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联网的发展未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联网是未来发展网络主要的特征。欧盟将物联网发展划分为嵌入消费电子应用、垂直行业应用以及最终实现社会化的应用三个阶段。如今物联网能够提供的主要是服务感知、数据感知和环境感知等,在未来,还要实现社会与经济的感知,即最终将物联网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关联在一起。
从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来看,从电视机,计算机到手机,再到十多年前开始发展3G业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信息技术正逐步从以服务为中心过渡到以应用为中心,并将在未来逐步发展为以“物”为中心的模式。
从共享的方式来看。从PC时代的网络共享,到网络时代的信息共享,再到云计算时代的云共享、物联网环境的共享,社会已经进入了以数字化、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并极有可能在十年内不如云计算和物联网时代。移动化与物联网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智能交通中的应用,通过传感器判断车流、方向,又如手机可以看成是一个多功能的物联网节点。曾经人们常说“人在网络中”,如今网络也在人之中,随着人的移动,整个网络都在移动。物联网将与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相伴而行。
从数字化发展的历程来看,三十年前是交换机的数字化,二十年前是光纤传输的数字化,十年前是移动通讯的数化。现在人们现在可以通过终端感知各种各样的环境,称之为环境移动。未来十年人类身上甚至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无线终端和路由器。物联网产生的数据在未来也要实现数字和可视化,并提供应用产品。
从智能化的发展角度来看,80年代的计算机、90年代的PC机、前几年的智能手机、如今的平板电脑、未来发展的智能家电,智能化正越来越密切地贯穿人们的生活。在Web1.0的时代,网民看到的是网站的信息进入了Web2.0时代后,信息不再只是单方向的传递,而更具有互动性和主动性,用户体验大大增强。在未来,网络将不再仅仅为人们提供、归纳信息,还会提供智能的分析处理工作,为问题提供合适的解答。一组数据也能说明问题:2011年,智能手机销量占全部手机销量的三分之一,智能电视的销量占全部电视销量的27%,可以看到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社交化。基于PC到基于文字的社交网络,再到如今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交网络,未来十年很有可能发展为基于视频的社交。目前我国拥有2.6亿微博用户,其中34%的微博是通过手机端发出的,QQ中的信息也是有一半来自手机平台。社交网站对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分享,也可以达到传播和宣传的作用。
泛在化也是常被提及的趋势。20年前出现了人类物品标志的需求,10年前提出了物品联网,现在人类希望通过联网的物品基于感知实现智能分析和决策,未来网络将扩展感知范围的领域。
2012年2月14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计划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完成物联网产业体系构建。
“十二五”是中国物联网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产业模式从“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五年。可以想象:未来五年间,政策将推动物联网市场高度繁荣,科幻电影中众多智能场景将逐步照进现实,科技逐日创新,市场创造财富传奇……这场盛宴中,哪些行业将成为真正受益者?
内容详实凸显高度重视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提出: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进行连接以及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而言,物联网即是把物品与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使人可以通过网络识别方法控制各类物品,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遵循以上核心理念,我国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发展战略,包括“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及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规划》明确指出:力争在“十二五”末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无疑,此次规划是中国首次出台如此详细的物联网规划,自上而下地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高度重视。工信部预测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5千亿元,而在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级,未来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超过30%。
当前,中国物联网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这些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此次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亟须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
四大行业分享物联盛宴
深入剖析此次《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可以发现,在物联网行业众多分支中,智能卡技术、二维码识别、RFID芯片和传感器等诸多细分行业,将最大程度地分享市场带来的增长收益。
首先是智能卡技术,该技术已成为物联网的技术核心。智能卡是一个带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等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具有标准规格的卡片。智能卡作为IT行业的一个小分支,原本市场份额很有限,但随着通讯、金融和政府安全等项目的实施,智能卡独特的技术特性及不可替代的地位已开始显现。
二维码识别则是物联网的关键环节,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二维码能多次读写且存储容量更大,在产品溯源、物流、防伪、防串货、会员管理、精准营销、召回等环节均能扮演关键角色。此外,二维码可通过网络传输和下载,其应用具有高度灵活和便捷性。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二维码的应用已更加便利快捷,目前二维码和智能手机相结合的应用包括电子票、电子折扣券、手机广告、手机上网及下载、二维码名片等。
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灵魂,主要包括标签和终端设备两部分。终端设备通过无线讯号读写标签中的信息,实现高速无接触式的物体标记和识别。由于RFID标签无需电源,且成本低廉、方便易用,因此已成为物联网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但由于成本的原因,目前还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
传感器则是物联网信息采集的基础。目前,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落后,国内传感器需求,尤其是高端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化缺口巨大,目前传感器进口占比80%,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达90%。
全力突破“应用”瓶颈
尽管国家已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并出台了相应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且许多行业部门将物联网应用作为推动本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加以支持,但“应用层面突破乏力”仍是物联网产业商业化的瓶颈。
目前,物联网的应用推广还处于探索阶段,清晰的规划和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依然缺位。一位曾参与《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传感器、安保以及云计算等领域近年来发出的声音不少,但真正产生经济效果的却并不多,如果真用产业产出的标准去衡量物联网的发展,那么其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而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物联网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诸如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并不断催生市场利润。
专家估算,目前中国约有1亿台个人电脑,而物联网终端的需求量则远大于此,诸如10亿数量级的信息设备、30亿数量级的智能电子设备、5000亿数量级的微处理器和万亿数量级以上的传感器需求,仅从终端潜在需求的角度,即可比较得出物联网市场空间远远大于互联网。
此外《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指出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先导应用为引领,注重自主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开展应用模式的创新。
其中重点支持物联网在工业、农业、流通业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开展面向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示范,重点支持交通、电力、环保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并开展面向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示范。还将重点支持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推动面向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
从这些内容中不难看出,未来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是寻找规模化应用突破口。目前,很多城市已陆续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方案,城市应用将是未来三至五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
政策之春泽被上下
自物联网概念提出以来,最初发展模式是地方政府驱动,无锡、江苏、杭州、成都、重庆、上海等各个地方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地方规划和政策。
然而,纵观各地的物联网规划,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和统一协调,在产业发展重点和应用上多有布局重复的弊病,且各地对物联网概念理解不一致,政策扶持对象也各有差异。尤其涉及重大指导意义的物联网标准方面,各地方政府很难达成一致,造成本就薄弱的物联网产业资源趋于分散。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此起彼伏的优惠政策,也使得物联网产业背上了“过热”、“虚假繁荣”等恶名。
而本次出台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产业范畴,使各地方政府与中央指导思想达成一致,还明确了包括“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营造政策法规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注重国际技术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在内的五大保障措施。无疑,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政府驱动的优惠政策之春。
根据规划精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将围绕几个重点展开。首先是重点技术领域,诸如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尤其是与制造业有关的传感器制造业领域,是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
其次是重点应用领域。在关乎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行业,如环境、工业、农业等已成为了发展的重点,而在民生密切关联的医疗、食品及社会管理领域,也已成为焦点。
此外,在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域规划领域,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思路是以“市场驱动”模式,以靠近关联应用产业为原则,如以推进物联网应用技术进步及物联网服务业为导向,以特色农业、汽车生产、电力设施、石油化工、光学制造、家居照明、海洋港口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造物联网聚集区。
物联网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与产业基本面政策之春遥相呼应的是政府对于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给力”政策。2010年8月,教育部即公布了通过审批的140个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在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中,“物联网”成为最大热门,各高校纷纷申报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共有37所高校获批,新设专业在2011年已开始招生。
而物联网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正式进入高校培训人才的教学课程,不仅是国家和政府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巨大体现,也是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及时做出反映的重大举措。目前,国内开设的物联网专业包含传感器原理、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和物联网组网技术等教学课程,为物联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繁荣发展,培养大量精通物联网信息技术的人才生力军。
商业模式日渐清晰
随着物联网市场商业盈利模式的日渐清晰,以及物联网设备和产品制造业、物联网运营产业、基于物联网的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正在形成。据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有望形成下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展望未来,从物联网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直至“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政府一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但专家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要克服技术问题,及市场规模化应用瓶颈;其次,需要培育一些能够整合物联网产业上下游环节的龙头企业;再次,需解决需求与技术不匹配的矛盾,形成市场导向的产业整合;最后是绿色发展,将物联网应用于节能减排、自然和谐、环境友好等领域,以创造更美好的城市发展前景。
当前,物联网应用已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监控、食品安全等多个行业崭露头角,并广泛出现在政务、公共安全、健康护理和国防等各大领域,商业模式亦日渐清晰。在广阔的市场前景面前,世界各国都对其寄予厚望,视之为“占领全球竞争制高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
1.1制度标准不完善由于物联网的架构相仿复杂,其架构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因而从整体上来看,各个制定技术标准的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缺少完善的标准化工作,导致物联网缺少完整的技术标准。例如外射频识别技术。外射频世界技术的国际化标准和国家的标准不一致,而且该技术在具体的生产和应用中也存在很多的区域行业标准的限制,并且这些标准都难以相互包容。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但是各个国家的设备在接入层面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协议类别,导致兼容性不足。因此,物联网技术亟需制定国际化的制度标准。
1.2核心技术不高在构成物联网的三个构架中,其最为关键的核心构架在于感知层。只有通过感知层去“感知”外在的信息,物联网才能实现对外在物体的有效“控制”的功能。但是,感知层的技术缺失三个构架中发展最不成熟、最薄弱的技术,感知层技术的薄弱和不成熟严重制约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是制约发展和应用的关键。作为当前主要感知层技术的射频识别技术,国家还需要突破成本和标准化两个难题。并且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将朝着高频化、高兼容性、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1.3难以保障信息安全由于物联网技术的不成熟和完善,物联网技术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较多信息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其中最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就是有关物品信息的电子标签,一旦被恶意利用,轻则造成国家和个人的机密信息遭他人盗取或泄漏,重则导致企业难以正常运行,国家的基础设施设备停止工作,影响社会秩序。因此,物联网技术亟需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以保障用户个人隐私、机密的安全,维护社会持续,保证社会正常运行。
1.4扩孔IP地址所有接入物联网的物品都需要一个IP地址,而且物品的IP地址都是和其它物品不同,因此,新接入物联网的物品都需要解决IP地址的问题。但是,但前的IPv4难以满足物品地址的需求,虽然IPv6技术能够满足地址的需求,但是IPv4和IPv6存在兼容性问题,IPv4向IPv6转型具有一定的难度[2]。因此,物联网技术还需要解决IPv4和IPv6之间的兼容问题。
2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并将成为国家核心技术之一。并且在未来将具有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的空间。设计层面,物联网相关产品的设计创新离不开物联网技术,产品的设计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而创新,因此,产品设计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技术层面,物联网技术包含计算机、传感器、通讯等多项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必定会带动这些技术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在未来,各行各业要实现信息化,必须采用物联网技术。在物联网的逐渐普及后,与物联网配套的传感器接口装置等设备的生产量和使用数量都将大大增长,并超过手机的使用数量。物联网配套装置和设备的使用量增加,极大的促进我国信息技术元件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根据物联网技术特点,无线网络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在今后的物联网技术中,无线网络将成为物联网的基础技术和设施之一,只用这样,无线网络才能随时随地将数字信号传输出去。物联网技术代表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积极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3结语
受6月4日~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将在上海举行的消息的影响,近期国内股市与物联网相关的概念股着实火了一把,纷纷以持续上涨相迎。
“钱”景巨大,物联网将成万亿元级的新产业
事实上,物联网概念之所以如此引人们眼球,不仅仅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在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政策的大力扶持。
如今,物联网已成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调研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市场规模之比将达到30比1,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将是物物互联。物联网巨大的市场潜力让业界对其充满期待。
另据预测,在中国,2013年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5000亿元,是2010年1933亿元的2.59倍。赛迪顾问预估,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至十二五末,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其发展速度、前景由此可见一斑。
显然,物联网将成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
物联网巨大“钱景”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的强大支持。去年,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批复了七项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今年2月,国务院又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为实现目标,将加强财税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政策,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已被作为未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国家信息化发展阶段对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物联网技术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伴随着更多领域示范工程的建设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成熟,物联网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甚至可能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其实,时下物联网在我国已并不是个“新鲜事物”,现在不少行业领域都已显露出了一些物联网的雏形应用。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应用在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医疗卫生、食品监测、节能减排、交通监管、供应物流等领域,如第二代身份证、奥运门票、电子病历、航空登机等都内置传感器、RFID芯片,而高速公路上的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也使用了RFID等技术。如今在欧美,不少企业已充分利用RFID、传感器等技术,基本实现对许多物品的分拣、打码、包装、运输、仓储、搬运、库存以及信息等物流活动高效、经济、智能化的管理。
专家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2012年,RFID将被逐渐应用于物流、零售和烟酒、制药、食品等诸多领域;2012—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部分国家率先进入“智慧时代”,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庞大产业规模,未来蕴藏巨大投资机会
6月4日至5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将着重关注“民生物联网”下的智慧生活成功应用案例与前沿技术,主题涉及智慧城市及社区、智能交通与车联网、农业物联网、移动支付等相关应用领域。
对此,国金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首先,未来行业将加大包括部件、摄像头、RFID、平台软件等各个物联网部分的相关投入,全面实现国产化;其次,物联网产业与云计算、大数据等其他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大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其他新兴技术的发展;第三,作为若干子行业龙头或是业内重要公司的相关上市公司,受益于扶植大企业政策,有资本市场的有利条件来进行企业兼并重组。
可以预见的是,物联网在我国和世界都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相关物联网板块内的上市公司业绩将获得持续增长,而相关公司股价也会因此受益,获得持续性的上涨行情。对于具体关注个股,兴业证券认为,在物联网核心部件方面,主要关注新大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在云计算方面,主要关注浪潮信息;在海量数据处理方面,主要关注拓尔思;在信息安全上,主要关注启明星辰、北信源;在总集成及应用上,可以关注中国软件、东软集团、同方股份、航天信息等。
总之,投资者在投资选择上,需选择主营业务受益程度较高、估值合理的个股,也要警惕市盈率较高、业绩较差个股冲高回落所带来的风险。
美好“钱景”遭遇发展模式尴尬
不过,对于物联网前景也不能过于看好,过于乐观,毕竟物联网仍是一个全新事物,问题与挑战仍然不少,不能盲目地一头扎进物联网的概念炒作,而偏弃其他正事。在光鲜华丽的背后,目前大多数物联网的应用,其实质尚未有跳跃式的大转变、大提升。对物联网目前的问题与今后的挑战,产业各方也要有一个全面理性的正视与判断。
一是标准体系尚难健全。目前物联网的标准体系可大体分为基础标准、应用标准和编码标准三个部分。不过目前,在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上,从制造业到软件业再到运营业,从传感器到平台接口再到数据传输的格式等,物联网所涉及到的各方各面标准都不统一,标准的缺失和行业壁垒的存在,阻碍着深层次应用的形成,从而导致整个产业很难较快做大。
二是盈利模式将制约物联网的普及。实现物物相联,首先必须在所有物品中嵌入电子标签,并需安装众多读取识别设备以及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而目前这必然导致中小厂商大量的资金投入与物品成本的上升,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发展将受到制约。因此如何建立产业链的共赢模式,找到一个可靠的盈利模式,以推动物联网应用的规模发展,还有待于探索。另外,现在物联网的发展主要还是靠政府驱动、买单,尤其在中国,民资投资很少,市场驱动因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多适用于公共事业,民用、商用市场几乎完全未被开垦。因此,如何把物联网发展引导到市场驱动、盈利推动这条轨道上来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是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从目前国内产业发展水平而言,物联网仍存在较大的技术瓶颈,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领域尚难产业化,而国内RFID多以低频为主,传感器产业化水平较低,影响了物联网的高效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感知中国;智慧地球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4-5891-02
The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about the Internet of Tings in China
LI Ling-xuan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ical College, Puyang 457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the the third wave after computer,and the Internet about the world information industry.As a new industry,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very broad, and can provide technical power for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review process in summary about The Internet of Tings,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final thing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ere prospect.
Key word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eel China; globe wides
物联网的概念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当时被称之为传感网。在2005年11月27日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峰会上,ITU(国际电信联盟)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第一次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简单地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而物联网不仅能实现人与人之间、也能实现人与物之间甚至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交互。从本质上讲,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但绝非互联网的翻版。目前,物联网的比较通俗的定义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处理,从而实现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1]。
1 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概况
国际上,物联网在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起步较早,实力较强。在我国,1999年在中科院就开始了传感网的研究工作,并在传感网的不少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2004年在我国的金卡工程办公室就曾提出RFID最终的应用成果之一就是要形成一个人与人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互通、互联的物联网;2005 年10月,我国成立了“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主要开展电子标签标准的制定与研究工作;中国移动物联网运营中心于2006 年底在重庆成立;中国电信在2008年的通信展上展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家居”;中国科学院于2009年6月10日了《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至2050年信息科技发展路线图》较详细地描绘出了物联网发展的路线;国务院总理在2009年8月7日到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时提出了:要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也称之为“感知中国”中心;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于2009 年9 月10日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挂牌成立;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9 年9月11日组建了“物联网”标准工作组;江苏无锡于2009 年11月3日建成了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并获得了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于2010 年6 月8 日在北京成立,更好地推进了物联网技术和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 年6 月22日在上海开幕的“2010 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宣称物联网已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等60 多家单位于2010 年7 月加入国内首个物联网联盟,这将大力促进物联网产业链上的各方协同进步、努力创新、共同发展。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这已是“物联网”连续第二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表明物联网的发展已进入到了国家层面的实施阶段[2]。
表1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轨迹
目前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从原材料、技术支撑、器件生产、系统集成到网络的各个环节中国都有一定的话语权,是目前世界上少数能实现物联网产业化的国家之一,也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2 目前中国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1) 物联网应用开发的行业参与特点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发展
物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可传感的网络,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各个行业参与进来进行应用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根据行业的特点,进行深入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开发。物联网运营商和技术企业无法理解各个行业的要求和特点,所以物联网的应用开发不能只依靠运营商,也不能只依靠物联网企业。物联网业的发展急需一个完整物联网的体系基本形成,更需要一些示范性的案例进行带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传统行业感受到物联网的应用价值,才能投入到物联网的发展建设中来。
2) 标签物拥有者的个人隐私如何受到保护是物联网技术及推广的关键问题。
物联网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就是射频识别技术,而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技术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标签是要被预先嵌入物品中的,但由于物品的主人并不能够觉察该物品预先已嵌入有电子标签以及物品本身可能会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将会对个人隐私造成一定的侵犯。所以说确保标签物拥有者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成为射频识别技术甚至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会涉及到政治和法律方面的问题。
3) 物联网的商业模式还不成熟,体系还不完善
在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各厂商各自为战,随着大物联网概念的横空出世,各厂商融合的商用新模式有待完善。中国移动通信研究所的所长于蓉蓉就曾表示,“要想发展成熟的商业模式,就必须打破行业壁垒、充分改进和完善政策环境,要不断地进行共赢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4) 物联网的发展急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出台
物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涉及到各个行业,需要多个行业的多种力量的融合。这就要求国家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立法上走在前面,制定出适合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政策及法规,从而保证物联网行业的正常、稳定和健康发展。比如在二战后的美国,经济上并不十分强大,但自从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后,不但是政府进行直接投资,而且在产业政策上也给予大力支持,使美国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目前世界上PC和互联网的信息产业几乎完全控制在美国人的手中,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之外,甚至在文化的传播、价值观的影响上都起了巨大作用。所以说对于复杂而庞大的新兴的物联网产业,一定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要走在前面,政府必须投入专门的人和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研究和协调,才能使物联网能有真正意义的发展。
5)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标准的统一与协调
目前互联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得益于标准化做得丰常好,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的工业协议TCP/IP协议、路由协议及终端操作系统,这些标准都是全球统一的,使得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使用任一台能联网的电脑都能很方便地沟通和交流。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相关技术如传感识别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终端应用技术等都会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如果多种不同的技术方案各行其道,那结果将是无法预见的也会是灾难性的,会导致大量的专用物联网之间相互连通,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更不能降低研发成本,更不能形成一种整体的、统一的商业模式。因此,加快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的标准机制,是物联网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一开始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就会使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相反将积重难返,以后有了问题就很难解决。
6) 管理平台尚未成熟,是大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障碍
一说物联网,人们分习惯性地想到RFID,但RFID只是感知技术,目前的感知技术虽然不十分成熟,但是相对来说开发起来并不难。物联网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于网,而不是在于物。感知是相对容易的,对于已感知的信息,没有一个完善的网络体系进行管理和整合,那这个已感知的信息就没有意存在的意义。从这一点来说,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具有庞大规模的,综合性的物联网业务管理平台,把各种方法获取的传感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进行有目的性的传输,将是一个大的课题。对于一个中小型的企业可以开发出传感技术,也可以开发出传感的某种应用,但是它无法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高效率的综合的网络。如果没有这个一个广泛的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各自为政,其结果一定是效率低,成本高,发展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也可以说是近乎不可能的。对于要建设的这个平台,电信运营商最有可能会是最有力建设者,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新的管理平台建设者出现[3]。
3 未来物联网发展的展望
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就曾分析预测,未来的物联网发展将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0 年之前,RFID 会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这一点已得到了证实;第二阶段是2010年到2015 年,物体互联;第三阶段是2015年到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第四阶段是2020 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美国的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 也曾预测: 到2020 年, 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会比人与人通信的业务高出30倍之多,那时人类社会将正式进入物联网时代。
但就现阶段而言,物联网的许多相关技术仍不太成熟,也有很多技术正在开发测试阶段,离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物与物之间的普遍互联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尽管有距离,但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仍可以看到许多物联网的应用场合,如远程防盗、电力系统的远程抄表等,当然这些只是物联网的应用的雏形,尚未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的网络。在未来,物联网将会颠覆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在我国,政府不论从政策上和资金上都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作,物联网已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扶持项目之一,我深信,我国一定能把握住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契机,有力地推动世界第三次信息产业的发展,使物联网产业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对此,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唐亮.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2] 陈柳钦,物联网:现状・动向・瓶颈[J].新经济导刊,2010(9):77-93.
本文阐述了物联网产业链的结构,概况了南京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南京市物联网产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物联网产业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
南京;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引言
物联网是一个大产业链,横跨或覆盖众多的产业群,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领域。我国将物联网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型科技领域之一,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为了抢占这一产业的高地。
江苏省是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排头兵,江苏省以无锡作为核心区,南京和苏州作为支撑区。南京市作为江苏省会城市,有责任也有能力走在国内前列。南京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处于初期,并处在全国前列,在未来经济的增长点上,应当将物联网产业放在优先地位。目前南京已经实现了物联网的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空气质量和水质污染的数字化监控、智能交通网、生活小区智能化管理等。南京作为一座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反应、人性化的“智慧城市”正在逐步成形。
二、物联网产业链概述
对于物联网商业模式研究,首先从产业链开始分析。产业链的第一层是感知层,这些厂商生产的设备有各式各样的感知能力,例如传感器、RFID感应标签、IOT终端设备,传感网等。其次为网络层,其作用是将从前一层获得的相关信息,通过传感网传输到互联网中,由此实现信息的传递,在网络层中电信运营商是其主导企业。最后是应用层,这一层是整个产业中核心的部分,可以处理前面两层传递来的各种信息,由此做出判断,再进行相关控制,最终达到智能管理的目的。
三、南京市物联网产业研究
(一)南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在南京,多年前,与物联网相关的传感技术还只更多应用于一些电网、桥梁、隧道的建设工程中,而如今,“智慧南京”建设已全面启动两年多,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公安等领域的应用都已相继成熟,应用已渐渐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2012年9月由南京100多家物联网重点企业联合建成了“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并了《南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与此同时,南京物联网产业研究所和专家委员会也相继成立,使南京物联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是由南京物联网产业和技术领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旨在规范行业规则,促进会员单位有效整合,形成整体优势共享市场资源,提高南京物联网产业核心竞争力,扩大物联网产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文明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为南京地方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目前,南京拥有规模以上物联网企业200多家,省级以上物联网研发机构30多家,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和产品。省物联网产业联盟的牵头企业都在南京,还拥有一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RFI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南京把“物联网”列入6大类11个方向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也是南京近年来支持软件企业拓展的新兴服务模式之一。200多家相关企业的加盟,使南京市物联网产业连续多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与其相关的各项智能应用,已经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此同时,南京企业还在致力于研发基于“中国芯”的物联网新技术。
南京市的鼓楼区已形成以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护、智能公共安全、智慧家居、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系统建设等六大物联网产业板块,集聚了一批从事物联网领域研究的两院院士、科技领军人才和一批骨干企业。发展物联网应用产业,鼓楼独具优势。鼓楼区成立了科技园区管委会,以模范马路创新街、广州路科技商务街和江东软件城为重点,建成了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南京财经大学科技园5个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形成了紫金(鼓楼)、紫金(模范路)两个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以及苏宁慧谷、联创科技大厦、南大苏富特科技创新园、中国(南京)电力自动化产业园等一批物联网产业发展载体。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人才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电南自、联创科技、南大苏富特、瑞中数据、长江科技、朗坤软件、安元科技、康尼电子、泰通科技、万全科技、中图数码等物联网领域龙头企业开展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并形成一定规模和市场优势,为鼓楼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雄厚技术支撑。未来几年,鼓楼区将大力推动这六大物联网板块向更深领域进一步发展,抢占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
(二)南京市物联网产业面临主要的问题
1.商业模式
物联网技术之所以没有象人们预期的那样发展迅速,关键是还没有找到一种可行的商业运行模式,使得物联网应用单位几方共赢。作为新兴产业的物联网,需加快其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步伐,更需加快其产业社会化进程,以尽快在市场上形成规模化的商业应用。
2.安全及隐私
物联网世界里,信息的采集与传输非常频繁,采集终端遍布全球,人们面临着比在互联网世界里更为复杂的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物联网存在着同互联网相同的安全威胁,但是又存在着独特的安全风险
3.标准体系
目前多个机构及组织推出了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方面的一些标准,但是远未达到完整且统一的程度,物联网体系架构标准、具体技术及应用标准仍待完善。标准之争是知识产权之争,更是利益之争。
4.政策与法规
物联网覆盖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必然会对传统的法律法规提出挑战,建立健全适应物联网发展需要,要引导其为人类正确服务的方向发展、避免其损害公众利益。
四、前景展望
南京正在努力打造国家物联网示范城市,到2015年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南京还将着力构建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平台,推进物联网产业联盟、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建设,形成优势互补、特色明显、分共协作、共同推进的发展格局。
虽然当前物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但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果在能研究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南京市物联网的前景将非常广阔,一定能为经济发展做出极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洪涛等.物联网经济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郑欣.物联网未来十类商业模式探析[J].移动通信,2011(7)
[3]李其中.物联网技术及其商业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1(18)
[4]罗珉.商业模式理论框架评述[J].当代经济管理,2009(11)
[5]范鹏飞,焦裕乘.物联网业务形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6)
8月25日,中兴通讯及时地了《M-ICT V2.0战略白皮书》,指出ICT产业未来的“VOICE”五大发展趋势,其中的E代表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中兴通讯将在未来五年围绕“VOICE”五大趋势,智慧联接万物,聆听未来声音(VOICE of Future),聚焦战略选择,与全球客户及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ICT产业的持续发展。
全面布局IoT机会
结合在ICT基础设施领域多年的深厚基础及技术优势,中兴通讯将采取“连接入手、拓展终端、把握平台、聚焦行业”的发展策略,布局“两平、三横、四纵”,把握IoT机遇。
中兴将从网络连接与终端切入,网络连接聚焦NB-IoT、LoRa、 eMTC等相关标准进展和产品方案落地,终端聚焦智能硬件的智能部件和联接部件(芯片、OS、模组、网关)。
在此过程中,中兴将把握平台机会。平台是IoE产业链核心,当前尚无统一标准,产品形态多样。中兴将聚焦IoE平台(包括联接管理、设备管理、应用使能等主要功能),并基于云提供IoE平台服务。
同时,中兴将重点开展分析、安全和咨询及系统集成等服务,选择垂直行业加强突破。
在整体策略上,中兴布局“两平、三横、四纵”:“两平”即生态圈及资本两大支撑平台。“三横”为终端、网络及IoE PaaS三个水平聚合。“四纵”为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及智慧城市四个垂直领域。
虽然从2009年开始三大运营商也及时介入到了物联网领域,中国电信在无锡挂牌成立物联网基地、中国联通在无锡成立物联网研究院、2010年中国移动在重庆成立物联网基地、IBM在秦皇岛成立物联网研究基地,国际企业和中国政府都深深地意识到了物联网的无限潜力,然而,到现在物联网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智慧家庭、视频监控、智慧交通、车联网等有限的几个领域,其他大量的窄带物联网应用需求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发展。
仔细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现有物联网应用接入网络主要使用WiFi和蓝牙技术、ZigBee、RF无线技术、2G/3G/4G网络或有线接入,导致数据准确率低、耗电量极大、布线困难、接口标准不统一、成本较高等问题,致使窄带物联网的发展一直被抑制,仅仅展开一些有限的试点。
但如果能充分利用运营商的网络来架构物联网,就可真正实现整个城市一张网,便于维护和管理,NB-IoT、LoRa等无线接入方案也由此应运而生。由于其的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可穿戴设备、智能门窗、温度计都成为了窄带物联网的市场。
聚集产业合力
目前,由中兴、爱立信、诺基亚、阿朗、三星、英特尔等公司联名推荐的NB-LTE方案,在2015年12月已经被3GPP标准化组织所接受,成为NB-IoT唯一的解决方案;2016年6月16日,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标准获得国际组织3GPP通过。
标准化工作的完成,意味着NB-IoT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NB-IoT技术可应用于现有的GSM网络和LTE网络上,作为一种专为物联网设计的窄带射频技术,具有众多优势。
首先,每小区可达10万连接;在同样的基站数量配置情况下,NB-IoT可以比现有3G/4G无线技术提供50至100倍的接入数。
其次,终端将非数据发送周期内进入深度休眠工作模式,并延长传统的不连续接受周期,从而将极大节省终端的功耗。
再次,NB-IoT比现有LTE技术提升20dB增益,相当于发射功率提升了100倍,即覆盖能力提升了100倍,就算在地下车库、地下室、地下管道等信号难以到达的地方也能覆盖到。
第四,继承4G网络安全能力,支持双向鉴权以及空口严格加密,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最后,低速率低功耗低带宽带来的是低成本优势。
中兴通讯在物联网领域不仅参与3GPP的NB-IOT标准制定,并在国内发起成立万物互联产业联盟(GIA-Global IoT Alliance),构建物联网产业生态。GIA产业伙伴实现市场共建共享、产品共同设计规划、资本资源共享,加入GIA,合作伙伴将获得GIA从市场、技术、资本多个维度实现协同,GIA将以合作伙伴的快速发展为核心宗旨。
为了更好地推动GIA成员伙伴的快速发展,实现共同研发、一体化设计和资源共享,中兴通讯在西丽工业园建立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设立物联网产品及应用展示区及联合开发测试区。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发展障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6日
在21世纪,我国物联网产业飞速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离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从而使得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道路遇到一定的阻碍,极大地影响物联网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和发展速度。
一、物联网产业的优越性与不足
(一)物联网产业的优越性。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服务业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以围绕物流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服务业,实现了借助物联网技术下向着服务业智能化发展的趋向。并且,物联网产业的出现极大地便捷了现代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可以通过物联网形式实现在家购物的愿望。同时,由于物联网的快捷性也使得淘宝和支付宝等相继在我国出现,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产业种类,从而出现了围绕物联网产业开展的多种相关性产业,同时也有效地完善了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从而将我国的自身产业推向了更加完善化的发展道路。
(二)物联网产业的不足。虽然物联网产业在我国近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物联网的虚拟性从而在现代社会中出现了很多以开展物联网产业为幌子的欺骗和欺诈行为。这些行为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人士对物联网产业的认知,从而认为物联网产业不具备传统产业的安全性。并且对于购买资金需求量过大的物品,人们还是会选择通过实体店的形式购买,而不会只借助图片的形式了解自身需要的产品,从而造成了贵重物品很难通过物联网产业形式进行有效的销售。
二、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阻碍
(一)传统产业思想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在人们选择传统的经济模式和现代的物联网经济产业时,由于传统产业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从而使得传统产业的地位不容物联网产业进行相应的挑战,使得在现代化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物联网产业很难在人们心中确立绝对的领导地位,从而使得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并不能够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同时,人们对物联网产业的不认可也很难使得物联网产业长期健康地在我国开展下去,并且由于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故意欺诈的行为,从而使得物联网产业很难在我国健康发展下去。
(二)部分人士不会正确使用物联网技术,甚至不具备使用的条件。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不能够涉及我国的各个层面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士。由于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在青年一代广为流行,但是对于年龄较大的人士,他们对物联网产业的认知严重不足,从而使得物联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兼顾到这些不会使用物联网技术的人群。甚至在对物联网产业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即使部分人士能够意识到物联网产业的优越性,但是也无法在自身不能掌握物联网购物技术的前提下实现物联网购物,从而使得物联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极大地损失了未来的购买人群。
(三)物联网产业的虚拟性。物联网产业的虚拟性也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最为困难的原因之一。由于物联网的虚拟性使得很多产品都是通过照片的形式展现在顾客面前,而不是通过对实际物品的展示,从而使得在很多情形是对于劣质产品可以通过美图以及寻找其他优质产品的图片故意欺瞒消费者,从而对自身的产品进行非正规渠道的销售,以达到自身盈利的目的。这种借助网络虚拟性进行的欺诈行为使得很多顾客对于现代化的物联网产业望而止步,从而使得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很难在我国持续发展。
(四)物联网产业的不安全性。网络产业的不安全性也是人们在选择网购最大的担心之一。网络的不安全包括故意欺骗顾客以及采用非正常的支付方式,以实现赚取超额利润甚至是完全骗取顾客个人财产的现象。物联网产业购物环境的不安全使得我国大部分人士不能够彻底的选择物联网产业进行其相应的消费,而是通过实体店购买部分产品实现对网上购物方式的完善,从而使得自身能够在确认产品质量并且在安全支付的方式下满足现代化的购物需求。
三、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人们对物联网的了解。互联网是在我国近代被提出来的,是通过各种物品之间的有效连接实现物品之间的销售目的。但是这种销售方式仍然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并对传统的互联网销售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形成现在的物联网产业的局面。但是,由于人们对物联网产业认知的太少,使得现代的物联网产业并没有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获得极大的利益,而是在互联网发展的光芒下遮挡了物联网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在面对这种情形时,首先物联网产业相关负责人应对物联网产业进行适当的宣传,从而使人们能够认识到物联网产业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从而为物联网产业能够在我国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物联网之间有效衔接。物联网是指在互联网技术下通过相关的物流网络使得各个相关物品之间能够建立一个物流链,从而在物品之间形成相应的物联网。但是,由于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对于相关产业和相关物品的定义比较模糊,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界定是否为相关物品,因此在物品衔接方面我国物联网产业仍然有待加强。因此,在我国物联网未来发展中要注意各个商品之间的有效连接,从而能够使消费者在购买此商品后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相关的反应,从而辨别出顾客可能还需要的相关产品,从而实现物联网消费的最大化。
(三)健全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设备。物联网产业发展离不开其基础的设备,同时基础设施设备的健全也会极大地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速度和完善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体系。因此,在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相关负责人不仅要注重物品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建立健全的物联网产业的现代化设备,以支撑复杂的物联网产业能够在我国迅速发展。同时,在设备引进上,物联网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具有十分相似的特点,因此在引进设备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借助互联网设备作为其自身参考。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对物联网产业购物的有效保障,也是人们可以选择物联网购物的有效前提。物联网购物由于其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很多物品在购买过程中不能够在其质量上得到相应的保障。监督机制的建立会使得物联网产业在进行销售的过程中通过外界的权威力和有效及单独实现对自身的行为规范的有效约束,从而为营造良好秩序的物联网购物奠定适当的外界基础。同时,监督机制还包括对支付安全的有效监督,只有对外界的网络安全形成一定的保护,才能够使得人们在未来购物中更加有可能选择现代化安全性更高的物联网产业,从而实现物联网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五)提升物联网产业人员自身素质。基础设施设备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必要条件,同时相关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物联网产业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使顾客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其真挚的热情和服务,使得顾客在物联网购物中感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能够全面激发顾客通过物联网购买商品的热情。同时,物联网产业相关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也会使得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在未来发展中营造较好的发展氛围,从而通过物联网产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实现物联网产业的全面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妍,张永泽,曾鹏晖,任申勇,郭巧霞,申宝剑.以硅藻土为硅源制备NaY沸石的研究[A].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下),2015.
[2]张永泽,韩晴.从体育与物联网思维的天然联系谈体育产业物联网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A].2014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14.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首席执行官法迪・切哈德,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的创始人马云、李彦宏和马化腾等一系列全球互联网领域的重磅人物齐聚于此,共谋互联网发展大计。这些互联网大咖们组成的“预言团队”宣称,他们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样子。
“下一个十年,人们将不会再有‘上网’的想法”、“未来的互联网革命最终解放的是每个人”……从智慧互联到大数据,从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从专注、转型到融合,在“预言家”们的“异想天开”中,未来的互联网世界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但谁又能否认,今天的“脑洞大开”,在未来十年不会变成现实呢。
在致大会的贺词中说,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
马凯副总理指出,网络基础设施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石。加强互联网领域的交流合作,必须推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目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正在积极筹建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成为重点投资领域。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成为不少与会网络巨头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话题。
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对此就深有感触。他说,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瓶颈就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平均网速排名全球第71位,远远落后于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还意味着互联网科技行业将迎来发展良机,与之相关的网络安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这些领域,正是大力拉动经济转型的“排头兵”。马化腾也认为,只有实现高速宽带和无线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才可以得到迅猛发展。
谭记麻花店就在水乡乌镇的一条临河小街上,刘奶奶66岁了,在互联网大会召开前一天,她学会了用支付宝收银,卖出了十块钱的麻花。
不过,对她来说,用手机的“扫一扫”功能还是太难了。“我昨天学会的,今天又忘了”。
但是互联网预言家们不在意这些。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移动互联网的分论坛上大胆预言:未来,所有的事情会通过物联网被连接起来。无论是眼镜,还是衣服、鞋子、墙等等,甚至是一头牛都有可能被物联网连接起来。今天每个人大概会有两个移动设备,30年后,每个人被连接的设备数量会达到一千个。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朝阳憧憬,以后可能扫一个物体,就可以识别它是什么东西,通过云端的计算就可以给出很多资讯,眼睛眨一下就能知道未来的事情。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表示,未来将是屏幕的世界。电视是手机的显示器,手机是电视的遥控器。未来手机也将成为连接办公室、家庭等越来越多传感器的载体。找到一个又一个应用场景,让智能设备普及到每一个人手中是雷军的愿望,“小米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连接一切。”
百度总裁张亚勤对物联网有着另一种解读,他将其称为“互联网的物理化”。他预计,未来世界是万物互联的,人和人相连、人和机器相连、有电的地方都有计算,有计算机的地方都可以相连。他还畅想:“在未来的二三十年,机器智能的IQ水平可能会与人相当:机器人会成为人类很好的伴侣,他和你交流,他懂你,知道你需要什么,他帮你买东西,做你的好助手,可能比你太太、秘书还懂你。”
“我们的物联网应用到处都是,任何的物品、物流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物联网。”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指出,大量的应用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个数据远非现在互联网信息数据可比,尤其是这些数据大多具有动态性、实时性。
那么,庞大的数据信息要如何有效利用呢?方滨兴表示,利用数据需要依靠搜索,但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搜索模式并不相同。传统互联网搜索是存在性搜索,而物联网的搜索更像一个解决方案,一个答案。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预测,互联网未来就像公路一样会成为基础设施。不过,“计算”更重要,它会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著名信息学者涂子沛也表示,有数据就要有计算,就要会用。今天的计算不仅仅是传统的加减乘除,网上搜索、数据挖掘都是现代意义上的计算。大数据会“生成”一个大计算的社会,大数据的影响是我们将迈向一个计算型的智能社会。
比如,菜烧得不好吃,本来是没人能帮的,但是“计算”可以帮忙。如果大数据能算出哪种菜色搭配最受人喜欢,菜做得不好的厨师可能就有救了。
大数据解决菜难吃的问题关键还是对用户进行筛选,做到了这点,其他领域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表示,今日头条更强调的是信息,将优质内容推送给读者,通过大数据筛选出不同的用户,能更有效地分发信息,节约社会成本,提高传播效率。
如今,地产、食品、物流、教育、医疗、社保等各个领域均在加快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努力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预言,今后的20年,互联网将有力量改变和塑造所有的产业,银行、医院、教育、交通等领域都要被互联网化。如果说过去20年,消费互联网的时代来了,那么未来20年,人们将迎接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时代,那就是产业互联网的到来。
在他看来,人们未来的教育不会像今天这样有统一的考试,可能每个人有个性化的考试,天才会很早被发现。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当每个人的脉搏每天都能被记录下来时,人们的医疗都是个性化的,大量疾病可以被预防。未来的互联网汽车会被网络连在一起而再不是被个人利用,汽车的利用率会大大提高。
马化腾也指明了一个方向。他表示,通讯、社交仅仅是人们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方向,通讯社交大有可为,因为手机天生就是一个通讯工具,在一个天然的通讯工具上诞生的很多商业模式都是为通讯社交提供底层服务的。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表示,在移动电商已实现“所需即所得”的背景下,下一个十年,移动电商会逐渐实现“所见即所得”、“所想即所得”。“所见即所得”即通过移动屏幕的3D裸眼技术,以虚拟现实的方式使消费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商品。“所想即所得”的意思是技术的发展将能实现对人的意识感知,移动电商的到货速度甚至有可能缩短至10分钟。
在优酷土豆首席执行官古永锵看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带来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他表示,公司与阿里巴巴合作,将视频内容的探索、挖掘与几亿用户的购物、支付数据打通,这将会带来“屏幕即渠道,内容即店铺”的营销变化。
古永锵指出,未来将围绕PC屏、手机、平板、互联网电视、甚至是电影屏幕等“五个屏”产生内容。
张朝阳认为,以前,搜索只是意味着搜索网页上已经被上传的内容。以后,搜索会越来越智能化,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等等。生活中所有的内容都将成为可以搜索的对象。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总干事潘福爱表示,未来移动互联网可在四大领域有所加强:一是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可扩大网络覆盖的范围;二是降低费用成本,如数据使用成本等;三是人们对数字技术的了解,即数字教育;四是内容、语言上做到本地化,内容与本地人生活相关联。
“目前全球有72亿的移动互联连接,这72亿并不是说72亿人,换算下来差不多是世界人口的一半。” 潘福爱说,分享这些数据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未来任重而道远,在移动互联网方面人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则对移动互联网的未来非常乐观。“从发展条件看,加快智慧互联的基础更加成熟,网络更加完善,无线宽带网络加快建设普及,网速越来越快,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市场上将很快会进入全民消费时代。”
20年前,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20年后,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6.18亿,即时通信网民达5.32亿,网络购物用户达3.02亿。互联网对“地球村”村民的影响难以估量。
LinkedIn创始人和执行主席雷德・霍夫曼认为,互联网能帮助个人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也能帮助人们被找到,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这不仅带动了就业,更使得经济活动大规模地繁荣发展。互联网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也是人与机器之间的连接。物理的联通会创造很多网络,甚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些设备也可以连接。
马化腾说,互联网不会是一个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行业,而是像水和电一样融入社会每个角落,让每个行业和组织都以更高的效率运行。
他还说,互联网不但不会打掉所有行业,相反,很多行业都会利用互联网完成升华。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呼应了马化腾的话。“作为一家电信公司,我们自己提出了去电信化。” “去电信化”的背后,是OTT(Over The Top,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在广泛地“发声”。
常小兵也表达了电信行业的希冀。“当被别人OTT时我很痛苦,当我去OTT别人时我很高兴,彼此彼此。”
360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表示,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到来,任何设备都将接入互联网,由此带来的安全挑战前所未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设备都将智能化,都接入网络后,边界的概念将会进一步被削弱,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