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

传统文化的辩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辩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的辩论

第1篇: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

【关键词】 《喜福会》;中国传统文化;变异

【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145-4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美国华裔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最具代表的即是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及其成名作《喜福会》。

在西方读者的眼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充满神话性的带有原始色彩元素;而部分中国读者也认为,《喜福会》给西方读者表现出中国文化的迷信、愚昧、非理性的落后的“他者”形象。“亚裔美国文学匪徒”之称的赵健秀“曾痛斥一批他认为被白人同化了的华裔作家,这其中包括了谭恩美、汤亭亭、黄哲伦和任碧莲等,‘这些作家失去了华裔族性,误读误用中国经典和传说,意取悦白人学者,歪曲华裔美国人本来的面目’……因而他们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已被殖民化了。”或许这样的批评太过绝对化,但的确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喜福会》这样的华裔小说中是否原汁原味?本文拟通过文本分析,结合中国经典古籍著作,探求这些传统文化的最初本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喜福会》中的变异,然后从历史主义研究、接受理论、文化研究等多个视角出发,探寻产生文化变异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异

不可否认的是,《喜福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传达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国食物到中国麻将,从童养媳到姨太太,从神灵崇拜到祖宗信仰,从嫦娥奔月到王母娘娘,从民间巫术迷信到阴阳五行再到风水学说,从儒家思想到道家学说再到佛家修养,几乎大半中国文化都在《喜福会》中——提及。然而,小说中所传递的如道家精神、阴阳五行、家族精神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一)阴阳五行

谭恩美于莺莺的故事中提及阴阳。那是嫦娥奔月剧本里的唱段,嫦娥“伤心地哭诉着:‘女人属阴,心底黑如墨,隐藏私欲无穷多。男人属阳,心似一团火,照亮正道通银河。一方面,这句话隐射嫦娥私自吞长生药,是私欲和邪恶的象征,也歌颂了后羿射日,是正义的化身;另一方面,贬女褒男,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里男尊女卑的现象。于此且不说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本身是否与传说有差,仅看文中提及的阴阳说。究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为何物呢?梁启超先生曾考证了《诗》、《书》、《仪礼》、《易》四经中有阴、阳二字的文句及其意义,其结论是:《仪礼》中全无“阴”、“阳”二字。“所谓阴阳者,不过自然界中一种粗浅微末之现象,绝不含何等深邃之意义”。阴阳最出名的来历是“《易》源说”:认为阴阳观念起源于《周易》。《庄子·天下》有言:“《易》以道阴阳。”“《易》中封象由阴阳二爻变化而成,故天、人、地都赋有了阴阳性质。天地、日月、暑寒、昼夜、男女、明幽、奇偶、君臣(民)、君子小人、尊卑、贵贱、刚柔、健顺、动静、进退、伸屈等等,各各为阳、阴之象。整个《易》,就是一套阴阳变异之象。”由此可见,中国的阴阳文化并不单单是“男阳女阴”这一说法,阴阳文化的核心是“天阳地阴”,讲求二气合一。“男阳女阴”仅仅是阴阳文化中一个微小的现象,并不足以成为诠释阴阳文化的内容。而即使是“男阳女阴”,阴阳学说也并没有贬阴褒阳的传统,反而是先阴后阳。根据《老子·六章》中记载,“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牝之门”指的是女性生殖器;“是谓天地根”,表明这是对女性生殖器崇拜。由此可见,所谓“阴阳”,置阴于阳之前,暗示先有阴后有阳。这个阴阳观念被推认为产生于女性生殖器崇拜或“母系”观念。

与阴阳学说紧密联系的是“五行”说。《喜福会》中,“五行”由媒婆口中煞有介事地道出:“这不明摆着嘛。五行缺一,女人生子。你儿媳妇生来不缺木、火、水、土,她少金……你给她戴上了金手镯、金首饰什么的,现在她五行俱全,也包括金,她占全了,反而不能有子。”那传统中的“五行”说又是什么呢?殷末贵族箕子的《尚书·洪范》篇首次提出了“五行”说。箕子向武王提出了九条治国纲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五行。“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日五行……”五行之序、五行之性、五行之味,如下:“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日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至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五行相杂以成百物”的命题。到北宋时期,董仲舒把儒家学说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提出了完整统一的体验世界:“天有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由此可见,“五行”说,虽指金木水火土,然而它更代表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相生相克,相互循环,周而复始。查遍权威论著,没有一处把金与生育一事联系起来。即使金代指器官,它也指的“肺”、兼及皮、毛、鼻,而与生育繁殖无关。

由此可见,《喜福会》只选取表面与文化关联之处,并未展示阴阳文化和“五行”说的核心内容。

第2篇: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

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快餐文化、网络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却由于晦涩难懂,再加上学生喜欢张扬个性,标新立异,所以缺乏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待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更是一点儿兴趣都提不起来。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的喜爱传统文化并籍此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借助课堂引发兴趣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课堂是个很好的阵地。比如高中语文第三册是全六册课本中古诗文最多的一册,其中一二单元都是古代诗歌。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前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讲授中国古代诗歌史以及各阶段诗歌代表作,以便学生对文学史及各阶段的诗歌特征有个大致的了解。但又不能按部就班地讲,于是我这样引入:“启功先生曾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这句话可谓是一部中国简明诗歌史,它将诗歌各个时期的本质特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我给学生分别选了几首不同时期的经典诗歌,带领学生赏析这几首诗歌,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各个时期诗歌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并且思考一下为什么。学生首先对启功先生的这句话很感兴趣,随之而来的是对诗歌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趁着学生的热情,我借助教材类比引申,顺利把传统文化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引起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二、开设“品读经典”主题欣赏课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质兼美的诗文是传统文化很好的载体,学生诵读赏析这些文章,会得到精神上的陶冶。但仅仅依靠几节课几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只能是领略到冰山一角,要想更深入地探究必须要多读。所以,开设“品读经典”欣赏课,可以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经典名篇,为学生打开一个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的视窗,扩大其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

开设欣赏课,要注重经典之间的联系。每篇文章并不是孤立地去讲,而是就其某方面的特点做纵向或横向的比较阅读。比如,在讲授《琵琶行》时,白居易对琵琶女高超的音乐演奏艺术的精湛描写,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于是,我趁热打铁给学生上了一节以“诗歌中的音乐”为主题的赏析课,先听古典名曲,然后补充了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让学生从中感悟到用有形的诗歌描摹无形的音乐的魅力,同时让学生明白“知音”的内涵。之后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又开了一节以“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主题欣赏课,既给学生讲述了“高山流水”的来历和管鲍之交的故事,同时又给学生补充了几首渴求知音的诗词,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岳飞的《小重山》和苏轼的《卜算子》等。

三、 将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

每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都会有很多名胜古迹、名人轶事。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联系起来,学生就会从课本走进现实,从传统走向现代,书中的一切都会在自己眼前复活,历史似乎触手可及,从而对传统文化多了一份亲切感。 我所在的国家旅游城市安阳有久负盛名的殷墟,有西门豹治水的邺城,有历史上第一位骁勇善战的女将妇好的陵墓以及二帝陵(传说中颛顼和帝喾的陵墓),岳飞庙,太行山,红旗渠,马氏庄园,安阳博物馆,安阳文峰塔,羑里城,的墓地。中原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安阳的传统文化更是极其丰富。我的做法为:一是当课文讲到与之有关的情节的时候,就适当地给学生穿插一些当地的传说故事;二是课外带学生在古老大地上走走,了解一下家乡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使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三是让学生课外搜集当地的历史人物传说,编成一本“我所知道的安阳文化”集子。

四、 举行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外活动

第3篇: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

一、中学语文学习中传统文化成分缺乏的各种具体情况

(1)重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不够。新编语文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微品,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提高本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以及民族的人生观、审美观,重塑民族精神。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世界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中学语文教学无论如何要把优秀文化世代传承下去。由于历史原因对文化精华的破坏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传承文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弊端,使传统文化教育严重不足。作为语文老师怎样高效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去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意识和不懈追求。

(2)对开掘不甚深刻的本土文化资源要大力发展。本土文化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人们精神上的重要支撑点, 是维系各阶层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可是,目前有些学生却不愿意谈到自己家乡的美好,而是遗憾于家乡的闭塞,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只是不切实际地去向往,更甚者连外地人游览的民俗景点和山川风物,他们都倍感土气。这难道不是舍本逐末吗?

(3)学校不能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学生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接受对象。校园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其实完全可以结合起来感染学生的文化素质。学校应该建立校园型立体空间,以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等为内容的一种社会深层次文化继承制度。中学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对语文实践的机会”。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几乎大都在学校教室内进行, 将学生和外面的文化活动环境隔离开来,严重束缚了中学语文教学范畴的拓展。学生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并不了解母校的历史和现状,不能明确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不能用校园文化的精神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为避免此种情况,应把语文学习和传承校园文化精神两方面结合起来。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化资源应运缺乏的应对策略

(1)大力利用和开发历史文化精髓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华夏文明几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不断催生出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对遗产中的精华完全吸收,才对传承历史文化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这些遗产中的精华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人格修养,极大增强民族凝聚力,其意义深远而重大。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物质财富和意识财富资源。平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现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感受传统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借此增进师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重要传统文化。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念教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尽力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正确指导所教学生通过读写感受文化内涵,并开展演讲、辩论竞赛、情景表演等艺术活动让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感受语言的魅力。另外还可适当通过身临其境挖掘传统文化精华。

(3)引导学生去体味和欣赏传统节日在文化氛围中所蕴涵的文化元素。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本民族创造的灵魂,传统文化依靠简单地说教灌输来传承,那就失去了文化的味道。通过人们在亲身经历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感受、体悟传统文化,甚至养成传统文化素质,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也只有传统文化深深嵌入人们的生活,浸入国民的情感和心田,才对国民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刻影响。

三、学校应该重视滋养学生的校园文化底蕴

(1)大力加强引导方式的多样性。学校应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国文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阅读、写作)等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掌握。这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的内容总是交叉伴随在一起,这既是校园文化教学活动方式,又是语文教学的有效形式。学生在感受李白的浪漫、沈从文佳作的人性美、鲁迅笔端的犀利中丰富了传统文化。像这种必不可少的语文阅读活动可以是在班级间进行,也可以进行校际间的。这既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文化视野,又推进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2)加强学校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学生所在学校的各类有形无形的文化专栏,历史建筑景观,都是一所学校特有显著性的校园历史文化标志,这将对学生起到深刻感染的人文教育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更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但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

四、挖掘民族地道文化,重视滋养学生的校园本味文化

第4篇: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

关键词:文化自觉;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是人与文化的中介,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经过筛选的文化,离开文化,课程便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文化自觉思想为课程理论提供新的认识论视角、价值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同样也为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与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文化自觉的涵义

文化自觉概念是我国著名学者先生提出的,这一理论经过近几十年的演变,得到了逐步完善和发展。当前,普遍认为文化自觉的是人对文化发展和变迁的认识,具体地说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其文化的来历、过程、意义和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其发展方向。

个体的文化自觉培养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前提和基础。先生在论述个体的文化自觉的培养时指出:“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我们有责任先从认识自己的文化开始,在认真了解、理解、研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参加现代中华新文化的创造,为新世纪的文化建设积极准备条件。”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是指在相关课程内,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明确自己及其文化的存在状况、现实使命和未来走向。学生一旦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就能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只有个体的文化自觉才能上升到群体的文化自觉。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的意义

(一)培养文化自觉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学生个性发展离不开富有个性的课程。在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中,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未必能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培养学生文化自觉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需要和兴趣,并把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转化成内在的信念和价值观的个性化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追求学生获得,从“校本”走向“生本”。生本教育,提倡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一定的历程,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希望能够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体验,并能独立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目前,不少青少年在文化的选择和判断中出现困惑和盲从,这是青少年在文化上缺少自觉性的结果。因此,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辨别能力和批判精神的文化自觉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文化自觉是校本课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各地各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非常丰富,尤其在本土文化资源方面,可谓是异彩纷呈。但纵观这些成果,无非是把本土文化用文字描述一遍,用图像记录一次,简单地把文化知识复制到教材上。在课程活动中,学生对文化“看”的多,“听”的多,唯独是“想”的少了。“编教材”、“建资源库”几乎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代名词,校本课程开发几乎成了公式化的程序。过分关注作为客体的文化,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是校本课程的最终目的。为克服校本课程偏于技术理性和理论基础不足的弊端,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必须改革,一方面要保持课程原来的优势,另一方面需要适时地变革,经过积累—变革—再积累—再变革,逐步向高一层次发展,注重自下而上的建构理论,不断走向以文化自觉为培养核心的实践,实现课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培养学生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

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意识和心态,其生成过程基本包括对文化的认同、对比、反思、创新等四个过程,因此,在以培养文化自觉为核心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也应有相对应的基本途径。

其一,提升对传统文化认同感

传统文化认同感,是对传统文化的架构及其价值的认可,其重点是对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和文化定位的认同。提升学生对文化认同感,就是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风俗、生活方式等,并把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信念和价值观念。然而,由于疏于认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日益减少。学校教育中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缺失的现象也令人担忧。比如,许多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岭南文化的氛围中,对岭南文化耳濡目染,却不知“祠堂”为何物?不知何为“镬耳屋”,可谓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旧村改造工程的推进,身边的古祠堂、古民居等文化符号在逐渐消失,人们不禁会问:岭南传统文化会被现代文明的浪潮淹没吗?岭南文脉会失落吗?总之,正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命运和前途的思索,才引出了这样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应当遵循主体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学生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客体,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的主体。在现实中,教育者常常忽略了后者。所以,在课程的活动实施中应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和需求,了解他们感兴趣的文化话题,充分准备他们面对这些话题可能生成的问题,规划问题展开的方向、思索的逻辑,设计学习线路图,把深奥的文化知识用生动的形式来呈现。二是活动性原则。校本课程是“活动型”课程,是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经验。一方面,课程是以引导学生获得体验,形成经验,获得文化滋养为主要目标,而非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这些内容选择主要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可以把问题变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访谈调查等活动,唤醒对同宗同源文化的记忆,进而唤起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认可,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是文化自觉的前提和基础。

其二,对不同文化的比较

学生在接触不同地方文化时,常常用自己熟悉的词汇来解读,难于摆脱已习惯的思维方式。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可以克服先入为主和盲目的文化自信。用客观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意识,尊重文化差异,可推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比较”可分成五个步骤:第一步“确定”比较研究的两个文化对象。第二步分别对比较的对象进行“描述”,把不同文化尽可能完整、客观地描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若有条件允许,还会对研究之对象进行实地考察。第三步是“解释”,在完成对不同文化的客观的描述之后,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对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行解释。第四步是“整合”,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对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设。最后一步是“比较”,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比较得出一定结论。

对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主要指同一类型文化在不同地区的比较。比如在建筑文化校本课程中,可通过“岭南建筑”与“徽派建筑”比较研究,从中可了解建筑与历史传统、习俗风情的密切关系。比较后同学们认识岭南古建筑与徽派古建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体会到岭南建筑文化的独特元素和人文内涵。同时,在比较中理解岭南古建筑与岭南炎热、潮湿、多雨、多台风的气候的关系,也更深刻地领悟岭南建筑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当然,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选择对不同文化内容进行比较,其的目的并不是要分出文化的高低优劣,而看到不同文化有不同特点,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外来的文化。

其三,形成对文化的反思

先生在论述文化自觉的方法时指出,反思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尝试。“日三省乎己”是中国古代哲人强调反省自我的重要的方式。对文化的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和分析,不是简单的继承和割裂,而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延续。

面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对某种文化只认同和服从或拒绝和抛弃,而不反思和批判,并不符合教育的本性与逻辑。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它可以使学生深化对文化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反思不是盲目的,反思可以从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发展性三个维度去思考。具体做法可以邀请文化机构和学者走进课堂,让专家与学生进行对话,话题应由学生发动生成。平等的对话,能让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观察与思考文化,从而做出自觉的判断和反思。还可以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辩论。辩论可引发学生进行文化的探究、是非判断、价值取舍,辩论中虽然会出现认识上的矛盾,但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可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反思的内容,包括文化的历史、现况和未来发展的问题,比如岭南建筑如何实现继承和创新?文化与自然是什么关系?在反思中生成对文化的自觉。尽管,学生的分析和探讨并没有专家那样敏锐和成熟,但只有今天的敢于反思、乐于反思,才有明天的文化自觉。

其四,体验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核心价值。文化自觉作为一种理性的文化意识,更是一种理性的创新精神。文化自觉只有落实在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上,才能体现出它的实践价值。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文化自觉必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文化自觉只有落实到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才能转化为具体行动。

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需立足实践,立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博采众长。没有实践、没有继承、没有借鉴,创新就会成为空谈,文化自觉的价值理念也就无从体现。例如在校本课程《探究石碁古建筑文化》设置了的“‘岭南风·生活意’设计与制作”活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文化创新。在作业中,学生用“锅耳墙”、“四合院”等造型元素现代设计了电子产品、茶壶、茶杯、家具、文具、服饰等造型新颖、岭南风格浓厚的生活艺术作品。有些同学还设计开发建筑文化旅游线路等方案。因为设计与制作活动贴近生活,而且富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所以学生乐于对建筑和文化进行思考和探索,并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表现在学习和接受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

总的来说,从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开始,经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发展对其他文化的肯定和容纳,然后通过对文化的反思和体验文化创新,学生的文化自觉得到了由低至高的步步提升,实现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

[2]叶波,范蔚.课程改革十年: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问题与展望,2012(04).

[3]张冉.文化自觉的概念说与本质特征[J].人民论坛,2012(02).

[4]董玉辉,马金婷,李艳.论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5]靳玉乐、罗生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J].教育研究,2008(06).

[6]刘正伟、李品.论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发展研究,2006(09).

第5篇: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

我最敬佩的人,小学生上网利与弊(辩论会),未来衣服小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秋雨洗刷过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碧透。朵朵白云犹如起航的轻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飘浮着。看他年纪不过二十来岁,脸色苍白,像没有睡好觉似的皮泡脸肿。他老是皱着眉头,不大说话。笑纹几乎在他的脸上是绝了迹似的。他穿着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个一样。清瘦的下巴壳,亮耸的肩膀,显得很没生气。信,草船借箭缩写,“感恩父母

第6篇: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 语文 课程改革

引言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理解与交流能力是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之一。很多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为全校公共必修课,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母语表达与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一方面是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文修养不容乐观,另一面却因受实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学生对上《大学语文》课了无兴趣,传统模式的《大学语文》课收效甚微。

《大学语文》课教什么?怎样教?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我校人文素质教研室课程改革课题组围绕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改革前提:明确《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是文化素质类课程,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到底该体现工具性还是人文性,还是二者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到底哪个方面更多一些。高校学生学习年限较短,而且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在校3年中必须有6个月以上在企业顶岗实习。因此真正能以课堂教学形式分配给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的课时是少而又少。我们的做法是,借鉴欧美、港台等地高校优先考虑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做法,根据学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中有关语文素质的要求,确定本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课程目的。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是全校所有专业人文素质类公共必修课,课程目的在于基本满足企业、社会对毕业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认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此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能力、知识、素质)和课程内容,并体现高职课程“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特点,附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供教师参考。

二、改革基础:重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大学语文》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因涉及全校51个专业(方向),除《课程标准》设置的课程内容作为各专业共同的“规定动作”外,我们鼓励任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增加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内容作为“自选动作”,以提高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语文能力。

借鉴国外母语教育“专题”形式,我们设置了“爱我中华学语文”、“思辨人生――《老子》、《孔子》选读”、“审美人生――经典文学作品与影视歌坛”、“实干人生――多彩校园活动”和“走向职场”五个单元。为满足学生未来职场需要,通过设计实施能力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并将培养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及书面写作能力紧密联系。

三、改革关键:课程教学模式适应高职学生特点

(一)课程设计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化改造”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通常是以经典文学作品或者优秀文章作为教师讲解和学生揣摩的范本,旨在通过对这些范本的讲解,使学生体会文章的作法,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力图将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也融会到课程之中。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语文”二字的厌恶程度之深令人吃惊。据笔者调查,学生认为从小学到中学,一直以来语文课就是天天学生字、背课文、文学鉴赏,在高考指挥棒下,他们学语文已经都腻了、怕了。而且学生普遍认为学专业课能掌握专业技能,学英语能拿四、六级证书,学《大学语文》没什么意义,白白占用学习时间。在这种严重抵触情绪下,大学语文课如果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能力本位教育观指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职学生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能力需要相关知识支撑,能力的运用又内化为素质。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我们对课程采取了“任务驱动项目化课程改造”。“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造”就是要把课程从以理论思维为主变成以能力训练为主,从以知识、概念等为载体,变成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把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环境条件为主。关注一次课后学生学到了什么,能力有什么提高,因此,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知识、理论、能力训练和实践尽可能“一体化”进行。教学设计围绕“任务驱动式训练”,注重职业情景的设计,贴近实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利于学生在职业情景中提高语文能力。

按此改革思路,我们将课程的能力目标分解,使每一次课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能力训练项目,每一次课后都有“成果”,使学生感到学语文“有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难调动了。以第二单元“思辨人生――《老子》选读”为例课程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道家的主要思想;掌握辩论赛的形式与辩论技巧。

能力目标:能流利诵读《老子》篇章;能自主组织一场班级辩论赛;能运用沟通口才和辩论技巧开展辩论

素质目标: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认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实训项目:班级辩论赛“老子思想在今天”(辩题再定)

子项目:1.诸子论“水”在当代的运用 2.班级辩论赛

(二)课程评价注重过程考核

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取消了《大学语文》期末统一考试,综合学生课堂考勤与参与度、课后作业、合作学习等各方面表现,对其学习情况给予评价。我们设计的课程综合评价表体现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特别关注,要求至少有一项作业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劳动成果以电子形式可以展示,可以保存。

四、改革效果: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角色发生了转变。传统语文课“教师中心、学生被动”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课堂热情参与,课后主动寻找班级合作伙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并提交成果。

第二,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纪律和学生精神状态良好。本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用人单位普遍比较满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素质。

第三,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拓展。例如学生为了完成一项调查报告写作任务,他就必须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有关信息,还要发放、回收制作好的调查表。而且课程设计的实训项目完全体现“学以致用”,满足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的需求。

结语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囿于课时限制,人文素质教研室教师纷纷利用专业特长开设“书法”、“文学名作欣赏”、“建筑与文学”、“文学与爱情”等公共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研室建立了工作QQ群,形成小型共享资源平台,教师共同提高。但改革仍面临一些困惑与困境。特别是苦于目前没有一本适合的教材,适合校情的《大学语文》教材改革呼之欲出。此外,我们将根据课改效果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语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第7篇: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学校的党政工作人员,全体高职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通过思修课、时事政治课等课程学习与国家政治、世界实事相关的内容;通过学校党政工作以及辅导员的日常教育,达到思想发展的目标。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结构和路线,但是,这样的教育模式与现今学生的思想发展并不完全符合。一方面,学生容易受到互联网环境的影响,对于思政课和党政教育的很多内容,接受度并不高;另一方面,学校思政教育对学生个人人格发展的关注特别少,没有将思政教育内化成学生的个人特征,而是作为一种“教学?热荨鼻考痈?学生,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淀和传承留下来的中华文明之核心。传统文化涉及到个人生活、个人发展以及对社会的态度、家国信念等各个方面,接受并继承传统文化,是先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通过社会行为而内化成个人特征,通过个人特征的的集体化展示,形成民族精神。无论从内容方面,还是从教育途径方面,传统文化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既符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又能够展现出充分的教育效果,值得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应用。

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途径。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内容直接取自教材,教材上有什么内容,教师就讲哪些内容。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等。课本上的举例内容以及观点大多都是建国前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个人事迹,这些事迹虽然具有明确的教育意义,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于目前的生活环境与书本中的存在很大不同,社会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时候,教师应该主动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扩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更能够理解我国社会传承已久的家国精神,更能够将优秀文化利用在当今的生活当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态势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很多可用于思政教育的内容,例如,孟子所说“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就是教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也要努力做好当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爱国主义最好的体现;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选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课堂教育为主;党政工作对国家政策和会议精神的传达,以宣传类的活动为主;辅导员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日常的观察以及对学生的沟通和说服教育为主。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能做到从表面上推行思政工作,并不能保证思政工作真的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发展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个人的素质发展,无论从外显的行为上还是从内在的心理层面,都应该表现出较为一致的思想状态。因此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个人情怀。要做到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需要进行改进,参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以及传承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策略。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以个人的性格特征为教育的中心,有些学生在集体荣誉感方面感受性较强,有些学生更重视个体的发展,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学生组织起来,举行辩论会,请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引经据典,分析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此形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其次,从学校环境的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在生活当中,形成了很多与民族精神相关的纪念日以及节日。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端午节组织学生进行缅怀屈原,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无论是个人素养的发展,还是高职学生集体的成长,都应该表现在高职学生在校生活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当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突出实践性,而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关于个人以及集体活动中的行为指导,可以在高职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予以验证。以高职学生的实训为例,在企业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企业管理规则,需要积极发挥个人能力,同时展现出个人的优秀素养。这些都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明确的表现。《弟子规》的“出则悌”篇,可以作为高职学生进入实习岗位,怎样听从企业指导者以及老员工教导的准则,辅导员和职业指导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职业指导教育的“基础理论”,在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实训中践行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表达的积极价值,通过指导教师以及企业的评价,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形成合理的处事态度。这是高职学生思想发展的表现,也是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的表现。又如,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时都会面临着较为明显的就业选择困难,面对应聘失败也很容易灰心丧气,这时候,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其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以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都能够为学生择业以及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要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社会价值观念多样,高职院校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同样也面临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再次情况下,教师更应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夯实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才能恰当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起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作用。另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并非将传统文化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仍需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否相符合,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高职思政教育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第8篇: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

一、创建特色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布置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班级环境,可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激发阅读兴趣。教室的墙壁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办内容丰富、栏目众多的墙报:“诗词天地”粘贴优秀的古文、诗词,定期更换,学生可以自由欣赏、学习;“书香少年”把每周评选的读书多、认真写读书笔记的学生照片展示出来,为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小小巧手”展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后写的图文并茂的绘本作业,以便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小荷初露”张贴学生写的学习传统文化后的心得、感悟。

二、推荐有益读物,体会学习乐趣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的特点,选择一些既有价值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读物、影视作品让他们看,使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故事推荐。我经常根据原著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故事,或提出一个与原著有关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世界。然后,再告诉学生:“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一旦被故事所吸引,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主动去阅读。

结合课文。《景阳冈》一文讲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学完课文后,学生意犹未尽,可以结合学生特点,让学生“走进水浒”。 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提出阅读主题:每个好汉的绰号、绝技、兵器是什么?他们各有哪些故事?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组成阅读小组。一段时间后,教师可用一节课的时间围绕阅读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

影视引路。现在有很多名著被搬上了屏幕,如: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弟子规》《三国演义》、动漫《孔子》等。看这样的内容对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很有帮助。如果能引导他们对热映中的影视作品进行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他们自会感觉乐在其中。

歌曲助力。歌曲《新学堂》将音乐旋律与古诗词的内涵结合得十分紧密,可以使孩子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体会到经典诗词的魅力。我们可以把《静夜思》《游子吟》《相思》等歌曲从网上下载到优盘里,课间休息时,让这些美妙的歌声在教室飘荡。

三、注重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如果能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效率,帮助学生把对传统文化的随意性、消遣性学习提升为研究性、积累性学习。

固定学习时间,确保学习进度。每天利用早上的20分钟时间,我和孩子们大声诵读传统经典,有时还配上肢体语言,展开想象,以帮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每周五我们上一节传统文化交流课。课上我和学生就一周的学习谈感受、讲体会、说收获,我向他们介绍读书方法,有时还就同一问题和他们进行辩论,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提倡在家庭中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亲子共读、共悟,让传统文化成为亲子间的一种享受。在学校我和孩子们固定时间学习传统文化,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家长,渐渐地,有些家长也开始利用固定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传统文化。

第9篇: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

一、分析教材,注入生命教育的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既不是冷冰冰的知识框架也非枯燥乏味的概念,其实生活化的课本在理论知识的背后还蕴藏着人生的启迪和生活的选择。如,在教学《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相关内容时,我不仅从生产与消费、价值与价格、消费预期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更重要的是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更进一步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学会感恩父母的给予和馈赠,懂得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学会感恩国家和社会的培育,学会奉献。在教学《政治与生活》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民族政策”等内容时,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分子,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亡都和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积蓄成人、成才的力量。

二、为生命教育打造自由的发展课堂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打造自主、开放、和谐的课堂,学生对生命意识的获得和生命真谛的体悟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在教师创建的课堂环境中感知和自我发掘的。那么,如何才能创建有效的生命教育课堂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打造师生平等的课堂,创设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以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我在教学《政治生活》时,提出问题:“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中就“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加分政策是否公平?”让学生对问题展开辩论。学生自由选择小组担任仲裁小组进行分组辩论,答案的精彩超出了我对课堂的假设,同时我也参与了反方小组的辩论,通过师生平等的辩论实现了情感的交流和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学生正确地认识了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到了民族平等、民族和谐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了祖国的强大需要我们各民族人民形成血浓于水的兄弟之情,互相尊重、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

其次,在课堂中我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知识、情感和道德上得到自由发展,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体味文化、感知生命的地方。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时,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知识点,我设置情景“一名优秀的农村大学生在暑期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名五十多岁的掏粪工人掉进了粪池,他跳进去救了老人却牺牲了自己。”问题设置“用栋梁之材的生命去救普通的掏粪工人的生命,值不值?”学生针对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深处,他们明白了讨论其实是在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仅在于他对社会做出的物质贡献,还要重视对社会的精神贡献。社会的进步不仅需要高楼大厦、高铁飞机,更需要道德模范、社会楷模。社会道德的丰碑不能倒下,一旦倒下,倒下的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三、借助生活与时政,展现人性的光辉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有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把我们的生活带进课堂,拉近课堂和生活的距离,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教育身边的人。如,我在教学《文化与生活》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知识时,以传统“孝”文化为背景设计课程,课程重点借助本校学生茹某某背着妈妈上学的故事来讲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该学生用自己幼小的身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去支撑自己残缺的家庭,在求学的道路上始终带着自己身患重病的母亲,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感受人性之美、体悟生命的价值、理解人间美丽的亲情、感受“孝”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也要关注时政、关注国情、关注国际变化,坚持与时俱进也是课堂增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如,我在教学《政治生活》中“当代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时,利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战争中难民的处境和一名十五岁的男孩在战争中的无奈。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生命的重要性,学会尊重生命、爱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