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学稀缺性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
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基础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结构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不降低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纲挈领的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主要理论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体理论问题的细节。从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内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论”。
1.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经济运用涉及两类市场:产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交易双方是相同的两个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在产品(商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场上,消费者拥有并销售原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方;企业购买并使用要素进行生产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两类市场上这两个微观主体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2.七大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含众多的经济学理论,但如果围绕“微观主体理性行为及其结果”这一逻辑主线,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要素市场需求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其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行为;生产者均衡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产品市场的供给行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要素市场的供给行为;要求市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要素市场的需求行为;一般均衡理论探讨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市场均衡理论阐述了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下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相互均衡。这七大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分析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及其后果,从而得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分析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应“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这一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通过将既定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决定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决定产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费者将拥有的既定原始生产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四是生产者通过将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四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均衡的决定和均衡的变动。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消费者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通过构建一个简化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假定收入既定,消费者将全部收入分配于两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这部分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理论。
1.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是指如何得到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1)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水平可以具体衡量,可以构建相关效用函数,通过求解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最大值,并可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结论为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花费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水平必须相等。(2)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水平不能具体衡量,只能相互比较高低,因此不能构建相关效用函数。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个分析工具,得到消费者均衡条件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两种商品按照效用水平的交换比例与按照价格水平的交换比例必须相等。无论是基数效用还是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关注的是达到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条件下的均衡状态。对于均衡取得的过程,以及非均衡状态的特征并不关注。两种理论下消费者均衡决定都是采取了静态均衡分析方法。
2.消费者均衡的变动是指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会引入消费者均衡状态发生一些规律性的改变。(1)基数效用论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1价格下降,消费者均衡条件要求商品1的边际效用相应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将增加商品1的消费数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出结论,商品1的价格与消费数量反方向变动,这就证明了需求规律。(2)序数效用论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1价格下降,预算约束线以纵轴交点为圆心逆时针旋转,导致均衡点右移(一般情况),商品1消费数量增加,商品1的价格与消费数量反方向变动,同样证明了需求规律。此外,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收入增加,预算约束线往右平行移动,导致均衡点发生移动,进而可以分析消费者收入变动与商品消费数量两者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恩格尔曲线。无论是基数效用还是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变动都是分析外部条件改变后,新的均衡状态与初始均衡状态下相关变量的变化规律。关注的是不同均衡状态的比较,而不是关注均衡改变的过程。两种理论下消费者均衡的变动都是采取了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方法。
关键词:经济学;跨学科;实证式;创新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汲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与统一。从经济学教学的实践环节看,需要吸收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扩展学生的经济学视野、丰富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手段;从人才需求的市场角度看,社会急需的高等教育人才应具有科学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具备多学科背景下的适应性。为此,我们以“高级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将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及内容纳入到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跨学科视野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提高了经济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经济学理论发展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理性”和“理性预期假说”。理性预期理论包含了两个强假设条件,一是作为行为人的个体完全理性,且所有行为人在认知上具有一致性;二是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人能够充分利用所有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和预测,且该预期不存在系统性错误和偏差。理性预期假设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革命性”发展。因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表现出如下特点:
1. 教学模式的同质性
在理性预期假定范式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过程留下了十足的“理性预期”痕迹。传统经济学教学约定俗成地默认一个假设,即假定学生有一致的认知程度,对知识的学习能力也是同质、没有差异的。这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近乎不合理的完美要求,其教学模式必然忽略学生不同的初始禀赋和个人偏好,视学生为同质的个体、缺少体现学生知识差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将削减具有复杂性思维视域的学生从不同视角深入研读经济理论的兴趣,也可能造成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心理障碍。
2. 教学内容的模型化
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的过度数量化与模型化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演进为一门充满数学思维的学科。现有“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基本上是沿着18世纪流行至今的自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进行的,在教学中也兼有高度抽象化、数学化、模型化的倾向。模型化的教学方式虽然严谨地传授了经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但过于抽象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复杂性,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经济理论内涵的情况下,只能被动性地重复“记忆知识”模式,而非市场需要的“运用知识”模式,导致学生对于经济学深入研究的志趣减弱。
3.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由于传统经济理论具有体系的独特性和经典性,因此教学局限在经济学范畴,单纯强调经济因素的影响,忽略非经济因素影响以及非经济变量之间的制衡性,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孤立性、交叉性弱等特点。由于缺少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面对经济理论无力全面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困境,学生极易产生经济理论偏离实践的感知,造成知识——行为的差异和不一致性,减弱了学生主动式、探索式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加强。
4. 教改体系的滞后性
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求作为个体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包括涉猎其他专业、视野开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另一方面要求作为团队成员的学生要兼有一定的融合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科人才组成的团队工作模式的要求。但作为提供知识人才的大学教育以及课程设置却很少实现学科交叉,经济学教学改革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缺少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这种市场需求,面对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经济学教改体系反应滞后。
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跨学科范式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知识融合的跨学科教学改革模式。
1. 社会学“嵌入性”因素的引入
社会学最具特色的一面就是强调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强调社会构成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学强调一种“嵌入性”思维模式。与此不同,经济学强调以个人行为为出发点及个人效用的最大化,经济学假定的是个人的理性模式。因此,社会文化演进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对“经济人”基于人性本质所产生的某些不可见的选择性理有着很好的互补作用。教学中我们强调,经济学也是关于人的选择的科学,研究如何使个人选择性理性和集体理性一致,要考虑社会因子对人的影响。人的选择过程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也受其他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要使学生的自利行为和既定目标一致,达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但要涉及“物的维度”,也要涉及“行为的维度”,即考虑非经济因素对人们做出选择的影响。
2. 心理学因素在经济理论中的作用
经济学是以“经济人”作为前提假设进行研究,较少考虑现实中“经验人”由于心理因素不同所表现的某些非理。对此,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和强调心理因素是完善经济学教学的路径之一。个体经济活动一方面要受到资源稀缺性、未来性、效率、社会各种规章制度运行、理性经济行为等客观经济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经济活动还受到心理、自然、生物、选择性理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或影响。由于企业组织中搭便车行为的存在,理性、自利的个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做贡献,也加剧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强调心理学因素在经济学发展的整体性和经济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三、跨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我们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分解为三个要素环节:外在认知、外在意识和认知情绪。上述三个要素环节具有内在关联性,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环节出现变化都将引起其他两个要素环节的同步反应。传统教学往往忽略三者的互动,无意识地将三者独立或割裂,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我们通过跨学科方式整合三个要素,通过外在认知和外在意识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情绪。
1. 外在认知差异性与学生“知识环”的构建
外在认知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课堂讨论、交流对经济理论和体系的认识与掌握。学生的外在认知和外在意识上都基于不同的认知视野,或表现出理性的思维,或表现出感性的思维,将感性和理性思维统和的最佳途径是采用跨学科教学的模式,引导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增强认知情绪。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将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信息工程、统计学、环境学等学科知识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知识环”,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从知识环的节点上找到突破口,以整合相关学科研究为基础,形成综合的思维模式和研究范式。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推动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师提供的案例和学术研究论文,实现自组织、自学习的互动性、互适应性的演进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就在这种自主和自由的交往、交流过程中不断进化,最终选择出最优、最有价值的收获。
与此对应,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知识体系的重构、课件的编写与应用、多种考核方式的运用以及授课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跨学科探索和应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跨学科研究范式问题,按照国际化高水平的经管类研究生核心课程的规范和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梯队等诸多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2. 外在意识合理性与学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过程
外在意识是学生对于一些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个人判断。在外在认知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外在意识的合理性,是我们教学改革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从“问题意识”到“行为意识”的教学过程尝试。
首先是引导阶段:基于“问题意识”,激发“知识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对于经济知识的关心与兴趣,是“高级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题。在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问题意识”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的兴趣。每个学生头脑中都存在有对现实经济生活各种问题的不同认识,引导学生寻找头脑中的“问题”,并将“问题”有意识地与“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在问题与理论互动过程中,教学小组在经济学涉及的相关学科中积极寻找令学生兴奋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内容,并及时展示高级微观经济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内容,使学生们不同程度的产生对“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和内容的兴趣,进而对于后续课程的系统学习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并自觉地寻求自身判断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偏差。
其次是参与阶段:基于“知识兴趣”,强化“主动学习”。受传统升学考试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主要靠被动的“记忆”,而非主动的“理解”。面对大学阶段大量知识信息的灌输,学生们普遍感觉消化不良,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学生对于知识系统的掌握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缺少积极主动的思考。同时,随着经济学研究手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趋于高度数学化,而与之相对应的现实经济问题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与抽象的经济理论之间的断裂,使学生学习经济学理论的主动性受到了影响。为此,课程教学小组借助“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供给与需求理论的讲授,在课堂学习和讨论中让学生扮演供给方和需求方两种不同的角色,各自站在自身的角度去分析自身所采取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充分把握所充当角色的经济内涵,提倡学生运用数学、统计和博弈分析等手段对于另一方的角色进行分析,实现从掌握局部经济理论过渡到掌握整体经济理论的高度。
最后是提升阶段:基于“主动学习”,打造“行为意识”。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经济知识的掌握,实现经济人合理的“行为意识”,通过这种微观个体的行为不断矫正和优化,最终达到社会总资源的合理配置。本阶段是在综合掌握“高级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合理方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阶段。为了正确培养学生的经济行为,课程小组的教学环节分为经典理论导入和行为实践参与两个步骤。经典理论导入主要以体现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21个基础概念(核心关键词)为主,要求学生充分讨论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行为实践参与主要是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现实经济社会中的诸多问题的了解,启发学生用正确的经济学观点给出问题的相应答案。为此,教学小组设计了逐次递进经济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课题,并通过讨论的方式,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规范学生经济行为的目的。这个过程使学生实现了从“问题意识”到“行为意识”的转变,提高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能力,也实现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自我价值。
3. 基于认知情绪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模式
认知情绪是学生对于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实问题的兴趣程度。注意到学生的异质性,如何找准一个切入点是提高学生认知情绪的关键。带着现实的经济问题进入课堂,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依据科学理性要素,设计出教学的关联路径。首先是经济学的客观依据,这个过程强调学生积极学习经典性的经济学理论和前沿论文;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怀疑阶段,结合学生本身禀赋,引导学生对经典理论的不完整性进行反思和思考,结合现实社会的经济问题进行经济理论的完善和补充;第三是多元思考过程,结合跨学科的思路,对经济问题进行多元的解读和阐释;第四是实践的检验,提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破解和阐释。
教学实践表明,跨学科角度审视微观经济学能够改善学生的认知表现,包括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到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社会科学的整体角度出发对经济学进行研究的结果,使学生能够做出更好的判断和估计,并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在被问题困扰的情况下,能更早、更迅速地摆脱困境,所做的合理选择更能经受住时间检验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齐红倩.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2011(09):53.
[2] Eugene Silberberg. 经济学的结构—数量分析方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税收效率 福利经济学 税收中性 配置作用 扭曲税
目前,财经界主流的税收原则理论主要源于凯恩斯主义和福利经济学思想,基本上是围绕税收在经济条件下的职能作用立论。虽然具体提出的各种税收原则名称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最主要的两大税收原则是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效率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着重于社会问题,矫正收入分配不均和财富两级分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社会动乱是不可或缺的。税收公平原则同本文关系不是很大,在此不再赘述。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的意义在于使税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不仅要使微观经济效益提高,宏观经济也要稳定增长。本文正是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税收政策的制订中,对不同的征收对象征税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一、市场均衡及经济效率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上世纪20年代创立的。帕累托效率是福利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既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工具,这个工具也经常被其他经济学流派所借用,它在经济分析和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已得到公认。
福利经济学第一公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公理阐述的是市场均衡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结论之一,他们的正确性已经通过艾奇沃思方框图等工具中得到论证。这两个公理也是本文研究税收效率的理论依据,在此简单介绍如下:
福利经济学第一公理是指在没有消费的外部性效应条件下,市场竞争价格下所达成的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率的。简单的讲就是竞争市场的特定结构具有实现帕累托有效率配置的特性。联系实际情况,经济生活中每一个参与交易的人都参与了社会资源的配置,而每一个参与者不必知道所购买的商品如何生产、制造原理、成本结构等情况,他们做出购买决策时只需要掌握商品的价格这一信息即可。竞争市场可大大减少每个参与者需要掌握的信息量,而这一事实有力的证明了市场竞争确为一种配置资源的好方法。这也是我国最终确定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的重要理论依据。
福利经济学第二公理是指如果所有交易者的偏好是良性的(凸性),则总会有一组这样的价格,在这组价格上,帕累托有效率状况是在适当的商品禀赋条件下的市场均衡。简单的讲就是任何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市场机制在资源和财富的分配问题上是中性的,无论打算如何在在经济中分配财富,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这种计划。在此,我们有必要着重区分两个词语:分配作用和配置作用。分配作用是指确定资源的归属,属于所有权、产权等法律范畴的概念;配置作用是指根据商品的稀缺性,使资源流向最能实现其价值的地方,是一个地道的经济学范畴的概念。福利经济学第二公理告诉我们,这两种作用是完全可以区分开来的,在市场竞争机制中,价格就能实现这两种作用。而我们即将展开的税收经济效率分析正是在市场价格实现其“分配作用”和“配置作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二、税收经济效率分析
税收制度研究中,无法规避的一个概念就是“税收中性”,税收中性原则要求:首先,税收的成本尽量以所收到的税款为限,尽量避免社会额外税收成本;其次,税收尽量避免干扰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然而,税收中性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目标,是可不能完全实现的。税收通过税负的转嫁最终都会或多或少的增加额外税收成本并干扰市场经济的配置作用。
上节我们对福利经济学第二公理的阐述中,我们知道任何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都能够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而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对资源的分配作用和配置作用来实现这一支持的。在税收政策讨论的过程中,有些政策制定者认为,为了分配公平,应当通过税收来干预商品的定价,例如消费税。仅仅从经济效率的纯理论角度来讲,这种干预会让经济偏离帕累托有效率的均衡,因为价格的改变使消费者无法正视其行动真正的社会代价,在他们做出决策时面临着一个错误的边际替代(即价格)问题。我们知道,价格在市场中拥有“分配作用”和“配置作用”,其中后者同经济效率直接相关。如果仅仅是为了分配的公平,我们的税收只要根据消费者的禀赋价值来征税,就不会影响经济效率。
福利经济学公理给我们税收政策的制订的启示是十分重要的,价格拥有资源的分配作用和资源的配置作用,改变价格的税收制度从经济效率角度来讲实为低效率的下策,因为通过改变价格达到重新分配财富的同时,也影响了价格的资源配置效率。而通过对禀赋征税,即可达到公平分配的目的,也保证了价格(即边际替代率)仍然能够正确的反应稀缺,以达到最终经济的帕累托有效率。
三、结束语
税收政策的制订需要考虑众多因素,比如上文中所讲的消费税,除了要考虑税收的经济效率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调节产业结构,引导消费方向等。然后税收的经济效率分析在税收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上面的分析也解释了为什么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税制结构中,都是以按禀赋征税的所得税和不改变商品价格的增值税(价外税)为主,其他税种为辅。同时,相信税收的经济效率也是我国部分服务业逐步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
企业是市场中最重要的微观主体,承担着人类社会最主要的活动――生产活动。从工业革命以来,分工、合作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就代替了个人和家庭作坊,大规模的生产从此登上历史舞台,市场经济成为全世界的主导经济模式。但是伴随着这一历史性转变,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着学者、立法者和理论界人士:合作生产模糊了个人(及其他要素)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从而生产出的产品无法在参与生产的人(及其他要素)中合理的分配。一般情况下,在支付完所有生产要素报酬之后,产出仍然有一个剩余,这个剩余如何分配,是有很多学术争议、社会争端的起源。
本人认为一种制度安排,如果长期存在,那它都是一种在当时情境下的均衡解。本文目的不在于分析企业“应该”采取何种剩余索取权安排,而是致力于去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制度安排。
在早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也是企业管理者。企业主在劳动市场上雇佣工人,工人在劳动市场上寻找雇主,双方平等地谈判订立和约。劳动结束后企业主支付给工人工资,产品归企业主所有。在这个时期,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完全归企业主所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单一业主式的企业逐渐被多个股东出资,聘任职业经理人的有限责任制度取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股份制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完全归股东所有,股东可以将股权在市场上自由买卖。而由于经理人对企业起实际控制权,为避免企业经理人采取损害股东利益的行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二战后的股份制企业采取给予经理效率工资或一部分股份的方式来对经理进行监督或激励,使得经理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二者共同承担风险,共同索取剩余。
2企业剩余索取权理论的简要回顾
2.1 经典理论关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归属,经济学家存在着重大分歧,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学者运用各种手段对其加以解释,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是学术争议,还是意识形态的争端,所以这方面有价值的著作很多,我认为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2.1.1 风险与不确定性理论以奈特为代表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理论认为企业家应该享有剩余,因为他承担了风险,工人不拥有剩余索取权,但是拥有固定的有保证的工资。市场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使企业随时面临着赢利或亏损的可能。企业家作为风险的承担者,工人作为无风险者。工人将剩余索取权让渡给企业家,是为规避风险所付出的代价[1]。
2.1.2 生产团队监督理论这种理论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提出,认为团队生产必须设计出一种方法来防止团队成员偷懒的搭便车行为。团队生产可以由监督者来监督,但是监督者的努力程度不受契约的约束,且监督者是没有人监督的。一种解决办法就是付给团队其他成员工资,而给予监督者剩余索取权,这样才能对监督者实施有效的激励。[2]
2.1.3 专用性资产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控制权应该分配给最大限度保护交易专用性资产的的当事人。专用性资产是指在某一特殊交易中的价值大于下一个最优选择中的价值的资产,如果一方进行了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后,交易的另一方可以进行敲竹杠相威胁,那些做了专用性资产投资的人由于退路下降在谈判中就处于劣势,结果将出现专用性资产不足的情况。因此,专用性资产投资者必须有激励进行投资,这在现实中通常是通过拥有剩余索取权实现的。比起劳动供给者,资本所有者更有机会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那么资本供给者就应该拥有全部的谈判力量,即资本供给者将拥有剩余索取权。[3]
2.1.4 人力资本理论[4]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舒尔茨,他们认为由于技术进步,劳动已经是带有高技术含量的脑力劳动。劳动者学习技能也是一种投资,劳动者“投资”于学习技能时也付出了时间、金钱和闲暇,同样承担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人力资本也应该有与非人力资本同等的分享剩余的权利。
2.2 “修正瓦尔拉斯范式”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微观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新古典范式的基础上的,其核心思想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所以也叫瓦尔拉斯范式。瓦尔拉斯的关键假设在于完全理性人、外生稳定性偏好和完备契约交往。严格的假设忽略了现实中很多因素,对诸多现象的解释缺乏说服力。虽然科斯等学者用外部性等方法解决了若干问题,但仍然不够清晰地解释真实世界。只有修正瓦尔拉斯范式,回到真实世界中和真实企业。
新古典的劳动市场模型是由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和一条向左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组成的,两条曲线交点处是劳动市场的均衡点,决定了市场出清时的劳动数量和工资。该模型有几点缺陷①:①双方信息是不完全的,劳动者不了解对方企业的情况,雇主也不了解劳动者的真实特质。②实际上劳动市场是从来不会出清的,不是愿意接受相同工资的劳动者和顾主都可以达成交易。③工人并不愿意经常更换新工作,且很多企业并不经常开除工人。④工人和雇主地位是不平等的。雇主通常拥有一种对雇员的控制力,一种压过对方的谈判力。很多西方学者建立了比瓦尔拉斯范式更一般的模型。其中有非契约性社会交往、内生偏好、一般收益递增、强互惠性等。本文的研究需要用到非契约性社会交往理论。
非契约性社会交往在邻里、公司间、家庭中以及市场里广泛存在。贷款时的还款承诺是不可执行的;家庭中,夫妻之间常常实施一种没有合约规定的非常不具体的劳动分工和广泛的交易。企业中,工人必须努力工作是一种不完备契约,雇员有义务对工作尽职尽责,但没有任何手段要求他必须履行,对工作的努力程度根本无法控制。达克汉姆(Durkheim,1967)对不完全契约的定义是:一个当事人提供一笔支付,另一个当事人则担负起未来“弥散”的义务,回报的性质不能通过谈判决定,而必须取决于那个做出回报的人的决断。[5]
有了不完全契约的定义,下面来看不完全契约的一方是如何对另一方行使控制力的。
3一个真实劳动市场的雇佣模型和短边权力[6]
3.1 模型建立假设:①产出为“有效劳动”时间的函数,而“有效劳动”是工人“努力程度”的函数,因此产出也是工人“努力程度”的函数。劳动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工人的努力程度不可观察。②雇主为工人支付一个工资率,并确定监督水平,如果发现工人没有在工作则终止契约。③终止契约后工人仍然拥有一个次优选择,也叫退路。④博弈期数是无限的,即假定工人生命是无限长的。⑤工资对工人有正的边际效用,劳动对工人边际效用为负。工人根据工资、监督水平、劳动的负效用和被解雇的退路来决定努力程度,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
令e∈[0,1]为工人每小时的努力程度(表示一个小时内工人工作时间的比例),产出为y=y(he)+ε,其中h为工人工作的小时数,y′>0,y″<0。因为存在一个随机扰动项ε,特定工人的努力程度不能从产出中推断出来。雇主给定工资率ω,监督水平m,工人被解雇的退路为z。其中ω,m,z都用货币作为度量单位。
工人最优反应为e(ω,m,z),且雇主知道工人的这个反应函数。雇主公开宣布契约的终止概率t(e,m)∈[0,1],te<0,tm>0②,工人也了解这个概率。在雇主宣布上述激励政策后,工人了解了这些变量值并选择e来最大化他一生效用的现值。在这一期博弈结束后,工人得到支付ω并得到效用(效用包括工资的正效用和努力的负效用)。若雇佣关系继续,则下一期发生同样的非契约交往,若雇佣关系终止,则工人一生剩下的时间效用现值为z。工人每期效用为u=u(ω,e),uw?叟0,ue?燮0。假定时间偏好率为i,工人变动e来最大化无限期期望效用的现值:由于无限期假定,整理得:等式右边第二项是工人的退路,第一项是雇主给予工人的租金,所以我们有:工作的现值=雇佣租金+退路。工人选择e使 得ve=0,得到ue=te(v-z),可见,工人选择的努力水平将使得降低终止概率带来的边际效用恰好抵消努力带来的边际负效用。当工人的退路等于继续工作的现值时,即雇佣租金为零时,v=z,从而ue=0,u(e,ω)=iz。这样,工人只会选择劳动边际负效用等于0的努力水平,也就是说无论监督水平有多高,工人只会选择雇主不采取任何激励策略时的每小时工作量,监督完全无效。
3.2 短边权力的提出从上一节的模型中可以看出,雇主拥有对工人的控制力的根本原因是雇主给予了工人一个优于竞争均衡z时的支付v,工人不愿意失去这个雇惧怕契约的终止,这样雇主始终掌握着谈判的主动权,有说“要么干要么就算”的本钱。市场均衡时拥有权力的人都处于市场中愿意交易数量最少的一边,即市场的短边,受控制的人处于市场的长边,短边对于长边拥有的权力叫做短边权力(Bowles and Gintis,1992)[7]。例如消费者权力,只要买者转向另一个卖者的威胁是可置信的,并且能够给予卖者租金,那么买者就可以对卖着施加权力,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的。短边权力的来源是稀缺性资源,供给不足的要素占有市场的短边。资本、才能、技术、知识、甚至声誉和人际关系都是权力的来源。在市场中,拥有优秀的管理能力和卓越的战略眼光的经理人是很稀缺的资源,他们在与企业谈判时便拥有短边权力;老雇员、老干部拥有长期的工作、社交经历,就算“什么也不会”也有可能身居高位,因为声誉和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在不完全契约的世界里,控制权的分配将赋予一方当事人以权力,由他对契约中未作规定的事宜做出决定。在这个框架下,雇佣就意味着购买,由于资本处于市场交易的短边,雇主拥有资本,通过限制雇员与资本相结合而控制工人,从而可以对契约中未做规定的事宜进行规定。至于剩余索取权,则在不对等谈判时签订的契约里已经明确规定属于雇主了。
4事实:分行业比较研究和历史趋势研究
4.1 行业比较上述分析中的“剩余”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即企业合约总收入扣除合约固定总支出后的剩余额。而在第二部分里,接受效率工资,承担经营风险的“工人”也应当被看成是剩余获得者。由此便可以给剩余下一个更广的定义:凡是承担风险,与经营状况相关的收益都是剩余。广义剩余已经不再由资本独享了。这一现象在不同行业表现不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如纺织业),工人从事的劳动有着高度重复性和低技术性。这些行业中工人工资很低,且几乎完全相同,除去基本工资外很少有奖金、提成等移动工资。这些行业的剩余索取权完全归资本所有者和经理占有。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如IT业),工人从事高技术含量的脑力劳动。这类行业中工人的工资很高,工资中包括大量效率工资,且不同工人间差距很大。这些行业的剩余索取权不完全被资本和企业家占有,工人也拥有部分剩余。在上述两类行业中,技术型工人拥有高工资可以部分被解释为他们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但人力资本价值不能解释高工资的全部。他们的工资中包含一定量的自己劳动成果的剩余,拥有剩余的根源是他们的劳动具有稀缺性③。
4.2 剩余索取权归属的演变在人类社会早期,资本匮乏,早期企业出现的时候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资本和企业家为一体的业主占据了市场短边,因此他们是剩余的所有者。职业经理人出现以后,由于企业家才能的稀缺性④,企业家也拥有一定的短边权力,与资本共同分享企业剩余。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全社会资本不断地积累,高技术水平的劳动者越来越多。资本积累的速度要快于劳动者总人数的增长速度。因此,以后的企业必然会发展到这样一个形态:在全社会范围内,劳资双方达到均衡,资本不再具有对企业的控制力,资本、管理者、劳动者将依据实力共同分享剩余;不同行业劳资分配剩余的比例不一样。但无论如何,劳动索取剩余会越来越普遍,未来的趋势必然是“人本复归”。[9]
5结论
劳动合同的“一纸契约”规定剩余归资本所有,这不是事情的原因,而是结果。决定剩余归属的本质是交易双方的不对等性,取决于双方的控制力,即短边权力,它来源于资源的稀缺性。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拥有权力的一方通过给予另一方一个高于其次优选择的租金来对其实施控制,便拥有了对不完备契约未做规定部分的解释权。正是因为这些控制力,谈判的一方才有可能在签订契约时提出剩余索取权归他所有,而另一方只有接受。
市场的短边可以是需求方也可以是供给方,意味着资本并不是“天生”就拥有剩余索取权。随着资本不断积累,资本控制劳动的能力将渐渐消失,最终必将是人力资本享有剩余。⑤
注释:
①暂且不考虑劳动异质性的问题,因为这不影响对所探讨的问题的分析,所以这个简化是必要的.
②终止函数t(e,m)基于这样一个想法,每一期,雇主将以概率?浊(m)看到工人,由此确定工人是否在工作.简化的终止函数可以表示为t(e,m)=?浊(m)(1-e),如果m=0,则?浊(0)=0,且t(e,0)=0,意味着监督程度为零时,雇主在整个时期都不可能看到工人,那么终止契约的概率也为零.如果e=0,则t(0,m)=?浊(m)意味着如果工人从来不工作,那么终止契约的概率也就等于雇主看到工人的概率,只要雇主看到工人,契约必然终止.所以,努力的增加降低终止概率,监督的增加提高了终止概率.
③人力资本价值越高的劳动者,通常稀缺性较高,但也有例外.
④企业家才能是否具有稀缺性有待证实,通常的理论认为他们与普通人有不一样的风险偏好,普通人都是风险厌恶者,而企业家是风险偏好者.
⑤本文的分析忽略了分散协调问题,如果考虑分散协调分析会很复杂,得到的结果会略微异于我的结论,但不改变大体趋势.
参考文献:
[1]弗兰克・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Alchian, Armen A and Harold Demsetz. 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e Organiz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e Review,1972.
[3] Malcomson, Janes. Individual Employment Contracts.[J].pp.2293-2372 in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Orley Ashenfelter and David Card,eds.Amsterdam:North-Holland. 1999.
[4]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5] Durkheim, Emile. 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J].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7.
[6]萨缪・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Bowles, Samuel, and Herbert Gintis. Power and Wealth in a Competitive Capitalist Economy[J].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21:4,pp.324-353. 1992.
关键词:需要;需求;经济学;房地产高价
作者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首先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如何解决我国房地产价高居高不下的现状。
一、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中国房地产的价格一路走高,可谓是风光无限。但也让无数的潜在购房者望而却步,造就了无数的“房奴”为房梦而奔波。是什么造就了中国房地产的居高不下?下面作者将从四个方面解释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需要与需求
1、理论分析
需要是人的本能反映,它源于自然性要求和社会性要求。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在经济学中,必须区分需要不等于需求,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求是指既有愿望,又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如果没有支付能力,则不能将需要称为需求。形成需求有三个要素:对物品的偏好,物品的价格和手中的收入。需要只相当于对物品的偏好,并没有考虑支付能力等因素。一个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意愿并不构成需求。需求比需要的层次更高,涉及的因素不仅仅是内在的。所以在经济学中,必须注意不要将两者混淆。经济学的基础分析工具是需求与供给理论,而非需要与供给理论。
同时由于文化习惯等原因,中国人对于购买房屋等类的固定资产是有着强烈的心理偏好的,即商品房是缺乏弹性的,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映欠敏感,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动变化下。同时,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商品的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这也为商品房价格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
2、实际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而且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因此,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中来,形成了对商品房的庞大需要。但是有了需要并不一定能形成需求,因为刚刚进入城市的很多人并没有购买商品房的经济能力。所以,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商品房的需要量大于需求量。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可知,商品价格是指有市场上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价格。但是,现实中往往将需要和需求混淆,错把需要当做需求,而没有注意到两者的差别。由于房地产供给的有限性和房地产商的极力宣传,大家错把需要曲线看做需求曲线,需要曲线的需求量大于需求曲线,同等供应曲线条件下,商品房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形成了高房价。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房的需要量不断加大,而需要住房的居民收入的增长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商品房的高价位一次次被刷新。
按照常理推断,既然我国商品房价格形成是由市场需要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市场需求量被高估了,那么多开发的商品房进入市场会冲低商品房的价格并形成商品房滞销的局面。但现实为什么常常出现商品房热销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利润的趋势,大家认为商品房的价格会持续走高。因为按照现实中参照的市场需要量,商品房市场的供应量还较小,商品房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存在升值的空间。而且商品房是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随价格变动不敏感。同时,由于受土地等因素的制约,商品房不可能实现无限的供给,这就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对商品房升值的信心,这样就造成了我国商品房极度热销的场面。
(二)高基尼系数下的贫富差距
在前半部分的介绍中作者指出,由于经济承担能力的因素,我国众多对商品房的需要没有转化为需求。那为什么多开发的商品房还是依旧被销售出去了呢?这是因为我国居民贫富差距大,富人虽少但富裕程度相当高,趋于利润的追逐,他们把商品房作为一种投资的手段,大量买进并炒作商品房,进一步加剧了商品价格的居高不下。
2009年我国的gdp总量位于世界第三位,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的贫富差距大,穷人太穷、富人太富。社科院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2010年我国人均gdp预计超过40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并不缺钱。在本书中还指出,全社会总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基尼系数目前在0.5左右。按照国际通
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富人的富裕程度和穷人的贫穷程度都会超乎我们的想象。由于城市化进程等原因对于城市商品房的大量需要,商品房存在升值的空间,富人为了获得升值利润,将房地产作为其投资的一种手段,大量买进炒作商品房,待高价时卖出商品房以赚取差价。
由于较高的基尼系数,中国富人的资金持有量相当可观,同时商品房的升值空间比较明朗,所以中国富人的大量买进和炒作房地产,极大地促使了中国商品房价格的提高。
(三)土地的稀缺性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依赖于土地,甚至可以说地理区位因素可以决定房地产的价格及档次。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每一区位的土地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见,土地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土地具有不可再生的稀缺性和独一无二性,加剧了房地产开发商对于土地市场的竞争,竞争的加剧促使了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地王”的记录也一次次的被刷新。土地的价格最终会分摊到商品房的消费者手中,这进一步加剧了商品房价格的攀升。
同时,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管理者,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考察基本上还是“唯gdp论”:gdp高,地方政府的绩效则高;gdp低,地方政府的绩效则差。因此地方政府为了创造更高的gdp和更好的绩效,也在推动土地价格的持续攀升,进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四)国际“热钱”的流入
热钱的流入也在推动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一步步持续走高,在所有的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中,热钱的流入是最可怕的,它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甚至中国整体经济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我国尚未发现境外“热钱”有组织、大规模流入境内。违规流入的“热钱”多采取“蚂蚁搬家”方式,呈现多点式、渗透的特点,从去向上来看,部分“热钱”流入后直接或辗转流入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价格继续走高。
二、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解决措施
认清原因是途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下面作者将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途径。
1、认清房地产市场的需要与需求。需要是人的本能,需求才会创造市场。因此,应该分清房地产市场上的需要与需求,以需求为基础来对商品房进行定价,避免因高需要、低需求造成商品房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
2、创造社会公平,避免两极分化。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直是专家学者探讨的重点,但也是众口难调,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但是,我国的基尼系数太高,两极分化太严重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要进一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注重效率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公平的因素。
3、改变地方政府评价指标体系。中央政府在对地方政府的评价过程中,要改变“唯gdp论”的方法,更加注重地方政府的综合执政能力,防止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高gdp而提高转让土地的价格。
4、抵制热钱,发展正常跨境资本流动。国家相关部门在发展正常的跨境资本流动过程中,也要严查热钱,抵制热钱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甚至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打击。发展正常的国际贸易,抵制不合理因素对我国经济体系的打击。
论文中,笔者从需要的推动、高基尼系数下的贫富差距、土地的稀缺性、国际热钱的流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并对如何解决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推动房地产高价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唐忠义.市场调控:高端房还是高价房?[j].上海:上海房地,2010.
[3]夏志琼.高价房终将损害经济平衡[j].北京:住宅产业北京,2010.
[4]姚玲.中国住房高价格问题的博弈分析[j].上海: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0.
[5]张道航.遏制“地王”频出必须变革制度[j].长沙:中国房地信息,2009.
[6]周绍新.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思考[j].太原:科技创业月刊,2009.
[7]陈春阳.论房地产价格的理性回归[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8]李伟.房地产市场预警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
[9].房地产泡沫:日本的十年之痛[j].中国对外贸易,2010.
[10]刘玉萍.论当前房地产价
[关键词]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141-02
1 公共物品概念的内涵
1.1 萨缪尔森经典定义
1954年萨缪尔森首次提出公共物品的定义:“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并以精确的数学表达式来界定了这一概念。随后他在其不断再版的《经济学》中对公共物品的定义又作出了修正和完善。第12版中,他们认为:“来自公共物品的效益涉及对一个人以上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消费效果。公共物品常常要求集体行动,而私有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被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第16版中,他们进一步指出:“公共物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第18版中他们则认为:“公共物品是指能将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并且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共享的一种商品。”总之,在最初强调非竞争性之后,萨缪尔森又指出了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是判断公共物品的主要标准。
1.2 在经典定义基础上的扩展
在萨缪尔森的公共物品经典概念提出之后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是在对公共物品经典定义的批评和质疑中发展;二是对其的补充和深化。
Enke认为萨缪尔森提出的概念虽然精练,但太脱离现实,很少有物品是由社会所有成员等量消费的。在进一步研究中,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指出有一类商品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对某个人消费的增加并不会使他人的消费以同量减少的物品可以称为非纯共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在对相关资料[ZW(]本文数据源于对“2006年以后出版的国内外50本《公共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材、专著,以及33篇‘题名’涉及‘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产品’的国内博士论文”的统计和分析。进行统计之后发现:在对公共物品内涵的研究上79名[ZW(]共83位,其中4位的著作未直接对公共物品进行定义。作者中有72%直接将同时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作为公共物品的充分必要条件;有16%将“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选择为公共物品的充分必要条件;而认为公共物品的特性中同时包含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占97%。仅有奥斯特罗姆、撒瓦斯等认为“消费的个人、共同性以及排他性”可以作为定义公共物品的特性;许彬则认为单独以“非排他性”就可以对公共物品进行准确的定义。
从以上综述中可以看出,学术界从物品属性角度来尝试理清公共物品的概念时由于物品属性的多样性以及学者们理解角度的不一,明显导致了表述的混乱。要回答“什么是公共物品”这一论题,我们还必须对现有的公共物品外延的研究有所了解。
2 公共物品概念的外延
在笔者对公共物品概念的外延进行研究时,发现由于存在很多不同的标准,69名[ZW(]共83位,其中14位的著作未直接对公共物品进行分类研究。学者一共提出了20种以上的分类方法(见下表)。其中:97%的学者认为通过考察公共物品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可将其分为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以上两种性质)和准公共物品(两种性质有其一);26%的学者认为可以按照对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分为全球性(或者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区域性(或地方性)公共物品。另外还有4%的学者提出以公共物品的消费需求属性来区分它们[ZW(]有14人未分类讨论。因同一作者可提出多种分类方式,以上数据为累加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两重属性定义的基础上,不同经济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公共物品作出了定义和分类,因而产生了分歧。因此在试图对物品准确定义和精准分类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我们赖以为研究理论基础的公共产品两重性进行再思考,公共物品概念的内涵亟须深化,外延亟须扩大。
3 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再思考
对于竞争性的概念我们必须辩证地来看待。首先,在消费中物品几乎都是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结合体。就其具有的一种属性或效用来看是竞争性的,而另一种效用则可能是非竞争性的。其次,因为资源的竞争性与其是否稀缺有关,竞争性也是随周围条件而变化的。
排他性同样也存在有多层含义:第一,非排他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一是不必排他,因为一旦公共物品提供,无论是否排他对单个消费者都没有任何影响;二是不应该排他,这里又包括从效率角度考虑的不应该和伦理角度考虑的不应该。第二,排他性会受技术和制度的影响。能否排他是一个成本收益的比较问题,应否排他是一个伦理问题。因此当排他的成本收益或者社会的道德标准发生变换时排他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总之,由于物品属性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在定义物品的属性和类别的时候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4 公共物品分类方法的探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两重性本身又具有多个维度,要在一个二维平面上将所有物品穷尽是困难的。如果二者之间具有某些一致或者相反的关系的话我们就可以将涉及分类的属性减少至一维,或者尝试只使用一个标准进行分类,将会使分类难度大大降低。通过萨缪尔森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公共物品的定义从最初强调非竞争性转到了后期强调的非排他性。本文认为这一重心的转移是解决公共物品定义混乱问题的一条途径。就竞争性而言因为其与稀缺性相关,因此无可避免地会涉及“拥挤点”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排除竞争性之后可以尝试只用排他性一个标准对公共物品进行分类。
如果用排他性一个标准进行分类并且按照萨瓦斯的方法引入连续变化的排他程度来划分物品则可以将物品分为:完全排他的私人物品、部分排他的俱乐部物品和完全非排他的公共物品。在这一分类方法下,私人物品完全实现了生产者排他和消费者排他。而在排他性较弱的一端则是国防、制度等传统分类方法下的公共物品。处于中间中等排他程度的物品可以继续采用准公共物品或俱乐部物品的名称,这部分物品属于部分排他。同时在这一分类方法下极端的情况也正好是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结合以及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结合,与萨缪尔森给出的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性一致。可以看到采用排他性一个标准能区分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而且与依据两个维度的划分并无太大矛盾。相反这种划分就中间物品的情况和物品的性质更容易把握,分类更清楚,与现实更接近,也更易于处理由于条件变化而引起的物品类别及供给方式的变化。
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外部性的角度对物品其进行分析。外部性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程度和范围的非排他和非竞争性,在物品具有正外部性的情况下就是说不能排除不付费的人从中获得好处,即非排他性,同时内部的收益并未变化,因此属于“外部性”的这一部分是非竞争的。当正外部性达到极大的情况下,即物品全部效用都具有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情况正好一致。比较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用外部性来划分物品不仅简单而且能够进行经济学分析,因为其可以通过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异来表示外部性的程度,从而可以用单一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而外部性的程度界定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参考文献:
[1]Samuelson.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36):387-389.
[2][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12,16,1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龙新民.公共物品概念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
[4]Enke,S.More on the misuse of mathematics in economics:Are-joinder[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5(37):131-133.
[5][英]阿特金森,[美]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M].蔡江南,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
[6]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 3E;非协调发展;经济学;原因
中图分类号 K82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67-06
在现代科学文化中,协调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概念,而且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协调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从而使“协调”的含义更加丰富和科学。系统论认为,协调除了具有作为调节手段或管理控制的含义之外,更深层的含义是作为一种状态来表明各子系统之间的融合关系。复合系统的协调是指在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来自外界的调节管理活动作用下,各个组成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谐共存。而所谓3E协调则是指能源、经济和环境子系统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共生,具有合作、互补、同步等多种关联关系,体现了复合系统有序的结构与状态。实现3E协调发展对于实现社会整体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我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即3E系统)总体协调程度偏低,系统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冲突。这主要表现在能源与环境、环境与经济间的矛盾突出,例如我国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排放大量的废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造成了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与此同时,环境容量等环境因素对我国能源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制约作用,国际履约使我国能源部门付出高昂的发展成本。其次,经济发展与能源生产消费间也反映出一定的非均衡性。突出表现在:①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能源供应方面时常发生“电荒”、“煤荒”现象;②整体上工业的发展并未摆脱低效、高耗能的局面。同时,能源价格却鼓励了企业对高耗能或低效率行业及设备、技术进行投资,十分不利于工业结构的调整;③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其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传统的能源消费量最大的第二产业。然而,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相对有限;④我国外贸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当前已达到了37%,但是外贸生产却一直主要是低附加值、高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⑤我国当前能源消费结构和方式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从而引发的经济损失已经占到GDP的2%~3%。为了促进和实现我国3E系统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要探讨3E矛盾出现和激化背后的原因,并反思传统发展理念的合理性问题。为此,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在理论上进行现象解释和原因剖析,以期能够为实践提供更深层面的理性指导。
1 环境、资源的公共性与不明晰的产权安排
环境与大部分资源一向被视为公共财产,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表现为非排他性、无偿性、强制性和不可分割性等特征。因而也就产生了没有任何消费机会成本的所谓“免费搭车”。空气、阳光、水、土地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正是由于这些公共资源上述特性的存在,使得资源被使用过度,环境被破坏,并造成生态失衡。例如煤炭生产由于引起环境污染,对不从事煤炭行业的生产者和没有消费煤炭的人们也造成了事实上的损害,但这一损害通常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其原因是空气、土地、水资源等环境因素的所有权问题。空气归该地区所有居民所有,水资源归国家所有,实际上也是全体公民所有,土地归国家,当然也是属于该地区全体公民的。这种公共产权使得所有人都有权利、实质上人人都没有权利,即经济学中的产权主体虚置。产权主体虚置的公共产权导致了“公地悲剧”的出现。从煤炭生产的角度讲,由于生产和消费煤炭的环境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所以导致了煤炭生产对当地环境的严重污染。
按照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大部分能源资源以国有产权为主体,国家对大部分能源资源拥有所有权,即能源资源国有原则。也就是说我国作为一个国家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能源资源具有排他性的支配权,能源作为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只能由国家所有,由国家支配。对外,体现能源;对内,体现能源国家所有权。能源国家所有权是我国能源资源产权的核心。依照法律规定,我国能源资源的所有权是比较明确的,但能源资源公有产权(国有产权)在实际运作当中却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在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事实上的地方所有、企业所有等谁占有谁所有的现象,致使国家所有权虚化。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既没有从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收益中获得足够的回报,又未能很好遏制乱采滥挖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混乱的局面。同时,作为国家公有产权的维护和监督者的各级政府和部门为了眼前的利益则不惜牺牲长远利益,有时甚至允许当地企业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个体、私营小煤矿、小油井屡禁不止,对环境进行肆意的污染与破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强制性的公共产权的“人人皆有”,必然导致经济效益低下、资源环境严重受损。
另一方面,使用权和经营权安排也是我国能源资源产权界定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能源资源的所有权界定主要是国有产权形式,由此人们简单的得出公有公用的推理。长时间内我国的能源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安排正是基于这种逻辑作出的。公有公用的实践结果是能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由于能源资源的公用性,“公地悲剧”必然发生,引致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如2006年以前我国法律规定采矿权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但由于采矿权没有转移给矿业公司或煤矿老板,产权不明晰,决定了承包经营的煤矿主只重视眼前利益,为省时省力、节约生产成本,只开采中间煤层,把上下层的原煤置之不顾。有关资料显示,承包煤矿矿井回采率只有15%~20%。这样的制度安排十分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对于居住在当地的普通民众来说,这种资源掠夺给他们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的成本却由当地人承担,无须矿业公司或煤矿老板来承担。
此外,产权的设置除了会直接影响到物品(环境、资源和其他产品等)的使用外,同时也会影响物品的价格,这是产权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科斯指出,产权制度安排是价格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确立了明晰的产权关系,明确了可交易产品归谁所有、由谁使用、划分清物品的经营与处置权限边界,而且这些权利被全社会所接受和承认,交易才能顺利进行,人们才能以相应的费用换取所需的产品。如果不能建立合理、明晰的产权制度安排,则资源可以被任何人无偿占有或以超低价格占有,这会使得价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市场交易也无法正常进行。现实中,由于当前我国对环境、资源缺乏明确合理的产权安排,使得以产权为载体的环境、资源在市场中不能自由流动,从而使其市场价格无法在不断选择的交易过程中达到反映其稀缺性的均衡价格。我国大多数环境与能源资源的价格现仍保持在很低的价位,不可避免的形成环境与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费,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诸多矛盾。
2 环境、资源利用中存在着广泛的外部不经济性
经济学一般把环境与资源问题归结为环境与资源外部性造成的资源使用浪费、环境退化等后果。所谓外部性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企业,但都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只考虑私人成本,而不考虑对其他经济个体产生的外部成本。由于商品价格不能反映出它们对环境的损害,使这些商品的成本被低估。这种成本低估的结果必然导致污染密集型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同时产生两种不同的配置效应。首先,几乎免费使用环境导致损害环境的产品过度生产,比如建材行业。这意味着过多的资源用于污染密集型部门,过少的资源用于有利于环境的部门。相对价格的扭曲导致生产系统扭曲而偏好损害环境的产品。环境的零价格或低价格使用往往被看作是对污染密集部门人为的生产福利。而与此同时,环保产业的发展由于资源投入规模不足而受到极大的限制,成为3E非协调发展的要素之一;其次,由于几乎不必支付使用环境的成本,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前阶段实行的经济管理体制重在奖励增加了GDP的地方官员,使许多地方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地方官员对以环境为代价将成本压至最低来求得生存的小工厂采取了姑息态度。二是地方官员追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最大化,认为这是创造GDP最便捷的渠道。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暂时的就业和利润,然而大气和水资源受到污染。由于没有资金或资金不足,不能从事与环境相关的服务(比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政府允许企业节省污染控制成本和有关的环境治理成本,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令人痛心的破坏。虽然目前我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且在迅速赶超德国、日本和美国,但我国的环境标准尤其是某些地方真正执行的环境标准常常更接近于某些最贫穷的国家。一些地方的企业由于履行低环境标准而省下了原本控制污染应支出的费用,然后以降低价格的方式转移给了消费者,而且大多是外国消费者。环境退化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人民健康,也影响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和我国的出口国形象,造成了经济与环境间的突出矛盾。
能源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对于能源行业来讲,就是真实成本和外现成本存在差异。换句话讲就是外在成本没有完全在成本中体现出来。这导致了我国能源生产的社会福利虚高,也导致了该行业的门坎过低。例如在煤炭产业中,乡镇和个体煤矿没有承担对自己生产过中所造成的外部性的补偿,使煤炭这个本来具有垄断特征的产业在我国变成一个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降低了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其后果是资源的掠夺式无序开采,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仅2004年我国消费了世界当年原煤总消费的31%,这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浪费掉,对整个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外在成本的缺失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来说也具有负面影响:一是由于能源产业生命周期的缩短,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降低;二是能源生产的外部性没有得到补偿,破坏了当地的环境,而当地在能源发展中却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进行环境的修复和改善。以山东省为例,许多集体、个体开采根本谈不上复垦和生态恢复,而国有矿区复垦率不足10%。再比如传统的电力成本计算因为一般仅考虑生产和配送成本,却不包括环境成本,所以造成许多地方的发电厂成为当地环境的高污染源。大量低效的燃煤设备、传统的用煤方式和低劣的煤炭品质以及污染治理力度不够是使当地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由于环境、能源资源利用中广泛存在着外部不经济性,而经济系统本身不存在对其的自动控制调节机制,以检查环境、能源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产业结构的扭曲,即出现了所谓的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提供减少污染的激励,反而偏好损害环境的经济行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政策有可能加速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恶化,也可能通过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调节而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图1中曲线Do表示能源需求,假定它取决于价格P和收入Y(D=D(P,Y))。在体现边际开采成本的有效价格Ps点上,最初的开采率是Qo。假设QL是能源资源开采的安全限值,超过QL就会发生严重的生态破坏。如果QoQL,严重损害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显然补救方法不是停止经济增长,而是引入一系列弥补措施来建立正确的能源价格。首先可以重新在开采地区进行产权确立、取消补贴ES并收取有效的资源税和增值税。这样确定的有效价格Pec可以使开采率降至Qec,但仍然超过QL。第二步收取反映生物多样性损失、大气和水污染等的环境外部成本EE的税费,从而建立起完全环境调节价格(Pen)。这样开采量将从Qec降至Qen,Qen
然而,我国当前实施的部分政策不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会把市场进一步扭曲,出现政策失灵的状况。例如能源及能源消费品价格补贴政策加速了对能源的开采和消费;煤炭资源税税额偏低,不利于国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同时也不利于优化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继续以原煤为主的能源开采、运输和消费结构使环境仍旧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部分出口退税和贸易补贴政策促进了污染密集型、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在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获得了“国际竞争优势”。政策失灵人为的深化了能源、环境、经济间的矛盾。
3 环境、资源不完善的市场与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最有效的经济制度。微观经济学认为,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个人及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影响各个主体的决策,使消费者的购买量与厂商的产量之间达到均衡。在市场机制完善的情况下,作为生产与生活要素的环境、资源是可以通过在市场内的有效流动实现优化配置的,实现环境、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就是合理定价。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价格由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供求关系决定,它反映商品的稀缺程度。当物品的供给相对少于需求时,物品的价格就高。环境与资源也是一样。然而由于人们过去一直没有注意到环境与资源的稀缺性,更由于其产权不明确、难于定价等因素,因此在过去的经济理论研究中,很少将其纳入生产要素,对其进行分析。庇古、科斯等人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理论上的解决方案,但由于环境与资源在产权等方面的特殊性质,致使这些理论的实践效果具有局限性。环境与资源价格经常是严重偏离其真实价格。
目前我国一系列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我国很多自然资源与环境市场还没有充分发育和完善起来,或根本不存在,突出表现为环境与资源的价格存在严重扭曲的现象。环境与资源的价格不是相对价格,没能反映其稀缺程度的改变,没有随着需求的增加或供给的减少而变化,呈现出一种低位价格刚性。市场价格并非由其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用决定,而是与相对价格严重偏离,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再如在我国,煤炭这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价格,在横向上与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比价严重偏低,纵向上与电力工业、冶金工业的产品价格也存在极不合理的悬殊差距,从而造成行业间利润和收益分配的不均衡。在国际市场上同等煤质的情况下,我国的煤炭价格也是偏低的。由于我国煤炭的成本和价格不能正确反映资源成本、煤矿退出成本和费用等,造成人们对煤炭这种珍贵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的低估和偏见,以至于导致煤炭可开采储量的迅速降低、煤炭产业周期缩短和资源环境的破坏。这种低价格也鼓励了企业对高耗能行业进行投资。如2007年第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平均增速为20.6%,比工业平均增幅要高2.3个百分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环境、资源成本低,导致高耗能行业利润很高,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十分不利于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的调整乃至经济的长期增长。反过来,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发展梯度与工业结构层次又会对能源和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初级加工业便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容易形成“煤荒”,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的低价并不是最突出的问题,价格机制不健全才是影响我国未来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价格机制不健全的一个根本原因则在于能源资源市场发育程度不完善,不仅煤炭行业本身的市场化程度不够,其下游行业及运输环节的市场化改革也滞后。电价依然由国家出于控制通涨等因素考虑而被牢牢锁定。而这种价格机制显然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各行各业从生产的源头不能反映市场的正确信号,不能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其结果必然是能源消费保持增长态势,而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能源供应发生短缺,对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此外,我国资源与环境市场的不完善性还表现为市场垄断与不完全竞争,这也是导致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根源之一。这种市场垄断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对“市场失灵”现象的矫正需要通过政府管制来实现。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由于政府、部门利益集团的客观存在,其固有的牟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性质促成行政垄断的产生。一般认为自然垄断行业包括交通运输、电信、电力、石油、天然气、供热、供水等以提供公共服务为职能的企业或部门。它们又被称为公用企业或公用部门。往往是由政府投资。美国经济学家认为,“自然垄断的存在常常伴随着政府对价格、服务质量、交易对象和进入的管制”。这些行业有其特殊的历史、经济原因,其行政垄断性在特定时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今天,部分公用行业的垄断行为已经显现出突出的现实弊端性。如热力公司、煤气公司、电力公司、铁路运输等在本行业中所取得的垄断地位不是依靠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而是依靠行政权力。这种行政垄断阻碍了正常市场竞争,对市场经营活动施加不公平和不适当的影响。政府一直为能源市场的垄断者,即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这种特殊性使能源产业内部技术、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差,服务质量差,寻租、腐败现象滋生。缺乏高效的市场竞争最终造成了能源资源运用的低效率和大量浪费、单位国民生产总值废弃物排放量偏高,污染严重,从而加深了能源、经济、环境三者间的矛盾。
4 实现经济外部均衡的资源要素投入效益难以衡量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体现在配置是否均衡上。所谓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指各项经济活动中边际要素投入所得到的边际收益相等的状态,也就是说将有限的稀缺资源按边际投入所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的原则分配到各项经济产业活动中去。这时整个经济产业活动的资源配置所得的收益最大,经济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即帕累托状态。实际上,资源均衡配置的概念不仅涉及经济活动内部的,也会涉及经济活动与其外部条件之间的均衡发展关系。因为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外部条件的维护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都需要配置一定的资源要素。既然经济外部条件的维护也需要配置经济资源,因此它就应该满足边际投入所得的边际收益相等的资源配置的一般经济学原则。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这三项活动都需要宝贵的稀缺资源,其资源配置格局同样也应当满足边际投入所获得的边际效益相等的这一普遍社会法则。这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或经济与其外部条件之间协调发展的基本涵义。
经济活动与其外部条件之间的资源配置均衡(或协调)发展的原则容易理解,但由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活动的投入所取得的效益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大小自然也很难直接进行比较。经济活动的主要效益是经济效益(即财务方面的利益,一种物质和服务上的福利);社会活动的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一种社会福利);而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活动的主要效益是一种生态效益。在市场机制条件下,三项活动所产生的效益在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给资源在这些活动中的合理配置带来了困难。
然而评价比较各类活动效益的大小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因此必须解决如何评价各类活动效益大小的问题。通常采取的做法是通过某种途径(如机会成本、影子价格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例如环境保护的投入,减轻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程度,环境质量的改善减少了财产损失,降低了发病率,节约了医药费用开支,这些效益都是可以用经济效益间接计算出来的。目前由于我国此方面的基础研究不够、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数据缺乏和信息的局限性等原因,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量化的方法还很不完善。如我国对矿区环境损害及相关损失补偿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标准化的方法体系。此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量化还存在着两个无法克服的困难:一是人的主观因素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量化结果的影响很难确定或排除;二是容易忽视对确实无法以经济价值量化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价。经济系统外部资源要素投入效益评估的缺失或错误直接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这也是目前我国能源、经济、环境不均衡即非协调发展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5 人类行为假设与不完善的制度安排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证经济系统中五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人力资源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动运行的动力是经济利益,因为各经济实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对企业而言,废弃物既不处理也不综合利用而直接向环境排放是最经济的;对地区而言,将污染型企业转移到外地是减轻本区域压力的最经济途径;对消费者而言,不对消费品的回收问题负责是成本最低的。然而,新制度经济学表明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推进了历史上制度的创新。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就把人类行为界定为追求财富最大化。实际上非财富最大化动机也常常约束着人类行为。诺斯把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和自愿负担约束等其他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引入个人预期效用函数,建立了更为复杂、更接近现实的人类行为模型。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往往具有集体行为偏好,现实生活中人们要不断在财富与非财富之间进行权衡。人既是新古典式的理性“经济人”,又是康德式的理性“道德人”。这种存在于人本性中的双重人格会在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与行为中体现出来。在经济起步和发展时期,必须承认人类行为的寻利动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还处于求温饱求小康的现实中,这种动机就更加明显。例如个人或地方从自身利益出发,盲目发展造纸、印染、化工、建材等各种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小企业。由于分布分散、技术工艺落后,给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带来极大困难。个人或小集体企业对自然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补偿,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超出了能源的正常供给可能和环境的约束,也导致了经济建设与能源发展、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这就需要诸如法律、决策机制等能够规范和约束经济人寻利行为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并且尽可能使这种制度化的力量逐渐内化为道德的力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使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客观上有助于社会整体平衡目标的实现。
有关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法律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市场公正、克服市场失灵的重要途径。在20多年的经济改革中,我国已陆续制定了18部环境与资源法律,100多项环境保护法规,地方性法规近1000个,初步建立了包括宪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以及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然而受认识等各种因素限制,确立的制度中存在着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内容存在交叉和矛盾、某些立法授权不符合科学管理的规律、可操作性差、缺乏对管理机构不履行法定职责责任追究的规定等缺点。例如立法方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罚款,但只是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数额。这种制度安排不能充分有效的约束经济个体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执法方面,由于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有的地方企业和个人为了自身利益乱开乱排,屡禁不止,对我国十分有限的的环境容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加剧了能源与环境、经济与环境间的矛盾。在黄河流域“99达标行动”最后期限到来时,黄河流域1233家排污企业中,只有794家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仅占64%。现在黄河流域污染反弹现象还时有发生;体制方面,由于我国目前的环保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相互分割彼此独立,使一些发展部门的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不能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而是过多的从本领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利益并制定决策。例如经济部门制定旨在稳定生产与消费、调节市场失灵和提高社会分配有效性的化肥补贴政策,其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农户使用了比没有补贴时更多的化肥。由于补贴,化肥价格就较低,农户就相对不太考虑肥料的利用率。据统计,我国含氮化肥利用率只有30%,大部分都随水土流失,化作污染物流入江河湖泊、渗入地下水。化肥养分的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65%~70%归因于农田为主体的面污染源。这样的体制安排当然不利 于有效解决或减轻经济、环境与能源间的矛盾。因此,虽然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立法不断增多,有关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却相对滞后,存在着许多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尽快加以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谢国忠.改善环境和发展经济不矛盾[N].参考消息,2007-07-25.[Xie Guozhong. Improving Environment and Developing Economy are not Contradictory[N]. Reference News, 2007-07-25.]
[2]世界新能源网.煤炭采矿权转移:资源产权改革正式启幕[EB/OL]..[World New Energy. Coal Mining Right Transfer: Resource Proprietary Reform Formally Sets Out [EB/OL]..]
[3]冯久田,尹建中,蒋红花.山东21世纪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3:86.[Feng Jiutian, Yin Jianzhong, Jiang Honghua. Study 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21st Century[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3, 3:86.]
[4]曹洪军,赵芳.宏观经济政策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十大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6,5:161.[Cao Hongjun, Zhao Fang. Ten Major Impacts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on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5:161.]
[5]李善同,刘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2,6:5~6.[Li Shantong, Liu Yong.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J].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2, 6:5~6.]
[6]马睿.我国行政垄断分布行业论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41~143.[Ma Rui, Distribution Industry Analysis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Monopoly[J]. Journal of Hena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2007, 2:141~143.]
[7]Freeman A Myrick.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Values: Theory and Methods[M]. Washington D C,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Press, 1993:172~175.
关键词:经济学 方法 基本框架 重要性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及人们如何进行权衡取舍的学问。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欲望的无止境性这一对基本冲突才产生了经济学,逼迫人们作出权衡取舍的选择,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资源,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所谓经济学方法论,狭义上是指论证经济学理论正确的某种原则,如现代经济学中广泛流行的实证主义,广义上则包含着什么是科学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本文主要从经济学分析方法这一方面入手具体介绍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并进一步探讨经济学方法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现代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类似于人们处理个人、家庭、经济、政治、社会各类事务时所采用的方式。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完全是按照这种方式来研究经济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这种分析框架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它首先给出想要研究的问题,或想要解释的某种经济现象,即经济学家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目标,然后试图回答所要研究或所要解释的问题。任何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及进行评估比较。
(一)界定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通常由经济人、经济人的特征、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信息结构等组成。对经济环境的界定可分为客观描述经济环境和精炼刻画经济环境特征。
(二)设定行为假设
这个假设至关重要,是经济学的根基。一个经济理论有没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一个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政策能不能让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关键看所假定的个人行为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看制度安排和人们的行为方式是不是激励相容,即人们对激励是不是作出了对他人或社会也有利的反应。现代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来源于哲学上的功利主义传统,即认为人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效用在人与人之间是可以比较的,而且,追求效用最大化是一种自然的伦理目标。这是一个比较合理和现实,而又通常被经济学家所采用的人类行为假设。在经济学中,比利己更强的行为假设是人的理性假设,也就是最优化假设。理性意味着: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另外,卢卡斯所开创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对经济人行为所作出的理性预期假设;经济人会有意识地搜集一切与自己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信息,并对此作出最合理的反应。这一假设意味着大众会有意识地了解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此外,在假设消费者的行为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从最基本的偏好或效用最大化出发。比如,传统的经济学派就假定消费者行为是由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来表示。这也许是为什么张五常教授不承认存在着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的原因。不过,在理论上至少存在着满足所有基本公理(假设)的偏好关系和效用函数(如单调性,凸性及连续性),使效用最大化所导出的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并且这些公理假设也比较合乎现实地描述了经济人的消费行为。
(三)制度安排,即游戏规则
制度通常被定义为一组行事规则的集合,这些规则与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有关,支配和约束社会各阶层的行为。可以将制度划分成两个范畴: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环境是一系列基本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法律规则的集合,它是制定生产、交换以及分配规则的基础。在这些规则中,支配经济活动、产权和合约权利的基本法则和政策构成了经济制度环境。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和竞争的规则的集合。制度安排可以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游戏规则,不同的游戏规则导致人们不同的激励反应。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行为方式的人们,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因应对策或游戏规则。当情况及环境发生变化时,所采用的对策或游戏规则多半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依赖于所讨论的问题,一个经济的制度安排可以是外生给定,也可以是内生决定的。将制度安排作为外生给定的好处是将问题单一化,以便将注意力集中于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及人们是如何作出权衡取舍选择的。
(四)选择均衡结果
由于做任何一件事往往存在着多种可行方案,这样人们需要作出选择。一旦给定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安排(游戏规则)及其它必须遵守的约束条件之后,人们将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方式作出激励反应,在众多的可行结果中通过权衡取舍来选定结果,称之为均衡结果。均衡选择结果依赖于经济环境、自己的行为方式(无论是相对于理性假设,有限理性假设,还是其它行为假设),以及让他作出激励反应的游戏规则,它是相对这些因素的“最优”选择结果。由于有限理性的原因,它也许不是真正客观上的最优,而是自认为的最优。
(五)进行评估比较
对经济制度安排和权衡取舍后所导致的均衡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作出评估比较。当经济人作出选择后,人们希望对所导致的均衡结果进行评价,与理想的“最优”状态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资源平等配置、激励相容、信息有效等)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对经济制度安排给出评价和作出优劣的价值判断,判断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安排是否导致了某些“最优”结果;还要检验理论结果是否与经验现实一致,能否给出正确预测,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最后,对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和规则作出优劣的结论,从而判断是否能给出改进办法。在评估一个经济机制或制度安排时,现代经济学通常所采用的一个最重要的评估标志是看这个制度安排是否导致了效率。帕累托最优这个概念对任何经济制度都是适用的,尽管帕累托最优标准没有考虑到社会公平问题,但它却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对一个经济制度给出了资源是否被浪费的一个基本判断标准,从可行性的角度评价了社会经济效果。当然,在现实中,由于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科学与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精确的帕累托最优也许永远不可能实现,它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只要想提高经济效率,人们就应不断地追求,尽量地接近这一目标。
二、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中通常所采用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和注意要点,主要包括提供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给出度量标尺,提供分析工具,注意经济理论的适应范围,区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重要性,以及弄清数学与现代经济学的关系等。
(一)研究平台、参照系和度量标尺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供各种层次和方面的基本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从而给出度量均衡结果和制定安排的优劣度量标尺。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有利于简化问题,抓住问题特征;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以及理论创新。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原理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而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是个人选择理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它们是现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平台或奠基石。参照系或基准点指的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经济学模型,它导致了理想的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等。参照系是一面镜子,让你看到各种理论模型或现实经济制度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一般均衡理论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参照系,它主要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的最优性,认为它将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将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参照系,人们可以研究一般均衡理论中假设不成立(信息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具有外部性,非凸的生产集、不规范经济环境等),但也许更合乎实际的经济制度安排(比如具有垄断性质或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制度安排),然后将所得的结果与理想状态下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比较。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等都是以一般均衡理论作为参照系,来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变化规律,讨论和辩论这些宏观经济理论和学派的优劣,评价所给出的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改进这些理论,给出更有效的经济政策建议,甚至发展出新的理论学派。建立经济学中的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参照系本身的价值并非直接解释现实,而是进一步为解释现实的理论提供基准点或参照系。
(二)分析工具
现代经济学不仅需要定性分析,也需要定量分析,需要界定每个理论成立的边界条件,使得理论不会被泛用或乱用。这样,需要提供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数学模型,但也有的是由图解给出。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三)经济理论的作用、一般性与相对性
经济理论的作用是能够用来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能够对给定的现实经济环境、经济人行为方式及经济制度安排下所可能导致的结果作出科学的预测和推断,并指导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许多理论上的不可能性结果可以用来避免实施许多现实中不可行的目标和项目。而经济理论的一般性是经济学中每一个理论或一个模型都是由一组关于经济环境、行为方式,制度安排的前提假设以及由此导出的结论所组成的。一个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越一般化,理论的作用和指导意义就会越大;经济理论的相对性是在希望一个理论具有更大一般性的同时,也必须要注意到它的适应范围、边界以及局限性。这样在应用一个经济理论时便可避免犯高估理论的作用和低估理论的作用。由于环境的不同,一个理论对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合,不见得对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合,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而需要修改或创新原有理论,根据当地的经济环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发展新的理论。
(四)区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重要性
在经济问题的讨论中,区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人们很清楚地思考问题和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例如,市场经济是导致一个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就是说,要想国家富强,一定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由于在世界上找不到任何富裕,但不是市场经济的国家。
(五)数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
数学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每个领域或多或少都用到数学、统计及计量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数学在经济学中作为一种工具被用来考虑或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只是用数学来更严格地阐述、更精炼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理论,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由于经济学的度量化、将各种前提假设条件精确化,它已成为了一门体系严谨的社会科学。
三、经济学方法论在解释日益变化的客观世界所发生的经济现象的重要性
理论是用来解释现象的一套简单逻辑体系,学习经济学和研究经济学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方法论的目的,就是不要受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前识”的束缚,让经济学者学会直接认识经济现象,成为一方面能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又能提出真正能够指导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建议的经济学者。在了解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时,必须知道怎样对待现有的理论,知道如何取舍,才不会成为现有理论的奴隶。同时,当现有理论不能解释社会上存在的现象时,还应该有能力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进步、对经济学科的理论发展有贡献的经济学者。
(一)理论的目的是解释现象
当一个理论不能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时,这个理论就应该按一定的原则或标准来被修正甚至摒弃。当一个现象不能用现有理论来解释时,这是对理论工作者的挑战,也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如果能够有比较好的方法来深入研究现象,提出新的理论,那么还可以对理论发展作出贡献。张五常讲:科学的形成是基于三个重要的信念,是任何对科学有兴趣的人都要遵守的。第一,凡是现象或行为,其存在是靠主观的判断,而大家决不能在这主观上有分歧;第二,所有被众所认同的现象,都是有迹可寻的,有规律的;第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坚信任何事情的发生,绝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凡有解释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的可能性,但却没有被事实。
(二)经济学本该是经世济民之学,是实用科学
运用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方法是根本的。例如,大部分学经济学的人可以接受“后发优势”的概念:从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主要的动力。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跟发达国家有技术差距,利用技术差距来加速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机会。但是二战之后,在那么多发展中国家中,只有少数几个东亚的经济体――日本、亚洲四小龙真正利用了这个技术差距,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其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利用后发优势。从历史经验来看,对主流社会思潮的接受不能是无条件的,只有从实际问题出发、能够真正解释具体现象的理论才能接受。这是知识分子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现在有很多现象不能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这是一个学者从事理论创新的最好机会,我们有责任分析清楚其背后的因果关系,提出新的理论,这样才能既对理论发展作出贡献,又能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发展前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Buchanan, James M., 1959, Positive Economics, Welfare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2.
(一)成本本质的一般理解
在会计研究领域,成本是一个发展变化最大的概念之一。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这一认识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管理会计学则认为,成本是实现一定目标未来要付出或承担的价值牺牲,甚至包括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要放弃相应收益的代价。美国会计学会在《成本概念与标准》的报告中给出如下定义: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这一概念充分考虑了成本的内涵与外延,概括内容相当广泛,且十分抽象,因为它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成本计算对象上,而是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上。它强调成本是在特定目标下将要付出的价值牺牲,并以此认识为基础,重整企业的成本规程,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服务。同时,提醒我们在设计成本计算程序或为成本管理提供服务时,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的来展开。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成本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成本的本质。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成本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耗费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成本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耗费”这一成本范围。资本耗费即成本,只包括C、V两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部分。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成本,如果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值补偿不足,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成本,是马克思资本耗费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实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本表现为一种权益,投入企业后,总是对应着一定的占用形态,而表现为资产,因此从占用形态来说,权益以资产而存在,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家的权益不会被耗费,被耗费的实际是资产。因此资本耗费从会计观点来看,就是资产的消耗,或者说,资本耗费是以资产消耗加以确认和计量的。而资产是一种企业拥有或可控制的经济资源。
(二)资源及其企业观
提到“资源”,人们自然会想起矿产、河流等自然形成的为人们所利用的物品。通常资源一词最一般的意义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无用物即非资源。因此,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各种房屋、设备、其他消费性商品及生产资料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美国著名的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由于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但不知其用途的物质不是资源,虽然有用,但与需求相比数量太大而没有价值的物质也不是资源。技术、信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可以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经济资源是一般资源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的,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其范围仅包括人类所需求的一般资财中,作为生产投资要素的那部分资财。具体地说,经济资源具备的特征为:(1)有用性,即必须是为生产或消费者所需求的,对经济生活有用,(2)稀缺性,即表现为社会需求量与存在量有差距,并非取之不竭;(3)可选择性,即指资源的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且可循环使用。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因为只有具备了可以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企业才能依靠资源的潜力的发挥,才能赢得利润,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或目标。
单一资源是难以创造发挥其潜力的,企业的收益必然是不同种类的资源相互组合、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企业必须拥有多种形式的资源,即既要具有有形资源,又要具有无形资源,既要具备物质技术方面的资源,又要具备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
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经营必须耗用材料、人力和财力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本质就是资源或是原始资源的转化物。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费用就是资源的耗费(或转化)。耗费(或转化)过程是各有不同的,如会计上称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内容(除投资)大都会转化成费用。资本性支出的内容是分年度逐步转化,而收益性支出则在年度内直接转化。当企业发生这两种支出,其实就是用一种资源置换另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上的置换。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经营需要不同资源组合才能实现。当我们将这些置换后的资源与一定的生产经营目的相联系,按一定期间或一定目的来归结这种置换时,就形成了置换后的资源价值(成本),被置换的资源其实就可以认为被耗费了。当然,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往往只认识到企业内部诸如材料、人力的耗用才是一种耗费。其实这种耗费,也只是一种置换,即将材料、人力等资源置换为产品这种资源。从广义上理解,无论是企业外部置换还是企业内部置换都是耗费,即费用。再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标准(或目的)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特定对象的成本。因此,成本的本质就是一种资源耗费,所谓计算成本就是对资源耗费的计量。认识成本这一本质,会引起我们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关于成本的研究必须以资源及由其而产生的行为为内容进行思考,
——关于成本的管理必须以资源配置及其效率为中心进行实施,
——关于成本的核算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或目标)为标志进行设计。
二、企业资源及其配置
(一)企业资源的种类
以一个企业或公司角度,研究的重点显然是经济资源。基于资源企业观认为,每家公司都拥有大量独特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就是所谓的资源。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将经济资源按其经济属性,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类。其他资源则主要是指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就一个公司或企业来说,经济资源可分为:(1)有形资源,也称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源,包括生产设施、原材料、产品等,它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表达。(2)无形资源,也称无形资产,是指诸如公司的声望、品牌、文化技术知识、专利和商标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等不具有具体实物形态的资源。(3)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一种微观意义的人力资源,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4)货币资源,是指在企业中以货币等形态存在的资源,确切地说是价值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5)组织资源,是指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而表现出的能力。
从企业资源的会计计量看,资源可以分为可计量资源和不可计量资源。可计量资源是指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资源,如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计量表达的资产等。不可计量资源是不能用货币加以确定计量的资源,如上述的部分无形资源、部分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
显然,企业生产经营既耗费有形资源,又耗费无形资源;既耗费可计量资源,又耗费不可计量资源。从费用的成本一般内容来说,涵盖了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但是从会计计量与核算角度来看,费用成本主要包括可计量资源的耗费,也就是必须能够对其进行货币计量,才能纳入会计的费用成本的核算。企业成本信息主要也是指这部分资源耗费,对于不可计量资源的耗费,只能作为辅助补充的信息,在相关信息报告中采用文字(而不是确定的数字)来表达或反映。
(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
企业资源的配置一般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的要求,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同资源构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也可以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将资源的用途在不同的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进行不同的分配。
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这两种特征使得企业资源配置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即迫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加以研究,而克服其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资源配置研究的焦点应是配置的有效性和资源消耗的节约。就企业来说,最高目标是追求消耗降低和收益增长,而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影响收益的诸多因素中企业最具控制力的因素。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消耗的降低上。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引入资源配置的问题,探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资源,在开办时就应考虑所需资源的配置,要按照产品目标来规划资源用途的分配。在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而去合理消耗资源(或进行资源转换),从而使生产经营中资源消耗降低。
资源配置一般理解为利用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之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的分配。就社会资源来说,资源配置就是选择用途置于不同部门或地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市场配置是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按利益驱动原理将资源配置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中,资源总是向收益最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市场供求比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波动,将把资源配置于适当的部门和地区。政府配置,也称为政府干预,即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资源配置的格局和规模,以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政府配置对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可以大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垄断趋势。
企业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资源企业观的基础上的,根据企业的目标(主要是产品)和企业所处的资源环境,对资源不同用途加以合理利用和组合。一个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资源组合。我们所谓对企业进行管理,以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对资源的管理,企业的效益也就是资源有效性的体现。企业的资源配置贯穿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产品就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资源不断地按工艺要求附加上去,被消耗转化为产品。当然,企业的资源取得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不是孤立的。因此企业资源配置也必须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必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部分。然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不尽相同。一个企业一旦设立并投入生产经营,其设备或工艺过程决定着产品生产的行业性质。要想改变这种行业性是很难的,最起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企业资源在企业设立时就要考虑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也只有这个时候影响最大。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有关于资源配置的分析,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和行业以及资源供给的可行性。要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就必须分析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以及对即将设立企业的影响。从这一意义说,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仍然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种方式。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资源配置还存在着具体方式。笔者认为,企业资源配置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两种具体方式。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在进行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短缺材料寻找代用品时发现的一种价值分析体系。
价值工程成功地被世界各国所推广运用,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价值工程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缺的”的认识。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即是费用或成本。资源的稀缺性迫使节约成本,从而使“价值”上升。麦尔斯指出:“功能导向的工作,基本上是以完成人们渴望与需要的新功能为中心而利用资源的,而价值导向工作的目的,则在于用更少的物资资源和时间资源来完成这些预定的功能。实际上,成本是一种衡量资源消耗数量的尺度。价值工程则作为一种更优利用资源的研究,帮助人们合理使用每个单位资源以满足更多的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增进人民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主要是运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价值提升高度阐述成本(费用)的节约和资源配置的方式。
作业组合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必需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这些活动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它是需要各种资源供给的,是一种资源的组合。价值工程突出某一种资源的功能替代,而作业组合关注的是多种资源的合理组合,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作业组合之所以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是因为作业组合的成因是适应围绕产品而开展生产经营的需要。产品的生产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来完成,企业的经营同样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完成。同时,作业也具有替代性,也就是说,同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为和活动来完成或达到,但是不同的行为或活动将会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不同的作业选择和组合必然会对资源用途采取不同的选择。
作业组合这一配置方式与价值工程方式一样必然受到特定产品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制约,会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企业设立、产品选定时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而一旦确定,企业资源配置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这两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企业资源配置更多地追求企业资源消耗的节约,企业资源配置有效性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真正目标所在。
作业组合方式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要以价值工程方式为基础,而价值工程方式主要源于产品功能组合的需要。作业组合方式对于价值工程方式也必然有“反作用”。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价值工程方式从资源替代角度认为更换某种资源重新配置有效且节约,但是作业组合达到产品功能却很困难或可以组合实现功能但成本很高。也就是说作业组合方式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无效或浪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将两种配置方式互相协调而去考察整体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和节约。这一方面要求我们预先必须进行价值工程配置方式和作业组合配置方式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企业预算工作。
三、成本管理战略
(一)战略和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ies,其含义是“将军”,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具体地说,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从“战略”到“经营战略”的演变说明,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诸如技术、工艺、资金、耗费等某一项“战术”上的因素,不能将我们仅认识到的因素联系(组合)起来去考察企业在竞争中的水平和层次。因而,我们的经营就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抓住一个因素,“穷追猛打”,使之达到控制目标,却花费了很多蛮干的费用。(2)追随别人之后,不管自身现状,照搬照套,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成效。经营战略思想的引入,使企业经营关注一些新的方面:(1)关心企业外部胜于企业内部,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构成和销货市场,决定企业干什么事业,以及是否要干:(2)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成效的测量标准,即企业要达到的目标,(3)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性:(4)企业总体日常控制体系的建立,如作业管理规定。
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应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必然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之一,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成本管理战略。
(二)成本管理战略的构筑
经营战略的特点在于:(1)全局性:(2)长远性;(3)抗争性;(4)纲领性。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的成本管理战略也具有这四个特点。问题在于既然将战略的思想引入成本管理,如何来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的具体内容,或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有什么必须突破的。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限制消耗、节约开支的一些硬方法,追求一种成本的绝对下降,加之引入的加强考核的方法,将成本指标压得很低,并与职工利益相结合进行考核,搞得人人自危,甚至被“逼”去偷工减料以达到指标。当然,笔者并不否定这种绝对控制的方法,但是,成本下降总是有极限的,压到一定程度已无法改变。此时,这种绝对控制方法就不适用。那么就要采取一种相对控制方法,即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来改变成本发生的动因。如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思想的变革和新的生产组织的引进等途径,使成本持续降低。这就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起因。
成本管理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简言之,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围绕成本费用而开展的一种长期谋划。与经营战略一样分成两个阶段: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成本管理战略规划分为下列步骤:
(1)规定组织使命: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按企业各组织的职能,规定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创造一种人人重视成本的氛围。
(2)制定方针:根据企业成本目前水平,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汇总各组织机构的方法和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确定成本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鉴别方案:采用一定预测决策分析方法,围绕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案。
(5)选择战略:其实是指对上述(4)战略方案的选择。其原则是成本管理战略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战略实施分为下列步骤:
(1)确定组织结构:根据新选择的战略,按照企业管理的原理,确定层次分明、责权利相联系的实施战略的主体(即组织结构)。
(2)管理组织活动:按企业各组织机构的作用,下达其目标,并要求各组织机构严格执行。
(3)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有效期:每个战略方案的实施都有一定时期,为了实行动态过程控制,要定期检查和考核各组织的目标完成情况。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识到成本是资源耗费,并结合战略管理的思想,是期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成本管理战略的思路。这一思路提醒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1)成本管理必须扩展到自立项、设计至销售、使用整个过程。因为,一旦某一项目确定后,各种技术条件已基本固定,该企业的成本费用发生也相对确定了。“在产品的策划、构想设计阶段,成本的66%左右已经被决定即无法在后续阶段更改了。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较之后续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样,销货于顾客以后,使用过程还会出现返修退货现象,这也会使企业成本费用升高。
(2)结合资源配置的原理,重构企业作业链和价值链。正如前述,企业的作业链的形成其实是资源耗费或置换的一种连续形式。按照作业成本管理的思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可以对企业的作业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制造理论,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如JIT,CIMS等),重新构筑作业链,减少成本发生的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从而使企业价值链得以优化。
(3)重视过程控制,根据企业工艺流程,制定各种作业文件,使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虽然在设计及规划中有较好的作业组合,但是如果执行这些作业的人或组织工作不规范,无标准可寻,也是难以实现设计和规划时的“美好愿望”。因此,制造出各种工作或作业的标准并依据这些标准加以控制和考核,才能使成本管理(战略)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2.[美]阿兰。兰德尔著施以正译:《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4.干春晖著:《资源配置与企业兼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