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范文

对传统文化的评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传统文化的评价

第1篇: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传统文化;运用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运用的主要问题

1.内容筛选问题

由于内容筛选不当,造成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结果与目标相差甚远。大量无效内容的引用,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改观。许多教师在讲爱国主义精神时,对传统文化典故进行了引用,但是这些案例都非常的陈旧、缺乏新意,学生对这些“用滥”了的案例没有丝毫的兴趣。另外,部分教师选择的传统文化内容与教学任务毫无关联,只是单纯地为了讲述传统文化而引入,完全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

2.学校对于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足

学校对于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足,使得传统文化引入课堂的难度大大增加。受教育体制的限制,许多学校都认为,教育就是为了升学,只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即可,对于其他内容则尽量不要在课堂上涉及。在这样的态度之下,许多教师都不敢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依旧保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学困难重重。

3.教师能力素质有限

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一般,限制了传统文化内容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思想政治教师而言,首先要做到的是“为人师表”,其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但部分教师本身就没有完全J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只是简单一说,这也会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以及传统文化的认识。

4.传统文化评价机制欠缺

目前对于思政教学中传统文化方面的评价机制非常欠缺,且多数教师都缺乏对评价机制的重视和关注,依旧通过分数来衡量思想政治教学结果,而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来实施评价活动,这样难免会造成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不重视,教师也无法快速、全面地了解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学质量也因此难有提高。

二、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1.做好内容的优化和筛选

教师对于传统文化内容要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并且在备课中予以精心挑选,而不是在课堂上即兴发挥。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要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为此,教师要结合改革方案,在传统文化的挖掘上多下工夫,以寻找最为合适的文化典故。特别是对于那些“用滥”的文化典故,教师应该尽量回避,因为这些内容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应用价值也非常低。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可以引用谭嗣同、柳如是、梁红玉等这类人物的故事,因为其可读性较强,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契合教学主题。

2.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

学校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主动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并在校园内建设相应的宣传栏。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道德品格的关注,针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进行科学评价,对于存在思想道德问题的教师进行批评,而对于品德端正的教师进行表彰,真正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鼓励传统文化进课堂,对于传统文化运用较好的教师予以奖励,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

3.提升教师整体能力素质

学校一方面需要加强年轻优秀人才的招募,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学校对于年轻思想政治教师的选拔,不能仅仅重视教师的学历和教学经验,更应该对教师的个人品德、教学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应用水平进行考核,使其能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同时,学校应定期针对思想政治教师开展教学培训活动,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开展讲坛活动,使教师能够及时地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思想。

4.构建全面的传统文化评价机制

首先应该明确评价指标,该指标应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感兴趣程度和理解程度等。其次,评价活动的开展应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从学生的上课表现、调查问卷以及课堂作业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控制好双方的评价比重。最后,针对评价结果,开展具体的分析活动,以从评价结果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结语

目前,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深入分析和探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方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并对教师个人道德素质进行规范,以真正将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第2篇: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范文

传受者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传播者。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传播者是整个传统文化传播的起点,控制着整个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过程。本文中的传播者是指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的传播者,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媒介从业人员及文化从业者。首先,传播者应具备娱乐化传播环境的营造能力。良好的娱乐化传播环境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进行。为形成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传播环境,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政策上倾斜,扶持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此外,还应该举办活动,如举办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会,使人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其次,应具备相应的高科技文化素养和媒介认知能力。传播者须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及娱乐化相关知识,只有对传统文化和娱乐化制作技术有正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娱乐化编码。传播娱乐化大多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技术,如Flas的制作技术。再次,传播者还要提高自己的媒介认知能力,媒介认知能力是指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①。即充分认识媒介的功能,认识传统文化传播媒介机构的生产活动及受众的接受过程,认识传统文化传播的社会历史语境。而且,传播者还肩负着培养接受者的媒介认知能力的重任,培养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及信息传播的能力。此外,传播者还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培养接受者的互动及反馈能力。如通过组织传统文化座谈、进行BBS讨论等途径来扩大互动及增加反馈信息。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接受者。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接受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接受者的重要性。本文中的接受者主要指中国人群,尤其是指青少年群体。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使接受者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接受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其行为产生引导作用。其次,清楚地认识接受者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认知能力。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应该对接受者进行一系列的调查,了解接受者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认知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进行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产品制作,根据接受者的实际媒介认知水平进行娱乐化的传播。

传播内容

传播本质体现为信息的流通,而传播内容要通过符号文本方能体现。因此,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基本要素,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传播内容建构须以符号特点和文化规律为基础。

遵循符号的特点。符号具有任意性,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是在坚持传统文化传播内容,也就是“所指”不变的前提下,使传统文化传播符号娱乐化,即在“能指”上的娱乐化。传统文化娱乐化的符号文本建构关键在于在不改变传统文化内涵(即所指)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即能指)进行娱乐化的建构。因此,娱乐化必须忠于原文内容,不能因为表现形式的娱乐化需要而出现虚假内容。一些电视历史剧中的虚假历史内容是应该坚决杜绝的。此外,符号具有新陈代谢的规律。传统文化在进行娱乐化符号建构时,应尽可能使用新的,并受到接受者喜欢的娱乐化形式。如,在传统文化网络游戏开发时,建构接受者乐于接受的游戏元素及情景等等。但是,所采用的娱乐化形式要对内容进行相应的背景介绍,避免接受者产生误解。

遵循文化规律。文化具有三要素,即认知、语言过程和非语言过程②。传统文化内容的娱乐化建构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认知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传统文化进行娱乐化必须把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积极的价值取向等认知部分表现出来,让接受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娱乐化的表现形式绝对不能湮灭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认知因素,这应该成为评判娱乐化产品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次,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句部分,如唐诗宋词元曲及昆曲等一些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东西不能简单地重新建构,而是可以在情景建构上采用娱乐化方式,比如用漫画建构一个情景,根据诗词曲的具体内容及体现的精神,在情景表现的过程中将其本来的内容展现出来,从而让接受者更容易领会其精神实质所在,而不能随意改变诗词曲的经典语言。对传统文化中的其他部分,只要不改变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在语言形式建构上可以引入娱乐化的元素。比如,电视历史剧。此外,非言语语言主要体现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的使用上,传统文化的礼节具有独特的风格,传统文化娱乐化建构一定要把这种风格表现出来,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受到影响。

传播媒介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建构要充分考虑媒介因素,进行多媒介的组合,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进行娱乐化媒介的市场化运作,树立媒介产品的精品意识。

进行多媒介的组合,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日本学者竹内郁郎提出了一个“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③,认为需求、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决定着受众是否接触某一个具体的媒体。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应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选择接受者容易接触到且受到接受者欢迎的大众媒体,并要考虑到各种媒介的互补性,增强受众接触媒介的可能性,进行多种媒体的组合。

能满足接受者心理需要的媒介就有可能在接受者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当然,媒介娱乐化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知识与娱乐化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才能使媒介与接受者产生良性互动。生活的状态会改变,接受者选择媒介的标准也在改变。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具体媒体组合需要对接受者媒介接触习惯进行及时跟踪调查,根据接受者本身所发生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从而在接受者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

树立媒介产品精品意识。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运作须进行媒介市场化,注重娱乐化产业价值链的建构。品牌延伸很重要,传统文化娱乐化产业化运作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并进行品牌延伸。例如,京剧的市场化,可制作京剧的节日礼品,京剧用的刀、剑、乐器等各种旅游品,这都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然,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传播媒介还应该树立精品意识。如果仅仅寻求传统文化娱乐化的消遣价值,就会降低人们的审美情趣,弱化人们的思维能力,终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产品并不是简单的流行和内容的肤浅,它必须制作得精致、有品位,给予受众有震撼力的思想和审美式的愉悦、高雅的休闲,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受众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趣味,使人们愿意去接触和保存这些产品。

结语

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了很多因素,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建构的最终成功是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娱乐化建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这些原则方法。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必将导致媚俗倾向,甚至出现一些低俗、恶俗的节目。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对这些方面采取相应策略加以控制,当好“把关人”和“过滤器”,处理好娱乐消遣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及教育的关系。[本文为200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娱乐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XW0804)]

注释:

①蔡骐:《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国际新闻界》,2001(5)。

②马歇尔・辛格:《文化:一种感知途径》,《桥梁》,1971(10)。

③山根常男[日]等:《社会学讲义》,《大众传播》,1977(1),第113页。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Al・Lieberman、Patricia・Esgate[美]著,谢新洲、陶岳波、王宇译:《娱乐营销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尼尔波・兹曼著[美]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黄进:《观察大众传媒对大学生观念行为的重构》,《传媒观察》,2005(1)。

第3篇: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范文

一、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层次的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多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备课中有意识的附加一些诗辞歌赋等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一些诗辞歌赋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平时语文教学日程安排上,要求学生多看、多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传统文化著作,熟记一些传统文学的名言佳句,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2.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情感在传统文化中表现的最为浓郁和强烈,也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语文教材中国古典文学内容教学时,注重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讲解,在让学生全面理解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让学生撰写诗辞赏析和读后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诗词歌赋)主题的理解、对诗人爱国情怀的感悟。

3.亲情教育。反映亲情及传统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及对母亲的思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溢与言表,感人至深;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充分体现了对亲人的关切、思念之情以及渴望得知亲人消息、家庭信息的一种急迫的心理。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把倡导家庭美德、学生心理健康、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育学生尊老爱友、孝敬父母,帮助学生维护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亲情网。

4.友情教育。友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情感,友情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之间的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了朋友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在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教材中有关友情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主题思想,分析梳理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写出赏析和评价材料。学生在学习诗词、分析归纳主题思想、撰写赏析和评价材料的过程,逐步加深了对友情的理解,增进了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第4篇: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着加快,虽然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应该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力度,从而才能够在保证建筑的质量和性能的同时,又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

1、建筑设计中缺乏传统文化因素的原因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并不是短时期所造成的后果,而是有许多原因综合所形成的文化流失。

1.1民众深层次意识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不断实施,国民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国外文化大量的流入,融入到了现代社会的建设中,西方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崇洋的思想逐渐的深入到国民当中,因此传统文化的缺失越来越严重,而在建筑上,为了加快国内城市建设的进程,在建筑设计中一直关心的是建筑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城市的管理者、开发商以及居民在建筑设计中选择最多的是西方或是现代的建筑特色。

1.2建筑设计师传统文化基础的缺失

当前我们的设计师更多在意的是业主的要求,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已经基本缺失。建筑设计师创作形式的单一性也是受到世界环境的大影响,而简单的现代建筑设计并没有足够的文化内涵,针对于设计中仅仅保留的是建筑物使用的实用性,大量缺失文化内涵的建筑物的建设,使得许多建筑设计师们遗忘对传统建筑设计的学习和传承,这样的恶性循环也是建筑设计在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基础上的一个损失,也是城市文化的损失。

1.3城市规划的不完善

一个城市的发展史是这个城市的民众一砖一瓦累积出来的,可以说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和自己的故事,而针对这些故事,为了完整的体现这个城市历史进程,做到聚焦更多的历史文化工作的同时完成城市的现代化的建设才是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所要做的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特色鲜明的古建筑文化是历史研究与考量的重要依据,城市中的古建筑能够为在这个城市世代生存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留下一笔庞大的财富。在建筑设计中一味的效仿他人的想法,会造成城市个性的消亡,民族特色的缺失。没有赋予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又怎能在世界的建筑设计中出彩呐。

2、传统文化因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从建筑物本身来看,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为城市人们忙碌的生活添加一些古朴的气息,而且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品味和城市文化的熏陶,在当今忙于崇尚西方文化设计的潮流中彰显出自身的特色。

在建筑中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会很快的造成城市个性的遗失,所流失的不仅仅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而是数百年的文化积淀,还会让人民遗忘自己的文化,是民族性格的缺失。而在不减少建筑物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传统文化的描述,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涵养、保证城市的文化传承,而且对于我们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现代建筑设计民族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探讨。这在任何国家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坚不可破的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对外文化交流让中国建筑迫不及待地找到“最中国”的外衣。然而在自卑的文化心理的驱使下,急躁而浮夸的态度造就了一批顶着夸张的“中国符号”的建筑。以京派的“歇山顶”为例,一时间从博物馆、火车站、文化馆都顶上了这样一个新帽子,浅薄的民族自尊心被张贴到北京的各个地方。

真实的学术总是追随着经济却不依赖于此。从中国步入世界经济大国开始,中国人的自信开始在精英阶层逐渐复苏,而一时不能为广大公民享有的经济文化资源逐渐成为了富裕阶级显示身份特征的一种需求。如果汹涌澎湃的“传统浪潮”仅仅以这种标志身份的“自信”为基础,那么这种复现传统必然在商业地产操作下徒剩一具空壳。

传统意识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主要包括结构、空间以及节奏等几个方面;建筑通过传统意识形态的诠释以特殊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建筑魅力与建筑风范,并更具文化价值及增强文化的传播力。传统意识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不仅提高建筑自身的价值,而且通过建筑这个中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再次的弘扬,通过现代化建筑传播更多传统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现代以后各个流派的建筑总称为“后现代建筑”。综观这些流派中我们可概括出现代之后建筑方展方向的几个特点。首先,强调传统和历史主义,这里的传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对传统的形式生搬硬套,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其基本特征与抽象化的符号的概括。中国传统符号中的传统建筑形式、传统色彩、 传统纹饰等元素经过精炼概括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相融合既符合时代性要求,又不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表达。其次,尊重现有环境。也就是注重建筑的地域性。从传统符号的角度来说,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积累,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孕育出不同的文化。通过当地人们的无穷智慧形成了统一风格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可以说就是这个地区的缩影。从建筑角度来说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符合当地文化特征,能够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而不是孤立地对单体建筑的表达。力图与环境相融合,创造出丰富的街貌乃至城市景观。但这又绝不是完全把自己埋没掉,而是要达到更深层的吸引人并表现自己的目的。

4、建筑师对传统与现代之路的探索

对于国内建筑界来说,近些年来本土的建筑师仍在不断努力的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点。中国本地也有很多优秀的建筑师,比如说张永和大师,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保护传统建;又比如说刘家琨老先生和吴良镛老先生等,这一辈建筑师是见证过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的,现在又是处在现代建筑的大思潮中,所以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进行探索就具体非常强大的意义和内涵。

王澍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执着的人,在他所有的建筑作品中都能探寻中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来。当然除了王澍的建筑作品之外,还有很多运用传统文化很成功的案例。在现代设计思潮下,传统文化不代表着摒弃现代手法,也不代表对传统形式的仿造和搬套,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手法的处理和运用。比如说万科第五园的住宅建筑,这个住宅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之所以会得到这么高的评价,不是因为它是传统住宅建筑,而是因为它把传统的元素进行了再一次的变化,对很多大家熟知的徽派建筑元素景象大胆的改造,然后再吸取精华进行了二次演变,把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但是在设计方法上确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这可谓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完美的交融。在这样的建筑住宅里,让人们既能感受到现代化生活的舒适又能够体会出传统建筑的惬意。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住宅小区恰恰能够满足当代人们的居住需求。所以说这个住宅建筑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列。

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找出一种不仅能够尊重自己文化同时又能够和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设计方法,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同也能与现代建筑更加充分的融合,进而才能够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必定会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赵慧宁.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体现的文化意组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柴瑞琳,李华磊.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第5篇: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传统文化;活力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3-0154-03

高等教育肩负着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传承优秀文化,推进社会文明,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殊使命。

一、高职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传统文化常常是依托于教育平台得以传承,教育常常也是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刻,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文化与教育》是钱穆先生关于中国文化与教育诸问题的专论和演讲词汇集而成。先生以其对中国文化精深闳大之体悟,对中国精神健旺蓬勃之感触,揭中西传统与路线之差异,指明中国文化现代转向之途径,并以教育实施之弊端及其改革为特别关心所在,寻求民族健康发育之正途,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时下,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目标,更让人从传统文化中看到了教化育人功能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内涵的修养,道德素质的修养。这其中最特别的是儒家文化以其积极入世的态度、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人文关怀,儒家人文思想的要旨是教人如何做人。儒家主张诚信不仅是立人之本,而且是立国之本,是治国的重要政治原则。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要求人们学会市场经营,学会抓住机遇,更需要学会讲究道德、恪守诚信、公平竞争,用儒家“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教育学生,有助于其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1](P11)

新世纪的大学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关键性作用的传承者、发展者和创新者,高职院校在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时,必须注重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确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民族正气和气节,做人处事以诚信为本。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存

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主要通过对我校高职学生随机调查和访问发现,当前高职院校重实操技能、轻人文素质的现象比较普遍,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令人堪忧,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已刻不容缓。首先是认知贫乏。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基本停留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的所学内容。其次是热情不高。高职学生购书欲望本来不强,而其意向重点又集中在科普读物、考试辅导书籍、杂志期刊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或基本没有兴趣。再就是道德缺失。高职学生的传统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责任感缺失: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在维护单位声誉、承担分外工作方面的责任感明显不足等现象。

(一) 原因之一:教育导向影响

基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基本没有摆脱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在突出工学结合、加大顶岗实习的情况下,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课程设置更加紧张,传统文化课程开设少、效果差。再加之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的考试方式大多采用写体会、写心得等形式,学生大多无情无感,无病,拷贝抄袭现象大量存在,失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同时,教育导向造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缺乏,高学历、高技能的教师较多,高素质、高文化的教师相对不足,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课程设置不尽完善,过分看重技能培养,忽视文理融合;用人单位对计算机、英语等技能证书认可度较高,处于就业考虑,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之外,还把课余时间用在了计算机、英语学习上,无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2]

(二)原因之二:社会环境影响

“五四”以来,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争论不一的一个重要社会命题。“”期间,对传统文化基本持全盘否定的观点,导致了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继承传扬的断层,致使一代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清、理解不明,一味排斥和否定,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失去了其社会基础。特别是在极“左”思想控制下,大批文献著作遭到破坏和遗失,一批传统文化学者遭到了排挤和冷落。一代人的空白造成对下一代的教育放弃。[3]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增,造成对纯粹传统文化知识的忽视和淡漠。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历史遗留和思想惯性的影响依然存在。

(三) 原因之三:多元文化影响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和文化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规则和价值取向。学习功利化更强,认为学习只是为了生存、就业,只看重眼下,不着眼长远,过分注重技能,忽视素质培养;课余娱乐性更新,沉溺于网络、恋爱、影视厅,没有时间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崇洋心理更多,高职学生中洋风洋气十分盛行,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他们过得津津有味,而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他们却感觉没有意思,比萨、汉堡、寿司,他们吃得有滋有味,对传统的菜品,他们却没有胃口。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原因之四:信息高速影响

信息时代带来了网络,认为什么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不用读书,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也带来了困惑,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各种电视片、专题片、科教节目相继推出传统文化教育节目,很多高职学生只想通过这些节目了解传统文化大意,而不愿深读原著,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像理工科的具体公式、精确测量那样直观具体,也不像小说、话剧等文艺作品那样易读活泼,大多兴趣一时、不能持久,只知皮毛、不领深意,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敬而生畏、望而却步”。

三、用传统文化激发高职教育活力的途径

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重心是吸引性,要注重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循序渐进,易懂易学;增强灵活性,根据学生需要和学习目标,进行时间、内容等方面的调整,满足学生需求;增强有效性,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禁得起检验和评价。[4](P9)

(一)从认识上下功夫

从高职院校领导层面来说,需要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以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途径,出台制度文件,加强组织领导。对教师来说,需要积极应对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努力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增强课堂教学渗透,开设通识课或文化讲座,提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意识。对学生来说,需要唤醒道德成长的内在自觉性,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从观念上下功夫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两面性。由于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存在家长专制、君权神授、等级观念、唯古是法等与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背离和不符的因素。因此,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坚持辩证的文化观,采取批判继承的精神,更好地汲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摒弃无用的、消极的成分,警惕和避免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三)从素质上下功夫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既包括爱国情感、民族精神、伦理观念、包容意识、责任态度、道德标准,还包含仁爱、诚信、感恩、敬业、中和、共处等传统美德。[5]丰富的民族文化结晶,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动教材,它在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包容意识,仁爱、诚信的民族品质,“中和”为美、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态度,“正己”、“修身”的道德标准,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健全人格、砥砺品格方面,都有着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从创新上下功夫

要建设一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的教师队伍。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重任,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要开设一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优化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6](P6)可以分年级、分阶段开设一些传统文化概论、哲学精神、名篇名著导读、历史精神、风土人情、民族风貌、民间习俗、诗词鉴赏等方面的通识课。与此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与思政课、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等必修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做到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努力做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教师讲授传统文化与学生课外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学习传统文化与学习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对大学生陶冶情操、塑造品格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职业化人才培养,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精神品质和道德意识,努力营造富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学生“软实力”。要依托传统节日这个载体。重视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意义,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以及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7](P9),通过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传统民族文化展演等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发展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有特色、有活力的发展。季羡林先生曾说: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一条是什么,是人内心的和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构建和谐的内心世界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高职院校的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才是最高境界和追求。

[参考文献][1]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梁淮平.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谈[J].江苏高教,2008,(3).

[3]罗继全,朱鹰屏.论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8,(2).

[4]张立文.传统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5]李宗霖,司见南,岳冬青.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第6篇: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景观设计、易学、风水学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它有着皇皇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且一脉相承,中间从未中断过,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曾有过的辉煌。那么究竟什么才能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在我看来,要对其准确地下个定义,似乎不太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说传统是过去的东西,那么就简单地将传统和现代隔离了开来,我们也就失去了研究传统文化的意义了。今天的现代文化也许就是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不断的发展演绎着的,具有“生生不息”的特点。实际上,我们现在就是生活在由传统文化构筑的世界中。它每时每刻都无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思辩模式、生活习俗、行事方式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等等。传统文化可谓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一种禀赋了始祖历经千万年磨砺、适择从而恒固、传延至今的优秀精神脉络。

而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就必然离不开易经、儒释道以及风水数术这些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髓的东西。它们千百年来指引着国民的生活,是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日常生活和处世行事的依据和原则。那么,传统文化可否与现代的景观设计相结合呢?回答是肯定而且是必须的。我们提倡在中国的景观设计领域重新认识易学、风水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形成一种涵养,渗透在自己的每项设计中,创造出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当代作品来,使它散发出灵气与生机。

2 目前中国景观设计在文化领域的困境

而在目前中国的各地景观设计中,所谓 “规整的法式风格”、“浪漫的英国自然风情”、“热情的美式情调”等等风格和外来设计手法随处可见,到处是修剪成型的灌木球、色带色块。当然,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追求设计理念和手段的多样化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此这般地热衷于外来文化而将作为文明古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置之不理的现象,却实在是令人堪为忧虑。所幸的是,人们开始渐渐地认识到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现代设计亦开始越来越认同本土文化。景观设计中强调的“民族特色”、“地域性”、“文化性”作为设计的重要原则开始被人们所接受。而如何去具体操作?这其中就关系着一个如何运用传统文化的问题。

3 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纵观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我们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古典园林的开端。从一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学、风水学等理论就作为中土人士们选址立基、建屋立舍的依据而广为流传。

首先,从设计理念上,《周易》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为“与自然相协调的设计精神”思想的最初来源。中国的传统古典园林所呈现出的自然性、秩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包容性等都体现出了《周易》中的阴阳思维的内涵。无论相地立基、风水堪舆、动静互释、负阴抱阳、对称限定、正负空间、虚实有无等都包含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哲理。如在园林设计中,如果单单是一片山石而无半点树木水土,那么就会过于“阳”盛,其结果肯定是不美的;反之,如果植物过于茂密而不见黄土沙石的话,则“阴”盛而显得过于荒凉。惟有达到阴阳互相协调、有无相生的境界,才能使园林之美发挥于极至。同样,在今天我们可以将这些设计理念运用在自己的景观设计中,让作品在五千年思想的孕育中诞生。

其次,在设计方法上,除了周易外,“风水术”通过对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等一系列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分析,作出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并根据一定的方法来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创造出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在近现代的外来文化冲击中国市场以前,“风水术”一直是千百年流传于中国大地,是人们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所广为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虽说“风水术”现在被很多人称之为迷信,的确,它有不为人可取的方面,但是我们也不能矛以全面否定。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建立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经验基础上的智慧的结晶,毕竟它经历了这么多岁月的考验与验证而流传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实际上,通过与现代科学对居住环境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风水术”中关于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为本,来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这与现代人们向往的景观环境是完全相符合。我们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参考“风水术”中对景观环境的评价和研究,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价值回报。

另外,在设计素材上,中国地大物博,从南到北,各地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中国古代的设计往往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文化中易学、风水学等设计理念和手法,创造出各具特色而符合当地传统文化的居住环境来。如闽南的土楼、徽州民居、云南的吊角楼等等。我们在当今的景观设计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在设计时决不能脱离当地的本土文化而去大谈当代的景观潮流,去生搬硬套某地或某个国家的园林风格。实际上,每个地方的园林风格的形成都是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当地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某个景观设计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得去了解该项目的文化背景,并从中取材,以创造出更符合当地需要的、更符合当地文化的优秀作品来。

4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和态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不仅对过去的园林设计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当今的景观设计来说亦价值不菲。诚然,在设计中创新精神很重要,但我们亦决不能因为要创新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传统文化一概加以否定。而是要立足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立足于一脉相乘的传统文化上进行新的思索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去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譬如,同济在上海世博会的规划中所提出的体现中国特色、上海精神、浦江文明,也恰恰是体现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

参考文献

第7篇: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传承;关注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集中地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涵盖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等多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我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十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诸如诗词、乐曲、民族音乐、书法、戏剧、传统节日、服饰、诸子百家、民间习俗、工艺等等。它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很早很早就已经吸引了西方的传教士、学者、旅行家等精英分子的注意,比如意大利人利玛窦、德国人汤若望等。

然而,这些代表着我国灿烂文化的东西,却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渐渐被淹没、淡忘。很大一部分高校学生在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下,热衷于选择实用的、时髦的、前沿的文化科目,盲目追求时尚,盲目追捧外来文化,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西餐等,对中国的书法、绘画、戏剧等传统文化十分生疏、淡漠,对所开设的国学课、语文课兴趣不高,甚至认为有些传统文化如易学等落后、过时,长此以往,显然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

没有中学的升学压力,也没有小学的稚气未脱,更没有社会工作的烦恼和纷扰,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生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和成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无疑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好平台,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在高科技和多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让人们盲目追求和崇拜,而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较为淡漠,缺少知识和感情,片面地认为已经过时和落后。所以首先需要引起社会大众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加强社会的文化认同,为传统文化提供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对于高校,应该加强和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鼓励学生多学习传统文化,普及学校所在地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觉。作为高校教师,更应言传身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魅力比如授课中引入一些诗词,引经据典,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起到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的作用。

2、在校园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校园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场所,如果在校园中融入比较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教室里的墙上悬挂古人的名人名言;广场、花园里镌刻名人的书法、塑像;走廊里悬挂一些传统的国画、剪纸、戏剧脸谱等等,让学生耳濡目染、慢慢的接受熏陶。

3、让传统文化走进高校

高校的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走出高校课堂。从某种层面上讲,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是因为陌生,因为不了解。比如川剧,我校曾经将部分经典川剧剧目搬到学校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和解说,赢得了满堂喝彩,学生对此评价颇高,并表示观看后受益匪\。同样的,对于其他的一些传统文化,比如皮影戏,剪纸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艺人们请来学校办一个讲座,做一场展览,或者开设为选修课,相信会有很多学生是愿意去了解并学习和关注的。

4、组织学生成立兴趣社团

社团是学生课余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依托社团的影响力,可以成立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比如汉服社团、剪纸社团、民间舞社团、书法社团、戏剧社团、古琴社团等等,定期组织学生活动、给予指导,并组织汇演,也是宣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方法。

5、充分利用有影响力的媒介, 加强交流

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利用有想象力的媒介吸引他们的注意。除了传统的广告,还可以借助时下收视率高的电视、电影、动画等媒介。可以考虑将传统文化植入时下一些知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让以明星效应带动大家的关注。比如湖南卫视的《偶像来了》的某一期节目,就让明星去一些不太为广大观众所熟知的安徽呈坎,通过游戏、完成任务等方式让明星和观众都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徽墨、毛笔、徽雕、撕纸、歙砚等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和印象,并且愿意学习和购买一些产品。此外,还可以考虑将部分传统文化融入电影或者将年画题材中的经典的故事、桥段编成动画片或微电影等。比如电影《小门神》就是讲年画里的门神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轻松而易于接受;比如电影《捉妖记》里展现的剪纸文化等等,都是潜移默化中在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

此外,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或微博等学生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社交软件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和介绍,并经常保持更新和互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了解。

6、与时俱进

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因循守旧是行不通的。必须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才能发扬光大。但是创新不代表全部抛弃,而是在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上结合现代的需要进行创新。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可能很多学生背不了,但将之配上曲,并以现代的通俗唱法进行演唱,以歌曲的形式展现,就有很多学生能够吟唱了,在唱的过程中,词也记下了,也能体会词中的意境,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

第8篇: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 常态化 学习与传播 传统文化

数字新媒体传播的无国界性、隐匿性高、交互性强、传播面广等特点,促使互联网日渐成为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多元文化无国界传输,并冲击各国文化思想。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锋的新形势,有效引导民众自觉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并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氛围,关乎的不仅仅是信息良性的传播,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建设。

一、常态化学习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多年来关于文化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一个极具魅力的焦点。当前,西方大国利用其在互联网上的支配地位进行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的输出,使得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首先,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和民族离不开先进核心价值观的统领。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影响着国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增强精神感召力、拓展社会认同基础、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所必需的重要环节。①

其次,引导普通民众自主学习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应该进一步重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如教育家杨叔子院士所说,一个国家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当普通民众自主学习、传播文化,并成为日常的国民认知活动之一时,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对文化学习与传播的常态化”。

二、民众自主学习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1.民众文化认知心理与传统文化学习需求

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面临多种文化价值观的抉择,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似乎日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但事实上,传统文化的根一直深植在国民心中,只要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就会得到广泛的认同。“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日前开展“全国大学生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学生对最具代表性中国文化符号的评分结果是:“汉语/汉字”“孔子”在270个选项中得分高居前两位。②青年一代的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同提升了自主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机制构建的可操作性,也影响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学习社会的快速来临。个体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内在的文化约束着个体的行为和思想。马克思说过,完整的主体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挥中产生创造性的生活表现。③而数字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恰好为作为社会主体的普通民众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为每个个体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与精神有关的人文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层次。人对低级需要的追求是有限的,对高级需要的追求则是无限的,对高级需要的追求可以对人的行为产生持久的激发作用和巨大的推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普通民众重新重视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低级需要追求向高级需要追求的过程。我们看到,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的文化意识也在增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也逐渐显露,这为进一步引导国民自发学习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文化学习与媒介使用情况小型抽样调查与分析

为了管窥国民文化学习与媒介使用的实际情况,为探讨数字媒体时代常态化学习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笔者进行了一次小型抽样调查。调查随机抽取了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4所大学的200名大学生(89.7%为“80后”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评价、情感、行为四个维度进行设计。同时涉及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机、态度、途径、方式等方面。此外,我们还从参与问卷调查的被试者中选取了10名本科生和10名研究生,对他们进行了开放式的访谈。本调查属于微型调查,仅在哈尔滨4所高校中进行,所得数据的说服力有限。被调查学生学科分布情况为:理工类学生110名,文史类学生90名。

通过对调查数据及访谈记录的整理、归纳、分析可以看出:

首先,在学习与传播内容方面,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主体内在的精神需求。调查中,对自主传统文化学习感兴趣的比例高达74.23%。表明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心中的地位。

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思想和文化传统,以其厚重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能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和道德的启迪。其倡导的高尚的人生操守和坚守的人生信念,更可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富有价值的人生参考。④随着多元价值观的侵入,也促使人际关系冷酷,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拜金现象泛滥。而崇尚人性之道的传统文化精髓儒学,则为现代人提供了普世的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具有主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人生价值追求的作用。

第9篇: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范文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考试的考点上,教学和家长关系的都是学生成绩,枯燥的课堂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扼杀了学习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语文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主要体现在中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欠缺和文化功底的不足。另外,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存在很大差异,对于鉴别区分传统文化的优劣还有不足之处。现在中学生的道德状况,往往是表面上认同和维护社会公德,实质上却主观能动性不足;对别人的评价上慷慨正义,等到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就选择退缩。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偏差就会越来越大。因此,在现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适量增加传统文化元素是十分必要。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弘扬传统文化是道德建设的需要

道德建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建设需要讲诚信,讲责任的社会氛围。近年来,中国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事件。这些食品安全事件足以显示中国人的道德底线越来越低,道德水平大大滑坡。道德缺失成为了影响中国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只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树立道德观念,大力弘扬爱国主意思想,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学生,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贪赃枉法、恶劣腐朽的道德顽疾,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家。

(二)弘扬传统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传统文化。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极其重视中国伦理道德。孔子曾说过“礼之用,和为贵”的话,意思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促使人与人之间互相包容,共同生存,和谐相处。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矛盾显现出来,更加需要中国传统道德的支撑。我们要加强对儒家文化的挖掘,发现儒家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积极的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更好地被全世界所认识。

(三)弘扬传统文化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文化里,教育的本意就是人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隐藏着诸多引人至善的精髓。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中学阶段正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成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并促进学生主动、快乐的发展。

三、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以语文课堂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语文知识源远流长,其中不乏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适当选取有价值的文章或者古诗,通过启发式教学,为学生讲述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寓教于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的魅力,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对现在的影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搭建合理的平台。

(二)开设传统文化讲座,提升语文的导向性作用

教师应根据自身知识掌握的特长,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讲座。讲座的内容以教师选择为主,大致包括儒家思想、传统美德、民风民俗、诗词歌赋等等。只要是教师精通的都可以给学生讲解,使学生在讲座上丰富知识,提升认识。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了语文学科的趣味性,使理论结合实践,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发挥语文的导向性作用。

(三)诵读经典文章,学习古人传统文化思想

语文学科中有许多经典文章和古诗,都是古人流传至今的精髓。中学生要多学习古诗文,领悟古人的思想感情,借鉴古人的生活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都进古诗文,增加学生对古诗文的喜爱程度,从教学方式上找到突破口,增加学生传统文化的积淀。其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是难事,教师让学生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传统文化的道路前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扩展思路的好帮手。

(四)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