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章制度培训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为完善公司经营管理及内部管理,强化公司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推进公司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执行力,保证公司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
第三条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控的组织管理
1、董事长或(董事)是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最终批准人,主要工作职责:
(1)对公司各部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制定、修订、废止的审批权;
(2)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理中出现制度、流程争议的最终裁定权。
2、行政人事部是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理的日常归口管理部门,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制订、修订各部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理相关实施细则;(2)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执行过程中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与处罚;(3)根据反馈和要求,适时修订、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工作流程。
3、各部门是公司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执行者,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本部门或岗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组织及实施管理;(2)负责建立健全与流程配套的表单、管理制度、规章等文件的拟订、使用;(3)负责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进行落实、推行、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改进计划,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报;
第二章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制定、执行、检查、反馈、修订
第四条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制定
1、由相关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拟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草本,对新拟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文字描述,并向行政人事部申请进入审批流程;
2、行政人事部根据草本及文字描述召集涉及相关部门及人员开会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由本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制订部门修正后报行政人事部审核;
3、行政人事部按照《公司管理规定》上报董事长或(董事)审核批准实施。
4、个人以及部门之间不得直接干预,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可提出意见或建议)
5、部门对部门之间出现工作流程质疑问题或建议,可通过文字报告形式,报送行政人事部。
6、行政人事部可通过行政会议方式研讨解决。最终裁定权(董事长或董事)
(7)各部门汇报工作要严格遵守公司制度流程,不得越权、私定。
第五条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执行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一经颁布,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不得违反,违者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对已确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在没有正式修订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搞"灵活变通",不得借故不执行。
第六条、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检查
1、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颁布执行一个月内,行政人事部进行全面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2、行政人事部不定期开展检查工作,每季度抽查不少于一次,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了解,并做好检查及访谈记录。
3、行政人事部会同各相关部门,对各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集中检查。
4、各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形成文字性材料汇报行政人事部。
第七条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反馈
各部门在月汇报中反馈,行政人事部检查反馈情况,并于10个工作日内拟定落实解决方案。
第八条 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修订
1、年度修订:原则上每年修订一次,由行政人事部根据全年运行情况,提出修订计划,递交行政会议批准实施。
2、特殊修订:根据公司需求紧急程度,适时修订,由责任部门提出申请,行政人事部审议后递交总经理批准实施。
第三章 规章制度的学习及工作流程的培训
第九条 规章制度的学习
规章制度经批准颁布后,各相关部门必须于1周内组织本部门人员学习,新员工入职时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规章制度学习,落实规章制度相关内容,并做好学习记录备行政人事部检查。
第十条 工作流程的培训
1、流程培训由各流程主题部门实施,要求每年年初集中培训一次;新流程、修订流程在实施前对相关部门和人员培训一次;新员工入职时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培训一次。
2、争议的解决
(1)、当各方对同一流程,出现不同意见,没有达成一致,可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公司行政会议仲裁。
(2)、当违反流程规定,对公司下达纠正措施通知单,存在异议,可在2个工作日内提交公司行政会议仲裁。
第四章 处罚
第十一条 未按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执行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口头批评、公开批评、警告处分,在按该部门相关制度进行扣罚之后,再处以100元以上(上不封顶)处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须承担主要责任。被处罚记录记入个人档案,并与公司年终个人及部门评优挂钩。
??(二)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因业务的发展变化,现有制度已有一些不适用于实际的地方,针对业务的发展变化,根据在实际检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确保规章制度符合业务的发展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三)开展了人员排查工作。根据省局文件要求,为切实防范人员风险,保障企业资金安全,对全局人员开展了排查工作,要求各局利用种种方法对全局人员考察,对存在问题的各类人员或是加以关注,或是予以调离,分别处理,确保清洁储汇人员队伍,降低人员风险。
??(四)配合国家局对我局内控制度的检查。配合国家局的检查,我局积极准备了各类资料,切实向国家局检查组汇报我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局准备采取的各项措施,并陪同国家局检查组到网点和县局切实观察制度的整改落实情况。
??(五)对市内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对市局从业人员举办专门的培训班,讲解新修订的规章制度,确保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用新修订的制度进行业务办理,把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达到修订制度的真正目的。
??(五)开展了常规检查。对魏县、成安、峰峰以及市内各专柜和监控岗位进行了常规检查。
??二、工作计划
??(一)将新修订的制度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一个从业人员手中,便于从业人员学习和查阅。
【关键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教育
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包括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完成安全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过程管理及其资源。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工程项目部自身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相关方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能力的信任。其次项目施工安全生产,领导是关键,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同时建立专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项目经理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质要深入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全过程安全管理。
1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特别重要的是要提高领导的安全意识。领导安全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安全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项目经理的安全生产意识及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是至关重要的。真正要增加安全投入、增加安全经费,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落实到位。领导的安全意识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前提。
2 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规章制度是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硬性规定。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首先要结合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同时借鉴别人好的管理经验和好的管理制度。安全规章制度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建立,不能形同虚设。
其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就必须照章实行,应该组织学习、进行分工、明确责任,须贯彻落实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班前安全讲话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必须要主管领导重识,强化执行,这样久而久之形成惯例,大家习惯成自然,自觉遵守。
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贯彻实施是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
3 加强对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全员素质、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主要内容为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法制教育等。
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运用中要针对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灵活选择,安全教育一定要注重实效,切不可搞花架子。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要着重于提高他们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讲求实效。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并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事故预防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4 辨识危险源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要及时准确地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对重大危险源的预控。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上的疏忽、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危险源主要包括失误、物的障碍和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须根据生产活动及施工现场的特点进行,通过询问交谈、现场观察、事故分析等方法全面客观综合评价及辨识危险源,同时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源,并进行风险分级。
形成初步清单,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把那些容易发生的,造成后果严重的列为重大危险源,并制定一系列的预控措施,尽可能的消除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因此,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有效预控,同时应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危险源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班前安全教育是重要的事前控制措施。
5 严把机具设备关和材料质量关
根据大量安全事故的统计表明,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物的不安全状态,严把材料进场质量关,加强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是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的必要保障。
首先,要严把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等质量关。在选用材料、机具及其他施工设备时应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坚决杜绝片面追求价格低廉、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质量的现象,应从源头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机械设备使用定机、定人、定责任,配备设备管理人员,施工作业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其次,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因此在加强安全管理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应尽可能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科学地、积极地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
最后,各部门相互配合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需要工程技术、物资设备及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使安全管理体系运转顺畅,这样才可能避免产生各种事故隐患,也才能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6 建立行之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安全事故的发生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也存在着偶然性、特殊性及不可预见性。因此我们还要在平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实行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首先,应急救援预案应注重于可操作性,要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现有的资源能否满足所编制预案的要求,要力求做到切合实际。其次就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主要应做好应急救援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准备工作,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协调,寻求外部有力的支援。最后须定期进行应急救援的演练,根据演练发现预案的演练、实战的结果,评价其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做好总结工作,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进一步修改放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才能保持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林海.建筑施工安全监理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0(23)
关键词:企业管理审计 基本类型 基本做法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56-02
一、对企业管理审计的认识
管理审计对国内企业来讲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真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国外企业的管理审计已发展较为完善。我国企业的管理审计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2000年以后逐步在一些合资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运用。管理审计的目的是:判定受托人对受托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包括管理过程及管理业绩。从这个角度讲,管理审计就是对企业执行力和执行效果的检验。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有诸多条件和因素,但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则是执行力的基础与保证。为此,近年来,一些合资企业及大型企业集团开始探索和开展管理审计,并结合企业实际,首先从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入手,开展管理审计工作,以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管理审计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内向型管理审计、外向型管理审计和公共管理审计。企业主要采用内向型管理审计,即内部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独立、客观、建设性的检查和评价,以提高企业的执行能力、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管理审计也是与财务审计相对应的审计工作,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审计类型。但二者又有区别,财务审计以审查基本财务信息为己任,侧重于真实性、合规性、事后性;管理审计的中心任务是审查管理信息,侧重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由于管理审计范围广、要求严,仅内向型管理审计就包括管理导向审计、职能审计、制度审计、业务审计等不同表现形式。审计评价范围包括评价企业的组织机构、评价组织的目标及方针,评价管理控制技术,评价员工的技术能力,评价管理计划和控制系统,评价总体业绩等。所以,全面开展管理审计,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企业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只有结合实际情况,从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管理审计入手,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培养和引导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依法办事、照章办事的工作习惯和文化基础。
二、企业管理审计的基本做法
1.引入管理审计。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管理审计的理论、方法及运用,并对已开展管理审计的企业经验进行学习借鉴。其次要引入管理审计,结合企业的管理现状及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审计实施方案及管理审计实施细则,并有主要的牵头负责部门。第三要明确管理审计是对管理的再管理,对监督的再监督。管理审计的第一阶段任务,是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行审计。它有两个重点:一是审计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和企业实际,制定的规章制度之间是否相互衔接,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二是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是否进行了有效管理,是否进行了日常监督检查和及时修订完善,部门之间的接口是否流畅、严密等。目的是帮助管理者和基层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的有效性,保证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对规章制度管理审计的实施。企业的管理审计方案及管理审计实施细则,要对审计督查的范围、程序、结果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核心是保证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并及时有效落实。
规章制度的管理审计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对日常性文件的审计督查。即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属于阶段性、一次性的文件,采取次月对上月所下发文件逐月滚动督查的形式,督查结果按季度进行通报和考核。二是对规章制度类文件的审计督查。即长期重复使用的文件,采取次月对隔季度(三个月)所下发的规章制度进行滚动督查;次年对隔年所下发的规章制度进行复审抽查,如2011年对2009年文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三是进行专项审计督查。即根据文件分类(如技术类、质量类、保密类等)进行专项审计督查。四是按照企业决策层交办的某一项事项及要求进行单项审计督查。
3.实施结果。按照规章制度审计的四种形式,对日常性文件,要检查其在某一阶段或规定时间内是否得到有效落实,是否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实现的结果如何,是否还有改进、提示、完善的余地,以在今后相似工作中得以借鉴和提升。对规章制度类文件,既要监督审计是否有效贯彻落实,又要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建议。如果经过较长时间运行,认为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应建议上升为企业管理标准,以长期使用。如果存在一定漏洞,应责成原发文部门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专项审计督查,主要是审计某一系统或专业领域的规章制度是否相互衔接,科学合理,既无空白,又无相互交叉或重复,发现问题应协调改进,以使规章制度更为精简、科学、有效。对单项审计督查,相对简单,主要是审计一次性、阶段性的工作要求及任务是否完成、是否落实、效果如何、有何合理化建议。
管理审计结果可以分为有效执行、效果不明显、一般问题、较大问题四类。对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执行的,予以通报表扬或奖励;对执行效果不明显和存在一般问题的,以书面形式下达《管理审计意见书》,提出改进意见,限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管理审计部门复审;对存在较大问题的,予以必要的通报或考核。
三、对企业管理审计发展的建议
企业的管理审计刚刚起步,距全面的管理审计,也就是为企业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论证,为一个部门或单位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建设性意见,最终体现企业的实力、活力、竞争力等,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和实践。
1.抓好规章制度的管理审计。首先,坚持做好规章制度的日常性管理审计,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其次,强化专项管理审计,增强制度系统的合理性、协调性,提高管理档次和水平。第三,对各类文件制度进行精简压缩,减少数量,保证质量,提高执行效率。
2.逐步拓宽管理审计范围。比如:对某一基层部门或单位工作的管理审计,对企业某一经营活动的管理审计等。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效率等多方面入手,促进企业的经营行为,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业务处理的层次改进和提高,解决因管理缺陷而导致的各种问题,达到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目的。
3.加强培训,提高管理审计人员素质。管理审计人员的作用相当于医生和诊断师,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不可能做好管理审计工作。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培训。一是进行正规的管理审计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加强日常学习培训,集思广益,相互提高。三是熟悉和掌握企业管理业务,努力成为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1.陈亚萍.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1(31)
2.史开瑕.内部审计视角下的我国企业风险管理[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关键词】 员工队伍 难点问题 应对措施
2012年,炼油生产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具体表现在:一是原油结构的变化给生产组织带来严峻考验。原油品质和结构将不断恶化,高硫原油比例不断增加,石蜡基原油资源大幅下降,所有这些,都将对炼厂一、二次加工产生深远影响,对设备的抗腐蚀能力要求不断升级,企业的竞争能力、发展能力、生存能力将受到更大挑战。同时,随着公司对炼化一体化要求的不断深入,炼厂加工流程欠合理和加工能力不足等矛盾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炼化一体化建设步伐。二是设备长周期运行矛盾更加突出。由于设备隐患、电气故障、动力故障、操作失误等多种原因,将直接影响设备的长周期运行。三是指标提升的压力进一步增大。随着300万吨/年柴油加氢、5万方/小时制氢、 120吨/小时酸性水汽提、80万吨/年催化汽油烃重组、50万吨/年汽油醚化等装置的建成投产,炼厂的加工流程进一步加长,能耗、水耗将会上升,给炼厂指标提升带来很大的压力。四是油品质量换代升级压力进一步加大。五是安全环保形势更加严峻。六是人员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随着炼油结构不断调整,新建装置和海外项目的持续推进,以及协助中石油兄弟单位开工,一线员工老龄化问题突出,一线操作服务人员的需求压力进一步增大,炼油厂呈现出人力资源紧缺的局面,为此,要全面完成2012年各项业绩目标,只有从强化员工执行力上下手,通过加强员工队伍执行力建设,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找任何借口,不找任何理由,想方设法去完成各项任务和指令。
1 主要做法
1.1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员工队伍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执行力,对个人而言,就是办事、干工作的能力;对一个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我们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生产建设经营的能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检验是否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业绩目标。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在员工队伍执行力建设上普遍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1)有些干部员工对职责范围内的规章制度还不十分清楚,因此在执行上就会大打折扣,做不到百分之百执行;(2)对自己的职责不清楚,因此履职过程中做不到百分之百;(3)缺乏做事认真负责的精神,工作中马马虎虎,做不到百分之百;(4)自身能力有限,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工作中拖拖拉拉,应付凑合,对完不成的工作总是爱找借口。
1.2 针对问题,分析研究,找到员工队伍执行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1)从领导层面看,还有个别领导者不能以身作则,不能严格按制度政策要求执行,使一些工作做得虎头蛇尾,没有成效;(2)缺乏对制度的宣贯和学习,执行层面不清楚,导致执行力层层衰减;(3)还存在制度规定交叉重叠、界限不清的问题,执行力自然大打折扣;(4)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对每一项工作的执行过程缺乏必要的跟踪评价。
1.3 针对现状,制定对策,加以改进
针对上述员工队伍执行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炼油厂的实际出发,采取以下5项措施,加以改进,使员工队伍的执行力得到提高,有力地保证了2012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1)及时抓好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从业心理,共筑“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核心价值观。思想决定行为。我们通过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引导作用,凭借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加强员工队伍执行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播放“1.7”事故,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宣传成功排险先进典型的事迹和劳动模范的敬业精神等,使员工的思想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业观念有了真正的转变,真正明白了“没有企业这个大家,就没有自己的小家”这个道理,思想观念的转变,使炼厂员工有了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就是“我为祖国献石油”;
(2)着力抓好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员工不断提升执行力。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抓执行力也不例外。炼油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四带头”,即:带头学习规章制度,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带头宣讲规章制度,带头制止违规行为。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得到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学习制度,讲解制度,严格执行制度的氛围在炼油厂越来越浓,员工主动干好本职,操心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体现出“在岗1分钟,负责60秒”的主人翁精神;
(3)注重抓好规章制度的清理、修订、完善工作,有利于执行到位,提高执行力。为了使员工能够清晰地执行工作中的标准和规范,保证做事正确,并把正确的事做到位,炼油厂对现行制度进行分专业归类清理,对模棱两可、重复交叉、无法定量追踪检查考核等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完善,使现行制度既符合公司的要求,又便于员工操作,提供执行到位的条件,有利于提高执行力;
(4)突出抓好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培训,为员工执行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再好的规章制度,如果束置高阁,不学习,不培训,就如同废纸一张。所以,在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后,学习培训相当重要,只有领会消化了,执行起来就可以做到不走样,所以,炼油厂将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放在首位,分厂领导、专业科室、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四个层次进行学习培训,为提高员工执行力奠定基础;
(5)建立健全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提升员工执行力。执行力的提高是以制度为标准,以考核手段来不断提升的,所以,炼油厂根据公司的要求,结合炼油厂的实际,建立修订完善各项与员工执行力有关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员工上岗有章可循,按标准执行,执行力得到明显提升,全面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业绩目标。
1、要求新上岗及轮转的医护人员以及其他新进人员掌握医院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医院各科室岗位职责
2、掌握各岗位医务礼仪
3、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4、掌握爱婴医院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我院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掌握母乳喂养知识以及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识别及处理。
二、培训对象
新上岗的医护人员、本年度安排轮转产儿科的医疗人员以及其他新进人员。
三、培训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
本次培训教材涉及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管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等法律法规;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包括心肺复苏、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新生儿窒息、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DIC、子痫的抢救流程;母乳喂养PPT根据《创建爱婴医院18小时课程》和《母乳喂养培训教材》、WHO/UNICEF制定的《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本院母乳喂养规定、促进母乳喂养适宜技术等为教材。母乳喂养实习正确喂哺姿势,手法挤奶。
四、培训反馈与考核
对于本次培训考核,可采取笔试和面试交流及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笔试和面试及实际操作结果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一条所有新进员工、在职员工特别是有专门技能要求的员工,均需过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第二条公司通过培训,来帮助员工了解公司发展状况;了解公司的基本政策,规章制定;掌握胜任工作的技能和方法,从而达到“一次一位同事,一次一个商场,一次一位顾客”的目的。
第三条培训内容分为教育和训练两方面,教育偏重于观念,而训练则偏重于操作实务。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
培训的内容:
一、新进员工的培训内容及方法
1、对新进员工给予友善的欢迎,使他们有宾到如归的感觉。
2、介绍公司主要领导、同事、和工作环境,工作条件。
3、介绍公司的人事政策、经营理念、规章制度;着重介绍公司的给薪计划、升迁计划。
4、介绍所应聘的职务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技能特长、行为准则。
5、当场发放与其工作有关的说明书、考核标准与考核表,让他们有遵循的轨迹,依样去做,按部就班,将失误减至最少。
6、分组讨论,让新进员工畅谈各自的感想、感受;提出自己的点子或设想,疑问及要求;并请有关资料人士给予指导和解答。
7、现场参观,熟悉环境。
实际操作,模拟训练。
二、老员工的培训内容及方法
1、首先应对老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思想和表现作一次调查,找到培训的重点或必要点。调查的方法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能力、素质、人际关系、知识、技术、态度。
2、调查了解之后,就必须针对重点进行再教育。教育的内容会有许多的不同,可从党见的缺点开始训练。老员工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缺点:
(1)对工作部门整体性的工作内容理解不足,缺乏主动性;
(2)忘记了基本方法,我行我素;
(3)对改善工作的努力不够,总说“照着指示做,可以吧!”
而不愿多投入。
(4)时间管理不彻底。工作一定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这是工作准则。老员工因为在公司服务时间长,易产生惰性,没有时间观念。
(5)人际关系处理不恰当、合作协调能力差、不服从主管指挥。
3、当公司每一项新的政策、新的制度出台时,应及时对老员工进行培训,以期达到自觉执行的目的,或对公司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趋势有较深的了解。
第四条各种培训之举办,应尽量以不影响工作为原则。
第五条从业人员之受训成及资历可提供人力资源部作为年度考核,晋升之参考。
离职
第一条公司希望所有员工在风采工作的经历是一段有益的经验,并希望所有员工都是本商场事业的合作伙伴。公司并不愿意解雇任何一位员工,但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公司将会考虑终止与某位员工的聘用:
一、自动提出辞职申请的;
二、触犯了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情节或过失已经达到了开除或解聘条件的。
三、违反了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其情节或过失已经达到了开除或解聘条件的。
第二条凡员工辞职,部门主管以上人员须提前一个月,其它人员提前15天填写《离职申请书》,通知直接上级主管或人力资源部。辞职的审批程序按照《权责划分表》及本制度第二章第四条执行。
第三条核准辞职后,应即办理交接手续,依次办完《离职通知书》所列“应办事项”,凭此单到财务中心结算工资。交接手续完全者,公司原银奉还行为保证金及《经济担保书》;交接手续不清楚者,两个月后交还。
如辞职未经核准,或交接手续不清楚,即擅自离职者,以免职处理。
第四条凡因第一条二项、三项而被公司解聘、开除者,由人力资源部填发《离职申请书》、《离职通知书》,经核准后交离职人,依次办理完所列“应办事项”后,凭单到财务中心结算工资,但行为保证金及《经济担保书》一律不退。
职处理人员离职后,一律不退还行为保证金及《经济担保书》。
【关键词】脑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333-01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1〗。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的行动的过程〖2〗。医疗护理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3〗。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重视。及时发掘护理风险的危险因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提高服务质量,不仅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还对保证患者安全有重要的作用〖4〗。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以我院脑外科病房以往3年的住院患者病历为调查分析对象,时间纵深为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脑外科所有住院患者。住院时间长短不一,最短的为5d,最长的为11个月。患者的自身疾病严重程度也不同,包含自身疾病复杂且年龄偏高的患者,此类占总调查对象的5.9%。患者年龄分布为16-86岁,平均年龄57.2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适中。
1.2 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目标调查对象的病历进行分析。调查侧重于发生护理问题的病历,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影响脑外科患者发生护理问题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对获得的数据和资料使用EPIDATA3.3进行录入,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脑外科病房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我院脑外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发生因护理安全导致的医疗差错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类:患者自身病情、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在三个影响因素中,患者自身病情导致的医疗差错占71%;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责任心原因占13;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管理不完善占16%。(见表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患者自身病情为主要影响因素,而监督管理不力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表1 脑外科病房 常见护理风险因素
2.2 风险因素分析
2.2.1 患者自身病情:患者自身病情是威胁脑外科病房护理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数据显示,有占71%的患者是由于此原因发生危险。我院脑外科住院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病情的影响。一是患者经脑外伤后感知能力发生障碍,有出走和企图自杀的倾向。二是躁动不安的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三是病情严重,长期昏迷不醒发生压疮及冻疮。以上三种情况的病人,受自身疾病影响,极易发生危险,见表2。
表2 患者自身病情对护理安全的影响
2.2.2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数据显示,业务能力不强,经验匮乏;缺乏沟通能力及法律意识淡泊是护理人员自身原因中重要的三项。其中,对目标病例的调查发现,因护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与经验缺乏的原因造成的问题占67%,而沟通能力不佳和法律意识淡泊各占20%和13%。这些数据表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原因导致的护理危险发生的机率高于其他的因素,而与患者的准确及时沟通也是重要的因素。见表3。
表3 护理人员自身原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
2.2.3 管理因素:科室制度不健全,核心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人员监管力度不足等等原因都是影响我科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
3 对策
3.1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低下,业务能力与经验缺乏,影响着住院病人的安全。加强对新入职护士的培训,采取“帮带”措施,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帮带”3名新入职的护士,手把手的教,细心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使新入职的护士很快掌握要领,还可以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5〗。此外,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传授国内外新的护理知识,学习新机器的使用等。对以往发生的护理差错案例进行科室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6〗。对于沟通能力不佳的员工,科室要对其加强培训。指导护理人员要善于倾听,及时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沟通时尽量使用温馨明确的语言,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接受。法律意识淡泊可以通过科室内部培训,或者邀请经验丰富专家进行讲座的方式来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7〗。
3.2 完善规章制度,增强监管力度:科学、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防范一切风险发生的基础和保障。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使其更适应科室,此外,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管理的核心。好的规章制度,不能够执行或是监管不力,都不能使规章制度达到其保障的目的〖8〗。我科室针对管理不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采取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政策。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在科室内部形成互相监管的氛围〖9〗。
护理安全是病人的基本需要,是医院生存的根本,也是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树立牢固的工作责任心,明确职责,加强监督与管理,使护理更加的标准、规范和人性化,就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服、安全的医院环境,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10〗。
参考文献
[1] 邓红,张红虹.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天津护理,2006,2,14(1):42-43
[2]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3] 陈少群,曾妙第,邓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现代护理,2007,2,13(6):525-526
[4] 何晓英,闫翔,王雪梅,张莹,孙丽娜,董胤佳,钟慧.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J〗.西南军医,2007,4,9(2):143-144
[5] 蔡仁美,金钰梅,邵翠颖,朱胜春.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2,17(2):166-167
[6] 管福平.实施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医药指南,2007,10,5(10):194-195
[7] 成小燕.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2010,7,17(20):102-103
[8] 杜素芳.倡导病人安全文化,积极防范护理风险〖J〗.医药与保健,2009,17,7(中):120
关键词 变电运行 管理 职工队伍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现状与问题
目前220kV多为少人值守变电站,在日常的变电站运行工作中,部分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够强,不按规定的操作票执行,有章不循,不认真执行相关的规章法规。这些违规违章行为多半是因为职工责任意识淡薄,工作作风浮躁等引起的,严重影响了变电站安全运行。例如,在变电运行工作中,存在一些职工对各自的岗位职责不明白,个别职工意识中将变电运行岗位的工作职责单单认为是看看门、接听电话、巡视、填写操作票和停送电等,常常造成交接班时工作内容不清楚。在交接班过程中往往存在不按照规程要求进行逐项检查、汇报与签字步骤,出现信任交接班现象。在变电站巡视工作中往往只做了一遍巡视工作,巡视设备工作不到位、不够认真仔细。这些往往会造成不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和缺陷。在进行抄表工作中,变电运行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记录电表数值,甚至在发现电能不能平衡时就擅自修改电表数值。在工作票的办理过程中不完善工作票的接收、许可、终结手续,或者在印章出现错误时,进行签字代签等情况,工作结束后对设备的验收工作进行不到位,或者敷衍了事。有些操作人员凭“老经验”进行倒闸操作,对操作顺序中蕴含的道理不进行深究,也不考虑相关的保护配合是否合适。将操作的“六要八步”抛于九霄云外,在接收到命令后不逐条复诵操作票指令,不认真准备操作票、不审查完成的操作票,甚至不再模拟图上进行预演。往往图省事方便,不采用绝缘梯,攀爬设备的构架,不严格执行唱票制度,工作中相互依赖,造成职责不清、操作随意等危险行为出现。在工作结束后,不及时向各级调度汇报,不对设备状态进行复查等。
2 加强刚性管理办法
倡导刚性管理为主的管理方法。刚性管理方法以工作为中心,重点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刚性管理方法对企业职工的管理主要借助于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和奖惩规则,适合于大多数变电站使用。并且在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下,各电力企业制定了大量的行业标准和规程规章制度,其中最详细、标准的要数变电站的管理制度、规程及规章制度。
2.1 构建规范的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和工作标准
变电站的管理任务首先是要建立相应的规范的规章制度。比如: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行人员交接班制度等,要真正实现“规章制度标准化、作业流程程序化、考核监督制度化、人员行为规范化”。随着各种制度和流程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各个规范中的漏洞得到及时修订与补充,规章制度逐步趋于规范化、人性化,使得职工操作行为更加规范化。
2.2 确保管理的公平、公正性
在刚性管理办法中,管理者对职工工作的评价工作主要是根据规章制度,使用统一的尺度、统一的标准,管理者的管理意志也主要是通过可见、有形的各项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条文规定进行体现,且这些条文往往是公开的,被大家所熟知的。因此,在变电站日程管理工作中,要保证管理的公平性、公正性,需要管理者一碗水端平。变电站的管理者必须拥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对各种工作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理可查,每项工作的评价和考查需要真正做到奖罚分明。
2.3 加强变电管理者的执行力度
刚性管理中心是规章制度,管理基础是组织的权威性,主要依靠的是组织的规章制度和职责权力。变电运行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下达命令、监督与控制。因此,要求变电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有威严性,严格执行上级命令,将领导的意志、决策和规定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并且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安全规定、制度、措施和考核制度严明,内容完善、要求严格,但是日常操作中还是经常出现职工违规违章作业,出现误操作等,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职工对规章制度执行意识淡薄。所以,在变电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以制度管人,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严格处罚违规违纪人员。
2.4 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范围
要明确变电管理工作中各级人员的职责工作规范,需要将职责细化到个人,管理职责不明就容易形成无人负责的局面。这要求变电运行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分配任务、发放指令,将责任按员工的岗位职责落实到每一个人,同时管理者要对各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到管理中职责布置、检查和考核兼容并蓄,真正发挥好管理工作的效力。
3 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需要培养一支技术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本质上就是管理职工,要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建立一支技术过硬、训练有素的队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电站中采用了多种先进科学技术,从技术上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但是变电运行工作中的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本质上还是人为原因,主要是职工队伍素质低下,其次是平时管理工作不到位。只有抓住事故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才能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首先,要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加强对职工的管理工作,要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即包括文化思想教育和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以知识为中心,知识就是财富。在文化思想教育方面,管理者要为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园地,加强职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从企业宏观角度和变电岗位的微观角度来看,较强变电运行人员的知识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变电运行人员的技能知识资本,为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奠定坚实的基础。且实现企业财富增值,实现员工个人价值和追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充分利用变电运行职工无形的技能知识和学习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创建学习园地,加强对业务理论知识、日常工作应遵守的规章制度的学习,也包括对一些包含文化底蕴书籍的学习。管理者应督促职工的学习,保证每人每天学习一小时,对读书笔记等进行定期检查,保障学习效果。通过学习,可以帮助职工意识到自身不足,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如此,才能不断提升职工的文化素质,提高整个团队的知识水平,为建设更好的职工队伍打下基础。在安全思想教育方面,首先要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基地,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教育体系。企业应该加大安全教育投入经费,聘请经验丰富的师傅讲解安全规程、规章制度,并且结合工作经验,提升课题的趣味性,通过师傅们的言传身教让职工们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管理部门应该监督好定期的安全警示教育片播放工作和事故通报的学习工作,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职工使用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保护意识,提升工作安全性。
其次,需要加强变电运行人员的操作演练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设备、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网可靠性也逐步提高。今年来,无人值班变电站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变电运行人员的操作任务越来越少。操作任务减少,给变电运行带来了一些严重问题,随着任务减少,老变电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逐年下降,而新进的运行人员缺少锻炼机会,致使新人员迟迟不能上岗就职,最终导致变电站中出现有人不敢用的难堪局面。因此,要解决当前局面,需要建立实际的操作培训基地,对新进人员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在操作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就业。可以选着一个旧的、废弃的变电站旧址,充分利用设备更新替换下来的设备,组装成一个实际操作培训基地。组织人员编写详细的培训手册,定期对运行人员进行实操培训,达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目的。
最后,要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的变电运行人员,离不开铁的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因此,对新进人员的规章制度培训工作十分重要,要制定全面的管理、考核制度,从培训、定岗和使用方面着手,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 叶朝阳.浅谈如何更好地建设变电运行职工队伍.民营科技,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