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范畴范文

传统文化范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范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范畴

第1篇:传统文化范畴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所谓国家意义,是说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灿烂文化,其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对于民族延续、国家存亡有着特别重要的国家意义。所谓教育价值,是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幼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可以从两方面认识:一方面,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期在生命发展历程中具有奠基性,幼教在学校教育序列中具有奠基性,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中肩负奠基的作用。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战略任务、培养下一代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奠基性作用;另一方面,教育是系统工程,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牵涉幼儿园、家庭、社区和社会,对幼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激发教师、家长亲近与学习传统文化,将促进家、园、社各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二、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

从广义上讲,凡是用优秀传统文化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本文所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园教育层面讲,是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地对幼儿进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它需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并以培养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心向为重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期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文化素养、时代精神、世界视野的现代中国人奠基。通过教育,能使幼儿讲述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诵读一些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初步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初步了解传统礼仪,慢慢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和传统音乐,对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开始产生兴趣;了解并喜欢参加一些民间游戏和传统体育活动。

为实现上述目标,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遵循三方面原则:一是在教育理念内容上,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国外先进文化吸收借鉴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在教育实施路径上,坚持活动课程渗透、园本特色课程和园所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在教育实施主体上,坚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三、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结构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 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根据这一指示精神,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初步构建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和艺术五个领域,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也完全可以与幼儿学习活动的五大范畴进行匹配。但鉴于科学学习范畴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难以直接体现(虽然科技成就也是传统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在该课程体系中暂未单独列出,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历史上科技典故、科学人物的故事予以体现。此外,在社会学习范畴中,主要是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和传统礼仪文化的课程内容,为幼儿了解中国社会习俗进行启蒙教育。

(二)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类型

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回答了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类型则回答怎么教或如何实施的问题。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类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构成。其中,显性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园本课程两大序列,在基础课程中主要采取融合嵌入的模式,即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与五大学习领域有机结合,而非打破原有的课程领域;在园本课程中除采取融合嵌入的模式外,还可以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课程内容。隐性课程包括园所标志、主题空间和专题教育三大序列,这三个序列旨在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空间氛围和心理氛围,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熏陶浸染的教育功能。这样的课程类型和结构,既体现了幼儿教育的整体性特点,又有利于园所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资源

针对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什么的问题,需要在绵延数千年、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及其载体中,聚合各种教育力量梳理、选择、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针对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这一怎么教的问题,需要发挥各方面教育力量共同实施。这些工作离不开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因而,在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和课程有效实施中,需要采取开放的态度,充分整合园所、家庭和社区等多方面教育资源。

四、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整体设计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第一,资源课程化。即对家、园、社现存的零散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搜集、分类、筛选、加工和改造,发掘其课程价值,并逐步转化为课程。第二,课程体系化。即将课程化了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幼儿学习领域,整体设计显性(课堂教学序列)和隐性(园所文化序列)两类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按照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级分层逐段设计,隐性课程从园所标志、主题空间、专题教育三个维度进行一体化设计。第三,逐步探索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法,重点以引导幼儿走进、亲近、感受传统文化为目标,以观赏、故事、游戏、诵读、探究为主要形式,开展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怀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的实践探索,让幼儿在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做得来的情境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二)积极建设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1. 在基础课程中凸显传统文化价值

基础课程中本来就包含大量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每一板块都有相对应的传统文化活动。因此重视、凸显这些基础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这一理念渗透在幼儿__一日活动中,渗透到主题课程实施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教师可以教研组为研究和教学单位,通过反复、多轮梳理,将蕴含传统文化的主题和教育素材作为教育教学重点研究内容,从活动目标设计到活动有效实施进行研究,让基础课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2. 在园本课程中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在园本课程中,应更强调对基础课程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补充,更凸显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拓展。这方面的探索包括:第一,在多彩星期五活动板块中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第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多彩星期五活动为例,可设计五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一是区域性体育活动。这是幼儿自主选择运动场地,自由结伴活动,自主探索的运动过程。其中有12个场地设计为民间游戏,如舞龙、滚铁环、跳房子等游戏。二是兴趣社团活动。这是由幼儿自主报名,学校聘请专家开展的拓展活动,其中《儿童武术》《中华围棋》《中华书法》《传统剪纸》和《幼儿民间舞蹈》等涉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活动占整个社团内容的40%。三是风情自助餐活动。这是让幼儿学习餐饮礼仪,感受多元文化,品尝各地美食的课程板块,其中的走遍中国活动,将每月一次的自助餐设计为舌尖上的中国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中国各地美食风情。四是星期音乐会。这是每周一场由幼儿自己报名,自由表演,自信表达的活动,活动中,邀请家长、共建单位等参与中国传统乐器、传统书法、国画、武术等表演。五是宝宝知心书吧活动。这是由校级家委会联合各班家长开展的家庭亲子读书漂流活动,倡导家庭共读中华古诗、古文、历史故事等。

第2篇:传统文化范畴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校艺术 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68-01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智能手持设备的推广和应用以及网络技术成熟推广,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持设备随时随地的了解世界各地消息。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国外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他们很喜欢追求看似时尚革新的东西,盲目追求和向往国外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忽视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国外文化盲目追求并不能真正将其作为自身艺术修养提高的养分,最终也只是简单的模仿。我们民族有着悠久文化历史,我们身处如此优秀的文化氛围中,我们要真正领会到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真谛,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分析

1.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高校艺术各个专业属于培养专门化人才的学科,十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相对于其他普通本科学生来说,艺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这种录取方式对学生产生了不小的误导,他们认为只要专业过硬,文化课成绩并不重要,然而在很多艺术院校中常常发生不道德的事件,学生容易冲动,行为过激,这并不是艺术创作的需要,究其原因是艺术学生自身文化修养不过关。所以将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渗透对加强高校艺术生文化、思想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着现实意义。

2.促进高校艺术发展

在高校艺术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势在必行。通过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同时还能拓展艺术生的创作视野。任何艺术的抽象表达都需要深厚的文化根基作为后备支撑,这样才能在艺术作品中赋予作者个性化的表现。我国传统文化和高校艺术教学属于一个文化范畴的两个不同表现形式,两种形式相互交叠,相互融合,促进了现代文化的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1.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是我需要我们重点攻克的难题。传统文化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前提下,艺术生只有准确理解传统文化,才能准确把握艺术生的动态。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前讲解自己的对一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深刻的文化底蕴,这样保证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更好的渗透。

2.重视传统文化教学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学生自己努力,需要学校重视传统文化知识教学,开设专门的课程用于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提高艺术生的文化素养,保证艺术生能准确理解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从而提高艺术生的艺术修养,在进行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也能更好的体现出自身的文化底蕴。当然艺术教师也需要重视自身文化修养提高,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但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更好的吸取文化营养,充实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3.协调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艺术理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传统文化所造就的独特文化元素可能和现代艺术行为有着很大差异性,但是他们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都是本身所崇尚的事物成为主流。所以在高校艺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协调好现代艺术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也保证学生能更加懂得艺术的本质。文化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又存在很大的联系,属于同一个文化范畴,如果艺术生的文化素养较低,这名学生也很难有艺术修养。艺术的创作不在于形态,而在于所体现的价值和精神寄托。中华民族文化独具一格,旗袍、太极、生肖、诗歌、水墨画、毛笔字、古玩、京剧、昆曲、儒家思想,如此众多的民族艺术近些年在国际艺术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引领作用和文化竞争作用。通过采取一定手段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艺术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生艺术创造力,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让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世界上引领。

结语

总之,在进行高校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艺术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归属感,提高学生对高校艺术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高校艺术教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I

[1]邵杰.通识教育在公共艺术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10)

第3篇:传统文化范畴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常识;教学实践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三、文化常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2.任浩之.国学常识全知道[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

第4篇:传统文化范畴范文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其中包含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借鉴的精髓,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找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从总体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位,以道德取向(儒家)为主导,以功利(墨家)和权力(法家)取向为两翼,以自然无为(道家)为补充,以群己和谐、天人合一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多元价值取向体系。其中包含义利、德力、义生、德智、理欲、公私表示具体价值取向的范畴,真、善、美,表示人际和谐、天人合一美好境界的范畴,各范畴和诸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即人贵于物、义重于利、德高于力、人际和谐、天人合一、义重于生、德高于智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一直主导着世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以反映人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需求和价值取向,具有超阶级和时空局限的生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1 “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文化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生态问题上最经典的智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古老而科学的原则,是我国哲学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易经》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平,民无能名焉。”,其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已及人”、“成物成已”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庄子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苟子对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更是有一段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传统文化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守天则,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至天人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概括起来,他们的理论的共同点即在于“溶小己入大我”,或“化小己为大我”。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问的万事万物。

2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思想

自强不息精神包括艰苦奋斗,勤学苦读,励志自强等。《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君子以此为榜样,要自强不息,努力向上,以便能够与天的这种气质协调一致。孔子积极倡导并实践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提倡人应当高远其志,发奋向道,不耽于衣食而无所用心。他在《论语》中曾经指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礼记・大学》倡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是反映了儒家曰新不已、奋斗不止的人格观念的重要文字。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西伯拘盖里,演《周易》;孔子厄阵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记载恰恰说明了中华民族愈是遭受挫折,愈是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日新奋斗的文化精神,可以被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及辩证法思想在中国人的生存态度上积极的价值渗透与塑造最集中的反映与结晶,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与准确写照,它标明了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性的高度自觉。

3 “修齐治平,国家为先”的文化思想

现代教育倡导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讲求“德学并重”,就要从“修身”做起。中国传统文化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大学》讲:“一切皆以修身为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德行为先,求知学文为后。古人把修身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如《中庸》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它强调了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自律原则,也高扬了人的主体性。

4 “讲情重义,诚实守信”的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义忠恕、道德诚信、重情守义。《周易。系词上》说“一人同心,其利断金”,讲的就是朋友问心灵相通的巨大力量。《论语・坦仁》也说“夫了之道,忠恕而己矣”,就是要求人们要讲究忠贞和宽以待人。自从这一观点提出以后,经过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发展,到宋明理学得到进一步强化。诚信是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规范之一。《管子》就提出过“诚实”的要求,强调“非诚实不得食于贾”;苟子也推崇“良贾”,以为“商贾敦懿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职业领域长期信奉“诚实守信”、“买卖公平”的行为准则,同时寺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尺度。因此,“仁、义、礼、信”作为君了交友的重要原则无疑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急需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系。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内部结构完整,彼此之问的关系明确,既互补又协调,能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准绳或依据。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具有时代烙印和局限性。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教育对象在价值趋向,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必然产生新的嬗变,因而不免与传统文化思想产生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矛盾和冲突又集中表现在受教育者对自主意识的提升和主动选择性的发挥上。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进步性的同时,克服其消极性,实现其自身的优化和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体系,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深层次问题。

1 道德化与功利性的冲突

传统文化思想具有一种明显的泛道德倾向,从人伦意义而不是从功利角度,传统文化对道德的过份倾斜造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道

德完善也一直是个体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而经济发展则让位于道德建设。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强调对物质利益关注,必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泛道德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性的冲突与对立,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一个焦点问题。

2 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

个体性是指在群体与个体、公与私的关系上,主张突出个体的主体性。现时代是人的个性充分张扬的时代,人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主义或整体至上的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整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社会中的一个角色强调个体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整体是目标,是最高的存在;个人只有在被整体所包摄、消融中才有价值可言。而当前,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成为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尊重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众多社会个体的人生理想,对此,在整合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传统文化思想必须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3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在思维方式上追求“善”。求善的思维则重在制定规范、形成约定、讲究求同。要求众多的人有一个相同的思维指向,这就造成了人们的从众,趋同的思维心理,它通常以是否合乎规范,是否与别人一致,别人能否接受为思维前提,处处遵守外部规则,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思维方式就容易造成个体人格的不鲜明和个体行为的僵化保守。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多元的生活也带来了多元的思维,人们已不再追随他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更追求一种个性化、有色彩、有特色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传统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对这种在思想上和理论上表现为推崇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有明确的认识和辨析。

以上冲突和表现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人们诉诸新理念的体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有所为,对这种现实是不能回避和不容忽视的。应当看到,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人们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和自主意识的提高,这种冲突必然在现实生活中凸现出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思想精神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适应时代潮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积极更新观念,善于因势利导。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才能在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把握中有破有立,卓有成效。用中国传统文化重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世界和精神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玲菘:中国文化的几个基本精神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价值[J],广州师院学报,1998(8)

[2]黄钊:中国道德文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4

[3]陈少岚:大学生思想教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4]孟万金:中国传统德育观与当代西方德育观的比较[J],教育研究,1992,(8)

第5篇:传统文化范畴范文

关键词: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在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外来文化的不断引入,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丧失了兴趣。进而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甚至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进一步地被侵蚀。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爱国主义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教学,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文化,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一、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传统文化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中华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民族立足的根本。在悠远的历史中,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叹为观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进程中,历经着战乱、历史的更替。因此,历史中就有学者认为,中国与其说是政治上的实体,还不如说是文明的实体。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一直接受着外来的文化思想的熏陶,最早的是佛教,但是也没有将中国人变为印度人,在学习西方科学的时候,更不没有将中国人变为欧洲人。进而,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相通,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的基础。

2.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表现为是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和热爱。虽然爱国主义讲的是政治范畴中的,但是根据文化层次中来看,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上的信念。它是巩固自己对于祖国之间的一种深厚感情。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爱国主义是有据可考的,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力量,深深扎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让中华民族的儿女不断向前,勇敢拼搏。

在传统文化古代圣人贤士中,都表达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无论是林则徐还是屈原、文天祥、范仲淹、岳飞等,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宽容、海纳百川的思想对学生起到了带领前进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1.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文化

在对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学习时,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在进行教学计划的时候,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结合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学习到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比如,在学习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选取《满江红》《离骚》等相关传统文化的教材,并对上面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作者的满腔爱国之情;或者多在报纸上、书籍上找寻相关的爱国主义文化,再或者利用现代技术,在网络上观看林则徐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文化。

2.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与现有学科相互融合,展现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同现有学科相互融合,进行有效教学,并要树立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的教学理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办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或者国画等;抑或是开展一些汉服表演、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或者利用典故进行教学,等等。经过丰富的课程融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增强了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以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为导向拓展教学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宣扬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导向,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进行拓展,让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比如,在闽南这个地方,进行地方文化的学习,学唱闽南地方的歌谣,学习优秀的文化故事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学中,进化自身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建立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让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爱国主义的传承。

总之,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在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所以,我们必须学好爱国主义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各类的历史资料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地增强自身的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刘萍,曹志超.论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J].艺海,2014(12).

第6篇:传统文化范畴范文

[关键词] 影视作品;影视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但却同属文化范畴,两种文化形式在当今社会跨越时空的限制。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使各自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

一、影视作品之于中国传统文化

20世纪,人类进人视觉文化时代,影视文化与前影视时代的其他传媒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集声音、画面、影像等多种符号于一身,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震撼,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影视作品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表现为:

第一,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榜上有名。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多受民族性、地域性或自身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以及现代多种文化形式的冲击,其记录形式相对单一且资料有限,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对于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非常不利,而影视作品以其自身独有的文化特点可以最直接地保留武术、音乐、民间艺术等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留下宝贵的参考资料。纪录片《最后的皮影》讲述了在陕北北部山区世代祖传且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皮影戏班的故事。皮影戏这个传统文化的没落,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体验真实生活的同时,由衷地为这即将失去的古老艺术而感到惋惜。这类影视作品的问世必将对保留珍贵文化遗产起到不可替代的传承作用。

第二,有效地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吸引着世人的眼球,而影视作品的商业化、国际化趋势,更使中国传统文化快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可能。以中国武术文化为例,以徒手搏击为特征的真功夫片《精武门》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片向国人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功夫的魅力,使中国功夫得到国外的广泛关注。《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普遍现状的误解,但影视作品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无法否认。2008年问世并赢得高票房的美国大片《功夫熊猫》,在全球范围内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向世界各地同步直播,孔子三千弟子的吟诵、击缶而歌的朴拙、活字印刷的表演、《清明上河图》的恢宏大气、“春江花月夜”的轻盈动人、丝绸之路的艰辛之旅、木偶京剧的喜悦之声……以绚丽的画卷为载体把悠久绵延、浩然大气、底蕴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国人重新树立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和骄傲,也向世界传递了一种中国神韵。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大大保留并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纵观中国电影百年,凡是优秀的影片也无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

首先,传统文化资源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为炎黄子孙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古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成为影视作品创作的直接题材,这类剧作占了市场很大比重,如《汉武大帝》《三国演义》《贞观长歌》《水浒传》《红楼梦》《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都深受观众的认可与欢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在美国大片《功夫熊猫》中,中国功夫、龙、熊猫、山水、太极、瓷器、庙会、唐装、毛笔字、鞭炮、针灸、面条、筷子,中式建筑的飞檐斗拱、红墙绿瓦风格,这些中国元素比比皆是,就连“虎、蛇、鹤、猴、螳螂”五大功夫高手的名字也源于中国功夫的套路名称。配乐方面,唢呐、箫、二胡、古筝、木笛、锣鼓等中国民乐更是唱了主角,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东方文化盛宴。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大大增加了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另外,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一大批如古典四大名著的优秀文学作品早已被改编为经典的剧作,并不断翻拍,传统文学之魅力由此可见。这样的改编不仅有利于古典文学名著的普及,更丰富了影视文化市场,也为影视改编积累了宝贵经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为影视作品提供无形的强大精神支撑。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成为影视文化的灵魂。历史上,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刻,国人往往迸发出强劲的爱国热情,这种情怀不绝于史。尤其是反映近代史的剧作如《》《北洋水师》《》《林则徐》《八国联军》等,展示了面对外敌入侵,一些爱国将领及广大民众英勇无畏的抗敌斗争,既表达了对爱国志士的敬佩之情,更体现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认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社会各阶层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纷纷抗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历史责任感以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也成为此类影片的灵魂所在。

影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产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沃野之上,不可能脱离中华民族文化心理、道德规范及审美情趣的影响。历史剧如此,现代剧亦然。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国人心中有着强大的文化认同,《情系故乡》《集结号》就把传统孝与忠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影视作品的制作就应抓住这个与观众沟通和产生共鸣的有力因素。《落叶归根》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执著的质朴品格,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归根”情结。影片《暖春》则体现了现实人间里人性的真、善、美。这一个个形象身上凸显的民族性格使观众从心底产生共鸣,是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为影视作品打造出含蓄的意蕴之美。深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的传统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具有一个共同的传统,就是追求含蓄的意蕴之美,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不言之美,“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是也。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深受这种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早春二月》中的小桥流水赋予影片以诗情画意,又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生苦恼。影片《卧虎藏龙》敦实浑厚、气势恢宏,从人物到影像再到音乐,无不诠释着中国诗画含蓄内敛的意境哲学,勾起无数西方人对中国“天人合一”气韵的向往。《一江春水向东流》《巴山夜雨》《城南旧事》《我的父亲母亲》等情景交融,把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结合,在有限的电影声画语言中升华出无限高远而空灵的境界,进而体现宇宙本体与 生命的力量,是中国电影意蕴创构的经典力作,以上作品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对当代电影创作的重要影响。

三、余论

找寻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是新时期我们必须面l临的一大历史任务,如何调动多种形式宣传和介绍传统文化也是当今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影视时代的背景下,把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既能促进当代影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又能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

第一,改编文学作品。当前,文学与影视的改编互动已成潮流。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或缺,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源泉,从先秦时期的散文,汉代的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数不胜数的古典文学著作为影视创作提供最直接的文本基础。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堪称影视与小说最完美的结合。对古典文本改编时要借鉴以往古本改编的优秀经验,力争做到忠实于历史,忠实于原著,真实地反映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向观众还原传统历史文化风貌。同时,不能脱离名著自身的美学特征,要运用先进影视手段的独特优势将二维空间的文本精髓在三维空间的影视屏幕中呈现给观众。

把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作为改编影视剧的蓝本。也是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为几乎每部现、当代优秀文本作品都难以摆脱中国传统的风俗习尚、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审美情趣的影响。深入挖掘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传统文化内涵,塑造人性之美,同样可以在现代社会中起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第二,拍摄优秀的纪录片。在各类影视产品中,纪录片是记录传统的一种方式,也是反思传统的一种方式。纪录片信息量大、科学性强,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宣传功能。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近些年,诸如《故宫》《望长城》《新丝绸之路》《复活的军团》等一批优秀的人文纪录片脱颖而出。这些纪录片融抒情、叙述、思辨为一体。多方位、多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但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外纪录片相比,中国的多数纪录片还存在着结构慢、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今后的纪录片制作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创作理论和创作方法上有所突破,加快节奏,找到观众的兴奋点,设置明显的矛盾冲突,制造悬念、吸引观众,从而达到更好地宣传、介绍、反思传统文化的目的。

第7篇:传统文化范畴范文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蕴含大量哲学思想,所以历代中医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借助古代哲学的思辨方法进行的,并由此取得不少突破。中医人才知识结构在这方面的特殊性,是现代高等中医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之一。“文是根基,医是楼”,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医学家,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我们对历代医学人才成长过程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他们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较好地体现了医、文、哲的有机统一。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自幼好学,日记千言”。此外,“命门学说”的倡导者之一的赵献可,“好学淹贯,尤善于《易》而精于医”。故古有“文人学医,瓮中捉鳖”之说。亦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很多无缘于仕途的文人由此而成为济世活人的大医家。

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指出:不通儒者“保无有读死句下者”。如其举例说:“景岳谓熟地补阴,即于‘阴’字疏,其不能补阳处自在言外;人参补阳,即于‘阳’字疏,其不能补阴亦在言外。注之即所以砭之也。”[2]可见,传统文化有助于对古典医籍的深入理解。事实上,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中医理论。中医教育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灌输,若缺乏传统文化素养,不谙哲理,将有碍中医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中医临证水平也难以提高。故学习中医必以传统文化为基。

其次,在医德教育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医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寡欲”及佛家的“慈悲”等各家伦理思想与主张,无不对古代医家的素质、行为有着深刻的伦理限定。如“医乃仁术”之说就源于儒家“仁义天下”的道德原则。中医强调关注人、爱护人,把仁义道德作为医者的准则和追求。在医学领域,“仁”是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即“术”来具体体现的。唐代药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佛家“慈悲”思想的体现。

中医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分析

传统文化对中医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西方文化与思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文化,而传统文化却被束之高阁,这是导致中医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

第一,基础教育忽视传统文化素养。在步入中医院校接受系统教育之前的学习阶段,我们称之为中医学前教育,主要包括中小学教育。目前,中医学前教育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有所欠缺,这使刚步入中医大学的学生无所适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本来无可厚非,但现代中小学教育中,过于偏重数、理、化的学习,以及注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却普遍忽视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熏陶。其中仅有的语文学习,也只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渗透。而在家庭教育中,也很少有家长会注重孩子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我们很多准大学生们不知传统文化为何物,潜意识中有所排斥,这就是中医学前教育忽视传统文化学习给中医教育带来的弊端。

第二,中医教育中西并重的现实模式。中医学现行的教育模式是东西方文化和医学知识同时授受的过程,这就是中医院校教学过程中比较独特的地方。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科学,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中医院校的教学过程以中医专业知识为主,侧重于东方文化,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胜任现代医疗保健工作和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教学中还安排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和西医学的有关课程,学生入学时一般已具备了一定的西方文化的基础知识,所谓先入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西方文化与思维模式。相反,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及基本观念等比较生疏。相对现代科学及西医学而言,中医知识的学习令他们感到迷茫,很多学生称之为“读天书”。这正道出了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知识并授,学生在学习掌握时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第三,中医学子的迷茫与困惑。目前许多中医院校响应国家教育部高校扩招政策,进行扩建扩招,中医学子的队伍不断壮大。进入中医院校学习的学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愿报考学习中医学,第二类是父母家长要求报考,第三类是落选后被调剂过来。其中很多学生都属于盲目报考。中医本就深奥,名词术语古奥,与现代化差距甚远。而即便是那些带着很大热情报考中医院校的学生,一接触中医学科,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概念相对抽象,也不易领会其中要旨。而西医学科,看得见,摸得着,概念清清楚楚。此时,中西医在学生心目中的反差便开始了。再者,随着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人文思想逐渐被边缘化。于是,报纸媒体可以用很大的篇幅去采访报道飞船升天,却鲜有对于文化传承的关心;电视广告播放的无外乎高科技的产品和技术,却鲜有对历史文化的宣传[3]。现今重科技轻人文的社会氛围,导致中医学生在潜意识中重技艺而轻人文,这使得他们不知不觉步入尴尬境地。因为对于中医学而言,技艺固然重要,但中医学是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实践学科,人文思想是其重要基础。

传统文化素养不达标,使得目前中医院校的学生普遍对中医学缺乏应有的热爱与信心。他们在无法深入理解的同时常处于无端的迷茫与困惑之中,所谓“志不坚者智不达”,试问这样如何能学好中医学?

加强中医传统文化教育

针对目前中医教育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或意见,加强中医传统文化教育,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祖国医学。

首先,要注重中医学前教育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中小学教育中可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比如在课程中专门增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引导一部分学生早早接触传统文化及思维模式,也可将传统文化知识列入升学考试大纲,作为能力评定项目之一。在语文教科书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元素,尤其注重中医学知识的穿插,如现今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诸如“扁鹊见蔡桓公”之类的文章,可以多加选编。此外,还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兴趣班中,如开设围棋、太极拳剑、书法、民族乐器、国学等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培养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其次,进一步完善中医院校目前的教育模式。中医教育水平要提高,关键在于中医的精髓部分要讲深、讲透、讲广,使学生深入理解而触类旁通。鼓励学生熟读甚至背诵传统经典书籍,如《黄帝内经》《伤寒论》《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等,在打好中医学功底的基础上,再学习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病理学等课程,使学生对人体和疾病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以便进入临床能更快地适应。授课过程中,西医应重基础,而中医应重临床,这样使学生遇到疾病既知道其病理变化,又知道辨证的核心,药到病除。只有这样不断努力,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医人才[4]。“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许多技艺多为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授,言传身教,口口相传,使各种技艺得以流传,如扁鹊师从长桑君,张仲景师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张元素等。师徒教育是古代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之一,师承模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方面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时代变迁的缘故,现代中医教育不可能完全回复到古代师承模式,但可适当借鉴效仿,让刚步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早早接触到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领略他们的医德医风,学习他们的技艺,将有助于坚定学生的信心。

第8篇:传统文化范畴范文

这里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及佛学。传统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古人所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从某种程度上看,都可以说是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当前我们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结晶,对于我们的后人来讲。也属于传统文化范畴中。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如今,信息化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的广告设计要想另辟蹊径,就要在原有基础之上,走上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设计之路。

二、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广告中的相关运用

设计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能够将我国的文化沉淀与民族心理共性进行全面反映,在不同的国家中,设计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可以这样说,设计是对每个国家文化的一种真实反映,在当前,虽说我国的广告设计还没有形成一种特有的风格,但中华文化对于设计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利用何种有效方式,将现代广告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并进行深入性探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清朝末年开始,我国的艺术家就开始了现代艺术设计的道路,这种深入性研究,有着极强的中华民族特色,我国文化特点是吸收,融合。中国香港的靳埭强,他的设计作品就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能够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气息,这同样是艺术设计的成功所在,如果说他的成功,有什么快捷之路的话,那就是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当前情况中去,令作品更加具有文化韵味,利用这种方式来加强民族感染力度。在现如今的广告艺术设计上,要想突破原有领域,就要将设计理念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上来进行,但值得说明的是,传统并不代表着死板,经过上千年的岁月洗礼,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传统文化,或者过度的崇洋,都是不可行的。在我们当前的广告设计中,一直奉行着“拿来主义”来进行相关工作,这样必然会令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陷入到尴尬的局面。对广告设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创造是设计的灵魂,如果缺少了创造,那么艺术设计也被剥夺了生命。创造需要不断的学习,而不是不断的抄袭。艺术的积累是任何一个广告设计师所不断追求的结果。与之相同的,韩美林的成功也在根本上证明了这一点,从他的艺术作品上来看,不但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也糅合了一些西方元素,将夸张、抽象、写实等进行有机结合,令作品达到了高层次境界,比如说,他在为中国国航设计标志的时候,仅仅用简单的四笔就勾勒出了一只美丽的凤凰在天空中翱翔的图腾,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充满自信,令其在艺术创作上迈向了成功的道路。他设计的申奥标志,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完美结合的典型作品。韩美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作品的设计都要本着简洁明快的原则来进行。还要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这是当前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重大难题。不仅仅是他们,中国还有很多视金钱如粪土的艺术家,在全球美国化的现如今,这些艺术家们也在以自身使命和责任感,在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上不断探索,虽说过程十分艰苦,但却为我国的广告设计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所产生的相关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现代广告设计相关发展影响意义深远,且有极强的绝对优势。我国的广告设计师应该将传统的文化价值进行充分的利用,现如今,全球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现代化与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中去,这对于我国的广告设计工作来讲,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冲击,设计源于创新,但创新并不是要将传统抛弃,中国历史悠久,我们生活在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大地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艺术非常了解,依照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出来的相关作品,也更加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当前广告的设计发展工作并不仅仅是广告设计师的问题,同样与公众配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将相同的切入点加以寻找,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放在当代广告设计中,有着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能够在根本上令当代广告设计和我国传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第9篇:传统文化范畴范文

关键词:绚丽美学中国传统文化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每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都会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在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中得到解释和证明。泰勒对文化所作的权威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审美作为一种“能力和习惯”,自然也应当与知识、信仰、道德、习俗等文化要素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观念的具象化的表现之一。

对美的形态的特殊的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绚丽多彩,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感受,是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现象和文学艺术创作的赞美之词,但在美学理论中却被排斥在美的基本形态之外。这是源于理论上的疏忽,还是出于观念上的偏见?本文拟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来尝试加以分析。

阴阳之道与美的形态的分类

美的范畴是意义的范畴,美学理论对美的范畴的规定,既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的普遍特征的归纳与总结,也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美的属性的价值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价值判断,既不是仅仅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评价艺术作品对鉴赏主体的价值关系,也不是仅仅立足于对审美对象超功利的“合目的性的形式”[2]的感知,而是把审美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把美的“合目的性形式”作为自然的和社会普遍规律的“道”来加以规定,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关系。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根本原则;儒家则把“道”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政治和伦理原则,是治理社会的道德准则。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从汉代的经学到魏晋玄学,又逐渐将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美学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以自然美来比附社会美、道德美,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泛审美特征的美的基本形态的划分原则。“有”版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