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手段范文

微观经济手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手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手段

第1篇:微观经济手段范文

【关键词】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部门联动;节能降耗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利施工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是施工企业财本文从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步骤着手,通过具体试点得出研究结论。

一、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1、通过调研明确项目实施方向及关键点

1.1狠抓组织机构建设。调集各方专业人士成立专门服务小组,深入水泥行业进行调研,在摸清业内水泥生产过程的前提下总结其能源计量管理措施,为后期调研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认真分析突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业内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计量器具配备有缺陷。业内所配备的主要计量器具中,电力方面的配备率仅为81%;其次是计量器具管理欠妥。计量器具管理意识欠缺且缺乏专业的管理,导致体系不健全;再者,计量器具使用不当。这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分析工作不扎实、计量数据台前账后缺失等方面,这一点的不足往往会带来严重能源浪费。

1.3挖掘管理潜力。对水泥行业来讲,能源消耗严重、计量管理方法欠妥等问题已成为业内的一大薄弱环节,不仅不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更是制约着企业走“精细化”道路的最大障碍。对此,相关部门应落实具体责任,配备完整的计量器具,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注重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为企业的发展铺设可持续道路。

2、找准突破点,认真落实项目实施

2.1目标指路。在完善计量器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计量管理实施方案,同时明确企业能源计量目标,为企业指引正确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2.2标准引路。以前期调研结果为准,制定业内统一标准,凸显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在这一标准中,应将能源计量设备的配置、管理、利用纳入其中,同时重视能源计量考核工作的有序开展;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对不同等级的计量器具制定明确的管理、维护、检查要求;针对能源工作小组以及各管理人员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其具体行为,科学开展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联合政府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向业内发放能源精细化管理倡议书,政府企业互相结合做出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相关承诺;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能源计量管理形成块状模式,从而进行全面实施。

2.3试点探路。选择具体水泥企业进行技术试点,将节能工作小组分配到企业各部门内部进行点对点技术帮扶,使得企业建立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分配、管理体系,同时严格监控计量器具能耗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为寻找节能核心点,应对能源计量数据进行科学及时的采集和分析;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工艺,取缔高耗能生产设备,更新生产线,节约生产耗能;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技术检修,结合分析数据找出能源高耗点,从而在实现节能的同时创造更大的效益。在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后,应联合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将这一标准进一步贯彻落实,引导企业进行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制定与后续完善,夯实能源计量管理基础,在单位耗能降低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节能目标。

3、多线合力优化外部环境

要实现外部环境的优化,最重要的是突出机制保障。企业应及时联合政府将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这一项目上升到业内高度,将其作为某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加强与统计、发改、工信等部门的联系,从而使得项目付诸实施。在能源管理小组中,应广泛吸纳质监、发改、工信以及行业协会等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实现互相联动;质量监督部门加强技术监督,指导企业科学地进行基础计量工作;发改、工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业绩考核力度,在此基础上完成宏观指导;统计部门对企业各项数据进行科学的计算,配合其他部门共同完成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工作,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的基础上实现节能降耗工作的科学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起到了统筹指导的作用,企业参与其中实现了项目的有效推进,使得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二、能源计量管理取得的成效

通过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业内的能源计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源计量管理器具的适配率得到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措施实施后,业内电力设备配备率达到100%。

2、能源管理制度得到完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初步进展

在这一举措实施后,业内建立起了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保证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业内普遍成立了专门的能源管理小组,计量器具的管理也使用专门的人员进行,各项工作都得以有效开展,使得业内同比能源消耗大大降低。

三、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开展的体会

1、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重要保障

近年来在政府的科学领导下,业内普遍重视节能减排,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政府在对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制定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改革,对工作的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企业主动参与是根本

企业作为节能降耗工作的主体部分,要落实工作中的各项要求,其主动性直接关乎全局成败。只有重视能源计量管理,配合各方努力实现管理精细化,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开拓新道路,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3、部门协调是关键

能源计量管理项目是一项庞杂的系统性工程,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还要联合质监部门、统计部门、发改、工信以及各行业协会实现各部门间的科学联动、人才互补,才能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高效联动,达到高标准的社会资源利用率,推动项目扎实稳健运行。

四、结束语

企业只有通过密切联系政府各部门,实现部门间的高效联动,才能实现能源计量的精细化管理,最终完成节能降耗任务。

参考文献

[1]方蓉.全省水泥行业工作会议——落实国家水泥产业政策 促进水泥产业节能减排[J].江苏建材,2007(03)

[2]景文.健全计量管理体系 促进企业节能降耗[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0(03)

[3]张雷,徐静珍.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4]付敏.节能降耗计量先行[J].山东煤炭科技,2010(05)

第2篇:微观经济手段范文

[关键词] 经济效益 观念更新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劳动成果的比较。付出一定量的劳动耗费和占用,取得的劳动成果越多,经济效益就越高;或者取得一定量的劳动成果,其劳动消耗和占用越少,经济效益就越高。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

宏观经济效益是从国民经济总体考察的,微观经济效益则是从个别生产者的角度考察的。衡量宏观经济效益好坏,应将社会经济活动中总的劳动耗费和占用,与所取得的社会所需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加以比较,侧重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投入所带来的可提供消费的有效产品量;考察微观经济效益好坏,应侧重于生产者投入的劳动与所带来利润进行比较,是商品的价值量的实现问题。虽然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讲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并不会形成根本对立,因为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政府,有能力通过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包括必要的行政手段,使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让微观效益服务于宏观效益,宏观效益为微观效益提供发展的条件,避免两者由于自身利益的不同而受到的损害,实现“双赢”。然而,在当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运行尚不规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两者之间产生一些矛盾又是不可避免的,处理矛盾的原则是微观经济效益服从宏观经济效益,以提高微观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的生产者,应当把服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需要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微观经济效益。

二、 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决策失误、投资规模过大、重复立项一哄而上、劳动消耗居高不下、产品质量低劣等等现象,致使经济效益普遍不高。尽管国民经济在发展速度、规模等方面增长较快,但这种高投入、高增长、高浪费的现象造成的后果是企业虚盈实亏,国家财政虚收,资金周转缓慢,企业间债务链越结越实。经济效益低下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诸多困难的症结所在。

三、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涉及国家、地方、部门、劳动者诸多方面,涉及法治建设、产业调整、技术改造、环境保护、市场流通等各个领域。并且这又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更新的动态课题。在此只讨论对经济效益的观念更新问题,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一谈到效益,人们首先注重国家或地方、企业的产值增长,但是产品产值的增长必须与产品的质量紧密结合,并且把质量放在首位。否则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低劣,滞销积压,这种产值越高,效益就越低。有些地方、部门的决策者不惜一切代价盲目追求产值增长,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在原料方面以次甚至以劣充优,在加工方面粗制滥造,这既是对国家对人民不负责甚至犯罪,也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所以对效益问题,首先应当从思想上端正态度,树立质量优先,以质量求效益的观念。

2.长远效益与眼前效益的关系

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惜滥用矿产、水利、森林等自然资源,不仅把本来应当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细水长流的宝贵资源在短时期内就大肆挥霍,而且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这是对国家犯罪,对子孙犯罪。必须把长远效益与眼前效益的位置摆正,坚决制止只顾眼前效益,破坏长远效益的行为。

3.挖潜与投资的关系

无论从一个地区、部门或一个企业来讲,要提高效益,挖潜与投资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在许多情况中,地区或企业内部的原料、设备、人力资源等都还未充分利用,浪费很大。如何从制度上、技术上进一步挖掘内部各种潜力,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这当然是我们首先关注并且值得花大气力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有些设备严重老化、工艺陈旧落后,使产品根本不符合现在的市场需求,已无经济效益可言,就应当坚决淘汰或进行彻底的技术改造。这当然需要数量可观的投资,有眼光的决策者要当机立断,把钱用在这个刀刃上。当然,在对设备、工艺进行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也应当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尽量少花钱,多办事。

4.处理好部门、企业与生产者的关系

第3篇:微观经济手段范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要求是提高经济工作的经济效益。邮电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改革中同样应抓住这个中心环节。根据国家政策精神,将经济发展模式由产值型转变为效益型。随着的开展,邮电部门也对经济体制进行过不少改革和试探。在去年十二月的邮电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宏观控制,改变建设发展资金的分配,使之相对集中:统筹使用;对改善经营、加强核算等等,又作了一系列的改进。但城市改革因涉及面很宽,触及旧制度很深,比起农村改革远为复杂、困难。从邮电改革的实践效果来看,似乎也还未完全摆脱旧制度的羁绊,故有待于从理论上和实践中作进一步探索。本文提次下面几个间题,供深入研讨时作参考。

一、从第三产业的特性看邮政的经济效益

什么是邮政通信的经济效益虽已经多次讨论,相关文件也有解释。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全面促使邮政通信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常常有所偏颇。近年来,我国对经济结构划分也部分地采用了三种产业理论。即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把有关物资商品流通、金融周转、信息传播、智力开发等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行业,列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对社会具有依存性、服务性、层次性或多样性以及网络性等特性。发挥它的经济功能要符合这些特性,邮政也具有上述特性。依存性:第三产业的发展依存于社会经济体制和发展,‘言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独自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也必须有赖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多数行业属于经济基础结构。国家要发展经济,应从宏观上关心它们的发展。而我国原来的经济体制,约束了经济活动及相应的横向联系。对劳务生产认为不具有价值,故第兰产业发展受到限制。邮电通信的发展同样未被重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通信需求大增,而通信的作用也开始引起重视,这也体现了第三产业依存性的特点。服务性:第三产业的特点是凭籍一定的设备、工具,以自己的服务向社会提供有形或无形的产品。而在多数情况下,都不生产物质产品,而以提供劳务方式去完成服务。因此,服务质量是第三产业中各行各业建立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我们邮电提出“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也是反映了我们产品特性的—通信服务是传递信息。信息产品的目标是迅速、准确。有人认为邮政与电信不同是实物传递,实际上这种实物也是信J息的载体,它与运输业传递实物不同,后者是以能量转移为目标的。层次性或多样性: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依存于社会需求,要求第三产业具备多层次、多样化。如搞商业网点不能全都搞大百货公司、大饭店、大旅社,而应有多种规模,多样形式的配合。社会对通信的要求也一样,既要有迅速、高效的电信服务,也要有普及方便的邮政服务。这种情况即使在美国这种电信十分发达的国家中,邮件业务量仍有较大的增长(近年来增长率由1肠左右递增到2帕以上)。网络性:由于社会普遍存在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故第三产业的服务散布广泛,并以不同形式互相联系,形成网络。而这些网络汇集的中心就形成了社会的经济中心。这些网络组织的合理性与效率,也密切关系到城市经济的辐射功能。邮政因为是以实物为载体的信息传递,以迅速、准确为目标,要求紧密衔接、联合作业,故形成了组织十分严密,效率很高的网络系统。第三产业这一系列特性,决定了它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作用和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它将加速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反馈过程,沟通信息,促进资金周转,密切横向联系,加速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促成经济地区分工,密切关系到改革的宏观经济效益。所以,评价它们的经济效益,要符合于自身的特性。以使得它们在社会活动中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功能,同时也使其本身发展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求其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而这也是邮政经济改革应达到的目标。

二、邮政经营环境的特殊情况和对经营的要求

西方国家邮政在发展早期都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由国家财政保障其建设发展。我国邮政,现作为企业经营,因而必须分析经营的经济环境,并研究相应的对策。我国改革确定的经济模式,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经营权下放到企业后,企业有条件运用它所掌握的人、财、物生产“商品”,并在商品交换中使价值规律起支配作用。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对企业做控制,而是根据建设、发展计划,从宏观上运用经济杠杆,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控制和调节。这些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作用,就形成了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企业就是在此环境中进行竟争,求得发展。邮政作为企业,虽然也处在这种竞争环境之中,但却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一方面邮政是国家垄断经营,另一方面邮政的价格—邮件资费,又是由国家控制。所以在产品交换方面不受市场机制影响,不受价格规律支配。然而邮政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都会受到资金、市场、劳动市场等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可见邮政经营的条件是复杂的,处境是被动的。因此会产生下列两方面的问题;1、竞争能力薄弱,如何寻找对策由于邮政产品的价格受政策因素控制,故邮政在通信生产中所支付的劳务,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求得价值补偿,此其一。邮政生产能力的有机构成很低,人均固定资产不过三千元左右,所以邮政每百元固定资产的税利比电信却高,而劳动生产率却很低,人均营业收入数很难提高,此其二。目前的政策并未照顾邮政生产的能力有机构成低的特点而降低邮政的积累规模,此其三。因此邮政是处在不公平和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竞争。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将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可能造成邮政再生产资金和劳动力补偿的困难。邮政经营面对这种处境,必须分析环境特点,打破旧制度所形成的消极等待的传统经营观点,寻求发展的对策。2、加强宏观控制,缺乏有效的经济手段在宏观控制中,国家对一般企业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使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能符合于社会效益或宏观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要求企业的产品提供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或价格的基础。企业微观效益则从价格和价值的比较体现,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因而也促使企业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这样使微观经济效益符合于宏观经济效益。而邮政的价格不受市场机制调节。因此,邮政的使用价值(服务质量)就不可能一般地用价值规律调节。然而第三产业的宏观经济效益又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在邮政经营中心必须寻求其它有效措施调节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由于上述复杂的情况,邮政经营要从理论上研究邮政通信的经济效果因素和如何达到生产费用支出同通信贡献之间的平衡。并根据这些经济特点在实践中改善经营,调整发展战略,对新业务开发,改进服务,网路建设与技术进步;研究全系统的经济核算,分级责任及管理办法,综合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合理关系,制订投资评价的办法;以及开拓经营寻求资金来源等问题。要统一起来考虑,以求较全面地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4篇:微观经济手段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结构调整;政府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规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经济机制,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与控制,是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除此之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落实国家规划提出的各项具体任务,调整经济结构和调节社会分配,还需要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深入持久地做好各项微观规制的基础工作。

一、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

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其中,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是政府经济管理的两大基本方面。通常政府实施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总量调控,政府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的调整则属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微观规制。保持国民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即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需要政府进行宏观总量调控。宏观总量调控又称价值调控或信贷调控,是对社会总供给价值层面的调控,是通过控制货币总量而实现的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控,其对宏观总量的调节是要达到对宏观供给总量控制的直接目的,并以此间接约束社会总需求。宏观总量调控的具体控制力表现在对货币发行总量、信贷供给总量、证券市场规模等方面价值总量的控制上及对银行储蓄和贷款的利率、银行法定准备金率的直接变动。宏观总量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表现,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方面。政府拥有宏观总量调控的职责,却并不需要天天运作这种对宏观经济干预的职能。只有在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偏离正常状态和秩序时,即社会总供求出现明显失衡时,才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必要的价值调控。宏观总量调控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是由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证实的。根据新古典理论,包括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责只在于维持市场秩序,让市场的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由市场利率和价格的升跌来调节投资、消费、信贷等等,政府不应为减少周期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目的而对市场的价格信号和资源配置进行直接干预。尽管至今在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中,还有不少人传承新古典理论,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宏观调控,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排斥政府作用,反对政府宏观调控的声音早已销声匿迹。

需要明确的是,宏观总量调控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而宏观总量调控的有效性是有局限的。这就是说,在政府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作用中,总量调控的作用是显著的、必要的,但却不能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不能取代政府其他方面的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就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基本面来说,总量调控只能解决总量问题,即解决经济的过热或过冷问题,解决投资总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问题,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已经或可能偏离基本运行轨道的问题,等等,不能用于解决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因此,不能将经济结构调整混同于宏观总量调控,不能期望通过总量调控改变国民经济结构,总量调控肯定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但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区别于宏观总量调控,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可用总量调控替代且不同于总量调控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内容。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劳务生产。两大部类的平衡包括国民经济运行中所有产业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平衡。这种结构平衡不仅是在价值层面上探讨总量平衡关系,而是对实际生产能力的结构的适当要求,并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范围内要实现结构平衡。这其中,所有的供求结构平衡都源自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要求。正是从满足生活消费的需求出发,才产生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构平衡要求。这就是说,为实现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其他所有方面的产品供求结构都只是一种逻辑对应关系,即都是在生活消费品生产适当的基础上一层接一层展开的生产消费品的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对称要求。由于生产生活消费品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生活消费品的供求结构平衡是社会最基础的供求结构平衡,所以,在调整社会生活消费品需求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结构平衡的影响最为基础和最有连锁反应效力。

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应从满足社会生活消费品需求出发,不断地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这种结构调整与总量调控有别,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微观规制的重要方面。

二、微观规制的基本特征

对国民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属于微观规制。微观规制包含调整结构,却不只是表现在结构调整方面,还有更多内容。但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多层面上发挥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微观规制不同于宏观总量调控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长期性

宏观总量调控基本上是短期性的,而进行结构调整的微观规制具有长期性特征。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政府的微观规制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的哪个层面,都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长抓不懈的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指出:“节能减排,以及把住土地闸门等,本属于政府的微观规制职能。我们常说把住两个闸门:一个是信贷闸门,一个是土地闸门。信贷闸门属政府的宏观调控问题,而土地闸门属政府的微观规制问题。但由于政府的微观规制是‘政府’的职能,很多人就将其视为‘宏观’问题而归入宏观调控职能中。这样一来,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的贯彻执行。因为宏观调控是针对经济运行的短期波动和变化而采取的措施,根据经济形势的‘冷热’变化,其方向和力度可以时松时紧。但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等这些属于微观规制方面的长期任务,却不能时松时紧,而必须‘长’抓不懈。现在,一些地方由于抓紧了节能减排和土地利用等审批工作,因此经常有人问,什么时候宏观调控可以转松。其意思是,什么时候节能减排的审批门槛和土地闸门可以放松。所以,要把节能减排和把住土地闸门等这些政府的微观规制从宏观调控中剥离出来,以利于‘长’抓不懈,下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针对性

宏观总量调控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或共同性,而不具有局部的针对性;而微观规制在国民经济运行各层面的作用都具有约束被规制者的针对性,即其作用不是泛泛地铺天盖地,而是针对具体的局部解决具体的规制问题。如,结构调整要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对钢铁产业进行有效规制,做出具体的减少产能的安排并落到实处,直至达到调整目的。

(三)绩效性

宏观总量调控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具有时效性,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宏观总量调控必须极为迅速地随之变化,而在此之前的调控即失去时效,不再有延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微观规制是长期性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内容,因此,微观规制具有政府实际工作成果的绩效性,是长期的工作积累,与宏观总量调控的时效性有所不同。如,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微观规制,是长年不断的工作内容,而控制好土地资源,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工作的重要绩效。

(四)法制性

宏观总量调控是对国民经济运行做出的价值调控,虽然是依法实施的经济调控,但这种调控并不体现具体的法律规制,而更多的是经济政策层面上的直接反映。因此,准确地讲,宏观总量调控表现出很强的政策性,是国家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走势的集中体现。但对微观规制来说,不论是哪一方面的工作,都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款办事,不可能脱离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微观经济实体进行规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与宏观总量调控具有的政策性表现不同,微观规制具有鲜明的法制性,表现为任何规制都要严格地按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如,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于是,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作为具体承办的政府部门就要依法接受有关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严格制止未经申报的经营者集中。

(五)基础性

宏观总量调控治标不治本,因此,具有时效性和热点性,而不能在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中直接触及和解决运行基础的建设问题。凡进行宏观总量调控,都必定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成为一段时间内的经济热点问题。但与宏观总量调控的治标不治本不同,政府承担的各方面的微观规制任务,都是既治标也治本,而且重在治本。所以,严格的说,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实施微观规制是为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各方面的基础问题,具有基础性特征。如,政府对电力业务许可证的颁发,就是一种基础性的规制电力行业经营与发展的宏观管理手段,可以通过这一手段的运用达到有效约束电力行业的发电企业、输电企业和供电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进步、网点分布等直接的规制目的。

三、微观规制的多层面表现

政府微观规制负责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多层面进行调整。其职责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赋予,是国家法律的规定,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落实。

(一)调整经济结构

保持经济结构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运行良好态势的基本面。微观规制的长期任务之一就是保持经济结构平衡,因此,政府微观规制的工作重点就是要不断地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变化调整经济结构,基本实现国民经济运行中经济结构的动态平衡。通过具体的协调工作,运用适当的产业政策,政府调整经济结构微观规制的成效表现为: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保持市场供求结构的基本平衡。

(二)配置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除土地资源外,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还有:石油、煤炭、矿山、河流、风力、海洋、森林、野生动物,等等。耕地是最宝贵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是全国人民的神圣使命。按照宪法的规定,农村耕地是农民集体的生产资料,归农民集体支配。但各级政府对农村耕地的保护是义不容辞的,必须落实到实处。无论何时何地,保护耕地都是政府微观规制的重要任务,是政府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城市土地及其他非农民集体所属土地由各级政府负责支配。政府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是重要的微观规制权力,是政府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要政府把好土地使用关,就是做好宏观经济管理中最基础的微观规制工作,就可基本保障国民经济运行在实体经济领域不发生大问题。至于其他自然资源的宏观配置,也是均由政府的各专职部门负责。肩负重任的政府职能部门必须依据国家法律,认真履行微观规制职责,按国家规划妥善配置各类自然资源,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创办政府企业

政府企业亦称公营企业、公共企业、公企业,是政府财政直接投资设立的企业。欧洲共同体在1980年的法规指南中明确地对各个国家都存在的公营企业,即政府企业,界定为:政府当局可以凭借它对企业的所有权、控股权或管理条例,对其施加直接或间接支配性影响的企业,而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创办政府企业可直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稳定和维护市场秩序,满足居民对某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所以,政府企业属于规制经济范畴,是政府实施微观规制的重要方面,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表现。在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都存在由政府企业构成的规制经济,只是各国之间的规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有些差别。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是,中央政府企业的数量相对减少,而地方政府企业的数量相对增多。只要直接为民众服务的责任在地方政府,那么地方政府就有责任设立企业以满足社会需求。有关国家安全的生产部门,自然垄断行业及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应是政府设立企业的主要领域。

(四)实施行政管理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微观规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服务还表现在需要实施多方面的必要的行政管理。

1 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行政管理体现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实体进入市场经营的基础服务,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及其他必须办理的手续。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服务是微观规制,也是对企业资格的确认。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政府要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各方面服务做到周全而细致。

2 就业资质管理。在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必定要突出表现政府的微观规制作用。这就是政府要对劳动力进行社会保障性质的就业培训,还要对各种就业的资质给予确认。政府的这方面工作亦属于微观规制的内容。这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对劳动力市场给予的规制,是政府引导劳动力市场走向规范的重要举措。

3 行政许可证管理。建立行政许可证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微观规制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立的行政许可证制度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微观规制的重要内容。由中央政府授权的各专门机构实施的各类行政许可证管理对规范市场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4 反垄断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建立的政府反垄断组织机构,负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反垄断管理。政府的此项工作属于微观规制,是市场走向成熟时产生的微观经济对政府行政管理的特定需求。

5 文化市场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行政管理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管理。因此,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行政管理也属于政府微观规制。在这一领域,政府的管理工作含有十分复杂的规制内容。做好文化市场的规制工作,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6 价格管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要市场化,但还要保留一小部分政府管制价格。依据相关法律,政府对这方面管制价格的行政管理,也属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微观规制工作。

(五)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的微观规制职能必须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工作中。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各地区要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环境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要将环保投入作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和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并监督环保。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发展事务,认真履行环境国际公约。

(六)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极其重要的政府微观规制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各级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微观规制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做到: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及时淘汰落后标准。优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发展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无形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服务。

四、微观规制的放松与改善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微观规制是重要的基础,也是政府工作职责的表现。根据国民经济运行不断变化的情况,政府的微观规制运作也要适应变化的情况及时做出放松规制或改善规制的相应安排。

(一)微观规制的放松

实施微观规制是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各层面不同程度的强化干预的表现。在国民经济运行较为顺畅的时期,政府微观规制的干预范围可以有所收缩,干预强度可以有所减弱,这就是所谓的微观规制的放松。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投资设立2000多家政府企业,专门生产军火和其他军用物资,待战争结束后,这些企业全部被政府卖掉,这就是微观规制放松的典型实例。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根据发展的需要,如果将一项原先政府严格规制的项目降低控制强度,那就是单一项目的微观规制的放松。如,在我国改革后,起初是政府管制全部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而现在只是对少数著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进行管制,这就是比较明显的政府微观规制的放松。

第5篇:微观经济手段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实现措施

针对政府已经做出了相关政策旨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是在还处于社会转型期与新旧经济机制特殊时期之间的市场经济,其中产生的矛盾甚至是从未有过的。再加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但是相应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却没有转变过来,并没有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便不能处理这些新旧矛盾。因此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具体定位才能够着手准备解决其中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具体定位

(一)确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原则

(1)在经济体制改革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变得多样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的政府职能模式是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主的,在一定基础上这种模式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发挥出了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发展十分不协调,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应该主要以发展经济为主,而发达地区则应该向市场经济基础上社会事业发展的政府职能方面改变。

(2)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才能将政府经济管理引导至正确的方向上。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失衡的现象。

(二)从主体视角确定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

首先从主体视角下分清楚政府经济管理的范围。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实行政府经济管理,避免政府过度或者过轻的管理经济,具体表现为市场自身能够良好运作的政府就不需要介入,企业能够良好自我经营的政府就不需要介入。但是对于整体的市场,政府就应该做到宏观与微观上的调控。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机制保障市场的有序运行;其次是监管市场中可能存在的不良竞争行为,做好市场的整顿与维护;然后是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把控住适当程度不能完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最后是宏观调控人民的收入差距的幅度,做好社会分配工作。

(三)从职能视角确定政府精制管理职能定位

在整个市场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发展经济的主体。但是在整个市场中,政府过去管理的做法一直都比较广,但是政府想要真正发挥出管理职能,并不是体现在范围广的层面上,而是如何做好政府在其中的准确定位以及范围的合理性。并且其中还存在着部分需要管理却没有管理的现象。因此,从职能视角看,政府需要的是依靠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做好对市场经济的调控。

二、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建设

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其中的竞争是公平的、自由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事不受政府约束的。但是政府想要真正做到对市场经济管理,就需要建立一个法治化社会,加强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要保证其高程度的严谨与权威,其中政府对于法制意识的宣传也是一种重要方面。利用法律法规形成的法制网的权威遏制一些市场经济中的不良行为,部分甚至不需政府出面就能够保证整个市场的稳定性。

(二)加强政府在宏观经济方面的调节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加上进入WTO之后需要面对的国际经济,做好宏观经济方面的调控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第一步是要有一个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指导性计划,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可行的。这个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调控实现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的良好统一,也能够将不同水平的市场精赤保持在统一高度,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二步是为了防止市场经济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在财政支出与货币政策方面应该保持相对的平衡,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基本保证社会稳定。第三步是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保驾护航,主要表现为在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国际经济中具有前瞻性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保证我国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例如在进出口贸易中更应该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三)弱化政府在微观经济方面的调节

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我国政府逐渐从微观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弱化。这种弱化是必然也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中我国政府在微观经济方面并没有完全退出,这种形势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政府应该适当的将资源还给市场,让市场自由分配。在某些方面的行政审批、管理方面也应该做出适当的取消。特别是在与政府有关的企业当中,不能够让部分人员有机会利用政府关系谋求私利导致市场经济的不平衡,与也不能让部分人员有机会利用政府关系实行。因此政企之间必须分开,不仅仅是政企职能的划分,还需要做到政企职责的划分。政府只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一定的干预,而对于企业来说任其自身发展,做到不干预不涉及,政府只需要做好指导工作,才是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正确方式。

三、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真正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就应该将在经济管理职能定位的问题摆在重要位置。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就应该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在宏观经济方面做好加强工作,弱化在微观经济方面的作用,根据这三个方面认真做好政府在经济管理职能中的准确定位,并且加强政府在经济管理职能方面的改进工作。真正实现政府在经济管理职能中的转变,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冬青,张学英.论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1,11(02):125-126.

[2]彭夏康.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根本转变[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3,17(03):159-160.

[3]邱相君,崔敏.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01):208-209.

第6篇:微观经济手段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管理,而国家管理必须依法进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行政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加强行政法制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还从八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行政法对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和方式。

一、行政法对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经济离不开行政管理

首先,国家具有经济管理职能。自从国家产生以来,无论任何时期、任何社会、任何经济模式,必然具有经济职能。只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国家经济管理目的和管理方式不同罢了。二战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市场的高度社会化,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经常的干预,国家经济职能随之加强,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行政管理绝对化。其次,市场经济需要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经济虽然在提高经济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活力、优化配置资源、奠定微观经济基础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不能自动地满足人民所有的需要。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滞后性、盲目性、短期性和微观性。这些缺陷需要政府通过紧急措施来弥补。国家经济调控所具有的超前性、计划性、长远性和宏观性正好弥补了市场的不足。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是:经济发展尽可能地依靠市场解决,国家干预尽可能在必要时进行。只有实现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扬长避短,从而合理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二)行政本身具有法律性

国家作为经济管理者,是通过各个具体的政府职能机构来行使其权力的,而行政权是法定权力,是国家意志的法律体现,并以法律来保障执行。根据孟德斯鸿的三权分立思想:“行政者,立于法律之下,除民事、刑事及监察外,为国家一切目的,而为之作用也。”统治阶级建立国家政权后,必然要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以维护其统治秩序,于是将其意志制定为法律,然后以法律授权行政机关来执行法律,同时用法律来限制行政权的行使。现代行政管理首先是一种法律管理。所谓法制,主要是针对国家行政机关而言,它要求一切行政都要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条件、程序、方式等进行。“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原则和核心,也是对国家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

(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法律为边界的法理型经济,它包含了众多的法律内涵。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权利经济,市场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经济活动,而人民的权利必须由法律来赋予,同时以法律来保证其权利的实现。国家机关,非根据法律,不得限制人民的权利或课以义务。行政应充分尊重个人的自由,保障人民的权利及财产。第二,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地位是平等的,相互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各种合同关系,而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法律关系,需要有法律来确认其效力,并依法律来保证其实现。国家机关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并非领导和服从关系,而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现代横向式的行政管理,也必然使得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行政合同得以大力推广。第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在一个公平、合理、稳定、有序的经济环境中,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自由地进行竞争。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都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必须依靠强制性的法律来规范市场秩序。这样,既可以保障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又可以加强竞争领域内的执法活动。第四,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无国界经济”。随着国际分工与协作的日益加强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各国经济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局面,纯粹的民族经济已不复存在。跨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的经济运行规则必须与国际法律规范相一致。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法律为纽带的经济交往。可以说,法律就是商品经济的客观反映。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形成法律。”行政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行政法作为“活动的宪法”,调整着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领域。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与行政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进行,行政事务不断增多,经济行政迅速加强,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四)市场经济与行政法密切相关

认为:法与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经济决定着法,另一方面法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作为特定的行政法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同样如此。首先,市场经济决定了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变化和内容。产生在法制思想基础之上的行政法,同样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工商业者迫切需要摆脱专制统治者和官吏的束缚,限制行政权的滥用,自由发展商品经济,行政法因而产生。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必然会使统治阶级的意志、人民相互间的关系、社会的经济活动方式等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最终导致反映这些内容的法也发生相应变化。其次,行政法是对市场运行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有利手段。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它的运行需要国家予以调节,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征则要求这种调节是间接的、适度的,是宏观的、必要的,因此,行政法是最佳途径。但是,如果行政法消极地或被动地调整社会关系,就会阻碍市场的发展。

二、加强行政法制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行政体制和政府经济管理存在种种弊端。其主要表现有:第一,行政部门林立、机关臃肿、层次众多、程度繁杂、官僚主义严重。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与商品的高效率发展格格不人。第二,政府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领导意志和行政命令具有最高权威,直接决定各种经济活动,排斥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压制了企业、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经济日益失去活力。第三,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借助手中的权力以履行政府职能的形式对社会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运行进行操纵、封锁,形成行政垄断,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不良现象,关键在于行政系统缺乏行政法的有效约束,致使行政权力自我膨胀。因此,加强行政法制已势在必行。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经济模式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系统。“如果行政系统维持原状或跟不上步伐,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或调控不力。”②这对加强行政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提供了动力。首先,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必然促使法也跟着发生变化而调整新型的社会关系。传统的行政法已经不符合现存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其次,市场经济扩展了行政法的功能,以往行政法囿于政治领域,经济行政以实现国家政治职能为目的,经济成为行政的附属物。经济体制改革使行政法突破了这个范围,使行政法在经济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原先作为行政法的一部分经济法已经渐渐地独立出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再次,市场经济推动人们的行政法律观念日益加深。传统观念比较重视刑法和民法的作用,而忽视行政法的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作用的加强,国家和公民开始认识到行政法的重要性,从而逐步树立起行政法律观念和经济法律观念。

(二)行政法是实现市场经济法制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依靠价值规律和市场进行自发调节,客观上要求我们不能直接地、任意地、过细地干预它。因此,国家对经济的行政管理必须从传统的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从纵向管理走向横向管理。实现这一转化的途径就是通过法律手段,而行政法则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以后,企业、个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微观经济活动受民法、经济法调整,不受行政直接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则必须受行政法调整。可以说,行政法是将政府、市场、企业、个人联系起来的结合点。即以行政法为中介,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定为行政法律规范,然后以行政法律规范去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这样,既可以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又能保证不损害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行政法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手段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手段主要有三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但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要求国家经济管理主要依据行政法律手段来进行。首先,行政主体用行政手段组织、管理经济的过程就是依法行政的过程,它必须按照法律的授权,并受法律约束。其次,由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间接的、宏观的、高层次的,因此政府必须采用行政法律手段,而不能依据民法、经济法去直接规范市场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再次,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时,一方面,政府本身必须依行政法进行各种活动。另一方面,政府的经济决策往往通过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其中许多便表现为行政法律规范。总之,由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所以行政法注定要起主要作用。

三、行政法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行政法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总体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国家行政来说,依法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以实现国家的经济目的;依法限制行政权的任意行使,以保护市场主体的自由和权利;依法对国家行政进行监督,对违法行政和不当行政进行救济以保障企业、个人财产、权益不受侵害。其二,对市场经济来说,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成长。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内部行政关系,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内部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对社会的管理职责而对自身进行组织、管理和调节的活动,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与外部行政相辅相成。传统的国家行政由于缺乏行政法的有效规范,致使内部行政比较混乱,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内部行政法明确规定了行政主体的组成、管理及其法律地位,精简机构和人员,克服行政部门层次不清、职权交叉不明、官僚主义严重的弊端,提高了行政质量和行政效率,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配套的行政系统。

(二)赋予行政机关充分的、适度的经济管理职权

明确行政机关应负的经济管理职责。从而使各经济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以实现国家经济管理目标,保证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通过行政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经济管理模式,使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树立市场经济法律观念,真正做到行政为人民服务,为市场服务,确保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

(三)限制行政权力,使市场经济摆脱行政束缚

行政法赋予政府经济管理职权的同时,必须制约政府权力的自由行使。行政法明确规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具有哪些权力,应当承担哪些义务,控制政府权力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杜绝行政乱加干预经济的现象发生,避免行政权力泛滥成灾。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法制社会,在这里,任何社会主体的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法制现代化所包含的自由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国家服从法制原则,要求国家行政同样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受法律制约。

(四)行政法明确规定了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

时的步骤、形式和时限,确定了行政权力行使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从而保证政府合理地行使职权马克思说过,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形式,从而也是法律的内在生命”。行政程序法在市场行政管理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行政管理民主化,树立了行政威信,消除了企业、个人对行政机关的疑虑;另一方面避免了市场行政决策的混乱现象,减少了行政违法行为,有利于市场主体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五)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追求的目标是经济利益,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财产、权益不受行政侵害,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行政法规定了严格的行政执法活动监督、行政责任和行政赔偿制度。只有规定行政执法活动监督,才能制约行政权的滥用,及时发现和检举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只有规定明确的行政责任,才能使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为承担法律后果,从而增强其责任感;只有规定行政赔偿制度,才能使行政相对人因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而造成的财产上的实际损害获得最终救济。

(六)国家通过行政法授权有关行政主体对行政争议进行调解、裁决、仲裁和复议,并明确规定了行政司法权行使的原则、范围和程序

行政主体在国家经济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同市场主体发生某些争议。同时,某些民事纠纷、经济纠纷也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解决。用行政司法手段实行国家经济管理任务,是发挥市场的必然要求。首先,行政司法有助于更加迅速地解决各种争端,以便于市场主体尽快地恢复自己的权益,投人到激烈的竞争中去。其次,行政司法有助于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从而成为政府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基本形式。再次,行政司法有助于打击行政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免遭非法侵害。

为了保证行政司法的办案质量,行政法赋予市场主体以行政诉讼权,真正做到民可以告官。通过人民法院这样“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对政府依法行政实施司法监督,对行政侵权行为予以司法追究,从而切实保障企业、个人和其它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七)规范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自由、安全、公平的经济竞争环境,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顺利发展

第一,在市场主体管理方面,严厉打击和取缔各种违法经营,任何人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许可不准私自经营。第二,在市场客体管理方面明确规定市场客体的范围,整顿流通秩序。第三,在市场行为管理方面,禁止不正当竟争和垄断,保证产品质量,对违法者坚决予以行政处罚。第四,在市场监督方面,加强行政对市场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第五,在市场纠纷的处理方面,迅速地、合法地解决各种经济争议、行政争议,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7篇:微观经济手段范文

一、财政的本质既然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有相同之处,那么,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财政也是具有共性的。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是"publicfinance",finance本身的含义有许多,可以译为金融、财务、资金,公共的资金即为财政。只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作出区别,才将其译为“公共财政”。所以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至于社会主义财政支出以前以生产型为主,主要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而“publicfinance”作为一种现代财政学也是经历过不同经济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较小的,这与那时提倡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设法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由此而导致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应当看到从生产型过渡到现代财政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符合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

西方经济学家将财政学视为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他们所说的“公共部门”,指的是与私人部门相区别的另一个经济部门。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这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有利于提高政府各项经济行为的效率,按照市场规则来规范政府,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所以研究市场经济下规范的财政理论不必冠以中国两个字,也无须加上社会主义的定语。因为财政是为国家服务的,而经济体制又制约着财政的存在形式,所以不论是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制,它必然要经历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这一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财政存在的必要性1.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认识财政存在的必要性财政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只要国家还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即使说法可能会有改变,其含义仍然是相同的。政府掌握着一系列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财政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其它政策工具如直接控制、管制、控制企业、货币和债务政策等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财政作为一种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所以财政一端与经济联系,一端与政治联系。

2.市场经济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效率”。问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而只要缺少一个条件,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尤其是共用品的价格市场不能决定,所以只能由政府来为其定价。此外市场还存在着其它一些失灵情况。下面首先来看共用品理论。

(1)共用品理论共用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私用品,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共用品。共用品不限于物质产品,更主要的是指各种公共服务,既包括无形资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由于私人部门只追求利益及大化,这些产品的公益性较强,所以私人部门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提供的。

共用品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下如何提高政府的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赋予政府提供的共用品以价格。使得等价交换的原则最终适用于共用品,将公共服务与个人纳税等价起来。使得有效利用资源这样一个私人经济原则运用于共用品经济中。

(2)市场失灵的其它方面微观经济领域的失灵一是外部效应。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市场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来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其原因在于私人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效益或成本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二是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垄断行业的存在阻碍着竞争。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出售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的物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该种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发生了所谓“垄断”。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边际效益等于其私人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这会造成社会净效益的损失。如果能通过政府部门的干预,强迫垄断者增加产量,使价格降至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便可因此获得失去的那部分损失。所以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表现在微观经济领域,宏观经济领域同样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从微观上考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运用帕累托效率准则来评判的。但是,若将该准则推广到宏观,则有些不够用了。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还需要借助于其它的指标。这就是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而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和经济的波动与失衡。为此,唯有政府担负起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职能,经济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增长。

三、市场经济下财政职能的界定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应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为主,以达到资源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场机制能够完全解决好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再介入。只有当市场发生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不过政府介入的最终目标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使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预市场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便是财政。那么财政的职能也应该界定在市场机制失灵的范围内。财政的收支范围是根据政府职能范围而确定的。因此这里实质上界定财政的职能就是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职能。也可以称其为提供共用品的职能。因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体现在共用品的提供上。共用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不能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否则就会发生休谟早在1740年就指出过的所谓“公共的悲剧”。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是由

于外部效应的存在。此外还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当发生这些情况时也有必要通过政府的财政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实现最大价值和最有效的利用。

第8篇:微观经济手段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 “十二五”中期 问题 对策

政府作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体,如何正确认识“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期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对其加以解决,对我国“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在2015年最终得以实现,并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分析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是确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宏观经济管理实现的目标之一,也即宏观经济管理是手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宏观经济管理最终要实现的目的。这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在控制国家经济总量平衡方面。经济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最能够反映宏观经济活动的指标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宏观经济管理的短期目标主要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以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均衡增长。这恰恰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要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区域间平衡的目标。

第二,在国家经济结构方面优化。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个相关因素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及其数量对比关系,一般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宏观经济管理的中期目标是国家通过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调整不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的平衡作为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准。这表示两者的目标具有统一性。

第三,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方面。宏观经济管理的长期目标是通过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引导,消除阻碍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隐患,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促进并保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意味两者的最终目的保持一致。

(二)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符合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加以保证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从本质上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这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在计划手段方面。计划手段是宏观经济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被解决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完成。政府必须要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做出短期、长期以及宏观方面的计划。宏观经济管理的计划手段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第二,在经济手段方面。宏观经济管理是通过间接管理的方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就是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市场,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对影响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各主要经济变量施加影响,利用市场的传导机制,来引导和制约微观经济行为,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徐泰玲,200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以间接的方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作用。

第三,在行政手段方面。行政手段是行政机关依据被授予的管理宏观经济的行政权力,通过制定和下达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方式,来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的各种措施。行政机关采用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应对突发性的宏观经济问题。区域经济协调涉及到各区域经济的利益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行政的方式加以调节,打破行政壁垒。

我国“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靠投资拉动的方式仍未改变

2011年期间,我国投资高增长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投资低增长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慢于其它地区。投资高增长地区是指2011年不包括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在30%以上的11个地区(辽宁、吉林、湖北、重庆、宁夏、黑龙江、海南、甘肃、新疆、贵州、青海)。这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2%。投资低增长地区是指2011年不包括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在20%以下的地区,由上海、北京、广东和浙江组成。这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潘 ,2012)。

2012年前三季度,东北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辽宁经济增长9.3%,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6.52个百分点;吉林经济增长12.1%,投资拉动经济增长31.93个百分点;黑龙江经济增长9.6%,投资拉动GDP18.19个百分点(丁晓燕等,2013)。2012年前11个月,中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1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2%。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37060.3亿元,同比增长15.54%。西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15亿元,同比增长25.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44.1亿元,同比增长15.57%。2012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的拉动,说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较强(肖春梅,2013)。

(二) 中西部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

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虽然生育率相对较高,但因为大量的人口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导致人口增长趋缓。人口外流是导致中部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原因。从人口分布的变化看,西部地区人口的发展趋势依然是“孔雀东南飞”。大量劳动人口离开中西部地区,奔向东部发达省份,就是因为东部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蔡泳,2011)。 “十二五”初期,安徽、四川、湖南、河南、湖北、贵州、江西、重庆、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市、区)成为我国人口净流出最多的省份。其中,中部和西部人口净流出分别为5407万人和2106万人,中西部地区人口空心化趋势比较严重,80%左右的流出人口是务工经商。由于大量成年劳动力到省外务工,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市、区)工业企业普遍遭遇招工难问题,有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因工人短缺而出现开工不足。由于人口分布在短时间内难以调整,中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优势将被削弱(李平等,2012)。

(三)区域间产业转移仍然面临障碍

2010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等5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2年国家又批设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示范区、兰州新区和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中西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呈现园区共建、产业链式、产业集群等方式。然而,这依然是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第一,是产业同质化和落后产能异地生根现象凸显。各地围绕产业转移展开异常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仅表现在省与省、甚至地市更小的范围内重复建设。由于产业转移关系到区域利益,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将产业转到省外,而是鼓励企业到本省落后地区设厂生产。第二,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存在配套建设不完善,工业园区配套条件较为薄弱,地方政务环境较差,物流成本较高。这无法充分使被转移产业在其区域在较短时间内转化为产能;第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有重走东部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而换取经济利益老路的势头,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开始出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2013)。

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

(一)政府应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靠投资拉动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

政府应以扩大消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靠投资拉动问题的途径,具体为:第一,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市场化。区域经济协调市场化要求打破区域间人为的市场封锁,建立法律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平等竞争环境的协调互补的大市场,以确保生产资料、消费品等自由流通,最终提高消费拉动国家经济的增长率。这要求政府消除行政性的贸易壁垒,增育不同类型、具有互补性的区域市场;第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使产业优化升级。政府要以技术创新以基点,整合区域内的产业资源,建立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引导机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培育经济增长点。政府应在本区域现有产业基础上,通过财政激励等方式,引导本地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走产业优化升级道路,增强现有产业的生产率;第三,加大发展第三产业的力度。第三产业是借助于第二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社会化的分工而兴起的,其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体的消费性支付,提高消费在拉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比率。这要求政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也应做好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二)政府应对中西部人口空心化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

中西部政府在应对人口空心化问题采用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时,应当坚持“留下来”和“引进来”的战略。“留下来”是将本地区年富力强的农民工以及有文化、有创造力的年青人留下来。“引进来”是将非本地区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这包括以下政府应当采取以下的宏观经济管理措施:第一,中西部政府应当开放户籍,增加农民转为市民的比例,使其享有城镇的公共服务,并根据城市经济能力,不断提高其待遇水平;第二,引外来优秀人才在中西部地区工作,鼓励优秀人才到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区域就业并定居,以产生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这就要求中西部政府在公共卫生、子女义务教育、就业扶持服务等继续加大财政方面的支持力度,力争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与东部地区的城市在医疗、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方面差距的减少;第三,切实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本地劳动力的技能与本地区产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融合度。

(三)政府应对产业转移仍然面临障碍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应当坚持产业技术选择适度、产业承接与吸收能力并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这三项基本的准则。中西部政府在以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选择最适合本地区条件的产业和相关的技术加以承接,并本土化承接转移过来的产业以及相关技术;第二,中西部地区政府应当为产业的转移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中西部地区政府应当建立或者完善市场交易安全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第三,中西部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当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转移的产业与本地区产业的优势互补。这是解决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同质化现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现“杠杆增长战略”,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第四,东部发达地区政府应当鼓励当地优势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发展。这其中主要的措施是中西部政府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政府从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出发,建立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经济区。

参考文献

1.徐泰玲编著.宏观经济管理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

2.潘 主编.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丁晓燕,徐卓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评析及对策分析[M],.梁昊光主编,杨维凤,游霭琼,王德利副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肖春梅.2012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分析[M].梁昊光主编,杨维凤,游霭琼,王德利副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蔡泳.警惕人口分布空心化[J].中国改革,2011(7)

第9篇:微观经济手段范文

关键词:会计影响;组织影响;社会影响;制度

一、引言

将会计置于不同的范畴领域会直接影响会计的目标定位、影响范围,以及会计学科的地位。置于组织范畴的会计,主要服务与影响组织及组织的交易对象;置于社会范畴的会计,则既服务于组织目标,又要服务于社会目标。随着会计应用的影响领域与边界的一再扩大,会计由微观组织走向宏观社会已成必然。一直以来,由于认识上的路径依赖,会计被广泛接受为一种组织信息的加工技术和提供系统,一个反映组织经济活动的“快照”,是资本市场交易的依据。会计在宏观层面的影响研究较少,会计的影响也因此凸显出一定的外部性。如Arnold(2009)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很多人在国际顶尖会计期刊上探讨公允价值在资本市场的影响,但没人关注公允价值可能带来的宏观经济后果。AnthonyHopwood(1976)指出,虽然会计的应用主体属于组织层面,但是会计的影响早已突破组织的边界,应该将会计置于社会领域去研究与探索。郭道扬(1990)指出,会计由微观经济世界走向宏观经济世界这一重大变革,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Burchell等(2000)指出,会计不是一个技术现象而是一个社会现象,会计越来越活跃并明确地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管理的工具,发挥着重要的宏观社会影响作用。《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和《CriticalPerspectivesonAccounting》相继于2010年、2011年征稿呼吁关注会计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加强会计在自然灾害治理及人道主义领域的影响研究。虽然近年来,会计研究开始关注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但是由于会计、组织与社会之间作用机理的理论薄弱,实证研究中时常呈现变量间影响路径太长、关系力度不够、论证说服力缺乏等弊病。因此,为了厘清会计、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探索会计影响的范畴和机理,本文借助信息、交易、制度与市场等制度经济学原理,从会计不完全性与交易效率、会计非中性与治理效应两个维度,演绎了会计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

二、会计、组织与社会的文献综述

关于会计、组织与社会间关系的研究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探讨组织与社会环境变迁对会计的影响,另一类是探讨会计如何影响组织与社会。组织、社会对会计影响的研究可归纳为:组织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会计的学习演变。如戚艳霞等(2010)就社会对政府财政收支透明度要求的提升,在环境动因分析和国际经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总路径。沈洪涛(2014)就我国环境战略下环境会计向生态会计的转变,提出了对内生态会计、对外生态会计和环境审计的新构思。《AccountingForum》2010~2011年第34~35卷专刊针对当前的环境危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了如何建立现实有效的环境会计、可持续性披露及社会责任报告。姜国华、饶品贵(2011)规范探讨了宏观经济政策借助于会计对微观组织行为的影响情况。Walker(2016)研究了如何从会计历史的角度发现会计对社会的影响,如何构建会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此外,我国于1985年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2006年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称IFRS)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这些会计制度、准则的修订与变革,从历史证据上展示了组织和社会对会计的影响。会计对组织的影响研究主要包括会计准则、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等对组织的影响。如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理念与行为的影响(顾水彬,2016),会计信息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Biddle等,2008;顾水彬,2013),会计核算对股利分配行为的影响(Gao等,2009),会计核算、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的影响(Lo,2003;Wang等,2010)等。会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可归纳为:会计通过交易费用影响宏观经济,以及会计的宏观社会治理功能。如Defond等(2010)、Chen等(2011)和Marquez-Ramos(2011)研究了会计准则变革与国际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实施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减少了国际会计信息的转换成本,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Crawley(2015)研究了公司层面的会计保守性是否会改变宏观经济度量指标和影响货币政策决策,发现会计保守性在宏观层面具有影响。Neu等(2010)研究发现,会计在世界银行南非艾滋病控制方面、在加拿大亚伯达省(Alberta)教育事业发展方面,以及在民主和平、国家腐败等问题上具有治理作用。综上所述,分析社会和组织环境变革对会计影响的研究较多,而反向探讨会计对组织和宏观影响的研究相对不足,仅有少部分学者利用宏观数据或历史资料来研究会计的宏观影响。张先治、张晓东(2012)指出会计研究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拓展,会计的作用和影响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挖掘。此外,利用文档数据验证会计、组织与社会之间影响的研究居多,而全面构建和深入论证会计、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加强。

三、会计对组织与社会影响的基础——会计内涵的深层解析

探究会计内涵与本质是发现会计影响原动力和影响传递路径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会计研究的基本条件。Hopwood(1976)指出:“尽管我们的欣赏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仍然对会计性质本身系统性的理解存在不足,而这个理解对于满足现实需求和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引导会计实践是非常必要的。”Dyckman和Zeff(2015)指出:“现在的年轻研究者对于会计的制度背景,甚至是会计,仅仅只形成了表面的大概了解,而这无法使其提出较为有意义和价值的研究假设。”

(一)会计具有语言特征所谓语言是指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它包括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要素。会计依照会计规范(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和借贷复式记账法原理(语法),借助于会计要素和账户设置(语汇),以文字和数字等表达形式(语音),通过确认、记录、计量与报告等技术环节,对组织与社会发生的交易进行实质萃取、真实刻画、科学归类和可视呈现,最终实现以一套共同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来表述不同经济实质的交易。约翰?A?克里斯滕森(2006)指出会计是使用估价语言和代数式来传递信息。会计不同于统计,它是对事实的一种表达,人们看到的并非交易发生的现场,而是业务或事件发生后经过会计语言编译的会计记录(洪剑峭、李志文,2004)。会计不同于直接的语言文字记录,它剔除了冗余的信息,直观呈现了交易实质,有效分类、归纳与汇总了异质易。Toms等(2015)指出会计同时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会计的语言特征体现出会计的技术性。

(二)会计具有不完全性所谓不完全性主要是指人们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的有限理性,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含。会计的不完全性源于会计制度(准则)、会计确认和计量以及自然语言等的不完全性。首先,会计制度(准则)具有不完全性。会计制度(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标准,是会计的起点与指引。会计制度(准则)制定者认知的有限性决定着交易的会计制度安排的有限性,即会计制度仅能对有限的交易提供制度安排。其次,会计确认和计量具有不完全性。诺斯(1992)认为作为交易对象的商品或服务都具有许多属性和价值特征。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仅能反映交易的金额,且多以合计数形式呈报,与交易相关的其他属性无法一并计量与呈报。此外,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标准缺乏弹性,部分交易无法满足会计确认要求或可靠计量原则,或者计量成本不经济(CostConstrain),而无法进行会计处理。最后,自然语言是会计的重要载体,自然语言本身存在不完全性,只能进行大致性的描述,这导致会计也呈现出不完全性。会计制度(准则)、会计确认与计量和语言表达的不完全性体现出会计技术上的不完全性。

(三)会计具有非中性会计的非中性源于会计是一个人造系统,会计应用的范式和遵循的规则存在非中性。范式是指公认的信念、标准、思想方法、条理化的规则(库恩,1980)。早期会计借鉴数学的范式旨在利用数字记录产品生产、消费和结存情况,是一种计算及记录的簿记技术(乔帕利,1494)。后来会计引入了古典经济学概念,套用经济学的范式,开始用于反映资本、利润,体现“投入产出”与“剩余”思想等(葛家澍,2008)。Marx(1861)认为会计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资本家最大化剩余价值的武器。Littleton(1953)指出,本质上会计不容置疑地带有经济学属性。此外,会计制度具有非中性。1940年Paton和Littleton指出会计准则应是“不带个人色彩和不偏不倚的”,然而现实中很难实现。因为不存在一种完全独立且公正的会计准则能够满足所有不同使用者的效用偏好,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受损,会计制度(准则)的制定体现了一种社会的选择。Zeff(1978)指出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具有影响”,而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又可能影响其他个人或团体的利益。Leuz(2008)指出会计准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规范,它是有意识地设计的结果。会计制度或准则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整个过程,在会计制度(准则)规范下生成的会计信息,并不是单纯的一些抽象数字的简单组合,不同的会计准则选择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诱导出不同的会计经济行为,从而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选择和不同主体的利益(葛家澍,2008)。姜英兵(2010)指出会计实际上是作为“制度”,而不是纯粹的信息系统而存在的。会计的非中性体现出会计的社会性。

四、会计对组织与社会影响的机理

交易与制度构成了制度经济学的主体内容。交易经济学指出交易依赖于信息,会计信息是组织与市场中交易的重要基础。会计语言精准性和会计不完全性程度决定着组织与市场内交易的效率;会计的不完全性程度和会计的非中性引导着理性人的行为选择,会计制度代表激励与约束的环境,其对组织和社会具有治理功效。

(一)会计不完全性与交易效率:信息、组织与市场康芒斯将交易分为: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市场交易基本属于买卖的交易,依赖于价格机制;而组织内部交易属于管理的交易,依附于科层体制(Hierarchy)下的命令与服从关系。组织中,资源由权威和命令进行配置,而执行在多级的结构体系中完成,信息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成为影响组织内部交易效率的关键因素。张五常(2014)指出,交易中至少需要确定交易的两个方面信息:一是获取关于物品本身的知识或信息,二是获取有关交易方面的信息,前者旨在弥补信息的不完全性,后者旨在改善信息不对称。命令形成和执行环节需要借助会计对组织内部整体或部分的“快照”与会计对组织外部熵值的吸收和呈报,来准确和完全地认识决策对象。因此,会计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完全性程度决定着命令形成和执行环节的质量。戈登?塔洛克(2010)指出由于监管者在每一层都没有完善的控制,随着层级数目的增长,层级间的背离程度呈指数化增长。命令监督环节中各级委托人需要借助于会计对各级人的行为进行估价,通过及时调整支付报酬与行为间的松散程度来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改善组织内部交易的效率。直接对人的每一项投入和行为进行度量一般存在度量成本不经济和度量不可行的问题,对与人相关的阶段性经济业务的会计度量,可以实现对人行为的间接估价。威廉姆森指出,由于人拥有有限的信息和具有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加上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交易效率会受损。由此可见,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对各级人行为的估价有效性与反馈效率,直接影响着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效率。从管理的职能来看,会计服务于组织内部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激励等职能,并影响着这些职能的效率。市场是交易的场所,具有资本配置的职能。市场以价格为基础引导资源的流动,而有效的价格机制依赖于完善的交易信息。当前,资本市场是各国资本配置的重要市场,交易的主要商品是组织的产权,而组织定期公布的会计信息成为资本市场上交易者定价的依据。会计的语言特征决定着对交易对象进行反映的清晰与准确程度,会计的不完全性决定着对交易对象进行描绘的完整程度,两者共同影响着投资者对交易估价的准确性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此外,会计信息的“反映”程度对于投融资成本、交易的活跃性以及实体经济均具有深远的影响。统一会计制度(准则)下,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减少交易费用(如获取信息的成本、审核信息准确性的费用等),增强交易的确定性和交易合作各方的信心,活跃市场交易,促进经济增长。如随着IFRS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实施,IFRS下的会计信息减少了不同国家会计信息的转换成本,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与交易各方的信心,推动了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增长。国家会计(国家账户)是以国家为会计主体,对国家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反映,它是在微观组织的基础上汇总形成的。宏观决策者可能认为他们在观察经济,其实他们观察的是会计数据,宏观社会治理者正是利用会计数据了解社会和治理社会。当前,会计信息汇聚成各项指数(如财务指数、公司治理指数、会计指数),通过利用微观个体组织会计数据的汇总,呈现出宏观总体的特征,帮助宏观决策者了解宏观情况与进行科学决策。罗宏等(2016)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具有很好的宏观预测价值。由于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的描绘依赖于微观组织基础,因此,会计对微观组织的反映的准确程度和完整程度,也最终会影响宏观“快照”的质量和宏观决策的效果。综上所述,会计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对微观组织与宏观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影响的机理和路径如图1所示。

(二)会计非中性与治理效应:制度、组织与社会付磊(2012)认为治理功能是会计的本质功能。由于会计存在不完全性和非中性,当会计对一项交易的收益权利和支出义务在确认上存在不配比、有偏差或不完全(即存在外部性)时,行为主体会理性选择成本正外部性和收益负外部性的行为或交易,从而导致某一类行为或交易的供给过度或供给不足,产生会计的治理效果。另外,制度决定行为人的机会集和激励结构,影响行为人行为的收益和成本,理性的经济人都会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选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组合。当会计制度(准则)对上述外部性边界或结构进行调整时,理性经济人的利益结构或激励结构也随之调整,理性经济人会重新进行“租金”寻找与行为选择,形成会计对组织行为的动态治理效应。此外,组织是会计制度(准则)的执行与遵循主体,组织在构建激励契约、组织目标、组织环境和组织实践时,均会受到会计制度(准则)的影响(Sk?rb?k和Tryggestad,2010)。例如当会计制度(准则)引导“损益表”观时,组织需要构建基于成本控制的管理环境和实践;当会计制度(准则)引导“资产负债表”观时,组织需要构建基于价值增值的管理环境和实践。经济学家指出宏观总量是微观的一个推演与累积,宏观政策执行的效果依赖于终端微观组织和个体的有效落实。社会作为组织的一个集合,当会计对各单元组织产生一致的治理效应时,宏观上便会显现出显著的定向痕迹或趋势,产生会计的宏观社会治理效应。制度提供了一个引导和强化行为的信念系统(FriedlandandAlford,1991)。会计的宏微观治理效应不仅显性地表现为直观的经济利益诱导,还可表现为隐性的理念心智引导。卢现祥(2014)指出制度不仅影响人们的重要的行为,还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及追求的目标。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划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随着制度的执行、行为的反复强化,慢慢深入行为人的理念与习惯,逐渐演变成为非正式制度。组织内部管理与外部市场决策等均需要参照会计制度,随着对会计标准的反复执行与决策引导,会计制度的某些理念或模式融入与渗透至企业文化、人的思维习惯与日常行为中,影响人的心智与行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理念。而且,这种制度规范与信念、人的行为之间的选择关系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自增强效应。当前的会计借助于经济学的范式,用收入、成本和利润等概念引导着企业与个人相关行为追随经济目标,将社会构建成“经济体”,发挥着“构建”作用。综上所述,会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组织与社会产生治理作用,具体原理如图2所示。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要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厘清会计的内涵以及会计、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指出会计研究与认识上宏微观割裂性的基础上,借助于对会计本质的诠释,从会计信息和交易效率、会计非中性和治理效应两方面构建了会计对组织与社会影响的传导机理,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会计对组织与社会影响的框架。此外,还得出以下启示:1.要丰富会计要素的内容,实现会计的全面反映。会计需要对组织的管理行为、关系、价值观以及社会上的相关内容等进行全面反映,而不应局限于可计量的经济业务;需要将大量外生内容或表外因素进行内生化与表内化处理,改善会计决策支持的全面性。Suzuki(2003)指出国家会计忽略了很多内容,如人口、全球变暖、性别、道德等,很多内容被认为是外生或表外内容,然而作者认为这些被忽略的外生或表外因素越来越重要,若缺乏这些因素,相关决策者会对数量化经济“反映”产生质疑,认为度量存在偏差,反映不全面。2.要重视会计的社会性,关注会计的社会治理职能。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指出会计不仅呈现技术性,还兼具社会性。会计制度设计时既要考虑规范会计行为的技术性,也要重视会计制度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在组织和社会治理中,除考虑常用的经济手段之外,会计手段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实践中,要善于利用会计对微观组织和宏观社会影响的传导机理,引导组织理念与社会理念以及治理社会问题。Killian(2016)研究发现社会会计对于公司具有合法性的约束,并引导公司重构与社会间的关系和责任。3.要注重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将微观与宏观融合起来认识和研究会计。斯蒂格利茨指出,21世纪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脱节后回归交合的时期,宏观经济学正在寻找微观基础,微观经济学也正从微观个体的行为影响着宏观总量。会计的应用主体属于组织领域,而会计的影响范畴涵盖组织与社会两个层面,因此需要将微观与宏观融合起来认识和研究会计。另外,政策制定部门应考虑将企业会计与国家会计的口径统一,避免统计、会计两条线,加深企业会计在国家会计中的应用,提升会计信息在发现宏观问题与制定政策中的决策参考地位。4.要用发展的眼光和科学交叉的思想来看待与研究会计。从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社会的治理功能,从原先的国有资产监督到现在的社会信息系统,从以前的简单数据整理到现在的全面信息披露,会计除了在技术、内容与功能上体现出进步与发展,在应用范畴与影响范畴上也呈现日趋扩大的趋势,认识会计和研究会计的视角与眼光需要与时俱进。此外,会计学学科根基源于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会计学应用和影响的范畴又与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存在交叉,鼓励多学科交叉开展会计研究和发展会计学学科。

参考文献:

ArnoldP..Globalfinancialcrisis:Thechallengetoaccountingresearch[J].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2009(6).

Hopwood.Editorial[J].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1976(4).

郭道扬.走向宏观经济世界的现代会计(上)[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0(5).

BurchellS.,C.Clubb,HopwoodA.G..Accountinginitssocialcontext:TowardsanhistoryofvalueaddedintheUnitedKingdom[J].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2000(4).

戚艳霞,张娟,赵建勇.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基于我国政府环境和国际经验借鉴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0(8).

沈洪涛,廖菁华.会计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J].会计研究,2014(7).

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会计研究,2011(3).

StephenP.Walker.Revisitingtherolesofaccountinginsociety[J].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2016(2).

顾水彬.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腥味的非预期影响研究[J].经济经纬,2016(3).

BiddleG.C.,G.Hilary,R.S.Verdi.Howdoesfinancialreportingqualityrelatetoinvestmentefficiency?[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8(2).

顾水彬.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0).

GaoF.,J.S.Wu,J.Zimmerman.UnintendedConsequencesofGrantingSmallFirmsExemptionsfromSecuritiesRegulation:EvidencefromtheSarbanes-OxleyAct[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2009(2).

LoK..Economicconsequencesofregulatedchangesindisclosure:Thecaseofexecutivecompensation[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3(3).

WangH.,W.N.Davidson,X.Wang.TheSarbanes-OxleyActandCEOtenure,turnover,andriskaversion[J].TheQuarterlyReviewofEconomicsandFinance,2010(3).

DefondM.,etal..TheimpactofmandatoryIFRSadoptiononforeignmutualfundownership:Theroleofcomparability[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10(3).

CrawleyM.J..MacroeconomicConsequencesofAccounting:TheEffectofAccountingConservatismonMacroeconomicIndicatorsandtheMoneySupply[J].TheAccountingReview,2015(3).

NeuD.,etal..Thesignvalueofaccounting:IMFstructuraladjustmentprogramsandAfricanbankingreform[J].CriticalPerspectivesonAccounting,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