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污染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这些年来,在环境监测使用中收获明显的就是国内信息技术,重要展现在:(1)现在环保局下设的每个环境监测都开采了响应的信息技术(像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引导下的营业体系,开始建设了国家、省、市3级环境信息统治系统,而且都得到更厉害配置的是软、硬件装备,为环境监测奠基了优越的办事环境;(2)将几种信息技术赞成与信息办事供应给政府部门与社会大众,实行了数据同享,推进了业务调换与疏导;(3)工作效果在进步信息技术的使用下将愈来愈普遍的提升,环境监测都运用到了自动化连接取样、大型仪器主动解析、远程监控、电子报表等信息技术,增进了环保政务与业务工作的发展;(4)环境监测信息技巧方面的英才的培育。国家供应政策规范,造就了一支专科特意的信息英才队列,保证了环境信息化的良好轮回进展;(5)国内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立予以轨制上的帮助。《环境信息化“九五”规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环境信息管理办法(暂行)》、《国家环保总局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环境信息文献是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央连续宣布的,不但为环境监测信息化建立供应优越的政治环境,也响应出政府的环境计划与管制环境工作的实力。
2发展趋向
国内环境管制技术维持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环境管制工作,以国家环境守护“十五”决策与2010年前景指标为根据的就是它进展的思绪与重要使命,以环境管制需求、面向环境监测当代化的需求与面向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为能源,以讲清环境质地近况与改变趋向、讲清中心污染源重要污染物释放总量与讲清环境质地改变的因素为指标,兼顾策划,体系布置,凸起要点,逐渐实施,统统提高环境监测科研事务的当代化水准与研究保证实力。尽管国内环境监测当前和发达国家保存差异,可是我们对于将来的进展理当有信念。为了保证人们呼吸新鲜空气、喝洁净水、安心享用食品,工农业生产与生活污染的防范事务国内正在全力增强,安然解决风险废物,保证空气、水源、海洋、放射性、电磁辐射等的环境安全。对于将来,就是要有完美的环境监测质地保障与质地掌控技术系统。我们正在由传统的化学解析向仪器解析进展的是环境监测技术;由手工操纵向持续自动化前进;由微量解析(0、01%~1%)向痕量(<0、01%)、超痕量进展;由污染物因素解析进展到化学形态解析;仪器也渐渐的走向共同运用与电子计算机化。这些有关科学技术的进展让国内的环境检测技术连续的冲破革新,这样可以加倍有用的运用到国内的环境监测事务中。
3总结
1.1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所谓的城市化进程,简单来说就是农村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而且发展极不均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开始逐渐复苏,户籍政策也开始有所转变,对农民进城的限制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外来人口开始涌入城市。正所谓衣食住行决定人的存在,要想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顺利开展,必须为大量外来人口提供住房。在这种硬性的住房需求下,房屋建筑施工呈现异常繁荣的景象。另外,繁荣的房屋建筑施工也为外来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更有助于维护城市治安的稳定。城市化进程必然促进房屋建筑施工的异常繁荣,这是可以预料的必然结果。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房屋建筑的繁荣也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否则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仅不能满足人们群众的需要,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适得其反。
1.2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房地产行业是一种资金密集型行业,产业链巨大,能直接或间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柱作用。因此,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发房地产行业采取支持的态度,这在一定堵上也促进房屋建筑施工的繁荣。首先,房地产行业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创造的极大的发展空间。房地产行业产业链较长,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之相关的建材行业、交通运输业、金融行业等相关附属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其次,房地产行业带动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业管理、物业保洁等服务行业开始兴起,同时安保、绿化等行业亦随之兴起。服务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是增加就业的一种形式。最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公共基础设施、电力、水利等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发展,这就为广大外来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不仅能增加外来人口的收入,更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2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房屋建筑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屋建筑施工呈现异常繁荣的景象,这种繁荣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房屋建筑关乎人们的生存,其工程质量更是其使用的前提。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房屋建筑施工仍然存在着质量问题,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一些已经竣工的房屋建筑经常出现墙体开裂、掉皮等问题。个别顶层的房屋建筑还经常出现漏水、积水、滴水线倾斜等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个别房屋建筑还出现坍塌的事故,例如在2011年8月21日,湖南永州某粮食局酒店两层楼房突然坍塌,造成多人死亡,多人重伤。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房屋建筑施工的确存在质量问题,这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2房屋建筑施工存在环境污染
房屋建筑施工涉及到一些列附属施工,包括水利、电力、基础设施的施工,这些施工会给周边的环境带来环境污染,例如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光污染等等。一般情况下,噪音污染和粉尘污染是房屋建筑施工造成的最大的环境污染。噪音污染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污染,存在于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群众的影响也最大,例如挖掘机、打桩机、重载汽车、搅拌机等等建筑机器的噪音污染。这些噪音污染混杂在一起,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另外,个别房屋建筑施工是在夜间进行,这些噪音污染对于个别老人来说则是致命的杀手。粉尘污染则是由于石灰粉、沙子等建筑材料在装卸过程中引起的,这些粉尘使周边环境质量严重超标,PM2.5值几近爆表,对周边群众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的危害。
2.3房屋建筑施工存在成本管理问题
成本是房屋建筑施工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房屋建筑施工的成本又包括预算成本和实际支出成本。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在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以最小的产出获得最大的收益。房屋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有涉及到一些列相关的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管理过程。但是目前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却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关的成本管理报销机制,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成本管理手段落后等等。房屋施工建筑成本管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房屋施工建筑的健康发展,由此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3房屋建筑施工问题防范措施
3.1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严重影响着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这也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为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明确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提高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明确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二是完善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统一的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法定程序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验收及检验工作,保证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三是完善房屋建筑施工监管单位的职能,应该把房屋建筑施工的日常监管工作纳入其监管单位的职能范围,对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布防。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和运送过程中,也应该做到实时监控;四是注重采用新技术与新建筑材料,随着环境的变化,一些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可能已经不能满足新环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就必须采用全新的技术和建筑材料,以便适应新的环境需求。同时监理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应针对项目施工的有关特征,需要重点控制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同时要归入监理规划或者工程实施细则里,进而便于在施工过程当中有效进行控制。
3.2环境保护与房屋建筑施工同行
房屋施工建筑的确带来周边的环境污染,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只有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注意保护环境,才能保证房屋建筑施工造福于一方,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房屋建筑施工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在白天进行,避免影响周边群众的夜间休息。当然,最主要的是要更换、更新房屋建筑施工设备,优化房屋建筑施工设备的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污染;二是要采取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减少粉尘污染对于周边群众的影响。比如在房屋的建设过程中需采取一些途径有效控制粉尘等大气的污染。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水泥罐与搅拌器等设置除尘器;在车辆运输散装建材物料时宜采用有效的遮蔽策略,施工单位应当对车辆的运输有所规范,不可随意随路地洒落,也不可随便堆放与倾倒建筑垃圾。
3.3做好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
房屋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工作不仅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进度,更会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做好房屋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做好前期勘察工作,在房屋建筑施工前应该制定详细成本管理工作计划书,运用科学的方法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二是要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是成本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工程返工现象,造成成本的浪费。做好现场施工进度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做好管理费用与人力费用的支出。做好设计图纸管理工作,避免随意性的更改设计图纸,更改设计标准,做好建筑材料价格管理工作。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的价格约占总成本的五成。因此必须做好建筑材料的价格管理工作,采用新型且安全性有保证的建筑材料,避免因建筑材料价格变动造成成本的巨大变动。
4结语
所谓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就是在建筑工程当中减少一次能源的使用,采用清洁、无辐射、无污染、无放射性等无公害特性的建筑材料。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不但要有利于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同时也要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环保要求。对于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中的保温材料,除对其自身节能环保要求外更为注重的是保温效果,保温效果的提高即起到了良好的隔热性又降低了空调采暖等能源消耗,进而提升了整体节能效果。另外在建筑装饰工程采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不但达到节约资源健康环保的目的,还会促进人们的节能环保理念的提升。总之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及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
2新型建筑材料关于节能保温的应用
2.1内保温。内保温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墙体结构内部添加保温层,保温层的制作和添加操作简单、所需时间较短,不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速度,同时我国制作添加保温层的技术比较先进。添加保温层后,墙体的保温时间较长且不会轻易破损。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制作墙体保温层的材料主要有:采用聚合物砂浆的复合聚苯保温板、采用增强石膏的复合聚苯保温板、采用增强水泥的复合聚苯保温板、采用内强贴的复合聚苯保温板、采用粉刷石膏的聚苯保温浆料以及采用添加抗裂砂浆配合网格布等形式的内墙保温。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墙体内部添加保温层既有优点也有很多的不足。在墙体内部添加保温层扩大了建筑物的使用面积,在房屋建筑投入使用后,影响居民的整体装修效果。除此之外,在房屋建筑建筑装修过程中损坏墙体保温材料,会影响房屋建筑的保温效果,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2.2外保温。墙体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其摒弃了在墙体内部增加保温材料而是在形成墙体建筑之后在墙体外部增设保温材料进而达到墙体保温的目的。其较比墙体内保温具有灵活施工、不影响房屋二次装修、不影响房屋建筑而积使用以及提高二次修复空间等优点,并且适用范围较广特别在旧建筑改造具有独特的优点。因此其是当前建筑保温技术当中应用较广且人力推行的技术。此外,墙体外保温在起到保温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墙体的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等优点。目前外保温节能技术一般多用于居民建筑围护以及设备保温。外保温的材料既可以采用保温材料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采用保冷材料。目前在墙体外保温的施工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包含:岩棉板、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苯乙烯塑料板、玻璃棉毡、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以及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等。虽然外保温技术和外保温材料有着明显的优点,同时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发展节能环保的外保温材料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节能环保材料会不断的产生和得到应用。
3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的环保意义
3.1传统建筑材料造成的环境问题。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例如,经实验表明,一吨硅酸盐水泥熟料在建筑工程使用中会排出130kg灰尘,造成空气污染,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此外,在生产建筑材料和使用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污染,像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多种形式的污染。
3.2新型建筑材料的优势。随着节能、降耗、环保政策的大力宣传,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建筑相关企业加大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使用。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新型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一直以零污染、低消耗为生产指导原则,响应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号召;新型建筑材料中不包括有害化合物质,坚决反对添加甲醛等有害物质;最重要的一点,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时考虑原材料的可生产性,减少对不可再生原料的使用,加大技术创新。
3.3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可协调性。新型建筑材料符合环保的要求,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对于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协调性。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制对象是建筑行业的固体废弃物,在对建筑行业固体废弃物的试验研究后,找到一定的方式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再利用。例如混凝土配置原料中有粉煤灰和矿渣,某些具有可燃性的有毒物质可以在加工处理后用作燃料,这些生活中废弃物通过废物利用研制新型建筑材料,减少浪费,降低能耗。
3.4新型建筑材料有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人国,能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源的利用,这对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建材工业的发展的需要更多的的新型材料。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向低性能,多功能、多用途、低物耗、低能耗、无毒无污染方向发展是新型建材最终目的和有效方式,高档化、配套化、标准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引进高科技对材料和产品的加工进行制造,实现产品和材料的多元化,这是装饰装修材料及产品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4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策略
4.1确定主导产品,强化结构调整引导。为了使得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推广和使用,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科学实验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这样一来便会引导建筑企业尽快和放心选用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在防水建筑材料上可尽量发展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酝密封涂料、聚氨酝防水涂料以及硅酮等;在保温建筑材料上可尽量发展玻璃棉和矿物棉制品;在装修建筑材料上可尽量发展丙稀酸类乳胶漆以及环保复合地板等。
4.2提升理念,倡导绿色节能健康环保。对于构建新型节能环保型社会不仅需要科技的提升,同时还需要人们对节能环保理念的提升。通过理念提升使人们意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以及责任感。应鼓励和提倡对可重复、可循环、可再生的材料的使用。鼓励和宣传采用国家环保标志材料以及无毒无害无污染材料的优点。鼓励应用一些新技术使得新型材料更加易于维护、耐久性更好以及使用寿命更长。长期研发废旧物质的再加工利用技术,避免对传统资源的消耗。
关键词: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营造;环保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向生态环保转变的深刻变革。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使人们开始警觉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优质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设计理念,已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它要求实现全方位、系统化、多元化的高品质的室内空间环境营造。绿色消费早已成为人们熟悉的词汇,“健康环保”也成为热门的话题,作为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环保理念在室内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室内设计师具备细致的洞察能力和综合的分析能力,才能营造出健康、安全、舒适的和谐空间。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等多种因素限制,国内设计师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其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表层关系的设计处理上,而对于人的健康、安全、舒适、高效的系统化内涵设计了解甚少,过度装饰,材料堆积,奢靡成风,如果不从环境意识的观念出发,必然造成设计思想的混乱。如何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实现室内空间环境优化与健康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 室内空间环境营造中的环保问题追溯
环保,又称“环境保护”,是指解决现实和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所采用的各种形式的总和。具体来说是指使用低资源、低能源且不污染环境的材料进行装饰装修,装修过程中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也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物,装修完毕后的室内空间环境不受污染,使用过程中不对人体和外界造成污染。李砚祖先生曾经说:“什么是好的设计?处在技术水平、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有永恒评判的标准。但有一点则是不变的,那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全力关注,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因此,好的设计不仅追求视觉效果上的美感,还必须能够反映出“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观,满足人的双重需求,尤其是考虑人的身心健康、安全舒适、资源节约和降低能耗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室内设计方兴未艾,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各种观念和意识也对室内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生态与环境保护意识、能源危机意识、全球一体化与地方文化保护意识、信息时代与消费文化意识等,都将影响着室内设计的研究和发展。室内设计的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生活品质。高品质的室内设计在突显功能与美感的同时,除了自然安全、节约能源、防止污染之外,还要考虑室内空间环境的可持续性,如室内的温度湿度、健康的生活环境、美观舒适的家具、理想的生活方式、高效的工作学习、科学合理的设计等,其内涵相当广泛。
室内空间环境营造,应该是健康的、安全的、无害的,室内设计中忽略的环保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能源浪费。据最新资料显示,国内每年因设计不当造成的资源浪费占能源消耗总量的30%以上。例如,因布线设计不当造成的水电隐蔽工程中穿线管材的浪费,对室内后期维护与健康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因材料选择不当,多数室内设计只从美观角度出发,无视室内保温隔热的处理,使用大量导热系数高的装饰材料,而对导热系数较低的环保材料使用率不高,造成室内自然保温的缺失;空间界面围合的密封性较差,造成室内空间的保温隔热效果大大降低;对于空调的过度依赖,造成的能源浪费比较严重,而为了追求空间效果,室内界面的过度装饰,室内造型的复杂化,必然造成装饰材料的消耗浪费。
(2)材料污染。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电磁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视觉污染、饮水污染、排放污染等。装饰材料80%源自二次加工合成材料,较少使用绿色天然的一次材料,再加上装饰材料的超量使用,其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增加,必然造成室内环境质量的下降,对使用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影响。例如,木质板材中的胶合板、刨花板、密度板、细木工板、强化地板等含有甲醛,其不合格材料及合格材料的过量使用都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天然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油漆、溶剂、乳胶漆中含有挥发性气体,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即便是达到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因用量用法不当,依然会增加室内环境污染的风险性;因电源插排、走线位置设计不当,会形成局部的电磁场聚集,造成室内电磁污染,长期电磁辐射,容易增加人体淋巴癌的发病率,然而卧室设计对于床头聚集电磁场的处理,始终没有较好的解决;因通风设计不当,隔音设计缺失,也对环境质量产生致命的影响,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另外,设计中要考虑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问题,尽可能选择节能灯具,尽量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采光,这样可以降低光污染。
(3)安全隐患。室内设计中的安全隐患是隐性的,并非显性,通常伴随着使用年限逐步突显出来,其存在往往源自设计师生活经验的缺失及系统化设计的不当造成。例如,不规范的施工方法直接影响室内空间安全性,违规施工必然会出现安全隐患;强弱电的穿管走线处理不当,如果电视线、电话线与电力线未分开,或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的平行距离小于300MM时,则易发生漏电伤人和火灾问题,而没有保险挡片的普通插座对儿童触电的危险性也是很大的;不当的家具与陈设方式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存在安全隐患,如没有考虑人机工学的寝具、坐具、灶台等,会引起使用者身体损伤;室内摆放一些存在有毒及挥发性气味的绿色植物,也会引起人体皮肤过敏、头晕等症状。
2 室内空间环境营造中的环保实现途径
室内设计是一种人类创造和提高自己生存环境质量的活动,不是简单的对空间界面进行装饰处理,而是以营造和谐空间为基础,将人类、社会、经济、心理、技术的多重因素综合起来,使其纳入生产活动的轨道,并对这种构思和深化体现出设计价值。因此,室内设计不能认为只是在已有建筑空间中进行饰面装饰、布置家具、悬挂灯具和陈设物品,忽略了含有有害物质的装饰材料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损害,还要实现功能和形式的科学合理,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出发,逐步建立室内空间的健康、安全、舒适、高效等,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及室内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以人为本。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满足人的多方需要。实现室内空间环境保护,正是为了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需要室内设计师以科学的规律性出发,完善空间的健康、安全、舒适、高效等,才能实现一个原生态的人性化空间营造。
(2)合理规划。实现高品质的室内设计,需要设计师对室内空间进行系统的合理划分,首先,平面布局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合理选材与适度装饰,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绿色环保材料,选择一些可循环使用材料制成的家具,并坚持适度装饰原则,这是实现高品质文明空间的重要条件。
(3)环保材料。室内空间展示的实际上是各种不同装饰材料的组合方式,利用环保材料的自身特性,在净化室内空气质量的基础上,塑造空间的视觉效果和审美需求,既达到装饰设计给人美的享受的目的,也给人们带来一个健康的室内空间环境。从环境特性的角度出发,重视材料的环保要求,选择在原料、加工工艺、应用过程和使用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健康无害的环保材料,对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环保空间具有重要作用,这就是环保材料在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
(4)高效节能。实现高品质的室内设计,应该考虑到室内的自然保温、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对于市场推出的环保节能产品。例如,低能耗空调、洗衣机等,室内设计师可积极地加以运用,减少水电资源的过度消耗。另外,高效节能不仅是自然材料的节约,还包括对使用者的体能保护,应以人在空间中的活动情况为出发点,有效的把握人的生活习惯、活动规律,科学合理设计、安排和布置室内家具,尤其是单体家具,应以人体的健康、舒适为出发点,节省体力,减少疲劳,降低操作过程中的静态肌肉受力,保障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5)环保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尽量少用短缺或稀有的原材料,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尽量减少产品中的材料种类,有利于产品废弃后的有效回收;尽量采用相容性好的材料,以及容易回收、容易处理、可重复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的材料,应该采用低能耗、低成本、少污染的原材料。
3 室内空间环境营造中的环保措施分析
室内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它要求充分考虑声、光、热、电、风和空气等综合因素,从而实现健康、安全、舒适、高效的室内空间环境营造。因此,室内环保措施的实现,应遵循环保理念和空间性质,重视室内空间存在和潜在的矛盾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紧紧围绕“材料安全、节能环保、舒适高效”进行空间创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满足空间功能的同时,完善空间的视觉美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设计内涵。
室内空间环境营造中的环保措施,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首要前提,主要包括环保材料、科学设计、规范施工、绿色监理、质量监督。其中,材料是核心,设计和施工是关键,监理和监督是保证。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使用环保材料是确保环境质量的关键,只有从源头抓起,才能避免污染的产生,否则尽管实施高级的科学设计和严格的规范施工,也是无济于事的。科学设计要注意合理搭配装饰材料,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承载量及通风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如有条件可以请环保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绿色预评估,即根据房屋的总面积与设计方案中各种装饰材料影响空气质量物质的释放比例,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出设计方案在施工后的空气环境质量,并针对设计中可能引起空气污染超标的设计之处进行修正。设计中还应重视对通风、采光、厨房、卫生间等对防污具有重要意义,特别要注意在通风、采光、防油、除臭等方面下功夫。规范施工时,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采取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降低粉尘、噪音、废气、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绿色监理,实质上是对室内有害物质的检测,它对绿色装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没有质量保证的装饰装修,实际上是不完整的。监理中,如果发现有污染超标之处,可根据居室、厨房、卫生间的污染情况,选用空气净化器、吸油烟机、臭氧消毒器等空气净化装置,并且注意室内通风,还可以在室内栽种一些花草来消除有害气体的影响。质量监督保证装修的质量是符合标准的,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对建筑物室内氡、甲醛、苯、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指标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规定,《关于加强室内环境管理的指导意见》《家庭装修管理办法》中也把确保达到卫生标准和主体结构安全作为重要内容。
4 结语
回归自然、环保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未来的室内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充分表现功能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统一。室内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新型环保材料的推陈出新,使得室内环保设计不断创新求变,只有营造出更多有品位、有个性、有特色的室内空间环境,才会使室内空间更具有灵性和生命力,这也是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要求出发,室内设计要树立环保理念,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室内环境。面对这一现实,室内设计师不能仅仅就设计论设计,还必须了解环保材料的功能属性,把握环保材料的应用原则,才能设计出为世人欣赏和称道的作品。因此,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如何在环保理念的基础上与装饰空间的特点相吻合,从而赋予室内空间环境新的生命是设计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曲格平.环境保护知识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2] 周新强.室内装饰材料运用的实用性和艺术性[J].科技信息,2007(6).
[3] 周冰.室内设计中的环保节能设计[J].科技风,2008(11).
[4] 刘瑶.室内装饰设计中环保材料的分析与应用[J].大舞台,2010(10).
[5] 伍云秀.现代室内设计与环保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3(05).
[6] 刘丹.室内设计中用环保方式营造艺术氛围[J].现代装饰理论,2013(07).
关键词:绿色施工 环境保护
按照施工单位的要求要进行绿色施工,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大量灰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废物等会对环境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将有损于现场工作人员、使用者以及公众的健康。因此,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也是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
绿色施工要点:
(一) 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国家环保部门认为建筑施工产生的尘埃占城市尘埃总量的30%以上,此外建筑施工还在噪声、水污染、土污染等方面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环保是绿色施工中一个显著的问题。
(二) 节材与材料等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1) 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降低材料损耗率;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赶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应就地取材,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撒;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2) 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 ,减少资源消耗。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装饰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资源损耗。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3) 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并减少材料浪费。
(4) 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采用外墙 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
(5) 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三)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 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 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3) 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4)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5) 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四) 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 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2)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他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
(3) 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4) 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5)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五)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1) 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有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要示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2) 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 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的绿色植被。
(4)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5) 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和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六) 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
(1) 施工方案应建立推广、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2) 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声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别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系统、数字化工地、基于电子商务的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行和优化集成,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
(七)措施与途径
(1)建设和施工单位要尽量选用高性能、低噪音、少污染的设备,采用机械化程度高的施工方式,减少使用污染排放高的各类车辆。
(2)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间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做到连续、稳固、整洁、美观。硬质围栏/围档的高度不得低于2.5米。
(3)易产生泥浆的施工,须实行硬地坪施工;所有土堆、料堆须采取加盖防止粉尘污染的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
(4)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等必须使用清洁燃料。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5)建设工程工地应严格按照防汛要求,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
(6)市区(距居民区1000米范围内)禁用柴油冲击桩机、振动桩机、旋转桩机和柴油发电机,严禁敲打导管和钻杆,控制高噪声污染。
(7)施工单位须落实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制,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
(8)生活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应实行袋装化,并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9)鼓励建筑废料、渣土的综合利用。
(10)对危险废弃物必须设置统一的标识分类存放,收集到一定量后,交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置。
(11)合理、节约使用水、电。大型照明灯须采用俯视角,避免光污染。
(12)加强绿化工作,搬迁树木须手续齐全;在绿化施工中科学、合理地使用余处置农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束语:
总之,绿色低碳施工是社会进步与人们日益对环境保护的切实措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此理论用以指导项目建设相关各方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希黔, 林琳, 王军.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 施工技术, 2011,
[2] 代志红. 绿色施工与评价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0.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激烈地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人们在享受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由此而产生的潜在意识上的精神压力。现代人们紧绷地神经时刻都有崩溃的可能,因此精神压力的短暂释放变得异常重要。在压力缓解方面,众所周知室内空间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今大多数室内空间环境不仅没有完全发挥缓解精神压力的功效,反而在甲醛的毒害、能源耗损、噪声侵袭、电磁辐射等等问题上,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造成身心疲惫。通过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这些问题,人们必然会联系到日益恶化的生态现象,进而引发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环境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关注,从而逐渐走上创造宜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之路。
一、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定位
1.室内空间环境设计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等全部环境内容,而室内空间环境是由人创造的人工环境系统,同时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是以人作为出发点,利用科学和艺术的手段协调人与人工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种环境关系,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创造符合人类理想生存环境的空间。我国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是在自身“工业社会”资源经济的发展现状上形成的,相对于西方“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着明显差距。针对这一差距,应当借鉴和学习西方发展阶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当前我国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普遍急功近利,出现了盲目照搬照抄现代西方各种风格形式的现象,结果导致一种病态的时尚,迷失了自我方向。针对西方的借鉴和学习绝对不能盲目随从,应当探究根本,理清发展脉络,进而从中找出适宜我国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未来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2.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又被称为绿色设计,是二十世纪90年代左右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出的设计理念,其主要探讨和研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怎样兼顾环境保护、最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节约有限的资源。生态设计基于生态学的普遍原理,结合产品的生态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环境影响效应进行合理的生产、环境设计与工艺措施安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为原则,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在设计时尽量采用无污染的材料和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克服工业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
3.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发展趋势
室内空间环境本身是由人创造的人工环境,它的设计理念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展的影响。当今世界,人类在以往无节制的浪费和掠夺自然资源之后,不得不自食其果。面对资源消耗待尽,污染、噪声、辐射、自然灾害等严重的惩罚,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这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展现状,引起了现代人们的关注和反思,进而促使了生态设计思想的诞生。生态设计思想影响到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理念,人们普遍关注建立一个有益健康的、良性生态循环的室内空间环境,进而生态设计引入室内空间环境。通过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创造一种崭新的人工环境,符合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未来发展,必将是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新的发展趋势。
二、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思考
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时,在资源和能源上的节约、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新材料、工艺、科技的应用等方面加以重点关注,以保障人与人工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确保人们的身心健康,最终塑造更加理想的人工生存环境。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思考着重于环境的改造,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结构布局
现代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在结构布局上不再局限于墙体,空间划分上基于生态学研究,更加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需求,尊重人的情感。设计布局依据休息、展示、学习、交流、饮食等等不同的情感活动需要,体现情感区域划分,充分考虑私密性、半私密性、开放性等设计的不同心理体验。另外,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本性,尽量消除人与自然的隔绝,将绿色引入室内,让天光和微风融入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如采光面积的加大,减少人工照明;绿色植物的介入,强调生态效应等(注意不是所有植物都可以用于室内,常见有益植物为:龙舌兰、虎皮兰吸收甲醛;山茶、凤仙吸收二氧化硫;文竹、仙人掌吸收甲醛和二甲苯;杜鹃吸收放射性物质等等)。
2.远离污染源
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对于周边环境应有充分的考虑,避免周围环境的有害干扰。外环境应当提供洁净的空气、绿色的视野、便捷服务、顺畅的交通、文化地域的氛围等等,使家居远离喧嚣的噪音(人声、车声等)和汽车尾气,避免电磁的辐射(发射塔、高压电线等),还有光污染以及工厂的空气污染等。进而创造一个宜人的外环境,使人们生存在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之中。
3.材料选取
有害材料对人的伤害触目惊心,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视。当前材料中公认的主要有害污染物:①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它是木工板、密度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所使用的胶黏剂主要成分。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甲醛超标的环境下,将引起各种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并可导致癌变。②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是油漆不可缺少的溶剂,主要从油漆和稀释剂中挥发出来。苯是强致癌物,可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③氡:放射性气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天然石材(花岗岩、砖沙、水泥等),长期吸入氡将造成肺癌。④其它:氨气污染、电器的电磁辐射和噪声污染等等,都不同程度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2]。目前解决材料危害方面几点思考:①选择通过国家环境标志论证的绿色产品;②合理安排工序,强化施工工艺要求,避免污染隐患;③采用无害材料替代有害材料,开发新型绿色材料;④合理的处理危害,保证污染发散时间、通风,植物吸收等。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国家将安全生产放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首位,建筑工程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成为了首要任务。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 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 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 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队伍, 令项目经理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好的组织机构, 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目标。
二、建筑工程中的质量、安全隐患根源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工种的参与,所以一旦有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给工程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会导致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影响。下面我们对此进行分析。
2.1人
人是工程建筑过程中的核心,一切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人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创造力、积极性等主动参与工程建设。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其他因素进行统筹协调,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2料
任何工程建筑都是由材料所构成的,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控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在进场后,要具备相应的合格证、检测报告,并且进行入场试验,并且监理工程师要全程参与材料的试验检测,对于试验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杜绝使用,并清理出场。
2.3机
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是工程完工的效率基础,也是实现机械化施工的重要手段和标志。在现代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对工程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等方面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所以说选择合理的工程设备至关重要。
2.4法
每个项目在运行的过程中都有其相应的管理办法,但是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很快。许多小型的建筑公司如雨后春笋,它们为建筑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动力,但是在制度管理上它们存在较大的漏洞,并且缺少机制管理。
2.5环
环境因素在施工管理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很多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封道、施工污染、噪声、光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项目的效益。
2.6序
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 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 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 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 其步骤为: 实测分析判断。
三.如何克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因素
施工单位在管理上必须针对工程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要形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要将项目经理责任制作为项目管理的基础,同时制定多行业的项目管理岗位责任制。在项目管理的过程要将质量和安全系统构件作为项目发展的基准。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保障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岗位规章制度。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合理的运用竞争机制,使得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并且将各项管理人员配齐,要形成完成的人员组织机构,使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够渗透到项目管理的每个环节当中,保证分部、分项工程的合格管理。在具体施工中单位要完成如下几点: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在准备期间要将施工规范、图纸、施工工艺等问题进行明确。对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并且使其形成完整的技术交底。针对施工中所面临的问题,要最大程度的进行合理化优化,并且对分项、分部工程建立完整的报审制度。在施工进度中做好组织管理,针对具体的质量保证和重点施工步骤,进行研究,将施工工序和施工时间通过网络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最大程度的做到由点到面的控制,确保每一项工程均能纳入受控范围之内。
3.2工程质量的监管
1) 要明确监理工程的分工,做的任务到人,职责到人。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体系,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2) 要做好事前各项工作的检查任务,一是资质检查,对于工程承包单位、施工分包单位、特种设备安装单位等需要相应资质的建设参与单位要详细审查,杜绝无资质、假资质和借用资质行为。二是施工准备工作检查,要对施工的组织设计、安全保证计划、质量保证体系等等,要对文件的实用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 要对原材料严格把关,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工程的要求。对于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必须要看到供应商提供的检测合格报告,并在进场后对检测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保证所有材料符合要求。
3.3正确处理好质量的检测与验收
1)要做好质量检测。首先是专项检测工作,要在承包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检测。其次要做好材料的检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承重墙钢筋、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等项目管理要求检测的项目,都要仔细地予以一一取样检测,并做好检验记录。再次要加大关键工序的监督,如承重梁的浇筑、盾构施工方案的选择等,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的施工,一定要在实施隐蔽之前对工程进行检测,保证合格后签字确认。
2)要做好质量协调工作。要对质量资料进行不定期审查,保证质量记录的原始性; 要做好承包方和建设方的协调,参与建设各方的质量会议,对一些质量难点和分歧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改进质量。
3)工程验收时的质量监督。在工程完工以后,要对整个工程的每一部分进行详细检查,不能有任何遗漏,对照设计图及质量标准严格考核。决定是否可以通过验收。
3.4企业安全管理是首位
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的方针,所以针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始终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从工程建设机制上入手,明确岗位责任制,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尤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保证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避免出现减少、挪用的情况,要将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管理的范畴之内。
四、结语
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 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进度、成本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 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 对国家和社会也会产生良好效益。成功的管理, 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 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管理;建筑节能;公共建筑
1.杭州建筑节能现状
杭州是个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夏季赤日酷暑,最高气温达39.9℃;冬季寒湿阴冷,最低气温零下9.7℃。这使得空调等设施的使用率增加,对电力、燃气等能源消耗需求加大,造成城市能源缺口。城市商业发达,公共建筑占有比例大,并且其电耗通常是住宅建筑的2~3倍。
杭州地区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7.45%,其中建筑采暖、空调、照明占14%,建筑建造能耗为11%。在建筑能耗总量中,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等能耗约30%。门窗造成的能耗损失却占到了建筑物能耗的40%~50%,通过建筑物的热损失约 20%~30%。
2.基于案例的杭州公共建筑节能分析
选取杭州区域内的9个商业写字楼、14个公共机构办公建筑、12个宾馆饭店、7个商场,通过这四类最主要的公共建筑的用能机制展开实地专项调查。并从杭州城区中的西湖区、下城区、江干区、滨江区这四个区域选取了42个案例样本,其中西湖区13个,下城区14个,江干区7个,滨江区8个。
2.1典型现象分析
(1)案例A:大面积的玻璃等建筑材料使用带来高耗能
a为西湖区紫荆花路上的一座商业写字楼,该楼外墙大面积地使用玻璃幕墙。在调查中,玻璃幕墙的使用状况十分普遍,特别在江干区钱江新城尤为集中。
玻璃幕墙的使用,使得建筑的设计更为精致,给予更多的视觉冲击;同时,营造出大量的光空间,具有更优越的采光效果。
但在实际运用中,玻璃幕墙结构的建筑常年运行能耗远远超过同类非玻璃幕墙结构的建筑。通常情况下,玻璃的热工性能是不如实墙的。玻璃的保温性能很差,不仅传热系数高,热惰性也很差,导致夏季紫外线照射强烈,冬季又不防寒保温①。因此,多数公共建筑不得不加大空调功率,调节室温,消耗大量能源与物资来换取恒温恒湿的高舒适度室内环境。
(2)案例B:空调系统耗能浪费现象严重
b为延安路上的一家商店,由于当天气温相对较低,将热空调开启,并大门敞开,路过时有暖气迎面。这类情况在商场运营中时常出现。在一些办公机构中,也存在着空调房间门窗关闭不严、门窗不关等情况。在某些短暂性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内,空调始终处于运行状态,即使没有人员出入。
国家规定公共建筑室温夏季26℃、冬季18℃,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案例B的情况以外,我们还会发现,多数机构尤其是一些政府办公机构并没有严格地执行这样的规定,通常将室温设置过高或过低。结果是,不合理的空调温度设置,会加大耗电力度,耗能严重。
(3)案例C:电梯、照明系统及设施待机引起高耗能
c为江干区钱江新城的某一展览馆,馆内出入人员不多,扶梯使用频率不高,但其一直处于运行的待使用状态。这类状况在不少公共场所存在。有些公共场所,照明设施超出了使用的基本需求,用强光多彩光等形式来营造气氛,这会加大电耗,并且还造成光污染,对人身健康也极为不利。同时,有些人员出入率较低的公共区域,照明系统处于运行状态,这类情况下,应该使用感应照明。
在一些写字楼及公共机构办公楼中,很多设施会处于待机状态,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等设施8h全部打开,甚至24h接在电源上;手机、手提电脑等充电后,其充电器依旧接在电源上。
电梯、照明系统及相关办公设施的使用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基本处于全年运行的状态,由此产生的能耗是庞大的。
2.2能耗构成及特点分析
(1)能耗构成
公共建筑用能项目多,构成因素复杂。杭州公共建筑的能耗主要集中在空调等制冷热系统、动力系统、照明系统、电梯、插座用能这五大块,其中,除空调等制冷热系统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外,其他四项因素属于每日常规能耗的范围。基于不同建筑类型的功能性差异,它们产生了不同层面的能耗影响。如今,随着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很多公共建筑中都配有信息机房,方便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
随着公共建筑的功能定位不断提高,使其自身的能耗层次不断细化,同时,不同类型建筑能耗因素的交叉性也逐步强化。
(2)能耗特点
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高,其中空调系统、照明插座系统是电能消耗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部分的电能消耗占建筑总用电量60%~80%;照明、动力系统的电耗基本是稳定的,而供冷、供暖能耗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大,夏季由于空调系统的使用,电耗显著上升,并且空调制冷系统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办公楼类建筑一般能耗较低,单位面积年电耗在l00kWh左右;宾馆酒店类建筑耗电量稍高,单位面积年电耗基本在100~200kWh;商场类建筑耗电设备较多,其照明灯具数量大,空调系统设备容量大且运行时间长,和其他类型建筑相比,商场类建筑年单位面积耗电量较大,基本为200~300kWh;综合性商业建筑由于包含多种类型建筑的建筑群,而各种类型建筑的面积比例不同,其能耗的变化也不同,综合性商业建筑其单位面积年耗电量为100~300kWh②。
3.杭州市建筑能耗问题的原因分析――基于建筑节能的视角
从上文的实际案例分析可知,杭州市建筑在能耗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节能市场不健全,信息与技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基础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建筑节能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关系到其他相关方面指标的正确评价。杭州市在2007年开始搭建建筑节能数据库,这一举措虽为全国领先,但是,在建筑能耗、电耗方面数据的统计方面仍存在缺失现象,建筑物各部分能耗区分不足,无法单独统计各类能耗数据。这会使统计重复或遗漏,导致数据粗糙,不能为建筑节能的规划提供科学决策。
杭州市的建筑节能技术和材料产品产业化水平不高,节能技术、节能材料与节能建筑的需求脱节,没有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市场体系。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运用不足,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效应;产品自主研发的比例较低,而且几乎没有配套的应用规程和检测标准,同时在引进技术上,忽略了相关技术在设计、施工单位的扩散,缺乏必要的修正手段③。
3.2建筑节能监管体制不完善,节能目标定位难
节能降耗,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主动将社会效益作为衡量技术标准可操作性的重要指标。保证良好的社会效益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监管体制。但是现行建筑节能监管体制却并不完善,这种不完善很大程度也是由于现有的建筑节能行业标准不够健全而造成的。标准不健全,监管难到位。杭州现有的建筑节能行业标准虽然,拥有主要框架与构思,但具体严密的相关配套标准缺失,特别是缺少运行管理的层面;建筑节能标准的制定过程缺乏多层次专家的引入,开发商、社会公众等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征集不足。
在基础数据和能耗现状不清的情况下,难以恰当地确定建筑节能的目标,也难以恰当地分配各部分的节能率;杭州市不同区域的经济结构不同,基础差异性较大,使建筑节能目标的制定复杂,可操作性下降。
3.3建筑节能领域缺乏相关法律的支持
我国国家与地方对建筑节能的规范还没有列入强制执行的范畴。建筑节能在我国目前法律文件中涉及的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这两部法律,虽然可以作为建筑节能工作的法律基础,但都是仅从客观方面上进行规范的,其中规定的是一般原则,对建筑节能难以起到实际作用。
同时,地方政府也缺少对区域内建筑节能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法规,使工作的开展得不到有效保障,后期的管理缺少合理依据。
3.4节能建筑的实际性经济鼓动政策不足
开发商追求以低成本换取高收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节能建筑开发建设成本高,往往牺牲环境效益来获取经济效益。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标准的不完善,没有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配合,导致难于形成推广建筑节能的市场激励机制,建筑节能的积极性和市场调控作用减弱,同时,违规成本低下,这些都降低了开发商建造节能建筑的积极性。从理论上讲,为建筑节能增加的成本可以在几年的使用中通过节能来回收,但由于主体错位,开发商付出先期成本,而消费者获得最终收益,这也降低了开发商建造节能建筑的积极性。
4.杭州市建筑节能的优化途径
4.1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完善建筑节能的监管机制
政府首先应当要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机构建设,建立一套完备的能源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开展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深入研究能源问题;同时,建立协调管理机构,协调各方面利益和各部门关系。
另外,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还要实施建筑节能质量全面监督管理,建立建筑节能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并且通过这样的机制,促进各地建筑节能的法规、方针和政策的贯彻,监督建筑节能工作执行情况。具体来说,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严格按照项目前期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对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评价和监管,各阶段审批和发证必须符合建筑节能要求,各过程检查和检测必须符合建筑节能技术规范,各环节验收和备案必须符合建筑节能标准规定,全面落实监管工作。
4.2健全建筑节能评价标准体系,建立节能认证制度
构建与实际状况相对应的建筑节能评价标准系统,并将评价标准具体化;同时,积极研发相应的评价软件,使评价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有利于把握建筑节能状况,便于设计者综合决策。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是如今绝大多数评价体系构建的一大趋势。建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与企业认证制度,成立评估认证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及评估认证执行机构,制定管理办法,以此来规范产品市场,能够有效地促进施工企业建筑节能方面的人才培养,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创造条件,并进一步加速循环经济的建设。
4.3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促进节能市场机制建设
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制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法是对人的行为一种规定。因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能够更好地把握政府强制性的职能,确保建筑物最低能耗标准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同时可以有效地理顺建筑节能各参与方的关系,明确各方责、权、利的分配,建立并维护公平、合理的建筑节能市场。
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市场机制促进建筑节能,把节能与人们的利益挂起钩来,是真正形成节能长效机制的一条重要途径。节能市场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形成一种新的能源价格体系,在反映能源稀缺性的同时,又反映社会成本的;改革建筑能源消费制度,形成自动运行的节能机制;加快节能建筑市场的建设,使节能技术产品及节能材料得到良好流通与运用。
4.4实施经济激励政策,奖罚措施并行
为鼓励落实建筑节能工作,政府可以适当采用补贴贷款、低息融资制度、减税免税等经济激励手段,调动开发商建节能建筑的积极性。例如,建立专用节能基金用于重大节能工程的实施、原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收费制度的改造,以及相关技术研发、试点示范等用途④。同时,政府在经济宏观调控过程中,应当适度地引导社会资金的转移,加大建筑节能改造的资金投入。将财政支持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能够促进建筑节能改造,逐步提高既有建筑的能效水平。
另外,政府对偏离建筑节能建设的开发商应当采取一些合理的经济处罚措施,减少对其的优惠政策。总而言之,政府要运用优惠政策这一杠杆,把奖罚措施建立在建筑节能达标的基础上。
4.5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应用
降低建筑节能,技术是关键。因此,开发商应当明确以技术为引导,对墙体、屋顶等进行节能改造,提高窗和玻璃幕墙的节能性能,实现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同时要对建筑用能系统进行节能,减少系统的运行管理操作不够科学与规范造成系统大量的能量浪费;另外还要加快施工操作队伍的培训,做好建筑各衔接部分的节能技术工作,掌握建筑节能检测技术。
可再生资源的应用也是技术突破的一种体现。政府要积极鼓励社会应用可再生资源,而开发商应主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如太阳能光热及太阳能光电、地源热泵、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再如,垃圾燃烧在发电、供热中的应用等。
注释
①谢浩.剖析建筑节能的几个问题[J].建筑节能,2009.
②李一力.建筑节能:用数据“说话”.中国建设报网,2009.
③成有根.加快推广建筑节能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9.
④黄小芳,杨凯,张勇.快速城市化地区建筑节能管理研究――以国有生态区闵行区为例.能源与环境,2008.
参考文献
[1]陈海波,朱颖心.基于案例调查的公共建筑节能进展缓慢的障碍分析[J].建筑科学,2009.
[2]吴锋,储雪松,高立强.杭州市建筑节能应用调查[J].建筑节能,2008.
[3]林涛.建筑节能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与应对措施[J].建筑经济,2005
[4]张沈生,张雪姣,郑诗文,刘永健.沈阳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问题与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张敏.浅谈杭州地区建筑节能与应用[J].山西建筑,2008.
[6]唐尚军,邓昌忠.我国建筑节能概述[J].大众商务,2009.
[7]谢浩.剖析建筑节能的几个问题[J].建筑节能,2009.