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安全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机电事故的发生出现了增长趋势 ,已经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机电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一般有机电设备原因、从业人员原因、环境和管理方面的因素。因此,要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安全管理手段,合理使用设备,有效地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电设备配套落后。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 , 往往存在设备投入不足,配套不完善的问题。有的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 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 , 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如今我国大部分国有煤矿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检修。但由于煤矿井下机电种类、数目众多 ,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此外,目前我国生产煤矿设备配件的企业结构小而散 , 对于配件的尺寸、规格、材料、性能没有统一标准,只要不是一个厂家的配置90 %以上不相匹配。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 75 %~80 %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2) 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由于煤炭行业险、脏、累,高素质人才很少加入这一行业,造成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同时现行煤炭行业职工队伍中总人数的 60 %~70 %为合同工、临时工,其中有很多人思想涣散、精力不集中,使得职工队伍极不稳定,操作、检修水平得不到提高。也正因为高素质专业人员的缺乏,对设备操作维修的认知度不高,导致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因为煤炭行业本身具有的工作环境差、地质条件复杂、危险程度大等问题,容易对从业人员的生理、心理状态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对机电设备进行操作、维修时也容易出现力不从心、粗心大意、精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够导致机电事故的发生。
(3) 管理水平偏低。近年来,由于国家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煤炭需求量大幅上升,许多煤炭行业盲目追求眼前产量,忽视了管理理念的提高,管理理念还处于20世纪 80年代“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水平。由于管理理念滞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机电事故率约占总事故的30 %~40 %。另外,煤矿机电管理没有跟上信息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现代化管理步伐。例如: 我国电牵引采煤机只能实现部分运行参数的检测,多种智能化控制尚属空白,而国外电牵引采煤机均具有建立在微处理基础上的智能化监测、监控和保护系统,可实现交互或人机对话、远程控制、无线电摇控,具有工况监测及运行状态显示、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故障诊断及预警、自动控制、自动调高等多种功能 , 以保证采煤机最低的维护量和最高的利用率 , 并可实现与液压支架、工作面输送机的信息交流和联动控制等功能, 使整个采煤工作面实现了自动化和无人控制。
二、关于加强煤矿机电管理的几项建议
(1) 进行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在煤炭行业中,技术改造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生产装备水平、新工艺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依靠科技进步,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加强机电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要提高机电质量标准化建设,必须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人员技术培训工作。应全面编制煤矿机电设备和配件的计划,新进设备必须三证齐全 (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技术资料要求准确齐全。全面编制和审查汇总全矿机电设备检修计划及大修计划,有助于协助施工单位制定大型检修项目的检修方案,并组织审批检修施工措施,参与大型设备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对所有职工都应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 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 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 采用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和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在煤炭行业中,机电设备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有一套健全的机电管理制度。如《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机电设备大、中修管理办法》、《机电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等,让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管理中有章可循,严格按各种管理制度开展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2) 建立完善煤矿机电管理机构。要在企业中形成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 ,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领导、协调设备管理与维修系统的正常运作,各基层单位设置专职的设备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设备全过程管理与维修人员完成企业管理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各个机构在设备选型、采购、现场管理、设备维修、备件质量管理、设备档案资料管理、设备报废等各项工作中都应有专人负责,所有设备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随时对设备的使用、维修情况及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监管力度。为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待修率、事故率达到有关规定的目标,将各项技术指标作为考核内容分解到各个生产矿井和基层单位,对生产矿井和基层单位实行月考核、季评比、年表彰,从而调动各生产矿井和基层单位抓好设备管理的积极性; 为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各单位要设置专职设备管理人员、井下现场使用管理人员,并且实行分片包干制度,对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 , 由上级领导负责监督。凡是上级领导查出的问题,而专职管理员未发现,对专职管理员进行处罚,并由其监督整改。凡专职管理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对使用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处罚。严格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对当事人及部门领导进行严肃处理,并通报批评,使大家从中吸取教训,降低事故率。严格配件及材料的质量和计划管理,保证设备的良好性能。
3结论
高产高效煤矿生产中确立机电管理理念是关键,只有创新机电管理机制,突出机电现场管理,狠抓机电技术创新,才能满足机电设备对生产机电一体化的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才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设备保障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防范措施
1.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低位成交,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比较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煤矿在生产技术的更新方面和安全投入方面的资金逐渐减少,促使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煤矿企业的安全观念与安全意识有待提升,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性能的检测工作也没有到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的检测非常有必要性。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的意义主要有三点:①确保煤矿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②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修费,从而降低与设备相关的成本投入,进而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③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检修工作也能够促进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促进其向高科技、现代化发展,从而加速了煤矿实现现代化生产的步伐。
2.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
2.1进行检测的煤矿机电设备的种类
在煤矿企业,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的机电设备和项目有:主扇通风机、空气压缩机、主排水泵、主提升绞车、主皮带运输机、架空乘人装置、矿井通风能力以及矿井通风阻力等。对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检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二是在发现异常现象后对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和诊断。
2.2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的手段
当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所用的手段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分析处理技术、光传输网技术等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安全监视、监控系统等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工作;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被检测机电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一类器件或装置。传感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检测中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与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的状态,能够有效地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情况,为安全检测提供必须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信号分析处理技术能够检测机电设备的技术性能、技术状态以及诊断故障,它所测得的信号多是时间的历程函数,利用这些所测信号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能够对设备进行准确检测、监测和诊断;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光传输网络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测中也得到了应用,它主要是用于信息的传输、复用、分插和交叉。
3.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检测中的防范措施
3.1要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日常及定期的检测和检修
为了做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工作,首要是要基础着手,及做好日常和定期的检测和检修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每个煤矿单位要根据自身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机电设备日常检测办法,并要安排专人专项负责;②要按照要求对每一个矿井生产线进行定期的计划检测和检修,主要是对零部件的磨损进行及时的解决,以及对零件超负荷运转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
3.2在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制度
设备安全性能检测工作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属于特殊的工作岗位和工种。要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首先要制定与检测和检修工作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度,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化、清晰化;其次要确保每个相关的检测和检修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有工作任心;还有,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要严格按照设备维修、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来执行,将工作情况与经济利益挂钩,进行量化管理。再次,为了实行必要的绩效考核制定,要定期对对应管辖的设备责任区进行验收检查,达到一定要求的给予奖励,否则给予相应的处罚决定。最后,还要对设备的维修及使用情况进行动态检查,追究那些不按规定流程操作致使设备损坏的相关人员的责任。
3.3在煤矿机电安全性能检测中要做好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
煤矿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开拓更大的市场,对机电设备进行改造非常有必要性,另外,安全性能检测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对设备的技术进行改造。煤矿企业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改造工作要求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尽可能的多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此外,技术改造工作还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就要改进相应的生产技术,发挥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科学成果的转化率。先进的技术装备是煤矿企业顺应市场需要,提高生产装备和工艺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从而达到增加收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依靠科技的进步,才能保证煤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3.4建立良好的机电安检和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建立良好的机电安检和质量监控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首先在设计阶段,要做到标准化、全面性、规范化和系统化。②要购买那些质量好、信誉高的设备产品,由专人负责。另外,要把好验收关,要进行必要的检查。③在安装环节,要严格规范要求操作。④要开展定期检修工作,在每次停产检修时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检修计划并保证检修彻底实施。检修结束后,检修维护人员还要现场对检修设备进行试运转操作,对于不合格的设备切不可对其签字审核,确保每个项目检修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只有建立良好的机电安检和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
3.5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安检工作中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管理技术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煤矿机电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使用、检修、维护等各个环节中。具体来说,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工作来说,相关部门要逐步建立起所有机电设备的使用、检修、保养等的电子档案。这样能够便于安检工作的深入化、细节化、具体化、系统化和智能化。
4.结论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涉及的知识和方面较多和宽泛,其中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这项工作在煤矿产业发展中其中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对其不断的改进和革新,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实现煤矿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宪岭.煤矿机电设备的设备管理探讨.科技资讯,2012(20):103
关键词:接地;防雷;共用接地系统;等电位联结;标准规范
中图分类号 TU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接地看上去虽简单,却又是防雷工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理论上,接地、防雷、中性线、地线这样的事情已由供电部门、建设部门解决,但实际上电气施工人员却要经常陷入这些烦恼之中。本文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针对接地做简要的阐述,以便引起相关施工部门的重视,更好地完善接地系统。
1接地的基本理论
关于接地的定义在不同的规范中有不同的提法。通常认为接地是电气系统的某些节点或者电气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与地(包括大地,或者范围比较广泛、能用来代替大地的等效导体)之间的连接。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中对接地装置的解释为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接地体是埋入地中并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接地线是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
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中接地的定义为:将电力系统或者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由以上国家规范看来,接地的定义虽然略有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
2接地的分类及作用
一般来说,接地按作用可分为功能性接地和保护性接地。2.1功能性接地
功能性接地是指为了保证电气系统及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实现其可靠性及固有性能的接地(图1)。功能性接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图1 功能性接地
(1)工作接地。根据系统运行的需要进行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该接地系统有电流通过。三相四线制在供电变压器端是接在这个接地点上的,保护接零也属于这种接地。
(2)逻辑接地。造成一个电位点或者电位面作为电子电路的公用电位参考点,仅逻辑上接地,不一定是大地零电位,如一些设备的热底板。
(3)屏蔽接地。为了防止电路之间由于寄生电容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辐射电场或者对外界电场敏感,必须进行必要的隔离或者屏蔽。这些隔离和屏蔽的金属必须接地。
2.2保护性接地
保护性接地是指为了防止人或者设备因电击造成伤亡或者损坏而进行的接地(图2)。保护性接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图2 保护性接地
(1)防雷接地。为了消除或者减轻雷电危害而将雷电电流导入大地的接地。
(2)防静电接地。将静电电荷导入大地防止其危害的接地。
(3)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将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使其处于地电位水平。一旦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的绝缘部分损坏或者设备长时间运行产生静电电荷时,可通过接地装置的保护,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或者设备的危害。
此外,作为保护接地的补充,将电力系统多出进行接地,如架空线在进入建筑物处进行的接地,亦称为重复接地,也可以减轻电击的危害。
3接地的重要性
随着智能建筑物的日益增多,建筑物楼层的增加,异常天气的不确定性危害,雷电活动对人身安全及建筑物造成的危害也逐渐明显。近些年来,防雷工程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防雷工作不仅是对建筑物本身的一个补充,同时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的保障。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浪涌保护器、接地装置等)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电直接落到被保护的设备上,并把雷电流快速引入大地,使被保护设备免遭高幅值雷电过电压作用,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没有接地装置或接地装置不合格,就会失去或降低防雷装置的作用。接地装置正是把雷电流引入大地的设备。如果雷电流不能安全泄入大地或不能迅速流入大地,就可能造成保护失效,以致损坏设备。长期运行的经验证明,接地装置的可靠安装直接关系着设备的安全运行。
正如筹建一栋新的建筑,防雷工程也要从建筑物基础开始时就开展接地工程的施工。充分利用建筑物本身的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是现代防雷工程常采用的接地方法。在整个防雷工程中,接地工程几乎没有办法再去改动。因此,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针对接地工程中的焊接做电气连接时,不仅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施工,而且必须保证质量。
接地电阻是接地系统中最主要的参数之一,接地状况的优劣主要用接地电阻的大小进行衡量。接地电阻越小,表明接地装置的散流功能越好。在最新的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范围》(GB/T 21431-2008)中,第5.4.1.4条明确标明了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在有关标准规范中的设计要求值。此外,也不能排除接地材料的规格、接地体的结构、接地体的埋设深度、接地装置的焊接工艺等的影响。
4共用接地系统的作用
当今,大多数建筑物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在同一建筑物内存在着各种导体线路,如电源线、电视电缆、数据通信线、供水及供热金属管道等,这些线路的网络结构布局错综复杂,甚至产生交织,它们在建筑物内部的不同空间位置上构成许多回路。由于这些回路的存在,使建筑物内部电子设备遭受雷电危害的机会大大增加。由于建筑物本身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要使防雷、安全、工作等接地系统分开,在实际中遇到很大困难,不同接地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很难满足,接地线之间还会存在电位差,易引起放电,损害设备和危及人身安全。现在已趋向于采用防雷、安全、工作等接地连接在一起的接地方式,称为共用接地系统。
IEC标准和ITU相关的标准中均不提倡单独接地,而国家标准也倾向推荐共用接地系统。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中,关于共用接地系统的术语解释为:共用接地系统是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联结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较容易均衡建筑物内各部分的电位,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排除在不同金属部件之间产生闪络电压的可能,使接地电阻更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接地与防雷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防雷措施而无接地,无法迅速泄流放电,建筑物内的设备将直接遭受强大电流的冲击。无论哪种情况,系统都将受到破坏甚至瘫痪。只要通过合理配置,使之融为一体,就能有效确保系统的稳定工作,从而发挥出系统防护工作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10
[2] 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1997.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01
我现就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年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向大会作报告。
一、年生产安全工作简要回顾
年,我们紧紧围绕工作会确定的总体部署和工作思路,继续推进了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工作;狠抓“双基”、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文化建设,
开展“百安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并完善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了集团安全、原煤生产最好水平。
(一)生产安全指标完成情况
年生产总量稳步增长,科技治灾工作全面开展,“双基”建设工作开始起步,安全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安全状况基本稳定。
全年生产原煤1300.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0%,开拓进尺5.17万米,完成年计划的122.86%;掘进进尺26.81万米,完成年计划的105.68%。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全部矿井均达标,其中19对矿井达一级标准,占生产矿井的79.17%。
年省安委会下达集团死亡控制指标29人,实际发生死亡事故21起死亡22人,其中:原煤生产矿井19起20人,基本建设矿井2起2人,比省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少死亡7人,百万吨死亡率1.54,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年与2007年相比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9.03%,死亡人数减少21.43%。有三对矿井安全周期超过1000天,分别是广能公司李子垭矿1950天、李子垭南矿1354天、龙滩煤矿1184天。
(二)年主要安全生产工作
集团年初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了全年安全生产,董事长肖天任代表集团公司与各公司签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
年我们紧紧围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抓安全生产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入手,以“隐患治理年”和开展各种形式“百安”活动为切入点,以科技治灾和瓦斯治理利用为重要手段,以夯实“双基”工作和提升机械化发展质量为前提,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确保了年安全生产工作基本稳定。
1、狠抓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确定了管理规范化、考核统一化的“双基”工作基本思路
为贯彻落实七部委116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加强煤矿“双基”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和装备水平出发,进一步推动矿井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
各公司按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如攀煤公司出台了“双基”建设工作的考核标准,在花山矿、小宝鼎矿进行了“双基”建设试点,队、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矿进行了“双基”试点,以打牢基础,强化基层为突破,从人、机、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入手,以做到人员无失误、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全面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以“隐患治理年”和“百安”活动作为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强化了现场管理
隐患是事故的温床,对隐患的排查、控制、治理是防止各类事故的重要手段。年以“隐患治理年”和“百安”活动为契机,加大了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和整治。
统筹安排“隐患治理年”工作,灾害治理稳步推进。年初我们全面部署了“隐患治理年”工作,要求以防大事故为重点,全面排查基础设施、工艺系统等方面的隐患,以及排查思想认识、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推动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各公司根据矿井灾害实际情况,强化了隐患治理的组织领导,制定了行动方案,明确了治理目标,突出了治理重点,强化了检查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加大了对省控重大隐患的整治力度。年省控重大安全隐患有四项:白皎煤矿、珙泉煤矿剃头下山开采,红卫煤矿水害,龙滩煤矿水害。白皎、珙泉煤矿已与XX大学合作,计划投入资金2.65亿元,预计到2010年整治完成。白皎煤矿重大隐患整治工程完成掘进进尺7200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2.86%,珙泉煤矿重大隐患整治工程完成掘进进尺2100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5%。红卫煤矿制定了水害防治预案,现正在实施之中。龙滩煤矿与煤科总院西安研究院院联合制定了防治水设计,配置了探测设备及相应人员。
开展了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年我们共开展了三次“百安活动”,每一次都目标明确,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百安活动”期间均杜绝了较大事故,一般事故明显下降,取得较好效果。第一个“百安”活动以保“两节”、“两会”为主题,百万吨死亡率为1.47,广能、达竹2个公司未发生死亡事故;第二个“百安”活动以顶板、运输整治为重点,百万吨死亡率为1.09,广能、广旺、川南、威远矿等4个公司未发生死亡事故;第三个“百安”活动以保“奥运会”、国庆和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为目的,百万吨死亡率为1.24,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达竹、广能2个公司未发生死亡事故。
3、突出“一通三防”工作重点,防止了较大事故发生
“一通三防”永远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坚决贯彻瓦斯治理十六字方针,采用可保尽保、应抽尽抽等有效瓦斯防治措施。各公司落实了精神,按照《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的要求建立了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井下移动瓦斯
抽放系统,25对生产矿井均全面完成了瓦斯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并一次性通过验收。全年杜绝了瓦斯事故,抽采瓦斯7600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21%,瓦斯利用约4050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13%。已运行30台瓦斯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5兆瓦,芙蓉公司珙泉矿有4台正在安装过程中。
4、依靠科技进步,加大了科技治灾工作力度,为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奠定了一定基础
坚持科技治灾,集社会之智慧,举之全力、借院校之技术,推进安全治灾和装备升级。集团组织了煤炭开采、瓦斯治理、水害防治三个专家组,技术中心成立了5个专业研究所,突出重点解决了制约生产的开采工艺、瓦斯抽采、防突、防灭火、防治水等技术瓶颈问题。科技进步在集团构建规模化、现代化、信息化大集团的更高平台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在科技治灾方面开展了突出煤层深孔预裂控制爆破技术研究、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水害防治方法研究等项目的研究。目前,广能公司嘉华煤机厂研发了3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广旺公司完成了近距离低透气性复合煤层卸压瓦斯抽采技术项目的研究;杉木树矿正在开展“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等提高了矿井防灾治灾能力,有力地推动了矿井灾害治理工作。
5、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巩固发展机械化,改善了安全环境
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夯实基础工作。修订了《安全质量标准化附加考核办法》,要求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做到“四结合”:健全机构与同步考核相结合;系统改造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动态管理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创优争先与奖头罚尾相结合。
广能公司公司在贯彻执行国家行业一级质量标准化标准基础上,配套修改和细化形成具有广能特色的《附加考核办法》,通过质量标准化与矿井班子年薪和职工当月30%的工资挂钩等措施,促进了质量标准化上台阶。通过集团下半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全部矿井均达标,其中19对矿井达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比2007年增加1对。
大力发展机械化,推动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工作:机械化制度建设工作;优化生产系统,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工作;加大矿井灾害治理力度,为机械化发展创造条件工作;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解决制约机械化发展颈瓶工作;加强机械化培训工作;提高掘进单进水平,确保采掘平衡工作。
年集团机采率达到66%(其中综采率达到53%),机掘率达到10%。现有采煤工作面94个,比去年减少3个,共装备了机采工作面42个,比去年增加1个,现有掘进面187个,同比减少17个,实现全机械化采煤的矿井共有6对,比去年增加了2对。广能公司李子垭煤矿、绿水洞煤矿先后被中煤协会分别评为行业一级、行业二级高产高效矿井。
6、创新安全管理,逐步建立了特色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为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推动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建立完善了安全周期满1000天矿井奖励办法,明确了奖励标准,细化了考核,同时将基建矿井纳入了考核范围。
各公司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内部安全监督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安全管理体制创新,在强化矿井安全管理方面作了很多有益、大胆尝试,对强化监督隐患排查整改,实现安全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如攀煤公司在今年3月1日正式成立驻矿安全督导站,采用公司直管模式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实行安全监督与管理分离,强化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全方位参与矿井安全过程管理,真正使安全监督工作越抓越紧、越抓越严、越抓越细、越抓越实。
7、抓好重点时期的安全工作,营造了较好的安全社会氛围
积极开展了春节、“两会”、抗击冰雪灾害和地震期间的安全生产。为确保重点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都深入基层和现场,严格执行入井带班和节日期间值班制度,认真执行队干跟班作业制度,确保了各项生产安全措施落实,保证了电煤的供应,实现了安全生产。在抗震救灾期间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加强了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了对井下隐患的排查治理,确保了地震期间的安全生产。
抓好奥运会期间安全生产,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对火工品管理、对基本建设矿井和非煤矿井实施了专项检查。在检查行动中,查出隐患64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10份,落实了整改责任单位、检查验收单位和整改期限。
8、开展综合治理,加大安全投入,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按照集团定的“依法治安、科技兴安”的战略,大力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抓好安全生产“五要素”,努力向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迈进。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提高技战术水平。各公司按照《矿山应急救援及矿山救护队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求建设的矿山救援队伍。如四川省威远煤矿矿山救护消防中队制定了严格的训练方案,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严格按照各项训练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形成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顽强、技术过硬、英勇善战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合理使用安全费用,加大淘汰设备及工艺更新力度。年提取安全费用3.87亿元,使用了3.92亿元,申请国债项目22个,总投资5.239亿元,其中国债0.9782亿元。现已全部淘汰仓储式、巷柱式、刀柱式等落后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已全部淘汰木支护;巷道支护采用锚、网、喷组合支护技术,增强矿井综合防灾能力,夯实安全基础。
加强安全培训,为安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采用培养岗位专业人才、广泛招引人才等方式,实现了人才总量大幅增加、人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配置更趋合理的目标。年计划培训员工1.35万人次,实际培训员工2.18万人次,其种作业人员0.42万人次。另外,四川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专门为集团举办了矿长培训班,确保相关管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构筑群安工作的坚固防线。在金刚煤矿召开了群众安全工作经验交流会,确立了“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安全基础,构筑群安工作的坚固防线”的工作目标。通过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及其家属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保障作用发挥,推动了安全文化建设进程。达竹公司形成了安全文化建设机制,制定了《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把安全文化建设从地面向井下延伸、从生产单位向非生产单位延伸,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形象。
(三)年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状况不平衡,一般事故未得到有效遏制
年发生的死亡事故均为一般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1.54,而全国国有重点煤矿为0.85左右。按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统计,顶板事故第一,占总数的45.45%;运输事故第二,占事故总数的31.8%,这两类占事故总数的77.27%。
各公司安全状况发展很不平衡,广能公司百万吨死亡率为0,川南煤业为1.20,攀煤公司为1.33,达竹公司为1.83,芙蓉公司为2.31,广旺公司为3.61,威远矿为4.69。威远矿、广旺公司、芙蓉公司的百万吨死亡率都超过了集团的平均水平。
2、“三违”现象未有效遏制,重大非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去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未能杜绝“三违”行为,加之现场管理较混乱,职工自保和互保意识不强造成。如鲁班山南矿“1.20”提升运输事故,李子垭南煤矿“6.2”放炮事故等都是作业人员违章作业造成。
重大未遂伤亡事故明显增多,共发生19次,主要集中在瓦斯燃烧、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透水事故、煤层自燃发火、跑车、放炮等方面。特别是龙滩煤矿“8·14”瓦斯爆炸,鲁班山北矿2812机巷1#联络巷发生煤层自燃发火,白皎煤矿2184机巷发生煤与瓦斯大型突出,李子垭煤矿工作面被淹等事故都极有可能酿成重大伤亡事故。
3、灾害升级,治灾手段落后,安全发展与技术发展不匹配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灾害逐渐加重,但现有的灾害防治手段与灾害程度不相适应。瓦斯抽放效果未能全部达到规定要求,无计划停电时有发生,矿井水害监测与防治尚缺有效手段。矿井生产系统与生产能力不配套,减头减面难度大,造成采掘接续紧张加剧,同时又制约了防灾治灾时间及效果。芙蓉公司、广旺公司巷道底鼓变形严重,存在支护手段与矿压不适应的问题。
4、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和安全监管不严、不细、不实
技术管理上,个别单位存在无规程、无措施作业。规程编制质量差、技术规定可操作性差,技术管理部门未严把规程质量审批关,对年青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帮带力度不够。
生产管理上,存在不严格执行规程规定现象。采掘工作面投产未严格执行投产验收制度,瓦斯抽采钻孔终孔未到设计位置,瓦斯预抽未达到预定效果,煤与瓦斯突出治理无效果检验或检验工作质量差。
安全管理上,存在监督执行不力。隐患排查不力、隐患整改落实不彻底。由于生产接续紧张,部分瓦斯灾害严重矿井存在采掘活动违反瓦斯管理规定的问题。
5、人才匮乏,职工队伍不稳定
随着集团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现状与安全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表现在人才总量与人力资源总量比例失衡、技能型人才紧缺矛盾突出、人才结构性分布不均等方面。近年来,由于职工队伍流动性较大、职工队伍不稳定、技术人员缺乏,极大地制约了安全生产稳定发展。
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做好年安全生产工作
年,我们要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和安〔〕1号文件精神,强化“双基”工作,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挑战,继续推进管理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事故查处向预防转变、隐患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转变,确保年安全生产目标全面完成。
生产安全工作目标:生产原煤1315万吨,绝对死亡指标控制在省安委会的考核指标以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2以内,力争实现1.8,基本建设矿井万米掘进死亡率0.8以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局面逐步好转。
(一)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
年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事故总量偏大,重大非伤亡事故明显增多,质量标准化水平不高,灾害升级压力大,安全基础仍然薄弱,安全管理不到位,“三违”行为未得到有效遏制,安全文化建设还未入心入脑等问题。因此,各单位一定要吸取年重大非伤亡事故多发的教训,切实杜绝“两多两少”现象(听汇报多,井下解决问题少;布置工作多,落实检查少),加强现场管理,解决好“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以“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为重点,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为推动安全生产稳定发展,防止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在安全工作上年定为“瓦斯专项治理年”。各公司要建立防止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制,贯彻落实生〔〕50号文件精神,以“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为重点,加大投入和科技攻关力度,力争二级以上瓦斯超限报警次数下降50%,杜绝水害事故和瓦斯事故,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继续坚持瓦斯治理方针,牢固确立瓦斯不治理安全无保障观念。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瓦斯治理、抽采利用要求,不断优化通风系统,定期研究解决瓦斯隐患问题。突出矿井认真落实“四位一体”防护措施,加强瓦斯检查员的履职情况检查;加强井下在用设备防爆检测。全面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工作体系,坚决杜绝瓦斯事故。
坚持煤矿水害防治十六字方针,富含水岩层和老窑积水区域要加强物探、钻探工作,水害威胁严重的矿井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要落实专门机构和责任人员,负责水害防治水工作,对周边小煤窑的开采情况进行调查,确保水患的有效防治。
(三)加大灾害治理力度,建立安全治灾技术支撑体系
治灾是消除隐患,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各公司要围绕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问题,确定攻关方向,按照分类指导、分级实施的原则,加大安全费用投入。技术中心要积极参与重点项目和涉及全局性科研项目的攻关,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
攀煤公司要加强对周边小矿的监控,争取尽快建立一套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白皎、珙泉矿重大隐患治理工程要充分依靠深孔预裂爆破,提高煤层透气性等科技进步技术,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龙滩矿井要将试生产期间的灾害防治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掌握瓦斯和水涌出规律,为制定灾害治理措施奠定基础。
(四)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
以强化“双基”工作为重点,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提升机械化水平,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强化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以安全控制指标为目标,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落实新建、改建、扩建矿井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跟踪考核。
加强教育和培训,实行全员安全准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安全培训,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严格全员安全准入,继续推行变招工为招生,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推进科学管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合理生产部署,合理选用主要设备,加快推动“两型”、“三化”建设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逐步提高职工收入,稳定职工队伍。
夯实机械化基础,提高机械化质量和效益。总体目标是:机采率达到65%(其中综采率达到50%),机掘率达12%;全员效率达到1.65吨/工。加快系统配套改造,大力推动机械化升级,具体要求是:减少炮采(掘),增加机采(含综采综掘),对新建矿井实行炮采审批制度;减少普采,增加综采,新建矿井有条件的要直接装备综采;具备条件的综采面向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工作面发展;机械化向综合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力争年机械化采煤工艺基本覆盖公司全部可采煤层。
(五)加强安全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实施风险预警机制
加强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抓好事前防范,制定完善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办法和矿井安全生产1000天管理办法。风险预警管理可实现安全隐患直观量化考核,操作性强,也便于检查考核安全员的履职情况。目前在金刚煤矿进行试点,待完善后推广实施。
芙蓉公司救援基地年要建成,集团在此基础上将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对各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指导和协调工作。各公司要按照矿山救援队伍资质认定的有关标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演练,提高救援队员的战斗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做到安全救援、科学救援。
(六)积极应对挑战,增强安全管理的预见性,统筹协调计划、生产、销售、安全管理
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煤炭市场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要继续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建立安全管理随市场销售变化的联系会议机制,坚持以产促销、以销保产的原则,生产与市场要做到统一指挥、统一步调,实现全局一盘棋。
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查找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加大对安全费用的提取、管理、使用的监管。特别是利用生产任务不重的时机,全力开展隐患治理工作,消除矿井通风、瓦斯、顶板、水害机电运输等方面的重大隐患。
(七)加强重大隐患治理,继续推进“隐患治理年”工作,控制零星事故发生
坚决改变“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的错误思想。抓好重点头面,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要按照“六步”闭合监督管理机制的要求开展治理工作。通过实施闭合监督管理,做到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明确,程序规范、排查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到位、整改彻底。
各公司要加大科技治灾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重大隐患分级管理机制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杜绝较大事故,加大对零星事故的控制,严厉查处不按规程规定操作,不按规定设置安全设施,劳动组织管理松弛等现象。
(八)深化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理念
关键词:百年煤矿 供电系统 存在问题 改进办法
1 概述
我公司是一个百年老矿,井深巷远,供电系统复杂。全公司有35kV变电站3座,井上变电所9个,井下变电室30个。随着井下生产工作面的不断向深部延伸,不断增多的供电设备及电缆,星罗棋布相连构成了错综复杂的供电网络;同时,由于地质条件变化以及挖潜工作的开展,巷道变形严重,供电设备受到威胁,供电事故极易发生,除影响生产外,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机率也会加大。因此,对供电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查找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
2 地面变电站的现状
变电站全面升级改造获得成功,把传统继电保护改造成微机型综合继电保护,实现了微机监测,“五防“功能智能化,可视化监视系统,SVG无功补偿装置投入,基本可实现自动化。虽然有些功能受各方面影响没有使用,但整体上可以说是一次技术革命。
3 井下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供电系统设计不够规范。我公司高压供电系统,随着生产区域向深部延伸,变电所数量不断增加,电缆长度增加,系统显得很复杂,但从整体看,有的变电所已失去使用价值,随着巷道开掘电缆也可以走捷径而缩短距离。低压系统的供电设计缺乏统一性、全面性,各单位间设计重复与脱节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设计不规范。不仅如此,现场安装过程中随意性也很大,存在着实际安装与供电设计不一致的现象。我们知道,对于整个矿井供电系统的设计而言,规范设计必须严格符合安全、合理且经济的相关要求,然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大部分单位往往抱着这样一种态度——电缆尽量使用截面大的,尺寸长的,开关使用容量大的,造成既不合理又不经济,甚至由于保护整定不准确而变得不安全的综合性问题层出不穷。
3.2 井下部分变电洞室存在隐患。随着生产的需要不断挖潜开采,部分变电室顶板来压、底鼓,片帮,使供电设备歪斜,检修间距不够;无人值守的变电室有的门受压变形不能上锁;有的变电室有滴水,地面集水,设备外壳受腐蚀,线腔受潮发霉;这些都是供电设备安全运行的较大隐患;有的6米长以上的变电室由于特殊原因留一个出口,不符合规程规定。
3.3 现有低压供电方式不适应长距离供电。近年来,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达千米长走向的工作面逐渐增多,大功率设备不断增加,这样给工作面供电增加了困难,如超长距离供电,会使开关保护范围达不到要求,大功率设备启动不了。现在采取加固定变压器尽量靠近工作面的方法很难达到要求。因为风道、运道受不断变化的地质条件影响高低不平,且压力不断变化,巷道不断变形,采取移动变电站深入采区的方法有一定困难。
3.4 井下电缆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电缆吊挂煤矿安全规程有明确的规定要求,但我公司受自然条件影响,部分巷道及斜巷受压断面及高度不够,造成电缆吊挂距地面高度、间距不够,且经常由于冒顶而埋压电缆,电缆的安全环境受到一定威胁,增强了日程维护的困难。
3.5 井下接地系统状况不太好。矿井老化,巷道深远,接地系统也是错综复杂,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接地线、接地极腐蚀较严重,接电线的连接、截面不符合规定现象还存在。
3.6 局扇供电的管理规定落实不好。关于局扇管理集团公司以及我公司,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供电原因瓦斯积存事故还是不能避免。原因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有的用电单位不能坚持每班对自动切换装置进行试验,一旦其中一台局扇停电或自动切换装置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停风事故;第二种情况是供电单位及用电单位对局扇供电设施定期检验坚持不好,不能保证两趟供电线路和馈电开关处于完好状态。第三种情况,对开关(馈电开关和磁力起动器)保护整定不认真,整定大不易及时发现故障而使故障扩大化,整定小风车启动时掉电门。
3.7 工人较严重的电气习惯性违章还存在。设备失爆现象还没完全杜绝,设备防爆工作是煤矿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不会产生明显效益,但对安全保证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在矿用隔爆防爆电气设备的检修中是不允许带电打开隔爆外壳的是规程规定。一些隔爆电气设备设有闭锁装置,人为不打开闭锁,带电时是打不开盖的,但井下隔爆开关是采取接线腔和主腔两腔隔爆的型式,主腔闭锁结构多为机械式闭锁结构,与之相对应的接线腔却无任何机械式或是电气式闭锁结构,整个防爆电器产品在设计方面存在着不完善性。这就使员工的操作行为完全靠自觉遵守规程来保证。给安全带来隐患,一些习惯性违章的工人如误打开带电设备不仅易造成触电事故而且易产生火花,有可能造成瓦斯爆炸的严重后果。
部分工人对保护的使用认识不够,甩保护还是时有发生,不按规定对各种保护进行整定、试验现象还存在,使供电安全失去了最根本的保证,后果使设备以及人身可能受到损坏与伤害,虽然公司加大查处力度,但不可能对工人时刻进行监督,还要靠工人自觉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3.8 井下变电室没有实现自动化。一旦出现开关跳闸事故,由于巷道较长,用人力合电,往往花费几个小时,延长事故时间。实现自动化后实现远方监控又可节省人力又可大大缩短时间。
另外,供电系统污染逐渐显现,电力网中非线性负载的逐渐增加是大趋势,如节能荧光灯、变频驱动或晶闸管整流直流驱动设备逐渐应用于我矿井下供电系统,这些非线性负载将导致电网污染,电力品质下降,自动保护误跳闸,严重时引起供用电设备故障,甚至引发严重火灾事故等。
以上的几个问题,有的是老旧矿井存在的特有问题,井深巷远,开采难度大,使供电网络复杂,设备所处环境差,有的是人的行为及主观方面和技术方面问题。
4 供电系统现存问题的改进措施
4.1 对高压供电系统进行统一优化设计,通过合理分析、认真计算,去掉冗余部分,达到既经济有合理的高压供电系统。低压系统公司制定个设计规范,安排专门技术人员统一设计,并督促按设计施工,遇自然条件或其它原因按设计施工较困难时可对设计进行更改,务必使设计与现场安装相一致;安装结束要经职能部门对安装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整个低压供电系统才能投入运行,从而为其以后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对于超长距离供电,可以采用下列补救措施来解决:①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增设移动变电站,深入工作面,是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②实在条件不允许可采取增设分段保护开关(增加400馈电开关)、增大电缆截面、相敏保护、提高供电电网的电压等级、变压器容量等措施。几项措施可单独采取,也可多措并举。如果仍不能满足要求,安排工程使变压器更靠近工作面缩短距离。
4.3 为了避免局扇供电安全隐患,坚持“四双”、“三专”、“两闭锁”、“一切换”的规定。用电单位要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局扇的自动切换装置每班进行试验,供电单位要加强对局扇的供电设施包括高压开关、干式变压器、低压馈电开关及电缆等的定期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4.4 对防爆问题,除从技术方面考虑外,主要加强对人的行为管理,加强培训,加大考核处罚力度,使工人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防爆设备管理把好三关,有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下井防爆设备,有维修电工对其安装、检修,有专职防爆检查员巡视检查。
4.5 加强巷道维护,变电室标准化治理,使供电设备处在安全的环境中。作为一个百年老矿,存在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把一个逐渐衰老的矿井,建成一个焕发青春的本质安全型矿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几年来,随着公司领导对安全、标准化的重视,在资金及生产条件紧张的情况下,各种达标治理正逐步开展,对变电室、大巷的治理以完成大部分,供电设备基本全部更新改造,地面变电站投入监测监控设备,投入电源净化装置进行谐波抑制,安装SVG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功率补偿,提高供电质量。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各种违章情况逐渐减少。各方面成绩显著,百年老矿正朝着标准化矿井大步迈进。
5 结语
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对煤矿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在工作中,不断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提高,才能更好地完善供电系统,才能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市场化运作体系更加明显。水暖公司作为矿确立了主辅分离厂点后,按照先分账、再分人,企业化管理的要求,遵循人员分离、财务分离以及资产分离的原则,将原行政式的管理体制转变为企业管理模式。经过努力,**矿水暖公司辅业改制顺利完成,20**年矿与水暖公司签订了冬季供暖承包合同,并且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和全成本核算管理。
2、采暖供热系统职工观念的转变。过去大家把供暖单位视为消费单位,是矿上的负担,现在通过改革,大家认识到供暖单位也可以创造价值。职工生活福利观念逐步淡化,有偿服务的市场意识明显增强,全体职工普遍增强了当家理财、精打细算的自觉性,经营至上的观念转变为每个职工的内心深处的动力,增强了个业的内部凝聚力,向心力和外部竞争力。
3、职工群众满意度提高。由于水暖公司改革改变了过去“生、冷、硬”的态度,服务质量提高,办公场所、家属住宅、工业用暖等方面的质量明显提高。企业、家属对供暖工作满意度增加。
4、环保指标达到或超过**公司、古交市要求。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矿锅炉脱硫正常、水质、燥音、烟尘全都符合排放标准,煤场、渣场清洁干净。
5、供暖系统科技含量明显增强,设备得到充分改善。通过努力,20**年全矿共投入资金750万元,对相关设备进行更换,完成了三项科技攻关任务,为供热采暖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如果我们在采暖供热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认为主要是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目标定位,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开展采暖供热工作,用竞赛激发供暖工作的内在活力
**矿针对采暖供热竞赛工作,为强化采暖供热,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牢固树立了“真诚送暖,情系万家”为宗旨,矿专门成立了了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后勤副矿长为常务副组长,机电、经营、安全副矿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有关单位、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矿采暖供热竞赛活动领导组和办公室,根据总公司的采暖供竞赛方案,制订了我矿的实施方案。矿水暖公司相应成立了采暖供热竞赛领导小组,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着力强化了全矿供暖系统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搞好采暖供热竞赛工作意识,推动了活动规范运行。特别是矿职代会后,为切实把采暖供热竞赛工作的高标准认识传递下去,灌输到每名干部职工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层层分解活动内容,落实到所属的各个队组、每个职工,形成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采暖供热竞赛组织、管理、实施体系。紧紧围绕转变安全观念、规范职工行为等环节,突出了以良好的外部氛围熏陶人、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人、以严格的教育培训规范人三个工作重点。
1、以良好的外部氛围熏陶人。在开展采暖供热活动中**矿通过全方位的舆论导向影响人。为深刻认识开展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我们实行了全员教育,开展竞赛宣传的三大战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舆论工具,及时反映“竞赛”工作动态,并对各队组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进行大力宣传,选先树优,典型激励,发挥党群部门优势,组织人员深入队组进行宣讲,组织职工操作规程考试,使干部职工的竞赛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营造外部氛围第一战役:政策宣传战。从20**年开始,矿宣传部、工会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橱窗、标语等形式,不断的宣传国家、公司、矿有关供热采暖的政策。第二战役:形势宣传战。**矿领导利用各种会议、有关部门、各单位利用有关媒体,及时介绍兄弟矿井的在供热采暖工作中的作法,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供热采暖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宣传增强了职工竞赛的信心。第三战役:内部攻心战。我矿围绕供暖工作,开展了“工作怎样抓?竞赛怎样搞”主题大讨论活动,统一职工思想,提高认识。以提升思想境界为着眼点,着力打造持续竞赛的人文环境,大力实施了“五个一”的教育工程,切实构筑了以南一沟为主的竞赛“一条街”,以锅炉房为主的竞赛“一个点”,以公司、队、班组、个人为主的竞赛达标“一条龙”活动,以区队、班组学习室为主的竞赛“一园地”,以广播、电视、板报为主的竞赛宣传“一阵地”活动。
2、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人。管理文化是管理工作的灵魂,理念引导是制度约束的升华。在竞赛之初,**矿水暖系统就提出五项承诺,“辛苦我一个,温暖千万家”、“语言文明,工作规范”、“故障24小时内解决”、“入户服务不“吃拿卡要””、公司领导树立“职务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在矿水暖系统职工中树立了水暖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认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到服务是工作永恒的主题,不管企业的体制如何改变,职工的身份如何变化,服务永远是后勤系统赖以生存、赢得民心、谋求发展的根本之所在。
3、以严格的教育培训规范人。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竞赛结果的成与败,决定着供暖工作的好与坏。**矿通过完善培训方式,提升职工业务技能,实现职工技能的循环提高。供热系统技术含量较高,职工培训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了“1212”培训思路。即:每月进行一次考试、每周坚持进行两次培训、每一名师傅带两名徒弟,帮助提高技术;每一名队干部承包一个班组,帮助抓管理。通过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现场进行技能讲解和演示,实践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理念,营造了人人苦钻业务,争当多面手的学习氛围,职工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有了提高,在矿、公司第二届职工技术比赛中,水暖公司选派_____名选手代表参赛,取得了__个第______名、______个第_______名的好成绩,______名同志被聘为、技工、高级技工、技师,为水暖公司和矿争得了荣誉。
二、新思路运作,站在推动后勤系统改革的高度,开展采暖供热竞赛活动,用创新的思路,确保采暖供热工作迈上新台阶。
创新是一个企业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矿在采暖供热工作中,在经营体制、机制运行、管理方式、科技攻关提出了供暖工作的“五个创新”、“两结合”的思路,促进了采暖供热竞赛工作向纵深发展。
1、用人制度的创新激发各层次人员的活力。保持供暖人员的合理流动,增强员工工作极积性是竞赛的保证。**矿针对采暖供热人员用工性质不同、用工时间不同的繁杂情况,要求所有供暖人员要求按照竞赛标准全体起立,抽调板凳,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在20**年度采热供暖期间,共有____名同志因种种原因离开了岗位,能进能退的用人体制,使职工的工作极积性得以提高。
2、管理制度的创新推动了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专业化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供暖运行质量的有效手段。为此**矿坚持专业化管理与服务的原则,整合人力资源,成立联系实际道维修队,对全矿供暖、供、污水管网的维修检修实行统一的专业化管理,为保证维修效果,水暖公司为每一位职工定岗定职,合理分工,24小时值班,加大了对各供暖管网的维护检修力度,对“跑冒滴漏”的问题及时处理,对损坏的配件及时更换,对主要供暖管路进行24小时巡视,同时给每栋楼每个办公共场所发放温度计。20**年,**矿提前10实现了正常供暖。主动更换管路1978米,为矿节约大量资金,矿给予水暖公司4万元奖励。
3、经营体制的创新,使辅业变成了“富业”。达到了企业、集体、个人三方受益。为了达到矿井、水暖公司、职工家属三方受益的目的。**矿采取的办法是,首先签订供暖承包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将原来直接划给水暖公司的各项消耗费用,不再直接划给他们,而是与供暖效果相结合。形成了“你掏钱,我服务;你高价,我优质”的局面,从机制上由过去的“你要我服务”变为“我为你服务”。经营管理工作中,为有效控制成本,水暖公司将燃煤、水电费及材料维修费用进行切块,层层分解到各班组和岗位,形成成本控制的链状成本单元,对各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考核,建立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了“节约一吨煤、节约一方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把棉纱、回收一个螺丝”的“五个一”活动,有效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20**年水暖公司计划成本————万元,实际消耗——万元,节约成本————万元。
对于小型的水暖检修工程项目,优先考虑。20**年共列出夏季检修工程120余项,投入维修资金150多万元,对锅炉主体及锅炉房的主管路进行了大修,更换各种大小管道2900余米;为解决供热管网跑、冒滴、漏现象,投入100余万元,对各种管网进行维修;,三是为保证井下生产供暖,投入90余万元对南二热风炉进行了改造;四是水暖公司列入小型维修自干工程24项,投入1**万元,对小型管网进行了维修;五是投资300万元,对南一、广场两个锅炉房的9台锅炉脱硫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投资13万元,对锅炉房煤堆进行了加高挡墙和绿网覆盖处理,确保了各项工作完成。
4、科学技术的创新为采暖供热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积极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活动,在提高效率、节能降耗上向科技要效益。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调动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的技术创新积极性。20**年,组织技术人员,对南二热风供暖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井下的供暖能力和供热效果;与太原海拓科技股份公司合作,对南一锅炉房低压区循环水系统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实现了热水循环的可调节性,取得了高效节能的效果;对广场锅炉房的出渣溜子压链器进行了改造,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稳定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为采暖供热工作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保证锅炉烟尘排放达到公司和古交规定标准,**矿设入300万余元,采用了国内较为先进的锅炉脱硫除尘工艺和技术,对矿南一锅炉和广场锅炉房的9台锅炉进行脱硫除尘工艺改造,20**年10月完工。经古交环保局测定,锅炉排放物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太原市的环保标准。
三、地面质量标准化与采暖供热工作相结合为竞赛活动提供了广阔舞台
从20**年开始,**矿开始加大地面质量标准化的管理,在地面质量标准领导组的领导下,按照地面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工作范围、行业标准、《业务保安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制定各单位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每月制定达标规划并组织实施,月底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问题单位进行“三定”,并逐月组织、规划、实施区域达标和单项工程达标会战。20**年,**矿先后制定了《地面单位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20**年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完善了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水暖公司按照公司和矿的有关要求,成立了标准化工作组,实了设备包机制,做到了台台设备有人管、台台设备标准化。每月制订达标规划,以标准化带动服务工作,促进安全生产,规范职工行为,做到日清日结。每个月水暖公司对下属4个队组织3次检查考核,检查结果与队干部的抵押和职工交效益工作相结合,严格奖惩兑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四、岗位千分制考核与供热采暖工作相结合,为竞赛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进入20**年以来,**矿开始推行《岗位千分制考核标准》,它是在煤炭企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的情况下,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编制而成的,是**集团公司一项制度(责任法人制度)三项工程(温暖工程、素质工程、阳光工程)在矿井管理的一种细化与量化。一项制度、三项工程是经过长期实践,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并被公司广大职工家属和社会所认可的一种管理模式,《**矿岗位千分制考核标准》就是将责任法人制度中的各种责任逐步分解,量化考核到从事矿井生产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工,用“法”的形式,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它涵盖了全矿所有岗位工种,从技术要求、管理权限、精神文明、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争创优秀企业文化、培养知识型员工等方面进行规范,实现了对企业员工多层次、全方位、大时空、高标准的要求。水暖公司在利用经济办法进行管理的同时借助千分制考核这个平台,量化职工工作任务,细化职工责任,职工岗位千分制的实行提高员工整体服务水平,提高供暖工作的水平。
五、回顾我矿供暖供热工作,最主要的体会是:
一是供热采暖竞赛活动是供暖工作的创新,是实现和谐矿区的必由之路,是一项民心工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