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氧水的作用范文

双氧水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双氧水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双氧水的作用

第1篇:双氧水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双氧水 淀粉 氧化

中图分类号:TS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7-0097-01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需求, 越来越多的变性淀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变性淀粉中,应用最广泛的还是氧化淀粉,目前估计国内氧化淀粉的年需要量在20万吨左右[1]。合成氧化淀粉最普遍的氧化剂有次氯酸钠、双氧水等,次氯酸钠价格低廉,但不稳定,产品中副产物残留量多,纯度差,双氧水做氧化剂能使淀粉更白,得到纯度更高的产品,并且过量的双氧水最终分解成水,不会污染环境[2]。双氧水氧化淀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

一、双氧水对淀粉氧化程度的影响

1.双氧水含量对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的影响

双氧水含量对氧化淀粉中羧基的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陈佑宁等[3]通过对氧化淀粉的合成工艺研究发现淀粉中的羧基含量越高,其被氧化程度越深.而在以双氧水做催化剂时,随着其含量增加羧基含量也在增大,因为双氧水含量越多,所提供的氧就越多,则羟基被氧化的几率就越大,但是当双氧水的用量超过10%时,得到的产物淀粉便会分散,粘合力随之下降,当催化剂含量为3.8~4.0ml时双氧水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为最大。

2.双氧水氧化淀粉中温度和PH对羧基含量的影响

温度和pH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对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邓宇等[4]通过对淀粉化学品及其应用的研究发现,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温度为40~50 ℃时,氧化淀粉中的羧基含量相对来说是最高的.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此值时,氧化淀粉中的羧基含量都不如其高,究其原因,因为在反应中,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羧基的生成,温度过高,双氧水也会发生分解,致使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进一步下降,将温度设定在40~50 ℃,pH值亦是影响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一个重要标准[5],氧化淀粉中的羧基含量随pH值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能力很强,氧化淀粉各分子之间的氢键 作用也有了显著增强,氧化反应便很难进行,表现出酸性条件下羧基含量相对来说较低,当pH值在中性附近时,淀粉中氢键作用减弱,使得其羟基易被活化,提高了氧化反应的效率,自然而然提高了氧化淀粉中羧基的含量,在碱性条件下,催化剂效果同时下降,致使淀粉的氧化反应效率下降,羧基含量自然跟着下降, pH为7~8时羧基的含量相对较高,氧化淀粉时的最佳pH为7~8。

二、双氧水氧化马铃薯淀粉的最佳条件和特性

用双氧水氧化马铃薯淀粉目前还属于不成熟阶段,杨连利等[6]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淀粉黏合剂,但其侧重点在于对不同贮存条件下马铃薯氧化淀粉黏合剂的物化性质进行研究.韩立鹏等[7]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分别对反应中pH值、双氧水用量、反应温度对马铃薯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双氧水含量对氧化马铃薯淀粉中的羧基含量影响

氧化淀粉的过程中,双氧水的含量也很重要,发现当pH固定在7.8左右时,固定温度,以不同的双氧水用量来氧化马铃薯淀粉,当双氧水用量在4.0 ml以下时,随着双氧水用量的增加,羧基含量成对数增长,随双氧水用量的逐渐增加,马铃薯淀粉链上更多羟基被氧化成羧基,但是双氧水用量超过4.0 ml时,便达到饱和,羧基含量随其用量增加不再明显[6],经过估算,双氧水含量在反应的马铃薯淀粉的质量的7.8%左右时最为合理。

2.温度和对氧化马铃薯淀粉中的羧基含量影响

温度是一个宏观因素,对马铃薯氧化淀粉中羧基的含量影响易控制,邓宇等[1]把体系的pH固定在7左右,双氧水用量控制在4 ml,反应时间为4小时,当温度在44~46℃时,羧基的含量快速增长,若温度超过46℃,羧基的含量便会下降,因为升高温度会使分子层面的运动加剧,其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多,马铃薯淀粉氧化的程度会比之前更深,致使羧基含量增加. 同时温度过高也会加速副反应的进行,导致产品糊化[8],致使马铃薯淀粉分子降解速度变快,降低了反应效率. 因此一般把温度控制住44~46℃ 时比较合适.

3.马铃薯氧化淀粉的优化工艺探究

李祥等[8]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对马铃薯氧化淀粉进行了优化的研究,以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为响应值,发现并建立了以30%双氧水用量、pH、温度为因素的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拟合较好,通过对回归方程优化计算,得到氧化最佳工艺条件发现30%双氧水用量为25mL,pH=10,温度为50℃.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得到马铃薯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为与理论接近,对今后马铃薯氧化淀粉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对双氧水氧化马铃薯淀粉的展望

马铃薯淀粉作为氧化淀粉中的凝沉性最好的,适合应用于精细化工和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在精细化工中应用有皮肤清洗剂、唇膏、胭脂、液体手套、皮肤防护油膏、发光涂料、粘合剂等产品,是精细化工中未来最具前景的一种材料。

参考文献

[1] 刘灿,顾继友,张彦华. 不同催化剂双氧水氧化淀粉的转化及结晶度的比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7):145-148.

[2] 全易,夏天喜,王蕴华等. H2O2固相氧化法合成氧化淀粉及微波催化.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3,15(3):12-14.

[3]陈佑宁,杨小玲,张知侠. 氧化淀粉合成工艺研究. 中国胶粘剂,2011,20(8):5-8.

[4]邓宇. 淀粉化学品及其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罗勤贵. 变性淀粉的生产与应用现状. 粮食加工,2006,31(6):50-53.

[6]杨连利,李仲谨. 马铃薯淀粉粘合剂稳定性的探讨. 包装工程,2004,25(2):15-17.

第2篇:双氧水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双氧水;甲硝唑;腹腔冲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效果

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脏器受损而引发的腹膜急性化脓性炎症,该种病症危险性较大,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甚至可威胁患者的生命[1]。该病具有起病急、疼痛扩散等特点,可引起患者腹痛、呼吸减弱等症状,需引起患者的广泛重视。近年来,腹腔冲洗技术在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疾病治疗中获得较好的运用,由多项临床资料显示,该种治疗方法具有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临床上获得较高的评价。但目前在冲洗剂的选择中,临床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在此次调查中,我院主要对双氧水及甲硝唑进行腹腔冲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0.2±2.3)岁;根据病症类型对患者进行划分,包括急性阑尾穿孔患者12例、外伤性小肠穿孔患者8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8.9±2.2)岁;根据病症类型对患者进行划分,包括急性阑尾穿孔患者14例、外伤性小肠穿孔患者8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8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且对分组无异议。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先进行相关的临床治疗,包括腹腔内积液的吸取、病灶部位的检查与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双氧水进行腹腔内冲洗,具体情况如下:3%双氧水100ml+生理盐水100ml,混合均匀。对腹腔进行第一轮冲洗;过后直接以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冲洗至腹腔内生理盐水变澄清为止。待冲洗液至澄清后,对腹腔内残余的冲洗液进行吸取。而后缝合腹部切口,对切口处直接以双氧水进行冲洗[2]。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甲硝唑进行腹腔内冲洗,具体情况如下:0.5%甲硝唑300ml,对腹腔内进行冲洗,使得甲硝唑溶液可充分浸润腹腔。并于5min后吸取腹腔内甲硝唑溶液。对腹部切口进行缝合,以甲硝唑溶液对切口处进行冲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t检验进行比较,视P

2 结果

2.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由比较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2.2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对比。并由对比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常通过腹腔内冲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在冲洗液的选择上,临床上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将探讨双氧水冲洗液及甲硝唑冲洗液的临床效果,对后期临床用药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双氧水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我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如下: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以双氧水对组织细胞进行冲洗后,可有效改善腹腔内的缺氧环境,提高组织内部的还原电势,增强组织细胞对致病菌的抵抗能力[3]。同时,双氧水还具有低渗性,对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以双氧水进行腹腔冲洗后,能在较强时间内维持腹腔内的环境稳定性,可有效抑制致病菌的再次繁殖。而甲硝唑作为常用的抗生素,其短期治疗显著,但长期效果欠佳。同时,作为常用的抗生素制剂,极易使得致病菌对其产生一定的耐药性,造成后期的治疗效果下降。因此,我院认为双氧水更适合用于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腹腔冲洗。

除了抑菌效果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可见,以双氧水对患者进行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但在以双氧水进行治疗的同时,我院需注意双氧水的使用浓度,避免应浓度不当而造成患者的治疗效果下降,甚至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若双氧水浓度过低,则氧化效果不明显,无法达到基本的抑菌效果;若双氧水浓度过高,强氧化性难免对机体组织造成一定额度伤害,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在此次调查中,我院选择以1.5%浓度的双氧水(3%双氧水100ml+生理盐水100ml)对患者进行治疗。使得内冲洗浓度适中,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障对于双氧水的氧化性及低渗性治疗原则。而以3%浓度双氧水进行切口清洗,主要由于外部接口接触细菌机会较多,感染几率较大,因此,提高切口处双氧水冲洗浓度是具有合理性的。

综上所述,以双氧水对腹腔进行冲洗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同时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因此,在选择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腹腔冲洗溶液中,我院更推崇双氧水冲洗剂。

参考文献:

[1]林明飞.双氧水与甲硝唑冲洗腹腔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效果比较[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178-179.

第3篇:双氧水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双氧水 子宫输卵管造影 不孕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234

输卵管阻塞是造成不孕症重要原因之一,双氧水输卵管造影可明确输卵管是否通畅,过去常用3%双氧水作造影剂,虽然效果好但刺激性大,有些患者腹痛难以忍受,现改为1.5%双氧水(5ml 3%双氧水加5ml生理盐水)作造影剂对94例患者作造影,成像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不孕症患者94例,年龄20~39岁,原发不孕23例,继发不孕71例,男方均作常规检查正常,女方查支原体、衣原体排除其他因素。

检查方法:仪器LOGIQ5,探头频率4.0~5.5MHz,受检查者月经干净后3~7天,经妇检和白带常规检查无输卵管通液禁忌者,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l并将注射用生理盐水稍预热以防止冷水刺激诱发输卵管痉挛,膀胱适度充盈,造影前先常规检查,然后按输卵管通液常规操作,气囊导管插入宫颈内口实时观察下先注入5ml生理盐水,接着缓慢注1.5%双氧水10ml,尾随注入生理盐水5ml,注射时注意有无阻力,有无气泡液体返流,如有气泡通过输卵管再用彩色多普勒记录输卵管内彩色多普勒效应。

输卵管通畅性判断标准:①输卵管通畅:造影剂快速通过宫腔及双侧宫角,宫腔不扩张,在注液5秒内宫旁和盆底出现液性暗区渐增多并见弥漫分布的高强小点状回声的造影剂,患者无腹痛。②输卵管欠通畅:注液时见宫腔轻度扩张,宫角显示清晰呈锐角,液体流向输卵管可见近端显示呈细条状强回声带,在注液10秒后宫旁和盆底出现积液,略有下腹胀痛;③输卵管阻塞:注液时宫腔扩张明显,宫角圆钝,宫旁无造影剂通过,盆底无积液,推注阻力大,有液体返流,下腹胀痛明显。

结 果

94例中双侧输卵管通畅34例、一侧通畅一侧欠通畅12例、一侧通畅一侧阻塞7例、一侧阻塞一侧欠通畅18例、双侧欠通畅15例、双侧阻塞8例,1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下腹痛,均可耐受。

30例非双侧通畅者作子X线碘油造影,27例与X线碘油造影相符,符合率90%。

讨 论

临床常用诊断输卵管是否通畅的方法有两种,即X线碘油造影和声学造影,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有碘过敏、形成油栓及射线幅射的危险,使用此种方法用1.5%双氧水作输卵管造影剂具有以下优点:①造影过程中子宫输卵管内有适量液体形成清晰无回声区,可供超声动态观察,准确判断宫腔形态及输卵管通畅情况;②肌注可托品、双氧水浓度适中、用温盐水稀释可避免过冷、浓度过高刺激输卵管引起痉挛,造成不通假象及减轻受检查者疼痛;③双氧水具有一定消毒杀菌、机械性清创作用,对组织无刺激性、毒性利于输卵管再通;④医患双方均可避免X线幅射;⑤不存在过敏反应,无需皮试;⑥可多次重复操作;⑦经济实惠。

综上所述,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性具有很好的敏感性、特异性,简单易操作并具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篇:双氧水的作用范文

■巨能公司:摄入少量双氧水不会中毒

巨能公司昨天向媒体提供的一份律师声明包括三点内容:1、巨能钙是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进行生产和销售的。巨能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规定,进行了严格的毒理试验,证明是安全的、无毒副作用的。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组织的食物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曾对双氧水的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委员会认为,人体内肠道细胞的过氧化氢酶可以很快把双氧水分解,因此摄入少量双氧水不会有中毒危险。

2、河南商报以巨能钙含有双氧水为由,于2004年11月16日刊登的题为“消费者当心:巨能钙有毒”的文章有意混淆视听,内容严重失实,属不实报道。

3、北京巨能新技术产业有限公司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河南商报法律责任的权利。

■生产公司:含量低于国际标准10多倍

巨能钙产品主要成分的生产公司———天津市巨能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兴远昨天在采访中说,巨能钙产品中确实含有双氧水,也就是过氧化氢。但不是添加到巨能钙中的,而是作为原料的原料在使用,也就是只有加入双氧水,制作巨能钙的原料之间才能相互作用,才能生产出巨能钙,否则就无法生产。他进一步解释,之所以会在巨能钙中加入双氧水,是为了在获得巨能钙中的有效成分“L-苏糖酸钙”的同时,将维生素C进行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草酸成分除掉。

张兴远说,目前国内没有关于双氧水含量的标准。根据使用说明服用巨能钙,一天的摄入量在2毫克左右,而根据国际标准,每天摄入量在10至24毫克都是安全的。他说,巨能钙在审批时,卫生部指定的天津防病中心就出具了“实际无毒”的证明,巨能钙上市至今,公司还没有收到过一例服用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报告。

■药监局:联合有关部门着手调查

记者昨天致电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人士表示知道此事,已经联合相关部门对此进行调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表示,有市民就此事向其询问,市药监局也着手调查。

第5篇:双氧水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改良口腔护理 重型颅脑 医院获得性肺炎

重型颅脑患者由于昏迷不能自主排痰,口腔内分泌物积聚,口腔内细菌大量增殖而易引起吸入性肺炎造成院内感染(HAP)。有研究表明这些口腔定植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因素。为此,我科在医院感控科老师指导下,对口腔护理进行改良。即用牙刷清洗牙齿后用0.3%双氧水棉球擦洗,与传统的用盐水擦洗法对比,在临床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我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对50例重型颅脑患者采用牙刷清洗牙齿后用0.3%双氧水棉球擦洗,与传统的用盐水擦洗法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实验组为25例,B组对照组为25例。A组用牙刷清洗牙齿后用0.3%双氧水棉球擦洗,B组用盐水擦洗法。病种全部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A组男16例,女9例,年龄18-76岁;B组男18例,女7例,年龄20-8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意识状态、病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患者取卧位,用水杯备好温水,牙刷一把。口护包里的治疗碗备好用0.3%双氧水浸泡的棉球,干湿适宜。先观察口腔黏膜、舌苔有无异常,以便发现口腔疾患,把牙刷浸泡温水后,用牙刷刷洗牙齿积聚的污垢、分泌物及痰痂等。然后用弯钳按口腔护理法夹取0.3%双氧水棉球擦洗牙齿,最后用干棉球揩净口腔内残存的液体。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盐水棉球擦洗法。

1.2.3两组每日均进行四次口腔护理,时间安排为每日10-16-22-4。

1.3统计学方法 依据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组间差异用x2分析,P

2 结果

见表1。

表1 2组口腔感染及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转贴于

3 讨论

导致重型颅脑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因素除了病情严重程度和医院性因素如进入性操作、抗生素及激素使用不规范和环境因素外,与多种细菌在口咽部的繁殖和定植也密切相关。在生理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力和口腔中的常居菌保持着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性,因而不易发病[1]。但在病理状态下,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会使细菌及牙斑菌中的致病微生物在口腔内大量繁殖和定植[2]。而口腔内的病原菌常在深睡中不知不觉和唾液、痰液、食物残渣一起吸入气管,引起隐匿性吸入肺炎[3]。重型颅脑患者病情危重,侵入性操作,多如手术治疗、插尿管、胃管等,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预防颅内感染也使用抗生素治疗,故使用抗生素严格按照药敏结果合理使用。重型颅脑患者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力下降,正常菌群移位,入侵体内而导致感染。因此,减少或阻止口咽部致病菌的大量繁殖和定植是预防HAP及口腔感染发生的关键,而口腔护理是最简单的措施。

口腔护理是最简单的护理操作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患者易接受等优点。而在口腔护理液中,生理盐水是常用的传统擦洗液,但无杀菌作用,对预防口腔定植菌效果不佳。0.3%双氧水具有防腐、防臭的作用,用牙刷刷洗可以有效清洁牙缝的污垢、定植菌等,再用双氧水擦洗,吸干残留污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细菌繁殖。本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患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和呼吸道深部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HAP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通过改良口腔护理方法,用牙刷清洗牙齿后用0.3%双氧水棉球擦洗,与传统的用盐水擦洗法对比,对重型颅脑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结果表明对重型颅脑患者HAP有预防的作用,并可缩短重型颅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费用和病死率。

参 考 文 献

[1]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64-65.

第6篇:双氧水的作用范文

双氧水是一种每个水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3%r的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双氧水不仅是一种医药用品,还是一种极好的美发佳品。

漂染用的因加入其它材料变得稠,通常称为双氧奶。有6%、9%、12%、15%(即20V、30V、40V、50V)

漂与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俗地讲漂是退色。染是加色。

通常染发用9%和12%的。度数越高,打开毛鳞组织的时间越快,毛鳞片受损就大,用什么度数的双氧奶视发质和目标颜色等而定,有些颜色需漂处理再染。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双氧水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国画颜料;酸蚀;碱蚀;氧化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之一,用中国画可以表达当时人们的人文思想和情感,体现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情境。当国画展出或收藏时,环境的外界物质势必影响国画的画面与色彩,外界环境中不同程度存在酸、碱性物质、氧化性物质等腐蚀性物质,这些物质会与空气中的水汽在宣纸和国画颜料上的发生一系列酸碱或氧化反应,严重影响国画颜料的耐久性。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探讨这些腐蚀性物质对国画颜料的影响,据此研制耐蚀性的国画颜料,供画家选择使用。

1实验材料及方法

1.1实验材料

SC80轻便色彩差计、各种玻璃器皿、蒸馏水、1%硝酸、1%氢氧化钠、1%和5%双氧水。选用的国画颜料为藤黄、酞菁蓝天、三清作代表进行试验。

1.2实验方法

室温下,先将不同的国画颜料用水调好,在萱纸上涂成厚薄一致的画面,剪成大小形状相同的纸片,放置暗处晾干;然后分别喷上1%硝酸、1%氢氧化钠、1%和5%双氧水,放置阴凉处晾干。根据不同的放置时间,以不喷任何物质的颜料画面作空白,分别测定其与空白样品之间的色差,分析腐蚀性物质对国画颜料的影响,得到的结果见表1。

讨论

从表1可知,六种国画颜料感受外界腐蚀性物质的影响,从色差的数据分析,在三种腐蚀性物质的作用下其色差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总体趋势呈现出了随时间的延长,颜差逐渐增大的现象,两个月后色差增大变缓。其中碱性物质氢氧化钠对颜料色差的影响较小;氧化性物图1国画作品

(1)罗梓豪作质双氧水影响最明显,随时间变化较大,两个月后变化缓慢,当增加双氧水浓度时,由于双氧水的氧化性增强,致使国画颜差更大,说明变色更严重;酸性物质硝酸对国画颜料的色差比碱性物质氢氧化钠要强,但比氧化性物质双氧水要小一些,说明酸性物质对画的颜色也有较大的影响,由于硝酸还带有弱的氧化性,其中氧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此外,国画颜料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其中无机颜料大多是矿物质颜料,化学性质稳定,在一般情况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酸碱性物质对其的影响较小,而氧化性物质对有机颜料的影响则较大。针对这样的实验结果,我们研制了一种耐蚀性国画颜料,加入了抗氧化剂、抗酸碱剂、卡拉胶、分散剂、润湿剂。经耐蚀性试验表明,制备得到的国画颜料粉细腻均匀,耐蚀性好,渗透性强,色质鲜明稳定,画面完成后能常年保存,经久不变。

第8篇:双氧水的作用范文

1、牙膏中一般都含有高浓度的薄荷成分,薄荷本身就会刺激皮肤,对皮肤有腐蚀性作用,虽然很清凉,但是用在脸上会腐蚀皮肤,使角质变的薄,是皮肤更加敏感容易过敏也容易起痘痘。而且牙膏中都含有牙膏粉,这是一种摩擦剂,因为清洁牙齿必须通过摩擦才能去垢,用于脸部,危害可想而知。

2、牙膏一般都含有氯化物,而氯化物会剌激皮肤,会引起皮肤表皮加厚,特别是脸上的皮肤,时间一长就会变成淡黄色,表皮后了,容易堵塞毛孔,就会容易引起暗疮。

3、另外,有些人认为牙膏中的双氧水有消炎杀菌的作用。的确,双氧水可以去除口腔中的厌氧菌,但是双氧水是一种仅能在封闭环境下才会稳定的物质,也就是说它只对深部组织,比如口腔中牙根发炎可以起到抑制效果,涂抹在脸上很快就会分解,不仅起不到美容护肤的作用还会破坏肌肤角质层,使肌肤变得敏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双氧水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石油污染 土壤修复 激活剂 优化

从全球范围内的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来看,系统化的研究已经形成,包括有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该技术采用特定生物对石油的吸收、转化和降解的功能促进土壤的自然净化,帮助生态系统的恢复。但生物修复法存在着另研究人员头疼的问题,即如何提高石油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加快生态系统的修复。

一、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较广、效果较好的治理石油土壤污染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吸收等作用促进被污染土壤的净化。作为目前最具有生命力的污染土壤处理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依据其生物类型又被划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动物修复三种。

微生物修复法包括生物堆积法、生物通气法、生物反应器法多种,生物堆腐法是类似于农民土地耕种的技术,为了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研究人员在其中进行了土壤调理剂的添加,如牛粪、锯屑、腐殖酸等物质。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污染土壤的修复成本,同时也能够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研究发现,该修复方法对于石油烃有着较明显的作用,该物质的降解率超过95%。菌根修复技术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菌剂也由最初的固体发酵转向了现代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发展之路。动物修复技术使用的都是蚯蚓和海沙蚕,利用其对沉积物的扰动和对PAHs的富集作用清楚石油污染物。

生物修复技术与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两种技术相比有着成本低、工作量小、处理面积大、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其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存在着耗时长、修复成功率不稳定等现象。为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生物表面活性剂被开发和利用,纳米材料等功能性材料也得到了运用。在推进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中,技术发展之路还很长。

二、激活剂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强化作用实验

实验采取的是响应面分析法,通过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不同作用的激活剂的添加来突出其生物修复的成效。具体实验如下。

1.实验准备

实验用土为某炼油厂油罐区的被污染的土壤,其中石油烃的质量分数(Wo)为5.6%,其PH值为7.8,有机物含量为42.25g/kg,有机碳含量为22.13g/kg,总氮含量为0.40g/kg,其含水量较小。在实验开始前,将实验用土进行破碎、过筛等处理,确保其均匀。以该实验用土的Wo为基准,计算在实验结束后该土壤中石油的残留率。公式为: ,其中wt为修复后土壤内石油烃的质量分数。实验土壤的总氮含量仅有0.40g/kg,并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功能发挥,因此需要做氮源的添加,从而确保土壤内碳含量和氮含量的比例均衡。实验用的激活剂为葡萄糖、双氧水、木屑和氮源。

2.实验过程

将被污染土壤均匀(1kg/盆)分装到大小形状均相同的花盆中,将木屑撒到土壤中,确保其覆盖均匀,用去等离子水稀释葡萄糖和氮源,与双氧水充分溶解,均匀喷洒到土壤中,四种物质添加完毕后,将土壤搅拌均匀。为求得最佳的激活剂添加量和激活剂的强化作用,本次实验采用两组对照,其中一组不添加任何激活剂作为对比组,另一组采用上述四种激活剂均匀喷洒,但其激活剂的量有所区别,根据量的不同分为8组样品。具体为:碳和氮的比例保持在10、25、50三个数值上,葡萄糖含量为0.5、0.8、0.3,双氧水含量为0.1、0.3、0.5,木屑的含量为1、3、5,。将花盆置放在恒温箱中,温度保持28摄氏度,周期为一个月,每天定时添加定量的水并做搅拌。在实验的第5、10、15、20、25、30天进行取样和指标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土壤内的石油烃进行含量检测,测定土壤内部细菌的表面疏水性,其方法为微生物黏着碳烃化合物法。

3.响应面优化方案和相关数据设定

以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进行单因素实验,将石油残留率 作为响应值,开展14个试验点(6个中心点)的响应面优化实验,将实验条件设定到和污染土壤强化修复的条件一直。对实验最后一天的土壤中 的值进行测定,从而确定被污染土壤修复的最佳实验因素。

三、实验结果分析

1.激活剂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强化作用实验结果

1.1碳和氮的含量比例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从该实验的观察数据来看,当土壤内部的碳和氮的含量比例在25时,土壤内石油烃被降解的含量最大,在实验结束后,石油烃在土壤内的残留率仅为40%,而对照组的土壤中第30天测定的石油烃残留量为82%,降低了40个百分点。

当碳和氮的含量比例过高时,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足,不利于其作用发挥,而含量比例过低则会引起毒害,影响降解。

1.2葡萄糖的作用

葡萄糖的含量为0.3%时,土壤内石油烃残留量最低。这表明,葡萄糖能够作为微生物代谢的中间产物,促进石油烃的降解。同时,葡萄糖的过量添加会导致土壤PH值降低,影响内部微生物的活性,导致细菌表面疏水性的降低。

1.3双氧水的作用

双氧水不仅能够氧化石油烃,还能够促进土壤内部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其作用发挥。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当双氧水的添加量在0.5%时,石油烃的残留量最低。

1.4木屑的作用

木屑的加入对于增加土壤的空隙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当土壤空隙一定时,土壤内微生物能够很好的接触到石油污染物,从而更好地发挥降解作用。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当木屑的添加量为3%时,土壤的空隙效果最好,此时,微生物有了较好的营养物质,土壤中有机质等含量得到增多,细菌与石油污染物的接触能力最强,另外,每天定时添加的定量的水分也被木屑充分的保留,维持了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2.响应面优化的结果分析

从上述实验来看,木屑、葡萄糖、双氧水、氮源都能够很好地促进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本次结果分析采用的是最优量的木屑、葡萄糖、双氧水、氮源,将其进行二次多项回归拟合。

通过其结果可以得知,3%的木屑、0.3%的葡萄糖、比值为25的碳和氮的含量比例和0.3%的葡萄糖其总体作用最大,实验进行一个月后,实验用土中的石油烃含量为40%,可知,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和分析激活剂的强化作用。相关结果就不在这里一一详述了。

四、结束语

结合本次实验的结果来看,木屑、葡萄糖、氮源和双氧水是较好的激活剂,能够促进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发挥,同时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的回归模型对于预测激活剂的强化作用有着较为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庆节,沈根祥,罗启仕,等.土壤电动修复中电极切换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09).

[2]沈根祥,周海花,罗启仕,等.直流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机理[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03).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