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

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

第1篇: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

论文摘要: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主要是指让学生在学习中采取边探索、边领悟、边总结的学习方式,是目前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过程、情感体验、交流合作等。探究性学习和常规的接受性学习相比,具有突出的自身特点:它把原来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解、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记忆、轻思考,改变为学生在经历观察、收集、归纳、分析、推理等多种探究过程后,以主题演讲、论文、调查报告、展板等多种形式来完成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其计算机专业知识,而且强化了其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其交流与表达等综合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现实教学中,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因教学内容而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将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配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专业英语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有计划地安排了三次探究性学习活动,每次大约3周左右,其中2周时间进行课下准备,然后用2个课时(90分钟)进行课堂演讲和讨论。具体探究内容和过程如下: 

1.在阅读了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文章后,我组织学生研讨关于计算机病毒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就计算机病毒的起 

源、发展过程、种类、传播途径、特征、造成的破坏、防治方法,你受过什么样的病毒侵害,如何防范的,目前反病毒软件的种类和原理,你是怎么看待黑客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要求整个过程都尽量用英文完成。我把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上述两三个研讨题目,在两周的课后时间内查资料,小组内明确分工和任务,然后分头行动,再讨论汇总,做好英文的ppt后在课堂上集体登台,先由代表人宣讲,其他人作补充发言,最后组织班级讨论,再由老师进行点评。由于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大量的课上参与和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反映热烈,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他们通过这种方法迅速有效地掌握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并形成了长期记忆;同时还提高了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了解了各种防范方法。有个别学生认为黑客技术超群,值得崇拜效仿,通过课堂上的研讨,懂得了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不能以对社会体系的破坏为衡量标准,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培养了学生遵守计算机职业道德的意识。 

专业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使用,通过上述方式使学生计算机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有些学生第一次不好意思上台演讲,但在后续的课程中很快变得十分积极,要求上台主讲,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在阅读了关于数据库的文章后,我要求学生:收集、查找sql server,oracle,db2,mysql,sybase,access,ingres等数据库的发展过程、目前的技术水平、应用范围、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使学生迅速接触、熟悉、掌握大量数据库方面的专业词汇。此前学生一般只学过其中一两种数据库,由于各小组的题目不同,分别介绍后,使全班学生开阔了眼界。学生不仅对已学过的数据库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而且掌握了其它几种数据库的性能和特点,对目前流行的数据库及其发展方向也有了新的认识。 

3.针对计算机游戏展开专题讨论。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题目,学生情绪高涨,每个人都有很多感言要讲。我提出的要求是:玩游戏学到了哪些英文单词、游戏开发需要什么技术、游戏有哪些种类、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如何评价游戏的优劣、怎样控制玩游戏的时间、未来的计算机游戏会是什么,等等。通过这些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由于要求是英文回答,也促进了他们英文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但要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选择和确定学生感兴趣、能产生探求渴望的探究专题,并且是课堂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然后,提出对学生有意义、有针对性的问题来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要把握问题的深度,并给学生留出思考、准备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针对讨论交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掌握指导发言的节奏和方向。有些小组的论述多为奇闻轶事,对核心问题回答的篇幅太少、不完整,虽然比较生动,但专业内容不足、跑题;有些小组ppt做得不规范,背景过于花哨,表达不清晰,每页内容太多、不醒目、观点、重点不突出;还有些小组代表锻炼少,准备不足,发言时比较紧张,讲不出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掌握节奏和方向,以便学生在后续的活动中改进。 

3.有效地组织探究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在探究性学习初期分组时,很多学生要求自由组合,但我还是坚持把他们按学号分组。这样做的目的是:每个人走入工作岗位后,是不可能总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工作的,因此,学生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共同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成果。有些学生还因此改善了关系。因为按学号分组,规定小组每个成员的成绩都是一样的,所以任何一个人不尽力,小组成绩都不会好,从而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了众人拾柴的道理。 

4.探究性学习中还要注重阶段性成果的评价。在收集相关资料时,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问题探究阶段,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和汇总能力。这主要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相互评价和老师的评价三方面来完成。期末时把每一次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期考试的总成绩当中。 

探究性学习不但改善了计算机英语的教学效果,而且改善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反映,经过这样的锻炼,他们在找工作和走入工作岗位时,变得很从容、很自信。 

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它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实现了计算机英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第2篇: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

①对于学生本专业本学期的课程安排有什么意见

②学生自己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应该学些什么东西

③对于教师、教室等软硬件设施有什么意见和建设

④对于本专业将来的前途有什么看法

⑤对由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有什么看法以及学生自己对于此问题的一些其它想法

以表格的形式下发给各班,有各班班长组织班会,对以上问题进行辩论,汇总意见填入表格。统一上交后有学习部总结,交给系里的老师,并由老师进行解答,以宣传材料或者讲座的形式

二、在科技周举办各种类型的竞赛

①举办的各种竞赛应与本系的专业(计算机、电子、电气)相适应

②计算机专业可举办各种程序、课件、网页的设计比赛

③电子专业可进行电子设计大赛

举行这样的竞赛,一来可以巩固同学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二来也可以让他们从比赛中获得乐趣,增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三、也是对他们实践能力的一种检验。

三、期末考试动员

①将联合宣传部以黑板报评比的形式开展

②内容将涉及考试的动员,严肃考纪考风,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励同学们争取好成绩。考试的动员是每年必不可少的,而考纪,考风的严肃是重中之重

第3篇: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

[关键词]会计 电算化 内部控制

传统的手工记账已被计算机记账取代,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它在提高会计核算工作准确性及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严峻的考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第四十一条指出:“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了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企业应结合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特点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1、数据记录的无纸化使财务数据易被人为修改

传统手工计账条件下,账簿、凭证、科目汇总表、财务报表以及报表分析均需要人工填制并汇总计算,所有的核算记录均可从会计人员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而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只要录入记帐凭证的会计分录后,通过电算化系统的审核、汇总检查、两次录入校对、计账等步骤,计算机就会自动完成科目汇总、明细账、会计报表等工作。它缺乏直观可视性,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使用,这种会计核算的无纸化特点,使得一些不法之徒受利益驱使不留痕迹地篡改或伪造凭证,加之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财务数据。因此,如何防范计算机犯罪对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来说已迫在眉睫。

2、会计资料存储方式发生改变

手工记帐方式下,会计资料是以账簿、凭证、报表等“纸”介质形式保存, 不仅要占用很大空间,还要进行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会计人员修改会计凭证或账册时都会留下签字来分清责任。而计算机的存储方式是将会计信息转化成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其修改、删除或拷贝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磁性介质的保存除了需要进行纸介质保存工作外,还要进行防病毒、防磁化、备份等复杂工作。

3、会计工作质量依赖于财务软件系统的的可靠性及会计人员操作水准

随着商品化财务软件市场的发展,注重账务处理与报表管理的财务软件应运而生,主要有用友、金蝶等。而会计人员在计算机知识方面并不够专业,在初始化阶段如果未与软件开发商做好沟通衔接,系统一旦出现自身或操作失误便会影响到财务数据的安全。可见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计算机专业知识决定着会计电算化工作质量。

4、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效果有所减弱

在手工记账方式下每笔业务需经过多重手续及严格的审核复查机制,内部控制的方式主要是对人员的内部牵制制度。实行电算化后,计算机的自动高效大大简化了业务处理程序,过去由会计人员或各部门按步骤才能完成处理的事项,现在可能某个部门或某个人就能完成,内部牵制机制明显被削弱。

5、电算化系统下权限分工采用口令授权,易被窃取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职责分工并未改变,只是通过输入口令方式实行操作权限控制,而口令存放于计算机系统内,并不能像印章一样随身携带,一旦疏忽被人窃取,损失可想而知。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应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

1、明确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企业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做到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员、系统维护员等职务相互分离,互不兼任;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操作权限,并利用密码加以控制,使每名操作人员只能在操作权限范围内进行工作,防止越权操作。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的填制及录入必须经过会计主管审核才能输入系统;系统软件的维护修改必须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审核后才能实施修改;会计人员必须回避软件的修改维护过程等措施,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数据的安全、准确、完整。

2、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与业务素质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是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舞台,作为统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财会人员来说,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财会人员的职业操守、专业品格和执着风范正经受着各种各样考验。为此,企业应采用激励措施给予财会人员以合理的薪金待遇;另一方面,要不断创造机会鼓励财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

3、制定科学的岗位轮换制

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对会计电算化岗位人员制定监管机制,尤其针对敏感岗位要制定详细的岗位轮换制度,以此杜绝不道德、不合法行为发生。

4、加强对电算化系统安全控制

对重要的操作日志要建立上机操作记录制度,以便在今后发生问题时能够追究到相关责任人;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并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对外来U盘加强监测等措施。

5、加强电算化档案管理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存在特殊性,除了要存储纸制会计资料外,还包括存储会计资料的光盘及其他磁性存储介质,因此在电算化档案管理方面应加强做到以下几项工作:(1)存档的手续必须有会计主管和相关会计人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2)采取安全保证措施,将备份的磁盘介质贴上保护标签,存放在安全、防潮、防磁的地方,并进行双备份,存储于位置不同的空间保管;(3)定期检查和复制已保存的磁盘介质,防止磁性介质损坏;(4)磁盘介质不予外借,特殊情况下,经过主管领导审批后,采取复制方式借出,同时予以登记。

总而言之,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控制度建设,是企业在财务工作以及经营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只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成为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柯鸿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会计电算化应用.湘潮(下半月),2008;12

第4篇: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

关键词:工程审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68-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高校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信息化是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其基建和修缮工程审计工作也必须顺应时展,迈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1高校建立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实现工程审计的信息化能有效地提升审计质量,大幅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对于维护学校利益,提高基建投资效益、提高学校综合管理水平、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1工程审计信息化是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投资不断地加大,高等学校建设项目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建设规模也在增大,维修项目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近几年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变革,由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逐步转变为清单计价,市场起主导作用,工程造价控制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来完成,为适应形势要求,提高工程审计质量和效益,信息化已成为工程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

1.2工程审计信息化能加强对审计项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审计软件系统可以从技术上实现从审计立项到审计结束的全过程管理要求,并从制度上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促进审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实时掌握所有审计项目的进度,充分利用软件系统提供的操作权限控制功能,在各审计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实行适时监控,从而有利于审计责任的跟踪检查,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1.3工程审计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审计结果的深层分析和利用。利用工程审计软件系统进行项目审计,使本单位所有审计项目都在系统平台中完成,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审计人员将审计过程中所有资料包括工程概况、合同、施工管理情况、工程进度、材料价格、相关法规等信息进行收集、汇总、统计、预测,不仅可以实现审计工作电算化,而且更加有利于审计结果的分析和使用。

1.4工程审计信息化是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审计过程形成的各类审计文书数量较大,种类繁多。利用工程审计软件系统可以将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图片和音像资料等资料在系统中保存并随时调用,实现审计文件的标准化、电子化,有利于工程审计资料的查阅,也是现代审计档案管理的要求。

2信息化在高校工程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不断地深入,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工程造价机制正逐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也朝着适应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以计算工程造价为核心的工程造价系列软件已经普及,为工程造价管理及相关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也不断地增多。但是,在高校建设工程审计领域,真正能够适应造价管理信息化的软件平台还十分少见,为此,我们目前正在着手研制能够适于工程审计需要的软件平台,实现工程审计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分析、统计、分析以及各种成果资料的输出,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汇总等功能。

该审计软件平台按照目前高校建设项目审计实际情况分成两大模块,结算审计和跟踪审计适用不同的审计模式。结算项目审计管理模块实现以下功能:结算审计预审、结算审计报审资料、工作备忘录、结算审计意见书、结算审计台账以及在建工程查询和管理情况;跟踪审计项目管理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跟踪审计项目台账、跟踪审计项目概况、跟踪记录、工程进度款支付情况、审计费支付情况、审计争议问题汇总和审计报告书的出具以及各种查询和汇总。另外,该审计软件系统还建立了工程造价信息库、常用材料价格库、常用综合单价信息库和外网资料链接内容,可实现输入或导入,并可根据需要检索查询。

高校工程维修改造项目也非常多,有的单体工程每隔几年就要进行大修或改造,其投入也是非常大的。为了更方便地统计每个工程的维修和使用情况,我们还在该审计软件系统里面设置了固定资产维护模块,其功能作用是为学校单体建筑建立修缮维护记录,能按格式导出建筑物修缮表单,灵活方便地查询每项工程的维修和改造记录,为学校工程立项和年度财务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3高校工程审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工程审计的信息化是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监督、评价和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相对于社会上很多行业,建设项目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落后。审计署2013———2014年度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内部审计科研课题,积极推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从各高校反映的情况看,高校工程审计实现信息化还存在以下问题:

3.1审计人员观念认识的差距。由于工程审计信息化是新生事物,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起步时间毕竟较晚,很多审计人员还没有接触过信息化审计,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待提高。

3.2审计人员结构失衡。不少高校由于编制原因,人员只出不进,或者从其他岗位转到审计部门。由于人员老化,导致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单一和失衡。年龄较大的审计人员没能较好地掌握信息化知识,对计算机信息方面的学习和培训热情不高,年轻的又缺乏审计经验,在实现工程审计信息化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3.3缺少适于高校应用的信息化操作平台。信息化不能仅存于口头,会用计算机不等于实现了信息化。要真正实现工程审计的信息化,必须有相应的软件平台支持,而目前高校对工程审计的信息化还仅止于工程造价的计算机审计,能够真正实现过程管理的工程审计软件还不多见,给工程审计信息化进程带来一定困难。

4加强高校工程审计信息化进程建议

高校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应循序渐进、逐步实施,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不同,管理水平也不一,因此内审信息化建设也应根据本单位情况逐步实施。要创造工程审计信息化的环境和条件,不断地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4.1转变观念,提高工程审计人员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对内审人员传统的思维方式、审计模式、工作方法提出了挑战,也为高校工程审计信息化工作带来了契机。要转变高校内部工程审计人员的思维观念与工作方式,鼓励工程审计人员加强学习、大胆创新,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2创造条件,提高工程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注重培养和引进懂审计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工程审计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信息化建设终究取决于于人力资源,实现工程审计的信息化,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工程管理业务的人才,这和我国许多高校的内审人员的现实不符。可以从审计人员中选拔一批有较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人员进行计算机专业的培训和深造,也可引进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行审计专业知识培训,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满足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4.3加强研究,加强高校工程审计信息平台建设。内部审计人员应结合自身工作,研究适合于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模型,高校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上级管理部门大力推动,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环境。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合作,做好工程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和利用,为工程审计管理信息化奠定基础。

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手段,是提高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各高校审计部门要主动迎接信息化带来的挑战,把进一步推动工程审计信息化作为提升审计效能、改进审计手段、推动审计方式转变的有利契机,更上新台阶,不断地提高服务学校经济发展的能力。

(山东大学审计处,山东济南250100)

参考文献:

[1]杨明亮,张勤,高灿.高校基建工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 2009,(1):62-63.

[2]程红巧.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11,(33):265-282.

第5篇: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网络系统。

通过几年来在基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要想实现真正的财务管理现代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ERP系统”。通过把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在业务量比较大的几个部门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比如: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信息子网、生产管理信息子网等。各子网要以财务资源子网为中心,通过网间联合与财务管理局域网相连接,其它部门可采用电信线路用单机挂接方式或者通过光缆与财务管理局域网连接。同时,制定一套“财务管理局域网管理规范”,规范各资源子网的数据结构、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企业ERP系统”运行畅通无阻,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

2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外国公司开发的经过汉化的会计软件,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管理体系,而不适用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国内企业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这种软件由于受知识产权的影响,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商品化软件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使用它势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当然后一种商品化软件是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开发的,软件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对于缺乏软件开发队伍的单位采用商品化软件是比较明智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同行业之间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某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行集中开发、集中管理和维护,共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共上级部门可直接进行汇总处理,而不必再开发专用的汇总软件,这是我们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既经济又适用的捷径。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财会综合管理体系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规划,采用在行业内部或同行业之间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建立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关小组,开发适合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各财会部门推广应用。达到集中开发共同使用的目的,缩短软件开发应用的周期,同时在应用管理上也可纵观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走出仅限于统计报表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大规模数值计算的专用软件、面向问题和过程分析及判断推理的高层次软件综合开发阶段迈进。由单机单用户、联机终端网络向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结构,更大程度地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编制出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报表及财务报表。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通,降低资金占用消耗和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创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以自己的软件开发队伍为中心,实现企业自己的智能化信息与专家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路子。

3搞好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决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水平,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工作,甚至有多少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工作都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会计师、管理师、统计师、会计员、技术员及一般管理人员等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肘,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一起研究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其它管理科学的知识,应用计算机去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把计算机同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个企业内部全体上下相互协作,同心协力的全员学电脑、用电脑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为管理服务,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6篇: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作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比较全面地、概括性地介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计算机导论课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主要分支领域,广度优先是该课程的特点,同时也有一定的深度。

“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教学的定位是: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激发学习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建立专业知识体系框架;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促进研究性学习;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思维方法,培养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的定位是:通过拆装计算机,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常用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掌握互联网的接入方法和应用,掌握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之,经过一个学期的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素养。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教学作为整个“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深化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但目前的实验教学在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模式、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2.1实验内容特色不明显

虽然大多数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导论”课程,可选的教材也比较多,但专门的“计算机导论”实验教材却很少,多是选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类实验教材。这类实验教材偏重于常用软件(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操作使用,而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网络连接、病毒查杀等内容的介绍比较少,甚至没有。课程学完以后,计算机专业学生所掌握的操作技能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没有什么区别,体现不出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实验教学仅仅包括常用软件的一般应用性操作是不够的。

“计算机导论”的实验教学内容要突出专业特色,学生除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外,还要掌握拆卸计算机和组装计算机的技能,具备基本的联网、环境配置、工具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杀毒软件的安装与查杀计算机病毒等能力。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安排一些开放性实验,如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数据库实验等,深化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2.2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学校和家庭,受物质条件、重视程度及学习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新入学的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有的同学可能连最基本的键盘、鼠标操作都不是很熟悉;而有的同学可能已制作过幻灯片,会熟练地使用互联网,甚至能够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而现行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统一授课,讲授相同的教学

本文得到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06020330)和河北大学教改项目的资助。

作者简介:王苗(1975-),女(汉),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

内容,布置相同的实验题目,教师难以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这就可能导致一些基础较差、一时还不适应计算机课程学习方式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而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学生,会觉得所讲内容过于简单,对实验内容没有兴趣,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实验教学要考虑学生初始基础的不同,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各自所需。

2.3强调综合应用能力不够

目前的实验教学强调单项操作技能比较多,例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却没有拆装计算机的技能;会使用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却不会安装和卸载软件,不会进行系统配置;会简单的录入和排版,却不会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档和美观大方的幻灯片;会上网浏览网页、收发邮件,却不会进行联网设置等。实验内容多为实现单一功能的单元实验,以完成某项实际任务为目标的综合性实验较少,强调综合应用能力不够。

2.4考核方式死板

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目前,计算机导论实验的考核包括平时考勤、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考勤虽然能督促学生按时间到实验室,但却不能保证学生把心思都用在实验题目上;由于都是一些操作性实验,实验报告也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期末考试由于时间有限,做的题目比较简单,不容易考察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对存在问题的分析,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实验教学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多样化考核,以此提高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计算机导论理论教学的质量提高。

3.1充实教学内容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导论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计算机学科方法论及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二是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组装计算机能力。前者通过理论教学来实现,后者通过实验教学来实现。主要实验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互联网应用、FrontPage网页制作、计算机安全等。如表1所示,每部分内容分为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两部分,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和分层次教学的需要。

表1计算机导论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基本操作 高级技能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键盘和鼠标操作 计算机拆装、熟悉各种主要硬件设备

Windows操作系统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文件搜索、创建快捷方式 磁盘操作、系统管理、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Word文字处理软件 文本的录入和编辑、格式设置与页面设置、简单的表格操作 表格的高级功能、绘制图形、图文混排、特殊排版

Excel电子表格软件 数据录入与编辑、自动填充、记录排序、格式化、页面设置 公式、函数、记录筛选、分类汇总、创建与编辑图表、数据透视表

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 简单幻灯片制作、超级链接、应用设计模板、动态效果 幻灯片放映设置、配色方案、动画设置、插入声音及图片、插入切换特效

互联网应用 信息检索、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 互联网接入、网络设置、浏览器配置、编辑多媒体电子邮件

FrontPage网页制作 创建站点、设计站点风格、简单网页的编辑与 设计框架结构的网站、制作图文并茂的个人主页

计算机安全 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的基本功能 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的配置、升级、启动扫描、定时查杀、访问规则和流量监控等高级功能

3.2改进教学方式

由于受到中小学阶段的学校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有较大的差异。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应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式:在每部分实验内容前设置一些分层次的测试,通过低层次测试者,直接进入高层次内容的学习,这样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选择实验内容。

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现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测试的基础上将学生按层次分成AB班,A班学生(有一定的操作水平)直接进行高级操作技能的练习,强化实际应用技能的提高。B班学生(操作基础差一些)从基本操作练习开始,在熟练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再进行高级操作技能的练习。第二种方式(如果不便于分班)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类似于AB班学生的不同要求。除了课上时间外,应给学生提供一定学时的实验室开放时间,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使其有比较充足的实验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设计完成一些具有比较强的综合功能的实验题目。

分层次教学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不同情况,使其各有所学,既能够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又能够激发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3.3注重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机基本组成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行组装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合理地建立文件夹和各种文件,有效管理自己的外存资源(硬盘、U盘等);Word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建立包括文字、图片及一些特殊效果的实用文档;Excel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完成各种基于电子表格的统计、排序和筛选等功能;PowerPoint、互联网应用、计算机安全等实验也都类似,都是要训练学生完成实际工作、满足实际需要的技能。所以,实验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不只是掌握一些单一的操作技能。

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有良好的教学设计支撑。例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首先向学生演示几篇事先编辑好的风格各异、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让学生感受Word软件的强大功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去实现这些功能。然后进行如查找、替换文本,设置字体格式、文字效果,创建目录及分栏等一些简单的操作演示,展示Word软件易学、易用的特点,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还需要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有一定实用背景的题目,如制作个人理财的电子表格、自我介绍的幻灯片、某一主题的网站等,留给学生用课外的实验时间来完成,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实验成果发到教师的邮箱或上传到指定FTP服务器上。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自己需要的素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借此也可使得学生逐步积累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资源。

3.4多样化考核方式

考核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的考核要重在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要只是在局部的细节上考察。实际教学情况表明,学生可能在某些细节上很熟悉,但仍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

在坚持考勤、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的基础上,使考核方式多样化一些,布置一些综合性题目供学生完成并根据完成情况评定成绩,表现突出的,可以免去期末考试。例如,对于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布置一份设计计算机装机方案的题目,要求学生给出分别适合家庭娱乐、日常办公、图像处理等不同需求的配置方案。这就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了解市场,关注新技术、新产品,了解不同配件的性能、价格等,经过分析、比较,才能给出符合需求的、性价比高的配置方案,借此锻炼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Windows、Word、Excel、PowerPonint、杀毒软件等常用软件的学习及互联网应用、网页制作等内容的学习,要注重考察学生多个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让学生在上网搜索图、文、音、像素材的基础上,制作一个图文和表格混排的文档、就某个主题制作一个幻灯片、设计一个小型网站等。这样的工作能够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益的。

4结论

文中提出的关于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要不断提出新的改革方案,不断完善各教学环节,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并促进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推行会计电算化,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还处于生长期。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急需解决。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与之适应,才能促进工作的高效率。从会计系统的情况看,各级各部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一,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如下:

(1)一部分单位没有实行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已使用的部门、单位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的发放、报表的简单汇总等;(2)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并存,不具备“甩账”条件;(3)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性、适用性差,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4)缺乏既懂会计又能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5)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展缓慢。总之,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跟不上需要,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门管理不够科学、安全,相应的管理措施明显与现实不符,存在漏洞;优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少,性能不完善,使用说明书不规范,不详尽;会计软件之间缺乏兼容性,致使重复开发过多,造成资源浪费;会计软件频繁升级,无法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当前会计软件无法满足会计数据保密性的要求;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会计电算化中未充分应用,商品化软件开发推广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力度不够

对会计电算化认识存在偏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部分财务人员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形式,较为方便,没有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只局限在核算上,对于其他作用、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其次,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加上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要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有较大难度。再次,是许多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标志,把计算机作为主要因素,把财会人员作为次要因素,不重视财会人员的培训;最后,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二) 缺乏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书为而已。(3)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培训没有系统性。 (三)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不够

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财务上的有些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大部分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上大伤脑筋,却没有多少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系统恢复起来比较困难,要恢复原来的数据就更成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 所以,对于新兴的网络财务软件,更应当重视其安全保密性。

三、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逐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法规政策

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

(二)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保养和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要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三)会计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

会计电算化的有序发展离不开会计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由于目前实施电算化还属初级阶段,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立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尽力开发“傻瓜型”软件,简化操作和去掉不必要的功能。建立起完善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对用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针对用户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8篇: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

一、学识水平

参加工作前毕业于xxxx中学,xx年到xx县工商银行工作后,在xx分行银校接受银行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与掌握了《政治经济学》、《银行会计》、《货币银行学》等专业知识。由于在工作之余酷爱学习电脑技术、机械电器、电话维修,积极为支行排除电器机械故障,小有名气。88年支行安排我担任支行计算机维护员。xx年到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习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专业,取得大专文凭;xx年在省行干校学习ups、发电机维护保养专业知识,系统掌握了ups、发电机专业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先后系统学习了《cobol语言》、《c语言》、《xenix操作系统》、《计算机维护维修》、《微机硬件软件应用》、《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基础教程》、《unify数据库应用》、《windosw95》、《windosw98》、《windoswxp》、《打印机工作原理和维护维修》、《发电机工作原理和维护维修》等专业书籍,还对英语、网络通讯、电工电器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地学习。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功,运用理论指导工作,独立创新,摸索新的工作方法,使自己的计算机专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能从容地处理计算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软硬件及通讯问题,能够独立编写小程序解决业务中出现的小问题,能独立安装银行所用的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能在各种机型上安装各种智能卡、磁带机。水平的提高使自己小有名气,单位常找我帮助他们解决计算机问题,提高了我行在同业中的知明度。

二、专业能力

1、能出色地完成本职专业工作

从事银行工作xx年来,特别是从xxxx年任维护员以来,的拼搏精神,从微机上点、电子汇总、资金汇划、实时汇划、大机延伸、支行局域网组建到综合业务系统、电子银行系统等,我都能独立的焊接线路、调试设备,出色的维护维修工作。94年以来,先后为行里上过各种版本的系统十多种,主机近百台,终端数百台,各种应用系统数十套,组建局域网两个,维护维修计算机设备无数次,处理各种通信故障千余次。

2、具有实际调研写作能力

针对支行计算机管理,通过调查研究,吃透科技工作方针政策,就如何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确保各项业务正常开展方面,我起草制订了《操作管理办法》、《机房工作制度》、《计算机维护制度》、《微机业务处理12项规定》,并建立健全了各种登记簿,使我行的科技工作责任分明,开展有序,有力地推动了电子化步伐。

3、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我发现管理上诸如管理员密码管理不严、出现问题无从查找容易造成经济案件等问题,经过分析制订了相应的制度,要求密码专人管理,专夹保管,使记账操作修改规范化,杜绝了经济案件的发生。储蓄事后监督上机后,出现了个别储种与前台余额不符,余额表与前台核对时差额越来越大,余额表上出现挂账等问题,我经过分析弄清了是由于移植时储户存单张冠李戴造成,于是我利用编写的sell小程序将不同储种的相同金额、日期的分户账明细打印出来,让操作员到基层进行明细核对,将漏监督的储种重新移植监督,彻底解决了往年的遗漏问题。我还在实践中总结出了20多例解决业务事故的方法进行印发,较好地解决了业务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4、具有指导和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

多次举办计算机讲座,向大家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在平时多注意观察了解各网点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对基础比较好的同志重点培训、个别指导,达到了出现一般问题我在电话中指导都能基本处理的程度,发现有能力且喜欢计算机的同志我就积极向支行推荐,先后为支行培养了三名计算机骨干人才。

三、工作成就

从xxxx年担任维护员以来,上过各种版本的系统十多种、主机近百台、终端数百台、各种应用系统数十套、组建局域网两上,为我行处理机器运行故障千余次,更换各种应用系统、维护保养硬件、维护线路等不计其数。编写各种计算机管理制度、建立各种登记簿,培养无数操作人员。xxxx年x月,为中支在我行实行会计业务柜员制修改程序。xxxx年上大机中连接线路安装设备,保证了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行。我不断完善我行各网点的硬件配置和硬件维护、维修,保证了新业务的发展。xxxx年、xxxx年连续两年得到省行和中支的表扬,xxxx年获得地区科技工作评比第一名,xxxx年获得省行组织的科技检查组的通报表扬,并在地区xxxx年科技工作会议上做了先进经验交流。

(一)上点工作,成绩显著。

xxxx年第一次上储蓄事后监督微机系统时,我带领我行六名操作人员经过了半个多月不分昼夜的辛勤劳动,终于将xx、xxx等七个储蓄所xx万多笔业务顺利的输入到计算机中。xxxx年x月独立的安装和调试了会计前、后台两大业务系统,为我行增添了两个微机网点,同年又安装了工信、计划报表系统。九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圆满完成了支行金堆办事处对公微机网点的上点任务,一九九八年上实时汇划,设备安装完好,但终端和打印机不能联机工作,经多次试验,发现旧终端版本太低原故,并多次协助地区科技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并做好近几年的设备更新换代,新业务的推出,保证电子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强化管理,减少故障,确保了机器正常运行。

我为机房拟定了《机房工作制度》、《维护员制度》、《操作员制度》,使平时机房工作做到有章必知,违章必纠。为了使机器在运行中有案可查,我还为各使用部门建立了《设备运行日志》、《操作情况登记簿》。为了确保业务数据的安全性,我为业务使用部门建立了《备份盘(带)登记簿》、《主机钥匙交接登记簿》。建立的各种登记簿都要求业务部门如实登记,定期检查按制度交接。一九九四年七月重新为前台建立了《主机管理员密码登记簿》、《操作修改登记簿》,并制订了相应的制度,要求密码专人管理专夹保管,操作修改必须由操作中详细记载,经主管股长和维护员签字后由主机管理人员修改。经过这些制度的建立,杜绝了经济案件的发生,减少了微机故障。为了在发生故障并无法修补的情况下及时重装系统,我为我行的所有主机建立了了主机档案,并将所有软件备份专柜保管,做到了用时准确无误,为及时处理故障赢得了时间,保证了业务正常开展,在省行组织科技检查中获得通报表扬。

(三)微机的维护和维修工作比较出色。

在软件维护上经常对操作员辅导,减少人为事故,定期重装系统,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在硬件维护上抓机器环境卫生与保养工作,建立了维护保养制度,坚持做到周检查,月保养。建立了《计算机设备检查登记簿》,做到每周检查机器的外部环境,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备案。督促操作人员搞好设备的表面卫生和环境卫生;每月定期对计算机系列内部尘保养工作,坚持做记录,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在综合业务测试和运行中,我一次次下基层整理线路,更新线插头。保证了业务的正常发展,多次受到分行的表扬,常在分行科技部门组织的计算机检查证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四)解决问题全面及时准确。

我为业务部门处理的机器故障种类达50余种。九四年七月储蓄事后监督上机,我针对出现的问题,编写sell小程序将不同储种的相同金额、日期的分户账明细打印出来,让操作员到基层进行明细核对,并将漏监督的储种重新移植监督,彻底解决了往年的遗留问题,还给账务辅导员提供了一个核对前后台分户账明细的方便。进一步保证了账务的正确性,真正起到了监督作用,得到了储蓄部门的好评。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20多例解决业务事故的方法(如对公系统在总分核对时出错,状态23,原因是由于记现金账时分析号错,用追加流水的方式修改)印发操作员,效果良好。中支决定在我行进行会计业务柜员制试点,计算机程序也将要做相应的修改,我积极研究应用程序,并将之加以修改,使之满足这项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为柜员制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九八年上大机、九九年推行资金汇划系统、二000年综合业务系统、二00一年的储蓄、会计整合版系统中焊接线路、调试设备、保证了这几天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投产。我从未因为机器故障和业务差错未能及时解决,而影响正常营业,2000年以来,我为了在不断更新设备、更新网络、不断增强设备的最好化,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为我行的微机在业务中正常运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积极为支行培养操作员

积极以师带徒,为支行培养操作员,一方面重点的培养各个业务部门的主机管理人员,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使他们不断提高计算机知识,做到用好主机,管好主机,另一方面就是抓一般操作员的培养,传授他们基本的电脑知识和操作规程,督促他们在工作中遵守操作规程,培养他们养成爱护机子习惯。近年来,设备更换快,为了使他们用好机器,我经常下基层教他们怎样正确使用打印机、终端等设备,使他们都能熟熟练纪地掌握并正确使用设备。

四、工作态度

第9篇:计算机专业知识汇总范文

[关键词]都市型现代农业 农业信息技术 核心能力 应用人才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以绿色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的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农业需要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环境保护等的信息技术;观光休闲农业需要观光休闲信息提供、查询等的信息技术;市场创汇农业需要消费需求、市场流通等的农业经济的信息技术;高科技现代农业需要农业科技的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培养都市型现代农业计算机应用人才是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高等教育必须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要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和都市型现代农业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提炼出学生必须具备的三个核心能力,农业信息技术开发能力、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农业信息技术推广能力。经过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突出为都市农业现代化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特色,坚持对学生进行三个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一、农业信息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

系统开发所涉及的能力是集开发、设计、编程能力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编程能力是基础能力,是系统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的基础,必须要着重进行培养;而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体现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是系统开发能力的主要体现,必须着重加以训练。笔者提出了以培养农业信息技术开发能力为目标,基于CDIO理念,将能力培养分解到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方面,建立以课程群为基础的循序渐进式的课程体系,结合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群”,从实施的角度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及数据结构的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程序语言的一般结构及程序语言工具,掌握基本的算法思想和实现能力。“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课程群”在设计层面重点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包括“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课程,通过对它们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对信息系统设计的概念、原理和典型的设计技术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对信息系统设计过程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了解现代农业的基础知识和农业信息技术内涵。“WEB应用开发课程群”从构思的高度培养应用系统开发能力,以.NET平台为基础,针对WEB开发技术进行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为学生顺利进入工作阶段或进一步深造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针对不同课程群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群”采用层次式递进教学模式;“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旨在使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讲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使学生能够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基本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课程主要研究数据对象及其关系的抽象、表示与处理,建立基本的算法思想和基本程序设计方法的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学时,提高了学生动手编程能力,使学生打好扎实的编程基础。“信息系统设计课程群”强调与农业的结合,以农业信息系统为对象,充分体现农业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每门课程均配有课程设计环节,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WEB应用开发课程群”通过案例教学,讲授平台开发技术,采用校企合作方式,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训练,引入企业思维,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相适应的能力。

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学科建设”工程,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整体水平的方针指引下,笔者正确处理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突出主干课程的特点,抓住关键能力的培养,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与适应性的关系,重新构建并整合独具专业特色的课程。同时,为使学生能夯实专业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全面强调素质教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开设多门与农业信息技术相关的选修课,如现代农业与农业信息、农业机器人等。大力培养适应都市型农业建设发展的应用型信息化人才。

面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坚持“强化计算机专业特色,优化本专业体系结构,突出计算机为农业服务专业重点,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农业方面相关案例,如:采摘柑桔农业机器人、分检果实机器人等,将知识融入案例之中,重视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主动带领学生参观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使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知识,3S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农业生产模拟技术,充分体会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生产管理的巨大作用。

借鉴“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全面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工程训练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分层次、系统化的教学实训环境。同时,借鉴企业员工的技能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对参加实训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模拟岗位集中训练,参加真实IT项目案例的实训,在暑假期间使即将毕业的大学生(20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初步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掌握企业主流开发技术,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的空间,从而实现从学校教育到企业的无缝接轨。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建立我院校外实习基地。逐步形成以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联合的顶岗实习为形式,以“产、学、研” 融于一体为特色的校外实习基地,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充分实现零距离教学、零距离就业,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保障作用,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全面、系统、严格应用能力。在近几年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有步骤地涉及农业信息技术的题目,如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研究、智能化温室管理信息系统等。使学生以服务地方“三农”为己任,运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改造传统农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三、农业信息技术推广能力的培养

农业推广是通过对农民开展动员、组织、培训、技术支持、咨询等活动与农民进行信息沟通。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水平提高依赖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要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技推广方式,快捷高效地推广农业农村实用技术。

首先,培养学生有自觉地掌握、利用信息的自我需求意识,让学生具有农业相关的知识储备的同时,更应提高自身的农业信息意识和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其次,要能够熟练地驾驭各类信息传播工具的能力,尤其是能够利用网络等媒介来满足农业生产对信息的需求,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网站设计与实现、网络组建与管理和.NET WEB应用开发技术等课程,并结合相应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设计相关网站传播农业信息;最后,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对信息的快速检索、正确评价和再利用能力,要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里甄别出适合当地生产情况的、容易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的信息、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因此,设置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文献检索等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将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中应用作为教学的要点和重点。

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组成“百村”农业信息化推广团,在近半年的时间内派出教师及学生150余人次,走访门头沟区百余村,完成了对门头沟区山地特色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因素等基础性数据的一次摸底汇总,构建了延伸到乡镇的一个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对信息整理及筛选的能力,并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建立了应用性较强的服务平台,实现了实用信息的推广。同时推广团在村镇建立了以大学生“村官”为主要力量的农业信息队伍,举办了多次“百村”网络工程培训班,累计培训近200人次,增强了学生的培训与沟通能力。

四、结束语

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以工程技术实践为主线,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地掌握理工科基本知识和农业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全面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具备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德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农业信息技术开发能力、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农业信息技术推广能力。

通过近几年都市型现代农业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的实践,我院学生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就业有了明显的改善。今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据学校定位,突出办学特色,科学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现代都市农业及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基金项目:北京农学院横向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204115002)资助。

[参考文献]

[1]王有年等.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5-18

[2]兰彬.都市型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20-22

[3]唐启国.浅谈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