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危机管理中的理论范文

危机管理中的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中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危机管理中的理论

第1篇:危机管理中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未确知理论;盲数;供电;危机管理

供电企业作为国家的能源基础产业,对安全问题历来十分重视,不断对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和完善,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安全事故的成熟经验,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但总体而言,供电企业在危机管理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体制,企业危机管理整体水平或体系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危机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大量存在而引起的,在危机评估过程中,精确性与不确定性形成一对十分突出的矛盾,而未确知理论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重点针对供电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危机识别与评估环节展开讨论,即应用未确知理论对危机评估过程提出一种新的评定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危机的不确定性和参评人员主观认识的未确知性,并将评定结果量化,使得对危机信息的鉴别、分析及危害评估更准确,能更合理地反映危机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一、未确知数理论

(一)盲数理论简介

首先,设R为实数集,R为未确知有理数集,G(I)为区间型有理灰数集。若存在ai∈G(I),αi∈[0,1],i=1,2…n,f(x)为定义在G(I)上的灰函数,且f(x)=α,x=a(i=1,2,…,n)0,x?埸{a,a,…,a}且x∈G(I)。若当i≠j时,ai≠aj,且αi≤1,则称f(x)是一个盲数,f(x)的阶数是n,称αi为f(x)的总信度,称αi为f(x)在ai点的可信度。

设盲数f(x)=α,x=a(i=1,2,…,n)0,x?埸{a,a,…,a}且x∈G(I),其中,a∈G(I),αi∈[0,1],i=1,2,…,n,αi≤1,则称一阶未确知有理数Ef(x)=α x=αx0其他为盲数f(x)的期望或均值。

(二)危机管理中不确定性量化的数学模型

一般来讲,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偶然性、危害性、传导性等特点,其不确定性是非常大的,但危机的爆发一般都有一个从端倪到发展、再到爆发的变化过程。本文引入盲数理论,将不确定信息量化,可以保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真实的传递,也便于监管者及时做出反应和应对,将危机的发生率降到最小。

不确定性的量化多采用专家意见法,即将专家们的意见用一个不确定性的量来表示。如用一个未确知数、灰数或盲数来表示。如评定某一对象X,就某一组因素A1、A2、……An综合考虑,首先经专家及有关人员评定,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让专家B1、B2……Bm以十分制给每一因素打分,为减少打分过程中的主观因素,要求每位参评人员打出分值区间Cij,即为未确知有理数或灰数,Cij∈G(G表示未确知有理数集)。Cij(i=1,2…n,j=1,2…m)表示的是第j个专家对第i个因素的打出的分值区间。事实上由于专家认识的主观未确知性,专家的打分Cij大多是信息型未确知有理数或灰数。就Ai来说,它的打分为Ci1,Ci2,…Cim(i=1,2…n)然后确定每位专家B1,B2,…,Bm的可信度分别为α1,α2,…,αm,再利用公式计算每位专家的综合可信度a1,a2,…,am,我们将集合{Ci1,Ci2,…,Cim}中的实数从小到大排列为Cij1,Cij2,…,Cijk(k≤m),这时相同的数字只算作一个,于是关于因素Ai得如下盲数:Ai=fi(x),其中:

fi(x)a,x=Ca,x=C……a,x=C0,x?埸{C,C,…,C}且x∈G

而a,a,… ,a分别是打分为C,C,…,C的那些专家们的综合可信度之和,所以,X的不确定性量化值应为C=q1A1+q2A2+…qnAn,C称为评价对象X的不确定性量化值,显然C是一个盲数,它的期望值E(C)为一阶未确知有理数,且总可信度为1。显然E(C)就是专家意见的综合量化值。根据风险顺序数值的计算公式RNP=E(CA1)*E(CA2)…E(CAn),计算其RNP,然后根据RNP的大小,确定采取措施的优先等级。

本方法与传统专家打分法的区别是:若本方法专家打分表中所有Cij∈R(实数集),则本法实质上就退化为传统专家打分法,而本法中专家意见是未确知数,是传统专家打分法的推广,并且有严格的数学理论做基础,因此,所得结果更为合理,更为接近客观实际。

二、危机的识别与评估

供电企业的危机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的三个模块:危机的识别与评估、分析与预防、控制和处理。危机的识别与评估主要是找出关键危机所在,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危机的识别与评估环节量化,以实现预防危机和减少危机损失的目的。

(一)危机的识别

危机会给供电企业利益相关方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危机识别围绕供电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展开。本文从社会、环境、用户、所有者、伙伴、员工和供电企业七个维度展开,通过对六个利益相关方和企业自身可能产生影响的危机进行识别,识别的危机如图1所示,共识别危机14项,其中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危机有3项,分别是大面积停电、重要客户停电和重大活动停电;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危机2项:噪声污染和城市和谐干扰;对用户产生影响的危机有2项:客户关系重大纠纷和顾客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危机;对所有者产生影响的危机主要是是财务危机;对合作伙伴产生影响的主要是信用危机;对员工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员工健康安全危机;对企业自身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人力资源危机、工程建设危电网运行危机和声誉危机。

(二)危机的评估

在危机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失效模型和效果分析法(FEMA方法),从危机的后果严重度、发生可能性和可控性3个维度,对识别的14项危机进行了评估,形成了危机分级表。

评估采用调研的形式,由供电企业各部门对各危机的严重度、发生可能性和可控度进行1-10的打分。对严重度来讲,1表示危机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分值越高表示后果越严重;对发生可能性来讲,1表示完全不可能发生,分值越高表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对可控度来讲,1表示完全可控,分值越高表示危机的控制程度越差。然后计算每项危机的风险优先数值(RPN),RPN是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可控性三者乘积,RPN的取值最小是1,最大是1000。数字越大,风险越高,采取措施的优先级越高。通过预防措施,减少RPN,降低风险。FMEA的中心思想是:通过风险顺序数RPN及其排序,使得对风险的定性评估向定量评估转变。本文根据供电企业危机评估的RPN的大小来衡量可能的危机事件及其等级,以便采取可能的预防措施,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减少事后损失,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三、供电企业危机评估算例分析

本文以某供电企业的社会危机中的大面积停电危机为例,综合考虑大面积停电危机事件的严重度、发生的可能性、可控度三个方面,采用10分制请每位参评人员对危机事件的严重度A1、发生的可能性A2、可控度A3的打分结果如表1所示。

将参评人员对每一因素的打分结果用一个盲数来表示,假定三个参评人员的可信度分别为0.7,0.8,0.9。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先计算其可信度的和为0.7+0.8+0.9=2.4,由此可以得到相应的综合可信度分别为:0.7/2.4=0.29,0.8/2.4=0.33,0.9/2.4=0.38,其和为1。

则供电企业大面积停电危机的严重度表示为盲数A1=f1(x)。

f1(x)=0.33x=[5,6]0.29x=[6,7]0.38x=[7,8] 0其他

大面积停电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表示为盲数A2=f2(x)。

f2(x)=0.38x=[5,6]0.29x=[6,7]0.38x=[7,8] 0其他

大面积停电危机的可控度表示为盲数A3=f3(x)。

f2(x)=0.33x=[3,4]0.38x=[4,5]0.29x=[5,6] 0其他

这样就把大面积停电危机三个维度的专家意见的不确定性进行了量化。显然A1、A2、A3都是盲数,它们的期望值E(C)为一阶未确知有理数,且总可信度为1,所以其期望值也是个实数,通过盲数期望值运算可以将盲数清晰化。

E(A)

=(E(A1)E(A2)E(A3))

=(6.556.454.46)

此时,

RPN

=E(A1)*E(A2)*E(A3)

=188.424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供电企业大面积停电危机的风险顺序数值RPN为188.424,说明大面积停电危机是在供电企业危机中是重要程度较高的危机事件,需要重点管理。

四、结论

本文以未确知理论为基础,针对供电企业危机管理的危机评估环节中存在的主观不确定性,建立了供电企业危机评估的盲数模型,并采用失效模型和效果分析法(FEMA方法),从供电企业危机事件的后果严重度、发生可能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分析,计算其风险顺序数值,进行风险预测,评估各项危机发生的概率,以此作为判定危机等级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某供电局危机评估为例,重点针对供电企业社会危机中的大面积停电危机的严重度、发生的可能性、可控性进行了专家测评打分,然后对打分结果进行清晰化处理,最后运用公式计算该危机的风险顺序数值。这种方法克服了以前危机评估中的主观性这一缺点,充分考虑了专家意见的不确定性,使得危机评估过程更加客观合理,增强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参考文献:

1、孟祥星,韩学山.不确定性因素引起备用的探讨[J].电网技术,2005(1).

2、赵庭红.盲数的BM模型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4(36).

3、王光远.未确知信息及其数学处理[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0(4).

4、刘开第,吴和琴等.不确定性信息数学处理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9.

5、钱维忠.我国供电企业危机管理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

6、田志宏.国际金融危机下电网公司经营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0.

第2篇:危机管理中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 政府 决策优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引进才逐渐兴起的。2003年初春,在我国发生的“非典”事件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对政府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使我们对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概念界定

关于“公共危机”,目前国内有不少称谓,如“突发性危机”、“突发事件”、“紧急事件”等;为了区别企业等私部门的危机,又有了“公共危机”、“公共部门危机”、“突发性公共事件”及“政府危机”等概念。对于什么是公共危机,我国学界讨论的并不多,大多是借用国外学者对“公共危机”的定义,其中普遍倾向于采用美国著名学者罗森塔尔的观点:即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

所谓的“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2]。随着全球范围内公共部门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相对于私部门危机管理而言,学者们将更多的笔墨转向了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与此相关的还有“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政府危机管理”等两个经常出现的概念。“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与“政府危机管理”本质与内涵是一致的,只是外延上有所差异。

近年来我国学者有关危机管理的研究,除了少数以“企业公共管理”或“企业危机公关”等为关键词外,其它冠以各种名称的有关危机管理的研究,一般都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危机管理。

2 政府决策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关系

由于公共危机所特有的破坏性、公共性、紧迫性等特点,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对政府全面治理能力特别是在紧急状态下的决策与处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政府的责任使政府成为公共危机管理最主要的承担者,而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途径,其制定与执行决定着公共危机化解的成败。反之,通过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亦能对政府决策有所促进。

2.1 公共危机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非常规化的决策过程 现代民主社会中,政府是民众选举的产物,政府的权利是民众赋予的公共权力,现代民主政治程序使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既能体现民众意愿又能受到民众监督。因此,现代国家的政策普遍被称为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一种社会的公共选择的过程。而公共危机决策则是典型的非常规化决策,具有明显的不可逆转性,需要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和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做出重大决定和快速反应。

2.2 公共危机管理对政府决策的促进 公共危机管理往往要求政府采取非常态的政策手段,来应对和解决危机。面对以处理公共危机为内容的决策,政府在其政策制定的程序设置上必需做出调整,如:在传统的政策议程基础上辅以公众议程、媒体议程等,形成多元良性互动,以增强公众对政府决策及其执行的认同和支持,扩大决策者的注意力资源,提升政策的执行力度。同时,政府需要实时监控政策实施的效力和效果,并根据公共危机的发展态势,及时做出政策回应以增强其针对性。

2.3 政府决策关乎“危”、“机”转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既要果断应对难以预料的“危”害,又要敏锐发现非常状态下蕴藏的“机”遇,理性认识危机事件中“危”、“机”并存的双重效果性、相互依赖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有有形的和无形的、现时的和长远的之分,如果决策者能正视危机并措施得力,危机便可能促进制度的革新和环境的变革。因此,政府决策需考虑如何转“危”为“机”,促进公共危机之后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

3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决策优化

3.1 政府决策的目标确定 确定决策目标是有效化解公共危机事件的关键。对于公共危机情境下的决策,其目标应当是尽量使决策者能够摆脱被动,掌握主动,取得公共危机管理力,以控制和化解公共危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使得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政府在决策之前应该先掌握危机性质、时间、原因、规模、发生地等有关信息并加以准确分析和认定;要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组织开放化、网络化的特征,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政策制定体制,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信息公布机制,拓展公民的多种参与渠道。

3.2 政府决策的原则 政府作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要部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生命安全为重、以人的生存环境为要,用最有效的措施保护人,尽最大的努力拯救人的生命,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根本出发点。公共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和一切活动,必须以此为基础和旨归。决策时只有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忠心拥护,才能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在提升政府决策合法性与效率的同时,增强社会的协调性与稳定性。

3.3 政府决策的公开透明 在公共危机发生的特殊时期,部分政策或制度出台仓促,很容易出于公共安全的目的而损害部分群体的利益。多元主体(即政府、利益集团、公众、媒体舆论等)的政治互动就可以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以影响,促进政府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化,有效遏制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违规和侵权行为。为此,政府要及时公开、披露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信息,运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将政府组织制定和修正政策的过程与公众沟通,保障其能够充分参与决策过程,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决策社会环境。

3.4 政府决策的“外脑”运用 公共危机情境下,决策环境瞬息万变,政府部门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决策,如何充分发挥专家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关键。通过跨学科、跨部门的学科互补和综合优势以及在信息分析、科学预测、制定方案等方面的强强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理性程度,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5 政府决策的复杂化问题处置 急剧的社会转型,深刻的社会变迁,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及其连锁反应,考验着政府处理复杂化问题的能力。首先,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配套建设,弥补公共危机决策的制度缺陷。其次,需不断提高决策者的素质,提高决策者的群体能力,优化决策群体的人员构成,强调群体内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配合与协调,增强决策群体对危机的感应、认知和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3.6 政府决策的公民社会作用发挥 政府需要具有整合动员公民社会的能力。公民社会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构成部分,其行动主体是各种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能够弥补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失灵”的缺陷,增强全社会承受风险的能力。

让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应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直接参与者、监督者和反馈者。“任何旨在预防和解决公共争议的措施的执行,其基础必然是拥有一个充分知情的群体”[4]。首先,公共危机发生之后,公众作为直接的接触者,成为最可靠的危机信息提供者与反馈者,有助于政府能够及时做出应对危机的决策。其次,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由于牵涉相关利益者众多,为避免争议和保证政府行为的公平、正义,公众及公民社会组织的介入和监督就十分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道德风险和政府寻租行为。最后,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能够向政府提供最为客观和准确的公共政策实施效果信息,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客观总结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教训,防止出现互相推诿、隐瞒事实和淡化影响的倾向。

参考文献:

[1]杨安华.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2005(1):75.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7):7-9.

[3]张小明.从SARS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5):20-22.

[4](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1.

第3篇:危机管理中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理性人;边际革命;行为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10-01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发展过程

西方经济学家对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佩第,他最早提出了有关消费的观点,此后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继承并发展其消费理论;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法国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西斯蒙第基于法国现实情况,提出了新的消费理论。但他们对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还没有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真正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提出应该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马歇尔提出的价格决定论,他把消费者行为理论总结成“三个规律,一个惯性,一个剩余”,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需求规律,需求价格弹性规律,消费习惯惯性和消费者剩余。此后,凯恩斯又发展了收入决定论,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受到其绝对收入影响的,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由于消费者总要拿出一部分收入来储蓄,所以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却在逐步减小。凯恩斯更加注重对消费者行为宏观方面的研究。此后还有很多经济学家对前两者的理论进行集成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主流消费者行为理论。

二、主流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逻辑线

要搞清楚消费者行为理论,我们必须要清楚其逻辑线,即其内在规律。研究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消费者的选择,分为三个步骤:1.假设消费者有自己固定的偏好,建立效用函数,画出无差异曲线,得到消费者不同满足程度下的所有市场篮子的集合,即消费集或选择集。2.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必定会受到自己收入和商品价格的约束,画出预算约束线,得到消费者在付得起的情况下所能购买的所有市场篮子的集合,即预算集。预算集不仅受到价格和收入的影响,同时还取决于政府的税收、补贴以及配给政策。3.消费者结合自身偏好和预算约束,做出最优选择,使得其效用达到最大化。以上研究的是消费者的选择,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消费者的选择是希望与信任的合力”。当消费者的选择是理性的,是最优的,那么就形成了消费者的需求,即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在需求这一块,我们主要建立价格-消费函数以及收入-消费函数,研究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发需求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最后,我们研究生产者理论时强调利润最大化,即生产者所得福利最大化,在我们肉眼看来,消费者总是在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那么消费者是否也存在“利润”,也就是福利呢?于是我们引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出的价格之间的差额,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福利。

三、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得到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几个重要规律和思维方式

(一)边际等值原理

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通过各自独立的研究,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西方近代经济学说史上引发了一场著名的“边际革命”。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中,边际理论体现在边际效用等值理论,即消费者最后一单位的货币使用在两种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是,那么消费者就做出了最优选择。因为若花在商品1上获得的边际效用大于商品2,那么理性消费者还会继续增加商品1的购买,知道二者相等时,才是商品1和商品2的最佳购买组合。这种边际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生产者行为理论,利润最大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他强调的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分析最后一个所带来的变化,边际方法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用数学中的微积分去观察经济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行为主体的最优决策时,我们都离不开这种分析方法,甚至可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都离不开这种边际分析方法。

(二)反向思维方式

显示偏好: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我们从消费者的偏好推出了消费者的选择,在中级微观中,我们进行反向思维,研究已知消费者的选择是否能够推出消费者的偏好,答案是从消费者的选择我们能得到消费者的显示偏好,当消费者的选择是最优选择是,显示偏好就是消费者的偏好。显示偏好强公理和显示偏好弱公理对于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指数比较有很大的应用性。这种思维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换一种反向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有时候能发现一些新的规律。

(三)研究一般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经济现象

在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关于无差异曲线的类型,他提出给定一种偏好就能给出该偏好相应的无差异曲线,研究方法是给定商品1的一点变动X1,商品2应怎么变动才能维持偏好不变。该书中给出了厌恶品,中性商品,餍足,离散商品的无差异曲线形状,但为了方便研究,我们通常规定我们所说的无差异曲线都是具有良好性状的,即具有单调性和凸性。所以我们在研究一些经济现象时,不排除有特殊的情况,但应该致力于研究一般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经济现象。

四、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新发展和前沿理论

(一)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运用

1966年,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提出了生产中存在X效率,即内部组织效率。他把这一理论运用于消费者理论中。首先他认为古典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能成立。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种商品,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不是从消费的第一个微小单位就开始递减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目标数量。消费者家庭内部也存在着X效率,影响这消费者的决策。另外,他还认为消费者和企业员工一样存在着一定的惯性势力,其需求对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够敏感的,因此需求曲线不是一根细线,而应是一条有一定厚度的宽带。

(二)微观和宏观领域相结合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即发展规律。从微观来说,包括不同居民集团以及不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体现了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和联系;从宏观角度来说,包括整个社会的消费发展规律。消费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是有交集的,我们常常从消费经济学中心理学视角去分析消费者的决策行为。

第4篇:危机管理中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激励;德育管理;管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059—02

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德育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学校有组织地开展德育工作,保障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及手段。在我国,学校德育管理效率低下问题始终为教育者们所关心,如何能圆满完成本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管理效能,体现现代教育管理的民主性,并且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教育特色和教育国情的科学管理体系的道路。

一、实施行为激励的目的

在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为加强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广大基层德育工作者也努力从实践出发积极探索,但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从学校内部管理者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于德育目标的失衡性,德育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德育过程的简单化造成的。提高德育工作效能,深化德育改革,首先应该从学校德育管理入手。

行为主义激励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它主张管理者通过激励的手段,激发人的需求和潜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从而圆满地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行为激励理论在经过几十年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近些年来,行为激励理论受到许多优秀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在激发员工潜力,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将行为激励理论灵活地应用到学校德育管理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培养学生的道德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道德潜力,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二、 实施行为激励的几种方法

(一)环境激励,校园中的“光盘”行动

环境激励是指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条件等措施或手段激发被管理者的潜能,提高被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德育工作者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使学生感受到道德内在的强大力量,激发学生的道德潜力,不断修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

2013年初,有网友发起的不剩饭菜、晒吃光后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众多媒体和全社会的热烈反响。新学期开始,在学校德育管理处和校学生会的共同倡导下,我校开展了“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提倡节俭,反对浪费,适量点餐,倡导餐桌文明,从今天开始。如今走在校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横幅,宣传彩页,在食堂的每个餐桌上都摆放这样一个小小的提示语,使每个来到食堂就餐的师生都能适量点餐,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在这样环境氛围下,学生浪费食物的现象明显减少了,有些同学在一起聚餐时也互相监督浪费食物情况,纠正自己浪费食物的行为习惯,没有吃完的食物也会打包带走。从这次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管理者充分利用了全社会这个大的环境的同时,利用学校这个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小环境,不断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珍惜粮食,从小事做起”的观念,给学生营造这样一个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充分发扬勤俭节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学生提高了道德意识,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榜样激励,课堂中的“感动中国”

榜样激励是指教育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有意识地利用榜样的作用向学生传递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以此来教育和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动力。教师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主体,长期以来的道德教育都是通过传统的管理方法,手段过程简单化、形式化,采取高压式教育方法,以管代导,并不能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需求出发,因此往往收不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吉林师大附中的一位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语文教学活动,这位老师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并且记录下每位候选人的颁奖词,作为课堂讨论和写作的材料。在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相关的语言知识,圆满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还使学生受到道德品德的熏陶,逐渐地接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激励学生的内在道德潜力,形成向这些优秀榜样学习的动力,从而规范自身行为,达到德育目标。

(三)诚信激励,无监考的诚信考试

诚信激励是指教育者通过激励的手段在管理和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诚信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近几年来,高考作弊事件频频发生,作弊器等不和谐符号出现在校园里。防止高考舞弊情况发生,陆续有省市开始试行高考考点身份识别政策,对考生身份证进行核实,建立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然而这种措施也是无奈之举,只能缓解高考作弊的现象,并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无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东北师大附中的无监考制度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防止考试作弊一些启示。

从2005年开始,东北师大附中开始试行期中考试无监考制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参加无监考考试,有同学反映考场的秩序很好,甚至比有老师的时候还要好,同学们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没有出现违纪的情况。学生的自觉源于教育管理者的信任,激发学生的诚信潜能,使其感觉得到充分的信任,从而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虽然这种无监考制度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但它却开拓了一种德育管理的新模式,即从考试监考的被动监督转为无监考的主动诚信行为,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使学生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自尊自强,诚实守信。通过这种新形式的考试,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必将会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运用行为激励的几点策略

除了以上列举的激励方法,德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还会经常运用到目标激励、尊重激励、爱心激励、自我激励等方法。但要注特别意的是这些激励方法并不是完全独立和割裂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关系,以最终达到最终德育目标。

在实际的工作中,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还要注意运用激励理论的策略。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在当代“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德育管理者不应该只把激励当做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更要把激励看作是一种教育思想,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变传统的专制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真真正正做到从学生自身需求出发,为学生未来发展着想,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指引者和领路人。

(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管理能力

学校的教务人员和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体,担负着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责任,这就要求德育管理者本身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和教育管理水平,简单的禁止、警告、惩罚、责备管教式做法很容易使学生缺少道德反思和自我批评,达不到理想的德育效果。需要根据具体工作环境、被教育的不同情况,遵循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身心发展的规律,优化整合各种德育资源,综合分析之后得出科学判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对整个过程进行不断调整和修正。

(三)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

在目前的德育工作中,教师仍然唱主角,一味地说教,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这种高压式教育忽视了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无疑这也是造成当前学校德育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自觉维护校园德育环境和德育文化。

在德育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可以进一步完善现代学校管理理论,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效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道德教育的成果,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体现现代管理学的民主性。

[参考文献]

[1]闫德明.现代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徐仲安.道德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胡美山.激励的力量—造就出类拔萃的孩子[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第5篇:危机管理中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采购绩效;采购管理;地位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 F2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26-2

0 引言

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可以对组织企业员工的日常采购行为进行良好规范和管理,同时也可以有效发挥对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综合管理发展的良好支持作用,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在采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有效支持企业采购的顺利发展,同时该协议还可以帮助企业采购人员的采购计划顺利实施,该种较为和谐的管理结构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未来良好发展,本文就绩效管理在整体采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1 企业的基本采购管理模式与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

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块可以综合划分为企业计划管理模块、企业组织模块和企业协调模块。可以对企业基本管理职能进行良好管理,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采购绩效管理水平,由此可以有效确认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水平和管理能

力[1]。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已经逐步成为了日常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采购管理已经深刻融合进入了整体的企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开始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各个方面产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想有效提高企业的采购绩效发展水平,应该从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预期基础入手,提高关注程度和投入力度,对企业的基础管理手段进行积极引导。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注重企业采购绩效管理和典型案例,从企业的绩效管理基础入手,2005年整体企业才逐步开始在集团经营和管理下制定出了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策略。该企业已经逐步制定了合理的工作标准和企业采购管理条例,通过各类型管理条例和管理标准实现了企业的技术化和标准化进步与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可以有效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整体企业发展业绩的有效提升[2]。

2 采购绩效管理推进企业战略实施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同时在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企业的采购经营战略发展都已经开始于整体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实现了有效结合与协调。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企业经营发展与发展目标和企业经营采购计划,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已经逐步实现了企业的战略发展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的分解与有效结合,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部门员工之间的合作,对企业的采购绩效评价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支持与管理协助。企业的采购绩效过程中企业的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良好落实,新发公司从2005年开始就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良好创新,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实现了企业采购绩效管理模式的良好创新发展,开始实现企业采购计划的层层细化,同时开始将不同层次目标落实到了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生产组织模式和采购绩效考评管理模式,可以对实际员工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进行有效监督,定期对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明确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通过各类型企业进行管理办法实现了企业采购绩效作用的良好发挥[3]。

3 采购绩效管理有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企业采购绩效管理对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引导和支持作用,主要的企业绩效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良好分析:

第一,可以通过树立起企业采购绩效管理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综合地位和实际关系,同时还可以让员工在个人发展和个人进步的过程中保持始终如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第二,可以通过企业绩效管理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员工工作氛围,构建起积极合理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企业采购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优化采购工作环境,激励采购员工更加积极投入到工作和发展过程中,实现企业经营发展效益的提高和企业营利服务水平的良好提升。

第三,通过企业的良好企业采购绩效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激发为整体的企业采购明确合理发展方向,同时还可以实现企业未来的快速进步与发展,让企业可以建立并有效实施明确的企业考评绩效发展模式,可以为未来的企业经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未来的企业绩效发展营造良好进步与发展环境。

第四,通过采购绩效管理在采购管理中地位明确和采购模式确立,可以为整体企业经营发展价值观念的确立提供良好机会,同时还可以开发团队的企业经营发展实力,实现企业采购考评的激励作用,提高整体的员工绩效合作水平和合作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程度形成企业的绩效考评良性竞争,同时还可以营造和谐稳定经营发展环境,建立起学习型企业发展文化。

4 采购绩效管理在采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采购绩效管理一直属于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管理体系,同时也属于整体人力资源系统的管理核心,同时在系统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采购绩效管理属于一个整体性较强的管理系统,在整个管理系统中,采购组织实现了系统管理者与企业管理员工的全体参与和融合,通过采购管理的各个关联环节分析可以发现,采购管理人员无论是采购系统管理理论还是采购系统管理实践,都需要从实际角色沟通入手,明确战略发展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个人职责,同时采取合理科学的管理理念,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进行进一步改进。应该在持续不断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投入和帮助企业员工不断了解采购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采购绩效管理障碍性问题应该通过合理规划与指导来共同帮助企业员工投身到绩效管理工作当中。从而进一步实现企业的未来长远规划发展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明确。

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属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发展环节,通过绩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与绩效管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的进一步明确,应该有效加强整体采购绩效管理的工作效果,了解通过采购绩效管理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和企业的日常运作发挥的重要支持和引导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绩效管理人员的管理规范。采购绩效管理在整体的采购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不仅仅对企业的采购工作发挥了重要影响,也同时影响到了整体企业的综合发展,实现了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与管理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完善,所以,应该不断发掘企业采购绩效管理的管理时效性发挥策略,明确未来的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通过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来实现管理工作的整体工作策略和工作准确性的良好发挥。实现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良好促进和提高。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在整体的企业绩效管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处于关键性地位,需要管理者提升认识和理解程度。通过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发挥对整体企业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和重要支持引导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可以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支持与引导作用,采购绩效管理在采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实际企业绩效管理水平提高和企业的绩效管理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购绩效管理可以实现对企业采购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良好管理,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提升整体企业管理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采购绩效管理和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体系开始逐步为企业的日常经营发展带来了有力支持,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内审处课题组,李良宏,方振平,刘芳.人民银行采购管理绩效审计实践与思考[J].金融经济,2016(02):194-196.

第6篇:危机管理中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临终关怀;临终者;道德;伦理关怀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6-0089-06

个体生命的有始有终是自然界中的绝对法则,“临终”是生命循环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生命的一个特殊过程,我们通常所讲的“临终”主要是特指人类个体生命即将结束时的一种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中的生命,不仅是一种有机体及蛋白质的变化过程,不仅有着生物学的属性,同时也包含有临终者对其人生历程的一种理性反思,展示出强烈的道德内涵。这是任何其他生命形态所不具备的。

一、临终展示着对人生的一种道德表达

“临终”或“临终者”是一个被经常广泛使用的概念。一般而言,“临终”都是从医学的技术性层面来加以定义的,主要指生命濒临结束的一段过程。按照目前在临床上和学术界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及标准,病人患有在当前医学技术条件下无法治愈的疾病,估计在6个月内将要走到生命终点,这个过程即被称为是临终。[1]显然,处于这个过程中的生命个体即被视为临终者。①

但是事实上,“临终”或“临终者”又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有着复杂的内涵。在广义上,临终也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个体生命被他人或被自我认知到即将结束,或是在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生命表现出一种正在走向尽头的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趋势有着两个内在的本质,一是这种生命趋势是被表现出或被判断出的结果;二是这种状态尤其是心理状态已经被自我和他人所认知、感受。甚至可以说,只有自己能够清晰感知到的生命即将结束这种无可挽回的状态,才是“临终”概念形成的重要条件。

对于不同的生命个体而言,临终的状态与时间的绝对长度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那种因多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造成远大的人生志向不得实现而感叹人生苦短的人,时刻都能感受到临终的心境,感受到时间的一维和不可逆转,体会到“逝者如斯”或“俯仰一世”之惶恐。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临终”的状态从理论上说也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在现代社会中,“临终”有时反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和状态。如,被宣判为不治之症、来日无多的病人在准备后事之时,被重新证明先前的诊断是误诊,或者被更高级的医疗机构成功治愈;被宣判为死刑的人在临刑之际因为证据的重新发现而得到无罪释放或被改判或被赦免的通知;瓦砾下自然灾难的幸存者在彻底绝望或弥留之时,又被人重新发现而得以重见天日等诸种现象。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是旷日持久的,其当事者不断地在绝望和希望之间有着复杂的心理改变,在临终准备和坚持希望中有着情感的折磨。简而言之,在广义的概念中,“临终”并不仅仅是一种纯技术性语境中的概念,“临终者”也并不必然地等同于“病人”。在现实的社会中,临终是很难绝对以生命时间的长短、以生命变化的某个节点,以及以技术成功的可行性程度高低与否来加以绝对区分的。

不论我们如何看待临终和临终者,它们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技术性问题,也不仅仅是社会对其态度和方法的问题。事实上,“临终者”的“临终”有着十分重要的伦理学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展示出了生命主体丰富的道德内涵。在生命个体的意识中,清醒地体现了对临终状态的复杂情感。作为社会成员的他者,也从对临终者的态度而展示出自己的道德原则及其实践。正如孟子所言:“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2]虽然这仅对于家庭成员而言,但仍然说明了其中的送终必须依礼而为的内在的伦理要求。

所以,狭义的临终和广义的临终都是一个充满着自我道德反省与社会道德审视的过程。道德的审视与自觉是人类特有的机能和理性的表现,藉此人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属性及其道德内涵,并在临终之时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生命过程进行意义的评价、道德的审视和历史的表述。中国文化中的诸多词汇对此道德内涵有着生动的概括,如死而无憾与死不瞑目、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虽死犹荣与死有余辜等等。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伦理。生死之间的道德延续并不存在绝对的不可逾越的界限,生命形态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改变并不能代表其伦理意义的中止。从伦理学上说,临终并不仅仅是生命历程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也体现了临终者对整个生命的功过反思和盖棺定论式的一种伦理表达。在某种意义上,也反应了临终者的道德自我鉴定和一种形而上学式的评价,体现了对临终状态伦理内涵的认识。如朱熹所说:“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具无欠阙,须尽得这些道理无欠阙,到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3]中国文化中没有末日审判及救赎理论,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末世说”也没有进入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中,在中国文化中,对临终进行道德评判都是通过一种冷静的道德自我反省和外在的社会评价而得以完成的,尽管有时一些临终者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道德反省的存在及意义之所在。在中国传统士人的价值观中,人生即是对某种至高伦理原则的一种诠释、表达和建构过程。不论是坚持死而后已还是死而不已,临终都不仅反映了一种生命过程,同时也有着复杂的社会伦理内涵。

临终者不仅会对自己的一生加以道德的自省,同时也知道自己必须接受社会和历史的道德审视。所以,临终的道德意义有两个层次:一是临终者的自我道德反省与表达,二是社会和历史的力量对临终者进行的道德审视。

二、作为一项基本权利的临终伦理关怀

临终关怀是现代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这种关怀不仅使临终者能够平静、快乐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也能使临终者的权利享受和精神物质需求得到切实的保障。一般认为,当代社会中临终者的个性化权利包括五个方面,即生命的维持权、公正的医疗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密权、尊重死亡权。[1]显然,这些方面的内容还主要是针对生命本身的法律权利而言的,体现的是临终关怀的法律维度,而还没有涉及到对临终生命的伦理检思,即临终关怀的伦理维度。

本文所说的临终关怀的伦理维度,主要是指对临终者进行的伦理关怀。其含义不是强调对临终者的关怀更细心、更人道、更道德,而是旨在说明社会和历史的力量也必须给予临终者一个负责任的道德评价,以为其人生意义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位。

在临终关怀中,对临终者施以伦理关怀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一方面,个体生命都存在于一个复杂的道德评价坐标中,临终者不可能拒绝来自社会和历史的伦理审视。另一方面,社会也应当对临终者一个合乎历史的伦理评价,得到这种评价也是临终者的一项基本权利。

由于临终者接受的道德审视来自于个体自身和社会历史两个不同方面,所以为了使其生命的临终能够得到道德评价的公正,对临终者的临终伦理关怀必须突出如下四个原则:

第一,落实社会和历史对个体生命伦理关怀的义务和权利

临终者的自我道德审视可能随着生命的结束而随之结束。但是,对临终者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正是其最重要的临终伦理关怀,也是极为重要的人道主义关怀,是对人生之善的历史褒奖。社会和历史的力量如果故意对临终者不作任何的道德评价,或功过不明,是非不清,这即是不道德的行为。因为这对个体生命的伦理内涵没有挖掘,对人生建设的功过得失没有进行确认,从而使生命的结束失去了一种伦理的定位,甚至仅仅体现出一种单纯的生物学特征,仅对临终者、对他人、对历史都是不公的。所以文人诗文和历史总会对此有着诸多的感慨。

第二,实现伦理关怀是为了褒扬良善和警醒后世

生命的逝去并不是道德影响的消失,不论是道之“恶”还是德之“善”,它们都有其重要的社会作用;不论是青史所记的名人,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大众,其善恶之行都能在社会和历史中留下印记,都有着善之楷模和恶之殷鉴的意义。所以,实现伦理关怀是对良善人生的历史性褒奖,也是对人生之误的历史反省。通过这种关怀,褒扬良善以昭示历史,或展示其不善以提醒后世。其他如中华传统中的二十四孝人物、许多地区的贞节牌坊、传统戏剧和民间文学中的具有完美道德形像的角色等,都因为这种不断丰富的道德内涵,在许多时候成为民族精神和民俗现象中对社会大众具有持续影响的道德评价标杆和道德参照对象。这种历史评价的严肃性和生动性、道德评价的楷模性及其社会作用的现实性,经过持续的历史建构,往往会使一个普通个体成为历史上的道德标兵,使恶人成为历史上的千夫所指,从而影响到后世大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境界。这也正是历史的文本力量和道德力量之所在。

第三,重视临终伦理关怀对象的多样性和历史评价的多层次性

在历史的评价坐标中,更多的伦理关怀目标一般都会集中在一些名人或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身上,并往往通过文字的东西将这种伦理关怀加以展现于世。但是,不论对临终伦理关怀持有什么态度,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回避或完全避免社会和历史对其进行的道德性评价,所以临终的伦理关怀对象即是复杂的和多样的,从庙堂之士至山野村夫都会面临着这种形式的伦理审视。这就决定了伦理关怀及历史评价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这种伦理关怀也并不一定总是、也不必须是只有通过所谓的历史宏大叙事方式才能完成,也并不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文本才能体现。诸如宗族长者的权威结论、家庭成员的自我反思、亲戚朋友的多样性评价、左邻右舍的社会舆论等都有着伦理评价和伦理关怀的历史力量。虽然这些东西未必一定能形成于文字或见诸于历史,但它们却可以通过口头的方式在一定的区域传播与传承,有的甚至会进入当地的民间文学、民俗风物之中,对于一个地区的社会群体具有强大而又生动的影响力。因为这样,他们在后世也就因之成了历史中的“名人”或“伟人”。

第四,保证临终者进行道德自我评价及申辩和表达的权力

要确保个体生命在临终的道德评价中有权力对自己的人生道德建构及其结果有着表达权与捍卫权。对临终者进行是非功过的评价正是对其进行最大的伦理权利的捍卫,并能保证他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对人生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申辩与表达。如临终者可以自撰碑铭,或通过族谱(家谱)、个人年谱来表达自己人生道德建设的成就。通过对伦理内涵的反省、评价与彰显,为其人生的道德建构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以使其无憾而去。反之,不论是追授还是追封,对于死者而言都已经失去了自我表达和自我欣喜的可能。事实上,也只有确保临终者可以进行自我的道德评价与表达,他才可以进行人生道德行为的自我辩护。这也是对其法律权利的重要补充。正在这种充满着道德内涵的审视中,才体现了临终者对自己进行历史评价的基本权力。因此,临终关怀应当含有并强化这种伦理维度关怀,在解决“盖棺”与“定论”关系问题时能够使临终者有着充分的自我表达。简而言之,对临终者的伦理关怀即意味着要做到使临终者能够进行伦理的自我表达,且能够接受社会历史的伦理审视,并做到二者之间的统一。

另外,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一次弥撒或忏悔也许即从宗教伦理上代表了对临终者道德审视的结束,对其罪恶的赦免。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这有时也是通过僧人或道士的法会来完成的。通过这种法会,即打通了死者在善与恶之间的道德鸿沟,完成了对其失误和罪恶的超越。

简言之,临终的伦理关怀也正是要保证对这种权力的捍卫与实施,临终伦理的四项原则正是对“能够”和“必须”这对关系的具体说明。因此,实施对临终者的伦理关怀,就必须做到这两对范畴的统一,这即是“必须”和“应当”的统一,“意愿”和“能够”的统一。

三、临终伦理关怀的两个历史维度

临终的反思是人类智慧的重要表现,充分展示了人的道德自觉。这种反思及其表达一般仍然是通过功利与动机这对伦理学的传统解析模式,对自己一生功过得失进行总结,对自己的立德、立行和立言的结果进行反思,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否实现进行检讨。

作为对临终者进行道德评判的历史性命题,中国文化中历来有着“死者为大”的道德性假设。当然,对临终者的道德审视,也会有着纠正或翻案之举。在封建体制的某些历史阶段有着特殊的行为,如鞭尸即是对这种临终状态的继续的审判。这或者表达了生者的某种情感,或者表达了对迟到正义的贯彻与彰显。这里面有着对死者进行道德评判的终止性标准抑或是“盖棺定论”之说。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在不同的标准面前,有的人会对自己的一生非常满意,对可能的历史评价非常自信;有的人会对自己一生感到委屈,并寄希望于历史的公正无私或天日昭昭;有的人害怕历史的无情与公正,总想通过假言假行以掩盖历史或人生轨迹;有的人对历史的评断不以为然,信奉的是今生的洒脱、享受或过分地自私,等等。虽然自己的历史由自己写就,但是对这种历史的道德解读却是通过漫长的时间来进行或完成的。所以,历史的道德坐标才是临终伦理关怀的最终标准,必须重视临终伦理关怀的内涵及其关怀的历史维度。

个体人生存在于一个复杂的道德坐标之中,临终者也处于一个多种道德力量和责任的交汇点上,受到多种道德评价力量的解读。虽然临终承受着历史和道德的多重压力,承担着多元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但是,从时间上看,这种评价主要是在“过去”和“未来”的两个历史维度中进行的。如下图所示:

图1

所谓“向祖宗交待”,即是在人生的立德、立行和立言方面做到不愧对祖宗,不仅已经传承了祖宗之德业,而且还能或已经光耀门楣,并同时为子孙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对于家族的道德建设、历史地位等进行了传承,完成了自己对家族文化延续和道德再彰的责任。早在《论语》中,孔子即对君子之德有着“慎终追远”的表述,这也体现了对人生之“终”和对祖先之“远”的道德承诺。回顾自己的人生道德建设,迎接历史的道德审视,这一直都是通过历史的力量来完成的。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视历史的文化传统,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历史的力量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道德标杆。

“对子孙负责”,即是对子孙留下无愧于先人和子孙的道德形像,不让子孙以为耻辱。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与行为,都是通过历史来表现的。关注历史如何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在历史中留下一笔或留下什么样的一笔遗产,一直是中国传统人生观教育中必须慎重对待的事情。一方面,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在最后都会转化成人对历史的态度,所以中国传统的士人对人生的认识以及对历史的领悟往往都会通过临终的言行来加以表现。另一方面,不论是道德的自我评价还是对他人的道德审视、不论是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中国士人对道德成就的自我定位尤为重视通过“史书”来对之加以表现和确认。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临终者的关切之事除了子孙、财产、阴宅等事项之外,更为关心的是以其作为中心的历史性记载的内容和方式。这种事情一般是在临终之时或之前即已经开始了,主要体现在对族谱(家谱)、个人年谱以及方志正史中对其的言行的记载与评论的关心,诸如祠堂如何进、年谱怎么编、家谱族谱怎么入、方志正史会怎么写。以至于有的人在临终前或者自编年谱,或者是假他人之手以为之。有的人自题碑文,有的请名家作传,并以可能得到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各种各样的碑、铭、诔为自豪。这种对人生轨迹的自我回顾事实上也体现了临终者在临终前的一种道德焦虑或恐惧、道德自信或安详。有的人因为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或求得帝王贵胄的封谥而对自己的道德形像有了满足,从而安然而幸福地离去。而来自帝王的追封、敕表等更往往被认为是社会或主体文化对其一生道德评价的最终或最权威认定。

“进行人生的道德回顾”,临终者进行的自我道德检思,是建立在对人生的道德建构之上的。只有活着时对道德责任的谨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会有死后的道德自信。只有在生时体会到“吾知免夫”[4],才会有着“大哉死乎,君子息焉”的感叹。[5]只有在生时做到“吾顺事”,才会有着“没,吾宁也”的安详。这即如王夫之所解释的,是无扰阴阳,顺事以没,以善所归;[6]88是“全健顺太和之理以还造化,存顺而没亦宁。”[6]232这一切都体现了临终者希望得到“善终”的强烈渴望。人生是复杂的。死不仅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生命状态,其实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最有直接意义的道德变革和警醒的重要力量。许多人是在临终之际才真正地完成了对人生进行的道德自我反省与本心回归,或回头是岸大彻大悟,或幡然悔悟良知终现。这正是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接受历史的道德审视”是一个复杂的道德评价过程。由于主体的自我认识、道德的自我鉴定、时人媚权和势利的吹棒、帝王的追封表彰等,一些伦理评价有不少时候或被后世,或者成为被嘲笑的对象。这是因为,历史人物具有复杂性,道德的评价也不仅来自于当时,更来自于历史;不仅来自于权势,更是来自于抽象的道德本身。所以对临终者进行一种善的理解就有着较为清晰的本体性基础。这即是“兼体,谓存顺而没宁也。……存者,不为物欲所迁,而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守之,使与太和之本体相合无间,则生以尽人道而无歉,死以返太虚而无累,全而生之,全而归之,斯圣人之至德矣。”[6]87

“善终”一直被认为是对正直良善之士和社会有功之人的最后承认与褒奖,尤其对于那些受到佛教因果思想影响的社会大众更是如此。虽然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有着“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的感慨,但是由于佛教因果思想的影响,在许多时候,生命的善终往往被认为是对人生之善的最大的善报。对于此处的善终,一般往往被理解成是健康高寿、安养天年,死于家宅床榻,儿孙尽孝。在佛教的伦理中,尤其是对于净土法门如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修行者而言,认为只要做到具足信愿行,如法念佛,修行者临终得到的关怀即是使在临终时一定会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而往生于真善美具足的西方净土佛国。那里是极乐世界,鲜花遍地、金银楼阁、白鹤孔雀、微妙香洁等。佛教众多经典中都有类似的文字,后秦鸠摩罗什译的《佛说阿弥陀经》对此有着生动的描写。此经历来受到中国社会的欢迎,广为流布传诵。这一点在中国历代宣扬因果报应的著作或笔记小说中都会得到体现。但事实上,“善终”不仅意味着其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某种终结的形式和环境,也意味着临终者得到了一个善的人生总结,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大义凛然,以死明志;或“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有的临终者通过这种反思表达出自己的道德自信,有的人也会由之进行自我安慰和忏悔。唐代诗人王维因在安史之乱中被迫接受安禄山的伪职,其道德形象受到污染,这也因之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影响到他的道德自信和精神生活,使其一直有着“偷禄苟活,诚罪人也……德在人下”的负罪感。(见王维:《与魏居士书》,《全唐文》卷325,中华书局,1983,第3394页。)这种感受虽然不是在其临终之时发出的,但对于后人的警醒却是很大的。事实上,中华民族和知识分子中的“气节”及其精神,在先秦时即已经有了丰富的内涵,并在后世受到类似于文天祥和王维这样的正反两个方面人物和事件的多重影响。在很多时候,临终是中国传统士人对一生立德、立行和立言之精华进行集中表述之时,这里面有着对自己一生经验的总结,有着对子孙或家国的厚望,有着对后世的人生告诫与进步鞭策,并总结其人生的经验和教训,以有利于后世子孙和社会大众。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诸种“家训”。典型者如一直受社会重视的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唐代的《陈氏家法》、南宋时的《袁氏世范》、南宋至明时广有影响《郑氏规范》、明末清初的《朱子家训》等。虽然有些“家训”不是一时之作,也未必是临终之作,但如有可能,临终者对其中一些内容和思想向子孙进行强调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如“若(非)……者,非我子孙”之类的言语,也是古代小说、笔记或遗言中常见的句式。这也更符合中国传统士大夫对“立行”、“立言”和“立德”之道德追求的一贯目标。当然,也有的人会对人生中某些自认为有些问题的言行作出最后的说明与辩解。可以说,敢于为“家训”者,都被历史认为是或自认为是人生道德建构的合格者,表现了自己的道德自信。所以其中有些治家处世的为人格言不仅成为一个家族的传承祖训得以遵守和继承,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宋代时期包拯(999―1062)的家训 《包拯集校注》的校注者杨国宜于此处分析指出,包拯提出本家训的时间,传统上认为是天禧四年(1020)五月,但由于其登甲之时为天圣五年(1027),天禧年间包拯并没有登甲科,故而对此说认为是“当考”。同时,校注者按其性质将之放于全集之末。见《包拯集校注》(黄山书社,1999年6月一版一刷,第263页。)按:从包拯本家训的文中口吻和强调内容而言,本文也主张其为包拯生命晚年所言,甚至也有可能为其临终过程中所言或所书。:“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并要求其子将之“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7]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封建政治伦理的积极内容,其本身即是一种优秀道德传承的过程。

对正确生死观的贯彻是人生道德建构的重要内容之一,临终的伦理关怀和道德评价反映了对人生道德成就的一种形而上学的反思。突出临终的道德内涵及其关怀的伦理维度,以激励或警示来者,这对现代社会中的人生建设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玲,陈海英.临终关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5.

[2]孟子.孟子•离娄下[M].上海:上海书店,1991:328.

[3]朱熹.朱子语类(第三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8:1011-1012.

[4]孔子.论语[M].上海:上海书店,1991:156.

[5]荀子.荀子[M].上海:上海书店,1991:336.

[6]王夫之.张子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88、232、87.

[7]杨国宜.包拯集校注[M].合肥:黄山书社,1999:263.(责任编辑、校对:张叔宁)

Palliative Care: its Moral Connotations and Ethical Dimensions

WANGJian-guang

第7篇:危机管理中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微博 高校 班级管理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016-02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全方位走进了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微博、IM软件应用作为互联网应用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其普及度越来越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2009中国微博市场及微博行为研究报告统计数据表明,在当前的微博使用者中,在校学生占到了55.1%,成为微博使用者的主流,学生群体尤其是大学生依然是最主要的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群体比普通网民更为偏爱微博应用。微博的应用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获取知识、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且逐步改变着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沟通方式。

一 微博的含义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有报告显示,至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已成为微博世界第一大国。

二 微博为高校师生的情感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1.师与生之间

教师把教育思想、教学要求、教研情况、教学反思以及生活琐事、思想感情记录在微博上,学生则把对于课堂的理解程度,对学习的态度、动力,以及情绪变化等通过微博平台来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增进了师生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微博作为一种表达工具,对学生的情商发展提供了一个场所。此外,情感交流也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在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还是面对面的授课,这种教学方式由于每节课的短暂性,以及课与课之间的间断性,不仅使得教师不能很好地扩展教学内容,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缺乏连贯性。而把微博运用于教学当中,其随时记录性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将自己的思想在上面真实地表露出来,并且同学之间不同观点的发表也有利于大家思想的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彼此间的动态记录,真切地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疏导。

2.生生之间

运用微博这个平台,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较好的同辈群体环境,有利于促使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同辈群体环境,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和教师进行的思想教育,多半是按社会公认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进行的,而同辈群体却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这些成员的价值观就产生于同辈的日常褒贬之中。在以学生为主的微博中,同辈群体之间这种对话式的思想交流和碰撞能对对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 应用班级微博的价值

1.有利于教师掌控学生的课余时间,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有较多的课余时间,由于自身的约束能力较弱,难以控制自己的时间和行动。大多数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也疏于对孩子的监督,因此,课余时间是学生思想最容易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时段。在这种情况下,微博就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做一些看似与高校班级管理没有关系而事实上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事情。首先,辅导员可以以个人名义或以高校班级的名义在某网站建立微博,这就可以成为一个高校班级成员之间交流的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辅导员和个别学生可以先以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某个话题作为引子,让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然后,个人就可以在上面自由发表言论,探讨学习上的问题,进行朋友之间的交流,当然还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这时也比较愿意讲出一些可能当面不愿讲或不好讲的话。这样,辅导员就可在高校班级管理的真空时段做生活的指导者,学业的传授者,心灵的倾听者,可以促进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2.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利用微博这个载体可以促进班级班务公开,加强对班级进行常规管理,为创建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提供保障。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师生都会发现有许多棘手的问题,如学生上课之后就自己从事自己的活动,班集体概念淡化。因此,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绝非易事,也就更需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和机会来实现这一目标。辅导员或班干部可以通过班级微博及时地将学校或院系班级、制定的各项制度措施传达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微博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家长也可以通过微博随时了解子女所在班级的最新动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由三方互动所最终确定的班规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期望,能更好地提高班级整体凝聚力。如果学生在网上养成了关心班集体的习惯,肯定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现实中的班集体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为师生和家长提供交流平台

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为课堂时空上的限制,本该是‘教学相长’的教学管理活动几乎变成了教师纯粹地向学生灌输‘内容信息’的单方面流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仅仅就是单纯地从教师那里记录、背诵知识,这完全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形成。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由于年龄、心理的特殊性,很少有学生愿意向教师或家长面对面地倾诉自己的困惑”。高校班级微博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倾诉的途径,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身份隐蔽性。而利用班级微博,可以在同一班级、同一专业的学生之间进行各种学术交流与互动,可向老师提出自己对其在教学方法或教学内容上的建议、看法或疑惑。

四 总结

微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合理利用微博化解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隔阂将会对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人才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微博毕竟是以网络为平台的,要以学生能上网为前提,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及网瘾问题,特别是对网上学习活动的监管等,在以微博为平台的教学活动中同时存在,这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易凌峰.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1999(11)

[2]毛向辉.教育中的博客思维和应用[EB/OL].博客中国,2002.9.27

[3]谢江平.从传播学的视角看微博的教育功能[J].煤炭高等教育,2007(5)

[4]姜春宵、冯秀琪.专题学习网站调查及相关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4)

第8篇:危机管理中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管理;维护;保养

一直以来,塔式起重机的管理及维护工作都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有必要针对塔机的安全管理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进行分析,以防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们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

1 塔式起重机的管理

1.1 资料的管理

对于施工企业及塔机机主而言,其应当注意将塔机产品合格证件、生产及拆卸许可证、使用说明书、液压系统图、塔机基础图、电气原理图、司机操作证件、地质勘察资料、安全技术交底、拆装方案以及基本零部件质量保证书等等上报至塔式起重机检测中心,待检测中心检测合格之后,可获得相应的安全使用证书及其安装好后的交接记录,进行塔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其动态跟踪管理过程,并对其台班、检查及维修保养等工作做好相应的记录,并由有关负责人进行签字,维修过程中应当对更换材料及其容易损坏的器件的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进行检查,并将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和归档,进行一机一档台账的构建。

1.2 拆装的管理

塔式起重机在拆装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事故原因主要为质量问题和安装问题,因此,必须进行专业的拆装,进行拆装时应当请具有相关资质的拆装单位来进行专业化操作,且安装及拆卸时应在资质范围内进行。有关拆装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化培训,持证方可上岗,同时,应当确保各类作业人员的全面性,明确各自的岗位,并确保所有人都能听从指挥,调试时电工必须足够专业,除了具有足够高的技术水平,还应当兼具足够的责任心,拆装过程应进行专项拆装方案的编制,还要向参与拆装的区域进行专人的安排,并严格依据拆装说明书及流程进行。

1.3 塔机基础

作为塔式起重机的根本,塔机基础一直以来都是许多重大安全事故的主要来源之一,一旦塔机基础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塔吊整体的稳定性。不少事故是因抢工期而在混凝土强度不足时草率进行安装,而有些则由于地耐力不足,有些因基础附近进行开挖而造成滑坡,甚至导致位移的发生,或因积水导致不均匀性沉降的发生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均会导致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塔吊而言,其稳定性即塔吊的抗倾覆能力,而其容易发生的最严重的事故即其倾斜倒塌。因此,做塔吊基础时必须确保地耐力满足有关设计的要求,对于钢筋混凝土而言,其强度至少应当达到设计标准值的80%。

1.4 安全装置

为确保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性使用,必须以塔机安全管理规范及其标准为依据,对塔机安装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安全保险装置进行强制性的要求,例如起重力矩、起重量、高度、幅度、吊钩、风向以及回转等限制器等等。必须确保此类安全装置的灵敏性及可靠性,使用时一旦发现损坏应当立即进行维修和更换,不得任意进行接触或调节。

1.5 电器的安全管理

塔吊专用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闸一箱”的有关要求,此外,电器柜应当完好无损,且关闭足够严密,柜内的电器元件应当完好无损,且线路清晰。此外,操作控制机构应当稳定可靠,并定期进行专业电工的安排,以便对电器进行有效的检查及维修。

2 塔式起重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对于起重设备而言,从其购买到设备的租赁等,各项目均需层层包干,太过重视经济效益就会放松起重设备的管理,塔机作为相当重要的起重设备之一也是这样。此外,这些年起重设备等相关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的突起,各种劣质产品不断充斥着市场,再加上不少起重设备老化情况较为严重,不少均为超年限使用,且有关塔机的管理工作仍跟不上,因而塔机施工过程始终存在着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塔式起重机而言,其使用过程的安全性离不开日常的维护及保养工作,一旦检查过程发现塔机存在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维护维修及其保养。

首先,塔机有关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化培训后方可持证进行上岗,且应当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塔机机械结构的有关构造,对于塔机性能、保养及其使用说明书、相关安全性操作规程等进行熟练掌握。对于塔机的安全使用、维护及保养等工作一知半解本身就是安全隐患的一种,因此,必须对有关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并在专业性技术人员的参与下进行管理。对于塔机而言,其司机室中应当禁止进行油棉纱、油以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此外,冬季进行电炉的取暖过程中更需注意防火工作。应经常性的所有电缆电线绝缘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破口应当立即进行包扎及更换,以防安全事故的出现。

其次,应对各机构制动器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制动瓦和制动轮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以确保其灵活性与可靠性,确保其间隙保持在0.5-1mm间,且确保摩擦面无污物存在,一旦存在污物应通过汽油或稀料将其洗掉,尤其对于起升机构制动器而言,必须将其调整好,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溜钩事故。除此以外,塔机钢丝绳作为一种交易损坏的器件,必须注意对各个钢丝绳是否松股或断丝,钢丝绳是否压板,螺钉紧固松动与否,钢丝绳好坏与否等进行检查,这些均会对塔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对于钢丝绳而言,若其表面的磨损超过了7%、或发生扭曲、打结、变形等情况,或者绳芯发生压扁、损坏以及受到了电击必须予以报废。如果超过了相关规定则应进行更换。

再次,应当对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例如松动与否,若松动应拧紧,尤其对于回转支承以及塔身等强度较高的连接螺栓,由于其常会受交变应力等的振动,因而特别容易发生松动现象,若松动必须对高强度螺栓受损与否以及有无裂纹等进行检查,一旦有问题发现必须及时依据产品说明书及有关标准来进行更换或者拧紧。对于塔身及回转支承等的连接螺栓而言,其应处于非工作的状态,而当其平衡重侧受到压力时,应对其松紧度进行检查,且连接销轴均需进行开口销的装设,并保持张开状态。对于各个高强度的螺栓而言,其预紧力应当以《建筑机械与设备高强度紧固件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进行执行。此外,还应定期进行各个安全装置的检查,对于限位开关而言,其触点的开闭应足够灵活有效,各个继电器及其接触器触点如果存在弧坑应当及时将其磨光,尤其对于力矩限制器而言,必须经常性地对碰头螺栓并帽松动与否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松动,应立即以产品的说明书为依据,对其起重力矩进行调整和并紧,防止工作的失效。

最后,对于塔机而言,如果油漆的保养力度跟不上,则其金属结构器件十分容易发生锈蚀,此外,经常性超载及多次的装拆过程也会导致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受力部位发生裂纹、变形以及扭曲等等,因此,必须对塔机结构件进行认真的检查。除此以外,对于塔机而言,其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应当按班进行,依据有关要求在班前进行认真的检查,一旦有安全隐患发现,必须立即进行解决,而班后应当注重塔机的维修及保养工作,防止安全隐患的滋生。

3 结语

总而言之,塔式起重机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是必不可缺的起重设备,而对于塔机而言,其安全使用管理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是生产过程中相当重要的环节之一。待塔机工作结束后,相关操作人员应当以说明书相关规定为依据,搞好离塔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陆纪法. 建筑塔式起重机事故分析及其预防[J]. 起重运输机械,2011(03): 50-53.

第9篇:危机管理中的理论范文

【摘 要】基于设计思维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需要深度地理解员工的状况和业务的状况,以用户视角而不是HR视角来设计方案。从本质上而言,人力资源的工作就是要帮助企业打造一种让人们更加乐意工作、发挥最佳绩效的工作场所,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发展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关注人才的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变革;设计思维;管理游戏化;员工体验

为什么很多人力资源变革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根本原因是一些人力资源的专业设计是基于标杆实践,忽略了企业的场景,不知不觉得和企业初衷背道而驰。以控制为出发点的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规范和行为规范,导致员工的激情和创意的火花无情的浇灭。

设计思维恰恰针对这一问题点,初始应用即从本源着手开启思考。这些年不管国外在线的课程还是国内出版的图书,讲解设计思维的越来越多。关注设计思维人群正从小众的设计人员变成企业管理和实践的大众,大有比肩甚至超越互网思维的趋势,学习设计思维并将其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HR开始变多。2015年9月《哈佛商业评论》专题报道了设计思维的演进和应用案例。设计思维的崛起引起了领先企业的关注,GE、IBM、麦肯锡都开始将设计思维引入企业运作。

一、什么是设计思维

简单来说,设计思维是通过对人们进行密切、甚至近乎人类学研究式的观察,来获取深入信息,以解决那些可能尚未浮出水面的问题。设计思维不是教人如何让你做一个平面设计、立体设计、设计传达设计等等,它不是教人如何做设计,而是教授一种创新的思维,是解决创新问题的哲学。

(一)斯坦福设计学院(D School)设计思维五步法

1.Empathize(感同身受)。就是当一次客户,尽一切可能地站在客户角度看问题。

2.Define(定义)。界定问题,描述我们想做的事情,或者阐述一个问题独特的关注点。

3.设想(Ideate)。尽可能多的去想解决方案,想自己项目可能涉及到的人,然后再简化为一个具体的方法。

4.原型设计(Prototype)。用最短的时间,最少花销做出我们解决方案。让大家设置一个场景一起感受一下它到底是否合理,做出产品原型从而反思产品。

5.Test(测试)。体验或邀请相关人员一块进入一个场景,一块感受模拟一下,让大家想象一下这种解决方法是否合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测试。

(二)设计思维的特点

1.设计思维是一种方法论。设计思维是用于为寻求未来改进结果的问题或事件提供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它需要征集不同思路和方法,需要漫思维模型的方式,思想尽量游弋、漫入漫出;而最后沉淀下来的想法,是经层层筛选的,又要依靠聚思维模型。

它是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先尽可能多地征集不同思路和方法,再择其一进行精细打磨。它有一整套设计思维路径图。设计思维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去了解自己的客户,即员工包括自己的老板、需要头脑风暴设想出几种解决方案、需要选择、试验和测试。具体来说:首先,你就像陷入恋爱中,管理者得与客户建立共鸣。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就是与员工建立紧密联系。并且,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解决员工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其实需要解决员工的关键问题。

2.管理者需要产生很多新想法,必须尽可能地创造越来越多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最佳的方式是通过头脑风暴,要疯狂地进行思考,10分钟产生20个想法。也有设计师把头脑风暴的设计流程称为“Thinking Wrong”。利用头脑风暴获得闪电式的想法。参与者把他们的假设写在墙上,任意的假设和随意的组合经常会发展成核心设计方案。而关于如何进行头脑风暴?乔布斯就说过:“在互联时代,人们很容易认为好的创想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和在线聊天完成,但是这种想法太疯狂了。灵感来源于自发的会面和随意的讨论。你可能撞见某人,问他:你们在干嘛?他告诉你正在做的事,然后突然你就会‘哇哦!’,各种奇思妙想都涌现出来。”

3.快速地去构建解决方案。这将激发所有人更疯狂地进行思考。这个过程,其实不仅仅用到理性思维。“在印度的乡村,人们凭自己的直觉做事,而不是像我们一样运用理性,”乔布斯回忆道:“我认为直觉是很强大的工具,比理性更强大。”

4.测试这些方案,不能主观臆断。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记住一点,自己不能完全着迷于这个想法。在开始前先循序渐进尝试个小型案例。接下来就是验证自己创建的解决方案的时刻,我们可能不喜欢这一步骤,但不需要担心,只需要退回去,再创建一个方案。这不是一个单纯按顺序的路径,是一个迭代的系统。

二、人力资源为何能够利用“设计思维”

其实,我们都生活在“被设计”的环境中。各大“超市”整体的布局及货架、物品摆设,背后也都有一套设计的理念,为了让人们更加便捷、愉快的完成商品购买的行为。而“全球最酷书店”之一诚品书店的设计,不仅在于其硬件空间的规划,更在于其软件上中外文书种、艺术文化活动的推广以及复合式的经营手法上,创造出既具本地特色、又具国际视野的文化景观,让求知者和游客流连忘返。还有,如今智能设备上时不时会流行一款让很多人欲罢不能的游戏,其中的通关、竞争、排名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让人们能够乐在其中。

随着个性十足的千禧一代涌入职场,他们迫切地想要锻炼自己的领导技能,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那些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沟通透明、公正对待员工组织才是他们理想的工作之选。同时,灵活办公、远程办公、互联网技术等新潮流让当下员工面临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员工对组织脆弱的忠诚度和前所未有的工作流动性也给人力资源管理者带来了诸多挑战。也正因为如此,“设计思维”能够为当今的人力资源工作者提供了诸多的启发――从本质上而言,人力资源的工作就是要帮助企业打造一种让人们更加乐意工作、发挥最佳绩效的工作场所,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发展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关注人才的发展。许多公司已经在用“设计思维”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上进行了探索。

A企业的人力资源高管在众多的方案中最终选择利用人力资源系统――福利登记系统来替代过去的传统办法。他们怎么做的:通过头脑风暴,最后选择将在公司的内联网(intranet)上\行福利登记系统FBE(FlexBenefis Enrollment),替代了原来繁琐的书面登记系统,向员工提供了高效、准确、交互式的登记办法。最初只是小范围测试,发现员工满意后推广到更大范围的员工。此后,A公司开始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而非依赖人力资源代表进行管理。这一转变使绝大多数员工逐步养成了习惯,把网站作为主要信息来源和交易场所,并对自己进行福利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且,福利管理的创新实践在A公司继续扩大应用范围,A公司不断推出新的在线应用软件,包括家庭状况变化登记软件、退休计划登记软件等,以强化员工自助操作的软件环境。此后,A公司还重新设计了人力资源的FBE软件和福利网站的外观设计,有了这些改进,登记工作就变得更加简便易行,也使得设计工作有了迭代的概念,最后A公司的投资初见成效,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在线获取信息、做出选择感到满意,员工也乐于自己上网选择福利方案。

而这一时间是早在1996年,这家公司是苹果。一家设计驱动的公司,在人力资源领域,设计思维的理念也根深蒂固。思想时刻在参与,这是一种何其的美丽!设计思维的人力资源应用,常常是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的种种变革项目。虽然它常常受到阻力。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抗拒改变,在于对未知的恐惧。因为它摧毁了稳定、熟悉与安全感。但未来,可能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彼处。远方会更智慧、直观和即时,均是此处所无法企及的惊叹。

基于设计思维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需要深度的理解自己的员工的状况和业务的状况。定制而不是复制,以用户视角而不是HR视角来设计方案,同时考虑方案执行中关联的人员和其在执行中的角色。正所谓“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业务的迭代快捷决定了制度的设计不再是能用几年,而是如业务和人员的变化制度将随之变化。

设计思维可以把复杂想法变成可执行的具体动作,把HR设计业务部门执行转化为基于用户的设计,业务部门自己舒服的运用。一味向成功标杆学习的拿来主义和固化的HR三支柱或六大模块的分步变革,越来越不合时宜。成长型企业需要基于本企业的人员构成和业务特点,从业务的本质思考和解析,有针对性的做人力资源设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