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联网的发展历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推出,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云金融、新型电子货币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异军突起。一方面,余额宝、理财宝、壹钱包等互联网宝宝军团给理财产品增添了一股新鲜血液;另一方面,P2P小额信贷及众筹融资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和证券融资业务。互联网金融因其业务创新迅速、支付快捷及收益诱人等优势,一路蓬勃发展,与传统金融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在这种趋势的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发展模式中经营方向趋同、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客户群体重叠等问题也逐步凸显。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维持甚至扩大现有的市场份额与企业盈利,就需要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与业务发展战略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形式下,如果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忽视了产品创新或业务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便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以中国银行广东分行的“优汇通”业务为例,作为一种针对海外投资移民的创新型汇款产品,因其游走在“先行先试”和“打球”的灰色地带,被央视曝光涉嫌避开国家外汇管制、偷偷打通资金外流通道来实现超额汇兑,被暂时叫停,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而合规管理,正是控制创新风险或业务扩展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中,唯有坚持合法合规、审慎经营的原则,坚持以合规的创新去满足客户的需求,确保风险可测可控、不产生负外部性,避免形成上述的社会性或系统性风险,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如何在战略规划与经营实施中寻找到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均衡点,协调处理两者的关系,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二、“互联网+”时代如何正确处理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一)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理念与重要性
1、合规管理的概念
合规一词由英文“Compliance”翻译而来,通常包含三层含义:遵守法规,即公司总部所在国和经营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遵守规则,即企业内部规章,包括企业的商业行为准则;遵守规范,即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等。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合法和合规性”列为银行业组织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的三个目标之一,以确保银行业务与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内部流程和制度相符合;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也指出,合规是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的保障。
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各类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都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健全稳健的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进行规避,通过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实现风险转移或风险缓释,规避或减轻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因此,作为银行自身强化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的一项核心管理工作,合规在本质上与业务发展并无冲突。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在综合考虑了合规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关联性后为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的一致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活动。
2、合规管理的重要性
航空界有一条著名的海恩法则:在每一起航空事故的背后必然有近30起轻微事故和300多起未遂事故先兆以及1000多起事故隐患,要消除这一航空事故,就必须将这1000多起事故隐患都控制在萌芽状态。事实上,无论是航空界还是金融行业,任何风险事件的爆发其最初仅仅是一些细微之处的疏漏,若疏于防范,任由其累积扩大,量变演变为质变便会积重难返。互联网金融浪潮下P2P平台如火如荼的发展盛况大家有目共睹,但同样,P2P平台跑路的数据统计也触目惊心,2015年以来出现跑路或提现困难的公司多达677家。由此可见,面临风控、征信、发展不平衡等挑战,缺乏有效监管与合规管理的约束,互联网金融同样可能面临覆没之灾。所谓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合规管理正是从源头上抑制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全面防范操作风险,规范企业经营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新“互联网+”时代下,合规管理在商业银行的日常运营中显得尤为重要。
(1)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第一要义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一个经营风险的机构,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经营三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而这三者的实现,首先必须建立在安全稳健运行的基础之上。截止2015年,中农工建四大行已被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成为“大而不能倒”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这也就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国际监管和合规环境,需要更好地担负起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职责。唯有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才能有效调控经营操作与内部管理,提升资产质量,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保持企业稳健经营,创造良好的声誉与品牌形象,真正为投资者、股东、客户及员工谋取福利,为社会创造价值。
(2)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可靠保障
创新的目的就在于投入生产,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效益。只有合规管理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为创新行为的顺利开展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历史潮流发生变化时平稳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常态下,片面追求业务规模数量扩大,以扩张机构、增加人员、调增费用,甚至以违规高息揽储、账外放贷、恶性竞争等方式追求发展的方式必然难以为继,唯有回到现代商业银行安全、稳健、合规、守法、效益经营的正道,在合规管理的保障下持续创新,不断开发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015年是“合规经营”被频繁提及并重点强调的一年,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合规意识、强化风险主体意识和强化责任意识……不能再寄希望于通过‘踩红线’、‘打球’、‘走模糊地带’等方式经营获利,要切实规范经营,促进良性发展。”在金融改革、银行业转型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监管套利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传统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因而建立长期有效的合规管理机制,在合规的基础上促进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由于经济环境与历史文化等原因,合规风险一直以来并非我国商业银行的重点防范对象。一些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浮于表面,合规部门高高凌驾于业务条线之上,“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与发展可以统一”这些理念并未真正普及到员工。甚至有一部分银行机构认为合规管理会阻滞业务扩张和利润获取,因而在追求业务规模和利润增幅的道路上铤而走险,抛却了规章制度一意孤行。正是这种对合规管理的模糊认识,导致银行业违法违规的风险事件屡见不鲜。如海南发展银行违规高息揽储、华夏银行员工涉嫌违规代售理财产品、邮储银行违规擅自推迟取消人民币个人账户密码挂失费的日期、中行湖州市分行凤凰分理处员工违规办卡、放贷引发质押贷款诈骗案等等。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合规管理的理念贯彻、政策执行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正确认识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唯有积极创新才能在竞争中找到出路,这势必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汲取互联网金融在客户、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自身传统业务相结合,推陈出新,在满足客户更多需求的同时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因此,合规管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正确处理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必须认清以下几点。
1、合规管理是产品创新与业务拓展的坚实保障
近年来各大行重点开发电子银行平台,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推出多项创新产品与服务,如建设银行一举推出e账户、快贷、E商贸通、随芯用移动支付等电子金融产品,以差别化产品与服务来吸引客户,进一步提高议价能力。但是,高速发展的金融创新使得现有的规则制度可能处于空白,无法识别新的风险暴露,必须在合规管理的框架与体制内进行修正,出台相应的规则与章程以便及时反映风险的变化,做好风险防范与规避工作,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效益性与流动性,促进创新机制和盈利模式的有序发展。
2、可持续发展是合规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合规也能创造价值
合规管理是为了企业发展而服务的,是以企业发展壮大为价值导向的,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合规管理追求的终极目的。虽然合规管理作为后台管理支持,无法创造直接的经济收入,但众所周知,违规行为必然会带来风险和损失,而合规管理正是规避和缓释风险的核心手段。金融行业素来有“十案九违章”的说法,只有对合规管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肯定,才能从本质上减少风险违规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企业经济损失与声誉风险。因此,从这种意义上界定,合规也是实现稳健经营,有效减少负价值、不断创造正价值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盲目追求发展而不顾合规,抑或墨守成规不求发展,都是极端的非均衡状态,唯有适时调整对两者的侧重,达到一种博弈的均衡状态,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合规的基础上追求长足发展,在发展的平台上获取更高质量的合规,才是两者共同的求索,因此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两者并非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互补共容、相辅相成的,唯有顺势而为,方能相得益彰。
三、“互联网+”时代的合规管理思路
欲流之远,必先浚其源;欲树之高,必先固其根。在处理商业银行“转型”、“创新”、“合规”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确保合规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作用。没有合规管理的保障,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便失去了“支撑点”,发展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根之基。新形势下,为适应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与业务创新的战略规划,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路以作参考。
(一)动态化经营合规管理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市场环境下,任何静态的合规管理都会变得不合时宜。合规管理所包含的政策制定、程序设计和内容修订,以及合规风险的识别、检测、评估、控制与缓释,都必须呈现出动态演进的过程。在新产品、新业务推出之前应预先进行必要的合规审核、测试,识别并评估新业务方式的拓展、新客户关系的建立以及客户关系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时可能产生的合规风险,做到“有产品先有制度、有操作先有流程”;在产品、服务面市后则应根据客户响应及市场反馈及时做出调整,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切实保护客户利益。
以社区银行的发展为例,2013年初,以民生银行为首,各家银行掀起了开设社区银行的热潮,“社区银行”以其独特的渠道优势与便民服务吸引到了数量庞大的客户与金融资产。同年12月,出于对客户权益的保护、防止假冒银行网点的诈骗案例,银监会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社区支行不得办理现金业务,即无需介入客户信息系统;设定有限牌照经营,进一步规范了社区银行的布点与运营。这种动态化的管理方式有效降低了社区银行的风险,促进了社区金融的有序发展。
因此,建立及时有效的合规更新机制,设立持续修订与不断完善的合规流程,与时俱进,跟随业务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能够在源头上解决合规规则制度滞后性的问题,使银行内部规章制度与执行环节有效衔接。
(二)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深化科学的合规管理理念
任何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都会落后于实践,可能存在覆盖不全面或执行不力的情况,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因而需要文化的力量来弥补,因为文化更多地体现为引导、规劝与感化,其润物细无声的无形力量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建立良好的合规管理必须培育完善的合规文化体系,营造以职业操守为基础的合规文化,树立合规经营的企业战略,建立合理的奖惩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合规管理的透明度,才能有效促进合规工作的开展。的确,短期内合规管理可能会占用一部分企业资源,对某些类别的业务发展产生掣肘,但从长期评估,合规管理对银行发展利大于弊。唯有培育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稳健经营意识培养的合规文化,将合规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中,才能深化科学的合规管理理念,引导“人人合规、事事合规”,更好地做到合规管理。
(三)建立完善的合规审核――监测体系
“互联网+”的时代不仅仅意味着善用技术创新产品、拓展业务,同样意味着合规部门可以妥善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通过人机结合的智能监控手段把控风险点,加强内部稽核审计,完善合规管理体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 博物馆游客体验 互联网+
文化产业是我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产业。传统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十二五”期间,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新产业构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激发了新一轮传统行业的改革。其中,利用高科技技术(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增强现实等)搭建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更是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创新热潮。具有浓厚历史色彩的古建筑及历史文化在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带动下,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一、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
“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形式在“互联网”而核心在“+”,这一概念与传统行业信息化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行业信息化主要应用类似于互联网技术,如网站、管理系统对于传统行业的辅助,并没有改变行业业态,只是一个量的过程,可以称之为“互联网化”。而“互联网+”这一概念更多地关注利用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譬如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对于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行业的业态。
“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是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而文化信息化、产业化的进程却起步较晚,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渐渐式微。反观欧美、日本其文化产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大量的软文化输出影响了世界上的大量人群。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刻,我国的传统文化行业应当顺势而起,在新一轮的文化产业变革中,结合全新的技术构建新的行业业态,强强联合实现“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新局面。
在传统博物馆事业发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与观众体验,其具有以下特点:1.大众性传统文化教育一般6-8周时间,以博物馆为地点开始展开。2.传统文化从业人员通常也参与博物馆展览的设计研究中。3.博物馆是各省市各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窗口。综上所述,想要实现“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互联网+博物馆体验模式”。
二、传统博物馆体验模式痛点问题
我国传统的博物馆体验模式通常有游客自由游览、讲解员率领游览两种模式。个人观众通常以自由游览的方式进行体验,而团体观众通常以讲解员率领的方式进行体验。比较而言,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自由游览的优势在于时间自由,没有固定模式,观众的自主性高;劣势在于由于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引,观众可能会遗漏部分有历史意义的细节。讲解员率领游览的优势在于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引导,观众代入感强,能够强烈体验到博物馆文化、历史、人文的影响;劣势在于时间固定,路线固定,观众自主性较差。
以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为例,采用自由游览的体验模式,能够感性地感受到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氛围,照壁、状元桥、泮池、棂星门、大成门等建筑映入眼帘,无论是大成殿内供奉的孔子塑像,亦或是正殿前的月台,都给人庄严神圣的感觉。然而,自由游览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引导,观众很有可能错过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丰富悠久的历史及馆内常设的基本陈列展览。
总结起来,在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旅游服罩校这两种传统体验模式都存在体验模式僵化、体验方式单一、人员构成复杂、创新能力有限这四类问题。其根本在于传统体验模式在博物馆从业人员的思维中已形成固定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固有的参观体验模式,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涌起,必将被逐渐更新。只有将传统博物馆体验模式与全新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崭新的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文化发展业态。同时以技术带动生产力,将观众体验模式与文化产业的其他方面进行链接,齐头并进才能够有效地改善体验模式,吸引更多人群,加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最终带动地区文化经济建设。
考虑到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传统体验模式的情况,我们急需一种结合新技术的全新体验模式。这种体验模式应是灵活的、多样的、新奇的、管理便捷的,“互联网+游客体验模式”恰好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三、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
“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是一种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全新博物馆游客体验模式。基于“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就是应用上述四种技术打造一个全新的博物馆信息平台,利用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大大改善观众的参观游览体验。
具体来讲“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有如下几个部分构成: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区别于传统的人员监管,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全部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将各种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以信息化的形式进行(如微信平台、公众号和订阅号、OA系统等)。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以摄像头、监视器为主要监管手段,精简管理人员,让游客能够更直接、更多地关注了解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文化底蕴。
(二)物联网自动讲解平台:应用物联网技术彻底解决自由游览的盲目性问题和讲解员率领游览的局限性。我们为每位游客配备无线ZigBee耳机,在每个需要游客进行浏览的细节处放置无线ZigBee触发器。一旦游客进入到特定的触发范围,耳机就能接收到特定的由最为专业的博物馆人员录制的语音讲解。
(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体验平台:在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特定场景,将古老神圣古建筑群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更直观、更精准地展现给万千观众。例如,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孔子像或状元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让游客自发地利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对于特定场景进行捕捉,同时补充相关细节(比如在孔子像边上附加一个虚拟孔子,作为整个讲解的主讲人等),让观众穿越时空体验传统文化之经典。此外,还可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古建筑最具特色的屋脊神兽、黄瓦庑殿顶、金玄子彩绘等传统古建特色,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使用VR眼镜让游客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感知观察,了解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古建筑的精髓所在,进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上三个平台作为基于“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的核心构架,能够有效地支撑起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的博物馆建设方案,同时解决了传统博物馆观众体验模式的几大痛点。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解决文化产业问题,符合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多元化、信息化、广泛化的发展方针,同时又能实实在在地推进传统文化建设,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促进地区文化发展。
四、结语
本文对于传统博物馆行业中的博物馆观众体验模式进行了研究,以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为例。针对于传统体验模式的痛点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全新体验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观众的博物馆体验。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基于该体验模式做更进一步的传统文化产业信息化、科技化的研究与运用。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公共服务的科技含量,提高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使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成为吉林市儒家文化的传承基地。
参考文献:
[1]傅琳雅.“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及发展趋势[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306-309.
[2]王艳秀.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6(03):185-188.
[3]黄锦宗,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63-68.
[4]黄芙蓉.“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模式创新[J].统计与决策.2015(24):158-161.
[5]魏大年.“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大趋势[J].商业文化.2015(35):35-44.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它代表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从2004年开始,物联网相继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列为领先全球和振兴经济的基础战略。我国也于2009年制定了“感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物联网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物联网社会问题的研究也开始进入人文社会学家的研究视野。在此背景中,我们想追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物联网?物联网如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联网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物联网的社会生成与发展
现代经济的发展开始要求将计算技术拓展到整个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系统的整合统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是人们摆脱计算设备对人类活动的束缚,将互联网推广到物理世界的初步尝试。Ubiquitous来源于希腊语,被解释和翻译为“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1991年,美国施乐公司帕克研究中心(PaloAltoResearchCenter)的首席技术专家MarkWeiser在ScientificAmeri-can上发表的论文TheComputerforthe21stCen-tury中第一次提出了普适计算的概念,他描绘了一个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信息源的世界,一个包含成千上万个互联嵌入式系统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将包围在用户周围,以满足他们对信息、通信、导航及娱乐的需要。1999年欧洲研究团体ISTAG(Informa-tionSocietyTechnologiesAdvisoryGroup)提出了环境智能AmI(AmbientIntelligence)的概念,这是个跟普适计算类似的概念。1999年IBM也提出普适计算(IBM称之为pervasivecompu-ting)的概念,即为无所不在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跟Weiser一样,IBM也特别强调计算资源普存于环境当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普适计算的目的是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环境和场景中广泛部署微型化且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普适设备,并与已有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移动、无缝、透明和泛在的计算支持和服务。普适计算强调“以人为本”的计算思想,它主张计算应该迎合人的习惯,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让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在普适计算环境下,计算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像空气、水电一样的生活必需品,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无妨碍地获得计算和信息服务。Weiser指出,“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是那些从人们注意力中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致与生活难以区分。”物联网是迈向普适计算的第一步,在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所面对的将是一个单一的世界———物联化的世界。这种智能化和泛在化的物联网络将打破传统物理世界和信息系统的界限,将数据变成及时而有用的信息,让用户充分享用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各种资源。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Kevin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了物联网这一概念。为了构造一个实现便于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ofthings”,Ash-ton和他的合作伙伴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ITU互联网报告:物联网》。ITU认为,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进行“交流”,无需人的干预。在相关协议的支持下,物联网可以借助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追踪、监控以及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发表了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描述了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物联网发展和管理设想,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在普适计算的概念框架下,“无处不在”是标,是一种现象,一种愿景。而人类的生活习惯,人类对可用性、易用性的追求是根本的驱动力。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更大程度的舒适、强大、知识和自由的这种本能已经成为技术革新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工具的本原即是人的身体特别是人的手。德国技术哲学家E.卡普认为工具的本质即是人的肢体器官的投影,明确提出“器官投影”说。在卡普看来,从简单工具到复杂机器,人类所发明的一切技术活动手段都是人体器官向外界投影而形成的结构。对技术本身而言,其丰富性也正在于它与人类能力的关联上。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技术被看做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折射出技术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近现代许多技术,从结构和功能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器官延伸”,然而在技术工具的操作以及使用上,仍然是根据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特征而设计的。现代工具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然能力在质上的扩张,这仍然是人类对自然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生理及心智限制超越的渴望和追求。现代的工程心理学研究强调“人—机”系统中人的条件要和技术相协调,从而把劳动条件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工作能力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技术靠近人、满足人、为人服务,这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明显的趋势,也是它区别于以往类型的技术进步的显著特征。人对技术发展的介入,实际上是人的价值和目标的选择,而这些有时并不取决于具体技术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和功能,即使这些技术特质和功能在效益上可能优于同类的以往的技术。从手工技术到近代机械机器技术,再到今天“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技术,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生理器官的全面延伸,尤其是人性中理性、智慧、创造性的全面张扬。所以,技术发展的本质还在于它能使人的体力尤其是智能不断提升,人性得到张扬,这与人类所追求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一致。由此看来,技术作为人类生命进化的延伸的实质意义并未改变,技术“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物联网技术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超越现实、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手段,而且它本身也构成了这种超越和实现活动的基本形式与内容。人类信任自己的理智,物品的自动化、机械化是人类理智投射到物品上的反映。人类希望无生命的物体和不确定的世界都能具有人的理性,这样,我们便可以不再恐惧于世界的不确定性,将一切掌控于自己的理性之中。物联网可以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立体的信息系统,你控制了各种信息和物体,便也控制了自己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联化的网络中,每个物体或商品移动到了什么地方,家中的电器将要处于怎样的工作状态,孩子在学校里正在上课的内容以及是否下课放学等,生活中所有的不确定因素,所有无法同时看见和顾及的事情,在物联网时代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互联网中计算机等设备是被动的,不能自主与环境进行互动,其智能性来自于操作者的直接干预。物联网直接联通的是嵌入物的各种传感设备、感应设备,能主动感觉环境、输出信息、接受指令并响应指令,在高级状态中甚至能自主地从环境中获取行动所需的能量。由于物联网增设了“物”的维度和“真”的依托,可现实地支配物质载体,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从时间上看,物联网对物的接入是即时、动态和连续的;从空间上看,物联网的接入物能广布在整个物理空间中。任何合法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计算机资源和服务进行低成本地访问,实现所谓“A7”①服务。物联网能有效地支持诸如云计算、注意力经济、个性化服务等多种新型的计算模式,这种智能型的服务模式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创造出新的应用领域,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所谓的“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物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塑造
人与技术关系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生活化,这就要求人们把技术活动放在人类实践的高度,认真思考技术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意义。“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物联网构建了一个与“自我”紧密结合的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源于人类高于人类、源于信息高于信息的新世界:它有构成的物质基础———物质实体、传感设备、互联网络;它有其存在方式———网络空间和实时感知以及决定这种时空最紧密组合的逻辑形式;它有存在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根据———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制作技术和辨证方法;它还有现实社会中的庞大的人群———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终端客户。物联网突出展示了人的主体性、超现实性、想象力、构造力和实践性,标示着人类社会、人类认识、人类实践进入一个新阶段,“自我”开始真正成为一种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独特的和超现实的存在。在物联网时代,真正展现了“自我”和“自我意识”的自由自在性和实在性,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即使是“所谓自然的存在,在其最深层也是———以派生的方式———超自然的”,物联网为自然与超自然、实在和超实在、经验和超经验提供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环境与基础。物联网进入人的日常生活,将发生两个层次上的变化:(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借助物联网,人在自然面前获得了更强的自主性和应变能力。物联网使得人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得以极大程度地数字化、网络化,使得世界中的物体不仅以传感方式而且以智能化方式关联起来。各种各样的物件本身被嵌入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由物联网提供的网络服务将被无缝地嵌入到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物联网具有感知性和智能化,它可以感知人们所处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人们更好地洞察、利用各种环境资源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2)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的发展利于技术的成就,人们的生活也从中获益匪浅。因现代经济技术体系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更为严格的规定,技术实践与交往实践的相互作用使人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复杂化,技术社会是人类今日生存的客观环境。物联网的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是出发点,最终是“为了人”,而且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在物联网环境中,利用科学技术将物质的自然界变为可感知的现实,揭示自然界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反思,通过生命活动和知识的结合与统一达到真正认识自然界,以使人类在技术社会中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在物联网环境中,一种产生感觉并超越感觉的总体性的身体运动、身体能力和身体智能,直接决定着人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人的身体拥有的这些感知和认知能力实质上就是“我们对在场对象的感应、操作、利用、改造和认识”。从认知的角度看,物联网就是“打破个别观察材料的孤立状态,用力把它从其实际发生的‘此时此地’中拔拽出来,使它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并将它和其他事物一道归集到一个涵盖一切的秩序之中、归集到一个‘体系’的同一性之中去”。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人是靠自然界来生活的,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能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也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从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从认识论上讲,迄今人类所接触和论及的一切事物,显而易见都是人类所感知、经验和认识的事物。物质世界,表面上看存在于历史和人类之外,实际上,所谓“客观的”,总是指“人类地客观的”,它意味着正好和“历史地主观的”相符合;“我们只能在同人类的关系中去认识实在,而既然人是历史的生成,那么,它也适用于认识、实在、客观性等等。”“全部历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所作的准备。”因此,现实中不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绝对分离。“作为合规律的、一般领域的自然,无论从其范围还是性质来看,总是同被社会组织起来的人在一定历史结构中产生的目标相联系。人的历史实践及其肉体活动是连接这两个明显分离的领域的愈趋有效的环节。”在物联网环境中,人所固有的感知能力、概念生成功能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共生性和相互作用等因素决定着人的总体进程、理性思维和其他实践活动。人类依靠技术力量克服了自己生物本能的局限而强大起来,并依靠技术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过上了舒适、方便和快捷的物质生活。人类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构建起了技术圈,成功地实现了技术生存。然而,有着内在缺陷的技术被无节制地用于对自然的占有和征服,导致了“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平衡,正处在深刻的矛盾之中”。要克服当代技术生存的异化,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必须走向生态化技术生存。生态化技术生存是指遵循自然的本性展开技术活动,在创造“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的本性”的人工自然环境中主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15]。物联网则为生态化技术生存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目前物联网在生态监视中主要应用于饮用水源地、城市大气、危废品转移及流域管理与生态补偿。通过RFID、视频、声学、红外、卫星等传感设备进行全面感知,通过可靠传输,到达信息处理中心,利用生态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等智能处理实现智能监视。如2009年思科公司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星球皮肤”合作项目[16],该项目针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通过开发遍布全球的空中、海洋和陆地传感器网络来获取、分析和报告环境变化情况,建立全球范围的实时环境检测平台。技术哲学家唐•伊德认为,在生活世界中,通常存在四种人—技关系:体现关系、解释学关系、他性关系和背景关系。所谓体现关系,是指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体现或包容在人体的活动之中的程度,即技术与人合为一体的程度。从盲人的拐杖、近视眼镜到心脏起搏器,都涉及能否与体现人体活动的需要、与人合为一体的问题。这种关系对人的生活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人借助与技术的体现关系弥补身体的不足,拓展了对外界的把握能力。在人与技术的解释学关系中,技术以其抽象的符号体系对世界作出解释。在充满监视器、电脑和其他操作界面的现代工厂里,人们不难体会到,世界先被技术转换成一个文本,然后再由人去阅读。在解释学关系中,技术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规范化和可信任的体系,人们的很多行为的意义要由它们解释。人与技术的他性关系源于人类对于“自动化”的追求,他性关系的初衷是人希望制造出一个不仅体现人的意志,而且能够替代人的作用的替代物。从指南针到自动导航仪、从自鸣钟到机器人,人们希望技术代替他们去与世界发生关系。当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技术成为习以为常的生存背景的时候,就出现了人与技术的第四种关系:背景关系。在背景关系中,技术已经部分地融合到我们的生存之中,成为我们生存的背景。体现关系表明,物联网是人类知觉的延伸,它使人所感知的世界更宽广、更具纵深感;解释学关系表明,物联网是人的认知的延伸,它使人能够具体地省察人所理解的世界;他性关系表明,物联网是人的欲望的投射物,它使人得以体味主体在人所欲求的世界中的生活,他性关系反映出物联网在知觉层面上的可控性;背景关系表明,物联网既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世界,也可能与真实实在共存而拓展生活世界,它昭示了人与技术共在的可能性,即人所建构的世界将随人的实践进程而不断延拓。“到达自身之外”的过程就是“生活的第一现象”,因此,物联网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诸世界———人所感知、理解、欲求和建构的世界———的新发展。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视信息;中学历史教学;意义
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时展的特征决定的。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以互联网、电视、电影等为代表的大众传媒高速发展,影视信息充斥整个社会。影视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二是影视信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电影因其图像和感情而比任何纸面上的事实更具感染力。”这说明它可以在大众中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影视信息中的重要一员的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可以在人们历史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这一资源若能好好利用,它们将可以成为历史课堂里迷人的风景。三是影视史学发展的影响。“影视史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提出。1988年,海登·怀特在《美国厉害死学评论》上发表《书写史学和影视史学》(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一文中称可以“以影视的方式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发展至今,“影视史学”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成的体系,但在史学界也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充分的重视。在其发展影响下,大量反映历史史实的影视资料纷纷问世。四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迅速,这一技术在各中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也出现在了历史课堂中,这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圣人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历史课堂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 “影视史学改变了以往静态的历史教学方式,使其成为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动态传授。”在这种动态传授中,学生如身临其境,在体验中感悟历史,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爱上这样的历史课。有了情就会有兴趣,让学生动了情这节课就成功了。
二、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具有用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反思的能力。比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辛德勒名单》的片段,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反思战争,反思人性。学生在对战争的反思中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会更珍爱今天的和平。具有历史思维能力的人会自觉地从历史的角度反思现实,会更正确地解决现实问题,会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尽力避免犯相同的错误。这就是历史思维能力的价值。
三、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对待历史的看法或者说历史给予人们的启示。” “包括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意识、环境意识、责任意识等” “它是一种跨越时空审视历史与社会问题的思维观念与方法。而且,它不仅仅体现为思维观念的方法,还是一种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社会行为进行反省、诠释的综合能力的表现,能对个人产生认同,对集体产生归属感,因此它还包括历史认识、历史情感、历史态度、历史认同以及历史反思等诸多方面,进而能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它能够使人们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历史、深刻认识到在历史的发展中人的作用,能够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历史意识是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可以直观地反映历史史实,易于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思考中形成认识。
四、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个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新时代对人类的新要求。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也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懂得如何获得信息,如何评价和有效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具备在处理信息的基础上生成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的效益,运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等。历史题材影视信息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且信息容量极大。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可引导学习通过网络、报刊、影视剧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由学生自己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影视信息拓展学生的信息,解决历史问题。比如学习《祖国统一大业》中的这一内容时,可以播放1997年7月1日现场直播的视频,然后提问:“这段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都有怎样的表情?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假如你在现场,你会做什么呢?为什么?”以问题呈现的形式引导学生从视频中收集信息,运用信息回答,并创设新的情境、创造新的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影视史学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广大历史教师应密切关注影视史学的发展,并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 吴紫阳.影视史学的思考[J].史学史研究,2001(4).
[2] 张金梅.历史意识与高中历史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 2009.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进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44
回顾历史,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在大的危机之后,总会有新的行业诞生,引领和支撑经济的复苏、发展,从而带动社会进入新的经济上升周期。20世纪末,一系列新兴市场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后,诞生了互联网这一新兴行业。而在这次人类历史上数一数二的金融危创余波未了时,在人们热切关注新能源行业发展时,又出现―个新名词和新概念:物联网。物联网逐渐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救世主”,尽管仍有一些学术界或者技术精英对这种说法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认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正在试图通过“物联网”走出经济的泥潭。信息产业的每一次跨越都不是技术上的偶然发明,而是国家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
1 物联网的国际国内发展情况
在美国,奥巴马就职后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这里的“智慧”实事并非指人类大脑独有的智慧,而是科技智慧、信息智慧。其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各行各业,即把各个领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张大网,也是所谓的“物联网”,然后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整合,达到“智慧”的目的。当然,欧洲国家也在马不停蹄的研究物联网,2009年6月18日,欧盟提交《物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物联网成为应用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从国际上看,欧盟、美国、日本等都十分重视物联网,并且已作了大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我国在“物联网”的发展上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比如《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移动无线通信网等项目都体现了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在物联网技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可以说我们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物联网技术仍然不够成熟,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2 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
IBM在物联网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大的话语权,一直充当着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先行军。IBM首席执行官Louis V.Gerstner提出一个观点,世界的计算机模式每隔15年将发生一次变革,历史印证了这一点,1965年的大型机到1980年的个人计算机,再到1995年的互联网革命,最后到2010年的物联网技术革命。经过几年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确给了世界一次技术革命。目前,世界各国对物联网有着深厚的兴趣,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开发与探讨。我国在此方面不甘落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不断推出相关方面的政策,以鼓励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物联网技术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想阶段,也是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人们怀着对物联网的憧憬而探索性发展。第二阶段是技术研发阶段,美国、欧盟作为先行军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资金。此时我国物联网技术开始萌芽,一些标志性的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第三阶段是实验阶段,是理论走向应用的阶段,IBM的“智慧地球”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在商用领域我国相关企业也开始了探索,在2009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始尝试物联网业务比如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和手机购电业务。第四阶段为推广阶段,就像中国移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建立通信站一样,规模不断扩大,投入资金不断增加。继而各类相关或相邻领域的产品被开发出来,各类产品或服务充斥着这个新诞生的、对人类举足轻重的市场。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以往的物体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信息交互。但在物联网中,物体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物体与物体之间是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的,并且网络的覆盖范围不再局限在一个购物场所,也不是某一个地区,而是扩展到全球范围。如此众多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为了对这个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物联网必须借助于智能技术。可是,物联网离我们又有多远呢?其实,实现物联网,技术不是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建立物联网的技术条件,并且有些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物联网的成功应该是从技术应用到产业、打造产业链的过程。物联网正在悄然走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1 安全防范自动化
安全防范领域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城市环境的美化、文明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住宅围墙和防盗栅栏已逐步要求取消,但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求有新型的安全防范体系来防止罪案的发生。一个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科学的安全防范的系统。安全防范自动化在住宅安全防范系统的联网中央监控中心,通过建立统一的通信平台和利用管理软件将中央监控设备与各子系统实名联网,由中央监控中心室对安全防范全系统进行集中或者自动化监控与管理,从而实现设备、功能、软件与网络的集成,达到信息共享与集成控制的目的。
3.2 通信应用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必而携带的物品。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全球手机用户达46亿,手机普及率超过50%。截至2013年7月底,中国手机用户突破7亿户,是全球使用手机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通信终端将成为主要联网工具,是未来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种通信技术从平行、独立地发展,逐步走向融合,通过M2M技术提供的统―网络平台,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资源共享。我国政府将M2M相关产业正式纳入国家《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重点扶持项目。
3.3 智能电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对电力的需求呈现急速增长的态势。如果一味扩展电网规模而不解决传统电网中存在的电力的流损失大、用电难的动态调控等问题,电网系统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电网跟电力市场、用户之间的协调和交换越加紧密,电能质量水平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电网以及控制措施已经难以支持如此多的发展要求。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不一定每个家庭都有互联网,但每户人家都和电网相通。目前全球大约有15亿台电表,近20万千瓦的电线线路,如果将这些电力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个超级强大的电力系统物联网,通过这个网络构建“智能电网”,为解决传统电力系统面临的各种难题带来了希望。
3.4 智能交通
ITS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视频检测识别技术、GPS技术、信息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最终使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智朗化,实现交通运输的集约式发展。智能交通无处不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智能交通与物联网的结合是必然的,智能交通行业已被公认为是物联网产业化发展落到实际应用的最能够取得成功的优先行业之一,必将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价值。
总之,物联网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实用技术,通过对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将得到巨大的提升,进而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苗杰,胡铮,田辉.泛在网络发展趋势与研究建议[J].通信技术与标准-泛在网专刊,2010,1(157).
[2]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
[关键词]铁路应用;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072-01
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的申报通知。在学校、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充分发挥我校信息、通信、电子、运输等多学科的传统优势和较强积累,我校成功申报并获批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成为当前甘肃省拥有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唯一高校。本专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又是国家战略需求与甘肃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前,物联网工程专业已招生3届,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物联网不同于其它专业,是现有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化的产物,它的呈现形式是“一个实际落地的应用系统”,要切实地面向应用。而从我校的建设历程和历史传承来看,与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密切,每年铁路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是我校各专业学
生就业的有力保障。因此,本文从探讨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需求出发,着力开展了面向铁路应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010年8月21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指导委召开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的,要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视野上看该专业的建设问题。目前,将人才培养定位于“建设物联网系统所需要的专业人员”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体现了相关技术发展的状况,是准确的。同时,该专业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社会需求发展的必然。但作为新专业,必然会在专业建设上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各专业点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时刻想到社会、学生、专业及其发展的需求,要充分考虑“专业新、对应产业链长、相关技术门类差异大”的特点,深入研究,准确定位;跳出课程的框框,规划建设好课程;按照毕业生将面对的问题空间,推进能力导向的教育;落实“培养建设物联网系统所需要的专业人员”的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的培养。各个专业点要开展研究和实践,科学办学,办出特色,确保专业办学质量。为奠定该专业发展的基础,大家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积极开展相关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
2 铁路应用背景下的物联网专业建设
2.1 研究内容
(1)基本能力培养与我校专业办学特色的关系。
任何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教育发展,都有它的历史和发展过程,都有强势学科、优秀的课程教学资源以及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环境、师资条件,教学资源建设与积累的基础,都必然有自己有别于其他大学的教学特色。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各个大学的优势,扬长避短,在满足基本与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学校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的特色。从我校的建设历程和历史传承来看,与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密切,每年铁路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是我校各专业学生就业的有力保障。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将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与我校专业办学特色紧密结合。
(2)物联网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物联网技术属于“集成创新型”技术,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应该属于“工程应用型”人才。未来的用人单位考核一个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时,一方面会重视毕业生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能够具有胜任物联网一个特定应用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一定要从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开始就重视培养适合学校教学与科研基础、特色性的能力,处理好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以增强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竞争优势。
(3)以铁路行业应用为抓手,进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物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将对我国铁路运输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我国铁路系统近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高速铁路发展成就尤为突出,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实现铁路的智能化、信息化迫在眉睫。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发展,铁路通信信息正朝着数据化、可移动性以及宽带化发展,如铁路客票系统、铁路车号采集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其中已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减少铁路故障、保障安全行驶等也是铁路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铁路系统的设计、施工、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建立更加高效的管理体系。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使铁路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从而推动铁路的高速发展。根据这些需求,结合物联网专业基本培养需求,研究有针对性、有依托性的人才培养工作。
(4)厘清专业内涵与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紧密相联,当前急需理清的是物联网新专业建设面向铁路应用时,需要多少知识点,由这些知识点组成的知识体系构造出课程体系,再由新课程体系构造出教材体系,再根据新教材体系编制教材投入使用,并结合工程实践加以深化。
2.2 研究方案
(1)明确面向铁路应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通过培养需求的深入调研以及跟踪铁路、轨道交通通信领域发展趋势,邀请行业权威和用人部门共同对本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进行研究;建立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制定培养方案的合作机制,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定位。
(2)为所设置课程建立面向铁路应用的主线。
在基本能力培养基础上,课程内容强调物联网技术在铁路信息化领域的成熟应用,如安全视频监控、物联网技术在货运、施工安全中的应用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拓展,对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的可能应用做出设计,使得学生真正具有胜任物联网一个特定应用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3)以铁路实际应用为导向,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铁路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应用为主线,讲述物联网应用技术,从物联网体系结构入手,对应感知、传输、应用三个层次,着重讲述铁路专用通信系统、调度通信、列车控制信息传输、旅客信息传输通道、面向物联网的铁路货运信息传输等。
(4)转变培养思路
铁路最需要的是从事维护、应用的人才,应从这个方面入手,开展教学工作,改变以往基于“万能”教育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要在认知实习、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各个阶段反复强调并贯彻。
物联网技术属于“集成创新型”技术,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应该属于“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关系、重视培养适合学校教学与科研基础、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便可增强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同时,论文所探索的基于学校优势特色、确立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思路,对其他新专业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熊曙光,王涛.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科教文汇[J],2012,31:45-46.
[2] 钟章队,谢健骊,李翠然.铁路物联网[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年8月.
[3] 谢健骊,李翠然,杜丽霞.铁路专用通信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科技博览[J],2011,19:223.
【关键词】物联网;生活;应用研究
引言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此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手段。生活中其实很多超市扫描收银、公交卡、过路费收费站、有些快递公司的扫描定位多了,我理解有扫描设备,有网络,有跟踪,有数据基本是。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的Auto-ID中心在1999年提出,其基本想法是将RFID和其他传感器相互连接,形成RFID架构的分布式网络。欧洲委员会提出物联网是未来因特网的综合部分之一,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基于标准的和互操作的通信协议,无论物理的还是虚拟的“物”均有身份、物理属性和虚拟特质,具备自配置能力且使用智能接口,可以无缝地集成到信息网络中去。物联网实质上是将真实世界映射到虚拟世界的过程:真实世界中的事物,通过传感器采集一定的数据,在虚拟世界中形成与之对应的事物。相关物体可能在虚拟电子空间中被创造出来,源于物理物体空间,且与物理空间的物体有关联。传感器采集到数据的详细程度,将影响到该事物在虚拟世界中的抽象程度。在虚拟世界中,对该事物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描述是物体提供了一个ID用于识别(如使用RFID标签),最详细的描述则是真实世界中该事物的所有属性和状态均可在虚拟世界中被观察到。进一步的,在虚拟世界中对该物体做出控制,则可通过物联网改变真实世界中该物体的状态。对于一个真实的事物,其所需的各种应用与操作,只需在虚拟世界中对与之对应的虚拟事物进行应用和操作,即达到目的。这样将会对世界带来巨大的改变:实地实时监测和控制一个事物的成本是高昂的,通过物联网,所有事物都将在虚拟世界中被找到,以较低的成本被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连接。虚拟世界提供了对所有事物的实时追踪的可能,所有的信息都不是孤立的,这将为各种海量运算和分析提供了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信息源。真实世界存在于某一时刻,而当物联网发展到能将真实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映射到虚拟世界中时,无数个某一时刻的世界汇集起来,在虚拟世界中将形成一个可以追溯的历史,如同过去以纸质保存历史事件的发生,将来将以电子数据对所有事物进行全息描述的形式存储世界的历史。
2.物联网的应用现状--让生活更科技
许多人谈起物联网,都感觉那是神秘莫测的高端科技,离我们太遥远,似乎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其实物联网的应用有许多都是很“平易近人”的,这些应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市场,融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新奇好玩又接地气的物联网应用吧。
2.1 随机面包炉
每天早上起床都吃一模一样的面包,会不会有点闷呢,现在这款随机图片多士炉,每天早晨都能带给你不同的奇妙体验。随机是一种很引人入胜的形态,随机代表着新奇,未知与神秘。之所以这款多士炉能做到随机图片,它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每次它工作的时候,都会自动连接到Google的图片搜索上,并从众多的图片中随机选择一个,把它烤到面包片上,说不定哪天你最爱的明星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包片上。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很给力,不过这款多士炉目前的解析度还很低,只能将图片再现为6X6的像素点,至于能不能看出面包上印的是你的偶像,就要考验一下你的想象力了。
2.2 RFID 无线食谱
美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诱惑,大快朵颐谁都会,可是一谈起烹饪,很多人就一筹莫展了,什么?只会吃,不会做?别担心,吃货福利来了! LG公司日前获得了一个新专利--RFID无线食谱,这个科技含量就比较高了。首先,要给你的厨房中每一件烹饪器具(烤箱、微波炉、电磁炉等)分配不同的RFID射频标签,然后你的食材(水果蔬菜肉之类)也要分配射频标签,当食材与烹饪器具实现接触后,无线电子智能食谱就会给出具体的烹饪细节,你只需照着食谱做就行了。另外,这种RFID食谱还可以加入更多的功能,比如可以允许用户上传自创的食谱,这样一来这个系统会越来越丰富。当然,对于“宅”一族来说,如果能让厨房智能到自动做菜,他们一定很高兴。
2.3 谷歌眼镜
看过《生化危机5》的朋友一定记得,爱丽丝在车站里用来寻路的那款眼镜,科技炫酷感十足,现在谷歌公司把这种眼镜变成了现实。谷歌眼镜具有和智能手机相似的功能,并且可以用语音控制来进行拍照,上网,处理文字信息和发送电子邮件等。在谷歌的官方视频中,佩戴者走在纽约街头,通过声音控制眼镜进行拍照并将照片到Google+上,获得地图和天气信息,并在一个朋友接近时出现弹出窗口提醒。
3.物联网的发展全面进军生活化应用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联的网络体系,未来网络接入设备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终端,都将为物联网建设提供绝佳助力。同时,应用的不断扩展,正在彰显物联网无处不在的特征。
3.1 物联网市场开发前景
2009年开始,物联网产业逐步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发展物联网作为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和占领全球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美国提出“智慧地球计划”,欧盟也将物联网上升至区域战略高度。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预计201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3300亿美元,年增长率将达25%。我国物联网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而就中国而言,在国家物联网战略规划基础上,相继成立国家级标准组、工作组和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2011年5月份,工信部和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及重点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和推广。至2012年,中国物联网工业规模已达3650亿元,同比增长38.6%。
3.2 物联网全面进军生活化应用
智慧家居可以被看作是物联网的一种重要应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表现为利用信息传感设备(同居住环境中的各种物品松耦合或紧藕合)将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监控、管理信息文换和通讯,实现家居智能化。特别是现代家居生活设备的不断应用,正在形成一个个孤立的“电子岛”,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网关技术的日益成熟,智能家居中各家用设备问互联互通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在过去的2013年,SDN(软件定义网络)在全球被持续热炒。除了传统网络厂商,软件和芯片厂商也都谈起了SDN。在中国,SDN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场景基本聚焦到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以及互联网公司。其中,SDN和NFV以其通过分离数据和控制平面以及部署标准化网络硬件平台(由独立软件系统控制),能提供更简单、更灵活和更具成本效益的网络运营,被形容为解决电信运营商收益“剪刀差”的救星。
不过,从IDC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13年,整个企业网络行业的市场价值420亿美元,而SDN市场只有1.68亿美元,到2016年SDN市场才才能达到20亿美元,市场空间还比较狭小。业内人士认为,SDN技术的确有创新之处,但自身确实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尤其是电信运营商的实际应用可能性,一直被认为有炒作过热之嫌的SDN,距离市场成熟到底还有多久?市场研究机构InformaTelecoms&Media的研究显示,世界各地的运营商采用SDN技术的速度正在加快。最先部署的SDN很可能被用于提高网络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从而满足数据密集型应用(如移动视频)的持续需求。
而在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均对SDN已有明确需求。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所长段晓东表示,比较适合于引入SDN的场景包括我们的移动网GGSN;第二是数据中心;第三是传送网;第四是接入网。与此同时,随着我国4GLTE的大规模部署的,国内运营商也在积极推进整个光传送网的可编程化,SDN/NFV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重点发力的方向,中国联通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全指出,SDN的引入可以使传输网络实现精细化管理,达到全局视图和统一管理、抽象视图和北向扩展、网络保护和集中控制管理、流量转发和智能传送与调度。
据了解,NFV的应用能够将网络功能虚拟化,进一步简化底层网络设施的运维管理,同时提升对于网络的管控能力。如IPRAN技术,目前很多功能都放置于基站侧,而通过NFV技术则可将IPRAN的三层功能向上迁移至汇聚层统一管理,从而降低设备的运维管理难度。
从厂商的支撑能力来看,爱立信、华为、阿朗等厂商都已经参与到了SDN厂商阵营当中,并推出了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随着SDN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运营商网络大规模应用SDN已经入倒计时。
3.3 汽车配上“夜视镜”可感一里内物体
不用钥匙开锁,无需前后车轮套上一把又一把防盗锁,只要一张比名片还小的射频卡片,就不用担心你的宝贝电动车遭遇贼手――这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之一。记者在无锡新区的一家物联网企业――无锡艾立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由这家企业研制的电动车防盗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车主只要将射频卡片对着感应器轻轻一刷,电动车就会发动。下车时也只要再次“刷卡”,电动车的车龙头、车轮都会自动锁死,无法推行。如果强行打开车座,还会发出尖声警报。这样一套防盗装置的成本不过几十元,即使是原本用钥匙开锁的电动车,也可以进行改装。
对汽车司机来说,在没有灯光或雾天、雨天视线不清的情况下开车难免提心吊胆,这家企业自主研制的红外热成像感应系统,不需要光线,就可以感应到300米-500米距离内的人或物体,并且在100米内抑制对面来车的强光刺激,将自己车道的路况和行人反映在车内显示屏上。大大降低了开车人夜间开车的危险系数。
物联网也正逐渐的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家庭的智能家居、汽车有车联网,以及交通城市有相应的传感设备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已可见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如远程防盗、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智能图书馆、远程电力抄表等,只不过这些仅是物联网技术的邹形,还尚未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物联网固然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十分美好的蓝图,在未来,我们可以想象通过物物相连的庞大网络实现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监控、智能物流以及家庭电器的智能化控制。
参考文献
[1]物联网正全面进军生活化应用[OL].中国行业研究网,2014.
教师经过讲解知识,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剖析,并掌握好的学习策略,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就要重视更新教学理念,用最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组织引导学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已经实行了更为开放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小辩论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充满历史意义的小话剧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要教会学生独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阐发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理解,教育学生勇敢地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学会探索未知,学会追求真理。教师鼓励学生想别人之所不想,见别人之所不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的潜力,为历史课堂塑造人才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二、运用教材中的知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课本的教材知识有点枯燥难懂,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灵活性,将教材教活。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解一些历史典故,给学生演唱一些历史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潜能。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能够积淀历史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打好学生的能力基础,为学生高中的历史学习做好铺垫。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概括出结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成长。
三、高效运用历史挂图、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有着烦琐的年代、人物、地名等要记忆,学生会在记忆中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可以充分借助挂图的手段来进行教学,深化学生的知识内涵。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帮助学生详细分析讲解事件,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来辩证地看待每一件事。教师结合多媒体的声音和图像进行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运用多重功效的多媒体,将声音传递给学生,将图像展现给学生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现历史事实,让学生学得高效、全面,让学生享受视觉盛宴,发挥多媒体带来的多重功效。
四、教会学生独立思索、自主研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亲自感悟和体验过的事情,就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成长,放手学生独立进行探索,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一些知识,勇敢地进行冒险的研究。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多学会感悟,通过了解历史事件,不断运用感悟的方法发展自己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也可以善于给学生提供一些错误的案例,让学生纠正,教师给予点拨和指正,激励学生,暗示学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成熟起来,逐渐成长起来。
五、给学生更多自我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动手实践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开展一些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制作历史教学具等,开展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让学生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在创作的过程中尽情地发挥,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六、运用互联网实现师生一对一互动学习
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也给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好的教学契机。当前教学改革形势下,互联网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重大改革,网络功能十分强大。教师要利用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验收和评价,为学生答题解惑,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师教学的创新。因次,新形势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必定要发挥网络的作用,实现互联网下的师生一对一互动学习。
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出发点归宿点都是为了学生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 云计算 大数据物联网 信息资源建设 发展方向 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77-01
引言:互联网+ 图书馆的现代特征与实际效用
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在发展。在网络时代谈论图书馆的功能效用,只有站立于信息社会的高度,方可总揽全局,掌握大方向。首先,网络信息技术对读者人格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实现人性化服务的实现与拓展。其次,数字化出版物的大发展阶段,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方式,节省资源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可以运用互联网快速便捷,又高度富有成效的特点,来实现网络时代的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与经营活动。
一、互联网+ 图书馆因势而起,前途无量
互联网+ 图书馆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正确地应对现代信息社会的技术成果运用,将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引入到更加辉煌灿烂的美好前景?就是要看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条件,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背景和情态。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如果不能够与互联网的文本信息处理系统相联结的话,就会逐步的被历史所淘汰,为大数据社会环境所摒弃。
1.互联网+ 图书馆的中心引领作用
单从服务的结果来看,互联网在图书馆所起的主导性推动作用,就是如此的令人难以置信。特别是在信息网络社会新阶段,当读者用户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繁杂和多样化以后,城乡居民的文化运作方式,也在发生着向网络数字化方向的转化,与此同时的系列数字化阅读、云计算服务,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不断形成和壮大起来了。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种传统的,仅仅依靠外借、阅览两种服务方式的工作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于广大读者群众的文化愿望,和知识更新程序了。
2.互联网+ 图书馆的安全性与技术保障机制
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业务工作,已经提升到了网络系统的范围之内,较之于传统观念下的阵地式服务,有了很大的改观。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在实现伟大目标的过程当中,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深刻的巨变。在互联网+ 图书馆的新形态中,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异同探究、量化分析,都在起着智能化的转变、立体化的完善。基于互联网相联接的,图书馆信息系统工程安全问题之课题,是互联网新常态下的,图书馆开放经营平台的重要议题。
3.互联网+ 图书馆的利用率将会有较大的提升
新形势下的新型图书馆,必然可以使得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得到及时又贴心的服务。借着互联网的平台,图书馆就有了用武之地,也同时具备了信息服务、参考咨询的快捷方式、灵活经营。电子阅读是一个大的趋势,是不可回避、无可替代的新型工作形态、阅读模式,其服务对象是包括几乎任何年纪的人们。即便是中老年读者朋友们,他们在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过程当中,也并不排斥网络系统的查询与阅读。任何一位读者,都会对新兴的读书阅读方式,产生出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受。[1]
二、国家层面的图书馆引领作用,与互联网+ 图书馆的数字化之路
互联网+ 图书馆的纵向导引与示范作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成与使用,就是现阶段我们所预期的,互联网+ 图书馆的一大典范。这是图书馆的数字化,具体应用到实践的一个例证,也是我们推行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影像参照。为了尽快实现互联网+ 图书馆的理想目标、神圣境界,我们要勇于面对最大的挑战和运作,直面最新的风险与机遇,就是要采用正确的措施和方式,将馆藏文献资料,与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存储分类,进而为尔后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作到满足读者需求的一贯作风不变,借阅服务的效率的不断提升攀升。
1.互联网+ 图书馆与掌上图书馆
以国家图书馆为例,他们自从2006年,就隆重推出了“掌上国图”的服务项目,是为移动数字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首次应用,赢得了读者朋友们的,一片喝彩之声,博得了业界人士的正面肯定。其实说到底,这也正是互联网+ 图书馆的真实写照,是涵盖了多种移动式服务设施的,那么一种新颖有效的,数字化服务模式。为各地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开启了一个良好的纪元。将无限量的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无偿地奉献给了广大的读者朋友们。移动阅读平台,借此可以大显身手,移动应用程序,也可以游刃有余的获得了丰富有益的施展机会。
2.互联网+ 图书馆对信息资料的加工整理与标准化标注
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的责任,要求我们的互联网+ 图书馆,必须在针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绐终都保持着一种先进的领先水准。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传承文化科学技术知识,达到数字图书馆所应有的云计算、大数据、纵深度、跨学科的信息大发展、大拓展,是现今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光荣任务。图书馆所进行的信息资源大融合,再也不用依托于更大的馆舍、很多的设备,和众多的人力物力了,只要奉行资源共享、馆际互借的大原则行事,即可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反复重叠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