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第1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现代大学是一个巨型组织,学科众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处于开放的、复杂的、多元的环境,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建设和完善既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实践推动的现实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我们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大学治理结构的变革首先要处理好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关系。要通过治理结构的变革,形成这样一种制度安排:行政系统辅助学术系统,共同服务于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学术系统为大学发展提供动力,行政系统确保大学的良性运转。为此,我们首先从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结构性改革入手,逐步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和与之相关的制度体系。按照“学术为上、重心下移、教授治学、分权管理”的原则,构建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功能为主导、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研究所。研究所集本科教学、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以及社会服务于一体,体现出研究型大学的特色,有利于在基层有效地消除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二元化倾向,有利于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教授治学有了必要的组织形式和体制上的保证。其次,从调整机关职能部门职责入手,变革大学行政组织。我们以加强整合、提高效能为着眼点,以事为中心、进行流程再造为具体措施,形成机关工作管理模式上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并重,运行机制上决策、执行、监督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价值取向上由职能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的局面,为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绩效显著的管理体系和逐步实现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第二,保障学术权力、实现教授治学是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为了探索保障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校在不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以研究所为主体的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了学位授权学科负责人管理办法,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推荐聘任办法等学术制度,充分保证教授的学术权利和学术自由,强化教授的学术责任,激发教授的创新活力,促进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和学术创新的科学发展。

第三,建立科学的预算体制与资源配置机制是治理结构变革的重点所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资源有效配置,如何建立统筹兼顾、学术主导、资源共享、配置有效的科学的预算体制与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大学科学发展的重点所在。我们认为,科学的预算体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从来不会自发地形成,学校各方面对预算和其他资源的渴求几乎是无止境的。为此,我们积极构建服务于学校战略目标的资源配置体系,以战略规划中的目标体系和战略重点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判据;改进预算体系,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对基本办学设施实行定额和调节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防止低效和无谓的浪费,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四,制定大学章程是构建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保障。大学章程作为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的“根本大法”,是规范学校与政府、社会及其自身内部关系的准则,也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基础。章程建设既要体现和巩固治理结构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又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以改革为章程建设提供动力与内容,以章程建设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和系统集成的载体。我们以章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落实和扩大办学自,完善校院两级党政管理架构,巩固以校院两级教代会为主渠道的民主管理系统,发挥群众团体及派的监督作用,探索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校长负责、学术委员会咨询评议、教代会民主监督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章程的制定,界定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规范大学内部权力的运作,明确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和程序,进而为完善学校的治理结构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第2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后勤改革

高校的后勤工作在学校的工作中是一项具有保障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也是高等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现代大学的制度建设是我国在进行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工作时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落实、贯彻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大学进行高水平建设的制度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非常的重视,特别提出了一项要求就是要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对加强建设大学章程、治理结构的完善、专业评价的推进、加强社会合作这四个方面来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思路和方向进行具体的阐述。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的后勤改革工作在实践和理论上获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和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工作当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一)缺乏资源,竞争激烈,无法满足学校与师生的需求

高校后勤进行改革的初期,学校每年都要进行扩招,学校的设施和设备较为落后,师生的生活条件较差,对服务的需求也没有那么大,学校的目标就是要对进入学校的师生进行安顿。几年过去,现今高校的面积、需求以及条件都要比之前有非常大的进步,学校不但对科研、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并且师生对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也在不断的提出层次化、个性化、高档化的服务要求,而当前形势下,紧张的财力、紧缺的资源、激烈的市场竞争、发达的网络、高涨的物价、媒体的监督、师生与员工的需求增加等等情况,导致高校的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和时势,高校后勤的改革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二)制度落后,留不住人才,高校的后勤队伍力量匮乏

当前,高校后勤的人事制度中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后勤团队的建设工作滞后,无法有效的引进并留住人才,也无法发挥出人才应有的作用,后勤团队的凝聚力也在不断的下降,人才团队没有后劲,发展情况令人堪忧。

1、用工特征存在问题

当前后勤工作的用工特征主要表现为复杂化、多样化、短缺化,同时积极性较低。后勤单位中原有的事业编制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合同聘用人员、临时工等多种用工形式的员工,由于用工形式的不同,薪酬也存在较大的差别,非编制内人员的薪酬待遇较差,同时也得不到晋升的机会,社会地位也较差,这样就对这些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不仅无法引进相应的人员,工作者也无法安心的工作。

2、后勤团队缺乏具备较好技术、管理技能的人才

后勤队伍缺少具有较强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由于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高校后勤在改革之后因为多种原因和关系所进来的员工仍保留在内,这些员工的资格较老、年纪较大、没有学历,缺少技术,同时,还不懂得如何去经营和管理。由于体制的原因,或是待遇等多方面问题,导致了后勤部门的人才流失,当前所应用的聘期制、轮岗制也导致了后勤领导干部更换的十分频繁,这些情况也使高校的后勤存在人才匮乏的情况,最为普遍的情况就是没有精通经营和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后勤团队面对着人才流失的困境。要使后勤部门的服务理念进行转变,提高服务的态度,提升服务的水平,对服务层次进行细化,以此来使服务的质量得到提升,服务的体系得到完善,对师生所反映的重点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构建出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使效率、效益和效果能够共同提升。

二、在现代大学的制度建设下对高校后勤进行改革的措施

(一)对资源进行整合,提升高校后勤的活力与实力

现代大学制度中明确的提出了高校必须要规范管理、依法治校。后勤资源不但要进行有效的管理,还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整合,对配置进行优化,减少内消耗,尽可能的不要出现资源浪费以及重复建设的现象,让生产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益,同时,还必须要避免行政部门进行干预,要明确各方职责。要按照市场化的具体要求,对后勤部门进行企业化的管理,对服务的项目进行拓展,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核算,减少运营所需的费用,激发出后勤部门的活力,减少学校的负担。

(二)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加强高校后勤队伍的建设

现代大学制度中明确的指出高校必须要成为人才辈出、民主开放、学术自由的良好学院。高校的后勤队伍作为高校人才队伍中非常中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但要对现有的后勤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加强,以此来使后勤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技术技能得到提升,还要对当前工作和后勤发展的需要进行分析,引进具备良好技术技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综合素质、懂得管理经营的专业性人才,同时,要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来让人才发挥出其重要作用,让事业和氛围能够留住人才,提高后勤部门的待遇,对人才进行鼓励激励,还要关心和爱护人才,让人才能够用心的工作,发挥其才能。

结语:

高校的后勤工作在学校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具有明显的保障性和基础性,在高等教育事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高校的后勤改革工作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和长足的进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本文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基础,对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高校后勤的改革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宣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中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J].高校后勤研究,2011(01).

[2]许益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下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2(03).

[3]陈永涛,刘义荣.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高校后勤改革实践与探索――以南通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2(06).

第3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和认可,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个部门联合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划中提出,要“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质量年报的公开,为社会公众了解学校发展状况、监督学校建设、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可以说,高校质量年度报告的,为高校和受众提供了一个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一个了解、沟通的平台,但要充分发挥质量年报的积极作用,还要把握好几个度:第一,要有广度,即需要不断扩大质量年报的受众面;第二,要有深度,即需要与广大受众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要有数量,即要尽量收集大量的反馈数据和信息。第四,要有质量,即要对反馈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反复征求意见,反复进行论证。

二、发挥质量年报作用,完善大学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高校的质量年度报告,重点反映学校质量建设的特色优势、以及不足和改进措施,这些项目也是学校制度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存之本,不断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应该是高校不懈的追求,所以,大学制度建设,尤其是质量建设工作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容忽视。应该说,高校质量年报的不断完善,与高校大学制度的建设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鉴于此,笔者就充分发挥质量年报作用,完善大学制度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尽量确保所收集反馈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首先,高校的质量年度报告显示的信息应该真实可信,不怕暴露缺点和问题,勇于接受各方的质询和意见,这也是高校勇于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真正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收集的反馈信息才有真正的价值。同时,要尽量确保所收集反馈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高校的质量年度报告后,要本着主动、坦诚的态度,积极的与广大的受众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大家的意见。其实,质量年度报告的可以理解为是给学校、也给公众提供了一个渠道,大家可以就学校的办学、质量建设等相关问题集思广益,协助学校共谋发展。在这里,一些重要的受众群体,比如上级主管部门、相关的行业企业、同类院校、学校的毕业生、在校的师生和学生家长等,或者因其专业性、或者因其对学校倾注了较多的情感、或者因其对学校发展有较高的关注度,往往会很认真的关注学校的质量年度报告,很用心的去思考存在的问题,很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反馈意见,从这些群体收集的反馈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所以,学校的质量年度报告后,应该把这些群体作为受众的重点,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和探讨,甚至可以就某些重点问题进行专项的调研。其他公众的建议可以作为有益的补充。

(二)要尽量确保所作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大量的反馈信息收集上来之后,要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尤其要注意很多文字性的反馈意见,不同于单纯的数据,需要用心的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学校的工作分门别类,单靠某几个人可能很难处理涉及的各个方面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业务部门抽调力量,甚至可以求助于专业的机构。总之,要尽量确保所作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让这些反馈信息发挥真正的作用。

(三)反馈信息的采纳要契合学校实际,既符合办学定位又满足社会需求

正如前面提到的,反馈信息来自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反馈回来的信息肯定也是形形,学校在采纳的时候要作好权衡和利弊分析。有的建议可能刚好解决目前的困惑,有的建议可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后才能采纳,有的建议可能还需要斟酌,等等。学校一定要从自身发展状态、学生实际状况、社会需求情况、人才培养方向等方面综合考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采纳最佳的建议,作出最合适的方案,不断的修订完善相关的制度,为学校的质量建设提供稳定的依据和规范。有时候,最高水平的建议不一定是最好的建议,只有最适合学校质量发展需要的建议才是最好的建议。

(四)完善大学制度建设要逐步推进,可以先试点运行再反复论证直至最后形成制度

第4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1.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要与高校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矛盾是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一个“瓶颈”。如广东的制造业比较发达,而且处在一个产业转型时期,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的组织方式、分工方式也越来越精细化了。但我们的一些理工科高校及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仍然是用传统的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来培养学生,而且为了应对扩招后生均占有教育资源的减少,许多高校采取统一培养、大班教学这种粗放式的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培养的规格比较单一,这种企业生产和产业转型需要的精细化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粗放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导致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应需要的人才这一“悖论”现象。教师教育方面也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回应不够,甚至滞后的问题。据《金融时报》报道麦金赛咨询公司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教育模式影响中国产业转型,缺乏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已经妨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该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学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团队精神。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的和老师传授的方法”,它建议应当提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让毕业生能够学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种技能。

2.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就是制度的改造和创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涉及到高校的内外部关系,具体而言就是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和高校内部的诸关系。如何建立起体现科学、民主、法治、人文精神的现代学校制度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探索的问题。大学的现代制度建设,首先要在外部管理体制上有所突破,依法使高校真正成为能够面向社会自办学的法人实体,同时高校自身也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高校内部关系则要通过制度改造与创新,充分体现民主的精神,确保学术自由,并平衡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体现法治精神的就是学校章程,尽管法律上早就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章程,但广东许多高校没有自己的章程。

3. 办学效率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大一统”的管理体制,再加上大学的传统,大学办学对效率这一概念一直是比较淡漠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计成本,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产出,而没有去探究是用多少投入取得这样的产出;二是计量模糊,尽管教育中的许多成本(投入)、成果(产出)是不太容易或不适宜去计量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做任何的计量。缺少效率意识的结果导致了在高校办学过程中一方面经费紧张,另一方面浪费严重的现象。如有调查表明,高校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研的不到20%,这还不包括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造成的隐性浪费。所以,要切实建立起高校办学效率的考核指标、监控和问责机制。

第5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术评价制度 学术成果 学术道德规范

[作者简介]刘兰泉(1970-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农业微生物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童洪志(1978- ),男,江西九江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程远清(1971- ),女,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旅游管理。(重庆 40415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35-02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在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重构背景下提出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也是一项制度重建的创新性工作。在现代高职院校学校制度建设中,完善学术评价制度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目前,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和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设计和实践探索也处于试验阶段。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社会认识还有待提高,其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其中制度建设是推动高职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制度建设中的学术评价制度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而且学术评价制度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内容之一,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科研、育人三大功能的重要支撑平台。由此可见,一个能适应本校科学稳定发展的学术评价制度,对学校造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产学研发展之路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术评价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建校较晚,办学经验尚存不足,纵观现代高职院校现有的各种制度,其中学术评价制度建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学术评价制度设计的思路、结构框架、内容等仿效成分较多,基本上是套用同类学院或借用本科院校相关制度;二是已有的科研管理办法、制度等与学院其他有关制度不协调,难以落到实处,有的院校仅仅为应付上级部门对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三是有些高职院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实施的力度不强,领导层将工作重点放在学校硬件基础设施或其他方面;四是对学术评价制度建设内涵、内容和方向的选择比较盲目,其直接原因在于决策层的自身管理岗位绩效考核与学术成果的关系不大,其自身的学术水平受到了局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高职形成多样化及自身特点。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多处于转轨时期,建校周期短,组建形式多元化。高职院校的组建形式主要有:一是由高校转型形成,如职大、成人高校、高专等院校;二是社会需要晋升所致,如国家级重点中专内开办高职班后晋升为高职学院;三是扩建办学规模所致,如普通高校在重点进行教学改革和制度建设推动下以各种形式举办二级学院(职业学院或民办高职)。同时,高职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范畴的高等性特点,又具有职业教育范畴的职业性特征,其行政管理归属为高等教育所属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主管部门。因此,这样的双重派生性特点,使其在制度建设中借鉴或套用他校制度的颇多。

2.“照本宣科”形式依然突出。一方面,从2004年起,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多次对各高职院校进行办学水平的评估验收,由于评估工作安排的时间过于集中,而高职院校建设周期短且缺乏丰富的办学经验,使其在推进全面化制度建设中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导致“拿来主义”的制度建设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应对评估工作的首选方式;另一方面,部分地属教育主管部门也未给予高度重视,把工作重点放在办学水平评估、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而对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基本上都套用同类或本科院校的标准或稍加调整。

3.重物质文化建设轻制度文化建设。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但面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和业绩考核,有的院校领导急于在学院发展和办学特色上做出成绩,使得高职院校疲于“硬件”建设,在办公楼房、宿舍、图书馆、教学楼、学生活动场所、实训实习基地等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教改、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校企合作、招生就业等专项“软件”建设的策应,而对建立健全院校制度、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文化等建设环节显得不足,因为这些精神层面的成果未能成为主管部门考核的业绩衡量标准,有的仅作为参考。

4.高校中行政职务的负面影响。高校两大系列职称评定中,一是行政管理岗位职员系列,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在高校中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尚属主流职称系列,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诸多院级领导的就职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任用,或者本校推荐,而这些管理人员在进入高校之前大多走行政职员系列,由于自身对学术认识的局限性,且没有过多关注和重视科研,从而在学术制度建设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实践证明,很多评上教授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院中层干部后,因日常行政事务烦琐,导致其难以专心从事科研,从而出现了上述种种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术评价制度设计的必要性及价值意义

1.必要性。一是维护高校学术秩序的需要。高校承担着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社会服务的重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而高校又是开展科技活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有生力量,因此,学术评价制度对于提升学术质量、加速成果转化、推动技术产业化、合理分配资源、促进学术交流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与指导作用。二是处理现实学术问题的需要。目前,高校中呈现出的学术浮躁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如硕博论文低水平重复、科研成果剽窃、学术论文造假、官学一体化、一稿多投、论文改头换面等,对此,高校更需要探究其根源,健全和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加强其实施力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价值意义。在理论上,学术评价制度是高校开展学术活动应遵守的基本制度和准则,对维系学术活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为开展学术评价与科技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加强科研团队协作、提高高校学术评价问题的认识、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内容亦可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持;在实践中,学术评价制度为科研实践活动、科研绩效考核、成果评价和奖励等提供依据,对健全大学制度建设、申报科技成果、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同时,还对于优化高校学术环境、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整体水平等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

三、高职院校学术评价的制度设计

在认清学术评价制度设计的必要性和真正意义的同时,有必要对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学术评价制度进行重构,做出新的设计,以期能在推动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起到积极的应用效果。所谓学术评价制度是指有关学术评价目的、功能、任务、对象、内容和活动准则等学术评价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安排,一般通过政策、组织机构、规定、公约或活动惯例等形式体现。学术评价制度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制度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学术评价自身的公正性、合理性、权威性,对整个学术事业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套完整的学术评价制度还应以人本性、阶段性、发展性、科学性、开放性等为原则,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征进行全面考查,其设计内容如下:

1.学术道德规范。在学术道德规范方面,制度设计内容主要有学术规范制度、学术问责制度和学术批评制度。学术规范制度是在学术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并为学术人员共同遵守的学术价值理念或行为规则,是科研内在规律以及价值的内在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符号使用、成果署名、引文注释、理论方法运用等;学术问责制度应包括问责内容、处理程序和实施办法;学术批评制度是学术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学术活动应接受各方尤其是同行的公开监督和质询。完善学术道德规范,一方面要建立学术诚信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体现学术评价公正、公开、公平等原则;另一方面要逐步健全完善学术诚信体系,督促评价者遵守基本的学术道德,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实施学风学习、宣传专题网络环境等措施,不断完善学术道德体系。在推进学术道德规范制度建设方面,可出台“学风道德建设实施办法”来有力促进研究者潜心学术,提高学术质量。

2.学术成果评审。在学术成果评审方面,制度设计内容主要有学术回避制度、匿名审查制度、成果鉴定制度和同行评议制度。学术回避制度是一项操作性制度,为体现学术评价的公正公平性,对与自己有利害人关系的科研课题、学术成果、奖励、晋升等重大事项实行学术回避;匿名审查即关于科研成果申报、项目申报、成果鉴定、论文评审等对其实施匿名审查,包括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成果鉴定主要有组织鉴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邀请或委托校外同行鉴定以及组织校内专家鉴定等三种方式;同行评议主要有国内同行或校内外专家评议为主,现已基本实行了双向匿名评议。做好学术成果评审工作,应在项目申报和获得立项时,加强项目过程监督,建立同行评审专家库,搭建开放网络评价平台,推出科研精品,加快科研成果在行业企业和高校中的优先转化。例如,高职院校可出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来积极鼓励学院教师及科研人员推广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

3.科研成果奖惩。在科研成果奖惩方面,主要是建立学术奖励与惩戒制度。学术奖励主要为提高学术成果质量,提升教师和科研人员科研热情和积极性,涉及学术奖励方面,应包括奖励内容、奖励范围、奖励要求、奖励时间段、奖励程序、奖励层次等,而学术惩戒制度主要起到惩戒警示作用,并严肃处理学术违规人员,告知违规后果和风险。其制定内容应包括确定惩戒执行主体和学术违规的查处制度、学术违规的处理程序、处理过程的公开公正性以及处理结果能在各大媒体或学术网络平台和各级科研机构中贯彻执行。为使科研成果奖惩分明,高校应建立严厉的惩戒机制,引入科研失败机制,在项目研究和结题过程中加强科研经费审计和监督力度,强化科研激励措施,使科研奖惩工作落到实处。例如,推出“科研奖惩实施办法”可有力地推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约束了学术人员的科研违规行为。

4.学术保障措施。在学术保障措施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术评价组织制度中。学术评价组织制度主要包括学术评价组织建构、评价人员组成、任务和职责、评审流程与规则等,其评价活动一般通过常设的专业评价机构组织实施。对高校学术评价而言,一般由专业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实施评价。对学术人员遴选、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等一般由专门设立的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实施。为使上述学术评价制度能够顺利实施和运作,应深入高校科研工作中,建立健全学术评价组织体系。例如,各院校可开展“关于建立学术委员会”专题研讨会,建立并不断完善学术委员会章程来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和功能,保障各种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各项制度的实施,增强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乐先莲.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现实困境和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8(4).

[2]苏力.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1).

第6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日本经验;国立大学法人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5-0054-04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制度是根本。大学作为一个承担多种职能的重要社会组织,在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制度改革是关键。随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口号的提出,“现代大学制度”也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当前学界探讨和关注的热点之一。对处于改革之中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更是重中之重。

对于中国而言,现代大学制度是个新生事物,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大学制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介绍、比较不同国家的现代大学制度,对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何谓现代大学制度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了探讨。如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比较了英、德、美三国的大学后,对成功结合了科研与教学的德国大学最为推崇。他认为,与以保存和解释知识为主要使命的中世纪大学不同,德国的大学以发展知识为目标,这为现代大学制度奠定了基础[1]。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从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形态、大学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和深层基础出发,提出了由国家权力、学术权力和市场三要素构成的“协调三角形”以解释高等教育制度[2],这一经典模式随后由范富格特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力量机制——作为缓冲组织的“中介机构”。[3]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述,如史静寰教授认为,对内部人员和机构组织的行为予以规范、对外部的关系进行协调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功能之一[4];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孙霄兵司长将现代大学制度概括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5];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先生认为,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和社会的关系3个方面。[6]

可见,现代大学制度涉及了多个要素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与作用机制。本文根据上述学者的观点,将“现代大学制度”定义为:为更好地发挥大学功能而制定的、规范多个不同利益群体和组织行为规范的体系。其中包括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大学与外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市场的关系等;二是大学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领导体制)、治理结构等。

二、日本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

国立大学法人化

严格来说,日本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是明治维新后建立起来的东京大学。根据日本社会学家有本章的观点,日本大学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明治时期近代大学制度化、二战后美国主导下的大学制度革新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三个阶段。[7]

在第三个阶段,日本高教改革的目标是大学自治的法制化和大学管理制度的民主化,为此采取的策略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大学自治原则,同时限制文部省权力,让政府对大学管理趋向民主化。2003年日本掀起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运动,为近来日本所开展的各项改革之最,引起了全世界高等教育学界的关注。日本国立大学与我国公立大学在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将主要介绍这一改革对日本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变化

2003年,日本出台了《国立大学法人法》以保障“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顺利推进。该法第二章第一节特地对日本现有的89所国立大学法人的名称列表进行了规定,即在大学名前加上“国立大学法人”则为该大学的法人名称。以北海道大学为例,其法人名称就是“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这一举措从法律上明确和保障了国立大学的法人名称。

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国立大学和政府之间的附属关系,减少政府对国立大学的日常干预,赋予国立大学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权力。改革前,日本国立大学是政府直接管辖和控制的下属机构,大学的所有资产都归属政府所有,大学只享有使用权;进行法人化改革后,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立大学变成了独立法人,并对其资产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按照日本《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的规定,“独立行政法人”指的是实施某事业或事务的合法专业法人机构。根据日本相关法律规定,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与民间组织、政府组织不同,独立行政法人的经费仍由政府支付,机构的责任者仍由政府任免,但在人事、经费上享有一定的自,且政府根据工作情况来决定拨款,类似于我国的事业单位。

法人化改革后,文部省对大学的控制和管理不再那么直接和全面,而是依据政府和大学签订的“中期目标”合同来管理。所谓“中期目标”,是文部科学省制定的、明确了大学在6年之内所要达成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指标。文部科学省根据“中期目标”对大学进行最后的质量监控,并根据大学完成中期目标的情况,确定对大学的拨款额度。大学内部具体的人事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由各个大学自主负责,文部科学省不再干预。

(二)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以后,日本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进一步强调校外人士对大学管理的参与度;更加强调大学与社会的合作以及大学对社会的问责制要求。

改革后,大学校长不再由文部大臣直接任命,而是由组成群体多元的“校长选举考评会”考核选拔,经文部省审批产生。对于“校长选举考评会”,《国立大学法人法》第十二条规定主要由以下人士组成:一部分来自“经营协议会”人员,一部分来自“教育研究评议会”人员,还有一部分是校外人士。《国立大学法人法》还规定校外人士必须占到“经营协议会”一半以上的比例。此外,第十四条规定校长或文部省大臣所任命的大学理事中必须要包含校外人士[8]。《关于新“国立大学法人”形象》的咨询报告认为,这些改革措施让校外人士参与了国立大学的管理和运营并切实地发挥了功效,这将有利于大学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吸收社会的意见和民众的智慧,建立起一种面向社会的大学管理和运营体制。

另外,国立大学法人调查委员会还指出,各大学要积极地向社会提供以中期目标、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为主的有关财务内容和管理经营、大学入学和学习机会、毕业生出路状况、大学研究课题等信息情报,尤其应积极地向社会提供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的评价结果等全面的信息情报。同时,大学在向社会提供信息情报时,要从普通公民的立场出发,尽可能采用简便易懂的语言和方法。

为了促进日本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此次改革还有一个措施,即鼓励国立大学法人与企业合作,向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专利和人才。国立大学法人调查委员会在讨论过程中多次强调“产学管”①的重要性,并积极鼓励大学灵活高效地开展三方的合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立大学法人法》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规定,要求国立大学法人要接受来自于法人以外的委托,和他们一起从事教育或研究活动。此外,国立大学法人要开设公开讲座,为学生以外的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

(三)大学内部关系的变化

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后,大学内部管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最高一级的核心管理层中。

改革前,日本国立大学的校长都是由校内学者组成的教授会推举出适宜人选(必须为日本国籍),上报文部科学省审议,审议通过后由文部科学省任命[9]。在大学的实际管理中,校长的权力较小,主要负责协调和推行教授会及评议会的关系和决策。

改革后,大学将组成有校外人士参与的“校长选举考评会”对候选人进行考核评价,并推举出合适的候选人名单上报文部科学省审批、任命。特别要注意的是,日本国籍不再是成为校长候选人的硬性指标,外国人士同样可以担当校长。

另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的核心管理层除了校长之外,还设置了三个主要的管理机构:董事会、经营协议会和教育研究评议会。具体而言,董事会是学校法人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校长、文部科学省派来的监事及负责各项业务的副校长组成,主要负责学校重大事项的审核和决策,如中期目标和中期计划以及有关预算和编制等的重大事项;经营协议会由校长以及由校长指定的理事(一半以上来自校外)组成,主要负责审核有关学校运营和管理的事项,如中期目标和中期计划中有关经营的事项以及编制和预算内有关学校经营的事项等;教育研究评议会由校长、校长指定的理事以及各个学部、研究所的负责人和校长指定的其他教职员组成,主要负责审议有关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学生和教师等有关的事项。显然,相较于改革之前,校长的权力得到了增强。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介绍日本现代大学制度,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后的日本大学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大学与政府关系上,政府一直或正在转向以间接方式来对大学进行调控,主要有立法、拨款等手段。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享有不同的权限与职责,但都应该以保证大学自治为准则。

第二,在大学与社会/市场关系上,大学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日益紧密,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外校人士参与到了大学的管理中;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日益增多;此外,中间机构在调节和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的中间机构逐渐发展壮大。

第三,在大学内部管理结构上,董事会制度日益成熟,成为各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大势所趋。

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正在处于建设中,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更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保障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为保证这一目标,日本的做法是建立一个多方力量相互制约的制度,赋予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相应的权限,让其博弈并相互制衡。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如何建立这样一种博弈的机制。目前我国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制度能够保证高校教育与政府意志一致,但却不利于保障大学履行其学术职责与社会服务职责。因此,建立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加强高校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吸收大学的各方利益群体代表,如政府官员、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校友、雇主及教育专家等组成高校“顾问团”或“咨询组”。

其次,高校内的学术权力则是最依赖制度保障的相对弱势力量。日本的大学,经国立法人化改革,其校长的行政权力有增强趋势。但我国情况恰恰相反,目前我国的高校存在行政权力过强、学术权力薄弱等问题,许多学术的决策、评议,科研资源的分配等原本属于大学学术委员会、教授评议会的职责实际都掌控在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手中。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制度保障。因此,如何设计制度以取得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良好平衡,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地方。

最后,在制度设计中,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处理好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平等、健康和迅速地发展。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在学校举办者、管理者、资产权属等方面都不同,因此适用于两者的大学制度也不同。此外,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外合资办学开始出现,对于这类高校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大学制度,也应“对症下药”、“因校制宜”。

注释:

① 产学管包括产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

参考文献:

[1]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 徐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66.

[2] Burton R. Clark. The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143.

[3] [荷兰]弗拉斯·F·范富格特. 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

[4] 史静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一个时代[EB/OL]. ,2011-03-14.

[5] 教育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备的四要素[EB/OL].,2010-03-12.

[6] 中国经济网. 解读教改纲要:现代大学制度建立有三个层面问题[EB/OL]. news.省略/rollnews/2010-03/02/content_826108.htm,2011-3-14.

[7][日] 有本章. 大学与社会——大学改革的社会学考察[J]. 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5(4):55-60.

第7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 制度、参与和权力:内地与澳门高校内部治理的比较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让权力在制度和法律的框架内运行 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和制度保障 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 澳门与内地单方解雇制度之比较与借鉴 权力清单制度问题研究 中国内地与台湾、澳门地区检察制度比较研究 被权力活用的制度 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与优化研究 艺术院校的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研究 我国高校推行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初探 巴西与中国的参与式预算比较:财政选择和制度思考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 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研究 内地不动产登记制度与澳门不动产等级制度的比较 关于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制度的实践和思考 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的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2]Mellor,Bernard.The University of East Asia:Origin and Outlook [M].Hong Kong:UEA Press Ltd,1988.21.

[23][29]第14/2006号行政命令核准《澳门大学章程》[EB/OL].[2014-06-25]..

[24]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22-26.

[25]Lindeman,E.The Meaning of Adult Education[M].Norman:Oklahoma Research Center for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and Higher Education,1961:20-22.

[26]Birnbaum,R.The End of Shared Governance:Looking Ahead or Looking Back[C].//W.G.Tierney ,V.M.Lechuga (eds.).Restructuring Shared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no.127.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4:5-22.

[27][31]Heaney,T.Democracy,shared governance,and the university[C].//S.Imel and J.M.Ross-Gordon (eds.).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 in Adult Education: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no.128.Wiley Periodicals,Inc.,2010:69-79.

[28]Duderstadt,J.J.Governing the Twenty-First-Century University:A View from the Bridge[C].//W.G.Tierney (ed.).Competing Conceptions of Academic Governance:Negotiating the Perfect Stor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4:84.

[33]Taylor,Mark.Shared Governance in the Modern University[J].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2013,67(1):80-94.

[34]Li Wang.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and University Autonomy in China[J].Globalisation,Societies and Education,2010,8(4):477-495.

[35]王世权,刘桂秋.大学治理中的行政权力:价值逻辑、中国语境与治理边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2):100-106.

第8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关键词:大学文化;办学特色;品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90-02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的出现和大学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树立大学文化品牌被提到议事日程。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品牌大学,是提升中国文化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趋势。塑造大学品牌,提升大学办学水平,实现科学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建设之路,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大学文化是大学内在的一种本质特征,大学文化及大学文化品牌的建设,对于大学的发展及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大学文化与办学特色

大学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实质上是以大学为载体,在大学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在大学基本职能的实现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对理想目标的一种内在的价值追求,更或说它是大学多年形成的一种学术传统;大学物质文化更是广泛深远,它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大学制度文化则是大学调整内部关系的一种制度体系;而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人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环境条件。大学文化在本质上是大学生存发展各要素的一种系统组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在国家层面上强调了办学特色的重要地位。何谓办学特色?特色在哲学层面上其实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特色就是“舍我其谁”的个性,通俗地讲就是“招牌”。大学的办学特色则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积淀而成的办学特征和风格以及大学在紧跟时代步伐、锐意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是一所高校独特的本质内涵,是它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大学办学特色主要包括办学理念、规章制度、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等方面的独特风格和优势。不难看出,大学办学特色是大学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在宽泛的大学文化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不懈努力而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凝练而成的,是更高层次上的大学文化,是一个大学文化的缩影。

大学文化是基础,特色是灵魂。没有大学文化,难以形成特色,也谈不上大学特色;而没有特色的大学文化,更难实现其文化的主要功能。大学文化是大学特色的基础和支撑,而大学特色是大学文化的升华、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同时大学文化和办学特色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在大学功能的实现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需要着眼于大学的发展前景和战略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大学的文化和办学特色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应该体现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

二、通过文化品牌彰显办学特色的基本思路

品牌战略来自于管理学,是人们在竞争中获胜的一种战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使大学处于激烈的竞争当中,大学品牌战略应用而生了。大学文化品牌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在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如何以大学文化品牌彰显大学办学特色,是本篇论文要论述的主要问题。

1.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加大大学文化品牌建设力度。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既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大学精神文化之于大学文化,是灵魂,从它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大学精神文化越鲜明,个性和特色就越突出。而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弘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学校要把大学精神的提炼和塑造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物质文化作为大学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的总和,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文化的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不断丰富物质文化,完善办学条件,从硬件上为大学文化品牌的构筑和大学办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大学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也是大学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大学制度建设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高校领导要以大学制度建设来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关键是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品牌的直观形象,要营造与学校类型、学校精神气质相符的大学环境文化,大学校园的风格与特点要着力体现以人为本、探索创新、 学术自由等氛围,综合运用艺术语言将学校的文化进行视觉展现。具有象征意义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基础设施、科研基地、校门等校园建筑、设施,要尽可能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如清华园的拱形校门、北大的“一塔湖图”都能很好地向外界传播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

2.深化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是办学者追求的一种办学价值观,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等方面,是每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必须首先认真思考的问题。办学理念是特色建设的灵魂。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由多方面要素决定的,但最根本的要素还在于有没有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独特的“办学理念”的指导,因此“办学理念”的选择是能不能办出特色的首要问题。办学理念是学校领导层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指对办什么样的有别于他校的大学和怎样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办学理念指导办学实践,它容纳了办学者对各自学校独特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的创新性思考,规范着学校的办学活动和办学行为。同时,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大学精神文化,一旦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就能在其指引和激励下克服办学中的重重困难,用创造性劳动把学校办出特色。因此,办学理念的选择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校情,必须有创新性思维。树立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铸就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办学的理念与特色,则是大学文化个性的名片。大学办学是否有特色,首先取决于大学的办学理念。要构建优良的大学文化、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特色,必须深化和提高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为了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高校应当研究客观环境(经济、文化、生源)、社会需求(类型、层次、专业)、自身特点和优势(文化积淀、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特长以及校风),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办出特色。《规划纲要》对当前高等教育的要求是提高质量,不论办学理念、定位、特色,都要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展开。

3.高质量推进,使大学文化成为推动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品质和个性而形成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品质和特色既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一所大学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立足大学办学实践,实现特色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大学要强化特色办学。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要求大学在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与模式、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层面上突显特色,以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推动大学的特色发展。其次,大学要通过挖掘和培育其文化个性而提升大学的文化品质,形成自身的文化品牌,进而突出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最后,大学要通过发挥品牌文化对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的影响力而在不同办学领域和教育层次上创造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同时,大学要通过实践使自身文化品牌贯穿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并通过文化创新来促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也使大学的办学特色在大学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胡赤弟.大学制度演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研究,2004,(4).

[3]郭桂英,姚林.关于中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2,(1):60.

[4]赵存生.大学文化的特点和功能[J].中国图书评论,2002,(11).

[5]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第9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范文

1.培养周期缩短,培养规格不变,必然要求课程制度的强化与建设

传统的三年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学制改为两年以后,学生学习时间缩短,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难度较大。所以改革后,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趋势。课程教学可直接与企业相联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和针对性更强,同时也应具备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训或实习场所(订单式企业)。所以从必要性和可能性来看,学制改革后我们都应该完善课程制度。

2.学制改革,课程针对性加强,必然要求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实行中需要制度的约束和完善

高职院校学制三年改为两年以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缩短,课程趋向模块化和整合化。学生很难学习到一个专业所需的比较全面和综合的知识,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职业能力,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要培养这种能力,与企业的合作是一种最佳的途径,是学校和企业的一种双赢合作。

二年制学制将使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兴趣加大。由于时间缩短,见效更快,用人单位付出成本相对变低,等待周期或应付企业发展变化上更具针对性.这些都会大大加强厂校联动机制的产生和发展。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其培养周期为四年,见效慢,企业投入大,高职学制改革后,只需要两年就可以为企业上岗工作了,这一优势能够使畅销之间的合作更加被人看好。但是如何在这种合作中制定相关制度,使其固化,成为新学制专业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通过健全企业订单培养制度为新学制专业课提供就业支持

1.准确把握“订单”本质,制定培养方案制度

在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学校要根据订单企业的实际需要及对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共同确定订单专业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共同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在成才教育、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充分采纳企业意见,以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另外要考虑到现实生产对专门技能的要求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高职的教学内容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要依据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补充、更新、修正和完善,使教学内容能灵活地适应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要求。

2.完善学校、企业共同管理和培养制度

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合作化体现在校企双方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订单人才培养要求企业较早地介入职业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岗位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合作,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做系统的安排、调整、更新和改造;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合作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和培训。

3.制定职业素质和意识教育制度

当今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订单式学生与之相比就业压力小得多,所以部分订单学生就高枕无忧,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为了解决此类的问题,学校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订单企业每学期都要派人来学校召开座谈会,及时地提醒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形成竞争机制。另外学校对订单学生实行滚动淘汰制,即按照合同的规定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实行淘汰,从非订单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补充进来。

三、通过健全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为新学制专业课提供教学质量支持

1.完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制度

(1)高职院校人才设计坚持的一般原则。第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处理好肯定与否定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制改革不是一种否定,而是对三年学制的一种继承与发展,肯定传统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实行专业课的改革,实行模块化教学,加大实训实习力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第二,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高职院校教育的职责,一般是为地方经济服务,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变化,其职业岗位群及主导技术群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坚持共性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个性的培养,如“订单教育”模式就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培养方式。

(2)高职院校人才设计的一些思路。首先,要注意结合高校学生的基本素质特点,量体裁衣。只有有针对性的设计,才是在实际中能进行可行性操作的好的设计。因此,应把高校人才设计的大模式转化为各种具体的质量化指标,并把这些指标贯穿于教学管理当中以指导工作。其次,要注意结合高等教育的特色,合理分层次设计高校人才。这其中,既要为国家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同时又要培养一些科研人才。

(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控制。学制改革后,更加注重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所以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更为重要。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必须遵循科学原则,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做好市场调查,不能够跟风或一味的追求生源。

同时注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具备各种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开设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的指导性纲领,必须保持其严肃性,并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作调整。

2.完善教学质量控制

(1)教学设计质量控制

要重点抓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设施(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各种硬件)的质量管理、测评和改进。对于教师的学历、学源结构、职称进行管理和测评,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专业课的建设。对各种教学手段设施提出合理的测评标准,以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2)教学过程质量控制

要特别把住三个“关口”,即生源的“进口”和教师的“进口”,教材及教学设备仪器“进口”和“转口”关,学生的升留级。虽然高职院校生源紧张,但也不能网开一面,招素质极差的学生进入学校,这只会给学校声誉带来损失,同时也会增加培养成本,加重学校的财务负担。对新任教师“进口”除要进行检测评估外,对开新课的教师也要严格考评把关。高职院校教材在教育部高校规划教材尚未完备的情况下,一些特色专业及学科课程要严格把握教材的“进口”。学生的升留级也要严格把关,绝不允许放任不合格学生正常毕业,这一点,其质量一般用考试成绩、考查综合素质来检查。

(3)教学测评质量控制

要建立一整套对能力素质、道德素质、专业水平及生理心理素质进行测评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这是高教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程,是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科学性、规范性的必要条件。其中能力素质是指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适应社会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各种能力,包括学习拓展能力、研究创新能力、操作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重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四、通过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制度为新学制专业课提供技术和环境支持

1.产学研一体化制度为专业课提供技术保障

(1)通过学校与企业无间合作提供技术保障

企业的积极参与与合作是“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制度成败的关键。企业的最新技术、设备、真实环境、源于生产实际的技术开发项目和生产任务、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等要素是学校无法提供的资源,为专业课的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

(2)通过实训与科研有机渗透提供技术保障

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提供项目和经费,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革新、技术咨询等项目,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等目标,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性学力。

2.院办产业制度为专业课提供物质保障

(1)为学生实训提供物质保障

学生实训是高职教育比较大的一块投入,一方面,是实训场地和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实训耗材的花费。有了完善的院办产业,能够为学生实训提供环境,解决了实训场所的问题,也能够给学生其他实训提供一些经费。

(2)为科研教改提供物质保障

院办产业强调教师的参与,为教师参与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院办产业的利用还远远不止这点,应该能够让教师参与产业的管理和科研,在实践中出成果。为科研和教改提供物质保障。

3高职两年学制要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制度

(1)完善需求定专业制度

这是实现就业导向,坚持产学研结合的根本前提。对准市场设专业,其实质就是按照产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坚持“以销定产”,即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生产技术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区位优势和特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全国人才市场发展前景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国家政策导向设置与优化学科专业。立足本校实际,把学科专业建设与特色创建、把专业的科学协调发展与重点专业、示范专业及紧缺人才培养专业的加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第四,不断增强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性。要尽力为新的、不断变化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课程的、师资的、实训基地的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基本保障,使软、硬件建设具有能够应对市场背景下学科专业建设的快速反应能力,真正实现“以销定产”,产销两旺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实训、实习制度

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宗旨是:把基地建设成为一个知识整合与技能训练、成果孵化与技术创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开放的、多元的互动平台,使实训教学、科研开发和企业生产、管理实践等在基地中达到有效融合,使教育功能的外放获得社会资源的有效保障,使社会、企业对知识与人才的需求有一个低成本的渠道。在校外基地建设中,我们应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原则,把校外基地建设与产学研结合模式构建统一起来,坚持联合共建、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双建方针,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有针对性地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合作层次,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稳固的合作形式。合作共建基地的方式可灵活多样,要因地域经济结构而宜,因学校整体现状而宜,因学科专业的特性而异,因不同岗位对高技能人才要求而异。总之,要把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技术开发、学生实训以及就业趋向结合起来,走上内部良性互动的发展之路,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的见习、实习和实训,而且还能成功地构建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在“专业——学业——产业——就业——创业”之间逐步实现“五业贯通”。

(3)完善双师型制度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根本保证。坚持就业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人才保证。为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接收引进、按需培养、注重实践、训以致用”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4)完善学术科研制度

搞好科研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灵魂所在。坚持走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之路,不仅要强调其实践性,而且要突出其创新性。学校创办专业技术研发中心,其意义在于不仅要把学校建成区域性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而且还要努力使之成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推广与社会服务中心。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校外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之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和研发中心,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十分重视校内专业研发中心的建设,要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创建相关专业研究所或研发中心。

(5)完善企业、学校合作制度

培养目标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内容。大学的类别与层次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为根本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必须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为依据。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企业需求对接,以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应用知识和专业技能。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使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做到“上手快、悟性强、后劲足”。

[摘要]高职学制三年改二年是教育改革的趋势,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探索阶段,其学制改革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都将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讨论高职新学制下专业课的制度建设,主要阐述了三种制度的建设:企业订单培养制度、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和产学研一体化制度。

[关键词]高职新学制专业课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吴建设.中加高职课程模式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

[3]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