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技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方法;效果
手术的成功需要护理人员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所需要物品,尤其是一些微创手术,因术中使用的器械、设备较为特殊,且消毒方法也较为特别,因此一旦护理人员不明确手术相关要求,或者是对术中使用器械不了解,往往容易出现术中用品准备不全的现象,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的能力对手术成功与否具有直接性的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属于终身性护理学教育,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对新理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因此,如何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成为医院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临床护理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接下来,笔者主要谈谈护士核心能力层级管理培训方法的措施。
1 成立层级管理小组,明确各层级的职责
层级管理小组由手术室内的护士长与护理人员组成,其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且学历需要为本科及其以上。由手术室护士长直接负责制定各个层级的培训制度,同时选择一名小组长,要求小组长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1]。此外,组长负责制定层级培训的具体流程、层级培训的指引方法以及层级培训的年度培训计划,同时制定各层级导师的职责以及各个层级培训的目标及其具体内容。此外,小组长还需要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能力培训指导内容,并制定各层级晋级的评定考核标准及其内容。
2 设置层级培训的计划,制定层级培训手册
由手术室内的专科组长依据《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中关于手术室核心能力培训的相关内容,在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各个层级手术区内专科需要接受培训的相关内容,同时制定手术室内各个层级的培训手册。针对不同的层级,其培训内容的侧重点应该不同,这就要求各个层级的培训内容应该具有该层级的特点,同时也要求各个层级的考核标准也应存在一定的差异[2]。培训手册中应该包括九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信息、护理人员的晋级情况、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训的考核情况、临床实践累计项目以及自身的实践记录情况、护理人员的手术笔记情况、护理人员的自学笔记情况、专科小课的记录情况、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以及手术室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护士长在制定组长培训内容与培训计划时,应该在结合组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护理工作的具体需求进行制定,同时还应该安排组长定期参加院内与院外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以及专业培训,从而使组长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掌握专科发展的最新信息。
3 各层级考评的定级,制定核心能力学习本
采用自评方式与他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层级评定,按照能力自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N1、N2、N3级以及N4级,同时要求各个层级的护理人员明确不同层级对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要求。此外,给每一个护理人员发放一份培训登记本,告知所有护理人员将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登记到培训册,并在护理人员完成任务后由指导老师签名。
4 采用一对一培训,鼓励自学
在带教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指导。高层级护理人员对低层级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培训指导,而低层级护理人员遇到疑问时,可以直接向上一级指导老师请教,而上一级指导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对下一级护理人员进行认真指导。这种培训方式不仅能够使低层级护理人员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能够督促高层级护理人员进一步完善自己[3]。此外,自学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新业务与新技术,护理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后,还应该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采用网络、书本等形式,不断补充自己未掌握的内容,使自己不断熟悉并深入理解培训内容。这种方式能够使低层级护理人员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补充。
5 各个层级培训的内容及其方法
5.1 N1级护理人员培训
新的护理人员需要在半年内熟悉并掌握手术室内基本操作技能、各种规章制度。采用专人带教与集中教学相结合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临床思维能力及围手术期患者管理能力的培训以及应急和协调能力的培训,并分阶段进行多次考核[4]。经多次考核后,在三个月内,新的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并掌握手术室内的基础操作,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中小手术、常见急诊手术,待护理人员接受三个月专业基本功训练之后,再跟班进行临床带教,使护理人员能够进一步掌握手术室内护理工作的特点,具备独立应付各种手术的能力。
5.2 N2级护理人员培训
采用各专科定期轮转的方式,将基础护理操作与专科基础护理操作进行有机结合,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熟悉并掌握专科开展的新手术、技术操作以及新技术的洗手配合等方面内容,培训重点应放在新的护理人员在上一级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各种专科常见巡回配合。
5.3 N3级护理人员培训
采用各科轮转的方式,手术配合中主要以大中型手术作为重点内容。在轮转的过程中,应该有计划性地将某一专科作为侧重点,同时结合各个专科自身的具体需求,针对性地增加某专科手术的配合机会,从而为新的护理人员转变为专科手术护士而奠定良好的基础。
5.4 N4级护理人员培训
对于该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其培训内容主要以熟练并掌握专科开展的新手术、新技术的配合方法为主,同时要求该层级护理人员应该负责低层级护理人员、进修护理人员的专科带教工作,并负责其护理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
6 监督层级培训,考核层级培训结果
高层级护理人员每次对低层级护理进行指导完毕之后,应该及时对低层级护理人员进行提问,并对低层级护理人员的回答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同时对低层级护理人员的手术笔记进行认真检查。组长对组内所有成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与督导,保障各层级的护理人员能够按照培训要求完成培训内容。组长定期对本组护理人员中的2名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护理理论知识的提问,并对其护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5-6]。此外,根据各个层级的培训情况,由组长负责出题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每季度的考核,并根据组长的意见评定出可以晋级护理人员的名单,再由护士长对可以晋级的护理人员进行考评。对于符合晋级资格的护理人员进行科内考评后,再由护士长将名单报告给医院手术室专业的小组组长,待其通过手术室专业小组考评后可以晋级,并对其进行下一级的培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护理操作能力与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与专业的护理服务态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采用层级管理方式对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进行培训,要求全面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现代护理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与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而满足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龚兰英,杜凤娟,肖斌.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与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1,12:106-107.
[2]宋汝华.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08:266-267.
[3]李佩娜,翁永彩.手术室专科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效果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1,04:49-51.
[4]杨朝蓉,洪奕珊.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1:85.
关键词:钬激光急性肾功能衰竭碎石术周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18-02
上尿路结石梗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传统治疗方法,往往需要多次手术,创伤较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微创手术中较好的一种方法,我科自2008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患者27例,治疗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2~75岁(平均45.5岁),双侧输尿管结石14例,2例既往有一侧肾切除手术史,一侧输尿管结石对侧肾结石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7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0例,双侧肾萎缩2例,少尿18例(2~8d),尿量100~350ml/d,无尿9例(1~5d),血尿素氮(BUN)15~62.5mmol/l,平均24.8mmol/l,血肌酐(Cr)347~1520mmol/l,平均597mmol/l,血钾75.5mmol/l,11例有不同程度贫血,16例有不同程度水肿,腹部平片(KUB)显示阳性结石21例,6例B超提示有结石,KUB未发现结石后经CT扫描确诊,B超提示23例有不同程度肾积尿,4例曾有ESWL治疗史。
1.2治疗方法。术前预防感染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截石位行输尿管镜检查,灌注泵低压灌注,班马导丝引导下沿输尿管走形向上检查,发现结石后用钬激光光纤将结石粉碎至2mm以下,碎石后留置F5~F7双“J”管,1~2月后拔除。
2周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钬激光腔内碎石术是新技术,患者对其缺乏了解,担心效果、副作用、费用等。术前应充分告知患者钬激光的工作原理、手术步骤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2术前准备。做好膀胱镜、泌尿系B超、泌尿系造影等特殊检查,判断结石性质,术前常规行会备皮,常规禁食12h,禁饮6h,行普通灌肠一次,常规药物过敏试验。
2.3术后护理。①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平卧6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半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②饮食护理:术后禁食12h,禁饮6h。12h后流质饮食,24h后改半流质饮食,再逐渐给予进普通饮食,每天饮水2000ml以上,以促进结石排出,防止尿路感染。③卧位:术后平卧6小时候取半卧位,24h内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④管道的护理:尿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畅通,避免管道扭曲、堵塞、脱出,翻身及过度牵拉,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定时挤捏引流管,以防血块堵塞。留置尿管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并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用0.9%的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16万单位行膀冲2次。部分病人术中放入双“J”管,术后1~2周可拔除,如有明显肉芽组织增生3~4周后拔除,部分带双“J”管出院者,嘱其注意休息,并在出院两周后行膀胱镜拔除。⑤尿液观察:术后排尿血尿尿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为正常,若血尿较多或加重时应及时处理。指导患者排尿于透明容器,过滤网过滤,观察残余结石的排出情况。一般尿管留置时间为3~5d,如血尿颜色加深,可适当延长拔管时间。⑥心衰、肺水肿:由于在手术过程中经冲注生理盐水,对于年老体弱的或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可能引起心衰、肺水肿,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3结果
本组27例均解除梗阻并留置双“J”管,25例一次性碎石成功,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上行入肾盂内,术后带管行ESWL,Cr恢复正常,1例术后3月查血BUN、Cr仍提示轻度肾功能不全,术后一周25例复查结石基本排清,2例输尿管结石上行入肾盂在术后半月带管碎石,结石排出,3例对侧肾结石者肾功能恢复正常后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发热2例,行抗感染治疗后缓解,4例合并息肉者一并1月激光消融,住院时间7~10d,平均8d。
4出院健康指导
告知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洁,注意休息。观察尿液颜色,多饮水,日排尿量应达2000ml,不宜饮用生水和含钙量较高的水。及时排尿和多运动。给予患者饮食指导,限制磷酸的摄入。少吃含草酸、钙多及辛辣食品。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结石复发或输尿管狭窄的发生,检查有无结石复发及肾积水的发生。
5讨论
上尿路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积极行外科治疗,及时解除梗阻,挽救肾功能。及时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我们通过本组27例资料分析认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存在以下优点:①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创伤小、住院时间短;②结石粉碎率高,可同时消融输尿管息肉;③可同时处理双侧病变;④激光碎石时间短、损伤小、输尿管水肿轻,有利于结石排净;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廖正泉,杨嗣星等.尿路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手术治疗.临床外科杂志.2001.8(9).79~80
[2]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77~1778
[3]刘红云,邹蓉,励惠君.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6(5):24~25
[4]李蕾,张思思.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3,4(4):103~10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外科疾病诊断、治疗及病危重患抢救的重要场所,是重要的技术部门。手术室与很多部门相连接,不仅与手术科室相接连,还与血库、临护室、麻醉复苏室等临近。手术要求设备齐全,无菌操作。在手术过程中,要确保在无菌环境下操作,以防细菌、病菌感染,确保手术成功率[1]。正因为如此,对手术室护理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了。要做好手术室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就要从分析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着手,找出问题所在,进而寻找相应的防范措施,这也是现代医院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1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
1.1手术室器械、设备管理不到位 手术室是抢救患者的场所,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手术操作。然而,手术室的工作压力大,工作繁重,相应的环节和程序也是繁琐、复杂,手术室人员较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有些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相关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如手术室器械和设备管理不到位,手术室对于相关设备、器械等需要量较大,有些手术器械摆放不整齐,杂乱无章,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错拿器械,影响手术进程,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1.2无菌操作不规范 手术室对于无菌操作规范也是非常严格的。手术室人员流动大,空气中浮游菌数量易超标,给手术带来隐患,易造成手术人员及患者病菌感染,威胁手术人员及患者身体健康。因此,手术室要根据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手术室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手术室消毒,若手术室未按照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消毒,术后患者极易伤口感染,严重的会因患者术中重度感染而影响手术进程,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1.3专业技能不够硬 在手术室内,医护人员时刻都在与死神打交道,力争从死神手中抢救患者宝贵的生命。因医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能不够硬,实际操作不佳,在手术过程中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无法冷静思考、沉着面对,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错失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机,给抢救患者带来很多不安全的隐患。
1.4手术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 手术室是与死神争分夺秒,在第一时间拯救患者生命,但仍有因手术护理措施多样、复杂,使得记录人员在记录过程中只是执行口头医嘱,无法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记录手术护理过程中的内容,造成手术护理记录不规范,不连贯,重点不突出,漏记等现象。因无法完整的记录手术过程中的所有措施及用药,很多口头医嘱无法当场转化为规范的护理文书,为可能发生的护患纠纷埋下安全隐患。
2 手术室护理的防范措施
2.1加强手术室器械、设备管理 手术室对器械、设备要求都很严格,不得有半点延误或者差错。所以,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手术室器械、设备,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六查":接患者查、患者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使用。"四查":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严格按照制度对器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器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能立马投入使用,为手术节省更多时间,为手术进行提供强而有力的物质力量支撑。
2.2规范无菌操作 手术室对于环境的要求是很讲究的,必须要保证无菌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可以达到器官移植、心脏、血管、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的要求。否则,易造成手术病菌感染,使得患者在术后极易发生感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现代无菌手术室的无菌操作一般采用高效低毒消毒剂,配合使用高效安全的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以达到手术室要求的高度无菌环境[2]。同时,要保持手术室的门是关闭的,并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手术室。
2.3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要充分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培训问题,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医院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采取进一步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奖励医护人员不断进修,参加大专、本科学习,定期外派手术室护理人员外出参加研讨会交流学习新的技术与知识。
2.4规范护理文书 重视手术室护理文书的管理,这是手术护理过程的重要依据[3]。要严格按照护理文书规范书术室护理文书。做到对手术治疗、护理、病情变化、口头医嘱进行实时登记,全程记录患者手术护理的过程,在记录过程中必须保持要及时、谨慎、客观、准确、完整的工作态度,术后必须妥善保管手术护理文书的相关资料记录。
3 小结
手术室护理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特别是对器械、设备的管理、无菌操作及护理文书。手术室护理只有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才能确保手术过程中按章办事减少失误,将可能出现的差错、失误扼杀在萌芽状态中,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救治。
参考文献:
[1]余聪芝,王果花.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02:277-278.
吉林省肿瘤医院手术室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摘 要】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是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场所。为了有效地减少一些手术室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加强对手术室风险的重视与管理,并做好相应的防范。只有加强手术室的科学管理以及针对存在的风险做好相应地防护,才能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
手术室作为抢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它的护理安全以及工作的环境与手术的成效有直接的关系。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主要是针对手术工作而言的,它具有操作复杂、专业性强以及涉及范围广等多方面的特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是手术室护理的工作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那么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将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因此,注重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对于医院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1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了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和组织管理方面的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又具体的表现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体现在:第一,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方面;手术室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工作强度非常大的工作,并且手术室所承担的风险也是非常高的。医生在工作中经常回遇到需要半夜进手术室或是一连完成好几个手术的问题,在手术室呆的时间越长,对医生的心理素质的考验就越明显。医生长时间待在手术室里,内心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并且这种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影响着饮食的不规律,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医生在心理上陷入一种疲惫、烦躁的恶劣情绪中。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就容易导致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或差错,给病人的生病造成威胁。第二,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手术室会收到各种病症的病人,并且不同的病症的复杂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还有一些急诊手术的突发状况,通常这些手术病症都是非常严重,这样就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动作迅速、反应敏捷以及操作娴熟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此外,还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以便更加用心地为患者服务,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1.2 组织管理方面的因素
组织管理方面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手术室的相关安全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对手术室工作的监督力度也不强;要想体现一所医院的服务质量,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最直接的表现。因此,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与完成。第二,对于手术室护理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护理人员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他们承受着常人不能理解的心理压力,精神时刻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但是,由于人员上的分配不合理,导致护理人员经常加班造成睡眠不足,这样就严重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
2 关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2.1 建立和完善手术室的相关安全制度根据当前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的分析,要想实现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安全、可靠地进行,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手术室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手术室护理安全制度具体包括了交接班制度、护理安全制度、隔离措施、消毒灭菌制度、物品的清点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患者的查对、器械管理制度以及标本的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有利于保障护理人员的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监管,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只有针对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才能更加有效地管理手术室护理工作,从而降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性。
2.2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训
此外,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的培训,确保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手术室护理工作。高质量的护理与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更加专业的知识服务于每一位手术患者,同时还要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的培养,确保患者与医生之间良好的配合。医院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还应该安排一些骨干医生、主治医生到更优秀的医院进行学习,确保医生在专业技能上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医生在保证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个人修养素质等多方面的提高,从而将自己最好的一面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这是身为医护人员的基本职责与义务,而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正是践行这一职责的基本体现。
3 结语
本文通过关于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了护理人员方面与组织管理方面的风险。要降低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问题,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护理安全制度以及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保证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相信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手术室护理工作,从而有针对地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廖惠玲.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235-236.
[关键词] 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145-03
手术室是实施麻醉、开展手术、抢救治疗急诊手术患者的重要场所,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1]。眼部结构精细,即使轻微损伤都可能引起患者视力减退,甚至视力丧失,在眼科患者中,手术病例占到总病例的93.2%[2]。眼科手术具有精细、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的特点,常出现连续接台手术[3],且手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患者沟通困难、基础病多、行动不便,因此,眼科手术室的护理风险较高,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规范化管理措施的制定能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护理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医护纠纷发生。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1853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提出对策,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眼科手术的18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90例、女963例,年龄2~92岁,平均(66.1±12.3)岁。其中白内障摘除术1050例,玻璃体切除术51例,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外路)61例,斜视矫正术50例,抗青光眼术168例,眼外伤手术121例,其他眼科手术352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53例患者眼科手术期间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化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手术期间安全事故统计结果
1853例手术中,出现显微镜灯泡突然烧坏2例、冷凝机无法制冷3例、激光机无法开机2例,经立即维修后顺利完成手术;出现器械遗失2例,经重新清点查找,核对无误,未影响手术;出现人工晶体度数核对错误1例,发现及时手术顺利完成;出现眼心反射1例,因紧张、尿急致血压升高2例,经
对症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出现缝针刺伤1例,术中医护人员接手机谈话引起患者不满1例,经耐心劝解未引起纠纷;出现术后感染2例,术后患者撞伤1例,经对症治疗后无影响。见表1。
2.2 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分析结果
回顾性分析1853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眼科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配备不完善,知识和技能单一,法律意识淡薄;手术室监督意识薄弱,后勤保障欠缺;及医疗制度不够完善。
2.2.1 护理人员方面 (1)人员配备不完善。眼科手术室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贵重精密仪器种类繁多,需要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熟悉眼科手术器械使用和手术流程,并具有较强的眼科专业知识。而目前专业的眼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缺乏,手术咨询、准备、人流控制等工作做不到专人负责,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无法及时到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2)护理知识和技能单一。眼科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大多为中专或大专学历,眼科专业知识欠缺,工作中多数是被动执行医嘱,科学、独立、变通处理眼科手术室护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眼科手术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其往往伴有其他合并症,或部分患者经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引起心率加快、高血压、胸闷等症状,需要护理人员掌握多种合并症的处理方式,而部分年轻护理人员因知识和技能单一而无法独立处理。多数护理人员认为手术室护理是单纯性配合医生的工作,缺乏积极学习新护理技术和方法的主动性,一旦需要综合处理新术式和新仪器时,往往会束手无策;(3)法律意识淡薄。手术室是医患纠纷、护患纠纷的多发地,且随相关法制规章的不断健全和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关注,患者的维权意识和医疗护理要求不断提高[4-6],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章,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为护理安全埋下隐患。
2.2.2 管理方面 (1)缺乏手术室人员间相互监督意识。手术室的各项操作均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尤其是眼科手术室,眼睛生理功能特殊,解剖复杂,需严格遵守术前术中各项操作的规范。个别医护人员自我主导观念较强,不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会威胁到护理安全。(2)后勤保障欠缺。手术室工作的联系范围较宽,需要多科室、多人员共同协调完成,尤其对于手术量大的眼科手术室,器械和布类等物品需要及时灭菌处理和补充,后勤保障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出现显微镜灯泡突然烧坏2例、冷凝机无法制冷3例、激光机无法开机2例,虽经及时维修后没有影响手术进行,但是术前检查工作不够到位,也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
2.2.3 医疗制度方面 旧有制度没有及时修订,灭菌消毒制度、手术患者接送和交接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术中医嘱执行制度等新制度没有及时添加,使得实际护理中的一些活动缺乏有效依据,从而引发潜在护理安全隐患。
2.3 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规范化管理
2.3.1 护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加快医疗配套改革,明确护理人员分工,重视护理人员的梯队建设,综合培养护理人员反应力、眼力、体力,使护理人员从超负荷的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全方位保证眼科手术室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2)重视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医学理论、新的医疗器械以及新的手术方式应运而生[7],不断应用于临床实践,护理人员必须强化医疗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最新医疗动态,拓宽知识面,并积极参加各种仪器操作学习和讲座,同时医院管理者应组织各种类型的医护知识培训和比赛,增加医护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组织和督促护理人员学习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8],并将其应用于工作实践,有效保障护理人员和患者双方权益,减少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处处以护理质量为中心,时时以患者安全为己任,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其他基础疾病的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在处理眼科问题的同时,加强对其基础疾病的治疗,避免因基础疾病恶化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3.2 护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 (1)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督力度。在人性关怀护理人员和保障护理人员权利的基础上,赏罚分明,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从而调动护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和手术主治医师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高手术护理安全。(2)加强后勤保障力度。眼科手术室管理者要与其他各部门保持积极沟通和交流,加强后勤巡查和监督,满足手术相关机械供给,保证医疗机器的平稳安全运行,消除各环节不安全因素,使得手术顺利进行[9]。尤其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严格区分内眼、外眼手术标准,避免交叉感染,固定物品摆放,限制非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防治医源性感染。
2.3.3 完善制度 施行眼科手术患者的视力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且行抗青光眼术、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听力、运动、感觉等功能降低,连台手术时容易出现错答错应、混淆排号等情况,因此要建立和执行术前七查、十二对、三到位制度[10-12],术后患者需敷料包扎术眼,因此安全制度的建立对降低术后意外伤害至关重要。管理者应依据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医疗法规,结合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眼科手术室运行的规章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洞察缺陷与不足,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使各项职责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减少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3 小结
眼科手术高、精、难的手术方式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创新,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1853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包括:护理人员配备不完善,知识和技能单一,法律意识淡薄;手术室监督意识薄弱,后勤保障欠缺;及医疗制度不够完善。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了适合我院眼科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重视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督力度和后勤保障力度;同时完善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 瞿静文.影响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隐患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5,4(3):63-64.
[2] 惠延年.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3] 谢斌.基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防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0):2857-2858.
[4] 欧雪芬,蒋维连.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124-125.
[5] 李会娟.浅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3,17(2):116-117.
[6] 赖丽君,刘荣.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6-47.
[7] 刘耀梅.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111-112.
[8] 李莉燕,万明玉,肖育梅.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5):87-88.
[9] 黄雪玲.基层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717-718.
[10] 曾木兰.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156-157.
[11] 唐秀花,张军红.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5,22(3):69.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
手术室是医院中重要的医疗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对整个手术开展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等有一定差别,手术室护理技术性较强,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同时具有高风险,护理工作中较小的失误均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1]。因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与其他护理相比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细节护理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模式,其从患者的核心利益出发,力求实现护理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所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患者中无合并严重心、脑、肾等严重疾病者,所有患者意识均清醒。对于不能配合此次研究患者已排除。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62.3±3.4)岁,接受神经外科手术11例,普外科手术12例,肝胆外科手术6例,妇科手术4例,其他5例。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63.3±3.6)岁,接受神经外科手术12例,普外科手术11例,肝胆外科手术6例,妇科手术5例,其他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组间可对比。1.2方法。两组患者均有同一组医医师进行手术,患者所接受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均相同。护理方面,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做好术前手术室清洁、准备手术器械、配合医生手术,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将患者送入病房。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①制定手术时护理流程。患者实施手术之前,手术室护理人员需制定好手术室护理流程,将各级人员的职责以及工作标准明细化,做到责任到人。术前对术中所用手术器械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2]。术前1d手术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告知患者术中应注意事项。术中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开展手术,术后将患者送至病房。护理过程中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控。②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保温护理。患者体温的变化对手术有重要影响。将患者送至手术室的过程中避免患者在寒冷的过道中停留过长时间。手术中需注意患者外露部位的保暖,可采用保暖手术巾包裹患者局部皮肤。术中为患者输液时液体的温度应达到35~37°,液体温度过低时可采用液体加温器进行加温。术中可间隙性使用37°经温盐水浸泡的敷纱进行擦拭,保护手术部位的临近组织[3]。③手术室相关操作细节护理。术中给予患者的护理操作应轻柔,避免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手术中严格实施六查十二对四到位的制度,严格执行清点制度,确保手术顺利开展。1.3观察指标。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技能、消毒隔离,比较两组各项评估内容的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技能、消毒隔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开展期间,对照组有6起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
3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繁琐性和高风险性,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因此,手术室护理中更容易出现护理安全事故,给患者带来伤害的同时也给医院和科室带来一定损失。因此,手术室的护理质量需得到严格保障,努力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细节护理是一种较为新颖护理模式,其与其他护理模式比更能体现出护理的精细化,手术室的相关危险因素可有效减少和降低。细节护理同时也符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宗旨[4]。手术室中给予患者精细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术中患者的损伤,避免医患矛盾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术前制定细节化护理流程,为患者做好保温护理,手术中护理操作努力做到轻柔准确,避免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数也低于对照组。因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艳 单位:重庆市璧山区大路街道中心卫生院
参考文献
[1]朱卫华.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医学信息,2012,25(3):349-350.
[2]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摘要 】 手术室是医护人员共同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的顺利实施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师、护理人员通力协作。建设一个技术水平高、效率高的手术室团队,是科室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病人在医院得到有效治疗的主要保证。
【Abstract 】The operating room is one of the key hospital departments where the medical staffs conduct surgery treatment on patients.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rgical operations requires the well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surgical doctors, anesthesiologists and the nurses. A high qualified and efficient surgery group is the premise for the successful performance, and guarantees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s.
【关键词 】手术室 团队建设
【Keywords 】Operating room, team construction
1 前言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新医疗新技术的应用,手术的成功不再只单单依赖手术医生个人的技术,而是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师、护理人员以及技术性辅助人员的通力协作。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部门,是医护人员共同为患者进行手术、诊疗、抢救的重要场所,需要接纳外科、骨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等科室的手术,类别繁多,工作节奏快,意外情况多,是医院重点管理的瓶颈科室之一。由于不同手术有不同的手术操作流程、不同的麻醉方式、不同的手术器械;同时,不同的手术医生有不同的操作习惯,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尤为重要的是,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新的医疗技术的引入,手术室护士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1]。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整个手术室护理水平,以适应各科手术需要,是手术室面临的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技术好、效率高、团结、协作的手术室团队对于一个医院和科室来说尤为重要,它是患者在医院取得有效手术治疗的重要保证。
团队的概念最开始出现在商业领域,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有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公共体,它合理利用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目前在医院建设、医学院教学实践中,团队的概念和团队建设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2]。
2 手术室团队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手术室团队是由护士长、护理人员以及辅助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在护士长领导下,充分利用各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协助手术医生完成预期手术。围绕“高效完成手术”这一目标,所有的工作都成为手术团队的建设。
笔者根据自己所在住院部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近20年手术室工作经验,从团队目标、团队人员组成、医院硬件建设等几个方面,介绍手术室团队的建设及其对手术室发展的积极意义。
2.1 团队目标:一个高效的团队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努力目标,手术室团队的目标是提供科室手术所需的手术场所、手术器械,并派出合格护理人员协作手术医生高效完成手术,并提供专科化护理。团队成员对于要达到的团队目标必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团队成员做到合理分工与协助,同时对于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权利、义务与职责以及与其他队员的相互关系有准确的定位。为了实现团队目标,需要团队成员无私奉献、协同努力、包容和互相信任,切忌计较个人得失;要把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团队目标,高效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治疗,免除患者的痛苦,重建或恢复身体的构造与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健康状态。
2.2 团队组成:笔者所在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部手术室有20间手术房间,护理人员38名,需要接纳胃肠外科、脑外科、胸外科、肝胆科、泌尿科、骨科、乳腺科、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等科室的手术,平均每日手术不少于30台。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服从于科室手术安排,每天面临着未知数量、未知种类的手术安排,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如果与手术医生缺乏全面了解、相互信任,也会导致医护关系紧张,甚至会影响手术质量,危及病人的健康安全。
我院根据医院专业科室的设置,将手术室38名护理人员划分为10个专业组,分别搭档各专业科室。每个专业组选择一名具有主管护师职称并有20年以上工作经验护理人员任组长,护师职称以上的护理人员作为固定的骨干组员,其余为流动人员,组长负责专业组手术器械的日常维护,以及组员的专业理论、专科技能的培训工作,同时负责与各科室主任的交流与沟通。几年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专业组的划分让手术室护士能更多了解相应专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手术室护士不再只是手术器械的传递者,而是手术医生的伙伴和助手。长期的专科手术搭档,让各专业组护士对本组手术操作更为熟悉,术前准备工作更加齐备;同时,相对固定的手术小组搭配也增加了医生和护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使得手术医生与专科护士配合更为默契。术中出现受伤的几率大大降低[3]。
2.3 团队领导以及成员协作:雁行理论中,雁群主要由领头雁和群雁组成,各自有不同的职责和任务,相互帮助,一起共同飞向目标。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带领团队开展工作。护士长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直接领导和组织者。护士长管理素质的强或弱、医学知识丰富与否、实际操作技能的高下,都与手术室团队建设水平密切相关。一个称职的手术室护士长,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她还必须是团队中的业务尖子,应当具有相当的护理知识和实践技能,跟随医学发展的步伐,熟悉并掌握手术室各类新型仪器设备;护士长要团结整个科室成员,善于调动手术室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领手术室团队的向着团队目标奋进[4]。手术室护士则在护士长带领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配合各科室手术。
2.4 医院支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力再强的手术室团队,如果缺乏必须的资金支持和硬件设施,也无法给科室手术提供基本的手术条件。手术室团队的建设要得到医院的大力支持,保证起码的经费开支,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材。 人是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医院经常派出手术室护理骨干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最近的医疗技术,带回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手术室团队的技术水平。
3 总结
手术室的定位就是为手术医生提供手术场所以及手术中所需的一切配合,为病患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这也是手术室的主要目标。每台手术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的通力协作,互相支持互相理解,才能保证手术顺利高效实施。通过团队建设,增加了手术室内部的凝聚力,笔者所在手术室护理成员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同事亲如姐妹。工作质量也不断提高,得到了病人的好评,近年病人投诉大为减少。手术准备工作以及配合也得到了手术医生的肯定和尊重,医生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魏革,胡玲,李桂兰,张贵智,吴波,手术室护士长在协调医护关系中的作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A):61-62
[2] 冯天元,创新教学建设培养医学专业精英人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23-25
[3] 曾祥玉,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风险及管理与控制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52―253
威海卫人民医院,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将手术室人员随即分为两组,其中19名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实行分层管理模式;其余19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未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基础操作考核成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医生与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基础操作考核成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2);医生与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结论 实行分层管理,大幅度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效率,有效提高了医生、病人满意度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关键词 ] 手术室;护士;分层管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b)-0062-02
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及急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在手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术室护理模式、护理观念的转变,对手术室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手术室管理水平决定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了手术的成效,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为了探索适合现代手术室要求的现代管理模式,我们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对手术室的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9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0.5 岁,工作年限1~20 年,平均10.3 年,其中,本科10名,大专5名,中专4名;另外19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1~44 岁,平均年龄30.2岁,工作年限1~20年,平均9.2 年,其中,本科9名,大专6名,中专4名。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实验组实施了分层管理模式。依照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学历程度、职称、是否为管理者及工作年限等合理地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分层设置、选拔与考核。本次研究设置了4个层级护士,分别为护士长、主管护士、执行护士和新入科护士。护士长经科主任推荐,具体条件是:主管护师以上,本科学历,手术室工作10年以上,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专业技能过硬、专业知识丰富、协调能力强。主管护士的条件是: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或护师,手术室工作8年以上,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技术过硬、协调能力强。执行护士的条件是:注册护士,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责任心强。新入科护士工作不满1年。主管护士采取自愿报名、公开竞聘、择优录取。除护士长外,将18名护士分成3组,每组6名,主管护士负责对本组的5名执行护士和新入科护士进行全面的管理及培训,护士长对分层管理进行质量监控。另外19名对照组护士未实施分层管理。
1.3 评价方法
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价。首先,通过科室每月考核护理人员的基础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以100分为满分;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医生与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均为100分。对所得成绩进行归类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各项考评成绩比较
分层管理模式实施组成员,每月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基础操作考核成绩和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分层管理前后满意度得分比较
每月请医生与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打分,结果显示实施分层管理模式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2)。
由表2可知,实验组医生与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分层管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护理管理模式[4]。护士按照层级被赋予不同的岗位职能后,有利于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病人满意度的提升[5]。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代医学要求护理工作要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就更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尤其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工作经验少,临床操作技能差,在平日手术室的配合中,常常出现小的差错,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分层管理模式的实行,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点,上级的护师常常会对下级护师的工作进行检查及指导,从而可以很好地减少或避免工作中的不足,而且还可以使我们的年轻护师快速成长。
我们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分层管理的实验组的护理人员业务考核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基础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实验组94.25,对照组85.12,理论知识考核平均成绩实验组90.45,对照组82.67)。医生和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医生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实验组94.1,对照组84.8,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实验组92.4,对照组80.3),并且,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为提高(实验组满意度得分96.2,对照组81.6),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这充分说明,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士的业务水平,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成就感[6-7],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能够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参考文献]
[1] 冯耀清,王伟,李硕,等.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最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3,34(7):1385-1387.
[2] 刘玉霞.现代手术室管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0(8):10-12.
[3] 徐立新.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62-363.
[4] 栾桂珍,历届,薛咏梅,等.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06-107.
[5]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EB/OL].docin.com/p-443749369.html#documentinfo,2013-8-04.
[6] 黄竞竞.分层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2,33(11):1550-1551.
1手术室新护士一年培训模式
1.1岗前培训阶段:时间为一周:院内护理部示教人员负责。
课程:医院环境规章制度简介、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和练习、医院的院史、服务理念、医院文化介绍、心肺复苏的培训、计算机收费的应用。
1.2岗位培训阶段
1.2.1建立完整的系统培训架构: 包括培训对象的界定、培训原则及目的、培训目标、师资队伍的培养、阶段培养计划、培训考核体系的建立、培训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1.2.2培训对象: (1)无手术室工作经验的新护士;(2)在手术室工作不满1年,尚未接受手术室新护士系统培训者。
1.2.3培训原则:(1)在护士长的监督、管理下,设专人带教,实行一对一带教。实施有计划、系统、规范、标准化的一年培训。(2)以理论授课、示教、手术入专科组跟台、定期理论和操作考核的方法进行。
1.2.4培训的目的:帮助新护士转变角色,通过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新护士的思想素质、心里素质及业务素质[3]。
1.2.5培训目标:(1)培训掌握手术室基本理论与专科操作技能,能胜任手术室工作的合格手术室护士。(2)一年培训后达到较好的专业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能熟练掌握各科常规手术的洗手、巡回和急诊手术的配合。
1.2.6培训方法:
1.2.6.1(1)成立新护士培训管理小组:建立护士长-带教老师-新护士的层级管理体系。(2)师资队伍的建立与培训:师资主要分为三类:理论授课师资、 护理技术操作师资(包括基础护理操作和手术室专科护理操作) 、手术带教师资。理论授课师资10人:包括两名护士长、8名专科组组长。要求理论授课老师具备丰富的手术室护理知识,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和表达能力。护理技术操作师资:5人,均接受过医院的护理技术操作的系统培训。手术带教师资要求具备10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善于沟通交流的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根据新护士的特点(个性、动手能力、悟性等)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相对固定,实施带教老师负责制。
1.2.6.2手术室理论与技术技能培训: 理论均以Powerpount授课,以手术室的理论基础知识为主,课程由浅至深,循序渐进[4]。第一周脱产强化培训5天,其中理论培训16学时,参观3学时。由理论授课老师和护理技术操作老师按计划完成授课任务。
1.2.6.3培训安排:
第一天:(1)穿衣、戴帽、戴口罩;更衣室管理规则;上下班与进餐制度;(2)手术室环境介绍;(3)手术室简介;(4)手术室的服务宗旨与理念,工作人员组织结构;(5)手术室管理制度、排班方法、参观/安全保卫/请假休假制度。
第二天:(1)手术缝针、缝线的分类与选择;(2)认识手术常规器械、敷料及其使用、清保养方法;熟悉术后器械清洗流程;了解清洗设备和防护用具;(3)认识缝针、刀片;穿针、上/取刀片;传递针持、手术刀;(4)无菌技术: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5)消毒灭菌与监测;(6)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7)认识指示卡、指示胶带;学习手术器械打包方法;辨别灭菌前、后指示卡、指示胶带的变色鉴别。
第三天:(1)外科洗手: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2)穿/脱手术衣、戴/脱手套: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3)无菌开台,铺巾: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4)手术室锐器损伤防护与处理,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5)手术室的职业安全防护;(6)参观学习锐器处理流程与方法:注射器、针头、缝针、玻璃安 的处理、锐器盒、锐器损伤登记表、损伤后伤口的处理。
第四天:(1)手术室高频电刀(单极、双极)、恒温箱、吸引、氧气的操作使用;病理标本的处理。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2)现代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与素质要求;(3)洗手护士职责、巡回护士职责、夜班护士职责、护士长、专科组长、带教老师职责;(4)围手术期病人的体温护理;(5)空调的操作使用;(6)洁净手术室的功能与管理;(7)了解手术室护士站控制中心的运作、手术间控制面板的操作、净化功能选择、无影灯的开/关调节、手术间的卫生清洁法、气体供应接口等;(8)手术室的火灾预防及应急处理流程,参观安全通道。
第五天:(1)手术室各种护理记录表格的设计与应用;(2)手术综述;(3)手术床的种类及使用方法、常见手术放置方法: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4)无菌器械供应流程;手术间管理(细则、常规物品摆放);(5)留置针穿刺:老师示范,新护士练习(6)一周培训汇总,反馈答疑。
1.2.6.4手术室专科护理操作培训:手术室专科护理操作体现了手术室的专科特色,能客观检验和反映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科室规定的新护士必须掌握的专科护理操作包括:外科洗手、铺无菌器械车、穿/脱无菌手术衣、戴/脱无菌手套、各种手术的摆放、术前评估、内镜的清洗、特殊仪器的使用(电钻、电动取皮刀、电脑止血带、高频电刀、氩气刀、冷光源、显微镜)。
培训计划:
第1-4个月:4次/月(2次基础护理技术培训,2次手术室专科技术培训);
第5-8个月:2次/月(1次基础护理技术培训,1次手术室专科技术培训);
第9-12个月:2次/2月:(1次基础护理技术培训,1次手术室专科技术培训);
1.2.6.5手术配合培训计划 按一年培训计划分阶段完成
第1-4个月:主要完成和熟悉专科常规手术的洗手护士工作(洗手占90%),对巡回护士工作有初步了解(巡回占10%)
第5-8个月:主要完成和熟悉各科常规手术的洗手护士工作(70%),基本掌握巡回护士工作(占30%)。
第9-12个月:主要完成和熟悉各科常规手术和复杂手术的洗手护士工作(70%),参与巡回护士工作(占30%),熟悉巡回护士工作内容和程序。
1.2.6.6专科轮转计划:实行一对一带教,固定带教老师,新护士与带教老师入专科组、夜班组。一年轮转完7个手术配合专科组。各专科轮转周期如下:普通外科2个月、胸外科3个月、泌尿外科2个月、妇产科1个月、神经外科2个月、骨外科2个月。
1.2.7培训考核体系
(1)成立考核小组:成员有主管带教的护士长、手术专科组长及操作培训老师。
(2)理论考核:建立试题库,理论考核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
(3)操作技能考核:包括基础护理技术(留置针静脉输液、吸氧、吸痰、无菌操作、心肺复苏等)和手术室专科护理技术。
(4)考核内容包括手术配合流程笔记和反思体会,专科出科前需由专科组长组织操作技能考核。
2手术室新护士法制管理模式
2.1加强医德规范教育,全面提高新护士的整体素质。通过学习《医德医风的建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面了解作为一名护士应遵守的社会公德和医务公德及个人行为准则,不,列举事例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2.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患者查对确认制度与流程: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人病历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2)手术物品查对制度与流程:清点内容:手术中无菌台上的所有物品;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清点责任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医生。
2.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术护理记录单应客观、正确、无涂改,清点器械、敷料数目准确无误达四次。手术安置舒适,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压伤皮肤等,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和人为医疗纠纷发生。
2.4做好术前访视:术前访视病人,(由资深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共同去做),加强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疾苦,取得病人的信任。
2.5重尊和维护病人的权利:手术间禁止高声说话,不涉及病人的病情及隐私,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不损害病人的利益,协调好术前、术中、术后病人的心里,让病人在充满信任的心境下度过围手术期。
3讨论
传统培训模式中存在的弊病:新护士的传统培训方法以经验教学为主,我国大部分医院是师徒式带教,带教老师不固定、带教内容比较随机、散乱,缺乏系统性。一般没有制定详细、系统的新护士培训计划。培训时注重手术配合的实践,忽视理论知识的培养,手术相关知识贫乏,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培训,培训周期延长。新护士的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也是随着医学科学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教育工程[4]。手术室新护士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目标、有措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才能合格,迅速地胜任手术室工作岗位。在培训新护士的同时,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多个环节得到了加强[5]。
4体会
手术室新护士一年规范化培训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及管理的水平对医院外科技术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促进和辅助作用。通过一年的培训,培养了具有自信心,反应快,悟性高,思维敏捷,积极乐观的工作作风,基本能达到手术室护士的要求,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晓萍,戴红霞,常后蝉,张石红.手术室新护士三年阶梯式培训模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316-318
[2]蔡虻,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291
[3]毛晓萍.培养手术室新毕业护士的做法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