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建议及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进一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走创业创新之路,促以港兴市、全面跨越,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培育科技型企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一)加大科技型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引导、支持民营资本和科技人员积极创办科技企业,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企业改造提升为科技型企业。经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40万元的专项补助;新认定的省级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企业、专利示范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专项补助。
(二)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研发中心,使其成为引领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40万元的专项补助。
(三)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项目。支持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分别一次性给予10-20万元的专项补助;对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计划分别一次性给予5-10万元的专项补助。
(四)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
二、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桥头堡
(五)加快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建设。加大对研究院软硬件建设投入,着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六)支持企业与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市组建研发中心、工作站、研究所等多形式的创新载体。对通过省级认定并开展创新服务的载体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专项补助。
(七)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共建一批“开放、流动、协作、共享”的重点实验室,使我市若干优势领域的实验检测条件和创新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提升我市企业新品开发能力和技术改造水平。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专项补助。
(八)加快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壮大一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机制,为中小企业和种养殖户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训等创新服务。经新认定的国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40万元的专项补助。
(九)大力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积极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市场化的科技孵化器,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经新认定的国家、省级科技孵化器,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40万元的专项补助。
三、鼓励企业创新,打造知识产权和品牌标准引领体系
(十)鼓励企业承担重大项目。对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重大专项(优先主题)等重点项目的企业,按上级要求或合同予以配套。
(十一)鼓励企业创造发明。对企业当年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每件分别给予2万元、0.2万元的专项补助,国外专利加倍资助(限资助2个国家);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对企业发明专利产品首次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且企业实缴税收比上年增长5%以上的,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的专项补助(不重复奖励);对新获中国专利奖的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专项补助。
(十二)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对参与制定并完成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按照其参与程度重要性给予15-30万的奖励。
(十三)支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对新获“中国驰名商标”(需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专项补助,对新获“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30万元的专项补助(同一档次品牌一家企业均只奖励一只)。
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着力打造海洋人才高地
(十四)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对重点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的引进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海内外跨领域、具有前瞻能力的研发人才和高水平研发团队。进一步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形成多种形式的“人才驿站”,让更多的高级人才通过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动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市场在科技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五)鼓励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企业新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一次性20万元专项补助,对于博士后选题立项给予适当补助。
(十六)鼓励留学生到我市创业。对于创业留学生申报的科技项目给予优先立项。
(十七)本意见实行最高限额原则,对企事业单位同一事项涉及多项补助扶持的,按最优惠一项执行。以上各项涉及财政支出的,按归口部门支出渠道不变。
论文摘要: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种措施,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形成持久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5.结语。
我校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我校有近千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训练,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相比以往,参与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我校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余万元。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改变传统观念,开拓多种途径,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推动机械设备的发展。从环境监测这个角度来看,发达的新兴机械装备拓宽了环境监测对象范围,提高了对有毒物的检出率,实现了实时监控,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监测装备市场有着各种型号的、监测方法不一的装备,这些装备的质量水准、技术含量各不相同,有了这么多的选择,市场的竞争也就非常的猛烈。所以我们在不断研发、普及监测装备新技术时候,一定不能对监测装备的质量掉以轻心,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照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安装已经获得国家环保单位认证了的零件,抓紧时间改善装备,以落实拟定的奋斗目标。
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在那么多的行业中环境监测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从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由于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需要监测的内容也就随之伸展开来,从监测工业污染源头慢慢的开始监测更大的环境,也就是说,除了要监测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要监测生态、生物的演变。所以,不得不提高对监测新方法以及监测新技术的要求。
水质污染物监测导致水质遭到破坏的污染物有养殖业排放物、工业排放物等,其中占得最多的是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及某些其他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为组成的污染物简称有机污染物。这种物质的品种非常多,严重威胁到了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经过不断的研发,不断的进步,现在我国各个地区的环境监测部门都能够有效的监测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确保了主要生活用水的安全性。即使这样,我国的环境监测部门依旧在不断的努力,结合国内外的各个科技机构,着重钻研包含硫、氮、磷的有机杀虫剂、PAHs、PCBs,以及一些半挥发性、挥发性的有机物[3]。
空气污染物监测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排放物对我国环境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工业排放物中的废气更是污染空气的一把利刃。工业废气中隐藏了许许多多的有毒有害分子,而这些年来造成空气污染更严重的原因则是有毒有害分子当中的颗粒物以及粉尘。研究结果显示,细小的颗粒物长时间停留在空气当中,不仅严重的影响了空气的可见度,对人的损害也是相当大的,它能够进入人体的血液、肺泡当中,它聚集了许许多多的细菌、病毒、有机污染物、酸性氧化物以及有毒重金属,杀人不见血。近年城市空气污染头号因素就是大气灰霾,而形成灰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细颗粒物即PM2.5。所以,对监测细颗粒物PM2.5等一系列酸性气溶胶的技术方法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4]。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城市汽车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汽车尾气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如果再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有可能引起光化学污染祸害。于是,机动车尾气的监测技术成为环境监测的关注点。目前,我国局部城市建立了机动车尾气监测点,大部分地区也建立起相应的大气污染监测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监测系统或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中应用自动化的机械装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办公的效率。应用最多的领域是在水域和环境空气当中。目前,水域常用的自动化监测控制模块有pH值、总有机碳或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部分重金属等,环境空气常用的自动化监测控制模块有CO、O3、NOx、SO2、PM10、PM2.5等。
科技馆试运行三个月以来,来馆参观人数突破2万4千人次,其中团体接待105次,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了科技馆的奥妙,各种美誉纷至沓来,社会上好评如潮。
然而,成功的背后是滨州市科协科技馆建设者们四年的艰苦努力,三十八次方案大修改、无数次加班加点的不懈追求,蕴含着的是建设者们日以继夜的辛劳和努力。
创新思维,提出“太空舱”设计理念
滨州市科技馆建筑外形整体呈碟形,被网友形象地称之为落在滨州大地上的“UFO”。设计时,建设者们巧妙地利用了神秘的UFO太空飞碟与科学探秘这一神秘感,提出了“太空舱”的设计理念,将各展区以“舱”来命名,并由此建设成了“电磁世界舱”、“声光乐园舱、“力与机械舱”、“生命科学舱”等7大展舱。这种布展与建筑外形相结合的设计方式得到了专家与市民的广泛认可,激发了公众到科技馆参观学习的兴趣。许多市民表示,一定要到蝶形UFO里一看究竟,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达到科学普及与兴趣艺术相结合的目的。
拓展思维方式,标志性展项横空出世
滨州市科技馆二楼序厅中央,有一高度为17.4米的挑空区域,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将在本区域设置一个长方形的屏幕,主要用于播放部分视频内容。经过长期的论证与商议,科技馆的建设者们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拓展其功能,充分利用挑空区域的高度优势,在实现原有方案的基础上与科技馆的标志性展项相结合,打造具有震撼性、创新性、艺术性、标志性的滨州科技馆展项。
为此,滨州科技馆的建设者们南下广州,北到北京进行考察,反复研究讨论,并邀请山东省照明协会、滨州学院飞行学院等专家进行专题论证,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引入异形LED透明屏的设想。一个长达4.8米,高5米的椭圆LED透明屏在滨州市科技馆成功落地,突破性地实现了AR互动、笑脸采集、视频播放、关联滨州市科技馆微信公众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互动展项,既达到了美观动态的视觉效果与新颖独特的科普功能相结合的要求,又为序厅营造出了强烈的科技氛围,震撼着每一位来馆的参观者,赞叹声由衷发出,对建设者们而言,所有的辛苦在此刻都化作了幸福。
竭尽全力争取,环廊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走进科技馆三楼,有一圈高于楼层地面80厘米的环形长廊,面积约500平方米,对于仅仅有4000多平方米布展面积的市科技馆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区域,能够利用好绝对添彩不少。然而在原设计中,这一圈单位面积的承重量仅为50公斤,不具备上人参观的条件。科技馆的建设者们不甘心如此宝贵的区域就此浪费,多次找原设计单位协调沟通,商讨修改方案,最终经过专家论证,对环形长廊承重面进行了科学加固,将承重量提高到了150公斤,基本满足了布展需要。经过优化设计,按照“展品上廊、廊外操作”的总体思路,依托原有建筑结构特点合理布展,不仅使本区域达到了安全充分的利用,还形成了具有滨州特色的场馆风格,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市民的欢迎。
引领发展方向,设立虚拟体验专题展舱
2016年初,中国科协在印发《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互动参与场景,使公众能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互动体验,突破科普的时空局限,充分激发公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规划》的出台,为科技场馆的规划指明了方向。经过认真研究,建设者们认识到,必须调整原有设计思路,提升公众在科技馆参与互动的体验感,科技馆四楼的“虚拟世界舱”应运而生,该舱包含了12件大型虚拟互动展项。“虚拟世界舱”一开放,便吸引了大批市民排队等待体验参观,深受公众喜爱,也切实让公众在虚拟世界中过了一把“未来人”的瘾,达到了“超现实体验、多感知互动、跨时空创想”的目的。
启迪科学智慧,各种展项精彩纷呈
馆内的所有展品展项均是在借鉴其他省、市科技馆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滨州市科技馆自身特点,经过反复研究、不断探讨、精挑细选出来的,其中不乏新颖、特色、深受公众喜爱的展品展项。位于科技馆二楼序厅的机械墙,包含了19个机械结构,运用连杆、齿轮等机构,通过不同组合,展示了机械结构原理及功能,效果震撼,其中非圆齿轮是市科技馆特色展项;售货机器人运用先进机械臂与智能化软件进行精确控制,可以完成自动识别、自动抓取、自动售卖等一系列动作,展示了当前机器人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三楼电磁大舞台,重现了特斯拉放电、法拉第笼等经典实验;声光乐园的克鲁克斯辐射计,由三十个辐射计组成,分别带有黑白叶片,在灯光照射下不停旋转,光线越强,旋转速度越快,引发观众强烈的好奇心;生命科学舱的人体器官组合展项,让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四楼数学展区的方轮车,车轮是方的,却可以在特殊的路面上行走自如;保卫科技馆,观众与“外星怪兽”大战,过足手瘾。另外还有虚拟骨骼运动、3D打印等精彩展项,让科技馆的新科技、新体验无处不在。
严把质量关口,只为打造一流科技馆
一个好馆,内容建设方案的确定是基础。在征集方案的基础上,多次邀请专家论证、指导,经过几十次方案大调整,终于拿出了最终方案。这个方案包含着各级领导、专家和全馆建设者们的心血,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回过头来发现,最终的实施方案与最初设计方案有天壤之别,每一次方案的调整都是进步,最终达到破茧成蝶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市科协领导多次强调要严把质量关,定期进行现场监督,全馆建设者们本着死盯死靠,迎难而上的精神,不放过任何细节。先期建设的多功能厅墙面质量不达标、地面施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立即要求厂家进行了三次大面积的整改,达到科技馆施工要求,有效实现了灯光、音效的完美展现。厂家说:“这是他们施工要求最严、建设最好的一个项目,在滨州馆施工也提高了我们建设队伍的水平”。我市科技馆是以地暖供热的场馆,这给展品展项的固定带来了极大挑战。经过与施工方的严格论证,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既保证了展品展项固定牢固,又确保了取暖管道的正常运行,让冬季的科技馆变得更加温暖。展品制作过程中,科技馆的工作人员深入厂家,进行了三次展品展项的现场监造,对展品生产进度、展品制作工艺、材料质量控制情况等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同时对照展品深化设计书和效果图等资料,对展品生产中存在的不按图纸施工、结构不合理、外观效果差、互动功能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把好质量关,为打造一流科技馆奠定坚实的基础。
塑造一流团队,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
建设科技馆只是科技馆运行管理的第一步,科技馆的长久发展,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来引领。科技馆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约束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素质,使馆内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并通过招考、聘任等多种方式,组建了一支由80后、90后大学生为主体的管理运行队伍。这支年轻的队伍经过规章制度培训、业务培训、礼仪培训后,及时实现了角色转换,立足各自岗位,恪尽职守,为科技馆的顺利运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传递青春正能量,努力建设高水平科技场馆,牢固树立员工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科技馆开展了“青春在科技馆闪耀”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凝聚了力量,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实现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日后运行有序,市科技馆全面推广“互联网+科技馆”工程,这一重要举措犹如为科技馆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大大拓展了全馆的服务能力,突破了服务空间的限制,特别是推广的网上票务预约系统,为确保顺利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课导入;建构主义;案例
文章编号:1005-6629(2006)12-0021-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基于建构主义的新课导入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该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使学习者真正进入身临其境的真实情境;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探究,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强调组织学习者运用语言和文字向他人进行表述,让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从而实现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对学习内容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短短而有创意的新课导入设计,也犹如一只小小的麻雀一样,应处处体现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华之所在。考虑到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和新课导入的时间限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课导入设计基本原则如下:
1.1教师对情境的设计要有利于协作会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协作和会话。因此教师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的情境创设。在化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情境创设的形式内容选择不胜枚举,如化学实验,化学故事,新闻事件,文献资料,化学史实,科技进展甚至戏剧文学,魔术游戏,天文地理等等,而情境问题的创设,是思维的引发剂、会话的推动剂,创设的问题应使人困惑;或令人兴奋;或引人入胜;或引人深思。我国古代教育家讲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也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于新知识的某种意义。
1.2学生的协作会话应有利于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协商和辩论。通过自主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会话学习应结合信息资源和中学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因此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的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让学生自己把握着自己的教育,创造他们自己的知识,用他们的创造力去研究并向他人表达信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达到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2基于建构主义的新课导入设计案例
案例1在学习《铁与铁的化合物》这一节内容时,我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发现教材第一段用文字和文物图片阐述了铁悠久的发现和使用历史。因而我上网找了相关的文物图片,做成幻灯展示,让学生感受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而后我又进一步设疑,铁的英文是Iron,而铁的元素符合为Fe,why?(为什么呢?)学生满脸疑惑,相互讨论起来,想知道为什么。我又通过幻灯展示了一小段英文:Some elements, which have been known for a long time, have symbols based on their Latin names, for examle: iron=Fe(ferrum);copper=Cu(cuprum);lead=Pb(plumbum),(很早就为人们熟知的一些元素,它们的元素符号来源于拉丁名,如铁、铜、铅。)大家一读,恍然大悟。我又追问,能不能从中文的角度来说明铁有着悠久的历史呢?而后我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比赛,要语文课代表和化学课代表上讲台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带“铁”字的成语或俗语,台下的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支持一方,写的多的一方获胜。比赛规则一宣布,大家开动脑筋,热情高涨,报出了很多成语,如趁热打铁、铁面无私、铜墙铁壁、金戈铁马、吃了秤砣铁了心、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让学生讨论从成语中得到铁的性质信息。最后总结说成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的精华,可见铁的发现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先民对铁的性质也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全面的来了解一下铁的性质。就这样,我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氛围中开始了新课的教学。
简评本案例设计流畅,中西合璧,引人入胜。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该案例的情境创设将语文、英语和化学知识有机融合,颇有新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处于愤悱状态,继而自主协作讨论,达到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的意义建构。
案例2在学习化学《化学平衡的条件》这一节内容时,我设计如下:首先展示火灾现场的新闻图片,配画外音:秋高气爽,是火灾的多发季节。发生火灾时,由于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人体吸入就会引起血红蛋白中毒而窒息。若你在现场,你将如何对中毒患者采取急救措施呢?请大家自由组合讨论回答。学生三五成群,七嘴八舌的议论交流开来。最后小组代表汇总意见,如拔打119,120,110等急救电话,抬到空气清新处人工呼吸等。我给出幻灯:
一氧化碳中毒,亦称煤气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取暖、洗浴时缺乏预防措施,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高30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急救应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示意图及要领),冬季须注意保暖。或就近送医院将气管切开插管或进行高压氧治疗,以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效果最佳。
设问:这些有效的急救措施其科学原理是什么呢?
并提示如下:血红蛋白•O2+CO血红蛋白•CO+O2
学生讨论回答:浓度,压强,温度等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随后引入新课讨论。
简评:本案例情境创设贴近生活,以人为本。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然落空。”该案例正是将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的联系,在活泼、宽松的氛围中,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交流活动,最终实现意义建构即对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理解升华,提高了学生学会生存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3基于建构主义的新课导入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教师角色的定位要正确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是情境的主动创设者,协作的组织者,会话的引导者,意义建构的支持者。因而教师要调整心态,摆正心态,在教学中扮演合适的角色,发挥恰当的作用,不能越俎代疱,侵占学生的主体地位。
3.2情境创设宜简洁自然
我们知道, 一节课一般只有短暂而宝贵的45分钟, 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新课引入虽然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中心环节。所以,引入新课不应绕太大的圈子或者繁杂而费时过多,不然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正课的讲解。所以在引入时一定要合理取材,不能离题万里,夸夸其谈,弄巧成拙,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新颖的新课导入往往能“出奇制胜”,但应切忌单为新颖猎奇而走向荒诞不经的极端。
总之,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 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正确而有创意的新课导入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建和谐的教学情景,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乐学、善学。在新课标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中学化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地创新,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探索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逻辑讲解传授式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问题探索、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建军,高节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J].2004,(8-9):7-9.
【关键词】 创新能力 问题情景 民主和谐 动手动脑
进入二十一世纪,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历史学科,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下面就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愉快学习的保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课堂上,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而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走出思想的禁锢,走向无拘无束地探索与创新,学生们会觉得,学习是非常愉快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发言交流的机会,让其敢于发言。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和他们交换意见,交流看法,并给学生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同时,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新发现,新观点,新思路,及时给他们以鼓励、表扬、肯定,哪怕学生的想法比较幼稚可笑,也要肯定其乐于思考的精神,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
创设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策略有:①允许回答错误的同学重新答题;②如果初次回答不完整,可允许补充;③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听不明白,可以向老师发问;④允许还没有想好的同学继续思考;⑤允许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相互辩论;⑥允许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提不同的见解;⑦允许学生在争论文题时接话茬发表不同意见,这样可清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
2 有效问题情境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驱动力
“学贵有疑”,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认识历史的本质规律。
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教《探险者的梦想》一课时,我主要是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读教材,然后引导学生互相探讨提出的问题:①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②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③新航路的开辟的客观条件有哪些?④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互问互答,教师针对个别重点问题解答,把学生从压抑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唤起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
3 各种教学手段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好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这些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3.1 使用多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电视等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多媒体已经广泛进入了初中历史课堂,多媒体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易化历史教学难点,突出课堂教学重点。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既要保护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好奇心,同时也不能稀释课堂的授课内容。因此,要慎重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入手,合理运用多媒体,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2 编排历史小品。历史课所授的内容都是过去的事情,不可能真实的再现,为了让学生感受历史事件,体验历史人物,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事先编排好历史剧在课堂上表演,让学生参与历史,“对话”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3.3 组织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每学习完一节历史课,为了内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历史材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选题和搜集材料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自主确定主题,独立运作,并给予充足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直到学生完成整个论文,在学期末组织学生成果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4 引入时政,联系史实。在教学中,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的史实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能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生态文明正是基于系统内各要素有机作用、协同进化所取得的成果总和。它汇集了人们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优秀成果,以全面整合的方式展现了新型文明的特质、面貌与风采。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系统生产成果的总和构成。任何社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生态文明。”[2]因此,我国“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化的发展战略,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现代文明,对生态文明地位和意义进行了深刻和精辟的阐释。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突出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也系统地简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这是一项整体性工程,技术的发展即可以获取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机。科技创新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发挥科技创新在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关系的系统科学分析
文明本身是多元的,社会是多元文明的的复合体。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向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必须改变西方国家的老路,“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战略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实践途径。从系统科学视角分析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系统科学的出现揭示了世界的全新图景,系统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生物学、通讯技术和控制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随之发展起来的控制论和信息论研究系统的控制与反馈、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耗散结构论、协同学、混沌理论等系统自组织理论揭示系统的演化机制和规律。甚至人们把系统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如: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等看作是现代科学革命的先导。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由此也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变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灵魂。科技创新也必然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因为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3]
“现代科学技术在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方面则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处理当前的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需要更多更好的新型技术。目前,国际国内广泛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科学技术进行固体、水、大气污染的治理。”[4]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都在争夺科技制高点。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还要依靠科技创新。随着经济全面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对促进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越来越表现它的不可替代性。“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最高追求引导科技创新生态化的转型,以适应和推动自然、经济与社会复杂系统协同演进。人类社会整体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代演化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现实因素。”[5]
“科技创新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解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的科技观,更多包含了人与自然对抗的思想理念,自然在人类眼中是一个征服的对象,人们似乎忘了自身也是自然的一员,在不断的所谓的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大地异化了。而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科技创新则更多地蕴含了人、自然、社会和谐并进,共荣共生的思想,要求从自然中走出来的人类重新复归于自然,总之,以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科技创新是对工业文明的科技反思基础上的创新,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注重环保与生态。”[6]系统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它组织,系统需要通过外部的力量和因素组织自身,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二是自组织,系统的发展演变都有其内因,内因就是自组织的因素、自组织机制,通过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达到有序运行。生态文明这一系统是两种组织形式的合成,既是自组织的结果,也有他组织的形式。科技创新是推动生态文明系统自组织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人们的创新能力,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和科技创新之间的协调发展,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共同进步。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社会向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转变。科技创新在相关产业上的应用所产生的前向、后向、旁侧的扩散和渗透效应,大大地促进了劳动分工,并改变劳动力就业结构,从而也使不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出现差异。”[7]
3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由此形成的生态系统要素的多样性特点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如果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为了保护环境不去发展也可取,寻求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协调、有序发展对于建设创新性国家尤为重要。要实现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的生态化为目标。“经济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为前提的,而自然界接受经济发展过程中向自然排放废弃物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生态二者之间的矛盾。第一,可促进经济增长,并在不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为经济系统提供发展的资源和能力。高新技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现代高新技术,可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供应短缺的矛盾。第二,可促进经济系统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由粗放型、资源型、劳力型经济向集约型、生态型、知识型经济转化。我国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从而造成“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战略有助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步伐,推进我国关键技术创新和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第三,可推进各地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技术创新,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优化生产中的工艺流程,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与竞争力,带动低碳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推动生态文明社会更好更快建立的坚实有力的技术保障。”[8]
经济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保障。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严重阻碍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发展。如今,尽管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尚未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青少年缺少科技实践的机会。我国的青少年只有进入大学,或者是一些试验单位、科研单位才能够接触到科技创新活动,但我们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唯有发展科技创新活动才能使青少年具有创新意识,才能承担科技创新的重担,不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二、如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1.善于学习,了解科技发展动态
牛顿曾经说过“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我看到的比别人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我们只有掌握了基础的科技知识,才能根据现有的知识原理不断进行整理和组合,创造出全新的技术和产品。因此青少年在进行科技创新时要熟练掌握现有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科技创新。了解科技的实时动态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还是我们明确目标的一个过程,可以使我们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那么,如何获取科技的最新动态呢?首先,我们可以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关于科技的书籍。其次,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获取科技知识。这些方法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实时的科技动态,再加上青少年的想象力,必定可以激发创新的火花。
2.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创新的源泉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清扫机器人,在进行创新时可以以这种机器人为模板,深入研究其工作原理,并运用联想的方式分析这种工作原理是否能应用到其他方面,从应用的角度进行创新,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发现它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对其稍加改动,使其使用更加方便、称心,这就是简单的创新。
3.要培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纠正的,因此,需要我们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自己对科技创新的兴趣,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每一次跌倒都会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垫脚石,因此,青少年在进行科技创新时要正视失败,认真从每次失败中吸取经验。
三、结语
21世纪的电子音乐在国际上的发展以“走出实验室”为基本特点,越来越多地与其它媒体艺术形式结合,形成一种所谓的“新媒体艺术”。其中,交互式创作技法的发展尤为迅速。一方面,以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IRCAM、GRM、GRAME、布尔吉斯,德国柏林、科隆、达姆斯塔特、斯图加特、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音乐中心、伯克立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南加州大学的录音工程学院等学术机构的电子音乐专业实验室、工作室和网络学术论坛为中心,在以各自开发的原创软硬件支持下,大力推动了传统先锋派电子音乐的通俗化、普及化和人工智能化进程;另一方面,国际文化交流频繁,各专业联合会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电子艺术节或电子音乐节,广泛交流了各自的学术成果与艺术作品,并使各自为阵的电子音乐与数字媒体艺术,无论从技术研究或创作表演的层面,逐步走向合作、规范和统一。
近年来我国的“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也同样发展迅猛。各高等音乐院校纷纷建立了类似的专业方向,例如:中央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作曲专业、武汉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与录音艺术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的录音工程、音响导演和电子音乐专业等。此外,拥有类似专业的院校还有四川、广州、沈阳、天津等众多音乐学院、传媒学院等。其中,上海音乐学院的“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方向”学科建设,在艺术院校学科建设的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
一、学科建设历程
回顾学科建设的历程,短短十年,在传统学科划分的基础上,逐步孕育出一个具有优势特色的新兴学科。1997年,上海音乐学院在原作曲指挥系的架构内设立了音乐音响导演(录音艺术)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独立发展为“音乐工程系”,开设了侧重艺术的“音乐设计与制作”和侧重科学的“音乐科技与艺术”两个专业方向;2008年,为适应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需求,又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可以说,“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方向”是从传统作曲学科和录音艺术中脱胎出来的、文理交叉的一个新兴学科,具有应用性、工艺性和商业性的特点;它以音乐工程系的师资力量为核心,同时联合了艺术管理系、现代器乐打击乐系和音乐剧系的部分相关教师组成学科梯队,这种跨领域、跨系科的体制创新模式,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建设发展状况
1.该研究方向与学院学科建设发展
响应上海市教委关于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理念,上海音乐学院自1996年以来就积极投入本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工作。2003年,音乐工程系作为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音乐学“电子音乐设计与制作”方向获得资助。2005年,上海音乐学院成功升格申报了两个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作曲与音乐设计”和特色学科“音乐文化史”。“电子音乐设计与制作”作为优势学科三个研究方向之一(其它两个方向为“作曲技法探索与创作”和“作曲理论研究与应用”),在学科建设方面又取得长足发展。“优势学科”总带头人杨立青院长以其在学科战略发展上所具有的敏锐观察力和前瞻性思维,为使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学科不仅仅在高雅的学术性音乐创作上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在应用型、普及型、科技型的应用音乐设计、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以及音乐传媒管理等方面不断开拓,提升教育理念,更新办学思路,改革教学体系而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学科建设规划。
2007年底,在上海音乐学院两个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基础上,再次整合科研资源与学科优势。通过教育部严格筛选,按照教育部学科目录,以“音乐学”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作为该学科六个研究方向之一(其它五个方向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实践与研究、音乐形态学研究与应用、音乐人类学、音乐文化史、当代音乐文化批判),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科建设再上一个更重要的台阶。
2.科研、人才、基地并重的建设模式
上海音乐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一直秉承科学研究(以课题规划与项目实施为主)、人才培养(以团队成员及其研究生梯队建设为主)、基地培育(以重要学术活动、学刊创编与网站建设为主)三大任务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运作。可以说,“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方向”通过近4年多的重点学科建设,已经逐步受到全国同行更广泛的关注。在基础设施、人才梯队和研究成果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
(1)科研成果展现
2004年该学科获教育部、财政部“中央地方共建院校全相位音乐工程基础实验基地项目”立项,2005年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计算机音乐基础”项目立项,2006年获得上海市教委“音乐新媒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重点项目”立项,2007年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数字音频技术”项目立项,2007年获教育部、财政部“音乐科技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立项,同期获教育部、财政部“中央地方共建院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立项,2007年首次获得上海市科委“音乐声学(声乐艺术)重点实验室”立项,同时获得“珍贵历史音频资料修复科研项目”立项等,立项到位经费达2200万元。
(2)人才梯队培养
学科现已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梯队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相对稳定、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目前学科有人员30人,其中教授8人(占27%),副教授6人(占20%),讲师及工程师10人(占30%)。已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年龄上是老、中、青的合理搭配。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专家担任,主要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教学改革,使教学手段向现代化发展。通过一系列重点学科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本学科梯队成员的理论研究水平,大大增强了属于前沿学科的电子音乐、新媒体艺术创作、音乐科技软件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国内竞争实力。与此同时,广泛关注音乐的应用性研究,不断形成学科新的增长点。
音乐制作和音乐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商业化要求我们培养出大量的技术性的实用人才,同时也要求培养一批高素质、有原创性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如影视、游戏、动漫、流行音乐、电子音乐、音乐声学、音乐科技等方面的创意、制作、营销、研究等各方面的艺术与科技复合型应用人才和研究型人才。
(3)学科基地建设
目前该学科方向的科研硬件基础建设已实现的项目主要包括:多声道电子作曲实验室、全数码多轨录音棚、多媒体非线性工作站、音乐会实况录音系统、音视频设计工作室、音乐声学实验室、音乐软件工程实验室,电子、新音乐演播厅,数字媒体艺术展演厅和多媒体设计实验室等。
完成的大型学术研究与交流项目主要包括:参加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主题歌中文版创作及主会场演出、十数场高水准的国际作曲大师班及专题研讨会、2006年协办亚洲艺术科学年会暨数字音乐主题研讨会和多媒体音乐会、主办2007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2007年于著名的德国科隆音乐节上由主办方资助、广播电台资深节目主持人主持举办了“来自上海的问候――上海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专场音乐会”、参与协办了2007年上海国际电子艺术节展演暨开幕式新媒体音乐会。建设期间还参与了本学科特聘教授谭盾主持的河南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特奥会音乐征集、2010上海世博会会标征集、电影夜宴、东京审判等项目的音乐设计与工程制作等。当前本学科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学位培养体系已经完备,无论从科研上、教学,还是从创作上、实践成果上看,本研究方向都已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领先地位。
该学科除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外,还将成为原创音乐、创意产业的研发基地,将对中国的各项重大政治、文化、娱乐和商务活动的音乐需求进行直接支援,特别是它将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扮演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该学科将全力以赴,为建立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将创作、设计出一批代表上海、中国和世界最新潮流、最高水准的新媒体艺术和电子音乐作品,以及适合大众口味的普及性音乐作品和音乐娱乐产品,同时,拿出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意义的音乐科技成果,并出版发行出一批音乐科技类教材和教学软件,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专业音乐和普及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国际交流与合作:
上海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专业则是与上海音乐文化产业、音乐教育产品、音乐信息传播相关的人才培养基地,它与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高度吻合。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有多家大学、科研机构、外企厂商以及部分国内企业开始与该学科洽谈有关合作项目,联合研发产品、委约创作、进行学术合作与联合办学。国外大学如美国伯克利大学音乐学院、纽约曼哈顿大学音乐学院、日本东京数字好莱坞学院,科研机构如法国著名的IRCam、GRM等国家音频科学研究所,外企厂商如美国SE电子音响公司、日本Roland公司等等。
当前,该学科正积极展开与国外、国内著名数字媒体艺术大学的联合办学,认真抓好音乐科技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建设,拓宽学生观察视野,争强创新意识,提升其在业界的竞争实力,培养一批人才市场需求的综合性艺术产业人才。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力争建成一个以电子音乐设计为主干,以应用作曲和现代传媒科技为两翼,熔艺术与科学于一炉,集创作、演奏、制作于一体的交叉型、产学研一条龙的新兴学科。
三、服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音乐艺术与科技和谐
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健全社会知识分工体系、服务社会大众文化生活。因此,上海音乐学院在建设“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方向”学科时,将更加努力地面向社会音乐文化需求,积极承接并参与上海市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各种音乐创作的重大项目和一般性娱乐项目,如上海市文化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社会文艺团体、企事业、部队、媒体等单位的创作与制作项目,以及音乐数码产品的科研联合开发项目等。根据形势的发展,在学科架构内“东方数字媒体艺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改革创作机制和研发体制,推动原始创新,将音乐创作、制作置于新媒体艺术框架制作之中进行综合开发,产生更多的交叉性课程或研究方向。
根据上海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战略目标”的要求,上海音乐学院“当代电子音乐设计与传媒研究方向”的学科建设将更加面向社会文化需求,开辟符合当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新专业和新方向(现已开辟了音乐设计与制作(录音艺术)、音乐科技与艺术、艺术管理、音乐剧、现代乐器表演等专业),为上海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借助科技的手段,构建音乐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