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范文

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

第1篇: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范文

目前,由于0.html" title="建筑论文" target="_blank">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承揽工程,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随着om/thesis/List_120.html" title="建筑论文" target="_blank">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履约保证金用货币资金支付,这样又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工程结算按比例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又会积压一定比例的应收工程款等等,最终都凝聚成财务风险。加之由于施工企业向BOT、BT等投资经营领域发展,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或其他成员企业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等等,又增加了投资和融资风险,使得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

施工企业面临来自上述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应通过计算财务预警指标和对企业的p:///thesis/List_5.html" title="会计论文" target="_blank">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预测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

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

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财务风险,是导致施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一)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10个指标,总分100分: 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70分

/,!/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20分)、资产负债率(10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分)、流动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

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30分

净资产收益率(10分)、应收款项周转率(10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分)。

(二)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

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应以企业近三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按照2:3:5的比例)为基础,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三)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

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四)预警警度判断

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预警区(黄区)、危机区(红区)三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五)提出预警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三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一) 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负责

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运行有序、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二) 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肯定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根本谈不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三) 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ERP等财务软件的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离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预警效率和效果。

(四)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预警的准确性。

第2篇: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 债务融资风险;企业价值;多元线性回归;资本结构;微观影响因素

一、引言

债务融资是企业资本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保证企业运营资本、增加企业价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债务融资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低资本成本、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益处,同时也带来债务风险成本,增加了企业破产成本。债务融资风险问题一直是理财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债务融资风险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煤炭企业债务风险转化分析

(一)煤炭企业风险的特点

煤炭产品是社会稀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煤炭企业的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

1.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需要大量外部资金支持

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下,煤炭企业进行外延扩张时会有大量的资金需求,由于整合是在政府主持下进行,且中国绝大部分煤炭企业属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再加上近年来煤炭企业的丰厚利润,煤炭企业在扩张时对资金的需求度要小于其它企业,债权人的成本较小。

2.主要债务融资渠道来源于银行借款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特殊体制,企业债务融资的首选是银行,商业银行对基础性产业的支持存在政策性导向,当市场经济萧条时,会形成风险转嫁趋势,降低债务风险。

3.债务融资风险主源于煤炭企业内部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现在以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会继续存在,导致煤炭企业处于良性市场经济运行中,债务风险引发的债务危机主要缘于企业内部。

4.煤炭企业的融资渠道正在扩大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煤炭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迅速。通过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有:(1)国内主板IPO方式融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至2009年末,中国共有22家上市煤炭公司。(2)增发配售融资。例如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15日增发2.04亿股H股。(3)债券融资。如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8月17日发行人民币30亿元公司债券;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8月6日发行5年期债券,筹资10亿元人民币;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于2006年4月和2008年5月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和10亿元短期融资券等(如表1)。(4)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例如,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月26日通过深圳交易所发行总额为7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二)煤炭企业债务风险转化理论分析

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实际收益的波动性,波动性越大,对应风险就越大,因而可以将融资风险问题转化成收益问题。当企业利用融资资金后如果能产生最大化的预期收益,即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间的偏差降到最低,则完全不必担心风险问题,因为实际收益与风险的反向作用,风险已降到最低。基于有效资本市场假设,实现实际收益最大化可以转化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构建最佳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消除风险。但是最佳资本结构结论只是说明了债务总额与总资产以及长期债务与总资产的比例关系,并没有分析债务融资结构中的长期负债与总负债的比例关系。企业的债务融资包括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短期负债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低风险性,因而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主要由长期负债所形成。

从融资与企业价值角度看,在企业利用资金(包含长期债务)进行运营时,存在一个最佳的点或区间,在这个点或区间里既能满足企业以最低成本筹措到项目所需要的足够资金,又能使债权人与股东的满意度达到最大,融资风险降到最低,企业的市场价值最高。这个点或区间就是企业长期负债筹资额,在进行分析时,以相对量的形式――长期负债占总债务的比率,即债务期限结构表示。最佳债务期限结构就是解决企业长期债务融资风险的根本对策。

三、债务融资风险转化公式推论

风险是企业使用债务融资的必然产物,企业使用债务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比利用权益融资更低资本成本的好处,如果不能对企业所面临的负债融资风险正确认识,可能惧怕负债风险而无法获得资金低资金成本的好处;而过度利用负债,则增加企业债务偿还与破产风险,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若不能及时整改,则导致破产。

风险的实质是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收益与预期收益不相等,企业没有实现通过债务资本得到足够的收益增值效应。

迄今为止,风险度量的主要方法有:

(一)概率分析法

其中, v代表风险程度;D代表方差;E代表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期望值。

概率分析法的优点:计算简单,原理容易理解。它将数理统计的方法与理财知识充分融合,是其它风险度量方法的依据和基础。但是,陆伟国和梁云(2004)指出,“方差论”偏离了风险原先的概念,以预期收益率与均值的偏离程度值作为风险的度量,存在明显的缺陷。方差只能说明预期收益率对预期收益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该程度只是一个数理上的距离概念而不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无法解释发生经济损失的程度和可能性,也就无法评价资产的优劣。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CAPM)

该模型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 1964年建立,随后Jan Mossin和约翰・林特纳(John Lintner)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模型进行阐述和发展,放宽应用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作为现资理论的核心不仅适用于金融资本投资,也适用于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三)杠杆分析法

杠杆分析法主要通过对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的分析,衡量企业实际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复合风险的大小以及由于杠杆利用所带来的利益水平的膨胀倍数。杠杆分析法的原理是杠杆系数愈大,对应的企业经营、财务及复合风险也愈大,反之亦然。

(四)在险价值法

由方差―协方差法计算出来的VaR法不仅适用于金融资本投资风险分析,也可以用于市场风险分析。用来计算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可能面临损失的最高期望值。

(五)半方差法

它以面临损失的可能性作为风险的定义,以证券投资收益率的半方差作为组合证券风险的度量,并建立了相应的投资决策模型,但是只对损失部分即收益率低于期望收益率部分表示关注,而对收益率高于期望收益率部分不予考虑;仅对风险损失考虑而对风险收益不予考虑;考虑了风险最小化,而没有考虑收益最大化,这是半方差模型应用于实际时存在的不足。

(七)风险率度量法

该方法由陆伟国(2004)最先提出,把风险定义为“投资收益低于无风险收益的可能性”,并用风险率表示这种“可能性”的值。用数值由0到1来体现投资收益低于风险收益的概率,越接近1,风险程度越大,投资价值越低。该方法体现了风险的本质,容易理解,但缺乏对不同资产的风险概率的界定。

上述7种方法是较为通用的风险度量方法,其中,VaR在险价值法、半方差法、加权半方差法及风险率度量法特别适合于对整个煤炭行业进行投资风险分析时采用,出于工作量考虑,在对单个煤炭企业进行债务风险分析时更注重由于负债而引起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融资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实际收益与期望收益的偏差,解决煤炭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根本对策是提高资本运营收益,即实现利润最大化。在非弱式资本市场假设前提下,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表现为在经济市场中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最佳资本结构。

四、基于债务融资的煤炭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实证分析

研究的数据来源于高校财经数据库(省略),巨潮资讯网(省略),搜狐证券(q.stock.省略)。样本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仅考虑2006年前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22家煤炭企业;二是上市年限相对较长,不考虑发行外资股的上市公司,确保公司行为相对成熟以及样本公司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三是剔除这9年中被ST和PT的上市公司(如平庄能源(000780)与美锦能源(000723)),这些公司或处于财务状况异常的情况,或已连续亏损两年以上,若这些公司纳入研究样本中将影响研究结论。基于上述原则,本文选取2006年1月1日前在深、沪上市的20家煤炭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1―2009年的相关数据(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为基础,具体分析资本结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的确定

根据国内外专家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选取了9个参考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表2)。

在回归分析的同时对总资产长期负债率进行考查,负债总额与长期负债价值采用账面价值,总资产的价值分别采用了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进行分析。

(二)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

通常认为回归所得到的R方(决定系数,又称判定系数,判定线性回归的拟合程度,说明用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异的程度)越大(但不超过0.8),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从表3可知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拟合程度,4个因变量均通过检验。结果显示,自变量与Y4的拟合优度最好。

(三)模型统计回归结果

在表4中对应的标准系数栏给出了对应4个因变量的各个解释变量的非标准化系数和剔除量纲影响后的标准偏回归系数,从中可以得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例如就Y1而言, X7(税收效应)对其影响最大,这是由于煤炭行业作为基础产业部门,与配合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基础能源消耗加大需求相适应,煤炭企业的市场呈供不应求态势,只要煤炭企业微观管理运行良好,年末利润值高,向社会的贡献度就大,税收对企业的年末利润影响程度亦高。而债务成本主要是由企业的年末利润偿还,故税收效应对企业资产负债的影响程度高。其次依次是X10(经营风险),因为中国煤炭企业的开采机械化程度高,煤炭企业属于高经营杠杆企业,故经营风险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大;X8(非债务税盾),非债务税盾主要考虑的是折旧率对负债的影响程度,即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内的年折旧比率对偿债能力的影响,煤炭企业属高经营杠杆企业,资产的年折旧程度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自然较高;X3(资产担保价值)、X6(企业内部资源能力)、X4(成长性),对被解释变量影响程度最小的是X5(公司规模),这里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煤炭企业规模与其获利能力的关联度不高。

五、结语

本文基于20家煤炭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得出:

一是影响中国煤炭企业资本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有9个(股权结构、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公司规模、产生内部资源能力、税收效应、非债务税盾、投资额、经营风险),经过回归分析认为9个自变量与因变量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二是在进行煤炭企业资本结构回归分析时,采用4个相关变量作为因变量,最终得出的拟合优度顺序是资产市场价值长期负债率最优(Y4),资产市场价值总负债率(Y3)次之,资产账面价值长期负债率(Y2)再次之,资产账面价值总负债率(Y1)最差。从回归结果看,4个指标均能对最佳资本结构构成进行良好模拟。

【参考文献】

[1] 陆伟国, 梁云.现行风险度量方法的局限与改进[J]. 统计与决策, 2004(9):137-137.

[2] Jan Mossin, John Lintner.Equilibrium in a Capital Asset Market[J]. Econometrical, 1966,34(4):768-783.

[3] 勾明, 樊正堂.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J].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2002,18(4):379-382.

[4] 彭志胜,曹泽.半方差模型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效力比较[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5(3):17-20.

第3篇: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风险分析法;岩石隧道工程;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岩石隧道工程中经常会发生某些不可预知的风险问题,例如工程资金的不到位、自然灾害和地质活动导致的工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等问题。这些不可预知的风险问题,影响工程施工的效率或要求更高水平的施工技术,而且在地质变化导致的工程地质条件强烈变化中可能造成工程中已经完成的施工部分在技术指标上无法符合变化后的地质条件要求或者直接导致已完成施工中的部分工程出现损坏,从而要求工程施工位置需要给予必要的支护加固等维护,甚至需要对部分工程进行重新施工。简单而言,岩石隧道工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造成影响,最终会影响岩石隧道工程的整体价值的实现。

一、岩石隧道工程中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涉及环节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岩石隧道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在目标是是工程管理目标的构成部分,其在质量、时间和成本上具有一致性。该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包含对进行情况的合理应对;确保项目施工根据工程规划按照相应的节奏进行施工,保持工程施工的良好管控状态;打造工程施工的安全施工环境;保证实施减弱和消除工程风险的措施。岩石隧道工程在施工中风险管理涉及的范围是:财务风险与业主工期风险;环境风险;第三方借贷风险;第三方安全与健康风险;工人安全与健康风险。

二、岩石隧道工程中风险分析的概述

(一)风险分析含义。 风险是现代社会活动中较为流行的术语,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进行具有伴生性。通俗的风险概念是风险就是人们进行某种行为中有发生某种不幸结果和状况的概率,也可以表述为风险事件将有可能导致人们不希望出现状况。国际上对隧道工程中风险的解释是:隧道工程中灾害事故有可能影响工程中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隧道工程中风险具有不确切性和普遍性。简单而言,风险就是对目标参数有可能导致损害的机率。单一事件发生风险的机率可以用,(1)内RR代表工程风险,PC代表差异有可能发生的程度,C代表风险损失,其可以分为C1工期损失,C2费用损失,C3质量损失等。

工程中的风险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对风险危害性做系统性鉴别与评估,这一分析过程包含的步骤有:鉴别风险:对工程中具有潜在性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将这些具有风险性的因素资料进行系统整体,并按照相应的原则和约束条件筛查风险,将符合筛查条件的因素进行着重处理。风险统计:在完成工程中风险因素的筛查后,对筛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给各种风险的发生率,并的风险出现的影响造成评估。定位风险:根据工程中存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性能,按照相应的参照系定位风险的级别和处理的方式,从而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对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

(二)风险分析方法 通常对隧道质量、安全与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有施工团队的经验、施工中管理制度、使用技术水平、工期时长、地质条件等。Cordon T.C1ark倡导的风险评估方法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划分未必有的、疏离的、可能的、预期的、频繁的网五种风险,并按照事件导致的危害大小可以定义成灾难性、重大性、严重性、中等性和轻微性等五种不同影响程度不同的风险。当前,工程实践中对风险评估使用的评估原则是“ALARP”的原则,该原则指的是实际且合理。

三、岩石隧道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重要风险因素

(一)技术风险:工程中使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应用中存在难点和失败的可能性,施工中工艺水平低下,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技术和工程方案不同或者与工程施工实际需求有较大差异,施工作业的流水进度安排不科学,施工作业的现场的施工活动具有较大的小均衡数。具体到岩石隧道工程施工中,施工作业的技术无法确定、不正当的爆破作业、隧道变形位置超出合理的控制范围和施工中采用的质量检验技术不科学或者不准确等都会导致技术风险的出现。

(二)地质条件风险:地质资料勘探的方式和方法存在漏洞,地质资料的编撰中采用不合理的方式进行编撰,导致地质资料编撰中存在内容缺失和资料统计不够深入等状况,从而导致资料无法的准确和全面的反应工程实际地质条件,造成施工中不能针对工程项目具有的地质特点进行有效施工。相关的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对工程中原本具有的地质条件造成较大影响,可能导致工程施工

(三)施工材料风险:施工用材料准备不足、数量和规格等出现偏差、材料储存储存管理不善导致施工用材料的性能指标有发生改变的隐患、施工中材料使用流程和检验过程的疏忽导致工程材料和施工要求的材料性能出现不匹配、采购的工程材料在性能上不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等。

四、评估风险

对于岩石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风险通常使用概率法进行试验、资料统计与专家评估,评估工程中不同风险现象出现概率。概率评估相适应的统计与风险分析法主要包含定量的模糊性综合判定法、影响作用图标法、德尔菲判定法、概率树解析法。风险分析中的结果描述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实发生破损后采取补救策略基本性依据。该风险分析阶段中通常使用“事故树分析”与“如果、怎样”的风险分析方法。使用结果描述通常使用使用统一形式进行,例如“费用”可以直接明确的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其中费用可以描述环境破坏、社会效益、人员伤亡、工期延误等,但描述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实际的风险分析中未必相适应和合理。评估风险时,对工程较为中要的指标进行分析最为重要,例如对工程施工费用、工期、质量等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将会导致的损失,有利于有效降低工程风险对工程造成的风险。根据工程中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进行随机组合,通过不同风险组合,分析不同情况下风险发生概率与造成损失状况,综合研究对象发生概率的分布情况,可以使用蒙特卡洛方法通过计算机对工程风险做仿真模拟分析。

五、控制风险

有效控制隧道工程中风险的方法主要方式是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通过购买保险和分包的形式将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风险通过第三方规避风险的方法。购买保险,是通过第三方保险赔付的方式消弱工程风险造成工程损失对工程方的最终影响,也即是工程风险发生后,工程方通过保险赔偿补偿工程风险造成的工程损失,从而使工程方受到的最终损失变小。风险自留,指的是利用相应的风范防范措施对工程中存在风险方面做相应的预防和保护,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该种风险控制方法,主要是针对工程风险问题不太严重,对工程整体质量和稳定性不产生严重影响的情况下,通常使用该种风险控制方法前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论证。在风险控制论证中,要判定出工程风险自留控制具有科学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必须在三者皆备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风险自留式的风险控制策略。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面下沉、墙面开裂等都可以采用该种风险控制方法来处理,从而帮助工程施工实现质量和经济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姚文君.风险分析的方法在岩石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5):141-142.

第4篇: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 措施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为了加强对其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章制度,对于保护企业的财产和增强企业的管理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内部会计控制由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构成,它的目的就是保护建筑企业的财产安全和会计工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企业体制改革深度进行的大背景下,加上我国近期对基础性行业的投入日益增大,使得建筑企业在经历美好春天的同时,也避免不了企业要经历竞争压力的寒冬。由于我国建筑企业之前体制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内部隐藏的问题日益暴露了出来,对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尤其是诸如内部会计控制等方面。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分类和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分工控制、授权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和内部报告控制,它们共同组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会计控制防线。

它的原则包括健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其中的经济性原则是指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对企业经济的管理和监督;适用性原则是指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设计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需要以及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使其具有适度的、高效的控制力,而不至于出现过度控制或控制力弱的情况,尽量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协调性原则即指使各部门的控制处于平稳协调的状态,以最大效果保持单位的经济效益。此外内部会计控制还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而不断修订和完善。

二、我国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和不足

随着现代建筑企业的发展,其面临的经常是资金巨大、项目工程周期长和项目风险大的问题,而资金的分配主要是由企业内部会计部门负责管理,所以建筑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就变的越来越重要了。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国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的较晚,再加上我国建筑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其对自身的改革又滞后了一步,使得我国建筑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面临着较多的难题。

首先,建筑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关注度不够。由于建筑企业关注过多的是项目施工的执行进度和项目的质量以及对公司带来的利益,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没有给予很大的重视和关注度,部分员工及领导甚至会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是为了应对国家检查而做的面子工程,对相关的文件也只是略知一二,没有从本质上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建筑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为了减少机构的设置和人员聘用费用的开支,我国建筑企业往往使设立的财务部同时执行财务和会计两项职能,而这两项职能的意义和面向的对象是不一样的,比如财务主要偏向决策、控制等方面的职能,而会计则偏重反映和监督,而且它们控制的事前、事中或事后的范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将两者混淆的话,会造成企业内部分工的各种矛盾,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的复杂化,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目前部分建筑企业仍然沿用原来落后的管理制度,使得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再次,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岗位职责不分明。建筑企业内部的机构和岗位等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定,使得多种职能如造价或审计等设置在同一部门,出现了某个部门执行多种职能的情况,发生财务问题之后没有明确的责任归属,这样内部会计控制就如同虚设,失去了应起的监督管控的作用。

三、加强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为了加强对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以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明确的产权结构,加强对会计责任和权力的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适应我国特殊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运而生。我国的公司法对企业制度的建立有着相关的标准,其中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规则,这些对建筑企业相关制度的建立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通过产权机制改革,可以使建筑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以及劳动者之间形成相互的激励作用和控制作用,然后通过科学的体制和责任制度的分配,使各自的利益得到保护。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应该在现有的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对会计人员的相关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并对会计人员的相关责任和权力进行监督和分配。对于比较大型的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对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并针对本企业的具体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而对于一些小型的建筑企业,由于财力、人力等原因,可以将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交予相关部门,避免无会计相关工作经验的外部人员的参与。对财务和会计的设置应分开进行,以确保建筑企业中不同的部门或岗位执行不同的职责,并可以起到互相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二)加强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随着现代建筑企业涉及的项目规模和资金成本的不断增大,以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赊账、交易付款方式等,这些都加大了建筑企业的资金和财务风险。为此,建筑企业应该树立很强的财务风险意识,时刻防备财务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应该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如风险评估或风险分析等,对建筑企业财务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防范,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真实的反映。为了保证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对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历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作为最重要也是首要的一步,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力和财务情况来制定自己的投资决策,尤其要对项目的可实施性进行研究和评估,对其进行严谨的审核和预算,然后再进行投资决策,以尽量减少项目的投资风险。在对概预算的控制环节上,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是审核概预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招投标和资金控制方面,内部会计管理需要对相关部分进行严格的审核、编制和控制等,并需要重点加快资金的流动,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达到进一步降低企业投资项目成本的目的。

(三)加强对建筑企业内部会计的监督

在目前的情况下,多数建筑企业对财务的管理均是以事后控制为主要的实施方式,这样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和滞后性,应将其改为全过程控制,同时以事前和事中控制为主,将财务中的资金管理转变为财务监督,避免资金管理的滞后性,并加强对建筑企业资金的管理。由于建筑企业的相关业务比较复杂,诸如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核算方法等,对这些业务进行复核控制可以确保其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建筑企业内部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机制,可以对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做到及时的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此问题,达到从源头遏制其发生的目的。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确保建筑企业内部审核机构的独立性,使其与其他机构独立开来,防止业务和职能的混淆,同时保证审核机构的权威性,以保证其工作能够顺利、无阻碍的实施,这些对于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避免落于形式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同时也要提高领导者和审计人员的意识和素质,除了对各类报表进行监督,对其执行的情况也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尽早发现错误或者漏洞,便于之后尽快的进行整改;第二,形成立体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体系,通过实行群众的监督使得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的信息公开透明化,这样有助于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时可以建立效果评价系统,以促进内部会计控制的进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建筑企业能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很好的发展,应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对建筑企业落后的经营模式或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其内部会计管理,以全面增强建筑企业对内部会计的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莉莉.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2

[2]郝泽清.浅议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第5篇: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期货经纪公司;风险控制;模糊模型

美国证监会主席阿翌・荣维特曾说:“从事期货交易如同用电一样,错误的方法导致巨大危害,而正确利用则会扬长避短,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期货交易暂行管理条例》中规定,期货经纪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接受客户委托并按照客户指令以自己名义为客户进行期货交易并收取交易和交割手续费的中介组织。

期货公司在十几年实践中,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了自己的风险控制模式。但是,期货公司风险控制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期货行业因其高于股票和债券的风险而成为人们一般性认为的高风险行业,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的中间商和重要参与者,对其的风险管理更是关系到期货市场的稳定。中国期货市场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更容易造成行业中鱼龙混杂的现象。这不仅会使投资者无法正确识别风险控制良好的期货公司,也会使监管当局无法快速有效的发现和监管期货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此外,如果期货公司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方式,期货公司对自己交易与管理所面临的分析不甚了解,导致当风险暴露时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而造成市场波动。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对于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鉴于目前在我国的学术领域中对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方面的论述比较少,关注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一、文献综述

对于期货公司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国内外的学者都做了一些研究。

RubenLee(1998)叙述了期货交易的风险和主要特征,他认为期货交易在为人们提供风险回避的手段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带来更大的风险。Francois M.Longin(1999)提出了期货的风险控制已经从期货市场过渡到期货经纪公司,如何从保证金等方面控制期货风险己成为世界期货发展的主题之一,即期货经纪公司风险控制研究。张书帮(2000)通过期货市场在新时期所面临的风险分析,认为中国期货市场的主要风险已经从市场风险转为了期货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对于经纪公司的规范发展将会是中国期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吴元贞(2004)通过对期货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认为期货公司应从三个方面控制风险:一、控制风险的指导思想定位于市场风险的“可控、在控”;二、期货公司风险的控制的出发点应是充分保证客户和公司利益;三、以规范发展为主,在发展与风险控制矛盾时,这两者的关系应是发展服从规范。蒋逸波(2005)认为要对期货公司进行风险控制,除了必要的技术外,更加突出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同时,对于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的难点表现在市场与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朱镇琦(2005)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认识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认为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是一个整体,涉及到期货公司的市场研究、结算、内部稽核、财务等部门,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部分。需要采取更为先进科学的定量分析来分析期货公司所面临的分析,并建议采取合理的公司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做好流程的风险控制工作。黄运成(2006)把银行、证券公司的风险监管经验运用到期货公司上,认为应该借鉴如巴塞尔协议的监督文件,对于诸如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加以强制性的限制。并且他认为,期货公司尤其需要在公司资本金管理、客户保证金管理以及交易过程管理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把握。

二、期货公司面临的风险

期货公司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可以简单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内部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技术系统风险等。但是对于风险的分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本文对笔者认为重点的几种风险进行分析与控制研究。

(一)行业风险

行业风险是各个行业中公司都会面临的风险。对于中国期货行业,这种风险显的尤为突出。赵俊(2009)年通过对中外期货公司的对比后发现,认为我国期货业同质化经营严重。由于我国大部分期货公司只进行经纪业务,经营范围狭窄,公司的收入结构也十分简单,只有手续费(佣金)和保证金利息收入。后者尽管不来源于正式的经营业务,但在国外期货公司的收入结构中占据不小的比例,比如在以资产管理规模著称的曼金融,2004年保证金利息收入就占到其总收入的19%。但在国内,尽管期货公司理论上属于金融服务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没有享受到金融企业的待遇,保证金利息收入在国内期货公司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到不到5%,手续费收入则普遍占到收入来源的95%以上(赵俊2009)。而前述附带开展的投资咨询等业务由于只是一项辅助服务,尚不具备完整的收入和盈利模式,基本不构成经营收入。

(二)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风险,会计数据为管理层提供了可以对公司进行实时监管的有效支持。在期货业务中,财务部门不仅要保证静态的会计数据真实、准确,而且还要对数据的来源进行监督,采取动静结合,对业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财务数据中的几项关键指标可以对期货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评价,所以,财务指标是对期货公司进行风险控制的一个关键的分析点,诸如ROA、ROE、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资本比率等常规指标,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期货公司自己经营的特点,将经纪业务收入,保证金利息收入以及客户规模等纳入考察系统。

(三)市场风险

期货市场的风险是由期货市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期货市场的高风险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期货市场集中交易的方式和价格变动的连续性,使期货市场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浓缩了现货市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里所发生的价格波动。第二,期货市场实施交易保证金制度,其高杠杆作用是加大市场风险的内在动因。第三,期货市场允许投机者合法进入,也是造成市场风险的重要原因。

市场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现货市场不发达。主要表现在现货市场对现货商品价格的形成未能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干预。现货市场规模小,成熟度低,制约了期货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次,品种问题。不是每一种商品都可以成为期货交易的品种。有的期货品种过小,没有代表性,它的存在可能成为市场操纵者青睐的对象。再次,市场参与者不够理性。市场参与者投机心太重,急功近利,用非正常手段参与期货交易,垄断市场等等。这些因素都将对期货公司造成伤害。

(四)信用风险

期货交易是一种信用交易,必须以高度发达的信用经济为依托,期货市场依赖于信用关系、信誉基础。期货公司不仅是交易行为的中介,还充当了信用中介的角色。期货公司是期货市场信用链的中心和信用传导机制的关键,任何一方的信用风险都将引起期货公司的信用连锁反应,期货公司的风险的聚焦性和全面性,使得期货市场上的各种风险均可在期货公司聚焦反应出来。另一方面,期货公司自身的信用、信誉,对整个期货公司自己乃至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转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现阶段,信用对期货市场风险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信用观念的落后,表现在具体期货交易上就是没有契约观念,故意违约;二是我国信用体制的落后,不能适应期货市场的需要。

三、针对风险的模型设计

对于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我们的选定如下指标:

1.行业风险:行业集中度(行业规模、行业中公司数量);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2.信用风险:期货公司信用;客户信用

3.财务风险:资本结构比率(股东权益比率、资产负债率、资本比率、核心资本率等);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比率(经济业务增长率、经济业务利润率);投资收益(每股净收益、每股净资产);期货公司经济状况(客户规模、经纪人队伍、研究能力)

4.市场风险:交易品种风险(交易品种的波动性和流动性,现货市场规模);业务范围(公司主要交易品种、公司经纪业务以及其他业务范围);交易风险(公司保证金比率、保证金交易规模)

从上述指标的选择过程来看,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本身以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都是比较粗略的。本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来计算各项权重,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模型原理如下:

1.建立目标集。将指标中的行业风险、信用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四类因素组成一级评价指标,各个具体的指标构成二级评价指标, U代表总目标-期货经纪公司风险控制有效性,u1,u2,u3,u4分别代表一级指标行业风险评价指标、信用风险评价指标、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和市场风险评价指标。第二层级U={u11,u12,……u14},……,U={u41,u42,……u44}。

2.评语集的建立。评语集表示被评价项目的优差程度。用V={v1,v2,……vn}表示该评语集,本模型将V1,V2,,V3,V4定义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档次。再设分数集F=(f1,f2,f3,f4,),以1分为满分,f1,f2,f3,f4分别对应1,0.8,0.6,和0.45 分。

3.权重集的确定和建立。权重集W={w1,w2,……wn}表示指标在所属层次中的重要程度。对于各个二级指标,本文选取专家法确定其权重。对全部专家的判断结果加权,再用解特征根的方法,求得每个要素所占的比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

4.利用模糊运算,进行综合评价。从U 到V 的模糊关系,用模糊评价矩阵R 表示:R=|rij|,其中,rij表示第i 评价指标因素对第j 级评语的隶属度。其计算结果为评价人员对第三层次的指标进行评价,再进行加权。以此类推求得评价模型B,B=WoR=(b1,b2……,bn),在该模糊矩阵的乘法运算采用主要因素决定性模型M=(∧,∨)。当i =1Σb=1 时,采用归一化处理。由于存在三层级的指标,所以必须进行三次模糊综合运算才能得出对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向量。

5.评价结果和结论。利用B与F分数集(列向量)的乘积,根据公式S=B×F 计算最终评价结果S。根据评价模型B和最终结果S对综合风险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本模型采用专家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情况,评判结果也较符合实际。但专家一般是凭经验给出权重,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存在不客观反映的情况,导致评判结果“失真”,同时,本模型在专家人数小于30 时才比较适合用加权统计法计算权重。

四、实证分析

(一)选取实例进行分析检验

1.权重的确定方法。选取某期货经纪公司进行调查,获得其经营风险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征询15位专家的意见,对每两个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判断。对全部专家的判断结果加权,就得到矩阵A=(aij)n×n,再用解特征根的方法,求得每个要素所占的比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根据这样的方法,得出第一层次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结果和计算权重,

2、进行模糊运算和综合评价。

三者的评价矩阵为R11,则

R11=0.1333,0.6667,0.2,00,0.5333,0.4667,0 ,权重A11 ={0.5,0.5}(见表3),用M=(∧,∨)得B11 =A11oR11{0.1333,0.5,0.4667,0},归一化处理得B1a ={0.1212,0.4545,0.4243,0},B1a是对U11的评价向量,乘以分数列向量{1,0.8,0.6,0.45}T得到0.7394,评语为良好,表明该期货公司的行业集中度为良好。类似的计算B1b={0.2286,0.4286,0.3428,0},B1′=B1aB1b=0.1212,0.4545,0.4243,00.2286,0.4286,0.3428,0,又A1′={0.33,0.67},故B1=A1′oB1′={0.2286,0.4283,0.3428,0}

由上述方法同理可得

B2={0.3333,0.3333,0.3333,0};B3={0.3218,0.3218,0.1408,0.2155}; B4={0.2986,0.3266,0.3155,0.0593}

由 B1- B4构成 U1- U4的模糊评价

R=0.2286,0.4286,0.3428,00.3333,0.3333,0.3333,0.33330.3218,0.3218,0.1408,0.21550.2986,0.3266,0.3155,0.0593

权重A={0.3904,0.2876,0.3428,0.2876}(见表3),则得到的风险评估体系的评价模型为B=RoA={0.2876,0.3904,0.3428,0.2876},S=B×F={0.2876,0.3904,0.3428,0.2876}×{1,0.8,0.6,0.45}T=0.71455

通过模糊运算得出该指标体系综合得分为0.71455,评语为良好,说明该期货公司风险控制的总体有效性水平良好,风险控制的各个要素有效,但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有一些个别环节仍然相对薄弱。

五、政策建议

(一)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作为期货公司风险控制制度创新的另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可适时建立与本文模型相似的期货公司信用评级制度。开展会员的信用评级在国外期货交易所被广为采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一般每隔3年举行一次会员的信用评级活动,其评估内容紧紧围绕期货市场监管的内容展开。在我国对期货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实际上是对公司的综合债务清偿能力和可信任程度的科学评估,一方面,期货公司依据交易所评定的信用等级享受相应的信用优惠和风险控制。另一方面,较高的信用等级无疑会为期货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信用评级制度将从另一个侧面规范期货公司的运行,不断提高其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水平。

(二)健全组织架构

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期货公司执行其风险管理制度的载体。一方面,由于期货市场瞬息万变,因价格变化而产生的风险要求期货公司反应灵敏、处置果断。要达到这种要求,衔接紧密的组织机构、快速高效的指挥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一线营业部、二线的风控稽核交易结算部门、风控以及高管对公司的客户,从订立期货经纪合同起,都应有不同的部门履行相应的职责,实行有分级并紧密衔接的授权审核,使公司经营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都有相应的部门进行有叠加的管理,最大幅度地降低公司的管理风险。

(三)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巴林银行的破产使人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对期货公司的违规行为的监控的重要性。应要求期货公司建立和加强内部风险监控机制,指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方案和程序,建立相互制约的业务操作流程,并加强对其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同时,通过交易所的具体交易规则,对机构投资者的持仓作相应规定,核定其持仓所对应的保证金比例,建立大户报告制度,实时监控其交易行为。

除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外,笔者认为目前对期货公司行为的规范还应辅助于宣传和教育,应充分发挥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以及期货公司的自律管理职能。首先,期货业协会可借鉴美国期货业协会的做法,通过专题演讲、安排期货业务训练课程和出版专业书籍来推广期货教育。其次,期货交易所可通过不定期的组织股指期货品种推介会,开展大型媒体宣传,通过出具各种研究报告,举办专业讲座来引导期货公司更为理性地从事交易,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德尔.全球证券市场风险及监管.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1999,63-64

[2]朱国华.中国期货市场分析与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53-54

[3]黄方.谈期货经纪公司业务中的风险控制.事业财会,1999,(60):37-38

[4]张书帮.中国期货市场规范化发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31-133

[5]张天明,付朝辉.论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中国期货业协会,2002,(4):56-57

[6]徐伟珠.期货经纪公司风险管理探讨.业务与技术,2001,(7):24-25

[7]于晓兵.内控制度:期货公司风险防范的基础.期货日报,2003-5-13

第6篇: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1.引言

轮船海运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轮船海运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近几年来,受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人民币对外升值,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轮船海运企业正面临着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一系列风险,给中国的轮船海运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当前,中国正进行着全面深入的经济改革,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的国内全面改革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中国轮船海运企业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并实现发展的一把利器,是推动中国轮船海运企业突破瓶颈,快步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2.完善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对于轮船海运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利于轮船海运企业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

国家执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实现中国各个行业统筹、可持续发展,轮船海运企业在进行日常经营过程中,要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轮船海运企业与国际环境紧密联系,企业要严格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自身利益和中国整体利益实现双赢局面。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企业内部相关人员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常常使国家的方针政策成为一纸空文。通过何种管理手段能够保证轮船海运企业认真积极的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内部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有效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对企业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保证企业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有效、充分地执行。

2.2 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轮船海运企业的各种风险

轮船海运企业由于受到国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经常会面临着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比如财务风险,随着油价、人工成本等大幅上涨,轮船海运企业的经营成本急剧上升,利润大幅下降,收益大大降低。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轮船海运企业必须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所谓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及时识别,度量,分析风险,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控制,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点甚至消除。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未消除,全球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将与企业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使内部控制贯穿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轮船海运企业预防和控制这些风险,促使风险管理卓有成效,进而促使轮船海运企业稳健持续的运营。

2.3 有利于保证轮船海运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及时性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轮船海运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反之,以失真的会计信息为依据进行经营决策,则会使决策与实际情况相违背,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威胁。所以,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与轮船海运的生产经营是否顺利进行紧密相关。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体制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在采集、记录、归纳、汇总等各个环节的真实性,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错误,促使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轮船海运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而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促使企业在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下,不断发展。

2.4 有利于促进轮船海运企业的有效经营

在轮船海运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领导最关心的莫过于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收益是否达到最大或成本是否降低到最低。在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制下,可以有效地将开发、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统筹起来,将轮船海运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加以高效结合起来,并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充分发挥作用,促使企业各项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更快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

2.5 有利于确保轮船海运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轮船海运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才能保证轮船海运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那么,保证这些企业资产的安全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来说就非常重要。健全的内部控制体制,能够更全面地对企业的资产采购、计量、使用等进行监管和控制,最大限度的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

3.轮船海运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难点

3.1 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组织机构不健全

完善的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应该是具有董事会、股东会及监事会最高管理层,且三会与经理层的职责明晰,监事会履行对董事会、财务部与经理管理层严格的监督职责,各管理者各司其职,权责相互制衡,最终保证轮船海运企业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目前,虽然部分轮船海运企业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大部分轮船海运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不健全。主要表现为轮船海运企业各部门的权责模糊,组织内协调性差。由于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导致在轮船海运企业中存在职责模糊的领域,在该领域各职能部门要么都执行管理的职责,如董事会、股东会和经理层各自权责不明确,甚至出现部分轮船海运企业的内审部门虚位或缺位等问题,对于应履行的权责,各职能部门无法明确其权责范围,造成各职能部门要么都来管,要么都置之度外的局势,一旦问题产生后,易造成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致使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为轮船海运企业未来内部控制埋下隐患。此外,在轮船海运企业的决策方面,由于决策缺乏民主性,大部分的决策基本上由轮船海运企业高层管理者决定,没能与其它组织机构进行有效地沟通与交流,加上部分高层管理者决策缺乏全局观,将企业的决策局限于短期的效益利润目标,易导致决策的失误,造成轮船海运企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2 轮船海运企业风险控制机制不够全面

轮船海运企业一方面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在激烈竞争的背后隐藏了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也是轮船海运企业所要面对的。目前,虽然大部分轮船海运企业对风险均有较高的防范意识,但是对风险防范对象的认识不够全面。轮船海运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需要兼顾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国内外航运政策的影响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等因素。例如,固定成本是制约轮船海运企业收益的重要因素,轮船海运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械设备、港口设施等投资,加上由轮船所带来的折旧、燃料等费用,如果成本的上升幅度大于轮船海运企业的利润增加的幅度,那么企业将面临经营风险;同时,由于轮船海运企业是一项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加上轮船海运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往往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企业的资产,使轮船海运企业存在财务风险。轮船海运企业面临的风险除了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还包括应收账款风险、信用风险、行业风险等,大部分轮船海运企业虽然制定了风险控制机制,但风险隐患、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财务预警机制等却常常被忽略,缺乏相应的风险保险机制。

3.3 轮船海运企业信息沟通存在一定滞后性

轮船船只是轮船海运企业货物运输的重要载体,船海运企业日常业务活动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轮船海运企业的经营网络遍及世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对与轮船海运企业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涵盖轮船海运的经营决策、决策执行与监督评价的完整过程,且轮船海运企业的财务管理、市场运营、投融资管理、工程管理、安全生产等众多环节,从生产到售后的供应链较长,与各部门的联系紧密,导致信息沟通的传递时效性差。鉴于此,轮船海运企业上级部门的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被下属部门掌握,可能导致会计核算的不准确性,不利于正确地反映会计信息。再者,由于轮船海运企业的资产由于轮船海运行业的特性,其资产或资金有可能远在国外,传统的信息沟通系统无法满足信息沟通的需要,上级信息传递到下属部门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信息沟通的滞后性使轮船海运企业资金周转与资产收益率无法提升,同时也不利于轮船海运企业风险的预测、分析与监控。

4.完善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4.1 健全内部控制系统,重视内部审计

我国轮船海运企业由于规模和性质的不同对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完善的内部控制为轮船海运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对于轮船海运企业来说显得十分必要。首先,根据权责明确原则,健全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与经理层是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主要管理层,内部控制的建设首当其冲地要根据轮船海运企业的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同时明确相应管理层的职责。构建完善的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与经理层各岗位分级管理制度与权责制衡制度,同时,对于规模较大的轮船海运企业应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避免财务机构兼任内部审计工作,造成各自权责混淆或内部审计虚伪、缺位的情况,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其次,由于轮船海运较国内企业而言,需要面临的风险多而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轮船海运企业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且轮船海运企业的组织机构链条较长,组织机构较为分散。因此,轮船海运企业高层管理者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可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文化发挥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的示范模范作用。管理者应充分注重企业文化、员工职业精神、各岗位的职责认识与相应的国内外轮船海运的相关政策方针等,从精神层面上提高轮船海运企业对内部控制内部环境建设的认识;此外,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与制度考核对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控制与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4.2 完善轮船海运企业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是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由于轮船海运的行业特性,使轮船海运企业的风险管理不仅要立足国内,同时要兼顾国外两方面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应做到:首先,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轮船海运企业可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进行风险防范的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对风险防范的思想意识与实践能力。此外,轮船海运企可将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员工的人事制度、薪酬挂钩,提高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其次,轮船海运企业要兼顾内外部风险因子,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风险管理制度。轮船海运企业的内部风险因子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各部门员工的轮船海运专业职能,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等。外部的宏观经济局势、国外相关的政策法令、国际市场竞争、国际燃料价格等影响因素。轮船海运企业应随时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信息,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轮船海运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的接受水平在可承受的风险水平范围;再者,建立风险防范的保险机制。由于轮船海运企业日常运营涉及的部门广泛,货物供应链较长,货物在海运过程中承担的风险高,随时都有可能面临货物的破损、货物装配出错、海上偷盗灭失等问题。加上船海运企业要面临国内外的不确定性风险,风险防范保险机制有利于降低企业由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例如,船海运企业应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先评估,针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为货物购买海上运输保险,确保损失的最小化。最后,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与突发事件处理机制。船海运企业应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与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随时应对不确定风险与重大突发事件,同时制定风险预警与突发事件处理的政策制度,加强对风险防范的重视度。轮船海运企业对日常的运营应进行实时的预测、跟踪、分析与监控,及时对风险进行预警,同时,规范应急方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1]。

4.3 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加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

由于轮船海运企业的信息沟通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在企业内部进行传达,对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地经营决策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对企业各部门的会计核算造成了困扰,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构建一个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对于轮船海运企业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联系世界各地有效的渠道,轮船海运企业可加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对企业人员、成本、风险等进行有效地管理。在人员管理上,轮船海运企业人员从高层管理者到轮船海运人员涉及众多人员,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确定各人员的职责,有利于信息在各部门、各成员间的流动,同时还能对各员工的工作进展进行实时地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在成本管理上,轮船海运企业可设定成本警戒线,并对企业所发生的成本支出进行实时地监控,对超出警戒线范围的成本进行及时地追踪分析,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地掌握信息,以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企业资金流转与资产的收益率。在风险管理上,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风险分析模型对轮船海运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或已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监控,使风险对轮船海运企业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4.4 建立轮船海运企业内部货运管理体系

由于轮船海运企业运输的货物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就要求其建立相关的内部货运管理体系,对货物采购、销售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具体应做到:首先,轮船海运企业应严格规范货物记录要求,货物发生的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其它相关部门要对货物进行全面细致地记录,所有发生的单证票据必须机打,不得手写,避免误抄,导致会计信息的错误。其次,各职能部门要严格审核。如财务确保业务结算、货物运输系统所记录的数据与货物合同、运输单据等一致,保证业务操作的准确性。同时,内部货运管理体系还能为轮船海运企业管理者提高决策的依据[2]。

4.5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实现轮船海运企业的战略目标

为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轮船海运企业应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将企业的战略目标按照层次、阶段进行细分,使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真正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决策分析。具体应做到:首先,轮船海运企业应进行事前的预算编制,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各部门各阶段地分解,并最终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预算目标;其次,对日常业务进行实时控制,监事会应对董事会、股东会及经理层的职责进行定时与不定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加强事后的考核评估。对于年度、季度、月度编制的预算目标进行阶段性地考核,对预算出现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以保证轮船海运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5.结论

轮船海运业是一个面向国际的行业,其发展深受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影响,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要保证轮船海运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的基础上,迎接挑战,突破瓶颈,实现更快的发展离不开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因此,抓住轮船海运内部控制的难点,对症下药,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变化情况,不断完善轮船海运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大力推动轮船海运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西锟.港口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预警的结合和实践[J].中国港口,2012(9):54-56.

第7篇: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研究

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对市场营销的每一个环节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预测,进而采取相应的系统防范措施,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处置的活动。由于我国市场营销风险管理起步的比较晚,对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的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都不够深入,再加上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促使我国必须加快研究企业市场营销风险,为我国企业融入国际化的市场经济中保驾护航。

一、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的前提与内容

1.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的前提

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需要企业各个层次与部门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并建立起企业的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2.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的内容

第一,需要企业建立风险责任与利益相对应的机制。这样才能推进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利益的结构。第二,要求企业建立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的系统制度组织体系。第三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第四,风险防范和控制。第五,风险事件的紧急处理和补救。

二、市场营销风险的识别、分析及评估

1.市场营销的风险识别

企业要想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对企业市场销售风险进行识别。识别风险时要按部就班的稳步前行,做到不遗漏、不着急。市场营销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战略性风险、操作性风险、财务性风险以及企业部门风险管理的监督与协调。战略性风险主要是由企业领导层负责对风险进行识别,内容主要有内部与外部环境的风险、营销战略上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源的风险等;操作性风险主要由市场部的工作人员负责识别,对市场定位风险、产品质量风险以及价格风险等;财务性风险是以企业的财务部为主,对结算风险、财务风险等风险进行识别。具体的识别方法有财务审查法、意见表法、流程图法、资料综合法、专家咨询法以及头脑风暴法。财务审查法是对企业的账目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查核,根据企业的需要制订查核规律,以及时发现风险的存在。意见表法指的是为可能预测的的风险项目做好清单,然后根据企业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意见,进行风险识别。流程图法指的是把关于企业所经营项目绘制成流程图,然后按照顺序一一进行分析,避免遗漏项。资料综合法指的是将公司所有的关于风险统计的报告,与相关的国家政策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专家咨询法指的是邀请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公司提供专业的风险识别。

2.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当风险经识别出来后,就要按部就班的按照危险轻重来分析,为解决措施的寻找做好铺垫。具体方法有:归类法、逻辑推理法和调查法、故障树法、筛选-监测-诊断法、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以及专家会议法。

3.市场营销风险评估

风险经过识别分析后,必须将相关资料整理收集,进行对比评估,根据风险的轻重缓急按部就班的采取措施。企业风险评估的传统方法有概率分析法、敏感分析法、经验估计法以及盈亏平衡分析法。

三、市场营销风险的防范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可以分为两类,风险的积极回避和消极回避。积极回避一般是根据自身和外界的具体状况,结合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重要程度,对方案的内容进行调整,以此来回避所发现的风险;消极回避指的是对原方案的立即终止或放弃,来实现风险的回避。

2.风险控制

当企业已经找到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时,在可行的范围内对其进行控制,并采取措施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对风险的控制可以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因而成为企业经常选择的方法。比如当企业进行重大决策时,一定要对客户的信誉指数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建立客户的相关档案,对决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避免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

3.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包括两种方式,分散投资和项目结合。分散投资的各个项目是不相关的,这样可以将风险分散,但是由于分散投资的资源不能共享,增加了企业的内部成本,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项目结合恰恰与分散投资相反,项目之间是存在关联的,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4.风险分摊

风险分摊指的是增加投资人,减少每个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从整体上降低项目的风险。

5.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可以分为财务转移和非财务转移两个方面,指的是将风险的承担由一个承担主体转向另一个主体,达到降低自身风险的承担。风险的财务转移指的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变,将风险转给了客户、担保人或保险公司;风险的非财务转移指的是经过委托、招标、出售等方式使承担风险的主体和财务都转移到其他企业后者个人,以降低自身的风险。

四、市场营销的基本准则

由于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处于动态的管理,因此,要想做好市场营销风险的管理工作,需要遵循市场营销的基本准则。第一,以市场导向为准;第二,加强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以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第三,将宏观管理与具体管理相结合;第四,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做到责任与利益呼应;第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第六,企业管理决策要权衡好各方面的关系,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五、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的对策

1.关于市场营销环境风险的管理对策

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与国际化接轨,市场营销的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市场环境的变化使企业营销面临的风险是企业最大的挑战。企业实行国际化的经营方式成为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好方式,虽然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方式可以拓宽市场,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生产经营,但与此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如何管理经营,如何控制成本,如何在新的环境里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些都要求企业及时提高企业自身的知识水平。在国际化营销的大环境里,怎样能使企业跟上国际化的步伐,需要实施什么样的战略方针,怎计划并实施企业的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到底有哪些潜在的风险需要企业做好防范。企业研究并计划好如何应对以上问题,有利于企业与国际化市场接轨时,降低自身的风险,在挑战机遇的同时,抓住机遇,使企业更好的前进。在市场国际化的同时,信息的网络化、国际化紧随而至,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及时的投入到信息网络化的大环境中,抓住机遇,比如应用电子商务来收集管理储存信息,但使用电子商务进行资料的额管理,也是存在风险的,比如信息泄露风险以及结算风险等。

2.关于市场营销定位风险的管理对策

市场营销是建立在市场细分基础上的目标选择市场和市场定位,目标市场营销就是开发市场的有利条件和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群,针对市场进行产品开发,产品包装,产品销售,然后针对有兴趣的群体进行销售。但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实行多产品销售的手段,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目标市场销售。多产品销售的产皮没有针对性,只用品牌的新鲜感来吸引顾客,实现短期效益。这种销售方式显然不利于企业产品的品牌建设。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只注重产品生产和销售操作,往往对市场细分视而不见,长期的忽视行为导致企业陷入盲目的营销状态,最终陷入行销的风险之中。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想对此类的风险进行防范,就必须重视市场细分的重要性,制定有效的市场细分制度,把责任明确到各部门及部门每个员工,并对市场细分的结果进行考核研究,制定可行性报告。有效的市场细分需要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可测量性,对可以测量的因素的基本状况做测量;第二,可接近性,在对产品进行定位和组合时,需要保证市场能够提供销售产品;第三,实质性,作为子市场,规模要足够大到可以值得企业专门去做营销策略和组合方案,以此才能保证企业的盈利;第四,可行性,销售产品的销售计划必须能够吸引顾客群体,并能服务于市场。评估目标市场时,要求企业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营销战略定位,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对目标市场的相关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包括目标市场的销售额、销售利润以及销售的增长率等。增长速度快的目标市场往往是不适合小企业的,这样会增大风险,他们会选择相对吸引力小的,但是却是有利润空间的目标市场。对于目标市场所存在的结构优势进行细分,如果目标市场的规模够大,发展够理想,但是利润空间却小,那这个目标市场就可能缺乏发展的优势。企业要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吻合企业的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如果不符合,会分散企业的精力和资源,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企业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市场提供的价值和优势都超过竞争对手,才会立足于目标市场。企业在选择市场覆盖率上,有三种方式:无差异营销、有差异营销、集中式营销。为了避免企业陷入市场覆盖率的危险中,产生竞争失败或错失良机的后果,企业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看公司的资源是否与目标市场需求的资源相符并能满足目标市场,如果出现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应该选择集中式的处理方法;第二,在选择无差异性营销手段时,要看产品的设计种类,单一产品适合无差异性营销,复合型分散种类的产品适合集中式营销,第三,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第四,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策略的变更。在市场进行定位时,要做到三步:定位应该形成的优势;选择其中正确的优势;对市场进行正确的定位。在定位的过程中,应该有效的避免以下三种错误定位:过高定位、过低定位;模糊定位。如果企业的定位必须进行调整,那就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来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顾客因定位变化所产生的困惑。

3.关于市场营销组合风险的管理对策

营销组合所存在的风险包括:第一,营销组合与市场的定位和竞争策略没有一一对应,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是企业的营销原则进行销售产品组合,并随时根据企业竞争策略的变化进行调整。第二,营销组合的各个方面因各种原因没有形成整体。营销产品的风险主要包括: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产品质量以及整个产品的品牌策略。这里我们着重针对产品设计上风险的管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产品设计对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如果产品设计上显现的太单一,会是企业陷入风险中。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明确造成风险的原因,风险成因可以总结成以下四点:首先,就是产品的设计观念,容易出现超越消费目标需求的产品设计,产生错误的观念;其次,产品生产对设计要求不严。这样容易引风险,导致起企业的损失和浪费。再次,企业的研发设计团队的组合呈现出不合理因素。最后,企业缺少奖罚机制。面对设计上所存在的风险,企业就应该首先做到高度重视并严格贯彻研究设计的思想,并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宗旨,以超过竞争者为目标,最终获得市场的有利条件。企业要严格要求产品的设计,提高设计标准与设计理念,遵守设计程序,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已经投入市场的产品设计,公司要定期做好回馈意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满足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大众化要求,如果在投入市场之前,要首先对产品的设计进行检验,如果不合理,将决不要对产品进行下一步生产,应立刻中止原计划的进行,避免成品问世进行销售时所出现的风险。在品牌策略上,手下企业要了解品牌的四个层次,价值、属性、利益和个性,品牌策略的难点是开发品牌深层次的价值和个性。不同的品牌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企业建立了品牌并且认定这个品牌,就要进行保护,如果半途而废,会导致企业损失之前在品牌上所投入的注意力和物力,同时企业还需要重新建立品牌呢,重新制定品牌策略,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最为不利的。企业在对所销售的产品进行宣传时,广告的重要作用就随着而来了,广告的设计要根据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在广告的宣传中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有很多企业所做的关于产品的广告缺乏新意,导致消费者对广告产生逆反心理,讨厌这个广告的同时,讨厌生产的厂家,从而影响了销售;还有的广告正与其相反,广告做的好,但是产品做的差,产生失信的行为。因此,企业在管理产品广告时。一定要在制定之前,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产品在市场所占的份额,在播出时,要考虑到广告播出时的竞争与干扰以及广告播出时的次数问题。

六、结论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的市场营销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为了企业的发展能够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速度,企业就必须制定并实行确实有效、合乎企业自身发展的风险管理。本文通过对市场营销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明确关于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明确企业的风险管理内容。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以产品的营销为中心,立足于市场发展的动态变化,从而提高营销策划的系统性;企业在提升自身品牌竞争力的同时,要以产品的效益为中心,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商务管理系统,实现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最后,要加强企业销售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虽然企业要进行系统化的风险管理任重而道远,但是面临眼前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必须要坚定思想,统一战线,团结合作,为实现企业市场营销的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而坚持不懈,使企业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辉煌前行。

参考文献:

[1]顾镜清.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D].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2]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赵平等译)[D].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谢科范,罗险峰.市场风险预警管理[D].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许嘉良.企业风险管理[D].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第8篇: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体系 构建

一、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通常机构人员复杂且层级较多,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有集团公司和下属子公司,而其内部控制既要做好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良好控制,又要做好各公司内部部门间的良好配合。一般而言,国有企业下属的子公司数量越多,其经营管理层次就越复杂,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可能性将越高,因此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就必不可少。

全球经济一体化化背景下,国有企业纷纷开始走出国门,而它们在开展海外业务时更需要内部控制体系的管理和约束(中航油失败的案例就是国有企业在新加坡分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而导致的悲剧)。在这种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从细节控制转向风险管理,董事会和管理层要加大对重大风险环节的重视,同时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最关键和最主要的内容。

二、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内部控制责任主体建设的思路

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体上到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下到全体员工,是包含全员在内的控制。但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关键的责任主体(即董事会和管理层),只有关键责任主体首先具备风险意识并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才能带动下边各层级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确保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执行更加有效。为此国有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系统前,要重点关注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想法和建议,确保建设方案符合他们的预期及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憧憬。

(二)内部控制目标建设的思路

内部控制目标是国有企业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活动的基础,而每个国有企业因所处行业和发展态势的差异,会构建自己独特的内部控制目标,确保有效识别内部控制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以进行处理。国有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中,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目标是什么(包括整体目标和各业务部门的目标),分析可能影响各目标实现的因素及因素中隐含的风险(如市场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及运营风险),为各类目标设定相应的风险容忍度,并重点关注那些发生可能性较大、对目标影响程度也较大的风险,从而确保所制定的控制措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内部控制程序建设的思路

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一条主线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目标设定是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风险分析和防范是流程规范化设计的依据和逻辑,而内部环境、信息沟通和监督是这条主线的三个支撑。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将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环境、信息沟通与监督在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上穿插起来将发挥更好的效果,如风险评估应包含整体层面的风险评估和业务流程层面的风险评估;监督应包含整体层面内控评价方法和业务流程层面内控评价方法。

(四)内部控制方法建设的思路

1、国有企业要改善支撑环境

在国资委的推动和两层责任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国有企业要改善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基础和管理手段,进行明晰的权责分配。具体而言,国有企业要明确董事会对风险管理及重大会计政策的决策权限,对董事会董事结构进行优化,确保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人员的独立性,并且适当增加外部董事的比例。

2、国有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

国有企业要强调以风险为导向来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内部控制之中,构建规范完善的系统风险管理体系,按时对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检验;要切实抓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防治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等人员在道德层面的缺失。

3、国有企业要完善制度流程

作为控制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制度流程是通过目标设定和风险识别而制定的控制活动,通过审批授权政策来规范业务流程。目前大中型国有企业普遍都出台了系列管理制度,控制活动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但制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还有待提升,例如不少企业没有构建内控评价标准,这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的重要环节。

4、国有企业要促进信息沟通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将产生大量信息,这些信息需要被及时传递和了解,如果信息传递和沟通不畅将引发内部控制的失效。为此国有企业要从内部报告、信息收集机制、保密管理、信息沟通机制等方面加强信息沟通的建设,确保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能够及时在整个企业内部传递。

5、国有企业要提高监督能力

国有企业要通过监督来实现对内部控制动态的更新,并且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具体操作时,国有企业要将监督丰富为多种具体手段,如强化对重要事项的监控、风险预警、内控评价考核及内审监督等,从而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此外,国有企业也要重视加强责任主体间的互相监督,确保董事会和管理层不会因职责重叠而产生舞弊现象。

三、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将日益显著。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难点,为此本文笔者从内部控制责任主体建设、内部控制目标建设、内部控制程序建设、内部控制方法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就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唐大鹏,于洪鉴.基于风险导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6)

[2]邝灿梅.风险导向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5(3)

第9篇:财务风险分析的难点范文

1.市场营销的风险识别

企业要想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对企业市场销售风险进行识别。识别风险时要按部就班的稳步前行,做到不遗漏、不着急。市场营销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战略性风险、操作性风险、财务性风险以及企业部门风险管理的监督与协调。战略性风险主要是由企业领导层负责对风险进行识别,内容主要有内部与外部环境的风险、营销战略上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源的风险等;操作性风险主要由市场部的工作人员负责识别,对市场定位风险、产品质量风险以及价格风险等;财务性风险是以企业的财务部为主,对结算风险、财务风险等风险进行识别。具体的识别方法有财务审查法、意见表法、流程图法、资料综合法、专家咨询法以及头脑风暴法。财务审查法是对企业的账目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查核,根据企业的需要制订查核规律,以及时发现风险的存在。意见表法指的是为可能预测的的风险项目做好清单,然后根据企业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意见,进行风险识别。流程图法指的是把关于企业所经营项目绘制成流程图,然后按照顺序一一进行分析,避免遗漏项。资料综合法指的是将公司所有的关于风险统计的报告,与相关的国家政策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专家咨询法指的是邀请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公司提供专业的风险识别。

2.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当风险经识别出来后,就要按部就班的按照危险轻重来分析,为解决措施的寻找做好铺垫。具体方法有:归类法、逻辑推理法和调查法、故障树法、筛选-监测-诊断法、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以及专家会议法。3.市场营销风险评估风险经过识别分析后,必须将相关资料整理收集,进行对比评估,根据风险的轻重缓急按部就班的采取措施。企业风险评估的传统方法有概率分析法、敏感分析法、经验估计法以及盈亏平衡分析法。

二、市场营销风险的防范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可以分为两类,风险的积极回避和消极回避。积极回避一般是根据自身和外界的具体状况,结合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重要程度,对方案的内容进行调整,以此来回避所发现的风险;消极回避指的是对原方案的立即终止或放弃,来实现风险的回避。

2.风险控制

当企业已经找到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时,在可行的范围内对其进行控制,并采取措施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对风险的控制可以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因而成为企业经常选择的方法。比如当企业进行重大决策时,一定要对客户的信誉指数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建立客户的相关档案,对决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避免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

3.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包括两种方式,分散投资和项目结合。分散投资的各个项目是不相关的,这样可以将风险分散,但是由于分散投资的资源不能共享,增加了企业的内部成本,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项目结合恰恰与分散投资相反,项目之间是存在关联的,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4.风险分摊

风险分摊指的是增加投资人,减少每个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从整体上降低项目的风险。5.风险转移风险转移可以分为财务转移和非财务转移两个方面,指的是将风险的承担由一个承担主体转向另一个主体,达到降低自身风险的承担。风险的财务转移指的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变,将风险转给了客户、担保人或保险公司;风险的非财务转移指的是经过委托、招标、出售等方式使承担风险的主体和财务都转移到其他企业后者个人,以降低自身的风险。

三、市场营销的基本准则

由于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处于动态的管理,因此,要想做好市场营销风险的管理工作,需要遵循市场营销的基本准则。第一,以市场导向为准;第二,加强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以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第三,将宏观管理与具体管理相结合;第四,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做到责任与利益呼应;第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第六,企业管理决策要权衡好各方面的关系,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四、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的对策

1.关于市场营销环境风险的管理对策

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与国际化接轨,市场营销的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市场环境的变化使企业营销面临的风险是企业最大的挑战。企业实行国际化的经营方式成为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好方式,虽然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方式可以拓宽市场,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生产经营,但与此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如何管理经营,如何控制成本,如何在新的环境里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些都要求企业及时提高企业自身的知识水平。在国际化营销的大环境里,怎样能使企业跟上国际化的步伐,需要实施什么样的战略方针,怎计划并实施企业的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到底有哪些潜在的风险需要企业做好防范。企业研究并计划好如何应对以上问题,有利于企业与国际化市场接轨时,降低自身的风险,在挑战机遇的同时,抓住机遇,使企业更好的前进。在市场国际化的同时,信息的网络化、国际化紧随而至,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及时的投入到信息网络化的大环境中,抓住机遇,比如应用电子商务来收集管理储存信息,但使用电子商务进行资料的额管理,也是存在风险的,比如信息泄露风险以及结算风险等。

2.关于市场营销定位风险的管理对策

市场营销是建立在市场细分基础上的目标选择市场和市场定位,目标市场营销就是开发市场的有利条件和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群,针对市场进行产品开发,产品包装,产品销售,然后针对有兴趣的群体进行销售。但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实行多产品销售的手段,缺乏严格意义上的目标市场销售。多产品销售的产皮没有针对性,只用品牌的新鲜感来吸引顾客,实现短期效益。这种销售方式显然不利于企业产品的品牌建设。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只注重产品生产和销售操作,往往对市场细分视而不见,长期的忽视行为导致企业陷入盲目的营销状态,最终陷入行销的风险之中。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想对此类的风险进行防范,就必须重视市场细分的重要性,制定有效的市场细分制度,把责任明确到各部门及部门每个员工,并对市场细分的结果进行考核研究,制定可行性报告。有效的市场细分需要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可测量性,对可以测量的因素的基本状况做测量;第二,可接近性,在对产品进行定位和组合时,需要保证市场能够提供销售产品;第三,实质性,作为子市场,规模要足够大到可以值得企业专门去做营销策略和组合方案,以此才能保证企业的盈利;第四,可行性,销售产品的销售计划必须能够吸引顾客群体,并能服务于市场。评估目标市场时,要求企业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营销战略定位,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对目标市场的相关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包括目标市场的销售额、销售利润以及销售的增长率等。增长速度快的目标市场往往是不适合小企业的,这样会增大风险,他们会选择相对吸引力小的,但是却是有利润空间的目标市场。对于目标市场所存在的结构优势进行细分,如果目标市场的规模够大,发展够理想,但是利润空间却小,那这个目标市场就可能缺乏发展的优势。企业要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吻合企业的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如果不符合,会分散企业的精力和资源,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企业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市场提供的价值和优势都超过竞争对手,才会立足于目标市场。企业在选择市场覆盖率上,有三种方式:无差异营销、有差异营销、集中式营销。为了避免企业陷入市场覆盖率的危险中,产生竞争失败或错失良机的后果,企业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看公司的资源是否与目标市场需求的资源相符并能满足目标市场,如果出现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应该选择集中式的处理方法;第二,在选择无差异性营销手段时,要看产品的设计种类,单一产品适合无差异性营销,复合型分散种类的产品适合集中式营销,第三,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第四,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策略的变更。在市场进行定位时,要做到三步:定位应该形成的优势;选择其中正确的优势;对市场进行正确的定位。在定位的过程中,应该有效的避免以下三种错误定位:过高定位、过低定位;模糊定位。如果企业的定位必须进行调整,那就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来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顾客因定位变化所产生的困惑。

3.关于市场营销组合风险的管理对策

营销组合所存在的风险包括:第一,营销组合与市场的定位和竞争策略没有一一对应,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是企业的营销原则进行销售产品组合,并随时根据企业竞争策略的变化进行调整。第二,营销组合的各个方面因各种原因没有形成整体。营销产品的风险主要包括: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产品质量以及整个产品的品牌策略。这里我们着重针对产品设计上风险的管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产品设计对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如果产品设计上显现的太单一,会是企业陷入风险中。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明确造成风险的原因,风险成因可以总结成以下四点:首先,就是产品的设计观念,容易出现超越消费目标需求的产品设计,产生错误的观念;其次,产品生产对设计要求不严。这样容易引风险,导致起企业的损失和浪费。再次,企业的研发设计团队的组合呈现出不合理因素。最后,企业缺少奖罚机制。面对设计上所存在的风险,企业就应该首先做到高度重视并严格贯彻研究设计的思想,并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宗旨,以超过竞争者为目标,最终获得市场的有利条件。企业要严格要求产品的设计,提高设计标准与设计理念,遵守设计程序,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已经投入市场的产品设计,公司要定期做好回馈意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满足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大众化要求,如果在投入市场之前,要首先对产品的设计进行检验,如果不合理,将决不要对产品进行下一步生产,应立刻中止原计划的进行,避免成品问世进行销售时所出现的风险。在品牌策略上,手下企业要了解品牌的四个层次,价值、属性、利益和个性,品牌策略的难点是开发品牌深层次的价值和个性。不同的品牌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企业建立了品牌并且认定这个品牌,就要进行保护,如果半途而废,会导致企业损失之前在品牌上所投入的注意力和物力,同时企业还需要重新建立品牌呢,重新制定品牌策略,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最为不利的。企业在对所销售的产品进行宣传时,广告的重要作用就随着而来了,广告的设计要根据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在广告的宣传中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有很多企业所做的关于产品的广告缺乏新意,导致消费者对广告产生逆反心理,讨厌这个广告的同时,讨厌生产的厂家,从而影响了销售;还有的广告正与其相反,广告做的好,但是产品做的差,产生失信的行为。因此,企业在管理产品广告时。一定要在制定之前,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产品在市场所占的份额,在播出时,要考虑到广告播出时的竞争与干扰以及广告播出时的次数问题。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