数据安全指的就是把会计信息披露的数据信息保存在中央数据库和各个数据库之中。动态数据安全指的是在信息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安全完整的保存。在我们运用会计信息披露安全软件的同时,必须对生产安全软件的厂商和软件的安全性能进行严格检测,查看这类安全软件是否具备会计信息披露所需要的必备功能,查找出其中的安全漏洞,并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升级,最大限度的满足会计信息披露公司工作需求。为了信息数据的安全,我们还要不断的加强对国产安全软件的开发。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在不断提高防护科技确保信息数据安全的同时,公司还要加强内部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教育工作,增强公司对电脑病毒的风险安全意识,还要加强对公司员工技术培训和计算机等设备养护工作的培训,确保公司软件和硬件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信息数据安全。公司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体制,做好信息数据的安全存储工作。

(四)网络会计信息披露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加,这使得公司对信息披露的关注度提升,公司对信息披露需求的增加,必定会增加各类资源的消耗,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为了减少公司的成本,我们可以把公司需要数据交给会计信息服务公司来负责,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公司的生产成本,在市场需求的催动下,与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相关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速度成长成来。

三、结语

伴随着我国科学经济水平的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得到很大幅度的增加,为了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可靠,我们还要不断提升网络技术来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国家也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会计信息披露业在合法的范围内发展。公司也要不断加强内部防范意识,在选人用人上要严格把关,不定期的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思想素质和技术的培训,由此才能更好地完成会计信息披露工作。财

参考文献:

[1]胡雄姿.改进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第9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会计信息 披露

一、引言

企业的财务会计的重要工作目的就是向信息用户或者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对企业内部结构管理有意义的财务信息。而所谓的信息披露就是向用户公开所提供的财会信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目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方法是向外提供定期的财务报告,从而方便信息用户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确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因此人们就采用将会计工作方法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当前的会计信息披露方法进行改革,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二、传统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

1.信息披露的相关性不足。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原则是以企业之间的交易和财务报表的核心内容为基础的,让信息用户对企业的内部的财务信息有着大致的了解,从而对其进行定义的交易。在通常情况下,企业都是以一年为周期,向外提供完整的年度分析报告。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而且运用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也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显得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性不足。

2.信息披露不完整。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是传统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象,这种主要是因为现象的财务报表中的计量方法和会计工作的计量标准不符,从而使得企业在对其自身财务信息进行统计的时候出现问题。而且在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审核机制,这就使得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许多不完整的因素。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会计信息披露

所谓的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是实现企业之间的商务活动的电子化进程,从而使得企业的对其内外业务流程进行控制管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工作主要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并且向外提供相应的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审核,进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四、电子商务下会计信息披露的结构与范围

1.对内与对外的系统报告结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网络、计算机技术给会计业务处理带来的方便,会计主体可考虑提供对内、对外两个呈报系统(企业对内与对外系统报告结构如图所示)。对内系统主要是对内给管理者、员工提供关于总结前期财务、经营绩效、管理等方面成败经验以及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信息。

2.会计报告的范围。由于在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管理的时候,由于传统的会计信息很难对种类不同的大量信息进行整理,因此为了有利于会计信息的披露,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对其报告体系的范围进行补充。其会计报告范围增补的内容主要有:

(1)增加分部报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在当前的电子商务下,我国企业也逐渐向集团化、跨国经营的模式进行发展。在企业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计会对各个行业财务统一合并的报告。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当中,存在着多个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在过程中所处的经济、法律和社会环境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采用传统的合并统一的会计报表对其企业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那么就无法体现出企业各个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企业会计报表的采用增加分别报表的方法,有利于人们对企业的发展形势进行评估。

(2)推行“简化财务报告” 。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方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发展情况的评估,会计报告中所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在逐渐的增多,这就使得部分会计报告中存在复杂性,导致人们对企业的会计信息难以理解。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在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进行处理的时候,就推行“简化财务报告”的方法,通过合理有效的处理技术,将复杂多样的会计信息转化成简化的财务报告,以方便人们对企业会计报告的理解。

五、电子商务下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

在电子商务下,为了满足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合理性,人们所采用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主要有:

1.信息数据库。会计信息披露单位建立一个用来储存其可以披露信息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财务数据和企业的销售、仓储、人力资源等非财务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以最原始的数据形式加以保存,以便根据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生成不同的信息。

2.财务软件系统。报告单位提供与报告信息配套同步的一系列财务工具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工具软件,便于内外部使用者根据各自需要将一种业务或报告要素按不同方法加以处理。

六、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系统由于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价值,而且还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共享性和及时性,便于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的阅读和分析。这不仅解决了传统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还提高了企业在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过程中的真实性,从而便于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利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