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职入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教授把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归纳为三个词:无奈、无望、无助。一年级刚进入职业学校时对现状感到无奈;二年级时想要改变自己,但觉得毫无希望;三年级就业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又感到没有人能帮助他。多年来的职业教育实践,使我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时间等基本呈现出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逐步下降的趋势。大部分学生“一学习就觉得疲劳或厌烦”、感觉“现在的学习对将来找工作没什么用”,焦虑不安、精神抑郁、冷漠、恐惧、易怒、自卑、多疑、逆反等不健康心理从中职生一入学开始就充满很多学生心间。心理活动是人们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健康的心理能帮助人们走出精彩绚丽的人生,而不健康的心理却是暗淡灰色人生的开端。因此,不改变中职生这种“无奈、无望、无助”三无心理,教学管理的效果必然事倍功半,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笔者仅就入学初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看法。
首先,入学之初是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
1、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所要求。
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在青春期,生理发育迅速成熟,而心理发育则相对迟缓,从而造成人的心理成熟水平、社会阅历积累与急剧的生理成熟不相适应,出现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脱离的现象。从而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个人要求与依赖关系,自我设计与师长要求,理想目标与现实可能,个人消费与经济能力,意识与社会行为,这种主观上欲求与客观上可能的心理矛盾,引起了他们内心的烦恼与不安。因此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和身心功能障碍。
2、就读中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国人普遍认为中考高考是人生两大关键,中职生绝大部分是中考的落榜者,他们失意落魄的心态最为强烈。特别是农村家长大多认为中职校就是淘汰者的聚居地。中职生自然而然地会觉得低人一等,自我肯定不足,认为自已一无是处,他的喜怒哀乐受别人的褒贬,缺乏自信心。
3、入学之初中职生所面临的心理环境的特殊性。来自四面八方的中考失利的中职生汇聚到中职学校,他们携带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多种不良心理的交错混杂,如果不能及时集中加以纠正,它们会迅速发展漫延,危害整个学生群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是不可否认的规律,同理,坏的开端是失败的一半同样正确。中职生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在入学之初如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及时予以纠正,其结果可能真的导致中职生的“三无”心理,而抓住这一教育的关键期则可能给他们带来全新的人生开端。
其次,抓住入学之初心理教育的关键内容。
自信心。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往一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到它身体高度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结果“嘣”地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显然有些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测试者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杯上的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一天以后,实验者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并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高度继续地跳。――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只玻璃杯了。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问题在于只是经过几次碰撞,它的心理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2、责任心。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3、进取心。进取之心,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它犹如从一个人的灵魂里高竖在这个世界上的天线,通过它可以不断地接收和了解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充实更有力量。有了进取之心,我们生命的航船在未来的岁月里就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如今这世界容不得我们坐吃老本,只有不断上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看书的综合能力,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
引言:在“普高热”盛行的今天,中职教育尚未被完全认可,传统的“学而仕则优”的思想在大部分家长的心中占据着牢固的地位。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自身感觉存在着自卑感,是“被迫”进入中职学习的。思想混乱、情绪不稳,对未来不能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学习失去信心,不思进取,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笔者认为中职学校新生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中职生新生入学教育。
1.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使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价值
在初中接受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了解很少,在他们的心目中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是真正谋取职业的一种途径,上职校实属无奈之举,且自身认为职校生就是差生。因此一进入中职学校便带有抵触心理,在学习、生活中一旦遇到不顺心或不如意,便会轻易产生弃学的想法,因此对新生入学初期进行职业观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当今社会工业快速发展,若想为社会所用,需要经过一定技能培训具备一技之长。而职业教育培养的就是社会实用性人才,毕业后就业前景反而比高学历毕业生更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在就业之前须经职业教育方可工作。让学生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再以读职校为耻,而以之为荣,学之正当逢时。
2.树立自信心,增强主动学习主动性
学生在了解、认识职业教育之后,班主任要适时重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初中学习阶段,一些不良习惯以及学习成绩不好,遭遇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在学校、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的现象经常发生,可谓“谈学色变”。此时班主任应告诉学生,中职学校不再是以成绩高低、论学生强弱优劣、论升学依据、论将来的出息的道理,让他们真正的懂得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一种谋生手段,是为了将来就业岗位的选择,是为了梦想的实现。以已就业学生和毕业而未就业的大学生作对比,让一切有据可依,用眼前的真实来说话,真正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同时配合开展“品德自育,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交往自律,为人自强”的“五自”教育和“爱自已、爱父母、爱老师、爱他人、爱祖国”的“五爱”教育活动,每天为班级,为学校,为同学做一件事,哪怕是一句问候;每次回家为父母、为家庭做一件事,证明自己不再是让父母忧心、失望的孩子,而且一个懂事的孩子,从而体验付出和给予的幸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3.适时转变教育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还要让学习本身吸引学生。中职学校学生对理论课教学感到枯燥乏味,但对实训课却喜爱有加,这就要求教师在相应地改变教方法,做到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学与指导相结合,讲求以实用性为目的,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教师应重学法指导,以学为主,以教为辅,教与学互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科类、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尤应如此,加大实训课比例,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促进理论,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4.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是学生心灵的塑造师。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也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到对班主任工作要有热心、对班级管理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班主任工作要有信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多为双差生(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差),以前已经受到过不公正待遇。此时班主任应特别注意教育方式,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在工作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十分的关心、十二分的耐心去教育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以谈心说服为主,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批评。多鼓励,在纠正其错误的同时积极发现优点并进行表扬,以达到树立典型,教育全体的目的。同时还要个别教育,区别对待,以心交心,做到课堂上是老师,课堂下是朋友,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加强就业指导培训,接受社会检验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对就业市场,因而必须高度重视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因此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要在新生入学时开始学起。对就业指导中提及的学生注重应聘时的礼仪、谈吐来自平时的养成和知识的积累,学生就会从平时养成良好的品德,积累知识,勤学习。对择业和创业,教育学生创业是在就业的前提下,熟悉行业,技艺成熟的情况下择业以至创业,成就未来。这仍旧需要在校努力学习技能,加强各方面能力,顺利就业,接受社会的检验。
6.结束语
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因此作为新生班的班主任应当更多地从学生的德育教育出发,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语文;人才培养;人文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中职院校为提升竞争实力,开始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文素养作为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得以发展。但受中职学生生源质量、知识储备情况、学习能力,教师教学重点、教学模式,中职语文教材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仍需深入实践探索,以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提升中职生的综合实力,提高就业发展能力。因此,展开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具体研究,意义深远。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教学开展有明确指示,指出语文是一种无法取代的重要交际工具,这同时是语文的基础属性。而现阶段绝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模式仍然相对传统,对学生语文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培养力度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学科教学的具体功能未得以全面展现,这无疑严重影响中职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健康人格的养成。而就中职生自身基本情况来讲,首先,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实施,中职教育发展备受影响,生源整体减少、中职招生规模扩大等,造成整体生源素质下滑,入学者多以应试教育失败者和普通高中教育落选者。其次,中职学生自控能力弱,自主学习意识缺乏,专注力不足,长期成绩靠后不自信或抵触学习等问题严重。城乡发展不均衡、师资水平不足、父母知识能力限制等也严重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最后,中职生受传统教学理念模式的影响,不重视文化课学习,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情况可想而知。就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情况来讲,首先,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将课堂知识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只将语文当作教学工作,忽略其人文性,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毫无帮助。其次,教学方法较为老旧,对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意识相对缺乏。最后,教学创新仅限于教学形式变化,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审美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就中职语文教材设置不合理性而言,主要表现在部分文本教学难度大、教学连贯性不足、单元内各学习板块间呼应性不足、教学目标不统一等方面。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一方面人文素养作为个体自身发展内容,与其职业发展关系紧密,对个体长远发展影响深远。中职生与其他高校生一样,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应具备极强的素养能力。这样,中职生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开阔视野,得到更多赏识与重视。如果一味发展专业能力,忽视人文素养的提升,未来发展中此类学生将无法更好地融入社会,知识面狭窄,也不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社会运转需要的是人际交往的沟通。具体到中职语文课程中,因为其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不单单包含基础的文化知识,同时更有优质的精神内容。因此在中职语文学科教学中,任课教师需将人文素养教学展现到极致,从自然、人生、语言、思辨等多个层面向中职生传播人文属性内容,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故而,在中职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同时,人文素养培养亦极为重要,只有将二者完整融合起来,中职生才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大成效,才能深刻理解社会发展、民生就业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养成民族向心力意识,为推动我国民族凝聚与发展贡献微薄力量。另外,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也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与要求,只有切实达成这一目标与要求,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型劳动人才。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转变教学观念塑造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时,中职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且符合教育学情的素养培养理念,充分依托中职语文成长教育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重视学生写作、沟通能力训练,提升入职适应与实践能力,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例如,近几年,中职教育引入职业定位与理想概念。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此类主题讲座或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对参与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与写作,在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个人发展立场与理想更明晰或坚定。其间,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指导或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升职业规划理解,提高职业选择标准,获得更好的发展。此类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便于学生端正职业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取向观念;另一方面学生语文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融合性增强,语文素养提升,择业机会更多。此外,中职语文教师还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将语文课堂人文特色尽数发挥。例如模拟真实招聘会场景,组织学生择业面试,不仅能锻炼中职生的表达与展示能力,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因此,为充分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中职语文教师势必要转变与创新现有教育理念,消除传统理念屏障,实现现代化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提升教学实力。2.消除教学偏见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中职教育解读往往是狭隘的,无法深入解读其重要性,没有明确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性。事实上,职业教育对我国发展影响极大,为国家输送各类高素质劳动力。随着长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已极具规模,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政策倾斜与扶持愈发凸显。但实际发展中,中职教育发展动力仍有欠缺,中职语文教学中也存在偏见。例如,学生生源素质薄弱,无法理解深层次文化课知识,理论知识教学以基础为主;中职生学习目的是提高技术水平,文化课影响不大;等,中职教育短视性一览无余。基于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消除偏见,明确语文的重要性,尊重语文学科人文特点,重视语文工具作用的同时,重视语文文学本身的内涵,了解语文的博大精深,积极通过语文培养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的人格,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教师应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不过分强调学生已有的成绩表现,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握现在,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自信地走向未来。
(二)重视语文人文意识
目前,中职语文教育课程标准仍沿用2009年的版本内容结构安排,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大板块。因此,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教师仍需从三大板块入手。1.“阅读与欣赏”的人文性与审美性中职语文“阅读与欣赏”板块的内容以散文、诗歌、小说及戏剧等为主,学习中重在整体感知文章主题,辨识写作手法,增强情感体验,感受文本思想情感与艺术魅力。就整体学习目标来讲,实现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较为笼统,具体到教学中需细化开展。其一,散文。散文是培养学生人文性情怀的重要途径。散文创作时期不同,目的、情感表达不同。以《鸿门宴》为例,题材是历史散文,描述了楚汉争霸这一历史事件,刻画了刘邦、项羽等人物形象。从课文中,既能明确项羽英雄末路失败诱因,又能从刘邦“奸”而得天下表现中感受其优点,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生活中的客观全面性。再说当代散文,典型的如《我的母亲》《合欢树》等,都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追思和对母爱的眷恋。这样的主题,极易引发离乡求学学生对亲情的渴望,教师借此搭建文章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易知恩、懂恩、感恩,提升人文情怀。其二,诗歌。诗歌是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利器。无论何时、何种题材的诗歌,永远表达着作者对生活、自然、家国等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人们表情达意的语言精益性。诗歌学习重在朗诵,教师可让学生以此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以现代诗《致橡树》为例,舒婷的《致橡树》,表达的是对平等爱情的追求,是对过去不平等爱情关系的否定与挑战,赞颂了爱情中的女性独立,既表达出对爱情的尊重,又表达出爱情的独立性与自我珍视。因此,在诗歌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意蕴美,学会沉淀人文底蕴,提升自身艺术审美能力。其三,小说。小说反映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引导人们建立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学会批评人生的价值,理解人生。中职语文教材中小说类型有中国古代小说、现当代小说和外国小说等,与诗歌、散文相比较,很显然更贴近生活,多以白话文出现,可读性强,容易理解,既可让学生自我探讨学习,又可辅助教师展开拓展阅读教学。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描写了当时法国社会中产阶级市民的真实生活现状,表现出社会生活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念,做取舍有度、取舍有道的高素质人才。其四,戏剧。戏剧实践性更高,便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仍以《项链》为例,教师可鼓励学生将其改编为话剧,由师生分角色进行排演和摄制,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写作、编排及表演能力均可得到提升,表现力也会增强。2.“表达与交流”的生活性与文学性中职语文“表达与交流”板块分为口语交际与写作两部分。口语交际重在培养学生听与说的能力。听即听明白字面内容,听懂内在含义,听清楚什么,听明白暗示什么。以《荷花淀》为例,这篇文章写了水生夫妻的对话,教学案例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中职生无法切身体会夫妻聊天经历。基于此,教师可以选用一些现代化生活背景下的示范案例,让学生深入学习。同时,听与说是教师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培养情商不可替代的重要路径。只有学生听与说的能力提升,才能基于语言将人才自身魅力进一步展现出来,获得更多的自信与认可。写作目的则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等,是提升学生文学性的重要方式。以航空服务专业为例,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工作日志与调查报告,让学生记录学习、实践经过与结果,引导学生如何准确表情达意,启发学生的心智。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与延续性所谓语文综合实践,旨在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因此,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指导工作,学生课外拓展学习亦不可忽视,所取得实践成果也应进一步推广。例如一些较为新颖或典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可制作成专题教学或宣传视频,上传至网络教育平台,起文化宣传的作用。另外,语文综合实践是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桥梁,基于此类实践活动,学生全方位能力均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发展平台更为广阔。
(三)创造积极的人文环境
个人成长,与其所处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势必要创造积极的人文环境。一方面创造文化长廊、校园图书馆、校园数字图书馆、校园书吧等,积极组织各学院展开书香校园搭建活动,鼓励学生勤读书、爱读书。重视文化社团搭建,举办各类比赛,组织文化艺术节,引导学生自我展现。另一方面教师不断进行自我修养提升。首先,教师应具备除语言文学专业外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其次,做好人文关怀工作。在教学开展中,教师应扮演多重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批评学生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在不同的教学情境处理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可严厉、可温柔,但不可羞辱和讽刺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重视。
四、总结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与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之间兼容性较高。因此,教师在展开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时,可充分依托语文学科展开,兼顾“阅读与欣赏”的人文性与审美性、“表达与交流”的生活性与文学性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与延续性,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同时,不能忽视正确教学观念的树立和积极人文环境的创造。但需明确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只有基于具体现状,选用合适的理念方法,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方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金明.基于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1.
[2]王立慧.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A].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邱春华.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2):189-190.
[4]张睿鹏.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52):114-115.
[5]黄务娟.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2):145-146.
[6]徐乃罗.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家庭生活指南,2020(12):25-26.
[7]凌红兵.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长江丛刊,2020(34):37-38.
一、要认识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但是中职学生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 “科学施教”。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师自身的优势,贯彻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核心部分,在体育课堂的各个环节设计时贯彻素质教育,科学施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1、体育的专业课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
鉴于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作为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人的智力悬殊不大,他们的头脑并不笨,智力并不低,别人能学会的,他们一定能学会, 而且还能提前掌握一些实际技能。但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对学习知识缺乏兴趣,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那么即使是那些非常聪明的人,也是学不好的。这些道理我们可以在体育课中见缝插针,结合具体事例融汇到知识教学中。如讲述李宁、邓亚萍、姚明、孟关良、刘翔等体育健儿们在取得伟大成就之前,如何在艰难困苦中拼搏的事迹。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它总是和艰辛并存,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走向成功。以此来稳定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体育的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相结合
每一个体育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专长,比如篮球,足球,长跑,跳远等,他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让课堂更加丰富。本人的专业是武术,所以在每节课热身活动后,都会用十分钟的时间教给学生几个简单的动作,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让学生更加重视体育课,更加愿意上体育课。课堂别关注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信心走进体育课堂,让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运动场上可看到他们的身影。比如:针对同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同时入学,但他们有着强弱、高矮之分,运动技能也有着差异,这些的原因给许多学生产生了对体育课的不同心理,面对他们就不能采取“一起起跑”的教学方式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与自己原来的情况纵向比较,发现自己长进了的同时,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看到、感觉到自己日益健康起来的体魄与考试较高的分数,使他们的信心足了、兴趣浓了,体育课堂的主动性、锻炼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3、体育的专业性与健身性相结合
社会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全民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强了群体素质,然而群体运动多以观赏性、竞技性、商业性为多,就学校体育而言,更应该侧重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卫生方面的教学。所以,素质教育的课堂还应将体育的专业性与健身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一种“乐”、“想”、“懂”、“动”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将体育的健身性、观赏性、竞技性的激烈场面与美感渗入课堂,使学生首先感觉到“美”,学会欣赏“美”,在学会怎么样去鉴赏“美”,这样在“美”的教学旋律中,学生在直观的学到了体育技术,技能动作要领的同时,也懂得了比较抽象的体育的“健美、健康”内在的含义,在不知不觉中会体育卫生知识的学习也有了大的收获,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中找到“美”感,找到“快乐”的感觉,给学生一种“美与快乐”的学习环境,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的吸取知识,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学习的快乐,在体育知识的海洋中他们可以放松的学习、快乐的吸收、大胆的掌握与运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英语这一门国际性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引起各领域的重视。英语,对于许多升学、晋职称、出国人员来说,愈来愈显现出它的重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春风已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职业教育迎来了它的春天。每年中职招生的比例都在扩大,大批的初中毕业生涌进了中职学校,开始职业技能的学习。本人就在职几年当中对中职生的一些现状及英语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出了上专业课外,语文、数学、英语和政治科目是必修课。对他们来说,语文和政治的学习并不是难题。据不完全统计,许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由于中学里数学、英语成绩差没能升入高级中学而选择职业学校。这些学生就读职校前至少学了三年英语,应该拥有一定数量的词汇和掌握最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从最近几年来的教学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本人曾对四个班(265名同学)入学前英语水平进行调查,发现英语中考成绩不及格的有154人,占58%。没参加中考的26人,占9.8%。形势不容乐观。
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教材难度客观上降低了,课时安排上,英语课的教学时数大大少于专业课。显然,学生在无形中有了偏科思想。尽管我们的老师一再强调不能偏科,但教学时数的倾斜学生自然而然“术业有专攻”。课时数减少,学习英语的氛围不浓,虽绝大多数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双语教学,但英语成绩并非成正态分布,很难估测进步大小。据近几年来三校生参加高校招考情况看,总分150分的英语,85%考生的英语平均分不足50分。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作为英语教师,责无旁贷。
经过分析,认真总结,发现要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1)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2)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2、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
学科间是相同的,不能有偏科思想。
3、要帮助学生认识英语在工作中的作用和用途
认识英语正在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是用来交流的工具,未来不懂英语也算是文盲。
4、要让学生懂得今后工作中英语的重要性
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或间接与英语有关――继续参加高一级学校的学习、职称晋聘,劳务输出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都离不开英语。
5、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原因不外乎学得差。差,自然而然就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产生畏难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才会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从而产生积极的效应――自觉自愿。因此,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讲英语故事或笑话,唱英文歌曲、做游戏等,引起学生注意,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6、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育 中职数学 课前导入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飞速发展,大量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中职阶段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中职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通过旧知导入新课
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备课,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数学本身不是数学符号,它有丰富的内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有效手段。
二、通过观念导入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此话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因而中职数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当时刻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方面要把良好的学习方法有意识的融进教学方法中,把自己的学习体会融进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从而使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流畅且幽默的语言表达、机智且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对教材独到的理解都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习气氛,使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
(一)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常受到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因而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更谈不上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和学生交朋友,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样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习表现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教师也要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优化教学方法,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教学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恰当地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创建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殿堂。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从中得到学习的乐趣。(3)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关系着祖国未来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虽然现在大的口号是“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强国”,可如果忽略了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只会是一群,那样祖国的未来就岌岌可危了。所以对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的展开刻不容缓,责任重大。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
从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到初中的《思想品德》,立在树立学生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可这种原始的、书面的、理论的教育模式是否能适应现在的学生呢?达到预想的教育目的呢?
众所周知,现在互联网、各种杂志报刊上充斥着大量负面信息,为了抓住人们的眼球,提高点击率、销售量,网站商家不顾及阅读人群肆意散布大量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负面信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毒化了心灵;而学校开设的道德课程又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甚至对其产生反感、排斥,被学生视为副课,不重视,形成了一到思想教育课学生就能逃就逃,不能逃就玩的尴尬局面。
三、打破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制定新型道德教育方针
1.打破传统定向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在上道德教育课程时除了原始的单向灌输理论知识外,应多添加有趣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应多开展话题讨论活动;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在旁对每一小组进行交流辅导,适当的予以引导、分析,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添置情节互动环节,根据所讲授内容开展情景式代入互动,让学生能更深切的体会到故事中人的心情、感受,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思想教育的意义;也可以在授课的时候放一些优秀的道德宣传片、感人的小故事,使学生在眼泪中感染心灵。
2.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受教,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表率现行。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尤为重要。试想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天天同别人宣传要大公无私有人会听吗?在学校,学生和教师相处的时间很多,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比如:不在教室里抽烟、不随地吐痰……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都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在长期的相处中,学生们耳濡目染,也会潜意识的这样做,从而真正无形的达到了道德教育目的。
3.学校还可以适当开展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参加。学校应多开展有意义、有参与性的活动。活动尽量是集体性活动,过程有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参与,在有趣的活动中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4.教师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课下时间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多下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的基本生活状况。因为交流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化学生心灵,只有当学生自己感受到了爱的温暖才有心将爱传递下去。
5.学校管理制度的改变。以上都是靠教师自主、自觉做的,要做到长期实行还需要有相应的硬性的规章制度加以限制。学校应重视对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改善学校整体的大环境,打造文明校园、和谐校园。规则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全校师生的言行,长期执行下去会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6.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结合。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配合。
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可以开展演讲会,允许学生的父母亲人一同参加,向学生的家长亲人传达学校的思想,并传达希望学生家长亲友予以配合的意愿,做到学校、家庭双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座谈会,专门针对学生教育方面,现在有很多家庭依旧实行棍棒式教育,这种做法不仅效果甚微,而且还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产生心理问题,这与学校所实行的道德教育是相悖的。要从根本上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应当先对学生的家长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家长与学校站在一边,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7.尊重学生自主思想。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的灌输,打压学生的自我主张,应善于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加以引导。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如果一味灌输,一味的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只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有完全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多数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教师只需要用适当的方法把这些善意引出来,而非强制命令学生去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思想,使学生觉得自己有发言权,使学生认为这件事是出于他的意愿去做的,是他想做的,而非别人要求这样做的,别人希望这样做的。当然所有的提议都需要实践得以证明,提议的可行性与效果如何只有实施之后才能看出效果。
四、结束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方针是“以德为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功利化,对教育的认识也仅限于对知识的传授来应对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从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本文讲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如何实施道德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法,希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语文 现状与对策 语文教学
1.前言
目前,中职语文的教学比起专业课来说是属于比较薄弱和发展缓慢的。第一,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低,缺乏学习兴趣。第二,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第三,中职语文教学课程的不完善、不具体、不科学。第四,语文教学理念的落后。因为这种种原因,中职语文教学水平发展缓慢,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这里,根据中职语文在时展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2.中职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不高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中职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都比较低。根据我国的专家调查研究得出,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都不感兴趣,有大部分持有厌倦和反感的态度,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对部分语文内容感兴趣的。他们对于语文的概念既模糊又陌生,语文课堂上没有激情与热情。这种情况在近几年越来越明显和严重,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中职学校重在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忽略了对语文学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第二,中职学校急于培养社会当前需要的实用性岗位人才,中职生也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不到自己将从事职业的直接知识。第三,中职学校的招生要求较低,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没有多大的要求,而且普遍学生入学的语文成绩较低。当所有学生融入一起学习的时候,教师更多的是强调学习专业技能,而学校简单的语文教学方案不能满足语文的教学需求,长期下来,原本对语文有兴趣的学生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语文的热情逐渐减退,教师的讲授情绪相应受到学生和自身心情的影响,自然讲课的热情度也不高,调动不起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采取奖励机制,对于课堂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让他们内心对语文课产生渴望,得到满足,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3.教师教学的水平低,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在中职学校里,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教学,而忽视基础学科,再加上环境的影响,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普遍落后陈旧,而且深受传统教育教学的观念影响与约束,大部分语文教师不愿意更新教育理念,固步自封,导致个人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文化是非常有限的,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接受的文化范围狭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弱,老师也只能传统注入式进行教育教学,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首先,中职学校一定要重视语文等基础学科的教学,给基础学科的教师提供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平台,让教师教学观念及时得到更新,与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接轨。只有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学生才能从教师身上学习到更多、更好、更有用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的不同的领域得到有效的运用。其次,教师要转变新观念,结合学生特色和专业特点,制定合理、科学、轻重有度的语文教学方案,课堂上运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语文教学特色,提高课堂效率。
4.遵循职教规律,积极开发合理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中职 数学 市场经济 问题 举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00-03
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本是正确及必要的。但一直以来,我们许多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都以“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生产实习服务”作为指导思想,过于强调及重视专业课的教学,对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能简化则简化,课时能省则省,有的内容甚至干脆取消。现用的中职数学教材又非任何专业都适用(一般都用由张景斌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基础模块),这样,中职数学教学似乎成了可有可无之物。目前的中职生刚入学时大多数都普遍存在着“数学基础差”这一特点,所以都有“既然数学课不重要而且又难学,因此就更怕学或不愿意学”的想法。
中职数学教学举步为艰,如何“着眼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实际,加强教材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灵活性,通过‘低起点、巧衔接’的编法,突出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体现教材的现代性,力求实现学生乐于学,教师便于教的目标”,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得实用、能顺应市场经济需求,成为中职数学教研探讨的重点。因此,我们尝试把数学与市场经济相融合,把有关市场经济问题引入,将数学教学转变为为市场经济服务。
一、在中职数学教学内容中引入有关市场经济问题的必要性
早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无疑给中职数学教育指明了发展及改革的方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经济对中职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生要能够顺应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求”。一个人一生中,“一次就业终生不变的情况”已经改变。以前许多下岗人员或辞职人员再就业非常困难,其原因除了专业技术方面因素外,与这些人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经济手法不过硬也有关。因此,在中职数学教育中引入贴近当今现代生活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容,教会学生适应“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中职数学教育应该服从当前市场经济需求考虑编排,把生活中有关的市场经济问题反映到数学教学中去,让教学内容贴切生活、实用,学生又有兴趣的中职数学的素质教育内容,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身边的经济计算问题。
二、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引入有关市场经济问题举隅
集合、不等式、函数等知识,是中职任何专业都不可少的数学公共基础知识。现仅就此举隅人们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一些经济内容实例,供数学教学参考。
(一)利用集合关系式确定简单个数问题
设A为有限集,NA表示集合A中所含元素的个数。
〖例题1〗某商场为了制订今年夏天有关制冷设备的采购量,对一小区进行市场调查。该小区有100户业主,其中78户有冰箱,52户有空调,既有冰箱又有空调的37户。问既无冰箱又无空调的共有多少户?
答:(略)
(二)利用集合的容斥原理确定复杂个数问题
设A为有限集,NA表示集合A中所含元素的个数,则有
NA∪B=NA+NB-NA∩B
NA∪B∪C=NA+NB+NC-NA∩B-NA∩C-NB∩C+NA∩B∩C;
〖例题2〗某市举办即开型福利彩票销售活动。售出第三天即有72人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其中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60人。且有4人既获一等奖,又获二等奖;有6人既获一等奖,又获三等奖;有17人既获二等奖,又获三等奖。问:
答:(略)
(三)利用不等式确定范围
〖例题3〗M公司计划明年投产某种新产品P,有关部门向公司提供如下信息。
人事部:明年生产工人不多于80人,每人的年工时按2400小时计算。
市场部:预测明年新产品P的销售量至少是10000件。
技术部:生产产品P平均每件需12小时,且产品P要安装某主要部件A每件需5个。
供应部:部件A今年库存2000个,明年可采购80000个。
问:M公司明年产品P的生产量可能在什么范围?
〖解〗设M公司明年产品P的生产量为x件,则依题意,有
答:(略)
(四)利用不等式决定价格问题
〖例题4〗某杂志若以每本2元的价格出售可以发行10万本,如果每本价格提高0.2元,发行量就少5000本,要使总销售收入不低于22.4万元,那么杂志的最高定价为多少?而要获得最大收入时,价格应定为多少?
〖解〗设价格提高了0.2元的x倍,则总收入y为
y=(100000-5000x)(2+0.2x)=1000(20-x)(10+x)
=1000(200+10x-x2)=-1000(x-5)2+225000
而要使,则
x=6,最高限价为 0.2×6+2=3.2(元)
但要获得最大收入,则应取 x=5,
价格为 0.2×5+2=3(元)
答:(略)
(五)利用分段函数解决纳税问题
〖例题5〗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征收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是按分段计算的,当月总收入(已扣除五险一金)不超过3500元的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500元部分按以下级数
某人2015年9月份工资总收入(已扣除五险一金)为8000元,试计算这个人9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设月应纳税本金为x元,则x=8000-3500=4500(元),依题意得
f(x)={1500×3%+(x-1500)×10%} (1500
又因为x=8000-3500=4500,所以
f(4500)=1500×3%+(4500-1500)×10%=345(元)
答:(略)
(六)利用分段函数解决车费计价问题
〖例题6〗某类出租车起步价定为10元(行程不超过4千米),行程超过4千米但不超过15千米时,超过4千米部分每千米2元车费;行程超过15千米时,超过部分每千米车费2.5元。试求车费与行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求行程10千米时应付多少车费。
〖解〗设行程为x千米,车费为f(x)元,依题意有
f(x)={10+2(x-4)} x∈(4,15]
当x=10时,f(10)=10+2(10-4)=22(元)
答:(略)
(七)利用函数式解决供应与需求的关系
〖例题7〗市场上销售某品牌手表,当价格定为70元/只时,销售量为10000只,若每只价格提高3元,市场需求量将减少3000只,试建立需求函数的关系式。
〖解〗设需求量为y,价格为x,则依题意有
y=10000-[(x-70)÷3]×3000=1000(80-x)
由此可见,该品牌手表的价格不能超过80元,否则无销路。
〖例题8〗市场上销售某品牌手表,当价格定为70元/只时,厂家可提供10000只,若每只价格提高3元,厂家可多提供300只,试建立供应函数的关系式。
〖解〗设供应量为y,价格为x,则依题意有
y=10000+[(x-70)÷3]×300=100(x+30)
答:(略)
〖例题9〗在上面的例题7,8中,如何定价才不会产生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
〖解〗从上面的例7例8知,供应量与需求量均与价格有关,且二者相等时的价格即为市场平衡价。即y供=y求时,价格为x。有
(元)
答:(略)
[注]由于例7的需求函数及例8的供应函数均为一次函数,也可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图,两直线的交点即为价格的平衡点。
(八)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确定最大利润问题
〖例题10〗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固定成本为20000元,每生产一个产品,可变成本为60元。若产品出厂价为100元时,销售量为10000件,而价格每提高2元,销售量会减少100件。价格为多少时利润最高?
〖解〗设价格提高了2元的x倍,则销售量单价为100+2x,销售量为10000-100x,因此利润收入为
y=(100+2x)(10000-100x)-[20000+60(10000-100x)]
=-200x2+16000x+380000
=-200(x-40)2+700000
当x=40时,即价格为100+2×40=80 (元)时,利润最高。最高利润达70万元。
答:(略)
(九)利用指数函数解决复利问题
〖例题11〗某项基金1000万元,若按年利率8%计,5年后该项基金的本利和是多少?
〖解〗设本金为a元,每期利率为r,存期为x(年),则本利和为
y=a(1+r)x
将a=1000,r=8%,x=5代入得
y=1000×(1+8%)5=1000×1.085≈1469.32(万元)
答:(略)
(十)利用对数函数确定指数(年限)问题
〖例题12〗仓库库存的某种商品价值是50万元,如果每年的耗损率是4.5%,那么经过多少年,它的价值降为20万元。
〖解〗设经过x年后它的价值降为20万元,则有
20=50(1-4.5%)x
两边取对数得
答:(略)
由上述可知,以上的举隅,都是学生以后走进社会,融入现代生活所经常碰到的问题。通过学习,可以教会他们如何解决此类难题,提高社会的竞争力。同时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加学生的经济核算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也较为有效。当然如何更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中职数学的教学更生活化,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这在教学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景斌.数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
[2]乔家瑞.数学(基本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