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电网基层企业通过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同时电力企业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为此,本文针对当前电网基层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相关措施以便促进电力企业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电网基层企业 现状分析
一、电网基层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
准确把握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是对电网企业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基层电网企业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高,对相关建设内容理解不到位,无法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促进电网基层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企业管理层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一些管理层认为电网公司没有必要搞精神文明建设,只是追求企业利润和价值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精神建设的意义,没有准确把握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导致一些基层电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低下。
(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脱离实际
当前基层电网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企业发展实际,基层电网公司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不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不同,导致了不同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很好贴合企业发展实际,并且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一定差异,许多电网企业没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于精神文明建设中,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缺乏适当的经验总结,有些基层电网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流于形式,因而无法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机制不完善
虽然当前基层电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系统。基层电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机制不完整,对具体建设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由于电网企业缺乏全面系统的机制,一方面基层电网企业管理层不能有效发挥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带领全体员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没有给精神文明建设以足够的资金,并且缺乏激励机制,使员工不能直接感受到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好处。当前一些基层电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仅仅停留在宣传和沟通阶段,具体工作做的不够深入。
二、电网基层企业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措施
(一)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
电网基层企业应该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首先是深入理解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深入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不断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更深层次的理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义和目标,更好的使员工重视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等同于企业文化建设,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消除个人主义思想障碍,要正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深入规划精神文明建设,以创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方法创新
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状态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精神文明建设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加强基层电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法创新,不断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根据基层电网企业的自身发展特点,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方法,总结出最合适企业发展实际的方法,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创新,才能确保基层电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能满足电网企业的需求,也能满足时代的发展,推动电网企业更好适应建设新局面。
(三)完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机制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具体来说,进一步完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机制首先要完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健全企业党委统一领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实现有关部门和组织的协调,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同时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资金的投入,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资金纳入企业全年预算,形成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保障机制,并根据每年的不同需要合理进行调整进而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经济保障。另外,要确保基层电网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能顺利进行,还需要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监督机制,实现基层电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全面覆盖。
三、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电网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基层电网企业要意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基层电网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基层电网企业要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度,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来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要根据基层电网企业自身的特色优势和企业文化,充分认识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紧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道德素质,采取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基层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福平,沈敏.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电网基层企业发展[J].企业研究,2014(10).
关键词: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发展 重要地位
1前言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受科技不断发展的影响。一个企业不但要抓紧企业的生产使企业的经济快速的发展还要求企业要不断的加强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对企业的发展是严峻的挑战,也对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的形势下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如何快速的适应这样的发展,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能够很好的使社会人民体会到经济发展的好处,是我们现在和将来必须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伴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中的干部和职工们的思想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企业的生产紧张,企业又只知道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产的质量,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一点都不关心,所以必须要重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3加强企业精神文明的重点是加强思想道德的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精神文明的重点是加强思想道德的建设,(1)加强党风的建设,坚持两手抓,不但要加强教育还要不断的改造企业中党员的各种观点如世界观、人生观等,完善党风廉洁制度的建设,严肃处理党员干部的违法行为加强处罚的力度。(2)做好干部和职工对政治的学习和培训的工作,进行各种传统的思想教育如艰苦朴素、爱国主义等。(3)加强对各种美德、道德和公德的学习,促进人们的文明素质的提高。(4)丰富职工们业余的文化生活,努力办好各项业余活动,让职工们了解他们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工作中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职工们明白促进思想道德建设不但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而且还决定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方向。
而在企业中加强职工们的职业道德建设决定了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在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文化的感染和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来规范这种职业的行为。在现代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只有用它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服务状态来或促社会对它的认可,使客户相信它。这样才能有强大的竞争力。这也就需要完善企业生产的过程和服务的道德规范。
4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要想使社会人民企业认同和产生信赖就需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用户和消费者的心里有一定的地位,使企业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要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要把重点放在职工的团结力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上。要对企业加大宣传力度,用企业的信誉和实力等优点去占据市场。在提高自己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努力对企业进行宣传,组织各种公关活动,选择合适的时机,巧妙的进行策划,可以以各种节目为理由如企业周年纪念、产品得奖、企业得奖、重大的节日或者是纪念日等合适的时机,来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所以说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
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是指领导的形象还包括职工的形象。在这里边领导的形象也不仅是指某一个领导的形象也要求整个领导班子的形象要好。企业的领导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所以说领导的形象对于企业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领导作为企业的代表,消费者是重点关注这些人的,领导的言行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情况,而在企业内部领导则是全体员工重点关注的对象,他的品行、言谈对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中的各种规章制度要纸质的形式展示在员工的面前,而企业的领导则需要亲力亲为、认真贯彻这些规章制度。在企业中经常出头露面的那些公关和销售人员,他们的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中每个人员的素质。
5完善企业制度是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
(1)要想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有效果就必须要对企业进行目标化的管理。不但要制定短期的目标还要制定长期的目标,除此之外还要依据现在企业中的管理制度的实际情况,来设定企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并且要使每个步骤都能够有条理的进行。(2)完善激励鼓舞的管理机制。要对员工实行多鼓励的原则,人是精神文明的建设的主体,而引导和教育的工作主要是靠人完成的。要在善于在企业中找出典型的先进的示范,对这些先进典型的示范进行表扬,加强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3)完善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现在的经济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要想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有完整的规章管理的制度和监督管理的机制。(4)完善奖惩的机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不断的创造文明社会、使人们拥有高尚的灵魂、赞颂人们的真善美的美好品德、提高社会人民的素质的过程。所以要想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使用奖惩的机制。要勇于表扬善于批评,对于那些精神文明建设做的好的要表扬奖励,而对于那些问题比较多的企业要及时的进行批评和纠正。
6小结
加强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的任务是非常繁琐和复杂的,它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础,创造有特色的企业。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才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创造完美的企业精神,以确保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够融入精神文明的建设。促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强大、创新、完善。所以现在的企业需要重视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谢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J].现代企业文化,2009(18).
[2]刘燕,王同亮.关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
一、以人为本,立足社区,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环境氛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把握社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和提高群众素质上,把最大限度满足社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第一,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区先后共投入70个亿,大力改善社区环境,共新建、拓宽改造道路78条,出新小区共430多万平方米,整体亮化楼宇139幢,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开展包括社区助老储备制度等在内的30多项便民利民服务,初步构建起了现代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第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社区群众的学习力、创造力。以创建学习型城区(领导班子、机关、单位、社区、家庭)为契机,在全区建立起一个包括零岁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教育、妇女教育、流动人口教育培训等在内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和立体式的教育体系。第三,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提升社区群众的素质。通过社区议事园、“五进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社区故事会”、社区“擂台赛”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纵”“横”兼顾。即在“纵向”上发挥好中央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中央、省市的指示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到社区基层的同时,又在“横向”上努力,为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中心意识,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和实效性。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是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税源经济相结合。
“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我们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第一要务”,积极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不断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年,我区区级财政收入达到10.48亿元,较强的经济实力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努力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对税源经济的强力支撑作用,通过培育和提高广大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区加快发展,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城区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确立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生产力”的观念,在湖南路文明示范街的创建过程中,坚持“创建促文明,文明促繁荣,繁荣出效益”的理念,将一条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路创建成“在全国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湖南路街道*年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占区级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税源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良性互动。
二是精神文明建设与推进社区建设相结合。
“文明社区是社区建设的崇高目标”。目前,社区建设的侧重点已由原来的“为人的发展提供环境优美、生活优质、生态优良的文明生活环境”发展到“满足人自身的全面、持续发展”上来;由原来的“人对社区外在环境和物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发展到“实现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上来。为此,我们一是大力加强社区设施建设。着重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人的自身发展的追求”作为深化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加强硬件建设。先后建成91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艺术中心、5000平方米的社区体育中心,并在每个街道建成1000~2000平方米、每个社区居委会建成100~2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文体活动中心。二是大力推进社区政治文明建设。努力开展依法治区工作,不断深化社区党建工作,大力实施社区、城管、环卫等体制创新工程;加强社区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年,区政府投资500万元,公开招聘500多名下岗职工担任社区保安,既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就业,又维护了社区的稳定。三是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事业。我们努力打造“*文化”品牌,筹备成立“*区业余艺术学校”,并在各社区成立“雪绒花”少儿艺术团等百余支业余艺术团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展文化*风采,创小康示范城区”为主题,开展军营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进山西路广场的“欢乐广场周周演”活动,形成周末和节假日“白天看演出,晚上看电影”的景观。
三是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我们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上,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为他们排忧解难,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来解决思想问题,虚功实做,增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开展“一条街”(湖南路放心购物街)、“一盏灯”(楼道亮化灯)、“一根线”(社区服务热线)、“一支队伍”(党、团志愿者队伍)等为民服务活动;在社区、邻里、家庭分别开展以“送新风”、“送友情”、“送温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次,积极开展“一助一”扶贫帮困活动。全区291名处以上干部与特困群众进行“一助一”结对帮扶,在全区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主体、以失业人员再就业为重点,以医、住、学、讼为补充的帮扶格局,*年仅区财政用于帮困扶贫的资金就达到730多万元。
三、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思路
(一)创新思路,增强精神文明创建的生命力。
一是服务中心。在每年一度的全区工作务虚会上,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及时提出当年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2000年,我们提出了“负重攀登,敢为人先”的八字*精神;*年,提出了“构筑*文化体系,打造首善之区形象”的思路;*年,提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首善’形象”的建议;*年,把“精心打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
二是明确目标。紧紧围绕全区“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主题”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文明社区是社区建设的崇高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富民强区永恒主题”的理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全新的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是沉到社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适时提出了“九个到社区”的思路。即组织机构拓展到社区、设施载体建立到社区、思想教育延伸到社区、理论研究扎根到社区、中心工作深入到社区、舆论氛围营造到社区、文明活动创建到社区、服务宗旨落实到社区、信息动态掌握到社区,增强了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的生命力。
(二)创新机制,增强精神文明创建的整合力。
一是完善领导和工作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成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和社区建设发展委员会,成立了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协调委员会,以及文明社区创建联席会、社区工会、社区妇委会、社区团建联席会等一系列社区组织,还成立了“*社区党建研究中心”、“*城市社区研究中心”。健全了区、街道、社区及居民骨干的四个梯次的工作队伍,形成了条块结合、协调运行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网络。
二是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由社区各单位参加的区、街两级社区信息员工作网络,收集、分析社情民意,反馈社区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该网络被定为50个直报点之一。
三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我们做到了上级部门、社区单位、居民群众考核与街道的自我考核相结合,把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的考核体系之中,奖惩兑现。*年起,在全区21个执法部门开展了优化投资软环境竞赛活动,第一名奖励一百万元,末位部门的主要领导实行诫免谈话。
(三)创新载体,增强精神文明创建的鲜活力。
一是建立社区议事会机制。我们在全区开展社区议事园活动,社区每个成员都可通过议事园这一渠道,随时向社委会乃至上级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百姓事百姓议,自己解决自己事。建立社区议事会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建设“四位一体”(居民代表委员会为决策机构,社委会为执行机构,党支部为保证监督机构,议事会为居民参与议事的反馈机构)的“*模式”。议事园活动开展以来,各社区共收到并妥善处理了居民意见、建议和反映问题1.8万多条。议事园成了沟通政府与群众的“连心园”、群众自我教育的“教育园”,促进了居民自治,推进了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二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我们把每年3月定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广泛开展《纲要》的宣传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观察员等“五员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组织成立道德宣讲团。今年1月,我们分别与*大学、*师范大学合作,组织“博士生十六大宣讲团走进湖南路文明街”活动、“大学生十六大宣讲团走进社区”活动。今年3月,湖南路文明街成为*大学的教学实践基地,有6名南大博士生被聘为文明街的诚信教育研究员。
三是开展“社区故事会”、社区“擂台赛”活动。在各社区征集、宣讲新人新事新风尚,广泛宣传任劳任怨的社委会主任、热爱社区的好居民、关心支持社区建设的社区人和热爱第二故乡的外来务工人员。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弘扬正气,营造文明的社区氛围。积极开展创文明社区“擂台赛”活动,围绕创建的软硬件内容“打擂台”,全面展示文明社区创建的成果。*年,我们又把“擂台赛“内容拓展到社委会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的“应知应会”上来,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两点思考
关键词:社区经济;社区精神文明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开展起来的、旨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一项活动,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社区经济”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在经济学中,还是在社会学中,人们对社区经济的探讨都很少对社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的研究更少。因此,加强社区经济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对于大力发展社区经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区经济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和物质保障,这是实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在我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与社区建设相适应,逐步把我国的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服务完善、文化教育发达、社会秩序稳定、提共安全可靠、生活质量优良、居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当前,随着我国城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和繁重,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等各项事业都需要大量资金。只有依靠社区自身的资源,积极发展社区经济来提供建设资金,才能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切实的物质保障。
2.社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吸纳城乡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拓宽劳动就业渠道,这是社区稳定的重要保证。社区经济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型经济,它的发展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为社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一是可以大量吸收、消化和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就业,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二是可以为城乡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提高他们的就业热情,增强其劳动自立意识。这样,既减轻了社会负担,又减少了社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三是可以在经济上解决一些与社区居民休戚相关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3.社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这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社区经济的发达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社区这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迳。一般来说,社区经济的发达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以及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因为,发展社区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社区建设,而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要依赖于社区经济的发展。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建设资金的增多,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等状况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改善,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生活质量,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都会得到提高。
4.社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参与率的有效手段。社区居民在思想意识、心理情感上具有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社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社区凝聚力和吸引力增强的基础。由于社区经济大多数是规模小、分布广,主要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的集体经济,因此,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社区内部可以通过合作、合股等形式举办社区经济项目,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可以大大激发他们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
5.发展社区经济有利于社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拉动城市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社区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导向和拉动作用。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不仅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有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文化娱乐、体育、卫生、教育等精神生活方面也将表现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居民的这些需求满足主要是在社区内部解决的。所以,社区经济最能反映出居民消费需求的点滴变化,可以为整个城市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发展社区经济,有利于社区闲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社区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形成一种公平竞争、平等互利、公开透明的社区生活环境。
二、发展社区经济,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经济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实质上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两者“合则双赢,分则两败”。一方面,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由社区经济来决定的。正如小平同志指出:“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另一方面,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又以巨大的力量反作用于社区经济,对社区经济的发展方向、成功与失败,都将会产生重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当前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社区经济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积极发展社区经济,并以社区经济的建设成果来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然而,由于社区经济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都是近年来在我国城市中兴起,进而在全国城乡社区广泛开展起来,因此,许多基层社区在社区经济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普遍都缺乏经验。根据近年来专家们对上海、南京、北京、杭州、长沙等地社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并结合我国社区经济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发展我国社区经济提出以下建议:
1.依托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社区内部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环境资源、技术资源、社会资源等,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成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立足于社区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社区的独特优势,力图形成与大市场、大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模经济”格局,不断创造出规模经济效益,增强社区经济的发展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如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就依托杭州丝绸经济的优势,与浙江省丝绸公司联合投资改造社区小厂,使之一跃成为具有相当实力的区重点骨干企业,并带动一大批社区企业的发展。
2.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社区经济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经济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要开展高效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就必须要有扎实的经济作基础,但又决不能抱着“等、要、靠”的思想,指望上级部门拿钱或向群众摊派费用来发展。这不符合社区经济发展的精神实质,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筹措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社区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社区经济只是“角落经济”、“夹缝经济”、“路边经济”。这种偏见不仅阻碍了社区经济自身的发展与壮大,也严重影响和动摇了社区经济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全面发展观的深入,社区经济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可以说,如果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浪潮,那么,社区经济将很可能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浪潮,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所以,社区经济将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3.适应市场经济,实现社区经济经营机制的大转换。长期以来,我国社区经济的基础差、底子薄,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状态。面对这种状况,必须转换社区经济的经营机制。一是在发展方向上,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在管理体制上,要从直接抓生产经营转变为政策指导、监督服务等间接管理上来,充分发挥社区经济内部管理机制的作用,扩大社区经营企业的自。三是在经营机制上,要灵活多变,积极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明确企业内部产权关系,全方位放开,让各经济实体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四是在劳动人事管理上,政府及基层社区只管一个法人、一个合同、一个监督机制、一个服务体系,各经济主体可以自主招聘、调动、使用和解聘人员。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我省精神文明建设
搞好自身建设完善领导体制增强党委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学习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感受
海南省召开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
岛西劲吹文明风——东方县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我们的旗帜永远是为人民服务
精神文明贵在创新——在创新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大力加强特区电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浅谈企业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经营目标塑造企业精神——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侧重点的思考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
农垦领导干部应具备“三性七力”素质
小议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特点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双向交流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农业发展的希望之路——澄迈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
对当前海南经济特区政策优势和体制优势的分析
构建防腐保廉新机制——洋浦经济开发区依靠体制改革强化内部制约机制的调查
加强特区物价干部队伍建设
中国农垦的一支劲旅——八一总场
的历史启示
澳门特首何厚铧的人生轨迹
“南国舞韵”刮起“海南旋风”——海南中学舞蹈团在京演出纪实
高唱“正气歌”筑牢“防变墙”——海南预备役师党风廉政建设二、三事
敢立潮头唱大风——记省燃化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刘伯泉
儋州:婚育新风进万家
地震灾情牵动同胞情——海南检验检疫局亲切慰问台湾同胞
百姓心中有杆秤——记全国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陈列雄
大特区好景:海航“橙黄柚绿”
看到未来——访琼海市中英文实验幼儿园
杏林春风绿椰岛——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张云逸大将的家规
一位军官与一个孩子
大岭农场文明点建设渐露亮色
乐光农场扎实扶贫
善解“天下第一难”的人
中建农场兑现承诺为职工办实事
金波河淌出的歌
八一总场:中国农垦的一支劲旅
打造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国外大企业的成长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从冬交会看海南农业——2002年中国(海口)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透视
礼炮二十八响之谜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WTO中处于不利地位
硅谷:靠什么往前走?
权威论坛
要论快递
粤海铁路将给海南带来什么?
欢乐节: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快乐
海口“摩的”为何屡禁不止
践行“三个代表”建设过硬部队——访十六大代表、武警海南省总队政委张剑萍少将
高山云雾出名茶
麻将哲学
小本起家打天下——海外华商的创业轨迹
【关键词】 精神文明;和谐社区;构建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一项重大任务。精神文明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形势,因此,构建和谐文明社区,首先要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要从坚持思想教育入手,抓好公德教育,把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做为基础。其次,要积极加强社区制度建设,使社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三是创造一个文明社区的和谐氛围,要把每个社区建设成文明祥和的社区,为职工居民提供一个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思想建设是一切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也不例外。要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我们要根据社区居民的思想状况和普遍规律,从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做起,努力把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和提高群众素质,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做为我们的工作标准和目标。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国家的法律法令,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报告,引导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而做出不懈的努力。二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要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引导群众,用雷锋精神和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大家,使他们树立无私奉献、爱国家爱民族的高尚情操。使他们树立爱岗敬业,尊重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三是要通过学习培训、专题辅导、集中讲座等形式,进行政治、法律、计生、环保、科普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不断丰富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和整体素质。四是要通过建立老年大学、居民学校、科普学校等培训机构,形成全民参与、全员服务、全方位、立体式的社区教育体系。五是要积极组织各种主题鲜明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开展评选“街道示范社区”、“星级文明小区”活动、创建“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活动,组织和动员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通过教育改变社区精神面貌。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区的行为准则
加强社区制度建设是保障社区各方面工作能够落到实处的关键,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根据社区工作的实际,按照有关社区建设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不断加大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一是要加强领导,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要在上级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要建立精神文明创建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包抓社区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工会、妇委会、团组织以及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工作制度,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二是要完善会议汇报工作制度。要建立由社区各单位参加的区街两级信息员工作网络,及时收集、分析社区的社情民意,反馈居民的思想动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要根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社区工作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并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要定期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定期召开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及总结表彰会,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及时的进行总结,不断增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机和活力。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要结合社区工作特点和社区的发展历史,制定适合本社区的《居民公约》《居民行为准则》《居民道德规范》等制度。同时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好邻居、好媳妇、模范丈夫等活动。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要适时的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还要对社区中的不文明行为及时的进行通报和批评,以达到弃恶扬善,宏扬先进的目的。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农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基本现状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南江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广泛、深入、耐久地开展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2007年,县共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集镇1个、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社区、村)2个。
一)思想观念不时进步
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近年来。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遥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较为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时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时提高。
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
各文艺宣传团体创作编排的金钱板、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正月初七“灯火节”游园活动、万名群众环城短跑、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读书节”和“迎奥运、促和谐”维护国家利益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阵地建设更臻完善
新规划建设了12个乡镇文化站,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元潭乡字库村、侯家乡姜家大院捐赠图书30000余册,并建立了规范的图书阅览室。加强了县内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激进文化颇具特色
建成了4个楹联文化村,县精深的文化、独特的楹联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南江诗词楹联学会发展会员137名。完成了300副永久性对联入户悬挂,相继在5个村、2个镇、1所学校、2条街道、2个景区开展了楹联文化创建活动,为南江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确定了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四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二、存在问题
但与南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县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认识偏差。一些乡镇,1重视不够。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水平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缺乏,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基础单薄。一是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2投入缺乏。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缺乏。二是缺阵地。遥远乡镇大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颐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大部分遥远乡镇没有文化站,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社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主体缺乏。局部乡镇没有专职的宣传委员,3队伍不力。使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现阶段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动室因缺乏活动主体名存实亡,使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巨大反差。
陋习抬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缺乏,4观念不正。乡、村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一些地方不良风气蔓延,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格格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要重视遥远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干扎扎实实地把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做到三个到位”
一)深化认识。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努力扭转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倾向,坚决克服对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资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拿一点、后盾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保证农村精神为文明建设的正常开展。三是工作落实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评价规范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年底总评。
狠抓“三个教育”
二)提高素质。
大力开展“三个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思想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提高他认识社会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闭、激进的旧意识,形成改革开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识,增强他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加大对农民在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他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乱建坟墓、庙宇,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新鲜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摒弃陋习、追求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三是道德教育。以“维护国家利益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农民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市级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和中国旅游经济强县。
开展“三项活动”
三)优化载体。
创新活动形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时创新。创新活动载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是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构建和谐南江为目标,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和“十大孝星”十佳公婆”十佳媳妇”十佳丈夫”十大孝星”评选惩办活动,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全社会形成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德报怨、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依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努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书画展览等活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和“万村书库”建设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加可亲可信、深入民心。三是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依照“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平安饮水入户,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卫进村、文明新风入户,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和“致富星、平安星、和睦星、科技星、计生星、卫生星”要求,深入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
一、基本现状
(一)思想观念不断进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在边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较为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
正月初七灯火节游园活动、万名群众环城长跑、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各文艺宣传团体创作编排的金钱板、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读书节和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阵地建设更臻完善
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新规划建设了12个乡镇文化站,为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元潭乡字库村、侯家乡姜家大院捐赠图书30000余册,并建立了规范的图书阅览室。加强了县内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传统文化颇具特色
二、存在问题
我县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南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偏差。一些乡镇,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2、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一是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缺阵地。边远乡镇大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保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大部分边远乡镇没有文化站,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社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3、队伍不力,主体缺乏。部分乡镇没有专职的宣传委员,使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现阶段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动室因缺乏活动主体名存实亡,使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巨大反差。
4、观念不正,陋习抬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乡、村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一些地方不良风气蔓延,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格格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
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要重视边远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把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一)深化认识,做到三个到位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努力扭转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坚决克服对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资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拿一点、后盾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精神为文明建设的正常开展。三是工作落实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年底总评。
(二)提高素质,狠抓三个教育
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大力开展三个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思想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闭、保守的旧意识,形成改革开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识,增强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加大对农民在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乱建坟墓、庙宇,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陈旧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摒弃陋习、追求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三是道德教育。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农民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市级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和中国旅游经济强县。
(三)优化载体,开展三项活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是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构建和谐南江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和十大孝星、十佳公婆、十佳媳妇、十佳丈夫、十大孝星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德报怨、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努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书画展览等活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和万村书库建设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加可亲可信、深入民心。三是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按照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饮水入户,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卫进村、文明新风入户,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和致富星、平安星、和睦星、科技星、计生星、卫生星的要求,深入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
刚才,大会表彰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翁卡同志作了全面的工作总结和部署。在此,我代表市委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积极参与、热情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的思想保证,是一个地区发展繁荣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近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努力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定位更加准确,坚持融入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服从于海西绿色腹地建设,展示了自身作为和形象;载体更加活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涌现了一批典型做法和经验,得到群众认可和欢迎;合力更加集聚,各级各部门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方方面面协同运作的格局不断完善;实效更加明显,这些年我市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逐步形成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氛围,这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的结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动力、支撑也是分不开的。
在新的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市第三次党代会把建设“文明*”,确定为今后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意识层面的工作,作用和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我们面临的“矛盾凸显期”,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意识复杂化、道德价值取向多样化有关。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整个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正确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以适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从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始终盯住一个“实”字,从*实际出发,从正在做的事情出发,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一、虚实结合,促进和谐
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谐风气的培育,虽然表现为人的思想和社会意识,但简单的灌输教育往往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整个社会实践,做到虚实结合,虚功实做。首先,要有实在的切入点。要紧紧围绕推动发展和构建和谐两大主题,在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中,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在“一点一线一重心”发展、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新农村建设、开展创业竞赛、改善投资环境等发展重点中,努力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思想氛围,体现精神文明的动力和支撑作用。其次,要有实在的着力点。这个着力点要选择百姓关注的最直接、最现实、最突出的具体问题,坚持采用项目运作的方式,抓实抓深创建载体,尤其是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和军民共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参与面、增强针对性、提高融合度,根据各地各部门的特点和职能,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使创建的过程成为营造发展环境的过程,成为提高公民素质的过程。再次,要有实在的落脚点。要把能否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是否群众满意、公众认同,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衡量和评判标准。无论县市还是部门,文明建设的成效如何、是不是先进,不单要看抓文明创建的力度和效果,还要看参与全市工作大局的积极性,看完成党委、政府部署任务的主动性,两者不能形成大的反差。精神文明考评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真正反映出文明的程度。
二、好事做实,坚持为民
以人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和目的。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重要方面。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力度持续加大,惠民政策持续出台,给精神文明建设拓展内涵、提升作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要更加注重面向群众,从基层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多开展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各项活动,多建设群众普遍欢迎、方便实秀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如公益性文化项目推介、农村文化解“四难”、经常性“三下乡”等,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更加注重服务群众,紧密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各部门单位的职能履行,不仅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宣传思想、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还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平安建设”、诚信建设、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效能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真正在创建活动中体现服务群众、为民惠民。要更加注重帮助群众,通过城乡“互动联动”、文明共建、连片创建、村企携手等形式,推出一批群众反映较多、受惠面大的实事好事,一项一项抓好落实,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特别是关注困难群众,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扶贫帮困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总之,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教育和帮助相结合,讲道理和办实事相结合,努力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长期坚持,点滴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