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范文

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

第1篇: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圈子案例;被动复习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性质及特点

微观经济学是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专业基础必修课,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基本分析方法与理论基础,与宏观经济学课程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

设立《微观经济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微观经济活动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掌握如何最有效地使用稀缺资源的经济学分析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去分析、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并对微观活动给予客观评价。

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系统课程,涉及一定的数学、图形分析和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理论抽象,较难理解。复杂的经济现象,在理论假设的基础,概之以一些文字,公式和图形来表示,即用经济模型来阐述经济规律,必然导致这种理论具备抽象的特点,让初学者理解费力。

2.理论推导及应用广泛用到数学知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理论的客观性和严谨性,体现在广泛应用数学知识推导理论,用计量方法验证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初学者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3.注重图形分析。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理论假设,用图形来直观阐述。

二、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在学习上的思想特征

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既具有高校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他们的入学成绩普遍比公办高校的大学生低,且在学费缴纳、学籍管理及人事档案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业、经济及社会认同等方面承受了更大的压力。总的来看,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思想特征表现在以下四点:

1.迫切渴望成功,知识积累的漫长过程使其学习热情日趋淡漠。民办本科院校就读的大学生多数都经历了高考失利,有学生认为其目前的就学状态只是“无奈”选择。他们在进校之初,对学习抱有强烈的积极性,特别渴望成功,希望自己能和高中同学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于是,他们特别渴望通过一些改变来得到别人的评价与肯定。在理论基础知识积累过程中,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其有突破。于是,有学生开始放弃学习,“理论无用论”思想影响了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

2.重实践,轻理论,价值取向日趋务实。民办高校较之公办高校,学费收费较高。在学生心目中,传统的教育关系变成了教育消费者与供给者的关系。学生存在较强的成本意识,期待高教育质量回报,他们要求回报要 “短、平、快”。于是,他们比较重视开设的课程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由于理论基础课,着重于知识的积累及方法论的形成,学生普遍感受不到此类课程的即时利益,所以他们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而对一些实践操作课程较重视。

3.职业意识较强,热衷于各种专业技术证书的考试。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自主意识很强,他们认为,现在的高成本投入,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工作机会。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他们更能主动地提前进入人才市场。他们渴望平等,希望社会能给予他们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他们也在积极努力地创造条件,想通过各种专业技术证书的获得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只要有此类考试临近,大多数学生表现为,不管上什么课,他们的眼里只有那一本考证教材。

4.喜爱活动,考试前对日常课程课本鲜有主动翻看。因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对、务实价值取向等原因,民办本科院校学生日常课程课本鲜有主动翻看,因而其理论与书本知识不太扎实。但他们喜爱活动,对文体、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与热情极高。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先入为主,认为理论基础课无用。上述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务实特点,导致了部分学生在没有正式开课之前,对于要上《微观经济学》课程就缺乏兴趣。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门课程,没有直接教他们在实践中如何具体去做,看似无用。

2.理论假设条件与现实的差异,加深了理论无用性看法。刚开始学习课程,他们发现经济理论的得出,都存在与现实有差异的理论假设基础,把复杂的经济现象用文字、公式和图形来表示,与他们了解的部分现象有出入。而且,由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行为,部分理论直接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终加深了学生的理论无用性看法。

3.理论抽象,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存在困难。微观经济学理论推导与应用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而民办本科院校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导致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却学习困难。另外,理论的抽象性,也令学生理解费力。课堂上,经常听不明白最终会使学生参与度降低,转而干与课程无关的事情,比如,用手机上网或睡觉。

4.知识点多,学生鲜有复习,“今会明忘”现象普遍。学时有限,而教学内容又多,学生每次课学下来,都会新学不少概念和理论。当老师在课堂上用了多种方法,终于让大多数同学理解清楚一个理论的由来及其应用时,过了一段时间,再问到之前学过的理论,学生们又忘了。这种情况不仅对学生后面知识点的学习不利,也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原因就在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的主动性极差。

5.理论应用实践能力较差。经济学教学目标在于,学生应用学到的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教学中发现,学生这方面能力较差。

四、优化民办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堂课:课程有用,但不好学。针对学生特点,在正式开始讲授经济学的理论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告诉学生,这门专业基础课学好了对其有哪些益处。可通过列举法,举一些实例,说明这门课程的理论可应用在哪些领域,哪些证书考试时要用到这些理论等,充分阐述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学好与否的差异性。等学生感兴趣了,再告诉他们,这门课不好学,要重视,认真才能学好,引入学习方法,并强调数学的重要性。

2.“圈子案例”教学,增加理论课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圈子案例”教学,是指要用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他们感兴趣的例子来阐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对于经济学初学者,面对着厚厚的既有数学公式、又有图形的经济学教材,总觉得经济学充满了统计数据和专业术语,既枯燥又乏味。但是,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一些现象,就会发现经济学就在身边,因于经济学源于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对大量此类案例的讨论学习,可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观点的讨论分析,学生会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最终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被动复习”方法的使用。学生课后鲜有复习,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来提高学生的复习频率。对课程内容的回顾,应以学生为主角,或提前布置,由学生来讲,或通过随机提问检查,督促学生在课前要做复习工作。经济学教学,要有好的效果,作业量少不了。可通过作业,让学生去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并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采用作业讲评或组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课堂管理。课堂上,学生从教师处接收的信息,除了知识,更多的还是从细节上感受教师对人、对事的态度。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有效管理课堂,引导学生更正课堂上的不当行为,如使用手机,或是睡觉等,创造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郑健壮,王石河.微观经济学教学经验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第2篇: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范文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改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经济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在案例的选取和编写、完善案例研讨制度、合理分配教学课时、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完善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升“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改进对策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概念和模型较多,为使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图表和公式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易于理解,从而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措施和环节,使得案例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总结了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案例选择缺乏科学性

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对案例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真正适用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高质量、本土化案例数量较少,且更新速度慢,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部分来源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而这些案例是依据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而编写的,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有很大的差距,学生“水土不服”,难以理解消化和吸收运用,削弱了案例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到“经济资源稀缺性”时,许多教科书中直接引入“黄油与大炮”的案例[1],但“黄油”这种商品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而加大了学生接受理解经济学含义的难度

1.2教师研究开发案例的积极性受限

科研成果是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而案例研发需耗费任课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不计入科研成果[2];因此,教师缺乏案例研发的动力,导致课堂教学中直接引用国外的案例、过时的案例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上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案例教学枯燥空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热情,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1.3学时分配不尽合理

据资料统计,高校大部分经管类专业的微观经济学只有40课时,在课时紧迫的情况下,面对该课程内容多、图表多、模型多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经济理论知识,仅以简单举例子的方式来代替案例教学,课堂枯燥乏味,不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另一种是过于依赖案例教学,有时案例分析占据了大量的理论课时,直接冲击了理论教学学时,两者课时比例失衡,进而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1.4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已经习惯了高中“灌输式”的被动教学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已经固化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中,而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则又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案例分析,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科学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使得学生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冲突,教师很难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1.5案例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在实施过程中,案例教学对基础设施是有特殊要求的:一方面,案例教学的教学环境最好是半圆形或马蹄形教室,而高校教室通常是方形结构,桌椅固定,虽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但和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良好互动;另一方面,案例教学的辅助设施,如移动白板、活动挂布、学生铭牌[2]等很少能全部配备到位,缺乏案例教学的基础条件。

2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改进对策

2.1加强案例库建设

案例的选取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完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借鉴和提炼国外的经典案例,选取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经典案例,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适当改编,确保这些案例能准确地解释国内现实经济问题;另一方面,要收集和编写本土化案例,案例的选择不能脱离中国实际,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学热点、难点问题。优质案例库的建成必将促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运用经济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2.2完善案例研讨制度

案例教学是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相关院校应出台系列制度,鼓励教师案例研讨、开发、创新、分享。同时要对微观经济学专业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如参加国内案例教学研讨班、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等,更要鼓励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实践经验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案例教学中,从而着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合理分配教学课时

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运用。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真正掌握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的节奏和方法,换句话说,教师要把握好课时分布,严格控制案例教学课时(原则上案例教学学时不超过总学时的1/4[3]),这样既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掌握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又能运用自如,学以致用。

2.4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如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学生主动参与配合。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做一个积极的学习者,既要积极学习经济知识,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又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变成“主动”,逐渐形成一种经济思维。做好了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才能全面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并最终真正能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2.5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为了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应建立配套的案例讨论室和案例教室,教室的形状最好是半圆形、无台阶,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且能在教室内自由移动,以消除两者之间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板书、软板、幻灯机、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完善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案例教学创设良好教学环境。3结语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但在实际中还存在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创新,以提升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文慧.浅论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7-120.

[2]袁冬梅,吴佳佳.我国案例教学法在MBA教育中适用性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125-130.

第3篇: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范文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一: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与经济打交道,比如说,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基本上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但是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之后,我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至少不会感觉那么莫名奇妙了,对一些现象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进行解释了。

下面我就对我身边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简单的谈谈我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一、大学食堂里的经济现象

1、吃饭问题

每个人只要活着,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吃饭问题。这不仅是在大学食堂里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某一大一新生第一天来到学校食堂,对学校食堂的饭菜不熟悉,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就可以,所以第一次来食堂吃饭的时候该同学买了4个馒头,吃完第一个馒头时感觉很满足,吃下第二个时也感觉不错,但是吃下第三个就感觉饱了,看着剩下的馒头该同学秉着不浪费的心态继续吃,吃完后感觉特别撑。经过教训,该同学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

通过微观经济学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里讲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应增加,但是增加的效用是不断减小的。该同学在吃完第三个馒头的时候正好吃饱,满足值也就是效益值为10。下面对满足值进行细致化的描述,吃第一个馒头时满足值为5,吃第二个和第三个时分别为3和2。在这里,每一个馒头的成本没变,获得的总效益是不断增加的,但是获得的边际效益是不断减小的,而该同学在满足值最大时继续吃下一个馒头,使得自己处于过饱状态,造成身体上的不舒服,这就使得

满足值减小,也就是从吃馒头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该同学是个理智的消费者,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这样就达到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效用。

下面我就用图像来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

首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

TUU(X)

则边际效用为:

MUdU(X) d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

dU(X)MUdX 2dMUdU(X)0dX2dX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结果,所以,经济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也有亲身经历,每当打完篮球回到宿舍,感觉口很渴,喝第一杯水,感觉太爽了,太满足了;然后继续喝第二杯水,感觉还可以;到喝第三杯水的时候,感觉已经不渴了,此时已经达到效用最大化了,如果再继续喝第四杯水,就会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总效用就开始减小了,这就是一种很简单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现象。

2、食堂占座问题(从资源稀缺性和供给需求理论分析)

我相信很多同学(包括我)曾经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好不容易结束了一上午的课后,想到吃饭的时间到了,然后高高兴兴的去食堂就餐,然而食堂里早已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于是就用自己随手携带的课本或书包占座,然后再慢慢的去打饭,回来之后,到处找自己的位置,本以为是记错了,可是找遍了整个食堂都没有,于是不仅失去了座位,还丢了课本。这些同学丢了课本显示出学生们的道德问题,但这归根结底要说到学校食堂的座位太少,使得同学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种现象每次新生入学进行军训的那几天最严重。我就有亲身经历:大一入学的时候,开学前几天要进行新生军训,好不容易结束了一早上的军训,又累又

饿,赶紧跑到食堂吃饭,结果发现食堂全是穿着军训训练服的大一小新生,然后突然想到赶紧先占个座再去打饭,不然,等一下没座位了,结果看到的是一大片已经用军训帽子占好了座位,好不容易用帽子占到一个座位,饭打回来,却找不到自己的帽子在哪了,因为一眼扫过去,都是帽子,都不知道哪一顶是自己的了,这是一件很悲催的事。到大二开学的时候,又轮到下一届大一小新生军训了,早上或者下午上完课奔赴食堂,结果也不大理想,食堂坐满了人,找不到一个空座位,因为军训的大一新生差不多都是一个点下课的,这个时候,食堂正处于就餐高峰期。所以说,吃个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现代大学占座已司空见惯,食堂占座、图书馆占座、自习室占座、上课教室占座等等。但是食堂占座不像自习室占座那样,用笔写上一个大大的占字就行,所谓食堂占座就是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书包或者书籍宣布对该座位的主权,在大学,占座已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占座文化。

要分析这一现象,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问题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所谓资源的稀缺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这就造成了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实际的生产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人流高峰期,座位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占座行为是对这种稀缺性资源的恶性竞争,食堂的座位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够的,供不应求,座位这种稀缺性资源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同学们要为座位的使用权而竞争,先到先得,一旦被别人占了自己就只能站着,不能被同时占用。而在先占座和先买饭问题上,理性经济人的做法是先占座,这样就造成了座位的更加紧缺。

我觉得学校可以实施的的解决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座位数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还可以对学校食堂进行扩建,但是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这都需要从学校的经济实力进行考虑。最经济的方法是调整就餐时间,可以分时段进行就餐。

面对先占座还是先买饭的问题,理性的人会选择先占座后买饭。假設先买饭后占座,那么在买饭的时间里有限的座位资源被后来的人占有,在买饭回来时再四处寻找座位,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还要面对端着食物的不方便与尴尬。如果先占座后买饭,会节省很多时间,时间成本较前一种情况小得多,同时不用面对端着饭找座位的尴尬。

3、食堂排队问题(供给需求理论)

现象阐述:

在知味堂吃饭,总会有这样的打饭现象,我们发现只有在凉菜间和打白米饭处会排队,其他菜品地方都很少出现排队。针对以上现象,我将用经济学原理做一个简要分析。

为了便于下面阐述的方便,我们假设

其他打菜处为A窗口

凉菜间为B窗口

打米饭处为C窗口

A总特点:需求量大,不稳定,窗口多,打菜的劳动力多

B总特点:需求量不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C总特点:需求量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到了饭点的时候,大家都蜂拥而上,特别是周一到周五,早上或下午下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个点下课,每个餐厅窗口前面都是长长的队伍,这是学生素质高的大学,而在某些大学,餐厅窗口前更像是菜市场,打饭师傅的叫卖声、学生的嬉闹声,乱作一团。

其实,排队从某种角度看,是资源配置供需不平衡的结果。而要满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需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跟进,但这种投入这种跟进,有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这将需要很大一笔资金。

而在一时尚无法解决供需矛盾的情况下,排队却是解决供求矛盾的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因为它遵循了先来后到的时间优先原则,给排队的人一个预期:只要按照顺序排着,总能轮到自己。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很多不排队、乱插队的现象?经济学里有一个囚徒困境理论,说的是两个囚犯一起做坏事,被警察抓了起来,分别关押在两个牢房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囚犯有两个选择:一是背叛同伙,与警察合作;二是保持沉默。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们都选择沉默拒不承认,那么警方将无法定罪。警方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宣布如果愿意供出同伙者可无罪释放,并得到重奖;另一方将被严厉惩罚。因为双方都不能确信对方是否会背叛自己,为了保全自身,最后都会选择背叛。结果反而使双方都无法保全,全部坐牢。这个理论映射了部分不排队者的心理,就是不相信他人会排队,生怕自己老老实实排队吃了亏。于是,只要有一个人乱插队,就会引起整个队伍秩序的混乱,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而插队者自身利益最终也可能受到损害。

可见,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排队可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成本,使资源得到相对优化配置;不排队,必然会导致整体效率的降低。

学校食堂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打饭难问题,学校食堂增加窗口以及打饭菜人员。可能由于食堂提供的服务不足,供求不平衡,学生就餐耗费的时间过长,这种情况下,道德成本自然也随之增高了,插队、欺骗乃至暴力等都有可能成为一种自然选择。其次学校可以增加食堂的数量,这样不仅解决了打饭难的问题,更防止了垄断,而垄断会导致腐败化和官僚化,从而提高了学校食堂的经营质量。

二、从机会成本角度浅谈生活中的小事

关于毕业之后是读研究生还是找工作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多大学生都在纠结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种资源往往有很多种用途,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去了这种资源的其他用途,而其他用途所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使用这一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某种资源用于次佳用途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有如下的一个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总和=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因此,在考虑此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机会成本,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想考研,觉得现在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压力太大了,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了,想通过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奠定一天更好的路;然而,有些人却不想考研,想毕业之后就赶紧找工作,因为依目前的形式看,找工作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竞争也越来越大,谁知道三年之后会发生什么?竞争会变得有多大?研究生又有多少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毕竟三年也不是个短时间,所以有些人选择不考研,毕业后就找工作。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所做出的选择也就各不相同。下面我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的原理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这种现象:对于要考研的那些人来说,他们选择了考研,也就意味着他们暂时不找工作,所以从工作中得到的工资和经验就构成了他们读研究生的隐性成本,而他们读研的学费跟生活费就成为了显性成本,这两个成本加起来就是他们读研的机会成本,算一算,这个机会成本也不算低了;而对于要找工作的人来说,读研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还有通过读完研究生后再找工作获得的工资就成为了他们找工作的机会成本。但是每个人对这些机会成本的估价都不尽相同,所以权衡这两个机会成本之后,所做出的决定就不一样。

结语: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随处可见经济学现象,因此学好经济学对我们来说很有用而且很重要,学好了经济学,我们就可以用相关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和解释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这就不至于让我们对这些现象感到困惑。学好了经济学,我们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可以权衡其利弊,从而做出一个更好的选择,也不至于让我们无从下手。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微观经济学

摘要

本文写了大学生兼职的时薪,以及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失业与最低工资的联系,并且运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知识对最低工资进行了简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最低工资的利与弊。

关键词

兼职 机会成本 最低工资 价格原理 供应 需求

正文 步入大学生活以来,一直想找兼职,想为自己赚一点零用钱。加了各种兼职群每天更新着各种兼职信息。每天都在搜罗着适合自己的兼职,同时还要考虑付出是否和收入成正比。

当然,既然选择想要去做兼职,我就要考虑自己所要放弃的。去做兼职,自己相对而言就少了休息与学习的时间。我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为别人服务。也许我可以在此期间,读书,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所以,我选择去兼职时的机会成本就是在此期间的学习。考虑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有机会去兼职一定要去。

终于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经过班导的介绍,有幸可以和同学在双十一期间,去太平鸟参加实习,做客服。当时根据日程安排,由于双十一期间,客流量大。第一天,我们从下午2点,工作到凌晨2点。第二天,从下午2点,工作到了午夜12点。22小时的工作时间,每个小时支付了我们8元钱。现在仔细想想,感觉公司违背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最低工资的消息。

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11年4月1日起,将我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1310元、1160元、1060元、950元四档,最高档增长幅度达到19.1%。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10.7元、9.5元、8.6元、7.7元四档。宁波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市区的最低工资归为第一档。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标准,我们应该有10.7元每小时的薪资。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今日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20.2 %。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的15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市的14元。虽然达不到北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发现,现在在大学生兼职市场上,能达到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也是不多的。本学期,参加了一次开啤酒的兼职活动,按事先讲好的工资是每小时10元钱。也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最低工资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一般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制定。最低工资可以用月薪制定,也可以用每小时的时薪制定。

根据微观经济学所学的知识,利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中的供求关系,分析由最低工资引起的劳动力过剩情况。

对于,我这两次参加的兼职,所给的工资并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还是去参加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兼职,还是迫切渴望的。而且,目前兼职的薪资已达到了市场的均衡工资,市场的劳动量与薪资达到均衡。劳动者愿意接受这个价格,市场也愿意提供这个价格。一旦,市场被强迫要求达到最低工资,那么公司就会减少对劳动者的需求,同时,会挑选竞争力更强的劳动者。大学生,没有过多的工作经历,也没有过硬的技术,所以,淘汰的更多的是大学生。

最低工资的制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但是,由大学生的兼职,所产生的推想可以看出,最低工资并没有保护一些弱势的劳动者的利益。反而将这些劳动者挤出了劳动的市场,变得更加的弱势。大学生作为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劳动者,就将在最低工资的打压下,产生失业的现象。今年,毕业季又到了,有一大批大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现状。

所以,对于兼职,薪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水平,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争抢着工作。因为我们缺乏经验,我们不介意用底薪水来换取社会经验,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但是,等到三年后的我们,毕业了,面临的也不仅仅是现在兼职这么好的场面。要和很多人竟争岗位,必须要比别人有突出的才能。目前的我们还是要好好的增强自己的竟争力,只有强大了自己,才会不被最低工资打压。

第4篇: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学习;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从目前情况看,课堂教学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场所。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了全体高校教师必须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笔者多年来在教学中所做的探索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对实施的效果做了总结,反思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二、对调动大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探索

(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笔者讲授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本科经济与管理专业统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由于在低年级开设,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笔者通过自由发言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隐成本与显成本的内容时,笔者首先给学生3分钟左右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举例对所掌握的各种成本进行陈述,然后引出隐成本与显成本的概念,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两者的不同。由于学生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而在自由发言中其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加畅达。

(二)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教学语言的流畅简明,富有感染力。毫无疑问,在教学组织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做到了流畅简明,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索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充沛的精力、风趣的语言都将对学生产生显著的感染力,可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基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语言的组织上狠下工夫。例如,部分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弹性的计算有畏惧情绪,笔者就有意识地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用最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区分弧弹性和点弹性计算公式的不同,就几个最基本的环节与学生进行沟通。有时,个别学生会在课堂上出现短暂的注意力分散的情况,笔者不采取当众批评的形式,而是用眼神、手势略加提醒,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个性优势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学生来自不同的省、市、自治区,成长的环境是不同的,对问题的认识角度和深度也自然不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着力保护每一位学生成长中的创新取向,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个体,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笔者任课的教学班里,由于学生的来源不同,学习的基础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在课堂反应上不够快,在学习上缺乏优势。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课下与其交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对生活中的哪些经济现象比较关注,然后在课堂上讲授到相关章节时,就有意识地安排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为学生提供彰显个人能力的机会和平台。由于是学生平时关注的内容,因而发言时的表现与平时判若两人,而笔者也会在课堂上大力表扬,这样学生就逐渐地树立了自信心,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不断提高。

三、近两年考核情况回顾

(一)卷面成绩。以笔者从事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2010~2011学年学生人数为246人,2010~2011学年学生人数为229人。从期末统考的卷面成绩看,该课程的平均分略有提高,2010~2011学年为71.71分,2011~2012学年则上升到72.86分,提高了1.15分。90分以上的人数所占比重,2010~2011学年为7.72%,2011~2012学年则上升到15.72%,提高了8个百分点;80~89分的人数所占比重,2010~2011学年为22.76%,2011~2012学年则上升到26.20%,提高了3.44个百分点;70~79分的人数所占比重,2010~2011学年为28.46%,2011~2012学年则降低到24.02%,下降了4.44个百分点;60~69分的人数所占比重,2010~2011学年为30.49%,2011~2012学年则降低到17.90%,下降了12.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0~2011学年的及格率为89.43%,2011~2012学年则降低为83.84%,下降了5.59个百分点。综合起来看,8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比重,2010~2011学年仅为23.44%,而2011~2012学年该比例达到41.92%。显然,良好以上成绩所占的比重在急剧上升的同时,不及格的比例也在提高。2011~2012学年卷面成绩最高为99分,最低分为18分,相差81分。另外,该学年的成绩标准差大于15,这说明学生的成绩差异是非常显著的。

(二)卷面中反映出的问题

1、部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在2011~2012学年的《微观经济学》的试卷中,论述题为二选一,分值为15分。其中一道小题是谈及某市政府鉴于市人口不断增加且商品房价格又较高从而住房日益紧张的情况,打算刺激租房需求,考虑了两种方案,要求学生从均衡价格及均衡产量的角度分析这两种方案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从卷面情况看,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教材上有明确论述的题目作答,而选择该题的学生较少。且选择该题的学生在对问题的论述过程中,缺乏对均衡价格及均衡产量形成及变化的灵活运用。由此看出,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还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还有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了教材上的题目,但由于是死记硬背,以致张冠李戴。

2、对图形的理解不到位。在经济学的学习中,学生对图形把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图形,可以加深相关问题的理解。但从卷面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远未达到预期的要求,在解答问题时,会将相似的图形拼凑在一起,而对其经济含义一知半解,或把不同领域的问题完全混淆。如,部分学生在作图分析短期生产函数中的劳动的总产量曲线、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时,竟然将图形错划成了成本论中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3、对基本概念的把握欠准确。如在《微观经济学》的卷面中,不止一个学生对“短期和长期”的含义认识模糊,认为短期是一年之内,长期是一年以上;有的学生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混为一谈;个别学生望文生义,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把握远未达到教学的要求。

四、反思

(一)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潜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无疑是有裨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点带面,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授课中必须要进一步重视案例教学,通过不同层次的案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和热点问题,使学生能及时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部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对图形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直言:看见图形就头疼。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途径,先引导学生不排斥图形,再逐步培养起学生对图形的热爱。在图形的讲解过程中,可举一些通俗的例子贯穿其中,使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能上一个台阶。如,在作图说明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时就可以“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需求量增加”为例进行讲解,可启发学生从影响因素、图形的表现诸方面真正掌握相关内容。

(三)使学生准确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认为记忆力好,对一些基本概念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因而在卷面中经常看到有混淆概念的现象。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概念中所涉及的核心内容做分层次的把握,建议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适当记忆。如需求的基本含义包括两层: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缺一不可。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效果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教师需要经常对实践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全面发挥,准确、全面把握相关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文婷.试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河南农业,2011.20.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第5篇: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经济学;网络

1时效性在经济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般意义的时效性是指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实际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教师的任务是通过现实中复杂而多样的经济现象来使学生把握其背后的经济运行规律。时效性的另一层意思是指讲授的经济学理论也应与时俱进,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学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所说的时效性是指教学内容应具有理论上的前沿性并体现时代性。一方面,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研究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必然要求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对现实强烈关注。另一方面,无论从方法上还是研究内容上,现代经济学理论都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虽然新古典经济学仍然在教科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演化经济学等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正逐渐崛起,它们和新古典经济学一起不断改变和深化人们对于经济现象的认识。因此在授课中,有必要介绍这些前沿的理论,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2现有双语教学模式在提高“时效性”中的问题

目前经济学双语教学效果差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师生对课堂的过分依赖,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主流原版教材对经济学理论的前沿性介绍不足。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经济学教材基本上重点介绍两种理论范式,一种是以新古典主义的范式,另一种是新凯恩斯主义的范式,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thePrincipleofEconomics)、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Economics)以及布兰查德(Blanchard)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等。这些主流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是被经济学家和公众广泛接受的理论,这当然是为了教学的方便,但也意味着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新的进展可能涉及不多,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前沿性的理论很少,最多也只是一带而过,有的甚至根本不涉及这些内容,比如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Economics)只是讲述了新古典的微观理论。

(2)由于教材本身的滞后性,教材中的材料和案例一般比较陈旧,这无疑会损害教学效果。虽然过时的教学案例和材料对于理论本身的正确性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教材中充斥了过多的陈旧和过时的材料,一方面可能会损害经济学理论的说服力,因为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对当前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比较关注,也倾向于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试图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某些问题。如果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分析当前的社会经济问题,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经济理论的信心。另一方面,新颖和贴近现实的材料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教材本身是无法满足这样的教学要求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理论本身以各种途径搜集一些新颖的材料和教学案例来补充教材内容。

3提高双语教学“时效性”的方法

我国开展经济学双语教学是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学教育要求教学方式要与国际接轨,以国际上经济学通性的教育方式进行双语教学。所以,在本科课程的设置上,既要兼顾实际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培养应用型人才,也要为培养具有开放精神、能够融人国际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一方面在教学中注重案例和数据处理、分析的力度;另一方面加强经济分析方法和经济理论的教学,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为了达到上述双语教学的目的,基于网络资源的双语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对于提高双语教学的“时效性”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电脑和网络在教学中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网络资源也日渐丰富,关于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网站也更加专业化,这为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和理论资源。大体上,有助于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网站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在线专业性财经杂志,比如Economists(http://www.economists.com)和FinancialTimes、华尔街日报(TheJournalofwaIIStreet)等国际上著名的财经杂志,这些杂志以其专业性、权威性而闻名于世,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加深他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第二类是学术性较强的专业性网站,既提供当前的理论动态和研究进展,也有过去以发表的研究成果。这类网站可以是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比如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IDEAS-EconomicsandFinanceResearch(www.ideas.repec.org)和经济思想史网站(TheHistoryofEconomicThought)以及著名大学经济系的网站等,其特点是在站点内可以搜寻到大量的工作论文(workingpapers)和论文;还可以是经济学家个人的网页,主要提供经济学家个人的研究成果。第三类是一些政府机构网站,比如欧洲中央银行(www.cepa.newschoo1.edu)、联邦储备局(FederalReserveBoard)、亚洲开发银行(www.adb.org)、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WorldBank等,这些网站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也有丰富的数据资料可供查阅。第四类是一些经济学学习网站,包括综合性的网站和专业性的网站,通常他们或者只是一门课程的辅助学习网站,能够提供本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和习题,或者是某一个领域的网站,比如博弈论学习网站、微宏观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网站等。这些资源远比教材上的资料丰富,也更加贴近正在发生的经济现象,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基于网络的双语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来说,最根本的优点在于网络使得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学习基于教材却不局限于教材,大大开阔了视野。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这种特性,在课堂内外、授课前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课前要求学生查询有关资料,包括一些数据和案例。在为本科生讲授经济学原理时,为了避免过于抽象,教师一般要结合一些经济现象或者案例来阐述理论的涵义与国内经济学教材相比,原版教材更注重用实际的数据和案例来说明基本的经济原理,而且这些案例和数据大都来源于发达国家,如经济合作组织国家(OECD)。这给我们双语教学的启示是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也应该注重用实际数据和案例来讲解理论,而不是纯粹的从抽象理论到理论,这也是因为经济学的传统是“用事实或数据来说话”。对于刚开始接触双语教材的学生来说,原版教材的阅读可能比较困难,但教师在讲授一节课的内容之前就应该给出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预习计划,使得授课有的放矢。

以《Macroeconomics))(8thEdition:Dornbusch,Fisher&Startz)为例,在第七章讲授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内容时,由于会涉及到大量的有关失业和通过膨胀的数据和资料,比如通货膨胀的时间序列、失业率的变化、劳动时间的变化等,教师应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通过互联网查找国内外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有关英文资料。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文献和资料索引的能力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通过google的分类搜索、其所在学校的外文数据库以及进入一些经济专业网站或机构网站查寻资料。在亚洲开发银行、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网站上,学生可以搜寻到大量有关报告或Outlook,在economists杂志网站上,学生可以查到部分关于货币和就业的文章,这可以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经济问题。

但是,案例和数据本身并不能自动说明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于案例和数据的分析和理解。由于课前预习的铺垫,对案例的分析,教师可以学生的发言和讨论为主,而且要求发言尽量用英文,并在发言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引导。对于数据的分析,要结合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学生可能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应以讲授为主,并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演示。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学,对于本科生来说,有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数据才能说清楚。比如,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理论到理论的讲授很是抽象,但是如果用比较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做一个回归模拟,表明二者之问的相关关系,就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在初、中级经济学中,大部分模型都是比较静态或静态分析,动态模型涉及不多,一般是蛛网模型和经济周期的乘数——加速模型,在课堂上,教师用一些软件可以简单地模拟出这些模型的动态特性,比如Excel、Eviews和Mathtab等,这样的教学效果会大大好于纯粹的讲授。

(2)对于教师来说,除了有关的案例的解释和对经济数据的模拟演示,还应该对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进一步挖掘,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熟悉该理论的演进脉络,了解理论发展的前沿,“为学生倒出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除了教材之外,师生还有大量的网络资源可用,通过相关经济思想史网站(如TheHistoryofEconomicThought)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某个经济理论的发展的脉络,通过网上的工作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前沿。

比如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制度(历史)经济理论、演进经济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复杂性分析方法,对于有志于将来做研究的学生来说,对经济学理论最新发展的适当了解是有益的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公共产品一章,一般都会涉及到公共产品提供的“萨缪尔森规则”,即个体对公共产品的边际收益之和必须等于其生产的边际成本。对于这个等式,一般的解释是每个人应该根据个体的偏好支付公共产品的价格,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激励人们说真话的机制。这个机制的通常包括两种:命令机制(commandmeehanism)或者投票体制(votingsystem)。一般教材对于投票的问题涉及不多,这就需要教师扩展这方面的知识,适当地讲授社会选择问题(socialchoicetheory)和公共选择阿题(publicchoicetheory),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政府的公共活动的本质。进一步,这个问题还可以延伸到法律经济学、经济学等更新的理论。对于一些在宏观经济学中争议较大的理论或政策,教师可推荐学生查阅相关网站,寻找自己支持的观点和论据。

第6篇: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西方经济学》被西方国家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好这门课程才能更加容易地学习其它的经济学知识。但从笔者目前在池州学院经贸系《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来看,很不理想。尽管学生熟知《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重要性,并对于其兴趣浓厚,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系列误区导致了学生学习普遍的障碍性。

1 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1.1 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不强

要想把《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教好,首先必须对所授课学生的特点加以研究和把握。地方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文科生,学生数学功底普遍较弱,思考能力不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普遍强于理性认识,学生更愿意对课程做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对于教材中的案例兴趣浓厚,但对于图表以及数学模型的分析兴趣索然,这样就必然导致学生认识问题流于表面,深入度严重不足,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1.2 教学方法的创新度不足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模型建设相结合的课程,很显然,这样的一门课程单靠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能够达到既定教学目的的。但目前由于惯性使然很多教师还是采用这种老套的方法来教学,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教师成了倾吐知识的“工具”,学生也扮演了一种被动的无条件接受教师所讲知识的角色。双方不能得到很好的沟通和互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果不加以创新和改进,就必然会导致教师厌讲、学生厌听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当中。

1.3 教学过程的引导性与实践性不够

在具体教学当中,虽然很多教师备课很充分,讲解也很卖力,但是教师往往严格按照课本内容和顺序来备课,讲解的时候照本宣科,通常是讲解一大堆理论后得出一个结论。尽管下了很多功夫,但课程结束学生也经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究其原因就在于这种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作为客体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教学过程不能做到互动,学生的“兴奋点”在这样的一种教学过程当中被逐渐“钝化”,同时也丧失了对问题的思考与辩解能力,教学效果自然无从谈起。经济学本身并不是单纯的概念与结论的结合,而是一门与现实经济活动高度相关的“活”的学科,是一种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系统的方法论,结论固然重要,但是结论形成过程的思考与分析更加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教学的引导性,学会抛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与自我总结,但这一点恰恰是老师所最为欠缺的。

2 把握教材特点,理解教学规律,积极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要想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就必须努力把握教材特点,深刻理解教学规律,并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实际要求和当前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更新传统教学内容,改进并创新教学方法。基于笔者在池州学院多年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拟提出如下的改革与创新的方法:

2.1 把握学生特点,注重案例教学的有机性

《西方经济学》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必修基础课,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包含大量的图形与数理实证分析,只有在图形与数理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用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去理解这些案例,才能深刻理解案例背后所隐藏的西方经济学原理。由于学生很难将所学西方经济学知识与当前中国经济实践联系起来,很多时候沦为了“纸上谈兵”。案例是连接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当前实践的桥梁。在实际的案例教学当中,必须让案例本身紧密结合当下的中国经济实践,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实用性。要想让案例本身紧密结合当下的中国经济实践,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当中就必须用当下的实际案例引出问题,通过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对当下的案例学会思考与解读,并正确的对这种经济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必须做到浅入深出,形象生动。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枯燥和不易理解的经济理论便转化为一目了然的实际知识。例如在讲到“价格理论”时,通过分析同学们很喜欢的体育明星,比如姚明、刘翔等人高收入的合理性,来达到对“价格理论”这个概念的透彻理解。在讲到“通货膨胀”时,通过对身边熟悉物品的价格涨幅来揭示“通货膨胀”发生的内在机理。

2.2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革新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里,老师一味讲,学生也一味听,以至于最后老师心力交瘁,学生还是不理不解,形成了一种教学效果的“负反馈”,教学方法必须改变成“老师启发——学生参与,老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过程分析——让学生总结”这样的一种“正反馈”的良性循环当中来。比如,微观经济学当中供求定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可以先提出现实生活当中一些简单的问题,“H7N9禽流感的爆发导致了鸡肉价格的大幅下滑,此时猪肉需求量一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开征房产税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有何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分析,对于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够得出正确结论,但是对于其中的原因自然就理解不透彻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展开理论部分的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讲解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完全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对于问题的深刻洞察力。

第7篇: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范文

引言

产业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是通过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各种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实现的微观状态下的经济产业体系,是以理论为基础,应用为前提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过程。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微观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结合当前经济理论实现的应用性质的经济学过程。西方产业经济学侧重于从企业角度出发研究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行为,在西方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是通过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进行发展和探究的过程。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步的实现了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但由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使得当前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影响因素,更是使得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手段的主本文由收集整理要制约前提和影响手段。

1. 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发展现状

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是当前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更是实现经济学教育的重要保证手段。目前而言,我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设有产业经济学专业,在经济学的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由于各个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不同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手段和模式也不尽相同。设在经济学院,有的将产业经济学设在管理学院。教学中的内容偏重也有所不同,有的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认为研究产业组织就是研究市场运行,以及通过对产业组织的研究帮助人们分析现实的市场,但这些研究撇开了厂商内部的与控制和股东、银行、资本市场与经理控制的关系问题。

2. 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明确虽然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国了产业经济学专业,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外传统的产业经济学并不包括产业结构的内容,但我国始终对产业结构调整非常重视,我国学者对产业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在实践中,我国应用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事例较多。尤其是最近的这次经济危机,使得我国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都更加重视,利用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更加频繁。但我国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调整产业结构、重视不够,还停留在照搬国外理论的层面上,在实践中鲜有通过对产业组织的调整来改善市场运行的案例。这使得我国不同高校在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上产生较大差别。

2.2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我国实际相脱节产业经济学引入国内教学的时间较晚,其教材的内容大多是从国外引入的,案例也都是国外的案例,和中国的实际有较大距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例:产业组织理论的模型大多以完全信息为假设前提,博弈论的引入使得不完全信息模型也存在均衡解。但由于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同,国外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不是很严重,这些模型对国外企业行为的解释力就较强。但在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策略性行为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这些模型对中国企业行为的解释力不强。中国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仍然不能对身边的企业行为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解释,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也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学目的。

2.3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不规范,缺乏权威教材目前高校中使用的产业经济学教材有国内学者的,也有国外学者的,但国内外教材的也有很大不同,内容和体系设置差别较大。即使是国内编写的教材,一些教材的编者奉行拿来主义,直接照搬照抄国外的教材;还一些

编者把一些还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引入教材而使教材的权威受到学生质疑。教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缺乏权威的教材是制约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4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我国高校中产业经济学课程还停留在讲授的层次上,缺乏辅助教学手段和实验或实践环节。一般来说,学生大多是从一个校门走到另一个校门,绝大多数学生对企业以及对企业的运行没有任何感性的或理性的认识,也可以说根本不了解企业,这一方面会造成学生不能对产业理论或模型的作出正确认识和理解,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大大减弱。

3. 改进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3.1明确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我国的法治环境和产权制度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诚信体系有待建立,这是我国目前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前提。也就是说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其特殊性,我国的产业研究应立足于这个现实来研究我国的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把西方产业理论中国化作为现阶段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同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理论。

3.2编写和我国实际相结合,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产业经济学教材在明确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的基础上,首先要规范产业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使各高校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相对统一;其次,教材内容要和中国产业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应能解释中国的产业现象,从而增强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另外,还应提高产业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少一些拿来主义,多一些编者自己的特色。

3.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在教学中应多组织一些实际的案例,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兼并、重组和分拆以及其它的案例,这些案例多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可以使学生对产业理论有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应建立产业经济学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同时应建立产业经济学的模拟实验室,使实验室模拟实验和实习基地实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产业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观念,不应当成为改革开放的“反对派”不要企图长期垄断市场,要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春天一定会来到。

第8篇: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范文

(一)逻辑体系严密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基础课程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为主干。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的公理性假设出发,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论合乎严格的形式逻辑规范,以揭示经济个体的行为规律为其核心要义。宏观经济学则侧重于对总体行为进行考察,同样以理性主义的假定为前提,提示总体行为的规律。[1]

(二)数学模型众多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模型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经济学问题的分析之中。借助严谨的数学模型,可对经济现象进行更精确细致的数学推理和精确描述,从而有助于分析者更好地理解各经济学变量的内在关系。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常借助数学工具逻辑上的抽象推理特点,运用众多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演绎各种经济行为,如一般均衡论、线性规划、投入产出分析、博弈论、模糊数学和非线性科学领域的诸多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

(三)分析方法多样

在经济学中,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主要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借助灵活多样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相关定义、理论假设和原理。

(四)理论思维抽象

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基于观察大量的经济现象,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剔除一些可以排除的因素和现象,剩下“内核”,然后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2]而要提炼、归纳经济学理论就需要通过抽象的思维。同时,经济理论的提出、分析亦离不开严谨的数学模型,从而使得理论思维抽象成为经济学教学的一大特点。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学课程作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经济学课程的概念、原理和特征往往比较抽象,对于学习者而言常常会造成晦涩难懂的印象。鉴于我国高校经济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剖析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

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授课的时候,常常是注重若干重要的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如何促进学生利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教学内容常常滞后于经济现实,往往停留在理论本身,学院气息很浓,易于造成与现实世界的隔膜,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和现实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实际效果。[1]经济学教材中的理论主要是以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与我国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别较大,如何与我国现实情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发展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性问题。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人文知识较为熟悉,对定性分析比较感兴趣,偏重于感性认识。在学习经济学课程时,对于经济学家的生平、渊源等项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则难以接受。对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如遇教师在授课时强调理论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则往往如坠入云里雾里,对于所学的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进而对经济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更不用提用经济学思想去分析和解读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了。

(二)教学方法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为完成课时任务,采用满堂灌式教学方式。老师作为“演讲者”,处于中心位置,讲课时间居多;学生只能被动听讲,记笔记,处于被动、机械式的学习状态,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经济学课程本身与严谨的数学模型联系紧密,定量分析相对较多,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沉闷枯燥,使学生失去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知识点和数学模型,孤立掌握一些经济学原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归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方式

目前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一般是由课堂出勤率和平时作业成绩组成,所占比重较低。占较高比重的期末考试成绩一般采用标准试卷闭卷考试的方式,侧重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忽视学生分析、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能力的考察,这样很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一些学生平时不上课或者不做作业,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看书、看课件、甚至背习题,只要及格就行,从而易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薄弱,“高分低能”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本科教学的创新思路

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思想和理论观察、分析乃至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提升学生知识积累、运用的综合能力。鉴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公共管理的特点;教学方法可采用提问式教学、案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目标。

(一)教学内容创新

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经济发展现实有重点地补充介绍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如实验经济学、博弈论的最新进展等。在各部分理论的讲授过程中,要侧重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3]如讲到经济政策中的货币政策部分时,可以结合我国近期对于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加以解释,使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更为贴近现实。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而言,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体现公共管理的特色,适当增加公共政策分析、政府规制、公共产品供给、公共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侧重于阐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如何,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政府所出台的财政、税收、货币、金融、产业等各类经济政策,加大对价格理论、效用理论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与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等的解释力度,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原理,能运用其灵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有利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在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时,要考虑到公共管理类学生大多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较弱的特点,在授课时可以对模型较多的章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合理调整,尽可能采用文字和图形对理论内容加以辅助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二)教学方法创新

1.提问式教学

可以采用提问式方法来教授经济学课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参与到授课过程之中,而非机械地被动式学习。课前提问,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复习上次课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为牢靠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课中提问,对新知识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在讲授过程中可适当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如在讲解信息不对称理论之前,可以通过“从南京到北京,买者没有卖者精(明)”等诙谐语言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信息不对称发生的原因,体会其包含的经济涵义。

2.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案例教学,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再举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可以在讲解新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结合案例,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运用。[4]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案例讨论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等形式,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可作适当总结。总结时可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其讨论过程及所得结论的可圈点之处,同时亦应着重剖析其欠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案例要进行精选,有时代性,分析过程及拟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经济学的学科实用价值。[5]可以让学生讨论经典的经济学案例,如效用论涉及的“钻石和水”、外部性涉及的“蜜蜂和果园”等。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所折射出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凯恩斯学派对我国经济政策制订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与我国就业及社会保障政策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及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等。

3.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方式,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机会少。互动式教学方法,则是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与进步的目的。[6]教师可以在每次课结束时,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留下相应的问题让同学们预习。在下次课课堂上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针对学生预习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进行讲解。如讲到需求弹性的时候,可以问学生“谷贱伤农”的经济含义。

(三)考核方式创新

第9篇:身边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本科;经济学;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0-0016-03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经济学双语教学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日益广泛、国际贸易争端日益增多的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

经济学是指结合不同专业要求、课时长短所设置的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内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常包括以下名称,如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等等。

进行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术语与基本原理的同时,将多年来的英语学习成果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了解经济学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语言环境与经济背景,拓展英语词汇,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它既是英语学习的延伸,又是专业学习的起点。

主流经济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中国高校课堂,教材大多是从英文原版教材翻译而来。由于翻译的生涩,西方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基本理念、分析思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数学模型的大量使用,使这门课程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抽象、难入门、难把握的特点。

对这样一门用母语教学尚有难度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无论对学生和老师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从这些年的实践中也可以看出,经济学双语教学进展并不顺利,问题很多,以致怀疑主义盛行。人们常常会问: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有必要这么做吗?如果有必要,在什么层面上开展合适?怎么才能做好?

笔者结合教学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困难与根源

(一)学生方面

三个素养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

第一是英语水平。多数经济学课程设置在大二学年,早的则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始。尽管这时学生已经有将近10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即使那些在高考或四六级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在英语具体应用方面存在欠缺,尤其是听说写能力。面对动辄几6―7百页的英文原版教材,或由于生词过多、或由于风格的陌生,学生首先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惧,他们既没有自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又无法连贯听讲,不得要领。另外,双语教学要求学生用英作业。从学生的作业反映出的情况看,多数学生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词与语法错误非常多,老师只能猜测甚至完全无法弄懂他要表达的意思。久而久之,造成学生自信心下降,学习热情消退,学习目标逐渐退化为关心考试会不会及格。

第二是数学功底。对大部分通过理科考试升入大学的学生,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最大化问题、几何意义以及常用图形分析的经济含义,可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对数学基础不大好的学生,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类学生,如果在大学里又没有高等数学基础,则面对那些充满全书的模型和图形,即使语言能力再好,也激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三是分析与思考能力。大多数经济学原理所表达的都是一种经济思想或理念,这些思想或理念是对经济现象观察、分析与思考的结果。而数学模型是对这些思想的一种逻辑表述,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这些模型都是有灵魂、有价值取向或政策含义的。而对这些模型的解释和意义在经济学领域里又充满了相互矛盾的态度,这更加使人困惑。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模型产生的背景,构建者的倾向与思路,模型所传递的实际意义,经济学就变成了既抽象又枯燥的数学课,但又缺乏数学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学生的阅历水平使他们无法更好理解经济模型构建者的思路及这些模型的内在含义,更无法将经济现象和模型联系起来。加之我国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教师满堂灌的氛围与标准答案的陪伴下成长的,并不习惯思考,使一些本来很生动的模型失去了应有的趣味。

(二)教师方面

同样是三个素养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第一是教师的语言功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非常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能恰当运用不同的替代词汇,生动地道的语言,准确的表达方式,清晰准确的发音。但经济学教师毕竟不是学英语语言学出身,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很多经济学教师虽具有名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甚至是海外著名大学毕业,具有相当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但其口语水平却差强人意。他们除了能够翻译课本内容外,并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拓展,将那些生僻的经济学术语或原理口语化。不仅如此,有的教师的发音还夹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这对那些从小就有机会听到地道英语的新一代大学生来说,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

第二是教师的经济学素养。由于国外教材在体系与行文上同国内教材存在差异,它要求教师能够按照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对课本内容及要点进行必要的梳理和筛选。又由于经济学的特殊性,它不仅要求老师能够正确阐述课本上的经济学原理,还要能够结合现实,用恰当的例子进行解释;不仅能够使用课本上的例子,而且能够找到身边的例子;不仅能够正确讲解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还要能够结合经济学前沿动态,模型产生的背景,模型的核心思想以及模型的局限等帮助学生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功底,但这种功底的具备需要长期的积累与不断学习。

第三是课堂与课件设计能力。课堂设计包括讲授、提问、讨论、练习等环节,合理的课堂设计能避免课堂气氛单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做到这一点,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双语的互动环节比单纯的汉语要费时,学生首先要明白提问内容,老师需要确定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解释、翻译并进行讲评,英文程度比较好或对英语兴趣大的学生,往往希望利用这种机会练习英语,选择用英语回答;英文程度差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词不达意,会羞于回答问题。但不管是英文还是用中文回答,都牵涉一个答案的正确性问题,因为害怕出错,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并不踊跃,所以课堂互动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经济学双语教学需要教师制作英文课件。一方面由于参考资料的欠缺和英文教材体系的零乱,在要点与内容的梳理上需要花费很大工夫,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学是与现实经济形势结合紧密的学科,需要教师及时添加大量的补充案例和数据资料,同时要求课件层次清晰、美观、生动,因此教师的备课量极大。

(三)教学管理方面

第一是开课时间与课时安排。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课时间不能过晚,但过早也不合适,如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开设经济学双语课,对用纯汉语教学的学生来说,学起来已经比较困难,而对刚刚离开高中,英语听说写能力较差而且练习机会很少的学生来说则更是难上加难。

在课时安排上,有些学校的双语教学与纯汉语教学没有区别。由于在涉及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与原理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明白,教师都会选择用汉语再进行详细解释,这使得教师总感到时间不够用。

第二是班级人数。在多数情况下由于是大班上课,有时多达三个班,限制了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与频率,使教师的很多互动环节无法有效实施,同时教师也很难从始至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四)教材选择方面

双语教学多数选择目前比较流行的原版教材。在国内通过合法渠道得到的一些教材都很厚,动辄600―700页,如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第5版,16开本,700页;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第3版连同附录等有600多页;萨缪尔森、曼昆、斯蒂格力茨等的教材,也都以大部头著称。相对汉语教材,这些书籍不仅部头大,携带不便,重点不突出,也不方便学生自学。

对本科生来说,原版教材中其实也有很多很好的选择,这些教材也能够很好地把握经济学精要,且简洁、生动,如Bradley Schiller 的《Essentials of economics》,全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只有420页;Barry John和 Ernest Jukes的《Economics for business studies》,只有336页,均是不错的选择。

(五)考核方面

在考核方面,任课教师多数不能做主。学校大多规定了平时考察与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如三七开与四六开等。这些规定的共同特点是期末成绩所占权重过大,无形中鼓励学生把希望寄托在期末突击复习上。然而期末由于考试集中,学生在每门课上分配的精力有限,加上经济学课程本身与英文教材的特性,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二、对策与思考

(一)明确教学目标

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思考现实经济问题,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故掌握经济学原理是第一目标,提高英语能力是第二目标。

(二)充分的前期准备

在双语教学中,师生双方的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在英语水平要求中,可把四六级考试成绩和大学入学成绩作为参考,设定英语门槛,如应具备英语四级的听说写与阅读水平或高考成绩在120分以上或更高。但这样的门槛并不能保证学生真正具备双语学习的能力,所以同时还要开设一些口语、听力、写作等训练课,创造语言环境。此外,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经济学双语课应在学生学完微积分等高等数学课程之后开设。

对教师而言,寻找具有良好经济学素养的教师并不难,但同时具备经济学与英语语言素质的教师却非常困难。对那些具有各种英语等级证书甚至海外留学归来者,要事先考察其真实的语言能力,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不必强求。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可以选送具有语言基础和前途的教师在国内外相应机构进修。

语言是一种应用工具,由于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多数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并不使用英语,学生也是如此,上课时的偶尔使用会使双方都感到生涩和不自然。为此,一方面学校要为师生提供语言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注意多听英语广播或多看英语视频。

(三)认真选择教材

教材的选择应视不同对象而有所不同,不应一味强调权威性、流行性与前沿性。经济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核心部分,第二部分为延伸部分,第三部分为前沿或争议部分,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核心部分的处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延伸部分及前沿部分。多数情况下,对本科生的要求是掌握基本原理,即核心部分的内容。所以教材的选择标准应着重对核心部分的处理是不是适当,是不是贴近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对照这种标准,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普遍认可的一些权威教材对研究生或博士生来说还不错,但对本科生来说并不理想。所以在保证体系完备和基本原理得到覆盖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那些散漫而不得要领的铺陈,避免大量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在前沿与争论部分避免过细过深,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携带的方便,应尽量避免大部头。

(四)合适的开课时间与班级人数

开课时间最早应该在第三学期开始,这时候学生在语言与数学方面都有了较好的准备。而对有些经济学并不作为主干课程的专业,可以选择在大三进行。

开课人数越少,效果相对越好。如果由于资源限制,不得不进行大班授课时,建议最好不要超过60人。

学时上应在原有汉语学时长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以增加五分之一为宜。

(五)严肃活泼的教学方法

笔者主张严肃与活泼并行的教学方法,因为这门课浓缩了几百年来这一学科发展的精要,牵涉到大量的哲学思想、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与演绎以及意识形态问题,加上数学方法的使用及学派争议,本质上是一门抽象的、严肃的学科,必须要通过艰苦的思考才能掌握。

为了做到不让学生感到沉闷,教师可以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但由于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大量的案例教学并不现实;课堂讨论也多是教师探索的方法;教师也可以留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预习、思考或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课堂放映影视短片也是一种有趣的尝试,让学生试讲,教师点评也很流行。但无论从汉语教学还是双语教学的实践看,这些尝试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只能偶尔为之。

恰当的例子说明应当是最有效的方式。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例子俯拾皆是,平时应注意收集,及时补充在课件上。另外,还可以结合每章内容,加入一些经济史方面的知识,如模型的产生背景,对现实的解释力,反对者的观点以及一些轶事和笑话。

(六)精心制作课件

首先,在课件制作方面,有人主张制作中英文对照的课件,这无疑会增加大量的备课时间。对一些简单的内容或解释,一则没有必要,二则英文程度好的学生不见得欢迎。有效的方法是,课件以英文为主,在重要术语与知识点上,辅助对应中文,并推荐相应的中文教材。

其次,授课时使用中英文的比例。不同的授课对象,可以采取不同比例,不必要硬性规定。但一定要观查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反馈并及时调整。由少到多的试验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

课件要层次清晰,为此必须对原版教材加以梳理,进行适当的合并和取舍,确定标题层级,用数字标明序号。PPT要美观,色彩不能过于单调,也不要过于花哨,在搭配上也要符合审美原则。另外,可根据需要插入一些图片,一定要照顾到坐在侧面和后排的学生。在动画设置上要能体现应有的层次和顺序。

(七)督促预习和复习

经济学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有限,难以充分展开。如果没有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就会感到吃力,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而经济学因为概念繁多,内容抽象,思维角度与方式不大符合中国人习惯,所以课堂知识非常难以消化和巩固,因此课后复习也非常必要。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提问,并将回答问题情况作为平时考核依据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同时通过作业、阶段测试等手段督促课后复习。

双语教学作业原则上使用英语,但个别时候为了省事学生会使用少量汉语,在答案正确的前提下,可以接受。作业批改后一定要针对问题及时进行讲解,记入平时成绩。

(八)科学考核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考虑到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差于阅读能力,考核方式应以选择、判断、计算等为主,避免对写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论述题。题意一定要容易理解,用词无歧义,必要时给予汉语提示,尽可能避免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而影响答题质量。对有些文科学生,在计算题上最好不要过于复杂,如有些作图题,可以画出坐标和辅助曲线。

最后,需要强调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权重分配。为了督促学生重视平时学习,期末权重以40%―50%较为合适。而平时成绩的分配,可以具体到每次作业、测试、考勤和课堂表现。

参考文献:

[1][美]Robert S.Pindyck,Daniel L.Rubinfeld.微观经

济学(英文原版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影

印版),2001.

[2][美]Olivier Blanchard.宏观经济学(英文原版第3

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2005.

[3]Paul A.Samuelson,William D.Nordhaus,Economics,

17th edition,McGraw-Hill,2001.

[4]Bradley Schiller,Essentials of economics,6th

edition,McGraw-Hill,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