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孩子兴趣的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孩子兴趣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孩子兴趣的培养

第1篇: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孩子及早接触和熟悉文字平时不妨将路牌和食品包装上的文字指给孩子看,然后大声念给孩子听,让孩子逐渐了解到这些弯弯曲曲的符号是有一定意义的。除此之外,将报纸上的大标题念给孩子听;或者在上街时,将广告牌上的内容指给孩子看,这些都是让孩子及早熟悉文字的好方法。

将书摆放在孩子随手可及的地方家里的每个房间最好都要有书,让孩子随手就可以拿到。逢年过节,当有亲友要送孩子礼物时,可以让他们将书作为给孩子的礼物。

言传身教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非常重要。孩子看见您经常阅读书籍、报纸和杂志,并且经常从中获得有益的东西,孩子就会很自然地模仿您的样子去做。

怎样给孩子读书选择什么样的书和孩子一起读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兴趣,此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书的内容要让您和孩子都会感兴趣,书里面的插图也要尽量大而色彩鲜明。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间比较短,因此文章不要太长,最好能一次读完。许多孩子都喜欢一遍一遍地听同一个故事,家长要尽量尊重孩子这个习惯。

利用什么样的时间读书孩子常常会主动向家长提出要求,要爸爸妈妈讲一个故事,这个时候往往是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最好的时机。此外,每天也可以安排一些固定的时间,比如午睡前和晚上睡觉前这两段时间就很好。平时和孩子一起外出时,也可以在孩子的小车里或背包里放一本书,遇到排队和需要等候的情况,拿出书来读一读,可以让这段等候的时光很快地过去。

大声地给孩子念书有些家长不太好意思大声给孩子念书,怕自己会念错;其实您大可不必紧张,孩子是不会在意您是否会念错的。如果您念的时候能放慢速度,再加上面部表情和一些表现声音的象声词,那就更好了。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插图中的细节;当故事进入时,还可以故意停下来,问孩子一些问题,例如“小猫为什么跑了呀”,以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

第2篇: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但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往往令许多家长头疼,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烦恼:有的家长不知道该培养孩子哪方面的兴趣爱好,有的则为孩子经常性的兴趣转移而发愁,还有的家长自己一厢情愿,给孩子报读了各种兴趣班,可孩子偏偏不买账……怎么办?

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作为家长,首先要注意避免几个误区。因为这些误区过早地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且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建立。

误区之一:一厢情愿

家长自认为哪方面的技能有价值、受追捧,就盲目地培养孩子那方面的爱好,丝毫不考虑孩子自身的特质及实际接受能力。

误区之二:一往情深

家长对孩子具有某方面的天赋深信不疑,义无反顾地让其参加各种专业训练,而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或表现却视而不见。

误区之三:遍地开花

只要是孩子稍稍感兴趣的东西,家长马上就展开定向培养。一旦孩子的兴趣转移,就又紧随着孩子调整方向,进行新一轮方向的能力培养。

其实,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们就谈谈孩子兴趣培养的几个有效章法。

第一 观察孩子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哪些事情表现出兴趣或天赋,作为家长,应对孩子多加观察,找出他生活、学习上的闪光点。同时,还可以和孩子沟通,看看他是否有把这种闪光点发扬光大的兴趣和决心。如果有,就应该适时地表示赞赏和支持。

第二 创设环境

孩子的潜能如同种子,只要有适宜条件就会生根、发芽、结果。也许家长在给孩子一只蜡笔的瞬间就造就了一位未来的艺术家呢!所以,当孩子表达了关于某种兴趣爱好方面的期望时,就应该着手给孩子创设一个相应的环境。不妨和孩子一起讨论计划,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最合理、也最合适他。

第三 循序渐进,适度发展

家长切忌急功近利,片面追求速度,违背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要看到孩子的进步,一点一滴地表扬他、鼓励他。此外,也要让孩子自己感受到进步:不妨把孩子的作品保存起来,让他自己比较,体验进步;或者不断创造机会让他展示自我,促进其兴趣的发展。

第四 持之以恒

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容易懈怠,也很容易转移兴趣。出现这些情况后,家长需要科学地引导,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可以和孩子沟通:比如持之以恒培养兴趣,成功了会怎样?又如当初耗费这么多金钱、时间和精力,由此中断是不是太可惜?多沟通、多交流,孩子会更明白事理。

第五 期望值不要太高

期望值太高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家长不妨放宽心,走出成名成家的心理期望,仅仅把兴趣爱好当作孩子陶冶情操的一种途径,并把这种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态传达给孩子,让他轻松快乐地成长。

第六 适机培养孩子的品质

第3篇: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培养;轻松自由;阅读兴趣

西方一位教育名人曾经说过:“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培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喜欢读书是父母献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最成功的一种标志。”

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

身。那么,孩子的阅读兴趣从何而来?如何培养呢?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天生喜欢玩具,并非天生就爱看书。孩子爱不爱看书,喜欢不喜欢阅读,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书刊的内容和外观色彩要尽量迎合孩子的心理,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书刊的内容,不要以为“有用的”就是可以给孩子看的。因此,在早期,应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等。

二、不可过早地限定孩子的阅读范围和阅读内

容,而应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更不应按自己的意志强行改变孩子的阅读爱好,也不宜按自己的知识观和阅读习惯为孩子开列必读书目。否则,孩子就容易对阅读产生厌恶和恐惧,从而失去阅读兴趣。

三、带孩子逛书店,给孩子选择书的权利

“人是环境之子。”对于孩子来讲,书店就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好地方。书店就像一个“气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产生了“场效应”。因为在书店里看书的孩子也很多,或坐或趴,都在翻看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孩子到这样的环境中逛逛,自然而然地加固了他看书的习惯。

我认为,凡是书店里的书,只要孩子乐意看,就让他尽情地看,我基本上不干涉。在为孩子选择阅读材料时,最好带孩子一起到书店,尽量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多给孩子一些自,家长只是提一些参考意见。所以家长不要不顾及孩子买“闲书”的愿望,而一味盯着教辅,否则只会抹杀孩子的阅读兴趣。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和家长在不知道孩子兴趣的前提下,不要硬性给孩子开出书目,使孩子失去了阅读兴趣。”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和良好的阅读环境,就是家长自己要热爱阅读

自己热爱读书,这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如果儿童经常看到家长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自然也喜欢阅读。教育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读有所思,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在阅读过程中,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好奇、好

第4篇: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要使儿童的作品真正能熠熠生辉,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学生为依据,精心地安排、设计,更好地起到主导作用,从而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智力得到更高的发展。

(一)利用童话语言,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

用童话的语言指导儿童不断提高绘画水平,是孩子容易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有一次,一个孩子在画葫芦时,下笔时画得太小了,想画另一张,我有意地“误解”道:“葫芦妈妈身边长了一棵葫芦宝宝,你先画了小宝宝,妈妈长得什么样,快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孩子一听,高兴了,马上回到座位,在小葫芦旁边画了另一些小葫芦,画完还跑到我身边告诉我:“你看,葫芦妈妈生了这么多小宝宝。”童话式的评语还能对孩子的每一点发现、创造和进步给予温馨的表扬、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小组合作增添乐趣,减轻能力较弱学生的难度,培养合作意识。

以优秀生为组长,与能力较弱的学生合作一幅作品,各尽其能,便于能力较弱者学习绘画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优秀生的协作分工能力。这样也使教师的教授变得事半功倍,省时省力。上课时我就是运用小组合作绘画的方法,在学生画画做手工时,小组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每个学生的画都有很大的进步。小组之间合作学习、讨论,既相互促进又增进友谊。有时我给每组一张大纸,每个组员都在上面画上自己的画,组成一幅大画。这样,既能看到每个人的差距,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

(三)添画减轻难度,增强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式的绘画方法也很多,有小组一起添画、组画、合作想象画、合作命题创作画等等。“添”的方法,这是一种较简单,又有趣的方法。主要是指数量的增加。如原图中一只小鸟,一朵花,一片荷叶,让学生添到二只,二朵,二片;三只,三朵,三片;……不一会,一群可爱的小鸟,一幅鲜花世界跃然纸上。又如一样物体经过添加变成另一番面貌,不仅改变了它的外观,同时也增加或扩大了功能,许许多多的革新、改革无不出于此种劳作。如果让学生能见到一个简单的纸盒筒而添加几个纸盒或别的辅助品,使其具有更大的功能,那就使教材原来“学会制作一只笔简的方法”的目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升华。画好了,把画挂起来,再指导他们欣赏、评定,以树立他们对完整的画幅的初步概念。

(四)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增强孩子绘画表现的欲望。

有些孩子爱画相同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这样会影响绘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应该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里成长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带孩子爬山、游泳、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可以说是丰富孩子作画感的源泉,孩子要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描写出生动、真实、充满情感的作品,这样孩子也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以上这些方法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效果很显著。当然,教无定法,儿童绘画教学中和美术活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一切问题都会在思考与实践中解决。

研究表明,好奇、好动、求异是儿童普遍存在的共性,在教学活动中具体表现在:儿童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求知热情的昙花一现,伸着小手有问不完的问题等现象。这些问题在儿童绘画教学中尤为明显,教师若不能正确引导,采取有效措施,教师则非常被动,为了启发孩子绘画灵感,使他们的绘画热情在一堂课中自始至终得以保持,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赞赏为主的激励原则。

(一)及时表扬。

美术课除了能够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启迪智慧外,培养孩子的耐心,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儿童绘画课又一重要内容。然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的现象非常严重。为此,我在课堂上抓住关键点――构思独特的孩子,分析形象时积极发言的孩子,思路清晰、追随着老师的引导思维的孩子,给予大力表扬。这样让孩子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投入到绘画活动中,并且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的作品紧扣主题充满新意。

(二)及时展示优秀作品。

在老师的表扬下,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为了不束缚孩子们的思想,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在巡视指导时,及时对那些迸发智慧火花的佳作展示给其他的孩子。就其中的闪光点――独特的想法、技法的熟练,进行适当的表扬,作深入浅出的点评。孩子们需要鼓励,相互影响和相互启发,老师对孩子做出期待新佳作出现的意向,孩子们更加乐意去想象,去创作。

(三)物质激励法。

鼓励、培养孩子自信,是每一个老师都应遵守的原则。适当积极的物质奖励则会让孩子们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所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给予一些小的奖励,使孩子们兴奋不已,美术活动热情极高。

(四)引导孩子使用不同材料,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求异、好奇是儿童的又一重要的心理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老一套的教学手段,都会使孩子们感觉到索然无味。指导孩子们尝试使用新工具,例如荧光笔、色卡纸、油画棒、水粉颜料、手工纸等。学习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和美术活动――粘贴、泥工、手工制作、油画棒绘画、水粉画绘画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产生画画玩玩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则会使孩子开阔眼界、热情倍增。比如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辅助手段,使作品更具灵活性,内容更丰富多样,更具个性。

如教学图案《单独纹样》时,针对儿童的这一特点,我采集了各种各样的叶片,还用纸剪出各种不同的叶片,上好颜色,形成色彩缤纷的彩叶。学生顿时觉得好玩,好看,兴趣一下子起来了,他们在看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记下了叶子的形状,颜色,然后我带领他们组合各种图案,其中有很多学生想出了不少新鲜的漂亮的图案,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图案的设计上,兴趣浓厚,创作出了不少让老师意想不到的作品。

让儿童在浓厚的兴趣和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激发儿童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求知欲。在美术课中,人物很不好表现,学生掌握不好画的技巧,画出来的人物总是很简单生硬,有的学生就开始失去了兴趣,不好好画了。为了让学生不感到枯燥无味,我运用幻灯片演示人物“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再在上面将“眼,眉,鼻,嘴”相互结合,生动形象;并请学生上台来做出各种表情,并让他们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感受一下各种表情的不同和特点,学生都很认真地做着各种表情,并感受其中的不同,课堂气氛活跃。最后,大部分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拿着自己的画都很得意,课堂效果很好。

学生都是很喜欢听故事的,课上总是平铺直叙的将该学的内容统统灌给学生,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听腻了。其中给他们讲讲故事,做做游戏,听听音乐都正合他们的心意。像“龟兔赛跑,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这些小孩子们爱听又容易表现的小故事,学生认真地听、想,都愿意画好故事中的人物。同时再把美术知识贯穿其中,像景物“近大远小”,色彩“前深后浅”等这些美术技法,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5篇: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可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经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没有培养起经常阅读的习惯。我认为,学生缺乏积极阅读的兴趣,是扼杀学生阅读热情的头号“杀手”。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所以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使学生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热情的时间很短,许多学生都只具有所谓的“三分钟热情”。如何培养小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呢?我将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其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例如,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可以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也可以等学生学完课文后,向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还可以从开学就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经过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兴趣。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其适当地选择一些说理性、逻辑性较强的读物。“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鲁迅先生这富有哲理的话不正是我们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吗?

二、利用故事迁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爱听,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都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说教师要讲故事了,都赶紧竖起耳朵,挺直身子,两眼发光,嘴角往上翘,听得津津有味。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当然,教师讲完故事后,不忘及时向学生推荐课外书,告诉学生:这故事我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这本书里面还有许多好听的故事,你想听吗?学生肯定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去看这本书,这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是,也不能仅靠教师讲学生听,这远远不够。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教师单独讲,学生单独讲,也可以学生合作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如此一来,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成语故事,或童话故事,或科幻故事,或寓言故事……此时此刻,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当讲的人绘声绘色、滔滔不绝时,他(她)成功的喜悦无以言表;当听的人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时,他(她)阅读的诱惑不可抵挡。你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还用得着我们教师整天唠叨课外阅读如何如何的好吗?

三、鼓励先进,坚持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常言道:娃娃是夸长大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的心理更为急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表扬讲故事的学生,其他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想表现自己。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大增。然而,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它很容易就“夭折”在“襁褓”中。因此,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也应多种多样,比如,举行读书经验交流会、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小能手……总之,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他们坚持大量而又广泛的阅读,那么,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养成了。同时,这些得到表扬的“先进们”往往又是其他学生效仿的榜样,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第6篇: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育;化学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91-02

新课改的春风吹拂在神州大地上已有十几载,它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被广大的师生及学生家长已接受并认可,这股吹带来的富有生机的种子也已在边远地区及广大农村扎根。也许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及城市学校那么先进,但是学习新课改的热情与实践新课改的胆识不减。在教学实践中,许多一线教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地处农村的学校的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笔者从事农村中学的教学工作多年,在新课改中积极学习,大胆实践,逐步探索出一些关于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经验,现归结如下:

一、注重语言表达,生动用语吸引学习兴趣

以前的化学课中,我们对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要求仅限于准确,以为做到精准地讲述就是完美的。随着理论知识的丰富我们认识到,让语言更有表现力,更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多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让生动的语言如磁石般吸引学生,这成了我们新的追求。因为生活化、情趣化的语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一种更加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展开,无疑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在教学实际中,在备课环节上,在课堂临场发挥时,教师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有水平,有吸引力,应当成为教师对自己的一项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在追求语言表达的生动性上也做足了功课。例如在讲“碱的通性”中氢氢氧化钙的性质时,可这样导入:明朝将领于谦写过一首小诗《石灰吟》,哪位同学给大家背背?同学背诵时,教师将其板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教师引导,于谦的这首诗反映了作者视死如归的高尚气节和光明磊落的人格魅力。其实,从化学的角度看,其中蕴藏着三个化学方程式,你发现了吗?这样的问题由语文中的诗词就巧妙地转化成化学方程式,既加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也让导入新课充满诗意与情趣,无疑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又如,当学习氢氧化钙的性质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取个生动有趣的名字,如趣味成语实验一:“粉身碎骨”,当学生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他们看到了生石灰不怕冷水泼的品质,教师可很有哲理地总结:你泼一盆冷水,我却热气腾腾!从而得出了这是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钙,同时放出了热量。接着,趣味成语实验二:“一针见血”,学生一听,兴趣就很浓,他们的听课热情大增,教师取一根用石灰水润湿的针刺穿一张已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过的白色滤纸,刺穿处可谓“一针见血”。总之,如果在教学设施上与城市学校相比,我们没有什么优势,但我们可以加强教师自己的教学技能,比如让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趣,这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捷径。

二、注重自主探究,动手动脑培养学习兴趣

以前的化学课,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和记笔记,常常是老师讲得精疲力尽,学生听得晕头转向,师生都很辛苦,但教学效果并不见提高。新课改后,教师要让出课堂这块阵地的主宰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有了学习的责任心,才有兴趣而言。教师做为主导,多多指点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小组成员的共同学习、交流、探索去追求知识,不仅能互相启发,共同进步,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酸的通性”时,教师可将所学知识进一步综合化地去质疑,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稀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试验,验证是盐酸中的哪种粒子使石蕊试液变红。对于这种有探索性的问题,学生个体不易解决,而学生们在小组学习中更容易展开激烈的讨论,学生在不断探索、共同合作中去寻找真理。结果同学们发现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案设计。然后大家再一一讲解后进行对比,看哪种更准确更简单,自主与合作中,结论尘埃落定,而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训练与提升。

三、注重课后反思,深思探索提升学习兴趣

以前,我们总认为把课讲完了,作业处理完了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是一堂课铃声的结束为标志,而是学生真的学会了,能够应用自如了;教师讲完后通过反思,又有了新的收获与体验。这些,离不开师生的课后反思这一重要环节。学生的反思主要是就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看看自己消化了没有,教师可在作业中布置一些动手性强和趣味强的作业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反思,是使教师教学相长、不断进步的一个关键步骤。例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教材上设计的课堂演示实验是用硬纸圈圈住白磷,但实际操作中纸圈在水中也易被气流吹动,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我告诉学生课下我们想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师生共同探索,不断实验,发现在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倒置的小漏斗,把白磷罩在漏斗内,这样增大了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气流的冲出力,也限定了白磷的活动范围。师生共同反思,共同进步,找到好的解瘊办法使我们像有了科学发明一样兴奋。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大胆革新,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的资源,努力去开展素质教育,以兴趣为引导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第7篇: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学习兴趣是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推动力。而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为了适应新课程和教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尽快地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教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探究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尝试新教材的开发和应用。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想谈谈几点想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更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教学中我常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在一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时,为了很自然的引出分数的作用,我开始用情境引入法,先出示四个“饼”图片,然后开始进行讲故事:猪妈妈烧好了四个饼,平均分给两头小猪,问每头小猪分到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2个),又来了2头小猪,把四个饼平均分给了4头小猪,每头小猪分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1个),今天猪妈妈只烧了一个饼,就来了两头小猪,要平均分给2头小猪,每头小猪分到几个饼?(半个)学生不能用手指表示了,也不能用学过的数字表示了,引出新的数——分数。分数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不是整数的数,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很自然了解了分数,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学习了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可以将图像、声音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制成动画充分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小学生上课精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如果总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讲、练,学生会感到厌烦,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下,小学生对精彩的动画故事,奇妙的图像变化,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的好奇心一旦发展成认知兴趣,就会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愿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在沉闷的气氛中度过漫长的40分钟,学生看似遵守纪律,循规蹈矩,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应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索,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主。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我就利用了学生爱实验不爱计算的特点,将圆柱体的数据设计成能够口算的简单数,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观察,自己得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口算出多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既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又找到了学习的感觉。再如我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巩固圆柱体积的基础上,什么也不说,只让他们分组合作,用倒沙子的办法讨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高的圆柱体积的,即V=sh。学生很快将自己体验到的知识牢记心中,并能够运用自如。像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更为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组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热情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能一连几个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根据我的观察来看,他们最多只能连续地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所以我想:在课堂的教学里,是否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呢?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的游戏:夺红旗、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第8篇: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一、活动化中知数学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动作思维将会受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生活化中悟数学

联系生活,诱发学习兴趣。数学除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外,更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力求使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三、情趣化中解数学

爱玩好动、爱听故事、爱做游戏、爱看动画、好奇、好问等是儿童的天性。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或基于教学时间的考虑,急于传授大量的知识,或是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前精心准备,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这一客观认知规律,注重空洞无味的说教,极大地挫伤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困难克服中学数学

克服困难,稳定学习兴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注意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又无法克服,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降下来。如果经常困难重重,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措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尽量克服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每节课应该做到中心问题当堂解决,切不可问题成堆。只有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才能稳定学习兴趣。第一,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帮助小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逐步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第二,提高自学能力,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长期学习兴趣,是小学生进行创造性再学习的基础条件。创造性再学习,实际上是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取得更深层次的提高。创造是需要灵感的,“灵感”不过是知识、技能和技巧长期积累的一种突破。第三,开放作业形式,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只有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促使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第9篇:孩子兴趣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 农村孩子 转变观念 探索创新 学习兴趣 发展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尽快地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教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探究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尝试新教材的开发和应用。我非常认同学习兴趣是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动力。而兴趣往往源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想谈谈几点想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少不了引起学生兴趣的开头。教学中我常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在一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为了扫清同学们在学习过程的障碍,在新课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自愿结合,通过演示“相遇、相距、相向、同时”使学生对这四个词的意思加深了理解,轻松的接受了本节课的有关内容。再如,我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时,为了很自然的引出分数的作用,我开始用情境引入法,先出示四个“饼”图片,然后开始进行讲故事:猪妈妈烧好了四个饼,平均分给两头小猪,问每头小猪分到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2个),又来了2头小猪,把四个饼平均分给了4头小猪,每头小猪分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1个)。今天猪妈妈只烧了一个饼,就来了两头小猪,要平均分给2头小猪,每头小猪分到几个饼?(半个)不能用手指表示了,也不能用学过的数字表示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分数。分数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不是整数的数,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很自然了解了分数,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学习了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可以将图象、声音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制成动画充分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小学生上课精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如果总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讲、练,学生会感到厌烦,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下,小学生对精彩的动画故事,奇妙的图像变化,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的好奇心一旦发展成认知兴趣,就会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愿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为了让学生学好这一内容,我设计了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面。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那堂课,我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预告节目的录像,让大家找出动画片的播出时间。由此引入新课。在感受一日24时的时候,我又播放了孩子们一日的生活情景:0时, 夜静悄悄的,同学们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梦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到了6时左右, 天已经亮了,小鸟在枝头鸣叫,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7时30分,同学们来到学校,开始了上午紧张而愉快的学习生活。转眼到了中午12时,同学们正同家人围坐在饭桌前,香甜的吃着午饭。这时,时针指向了下午1时的位置。我问:“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同学们有的说“下午1时”,有的说“下午13时”。我补充道:在一日内,由于时针第一圈走了12小时,所以在走第二圈时,我们就要把时针指的时刻数加上12。“13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喊到。(继续看录像)到了14时30分,同学们又开始了下午的学习生活。16时30分,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时间一晃就到了21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夜间九点。这时我们该上床休息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又到了午夜12时,夜深人静……这时,一昼夜就结束了,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同学们围绕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得到了新的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在沉闷的气氛中度过漫长的40分钟,学生看似遵守纪律,循规蹈矩,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应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索,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主。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我就利用了学生爱实验不爱计算的特点,将圆柱体的数据设计成能够口算的简单数,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观察,自己得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口算出多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既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又找到了学习的感觉。再如我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巩固圆柱体积的基础上,什么也不说,只让他们分组合作,用倒沙子的办法讨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高的圆柱体积的 。即V= sh。学生很快将自己体验到的知识牢记心中,并能够运用自如。像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更为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组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热情。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能一连几个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根据我的观察来看,他们最多只能连续地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所以我想:在课堂的教学里,是否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呢?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的游戏:夺红旗、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