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第1篇: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体育教学 体育内容

在课程改革已趋于重新认识的时候,针对目前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现象,一些体育项目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必须要求上的课,但是,有些项目在体育课程内容安排上学生没有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运动技术的边缘化是很显著的特征,软化技术教学。就目前来看,软化运动技术,真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达到应有效果。所以,要对学校体育内容、运动技术的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研究近时期的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为目前的学校教学中,学生不喜欢的项目的发展提供建议。文章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深层分析,避免在教学改革中进入误区,为新一轮的课改提供理论支持。

一、学校体育内容不同流派及存在背景

1.传统的学校体育内容

学校体育改革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的洗礼。特别是在本世纪之交的这次改革,在全国学校体育教学中被广泛地领会实践,也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及体育教师的评价标准。但是在改革中,已显现出理论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改革之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只有技术动作的教学,这些技术的教学,更容易产生学校体育的竞技化,以“夺标”、“争冠”为目的的体育教学。然而,高水平竞技毕竟是少数人参与的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群众体育也有名无实,于是在学校里执行“体制教育”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的观点就蒙住了许多体育教师的双眼。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少数人的竞技化已经不适应学校教学,也就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2.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内容

当前,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已进入实验推广阶段,对体育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在课程改革初期,把原来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了否定,对运动技术进行了边缘化,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兴趣、身心及隐性素质的培养。这是一种不拘形式、不重视输赢,只追求在愉快的运动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运动轻松愉悦、时间宽松,对运动技术进行了边缘化教学,运动技术的教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教学评价方面已把技术的评价放在次要位置。已把技术教学放入了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不良因素之一,认为危险的技术动作会影响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在教学初期,课程教学是快乐的,因为学生没有了压力。但是,课程不能持久下去。教学中的载体不存在了,没有技术教学,学生体会不到更高层次的快乐。“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实施中,产生错误理解。

二、探究学校体育内容发展历程

人类生存环境的异化使健康水平急剧恶化,也导致体育成为大规模社会化的独立文化形态。体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人类狂热追求科技而是生活非自然恶质化的善意修改。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忽略了体育自身的内涵与魅力。把体育效果误解为体育目的甚至是终极目标的作法,生产出种种狭义体育理论,这些理论用于分析体育的结构功能是具有学术价值的。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也才产生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在学校体育新兴之时,体育教师的缺乏,只对简单技术进行教学,体育仅仅是运动技术的教学,没有其他功能。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为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为培养与社会同步的人才,学校体育改革又把目光放在国外各国。在各国推行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也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对国外优秀的改革进行了深分析,把体育内涵、内容进行了改进与调整,把学生的健康分为五个方面,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而更多是心理、社会健康,把“轻体育”大众化,进行了实施推广。

三、体育内容现代化的必然性

1.体育的内涵。体育是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过程与文化活动。这是一种广义理解的体育,体育不应该局限在学校,而是家庭体育、学校体育与社区统一体。

2.体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同步的基本节奏,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着最根本的因果关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体育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作用,并由此制约着人类社会历史时期体育的内容、性质及其特征。

3.体育内容的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概念。体育内容是体育手段的重要体现,体育内容合适与否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考虑不同年龄的人应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体育内容。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发适应性强、功能多的体育内容,以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形成坚持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习惯。

四、结果与分析

1.通过学校体育内容的发展历程、体育内容的必然性,可以看出体育内容的存在是有其存在的基础和客观性,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有着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就有其同步的学校体育内容。因此,学校体育内容的改革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顽固坚持学校体育内容的传统项目。

2.体育的内涵说明体育适宜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新兴的体育项目也是适应社会而产生,学校体育不能拒之门外。不能单单认为竞技运动就是学习体育内容的全部,是学校的根本,对于不适应学生、教师、社会的体育项目不能不放弃或改革。

五、对改革下的体育教学的建议

1.体育内容的多样化。在达到体育目标的前提下,体育内容尽可能多样化,避免单一化,充分调动体育参与者的积极性,实现体育学习和锻炼效果最佳化。

2.体育内容的多元化。不同人选择不同的项目,身体运动范畴是广泛的,身体运动作为体育内容,根据它所能达到的体育目标可以分为:健身运动、健美运动、休闲运动、竞技运动、游戏。

3.体育内容的适应化。那些无益于学生的健康与锻炼,对于学生又没有多少趣味性的体育内容将改革或消失。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网球、健美操、郊游可以适当进入课堂教学。

第2篇: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209-01

随着教学改革加快,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也成为教育工作者以及体育教学理论人员研究的热点。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蕴涵着丰富的体育教学思想,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结构以及框架在一定教学环境中制定。体育教学思想以及实践的不同促使体育教学模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正式提出“素质教育”的命题,其目的之一,是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主观上引导并逐步改进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及教学环境,真正使新一代中国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起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目标也随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以及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锻炼身体才更为科学和有效,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高校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责任就是要提升人们的身体以及心理素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目标,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带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才是目前体育教学的目标所趋。

二、教育主体的多样化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只能被动的执行课程,而学生往往也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出两者的主动性。随着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体育教师既要作为教学的建设者和决策者,又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合作者以及促进者的角色。学生也不单单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而是主动设计、参与教育的主体。教学过程要始终围绕着学生,一切都要为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尊重学生选择,注重个体需求。随着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教学中要注重转变传统的不平等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组成合作伙伴,要注重在教学中营造出轻松、和谐和民主的氛围,保护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提出教学意见和建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散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创造意识,要形成师生和生生相互学习、促进和合作的关系,为他们走向社会做准备。

三、体育意识的导向化

现代社会科技的高度发展对智力要求越来越高,体力劳动越来越少,随着人的脑力劳动增多,脑体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日趋明显,尤其是现在的一些大学生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之由于生活富裕,体力劳动减少,各种“文明病”随之产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要在仅有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体育观,加强锻炼身体的意识。通过树立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自学自愿的行动。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思想支配行为。通过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相结合,通过课内和课外的运动,增强自己的身体和心里素质,为平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好的身体。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关键是要明确导向,指引广大师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的规范化

第3篇: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摘 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奇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研究得出:当前云南学校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呈现出价值意义多元化、开展项目多样化、教学内容科学化及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趋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体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奇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它的传承发展对提升各民族人民体质健康水平、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都有重要意义,也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教育过程。换言之,教育是文化的传承方式,其途径主要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作为正规的形式化教育,有专业教育从业人员、专门教育场所以及明确教育指导方向等优势,理应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理想载体。但在教育传承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吸取国外传统文化学校传承的成功经验,把握学校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趋势,制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与路径,推动其在学校顺利传承的目标。

一、价值意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之于学校

1.形成学校特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价值以及文化特征不仅体现了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其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可以满足学校特色教育的需要。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校的优势和传统,创造性地贯彻教育方针,形成自己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和风格。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云南各级学校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势,各学校可以结合办学宗旨、学生的需要和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把具有浓厚民族地域特色的集娱乐性、竞技性、健身性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编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打造学校体育教学特色。

2.丰富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西方现代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场地、器材、师资等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基本要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不发达地区学校体育的开展。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弥补竞技体育的局限性。因此,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经过筛选、整合、改造后形成符合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中选择性的融入如跳竹竿、打陀螺、跳大海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不仅会达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目的,还能充实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校园文化。

3.落实素质教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拥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健身性、娱乐性等特点,还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培养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意识、心理适应能力等素质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是在素质教育的根本,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中包涵的深厚的道德观、伦理观可以内化学生素养,为素质教育提供很好的思想道德教材。如纳西族的东巴舞,处处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惩治。其次,民族传统体育崇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悟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而规范自己行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进而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第三,民族传统体育所涉及的哲学、伦理学、医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等基本知识,可以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总之,民族传统体育在落实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西方现代体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弥补场地器材不足的缺陷

云南地处高原山区,地貌主要以山区峡谷为主,特殊的地域特征导致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经费匮乏,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尤其是农村学校。例如我省拥有(包括400米、300米、200米三种不同规格)田径场的农村学校仅为学校总数的57.3%;有18%的学校仍没有篮球场。怒江州有66.67%的中学没有田径场,33.33%的中学没有排球场,66.67%的中学无足球场, 63.33%的体育教师认为器材数量严重匾乏,学生平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不足2m2,与教育部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生均使用面积的要求相差甚远,根本满足不了体育教学需要,而要实行体育场地器材的立即补充与建设,目前尚不现实。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云南学校体育就成为一个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打破“传统学校体育观”,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简单的特点,选择不受场地、器材等条件限制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学,来弥补云南学校现代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缺陷,将会缓解因场地器材不足而影响体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如毽球、跳绳、跳竹竿、秧歌舞、陀螺等项目, 对场地没有特殊要求,而且器械简单,可在室内室外、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林间草地开展,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热情、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的同时,对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之于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提高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热爱体育运动、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终身体育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练习为基础手段,并在欢快的身体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增进人体生理功能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如傣族的跳竹竿可以发展腿部力量和人体的协调性;布朗族和佤族的爬竿能增强上肢力量;白族的登山和游泳能提高人的耐力、心肺功能;彝族、哈尼族的摔跤对人的力量与意志均具有直接的锻炼价值;再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养成。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竞争性、健身性和文化娱乐性等功能,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淳朴的精神内涵,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意志打造具有显著作用,也更有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之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当代学校体育教育活动,才能有力地回应各种不利因素对其影响及挑战,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可筛选整合改造一些适合在学校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步的、有计划的将其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当中,将有助于培养各民族间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的情感,并通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从心底里产生一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当学生带着这样的认同感走向社会,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的传承就将从校园文化开始,逐渐在社会上拥有一批支持与继承者,真正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开展项目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组成部分,在体育竞技化的发展背景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而生存和发展下去,不得不走上竞技化的发展道路。在高校的实地调研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强大力量。云南高校中所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深深地印上了“竞技化”的烙印,如云南师范大学开设的抢花炮、跳竹竿、陀螺、民族健身操、高脚竞速、珍珠球;云南民族大学开设的抢花炮、秋千、陀螺、射弩、高脚竞速、珍珠球、吹枪、毽球;红河学院开设的抢花炮、陀螺、珍珠球、高脚竞速;曲靖师范学院开设的板鞋竞速、陀螺,其中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与高校的“重竞技化”不同的是,中小学中出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现出明显的“轻竞技、重娱乐”现象。昆明第十中学开展丢包、民族健身操,禄劝县翠华中学开展大课间民族体育舞蹈,勋库中学在体育课中进行竹竿舞教学;玉溪元江第一中学开展布朗球(藤球)、打鸡毛球;临沧市民族中学开展打跳;保山隆阳区坝湾民族中学开展踢毽子,关爱中学开展珍珠球;大理州祥云县第二中学开展跳竹竿;梁河芒东中学开展象脚鼓舞、荡秋千。小学中有保山市永昌小学在大课间开展跳竹竿舞,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开设丢包、老鹰小鸡、跳橡皮筋、斗鸡、扳手劲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游戏项目;宜良清远小学开展打陀螺。可见,中小学校选择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是从可行性和娱乐性方面考虑:一是器材制造成本低,规则简单对师资要求不高的项目;二是简单易学、学生学习兴趣高、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项目;三是在当地有良好群众基础和易普及的项目。

三、教学内容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教育传承过程中,教师在筛选、改造、整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逐渐做到了贯彻健康性、经济性、民族性、趣味性和安全性要求。首先,在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而得以“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整体健康的成长。其二,在筛选、改造、整合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时,注重经济性的要求,尽可能用最少经费、就地取材,开发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其三,在筛选、改造、整合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过程中,体现民族性。着重考虑云南各地州民族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育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独具本民族的特色。其四,注重趣味性及安全性的要求。项目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加强体能锻炼,尽量避免那些危险性大的、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内容。

四、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趋势

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也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因此,“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开展的新思路,亦可以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而在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当中得到弥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更多的是依靠家庭及社区体育,在节日庆典、宗教祭祀以及劳动闲暇时,通过有意识教授亦或是无意识浸染,将民族体育的活动形式、文化精神延续给下一代。因此,学校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时候应该校内与校外联合,充分发挥家庭、社区体育的传承优势,拓展文化传承的渠道和路径,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教育传承的最大效益。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站”在站研究成果;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Z176。

参考文献:

[1] 覃秀松,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J]体育科技.2008(29):2

第4篇: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成人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教;职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90-02

高等职业院校中的成人教育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升学员创新性的主要路径,并且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对技能和知识的持续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可取代的,其特殊的优势和地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四大特点

1.社会性。成人教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教育活动,表现为社会组织、全民参加。拥有最广大的学习者群,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及个人的教育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着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改革。

2.广泛性。在教育的服务面方面,不仅要为在职人员服务,也要为离退休人员、无一定职业的闲散人员服务,服务人群涉及男女老幼。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为从业人员实现个人发展、转岗就业、提高技术层次服务。

3.实用性,成教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新形势下成人教育工作必须要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着力创新发展,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开拓奋进,在不断完善中发展,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提升实力。成人在选择学习内容方时既围绕职业需求,又关注直接效果,因而,其学习动机更明确、更务实。

4.多元性。针对成人教育培训周期短、见效快的特征,高职院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办学形式,以社会发展为出发点,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类学习需求,如函授与业余培训结合,理论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岗位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取得继续教育学分结合等多元化模式。

二、高教成人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科学发展趋势

1.创新观念,提高教学质量。(1)先进的教育服务观。高校成人教育必须深入地方人才市场和各部门、行业、企业,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各部门、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育与科学研究应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在教学和科研上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调整专业,在巩固基础研究的同时,着力加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努力使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立足地方、贴近地方、服务地方。明确教育和服务的关系,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为学习者服务。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是学校的根本职责。只有处处为学生着想,才能体现成人教育的办学宗旨,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也才能有自身的地位和发展空间。(2)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理念。树立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教育的新观念。高校成人教育要适应这种时展变化,以它独特的多样性的方式来满足不同人群的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加强管理,健全管理制度。高等职业院校成人教育更应该从基础抓起,加强院校内部的管理,努力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管理水平、办学水平。提高师资水平。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基础、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院校必须为成人教育工作选聘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做到选聘来的教师思想素质好,教育水平高,并具有发展潜力,重视培养和提高。要抓好科学而严格的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工作中,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学习以促进自身内部的科学管理。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着力在完善硬件建设上,满足教学的需要,为推进成人教育建设夯实基础。

3.产学研结合,有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使成人教育办学形式的内涵体现时代的趋势和特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与社会、行业、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发展校外的成人教育基地。这样可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发展成人教育,联合办学培养急需人才,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只要社会需要,就应努力去开发,主动加强同企业、社会的联系,培养出社会所需、企业所用的专业性、实用性人才。网络教育借助于现代技术迅速崛起,可以有效地解决教与学在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因此有相当大的学习自由度,更适合现代成人学习的特点,尤其适合异地求学者的学习需要,并将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因此,高校可根据自己情况开设部分网络课程,进一步拓宽求学者的求学空间和自由度。

4.强化创新,推进弹性学分制。改革教育教学手段,为成人多样化学习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成人教育创新,除外部体制机制、办学主体多元之外,就教育内部而言,还包括办学模式、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等。成人学习主体的特点决定了成人教育创新的价值取向,即为成人提供便捷、周到、舒适的教育服务。当前成人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还是聚焦在提供的教育项目的适切性和满足成人学习需求、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式上,使之更加符合成人学习的意旨、符合成人改变自身某方面不足的需要。当前,要在做好这方面改革创新的同时,还要在创新教育手段和营造继续教育便利条件方面下工夫。创造一个弹性学习时间和相对更大一些的选课自,以便让求学者有一个相对符合个人学习要求的合理设计,从而达到个人的求学目的。成人教育应具有社会性和包容性,普通高校要根据成人教育主要是业余教育的特点,实行开放的学习对象、开放的学习环境、开放的学习形式和开放的学习时间,使成人教育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和包容性。

当今世界知识的快速更新,催促着仅受过全日制教育的人才重回校园,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学习直至终身,这就对职业学校成人教育的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社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参与建设。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探索成人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认真审视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春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

[2]杨金士,孟广平,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儿个主要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3]孙恒右,齐天.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新探[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6).

[4]宋新昕.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1).

[5]周先林,张唯聪.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0).

[6]郑国娟.论新时期成人创新教育模式的构[J].成人教育,2007,(1).

第5篇: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摘 要]中国-东盟背景下,经济发展给广西的大学英语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国际物流枢纽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与泰国贸易发展的浅议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 基于中国―东盟背景的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构想及对策探讨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出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物流合作的思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物流合作的探讨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物流合作探讨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外语商贸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的发展问题探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加强与越南服务贸易的思考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民族预科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探索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广西农民收入的思考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广西旅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广西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及高校培养对策 中国西南-东盟无障碍旅游圈构想下的广西旅游发展策略 中国对东盟工程承包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 详见大公网关于两会报道的文章“彭清华:将广西建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

③ 本研究中“大学英语”指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不同。同理,“大学英语教师”指教授“大学英语”课程的专任教师。

④ 据《2013年广西教育概况》,广西全区共有高等学校76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2所(含8所大学、9所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6所,高等职业学校32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6所(详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网站)。本调查虽然获取的教师样本较小,但从其院校来源、年龄分布上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⑤ RICH课程实践包含四个部分:研究型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融合型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合作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Humanistic outcomes)。

⑥ 详见RICH研究所网址http:// / show.aspx?id=2275&cid=140.

[ 参 考 文 献 ]

[1] 文秋芳,徐浩.2012中国外语教育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60-268.

[2] 莫如愚,黄奕苗.广西-东盟商务英语教师国际交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9):117-118.

[3] 崔允,柯政.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郭书彩,韩红梅,李英.外语教师校本培训个案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67-309.

[5] 王京华,韩红梅,崔鑫.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教师团队建设实践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40-143.

[6] 文秋芳,常小玲.为高校外语教师举办大型强化专题研修班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1-5,10.

[7] 文秋芳,任庆梅.互动发展模式下外语教学研究者的专业成长[J].外语界,2012(4):16-22,29.

[8] 杨红英.通过互动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外语教育,2012(2):64-67.

[9] .的五篇哲学著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第6篇: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效果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双语教学所取成效还是显著的。英语学习者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能力仍不能满际要求,“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普遍存在。体育双语教学的开展转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1、学生的词汇量增大,听说能力明显提高。

调查结果表明,体育双语教学在真正发挥着学习语言的功能,英语作为语言32具用于体育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和用英语表达的动机。在体育课上,他们结合体育活动项目,得想各种办法把想说的内容表达出来,许多语言材料在脱离了英语知识的目标要求后,学生的心情反而放松了,他们不太怕出错,而是更大胆,更主动的说。

2、体育双语教学对学生最重要的影响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体育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会促使他们进行预习,提前学习有关英语词汇,查阅有关资料。久而久之,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提高了,获取知识的途径拓宽了,多预习,多搜集资料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自觉自主行为,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己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学科更是如此。基于学科特点、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等诸多因素,体育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英语水平不够专业。

虽然目前我们在双语教学方面仍在摸索,但教育模式应允许多元化,小范围试点是可以考虑的,然而,关键问题还是教师队伍的培养。现在,我们外语人才缺乏,体育双语教学人才更是紧缺。我们若想很好地开展双语教学,就要重视培养师资力量。但是,目前具备条件的老师并不多。要求体育教师用外语准确表达、讲授体育知识勉为其难,因为体育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外语要好,而且还要求用外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目前能较轻松地使用英语备课、上课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体育双语教师寥寥无几,大多数教师仍存在英语语言表达上的困难。

2、学生素质差异性较大。

现在班级人数多,学生之间在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更是直接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少学生的外语水平差异特别大,这给学校全面开展双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班级中出现部分同学收获很大,部分同学不知所云的不平衡状况,甚至还有少数学生感到体育双语学习负担比较重,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增强体育教师的双语素质和能力

体育双语教学是强调用外语进行体育学科知识教学,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无意识地习得外语。因此,双语教学对师资要求很高。双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教师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外语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体育双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和专业发展机遇,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缺漏和专业局限,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跨学科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课程教材研究。同时要加外语培训和专业培训。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选派骨予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

(二)体育双语教学应以优质高效的英语教学为基础

将体育双语教学班设立为英语特色班,要求该班学生平时也尽量用英语进行交谈,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为在整个校园形成一个学习外语、应用外语的重要语言环境,积极组织学生创办学校英语广播电视台,英语板报、开设校园英语角,观看英语原版电影等活动来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并在学校的一些指示性标志中采用中英文双语,以促进双语教学。此外,就是要抓好公共外语课的教学质量,从而保证体育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结论

随着我国信息化、工业化、科技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必须与国际接轨,体育课程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我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体育双语教学研究,寻找出适合的教材,探索效果更佳的教学模式,踏实稳重,循序渐进地在每个高职院校推广体育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梅娟,邓逢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J].大学体育双语教学现状与策略,2006.

第7篇: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摘 要]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通过在教学中对这一理论的落实与研究,让学生的理解更逼近数学的本质,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数对 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32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基于这一理论,教师的教学要走在学生思维的前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前不久,本校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确定位置”一课,在试教过程中,“拓展训练”的教学环节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片断:

师:你们能不能报几个数对,让我们班一列或者一行的同学都站起来呢?

生1:(3,1)(3,2)(3,3)(3,4)(3,5)(3,6)。

生2:(1,1)(2,1)(3,1)(4,1)(5,1)(6,1)(7,1)。

师:我只要说出一个数对,就能让一列同学都站起来,你们信不信?[师板书(5,x),第五列学生全部站了起来]

师:瞧,一个数对就可以让一列的同学站起来,我厉不厉害?下面,老师来个更厉害的![师板书(x,x),然后请符合要求的学生起立,全班学生都站了起来。这时师发现不对,马上进行提示:“当x=1时,数对是(1,1);当x=2时,数对是(2,2)……”此时,大部分学生坐了下去,可仍然还有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站着。看到这个情形,师只得请还站着的、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说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这部分学生最终迟疑地坐了下去]

师:看这些同学的位置,他们的行数和列数都是相等的。

师(站在教室前的一个角落):如果我的位置在这儿,你们能用一个数对来表示吗?

生3:(0,0)?

师:对!我的位置就是(0,0)。

思考: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真实的思维活动过程,课后笔者提出以下四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采访:“为什么刚开始看到(x,x)时,你会站起来?这里的x可以是0吗?你能用除(x,x)以外的其他数对,表示刚才课上最后站着的同学的位置吗?(出示一张课上用的班级座位图)如果有个数对是(x,x+1),你觉得哪些同学应该站起来?”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实现教师所期待的思维上的发展。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x可以表示任何数,所以当(x,x)出现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数对可以表示每一个人的位置。从学生对访谈中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关注点仅仅定格在“任何数”上。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x,x)可以是任何数,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只能理解这里的x表示的是第几列或第几行,即整数。数对(0,0)也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因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不存在第0列或第0行,通过访谈中的第二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数对存在困惑。从学生回答访谈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可以看出,他们现在还不能综合分析一个数对中行数和列数的关系。(x,x)与(1,1)(2,2)等数对都应被看成是一种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x,x)与后者相比显然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即到达了更高的抽象层次。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执教教师并没有从行与列之间的关系着手,而是仅仅停留在具体数对中,导致没能促进学生思维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笔者以为,即使执教教师着力于(x,x)和(0,0)的分析讲解,但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形式运算的含义呢?所以,笔者认为此环节的设计是有所欠缺的。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必须要努力逼近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核心价值。下面是笔者的一个教学片断构想。

师(出示下图):你认为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只用一个数不行吗?为什么?

师(出示右图):它的位置又该怎么表示呢?(生答略)

师: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只需一个数,在一个平面中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会不会有需要三个数才能确定位置的情况?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研究。

第8篇: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教育工作者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最明显的就是当前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成效并不明显。现在绝大多数的大学体育教学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体育训练内容单调乏味,学生参与度低,体育课堂始终不见成效。当前普遍的大学都是集体统一授课,教师的理论指导不足,实践过程也缺乏专业的引导,大学生的运动习惯存在问题。当然,尽管体育当前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多少也取得一些成就,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慢慢地发生变化,教学方式也在有所更新,教育工作者还在不懈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学体育教学从人物来看,目前的体育教学还不足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质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学生的运动方式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也很少学生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长期的习惯来坚持。教学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忽视了体育科目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既没有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又缺乏足够的身体锻炼。教学要么过于传统,要么过于前卫,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初衷,另外,由于缺乏经验,各高校的相关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大学体育教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二、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能够反映学校的规模、硬件设施以及教学理念,我国大学人数增多,体育教学呈现大班教学模式,这种大班教学为教学的安全以及教学质量都带来了挑战。科学合理的班级人数能够保证教学质量,但是由于人数的增加,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加重,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体育课堂采取了排班制教学,教师工作量激增。在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安排方面,我国各大高校都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在充分协调科目、运动器材以及场地等内容后,体育教学时段的灵活性有所增加,大学体育课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得以体现。

三、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变化

我国大学体育课的类型有所增加,为了更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大学体育教学逐渐拓展课程类型,从过去的必修课、选修课拓展到了今天的专项课、提高课、训练课等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的设置更加适应不同体育水平的学生的需求,这种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给高校体育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教学内容大幅度调整,大学体育教学的理论、技术、素质都在进一步深化,在娱乐至死的新时代,大学体育教学也顺应了潮流,将课堂内容打造得充满娱乐性,喜欢新奇事物的大学生纷纷积极投入到体育教学中,活跃了整个体育课堂。

四、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引进

民族体育是我国体育领域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是我国宝贵的精神文化,它代表了本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在我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民族体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对我国宝贵文化的一种弘扬和继承,民族体育项目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大力提倡全民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教师必须把握好素质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学会灵活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优良传统美德的教育,借此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它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个性的培养具有密切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具有重大价值,如果大学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把握和各方的关系,我相信学生们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将会收获巨大。

(二)大学体育教学呈现“地方化”发展趋势

我国体育教学发展并不平衡,由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物质条件有所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创新上也会呈现出“地方化”的特征。在我国偏落后的地方,教育发展水平也远远比不上发达地区,在落后地区除了体育硬件设施不足之外,更严重的是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随着体育事业的渗透,未来的体育发展必将向着“地方化”趋势发展,每个地方都会根据自身的资源拥有情况开展独具地方特色的体育教学。这种“地方化”的发展趋势最主要还是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长期生活在某个地方,这个地方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文化特色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经历了长期的思想碰撞,大学生会逐渐将体育教学与当地特色结合起来,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宣传着一个地区的特色和先进的理念。

(三)向多元化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发展

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走得愈来愈好,这主要是得益于教育工作者结合每个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体育教学。大学阶段,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随着眼界的开阔而不断拓展,体育教师抓住了不同学生的需要针对性教学,将体育教学模式推向更加多元化发展。多元化体育教学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大学体育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将每个学生的能量都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关乎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推进大学体育叫傲雪创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实到大学体育教学中,从而培养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大学教师要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这是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张震 单位:广东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李伟.当今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优化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4(33).

第9篇: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学方法 改革 教育理念

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在共同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方式、手段和途径的总称。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是体育课程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反映,是保证一定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受教学目的的、任务的制约,由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的。结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可以发现我国体育教学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形式比较单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因此,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势,才能更好地达成体育课程的目标。同时,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新的目标体系和对体育课程新的认识,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和配套的教学方法,对改革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以期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

我主要采用文献法和逻辑推理法。在查阅我国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文献和观察体育课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对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作归纳总结。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判断与看法。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我国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各学科教学普遍追求的一种趋向,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同时,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也对培养学生注重参与体育的意识和兴趣,以及体育能力、锻炼习惯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主体性,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由个性。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改革,把教学方法设计的中心由教法转向学法,完成由教授向指导的转变;而在具体实施教学方法时,要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活动变化,善于从体育学习的良性体验入手,激发学生运动和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自主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不仅要求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问题,而且要将教学方法设计的中心由教法向学法转换,由教授向指导转变。

2.注重体育学习全体性的实现。

“全体性”是现代教育强调教育的平等性,即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每一个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也有赖于“全体性”的落实。“全体性”在体育观念上强调平等而愉快地接受体育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通过体育学习,每一个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性方面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的设计和运用越来越注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在心理上、感情上都获得成功学习和运动乐趣的体验,增强其进行体育学习的信心,在落实体育教学的“全体性”,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

体育教学方法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工具或手段,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总是以特定的教学形式体现,因而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是万能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体育学习的全体性,教师必须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3.注重体育教学的认知性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是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而且终身体育的实现也要求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掌握体育学习、锻炼和身心养护的方法和原理,从而具有终身体育的能力。并且体育学习是发展学生的身体运动性认知,这就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简单停留在运动技能传授式的模仿、进行被动的体能训练,而是应该加强体育教学中的认知性学习。尤其是在球类项目中,这种认知性学习尤为重要,在进行教学时,通常是以学生对球类运动规律的领会和掌握为主线设计教学的,教师不再是用“分解―整合―分解―……―整合”的教学方法,而是从整体出发,采用“整合―分解―……―整合”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这个项目由一个完整的认识,并理解该项目中运动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来。

4.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良性情感体验。

体育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是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它对体育学习活动的引发、保持,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兴趣、良性学习循环的养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体育教学的改革,力图重新审视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始动机,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包括体育教学方法在内),从学生体育学习的内在学习需要出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内发性动机,并通过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学习成功的快乐等良性体验进一步强化学习的动机,进而养成持久、稳定的体育学习动机。

5.教会学生合作,培养学生通过公平竞争而进行有益的合作。

由于体育教学中存在许多较其他学科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素,因此,通过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助人为乐等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加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

6.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育运动本身就充满了创造性和可以创造的因素,在考虑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善于发掘体育教学中的多种创新因素,如动作的创新、运动规则的创新、运动形式的创新、器械的创新、学习方法的创新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现成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而且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体育知识和技术是如何获得的,设计必要的“发现”体育知识的教学环节,留给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余地,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允许学生走“有价值的弯路”。

(二)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不同的教学方法总是以某一教学过程为依托的,因此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注重“传技”与“认知”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对一定运动技术的学习,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形成运动技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传授运动技能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同时,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而这种认知主要体现在身体认知方面,即身体运动性认知。因此,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而且要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将来从事进行体育活动奠定能力方面的基础。

2.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学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在所有学生参与运动时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进行运动练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避免因身体方面的差异而使练习后成绩的测定掩盖学生努力学习进步的可能性。由于教师对体育课的设计总是在具体的体育课的实施之前的,因此教师应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而且,教师对教学效果的预测总是通过学生的具体练习来检测的,学生的练习又总是在具体的运动场面之中,所以教师对运动场面的设计在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3.具有共同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

在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当中,尽管每个学生的目标不同,学习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即体育课要完成的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是解决某项运动的关键技术的技能目标,也可能是某些情感目标或认知目标,所以教师应根据统一的目标,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设计运动场面。

4.教学目标可达成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当中,每个学生由于身体条件不同,对于某些运动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是不同的,倘若在设计运动场面时,使得目标的难度是所有学生都能达成的话,即学生经过努力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运动有良性的情感体验,能够体验到运动成功的乐趣,这就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总之,我们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应该朝着“三个强调”、“五个有利于”的方向发展。“三个强调”为:强调学习的过程,使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强调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强调通过各种活动、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世界,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五个有利于”表现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为终身体育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耿培新.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热点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8,(6).

[4]贾齐.简论体育学科内容确立的规定[J].中国学校体育,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