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制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法制教育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制教育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法制教育规章制度

第1篇:法制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二、加强学习,以专业法律法规为重点普及法律知识。

我校成立有普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普法规划并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演讲等多种形式认真贯彻实施。精选人员,利用校园广播站及壁报栏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法制内容,建立校内法制宣教阵地,营造氛围,增强舆论宣传。不定期聘请公检法部门的领导专家为师生作法制报告。同时,在各科(尤其是政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另外,订购法制学习材料存放在阅览室,供师生自行阅览。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我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加强实践锻炼促进行为养成。为使法制教育深入人心,进而转化成师生的自觉行为,我校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学年及学期工作计划,同时发挥好四个作用:一是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我校与县中级人民法院、团县委、xx镇派出所及县交警大队常年建立法制教育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坚持开展法制共建活动,如每年举行一次法制报告会,每学期都有国旗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另外学校还开辟了校园广播法制教育专栏。二是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配合学校法制教育,法制副校长通过模拟法庭、现身说法,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帮助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学校每学期部将法制教育列入家长学校课程,并聘请公安干警、政治教师授课,收到良好的效果。四是发挥法制教育活动的作用。坚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对违法违纪问题不回避、不手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惩前毖后,警钟长鸣。

四、我校长期坚持定期学习制度。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做到教师人手一册,便于教师学习。今年,学校已组织编写了《xxx中学生自律与安全常识实用手册》,几经全校师生修改校对后,印成手册,发放到每个学生。每周一的晨会,有正规的国旗班升旗,有催人奋进的国旗下讲话,有带班领导的工作总结和布置,有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意见等。这些都是法制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各种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在潜移默化中让师生接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用法律法规要求自己,依法执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课堂上,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有错误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用正确地舆论引导人,用高尚地人格塑造人。

我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推行依法治校策略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和有效手段,也是学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赢得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开展“以法治校”活动,增强了学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五、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第2篇:法制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高效教学模式

我国法制制度的逐步完善,现在法律已经和生活各个领域相互联系,大学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尤为重要,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只要依靠科学合理的发展教育。改革开发,让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也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当前大学生主流思想依旧趋向于积极健康,但是受到家庭、社会各方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间依旧会产生违法乱纪的情况,这些都将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大学生法制理念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教育观念落后

现在我国各大高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培养都局限在教学计划中的基础课程培养,法律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门课程,部分院校把法制教育也法制教学混为一谈,法制教育德育功能也受到淡化,没有将法制教育看成培养学生个人素养的一门学科,因而忽略学生法制能力以及法律精神。很多大学在开课初期就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结合一起讲授,法制教育被归类为德育教育,授课教师也不是专业的法制教师担任,大部分是德育教师兼任,所以减低法律的层次,学生从主观上就没有重视法律,因而部分高校忽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因而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部分大学生还依旧把自己当成未成年人,很多入学的大一新生,由于一言不合聚众打架,更甚者是本市学生欺负外地学生。引发很多不良反响,公安机关的介入,导致该名学生失去获得学位证书的机会,学生在大家事件开展之处只是把该事件定位为同学之间的矛盾升级,但是从法律层面是恶性斗殴,即使没有造成人身伤害,还是构成刑事犯罪,出现这类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观念的落后,如果学生在打架之处就了解相关危害在组织打架过程中必然会有所顾忌,不会如此草率和鲁莽,当造成恶性事件后悔不当初。因而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自己超过18岁后,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准则,一旦跨出这个准则那么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法制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法制教育开展的核心主要让学生掌握现行部分的基本法律和法规,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相关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识,有些知识学生认为是道德范畴其实隶属于法律范畴,当前我国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联系较大,很多时候教师讲解的专业知识与法律脱节。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多是背诵法律条文和知识点,目的是应付考试,所以学生的法律精神以及法律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养。比如,在给学生讲解犯罪中止学的过程教师更多的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法律的理论知识自身就带有一定的枯燥,学生对于生涩难懂的字眼更是感觉无力适从,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专业事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大学生法制教学的措施

(一)依法治校与高校办学的结合

1.建立和完善依法办学的法律体系:依法办学,从宏观角度是事项法治化的管理方案,主要的前提是建立一套与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以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理清大学中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且完善大学内部的治理结构。教育行政部位为让两者结合,要求加快“立、改、废、释”,通过法治的思维和方式保障教育进行综合性的改革,妥善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各项难点。

2.建立依法治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从微观角度考虑问题,依法治校主要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过程的法制化,我国很多大学生制度的整体制度核心主要是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内部管理机构。各个高校推行的管理章程都是要推荐依法治校和依法治国的结合。目前高校为推进高等教育的法制化以及规范化,需要根据法律赋予的大学自,改善内部的结构。要求运用“立法”的方式,将制定的章程在校园范围内推广,主要是确立其地位。在章程中明确行政、学生、教师、教职员工的各项责任和义务,构建一个统一和完善的整体。另外要在章程中体现出各个方面的权利,明确内外部关系的界定,正常处理好各方关系,内外关系的协调发展主要是以实现章程运行为依据。

3.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体系相结合: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所以需要以德树人,弘扬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高校的法制教育能较好的体现社会化的主要发展程度,对我国的国民素质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也与依法治国方略实施有着密切的连续。因而高校教学中要求法制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摆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法制理念,加大规律性的意识培养,带动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法律知识以及法治理念,让专业教育结合品德教育,结合课题与实践教学,最终让法治教育与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统一。

(二)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所以在教育中教师占有重要地位。因而高校需要建设一支坚定理想、信念、有德和掌握扎实知识的师资队伍。第一,优化法学教师对位,要先让法学教师具有坚定地理想和信念,传播;第二,优化教师对位结构,根据学科以及课程体系的需求,学科建设要以教学中心为主要的出发点,培养高层次人才;第三,聘请法学经验丰富的人才来到高校任教,也可以鼓励高校教师多参加校外法学讲座,形成校园内外的双向互动,让法学实践以及法学教育之间的协同配合,加大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建设。

(三)提升管理者的法律意识

法制教育不是单纯的简章建造,是其实要运用法律的思维模式管理学校内外的各项事物,实质是完善法律要求的公平和正义。所以在法制教育的进程中,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制度的执行人需要具备法制的精神,这样才能达到人和制度的高度统一,所以为了真正的完成依法治校,关键要依靠法律的意识以及素质。

1.法律意识强化,能完善规章制度:管理者也是有自己切身的利益,因而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进程中不但需要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要求管理者具有法律意识,主要是希望管理者在制定规章时,从大我方面出发,形成公正、公平的管理理念,要求各项规章制度都要冷静和全面的权衡各方的利益,这样制定出的规章才能更具有公平性以及合理性。

2.法律意识能够正确灵活的执行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死规定,但是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类情况,如果规章制度的执行过于程序化和死板,也会引发不公的情况。就像秦朝立法之处以商君之法为治国国策,可以让秦朝的军队成为称霸六国的“虎狼之师”,但是严苛的法令最终造成秦不过三代的局面,而校园管理中的管理对象多为教师和学生,规则是制约他们行为,划分他们义务和权利的一种方式,但是不能过于严苛,这样就会有失公允,也不符合依法治国的初衷,更不能完善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3.结合法律与教育规律:教育的开展有其特殊性,依法治校不是要把法律简单的运用与学校管理,是要让法治精神与学校的教学规律相结合。所以这项工作的开展要在具有法律意识的人的支配下才能进行。教学的特色性决定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模式,如果不不尊重客观规律那么很多行为将无法得到应有的功效,如果法律模式的应用只是运用套用模式,将会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硬伤。因而管理过程中要把依法治校的核心转移到学校自由的理念上,以学校的客观规律为依据,最大限度的与法律的公正和公平性相一致。

(四)结合发展教育与专业教育

比如在讲解多人犯罪未遂事件中,单个犯罪行为的中止能清晰的判断是否从属于犯罪中止,但对于共同犯罪中认定的犯罪中止认定争议较大。中止犯罪的行为已经先融入共同犯罪之中,所以对犯罪中止成立标准的认定,有很多不同之处。

1.及时性的判定,在犯罪预备阶段实行犯罪中止活动,也可以在犯罪行为实施终了犯罪结果没有发生之前。但如果犯罪结果一旦发生,无论其结果是有全体犯罪人共同行为还是有部分犯罪人行为形成的,共同犯罪的行为已经出现,就不能存在犯罪中止的判断。案例一,甲和乙约定第二天谋杀丙,但是第二日甲因为腹泻没有赴约,但是两人都要承担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案例二,甲和乙为了杀死丙,共同买毒药,但是乙在三天会放弃谋杀丙的行为,把毒药扔掉。在这个案件中乙中止犯罪行为,形成犯罪中止,但甲还有中止犯罪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2.自愿性原则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停止呀进行下去的并且能够产生犯罪结果的行为,可以形成犯罪中止。部分犯罪人在犯罪中止以后,并劝说另外一部分人放弃犯罪行为,另外一部分人放弃劝说,在能够继续实行犯罪的情况下,放弃犯罪行为,那么这样情况可以判定为犯罪中止行为。

3.有效性原则,犯罪行为自动停止,有效的防止并且阻碍犯罪结果的产生。有两个条件限制,客观上,犯罪中止中的共同犯罪必须切断自己和之前的行为,也就说断绝和共同犯罪整体的有机联系。主观上中止犯罪的犯罪人自动切断和共同犯罪人之间的联系,并且把自己中止犯罪的意图传达给其他犯罪人的行为。通过给学生讲解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明文规定,那么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在遇到类似事件时,都能够妥善应对。避免学生在不了解法律规定的过程中为了自保做一些过激事件,或者被人冤枉不能马上洗脱嫌疑等,学生在校园内面对这类突发事件学校可以出面解决,但是学生一旦走向社会,面对险恶的环境就要学会自保。所以专业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案例让学生印象深刻,在碰见类似情况时,能够沉着应对。综上所述,法制教学模式与高校教学模式的结合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并且通过依法治校完善法制教学,这才是建立法制模式的关键,也从客观上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李洋笑 单位:遵义医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高校办学治校.中国高等教育.2014(22).

第3篇:法制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

根据全市教育系统法制教育宣传月的工作目标,我们认真制定了活动月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学校内部,我们重点围绕《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反复研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通过学习,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在“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法制教育宣传员等同志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学校的领导亲自挂帅,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了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导处为主体,以法制教育教师、班主任为骨干,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学校加强了与当地公安、交通部门的联系,在当地专职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聘请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一步加强了对全体师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校充分发挥校红领巾广播台、校报、黑板报及手抄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一方面采取“通读法律、法规原文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们由法制教育辅导员有计划的利用活动二的时间,对各班轮流进行辅导;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5月8日,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动员大会;5月9日,学校进行法制教育主题班报评选活动;5月17日,学校进行了“做守法小公民”手抄报比赛;5月20日,学校开展“做守法小公民”演讲比赛;学校还计划5月26日进行“做守法小公民”法律知识竞赛。

二、团结协作,普法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普法和依法治理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法制教育活动月中,广大教职员工重新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刑法》、《职业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例如,广大教师通过再次认真学习《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明确了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摆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教师当中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没有了;热心帮助困难学生的多了,懒于做学生工作的少了;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做表率的多了,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的杜绝了。

(二)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管理的轨道。

制度管理,是指管理者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则和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进行管理的方法。所谓依法治校就是在学校内部实行制度管理,制度管理以其规范性、威慑性、稳定性、防范性等优点为学校管理者所青睐。我校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原则,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在教职工中树立法制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耻辱的良好风气,同时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总结和激励工作,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坚持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对遵章守纪者加以肯定表彰,对违法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坚决煞住各种违反法规的现象,真正使学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步入依法治校的健康轨道。[1]

(三)加大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我们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紧紧抓住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脉搏,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

1.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一是邀请当地政法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村委的配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少先队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课堂、红领巾广播台、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晨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宣传阵地,狠抓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校内外结合的

法制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一直保持0记录。

2.立足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我们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活动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普遍开展法制教育。学校除确保活动课完成法制教材规定内容外,还充分利用队活动时间及每周的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3.针对实际,强调法制教育的层次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个性特征,各校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注意了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学校学生年龄差异,利用图片展览、表演、观看专题法制教育片等直观形式加强教育,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自觉性。

4.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学法、懂法,形成认知基础,这固然是必要的,但学法必须与守法相结合,普法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否则法制教育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运用法律这一有力的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结合学习《国旗法》,学校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并以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使每周庄严而隆重的升旗仪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由于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我校学生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由于我们思想重视,措施扎实,青少年法制教育以及依法治校工作成效显著。

总之,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中,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开展好此项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4篇:法制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根据全市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市的工作目标,我们认真制定了年度普法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学校内部,我们重点围绕法律法规,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反复研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通过学习,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在“普法依法治理”教育活动中,我们突出了以下重点:

一是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工会、财务等科室同志为成员的普法、执法领导小组。学校的领导亲自挂帅,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了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政教处、教导处为主体,以班主任、政治教师为骨干,以党、团、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学校加强了与当地公、检、法部门的联系,在当地专职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聘请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一步加强了对全体师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校充分发挥校广播台、校报、黑板报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一方面采取“通读法律、法规原文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调演及法制宣传日等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此外,学校都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必修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同时还做到法制教育与纪律常规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弘扬美德相结合,依法治校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团结协作,普法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随着普法和依法治理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开展“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后,广大教职员工重新学习了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广大教师在明确了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摆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教师当中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没有了;热心帮助困难学生的多了,搞有偿家教的少了;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做表率的多了,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的杜绝了。

(二)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管理的轨道。

制度管理,是指管理者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则和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进行管理的方法。所谓依法治校就是在学校内部实行制度管理,制度管理以其规范性、威慑性、稳定性、防范性等优点为学校管理者所青睐。近年来我校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原则,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在教职工中树立法制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耻辱的良好风气,同时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总结和激励工作,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坚持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对遵章守纪者加以肯定表彰,对违法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坚决煞住各种违反法规的现象,真正使学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步入依法治校的健康轨道。

(三)加大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我们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紧紧抓住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脉搏,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

1.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一是邀请当地政法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村组的配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建立家长教育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党校、团校、少先队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如师附小、安定小学等学校充分利用课堂、红领巾广播台、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晨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宣传阵地,狠抓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校内外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一直保持0记录。

2.立足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我们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必修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普遍开展法制教育。学校除确保政治课完成法制教材规定内容外,还充分利用团队活动时间及每周的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3.针对实际,强调法制教育的层次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个性特征,各校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注意了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学校学生年龄差异,利用图片展览、表演、观看专题法制教育片等直观形式加强教育,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坚持在新生中普遍开展军训活动,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良好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成立少年警校,组织小交警上街执勤,学习交通法规,养成遵守交通法规良好习惯,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学法、懂法,形成认知基础,这固然是必要的,但学法必须与守法相结合,普法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否则法制教育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运用法律这一有力的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结合学习《国旗法》,学校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并以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使每周庄严而隆重的升旗仪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由于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我校学生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由于我们思想重视,措施扎实,青少年法制教育以及依法治校工作成效显著,我校多次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第5篇:法制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未成年,而且处于叛逆思想的上升阶段,父母和老师的教诲基本听不进去,经常由于自身的放纵与无知导致违法甚至犯罪,所以法制教育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职业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学校的青少年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而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有些学校甚至一味地追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意识的教育甚至成为某些学校的盲点,其现状无法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求,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影响中国法制化进程。学校不重视,法制教育内容少、且无针对性。多数职业学校对法制教育不够重视,相关的教育内容少,学生对其接触更少。多数教师对法制教育缺乏责任感,对这些不涉及到职业技能培训的仅是一带而过,学生也消极对待。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主要采取考查课的形式进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教材内容陈旧,法制教育相对滞后。时下,我们的法制教育教材多半是关于社会道德方面的教育,以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法律方面,涉及过少,学生无法做到知法、懂法和用法。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告诉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应该在日常学习中让他们充分接触法律,使他们知道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会有什么后果,以及对社会家庭的影响。

教学枯燥导致学生厌学。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半是生搬硬套的说教式教育,法律本身就是各种枯燥的条例,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没有采取生动而直观的案例分析,以及社会实践性强的法制教育方法,所以极易让学生心产生反感,收效甚少。缺乏有效手段,对学生管理不够规范。部分学校还尚未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学生评价考核体系,对学生监管方面所做工作不充分,奖惩不分明,有失学生对学校的信任。这会促使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进而对法律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公然与学校各种规定作出对抗,甚至对于法律的权威性作出挑战。

职业学校法制教育改革措施

完善教材、引进人才,转变学生的法制教育观念。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充分重视教材的编纂工作,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法制教育教材,是青少年形成法制观念的关键。相关部门应该着手编纂适应广大青少年学习和使用的法制教育教材,应多采用文字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学法,用法。其次,职业学校应大力引进受过高等教育的法律专业人才来从事法制方面的教育工作,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并且能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让学生视野开阔,更加感兴趣、努力地学习法律。积极开展各种法制教育宣传,邀请政法干警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以及大型的公益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

理实结合、严于律己,树立法制教育意识。始终坚定不移的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熟知我国法律条文的同时,要求教育学生利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学校发生的各类违法案件,要主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对相关责任人要严厉处理,以此在实践中教育青少年在守法的同时,能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老师要起到标杆作用,首先要努力带头学法,用法,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对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老师必须毫无异议的遵守,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积极的榜样作用。对于法律法规,学校必须严格遵守,建立违纪违法责任追究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学校的治安环境必须放于首位,净化校园环境,使青少年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第6篇:法制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高校法制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是指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基础性教育。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对大学生产生了正反两方面影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给高校法制教育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存在从属于“德育”的倾向,高校法制教育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法制教育课的实践环节缺乏,其中法制教育网络化建设更显匮乏。

2.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重视程度来看,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偏差,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工作显得较为薄弱,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在现实工作中,部分学校领导干部常常把法制建设视为无关轻重的“软件”任务,导致其对法制教育宣传在促进领导方式、管理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法制教育进网络仍然停留在一般性的表面工作上。从形式和方法来看,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在形式和方法上较为单一,缺乏交流和互动。目前,大学生对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的权大于法、关系大于制度等现实的消极影响。大部分课程都集中在大学一年级进行,因此,在短期内使大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并能主动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和权益存在困难。

3.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依法治校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有效保障。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1)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把法制教育网络化建设当作硬件来抓。一方面,大学生只有自觉地遵守法律,主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地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才能在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认识法制教育网络化的重要性,在网络平台上创建贴近校园、贴近现实、贴近师生的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法制教育平台。

(2)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法制教育进网络工作。高校要努力建设一支既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熟悉法律知识,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并能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这支队伍只有熟练掌握网络,才能走进网络及大学生的世界,才能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思想问题及法律问题。要学会运用网络这个先进的教育工具,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优势和教育功能。

(3)创新法制教育载体,注重与传统法制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在高校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传统的大众传媒的作用,更要注重网络这一新载体的运用。高校法制教育必须迅速进入网络,以网络为载体,向大学生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信息,让先进文化在网络中充分发挥作用,消除各种反文化的负面影响,使网络真正成为高校法制教育的新阵地,为普法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7篇:法制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学校始终把依法治校工作作为学校主要工作来抓,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办学理念,确立“稳定、安全、提高”的工作目标,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创设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各方面工作呈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现将总结如下:

一、依法健全学校内部治理机构

1、学校高度重视教职工、学生的法制教育。为提高学校依法治校決策,民主管理水平和高效监督水平,维护校园稳定,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建立了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赵智广校长任组长,李庆祝副校长、郭秀棉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学校中层领导和各班班主任,亲自抓法制教育,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形成了校内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

2、学校制定了法制教育宣传与依法治校工作长远规划,做到年年有计划、有总结、检查落实到位。

3、机构完善,有明确的议事、办事制度,制度齐全。

二、拓宽渠道,加强教育,打好依法治校的基础

依法治校的基础就是法制教育的普及程度,为提高我校领导、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对全校教职工普遍进行了全员法制学习培训。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教育法规,极大地强化了全校教职工的法律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法律素养,广大教师也以良好师德教育、熏陶和感染学生,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将依法办事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为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我们多管齐下,务求实效,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开展法制、安全等方面知识教育。

1、设立各种宣传栏,在学校走廊墙壁及班级宣传栏开辟校园安全法制教育园地,通过典型事例及图片展览教育学生,警钟长鸣。

2、利用学校校园广播、班级微信群和钉钉群,长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3、结合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中小学安全教育月、世界禁毒日、升旗仪式等机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宣传的危害性,号召大家学法,知法,遵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4、聘请派出所指导员为法制副校长,定期举行法制讲座,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

5、抓交通安全教育。通过演讲、手抄报、班级微信群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6、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注重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来陶沿学生,把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浓郁的法制宣传氛围,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走进校园,校务公开栏、法制教育宣传橱窗、名人名言、班级文化墙特别引人注目。

三、强化管理,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依法管理是依法治校的主体工作,如何使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我校以人为本,把工作做细做实,努力做到“无情法律,有情操作”,最终进入到教师主动、自觉地自我管理境界。

1、坚持教代会、推进校务公开,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学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监督与保证作用,使广大教职工有效参与学校管理。一是坚持每学年一次教代会制度,我校的重大決策,改革方案,学校财务等都在教代会上公开、讨论。二是校务公开规范化,经常化,扩大化。利用周例会,公示栏对学校近期工作安排,教职工关心的热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重大決策的落实及结果,进行公开或说明。三是做到管理民主化,如教师的年度考核,都经过家长评议,学生评议、教师互评,考核小组测评而产生。另外,学校基建项目,校园美化等都是在全体教师的主动参与下进行。四是多方收集教职工意见和建议,激发大家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学校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氛围中持续发展,蒸蒸日上的。

2、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学校建立了教师申诉制度及操作办法,保证教职工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对学校处理决定不服时,有权利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申诉。学校按规定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条件,依法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让教师充分享有开展教学、科研、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保障教师应得的福利待遇、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保证教职工的婚假、产假等。校内管理机制健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聪明オ智,真正做学校的主人。正是由于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对教职工关心照顾,至今无例教职工有申诉行为,更多的是以主人翁的姿态提出对学校发展的合理化的建议。

3、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权,尊重学生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严禁体罚学生、严禁使用不文明语言,不准讽刺、挖苦、污蔑学生等。学校保证每个学生有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权利,保证任何教师不准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侮辱、歧视学生,不准以任何借口把学生赶出教室,不能剥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权利。按国家规定向学生收费,实行“一费制”,对收费情况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公示、反馈,所以,我校无乱收费问题。

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我校始终认为安全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学校管理的底线要求,是学校文化的基础共识,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坚持“以防为主,教育为本”的原则,始终把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作为安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平安校园领导组,制定各项学校安全工作预案,消除了学校安全隐患,完善了安全保障体系,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由于学校领导、全校师生长期重视“安全第一”的思想,多年来,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学校领导和教职工无刑事犯罪行为;无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违法犯罪行为;校园秩序良好,在平安校园建设中受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第8篇:法制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一、挖掘课程法治文化内涵,培育法治理念

课堂教学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法制教育要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科教师尤其是政治、语文课教师,有责任深入挖掘教材的法治文化内涵,在情境导学、分析探究、活动展示、作业考试等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真正做到法制教育进课堂,要把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以讲故事、演小品、辩论赛、课本剧等形式创设法制教育点,增强法制教育的互动性、针对性,增强渗透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的提高。

二、开设法治特色校本课程,激发学法兴趣

法治课程是法治文化的基础,也是公民法治素质的基础。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开设法治校本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学法兴趣,培育知荣辱、守法纪的文明风尚。笔者注重整合社会法制教育资源,利用广州市地方教材《中学生法律读本》,下载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开发《新闻法制1+1》校本课程,对政治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开展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活动,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这样,既加强法制教育,发挥了法律对行为的强制规范作用;又注重时事教育,发挥了新闻对思想和行为的示范引领功能,深受学生欢迎。

三、开辟多元法制宣传阵地,强化法治意识

提高师生法治素质,必须整合法治文化的历史资源,加强法治文化基础建设,推进法治主题橱窗、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公园、法治书画展等载体建设,培育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进一步提高电视、报刊法治节(栏)目水平,扶持法治文艺创作演出团体,打造法治文化品牌,让法治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同时创新形式,充分利用全国和地方“两会”、重要节日、纪念日等节点,集中开展公益宣传、法律咨询、旁听庭审、法治文化下乡、法治影视评论、法律知识竞赛等法治文化活动,传播法治理念,增强法治文化建设实效。

四、完善依法治教规章制度,培养守法习惯

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点是使青少年从小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使之内化为自律、守法的行为习惯。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性地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引导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把法治文化融入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完善校长岗位培训、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探索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法、用法能力考核的软指标精细化,为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中小学校要整合法治文化与校园文化,鼓励师生参与制定和实施校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防止课堂暴力和乱收费,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保证师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和谐、安全、健康。

五、创新法制教育联动机制,弘扬法治精神

第9篇:法制教育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学校管理 法制教育 实效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第二十六章六十四条“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这是对依法治校的本质要求,也是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1.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的需要

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制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特有功能。早在1999年,“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写进宪法,法制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和途经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曾经高达73%,且趋于低龄化。校园安全事件也屡有发生,防不胜防,为校园稳定嵌入了不和谐音符。这固然有社会变革的原因,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法制教育效果不佳的结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无论是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讲,还是从依法治校、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要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2.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个社会、家庭、学校相互配合、相互补进的系统工程

学校教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社会风气也不尽人意,对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不仅学校要在指导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辨别是非曲直,而且青少年法制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一个相互配合、相互补进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

2.1 法制教育要贴近学生实际,融进学生生活

法制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思维特点、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针对性上下功夫,在科学性上做文章,在时效性上出实招,要入境入情,使学生们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认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例如我校在每学期举行的普法宣传活动中,开展“法制教育漫画作品展”,法制漫画真实的反映学生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知识,《偷自己家的钱也违法》、《小孩不能抽烟喝酒》、《不满12岁不准骑车上路》等系列作品。学生在创作和参观的过程中,懂得了法律法规,知道了行为准则,在学习生活中就会自觉遵守。还有的学校制作“法制手抄报”,征集“我身边的法制小故事”,组织“我与法同行征文比赛”,将简单的说教形式转变成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听到的可能忘记,看到的可能记住,亲身做的才能学会,让法制教育贴近实际,融进学生生活。

2.2 法制教育要形成合力,得到社会的支持

各学校可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一是邀请当地政法工作者进学校,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居委会(或村委会)的配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建立家长教育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是孩子首要模仿的对象,家长的思想观念,言行和文化素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2.3 法制教育要遵循规律,坚持日常性、持久性

对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项持久的工作,这种教育或有行或无形,要把学生已知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长期的法律行为,要靠长期的训练。因此,要让法制教育落实到育人过程的各个环节,抓实、抓牢、常抓不懈。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特别是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学法、守法、依法办事、按制度办事成为每个师生的自觉行为,成为校园的一种风尚。

要明确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法制教育属于民主政治建设范畴,不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知识教学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知法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把学校法制教育内容变相为德育内容,这无疑于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

2.4 要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的安排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