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怎么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怎么能提高文学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怎么能提高文学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怎么能提高文学素养

第1篇:怎么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学习兴趣 有效策略

中职生大多素质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听讲不集中,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尴尬的局面,就应培养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因此,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本文阐述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以期指导教学实践。

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语文学习态度

中职生一般文化基础较差,对文化课学习早已失去信心,而且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技术才是目的,文化课无所谓。因此,教师应及时纠正这种错误认识,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好酒也怕巷子深”,中职生毕业就要就业,就业需要写自荐信,要靠口才推销自己。如果语文素质不高,将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的才华。现在是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做什么事情都要签订合同,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素质,不能正确理解合同条款,将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理解、思维和应用的工具。如果不学好语文,那怎么能学好专业课呢?今后怎么能在社会立足呢?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进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动力。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像魏书生那样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倡导民主气氛,让学生踊跃参与教学,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充分肯定,而不应拘泥于教参上的一家之言。教师要有敬业奉献精神,树立平等与民主、尊重与宽容的教学理念,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课堂上应充满民主气氛,答疑或讨论时,师生应平等相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使师生关系融洽,从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如此,课堂再不是“老师一言九鼎,学生只有听的份”,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改变教学方式,实行自主合作

讲台上教师讲得激情澎湃、满头大汗,学生在底下一脸茫然、昏昏欲睡,这是中职院校文化课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学生总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教师务必吃透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适时点拨。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设置不同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走下讲台,腾出充裕时间,让学生占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让学生觉得:原来我也可以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丁点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滋味,从而提高文学习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从视听等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同时调动学生眼、口、手、耳、脑全身心投入,犹如身临其境,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熏陶与感染,并使学生在动感画面中更直观地体会课文的内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法国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将教学组织成为轻松、愉快及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恰恰符合这一要求。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对课堂的延伸,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演讲赛、辩论赛、古诗文朗诵赛、成语故事赛、猜谜语比赛等。可利用每天早读、自习时间给学生抄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词、趣联和部分饱含哲理、富有教育意义的格言警句,让学生从这些优秀的语言中汲取精神养料,开阔视野。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这些活动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思维,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以课外阅读为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2篇:怎么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一、品言语的古典美

现代诗歌言语表达不同于古典诗歌,没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也没有规范的押韵、平仄,但它往往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意味,用词典雅,意象鲜明,意境优美。比如何其芳的《预言》写“年轻的神”的温柔、美丽、神秘特点,言语表述却是:

啊,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啼声!

这里,诗人用“足音”来写“年轻的神”的特点,又通过“夜的叹息”、“林叶和夜风私语”、“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啼声”渲染“足音”的轻盈、温柔、飘忽、神秘,语言优美,意境朦胧,富有画面感,有身临其境的美感,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其古典美。

台湾“十大诗人”之一痖弦的《秋歌――给暖暖》,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诗中选取的秋天意象:落叶、荻花、砧声、雁子、踏残的落花、破碎的琴韵等,都蕴含了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古诗句来品味其中的韵味,走进诗中美好的意境。

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荻花――“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

砧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

雁子――“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踏残的落花――“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苏轼)

破碎的琴韵――“一曲琴韵瑟瑟,悲欢尘世离合。”

这些古典意象共同营造了秋天的凄凉、孤寂氛围,又蕴含着一种淡淡的思念,那么,在这萧瑟的秋季里,诗人思念谁呢?自然引出了核心意象――“暖暖”。

二、品言语的音韵美

现代诗歌必须要有鲜明的节奏感,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强调音韵美。法国诗人菲利普・雅各泰说:“诗的节拍必然响应着我所感受到的节拍,无疑,它依循着我的天性去响应,依循着我的内心耳朵的倾向。”诗歌分行排列的方式,声音的回环往复,都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生命的律动。比如舒婷的《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而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这一节诗句,描述了面对“神女峰”有两类人不同的态度,一类是“人们”,她们挥舞“各色花帕”,充满了对“神女峰”的崇敬和赞扬;另一类是“谁”,她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站在船尾,衣裙漫飞,体现了对“神女峰”的思考和觉醒。在描述江涛声音的诗句中,诗人采用了“高一声”“低一声”分行排列,高低起伏的方式,如波涛翻滚,书写出内心情绪的涌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细细品味其建筑美、音韵美、节奏美。

三、品言语的陌生美

在现代诗歌中,诗人经常运用不同于常人思维的言语表述,也就是语言的超常搭配,形成言语的陌生化,营造美好的诗意。比如洛夫的《边界望乡》,这首诗主旨鲜明,是典型的文化乡愁,但言语非常具有个性,因此,笔者就抓住了其独特的语言特色,从超常搭配的角度,引导学生品味鉴赏,并且通过朗读体会无穷的魅力。以下是分小组品读后,学生的言语品味示例: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培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望远镜放大的是故乡的风景,而这里说乡愁,如散发,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诗人乡愁的浓郁、深广、纷乱,具有视觉冲击感。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远山怎么能飞?这种超常搭配写出了临近故乡时思念的沉重、悲苦。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杜鹃,取自杜宇失国魂魄化鸟,昼夜悲啼,直至出血乃止。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以杜鹃写不能归去的哀怨凄婉之情。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清明时节是祭祖的时节,也是怀念故乡的日子,清明的雨水就像余光中先生的“冷雨”在古文字中寻找乡愁,文化乡愁。青草代表的是乡愁。

洛夫被称为“诗魔”,他是语言的魔术师。这一节课,通过师生的朗读品味,鉴赏交流,让学生真正走进语言超常搭配所形成的陌生感,感受他那独特的文化乡愁。

四、品言语的哲理美

诗歌的鉴赏,对言语的感知是基础,意象的品味是凭借,而进一步捕捉诗歌的深层内涵,体味诗歌的内在生命,挖掘诗歌的哲理意蕴,才是诗歌教学的关键。现代诗语言的多义性,源于诗人丰富而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根植于诗歌的内在结构,往往可以通过比兴、暗示、象征、双关等予以加强。例如痖弦的《秋歌――给暖暖》中“暖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怎样理解“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象征意义:

(1)亲人(女儿、爱人……)。秋天里对亲人的思念,有了亲人,有了爱,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2)坚守的信念。不管秋天怎样的萧条、凄凉,只要心中有一个坚守的信念,就不会感到寒冷。

(3)温暖的回忆。这首诗就是痖弦在寒冷的秋季的一次温暖的回忆,虽然秋天已逝,但回忆过去了的那些美好日子,充满了温馨和美好。

(4)绝望中的希冀。不管生活怎样的艰难,暖暖都会给你以力量。

第3篇:怎么能提高文学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校 传统音乐 音乐教育 课程设置

一、高校开展传统音乐教育的意义

1.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继承和发扬这笔丰富多姿、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曾提出,我国在音乐、舞蹈和其它文艺事业上,应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着重继承和发展祖国的艺术传统,发展民族音乐的基础是要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在接见当时准备去朝鲜访问的舞蹈团时又一次谈到,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国家怎么能没有外国音乐呢! 要有芭蕾舞团,要有交响乐团,也要演外国歌剧,但这些不会是大力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的是民族音乐,民族文化艺术。中国素以礼乐之邦著称于世,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民族音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凝结着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精神,积淀着特定的民族思想和价值取向,并以其观念的形态联结着历史,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魂和文明链,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群,对传承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说,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自身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应该从综合性出发,开发学生智慧,和谐人类行为。继承和发扬儒家乐教思想的精华,将其与现代乐教理论融合,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型乐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培养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人才素养

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育人,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涵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中国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目的正在于培养国家所需要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各种人才。因此,在音乐教育中不能只注重音乐单方面的学习, 而应该把音乐视为文化的一部分, 包括音乐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哲学、文学、艺术和意识行为等各种层面的内容, 并加强对与音乐相关的传统文化的学习。高等院校的传统音乐课,正是让青年学生学习、了解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并进而引发他们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这种教育以培养完美的人格,培养一个外而有礼、内而和乐,具有美好理想和端正人格的人为目标,是一种人文的教育。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这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高校把音乐教育作为一把钥匙,一把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大门的钥匙。

3.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

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弘扬民族音乐是目前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使被教育者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锻炼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启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使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更美丽,更宽广,更深厚,更和谐,这是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神圣使命。

二、课程设置原则

1.体现人人参与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人人参与的教育思想。目前,能开展音乐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因为条件的限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使得许多学校虽然也较重视音乐教育,但效果却不一定好,或流于形式只抓亮点,或只有很少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如何使在校学生人人都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课程设置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问题。

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研究课程设置模式,使它成为一个科学的体系,这里有一个共性和个性的问题。首先,高校的体制、教育方针、办学模式、审美教育的功能、规律等是一致的,要根据其共性来研究课程设置模式,但每一环节中的课程组合、安排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这里又有一个个性差异问题,因为每所大学在教师配备、教学设备上有差异,同一所大学,各学科有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差异。因此,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也是必须遵循的教育理念。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共性与个性的因素,使之既符合共性又针对每所学校、每个专业的个性,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三、课程设置模式

在目前情况下,对各高校来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只要有一定的制度支持,扎扎实实规范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用“2+1”模式便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2+1”模式就是以校级选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这两个选修模块为主,加上课外活动模块为补充,三个模块结合互补,共同组合成三个系列:一是以“音乐鉴赏”为主干课程的理论课系列。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系列。三是以“音乐表演”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课系列,形成三个模块三个系列的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让在校大学生人人都参与其中,保证每人至少能接受两个以上学分的音乐教育。

1.选修课模块

为贯彻落实党的素质教育方针,各高校文理渗透、人文素质方面的选修课制度已基本形成,一般高校校级公共选修课学分定在6-10个学分不等,开出的选修课程多的达200多门,少的也有几十门。但把音乐选修课和其他选修课放在一起让学生选课,往往学生在选课时会比较实际,哪些课程对他们毕业后找工作用得上的,一般比较有吸引力,如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软件、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等,而实用的课程选完后学分也基本够了。

2.限定选修课模块

限定选修课模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系列,是为一些必须加强音乐教育的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专门调整组合的音乐综合课。就目前而言,将音乐课开成全校性的限定选修课不太可能。一是因为音乐教育在高校还没有这样的地位。二是全部开成限定选修课,内容太单一,无法充分顾及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只能是针对具体专业开设限定选修课。如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