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生物学问题范文

微生物学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生物学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生物学问题

第1篇:微生物学问题范文

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动力,占有充足而必要的具体材料,这仅是为了开展思维活动的条件,而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积极开展,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且及时地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立即反思,对症下药,改进教学。

如何才能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呢?这应考虑到设置问题的“四性”和“四度”。

设置问题的“四性”

下面以“鲫鱼”一节课为例谈谈设置问题的“四性”。

1.准确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用词准确,语言清楚,切忌颠三倒四,含糊不清,不合逻辑,使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给出的学习信息,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不必要的障碍。例如,在讲述“鲫鱼”一节时,我先指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七门动物,然后提问: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这七门动物身体里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都属于无脊椎动物。有些动物的身体里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就是脊椎动物。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于是就顺理成章引入“鱼纲”这一课题。

2.具体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不可模棱两可,容纳的概念太多。例如,“鲫鱼的身体怎样?”这类的提问,使学生不知从何着手。应将问题具体化,可提问“鲫鱼的身体呈什么颜色?分为几部分?体表有什么覆盖着?”等。

3.启发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回答的问题。通过对鲫鱼的外部形态的学习,可提出“鲫鱼在外部形态上有哪些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这样设问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教材内容组成间的联系,并且通过分析和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趣味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好有趣、有味。有趣,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致;有味,才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内容精湛,值得品味。如按照课文中〔小实验〕的方法步骤做实验,可提问学生“剪掉每一种鳍的鲫鱼,它们在游泳姿态和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这样寓意深刻、富有情趣、耐人寻味的提问,最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

设置问题的“四度”

1.难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即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难而偏”或“浅而易”的提问都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跨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集中,能抓住关键,扣准重点。问题之间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使之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才能通畅如流。如在讲述“呼吸作用”一节时,我先通过提问,复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那么这些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而用于生命活动的呢?于是顺理成章引入“呼吸作用”这一课题。

3.梯度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真谛。如在讲述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时,我先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对种子、根、茎、叶、花各章里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这就是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然后通过对这些知识的重新综合,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这样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密度

第2篇:微生物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为主:误区:解决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是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潮流。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寻找走出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过分强调课堂纪律。在学校生活中课堂纪律是重要的。但是,对什么是好的课堂纪律在一些教师中仍存在着这样的误解:一是认为课堂越安静,学生的学习效率越高。因此,要求学生上课时端坐不动,不准开口或有任何动作。而事实上有效的学习需要整体的配合。二是认为守纪律就是绝对服从教师的权威。凡服从教师命令的就是守纪律,凡是不服从教师的行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一律被说成是不守纪律。这样的纪律要求不但不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教学目标导向不明。也有这样的课堂,气氛倒是异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教师几乎忙不过来。但是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往往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无法按时完成,教师只好草草收场。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导向不明,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只要学生积极发言就是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

(3)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的好的往往是那些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鲜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顺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的好的学生走,其结果是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失去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忽视学习方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读书、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很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同样也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正常发挥。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念。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到主动的、动态的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主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的。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多余的。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基础,也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前提。因此教师首先要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谈心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实践证明:风趣、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使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惟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才能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

(3)合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一是“导”有目标。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避免课堂中学生胡乱发问。如果脱离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没有了方向,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虽然看上去学生个个都主动,但这种主动也只是一句空话。整个教学活动完成了什么目标,学生学到了什么,恐怕无从知晓。二是“导”有层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引

第3篇:微生物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是理、工、农、林、医等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性很强的学科。面对微生物学发展的新形势以及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势头,如何使学生在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获得较为完整的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微生物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笔者以所教授的微生物W课程为例,结合自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针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微生物理论和实验教学的现状

1.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区别不大

微生物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我校的生物技术和药学两个专业均有开设。在传统教学中,不同专业的选用教材、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授课大纲及考试内容相似度太高,达不到因材施教的预期教学效果。

2.课堂互动效果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以往的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及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即使结合大量的微生物图片和动画,也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更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实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自由发挥少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按照教师讲的内容进行实验,得出与理论相符的实验结果,而且每个实验往往较为独立和分散,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较少。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往往抄写实验步骤,并未加入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和理解,没有系统、正确地书写实验报告的意识。

4.考核方式单一

以往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实验课的考核也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但总体看来,考核方式机械、单一,很多学生死记硬背也可以拿到高分,这种考核方式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有效、相对公平的评定。

二、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改革

1.不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不同专业选取不同的教材进行授课(见表1),其中药学专业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微生物与免疫学》,专门针对临床药学专业使用;生物技术专业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微生物学》。在保证学时的基础上,两个专业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针对各专业特点有所侧重进行授课,并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验课程,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对相关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

2.理论教学授课方法改革

(1)学生制作PPT

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制作PPT,内容与微生物学教材相关即可,学生可以自行选取感兴趣的话题制作完整的PPT。PPT的内容包括:提出一个科学问题、问题的意义所在、该问题如何解决、该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和思考等。PPT的制作,首先锻炼了学生制作PPT的能力;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因人而异,学生可以各自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课上所学,对结论进行讨论。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查阅书本资料、网络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初步具备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意识。PPT的制作将计入平时成绩,这是学生微生物学总成绩的一部分。而且与教学大纲相关的优秀PPT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会直接纳入下一学年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中,这也可以起到学生带动学生的作用。

(2)学生课堂总结和讲解

理论课每堂课开始的时候往往会回顾上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往这项内容都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今后应本着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的宗旨,让学生自愿报名,由学生进行课下总结、课上回顾,让大家在授课过程中更集中注意力,更精确地掌握每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悄悄地展开了“较量”,大家争先恐后报名,并且在PPT的内容总结、格式上花了很多心思,出现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有的学生添加了自己制作的Flash,有的学生用汤姆猫模拟上课场景,还有的学生从科研的角度思考。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内容,还锻炼了自己在公众场合演讲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教学授课方法改革

(1)基础实验合并调整

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部分。基础实验包括经典实验的内容,应将原来孤立的实验进行合并调整,强化实验操作过程的整体性。比如,将培养基的配制、消毒灭菌和无菌检测合为一个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细菌的简单染色和细菌的大小形态观察合为一个实验等。实验的顺序也可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学生对从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到接种、染色观察等一系列操作进行系统、完整的掌握。这样可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应的实验技巧,理解完整的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流程。

(2)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

在掌握基础实验内容和技能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或者教师给出几个选题,在可操作性、综合应用性的基础上,教师选择几组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课的各个方面,从实验准备、PPT制作、实验讲解、结果分析到完整报告的给出。实验设计选题有市售酸奶中乳酸菌的提取鉴定、牛奶发酵口感比较、几种酵母菌功能性实验、发酵葡萄酒等。学生自行组成兴趣小组,每组4~6人,实验前分工合作,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预实验、实验准备,并进行班级内的实验讲解及实验过程指导。实验结束后,学生参照毕业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教学的改革重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实验需要哪些试剂和材料,每一种试剂的作用和配制方法;其次,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拿出可行性实验方案,教师审核之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这在锻炼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之余,可以对其实践操作起到指导作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第三,实验技能的掌握是一个方面,对失败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是一项更重要的科研能力,教师应针对实验结果中的异常现象,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理论上和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根据实验现象回到书本寻找答案,完成“从书本到实践,再回到书本”的巩固知识内容的过程;最后,在实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实践,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并鼓励学生将有意义的结果进行总结,撰写文章,进行投稿,这样不仅从实验中可以收获乐趣,还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4.考核方式多样化

由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形式,所以考核方式也应适当多样化(见表2)。微生物学教学通过几年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加深了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培养和锻炼了优秀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对微生物学的学习热情高涨,并且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多届学生通过乳酸菌发酵尝到了自己制作的酸奶,还有多组学生系统地整理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进行了适当的延展和深入,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了自己的实验成果。在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下,学生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归到理论”的学习过程,加强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加深了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振.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2).

[2]杨春,何永林,徐蕾,等.对四个不同专业微生物学课程体系“专业化”的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9,8(6).

[3]戴玄,谭永忠,尚淑梅,等.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J].科学咨询,2015,7(27):162-164.

第4篇:微生物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 问题设置 思维引导

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维成果,就必须给学生思维的动力,充实思维的材料,且要善 于引导、疏通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铺路架桥。

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动力,占有充足而必要的具体材料,这仅是为了开展思维活动的条件,而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积极开展,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且及时地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立即反思,对症下药,改进教学。如何才能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正确地运用问题材料,以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呢?

一、问题设置的类型

1 . 设问教师提出问题, 暂不作解释,也不让学生立即回答,而是师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探索。设问一般用在研究某个知识点的开首,或一节课的开头,有时也用在一堂课的结尾处。设问用得巧妙,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直入“佳境”。例如,如在讲“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言:“(1)动物为什么有雌雄,人类为什么有男女?(2)为什么十只黄猫九只雄,人类的秃顶性状多在男性表现?”这样的设问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学生的思维被启动了。

2 . 提问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定某个学生回答。这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提问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思维、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促进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起看极为重要的作用。

3.集答式发问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全体同学稍加思考便可回答出来,教师没有必要指名道姓地让某个学生回答。这种发问如果问得好,同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利于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但这种发问启发价值不大,不宜多用。

4 . 书面式发问是指有些问比较复杂,问题数较多,且较长或联系到图表,不便口头叙述,可以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阅读后回答。课堂习题亦可归入此列。

二、设置问题的“四性”

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科学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立意明确,严谨规范,用词准确,语言清楚,富有逻辑性,切忌颠三倒四,含糊不清,不合逻辑,使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给出的学习信息,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不必要的障碍。例如,在学习“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节时,有的教师这样提问:“鸟类是怎样生殖的?”结果学生给出的答案各种各样,若是从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看,这个提问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鸟类的生殖方式,由于问题的语言不严谨、指代不清,使语言模棱两可缺乏科学性,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以,教师提出问题的语言要做到有科学性,教师除了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深钻教材,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才能达到。

2.注意设置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问题不能漫无边际,模棱两可,容纳的概念太多。 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时根据学生表现,随机提出一二个问题,恰到好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如果备课时不设计问题,运用问题无计划,在课堂凭一时灵感,想到哪就问到哪,想问什么就问什么,这种盲目、随意、无针对性的问话常常造成不良后果,有时造成教学的漏洞,有时偏离大纲的要求,甚至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因此,老师应尽量避免上无准备的课,提无准备的问题。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只有准备得当,问题的用语巧妙有趣,问话难而有度,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才会一次次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探索的主动性。例如,“鲫鱼的身体怎样?”这类的提问,使学生不知从何着手。应将问题具体化,可提问“鲫鱼的身体呈什么颜色?分为几部分?体表有什么覆盖着?”等。

3.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趣味性。有趣,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致;有味,才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内容精湛,值得品味。如按照课文中(小实验)的方法步骤做实验,可提问学生“剪掉每一种鳍的鲫鱼,它们在游泳姿态和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这样寓意深刻、富有情趣、耐人寻味的提问,最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

三、设置问题的“四度”

1.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即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难而偏”或“浅而易”的提问都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容易,学生不加思考便能回答出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2 .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跨度。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集中,能抓住关键,扣准重点。问题之间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使之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才能通畅如流。如在讲述“呼吸作用”一节时,我先通过提问,复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那么这些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而用于生命活动的呢?于是顺理成章引入“呼吸作用”这一课题。

3 .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因为,阶梯式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①学生层次的阶梯性。一个班级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 性,问题设计也应当有所差异,真正做到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②问题本身的阶梯性。即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从某一基本知识点出发,逐步提问,拾级而上,最终顺藤摸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向纵深方向发展;反之,教师提出某一思考力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可能一时难以回答,这时根据条件,反向推理要得到某种结果所必须的几个条件,最终回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来,使学生恍然大悟。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真谛。如在讲述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时,我先采用复习提问的方 法,让学生对种子、根、茎、叶、花各章里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这就是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然后通过对这些知识的重新综合,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这样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5篇:微生物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课堂教学

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主张高中教育应为高中生个性发展服务,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意味着教育民主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表明我国普通高中的教育价值观将面临转型。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正是顺应新课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符合时代的要求。

1.如何创设问题在问题情境下的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学生的主动学习主要表现在好的问题情境下主动建构新知识,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1 阶梯式。 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并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自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做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特性。

如在复习渗透吸水原理时,设计一组问题:

问题1: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成熟的植物细胞哪些地方具有类似渗透装置的特点?

问题2: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若把洋葱表皮细胞先用盐酸处理,再做实验,能否出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问题3:在做上述实验时,若用KNO3溶液代替30%蔗糖溶液,则镜检时,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但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这是为什么?

问题4: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置于与细胞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能发生渗透现象。人体细胞没有液泡,所以人体细胞不会发生渗透作用,这句话对不对?

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发展,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这种“阶梯式”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有重要的意义。

1.2 引发式。 就是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这些问题本身互相不直接牵连,而分别与大问题相扣合。

如在学习高等动物和人体糖类代谢过程的知识时,先设计以下一系列问题:

问题l:动物体细胞内糖类有几方面来源?

问题2:糖类在组织细胞中大部分转变成什么?

问题3:多余的糖类通过什么作用合成糖元?在什么地方合成?

问题4:动物体细胞内的糖类有几方面去路?

从以上4个问题的解答,可让学生深刻理解糖类代谢过程。

1.3 连环式。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出以疑引疑、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拓宽思路,对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如在复习第二章“细胞”中涉及到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1:这些“能量”主要是由细胞中什么细胞器供给的?

问题2:这些“能量”是由生物个体的什么生理作用提供的?

问题3:这个生理作用对整个生物体有哪些作用?

问题4: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这个生理作用具有怎样的地位?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就可以使学生把细胞及生物体各项有关的生理活动联系起来,既可以使学生把相关的知识沟通,形成联系的知识网络,又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全方位思考问题,不断拓宽思维的空间。

1.4辐射式。 在教学中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复习“细胞的化学成分”一节内容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均能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那么,统一性的另一些方面是什么呢?问题提出后,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从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寻找与此问题有联系的内容。学生通过思考,找到了以下几方面的联系:①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均可找到;②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遵循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③生物界起源于非生物界;④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非生物的环境条件。

实践证明,这些“辐射式”问题创设的形式比较适合于复习课使用,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也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教材的内容。

1.5 对比式。 对于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概念、原理或生理过程,教师可适当加以联系或通过对比而提出疑问,这不但可使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对前面的知识加以复习,温故知新。

如在讲“核酸的种类”时,可从中文名称、组成成分、基本组成单位、空间结构、分布和功能等方面加以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1.6 要点式。 对有些基本概念、原理和生物体的结构等知识,教师通过归纳,以要点的形式提出问题。

如呼吸作用这个概念,教师若直接提出“什么是呼吸作用?”。学生就会死记硬背,出现丢三拉四的现象。若提出这个概念有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四个方面,学生看书时必然深刻挖掘这个概念的内涵,经过分析综合才能回答出问题,显然学生这样掌握这个概念要牢固得多。

问题创设的方法还很多,绝不仅局限于以上所谈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观察、举例、诗歌、故事等内容创造出新情境,从而提出问题。有时同一知识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设疑,但同样一个知识,如何设疑,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透彻地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目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知识层次,分析每个知识点,形成知识链和知识网,找出它们内部的因果关系;其次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面和对前面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因材施教;再者教师必须不断地继续学习,了解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不断提高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丰富教学的内容。

2.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创设问题只是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目的,所以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又一重要的内容。围绕创设的问题,在教学中解决问题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以学生为解决问题的主体。 学生是我们在实施教育教学中的现实个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力军。问题探究活动要因材施教,即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我认为起点要低一点,问题的跨度要小一点,而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难度,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才会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才会显得得心应手,研究学生的需求因而显得十分重要。

研究学生就是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需要,探究的毅力及过程体验的需要,学习方法及改进的需要,群体合作意识培养的需要,获得评价的需要等方面人手,分析他们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在深人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述“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来分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现象,让学生从具体的现象中归纳出细胞分裂的特点和实质,通过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能够让学生深刻地区分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又能很好的体现细胞分裂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2.2 让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归根到底取决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其素质状况应从基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来衡量。学生的素质如何得到提高?这就要教师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手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思维品质、思维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素质。

关于知识积累,我们不能看作是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应是在积极理解和再现过程中逐渐完成。其中,理解是关键因素,理解既是对知识的深层分析,也是对知识的宏观概括,只有理解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积累。但知识的积累并不代表问题探究能力的提高,现实中有些同学基础知识倒背如流,而每次测试成绩却不很理想,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把基础知识和具体情境联系起来,缺乏统一的认知观念。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培养学生把基础知识与具体问题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有的放矢。

例如在习题课上,有这么一题:“用黄豆生豆芽,1 kg黄豆可以生5 kg豆芽,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将如何变化?”,这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及其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情况,具体情境是黄豆的萌发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联系:黄豆在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十分强烈,光合作用几乎没有,有机物消耗明显,因而有机物会变少。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由于认为植物子叶的光合作用会随之而来,有机物的含量会随之升高,实际上这是学生缺乏细致的观察和理性分析导致的错误判断,就人们食用的黄豆芽来看,其子叶并未变绿,原因是叶绿素尚未明显生成,故几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黄豆芽内的有机物含量不可能增加,在这里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吸水的缘故。通过老师对该题的分析,可使学生深刻地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及有机物的含量变化实际中的应用。

新课改确实是一次良机,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舞台。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既能活跃课堂,又能激活学生,教学效果非常好。 “创新才有生命力”,生物课如此,学生成长亦如此,我想,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不断求索必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 《问题教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 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育研究,2004(11):27-30.

第6篇:微生物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医务社工;岗位实习;社会生态系统

一、 理论基础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指导理论,强调的观点主要是“单位个体”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诸如学校、家庭、实习机构等)之间的互动情况,在实务社会工作中尤其关注各方是否有效互动,进而从此视角出发,关注与其有关的各层次的系统,包括系统内及系统之间的压力与平衡,通过该分析方式找到利于系统内各因子有效互动的方法途径,达到为服务对象服务的目标。

查尔斯・扎斯特罗(Charles H .Zastrow)将生态系统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系统三种类型,其中“宏观”是指群体规模较大的社会系统,如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中观”是指小规模的群体,如家庭、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微观”是指生态环境中的个人,该类既是一种生物的社会系统类型,更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的社会系统类型。系统间及系统中的互动交流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医务社工学生岗位实习既涉及系统间的互动又涉及系统中的互动,将此置于社会生态系统中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有建设性意义的对策。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需要

自社会工作引进中国社会治理的大系统中来,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分支,日益受到专业学者以及医疗机构的重视。医疗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亦可以说和谐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的基础(张斌,2011)。医务社工出现后打破了医疗活动主体主要为医疗机构方面及患者方面的格局,医务社工的设定既是为了就医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为了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在此意义上,医务社工的存在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第三方,它在整个医疗活动系统中占据了“枢纽”位置。

笔者以下图(图1)来展示整个医疗互动系统里的各方联系。

由上图可以看出医务社工服务需求的程度是较高的,因此为专业学生提供优质的岗位实习环境是培养潜在的医务社工必须要做的。

社会工作专业的超强实践性决定了该专业学生必须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积累。岗位实习作为学生专业实践的重要环节,能够促使实习生从其所在的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汲取“专业领域精华”,以促成专业伦理及专业技术的完善提升。

三、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即要将实习生放到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来关注其微观、中观、宏观三种类型系统间的情况,以下根据查尔斯的分类来进行分析。如图2可以比较具体地看到医务社工专业实习生所处的系统环境分类情况,其中三类系统共涉及了9个因子,笔者从这三大类9个因子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一) 微观系统

医务社工实习生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及素质影响着他们的实践行为,主要包括对医务专业领域的认识、对职业的态度、专业知识技巧的掌握程度等。

1、对医务专业领域的认识

医务社工围绕医疗过程开展工作.协助病人及家属解决与疾病有关的心理、社会、经济、家庭问题,对于协调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开展人文关怀、落实福利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医务社工的工作职责可以看出医务社工实习生需要全面认识该领域的工作内容,初来乍到的实习生对这一特殊群体抱有别样心态,实践经历不足导致处理医患关系时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因此在实习期间要尽可能多的接触病患群体,了解工作环境。

2、对职业的态度

医务社会工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它属于社会工作范畴的一个分支,大部分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并未根据岗位需要特意培养医务社工学生,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对社工实习生的专业素质持怀疑态度,加之患者方对于医务社工的认可度低,这些都导致到医疗机构实习的学生对职业信心不足。对此,实习期间医务社工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对职业有一个积极正确的认识,努力得到认可。

3、专业知识技巧的掌握程度

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不再仅被视为身体无病,而是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良好状态,疾病则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不平衡。由此可以看出,医务社工对专业知识技巧(如:社会心理学、病理学、生物学、家庭或医患关系处理技巧、社工服务技巧等)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部分对医务社工感兴趣的学生对此职业望而生畏,知识结构的缺乏影响了实习生与病患方面及机构方面的交流互动,因此作为非医学专业的社工学生,势必要补充相关知识,增强医学知识储备。

(二)中观系统

与医务社工实习生息息相关的主要为学校、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同辈群体,这些比个体规模大的群体直接影响着医务社工学生的行为。

1、 学校

第7篇:微生物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微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前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43-02

21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当今高等院校面临的问题。中山大学坚持贯彻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倡“人心向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路。从2012年开始,学校开始执行大类招生政策,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这是针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弊端实行的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大类招生势必涉及到各个学院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实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颁布了新修订的专业目录和《关于普通高等院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教学计划修订的核心是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淡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学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微生物学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近年来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微生物研究者得以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探索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微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是生命科学学院为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与应用、逸仙班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是继《微生物学实验》后的一门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课程。

本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微生物学工作者从事微生物学工作的氛围,同时与一些微生物学热点研究或实际应用相结合,开展创新性微生物学实验与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能规范地掌握现代微生物技术,熟悉现代仪器的基本使用;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采用保留少量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外,主要将基本操作融入综合实验中,增加综合性实验,在实验内容方面更注重微生物技术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课程内容方面分为三个层次: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与自己设计实验,强调实验的综合性、探索性、研究性和连贯性。在综合性实验中,引入本系教师的科研成果,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增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以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与创新意识。同时提出具体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相关解决方案。将整个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按几个主题分成若干个实验教学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次实验课组成,相互关联,前后衔接,共同组成一个研究性的实验。实验项目的安排体现了横向纵向四结合:①使传统和前沿有机结合。②依赖培养技术和不依赖培养技术相结合。③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④单个菌落和微生物群落研究相结合。传统和前沿有机结合:在实验内容安排上贯穿两条主线,即有传统的微生物发酵工程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由一个小个实验结合在一起,包括菌种的选择、发酵条件的优化,而不依赖于培养技术的分子研究,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16srDNA分子鉴定等代表前沿生物技术的实验。生物技术研究手段层出不穷,各种技术手段各有其利弊,对同一个对象,用不同手段来研究,让同学们开阔了研究思路。例如,依赖培养技术和不依赖培养技术相结合:传统的微生物需要在培养基上培养,进行形态观察或分子鉴定,而DGGE技术则是不依赖于培养的技术,学生直接从土壤中提取样品DNA,进行DGGE电泳,用SYBR染料染色检测。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对稀有放线菌进行传统培养,用埋片法进行形态观察,同时对鉴定的放线菌提取DNA,进行16srDNA分子鉴定,使学生了解两种手段的差别和优势。同时观摩DNA测序过程,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并用mega软件学习构建进化树。单个菌落的16srDNA分子鉴定和微生物群落研究相结合:对放线菌的形态和分子鉴定只是对单个菌的研究。而DGGE研究则是对整个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可以让学生建立微生物个体与群体差异的概念,加深对微生物群落概念的理解,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建立纵向和横向的知识结构。生物技术综合实验中微生物发酵实验也是重要的部分,实验项目为菌株产蛋白酶发酵条件优化。由学生自己进行菌种的选择,发酵条件的优化采用单因子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发酵产物进行蛋白酶活性测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院配置的多媒体数码显微镜互动系统应用,为本课程观察放线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提供设备保障。先进的交互手段,使得教师通过讲台上的计算机,就可以看到每个学生所观察到的显微镜画面,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学生还可应用数码显微镜将观察结果直观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并且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清晰地看到讲课的PPT和示范,可用显微镜的示教指针与教师交流讨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效率都显著提高。由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实验以及微生物发酵的特殊性,不可能人手一套实验仪器,教学视频和模拟实验的应用尤为重要。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实验课堂上,应用http://learn.genetics.utah.edu/美国犹他大学的虚拟PCR virtual lab技术和虚拟电泳技术,该制作图像精美、直观,实验步骤清晰,使枯燥的实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并提高他们对实验的兴趣。微生物发酵实验,实验步骤烦琐,牢记每个步骤尤为重要,而教师的讲课未必能使每个同学掌握,所以我们自己录制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多媒体课件,可随时再现操作过程。将教学中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使其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得到提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电子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信息社会,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与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信息社会需要有高度的创造性,并且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检索、获取及处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微生物基因组信息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询基因组信息的方法,对16s核糖体RNA测序结果在物学国际综合网站NCBI上blast程序与公开数据库进行相似性序列比较,找出最相似序列。指导学生学会简单的生物软件。学会用mega软件构建进化树。近几年来,由于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院中心实验室添置了凝胶成像系统多媒体数码显微镜、全自动自控发酵罐、液相色谱分析仪、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器,为微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了硬件条件,使实验教学改革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喻子牛,何绍红,朱火堂.微生物学教学研究与改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谭红铭,黎丽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5):51-53.

[3]曹理想,谭红铭,周世宁,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04,31,(6):120-122.

第8篇:微生物学问题范文

一、令人堪忧的现状

近些年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急速匮乏现象。这些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人们为谋求经济增长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屡见不鲜,人类过度发挥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做出了诸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行为,此种举动使得很多生物濒临灭绝或已然消失。

二、生态污染问题原因分析

(一)认识方面的原因。(1)人类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一著作中,就曾经指出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是依靠自然界生存的,因此更加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味追求GDP的高增长和农作物的高产量,对土壤任意排污、滥加施肥,殊不知在污染土壤的同时,也送入了自己的身体,这正是人类认识上的浅薄。(2)人类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提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这个说法,并提出“保持或发展”这样的构架,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人类必须遵循两个重要的准则:一是人类本身的要求,二是自然规律,这就是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界,进行生产的活动进程当中,在关注人类本身所能获得的利益之外,还要关注到这些行为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是否会给自然界造成各种伤害,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丰硕成果的同时不忘考虑后代人的利益。

(二)体制机制原因。生态污染问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制机制的不合理。不少国家一味醉心于追求GDP的飞涨,忽视了生态保护。比如刚提到的“镉大米”事件就是个别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指标,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而大量引进重污染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保护,在这样的体制机制下,不科学的决策和做法造成了目前严重的污染现象。

(三)技术方面原因。造成严重污染现状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的欠发达。首先,由于技术欠发达,致使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对生态污染的程度加重。例如,汽车油料燃烧不充分造成大量一氧化碳排出污染空气。其次,由于技术欠发达,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未能发挥出最大能效遏制污染加重。

三、唯物史观中蕴含的改善现状的方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遵循自然规律。恩格斯也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目前,我国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培养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忧患意识,认识到环境污染愈演愈烈人类难辞其咎,环境的恶化又会反过来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真正在思想认识上将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

(二)健全制度措施,改变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式与相关制度措施的变革和健全于生态污染的改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具体路径是依靠技术进步不断变革现有生产方式,摒弃污染严重、效能低下的作业方式,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自身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加大对工业布局、土地使用、能源开采、退耕还林还草、沙漠治理、江河污染治理等的指导和控制力度等等,通过不断健全制度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三)依靠科学技术,发挥能动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整个自然界,人们已经逐步由过去对自然界那种“幼稚”的改变逐步走上了依靠先进科技水平估计、控制自身行为对环境影响,  使人与自然关系逐渐趋于协调的道路,只有不断提升科技水平,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出清洁能源、降低工业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充分有效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才能从技术层面最大限度减少污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生态污染问题也日益显露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制约着人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在唯物史观的宏观指引下,在生态观的具体指导下,将促进人与白然的和谐作为实现整个社会和谐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贾高建.唯物史观告诉了我们什么[N].人民日报, 2013-05-30(7).

第9篇:微生物学问题范文

关键词:问题;微生物学;研究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78-02

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随后几年,全国各高校展开了形式多样的研究型教学,对于研究型教学法的含义更是有了多种多样的诠释,但是就如何实现研究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目前尚无定论。我们试图通过对研究型教学理念的理解去探索与实践。研究型教学理念属于教育思想范畴,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新型教学意识,主要是指教师应具有问题、双主体、开放、探究、能力培养等五种教学意识[2]。显然问题意识是最基本的也是核心的要素。有了问题意识才能使得师生真正地、较深入地双向交流与互动,双主体意识成为可能;有了互动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开放;而在一个充满问题的开放平台上进行深入探究与能力的培养将不再是空中楼阁。创新的核心是思维,而问题是思维的核心。鲁宾斯坦认为,思维是一种能动性过程,产生这一能动过程的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为此,我们在普通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实施研究型教学,不但取得了较好的直接教学效果,还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问题情境与研究型教学的关系

毋庸置疑,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问题的刺激强度直接影响思维的积极程度。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3]。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设置一些学生似懂非懂、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迫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这种困境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同时也刺激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主动参与研究型教学。而研究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大学生而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对专业领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独立思考、灵活应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所以说,研究型教学始于问题的产生,终于问题的解决或是另一个问题的产生。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了解而又没有完全理解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最能有效地驱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比如对于微生物的抗药性,学生们有一种普遍认识,那就是长期服用某种药,体内就会出现抗该种药物的菌株。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微生物某种抗药性的产生是由于该药物的长期刺激形成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其实是否定的,在一步步地揭开这个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中学生懂得了微生物基因突变非对应性特征,同时也能从科学层面上理解药物在微生物抗药性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还展开了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等问题的研讨。(2)利用网络等媒体热点新闻创设问题情境。大学生是网络等媒体的热衷参与者,同时大学生也是对热点新闻最敏感的群体之一。应用热点新闻设计的问题情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对于发光细菌的发光原理,教师若只是非常详细而准确地阐述其原理,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起先我利用教材上提到的发光细菌在检测环境上的功能导入对其原理进行讲解,课堂效果虽有所加强,但还不是非常理想。2011年科技时报上发表了《发光细菌助间谍一臂之力》一文,而影视更是“谍海汹涌”。借此我在课堂上首先利用多媒体简单播放几张影视海报,然后提出问题:“发光细菌能否在未来的谍战中崭露头角?它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发挥?”我没有马上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就问题进行思考和提问。发光细菌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能发光呀,如何发光呢?发光细菌在发光培养上有什么特殊要求?发光细菌做为谍报代码的话那是不是通过发不同的光来实现,如何做到……学生的议题之多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其结果是一位学生后来向学校申请了一项与发光细菌相关的创新项目,多名学生在微生物学网络课程中留下了对发光细菌的思考与更深层次的疑问。(3)基于反思创设质疑性问题情境。创设质疑性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使学生似懂非懂,但又能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结论的问题来认识事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4]。多年来传统的教学使学生和老师形成“接受、识记、理解”这样一种定型、机械的认知模式,“为什么是这样的?”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已经了不起了;而“为什么不是那样的?”这样的问题就不但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了。人体感染的细菌可能导致特定基因变异而引起疾病发生,这是科学界已经达成共识的。但当我讲到条件致病菌的时候不禁有点疑问,条件致病菌在引起疾病发生的时候常常会数量增加,这个数量的增加是致病的原因还是生病的结果呢?我把这个问题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基因突变—细菌数量增加—疾病发生”是不是一定是按次序发生的因果关系。“会不会是人体内由于特定基因变异引发的疾病导致某些种类的细菌增多?也可能两者互相影响?”虽然我无法去验证,但由此产生的对科学定论的质疑真的是弥足珍贵的。

三、建立问题库,延展和提升教学效果

爱因期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很多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不但更重要而且更难。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但需要老师搜索各方面的资料,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资料结合课堂知识,更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思考问题中的问题,同时通过多种平台进行交流互动的教与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教学习惯把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考核内容,长久地疲于解决问题使学生慢慢丧失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没有了源于自身发现的问题的不断刺激,问题的解决往往会流于表面,教学效果往往也止于教学成绩。笔者把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作为学生微生物学课程学习成绩考核的一项指标,逐步建立了“微生物学课程学生问题库”。学生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全班与任课老师,不但增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学识上的交流,有时更有思想上的碰撞。

参考文献:

[1]汪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43-46.

[2]李讯.经济学教学理念与教学探讨——从研究型教学理念上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0):295-296.

[3]陆书怀,博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