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文学专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园林专业知识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将书本知识讲的透彻以便能达到能够熟练运用的目的,但是由于进行实践活动往往很复杂,很难掌握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最近社会出现的各种高学位无经历的毕业生,都是因为在学习知识中追求理论的精确,而忽视了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综合。因此,很难将这些实际问题具体解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过分重视和依赖老师的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融会贯通。只是一味重视知识的传授,并用成绩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态度,却忽视了学生园林技能的发展,没有一个实践的空间。只是注重知识和理论的讲解,尽管理论知识很清晰,却没有使学生的园林技能形成。园林更注重的是操作,动手实践的能力,而非理论的要求。只是通过老师的要求,整体性地完成某一项任务,不断地使学生个性逐渐磨灭,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一样的思维,一样的结果。在当今社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创新的思维,怎么能够发展我们的技能,想多方面开展呢?最后传统的园林专业教学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只注重课堂的教学效果,而非实习现场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知识很丰富,能够通过理论去进行实践,但是过于死板,不懂变通,变得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繁琐化。因此,在园林的工作中就会逐渐丧失积极性,只是变成一个靠书本工作的人。这些结果都是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厌学,没有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教学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应该改变一下,来考虑学生的发展。
2园林专业一体化模式的探究
“园林专业一体化”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为中心进行教学,将能力摆在首位,以理论知识为媒介发展学生的能力。我大体可将教学模式分为3个层面。
2.1理论知识的循环过程老师对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但是老师还是主导地位,对知识讲解,分析,督促学生积极学习,并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提醒并纠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可以说,这个阶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之后的阶段却体现出了教学模式的不同。随着课程的学习,老师要逐渐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一个引导促进者,把主体变成由老师变成学生为主体。知识由学生为老师进行讲解,老师则对学生讲解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不然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惯性的思想,并因此影响学生以后发展。无论是第1阶段还是第2阶段都是很重要的,一切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是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体系之中成功进行的话,就很大程度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出现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把学生从课堂到园林的过程拉近。
2.2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新的教学模式核心的问题,必须为了这个问题而开展教学过程。在教学之中,必须让学生学习应用型理论知识,并经常将理论和实习的课程结合,体现园林一体化的原则。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讲实用性,技能性较强的知识,对于那些有深度,难理解的内容可略讲,甚至是不讲。例如,在教学内容上,老师要对园林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讲解,在技术层面上,新的技术和设备要及时为学生展示,紧密地联系实际生活。
2.3培养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传统模式的弊端,使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了,要重新调动积极性,就必须依靠老师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使学生实习期间好好地了解将来应该做什么才能让学生认真的学习知识。
3结束语
一、“现代学徒制”的价值取向
2014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决定》提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 学徒) 的培养为核心, 以课程为纽带, 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 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 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 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现代学徒制的双元育人,其主要特点是企业由单纯用人和参与育人,转化成育人的一元,其育人功能上升到法律层次,企业具有用人与育人并举之功能,实现了产教的融合。
二、中职学校构建“现代学徒制”专班的探索与成效
近年来,笔者学校不断探索实践“双元三段、分类定制、校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6月至今,学校汽修专业与广东永奥投资集团联合办学,建立了三届“永奥汽车专班”,通过“双元三段式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共同培养职业化的机修、销售、接待、钣喷、客服等汽车售后服务人才。
(一)“双元三段式”
“双元”是指学校和企业。“三段”是指学生培养的三个阶段,经过“职校人――企业人――职业人”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一阶段: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由学校专业老师开展教学。第二阶段:学生参加专项岗位技能强化实训,培养职业素养,由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开展教学。第三阶段: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学校派出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跟踪管理。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源于永奥集团人才梯队培养的雏鹰计划,指对学徒等基层员工的培养,目的是使其成为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
(三)培养计划
(四)合作成效
1.初步实现了两个对接。通过定向培养,专业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集团内部的培训资源,充实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
2.学生获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学生会在总结报告中如是说“我们中职生,没有驾照,没有经验,想进入车行不可能的,没有你们就不可能有我这段时间的快速成长”“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我很腼腆,现在的我已经充满了自信,无论未来会怎么样,我会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3.学生积累了职场经验。学生接受了企业理实一体的系统培训,从事了岗位工作,体验了企业文化与制度,奠定了职业意识,为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4.学生坚定了“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信念。学生苦练技能,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也获得了报酬,坚定了“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信念。
5.学校积累了校企合作典型经验。本专班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案例之一,为我校相继开办的电商“台湾班”、汽修“东风南方日产班”和即将开办的汽修“日本课程班”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中职学校构建“现代学徒制”专班的问题与破解
近年来,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然而不少职业院校的探索遭遇了“企业不屑于与学校合作”或“第一年合作,第二年不再合作”的局面。
(一)原因分析
1.法律、政策等保障不足。2014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从国家层面完成了现代学徒制试c的顶层设计。然而,政策往往“扶强不扶弱”,“现代学徒制”试点以高职院为主,能获得国家政策和资源扶持的学校和企业少之又少。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
2.校企之间投入与产出失衡。笔者学校在学徒制校企合作之前,某高管曾说:“学校和企业是社会中两个分工不同、目标不同的团体组织,双方只需做好各自的事情即可,没合作必要。学校只需让学生学好该学的、能学的,就够了;毕业后,符合我们条件的,我们就招聘,继续培养。当然,我们更多是社会招聘。”这其实就已经道出了企业不愿意进行校企合作的原因。然而,在中职学校构建“现代学徒制”专班则更举步维艰,因为中职学生具有其特殊性: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普遍缺乏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学徒身份不能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二)破解方法
1.教育、财政、税收、劳动等政府部门协同出台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扶持“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相关法律、政策、制度。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省市镇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迅速响应起来,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制度,促使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育好人、用好人、留好人,鼓励企业主动发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通过委托管理、购买服务、专项拨款、税收扶持和发放成本补贴、育人奖、社会贡献奖等利好政策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此外,劳动部门应放宽学徒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年龄限制,确定“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以保障学徒的合法利益。
2.学校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共同利益点,建立密切联系。校企双方能否合作、能否长期合作,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学校要在提升办学口碑、育人质量的同时,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共同利益,真正建立起“学校是企业用人的阵地,企业是学校育人的前线”的关系,实施校企双方交互育人:(1)师资共享,学校拥有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企业拥有职业化、行业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可以互补互用。(2)学校拥有完整系统的育人场室、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等教学资源,企业拥有技能训练的实战车间,各取所需,资源共享。(3)学校甚至可以成为企业的“培训学院”,采用“现代学徒制”形式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
3.根据岗位能力需要,校企共建课程体系,研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以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课程体系为例(如下图所示),在校企通用职业素质和机修工学徒特有专业品质的基础上,根据汽车维修4S店或维修厂机修工的小工、中工、大工三个层次的能力需求,将专业技能和基本技能划分为八个等级,共36门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
4.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徒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2014年6月,总理指出:“职业技能人才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应该是有敬业精神加职业精神的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技能,更要培养职业精神。”因此,中职学校要将职业素养课程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组建师资队伍,开发好职业素养课程,如《形象与礼仪》《服务意识》等,让中职学生从入学起接受职业素养的洗礼。
一、脱节的教学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脱节具体体现在教学关系的脱节,不是说它已完全失去来自学生的回应,只是回应的声音已经相当微弱,与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者指出:随着现代性的焦虑为追求感官享乐所取代,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放大,文学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开始受到压抑。显现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则是一些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上课基本不做笔记,课外基本不读文学作品。完成作业依靠网上下载与拼接加工,到了期末考试则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突击几天,并美其名曰恶补。他们从未把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缺乏感性的艺术体验,不曾产生过感动和愉悦,也谈不上任何审美艺术熏陶。等到毕业之时,知识基础贫乏,理论功底单薄,审美趣味幼稚等问题则逐一显现。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应该是相对扎实的,但是他们答题时头头是道,一旦涉及自己高谈阔论的某部作品,却是一脸迷惘,因为没有真正阅读作品,所谓高谈阔论只是来源于指定的参考教材,并不是由阅读经典得来的切身感受[1]。
根据笔者任课期间的观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教学内容拥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讲且积极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在课后主动借阅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只是少数,我们提出问题当然主要不是针对这一部分学生。二是对教学内容基本不感兴趣,只是由于害怕考勤制度才按时来到教室,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对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愿主动回应,课后则缺乏进一步拓展本专业知识足够的动力。三是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地方,或者干脆无故缺课而利用上课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这一类学生已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完全疏离,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已与其不再发生任何关联。名义上学习过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质上对于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通过这门课的开设接受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种浮躁之风固然没有完全占领高校校园,但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对严谨求实的学风已经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不仅难以避免,甚至可能表现得更复杂一些。以广西为例,一方面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落后使教学对象在文学常识储备、汉语理解能力与书面表达技巧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如何与地域民族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未曾得到过真正的关注。多种原因的叠加使边远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与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般的联系,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今却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脱节,甚至由此导致学习主体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当代生活中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转变所带来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以及的冲击[2]固然是一方面,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味变化的有效回应,对教学实际效果置若罔闻所带来的积弊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教学,那么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的就应该是文学认知能力与专业审美品位的整体性提升。真正成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是全体而非少数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知识习得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充分开拓,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有效与结果有效的有机统一。唯其如此才堪称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才算是唤回了那些已经厌弃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主体。
二、建构性环境的创设
“教学的经典定义是设计环境。”[3]所谓环境是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全程,包括课内教学设计与课外教学延伸。环境创设的意义是就学习主体而言的,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学习,并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富有效率的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在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建构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它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而集中关注学习行为的社会性。该理论就环境创设进行过极富启发性的阐述:“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不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是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4]学习乃是基于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意义建构,教学则是为了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蕴涵丰富,足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工具。它强调交流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使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和强大的生存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无法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获得,复杂知识的获取需要明了组成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
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说,学习主体的缺席是不可想像的,也是致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之所以缺席,究其原因乃是它蜗居于虚幻的象牙之塔,忽略学生的审美期待,无视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重新激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目前最为急迫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文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已疏离于当代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作为一种历史参照也失去了价值,重新发掘这一段历史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必要的。广西境内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俗信仰与生活习惯。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因民族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期待的“常”与“变”,发掘学生的知识兴奋点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契合之处,从而由此有效激活学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在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国家战略中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我们需要调整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构架与专业侧重点,真正唤起它参与当代文化建设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这也是唤醒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的重要环节。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环境创设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激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关系,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关系顺畅,选择下述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变通是必要的。#p#分页标题#e#
(一)信息归纳模式: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组成是史料,了解史料并为其建立关联进而对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形成整体认知,是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个人探究模式: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专业洞察力,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研究者,但是必须成为专业的阅读者。对于某些中国现代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做出判断之时突出个体的独立性,进而训练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是十分有益的。
(三)群体互动模式:由于视野的局限,个人对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现象的思索可能陷入困境,整合集体的力量就是摆脱困境必须的。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最好由群体协作来完成。(四)行为矫正模式:对于某些文学现象的正确判断往往形成于持续的修正中,而有效的修正只有在高度的理性中才能正常进行,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修行为时刻保持清醒,能够进行自我行为调节以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选择教学模式旨在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有效参与使教学过程中曾经沉默的大多数得到解放,教学模式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作家作品中心论虽然受到过一些质疑,但是就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实施来说,它仍不失为一种较为可靠的依托。我们把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作品赏析、文学史基础、专题选修课与“读研写演”审美体验活动。由于课时总量的压缩,单独开设文学作品选读课已不太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典阅读可以忽略,教学双方在课堂上共同解读文学经典是一个折衷的办法。经典作品赏析旨在形成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步概念性认识,帮助学生获得分析文学作品的专业眼光,并实现向专业阅读者的过渡。引导学生从美学的与历史的角度对那些名著经典做出个人化的解析,从部分经典作品的细读中获得解读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在更广泛的阅读中提高效率做好准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但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也会激发部分学生课下阅读相关论著的积极性。文学史基础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框架,形成对于文学发展的一种“史”的认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文学史基础教学应该以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为主,防止任意删减大纲规定必须讲授的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做到追踪学术发展前沿,及时吸纳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来完善教学内容,并适当引入一些学界热点话题来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其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系统,形成关于本专业的一种宏观认识。由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矫正能力,使其学会在复杂系统观的引导下赋予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与经典作家作品以意义。
专题选修课的开设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深化。在专题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在强化学科意识的基础上向本土文化开放。广西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笔者所在的高校已经或拟开设的专题课有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广西本土现代文学专题、中国-东盟现代文学比较专题等,旨在通过“点”“面”交汇训练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学习效果的评估,在课程结束时应布置论文写作的作业,加强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及规范的掌握,包括收集材料、撰写研究现状综述、提出论点进行论证,以及使用引文、注释等。在论文写作中根据学生素质分类指导,积极发现学生的学术潜质,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此举不仅在于巩固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诱发学生挖掘自己的兴趣专长,为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积累经验。
关键词:文学教育改革;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28-01
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如何提高,经过十几年的现代文学教学实践和反复试验、鉴别、筛选,我初步摸索到了一条路径,并将其概括为“参与和研讨”式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的主旨是,将培养社会主义创新文科人才的目标,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学习自,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学生参与、讨论、研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提高现代文学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文学人才。
一、全方位的参与教学过程
现代文学这门课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计划拟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现代文学作品欣赏,通过对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赏析,让学生获得对现代文学史的大量感性认识,开启阅读视野,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学习现代文学史,任务是让学生对现代文学发展获得一种“史”的认识,并全面熟悉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及其在文学式上的地位,掌握现代文学发展、演进的规律。三是对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专题研究、探讨,这既是基础课的延伸,也是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
在现代文学教学中,要全面掌握现代文学这一庞大的体系,并系统地加以研究,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文学人才来,靠教师单方面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开任何一方的积极主动参与,都会给教学效果留下许多遗憾。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二者至关重要,不可偏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兴趣和爱好是学生求知的引路人,一切不能满足学生兴趣和爱好的教学,都不免流于形式而归于失败。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最感兴趣、最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进行学习研究,并促其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创新能力得到激发。
二、开放式的体验教学内容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是通达一切文学作品幽深精微之处的一方邮票。教学中的体验是指教师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供感观接触的媒质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值得学生回忆、有所感受、留下难忘印象的一种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参与体验获得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便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从而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加深对学习的记忆和理解。
现代文学课是一门能够让学生多角度地参与体验的课程。只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思维,路子还是很多的:名篇的欣赏、名著的阅读、片段的朗诵、角色的扮演、话剧的演出;一场报告会、一个专题讲座、一回文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一次书评影评;组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校内校外活动,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调查,走出课堂,走进作家的心灵,走进作品人物的生活场景等等。这一切,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悟、体会认识。
运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可以创造一种更丰富的体验。在完全没有电脑的学习环境中,必须以人工方式实现体验的设计和实践,即使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和热情,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布置教学环境。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跃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参与学习过程的可行性。CAI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生成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来传递教学信息。网络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阅读到最好的讲义,听到最优秀教师的讲授,不懂的地方还能反复听、反复读、反复看,既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又让教师腾出更多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确实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讨论式的讲课方式
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最难处理的是文学史发展规律、线索与评析作家、作品两者的关系。文学作品是构成文学史的基础,而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又是现代文学教学的基础。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从现代文学作品赏析上下功夫。通过对作品的鉴赏、体认,让学生从形象到抽象掌握文学史,从而使难以处理好的关系得到圆满的解决。由于文学的特殊性,对许多作品的体认往往见仁见智,因此讨论式的教学法在鉴赏作品时得以广泛运用。很多时候要把功夫下在课外,如有目的地布置学生阅读名作、观赏名片、查阅资料、整理材料,独立思考,形成观点;然后按兴趣小组,分组讨论,各自亮出自己的观点,开展争论;最后每个小组选择有代表性观点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在引导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做局外人,要积极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当讨论出现僵局时,及时点拨,或抛砖引玉,或提出新话题,打破僵局;当讨论形成对抗时,站出来适度缓解紧张气氛,作出评点。这是一种互相观摩、学习、借鉴的学习沟通过程,也是一种创新实践的过程。
四、论文式的研究活动
关键词:《大学语文》 运用 审美
引言
《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科目,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如何从文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历来是困扰《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当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教学内容有重点
我们调查了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发现不同教材中的选篇基本上都在五十篇以上,但是各个高校配给的课时却很少,绝大多数院校教学培养方案中的课时设置都是一学期,每星期两课时。面对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和如此少的课时,如何进行教学是我们应该深入探讨的。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我们在课堂中均采用非重点篇目学生自学、教师指导,重点内容教师讲解的原则。也就是说教研组需要选取不同时代的既具有一定代表意义又能为学生所喜爱的作家作品,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从而解决课时少的现实问题。那么《大学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究竟指哪些呢?
(一)古代文学部分
闻一多先生说:“从西周到宋,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只是一部史诗。”[1]所以我们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时,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重点是为学生分析诗歌,一般来说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时期的诗歌进行分析。《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两者一个代表了现实主义传统,一个代表了浪漫主义风格,所以两者选择其一进行讲解对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是非常必要的。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选择一位唐代的诗人进行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唐诗发展之末,词这种文体应运而生,到了宋朝达到鼎盛,因此有代表性的宋代词人的作品也是《大学语文》课程中必须分析的。
随着文学和历史的发展,元代时期兴起了“曲”这种艺术形式,我们建议在教学中进行相关作品的讲解。这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叙事作品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进行传统文学的传承,并培养其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二)现当代文学部分
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2]作为新文学的主流,文学启蒙开启了它的现代化主题,而将此推向高峰的是鲁迅先生。钱理群先生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作品是应该终生阅读的。”[3]所以我们主张讲解现代文学时不能够跨越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这对于学生了解整个新文学的精神内容是不可缺少的。
现代文学是从清末文坛中西交错、雅俗共赏、新旧结合中发展而来的,所以在民族革命浪潮和文学市场机制的双重语境下,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主义文学和继承了古典气质的通俗小说在文学界不可避免地相遇了。随着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宽,通俗文学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接近,在《大学语文》课上为学生讲解通俗文学作品,如张恨水、张爱玲甚至是金庸的作品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于诗文,与其相对应的现当代诗歌、散文也应当选择其一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学的整个传承,那么古今诗歌的对比教学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管是现代文学中著名诗人徐志摩、戴望舒,还是跨时代的穆旦、艾青和冯至,甚至是当代优秀诗人舒婷、海子等,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作者,对他们诗歌的进一步讲解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让他们在耳熟能详的作品中掌握新诗特色。
(三)外国文学部分
除了我国的文学作品,我们还应该广泛地吸收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学成果,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学生的文学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课时不多的情况下,在古代文学部分传授诗词曲赋,在现当代文学中分析小说诗歌,再补充以外国文学的内容,将文学史的知识穿插其中,就能够有重点地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了。
二、教学目标能运用
很多人都以为《大学语文》就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其实这只是其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而已,我们还应当在课上培养学生运用文学知识、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一)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每讲完一个文学经典专题,就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文学鉴赏的方法。《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文学探源,指导学生理清文学发展脉络。讲解唐朝诗人的时候,要将诗人置于整个时代文学背景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将作家作品与同时期的诗人进行比较研究。宋词大家基本上都是在词理论中有过重大建树的作者,分析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明白理论的重要性。随后进一步发展使得一些民间文学走进了艺术殿堂,很多戏曲作品都有其故事来源,从故事形成的来源上进行文学分析也是很多曲艺理论家们重点研究的内容。
我国的现代文学是和启蒙主义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为当时文学界翘楚的鲁迅先生,应当将其作品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这就教会了学生在社会历史中寻找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在学习通俗文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从分析作家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的角度去研究其文学作品,张爱玲如是,金庸也是如此。另外,诗歌是我国古今共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所以在学习现代诗的时候,通过不同时期的诗歌比较可以教会学生历时地看待文学的方法。而外国文学的讲授则让学生学会在横向上做文学比较。
由此可见,经过不同专题的讲解可以将不同的文学鉴赏方法传达给学生,这比单纯地进行文本解释和文学知识的传授要高明得多。
(二)写作技巧运用
我们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调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校的试卷最后一题都是写作题。可是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却没有专门的写作教学过程,这样就使得教学和考试脱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对每一个专题都进行一定的写作技巧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文学转换成语言文字的运用。
学习先秦文学有助于学生掌握“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学生在学习中完全可以掌握相关的语言能力。唐诗宋词各有特色,无论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还是杜甫的现实主义,他们往往直抒胸臆,所以从这里学习正面描写的手法是很有必要的。与诗对比,词相对来说比较委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全都采用背面铺粉的写法,所以在鉴赏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现代诗歌明显的艺术特征,尤其是新月派的“三美原则”、艾青的“太阳”“土地”意象,无不指导学生写作时候的语言风格。而元曲、明清传奇故事的曲折性、鲁迅小说主题的深刻性、通俗小说与读者的互动性、外国文学心理独白的描写等都能在不同的教学中影响学生。
因此,我们说《大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不但是传递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能力的过程,这个能力不仅仅是鉴赏文学的能力,更是将知识转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会审美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姚斯和依塞尔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该学说认为美学研究应该更加重视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效果,也就是说读者应该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教学中,学生对文学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还应该产生涤荡心灵、提高审美情趣等精神方面的效果。
(一)艺术美的欣赏
入选《大学语文》教材的篇目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这其中不乏描绘大自然美丽风光和讴歌祖国的作品,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本身的雄壮和秀美。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我们会领略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比如讲解金庸小说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比较喜爱的影视剧作、漫画、连环画甚至网络游戏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与文本进行对比,让学生欣赏到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美感。
(二)人文美的赞颂
美国学者艾德勒・范多伦认为阅读文学名著能“使你成为一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我们能够发现作家对人生的追求。在屈原的作品中学生看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格魅力,在陶渊明的《饮酒》里学生明白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境界,在杜甫的诗歌中学生追寻到了历史的影子,在苏轼的词作中学生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在鲁迅的大作中学生遇到了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内心孤独无助的彷徨,在艾青“太阳”和“土地”的吟诵中学生了解了每个人内心对祖国赤诚的爱……所有的这一切都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震撼。所以,经过《大学语文》的讲授之后,学生应当具备也必定能够具备人文层次上的审美能力。
(三)文化美的传承
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不但要与现代文化相适应,更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因此我们要加大正面的宣传力度,梳理传统的文化资源,综合运用大众传媒等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我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都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我们在课程中的古代文学部分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我国很多优秀的思想或多或少地从古代典籍中体现出来。由此可见,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担负着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培养审美情趣的三重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三点就一定能够使得《大学语文》课程发挥其作用。语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谭少元.高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3(02).
关键词:大学语文 专题研讨式教学 教材内容 研讨
一、专题研讨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专题”其实就是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现代汉语词典》)所谓“研讨”就是指研究和讨论。而“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包括增、删、组(即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专题或模块,然后根据不同的专题(模块)开展相应的教学和讨论的教学模式。[1]
二、专题研讨式教学的设想
总之,合理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对提升教学效果,增强教学实效性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专题研讨式教学”谈几点设想:
1.整合教材,合理设置“专题”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也无论选文有多大差异,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应用写作等几个部分,可能有的还包括外国文学。从选文角度,可以按照文学史发展的进程,采取“以史带文”或“以点带面”的方式,设置专题。[2]
2.精心设计,开展“研讨式”教学
2.1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启发、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打造思考型“动态”课堂
《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能力和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能够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多一点思考和交流的机会。[3]
2.2运用“专题讲座”“经典新解”等,打造高效率的课堂
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重组之后,针对不同的专题,对部分内容采取“专题讲座”进行教学,比如:《史记孙膑列传》、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等;对于名著可以采取“经典新解”的方法进行教学。所谓“经典新解”教学方法则是运用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等对文学经典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充分挖掘文学经典的多重文学蕴藉,力争全面展示经典文学的魅力,实现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目标。
2.3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和”“热点人物”,探讨社会人生,打造“开放式”课堂
《大学语文》的教学,不仅要塑造学生的高尚情趣、宽广情怀,还要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以适应变化繁复的现代社会,肩负为祖国为人类服务的重任。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探讨”和“热点人物讨论”等教学环节,注重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在学习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专题时,选讲其《狂人日记》,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结尾作者所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呐喊展开讨论:一个世纪以前,是为了拯救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新生活,我们的孩子在这个生活富裕的环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时,“救救孩子”还有必要吗,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加速成长;在学习《左传齐晋之战》专题时,让学生认识到古人所具有精业精神和献身精神,比我们要强的多。那时打仗大概还没有工资和奖金,没有勋章和桂冠,凭的是自觉性。他们在挺身而出的时候,显然没有想到过抚血金、烈士称号、家属子女待遇等等,真可是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只讲奉献,只讲忠于职守,要求学生学习古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
2.4通过课件、电子邮件、QQ群,打造“现代化”课堂
在《大学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通过网络及时与学生进行电子邮件或QQ流。例如:在学习《余秋雨道士塔》专题时,通过播放刀郎的《大敦煌》歌曲和投放中国的国宝却陈放在大英博物馆的视频,让学生牢记历史教训,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当然,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讨论还不够深入、理解还不够透彻的内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QQ群与老师或学生之间进行交流。[4]
2.5通过拓展内容,打造《大学语文》的“第二课堂”
由于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了重组、开发,所以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及教学的延续性,必要时可以形成相关的系列课程。结合高职校要求开设的素质教育选修课,所以可以和《应用文写作与训练》、《演讲与口才训练(语言交际技巧)》、《文学欣赏》等课程的老师沟通、交流,形成知识链接,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其实,在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及学生可以充分扩展其他与专题研讨相关的一切资料,也就是说学会把零散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课程与正在学习的专题有机结合起来,或适当挂起钩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要研讨的专题有一定的发展,从而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用而有益,而这也正符合了《大学语文》的学习目标科大学生的需求特点。[5]
三、结语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教学特点、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学史、作品选、写作理论和实践过程,逐步把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讨论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的需求。
当然,因为大学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课程在教学上有着较大差异,所以大学语文的学习应是开放的,应该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思自悟,因此具体授课方式方法也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可以点线结合,讲练结合,精读泛读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当然,这种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还需要不断地摸索。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20世纪语文教育回顾与前瞻[J],语文学习,2000年07期。
[2] 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08年5期。
[3] 徐清华 吴春林,大学语文“四进四出”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专业的分布来看。大致可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大类。社会上大部分人都认为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具发展潜力,因而我报考时也选择了师范类院校。
选择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就意味着你一定会接触到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声韵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代文论、古典文献学、文论、美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外语言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主千课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发展兴趣爱好的选修课程,如新媒体与文学、当代文化与媒体传播、文化产业经理管理、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专题、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研究、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剧改编等。
刚进学校,我就听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作家从根本上说更接近于艺术家。可你听说过大学培养艺术家的吗?艺术家苗子可以通过高考选拔吗?
那么,中文系都做些什么呢?做!研!究!其实这和其他院系没有太大差别。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它和历史、哲学这样的纯文科研究是很相似的,没什么风花雪月。另外,语言学大类其实更多地要求逻辑思维和大量的语料研究积累。现代的语言学研究已经不是传统的训诂小学,其研究方法大多发源于西方,是比很多专业都更要求理科思维的一N研究。
很多人说汉语言文学是最配得上“万金油”称号的专业,这点倒不难理解,因为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其中比较对口的,一是到中小学或高校任教,有统计显示,在各师范类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需求占据首位;二是到新闻出版系统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三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当然,作为一个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一直都不那么的热门,加之近年来社会需求量已趋于饱和,就业形势并不十分乐观。所以,如果你真的对研究中文有着极大的兴趣。那就在大学期间多多积累,储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职业提醒:
若想毕业后从事编辑工作,除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刚工作时可能不太起眼,但磨砺几年后会是很强的“潜力股”。
我们不培养作家,我们疑做研究,一种比很多专业都更要求理科思维的研究。
1.存在的问题
1.1专业课程实际分布不均衡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是三年,而在这三年中,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的是公共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感受这个专业的魅力,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专业课程需要两个或三个学期才能上完,比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还有一些课程从时间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需要上完一门课程才能开始另外一门课程,比如上完古代文学才能上现当代文学,理论课程必须放在语言、文学类课程之后等等。由于大学一年级没有开设专业课程,大学二年级才开设,所以很多专业课程都集中在大学三年级,这对于即将进行实习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共三大块: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而课程设置的主要部分(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专业课。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种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90后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也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实践课这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目前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安排方面,只是局限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秘书实务两个方向,也已经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2.改革建议
2.1文理渗透,形成通识教育思想
我们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以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作为主干课程,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所占的比例较大,实践课程相对偏少,“宽口径”特色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不够。此外专业方向课程少,如只根据师资力量开设了文学语言类基础课程,其他如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古代小说研究、修辞学和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和海派文学等课程,则没有开设;因此,专业特色就显得不够鲜明。课程建设方面应以“课程开放”为标准,开设新课,改造老课,既保留传统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又形成突出能力运用为目标,按“通识课”思路、“适应性”原则、“多接口”模式,建设便于自学、实用性强、适应面广、学以致用的新课,并改造原有的传统老课,最终实现“课程开放”。课程类别应包含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公选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等。还应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
2.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所以该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方案,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应注重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的结合,进一步强化听、说、读、写类应用课程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文学采风与创作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很好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陕西这个文化大省的优势,以古今作家的故里或者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作为实习基地。首先由专业教师讲课,进行专业认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第一线深入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本专业基本理论或技能等。再通过深入民间采访、请专家介绍、座谈会讨论等形式,最终要求学生或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加工,或对著名作家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写出调查报告,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学创作或文学鉴赏以及批评的能力。
2.3实行学分制,多开选修课
目前主要是以课内必修课学习为主,选修课非常有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有宽厚的知识面,应该多开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研究能力。课程设置应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课程,又具有可供学生就业选择的方向课程,同时更具有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知识面的公选课程,形成课程设置“宽”和“厚”的鲜明特色。可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话剧研究;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批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民俗学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方向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建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生选修2-3门历史学课程、2-3门政治学、哲学课程、1-2门社会学课程,以完善知识结构。
2.4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
虽然社会对大学生培养提出了创新性的要求,但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现状,却令人堪忧,其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迫切要求大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两种普遍的情况特别应引起重视:一种是涣散型,具体表现为无所事事、不看书、不学习、考试前突击复习甚至违反考试纪律。根源在于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中学时被迫于题海战术、应试学习的学生,内心已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大学时如果没有老师严格督管,很容易无所适从,缺乏独立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大学的教学、考核体制僵化死板、只是背书———做题的模式,更会让他们失去兴趣,不能领悟到学习的真谛;一种是很认真、很用功,但是只会背笔记、背教材,虽然答卷和笔记、教材几乎一字不差,但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试想,无所事事地度过大学时代,毕业时腹内空空,又有什么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工作呢?如果大学里照本宣科、只会背教材、背笔记,工作之后照旧这样教孩子们,又培养出一批“学习、考试机器”,这样陈陈相因,只能形成教育培养的恶性循环,压抑了创造性,也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是承载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改革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地方高校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有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基于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性教学势在必行。
二、如何推行研究性教学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研究性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引导者的地位,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改变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已形成了的一定的被动学习习惯,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单调的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以教师为中心,一上课,教师便沿着自己的思路和准备的教学内容开讲,学生只是聆听和埋头记笔记,一味跟着教师的思路,然后课后背诵,这样只能压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现代教育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所以,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去阅读、思考、探究,能提出问题、形成研讨,并逐渐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转变了课堂的中心角色意识后,要明确引导的作用和怎样引导。实际上,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发挥引导的作用,看起来讲得似乎少了,却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教师要琢磨每次课引领学生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驾驭课堂、怎样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又怎样总结升华,这需要既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又需要提升自己的学养积累和科研能力,不断开拓自己的创新精神,才能引导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自主性、研讨式的教学方法
现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现代文学教学也应把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改变“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文本研究与分析的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中,走进作家的心灵深处,用鲜活灵动的审美感受来细读文本,和作家作品产生灵魂的交流与碰撞,才能真正走进文学所营造的艺术世界中去。很多学生毕业时连基本的名家名作都没有阅读过,这是中文专业学生的很大遗憾和知识欠缺,所以,主动阅读、带着兴趣阅读、带着思考阅读,是教师引领学生学习的第一步。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当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终日埋首于清华图书馆,如饥似渴地认真阅读,一边读一边做摘录,写下感受和启发,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为他后来成为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奠定了深厚的学养基础。教师若能指引学生钟爱读书,甚至把读书作为保持终身的爱好和习惯,无疑会使学生受益一生,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学生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教师还要引领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正如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对文学作品有了初步的文学感受只是理解作品的前提和基础,要对作品有更深入的思考,还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提升。中文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对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理论的掌握是必备的学养基础,一定要与文本细读结合起来,才能做出独到、深入的阐释。在课下引领学生做充足的文本阅读与理论学习的前提下,在课堂上的引导也很关键。教师可采用组织学生发言、研讨、辩论、归纳总结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可在课前预习中设几个小专题,预先由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既加强了学生间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又练习了口头表达、语言组织、独立思考能力;还可组织课堂讨论,甚至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学生会被激发起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思考、踊跃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中,大家集思广益、互相促进提高。比如,在讨论中,同学们通过对周朴园性格的分析及对他和侍萍之间情感的探讨,加深了对这一人物在人性方面的理解;通过对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的细读与阐释,走进这位颇富才情的女作家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萧红《小城三月》中翠姨悲剧命运和矛盾性格的所思所感,更深入地理解萧红创作的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当然,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绝不意味着教师的担子轻了,相反,教师要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并能不偏离课堂教学目标,使课堂气氛既活跃又不松散,并能及时总结,把自己的学术研究积累和学术界相关的前沿成果梳理归纳后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学界大师的研究中捕捉到最新的学术信息。在积极高效的课堂教学之后,还要再做好课下学习的延展。做好课程网站是将课程学习进一步丰富并可和学生在课下继续交流、互动的很好方式。在课程网站中,教师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生分享,学生可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文学创作在网站上展示,师生交流评析;还可设置在线答疑,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鼓励促进学生在课后继续主动学习,拓宽知识面、拓深知识层次。另外,可以布置学生写小论文,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研究意识;还可结合中文专业的特色,引领学生由阅读文学作品到创作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散文、诗歌、小说的写作中进一步领悟文学创作的规律、方法、内涵;至于一些生动有趣的文学活动,如配乐诗朗诵、话剧舞台表演等等,更能增加学生对文学的爱好,也可增强审美、表达等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注重能力培养、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往往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出一些固定的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学生按背熟的答案答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真正考察出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研究性教学改革推行以考查学生实际能力为目标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在考试环节方面,采取平时课堂发言、课程小论文、文学创作各占一定的百分比,期末试卷以论述、写作题为主的方式,让学生摒弃背诵固定的答案的复习模式。文学是人学,对作品和人物的理解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说老舍的名作《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形象,当我们用一般的女性文化视角来观照这一形象时,可发现虎妞这一形象的塑造不仅展现了老舍对妇女地位的思考,也透视了老舍在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交织渗透下的女性观。但老舍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首先要遵循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必须忠于生活,严格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描写。这又使老舍对虎妞这一人物的描写在较大程度上冲破了他那种过分传统的女性观,而能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写出一个有着奇特的身世背景和生活经历,原本也不属于那种有教养的上流社会,并且最终也沦落到生活底层的女人的悲惨的一生。这就使虎妞这一形象的表层意义与其深层意义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从而赋予这一人物以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因此,如果仅仅把虎妞看成是一个老、丑、泼辣、厉害的“坏女人”,那就根本未曾理解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性格的复杂构成,实际上只停留在对这个人物极为表层的理解之上。已经有多位学者指出:过去学术界对虎妞形象的认识长期以来止于其言语和行为的直率与粗俗之上,而未能触及其人生的深层与整体。正因为这样,我们有必要对虎妞这一形象作出更符合文本实际的新的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有一名流行的名言:“说不尽的阿Q!”这说明一部伟大的、经典的作品,其思想内涵是丰富多元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并且具有不断地被人们作出新的阐释的意义空间。所以对文学的理解应是多角度、深层次、多向度的,如果对作品的创作特色、形象分析千人一面,那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就成为枯燥乏味且单调无趣的照本宣科,这样即使答卷是满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言也没有多少意义。如果考核侧重于思考和研究,学生可写下自己对作家作品独立、深入的理解,那么复习就不再是机械的记忆和沉重的负担,而成为了快乐的、主动的学习过程,同时也可考察出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平时的学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