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

第1篇: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 内涵 当代价值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工业、经济和人口迅猛增长,造成了能源短缺、生产浪费、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地球上半数森林消失,地下水日渐枯竭并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损害,气候异常等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给人类敲响了警钟[1]。为了避免由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退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人们系统地、深入地研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产生了环境伦理观。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思想的形成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现实基础,环境伦理思想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人的主体性理论,是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界的融洽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具有阐述当代面临的环境危机的理论价值和指导实践可持续发展和构筑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意义[2]。

一、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与自然相处,认识自然并研究出了系统且完整的思想体系,即自然观,是环境伦理学的思想萌芽。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就是通过批判和继承西方的自然观,最终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人的主体理论的环境伦理思想。

古希腊罗马哲学的“万物有灵”论、中世纪哲学中的神学生态观、西方近代哲学的机械生态观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生态观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3]。在原始时期,生产水平低下,科学缺乏,自发地产生了原始宗教自然观。“万物有灵论”(又名泛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在控制间影响其他自然现象。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里特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开始提出了朴素的元素自然观,反对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土等。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朴素的辩证法为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萌芽。

18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1755年康德—拉普拉斯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发表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见星云说),认为太阳系是由原始星云按照万有引力定律逐渐生成。赖尔在《地址学原理》提出了地质渐变论,阐明了地壳的演化是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达尔文通过《物种起源》论证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是经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而进化的。接着韦勒用无机物氰化铵人工合成了尿素,证明了无机界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使动植物有机的联系起来。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等物理发现表明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和电、磁、光之间的同一性。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这些关于自然界自身联系和发展的事实材料,为辩证唯物主义环境伦理观提供自然科学依据[4]。接着马克思又批判地继承康德、谢林、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辩证思想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思想,建立了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的马克思环境理论思想。

二、 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19世纪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19世纪后期,世界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5]。同时伴随着资产阶级对土地资源的滥用,造成了人与土地资源的对立。“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上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6]产业革命后的英国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将排泄物直接排入河流中,造成了河流的严重污染。“这条狭窄的河流……时而泛起它那红色的波浪,急速地奔过厌恶弥漫的工厂建筑和棉纱遍布的漂白工厂。然而它那鲜红的颜色并不是来自某个流血的战场……而是流自许多使用红色燃料的染坊。”森林的滥伐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和气候变化异常。“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土地荒芜和温度升高以及气候的干燥,似乎是耕种的后果。在德国和意大利,现在似乎比森林覆盖时期的气温高5—6°R。”[7]

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加剧了环境污染及人居环境恶化。当时,人与自然存在着对立的关系,人污染了环境,而严重污染的环境会使人得更多的慢性病。马克思描述: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消耗着极大量的氧气……呼吸和燃烧所生产的碳酸气”,使得“伦敦的空气永远不会像乡间那样清新而充满氧气”,导致了“大城市的居民……患慢性病的却多得多。”[8]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噪音污染严重,而且工人们没有人身安全和健康防护设施。“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都同样地损害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冒的生命危险了……对空间、空气、阳光以及对保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设备系统的掠夺,至于工人的福利设施就根本谈不上了。傅立叶称工厂为‘温和的监狱,难道不对吗?”[9],马克思对生态环境被破坏和污染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现实的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现实路径。

三、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科学内涵

环境伦理是研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与和谐共生的关系的环境哲学。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既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又从实践的视角强调了人的主体论,人与自然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最终实现人和自然协调、和谐发展。

第2篇: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文化;改革;发展;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现阶段普遍重视林业发展,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林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目前气候变化较为明显,通过大力发展林业,能够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较为重要的战略基础,因此,林业对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而言,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应充分遵循林业生态文化理念,这样才能提供良好的支撑以及保障。而所谓林业生态文化,实质上包括2个层次,即物质文明建设方面需要加强,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二者之间需要有机结合。

1 积极构建发展林业生态文化具有的科学内涵

所谓林业生态文化,通常指政府作为主导,森林作为背景,能够充分实现人和森林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同时包括人和林区之间等各方面,社会关系的有机协调。这种文化样态,就被称之为林业生态文化。通过持续发展林业生态文化,民众主观能动作用能够得以凸显,人与自然之间也能够真正实现和谐相处,林业生态效益得到持续提高。

与此同时,能够利于实现社会效益,各种效益之间能够保持统一协调,充分实现效能最优的目的。对于林业生态文化而言,通过对其科学有效的构建,能够充分发挥其实际作用。在作用发挥过程中,同时存在一定内在规律特点。林业生态文化要想更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充分挖掘并弘扬光大。无论是政府管理模式方面,还是市场影响机制方面,都应以林业生态文化为基础,注重加强科学构建。与此同时,需要不断更新林业生产方式,个人消费理念方面也要寻求转变。

2 林业生态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林业改革的影响

2.1 导向作用

通过大力弘扬提倡林业生态文化,积极开展体系建设,能够促进现代林业建设发展,同时对于林业改革来说,能够充分起到一定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基于更深层次考虑,要想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实现和谐发展,应积极进行文化变革。只有科学树立文化,才能作为先导,才能真正提供前进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基于文化层面,需要注重加强民众思维以及观念方面调整,同时力求实现文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唤醒民众,使其不断加深认识。今后无论各项生产生活,针对自身不良行为,可以进行有意识的调整,这样才能一方面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始终保持协调统一性。

2.2 约束作用

林业生态文化从本质上讲,属于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形式。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开始不断加强反思,面对生态危机等问题,人类较为明确地认识到文化能够作用于自然,对自然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对于林业生态文化,是人类经过较为漫长反思后有效形成的产物。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实现林业改革,需要充分凸显林业生态文化作用,对人类形成一定的约束,追求生态环保,讲究生态和谐统一,对于无限索取浪费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予以充分摒弃;对于生态肆意破坏等不良问题,需要对其予以抵制。

2.3 凝聚作用

文化基于本质来说,存在较强的凝聚力。文化尽管隶属于精神层次内容,但同样能够依附于语言,或者说是其它的文化载体或者形式。通过文化构建,能够充分促进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而对人类,能够形成一定的同化作用,引起累积效应。对于林业生态文化来说,能够充分发挥粘合剂的作用,充分团结社会力量,促进林业科学发展。在林业改革和建设过程中,能够形成凝聚力量,引导广大民众,无论思想观念方面,还是行为方式方面,始终利于生态建设。人们日常行为观念方面,也能够基于更深层面实现充分转变,比如,科技观方面、伦理道德观方面等。

第3篇: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 土地整理;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339-03

Study on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XU Jie 1 YU Li-ming 2 LI Qin 3

(1 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Jiangsu 215008; 2 Suzhou Solid Waste Management Center; 3 Suzhou Environment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Finally,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easures of land reconsolid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Suzhou City.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suggestions ;measures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十更明确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2]。而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的重新规划与调整,其本质特征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能具体体现合理开发利用国土、促进土地资源保护的目的[2-4]。目前对土地整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更多,这些研究对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分别做了全面的论述,但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研究还很少。十提出的国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土地整理工作的方向。对人类而言,土地既具有经济价值和功能,又具有生态作用和功能,十要求土地整理工作更加注重土地生态建设,将数量、质量、生态一体的理念引入土地整理,生态化是土地整理的发展趋势[2,5]。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土地整理探析对合理开发利用国土、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我国土地利用问题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

1.1 土地整理

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西欧国家德国最先出现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其被记载在巴伐利亚州的法律中。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土地整理制度最先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的井田制度就是土地整理的雏形。而正式提出土地整理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土地整理在我国已经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6]。

土地整理的目的是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依据是土地规划或者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土地利用的方式是综合治理和调整改造。总之进行土地利用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最终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7]。在实际生产中对土地整理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土地整理仅仅是指利用多种手段,对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增加,同时提高土地的质量,增加农业生产的收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而广义的土地整理的内容则包括了土地垦复和土地开发[8]。土地垦复是指经过规划和设计,利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已经遭到破坏的土地重新被利用;土地开发则是指对未利用地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的措施,使其成为可利用的和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较高的土地的过程[9]。

1.2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10]。对于生态文明基本内涵的理解,学者们从文明的组成要素和进程2个维度给出了见解(图1)[11]。从文明的组成要素来看,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从文明的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12]。生态文明要求在利用现有资源获得利益的基础上,不改变原有的文明状态,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资源,不影响子孙后代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须贯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1]。

1.3 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土地整理和生态文明有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是土地整理的根本目的。在我国,土地整理的目标和理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土地整理工作已经逐渐由注重整理后土地的数量向注重整理后土地的质量变化。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引入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4,13]。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和当前土地整理工作的目标和理念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是土地整理的新要求,土地整理要求生态文明的指导[9],以生态文明作为土地整理的新目标,发展生态型土地整理,有利于促进土地整理与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的和谐统一,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4]。另一方面,土地整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土地整理采用机械、工程、生态等方面的措施,通过改变过去的粗放型、浪费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来增加产出,减少农药、化肥等的投入,最终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目的[4]。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土地整理已经整体性地表现出服务于生态建设的特征,例如在德国,土地整理的原则首先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景观,其中包括了土地利用和村庄景观保护[2,4]。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起步较晚,对生态建设的重视还不够,而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在系统总结过去10多年土地整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尊重自然,以可持续土地整理为抓手,可以促进耕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严守1.2亿hm2耕地红线,并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

2 传统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规划设计层面

在以往土地规划的过程中,通过采取田块合并、田面平整等措施,着眼与增加耕地面积尤其是刻意追求耕地的连片成方效果,对改变生活条件和生态格局的考虑较少[15]。这种土地整理的方式能够增加耕地的面积,但是也改变了整理和规划区原有的地貌形态和天然植被状况,改变了地表水流和局部小气候状况,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破坏了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导致被整理区生物种群趋于单调,使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化而变得不稳定,甚至不可逆,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环境风险日益增加[14-16]。

2.2 工程技术层面

土地整理工作在工程技术层面过分重视人机通行方便和能灌能排,缺乏对整理区水土保育重构技术、景观生态再造技术的考虑[4]。为了通行的方便,将原有的沟渠截弯取直,水利与结构的设计也都以水流的顺畅和提高输水排水功能为主要目的,用水时,快来快去,不用水时,渠干沟枯,断绝了河水涵养万物的功能,断绝了野生动植物的生机[4,17]。农田水利设施和交通设施追求混凝土和高品位的设计,田间的道路、沟渠大量铺筑水泥,既没有石料经济,增加了投资,又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改变了被整理区内部的生境,也使得区域内土地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化,不利于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不利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影响了生态保护[4,14-17]。施工工艺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极少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施工中推土机船坚炮利,机械化填埋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团粒结构变差,机械化平整破坏了发育近千年的耕作层,使有机质含量减少,易发生结构退化[15,18]。

3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土地整理建议

3.1 加强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景观主要体现于土地生态系统中,可以认为每一块土地就是一个景观单元[16]。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的状况,土地整理中不能仅仅立足于短期的单纯的地块合并、调整改造,必须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融入景观生态设计思想,将景观生态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引入到土地整理中,提高项目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战略层面上落实好土地整理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4,14,19]。把生态、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重视自然界已有自然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原生地貌、使用乡土植被,仿效自然原型进行规划设计[20-21]。

3.2 推进土地整理的生态景观技术应用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推广应用生态景观技术。在不同的地区,根据土地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的使用不同的生态景观技术,在增加土地利用面积的同时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4,7,22]。例如,在进行农田整理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田间、地头、沟边的土地,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打造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村庄整理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多采用当地的乡土和特色树种进行美化和绿化,彰显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同时吸引观光客。

3.3 建立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不但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还能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各种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对生态平衡产生作用[23]。鉴于土地利用改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土地整理中需要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加强生态效益的评价[20]。在构建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时,要把包括土地整理规划、项目选定、项目准备、项目评估、项目谈判、项目实施以及项目回顾(总结)整个流程都纳入评价体系中。根据不同层次,可以构筑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价、土地整理规划评价和土地整理项目评价3个层次的评价体系[24]。通过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机制,更好地提升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接受性。横向上,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多元参与机制,可以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纵向上,让公众全程参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能够提升公众参与的深度[25]。

3.4 建立土地整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以促进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及外部性、公共物品等理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以及市场等各种手段,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政策手段[26-27]。土地整理生态补偿制度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的战略任务,应加大对土地整理生态补偿的科研攻关投入[29]。

4 苏州土地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

苏州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缺,用地矛盾十分突出,这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30]。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苏州一直是一个积极实践、努力创新的典型地区[31]。苏州的土地整理工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一是坚持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生物的“四生”功能定位,确立 “四个百万亩”的农业产业布局规划[31-32]。加大土地整理力度,落实百万亩优质水稻、百万亩特色水产、百万亩高效园艺、百万亩生态林地[33]。围绕“四个百万亩”,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维护耕地生态功能。二是在无国家级和省级湿地专门立法的情况下,出台《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大湿地保护、开发和管理力度[34]。苏州湿地资源丰富,其中永久性水稻田占很大的比例,《条例》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永久性水稻田纳入湿地保护的范围,加强了对稻田生态价值的认识和保护[35]。三是出台《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在江苏全省率先探索试行生态补偿机制[36],及时将《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以基本农田、水源地、生态湿地和生态公益林为重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区域进行经济补偿,形成了有利于保护农田、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32-33]。

5 结语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景观格局、生态经济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无论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还是从实际需求看,土地整理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势所趋。土地整理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土地整理工作中。土地整理在对土地进行整合、规划、垦复、利用的基础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生态效益,要建立稳定的生态环境,改善土地整理地区的生态景观,最终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6 参考文献

[1]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2-13.

[2] 唐丽,赵蕾.推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土地整治[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3(6):12-13.

[3] 付标,祝桂兰,贺传阅,等.土地整理的环境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72-173,217.

[4] 郧文聚,宇振荣.生态文明:土地整治的新目标[J].中国土地,2011(9):20-21.

[5] 郑宏刚,余杨,余建新.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6):189-192.

[6] 王军,严慎纯,白中科,等.土地整理的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9):87-94.

[7] 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2):97-103.

[8] 李汉敏,陈常优.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2):13-16.

[9] 宋慧瑾,高建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土地整理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5):21-22.

[10]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与现实,2005(4):4-5.

[11] 杨培峰,易劲.“生态”理解三境界[J].规划师,2013,29(1):5-10.

[12] 周以侠.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3(11):102-105.

[13] 王军,李正,白中科,等.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1):340-345.

[14] 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15(4):881-884.

[15] 鲍海君,吴宇哲,胡昱东.环境伦理型农地整理规划设计与运作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03,23(3):346-350.

[16] 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我国农地整理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生态经济,2003(10):169-171.

[17] 黄烈佳.当前我国农地整理有关问题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1):77-79.

[18] 高丽敏,鲍海君.农地整理中的环境伦理观[J].生态经济,2002(12):12-15.

[19] 张慧,付梅臣.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2):270-274.

[20] 魏秀菊,胡振琪,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S1):127-130.

[21] 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9.

[22] 喻光明,魏雅丽,鲁迪,等.区域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补偿[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4):46-49.

[23] 范金梅,王磊,陈原,等.关于中国农地整理中预测性环境影响评价问题[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74-77.

[24] 艾东,朱道林,赫晓霞.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初探[J].生态环境,2007,16(1):257-263.

[25] 王兴振,杨子生.我国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2):38-41.

[26] 胡新建.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确立[J].特区经济,2013(2):80-81.

[27] 靳乐山,魏同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探索,2013(3):137-141.

[28] 张陈蕊,董旭娟.土地整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探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2):39-42.

[29] 曲晨晓,孟庆香,田华文,等.可持续土地整理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2921-2923.

[30] 乔伟峰,孙在宏,邵繁荣,等.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5):557-564.

[31] 胡晓红.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开发研究,2012(3):155-157.

[32] 李湛.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宏观经济管理,2011(1):68-69.

[33] 朱建强,俞晡庚,黄秋月.探索健全苏州生态补偿机制[J].中国财政,2010(6):79-80.

[34] 兰家丽.对《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的评析及完善建议[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36-40.

第4篇: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近年来,各地区环保、宣传、教育部门以原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在推动本系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增强各级领导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环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完成“*”环境保护目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进入了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必然要求。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境道德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文明的生产、消费及生活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完成“*”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针,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历史性转变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环保政策方针,开展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支持环境保护。

二、大力加强环境新闻宣传工作

(三)环境新闻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宣传部门组织环境新闻报道要切实树立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环境宣传的主渠道作用。要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编发、播报环保稿件;实事求是地引导公众用发展的、辩证的、建设性的眼光客观看待环境问题;主动开设专题专栏,组织策划优秀选题,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报道;精心组织对外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我国政府对加强环境保护做出的决策部署、采取的正确措施、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四)环境新闻宣传内容要围绕国家环保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要针对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主要污染物减排、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环境经济政策等内容,加大新闻报道力度。积极报道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报道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典型,坚持环保理念、克服经济困难、加强污染治理的典型经验;批评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和“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等有违科学发展的问题。

三、积极推进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

(五)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引导公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环境保护。

(六)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环保、宣传、教育、广电、新闻出版和文化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设立统一的宣传主题,开展创意新、影响大、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推动绿色创建活动,并结合全国和各地环保工作实际,策划一批主题鲜明、可长期开展的活动,创建公众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品牌;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宣传的有效方式,组织开展群众听得懂、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

(七)实施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环保部门要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各地环保、宣传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合作,筛选一批有条件、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学校、企业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试点,扩大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覆盖范围。

(八)加强青少年环境教育,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力度。教育部门要积极推进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增加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中环境教育课程比重,普及中小学环境教育。环保、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支持开展与环保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绘画、征文比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环保宣传志愿者队伍。

(九)深入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教育培训。环保和教育部门要将环境教育培训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年度计划,依托有条件的大专院校承担面向社会的培训任务,分级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培训,尤其要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十)面向社会推出一批优秀环保宣传品。环保、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化部门要积极引导、推动环保宣传品的健康发展,鼓励推出一批反映环保成就,倡导生态文明,高质量、有影响的优秀剧目、优秀图书、优秀影视片、优秀音乐作品以及环保公益广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为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相应的读本、手册等。

四、重视环境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十一)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丰富环境宣传教育内涵。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内涵和实践研究,主动联系和协调有关院校、研究机构以及文化单位,设立生态文明研究课题,形成研究成果,为生态文明的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十二)开展环境教育立法研究。环保、教育部门要共同推动环境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积极推进环境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并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和经验,推动环境教育立法工作。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和组织保障

(十三)重视环境宣传教育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业务能力强、工作有激情的环境宣传教育队伍。加强各级环境宣教部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组织协调、宣传教育和策划活动的能力。加大对环境宣传教育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宣教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十四)完善环境宣传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地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环境宣传教育。尤其要加强对西部地区环境宣传教育的扶持力度,积极创造必要工作条件,保障环境宣传教育拥有相应的设备、设施,包括网络运转能力、音像制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通讯传递能力、培训的电化教育能力。

第5篇: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问题;规划

Abstract: urban ecological leisure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belongs t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is developing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inevitable result. It firstly summariz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es the urban ecological leisure environment planning design key key.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roblem;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生态休闲带作为承载城市生态休闲行为的最佳环境空间,其发展形态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城市格局与城市特色,并间接的调整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如何创造出融生态和休闲双重功能的城市生态休闲空间,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课题,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有必要对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关键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1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

作为城市生态休闲的空间载体,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不仅是生态休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更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城市生态休闲环境,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生态休闲带的科学内涵在于:1)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调节生态平衡;2)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品位,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休闲、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3)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生态群落;4)以有效的绿色屏障和隔离作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也是城市景观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关键规划关键设计

2.1生态整体规划设计

生态整体规划设计方法与传统城市规划方法是不同价值观体系下的城市规划方法,因两者倡导的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两者在规划思想、内容、技术、程序等方面都将不同,并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观。生态城市是一类极其复杂的城乡复合系统,其中各种社会、经济、自然因素通过各种功能流和反馈关系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时空网络,系统思想将生态城市看作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组分间的简单关联。2)综合观。城市规划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物质建设的需要,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安全。生态城市规划不再局限于物质规划,并改变其原先的统治地位,而融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规划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规划。3)区域观。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城乡结合的区域概念,规划必须以其立足的更大区域范围为基础,并把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规划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思考研究和共同的行动,如规划应考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4)开放观。生态城市规划是全过程接受社会公众参与,体现民主和追求社会公正的规划准则,不仅仅是规划制定过程中,在规划实施、管理、建设中都要给公众不同程度的参与机会。5)动态观。以静态的蓝图为手段的所谓“弹性规划”、“滚动规划”来解决不断变化的实际问题也是困难的,不能单纯从规划层面上找出路,必须将规划和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才有可能解决,规划是承上(现状调查分析)启下(实施管理)发展环上的重要节点,只有规划、建设、管理形成有机互动的持续过程,才能提高规划的适应性。

2.2城市生态休闲环境系统规划

1)市区规划范围内的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各类附属绿地是构成市区绿地的基础,是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指标达标的基础,应该严格依照规划的各项指标和布局安排落实,以确保城市总体绿地系统有机完整地形成。

2)充分发挥城市内河水体的作用;城市内河按照风景观赏通航河道、通航河道和排水河道三类,以规划蓝线予以控制,加强沿河绿化,形成水体绿化网络,与道路绿化网络一起,共同形成城市的水陆绿化网络系统,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网”。

3)山水界面的景观控制。山水界面的景观控制是针对城市主要交通空间和其他开放空间处对山水之间的界面的规划,体现自然山水和城市空间的互相渗透,达到实际显山露水的效果。

4)强化中心城两条环路的绿化:城市绿化树种的规划,是一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系统地进行树种规划,对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园林风貌和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布置成优美的观光、游览路和城市外环园林景观道。

5)绿地分类规划。一个城市的绿地主要是以公园绿地为主,而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主要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及街旁绿地几类。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包括以下类型:综合公园:包括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本规划主要对居住区公园做出布局,小区游园在编制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具体确定。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体育公园、植物园、动物园、风景名胜公园、历史名园、树木园、游乐园和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包括沿城市道路、水滨等设置的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包括分布在全市各种街道旁的广场绿地和小型绿地。

6)古迹绿地保护性规划。文物古迹绿地不是城市生态景观绿地系统分类中的一个类别,而是分属于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等绿地之中,但是它是全市绿地系统中最重要的和具有特色的部分。

7)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环境有重要意义。国内很多城市由于早期建设和规划的过程中,随着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的面积逐渐变小,而且在一些地区开始呈现消失的现象。所以,要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系统,我们就必须在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和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

3结语

总之,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关键规划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关键规划设计的新思路,把生态环境系统规划与政策和管理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生态休闲环境的改造,使生态休闲规划真正达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休闲名城:无锡城市发展战略定位[J].无锡日报.2007年4月26日.

第6篇: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和谐大学 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大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大学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和谐大学的内涵及特征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大学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它本身又是一个由各种内在矛盾组成的体系。和谐大学就是要求学校内部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构建和谐大学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遵循我国社会主义大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大学校园为基地,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各种教育要素整体优化、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协调运转、大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师生共同协调发展的大学。

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要求,和谐大学的总体特征应该是以校园为载体,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师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的大学。民主法治在和谐大学的体现,就是要在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的基础上建设和谐大学。民主法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事务的治理,学校与国家、社会关系的处理以及学校的制度安排、规则程序、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等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在和谐大学的体现,就是大学的各种矛盾得到合理处理,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正义。一个公平正义的大学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的机会的平等、竞争的公平。在大学里,人人都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诚信友爱在和谐大学里的体现,就是人人都自觉遵守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人与人之间文明友善、和谐相处。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充满活力在和谐大学的体现,就是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作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在和谐大学的体现,就是大学处于平安稳定状态,大学整体上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则有序运行。高校安定有序地运行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追求。高校有序运行,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安定团结、师生安居乐业;就是学校建立健全各种利益协调机制,使学校处于一种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态势。师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在和谐大学里的体现,就是大学为师生提供一个生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提供一种安全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各种交往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进行。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

现代教育的职责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和谐大学建设提供重要的政治理论基础。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功能

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极为重要,它决定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育人、塑造人,表现为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科学有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2.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面向21世纪的现代教育,应该教会青年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适应、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当代大学生是否会做人,主要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人文素质教育教会大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同时认识自己,从而实现从情感到意志对人的陶冶,丰富和提升人生的境界和内涵。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的感情世界和想象力得到丰富和发展,使他们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未来和整个世界,能够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除了要有丰富的学识、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试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自身心理和人际关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4.生态文明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道德观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课外绿色实践活动,教育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定位,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教育他们懂得保护自然、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大学生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身体力行,为了我们的未来,必须遵循科技伦理道德,肩负起保护生态、保护地球的责任。

三、建立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和谐大学

1.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从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出发,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学生以学习为己任,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第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因此,必须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和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二,要强化各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大学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各专业课教师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学习之中,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第三,要加大力度开设人文选修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要通过开设人文艺术选修课程,呼唤人文精神。学校应加大力度将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课正式列入教书育人的教学计划中,应逐步推广文理兼容。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思想认同,它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一个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亚文化,它是各种学术思想交流的园地,也常常是各种文化交融、碰撞的中心。它不仅可以充当传承文化的中介者和接受者,同样也以其富有时代气息的高品位文化去影响、带动社会文化,对社会文化起导向和示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借助于校园文化这一实践性载体,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实践中去,使理论教育实践化,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呼唤人文精神,加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宋富军,顾协国.走向和谐:一种新的大学发展观.上海三联书店,2007,9.

第7篇: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提纲挈领,切中实质,对于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中国是世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明确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鲜明地提出“发展是硬道理”。随后,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基本

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与我党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回答了“为谁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同时,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良好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全面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方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针对我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各级领导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照顾各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1)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建立有利于克服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2)统筹区域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建立区域之间资源合配置机制和互动机制,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加快后进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实现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趋利避害,既发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又防止由于对世界经济的过度依赖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有机统一,从本地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均衡和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参考文献:

第8篇: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疆;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2(C)-0004-01

当前我区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所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新疆作为欠发达她区,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重点实施“四大战略”。一要实施发展现代农业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告生产能力。新疆是农业大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区的全面小康。正如有些干部群众所说的,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因此,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要坚持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积极引入、构建大企业大集团,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走出一条符合区情、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快速提升工业化整体水平,努力实现新疆由农业大区、资源大区向工业强区的转变。三要实施全方位对外并放战略,加快新疆发展的步伐.在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新疆具有向西开放的独特地缘优势。要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参与国内外竞争,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把利用周边国家的优势资源作为对外经济合作的着力点,不断开拓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积极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利东欧市场,实施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对接,努力把新疆建成我国利用境外资源,开辟境外市场最为方便安全的陆路通道。四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高寒区和沙漠化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这一特殊区情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应,也要重视生态效应;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从维护各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着手,坚持把提高入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困难群体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共安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收入分配关系,加强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竖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协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一要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点推进科技兴农、科技兴工、科技兴贸和以科技为先导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优势。二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巩固、深化、提商、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体制。三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打造精品,活跃基层,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四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稳定,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也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地区,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持标本兼治,有力地维护了新疆的社会政治稳定。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9篇: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文明意味着进步和开化,如果一种文明不是出自整体长远的考虑,并且为了这种文明付出了惨重代价的话,那么这种文明仅反映了狭隘的文明,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文明的。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与自然界几乎完全走到了对立面上,随着文明的发展,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必将被正视并付诸实践,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涵义的研究与论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结起来主要是,当从文明发展的历史形态维度上应用生态文明概念时,它是指一种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级的社会整体状态文明,当从文明的构成成分维度上应用这一概念时,它便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内部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党的十七大要求“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①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四位一体的文明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大厦。其中,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而三个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即生态化了的物质文明、生态化了的精神文明、生态化了的政治文明。2011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②这是我党注重科学发展,强调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责任的重要体现。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政府责任的必要性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市场失灵”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在资源环境领域里却出现了“市场失灵”现象。

首先,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在资源环境领域的经济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所谓外部经济性是指一些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把一部分效益免费转移给其他市场主体的现象,即某一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效益被与该项目无关的人所享用,如公共产品具有的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未付费的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消费,使“搭便车”成为可能,导致提供这种物品的市场主体收益外部化,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是不会提供这类产品的;外部不经济指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虽然造成了经济损失,但该市场主体并不承担外部成本的情况,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追逐利润,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构成了社会成本,而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的成本却由全体公民承担,企业在导致污染的生产活动中盈利,造成“公地悲剧”现象。这就意味着当外部效应存在时,自由市场无法正确反映市场主体的成本和收益。

其次,市场无法正确反映资源环境的价值。市场之所以能够有效配置物品,是由于它能够通过价格反映物品的稀缺性,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任何物质的存在只有通过劳动和交换转化成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时,才能成为被社会承认的财富存在,却不容易把不通过劳动和交换就可以使用的资源和环境的价值进行正确的反应,因而,在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人造资本被视为限制性要素,被消耗的自然资本却被视为非限制性要素。由于市场主体天生具有逐利本性,期待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完成只能是一种幻想。

从理论上讲,导致市场失灵的每一个因素都暗含着政府的潜在作用,当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失灵时,政府必须从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出发,主动出来干预调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政府具有的公权代表性特征决定的

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性特点和政府的公权代表性特征,要求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生态环境明显地体现出社会的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应当由代表全体公民意志的机构来行使管理权。政府是拥有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社会组织,具有其他任何组织与个人都无法比拟的公共代表性,它拥有强大的政治资源,能够合法地代表一个国家或一定行政区域行使公共权力,具有对本国各地区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和强制力,能够协调各区域共同解决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生态问题的跨区域性、跨国家性特点,决定了在涉及到生态环境领域中的跨地区或跨国家合作时,需要政府代表本地区、本国全体人民作出决策。政府作为一种公共权威的代表,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效率与效果的最大权重因素,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替代的。

(三)是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的伦理本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最终目的还是人自身生存和发展。协调是事物处于平衡、有序、和谐的一种运动状态和相互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力求改变以往人类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与自然界不协调的状况,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条件,生态文明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主张将人类的消费和生产规模控制在地球资源确能支持和环境能容纳的范围以内,确保人类能够世世代代地在地球上健康幸福地生活。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与生态文明理念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政府责任。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政府责任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生态人

生态文明决不等同于一堆经济数字和图表,其核心内容是人的生态化,即在心理、行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把传统人彻底转变为生态人。生态人与传统的经济人或主体人不同,他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具有良好的生态伦理素养、追求当代人利益和后代人利益、人的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一体化、最优化的人,是实践活动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人。生态人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人性假设,是对传统经济人或法律人等类型的完善和超越。#p#分页标题#e#

首先,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文明的进步都是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始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从本质上说是生态文化观念危机所引起的结果,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以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和深入人心为前提,具备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是培养生态人的思想前提。生态文明价值观是人的思维方式、伦理价值观念的彻底转变,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资源节约的清洁生产观,拒绝浪费的绿色消费观。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把道德关怀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感,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使人们意识到生态财富既是增加社会财富的物质基础,又是社会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需要创造和享受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还需要有丰厚的生态财富,人们要像对待其他财富一样去追求、获得和珍视生态财富,这样可以激发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内在动力,使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其次,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加强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生态人不是被动地存在,而是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强调,“劳动首先是人和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③这就是说人类的劳动具有调整、控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趋向良性循环的作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必须借助于人的力量而实现,生态人借助于劳动等手段来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实现着自然的人化过程,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无限性,人化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人将“再生产整个自然界”,④同时,人作为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的客观地位,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任何“人化”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并且人们也有能力把握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⑤生态人可以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实现着“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双向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产业生态化

工业文明所倡导的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生产力我们称之为生态生产力,即人类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通过控制自身的力量以及基于这种力量之上的生产行为来建立主客体关系,实现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共生共荣。生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生态生产力作为对工业文明生产力的扬弃,它克服了工业文明生产力的许多弊端,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想跨越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工业文明的工业化,进入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首先需要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即从工业文明的生产力阶段进入到生态文明的生产力阶段。

实现产业生态化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有效方式。《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⑥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工业生产模式。产业生态化就是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指导,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用生态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来改造工业,构造合理的产业生态系统,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因此,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工业化,而且还需要十分发达的工业化,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方法来指导的绿色经济模式。“在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是当前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长远之计。”⑦当前,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举措,又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的重要途径,它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大幅度减少和杜绝废弃物排放,在节约资源、保护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增加社会财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⑧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以高科技为依托,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化技术武装的生态化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逐步实现社会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化产业成为重构经济系统、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转变消费观念,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二战后,西方国家多数采用了凯恩斯主义,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这就当时失业和危机非常严重的时期而言,快速修补了被经济危机毁坏的生产链条,恢复了岌岌可危的西方市场经济生命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这些旨在解决短期问题的政策主张却被人为地无限放大、拉长,形成了异化消费。资本家试图通过刺激异化消费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使异化劳动合理化。资本家通过向个人提供几乎是源源不断的商品,来说明异化劳动是人们物质丰富和消费水平提高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在异化消费中消除了对异化劳动的不满,异化劳动被赋予了合理性,资产阶级也找到了新的统治合法性依据。第二,刺激虚假需要,实现资本扩张。在利润推动下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使产品出现了“过剩”,为了维持资本的持续增值,消费变成了新的生产力,异化消费因此成为资产阶级所极力倡导和推崇的消费模式。异化消费以占有多、好、新、奇的对象来显示自我的价值,把消费作为成功和幸福的主要标志,这样,消费的本原意义完全消失,它异变为一种象征、符号、代码,成为划分社会等级、表征阶层差异的标杆。本来是用于满足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消费产生了裂变,消费成了目的本身,异化消费是一种远远超出人生理需求的病态消费,造成了真正的需要和消费脱节,由媒体激发起的越来越多的强烈需求欲望与相对下降的实际购买力之间矛盾不断加剧,容易形成两极对立的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对社会和谐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由于消费主体的异化,消费客体的异化便在所难免,在过度消费观念引导下的大量生产,势必导致对自然界的掠夺式开发。#p#分页标题#e#

残酷的现实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我的需求和价值观,反思异化消费的生活方式,异化消费绝不能因其暂时性的经济合理性而得到辩护,人们就必须改变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绿色消费是一种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用绿色消费的理念去引导消费行为,是消除生态危机,最终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⑨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以减物质化或非物质化为手段。绿色消费使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注重通过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来获得幸福感,从而全方位地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方式的彻底变革。第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消费本来是作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手段,但当变为人的目的之后,人便异化为以消费来证明其自身价值,就会不自觉地逐渐沦为物欲的奴隶,扭曲个人的道德人格,把人推向病态化、单面化的畸形发展道路。绿色消费观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终极目标,强调的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和谐统一,注重的是消费行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以适度消费为前提。绿色消费要求人类的消费需求理性地维持在一个“度”的范围内,即适应于国情国力、不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限度。第四,以公平消费为基本原则。绿色消费要求每个人在行使消费自由权时,以不影响他人、社会和生态系统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为前提,注重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消费者是否采取绿色消费方式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政府可以利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手段,把自然资源系统内在要素的价值纳入到社会生产的成本核算体系之中,在产品价格中追加自然损耗的成本,对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补偿。同时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教育,使消费者从根本上认识绿色消费的益处,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用实际购买行为去影响和鼓励商家在生态环保方面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